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势动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1:55:33

象势动静范文篇1

关键词:中国绘画象势动静生命感

中国绘画的媒介——象

“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元,传统美学命题中有观物取象、澄怀味象、大象无形、超以象外等。“象”又是审美活动的中心内容。艺术中的最高意境是“象外之象”,之所谓“境生于象外”,这是画家在对艺术形象的体验中所浮现的心灵境界,它是从画者的意中之境到观者的意中之境的转换。

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最重要的生命符号——“汉字之象”和“易象”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独特的重象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表现为“象”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同样体现在“象”这个范畴上。在“象”纷纭复杂的意义中,有关艺术方面的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

自然之象是艺术家观照之客体,观象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意中之象是在外在观照和内在缘虑中产生的意象,它是艺术体验所带来的神会,并形成艺术形象。象外之象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它是一种“虚象”。此四者贯穿于艺术创作论、本体论、接受论三个理论板块,用古人的话说,即经过了“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的动态建构过程。

“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又是绘画艺术的本体。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在于由“象”所展开的艺术论述中,正是它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起源论、审美体验论、艺术表达论、批评方法论,决定了中国审美意象体系的总体框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艺术以情为核心,毋宁说它以“象”为核心。中国美学是形而上的美学,是模仿和表现的统一,感性形态和观念内容的统一,它统一于“象”。

中国绘画的布局——势

经营布局是中国画比较重要的事。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置阵布势”之说,开启了中国画论中重势的先河。画面就是一个空间,是画者的生命世界。山川万物,千姿百态,画面的结构,就是要倾心于它们的组合之中,在屈伸变换穿插映带中显现出生命。万物一体的贯联,称之为气;联系的物象之间又彼此冲突,称之为势。如沈宗骞所说:“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这种既联系又冲荡的特点在绘画形式中体现,造成一种形式张力。中国绘画就是要在安静表相中展露内在的冲突,因此,中国画的生命冲荡形式是一种内在的奔突,是一种势。

气与势成为中国绘画的生命与灵魂。关于如何取势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二是“气交冲漠,与神为徒”。为了营造充满生气的画面,中国绘画的选题,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以表现生命精神为根本目标。这种追求生命感的创作,首先体现在对动感的重视上。画面的似与不似都可放置一旁,将传神放在首位。画面最忌讳的就是死、板、僵、结、滞。画面构图中,奉行的基本准则就是通过画面的组织结构的处理,使画面生动、活泼,使静止的画面充满灵气。在空间的布势上,中国画家偏爱云烟。云烟缥缈,似近若远,似有若无,将人带入一种特有的境界中。“烟者,山之气也,林之气也。”得云烟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在氤氲流荡中合于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云烟雾霭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有了云烟就有了一气贯注之势,有了活力。云烟又给人一种梦幻感、朦胧感、渺远感,为中国画追求宇宙生命提供了表现的条件。

中国绘画的审美——动静相合

中国绘画充满了深厚的时间意识,力图突破空间的再现。时空观起源于《易经》和先秦道家,宗白华说:“‘虚’,宇也,空间也。‘动’,宙也,时间也。”由此可见,“动”是中国时空观的根本。它决定了古典绘画的空间不是凝固的、静态的空间,而是熔铸了时间意味的时空同体。画面之中的虚、空、白也并非“无有”,而是宇宙生命的绵延与生气灌注其间的灵动的生命空间。

中国绘画重在“变”与“易”的生生不已,这是中国绘画的审美品评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本质规定的。由生动入气韵,首先是气韵化生出“动”,即“有”生于“无”的“造化”玄妙。绘画所凝定的就是这瞬间生成之妙,即绘画所谓“齐造化之功”(张彦远)。再者,气韵自身的“生动”是更重要的,即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同时,气又为“动”之载体,动是“气”之动。其实,这空间之“灵”性就是气韵之“动”的赐予,气韵之“生动”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律动。宗炳《画山水序》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同会。”这就将目“观”与心“游”相和,画面中流遍的气韵要在个体生命内得以安顿,并归根在“游心”之中。可见,正是由于视线的运动,才会将绘画空间的节奏潜化为审美心理的节律动感,它重在心灵与妙境的偶然相逢,重在观照成形的随即性与偶然性。

在诸多形态内的观照流程,无论是纵观竖式条幅时目光的上下回环往复,还是扫视横式长卷时眼光的由右向左之移动游历,都不是置身于定点的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多中心”视点的移动,并将意象在内心并置叠加,从而成为完整的绘画意象。如此一来,审美观照的“游”就与绘画本身的“动”贯通起来。这种意识具有宇宙的轮回节律,并力图在绘画里创生出一个极具情感色彩的生存空间。这里,绘画的空间方位往往扩散成交替节奏,甚至情感、情绪的变化节奏,从而使绘画真正成为了一种“流动的乐章”,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品性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象势动静范文篇2

戏曲武打艺术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发展与繁荣,武术以套路的特有的形式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武”、“舞”相通,三国时流行文舞与武舞,武舞士多手执斧盾,以勇猛刚毅的表演歌颂战功或祭祀。周武王时有乐名《武象》,汉唐时有角抵百戏,这些对后来的传统舞蹈、戏曲等技巧运动有深远影响。宋代瓦子勾栏出现,为各类表演艺术相互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东京梦华录》战舞节目中“扑旗子”至今在戏曲武打中仍被运用,“蛮牌”、“抹跄变阵子”从身着讲究到队列、阵式,对打等为戏曲表现提供了艺术滋养。明代徽戏出现了专职的武生角色,明人张岱《陶庵梦忆》记叙了一次“目莲戏”的生动过程。这些记述过程包括有扑跌、翻桌、筋斗等武术杂技。其武功技巧的进步是与元明武术的发展相一致的,这和武术在民间表演卖艺杂耍中的娱乐与表演价值是相通的。近代以来,武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武术人介入各行各业,武术由民间习练成为镖师或进入梨园促进了戏曲武打艺术的发展。当过看家护院镖师的谭鑫培,在演《翠屏山》中的拚命三郎石秀时,以真刀实练的少林六合刀法被称赏“单刀小叫天”。京剧武打艺术注重彰显动作的快速勇猛和真实表现。京剧北派武生的创始人俞菊笙、北派武生大家杨小楼、梅兰芳和程砚秋等都有深远的武术修行经历,俞菊笙沉重大铲头枪上演《挑滑车》赢得观众肯定。梅兰芳的虞姬舞剑就取材于他的形意拳和太极剑内容,程砚秋还成为我国在海外传授太极拳术的第一代武师。在今天的武打电影中,香港七小福中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以及于荣光等优秀演员都有着深厚的武打技术,也都是学习戏剧和京剧武生出身,表现出硬实的武术功底。打是戏曲表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形式,是艺术化和舞台化的传统武术,虽然是舞蹈化的艺术提升下的武术形式,但也要有扎实深厚的功夫技能,而且高于武术自我演练的技术规格与演练风格,是高境界的技术形式。

