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礼仪十篇

时间:2023-03-15 20:40:48

贵族礼仪

贵族礼仪篇1

多年后我故地重游,童年记忆里的壮丽场面历历在目。无论你是什么来历或信仰,身为一名游客很难不为这里壮观的建筑与内饰所动容。这是一种内敛而细致的高贵,气势无与伦比。珍贵的塞夫勒瓷花瓶与古典名画无需任何标注,它们的存在足以说明一切。

时代在变,当下的信条渐渐挡住了昔日贵族阶层与贵族价值的光芒。张扬的华丽,傲慢的举止,糟糕的礼仪:在它们的甚嚣之下,品位与细致几近消失。“老派”的价值观念依然还在,但它仅对这个社会的一小部分人开放,也只有那些最最精英的人士才能获益。现在人普遍接受无限度的价值表现:钱财或与金钱相关的一切都该每时每刻得以彰显。我们能看到那些印满了设计师商标的服装:许多人的眼镜就连商店标签都不摘掉,唯独怕人不知这是某某大师设计的:女士们会在餐馆里多要一把椅子专门用来放包。说句实话,这些行为只会让真正的贵族捧腹。显然,不把眼镜上的店家商标摘掉是为了表明自己买得起奢侈品:但对贵族而言,包包碰了点污渍或是淋了点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单独用把椅子放包的女士并不是在说“我很有钱”,她们似乎在说:“这包花了我很多钱,所以我得好好保护它。”尽管这么想没什么不对,但这种信号也许并不是她们所期望的。

历史上的贵族是由皇室给予显赫社会地位的一个阶层,他们不是拥有可观的财产,就是为这个国家身负重任。他们对饮食与着装十分讲究,宅邸则以壮丽著称。在欧洲,许多贵族家庭之间都保持某种联姻关系。

早期的法国曾被看做为礼仪的中心,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当时本国贵族大量迁移至英国(另一部分则悲惨地上了断头台)。英国的礼仪与贵族从此闻名遐迩,甚至更有过之。而现在的不列颠人鲜有资格上升到贵族阶层,这是因为当时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早已通过法律将世袭贵族废除,这让人十分惋惜。早在1528年,一位叫卡斯蒂利奥内(Castiligone)的意大利人写了一本礼仪专著《侍臣论》(The Book of the Courtier)。该书认为教育比背景更加重要:一个人会因出生背景被视为高贵,但真正的贵族精神是一种思想状态,它可通过教育与学习获得。我最新的著作《社交初哥礼仪指南》(The Bluffer’s Guideto Etiguette for the Soccially Less Fortunate)2014年就要出版了。我用幽默的方式网罗那些容易让人有失身份的言语和举止,对于想成为文化精英的人士饶有益处。从最简单的一些措辞(比如客厅里带软席的巨型沙发该叫什么),到如何使用餐具:诸如怎么邀请婚宴宾客,怎么与英国皇室间交往等等。我一直在一所英式礼仪培训公司The English Manner内任教。这是一家全英最知名有关礼仪、礼节及私人管家咨询公司。而我的这本著作便是我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延伸。我们在中国与伙伴PEC(普蕾帝斯)紧密合作,旨在为人们提供提升社交礼仪与社交文化的课程。我们的课程遍布全球,而在非洲、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也十分普及。

日益频繁且便捷的旅行把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域不同的人有必要了解他人的文化。全球普遍可行的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商业或社交沟通,同时也能让人找到自尊。

遥想贵族阶层全盛的时代里,无论在餐桌、运动场,还是在马厩或其他活动场所,上流社会始终仆人成群:而现在的英国贵族深居简出,少有随从。当然,现代科技发达,确实也没必要有那么多的帮手和佣人。尽管这种排场已成历史,但贵族的标准仍不会变――事实上,当今社会不拘小节的风尚只会更加凸显贵族的品质。现在招摇撞骗的人随处可见,而真正的文化精英却很难找到,我们也只能寻找他们内在的尊严和绅士气度,来挖掘今天的贵族精神。

贵族精神一贯不变的是对户外的热爱。马匹、马球、马术、马车和赛马,这些都是极受热捧的活动。人们常开玩笑地说英国上流社会爱马甚于爱人。要识别这些绅士并不困难,只要留意鞋子即可:除了周五或周末,他们平时不会在城市中穿褐色鞋子。对于他们来说,褐色只针对乡村度假,周一至周四应当穿黑色皮鞋。也许你无法确信是否现在的绅士都会这么做,但这一修养有助于证明你是同类。所以当我们想买双褐色的粗皮鞋子时,我们须得三思:除非是在乡村工作,否则穿着它上班是否有待斟酌?

