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十篇

时间:2023-03-16 07:5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1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文言文是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平常需注意积累。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指出下列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秦伯说

5.失其所与,不知

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吾不能早用子

2.是寡人之过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行李之往来

5.夫晋,何厌之有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亦去之

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晋军函陵

4.夜缒而出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越国以鄙远

7.邻之厚,君之薄也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朝济而夕设版焉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2.阙秦以利晋

13.与郑人盟

14.因人之力而敝之

15. 以乱易整,不武

一词多义

1、实词:

①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

①许君焦、暇…… ——《烛之武退秦师》

②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④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 ——《孔雀东南飞》

①国势衰微

②微言大义

③人微言轻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⑥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口技》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

①侯生摄敝衣冠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桃花源记》

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③辞不赴命 ——《陈情表》

④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①过秦论 ——《过秦论》

②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④一日,大母过余 ——《项脊轩志》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 ——《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 ——《鸿门宴》

①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③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解牛》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①公从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④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

⑥旦日,客从外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以乱易整

①今急而求子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③夜缒而出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公从之

②唯君图之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夫晋,何厌之有

⑥辍耕之垄上 ——《隆中对》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君知其难也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

⑤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 ——《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③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⑤臣死且不避 ——《鸿门宴》

⑥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

⑦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

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秦论》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 道主

③更若役,复若赋 ——《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 ——《项脊轩志》

(六)指出句式特征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⑤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⑥若亡郑有益于君

⑦夫晋,何厌之有

(七)固定结构积累

“所“字结构 形式:所+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没有害处的)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2

一、悬念“烹调”

有教育家指出,教师如果想把语文课讲得精彩热闹,就要像讲故事那样去讲,多设些悬念,多卖些关子。一堂课,勾不起学生的好奇心不是好课,不能满足学生猎奇探秘的愿望也不是精彩的课。就像一部小说,情节上太平淡就会无味,无味就会少读者,要做到吸引人,就必须让情节跌宕起伏,让人从这山看到那山高,越看越想看,课堂教学也如此。但有些教师并不赞成这一点,他们认为教学是一项动态生成性很强的活动,精雕细琢了,反而会流于形式,忽略了课堂教学最本真的东西。这一顾忌是有道理的,因为不掌握好一个度,无节制的锦上添花,势必会华而不实,喧宾夺主。但是没有悬念的平铺直叙更是语文课堂的大忌,既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得课堂教学乏味枯燥,在这种学习氛围之中,学生难免会注意力分散,甚至昏昏入睡。所以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像讲故事一样多设悬念,让知识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牵动下步入知识的广阔天地。

悬念的设置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变得丰富饱满,最主要的是,恰当的悬念设置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专注听讲,课堂教学活动也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移下去。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古文为例,它原载于《左传》,是一段精小的历史故事,题目是后人根据该故事的主要脉络加上去的。主要讲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而就在郑国陷入危难之时,烛之武临危受命,义无返顾,毅然绝然地前去与强秦谈判。在强国面前,烛之武毫不胆怯,亦是不卑不亢,巧言雄辩,说服秦国退兵。文章在开篇之时就充斥着紧张的气息,仿佛战争之箭就在弦上,一触即发。这是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的伏笔。既然是伏笔,它就起到唤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有意无意中伏笔成为了悬念。教师要利用课文自身的文法特点,将这一悬念提炼出来,引领读者渐渐进入接下来的情节当中。在读完第一段之后,学生明白三方军事力量的悬殊,不认为郑国会有回天之术,挽回局面。但结合题目来看,事情的过程或结果是烛之武退秦师,这让学生的心中泛起疑问,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郑国的烛之武是如何退秦的呢?被猎奇探秘的心理驱使着,学生的整个神经就会被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牵引着,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把握。

二、热点“入味”