二、京剧武打艺术与武术相互影响

京剧艺术中武打戏份是观众重要的欣赏点,借助徒手对打或者刀枪剑戟等器械来衬托人物与故事情节,激起故事与舞台表演的高潮。这种武打不同于武术中的对抗实战,却又有极其相似的外化表现形式,武术中的对抗和对练与京剧武打同样是技法动作的体现。不同之处在于武打艺术凸显了武术的技法对抗和技击艺术思维,淡化了对抗实斗的目的,更进一步夸张地强化了打斗形式和招式,并演化出诸多的造型亮相与精神、气势的内涵。并且能将各类徒手、器械格斗形式、背景环境变成惊险壮观的武打场面。京剧武打与武术都冠以“武”字,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却又有着不一样的概念和内涵,京剧武打的动作素材来源于武术,武术反过来也从京剧艺术表现中吸取节奏与演练技巧,并将精气神的体现形式融入自身体系。武术在今天虽然以民族体育的形式继承与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的主线中贯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哲学思路。京剧和武术一样有着宽泛的影响力,两者虽性质不同,却互相影响。京剧武打离不开武术,在武打设计和发展中处处离不开武术的滋补,武打体现在拳脚与器械艺术对抗,翻腾技巧等表演艺术所独有的形式。武术的实战搏斗场面的技术与思想、人文情景的再现为武打艺术提供了深刻的指导。京剧武打是舞台表演艺术,是武术与戏剧表演艺术融合的形式,是穿插于剧情中情节的程式化打斗,主要依据人物、故事内涵来设计的。武打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技能的形象化,而且要掌握人物性格特点、历史时期与舞台合理利用,要处理好人物的武打风格、器械的使用技巧与特点、高难度翻腾动作的设计,特别是人物武打过程中的精神、节奏、快慢、虚实、刚柔、动静、轻重的掌握。现在武术的套路表演就有许多动作和内容是戏剧的影响结果,比如行步、旋子、踺子空翻等基本功动作。行步是拳术套路中的步法转换与前后动作的衔接技术,行步配合上肢的变化和戏剧中的武生的游场是一致的,另外,动作的节奏、摆头亮相、段落间的造型亮势都透出戏剧中的大量元素。京剧武打根据角色任务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长靠武生穿着装扮有靠、头盔、脚穿厚底靴,善用长器械。短打武生的服装和靴子相对短而薄底,也同样要求身手矫健﹑灵活,动作要干脆。长靠武生对长器械的使用和武打技巧的塑造要求特别高,短打武生穿着便捷,更能彰显深厚的功底,如《恶虎村》、《骆马湖》、《连环套》等剧中的黄天霸、《打虎》、《狮子楼》等剧中的武松,《大破铜网阵》里的白玉堂,《三岔口》的任堂惠等都是短打武生一类的武打表现形式,徒手拳脚干净利落,这些和武术中的徒手以及短器械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如《闹天宫》中的腾云、搏斗、翻腾表演就源于猴拳,通过武打艺术手段将孙悟空机灵、聪明、勇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武术的社会表演化本身就和京剧武打艺术有同根同源和表现上的契合。京剧中很多表演大师本身就是武术的忠实传承者和习练者,京剧北派武生泰斗杨小楼就喜欢钻研各派武术,并从中汲取精华,将其技巧融汇于京剧,强化京剧的表演艺术效果。另外,武术使用的器械对京剧道具的影响,从武术的器械原型改良还原出诸多武打器械而丰富了舞台艺术素材,从武术表演的着装影响到了戏剧着装道具。武术使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表演形式更加多姿多彩,京剧武打也以艺术形式展现了武术的美,使人们对传统武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京剧武打艺术系统的武术哲学表现思维

武术中练拳就是以技术来体察修行拳理之道,无道无以阐拳。持之以恒修持的即是拳技千变万化的“理”,拳技以“理”推演出了拳技招式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的技击辩证思想。京剧武打是以武术拳脚姿势、器械的素材为基础进行舞台艺术化的套子和表演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以阴阳、动静、虚实、刚柔等武术理论最基本的辩证哲学思想为指导,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哲学思想的表现程度和手段,在舞台武打表现中和舞台艺术化的彰显中更夸大地呈现出武术诸多技法辩证思路,同时还围绕剧情、人物的心理与故事情节从武打技法中强化表露出来内在的人文情愫。

(一)京剧武打艺术系统的阴阳艺术表现思维

阴阳学说从字面可以解释为阳光的普照状态,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阴阳存在日常生活认识当中,包括对立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现象,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变化发展。阴阳对立的状态处处可见,如上下、左右、动静、攻守、刚柔、虚实等等。阴阳相关性指明了事物或现象阴阳是相互关联的,如自然界中五种基本物质木、水、金、土、火,相互间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因本质属性和特性使然,而产生五行相生和相克的走势。如武打艺术中的攻与守,二者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本能现象,其守性被动而封闭,攻性积极而开放,故守属阴,攻属阳。又如撇子武生的翻腾跳跃为阳,落地蓄劲为阴。武打艺术也强调以阴阳转化来处理和理解武打动作编排的技巧,阴阳消长、互为对立根据是打法的基本原理,依据此理论,武打动作练习或攻防运用时,都要注意身体肌肉力量的变化收缩(阳)与舒展(阴)的有序配合。将阴阳的认识观和技术思路协调一致,统筹于身体来完成技术动作的理念,才会周身灵便,才有有刚有柔,才能上达于意境之道。