鞋子的颜色仅仅属于直观的一面,与陌生人握手时该说什么则进一步透露了一个人的社会层次。在英语中,初次见面所用的礼貌用语“How do you do?”是最正确的,这比“Pleased to meet you”高明得多。试问既然你和此人素未谋面,凭什么一碰上就说“很高兴遇见你”?这么说其实很不严谨。

而在用餐时,如何使用各种餐具是区分“穴居人”与“文明人”的主要依据。你是否知道调羹共有14个不同种类?比如怎么辨别柑橘调羹与五点钟调羹?(译者注:前者舀物部分较长,匙尖较尖,专门用来对付类似橙子这样的水果:而后者整体较短,长度在咖啡匙与茶匙之间,专门用于五点档的下午茶时间。)你又是否知道叉子也分13个种类?有没有听说过草莓叉子?在正式的用餐场合,这些细节都很重要。

贵族礼仪篇2

    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它的发展和延续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礼仪语言最初源于中世纪的骑士群体。中世纪的欧洲,城堡随处可见,生活在城堡中的贵族豢养了众多的青年人为他们守卫城堡,这些人便是所谓的“骑士”。这些骑士年轻、聪慧,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经常写一些诗歌送于城堡中的贵妇及小姐。在十四、十五世纪或更早一些的时候,在骑士群体中出现了大批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礼仪语言用法的诗歌以及如何运用礼仪语言表达爱情的文章,这些诗歌和文章或长或短,便于记忆。另外,中世纪时,书籍极少,且价格昂贵,所以,背诵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手段在当时极为流行,礼仪语言由此开始从萌芽发展到传播。但是,中世纪的欧洲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封建社会,骑士群体以十字军的名义多次发动宗教战争,这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礼仪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概念在当时是有局限性的,并不具备社会含义。

    16—17世纪,随着封建骑士这一战争贵族的逐渐消亡和新的专制主义的宫廷贵族的兴起,礼仪语言作为文化概念在西方社会才有了意义。礼仪语言这一概念出于当时着名的文化倡导者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书,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众所周知,在语言的发展历史上,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首先是由个人所倡导的,不管埃拉斯穆斯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显然是在该书中说出了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吻合的语言,这个概念随后便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并在各种流行的语言中得以发展。这期间,由于商业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频繁,就餐礼仪语言发展和传播得较为迅速,出现了大批的关于“就餐礼仪语言”的诗歌,其中以意大利和德国的就餐形体礼仪语言流传得最为广泛。例如:

    1.就食之时,靠外用手。人坐尔右,用尔左手。须避须戒,用尔双手。

    2.吐痰于桌,实非有礼。谦谦君子,恕不为此。尔欲吐痰,吐入痰盂。离桌避席,勿使人嫌。

    3.就餐前应洗手:盥洗手爪,当在食前。

    4.竖子若流涕,勿使手去鼻,手为持肉用,不为粗陋举。这些礼仪最先是在上流社会和宫廷圈子中流行的,随着各阶层的富有程度和相互间联系的增加,宫廷贵族和市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这些最初在上流社会形成的礼仪开始世俗化,在社会广为流传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语言交往的普遍形式。例如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市井礼仪语言:

    A:您身体觉得不舒服吗?(当发现对方有鼻涕流出时)

    B:还好,稍感不适。(背过身躯用手帕擦掉鼻涕)。这两个例句的含义是:A想提醒对方脸上有鼻涕很不文明,但顾及到直说会使对方感到窘迫,所以采取了礼仪语言的表达方式。B或许身体并未感到不适,但是为了使A不认为自身的状态不文明,也采用礼仪语言敷衍过去,并及时背过身躯擦掉鼻涕。以后再遇见时,双方的感觉仍然是美好的。再如,一名出身于市井阶层的青年去参加一个贵族聚会,女主人问起他父亲的情况,青年人答道:

    夫人,他是您卑微的仆人,许多人都知道,他一直病魔缠身。承蒙您恩泽倍加,经常派人前去探望他的健康状况。该例句中运用了“许多人知道”、“经常”、“病魔缠身”的字眼,这些词汇在当时属于过渡词汇,宫廷和上层社会不太使用,但在市井阶层还在使用,属于礼仪语言。这个例句说明,当时的上层社会与市井阶层的交往已经很普遍,交谈也基本使用礼仪语言,只是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在礼仪语言的运用上稍有差异。

    西方礼仪语言这一概念的形成历史是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一缩影作为一个阶段和一种模式,标志着一个囊括了各种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中,人们采用的礼仪语言,包括意大利语、英语、法语等均代替了以往刻板的拉丁语,在宫廷社会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中起到了稳固性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欧洲社会逐步发展的文明基点。宫廷社会的状况以及自我意识的特点,在礼仪语言的概念中得到了表现。同时表明,礼仪语言也促使欧洲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_一个统一体。

    二、礼仪语言与东西方民族个性

    对东方民族个性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儒学。儒学思想对东方民族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国家集权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是绝对的集体意识,它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不能有所异议。在这种伦理观念的制约下’国家或民族、村庄或家族,很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所以皇权制度和政治在东方社会是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在家族结构上的群体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非常有限,既定的生活模式构筑了既定的语言模式,这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阻碍了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也制约了礼仪语言的发展和普及。

    道教思想及其孕育出来的直觉思维是东方民族个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东方的道教学说追求的是超越性,即超越自然界、超越人生和社会的力量,实际上是欲通过超越的形式达到对人生追求目标的信仰和期待,而这种超越的力量实际上则是抽象的、模糊的。直觉思维是东方民族普遍的思考模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直觉思维是瞬息而现、灵活多样,超脱了概念思维精确性要求的限制,它思维速度快、流量大,追求的是整体、绝对的知识,而不是部分、有限的知识,它不是逻辑的、分析的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而是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由于东方民族个性的这种特质,在礼仪语言运用方面也表现得模糊,寓意也非直接、明了。例如中国古典名着《红楼梦》中刘姥姥和凤姐的对话:

    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这虽是礼仪语言,但内中含义较模糊,隐约透出有钱人一种居高临下、无视他人的傲慢态度。思维方式也是直觉的、瞬息而现的。

