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先生有感十篇

时间:2023-03-24 02:38:19

读鲁迅先生有感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1

我读了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感受很深。虽然我对鲁迅先生不是很了解,但是却被他那种高尚品质所感动。

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人民的人。课文里讲了一个拉黄包车的师傅光着脚在寒冷的冬天拉车,不小心被玻璃扎破了脚。鲁迅先生和作者的爸爸给车夫包扎伤口,并把扎带和一些钱送给了车夫。

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关心自己的女佣、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他恨国民党反动派、恨那些被判自己祖国的人、恨那个黑暗世界、恨过去的旧社会。

他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就说我吧,读书只读那些很有趣的几段。爸爸问我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而我什么都不知道。

最使我感到有趣的要说是鲁迅先生说话非常幽默。他几句简单的话中藏有深厚的道理。说明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憎恨。真不愧是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真佩服他。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2

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伯父帮助黄包车夫这件事感触很深。这件事的大意是:有一天,作者和爸爸妈妈去她的伯父鲁迅先生家。在伯父的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受了伤的黄包车夫。作者的爸爸经过询问,知道了这个黄包车夫受伤的原因。于是作者的爸爸跑到伯父家,接着跟伯父一起帮这个黄包车夫包扎好伤口。最后伯父又把一些钱给了他,要他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一件事,使我对鲁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鲁迅的品德实在是太高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鲁迅那样助人为乐,做了好事而又不要报酬的呢?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与文章中的这件事恰恰相反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一个小朋友独自玩着玩着,突然踩到一块香蕉皮,四脚朝天滑倒了,他大哭起来。可是,在旁边的路人,都只是冷眼相观,却没有一个愿意前来帮助这位小朋友,把他扶起来的,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指着这位小弟弟哈哈大笑,还就这个小弟弟的狼狈样而议论纷纷。我也是这行人中的一个。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很惭愧。

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别人,这样不仅会使世界更美好,还会使自己更快乐!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3

1 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 抓住语言文字,通过朗读、感悟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1 听录音导入。

1.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 。(师板题)

1.2 听鲍国安朗诵录音:《有的人》,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1.3 交流。(引导学生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设计意图:播放录音,营造氛围,唤醒学生对鲁迅的尊崇和敬佩,建立起对课文的情感认知联系,同时帮助学生积极地走进文本。

2 学习课文,感受鲁迅先生优秀品质

2.1 自由默读全文,找出体现鲁迅先生优秀品质的语句画下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2 全班交流:

师: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动且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文中哪些地方也打动了你,把你的体会和大家说一说吧。

(生谈到哪一部分,教师随机指导。)

A、学习 “笑谈《水浒》”这一部分

(1)生谈体会。

①师: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

②幻灯出示:

提问:你听懂伯父的话了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③师:临走时,鲁迅先生又送周晔两本书,可以说明什么?

(2)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师小结:鲁迅先生婉转地批评了周晔,而且还送她了两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子女,为孩子们想得多的鲁迅。

(3)带着如上的体会,自由朗读。

B、学习“趣谈‘碰壁’”这一部分

(1)生试谈体会。

师:“谈碰壁”这件事你看出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可多叫几个学生)、

(2)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

①“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②师介绍“时代背景资料”。 (幻灯出示)

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

设计意图: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4)生再谈理解,感受。

(5)师: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优秀品质的?(对话)

师:请你们各自找一位同学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待会儿请两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表演。

(6)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指名展示)

师: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态度。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鲁迅的优秀品质吗?

C、学习“救助车夫”这一部分

(1)生说说各自的体会。

(2)再仔细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文中插图,说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小心翼翼,一点一点,轻轻地,一圈一圈的、半跪)

(3)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

①师:画面上半跪的正是鲁迅先生,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

生交流感受

②师:老师在想,在这个凄冷的夜晚,看到这个受伤的车夫的人只有鲁迅先生吗?其他人呢?

③师:这个像电影写镜头的“半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有爱心、有同情心)

(4)抓住两个“清清楚楚”,通过想象体会鲁迅为什么变的严肃。

①师:为什么此刻,鲁迅先生变得那么严肃了呢?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②师:再想想,小周晔长大成人后,直到现在还“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

(5)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自己练读――齐读)

D、学习“关心女佣”这一部分

(1)生谈体会

①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思考:作者是怎么表达人物品质的?(人物的语言)

(2)指导朗读(自由出声练读――女生展示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敢说、善说、乐说。

3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七十多年了,一个伟大的身影越去越远。但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又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的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去朗读课文。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①自由读课文。

②读课后课文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③幻灯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设计意图: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4 布置作业。

读P 96 页“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对鲁迅精神的再一次感悟,同时对“交流平台”的学习做一铺垫。