(二)京剧武打虚实的哲学思维

虚、实呈现出事物在实际与思想观念中的状态,《吴子料敌》:“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古代哲学文化对虚、实有更广泛的内容与意义,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武打艺术中的攻防与军事思想有相通性。唐顺之《武编》中也论及“势”与“虚实”技理,“拳有定势,而用时则无定势。作势之时,有虚有实,所谓惊法者虚,所谓取法者实也。”其“惊虚”与“实取”的变化,正是手搏实战中重要的虚实思维法则了,有了虚、实的对立变化才有了武打艺术对战中巧妙与神化的意趣,从而确立了以“势法”论拳艺的学理要则。虚、实是建立在阴阳理论上的技击法则,做到敌我虚实分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节节贯通,才能有“阴阳不测谓之神”的意趣。武打艺术中虚实是因套子招势、环境情节、舞台效应与故事背景的变化而改变,虚可变实,实可成虚,京剧武打来源于传统武术,还包含了杂耍、舞蹈的内容,它的打斗更具舞台表现艺术化,通过逼真的艺术化来体现真实,做到逼真就得有打斗动作变化上的虚实分明与变化,如《雁荡山》的九毛攒,借以技巧的手段、动作和把子虚实的套接,表现武打的赏心悦目。

(三)京剧武打的动静、刚柔的艺术辩证思维

京剧武打无论是势势相承的个人演练套路,还是舞台对打的艺术搏斗,都体现了攻防技击特点和动静、刚柔的艺术变化。、动静的艺术表现思维,不仅包括内在心志精神的内守动静和外在形体打法运行手段外象的动静,还要协调配合内外的动静平衡,主张外在四肢百骸与内在心灵整体的动静运势统一。内静是精神内守,外动是形体表演,动静以人物内心、故事情节、环境和敌我变化为手段,以表演者的身体和演艺功夫细节来体验动静变化并刻画出人物特点。静是体力上的放松与心理上的平衡,并非完全不动,静是艺术,动是目的,静可以明了和表现自身内心形势变化,从静中彰显动的表演理论。这和武术的静是战术,动是目的,静可以明了和查验敌我劲力快慢变化形势,从静中厘清思路指导技击方法进攻取胜、以静制动是一样的。京剧武打是表现性艺术,它的动静和武术的动静目的追求不一样,但是在身体和心里对打出的技法与形体的要求是同样的,京剧武打不仅靠动静的区分表现出武打的技术思路般升降起伏,同样依据刚柔这对辩证思维来指导艺术和表现。刚柔是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对立又统一的形态,刚柔是京剧武打表现手段的基本特性,包含打斗技法劲力的快慢与输出的大小以及劲力巧妙运用的方法与手段。在对打的过程中,刚与弱的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刚是有利因素,抗衡劲力的饱满强劲,具有沉实的冲击;弱是不利的因素,抗衡劲力的渺小轻飘不达,常规情况下,是强胜弱败,如果内因与外因起了变化,不利于强的一面,而利于弱的一面,则弱的会变强,强的也会变弱。深层次上看,刚柔又综合地表现为阴阳有无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换,从而构成巧妙莫测的对打表演活动。如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店主刘利华在深夜黑暗中的打斗,黑夜摸索表现静与柔,器械的碰触与刺杀打斗瞬间表现出动与刚的激烈。武打搭手打斗中的快与慢、轻与重、迅与定、攻与防、进与退、屈与伸等等表现都是靠演员身体技法对阴阳、虚实、动静和刚柔的深刻把握,把握准确才能塑造好人物打斗表演特点和完成巧妙精彩的舞台艺术对阵。

四、结语

象势动静范文篇3

关键词:中国绘画象势动静生命感

中国绘画的媒介——象

“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元,传统美学命题中有观物取象、澄怀味象、大象无形、超以象外等。“象”又是审美活动的中心内容。艺术中的最高意境是“象外之象”,之所谓“境生于象外”,这是画家在对艺术形象的体验中所浮现的心灵境界,它是从画者的意中之境到观者的意中之境的转换。

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最重要的生命符号——“汉字之象”和“易象”的影响下,产生了中国独特的重象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表现为“象”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也同样体现在“象”这个范畴上。在“象”纷纭复杂的意义中,有关艺术方面的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

自然之象是艺术家观照之客体,观象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意中之象是在外在观照和内在缘虑中产生的意象,它是艺术体验所带来的神会,并形成艺术形象。象外之象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它是一种“虚象”。此四者贯穿于艺术创作论、本体论、接受论三个理论板块,用古人的话说,即经过了“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的动态建构过程。

“象”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又是绘画艺术的本体。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在于由“象”所展开的艺术论述中,正是它决定了中国的艺术起源论、审美体验论、艺术表达论、批评方法论,决定了中国审美意象体系的总体框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中国艺术以情为核心,毋宁说它以“象”为核心。中国美学是形而上的美学,是模仿和表现的统一,感性形态和观念内容的统一,它统一于“象”。

中国绘画的布局——势

经营布局是中国画比较重要的事。东晋时期顾恺之提出“置阵布势”之说,开启了中国画论中重势的先河。画面就是一个空间,是画者的生命世界。山川万物,千姿百态,画面的结构,就是要倾心于它们的组合之中,在屈伸变换穿插映带中显现出生命。万物一体的贯联,称之为气;联系的物象之间又彼此冲突,称之为势。如沈宗骞所说:“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这种既联系又冲荡的特点在绘画形式中体现,造成一种形式张力。中国绘画就是要在安静表相中展露内在的冲突,因此,中国画的生命冲荡形式是一种内在的奔突,是一种势。

气与势成为中国绘画的生命与灵魂。关于如何取势有两种方式:一是“以笔之气势,貌物之体势”,二是“气交冲漠,与神为徒”。为了营造充满生气的画面,中国绘画的选题,无论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都以表现生命精神为根本目标。这种追求生命感的创作,首先体现在对动感的重视上。画面的似与不似都可放置一旁,将传神放在首位。画面最忌讳的就是死、板、僵、结、滞。画面构图中,奉行的基本准则就是通过画面的组织结构的处理,使画面生动、活泼,使静止的画面充满灵气。在空间的布势上,中国画家偏爱云烟。云烟缥缈,似近若远,似有若无,将人带入一种特有的境界中。“烟者,山之气也,林之气也。”得云烟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在氤氲流荡中合于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云烟雾霭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有了云烟就有了一气贯注之势,有了活力。云烟又给人一种梦幻感、朦胧感、渺远感,为中国画追求宇宙生命提供了表现的条件。