    刘姥姥:“也没甚的说,不过来瞧瞧姑太太和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该句话仍然是礼仪语言,但表达的意思也是模糊的,可以理解为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援助却不便直截了当地说明,而是采用迂回的方式。话语是模棱两可的,思维注重的是定性,而非定量。

    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欧洲面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运输,这种不受客观环境和自然规律制约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开拓精神,民族个性也具备开放和外向的特质。其次,西方多数国家信奉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是戴罪之身,人的整个生命都是上帝赐予的,要虔诚地信仰和遵从上帝,只有这样,在来世人的生命才能得以拯救,才能步入天堂。在这个总的原则规约下,人们不自觉地认为上帝永远在监督自己。因此,礼仪语言及举止很容易被西方社会采纳和接受。另外,西方文化自亚里士多德起就注重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在定性与定量分析中,更注重定量分析,偏重于对事物进行量化研究。这种量化使得西方民族个性带有精确性、严密性、缜密性。所以,礼仪语言在运用上表现得比较直白、理性。例如欧洲电影《忧郁的星期天》中的对话是这样的:

    A:你作的曲子动人心弦,稍后可以请您喝杯香槟吗?

    B:倍感荣幸,但是唱片利润要平均分摊。这两句话的对白鲜明地展现了西方的民族个性,即优雅的礼仪语言中直白地阐明利润的分成。思维注重量化、精确。上文举出擦鼻涕的对话也很直白,A的问话让B直接感觉到必须立刻擦掉鼻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语言体现了西方民族的内在气质。可见西方的民族个性和礼仪语言是围绕着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大环境滋生的,是在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刺激下、漫长的宗教信仰和理性的思维范畴的熏染中、对科学和哲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得以同步发展并趋于完善的。

    三、西方礼仪语言在东方的意化及借鉴

    (一)东方的哲学心理

    东方的民族个性造就了民族的品格,也孕育出了民族的哲学心理。这种哲学心理经过遗传作用,逐渐积淀并固定下来进而制约着民族的发展。语言作为重要的交往媒介,也必定受其影响,这一影响不仅决定着汉语民族语言自身结构模式的建立,而且决定着该民族语言对外来成分的吸收和改造。东方哲学心理的特点是内省、联想、顿悟。因此,当新的贸易关系将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中,作为群际交流的西方礼仪语言逐渐在国人中普及时,东方哲学以其特有的顺应、包容和求均的心理将西方礼仪语言逐步地意化并借鉴。外来语是汉语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礼仪语言作为外来语的组成部分,在意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哲学心理因素。东方哲学应是重“人治”,基本精神是“综合的尽理之精神”,“相应相声,合为一体”。从汉语民族的哲学观点探究,无论是语言、心理素质,还是政治结构,都是以中庸、平和、谦虚为基准的。例如,当说话者对对方提出的话题不感兴趣,持反对意见的时候常会这样表达:

    A(提出问题者):我认为昨天的歌剧非常完美。

贵族礼仪篇3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奴隶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手段来统治人民的。

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提高识图能力,并注意古今地名(或简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观看西周分封制的模拟表演,学习组织历史短剧演出的方法,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通过参与设计“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等教学活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分封制”和“礼仪教化”,了解它们既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又是中国“尊祖敬宗的孝亲观念和德行”这一优良传统形成的渊源,从而加强孝亲观念。

教学重点:

说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理解分封制和礼仪教化的作用,学习设计西周的社会网络图。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周初分封略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历史短剧演出法,小组竞争与合作法。

板书设计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实行目的

2、主要内容

3、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军队和刑法

2、礼仪教化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奴隶社会的历史,还记得中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吗?(生答,教师板书)

统治者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就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夏、商、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当时的统治者究竟是如何管理广大的疆域、统治众多的臣民的呢?今天这堂历史课,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第6课课题)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夏商西周时期……”一段楷体字,然后悬挂“周初分封略图”。引导学生看图并指出西周的疆域非常广大,但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手段又极其落后,因此,要有效地管理如此广大的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地区,就一定要有一个适合的制度。周正在总结夏、商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的统治制度——分封制。

一、西周的分封制(板书)

师:在西周初年,周王实行分封制,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了一个能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的控制网。那么,分封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实行目的(板书)

学生回答略

主要内容(板书)

师:下面,我们请六位同学为大家模拟表演周王分封时的情景,其他同学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两个问题:“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投影)

学生课本剧表演2分钟。场景1:周王分封嫡长子;场景2:周王分封其余诸子;场景3:周王分封功臣;场景4:周王分封异姓贵族。对话主要内容:周王分封;受封者表示效忠)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周王对自己的儿子、亲属、功臣和异姓贵族进行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叫做“授民授疆土”,同时还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就是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治理好自己的侯国和保卫周王;不仅周王能进行分封,诸侯也可以在侯国内进行分封;周王、诸侯等的地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周王进行分封和受对者必须履行义务。(板书)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分封制是逐级进行的。

投影“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适当讲解。

周天子

诸侯诸侯

卿大夫卿大夫卿大夫

士士士士

平民平民平民平民平民

奴隶奴隶奴隶奴隶奴隶

引导学生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找出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而且这些诸侯国国名同今天的一些地名也有联系。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主要封国都集中在大河流域?”