热点话题在时效性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也容易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让人时刻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网络这一传播媒介的广泛普及,更为热点话题的升温提供了条件。但是学校课堂教学对外界竖起了一道道栅栏,学生只能“隔山打牛”,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格格不入,生活见闻也无法和所学知识形成链接。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将学生的好奇心压榨得所剩无几,学生变成了没有活力的四脚书柜。教师教学活动也只是在对课本进行泛读,课堂封闭得令学生无法喘息。由此,教师应该解放课堂,让课堂教学渗进些许生活的味道,让热点、焦点话题融进教学内容,使课堂有效升温。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其将生活与课堂融合,挖掘书本之下隐藏的生活模子。

还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出城,以智勇之思、巧辩之言陈利害,说服秦伯。“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先动之以情,坦说知亡,为接下来的秦灭郑之利害进行陈述埋下伏笔。接下来烛之武直入要害,晓之以理,阐说亡郑之利害。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纽带决定其是敌是友,于是烛之武洞秦之心理,以利相引诱,一步一步让秦伯展眉欢笑。但仅仅阐说秦与郑共存的利害关系还不够,烛之武又以史为例,巧妙地离间秦与晋之间的关系,让秦晋之盟彻底瓦解。烛之武超乎常人的外交才能使郑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规避了这场敌众我寡的战争。显然,只要国家存在,外交人员就会有一隅之地,古今中外无一例外。所以教师要联系中外,以文为镜照生活,照社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地将书本与生活做一次对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外交官(乔冠华、杨洁篪等)的资料和图片,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这些外交官都参与了重大的外交事件,并有独特的外交观点,挖掘这些,学生可以获得高于课堂教学的一些知识。

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不胫而走,一些热点话题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教师也要搜罗一些热点,激起学生参与谈论的热情,让学生将书本与现实生活做一次链接。对于这篇课文,教师可以2012年发生的中日事件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谈论现阶段我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并自主发言:如果你是外交官员,应以何种态度对待日本,对待这一事件。

三、猎奇“搜罗”

相关知识之间会形成一个链条,我们总会受好奇心的影响,在一个知识浮影而出之后,再去找寻与其有关知识的影子,直到将这一链条补充完满。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猎奇探秘的心理是自主有效学习最大的帮手,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充满好奇富有兴趣地从现有的知识探寻到另一个相关知识的领域,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举一而知三,由此而及彼。

还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如果不对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之时的天下格局、历史背景进行细致的介绍,势必会让该故事如空中楼阁一般无所依托,文中的历史知识也显得立不住脚,学生学起来自然会很费力。所以教师要将有关的知识连接成一个链条,让学生如捕鱼一样,寻找到捕网的首,就能寻找到捕网的尾,充满好奇和兴趣,由此而知彼。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3

关键词 晋文公 秦穆公 商榷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Qinmu Gong Image

LI Jinx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njecture of Qin" from the text "Zuo Zhuan", can be said to have reached in the portrayed characters themselves freely realm. Character analysi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se narrative text. Qinmu Gong imag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based on these controversial points, combined with the text in doubt, in the history and text on the basis of re-reduction and positioning the image of the Qinmu Gong .

Key words Jinwen Gong; Qinmu Gong; discussion

1 客踞主位,可窥其强国风采

这里的“主”、“客”是特指围郑时秦晋充当的角色。烛之武退秦师已然乃历史上不争的事实。但只要对秦晋围郑原因和题目稍加分析就可知其中微妙之处。文本开篇就直陈秦晋围郑的缘由:“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见,秦晋围郑原因(外交辞令曰借口)应归结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推断担当进攻主角的是为“主”的晋,配角是为“客”的秦。秦无非就是因秦晋之好盟友关系而被晋邀请去协助的,真正想灭郑的是晋。然而鲜有人去追究为何不是退晋师而是退秦师?