中国绘画的审美——动静相合

中国绘画充满了深厚的时间意识,力图突破空间的再现。时空观起源于《易经》和先秦道家,宗白华说:“‘虚’,宇也,空间也。‘动’,宙也,时间也。”由此可见,“动”是中国时空观的根本。它决定了古典绘画的空间不是凝固的、静态的空间,而是熔铸了时间意味的时空同体。画面之中的虚、空、白也并非“无有”,而是宇宙生命的绵延与生气灌注其间的灵动的生命空间。

中国绘画重在“变”与“易”的生生不已,这是中国绘画的审美品评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的本质规定的。由生动入气韵,首先是气韵化生出“动”,即“有”生于“无”的“造化”玄妙。绘画所凝定的就是这瞬间生成之妙,即绘画所谓“齐造化之功”(张彦远)。再者,气韵自身的“生动”是更重要的,即强调绘画与生命之“活”的相通,意指生命在画中的流动不息。同时,气又为“动”之载体,动是“气”之动。其实,这空间之“灵”性就是气韵之“动”的赐予,气韵之“生动”就意味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律动。宗炳《画山水序》曰:“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同会。”这就将目“观”与心“游”相和,画面中流遍的气韵要在个体生命内得以安顿,并归根在“游心”之中。可见,正是由于视线的运动,才会将绘画空间的节奏潜化为审美心理的节律动感,它重在心灵与妙境的偶然相逢,重在观照成形的随即性与偶然性。

在诸多形态内的观照流程,无论是纵观竖式条幅时目光的上下回环往复,还是扫视横式长卷时眼光的由右向左之移动游历,都不是置身于定点的一览无余,而是随着“多中心”视点的移动,并将意象在内心并置叠加,从而成为完整的绘画意象。如此一来,审美观照的“游”就与绘画本身的“动”贯通起来。这种意识具有宇宙的轮回节律,并力图在绘画里创生出一个极具情感色彩的生存空间。这里,绘画的空间方位往往扩散成交替节奏,甚至情感、情绪的变化节奏,从而使绘画真正成为了一种“流动的乐章”,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品性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张延风.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象势动静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太极拳;传统美学观点;特征

1太极拳的思想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底蕴,太极拳就是植根于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上产生、发展、壮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太极拳美学思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太极拳的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刚柔相济的特点可以看出其渗透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中的易学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尤为突出。

1.1易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著作,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太极拳的“太极”二字出自于《易经》。它将自然规律归纳为“太极八卦”,即“易在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周易·系辞上》中称:“一阴一阳之谓道。”易学辩证法最基本的范畴是阴阳,如天地、刚柔、动静等,都是阴阳对立的,因此,阴阳是概括一切统一物的两个矛盾方面的抽象概念。《易传》对矛盾两方面是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使个体有所改变,它注重的是对立面的和谐统一。阴阳的协调统一以及阴阳的相互转化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太极拳法和拳术理论等方面。

在太极拳中,阴阳以相融的方式表现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与阳相互包含,这两种对立因素在同一动作中以一种和谐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运动中,柔并非软弱无力,刚并非僵硬,即“刚柔相济”。运动中的动作要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太虚则必然轻浮,容易失去平衡;太实就会使动作呆滞。不仅刚柔如此,动静、疾徐等对立因素也都是以阴阳相融的方式而存在。在太极拳的攻防技术方面中阴阳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如:“以退为进”,“顺势而攻”都是对此形象的说明。表现在太极拳动作多变,微妙莫测,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从而柔弱胜刚强,用智来取胜,形成智能型的竞技攻击特征。因而有人说,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已掌握了攻防技击的根本方法。如王宗岳所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阴阳的变化使简单的运动速度升华为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它通过运动中的虚实、刚柔、动静、疾徐、轻重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太极拳的不同于其他运动的美学特征。

1.2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我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可大致分为下列两种类型:一种是儒家有道德意义的“天”与人合一的思想。第二种是道家无道德意义的“道”与人合一思想。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他主张天与人相通,人性乃“天之所与”,天道有道德意义,而人察受天道,因此人性乃是有道德意义的。人之性善有天为根据,庄子也主张天人合一,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根,人便以道为本。庄子明显通过“坐忘”、“心斋”即一种忘我的经验、意识取消一切区别,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的“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一是最高审美原则。天人合一其实就是忘我的境界,也可以讲是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审美主体与周围的事物融合为一体的感受。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逐渐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太极拳的拳法和拳术理论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天人整体观,天人统一的基础是人对天道的追求,不是向外的探索,仅仅是对内在的超越,从而形成了重视审美主体自身意义的意向性思维方式,以至于人们忽视了对动作本身认知的事实真相,而偏向于主体对动作的心理感受的真实,形成了对动作的情感审美体验。对攻防格斗的超越是审美意识的核心,超越一切事物的有限性,物我一体,使太极拳练习者忘记自我在演练,欣赏者的忘我境界就是完全把自我融入到太极拳运动之中,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还有一方面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太极拳拳术借用自然界的宏观景象对动作内在精神与气势作象征性的比喻,其目的是体现动作的精神、节奏、气势和风格,例如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就表现出了动作舒展大气的风格和气势。这种与动作原形为主体的情感导向,以外界事物为内容的联想与类推,不仅激活了客体,使它增添了动作概念以外的某种内在的气势和风韵,同时也是对太极拳中“内外兼修”淋漓尽致的具体表现。

2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是中国思想的主流和精髓,它们能净化人的心灵,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对于中国传统太极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阎。传统的美学思想更是亘古绵长,其中虚实互生、计白当黑、天人合一、意境和谐统一以及师法自然等美学观念在太极拳中得到广泛运用。

中国传统审美观强调人的精神与审美对象的和谐统一,这种审美思想来源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情与景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从而产生出“和为美”的思想。在太极拳中,追求人、物、空间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的身体与环境的和谐,以及追求人的心理与空间的和谐,是创造和谐的意境美的前提。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谈到“意境”是“意”与“情”、“理”与“境”、“形”与“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太极拳应强调意境的营造,给人一个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动作的含蓄与明朗、动作的视觉冲击、人们对优美动作的凝视、人与动作的精神交流,都将张扬与含蓄之美融人意境中,这种意境正是具备了情与景、形与神相统一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美在感悟”。是一种“物我两忘”和“天人合一”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的外在体现,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天人和谐为之美”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殊内容,如气、韵、表、阳刚、阴柔等均被太极拳吸收,形成了太极拳的传统美学特征,即强调矛盾的统一,追求内在含蓄的表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使太极之美表现为阳阴之间的结合,虚实之间的变化,刚柔之间的相济,动静之间的相间。