学生回答略。

作用(板书)

请学生齐读“通过分封制……文化发展”一段,并用一句话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板书)

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与奴隶,他们组成了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想像一下,贵族、平民与奴隶各包括哪些人?他们在当时各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分成四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第一至三组分别想像贵族、平民、奴隶的生活:第四组主要谈对这样的社会有何感想。时间2分钟,可以讨论,想像要合理,语言要精炼。

(在学生发言时,注意用平和的语气纠正学生想像不合理处)

“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属于贵族。贵族管理国家和人民,可以对人民判刑甚至处死他们,但人民却不能这样对贵族。全国的土地和财富都是贵族的,贵族根本不用于体力活,这些都是平民和奴隶在做。

“平民”:被大大小小的贵族统治着、剥削着,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工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绝大多数都很贫困。但他们属于自由人,多少还有一点政治权利和私人财产,比起奴隶还是好一些。

“奴隶”:来源于战俘或犯罪的人,完全属于他们的主人,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丝毫财产,干的是最苦最累的话,吃的是最差又少得可怜的食物,所有劳动成果都归主人,是“会说话的工具”。被主人任意买卖、打骂,即便被随意处死了,主人也没罪。

“感受”:奴隶社会中,贵族残酷剥削、压迫平民和奴隶,贵族是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奴隶和平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也正是平民和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了解了贵族、平民、奴隶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情况后,下面我们一起来设计一幅“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具体要求请看屏幕。

(投影“设计要求”:(1)包括所有阶级;(2)区分出阶级地位;(3)各阶级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4)简明、美观)

四个组集中讨论和设计,3分钟后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各组设计的示意图,并根据设计要求加以简单点评:各组设计得都不错,只是还有些粗糙,请课后各组认真加以修改,我们将把它贴在教室里。教师可展示自己设计的示意图供学生参考。

师:奴隶主贵族对奴隶和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也必然要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又怎么办呢?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板书)

在本目中,主要用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

军队和刑法(板书)

师(提问):建立军队的目的是什么?夏商西周统治者建立起强大的军队,目的就是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平民、奴隶的反抗。当时,周王的常备军队就在14万人以上,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支庞大的军队。

从夏到西周,都制订了非常严酷的刑法,而且越来越严密。那么,刑法主要是处罚哪些人的?为什么会是这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从夏至西周,统治者制定的刑法主要是针对平民和奴隶的,而贵族犯法只要缴纳相当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这就叫“刑不上大夫”(副板书)。还有一句话叫做“礼不下庶人”(副板书),什么叫“礼”呢?

礼仪教化(板书)

师:大家还记得商朝灭亡的原因吗?

学生回答略。

师:因此,西周统治者非常注意吸取商代的教训,一方面通过军队、刑法对人民进行暴力镇压,但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教化民心,进行“礼”的教育,让人民驯服地接受统治。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请一个同学为我们读一下课文中的有关楷体字,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礼”指的是合乎尊卑等级身份。

由此可见,所谓“礼”,就是每个人只能做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也就是下级顺从上级、人民顺从统治者的统治。(副板书:顺从)这和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礼”的含义一样吗?(学生举例说明古今“礼”的不同)

这种礼仪教化在当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礼仪教化在当时起到教化民众、凝聚宗族、巩固统治的作用,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

教师可进一步小结:西周的统治者吸取商亡的教训,注意治民之道,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治民之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礼”和“刑”。西周的礼仪制度和暴力镇压互相配合,共同作为统治人民的手段。在西周,“礼”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刑”则专门对付和镇压平民、奴隶,所以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通过今天这堂历史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时,教师在黑板上作简单的记录,如了解了分封制,学习了用示意图的方法表达观点,知道了一些今天地名的历史渊源等)

贵族礼仪篇4

南非社交礼仪可以概括为“黑白分明”,“英式为主”。所谓“黑白分明”是指:受到种族、宗教、习俗的制约,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从的社交礼仪不同;英式为主是指:在很常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白人掌握南非政权,白人的社交礼仪特别是英国式社交利益广泛的流行于南非社会。

以目前而论,在社交场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见面礼节是握手礼,他们对交往对象的称呼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南非黑人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不同的风格。比如,他们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予贵宾,客人此刻得体的做法是将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2)服饰礼仪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着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场合,他们都讲究着装端庄、严谨。因此进行官方交往或商务交往时,最好穿样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装或群装,不然就会被对方视做失礼。外,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不同部族的黑人。在着装上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3)餐饮礼仪

南非当地白人平日以吃西餐为主,经常吃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爱喝咖啡与红茶。非黑人喜欢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不喜生食,爱吃熟食。

南非著名的饮料是如宝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任一般送上刚挤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时是自制的啤酒。客人一定要多喝,最好一饮而尽。

(4)习俗禁忌

贵族礼仪篇5

“哎,你说,我们的活日还有几天呢?”艾德琳淡雅地随意问道。“小姐,在公爵大人回来之前,请您不要说这种话。”立在她身后的影子回答道。笼笼秀发,艾德琳回头死死地盯着身后的影子并大声地说,“听着,我才不会那么乐观,家族在父亲莫名的死亡之后一定会坠落的,最差的结果就是家族灭亡!”