从辩证法中矛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来看,矛盾有主次之分,处理问题应首抓重点和主要矛盾。按常理说,郑应抓住晋这个主要矛盾而展开外交工作方可事半功倍。但恰其相反,佚之狐向郑伯进言时地强调“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可见其对自己的策略极为自信,从而把外交重点转移到次要矛盾上来,何以见得?这里无疑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郑真正惧怕的是秦而非晋。虽然晋文公执政时期国力虽盛于郑,若单凭晋灭郑,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于是,才有了秦晋围郑的局面。秦作为后起之秀,国力强盛,气势逼人。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强盛由之开始。李斯谏言秦王嬴政《谏逐客书》曾明确指出:“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二十国,而霸西戎。”①由此可见,秦穆公广纳贤士,逐渐兼并了西部小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方霸主。

综上所述,郑这样不抓主而抓次的微妙,既揭露了佚之狐洞察时势的敏锐眼光,也无形地塑造了秦穆公所代表秦强大的国力和军容。客踞主位,锋芒毕现。于是才有了郑不抓主而抓次要矛盾的由来。

2 知遇之恩不图报,纵是毁约亦可谅

在对晋文公形象的分析上尚存在的争议之处,无疑直接影响到秦穆公的形象公正性。苟大权(2011)我们知道,秦穆公出卖盟友,背约而倒戈,这在当时是最不道义的行为。②这个观点未免有失妥当。历史记载,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在外,靠的是秦穆公的帮助才得以回国重掌朝政,晋文公理应对此应感恩戴德。但烛之武对秦穆公谏言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晋文公的不义之举的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秦穆公有恩于晋文公,既许焦、瑕两座城池作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但其作为一国之君却出尔反尔,难道晋文公就是守信之人?。碍于秦晋之好,秦穆公不计较一池一城的得失,晋围郑,其出于友好邦交关依然应允助晋一臂之力。晋文公不仁在前,秦穆公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才被迫弃约,但也并没有对晋国造成实质性的利益损害,如果单就出卖盟友一说就对秦穆公下结论,无疑有失公允。

苟大权(201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晋文公是冷静理智的,他并没有泯灭人性地干出过河拆桥的事来,而是表现出十分宽容的气度和“仁者无敌”的胸怀。③与此持相反的观点是白海飞(2011)晋文公明知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和代郑设防,是背弃盟约之举,但面对长辈舅父子犯要求反击秦伯的建议,却作出“吾其还也”的决定。貌似知恩必报,宽宏大度,既仁又智,但三年后的秦晋之战却证明了他是个颇有心计、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报复的中原霸主。④这里有两观点(以下苟大权及白海飞简称苟、白):

(1)苟认为晋文公乃宽容之人,但白却认为其笑里藏刀,颇有心计。笔者赞同后一观点。理由在于:首先,晋文公面对秦郑既已结盟的事实,其一番话也不过是给(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34页)其自己一个下台阶,摆脱尴尬的局面罢了。其围郑这等小国尚且借助秦的余威,如果当时还击秦晋联盟,必是以卵击石。其次,其心虽有怨恨,但也自知理亏,对给予秦焦、瑕二城池违约在先,秦此时毁约晋也哑口无言。最后,师出无名。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样的理由出兵他国,显然就是以霸主身份,实行上对下的“伐”。可见,倘若晋文公是宽容之人,就不会有历史上之战袭击秦军的事件了。

(2)无论是苟还是白,二者所陈秦穆公背弃盟约之举,从道义上说是对秦穆公所为的指责。但我认为,秦穆公毁约并非背信弃义、过河拆桥之人。春秋七国争雄,皆欲统一中原,烛之武指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而晋已然有此谋略,其野心昭然若揭。秦穆公作为西戎霸主,亦持一统河山的气概。成语有曰“各为其主”,若把“主”理解成国家核心利益。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推敲,秦穆公都并非非道义之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基于秦利益而言,国家核心利益远比秦晋关系要重要得多。晋文公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只许州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而对秦穆公的正常举动加以指责呢?结合晋文公的所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穆公毁约,却也在情理之中。关于秦穆公毁约一事,应该说是其幡然醒悟的意味更多。