3太极拳的传统美学特征

3.1身法之美

身法之美,即身体变化方法美。拳论言:“身必以端正为本,以周身自然为妙。”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中正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安舒即百骸自然舒适,不紧张用力者也。太极拳身法的关键是端正、自然、顺舒、灵动。为符合此四项原则,武禹襄提出了“身法八要”,身法八要即含胸、拔背、裹档、护腌、提顶、吊档、松肩、沉肘。端正、自然、顺舒、灵动的身法使太极拳具有与其他运动不相同的美。

3.2姿态之美

姿态之美,即姿势、架势美,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姿势的。太极拳讲“五弓”,处处呈圆弧,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圆档松胯,尾间中正,动静有常,姿势均匀,势势相连,绵绵不断,“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富有阴柔之美。

3.3意境之美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太极拳倾注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和民族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的“意境”通常被解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也就是主体和客观在审美过程中的统一。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讲,是“情”与“理”的统一;从客观对象来讲,是“形”与“神”的统一;正是“情”与“理”、“形”与“神”这四个方面的不同程度的渗透与配合,才构成了审美和艺术的不同境界。太极拳演练者在达到“形”与“神”和谐统一的同时,同时又表现出有不同特点的艺术风格,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美的联想,具体的表现在以势夺人,以形娱人,以神感人,以气贯穿始终,让我们欣赏太极拳的演练就像品味着一首抒情诗,优美、高雅、从容而又充满神韵。从而使两种角色的人物“忘情”,从“物我两忘”到“物我统一”的最高审美理想境地,品味醇厚的太极拳文化。

3.4和谐之美

中世纪意大利的托马斯·阿奎认为美的三要素是:完整、和谐、鲜明。法国作家雨果也认为美是一种和谐完整的形式。而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太极拳运动给人的自然轻松、舒畅愉悦的感觉正体现了它的和谐完整之美,从而使太极拳成为真正的充满丰富创造力的审美活动,使之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和谐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审美理念,在太极拳中具体表现在动静和、刚柔和、阴阳和、虚实和、形神和,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成为太极拳中优美的旋律。以“白鹤亮翅”为例,从动作方法上看,它的虚实、动静、刚柔等因素在统一中对立,而又融为一体,使动作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动静相间,体现出圆滑连贯自如的动作特征以及动作的和谐之美。太极拳是由一系列螺旋缠绕动作组成的,每一个动作运行都几乎是圆形。在演练时,要求以内气来催动外形,一招一势都要贯穿一气,劲变则意连,意到则气到,一动全动,一腰为中心轴,节节贯穿,不丢不顶,周转自如,其攻防含义大多数都隐藏在内而不显露与外。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讲究“神与气合,气与身合“、内外兼修,这就体现了其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正如太极《十三式行功心解》中所说的“形如搏兔之鹊,神如捕兔之猫”,这就要求演练者要有像鹊一样矫健的身形和像猫一样随时出击的形态,这就是体现了形与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似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神似是太极拳比较高的境界。只有当外部的形与内部的神在太极拳中趋于和谐,才能使拳势与意念达成契合,从而使外在的形体与内在的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运动,最终达到淳厚而优雅的意境,使太极拳的演练者和观赏者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3.5神韵之美

神韵是表现太极拳演练者的情趣与意向的一个较高的层次。一招一势,一拳一腿,都与“神”相配合。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形的灵魂,形现则神生。任何缺乏神韵的运动只能让人看成是一个躯体在扭动,却看不到内在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当演练者把韵律、姿态与神韵经过细心的思考和领会后,使之揉合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有机体后,太极拳才具有观赏价值。太极拳中韵味和美感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古言道:“韵者,美之极。”“神韵”从何而来?神韵从超然于世俗之外的节操、气概,从而表现出神态、气度。比如,快如风,缓如风、重如铁、轻如叶、动如涛、静如月等正是对韵的展现。太极拳中对神韵美更好的展现,从而提高太极拳的审美情趣。

3.6劲力之美

劲力即太极拳中的劲法和力度。王宗岳在《太极拳论》把劲力看作是通往神明的先决条件。劲力最主要的成分是刚与柔。刚与柔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属性,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柔是形体动作的连贯、柔和、流畅的艺术效果,气势宏大、意趣沉稳的气态和神色。太极拳表现以柔劲为主,有“四两含蓄拔千斤”之妙。太极拳的柔和却并非松懈,给人一种含蓄且生动的武术技艺的美感,表现出超现实的审美情趣,具有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公务员之家

3.7虚实之美

“虚实”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太极拳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虚实这一范畴是老子提出的。老子的观点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是“道”,《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杨澄甫认为:太极拳术以虚实为第一要义,要求在动作中要体现出虚实。太极拳谱对虚实也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变转虚实要留意也;虚实亦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在太极拳中,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实则右足虚,其落点也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因此处处有一虚一实,内劲中正不偏不倚,来达到内含虚实而不露的境界。虚实相生,虚实互用,何处是虚,何处是实的共同的目标是虚灵,因此富于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虚实是一种独特的美。

象势动静范文篇5

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柳为伤离别,流水隐喻凡事听其自逝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自然会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晚唐诗人薛莹《秋日湖上》:“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滚滚东逝之水,加之以“落日”、“烟波”等意象,充分渲染一个“愁”字,怀古伤今之情溢于笔端。

二、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暮秋、黄昏、寒鸦点点、悠悠江水,所有这一切都渲染出孤独、寂静、空虚的意境,可谓辞尽意不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波撼”从湖的浩阔与声势两个方面给人以雄阔的意境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以下术语可在分析诗歌意境时参考使用: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等。