影子耸耸肩膀,“小姐,随您怎么说,我们都要等到公爵大人回来再做决定。”“好啊!”艾德琳海蓝的眼眸几乎喷出愤怒的火焰,“我要迅速离开这里,你把我的东西全拿来!”没有回应,影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在她的身后,同时也消失在房间里。

走廊里,影子淡淡地,自言自语,“小姐,即使灭亡,这里,也是最安全的。公爵大人的谋略让安妮自叹不如…”

房间里,艾德琳的愤怒依然没有停止,贴身侍卫的消失让她火冒不已。天花板的下方,是一件接一件的价值连城的花瓶、油画等等的物件划着优美的弧度在空中做着飞翔的动作,画外音则是艾德琳小姐充满火药味的叫声。

忽然,影子出现在房间中。艾德琳并没有发现,仍然在发泄心中的怒火。冷冷地望了许久,影子才长喝一声,“够了!”艾德琳一惊,手上的靠枕落地。“小姐,不要再闹了,安妮认为您有必要去学学贵族礼仪。”影子安妮冷冰冰地建议。恶狠狠地回头,艾德琳指着安妮,“要你管!家族,迟早灭亡,学什么礼仪!?”“我不这样认为。”安妮不紧不慢地继续建议,“您是应当学学礼仪。”

“家族以后再坠落,也是家族。况且,这还是以后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管怎样,现在您的家族还没坠落,还没落魄呢。”安妮慢悠悠地说,“说不定,家族以后没坠落呢。所以,您是该学学贵族礼仪,做一个举止优雅的贵族小姐。”

贵族礼仪篇6

关键词:先秦;礼序;儒家学派;乐记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82-02

先秦时期,我国社会制度有很大变化,它经历了奴隶制社会从鼎盛到衰落,并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在文化上也经历了以礼为中心的文化由发展到衰微。春秋末期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中,“无物而不在礼”的一元文化被一元文化被生动的、活泼的多元文化所代替,出现了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百家争鸣的各家学派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各种文化与政治现象展开了社会性的大辩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儒”、“墨”、“道”三家为代表的争论,他们的思想逐渐成为先秦时期的主流音乐思想。先秦音乐思想主要是围绕着音乐的社会功能展开争论,其中儒家学派注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践行“礼乐治国”的理想。

一、“礼”在中国古代的作用

“礼序”指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礼记・礼运》:“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孙希旦集解:“故君必正身立于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p礼之序,以治人情。”孙希旦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

在中国文明史上,礼序从它有历史记载的时候开始,就以相当完备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在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卜辞中,就有许多关于祀典及其祭法的名称。先秦时期,礼仪制度就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备的程度。在内容上,礼始终以上下伦理的尊卑等级规定着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准;在形式上,礼以它特殊的象征方式规定着各种典礼仪式的过程。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完备程度最突出的表现,就在这一点。

礼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行为规范,只对贵族讲礼仪,不对庶人讲礼仪。所以《曲礼上》说:“礼不下庶人。”《汉书・礼乐志》说:“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这三百和三千之礼仪,大部分亡失了。其总的精神是“名为不同,礼亦异数”。天子有天子所遵守之礼仪,诸侯有诸侯所遵守之礼仪,大夫有大夫所遵守之礼仪,士有士所遵守之礼仪。因此礼仪和等级是分不开的,即所谓“自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如宗庙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乐舞规模大小为“天子用八(八八六十四人),诸侯用六(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四四十六人),士二(二二四人)”。周人十分重视一个人的礼仪,如《诗.{风.相鼠》说:“人而无礼,胡不遄(速)死?”“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他们的理想境界是达到“礼仪卒度(尽和)”。礼仪的作用是维持和加强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和团结,《经解》中有段话对此种作用说得很清楚。西周盛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它的作用确实发挥出来了。但后来天子无权,诸侯大夫都不遵守周礼。如鲁国季氏“八俏舞于庭”,就是以大夫而用天子之礼。礼,当初虽不为庶人而设,但后来也下到了庶人。与此同时刑也上到大夫。礼与刑法的关系是“礼禁将然之前,法禁已然之后”。礼必以乐为伴,刑必与政相随。称为礼、乐、刑、政。所以《礼记.乐记》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西周时期正式形成的这套统治办法,在维护和巩固奴隶主阶级的政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也有重要作用。

二、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的“乐”并非单指音乐,而是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早期表演艺术的总称,即“诗、乐、舞”三位一体。在古代,凡重大的礼典仪式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项目――“乐”。如果说礼表达的是人们虔诚恭敬的心情,那么乐就是这种心情所借以表达的外表仪容。“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上古先圣在制礼的同时,把乐也放在与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礼”与“乐”二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特殊范畴。

《礼记・乐记》对礼与乐的共同文化根源做了明确地阐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想亲,异者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礼的本质是区别上下贵贱的尊卑等级;乐的精神则是调合各种等级泪别之间的关系。等级分明则人们各有所敬,关系和顺则人们相亲相爱,礼乐俱备则天下大治。这种本于天地的礼乐关系中,蕴含了中国上古人道主义的基本特征,即:既有严格的等级尊卑,又有相互之间的亲和。这种关系作为一种观念出发点,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中一直占着统治地位。而这种统治思想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延续,则又得归根于礼乐的教化。从对人的行为的节制作用来看,礼是一种外在的规定,它按照上下等级次序规定人们所应旅行的社会义务,限制人们活动的可行范围。乐则通过艺术的形式,把这种礼的规定变成人们出自内心的自觉意识。因为乐本来就是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中国的礼乐制度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沿用,虽然在不同时代有所更改和损益,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在其本质精神上却没丝毫的变化。它作为一种国家推行的典章制度 和观念模式,其作用已远远超出单纯政治的范围。礼乐教化成了中国民族文化承传过程中固定的形式。

