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十篇

时间:2023-03-20 10:5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善孝为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百善孝为先篇1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因为孝收到了不少益处。

就从我们熟知的孔子得意弟子子路开始说起。他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草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父母。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百万余种。

再来看看晋代吴猛,8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不能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这些不都是孝的代表吗?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做到孝这个字。我们的父母从来都不会怪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可我们却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但我可以确认一点,他们最需要孩子们的陪伴。

爷爷奶奶老了,现在的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聊聊天,让他们不再孤单。爷爷奶奶常常会因为我们陪了他们十分开心。在我眼里孝就是那么简单、那么平常的一件事情。

孝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国人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

因为孝我们国家成为了礼仪之国,因为孝我们国家十分安宁,因为孝我们国家级才有了丰富的文化。

百善孝为先篇2

五四班陈孟泽

辅导老师刘慧丽

今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段视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快看完时,我也快哭了,他们的孝心是用行动表现出来的。

如视频中的赵文龙,他妈妈患了尿毒症,巨大的开销使他有了沉重的压力,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和他爸爸一起过好日子;二是回家照护妈妈。

如果是你似乎很难做出选择,而赵文龙,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选择了回家照顾妈妈。在照护妈妈时收到了许多人的热心帮助,有一位出租车司机,其实她家里并不富裕,可是她为赵文龙提供了一千元的治疗费,还免费接送他们去医院。但主持人姐姐问她时,她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龙龙的人很多很多。

每当有人帮助他们时,龙龙就会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帮助他的人的电话号码,以后报答他们。

百善孝为先篇3

2、“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3、“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出自晚清近代著作《围炉夜话》。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4、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清代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百善孝为先篇4

《带着养母上大学》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孟佩杰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重病。她是由养母刘英芳照顾的,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孟佩杰8岁时就承担起侍奉养母的责任,2009年,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她竟然“带着养母上大学”。12年,4000多个日子,孟佩杰不仅仅在生活上照顾养母,她的存在还让刘芳英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责任。孟佩杰在2011年获感动中国人物,她却说:“百善孝为先,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每个女孩都会这样做。”

比起孟佩杰,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比她幸福多了,但是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小草的一种品质:顽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这些“花朵”存在的缺陷会让我们后悔一辈子。

记得有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她本来想让我煮泡面吃,但考虑到我的饮食健康,还是早早地去买菜了。那天天气不好,下雨,再加上妈妈患了重感冒,她一回来就打哆嗦,“吴鑫雨,来帮妈妈提下菜。”我看电视看得正起劲呢,说:“没空,你又不是没手!”无奈之下,妈妈只好自己把菜提到厨房,就去睡觉了。临近十一点时,我见妈妈还没起来烧饭,跑到她床边大叫:“起来了,大懒虫,快烧饭,我肚子饿的都咕咕叫了!”妈妈一起来,便打了几个喷嚏,病怏怏的样子,让我感觉自己做的不对,这时我想起了赵静波的一句话:“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快12点了,妈妈才把饭烧好,她叮嘱我先吃,自己又回房间了,我吃完了,走到妈妈房间,发现她在睡觉,便想叫她起来吃,无意间,我摸到她的额头“怎么那么烫?”我惊叫起来。“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妈妈无力地对我说。“那怎么行呢?小病不治会成大病的,我去找感冒药。”一时手忙脚乱的我,开始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一瓶感冒药丸,我小心翼翼地把妈妈扶正,去倒了一杯温开水,让妈妈吃一颗药丸。半小时了,还没有见效,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见我那心急样儿,哭了。“你怎么哭了呀?”我很不解。“没事,我高兴,女儿终于长大了,懂得照顾妈妈了。”想起那时我对妈妈无礼的态度,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是,哭最终不能解决问题的,我灵机一动,想起了妈妈以前照顾我的方法,把毛巾用热水打湿,敷在额头上,这样能很有效的退烧,十分钟就换一次水,两小时过去了,妈妈的烧终于退了,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我跑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您肯定饿了吧,我去煮粥给您吃吧。”妈妈见我一本正经的样子,笑了,说:“你以后别再挑剔我,别再撒娇,我就已经知足了。”我们俩都爽朗地笑起来。

百善孝为先篇5

百善孝为先,出于人的本性,让孟佩杰成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孟佩杰小时候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也体弱多病,深感无力抚养小佩杰,于是将他送与别人,自己也不久因病去世。可事与愿违,在新家中,孟佩杰的养母亦多病,小佩杰面对的依然是贫穷,养父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一走了之。对此,养母刘芳英已无生之希望,决定自绝生命,而放在她枕头下的一瓶止痛药却被佩杰发现,小佩杰拉着养母的手失声哀求道:“妈妈你别死,你活着就是我的天,以后我来赡养你。”从此以后,养母就与孟佩杰相依为命。

小佩杰整天六点钟起床帮助养母穿衣,洗漱,喂瘫痪在床的养母吃饭,待一切准备就绪。她才开始吃饭、上学,有时时间短促,来不及吃饭,就拿着一个冷馍跑步去学校上学,放学又跑步回家,为养母做饭,此时八岁的她够不着锅台,就站着小板凳。无数次的摔伤她也不叫一声。晚上放学回家,等待小佩杰的又是一堆家务,她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照顾养母,到晚上九点多一切才完成,此时的她应是身心俱疲,可我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她又在台灯下学习、做作业,孟佩杰的养母说:“我女儿最大的优点是有孝心、有爱心。”而在同学的眼里,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让人捉摸不透。

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孟佩杰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养母也因佩杰的照顾能下床走路,这种孝心,我们可以大胆的说:“上比李密,下育后人”,这种孝心,我们可以无悔地说:“惊天地,泣鬼神”,也正因为这种孝心,让孟佩杰成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百善孝为先篇6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非常孝敬父母的他,在母亲生病期间,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古代人尚且如此,我们现在却有些人不去尽孝道,受到社会的唾弃。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曾经为你付出太多太多!现在他们老了,需要你们的关心和帮助!