三、由意象、意境推知诗的主旨

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往往也通过记叙、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会容易理解些。如果诗中少有叙、议成份,就得借助于意象、意境来分析主旨了。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端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另外,借助于意象、意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碧草春色”、“黄鹂好音”,春光无限也。然着“自”、“空”二字,一片诗心尽在“庭草自春,新莺空啭”的寂寞、荒凉意境之中,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面的正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者何人也?当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志在匡国的千古仁人志士,此所谓“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又使幽静、沉寂的画面浮动起来、活跃起来,再加之“寒江”、“雪”,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之中的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四、由主旨而进一步推及表现手法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鉴赏能力之一。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怎样写出来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两句看似眼前之景,实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为情景交融之笔法;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为物我交融之境。

除了修辞手法之外,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起兴、虚实结合、联想、想像、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当然,以上鉴赏诗歌四步曲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调动更多的因素帮助我们来解读诗歌。而真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更好地解诗歌,才是我们追求的阅读境界。

象势动静范文篇6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象势动静范文篇7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象势动静范文篇8

“男女错位”

每位学生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希望在别人特别是在异性面前留有好的印象,表现出不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好胜求强的心理定势,最好让男女生错位搭配。这样安排,能在无形中激励学生好学上进,事事抢先的积极性,尤其对经常违纪的同学也能起到很好的收敛和约束作用,使他们不至于在教室里为所欲为,造成不良影响。

“动静错位”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旦让几位既“健谈”又“好动”且不愿学习的学生混在一起,就会很快形成一个“小气候”,使班级纪律“大打折扣,全面降价”。他们有时甚至“无风也能起浪”,特别是在没有教师的时候,教室便成了他们的“天地”,惹是生非,无中生有,搞得“鸡犬不宁”,影响他人学习,在班级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在排座位时,最好能把这些喜欢讲话的“吵客”与平时克制能力强,很自觉,喜欢安静,性格又比较内向的学生“错位搭配”,这样就使他们行不成“气候”,失去随便讲话的“市场”和环境,久而久之,成为“孤家寡人”。俗话说:“一只碗不响,两只碗叮当,”由于没人理睬,无人应和,他们也就不再会自讨没趣,渐渐地就不再喜欢随便声张,变得安分守己,安心学习。

象势动静范文篇9

1.《踏歌》的舞蹈形态

《踏歌》的编导孙颖积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创作了这部作品,其舞蹈具有中国汉代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一是"怀悫素驰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诚的神态追寻旷远的境界促成了女乐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态特征;二是"动赴度顾应声机讯体轻",汉代女乐舞者以"纤腰"、"轻身"为美,舞蹈"机迅体轻"却又节奏感极强,如赋中所说"兀动赴度,指顾应声",舞者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其三,是"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袅,云转飘忽"。

《踏歌》在静态舞姿上大量借鉴了古代遗存汉画砖的造型,在动态中大胆运用藏族牧区民间舞蹈动律,展示了汉魏舞风的奇妙瑰丽,再现了民间古补的踏歌风格。舞蹈动作运用了"一边动"的独特舞姿,180度运动弥补了动作的协调对称,基本是"一顺边"运动。如:顿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带右臂向左前方扣盖、顿步;然后,向前行进,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高前后收送、第八拍,斜前举臂的动作。这样典型的"一顺边"动作使舞蹈更显得新颖别致,别有一番韵味。舞蹈始终在运动,如行云流水;旁侧三道弯体态打破了以前一提汉风三道弯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态,静态中含着一种自然的动感,同时也颇居妖媚之美。《踏歌》在传统调度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对比恰到好处,一顿、一流动更为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风姿。

2.《踏歌》的历史文化精神

首先,《踏歌》的运动方式有逆向起动和圆孤轨迹,这里深积着我们民族的运动时空观就?以退为进","以起点为终点",空间上"以无为有","以弧线构球体"的观念。《踏歌》中舞者身体前俯后仰亦为阴阳配合,脚步有虚有实,欲左先右,欲扬先抑,欲进选退,婉转回旋,其规律与老子《道德经》"反复其道"相吻合,即宇宙运动的发生不必寻找外在的动力,其动力在自身内部的"反"与"复"。

其次,《踏歌》的舞蹈形态中具有"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正如《舞蹈形态学》书中所言,"舞蹈不单纯是一种''''运动''''形态,更是一种''''审美''''形态,而这种运动的审美,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的审美,一方面又是改造人体的审美。"我们注意到,中国古典舞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以人体线条的呈现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体的文化限制来构?行云流水"的审美意象。用孙颖先生的话来说,叫"中国古典舞的一个特征是外观面软松驰,气、力内运以为骨梗,龙趋凤回、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事实上,这种特征的形成,与我们文化传统中''''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相关联。所谓"得意忘形",是不重人的外观体态而重人的内在品性,因为"中人思想多从自身做起,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行为,向外发展;退而独善,进而兼济,所谓''''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此一道德修养的程序。西人则是由外在的要求,渐次达到自身的道德修养。西方的道德观念多来自外在规定而非自身形成。中人对美的修养偏重人为之美,尤其对人体的观念更偏重于人为的服饰与内在的品德修养;西人趋向于自然美,尤其对人体美的欣赏有崇高的境界。"得意忘形"的人体审美观导致了服饰对人体某种程度上的文化限制并最终决定了舞蹈的运动形态。这种限制主要在袖手、束腰、隆髻和缠足4个方面。《踏歌》的袖手使舞蹈"若轻云之蔽月","踏歌"的"束腰"使舞蹈"斜拽裾时云欲生","踏歌"的"隆髻"使舞蹈"虹裳霞帔步摇冠","踏歌"舞者虽未缠足,但可想象缠足更加"回旋有凌云之态"。由于对人体在"形"上的限制,"踏?作为中国古典舞更注意内蕴之"意"的开拓,使其表现追求"意生象外"的境界。

3.《踏歌》的意象体会

《踏歌》舞蹈形态所创作出的"意象"很抽象,其"意"是意味深长的。有必要从历史时代对人的心理影响谈起,有必要理解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中国文化。

象势动静范文篇10

关键词:古筝;传统艺术;虚;实;虚实相生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虚与实的概念贯穿始终,关乎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古筝是一种高雅的民族乐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古人精美的诗句传达了古筝演奏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不仅如此,古筝还在历史长河中被赋予陶冶情操的作用和启智教化的功能,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目前古筝专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多侧重于乐曲个例分析、单一技法的运用研究,同时也有少量的筝派研究。虽然音色虚实的概念常被提及,但鲜有将艺术虚实理论与古筝演奏结合起来进行专题研究。本文以我国传统艺术中的虚实观念为理论视角,以不同种类筝曲的虚实应用为研究对象,表达自己的一些初步见解,以期对古筝演奏有所启迪和裨益。