三、《乐记》中的礼乐思想

春秋末期开始形成儒家学派,其创始者是孔(公元前551~479年)。他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进行音乐艺术实践----弹琴、击筑、鼓瑟、唱歌,并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加以传授。孔子注意到音乐对人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影响,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他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礼、乐不同的作用清楚地区别开。孔子更看重音乐的功利性,他从教育学观点出发,基本上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乐思想,把音乐当成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这使他的礼乐观具有保守的一面,但他对礼乐的重要性却又强调到超过等级制所允许的范围。

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著作是《乐记》,这是一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系统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提出所谓“乐统同,礼辫异。”乐的特点是“和”,目的在于“和同”,即通过音乐歌舞的演奏,使不同的人在情感上相融。礼的特点是“异”,目的在于“辫异”,即通过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文饰等规定,把贵贱,上下,亲疏等界限区别开来。《乐记》认为“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相敬则不争,相亲则不怨,不争不怨,天下安宁。这就是礼乐结合的目的,也是礼乐思想的中心。礼主敬,是一定理智的表现;乐主爱,是一定情感的表现。礼乐的结合,即情理的统一。情受理的制约,引导和提高,而成为一种中和的情感。这正是儒家的音乐主张,从孔子时就产生了。这种礼乐思想还引出儒家重视音乐社会作用的主张。即“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这里,乐已经成为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于是,就有了“乐与政通”的理论概括。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的这些认识突出了理与情、政治与艺术的主导关系,它成为儒家音乐思想的主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音乐思想的发展。

四、关于礼序(礼仪制度)的一些看法

今天,当人们把礼当作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行为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想到它的历史,没有想到它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明国家的历史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没有想到它至今保留在中国民族的整体精神和中国现实政治中的潜在而又巨大的影响。

礼之所以产生,完全是出于文明发展的需要。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的观点无疑从根本上把握了礼的实在意义。礼是用来制约人的行为的。它调节者人的主观欲求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存在的平衡状态。这就是说,礼一开始就是应社会稳态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

中国民族精神以其特有的姿态展现于世,在它以相当稳定的形式延续了许多世纪之后,人们开始从各方面考察其内在的文化基因。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应当归结为“礼”的精神。中国礼仪制度的完备和礼乐教化的深入,这一点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未有的。

礼的精神在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强烈和持久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民族的宗教感情。礼乐教化的深入,使礼变成了中国民族的一种自觉意识,甚至进入了潜意识之中。中国民族精神,就是一种礼的精神。

总之,中国的民族精神,不论是高层的意识形态,还是深层的社会心理;不论是上层的王公贵族,还是下层的平民百姓,都以礼的精神为其最普遍、最显著的特征。在中国,各个社会阶层都要自己的礼,人人都必须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礼所允许的范围内,各种观念形态也都围绕着礼这一核心来展开、运行。这是由中国宗法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中国礼仪制度和礼乐教化本身的完备程度所造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民族是一个礼的民族,中国民族精神是礼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柳肃.礼的精神[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贵族礼仪篇7

【关键词】功能论;仪陇;客家婚俗

何为客?行者为客。仪陇客家人是迁徙过来的,据历史考证,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而仪陇客家人是第四次迁徙到川的客家人。“湖广填四川”就是其第四次大迁徙。[1]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对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描述,较少有文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在蓝希琳赣南客家婚俗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中虽然对其的婚俗功能进行了分析,但是赣南客家婚俗与仪陇客家婚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主要是对仪陇客家婚俗功能进行分析。

一、客家婚礼习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中遵守的准则,客家人在民国时期亦是如此。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受到外来思想的很大影响,自由恋爱的观念也逐渐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传统的客家婚礼习俗中需要经过会面,看家境,合八字、订婚、结婚等不同阶段。媒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媒人带男方到女方家去看妹子,叫“会面”或叫“对面” [2] 。其类似当今的相亲这一现象,男方与女方第一次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如果彼此相中便会合八字,所谓合八字即将男方与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测算。需要将八字放置七八天确保无事之后才会走亲与订婚。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决定订婚以后,媒人带上女方亲戚去男方走亲以便取得亲戚们的熟悉与认可。婚礼当天需要经过漫长的程序,起煤当天有哭嫁的习俗,哭嫁是指在出嫁当天女方表示感谢母方家人的恩情,也表示难以割舍的意思。出嫁当天有上妆梳头的风俗,梳头是表示庄重与祝福的意思。出嫁那天,男方家会请吹打队伍,男方的女性亲属如姑、嫂、姐妹会带上礼品去接亲。出亲前,女家会请富贵有福气之人为新娘试轿。以此为新娘带去祝福。在此之后富贵而有福气的妇人会扶新娘上轿。客家人的婚礼习俗中含有拜客的环节即夫妻交拜之后,会请新婚夫妻到喜堂拜客,所谓拜客是指向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等行礼。最后便是闹洞房的环节,这是我国古代婚礼习俗也存在的重要环节,一般是同辈群体会去闹洞房。客家人婚礼习俗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对新人的祝福。

二、客家婚礼习俗功能分析

功能主义是社会学者涂尔干(Emile Durkheim)和史宾塞(Herbert Spencer)在十九世纪发起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想道德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手杖、工具器皿等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每一种社会现象都与其它现象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功能主义认为事物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与反功能,即一件事或物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也有显功能与潜功能之分即某事物的显与隐。