附: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4

对于本课,我有这样的两点思考:其一,我得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来,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进而产生敬佩之情;其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开头提出疑惑,通过回忆伯父生前的四件事情表现人物的形象,最后得出伯父是怎样的人,解疑。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我很纠结的就是: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文中的四件事情,第一件事抓句子“他摸了摸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体会伯父的亲切和蔼,他话的弦外之音,没有批评却让我感动羞愧。还做了进一步的升华,他对所有的少年儿童的关注,补充了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通过读来呼应开头我失去伯父时伤心难过的句子,感受失去这样一位伯父是多么让人心痛。第二件事情,抓住难点句子“四周围黑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伯父的风趣与幽默,结合资料理解难句。在社会背景下,升华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他的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革命家。再次用读呼应了作者开头失去伯父时的伤心难过,升华为那难过是全国人民的难过。第三件事情,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在救车夫这件事里,感受到鲁迅先生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浓墨渲染了气氛,营造了情境,体会鲁迅先生那一动作――“半跪”,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同时,在这部分内容里,我还设了练笔,从他的严肃的表情里,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继续升华鲁迅的人物形象。第四件一带而过,最后得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总结全文,渗透写法,把握文章结构,最后以本单元最后一课《有的人》结课,体会鲁迅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结束了教学后,老师们反响特别好,都觉得上得太好了,听课的老师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鲁迅这个人,而且有好几个老师居然都掉泪了,都觉得这是一堂情意浓浓的语文课,他们的心一次又一次温暖了,震撼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听了丛老师以下三方面的点评,我豁然开朗,原来我所谓的升华都有败笔之嫌,我所谓的浓情也有淡化“文”之根本的嫌疑。总体来讲还算凑合,尽管不太好,也不能算作是失败,现找出不足,以思之,改之。

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与“鲁迅先生”

丛老师说:“你把作者给读没了!课题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不是《鲁迅先生》!”听了丛老师的话后,当时并不甚理解,我课后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我的教学设计,回忆我的整堂课的教学,想着丛老师的这句话。我对学生做了一个测试:用几句话来谈谈你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认识?学生们写上来了,我一张一张的读着,孩子们写得太好了,太全面了,就和我们成人所认识到的鲁迅一个样。可是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回答都是:鲁迅是一个怎么样怎么样的人?而没有一人说伯父是一个怎么样怎么样的人?

这回我懂了,我明白了丛老师的话,学生们眼里只有鲁迅,只有我们成人认识的鲁迅,而没有作者,真的把作者给读没了!这可是周晔在写自己的伯父,是周晔记忆中的伯父,记忆中的事情,而回顾整堂课,我却忽略了作者的立场。如:第一件事,就是伯父对我的关爱,我却升华到了对全国少年儿童的关爱,把我心中的鲁迅强加给了学生;第二件事,就是笑谈碰壁,作者感受伯父的风趣幽默是那时她的心情与感受,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伯父依旧那样亲切。我把伯父拔到了革命家的高度,的确忽略了作者的存在,倒像是我在写鲁迅;第三件事就更是了,透过这件事,把鲁迅的形象升华到了孩子们的心中,而作者就站在图的旁边看着呢?是周晔亲眼所见的事,怎么感觉成了我在讲这件事给学生呢?完全忽略了周晔目睹此事时,她的心情,她的疑惑,她的冷,她的感受都没了。

想到这些,我突然觉得,天呀,我到底是怎么解读教材的呢?怎么居然把作者给解读没了呢?我这算是侵权吗?罪过罪过!善哉善哉!

二、“走近”鲁迅先生与“走进”鲁迅先生

在重新解读教材之后,也解读了单元主题,“走近”鲁迅先生而并不是“走进”鲁迅先生,一字之差,大有不同,“走近”是接近,慢慢地走近,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地去认识,而不是成人一股脑的把自己心中的鲁迅全塞给孩子。不用学生一下“走进”,走进去是不现实的。这得给孩子们一个认识的过程,一点一点地去认识。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以一个成人的立场拔高了本课的教学,丛老师认为我把教材解读得偏,而且高,正确的解读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教材,这才是正确的。如果我站在孩子的立场,那么作者就不至于丢了。

三、“感性的语文教学”与“理性的语文教学”

丛老师讲:“一课一得,得点啥呢?得点写作方法,得点感情朗读。”这也是课前所纠结的问题,对于写作方法,一直在心里想着,一直在努力地做着,渗透着,如:写人物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一个人可以通过几件事来体现他的形象,还有文章的结构,只是没有做实,做细。

丛老师还讲:“老师为学生做得事太多了!”情感的弦荡起来,是学生通过读文荡起来,而不应是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后才荡起来。总之就是,这堂课的情感氛围太浓了,情浓而文弱了。语文是感性的东西,语文老师更容易是感性的人,而在课上,我们必须得跳出感性理性地看待语文。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5

当品味完朝花夕拾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1暑假,天气格外炎热,知了在树梢唤个不停。而我,却丝毫不畏惧那浓浓的暑气。因为,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许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蔼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

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他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希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经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假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嬉戏,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美好畅想之中。忽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呐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该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该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应该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2鲁迅是那个时期的伟人、英雄、他以笔为弓,以字为箭,将带着反对新中国的人的血的文字,射向那黑暗落魄的社会。

《朝花夕拾》里有三种结合,它们分别是: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相融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幽默与讽刺相结合。《朝花夕拾》表达了鲁迅强烈的反封建思想,还表现了鲁迅从儿时到青年时期所体会到人间真情,让读者看到现实。