3 文韬武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烛之武与秦穆公的郑会话过程,秦穆公可谓一言不发。但烛之武谏言的利弊分析,无疑被秦穆公所捕获并酝酿自己的策略。文本末尾记载:“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又是文中疑点之一。按理说,既已结盟,秦引军而去则可,大可不必遣三员虎将替郑戍守。这个疑点,要结合《蹇叔哭师》进行分析。《蹇叔哭师》记载“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⑤综合所有因素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秦穆公当初使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不仅仅是担心晋仍执意地围郑而使自己的计谋破产,更重要的是为取得郑的信任和情报,为秦灭郑创造条件(虽劳师伐远而郑备之而失败)。由此可见其计谋的前瞻性和目光的高瞻远瞩。

(2)从地理地缘位置上分析,秦居西,晋为中,郑在东。倘若秦灭郑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晋将处于秦的包围之中,成了国中之国,唾手可得。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客观地说,烛之武退秦师的同时实质也在为秦灭郑和统一其他诸侯创造隐性的条件(虽失败)。秦穆公一石二鸟计谋,不可谓不为上上之策。纵观秦穆公之举动,可窥其步步为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4 小结

《左传》关于人物的塑造刻画,成绩斐然。寥寥数语,却可把人物的个性和重要信息嵌入其中。只有仔细推敲,方能较客观、全面地把握事实的来龙去脉。

注释

① 郭锡良.古代汉语(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386.

②③苟大权.晋文公形象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1.2/A:35.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4

秦晋大军压境,乌云笼罩着郑国的每一寸土地,上至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倡优乞丐,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国民心头,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恨不能马上飞往前线。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更不能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对此人的人品产生怀疑。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战争的风云因他的十四字方略和烛之武的英雄虎胆及超人智慧而消弭于无形,化干戈为玉帛。作为毫无疑义的功臣――烛之武,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赞美。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却大了起来。那就是对佚之狐的吹捧:没有佚之狐,就没有郑国。但我总觉得这些吹捧有些不对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事中,佚之狐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他固然不能同那些国难当头胸无一计,束手无策,甚至叛国投敌的庸碌鄙俗之辈同日而语。他比那些人高明、高尚千倍万倍!然而,这场波谲云诡的战事,仿佛一场编排好的戏,而佚之狐似乎就是导演。他俨然一个超人,虽然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又分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谁都明白,一开始,烛之武是不愿上阵的,“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一点也应该在佚之狐的意料之中(佚之狐自己为此事就已经推托过,在此之前,大臣叔蹇曾把佚之狐推荐给郑伯),还有谁比他更了解烛之武呢?倘若烛之武始终不愿上阵,确也无可厚非,只要品味一下他的那段身世之叹,我们便会觉得以“位卑未敢忘忧国”之类的道理来要求他甚至谴责他,都是十分可笑的,关键时刻“肉食者”干什么去了?最让人不解的莫过于佚之狐,他的能力不在烛之武之下(这以叔蹇一开始就力荐他以及他的十四字方略之英明就可以看出),几十年来,具有很强外交才能的烛之武,一直担任着郑国的圉马(相当于弼马温)这样一个卑贱到极点的职务,烛之武能够办得到的佚之狐岂会办不到?可是他为什么要力荐烛之武而不自告奋勇去见秦君?仔细想来,原因无怪乎三条:一是担心自己一走,国君身边再无能人辅佐;二是担心此去枉费心机,无功而返贻笑天下;三是担心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

如果是后面两条,那么佚之狐在人品上应该说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宁愿相信是第一条。可是,郑伯似乎不是一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庸之君,从他同烛之武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他那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礼贤下士,诚恳待人的态度。以这样一位贤明的国君为中心的偌大朝廷上,不可能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吧?倘若郑伯的周围真的只有佚之狐一个能人再无别的可用之材,那么问题难道不是出在佚之狐之辈身上?他们尽到了举贤荐能的职责了吗?显然没有。那么他们是不是因为嫉贤妒能一直在压制人才?从文中不难看出佚之狐就是郑伯最信任的人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重臣眼睁睁看着一个杰出的人才在野外一天天衰老、萎缩而不向君主力荐,你能说他是一个良臣吗?