百善孝为先篇7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好家风讲话稿||百善孝为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喜欢阅读。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还记得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吗?劳累一天的年轻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界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疑。

孝敬老人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宣扬了中华名族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妈妈,洗脚”这个稚嫩的童声依然回荡在我们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词,“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我们中华名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展这个优良传统。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是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教育史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后人继承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名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利。这也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百善孝为先篇8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的成长着,我们贪婪的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给爸妈买房买车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回报父母可以是他们下班回家是你递上的拖鞋,是他们拉家常事你捧上的一杯热茶,更是他们身体不适时你的嘘寒问暖。

那是上个周末爸爸出差了,妈妈和往常一样做完所有家务后坐在电脑前上网,她身体一直很差。刚上网一会妈妈突然说:“很冷…….”脸色也越来越差,我连忙把妈妈扶到床上帮妈妈盖好被子后我又跑到厨房里灌热水袋,由于太急滚烫的开水全洒自己手上了,甩了甩手忍着痛疼小心翼翼的用毛巾将热水袋包好放到妈妈的被窝里。妈妈仍然抖的很厉害脸色也变的掺白“妈妈我的120送你去医院吧。”“不用,妈妈一会就会好起来的。”“那我帮你倒杯开水吧!”我将开水在两个杯子里来回倒,好让开水尽快的变温。看着虚弱的妈妈我眼泪不禁的流了下来,真心疼妈妈。墙上的时针指向十二点。妈妈心疼的说:“儿子去睡吧,妈妈好多了。”我固执的摇摇头“你真是长大了,懂事了像妈妈贴心小棉袄妈妈真的很开心……去睡吧!妈妈真没事了。”“不,妈等你睡了我才睡。”妈妈坳不过我对我笑笑了点点头。渐渐的睡去了。

看着妈妈熟睡的神情我不禁想起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忙里忙外,拖着疲惫的身体为我检查作业,一切我都熟视无睹这时我心里满是愧疚和不安。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不会让你为我操那么多心的,我一定好好学习。让将来你骄傲的说“看,那是我儿子。”

百善孝为先篇9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孝”是为人之根本,父母给予了你生命,哺育你成长,生育之恩和养育之恩是最大的恩情。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百善孝为先篇10

在我们科室中,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从她们的身上我学到的不单单是业务上的精湛技术,还有更多的是她们内心世界里那种高贵的道德品质。因为在这些朝夕相处的人群里,在我的双眸中每天都发生着让我最感动的人和事,今天我要和家分享我内心里最深的感动!

她不善于言谈,更没有出众的外表,她是一个在医院工作岗位上再普通不过的平凡女性。但是每当我看到她早来晚归,听到她孝顺老人的一一事迹,我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尊敬,她就是我们供应室和蔼可亲的任国霞。

在一起工作的几年来,从一开始的陌生不熟悉,到现在就像家人一样,我更愿意亲切的称呼她任姨。任姨平时特别的平易近人,说直白些那是绝对的好脾气,甚至从来都不和别人大声说话。对待医院里的同事也十分热情,了解她的人也肯定都知道她是一个热心肠。这么多年来工作生涯里绝对是一个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人。对待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随着在一起和彼此感情的日益加深,也更多了解任姨家中的大小事情。也许在工作中她没有彰显夺目的业绩,但是在家中所付出的一切,却让我永远的印烙在心里,更让我领悟到一个优秀合格的医务人员她的心灵是如此的善良而伟大。

她的家庭是一个很普通的工薪阶层,有一个年过八旬的婆婆,乖巧的儿子和体贴的丈夫。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家庭,但上天总是会去戏弄每个家庭的人生。婆婆身体不好患脑血栓,十多年来一直是做儿媳的精心照料。几乎所有的事情全由任姨一人承担。但在2009年的一天,突然发现丈夫行为异常行动迟缓,立即到医院就诊,CT显示多发脑梗塞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家庭全部的重担落在任姨的身上。既要照顾婆婆,又要照顾病重的丈夫,还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儿子。生活的重担就像山一样压在她的双肩。可是她从没有怨言,更不悲观绝望,一如既往的对婆婆、丈夫精心照顾,不仅如此面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通过治疗,丈夫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起色,就在这时婆婆不幸左腿摔伤骨折,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因年迈以高,身体每况愈下,更是检查出糖尿病。回到家里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无疑给儿女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压力。每天一大早就先起床给婆婆烧水洗脸,帮她穿衣,不仅把饭菜做好,还给她盛饭夹菜。有时婆婆起床不便时,便喂饭给婆婆吃。每天换着花样给婆婆熬汤,做可口的饭菜。婆婆爱干净,经常给她洗头,换衣服,换床单被褥。婆婆年纪越来越大,患尿失禁,一夜数次排小便弄湿衣服被褥,任姨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尿湿的床垫。她的小姑想出了办法给老妈穿上纸尿裤,可是婆婆不舒适,大闹,任姨也为了让婆婆舒适些不怕麻烦,宁可自己受累也不给婆婆穿上纸尿裤,像照顾孩子一样一夜起来数次换尿湿的床单衣服,擦洗身体。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清洗尿湿的布单,婆婆卧床2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