《野草》的构思精巧奇特深广的意境。寓意深刻更是笔上添花。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让我很有感触。鲁迅十分显然的不喜欢这本书上的一些故事,因为这本书中的“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都是愚昧的孝道故事。鲁迅严厉地抨击了封建孝道的愚昧与丑恶,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狗·猫·鼠》这篇文章叙述了鲁迅与猫的恩怨。鲁迅一直都是仇猫的。他本人就不喜欢猫的性情,其他国家对于猫的不好传言又影响了他,使他对猫的仇恨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他误以为自己养的可爱隐鼠被猫吃掉了,就将再罪魁祸首的名号加到猫的头上。乍看上去,鲁迅似乎有些不讲理,仇猫的事也有些牵强。实际上,这篇文章是针对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写的,鲁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辞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对他们像猫一样“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的丑态的憎恶。这种非故事性的散文读起来虽然有些枯燥,有时甚至不明白鲁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一旦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就会很容易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野草》中的《一觉》也让我感触非常的大。在文章中鲁迅不为青年的“粗暴”而惊异,而是为青年的觉醒而惊喜。鲁迅从军阀飞机的轰炸声中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而更感受到“生”的存生。他从青年的文稿中看到了青年“不肯涂脂抹粉”的“愤怒”而“粗暴”的灵魂。鲁迅惊喜于他们的觉醒和抗争,称他们为“我的可爱的青年们”,鲁迅的惊喜不仅是为这些文学青年,而是也是为自己,惊喜于近年来自己告别和埋葬了绝望、虚无的阴影。

《朝花夕拾》和《野草》中的文章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让我们感受到了旧社会的古朴,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更要懂得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3夕阳灌醉天空,天空红着脸,如同秋天灼灼的枫叶。想要用手触碰红得发热的天空,可是无论手伸多长,天空仍离我有千里之外。以为伸手可触的天空让我的思绪在脉络中慢慢延伸。

手捧绿茶,品味茶香;细品好书,感受文学。手上的《朝花夕拾》让我难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学的沼泽。满屋散发的文学气息比绿茶的茶香更浓郁,以至于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书中每个短暂的故事都使我有万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还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仙台的日子。最引我深思的是鲁迅在回忆学习霉菌学时看电影的回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段文字令我十分感慨,不禁想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则是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祖国的情况,弃医写作,他说,要回祖国。他是中国人。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我们不允许我们的国人或祖国受到侮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人才。如果我们不努力读书,我们的国家还怎么强大?还怎么繁荣?所以,我们要守护我们的祖国就要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大屠杀,30多万人在以后的数天就丧失了。30多万条生命啊!就这样没有了。日本军人在那时侵略我国,并且在南京进行“杀人游戏”,以杀中国人们为游戏。我们国民的生命给人如此玩弄,作为中国人,我倍感痛心。而且,他们还将中国人推入坑内进行活埋,多少中国人到其中撕心裂肺地喊叫,希望他们能够放自己一条生路。可是谁能帮他们呢?最令我痛心的还是一张照片所描述的场面,一位日本军人把一个中国婴儿扔高,然后伸出军刀刺死的场景。

以前,我们国家受人欺辱。可现在我们要以行动表明我们的国家并不弱小。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守护中国!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4《阿长与山海经》是我读《朝花夕拾》这本书最受感动的文章。

它主要描述了鲁迅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小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善良、迷信,却深爱鲁迅的“母亲”,表达了鲁迅自责、后悔,对长妈妈的感激及深切的怀念之情。

长妈妈很爱鲁迅,她是个寡妇,自己没生孩子,把鲁迅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呵护他。儿时的鲁迅渴盼《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利用告假回家的机会,为鲁迅寻买到四本小小的书——《山海经》,这是鲁迅得到的第一部宝书,这部书对鲁迅一生的影响一定非常深刻,以至于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几年后,能如此清晰地回忆出细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长妈妈一样,深深地疼爱着我。

奶奶今年七十岁了,沧桑的脸,佝偻的背,瘦长的个儿。

奶奶的规矩和长妈妈一样多:吃年夜饭,必要等她念一长段祈福的话才能开席;每月的初一、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诚地朝拜;农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许我晚上出门……这些规矩,我一个也不信,更不会顺她的意去做!即使这样,她也不恼。

上了中学的我,独自骑车上下学,回家总是很晚,她总是很担心,早早收拾好饭菜,提前半小时,关了门,下了楼,到了小区门口,迎着寒风,静静地等……我骑着车,拐到小区一侧,远远地望见她静立不动的身影和风中飘起的衣角。她也总是马上发现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书包,身上顿时一轻,心里也松快起来。我慢慢地骑,她大步地走,直到电梯口,再陆续为我打开四重门,才进到屋里——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边,不止是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们个个都疼爱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爱的目光,围绕着我的都是疼爱我的人。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他们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气与力量就神奇地临于我的心头。

读着“长妈妈”,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区门口略微佝偻而瘦长的身影,告诉自己,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我的人,以后不至于如鲁迅那样后悔,自责,愧疚。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朝花夕拾”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儿傍晚拾起,因为这“朝”与“夕”之间的距离,一切过往的回忆便多了一分温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掩卷回味,耐人寻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分温情来自鲁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爱的人。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回忆便充满了温情,由一开始在夏日的凉席上被挤得难以入睡对阿长颇有微词,还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后却因其设法买来《山海经》而大为感动,字里行间流淌着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深切的爱戴和怀念。那位“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的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对“我”不再学医而叹息,并真心地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份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对于留学于日本的中国学子鲁迅先生,该是多么的珍贵!

