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6:23:41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纸质图书;利用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082-03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1]。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2],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纸质图书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中占有很大比例,对大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了解新升本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年级学生纸质图书的利用状况,笔者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3级学生、2014级学生为例,统计分析其借书人数比率、平均借书册数、个人借书数量和借阅图书类型等情况,以期提高大学生图书的利用率。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内容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2年被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笔者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13级及2014级本科生、专科生第一学年办理借阅证人数、借书人数比率、平均借书册数、个人借书数量、借阅图书类型等情况,分析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在获取图书文献信息方面的特点,探讨提高大学生图书利用率的对策。

1.2 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统计分析法,利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图书馆使用的现代电子化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的统计功能,对2013级本科生、专科生,2014级本科生、专科生第一学年借阅的纸质图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时间: 2013级(以下简称“13级”)学生,从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纸质图书的借阅情况;2014级(以下简称“14级”)学生,从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纸质图书的借阅情况。统计来源:“现代电子化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MELINETS)”的流通日志。

2 两个年级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2.1 两个年级学生借书人数比率和平均借书册数统计

笔者统计了13级、14级学生的办证人数、借书人数、借书册数,计算了两个年级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借书人数比率和平均借书册数比,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14级学生的借书人数比率和平均借书册数比都低于13级。就同级学生而言,专科生的借书人数比率和平均借书册数比均高于本科生。

2.2 两个年级个人借书量统计

笔者统计了每个学生借书的册数,是按借书量1~5册、6~10册、10册以上范围统计对应的学生人数,计算各借书量范围学生人数占总借书人数的比率,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一学年借书5册以下的学生占总借书人数的一半以上。14级本科生借阅5册以下图书人数最多,占总借书人数的74.62%。两个年级借书6~10册的学生人数占总借书人数的16%~24%,借书超过10册的人数仅占总借书人数的8%~21%。13级专科生借书超过10册的人数最多,占总借书人数的20.32%,14级本科生借书超过10册的人数最少,仅占借书总人数的8.89%。

2.3 两个年级学生借阅图书大类统计

2.3.1 本科生借阅图书类型统计。笔者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大类统计13级、14级本科生借阅的图书大类的册数,用每一大类册数除以各大类册数总和(表中总计)即为大类借阅率。从表3可以看出,13级本科生借阅了22大类图书中的16类图书,有6大类图书基本]人借阅。14级本科生借阅了22大类图书中的19类图书,有3大类图书无人借阅。两个年级本科生都没有借阅的图书大类是N类、P类和U类。两个年级的本科生借书量排在前9位的图书大类相同,分别是I、H、B、K、S、T、J、O、F类,这9类图书的借书量之和在13级本科学生中占总借书量的94.61%,在14级本科学生中占总借书量的95.17%。两个年级本科生借书大类排列第一位的都是I类,排列第4位的都是K类。

2.3.2 两个年级专科生借阅图书类型统计。笔者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大类统计13级、14级专科学生借阅图书的大类册数,计算大类借阅率。

从表4可以看出,两个年级的专科学生都借阅了22大类图书中相同的20类图书,有2个大类图书没有学生借阅,分别是E类和N类。两个年级的专科学生借阅率排在前9位的图书大类相同,分别是I、H、B、K、S、T、J、F、C类,这9类图书的借书量之和在13级专科学生中占总借书量的95.36%,在14级专科学生中占总借书量的94.18%。两个年级的专科生借阅的图书大类排列第一位的都是I类,排在第9位至12位的相同,均为C、Q、G、R类图书。

3 讨论

3.1 14级学生的借书数量和借书人数比率均低于13级

经笔者统计分析,两个年级的学生第一学年均有将近50%的学生没有到图书馆借过图书,说明学生到图书馆借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14级的学生,不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借书数量和借书人数比率均低于13级学生。笔者分析还发现,同一年级的本科生借书量和借书人数比率小于专科生。

3.2 个人借书册数与借书人数成反比

两个年级个人借书量5册以下的人数均占各自借书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借书数量在6~10册的人数位居第二,借书量10册以上的借书人数占借书总人数的比率最小。14级本科生借书1~5册的人数比率最高,13级本科生次之,13级专科生借阅人数比率最低。借书册数10册以上的借阅比率最高的是13级专科生,其次是14级专科生,借阅比率最低的是14级本科生。由此不难看出,专科生的个人借书热情大于本科生,利用图书馆学习课外知识的主动性强于本科生;14级的学生不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利用图书馆的主动性和频率,均低于13级学生。

