斗牛活动十篇

时间:2023-04-10 10:39:15

斗牛活动

斗牛活动篇1

如果你在2011年的12月3日那天来到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冲进你耳中的,很多都是类似“先抓牛角,才能擒住牛!”、“你成为了一头斗牛!”、“逃到栏外”这样的“斗牛语句”。

这一天,西班牙斗牛艺术评论家安东尼奥・洛尔卡・拉莫斯、著名斗牛摄影师拉蒙・萨瓦萨等人正在举行一场有关斗牛保留与否的“论战”。

这场“论战”如同一个切面――作为西班牙古老文化之一的斗牛,如今,在西班牙国内甚至全世界范围内,正陷入一场“去”与“留”的辩论。

与之相关的现实是,2012年1月1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将再也见不到传统的斗牛。

2010年7月28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议会投票表决,以68票同意,55票反对,9票弃权,通过了禁止斗牛活动的议案,禁令将于2012年起全面执行。

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举行了最后一场传统的斗牛表演。那场表演,一票难求,无论是台下的观众响亮欢呼还是台上的斗牛士卖力拼搏,都在记住这场即将消逝的有着百年历史的“绝唱”。

不理解斗牛,就无法理解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以牛文化著称于世,关于这个国家的斗牛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他们先是以野牛为猎获的对象,而后拿它做游戏,进而将它投入战争。根据历史记载,曾经统治西班牙的古罗马恺撒大帝就热衷于骑在马上斗牛。

在以后的600多年里,这一竞技运动一直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象征,在西班牙的贵族中颇流行。可是,到了18世纪中叶,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第一位国王菲利佩五世对于这项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种容易对皇室成员造成伤害的残酷运动应该被禁止。此后,这一传统贵族专利就从皇宫传到了民间。

1743年,马德里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民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

从那以后,斗牛逐渐演变成西班牙的一种行业,据统计有就业者近20万人,约占全国劳力1%。活动组织部门、服装生产和销售点等辅助的单位数量很多,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

每年3月到9月是斗牛旺季,西班牙全国近400座斗牛场周末举行表演,吸引无数外国游客。

在斗牛入场式上,雄壮奔放的乐曲伴随斗牛士入场,一般20多名,由两名骑士率领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每一场表演有6头公牛出场,体重在350-500公斤之间。斗一头牛大约要20分钟。凡有一剑杀中公牛要害结果其性命的斗牛士,能获得一只牛耳作为奖赏,如果他斗牛同样精彩,则还能获得牛尾一条。

“赤手空拳地与一头猛兽上演生死之战,这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是向大自然致敬的庄严之举。”斗牛摄影家克里斯多瓦・阿拉说。摄影师、斗牛问题专家拉蒙・萨瓦萨・拉莫斯认为斗牛文化是想象、习俗、规则、勇气、知识、技巧、物质和人类生产方式的总和。

“斗牛带给我们一个充满色彩、欢乐、梦想的世界。人与牛的斗争显示了自然与力量的结合,产生令人难以理解的激动情绪和神秘感。”西班牙斗牛评论家安东尼奥・洛尔卡说,在西班牙,斗牛节庆现在仍然具有活力。去年一年,西班牙举办了1724场斗牛比赛,观看人数仅次于西班牙火热的足球比赛。

斗牛成为了代表西班牙文化的标签。斗牛文化在几个世纪里为戏剧、音乐和绘画提供了无数灵感。最为大众熟悉的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卡门》,创作于1874年,那是斗牛士进场时的音乐,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表现出斗牛士威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的兴奋活跃气氛。因其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

“你如果不理解斗牛,就不能理解西班牙的历史。”安东尼奥强调着斗牛在西班牙的重要性。

持续至今的争议

但是,安东尼奥内心也很清楚,斗牛引发的争议几乎和斗牛本身一样历史悠久。

据有关数据显示,西班牙每年要在斗牛场上杀死大约5万头公牛;而在西班牙的300年斗牛史上,125名有记录的斗牛士中,有三分之一“捐躯”于牛角之下。这一具有惊险、残酷、奇美特色的活动,其所反映出的痛苦与狂欢、危险与刺激、人情与法律、传统与现代间的各种矛盾,令人深思,并使其从问世以来始终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

事实上,斗牛运动从18世纪诞生以来就处于争议之中,关于它的争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杀戮公牛的残酷和人类是否该在这种冒险中浪费时间和生命是争论的焦点,公牛的死亡更是斗牛文化被质疑的主要原因。每年斗牛期间都有人游行示威,谴责这种血腥的行为。

1991年,加那利群岛立法禁止斗牛,成为西班牙首个明令禁止斗牛的地区。

近年来,在西班牙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动物保护主义组织掀起反对斗牛运动,而且愈演愈烈。

这些组织认为,动物也应享有生存和不受伤害的权利,斗牛剥夺了动物的生存权,让动物受虐待,应该禁止。在包括首都马德里在内的西班牙一些城市,经常可以看到动物保护主义组织的反斗牛活动,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甚至在街头装扮成被利剑刺中心脏的公牛倒地,号召公众加入到要求禁止斗牛的行列里来。而这其中,巴塞罗那是最著名的反斗牛中心。

2004年4月,巴塞罗那市议会通过决议谴责斗牛,成为第一个反对斗牛的西班牙城市。此外,西班牙还有42个城市反对斗牛。政府明令禁止14岁以下公民观看斗牛表演,也禁止14岁以下青少年成为斗牛士。

反对残酷虐待动物的组织“该停止了!”是该议案获得通过的主要推动力。2009年,这个多年为废除“当众血腥虐杀公牛”而努力的组织筹集到了18万民众的签名支持。

但同时,西班牙各界也有不少人主张保护斗牛,认为斗牛是西班牙的一个传统,是一种民间文化和艺术,理应受到保护。西班牙一项一年前的民意调查显示,37%的人反对斗牛,但这其中,有65%的人虽不喜欢斗牛,却不支持取消斗牛。