这分理性来自鲁迅对生活的体悟与思考。《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五猖会》中去看表演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游玩的兴致;《琐记》中写道鲁迅先生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如此种种,都表露出鲁迅先生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满。而面对医术极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和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鲁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刻画出衍太太的丑恶嘴脸。

就像《朝花夕拾》的编者开篇说的那样,“记忆凝结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乐与压抑,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构筑起鲁迅最真实的心灵风景。生命因回忆而鲜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愿丢下的旧事,慰藉了精神,温暖了心灵。”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6

关键词:当代;青年;学习鲁迅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08-02

1 鲁迅作品的接受现状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青年学生语文教育中的重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1978年以来,则增至二十篇以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古今中外作家之首。

在所选录的课文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代表鲁迅语言和思想风格的杂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新环境、新体制,人们的思想需要一种信念来引导,鲁迅及其杂文作品就成了最好的“榜样”。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跟进,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数量上的优势并未能使鲁迅成为最受青年人欢迎的作家。相反,对于鲁迅的作品在一些学校里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传甚广的校园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惧怕与疏离。

2 鲁迅“遇冷”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一直被教育主流关注的鲁迅作品在现代青年当中会变得吃不开了?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导致其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长期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国语文教育中长期被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鲁迅以其“斗士”形象存活于人们心中,连头发都“根根直竖”,念之者谓之“战士”,结果是不仅是使得鲁迅的优秀作品变得干瘪无趣,而且使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其次,在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语文教师,他们思想上对鲁迅作品的认识大都被深深印下了主流观念的烙印,使他们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中最优秀的东西,导致学生的阅读素质普遍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理解不了,怎么能教学生理解,从而正确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3 当代青年怎样读鲁迅

阅读鲁迅作品确实是对阅读经验的一次极大挑战。鲁迅的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此外,他深刻的思想,半文半白的独特语言,都与其它的语文课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就青年人的阅历来说,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要真正读懂鲁迅,恐怕勉为其难。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当代青年人去认识真正的鲁迅成为当代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还原真实的鲁迅。

在主流意识的推动下,鲁迅被无限拔高,把鲁迅异化成了一个神;对鲁迅的作品解读有的则陷入了逐字逐句深挖“深刻意义”的误区。那么解读鲁迅及其作品首先要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首先鲁迅不是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着一般人的七情六欲和情感。49岁的鲁迅和许广平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写了一首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有着普通父亲对孩子的情感,他同样是一个好丈夫,对许广平是,对母亲为自己包办的妻子朱安更是,作为新文化运动时期领军人物,鲁迅不可能接受毫无感情的朱安,但是他没有和朱安离婚,而且一直照顾她的生活,从这点来说,鲁迅又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好儿子。

然而大家却更习惯把鲁迅看作是战士,是革命的先驱。对于政治之外的人来说,政治是枯燥的,如果我们还是一以贯之地把鲁迅定位于战士或者是斗士,对鲁迅观念和作品的判定过于简化、片面,忽视了他在其他层面上的认识,忽略其人文精神和艺术魅力的话,鲁迅迟早会被现代青年彻底抛弃。

(2)了解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提起鲁迅先生,大家都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严肃,沉默寡言的老者,他能和青年人交流吗?其实鲁迅先生对青年成长十分关心。他一生亲自接待过大约500多位来访的青年人;他亲自阅读过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1200多位青年寄给他的来信,而他给这些青年人的回信超过3500多封。这些回信成了鲁迅先生“甘为泥土护春花”、“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的写照。鲁迅先生寄希望于未来,托重任于青年。

大家不会忘记湖南大学校长阿累(真名朱凡)在《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描写。“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面对普通青年工人阿累的求知欲与经济窘迫的现实,鲁迅先生不仅为他选择指引青年进步的书,而且用朋友的情谊帮助经济困难青年实现愿望。这对鲁迅先生来说可能只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小事,但对阿累来说却是影响一生的激励,以至于他在后来再艰苦的情况下都能充满信心和力量。

在鲁迅的生活当中,帮助青年学生是很经常的事情。著名作家萧红、萧军、曹白、许钦文、李霁野等都是在鲁迅的指引下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并成为一代大家,即使像后来成为文坛巨匠的矛盾也都得到过鲁迅的帮助,也因此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鲁迅最了解青年,最关怀青年,对于青年,鲁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

(3)调整关注鲁迅的视线。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肩负起了唤起民智的使命,更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和人文关怀。其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论文、杂文和译著等,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然而我们的视线以前主要停留在他的杂文上,片面强调鲁迅作品的思想性、政治性,而忽略了鲁迅作品中丰富而悠远的人文气息。