烛之武是不是一个人才?以他的能言善辩,使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足以说明,可他的那番牢骚却又包含了多少辛酸啊!“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已。”是的,风华正茂,身强力壮,渴望一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他,就在秦晋大军压境之前,还有最后机会施展才能的时候,又何尝有人想到过他?荐举过他?而当郑国黑云压城将要天塌地陷的时候,有人却想到了他。想到他的人竟是了解得犹如了解自己的佚之狐,想到他是因为需要他深入虎穴以使自己能够脱身。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确实也该检讨一下自己的遗贤野外,“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我们应该谴责他过于地信任身边的大臣,以致耳塞目盲;但对他,我们不可刻意苛求,他怎能冲出老谋深算、圆滑世故的佚之狐之辈的封锁?

在认识到佚之狐为人处世的同时,这不能不使我想起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昏君乾隆身边的和坤,一有棘手之事和坤便连忙举荐自己的冤家对头纪晓岚,然后还要得意地冲纪晓岚幸灾乐祸的一笑,分明是在说:怎么样,这回死定了吧?弄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聪明绝顶的纪晓岚是“进亦忧,退亦忧”。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5

先来看看郑伯,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显然,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而想办法化解危机,应该是当务之急。所以当佚之狐推荐烛之武时,郑伯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无能为也已”形成了一次波澜,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至此,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勇于自责的君主形象跃然纸上,一般的教学中,师生能够分析于此就不再挖掘了,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理解,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出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去化解,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这样一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我趁势引导学生看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出了作为国君,既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还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的结论。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我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的“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它们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无主见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当他认识到与晋围郑,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霸权,晋文公还忽悠秦伯一起攻郑,其实是想让秦伯看得见吃不着,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晋侯无疑成了最大失败者。 这时,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秦)”,事情又起了波澜,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我说,“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并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说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但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学生们一下明白了,说“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冠冕之词,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6

关键词:荆轲刺秦;英雄情怀;燕赵文化;审视“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75-02

一、感受燕赵英雄情怀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你听,古老的易水河畔至今还响彻着豪迈悲壮的歌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个令后代文人骚客反复吟咏的故事,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其《于易水送别》一诗中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该诗抚今追昔,深情地流露出对荆轲的咏叹之情,为人争相传颂。

品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心灵便会不断地被其英雄情怀撞击,生发出良深感慨。荆轲刺秦王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推其心,“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等于主动请缨,希望放马一搏;怒叱太子,“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语言铿锵,掷地有声,志不可辱,宁折不弯,坚不可摧;易水送别,引座中豪英瞋目发冲冠,同仇敌忾,悲壮感人,荡涤人心;在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国勇士秦武阳都“露怯”的虎狼之秦廷上,荆轲镇定沉稳,随机应变,扭转了不利局面,才使得故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作为刺客,他的心理素质真是不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廷刺秦王,荆轲抓住时机,攻敌不备,出手如电,“把袖”“揕之”“逐秦王”“引匕首提之”,威势猛烈,不休不止,令秦王群臣惊愕惶恐,“尽失其度”,真是惊心动魄;刺秦未果,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非伟丈夫、真英雄谓何?傲视秦王群臣,“视死忽如归”,荆轲的形象光彩照人;“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可谓披肝沥胆,“肝胆皆冰雪”,真挚动人。“义薄云天赴秦廷,图穷匕见君臣惊。寒水悠悠流不尽,为谁呜咽又吞声?”(笔者语)细细品读,文章处处突出着荆轲的英雄情怀与气概,它通过一些次要人物的描摹,利用人物之间对比、辉映等种种关联,众星拱月般地突出了大义、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并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使其绽放光芒,延展张力,英雄的风骨贯穿全文。