一些有影响的人士甚至倡议把斗牛确定为受国家保护的文化艺术遗产。支持者们还说,斗牛绝对不是你死我活的残酷战斗,它是一种“充满节奏和感情的艺术”。以马德里为首的好几个西班牙地区已表示,它们要保护“斗牛术”传统,力争把它登记进“文化遗产”项目。

安东尼奥・洛尔卡就是维护斗牛的忠实拥护者,他说,斗牛的反对者受不了斗牛的血腥场面,执意让斗牛销声匿迹,他们要求保护儿童,不让孩子们看那些对儿童教育有害的图像,这是一种正当、值得尊敬的态度,但也比较天真和理想化。

“我也痛恨斗牛的血腥、对牛的虐待以及折磨,但我并不认为爱好斗牛就是残忍和病态。相反,公牛的勇敢与高贵、斗牛士英雄的艺术气息令我感动。传奇斗牛士库洛・罗梅罗曾被提名为匈牙利圣伊丽莎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在他漫长而又光辉的职业生涯中,成千上万的人因那闪光的一瞬间而感动、颤抖、哭泣。毫无疑问,库洛・罗梅罗从来都是一位艺术家,而不是一个虐待狂。”

摄影家拉蒙・萨瓦萨・拉莫斯甚至从“牛”本身的角度出发,他说,据兽医研究,如果不经过争斗,公牛腺体的分泌可能会使它焦躁,更感痛苦;且培养斗牛有助于促进公牛的优胜劣汰。他说,斗牛带来的威胁与其他运动相比并不大,而因不愿看到流血而反对斗牛也是虚伪的。

“他们拿走了你的过去和部分未来”

“我既为勇敢英俊的公牛被杀死而遗憾,又每每被斗牛士的完美表演所征服。”拉蒙・萨瓦萨・拉莫斯说,“我希望我们能超越斗牛的情法问题,从斗牛文化作为几世纪来深深影响了西班牙社会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现实的角度来探讨,进行严肃、谨慎的思考。社会应该呼吁,斗牛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能把它视作肿瘤来摘除,只能由社会的演变决定这种文化的去留。”

让人感慨的是,社会的演变似乎真的把斗牛逐渐抛去。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2011年10月去巴塞罗那出差时,发现当地最大的斗牛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商业中心。

“由于社会习惯变化、保护动物意识增强、娱乐活动增多等原因,人们对斗牛不像以前那么感兴趣了。同时,斗牛也未能适应现代需求,一些斗牛士、企业家、牧场主固步自封,不愿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对于张颐武的描述,安东尼奥作出了无奈的解释。“而欧盟对斗牛的反对,也让西班牙政府有自卑情绪。目前,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已经停止了转播斗牛节目。”

“也许斗牛并不该由政府终结,当人们对它不再有热情时,它自己就终结了。”安东尼奥说道。

而这个终结,不可避免地会给西班牙的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

西班牙现有1350个公牛牧场,斗牛产业每年经济产值达25亿欧元,占西班牙GDP的0.25%,直接创造就业机会20万人次,且拉动地方旅游业,成为上交利税最多的艺术门类。如果斗牛产业消失,毫无疑问,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现在,斗牛的产业效益也一年不如一年高,公牛饲养者要面对培育公牛的凶猛特质与遭遇经济亏损的两难选择,有的人甚至干脆把牧场转作特殊的旅游景点:“我见过一个牧场主在他的牧场上举办斗牛,收费参观,18欧元一张票,看完后在牧场上烤牛肉吃。”拉蒙・萨瓦萨・拉莫斯说。

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举行了最后一场传统的斗牛表演。大多数人是带着告别而并非热爱的心态而来。只有场上坚定捍卫斗牛传统的28岁斗牛士卡塔兰・塞拉芬・马林在卖力表演着,对于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行为,马林说:“我对此感到悲伤。他们拿走了你的过去和部分未来。”

斗牛活动篇2

斗戏的种类很多,从斗蚁、斗鱼、斗鸡、斗鹌鹑等各种昆虫禽鸟之戏,到较为大型的兽戏,如斗牛、斗羊等,前者为一种因时因地、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后者是祈神赛事、岁时节日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斗戏民俗。在中国历史上,斗赛游戏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经久不衰,它既是一些有闲阶级消遣解闷的方式和夸富斗胜的手段,也是普通百姓在日常闲暇、年节期间娱乐游戏的方式。

斗鸡走马胜读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之间就有斗鸡之戏,“季、邱之鸡斗,季氏介其鸡,氏为金距”讲的就是鲁国大夫季氏和邱氏武装其斗鸡的事。汉代人把斗鸡视为消遣之事,“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情戏”。唐朝的斗鸡十分盛行。开元年间,流行着一首《神鸡童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说的是唐人贾昌,七岁便懂鸟语,且喜欢斗鸡。由于买不起真鸡,只好刻木鸡玩耍。后被酷爱斗鸡的唐玄宗发现,召入宫中,让他把斗鸡方法教于五百小儿,因此被封为“鸡坊五百小儿长”。据说贾昌对鸡的壮、弱、勇、怯、病一看便知,在他的训练下鸡能听号令,天下人都称他作“神鸡童”。