鲁迅先生的伟大,是因为他的作品具备了对整个人类的人文关怀,对普通人拥有同情和怜悯的情怀,读者在读他的作品时能获得一次温情的洗礼。《社戏》中偷罗汉豆的经历是整篇小说中最让人回味的故事,偷豆的时候,阿发很仗义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让大伙偷自家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猜忌,那些天真无邪、单纯可爱的孩子,能让每一位读者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玩伴,唤醒读者童年里的件件看似无知,但每次想起都会会心一笑的“蠢事”。

在《故乡》中,鲁迅为我们敞开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使我们久久沉醉在那幅神异的图画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份童真没有任何人愿意打破,如果鲁迅没有那些值得珍藏的童年记忆,是不可能表现出这份童年的温情,虽然成长带给作者太多的感悟,带给每一个人太多痛却不得不去承受的经历,但那些童年的记忆是值得人们时常记起并细细品味的。

鲁迅作品中这些让人倍感温馨的场面有别于《狂人日记》,有别于《阿Q正传》。当我们浮躁时,当我们疲累时,当我们孤独时,看看鲁迅,看看他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让自己内心的爱不至于枯竭。

(4)用鲁迅精神唤起当代青年精神。

改革开放打破了单纯的思维,带来了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旧的固有的思想和文化已经被打破,新的却尚未建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中价值观混乱、个人的信仰受到严重的冲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青年思想出现了社会理想与现实、文学与政治、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爱情与现实婚姻、道德与现实丑恶等多方面的冲突。面对当今社会人性的倒退,道德的滑坡,民族精神的淡漠,爱国主义教育的无奈,青年普遍缺乏精神依托的今天,他们更加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导师来指引他们的成长。

鲁迅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出现实人生,依然是社会精神和责任感的体现,指引着青年观察和思考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同时,能够给他们以人生的指引和向上的精神力量。如讲演《娜拉走后怎样》和小说《伤逝》,在其他文学作品鼓励妇女解放和勇敢走出家庭的时候,鲁迅却考虑到了出走的这一冲动行为过后将要面临的生活,主张妇女人格独立的同时,从经济上取得独立,从这一点上看来,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鲁迅不仅没有过时,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作为一代伟人,鲁迅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令当代青年高山仰止,他深邃而超前性的思想和丰富的经历,给当代青年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之处。现代社会较之鲁迅生活的时代,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有利的社会环境。今天的青年们应该去了解鲁迅、学习鲁迅,像先生那样,坚持独立,张扬个性,保持自我,将鲁迅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邬冬梅.信仰危机时代鲁迅作品对于青年成长的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2007,(3).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7

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某“80后”作家更声言,二十一世纪还让鲁迅代表中国人,实在太落后。

当绍兴把“鲁迅品牌”炒得火热时,当知识分子呼吁破除“圣人迷信”时,当新一代声言“对鲁迅没好感”时,鲁迅的遗愿是否正在实现?10月中下旬,我随温州市第二期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素质教育研修班到上海、绍兴、杭州听课考察。恰好在纪念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不是很愿意缅想那些且沉且重的问题,我只是记下我心中的先生,以此来纪念先生。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底的一天,我偷偷地溜出大学的校门,乘汽车到了上海。上午十点钟我把行李抛到表兄家,便来到鲁迅公园。我没有问人,只是凭着直觉朝深处走去,竟很顺利地来到了鲁迅墓前。

空中飘洒着微雨。墓地四周十分安静。只有两个青年人坐在墓穴前面的矮石栏上,边抽烟边窃窃私语。我在墓地一侧的紫藤架下坐下,打量着他们。我看出,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只是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商议点什么。他们不久便起身走了。于是我也站起来。走到他们坐过的地方。我看见,在覆盖着墓穴的花岗石上,有几口浓痰,几个烟头。我想清除,但又觉得多余。鲁迅先生生前蒙受过多少明里暗里吐来的浓痰,有意无意扔来的垃圾,都没能将他弄脏。至于死后,他真正的墓穴在我们的心中,而那里,是无法玷污的。

我又回到原来的地方静静地坐着。其间,来过一群日本游客,男男女女,都是中年人。他们满脸肃穆、谦恭,连说话也轻声细语,有的人还连连鞠躬。我看着他们,心里忽然很紧张,惟恐他们发现了那浓痰和烟头。

那一刻,我感到了羞愧。

那天,我在那里坐了很久。奇怪的是,我几乎什么也没有想。偶有水珠从紫藤叶上滴下,落进脖子里,带来一点凉意。

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海。

回想起来,初次接触鲁迅,是小学阶段。那是八十年代末,我也不过十来岁。那是在小学课本上读到的《三味书屋》,当然当时是似懂非懂,或者说全然不知。现在留下的记忆,只有那刻在书桌上的“早”字了。初中时我课外阅读了《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当时无端地觉得,这样的重复,有一种奇异的美,并且想,要是自己在作文里也这样写恐怕要被老师作为行文罗唆的典型而加以批评的。许多年以后,一位“七月派”诗人在文章里说他就是在中学时读了《秋夜》开头的几句,从而对语言艺术产生兴趣,最终成为一名诗人的。我一下子便相信了他的话,并且对他凭添好感。