燕赵大地历史悠久,古韵悠悠,人杰地灵,蕴育了众多英雄儿女。读者可以以本文为切入点,去感受燕赵文化之英雄情怀。孤竹国(今河北秦皇岛境内)的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引发后人几多感慨,真英雄也,昌黎县碣石山上的“夷齐读书处”,记录了他们的足迹;“邯郸故郡巷回车,千古美谈将相和。流水悠悠人何在?感慨不需话语多。”(笔者语)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和知错即改、憨直可爱的廉颇构建了赵国社会的和谐,被传为佳话,是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英雄;乐毅也是一位大英雄,尊贤若渴的燕王为他筑幽州点将台,乐毅忠心报效燕王其情感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人陈子昂到乐毅故地登临幽州台,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追念其英雄事迹,大发感慨。提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不能不提到同样是发生在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英雄们气壮山河的壮举被代代传颂。让我们深爱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去追忆感怀英雄们的动人事迹。

二、审视千古传奇色彩

荆轲是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人们对其人其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盛誉者有之,比如《荆轲刺秦王》和陶渊明的《咏荆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毁誉者亦有之,如苏洵的《六国论》在提及此事时写道:“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他认为荆轲这样做遭致了祸端。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这些观点仅供我们参考,我们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审视,不能人云亦云,要见仁见智。笔者不揣固陋,谈谈个人的见解。

我个人认为,荆轲刺秦王私心大于公心,算不上高士。荆轲勇刺秦王说到底报恩而已,属个人恩怨,可归结为“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或报效君王的“忠”,只是狭隘的“义”和“忠”。他的出发点是燕太子丹,而非心怀燕国的子民。和《左传》中的烛之武比较比较,这一点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7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策略;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强调了尊重学生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时至今日,师生互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亦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呢?

一、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而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索、有效互动。

首先,互动中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需要依靠师生互动来实现,通过师生的双向互动展开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其次,善用非语言因素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对于高中来说语文学习已经伴随他们那么多年,他们也学习了那么多的课文,但是仍有很多学生在面对阅读、写作时,依然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解读、如何作答、如何审题、如何写作。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互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师生互动教学中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片段1】《雷雨》一段互动

生:通过“弥补我的罪过”这一句话,我觉得周朴园是爱过侍萍的。可以说他为了赚钱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害死了那么多的人,他都没有表现出忏悔,但是独独对侍萍怀有愧疚之心,而且这么多年来依然保留着一些习惯,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师:是啊,一个为了钱可以出卖生命的人,能在心里给别人留一个位置很不容易。周朴园的““弥补我的罪过”,不仅仅是句空话,他还给侍萍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数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支票”的问题,在此篇文章教学中历来被忽视,不妨通过这个问题培养一下学生“于无疑处有疑”的读书意识。)

生:……

此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而且也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较容易被忽视的文本内容,而正是这些内容、问题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去一步步阅读文本,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不断的探究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三、打造互动的实施平台

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称之为互动的实施平台。通过提问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一个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学中的“主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堂课的重点目标,统领着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贯穿在课堂的流程中,它不仅可以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加深学生思维的层次,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文本。因此,在语文师生互动教学中,应有效地设计提问,为学生打造良好的互动平台。

【片段2】《烛之武退秦师》一段互动

以往教学此课时,总是把目标定在“烛之武的劝说艺术分析上”,核心问题也是“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如此实施师生互动必然也会顺利,但是笔者再教这一课的时候,把核心问题设计为“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而这一改让笔者收到了很大的惊喜,学生通过思考也都毫无争议地把烛之武的特点分析了出来,但就在此时,出现了这一个插曲。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说说他的缺点吗?”笔者心中一惊,说:“当然可以。”

生:我认为烛之武有点自私。(此说法一提出,全班哗然,学生的情绪一下高涨了起来。)

笔者接着说:“何出此言?”