每年在骊山举行的元旦和清明大型游乐会上,贾昌头戴雕翠冠,身穿绣襦裤,手执木铎,站在广场中。只见他手一挥,鸡立即振动羽翅。等到胜负分出,鸡群又排好队,跟随贾昌的鞭子指引,整整齐齐地走回鸡坊。贾昌的斗鸡天分被玄宗所赏识,并成为荣耀其家的资本,“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这成为当时长安城内谈论的一大话题。自玄宗后,唐朝文宗、僖宗也爱好斗鸡,“僖宗皇帝好蹴,斗鸡为乐。”在这样一种风气下,斗鸡成为与仕途相关、平步青云的凭借,故世人有“斗鸡走马胜读书”之叹。还有明朝的“促织”之戏,与此十分相似,即蒲松龄所说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自唐代开始,斗鸡之戏渐从王公贵族普及至民间。民间的斗鸡带有博戏、的成分,“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宋人斗鸡之风不弱于唐朝,梅尧臣《晚泊观斗鸡》诗云:“舟子抱鸡来,雄雄峙高岸。”是说一般的船夫都爱好斗鸡。在明朝天启壬戌年间,文人张岱在龙山下设斗鸡社,仲叔、秦一生等人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作为赌资,前来斗鸡。仲叔之鸡屡屡挫败,他非常不甘心。当他听说有一位徐州樊姓,能够“斗鸡雄天下”,就专门拜访,学习斗鸡的技巧,不料仍然不敌。民国时候一次斗鸡比赛中,有两人各抱雄鸡一只,没开始斗鸡前就有唇舌之战,后竟然相互扭打的起来,旁边的两只雄鸡,看得发呆,“斗鸡”成了“斗人”。

春秋佳日喜斗牛

每逢春秋佳日,许多地方都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为何选择这一时日,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周代以前民间牛马之时为春秋两季,即冬末春初和夏季至初秋,也就是农事将休歇或将行之际。可推测,斗牛活动的雏形应为选择健壮的公牛来繁衍后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以斗赛为主的游戏活动。

关于清代金华斗牛,陈其元在《庸闲笔记・婺州斗牛俗》中写道,“金华人斗牛,则不知始于何时,余在婺州十有六年,每逢春秋佳日,乡氓祈报祭赛之时,辄有斗牛之会。”节日期间,本村村民和附近邻县的乡民都前来观看,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各地的小贩、摊户也纷纷赶来做生意。斗牛赛场熙熙攘攘,煞是热闹,被牵入场内的牛,头簪金花,身披红袖,由十个人护送而来,威风凛凛。斗赛完毕,参赛的斗牛分别被各自的主人牵出场外。赌输的牛主人垂头丧气,牛则落入了被屠宰的命运。获胜一方簇拥着斗牛凯旋而归,张筵款客,设宴庆贺。除娱人外,斗牛节也是一次娱神的活动,“越俗信鬼好佞佛,金华赛神乃斗牛”。趁此节日,人们通过祭祀胡公大佛,来保平安、求丰收。自娱和祈神的相互结合,保证了金华斗牛节的兴盛和历久不衰。

在少数民族,民间斗牛活动也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在苗族,斗牛又称为“牛打架”。牛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是被尊崇的动物,也因此被赋予了很深厚的感情,在《苗族史诗・追寻牯牛》就曾有“把牛放在平坝上,一个见不得一个,见了就干仗”的记述,可见斗牛习俗发生时间之久远。苗族斗牛活动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祭祖先敬魂灵、祈求风调雨顺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斗牛节日期间,苗族人可以趁此机会走亲访友、叙亲情、谈家常,增进了感情。侗族斗牛活动在每年秋收之后至次年春耕前的农闲期间,方圆几十里的侗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前来观战,欢歌笑语,热闹非凡。除了苗族和侗族外,其他白、黎、彝等民族的斗牛活动也十分流行。

古老游戏渐远去

斗戏的进行从观察、捕捉动物并了解其习性开始,“巨身修尾,青项金翅”的蟋蟀骁勇善战,而“视斗鸡又似近雅”的鹌鹁实际上“虽小而驯,然最勇健善斗”。斗戏一开始,人就不断地驱使和动物,争斗十分激烈,比如看似温顺的羊,一到战场就能马上进入状态,“敌不避强,战不顾死”。此时,围观的人们全身心都被动物之间的争斗牵引着,一阵阵唏嘘的声音,又一阵阵高亢的喊叫,动物和人似乎已成为一体。斗赛游戏,是在相对和缓的形式下来“耍乐”和争斗,人们以动物比试胜负,但不只以胜负为意。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参与,调节了情绪、获得了身心的消遣和娱乐。

当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紧张,已经很难看到“发乎情”的斗赛游戏。虽然一些地方每年举行以“斗戏”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但是斗赛游戏成为一种观赏性和旅游性的、而非人们的兴之所至和欢愉情绪的宣泄。

斗牛活动篇3

一旦有什么原因挑动了它,它就会不顾死活地角斗,那股子认真劲儿恰如有些人对待吃饭、读书或者上教堂一样。每次角斗,它都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过,其他公牛并不怕它。因为它们出身高贵,所以不怕它,但它们不愿惹它,也不愿同它角斗。

它并不是恃强凌弱或心地邪恶之徒,它无非喜欢角斗而已,好比人们喜欢唱歌或者当个国王、总统什么的。它从来不思考。角斗是它的职责、它的义务、它的欢乐。

它在多石的高地上角斗,它在树下角斗,它在傍河的绿茵茵的牧场上角斗。它每天从河边走15英里路去高高的石地,跟所有正视它的公牛角斗。尽管如此,但它从来不发火。

这其实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它内心在发火。然而它弄不清怎么回事,因为它不会思考。它气宇轩昂,它喜爱角斗。

那么它的命运如何呢?它的主人――要是有人能拥有这样的动物,要知道这是一头何等伟大的公牛--心里仍然犯愁,为的是这公牛与其他公牛角斗耗去了他大量金钱。每头公牛价值一千多元,可是,和这头伟大的公牛角斗后,它们的价值会落到200元以下,有时甚至更低。

为此,主人--他是个好人,决定不把它送到斗牛场去受人屠宰,而是让自己所有的牲畜承袭这头公牛的血统。于是,他选定它做种牛。

不料,这是头古怪的公牛。他们把它牵到牧场,与育种的母牛一起生活,它一眼看中一头年轻、漂亮的母牛。与其他母牛相比,它更加苗条,肌肉发达,皮毛闪亮,活泼可爱。既然它无法角斗,便索上了它,对其余的母牛连看都不看一眼。