婚礼是缔结姻缘的形式,从古至今婚礼习俗已经经历了很多变化。仪陇客家婚礼习俗作为仪陇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其还保留了许多古时的婚礼习俗。客家婚礼习俗是客家人重视的习俗之一,其有着很多重要的功能。

(一)婚礼促进了新关系的建立、促进家族之间交往与联系。

婚礼作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马林洛夫斯基曾言:“婚礼表明两个家庭建立了姻亲关系,通过婚礼仪式这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婚礼是两个未婚男女组成新家庭的仪式。对个人而言,其是人生角色的转换,从承担子女的角色到逐渐承担夫妻的角色与父母的角色。此外婚礼表示原来两个不相关的家庭形成了新的亲密联系。姻亲关系在两个家庭以后的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男女双方结合或离异并非单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成为关乎两个家族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大事。

(二)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

族内认同是指新婚夫妻得到客家族内人的认可与赞同,拥有族内人的权利与义务。客家人的婚礼程序较为复杂,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是得到族内认同的过程:从表面上而言,男女双方要得到族内的认同需要经过繁琐的婚礼仪式,从“会面”到订亲再到迎亲(起媒哭嫁—梳头—迎亲—试轿出亲—扶亲—入洞房—拜客—闹洞房),对客家人而言这些繁琐的婚礼程序很具有说服力;从心灵深处而言,传统的客家婚礼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新郎新娘要经过“合八字”并且在这过程中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客家人的婚礼程序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得到族内人心灵里的认同过程。从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角度而言,未婚男女通过婚礼这一程序进入新的角色领域,开始独立承担一个新的家庭赋予其的责任,这也是社会对其的认可与赞同。

(三)婚礼促进族内人的交流,加强族内团结

仪陇客家人各家的婚礼大同小异,有着共享的仪式和礼仪:虽然不是所有的婚礼都严格的遵循(起媒哭嫁—梳头—迎亲—上轿—入洞房—拜客—闹洞房)这些繁琐的程序,但是基本是相同的。客家文化也通过参与婚礼之人的相互攀谈与交流而得以传播。这样的集会有利于增强族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婚礼中不仅有双方家庭的亲戚朋友的参与,也有族内的族人参与,婚礼为族内人的交往提供了契机,通过相互间的交往族内人促进彼此间的了解,为建立深交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化解矛盾和促进族内团结。

(四)婚礼彰显本民族的特色,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客家人的婚礼习俗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团结协作、邻里和谐等民族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对加强本民族的团结,维护稳定的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婚礼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婚礼习俗的传承也是在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青年一代在参加婚礼的过程中收到熏陶并传承这些优秀的品质。因此这些优秀的品质也有利于教育青年一代。

三、小结

仪陇位于四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县之一。仪陇客家文化是仪陇县的特色之一。对仪陇客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的发展。婚礼习俗是对婚礼的一种规范,约束人的婚姻意识和婚姻行为。婚礼习俗作为传统社会五大习俗之一蕴含有重要的功能,本文中笔者从功能论的角度对仪陇婚礼习俗所具有的功能进行了浅析:婚礼表明男女双方得到族内的认同;婚礼增强群体归属感,加强族内团结(婚礼是亲朋好友集会的场合,在这个场合中族人相互攀谈,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增进群体归属感,有利于族内团结);婚礼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仪陇客家文化,弘扬本民族优秀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婚礼习俗有了一些改变,但是总体而言变化不大。在新时期研究仪陇客家文化,风俗礼仪有利于加强对客家这一少数族群的了解,促进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共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贵族礼仪篇8

何谓“冠冕”?无非是古代君主、官员头上顶的帽子而已。然而,只要大体浏览一下中国传统的关乎冠帽的习俗制度,便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心态中,帽子是颇有些特别意义的。在古代社会中,帽子总与种种礼法规则发生联系。今天我们戴帽子有时也须遵循一定之法,然而古人戴冠的礼法、制度却更为繁复。《礼记・典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这就是说,古时男子到二十岁才举行加冠的仪式,所以冠礼实为古代男子成年之礼。然而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加冠。《释名・释首饰》这样说:“二十成人,士人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显然,“冠”只有贵族才可戴在头顶上。至于“冕”,比冠还要高一个档次,乃是君主和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古人凡遇比较重要的场合,都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主爵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又没有戴冠接见臣下,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避入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冕的确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敢随意亵渎。

冠之所以每逢重要场合而不可免,是因为在这种场合特别需要正名分、别次序,充分施展冠的礼法制约功用,因而冠冕只为贵族阶层所专有,与普通百姓无缘。然而,尊贵的贵族头上的冠,也因其尊贵程度的不等而各有差别。《周礼・弁师》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帽子(弁、冕)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冠既用来标志人们地位的尊卑,戴冠当然也就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左传・僖公二十四》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礼法的鹬冠,终被诱杀。

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兵事”戴韦弁,“视朝”戴皮弁,祭祀戴爵弁之类。冠因不同场合而各有所宜,原本当是以特定的冠来节制人们在特定场合的特定行为。而这种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卫献公召臣属孙文子、宁惠子来吃饭,两人穿戴整齐前来,卫献公却迟迟不见他们,而跑到苑囿里去射大雁。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应有的礼法摘去田猎的皮冠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引起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贵族礼仪篇9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一、拜年礼仪。