生:文中有郑伯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听到郑亡后对他自己不利才答应去劝退秦师。因此,我认为他之所以去劝退秦师主要还是出于他自己的考虑。

此话一出,好几个学生也开始附议,然而这个学生并没有发现关键所在,接着笔者让学生去文中找证据,通过分析,学生最终明白“那时的烛之武年事已高,所说也是牢骚之语,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还能为国家‘夜缒而出’,更能显出他的伟大”,学生也都纷纷点头同意。此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作者这样写,反而更好地说明了烛之武这个人物是真实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个完美的人物。”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本,品味了语言,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动的高中语文课堂,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更乐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做出努力。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8

所谓读写结合,指的是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时将诵读、写作、语文思维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以极大地活跃学生学习文言文时的思维,避免传统文言文学习“读”“写”脱节情况的发生。读写结合分别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对学生的感官造成适宜刺激,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文言文产生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学习必修二的《阿房宫赋》时,老师可以针对本篇文言文的特点将读写结合的策略在课程讲述中应用于课堂中,以保障学生阅读、书写、思考的共赢。读与写的完美结合,可以在这篇文章的讲述中得到最好的体现。读写结合与传统单纯的诵读和书写的最本质区别是前者注重在文言文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整合,而不是孤立和片面地将两者割裂开来。授课教师在对本文进行讲述时,在第一遍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就能与书写和思考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的同时也在理解和思考,以加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首句中的“毕”“ 一”“ 兀”“ 出”,四字用在此处,十分巧妙。读起来朗朗上口,分析两句的句式结构又极为相似。学生结合着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句式的特点可以将本句准确地翻译出来,“毕” 翻译为覆灭和消失,“一”翻译为归一、统一,“兀”翻译为变得光秃秃,“出”翻译为显现,出现。

通过对文章重点词义的解析来达到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将读写结合的课堂策略巧妙应用于课堂教学,将使学生从观念上改变对文言文学习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在诵读的同时进行关键词义的解析并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的习惯。

二、助理解,学思并重增效率

读写结合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可以帮助学生在读写的交融中多层次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解析。读写结合注重学习和思考的共同发展,帮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进行理性学习,最终达到高效学习文言知识的良好效果。读写结合在文言文学习时注重对文章的翻译和深层次含义的理解,而不是传统文言文学习时的“囫囵吞枣”,只注重每天诵读和默写的形式,而缺少学生自主地深层次思考。

例如,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讲述,可以将读写结合的课堂策略巧妙的应用于课程讲述,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助思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地去理解烛之武的策略和计谋。在对文章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烛之武的说服秦王的关键步骤进行课堂板书,以促进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结合着老师的板书、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烛之武分别从大国外交的角度对秦国攻打郑国的利弊进行分析,又利用以前晋国对秦国的“言而无信”引起秦伯对晋国的反感,最后对秦国以利相诱,最终用糖衣炮弹将秦国“击退”,得以成就历史上的又一经典。

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对主人公的谋略进行细致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增加学生学习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效率。

三、提能力,以读带写促养成

高中生文言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每天学习的点滴积累,文言文是一种文体,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语言学习的特点就是要在学习中注重多读、多写、多积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文言能力的提高,需要反复对文言范文进行诵读以培养文言文语感。良好文言语感的培养对学生文言文解题来说至关重要,许多文言用法可以通过良好的语感较轻松地解答出来。

例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可以在老师读写结合的授课策略中通过诵读和书写的有机融合,将文章的重点脉络和知识要点“一网打尽”。例如在对第一句“固其根本”和第二句“欲流之远者”进行剖析时,如有较为坚实的文言语感基础,则可以较为轻易的分析出两句中的“固”和“远”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分别翻译为:使根稳固,使水流的更长远些。通过诵读与书写的高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敦促学生及时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透彻解析,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指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将读与写、写与思通过老师应用的课堂技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读写结合的良好应用,使学生在该课堂策略中切实提高自己的文言分析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9

其实就在不断抱怨的过程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素材宝库,那就是语文课本。仔细品读中学课本,会发现语文教材几乎覆盖中外各种题材的名著精华,涵盖了古今几乎所有文化名人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价值取向,都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写作素材。去看历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会发现它们的素材大多取材于课本,由此可见,语文课本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好这一资源宝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 依据课本,梳理归类素材