养牛场的主人希望公牛会回心转意,学得乖点儿,或者有所变化,可是,这头公牛始终如一,它爱恋自己的情人,情深意笃。

于是,主人把它和另外5头公牛送去斗牛场处死。这一来,公牛起码能角斗一场了,尽管它忠诚。它的角斗非常精彩,人人都表示赞赏,杀死它的汉子表示格外赞赏。角斗结束后,杀死它的--所谓角斗士的汉子身上那件紧身短袄全湿透了,他十分口渴。

“这牛厉害极了。”斗牛士说道,顺手把剑递给掌剑者。他握剑时剑柄向上,勇猛的公牛的心脏的血顺着剑刃往下淌。这公牛再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它的尸体正由4匹马拖出斗牛场。

斗牛活动篇4

人人都会有一个自己向往的地方,但我向往的地方不和别人一样,我向往的地方是苗族的‘斗牛节’。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对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苗寨寨门悬挂带角牛头。苗家神龛下放有相连牛角,不忘时祭。苗族人民常说牛如同她们的父母,史记:"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见远古之时,苗族早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了。苗族人民爱斗牛,以水牛相斗,并不是戏牛取乐,而是以斗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爱牛拜牛的特性。苗家在对壮硕、威武、雄悍的斗牛的喜爱中,体验优胜的美感,而且在这种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断的饲养中,得以实现优选的斗牛的优养进化。苗家喜爱斗牛,基本上每个集会节日都有斗牛活动,每年秋收后,还有特有的斗牛节。斗牛有几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这种牛比较雄健、耕作时节耕田犁地,节日拉去斗打;一种是专业斗牛,这种牛是根据各种条件精选出来的,平常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一个选定的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能手饲养,节日期间拉去参赛。苗家人挑选斗牛,有一定的经验。如挑选的斗牛首先要求,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此外牛头两角宽实则劲斗,两角节轮呈两窄一宽相对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圆浑凶恶,鼻孔大耐打。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此外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等。哪个能选到一头理想的斗牛;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 。

斗牛节到了,主人们在迎宾待客喝酒时,还特意将糯米饭把牛喂饱,斗牛上阵前有的主人还给牛喂上一、二两酒,为牛提神壮胆。中午,斗牛场内外,人们从四面八方牵来几十及至几百头斗牛,有的斗牛身上还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两边挂满铜铃,响声叮当,有的牛鞍上还插有历届斗牛获得的奖旗。显得格外威风,主人也显得异常光彩。苗族斗牛有几种斗法,一种是斗输赢抢名次,这种赛法不准人帮, 也不劝斗,以胜败生死来定名次,一种是议定相斗时间比输赢或者到时间劝斗算打平。还有一种配对放斗,或胜败随便,或视其情况劝斗。斗牛时双方牛主和亲友都到斗牛场上,为其斗牛吆喝助威和准备到时劝斗;斗牛由有斗牛经验的人牵着在斗牛场内环绕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让牛熟悉环境和对方。然后将两牛头相对,牛身对立,在相距约两米处,同时将牛鼻绳放开。两牛便相互打斗,两边主客人都在为与自家有关的牛喝彩助威,同时他们也可以从后头或侧面用手推肩顶,给牛助力。四面观众也为两边斗牛吆喝助彩,气氛热烈。如放碰牛相斗,两牛可对直相距十米八米,两边同时放手,两牛便狂奔至中,用头角猛力相撞,这种碰牛相斗极为剧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斗牛与不碰斗牛相斗,碰斗牛相跑五六米冲过去,不碰斗牛原地抵触的斗。双方牛斗得正酣可相斗已到议定的时间,需要劝斗时则双方主人交换各自带来劝斗用的粗绳,交换人员分别捆住对方牛脚,等待一声呼喊,双方同时拉退斗牛,隔离牵鼻退场。然后第二对、第三对入场竞斗。也有斗牛场上几对牛分别竞斗的,场面气氛更是热烈,其间斗牛主人的亲戚朋友还为斗牛放炮送礼,无论到场斗牛得斗与否,是输是赢,主人都得到亲友们的礼物,鸡、鸭、绸带等礼品。获奖的斗牛:牛王、冠、亚军或第一、二、三名的斗牛则格外光彩,牛主人扛着奖旗或者将奖旗挂在斗牛的两角上,牛与主人都得到人们极大的钦佩羡慕。斗牛节期间,看斗牛的、看热闹的、作客饮宴的、谈情说爱的, 各有所得,这种节日往往三五天才结束。

怎样?这就是我向往的—斗牛节。

斗牛活动篇5

我们金华人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金华斗牛。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呼雀跃。

我就看过几场:牛主把牛牵到赛场上。此时,两牛怒目而视,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奋力斗争,观众则呐喊助威,呼声响彻云霄。败者血肉模糊、仓皇而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将结束。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里有相当大的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成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加倍,威风一时。

金华斗牛不仅仅是现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阅了资料: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可是现在并没有了以前的威风: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为斗牛经验少、饲养费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纷纷宰牛卖牛。

我们要好好珍惜文化遗产,不让他们受破坏。让金华斗牛重新站在现实的舞台上,不再被人们遗弃。

斗牛活动篇6

这里有着特殊的温泉,水源来自阿杜尔河,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温常年保持在64度左右的高温,水泡蕴涵着大量的能量,对风湿、静脉和妇科都有很好的疗效,这使达克斯成为法国第一温泉疗养地,甚至超过了另外两大温泉圣城:薇姿(Vichy) 和维泰尔(Vittel)。它与散落在法国各地的其他31处温泉疗养中心一起,构成了法国的温泉文化。

7月11日,赛车队伍到达达克斯((Dax)。

如果说法国的地图是一颗五角星,那么达克斯就在这颗星的最左下角。

达克斯位于法国南部的普瓦图(Poitou)地区,行政上属于朗德省(Landes)。东边依偎着阿杜尔河(Adour),西去30公里到达大西洋海峡,北上140公里可抵著名的波尔多城。它在朗德森林的保护下,免受了海风的侵袭,属于地中海气候,常年温和,日照时间充裕,成为一座宜人的水城。