拜年佤语估补(grūb)是一年一度小辈向长辈拜访的一项礼仪活动。根据各地的宗教信仰、节庆日的不同,拜年时间一般分别为佤历大年的初二,公历元月的初二。所谓为小辈的亲生父母和舅舅、婶婶,拜年时,小辈一般要携带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女,带上米饭一盒、熟鸡一只、芭蕉一梳、糯米粑一盒、一包烟、一瓶酒、三节甘蔗、猪肉一串、一节白布(或一条毛巾),一早前往长辈住所拜访。拜年过程,小辈向长辈鞠躬并握手,然后倒出温水给长辈洗手,洗手时小辈男者前行搓洗,女者随后揩擦。事毕,请长辈坐于桌前,说小辈给长辈拜年,求得恩惠和保佑。长辈礼仪接受,并给拜访者祷告祝福,拜年完毕长辈给小辈以回敬送些什物和零币。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二、做客礼仪。

走亲访友,礼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但带点酒,那怕是一斤半斤不可无,所带之酒须得礼节性的交给主人,否则就会失礼。如此,主人须得以自己的酒迎接,滴于地、念酒词,祭告祖宗,表示迎客之意,否则,也会视为失礼。再将客人带来的酒滴于地祭告祖宗,说明客人来由来意。最后大家共饮。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三、待客礼仪。

贵客来,主人要即刻接过客人的背包,挂在挂钩上,适当存放好其它所带物件,然后殷切让座。客留期间至少要杀给一只鸡,作为主菜,将头敬于主客,以示敬重。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四、敬酒礼仪。

敬酒先敬年长者。集体饮酒时,让某一老者代表在座各位滴酒于地,酒词念罢众人同饮,第一杯先斟敬于在座之最年长者。斟酒要专人,双手以敬,行礼方式由下而上到饮者嘴边。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五、敬舅礼仪。

佤族民间,人们敬重舅父胜于敬重父母,拜年第一要拜舅父;男婚女嫁第一要求得到舅父的同意;人死后,要舅父(或其后代)主持处理丧事。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六、妇女礼仪。

贵族礼仪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传统文化;现状;对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中国便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传统文化危机,当今中国人的礼仪修养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今天在强调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重温礼仪教育依然应该同步而行。

一、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现状

礼仪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崇尚时尚、追求潮流、注重自身形象的群体,在西方主流思想占上风的当代,盲目追求并歪曲理解自由、平等的现象无处不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和继承已被无形的边缘化,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排斥和挤兑传统文化的思想。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缺失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1、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表现

(一)对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礼仪文化的缺失日益严重,而且有蜕变的趋势。新时期大学生缺少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知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文化所包含的精深内涵,受一些片面认识的影响对有关礼进行了有意无意的误读,认为“礼”文化都是封建糟粕。

(二)礼仪文明意识淡漠 缺少谦敬意识

“礼主敬”,礼者敬人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仪容仪貌有失文雅

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失礼”现象屡见不鲜:言谈不文明,脏话连篇;某些大学生情侣在教室里旁若无人、举止亲昵;某些大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地接听手机;某些大学生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身边的老人视若无睹;另外,很多大学生缺少对形象美的正确认识及追求,对美的仪表、仪态方面的客观标准认识模糊,盲目追求社会上所谓的“潮流”,以时髦、前卫、新奇为美,浓妆艳抹、服饰怪异等等,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

(四)礼仪践行手足无措

礼仪的修养在于内外兼修。某些大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懂礼仪,自然也就谈不上能够做到遵守礼仪了;某些大学生内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如不知道鞠躬、不会微笑、不会握手、不会问候,不知道应该怎样与别人建立关系,遇到陌生人不知所措,不知道与长辈乘车时自己应该坐在哪个位置,不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等。

礼仪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但是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又告诉我们,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2、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校园、家庭等成长环境的影响、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

(一)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公民的社会道德修养还处于较低水平。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足够示范和指导,这其中一方面是家庭所施加影响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在中、小学这一礼仪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没有对礼仪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大学前的阶段,一些学生的礼仪素养就已经有所缺失。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由于当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更容易被他们认同与接纳。大学生表现出对于外来文化全面接触、快速适应、积极迎合的态度,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过“洋节”就是一个证明。礼仪的产生发展存在着与其他文化背景的礼仪相融合的过程,但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又何来面向世界呢?

(三)大学生人格“单面化”与礼仪规范“多面性”的冲突。

新世纪大学生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勤于思考,注重效率。但是,正是由于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获得, 一切以为将来消费作投入准备。这些为了功利的目的对专业知识的过分追求,对实用化价值取向的过分强调,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上是理性因素的过分膨胀,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单面化”趋势严重。然而,礼仪规范所体现的是:遵守、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和适度等“多面性”原则,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功利化的目的使大学生们只有一种追求,那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的谋职而将自己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智力性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则不同程度地受到大学生忽视和冷落。这样,势必造成受教育者科学知识的掌握与道德品质的养成、礼仪规范的领略与人文素养的获得之间的无情脱节。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改善的对策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对于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改善,我觉得有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

“人无礼而不生”,礼仪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适当设置不同种类的礼仪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学校礼仪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行为更自然得体加礼貌大方,气质更加文雅端庄,对学生一生都起重要作用,社会礼仪文明程度也大有提高。

2、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在学校的礼仪教育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礼仪说教、规范礼仪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3、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指导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要在校园内掀起文明修身之风,形成人人学礼仪,处处用礼仪的风气。

逐步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第二课堂,取其精华,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由督学,自学到爱学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使当代大学生礼仪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4、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