一、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在中国众多传统文化艺术中,虚与实是一对极其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妥善处理二者矛盾,是我国传统艺术理应遵循的原则[1];虚与实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促进了祖国传统艺术的创新和繁荣[2]。虚实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也为人津津乐道,例如书法与绘画中常用来表现虚实的留白,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舞蹈中的动静结合等。虚实相生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哲学层面上,虚与实是一个关涉宇宙世界观的形而上问题。中国最早的虚实论可上溯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有无论[3]。对此文艺评论家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推论。一派为“老庄”,一派为“孔孟”。老庄派认为:虚比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源头与起因,没有虚的存在,万物就不能繁衍生息,更侧重于无中生有。“孔孟”派则以“实”为美,但认为事物的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实的层面,而是要以实传虚,从而形成神妙的虚无意境。老庄与孔孟虽分两派,但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并不矛盾,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阴阳结合,虚实相生[2]。中国古代绘画讲究视无形为有形,常以虚实对立的绘画视角进行艺术创造[4]。虚实对立可理解为客观形象的描绘与画面所传达意义之对立,也可理解为笔画紧密处与留白之对立,充实之美与空灵之美之对立,更可理解为笔墨之痕与笔墨之下气韵之对立。古代绘画立足于“实”,而追求“虚”,充分展现了“实”与“虚”之间的艺术张力。书法是更广泛、集中表现虚实相生的艺术。例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是指字与字之间的参差错落、行与行之间的安排布局、字体本身的上下结构、笔画之间的疏近远离、不同字体的变换、字体大小的搭配等。作书时,若可因字生势,合理安排虚实,就可以使整幅作品协调美观,字与字就可以相互呼应。而对于习书者来说,一幅作品中黑色的字为“实”,隐藏在黑色字体下的留白与不同字形之间的搭配为“虚”,只有在黑与白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情况下,才能使整幅作品共耀风神,达到一个阴阳结合、虚实相生的整体效果[5]。中国传统音乐中,虚实相生最典型的范例大概就是“余音缭绕”与“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在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们可以全然感受到音乐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之美,领略到音乐创作中虚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无声”似“有声”之中的无声,同时又以“无声”填补了“有声”,有余音绕梁之感。琵琶女将整个音乐的“无声”运用到了一个极其高妙的境界,将“虚”的概念上升至整个演奏过程中,“无声”也成为乐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空间[6]。进入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古筝艺术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潮,全国习筝者已达数百万之多,其繁盛景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样的发展趋势要求古筝从业者必须具有更加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专业的教学能力。而虚实观念对于古筝演奏来说就是一项极其专业化的要求,需要古筝从业者加以重视与研究。

二、以实传虚———运用音乐之声传达思想与意境

艺术的目的在于表达生活,歌颂生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故而艺术的创作在于模仿生活之后所传达的思想与艺术境界。美学大师宗白华《美学散步》中明确指出:艺术中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便是化景物为情思,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足以动人,以虚为虚,又是完全的虚无,唯有以实传虚,才有无穷的意味,幽远的境界[2]。绘画中,画内为实,画外为虚,观者通过画中的某个物象联想到画外一物,或从画内局部联想到画外整体[1];类比音乐,它是人们利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模拟生活中处处可听的声音,而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音乐之声为实,观众从音乐当中感受到的情绪悲欢、联想到的一切相关音乐的事物为虚,客观音乐表达具体意象。例如标题音乐可以从题目中明确知晓乐曲表达的具体意象为何物,古筝乐曲中大多数为此类标题音乐,如筝曲《山水》《晓雾》,其一方面运用具体的乐音模仿出具体的意象,如《山水》中的水滴声、《晓雾》中鸟鸣声,此为“实”;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乐音的模仿,传达给听众的意境之美为“虚”,以实传虚方为乐曲意义所在。筝曲《晓雾》引子中,均衡流动的十六分音符将一条忽明忽暗的旋律线隐藏其中,给出了主题的片断痕迹[7]。故而此处的乐音弹奏就是无规律的弱虚音,渐渐烘托出主旋律,由弱渐强的趋势也不应太有规律可循,音乐处理也可以适当地将附点音符无规律地穿插其中。这样的乐音表现才可将薄雾飘动、游离弥漫的晨雾意境传达给观众,以实传虚的目的才更加深入。渐渐的,仿佛电影镜头由远拉近,生机勃勃的清晨景物在晓雾笼罩下隐隐约约,趋渐清晰。左手缓缓出现的四个乐音,像晨雾中逐渐出现的三三两两行人,此处可运用左手的小指弹奏出比晨雾稍强些的乐音来打破这一片寂静。此处需要的乐音,声音虽弱,却不能作虚。渐渐地,左手从这四个音慢慢无规律递增,渐渐将旋律填充,将晨雾图变得越来越丰满。随着左手乐音的逐渐增多与音量的渐渐加强,可以想象得到晨雾中逐渐热闹的大街……乐曲中京剧唱腔的模仿与鸟鸣的模仿,更是作曲者运用意象的模仿来达到的一种意境的传达。乐音具体地对某一意象的模仿只是表象的,它需要演奏者对乐曲的二次创作与处理,运用以实传虚的艺术处理手段,才可将更完善的意境传达给欣赏者。

三、以虚填实———无声胜有声虚实对立的“实”

为筝曲有声之处,“虚”为无声之处。无声之处包含古筝独奏曲中的无声之处与其他伴奏乐器的合奏无声之处。独奏曲之中的无声之处又包含了段落与段落气息的链接、句子与句子间手腕调动,以及个别余音或空拍等。与其他伴奏乐器的合奏,无声之处为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音乐对话、相互配合,这些虚处看似为单纯的空拍或休止,其处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单纯地留出空白,或是充分利用空白做出余音,或是切断余音刻意制造出断音之感的留白,都是对乐曲“虚”处不同的处理方式。古筝演奏最强调的就是以韵补声。以右手弹奏为实,左手压韵为虚,以韵补声,虚实相生。相较于单纯地留出空白,其利用了左手压韵填补了右手乐音的空缺。古筝作为民乐弹拨乐器,不同于拉弦乐。拉弦乐器的声与韵是自成一体的,例如二胡。而古筝弹拨是颗粒性的,音与音之间是有空隙的,为了使乐曲声韵更加完整,也就有了以韵补声这一演奏技法与要求。捂弦,即弹奏完旋律音后立即用手掌侧面捂压琴弦,阻碍琴弦余音发声的技法。此技法不同于以韵补声,是利用断韵来创造意境,用无声之感突出表达坚定、果敢的音乐思想,起到无声胜有声的音乐效果。