达克斯的市徽由三部分组成:一座尖塔,象征了达克斯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城市;一只狮子,作为法国西南部古老地区阿基坦(Aquitaine)的象征;以及风雨交加的大海,象征城市右边流过的阿杜尔河(Adour)和城市在19世纪水路交通的发达。

达克斯温泉的美名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奠定。传说中,奥古斯都皇帝曾带着他的女儿朱莉亚前来治疗她的关节炎;另外这里也是皇帝的近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泡在天然的温泉池里,眺望远处法国南方的风景,品着波尔多的红酒,暂时忘却了政治的纷争与烦恼。

而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喷泉也让人时刻感受着达克斯“水”的魅力,如Fontaine Wlick,Fontaine du Lionnaire,Fontaine de la place des Carmes ,Fontaine du Centre Culturel,Fontaine de la Place des trois Pigeons等等,风格都各不相同,。

当地的泥浴也很有特色。早在古罗马时代,达克斯人就开始尝试着用淤泥浴来除病健身。现在,达克斯拥有舒适而现代的泥浴场,在那里,人们享受着当地出名的周到服务和与大自然接触的清新感受。另外一定不能错过的是位于布伦街(all du Bois de Boulogne)的疗效泥配制生产线,在这里,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达克斯的“泥”文化。

达克斯的吸引力,除了来自温泉泥浴疗养,还来自这里一年一度的斗牛比赛。每年8月,这儿持续6天的达克斯节上,都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今年是8月的11到16号。

在这6天里,人们可以短暂地忘记每天日常生活的单调和乏味,投入到像火一样燃烧了整个城市的欢腾中。当市长宣布节日开始的那一刻,所有人穿着白色的,在脖子里系上一条红巾,一直到节日结束的最后一刻。这种新的传统给节日带来了快乐、统一、友好的气氛。人们在几乎统一的穿着下忘记了彼此的社会身份,男女老少通宵达旦地吃喝玩乐,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乐时刻。

斗牛场位于Thdore Denis公园内,这个建于1913年的仿罗马式建筑,在经过1932年的扩建后,能够容纳8000多观众。斗牛场门口有一尊斗牛的铜像,它“诞生”于千禧年的达克斯盛会上,象征了这座城市悠久的斗年历史与文化。

法国人一般不太喜欢斗牛活动,但在南部是个例外,在这里脉脉的温情下,也潜伏着像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这里的许多城市都有斗牛的传统。斗牛运动产生了某种残酷的美感:公牛的强健、斗牛手的英姿、连续劈刺的美感、观众的紧张感、最后刺杀一刻的寂静、以及最后雷鸣的掌声。

“尽管法国斗牛士的水平拙劣,但他们在场上还是相当安全,因为法国公牛的水平更糟糕”,虽然偏爱西班牙斗牛的海明威曾经这样戏讽过法国斗牛,但法国现在每年200多场的斗牛比赛,照样还是吸引了许多游客,相当一部分还是西班牙人。

法国法律规定,斗牛只允许在有斗牛表演历史传统的地区举行,至今法国南部有9个省获得此许可,除了达克斯外,比较知名的斗牛城市还有尼姆(Nimes)、贝济耶(Biers)、阿尔勒(Arles)等。

在达克斯,到处都是美食的空气,丰富而多样的加斯科传统(gascon)美食让当地人引为自豪。

这里的家禽食品最为有名,他们选用附近最优质的家禽,制作了享有盛名的鸭肝酱。另外还有用鹅、鸭制作的胸脯肉、阉腿肉、肚子、脖子、翅膀,甚至还有鸭屁股……很多手工艺人都在每周六的集市上出售他们的传统食品,集市在Place Roger Ducos广场上,另外还有一些室内的集市。

斗牛活动篇7

《黑洞》《生存之民工》使得导演管虎在电视剧界蜚声而出,成为颇受观众喜爱的导演,而大多数观众所不知道的是,他曾经以处女作电影《头发乱了》而成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电视剧的成就似乎遮蔽了一些他在电影方面的光芒,而如今,带着新作《斗牛》再次进军大银幕的管虎,斗志更加昂扬。

《斗牛》源自沂蒙山

管虎拍摄的电视剧题材,似乎有些不拘一格,有人评论说他关注底层民众,但是他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什么题材让我感兴趣,我就拍什么。”管虎说道:“底层也好,黑帮也好,都不是问题。”而明显不同于其他第六代导演的是,管虎并不排斥拍电视剧,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对他而言,不仅仅是谋生手段,同时也是锻炼导演基本功的重要方式。但是,任何一个导演心中都不可免俗地怀着电影的梦想,对于管虎而言,拍电视剧就像吃饭,可以大快朵颐,也可以细嚼慢咽,而拍电影,则是喝酒,或者一人独斟,或者与友共享。饭可以天天吃,但是酒不能天天喝。喝酒的情调很重要,而拍电影,则是时机很重要。这时机,其实也就是一句话:合适的题材。

管虎等了五年,才等到自己觉得合适的题材。其实,这也是一件极其偶然的事件。拍摄电视剧《沂蒙山》时,管虎和一些当时结识的朋友聊天,其中有个故事,让管虎颇感兴趣。抗战期间,红军在沂蒙山区的一个村里留下了一头奶牛,村民为保护这头奶牛付出诸多努力,到最后,只有一个村民和奶牛活了下来,而其他人几乎全都死掉了。刚听到这个故事,管虎觉得颇被打动,但是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他,管虎也说不上来。到现在,片子拍完了,管虎才感觉到,其实这故事里吸引他的就是动物性,特别是人原始的信念,对于一个诺言的坚持,而他觉得,这种原始的坚持,正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所缺乏的。

五年没拍电影,到执著地选定这个故事作为新片的主题,管虎在其中也表现出来执著的韧性。刚开始谈剧本时,管虎就找到了黄渤,黄渤的第一部作品《上车走吧》,就出自管虎之手,而两人既是好友,又是邻居,这给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不少方便。聊着剧本,黄渤给了不少建议,增加一个女性角色等等,再后来,管虎干脆说:“这片子你来演得了。”眼看这故事都是哥几个聊出来的,不演还真不舍得。接着,黄渤又把闫妮给搭了进来,信誓旦旦地说:“客串一个小角色,就拍一个星期。”