大学踌躇满志要报考重点大学的政法系,但最后只能可怜兮兮地进电大读中文。读中文让人看不到前途,大家都无精打采的,我便常常偷偷地溜出校园,利用节约下来的钱出去游玩。但这期间我还是从新华书店买来了《鲁迅杂文集》,本装的,共二十本。我读了其中的几本,但那时仍不能领会其妙处,但读有些篇章,却使我时时如受电击……

那几年读鲁迅,常常会在空白处写下几句感想。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而我在旁边写道:“从困顿人家而变得小康,在这途中亦可见世人的真面目。”当时写下的感想,后来都觉得浅薄、可笑,便都涂掉了,独有这一句,仍然保留着。

这几年,我的家庭在多年的困顿之后,开始有了些起色,于是,看见双双冷眼变成热眼、副副凶脸转成笑面。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一读鲁迅便被强烈吸引,或许与家道的这种变化有关。这虽然与鲁迅少年时的遭遇相反,但于察见人情世态,效用则同。

有位西方人说过:一个人选择或拒绝某种哲学,并不是观念本身的原因,倒是源于气质。我对此深以为然。所谓思想上的差异,其实常常是气质上的排斥;所谓学术上的争辩,往往不过是心灵的交锋。在人文领域,所谓纯学术的分歧,纯理性的思考,我相信并不存在。

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也如此。我多次听到那种看来挺有学问、似乎不乏思想的人,用不屑的口气说鲁迅没有多大价值甚至毫无价值。每当这时,我都默然无语,并不想争辩什么。我只是感到,在这个时候,我与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我看着他,像一头猩猩看着一只猴子,或者说像一只猴子看着一头猩猩,反正都一样。

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深切地感到,鲁迅只能是我的鲁迅。这样说,或被视为不敬,或被视作矫情。但我确实觉得,与人争论鲁迅是否有价值,是对自身心灵的侮辱。当一本书、一个人,对于自身生命有重大意义,这种意义甚至远远超出了所谓思想启迪的范围时,你是不必与人就此争论什么的。一个人有必要与人争论自己的伤口是否在痛,自己的心脏是否有用,自己的母亲是否伟大么?

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谈论、赞美都不必。每当遇到有人并无贬意甚至是语含敬仰地谈起鲁迅,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我总疑心,他的鲁迅与我的鲁迅并不同。这并非说我对鲁迅的理解有多么深刻。

或许有人会说,你是一个鲁迅的盲目崇拜者。我想说,崇拜这个词,太俗气了。

鲁迅离开这人间已七十年了。七十年比他在人间停留的时间还要长。在工作后的九年里我曾三次到绍兴去看望先生,去寻找他走过的路。

不久前的一天我又到了上海,又来到了鲁迅墓地。晚上墓地前面的草坪上,一群人在跳舞,不知悬在何处的喇叭喷吐着流行歌曲,但夜色中的墓地仍然是静谧的。刚刚下过雨,我本想坐到十年前坐过的地方,但紫藤架下的木条椅上尽是水滴,连花岗石栏上,也湿漉漉的。但我还是坐下了。

与十年前相比,这次的心境自然不同。在这曾经给过鲁迅先生那样多痛苦的人间,我又辗转了十年,读过一些书,碰过一些壁,见过一些人“怎样地吮血、卖友,怎样地造谣、告密、诬陷,怎样地见风使舵、舔痔尝粪”,目睹过当年令鲁迅那样悲愤难言的事情怎样更大规模地重演……

我想,今夜的我不是十年前坐在书桌旁的我,今夜我心中的鲁迅,也不是十年前的鲁迅。

坐在鲁迅墓地,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把他离开人世后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一对他讲述,像对一个离乡多年的人讲述故乡的事。我想,先生也一定非常渴望知道这一切。当然,我还有许多问题,想向先生请教。我想像着,先生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烟,身体微微前倾而我则慢慢地叙说着。我想对他讲抗日战争,讲“”,讲今天中国社会的情形。当然,我不会忘记告诉先生,他在“”中怎样被打扮成英雄般的小丑和小丑般的英雄;我也不会忘记说“易招怨”的故风,后来有怎样的境遇;我也许还会顺便提到,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含王朔),吮吸起当年的一口浓痰,再次向先生吐去……

然而,这只是我的幻想。先生不可能听到我说的这一切,也不可能面对面地为我解疑释惑。那一瞬间,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黄泉路断。

但转而又想,如果先生真的坐在我面前,我是否应向他讲述这一切,是否应该让先生再次发现“历史如陀螺”的慨叹……

那一夜,我没有忘记细看一眼覆盖着墓穴的花岗石。

黄泉路断。

或许是刚下过雨吧,上面很干净。

2006年10月于先生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8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读完一个好作品,我们也可以写写读后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朝花夕拾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有一个人,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都没有在那个腐朽冷漠的社会中随波逐流,而是以笔为武器,同整个封建社会斗争,他就是鲁迅!有一本书,它反映了在那个社会麻木不仁的统治者和贪婪迂腐的国民,它就是《朝花夕拾》!