四、虚实结合———古筝演奏中的动与静

不论是古筝演奏还是其他音乐表现形式,动静结合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区别于单纯的音乐欣赏,古筝演奏形式中观者除了可以欣赏到演奏者所弹奏的音乐之外,还可全方位地在音乐厅里观赏到演奏者对乐曲的即时创作。手腕与臂膀间的配合起伏,头部及身体对于乐曲重音的强调,气息在旋律与拍子中的律动,都是舞台表演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肢体的表现力往往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将观众带入演奏者所表达的意境之中,使观众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与意境有一个更加强烈的感受。除动态要素外,乐曲部分空拍处或结束处往往需要演奏者将手腕在空中保持提腕静止动作片刻,方显乐曲之静谧,使乐曲更具有终止式的结束感。筝曲《云裳诉》来源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欣赏者仅欣赏音频,情感的冲击力较演奏现场相差甚远。演奏现场的观者可直接从演奏者的舞台表现力中获取乐曲所表达的意境信息。演奏《云裳诉》这类情感浓郁的乐曲,表情一般略显凝重,以表达乐曲情感之浓厚与深醇,从开始到高潮再到结束有一个明显的表情变化,来展现乐曲情绪从平稳至激动再回归平稳的状态。此曲与协奏乐器钢琴的气口配合有十几处之多,每处配合都需做到心中有数,何处需换长气,何处只稍作停顿,何处肢体需做合理提腕与较大的肢体动作。这些舞台表现的动态基本要素可以被定义为古筝演奏中的“虚”,而静态处理与音乐声响表现为“实”,是这些“虚”的基本承载体。将舞台表现力的动态要素贯穿到静态的音乐之中,动静结合,为乐曲二次创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以达到曲动心动的境界,这样的演奏才可称之为演奏而非弹奏。

五、虚实相生———指尖强弱与虚实的辩证统一古筝演奏的“同曲异工”

在于对同一首乐曲的不同处理,其包含了乐音强弱的处理和气息的处理等。古筝音色的虚实与强弱又有着矛盾统一的规律,指尖虚与实在音色上的差异与感受大致可分为四类音型:强实音、弱实音、强虚音和弱虚音,合理认识这些差异,妥善处理不同乐曲中乐音强弱与虚实的辩证关系,是古筝演奏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具体实施也需要从音量的强弱、手指弹奏的方向及力的作用点去理解和操作。音量的强弱是容易理解和操作的,强即为音的响度大,手指对琴弦的弹拨作用力越大,琴弦的振幅就大,音量就越强,反之,弹拨作用力越小,音量就越弱。[8]强实音是在听觉直观感受下响度大且饱满有力的乐音,适用于比较先声夺人的引子或快板等颗粒性较强的乐段,造成的直观情感表现力为欢快、粗狂、豪放等,适用于北派筝曲;弹奏此类音,手指对琴弦的作用力应在其可控范围内做到相对较大;手指弹奏的方向应朝手掌心,力量集中在小关节发力。义甲确保正面触弦的作用点,而后注意演奏者自身作用力的施加与琴弦所给予的反作用力,由整体身体力的发出过渡到臂膀再到手指之间,手指挤压琴弦,再感受到琴弦的反作用力后,匀速饱满地将该音从指尖流出,达到音色实而不燥。弱实音要求弱而不虚,听觉直观感受下响度小,却具有一定穿透力。如描写水滴这一意象,声虽小,却水滴石穿,蕴含力道;适用于大多数筝曲的弱音之处,直观情感表现为含蓄、柔情等较收敛的情绪;对于弹奏实音的把握基本与强实音相同,利用气息稳住手腕、手臂及手掌,尤其需要撑住手掌,将力控制在自己的手掌心之内,由整体身体力的发出过渡到臂膀再到手指之间,手指挤压琴弦,再感受到琴弦的反作用力后,匀速分一半的力渡给指尖,方可弹出相较于强实音音量较小的音色,区别之处就在于手掌过渡到指尖力的多少。虚的音色在许多筝者看来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认为其打破了古筝演奏中该有的力度与气息要求,笔者却不敢苟同。书法《九势》一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是讲作书的一切,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自然的音色即是本真的音色,故而没有错误的音色,只有合适的音色,不能完全否定“虚”这一音色要求,只是在不同的乐曲之中,音色要求不同罢了。但强虚音一般不建议采用,其听觉感受下为响度大,极其躁动,徒有宏大的外壳,声音却听起来很散,不集中,不适合用于古筝演奏之中。反之弱虚音一般听觉直观感受为响度小、无力的、飘飘然的。往往用来表现这类特点的意象有:雾、气、云霞等。飘渺无形之感也只有这类音色才可表现。弹奏此类音型,方向与实音相同,同样是朝掌心,义甲正面触弦,手腕、臂膀相对放松,弱弹出相应的音符即可,相较于实音来说,演奏者身体的作用力要相对小一些,气息从身体到指尖的过渡也并不明显,同时虚音的把握也要有些许气息的支撑与控制,相较于实音来说没那么明显的气息支撑。

总之,“虚”音一定要弱弹,但“弱”音并不一定就为“虚”音,弱音实弹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弹奏技法,这其中的辩证关系,需要习筝者加以清晰的思维去认知与感受。

参考文献:

[1]魏启君,张荣军.虚与实的艺术辩证法[J].当代文坛,2012(2).

[2]刘子琪.由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中国艺术中的“虚”与“实”[J].艺术百家,2016(4).

[3]张民勇.知网检索《音乐表演中的虚实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7.

[4]丁昌华,周贵英.《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难点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2(9).

[5]武道湘.颜真卿《颜勤礼碑》楷书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陈方既.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7]张珊.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