故事是侃得欢,但是真正写成剧本,却也艰难。接着,管虎在家里躺了一天,痛定思痛,思考自己到底该不该拍这个题材,思考的结果就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一个星期后,剧本完成了。拍摄提上了日程,当管虎、黄渤“大军”开进沂蒙山时,他们的原定拍摄周期是两个月,可是,真正开拍时,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

两个月过去了,镜头量的一半都没完成。再一个月过去,完成遥遥无期。他们在沂蒙山整整拍了四个月,才得以完成电影。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罪于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牛。

《斗牛》就是跟牛斗

马戏团里,有训狗训狮的,有训猴训象的,但是几乎从来没有看到训牛的。拍完《斗牛》的管虎导演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我们:“牛实在是太倔了,训练它们,几乎是不可能。”虽然戏中只有一头牛,但是为了完成拍摄效果,剧组一共动用了七头牛,有的牛专门负责拍蹄子,有的专门负责拍眼部特写,很有点AB角的意思。而负责拍全景的绝对A角牛,获得的礼遇自然与众不同,到最后,黄渤与之同吃同睡,才获得它的认同,这其中付出的牺牲不可谓不大。

在《斗牛》的拍摄现场,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所有的工作人员准备好了,导演喊“开拍”,摄影机转动,就等着黄渤牵着牛上一个山坡。可没想到,这头牛死活不肯动,生拉硬拽,就是站在原处,稳如泰山,坚定而自如的反刍着。饲养员出马也没办法,牛生气了还撅蹄子喷响鼻,到最后,黄渤好说歹说,又是喂豆子,又是梳毛联络感情,牛才终于肯跟着他上坡了。可这时候,天色已晚,拍出来的片子效果不如意,只好作废,全剧组人唯一的选择就是等着第二天,重拍一次。但是到了第二天,这头牛又不知道会出什么招来折腾。

管虎坦言:“拍到半途,我差点放弃了,觉得这辈子的耐心都用完了。”管虎本来就是个性急之人,遇到牛却是束手无策,这时候,黄渤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跟其他饲养员一起,几乎和牛生活在一起,对它们无比了解,投入了十分多的感情。而牛也似乎通了人性,渐渐跟黄渤亲热了起来。到影片快杀青时,拍摄最后一个黄渤倒地的镜头,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和安排,牛就自己凑到黄渤面前,嗅嗅他,眼睛里涌出晶莹的泪。拍摄这个镜头时,管虎激动得手直颤抖,就为这场戏,他觉得以前的付出和坚持都值得了。就像《斗牛》这部影片想要表现的主题一样,动物间沉默而坚持的爱与付出,在这里让管虎捕捉到了真实的一幕。

原本说是一个星期就拍完的闫妮,也因此而陷在沂蒙山里长达一个月。当然,最辛苦的还是黄渤,沂蒙山山路崎岖,拍摄时,黄渤光是鞋就跑坏了三十八双,又要与牛斗,又要与人斗。黄渤除了对付牛之外,还得对付闫妮,闫妮是个特认真的演员,就算黄渤是在镜头外对台词,该扇的巴掌,她也照扇不误。有一次,黄渤差点被打毛了,可出来的效果又让他怒气全无。而管虎则无比诚恳地感谢黄渤:“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斗牛》这部电影,我可能早就因为搞不定牛而放弃了。”可以说,黄渤是影片《斗牛》中的第一大功臣。

《斗牛》入选威尼斯

黄渤和闫妮,作为目前炙手可热的谐星,加盟《斗牛》,自然让观众认为《斗牛》是一部诙谐喜剧。但是管虎对于电影还有一些不大不小的野心,他希望观众看完这部片子,带回家的不仅仅是欢乐。

而影片尚未公映,就已经传来入选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消息。对于这个喜讯,管虎导演显得不是特别热衷。虽然电影节的入场券,对他的导演工作而言,是个肯定。但是大多数中国观众认为,参加这些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必定是故作深沉的沉闷艺术片,他担心入选电影节的消息,反而会影响国内的票房。而管虎想通过《斗牛》证明,好看和获奖并不矛盾,真正的电影,是应该获得学院的认同,同时也获得观众的认同。

斗牛活动篇8

   1200多年前,大文学家柳宗元在x写下著名篇章《牛赋》,称颂牛一生劳作,“利满天下”。王安石赞美耕牛“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到鲁迅笔下,一句“俯首甘为孺子牛”,让源自《左传》的“孺子牛”一词家喻户晓,也使其寓意从父母之爱升华为为民大爱。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x文艺座谈会上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深入人心,孺子牛的脚步铿锵前行、从未停息,孺子牛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铸就成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标志和政治品格。

   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和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深情礼赞“孺子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是对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再强调,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再宣示。新阶段,相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充满新期待。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做为民服务孺子牛,让更多福祉惠及人民。

   甘当孺子牛,就要坚持人民至上。“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党“五级书记打头阵”,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谱写了团结一心攻难关、尽锐出战求胜利的生动乐章,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我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韧不拔书写了伟大抗疫史诗。深刻领悟“孺子牛”精神,就要懂得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查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短板,让为民宗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甘当孺子牛,就要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回望过去一年,是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而上,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全;是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托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春节假期,多少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用责任守护万家灯火,用辛劳换来节日祥和。指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面向建设现代化新x的新征程,我们有条件乘势而上,但风险挑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蕴含于人民之中的洪荒伟力充分迸发,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甘当孺子牛,就要不断造福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与“魂”。这些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夙夜在公,带领人民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秉承的正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期待什么,就建设什么、改善什么;老百姓痛恨什么、反对什么,就解决什么、整治什么。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建设现代化新x的征程上,我们要以此为引领,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以此为动力,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以此为标准,衡量政绩的大小、小康的成色和现代化建设的含金量,交出令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甘当孺子牛,就要自觉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尚且能以汗牛之劳,回馈人类把草之饲,何况公仆乎?“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对人民公仆焦裕禄的深情礼赞。“他走遍炎陵的山山水水、村庄社区,读懂老区百姓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真情实意和广泛赞誉。”这是x省委对用生命践行脱贫攻坚使命的“一线总指挥”黄诗燕的深情缅怀。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以焦裕禄、黄诗燕等为榜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全部的心血和能力为人民群众忘我工作。惟如是,才不负群众期望,无愧公仆称谓。