这本书以作者年少时的经历为原型,回忆了他的童年师友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农村城镇等,反映了当时社会时局的动荡。看似在写回忆实则是想要唤醒当时的社会大众。书中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无常》和《二十四孝图》这两个故事。《无常》中的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王爷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通过无常和阎王爷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讽刺了现实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确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即决定牺牲自己的小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盗世欺名之意,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在这本书中,鲁迅先生大量的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用评定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希望能让人思想解放的愿望。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消遣日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三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四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热情。

而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蔑视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而我们也要向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学习,嫉恶如仇,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五《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了回忆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有读书机会了,学校又是“乌烟瘴气”,想看的书,长辈认为不对,学了知识,却什么也做不成;爬了几次桅杆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就能掘出金银铜锡来么?是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灌输不来的。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9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无论是从课文的主题、人物的形象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极好载体。正由于本教材具有这一特色,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研究在阅读活动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读通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经研究后学生认定“为什么伯父会得到各色各样的人的爱戴?”这一问题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以此突破重点,集中了“研究”的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一件事(板书:谈《水浒传》)。你觉得哪些句子值得研究?”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管是小组学习,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或者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最后得出两个句子值得研究:“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研究阅读这两个句子,通过反复感情朗读和研究性地讨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使学生品味出鲁迅先生在夸自己“记性好”时,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囫囵吞枣”。虽然伯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我”知道,伯父是在教育“我”要认真读书,在这同时,伯父不愿伤“我”的自尊心,这是伯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因此使我感受到“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当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鲁迅先生关爱青少年的有关资料,还有目的地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因为伯父关心爱护青少年,所以得到 的爱戴。”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青少年的爱戴。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读鲁迅先生有感篇10

关键词:去鲁迅化 脱节 批判 质疑

古人说:“诗言志”,要有大的胸襟抱负,才能写得出来好的文章,否则只是一些无病之语。我们教育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真性情,而不是徒有其表,夸夸其谈的“君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1]钱穆在论及中国散文时,曾经讲过“五四以来,写文章一开口就骂人,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满篇杀伐之气,否则是讥笑刻薄,因此全无好文章。即如小说、戏剧等,平心而论,至今亦尚少几本真好的。只有鲁迅。”[2]。我们中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一些优秀的篇目,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学,懂得人生。而怎样才拥有真性情,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司马迁在写到孔子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3]我们语文教学,也并不是只要学文章,正重要的,还是学其人。高中语文教学也要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进步。无疑,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鲁迅,但是他对中国人的思考、对中国人性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的。很多人批评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举动之后的拳拳爱心,也能感受到他的痛心。虽然,他的许多文章在人们看来是有些刻薄,有些杀伐之气,但是他有很多的好作品流传了下来。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的地位很特殊,许多的作品被人别有用心地解读或者说是误读。在很多人了解鲁迅、认识鲁迅、喜欢鲁迅的同时,鲁迅本人也深深地戴上了时代的枷锁,为他人做嫁衣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话语自由,也有每个时代不同的时代问题,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被人做了颠覆性的诠释。虽然鲁迅不主张青年人去读他的文章,但是他确实是中国现当代为数不多的真性情之人,写出来的真性情之文。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有人清楚的认识到了鲁迅的作品的意义。当然由于鲁迅作品在一段时期被赋予了许多的时代任务,所以选入中学课本中的作品也非常多,以至于有人就提出,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太多了,并且其中有些作品不适合中学生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选入高中教材的鲁迅作品又有哪些变化呢?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中,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第一册中的《呐喊・自序》,第二册《祝福》和《拿来主义》,第三册中有《记念刘和珍君》和《灯下漫笔》,第四册中选入《药》,第六册中的《阿Q正传》,共有七篇鲁迅作品选入高中课本。而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只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这三篇,而删除了其它的篇目。其实新课程改革,不是说要将以前所有的篇目都要保留,其实,我们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是更重要的。减少也是一种进步,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其它优秀的作品,便于学生运用自己的鉴赏力和批判力,真正能做到自己取舍作品。怎么从鲁迅的文章中读出真性情,怎样引导学生去解读,怎样从现有的鲁迅作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自己探寻作品的真谛,是更重要的。

除了删减篇目,现有的篇目在学习的侧重点上也不同。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旧教材中,是在第三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要求是:这个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外国散文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散文全面繁荣,涌现出一批散文大师和传世之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散文家在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散文创作更加欣欣向荣。鉴赏这些散文,注意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语言。《记念刘和珍君》所在单元中还有《故都的秋》、《道士塔》、《珍珠与泪珠》。可以说以前这一单元的要求比较空泛,没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侧重于让学生鉴赏不同时期的中国散文,但是这几篇文章的联系性不强,学生学习此单元,能学习到不同时期优秀的散文,但是不能形成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大致印象。这一单元这样随意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鉴赏。

而在新的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个要求发生了变化:

这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物。作者描摹他们的音容笑貌,叙述他们的行为事迹,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这些文章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

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

在这一单元中选录的其它文章还有《小狗包弟》、《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学习此篇文章,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对人和事的描写,怎样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而且在方法上也给予指导,对这类文章可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可以说,不管在课文内容的鉴赏上,还是在具体的方法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选取了一个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操作的一个侧重点,鲁迅的作品,之所以影响力大,当然在于他的独到的见解,而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我们当然可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精神内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单纯去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未免太过于局限,学生理解上也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从人物入手,就显得简单而且容易操作。

针对学生的课后习题也有了新的变化:

旧教材的习题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有关“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资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反动文人污蔑学生运动的情况,鲁迅和其他作家写“三一八”惨案的文章),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理解,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点心得体会。

新教材的习题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了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该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做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象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旧的习题是指导性、限定性的,它限定了要学生查找的背景资料,虽然可以给予学生查找上的方便,但是它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忽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的培养。而新的习题是开放性的,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就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语言上的描述不同,更加符合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认知特点。

新的教材体系要求上有了这些变化,但是其它的题目和教学参考上却没有什么多大的变化。比如在这篇文章的说明上,都有这样的要求:

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的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的流言,无比沉痛的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

教学建议也没有任何变化:

1、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要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

2、品位语言

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有些语句在揣摩之后,可以让学生仿写。……告诫学生平时写作文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

这就造成了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之间的脱节,虽然,教学参考不是唯一的教师备课的材料,但是它毕竟能给予许多教师以指导,那么变化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指导之间的矛盾就要教师自己去取舍,这其中必然会因为教师的自我认知而产生差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造成许多教师就按照教学参考上的指导,继续按照旧的思路来教学,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困难,很多人又会将这种困难强加于鲁迅身上,认为是鲁迅作品的问题。

新课程对作品选入的多样化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会给人更多的选择空间,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同时更加重视表达交流,给学生自主探究给予引导,对中外文化的名篇也进行名著导读等等。教育的导向作用,教科书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许多人以教科书为窗口,去自我发掘,去体味中外文化中的精品,并且受用一生。教育的主体是人,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我们不仅要熟知我们所教的内容,更要了解你所教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辨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如果说学生不喜欢,那么,我们应该首先调动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但如果说不排斥或者说喜欢的话,那我们更多的精力就应该放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上了。所以,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询问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鲁迅,不要害怕会损伤作品本身的魅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5] 以开放性的态度引导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有独特的感悟,才能真正读懂鲁迅。因为不同的人有对文章不同的解读,学生有权利去探寻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鲁迅,探求属于自己的那份认识。因为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东西是不同的,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而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学《拿来主义》时,鲁迅有这样一句话“或作人家的女婿换来的”,课文的注释是说这句话在顺带讽刺邵洵美,有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认为鲁迅先生在这里这样写是不是太过于刻薄了,有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的嫌疑。我们不能为尊者讳,要勇于承认或者说去探讨这一类的问题。于是当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后就交给学生去探讨。有些学生去寻找“证据”。这样,学生对鲁迅就会有更清晰、更真实的了解,而不仅仅把他当作是教条似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了解鲁迅在现代人看来比较尖刻的那一面,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当然有时也会顺带伤及无辜之人。学生的理解是我们无法给与,也是无法替代的。这不仅不会损害鲁迅本人的声誉,而是对鲁迅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发展。而如何让学生寻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鲁迅,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批判意识,让他们有自己的心思,寻找属于他们的那一个独特的鲁迅。

很多学生惧怕鲁迅的作品,有很多原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学上出现了偏差,很多作品一定要挖掘出它的深层含义和深刻内涵,一次次语文教学上的这种强化,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拉开与鲁迅作品之间的距离。我们在逐渐拔高作品的所谓意义的同时,其实是对作品本身的伤害,也会慢慢偏离作品。读者接受论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种拔高不是作者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得出来的感受,而是将别人对鲁迅的评价作为自己阅读的背景。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受方面的特点,阅读材料跟阅读者之间的适宜性不够,于是学生变得不再主动去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仅告诉学生有关问题的目标,既不提示学生应提取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从属规则(方法),也不提示他们应注意从何入手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几乎为零。”[6]所以,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作品是值得阅读鉴赏的,更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鲁迅文章,应该不急于去体味其中的内涵,而应从文章的可感性入手,引导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阅读,“去鲁迅化”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是“去鲁迅化”,就是将传统的附着在鲁迅身上的多余意义去掉,让学生去直接接触作品,从作品去认识鲁迅其人,而不是带着先有的观念、带着有色眼镜去读,学生可以将它当成一个个很有趣的文章去读。这是第一步,就是剥去过多的限制,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鲁迅思想的内核,是寻求一种精神的独立。语文教育不是政治教育,不是让学生去遵循某种社会共有的规范,而是进行一种精神浸染,获得一种独立性的认知和力量。如何正确认识鲁迅,并从这样的人物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交流,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托尔斯泰,而中国呢?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里,一定有孔孟、老庄,一定有李白杜甫,一定少不了苏轼。我想也应该有鲁迅,缺少鲁迅,我们会少一分清醒,多一份寂寞。当然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所以他的有些作品尤其是杂文,有很强的时代性,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他的某些作品的时代性,就拒绝接受,我们要承继其中属于中国的力量和独特的精神。

鲁迅的许多作品无疑就是伟大的,但是这种伟大,不是政治上的伟大,而是作为纯文人的伟大,因为他的文章有真性情,他的文章教会我们思考,让我们学会从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懂得为人的坚持和民族的尊严。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微小的东西,把它留给我所爱的人;伟大的,则留给众人。”新课程改革,让我们重新阅读鲁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三联书店,2002(93)

[3]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

[4]史记・孔子世家[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