每当学完一课,让学生运用资料卡片收集本课的素材,课文中的作家、课下注释、作品中的名句名言和作者的思想观点都是收集的对象。语文教材的原始式,按时代排列或文体排列,皆各成一体,就学生的素材库而言,难免纷繁芜杂,杂乱无章。因此,学完一单元就要进行一番辨析梳理,依类划分,归口管理,做到井井有条,以便以后派用场时能挥洒自如。其实梳理归类并不难,比如:屈原刚正不阿,不愿同流合污,最后投入汨罗江(屈原・《离骚》);陶渊明为了人性的自由,远离官场,隐居田园(陶渊明・《归田园居》);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远离长安,投入祖国大好河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都可以归为“人格独立”一类。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苦心孤诣,巧言退敌;《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由己及人,妙语说服赵太后;《陈情表》中李密以亲情灵巧说动司马氏,解己之因;《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个人生活琐事巧妙设喻,使齐王广开言路;等等,均可纳入“语言魅力”类……如果长期训练,作文素材的宝藏就会丰富无比,别有洞天,再也不会发愁做“无米之炊”了。

2 巧用素材,拓展创新主题

通过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写 作时就不再害怕没有素材,但是在素材的认识和运用上往往走入误区,把作文素材主题绝对化,认为一个素材只为一个主题而存在,贴上“励志”“环保”“勤劳”等标签,只能捕捉到素材表面的语句,写作中无法走出思维的框框。教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告诉学生,千万不能把材料的主题单一化,要从多角度去分析材料,学会迁移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料理”的角度就不下两个。从烛之武的角度看,可言其于国难当头之际,能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得失,慷慨以赴的大义;可言其不顾年高体迈,毅然夜追出城,游说秦王不卑不亢的大勇;可言其能设身处地,力说并折服秦王的大智。从佚之狐角度看,可言其唯才是举、为国分忧的赤诚。从郑伯角度看,可言其勇于自谴、敢于承担失察责任。从晋文公角度看,可言其面对秦先与之结盟后又转而与郑订约的出尔反尔,头脑出奇的冷静,显示大丈夫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老到。从秦晋郑关系看,可言国与国关系的微妙――唯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素材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只要从多角度去分析,那么它就会演变成多个素材,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就会得出不同的主题,对于这个作文素材就有了多种运用策略。可见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和发掘。所以在运用材料时,一定要自己思考,只有深刻地理解材料,才能使材料变成自己的,乃至成为鲜活的素材。如果只是照抄照搬,大段大段地引用,就只能给人“掉书袋”的感觉。

3 小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64-01

一、确定学习目标

特别是对于高一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笔者认为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课文涉及的基本知识,例如故事的背景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中某些字词的用法、写作手法的运用等等;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例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也要学习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进行授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便为课堂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备课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考虑、周密计划的工作,比如教师要考虑到大纲要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等等。此外,文言文备课与普通的的白话文教学备课就不一样,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等等。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大纲的要求,《高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师要根据这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高一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仍相对薄弱,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文章的讲解需要更为具体、详细,注重细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再次教师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认识到本文在本单元内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到政治、外交工作的风云变幻,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三、进行课堂教学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新课改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但这个过程中也缺少不了教师的讲解教育。比如对于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介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一定的文章背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学习。本文的历史背景就是春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拥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篇课文,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采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富有情感、充满感彩,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让他们对于文章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同时对于文章的难点进行总结,以便教师进行释义。所以需要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划出有疑问的字词。同桌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对于简单的就略述,对于难点就要详述,以便学生能够听得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注重常用词的分析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于疑难词的理解,比如“烛之武”中的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之武是“烛地,名叫武的人”的意思,要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内容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进一步理解文中形象

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对于文中形象以及思想的分析才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有教育意义的部分。所以笔者就特别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比如烛之武从一个壮志难酬、英雄末路、满腹牢骚、满心委屈的形象转化为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通过前后的形象转变更能够凸显出烛之武的外交才能。

四、归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