   勤牛奋蹄,无须扬鞭。勤劳和奉献,是牛本性中最精粹、最闪光也最令人怦然心动之处。值此牛年新春,愿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建设现代化新x,更加自觉地做利满天下、利归人民的“孺子牛”。

   党员干部学习发扬三牛精神心得体会

   在庆祝2021年元旦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当好创新发展拓荒牛,靠实干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回顾2022年,征途艰辛,成就辉煌。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疫情,抗洪灾,勇改革,促发展,攻坚脱贫,改善民生,“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小康梦想即将实现,在艰难复杂的不利条件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病魔、促进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依旧全球蔓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各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在各领域存在的挑战更多。而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和英勇的中国人民,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我们就无惧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党员干部要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员干部要当好创新发展拓荒牛,勇立创新潮头,把握创新规律,既要做好已有事业创新的突破者,也要当好未有事业创新的开拓者,以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动能;党员干部要当好艰苦奋斗老黄牛,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靠实干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开局多壮丽,奋进正当时。党的五中全会为民族复兴绘就了宏伟蓝图。2021年,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立足“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贡献新征程同心同向之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员干部学习发扬三牛精神心得体会

   2021年,是农历牛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日前,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牛年入职的选调新生,应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发扬“三牛”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基层,深深扎根基层,创造出无悔于青春的业绩。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坚持人民至上,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民者,国之本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工作的最高标准。无论是抗击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山东笏山金矿事故长达半月的救援行动,都折射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选调生在基层,当点星星之火、为人民服务,能俯得下身子、下得了田地、吃得了苦头,燃烧青春岁月,温暖基层群众。应坚定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树立服务宗旨,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挂在心头,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对待工作用情用心,着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认真对待每件小事,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奋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驱动发展,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完成“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先进潜水装备,建成了6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稳态强磁场、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大批科学装置,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选调生在基层,肩负着时代重任,要围绕乡村振兴,把自己的所思所学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在基层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要在基层治理创新、农村电商等新产业发展以及推动乡风文明等方面,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就源于奋斗,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粮食十七连丰,克服疫情影响,抵御洪涝灾害……成绩的背后是亿万中华儿女的筚路蓝缕、埋头苦干。选调生在基层,当以勇毅前行之姿点亮艰苦之光、燃旺奋斗之火,主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内核,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意志品质,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接几回“烫手的山芋”,正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脱,敢啃硬骨头、敢下深水区,争做新时代的艰苦奋斗者,靠奋斗扬起理想风帆。

   党员干部学习发扬三牛精神心得体会

   在新年到来之际,以“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号召,激励全党全国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大力发扬“三种牛”的精神,坚守为民情怀,勇于开拓创新,矢志艰苦奋斗,奋力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

   心系群众,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自脱贫攻坚以来,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x阜平县骆驼湾村等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推动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开展,始终不忘“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要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斗牛活动篇9

1、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

2、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3、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4、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亦形容办事精明熟练。

5、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6、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7、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8、一牛九锁:比喻无法解脱。

9、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10、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11、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12、汗牛充栋: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13、气冲牛斗: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14、壮气吞牛: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15、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16、鼠入牛角: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17、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18、以羊易牛: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19、牛衣岁月:谓贫困的生活。

20、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21、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22、庖丁解牛: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3、犀牛望月:形容长久盼望。

24、牛黄狗宝: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25、舐犊情深: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26、牛骥同皂: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27、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28、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29、负重如牛:比喻负担沉重。

30、牛马不如:形容生活艰苦。

31、牛衣对泣: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32、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33、小试牛刀: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34、气冲牛斗:形容怒气、冤气极盛。牛、斗,牵牛星和北斗星。

35、牛毛细雨:指细而密的小雨。

36、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谓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37、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38、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39、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40、气喘如牛: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41、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42、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43、初生牛犊不怕虎: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做敢为。

44、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45、牛郎织女: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46、牵牛下井:比喻事情棘手,很难办到。

47、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返,杳无消息。

48、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49、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50、版筑饭牛:比喻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51、如牛负重: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

52、牛鬼蛇神: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53、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54、牛衣对泣:喻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斗牛活动篇10

[关键词]《斗牛》 黑色幽默 民族性 喜剧

影片《斗牛》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共产国际给中国的抗日根据地送来了一头荷兰奶牛。为受伤的战士提供营养。但因为鬼子要进村了,所以根据地的同志不得不转移,就把奶牛托付给了一位名叫牛二的老乡照看,牛二起初不愿意接收这头牛,但是村长以把九儿嫁给他为条件,诱使他接下了这个任务。谁知道这头牛硬是逼的牛二不得不和日本鬼子、土匪以及逃亡的江湖郎中斗智斗勇的故事。

当看完这部影片时,笔者不由得想到姜文几年前所拍摄的《鬼子来了》这部影片。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运用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样是反映战争对中国基层的影响,然而在广电审查中却得到不同的结果:当年《鬼子来了》被禁映,而当今的《斗牛》却在影院上演。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制度正在完善,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影片《斗牛》,开篇点题,当牛二走到牛棚中自言自语道“我的亲娘啊”,可见整部影片正是围绕着牛展开的故事。同时,影片中灰色调的使用确定了整部影片凄凉基调。在影片中。导演大量使用闪回镜头,在现实与回忆中游走。回忆割裂了现实的世界,导演运用这种对比手法,更加凸显了故事的凄凉。片子不时穿插远景,使观众的思绪也随之游走。西北粗犷肃穆的景色,白雪覆盖荒凉的高原,天边变换的浮云,让人恍惚隔世,人间的一切杀戮如同过眼云烟。

片中很多情节耐人寻味,如:当牛二在牛棚偷了奶牛的食粮,并自语道“这比我早上吃的都好”,可见当时人们的贫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抓豆选择谁养牛这场戏中,百姓手搭肩,秩序井然的等待上天的选择。这不仅让人啼笑皆非,同时也为后了铺垫。牛二并未参与抓豆,一个原因是他天生胆小,第二是因为他拥有一头黄牛。他对于外国品种的牛,只是远远的观看,他从未想过这头偶然到来的牛会与他以后的生活紧密相连。也正是这种偶然,引发了牛二在后来的生活中遇到形形的人。

导演选择一头西方奶牛而不是一般的牛不仅具有喜剧的效果,同时也带有讽刺的意味。它与一般奶牛相比,体型庞大,突出表现了它与中国的农村格格不入。这只奶牛只是一个标志,时而是女主人公九儿的化身(特别是在影片结尾处,牛二将送给九儿的祖传银镯戴在了牛的鼻子上),时而是“娘”的代表。同时奶牛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农村妇女。奶牛不语,女人没有话语权:奶牛沉钝,女人处于弱势地位:奶牛被土匪拉来黄牛强行,女人在命运的洪流中丧失了性的主动权。沦为纯粹的生育工具。然而,没有奶牛代表的女人的抚育,男人都成不了人。在男人你死我活的杀戮游戏里,奶牛的出场总是显得温情默默。同时这么一个突兀的生物,具有一定的荒诞效果,是对战争的一种戏谑,也让人不自觉就有一种跳出感,反思镜头之后的战争与人性。

牛二在世俗人的眼里,绝对不是一个好良民,标准的流氓,是个下三滥的家伙,典型的不思进取的乡村小农民的样子。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男人,在他万般不乐意的情况下,接收下那头来自荷兰的奶牛,而且在以后护养的生涯中,也时时充满了对于奶牛的不满,但他却实实在在地在维护着它,关照着它。直至它完全成为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坚持,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他所反应出来的,正是一个社会个体的善。与牛二的个体的善相对应的,则是群体的恶。这种群体的恶,从原初山村的生活状态里就已经看得出来。蛮横不讲道理的老祖爷,行事简单粗暴的十三叔,他们与乡民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几乎是原始状态的宗族社会。群体在这样的社会生态里生活,愚昧、无知、荒唐、未开化。他们强加给牛二恩怨,粗暴地对待牛二。同时日本人的出现、战后的落魄村民的到来、土匪的打劫无疑不是群体恶的代表。

《斗牛》与《鬼子来了》相比,更加裸的表现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奶就是娘”和在战争中人性的扭曲、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乏。当日本人撤离之后,牛二所面对的苦难却并不减少,而是继续地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鬼子去了,来的是乡里乡亲。这些看起来孱弱的乡民们,却在生存的压力下,将屠刀伸向了一头一直在养育着他们的奶牛。这个群体与牛二的同村人一起共同组成了小农群体的一部分。他们蝇营狗苟,自私自利,还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连最基本的廉耻都统统放弃。牛二在影片中说道:“你娘喂你奶,然后你就要把你娘吃了”,这场戏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中家庭伦理关系破裂和道德沦丧的事实。

片子对于民族性的描述让人心寒,民族大难当前。流民草寇照样胡作非为,尔虞我诈。西北一直就是军阀混战,阎锡山的地盘草寇丛生。内斗一直都是中国人之所长,本位主义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根深蒂固的,中国人的儒家文化的根本是一个“孝”字,从爱自己的父母衍生出爱兄弟,亲戚。朋友,邻里,以至达到博爱的境界,就是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中国人很容易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敬爱有佳,对和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人恶目相向。影片中“始祖”对外姓人的排斥,同村人尚且如是,外村人更甚,逃荒的那帮难民,喝了牛二的奶牛的奶。转眼就要杀牛二的牛。有时感觉一个封闭的群体容易和谐共生,民风淳朴,但在牵涉到和另一个群体的关系时总是容易滋生出很多戾气。当今的中国仍然是如此,小到邻里之间扯皮村子之间械斗。大到城市之间互相攀比,各省份的人之间相互诋毁,南北之间彼此鄙视,感觉上面这类的话题总能引起中国人极大的兴趣,因为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站队批斗,这个在中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民族本性如此。

同《鬼子来了》相比,《斗牛》还带着一份稚嫩,导演对于整个影片节奏的把握欠妥,故事脉络不够清晰,有时会出现观众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与《鬼子来了》丰目比,在《斗牛》这部影片中。导演的暗喻使用的过于明显,有呆板、故意的味道。在牛二认字这场戏上,编剧很失败,过于的做作让整场戏陷入尴尬境地。有人称《斗牛》是向《鬼子来了》致敬的一部影片,两部电影有着相似的故事且充满了大量相似的元素。比如,《鬼子来了》是游击队丢下了一个鬼子,而《斗牛》则是八路军丢下一头牛。前者为了这个鬼子的去留问题导致了全村老少的被屠杀。而《斗牛》干脆是一开始全村为保护这头牛全部被屠杀,连牛二也说“人都死了,牛却没事”。

这两部影片也有很大的差异。《鬼子来了》以严肃的面目出现。艺术水准丝毫不减,已经成为了经典的片子之一。但《斗牛》却以外在的喜剧存在,以表层的喜剧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这样的安排,应该是导演向社会妥协的缘故,是为了更多的票房而设计的,演员们也表演的非常好。但导演向社会进行的妥协,多少有些使得电影显得尴尬。这些表层的浮华,可能也会影响到电影的进一步的发行,也使得片子难以成为一个新的经典。艺术与市场是很难相互调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