3.3 本科生和专科生阅读倾向相同

本科生和专科生借书最多的大类都是文学(I类),占借书总量的一半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学习有所放松,有过度追求闲适、娱乐的趋势。本科生和专科生所借图书前9类除1类不同外,其他8类完全相同。本科生借阅的前9类图书中,O大类图书的借书率排列比较靠前,这是由于本科生第一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是必修课,所以相应的O大类教学参考书被本科生借阅得较多。而专科生的高等数学是考查课,考试及格相对容易,所以借这一类参考书的数量要相对少一些。笔者认为,对于两个年级均未借阅的N类图书或借阅率较低的图书,图书馆可以选择少买或不买。

4 采取措施

4.1 各类专业认知提前介入,引导激发内在阅读需求

学校引领与本校专业有关的行业、企业和专业认知提前介入,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各相关专业的企业家、研发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使学生熟知应用技术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阅读需求。

4.2 优化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

两个年级学生所借的前9类图书分别是I、H、T、J、S、K、F、B、O、C类。根据这一结果,图书馆可以完善馆藏文献资源购置计划。在深入开展馆藏图书利用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于零利用率或利用率极低的图书,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馆藏文献大类配置比例,优化馆藏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实用价值更高的图书。

4.3 变自发阅读为必需阅读

编制读者必读书目,纳入学生学习积分。图书馆应结合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充分征求有关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意见后,确定一些书目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必读书目,学生阅读考核合格后计入学分。

4.4 主动服务读者,提高阅读兴趣

P者认为,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有效措施是:①举办读书工程指导活动,教授学生阅读方法[3]。②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成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读书信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③图书馆与院(系)结合开展读书智力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可以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想象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读书热情,促使学生走进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指导意见[Z].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2015〕148号,2015年11月30日.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高[2015]14号.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2

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阅读,尤其是数学,更离不开对教材的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光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而且还要有效的阅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应如何才能进行有效阅读呢?

1 咬文嚼字的精读

语文中学生是从字开始理解的,数学阅读中尤其是要抓住关键字进行咬文嚼字的精读,对定义、定理、概念、公式等要逐字逐字的阅读,理解。数学语言比较精简,逻辑性较强,对某些关键字词可以先从语文的角度让学生理解,再从数学的角度让学生去阅读理解。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循环小数”,可让学生先理解“循环”的意思,再进行阅读,从数学角度理解“循环小数”。在精读中理解其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即方程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再比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的“照这样计算”就要理解“这样”具体指的是什么?再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中“任意”这一关键词,从而得出半径可以有无数条。在精读中弄清楚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弄清楚数学概念与生活中的概念的差异,比如数学中的“距离”、生活中的“距离”。

2 在阅读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

数学语言主要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阅读要让学生会互相转换。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这一文字语言要让学生能转换成图形语言“直径也是圆心角”。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经常出现的“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这一文字语言也让学生能够转换成线段图这一图形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下册“ab”这一符号语言让学生能够转换成文字语言“直线a垂直于直线b”,同时能够转换成图形语言,即能够画出直线a垂直于直线b的很多种情形。再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中的表格:

学生阅读、填空后能够将这一图形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3 静态的文字、动态的阅读

阅读就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在数学教学的阅读中,动态阅读尤为重要。在阅读时,让学生动手补充完整省略的部份,动手激活静态的文字,展现知识的脉络过程,允许、鼓励学生讨论,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提出、展示与教材中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数学上册

0.25x+0.2x=4.5

0.45x=4.5这两步之间省略了(0.25+0.2)x=4.5这一步,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补充理解。

2x-32=8

2x-32+32=8+32为什么可以进行这样解?

特别是对例题的阅读,更是需要学生动手把静态的文字动起来,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让学生制作学具,在阅读中动手操作从而理解圆和长方形的关系,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而不仅仅是能够根据公式计算。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一亿有多大”这一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动手操作、测量、计算,从而得出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在教材中更多的是以方程为手段来进行解决,也鼓励学生用算术方法进行不同于教材的解决处理。

4 拓展阅读、感悟数学文化价值

新课程标准赋予数学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要用数学的悠久历史来展现数学文化的丰厚背景,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来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现代的文明成果来展现数学文化的功能价值,用数学的美学价值展现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教学中借助课外资料,网络搜索来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在演绎数学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自豪感,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感悟探索的精神,在了解数学的现代文明成果中激发社会使命感,在挖掘数学美育功能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奥秘,在应用与探索中培养发现意识和形成科学求真的精神。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课本每册教材中都有的“你知道吗?”内容可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从而感悟数学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5 相互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让同班学生之间、同级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作业阅读、试卷阅读。一是阅读别人的错题,思考错的原因及地方;二是阅读别人的对的部分,与自己的进行相互对比。通过不断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3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3]陈利.找准中小教学的衔接点[J].四川教育,2007(5).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4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领会执行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要契机,加强对马列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现代经济、科技、法律、办公自动化等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事项:

1.学生学籍注册、学历注册及学年注册的相关工作

2013.2014级学年电子注册工作的完成,2013级注册人数2752人,2014级注册人数4448人。

2015级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完成。2015级新生共计录取5565人,注册人数4578人,放弃入学资格985人,保留入学资格2人。

2011届2482名毕业生及2012届2593名毕业生的学历注册工作。

2.学生成绩的相关工作

2014年共完成9802名在校生成绩的汇总,预计2593名毕业生在校期间全年成绩的汇总及更正,108名转专业学生成绩的录入及查询。

2015年共完成12765名在校生成绩的汇总,预计2752名毕业生在校期间全年成绩的汇总及更正,155名转专业学生成绩的录入及查询

以及每学期点名册及补考单的回收、整理入档案。

3.在校生的学籍异动

每学期进行在校生学籍信息核对的工作,学生信息核对表的制作、打印、发放、保存。近两年共办理一千余学生的休学、复学、留级、退学、转专业、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等相关学籍的异动手续与登记。

4.教务管理平台的维护

作为数据平台的维护者,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确保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补考成绩的正常录入。

5.毕业生信息的核对及毕业证书的办理

2014年完成11级大中专毕业证书的办理工作。其中大专毕业生2482人(含结业7人)。中职毕业生一专业1538人,二专业344人。

2015年完成12级大中专生毕业证书的办理工作。其中大专毕业生2593人(含实习不合格5人)。中职毕业生一专业652人,二专业166人,往届实习不合格延缓到今年毕业人数4人。

6.学生学籍学历图像信息采集的相关工作

2012级共计2602名学生,2013级共计2748名学生学籍学历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的完成。

7.学生人数的及时更新及相关高基报表的统计。

每学期学籍异动后学生人数的及时更新,以及每年完成高基报表311,321,331,332四张表格的填写工作。

8.2013级共108名,2014级共155名学生转专业工作的完成

包括转专业申请表的完善,人数的统计,文件的拟定,学籍的异动等相关工作。

9.大中专学生毕业证明书的补办工作。

大中专往届毕业生毕业证明书的办理工作,包括补办资料的填写,毕业证明书的打印,验印及盖章。

10.教务处用章的管理工作

作为教务处办公章的保管者,做好用章的管理,登记工作。

11.协助部门领导完成学校质量提升工程的相关工作。

12.参与修订学籍学历管理规定的相关工作。

13.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14.完成学校及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学习生活方面

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领导、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任劳任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三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5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如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执业会计师、英国特许会计师、日本公认会计士等)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指的是注册会计师能够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按照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被服务单位的会计资料审核,提出公允意见,而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复核,使社会公众足够信任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是社会中介服务为社会提供资信信息,或为单位自身提供决策参考。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就是从审计质量、规模、管理水平、历史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级别。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的意义及理论依据

(一)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的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既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党中央对行业协会的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中介组织,扮演着“经济警察”的角色,在服务过程中必须保持诚信,否则会影响市场经济秩序,最终被市场所淘汰。然而,众多造假事件的出现,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一次又一次质疑,也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乃至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因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并定期公布,使社会公众及时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等级,从而形成社会监督机制,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依法依规按程序执业,提高审计质量。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是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的理论依据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的理论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市场交易双方利益的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在审计市场上,对公司的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完成的,而广大投资者不直接参与。由于投资者无法完全掌握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只能得到审计结果,因此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对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影响投资。投资者、信贷者将会通过更高的资本报酬来补偿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致使企业融资困难以及资本成本的上升。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可将事务所区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事务所的信用等级,投资者可以掌握会计报表的可信度,进而依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价,避免因虚假信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蒙受经济损失。

另外,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还可以对审计委托人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事务所信用等级定期公布,为社会公众所知,如果审计委托人聘请信用等级低的会计师事务所,就会表明其不良动机。这样便促使审计委托人聘请等级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公众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还可以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运作,弥补现有监管体系的不足,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信誉管理。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中介机构的声誉越高,维护自身声誉的动机就越强,这将带来更高质量的信息认证和价格。同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声誉越高,越有利于其加强信誉管理。为了获得或维持较高的信誉,会计师事务会不断提高专业能力,防止审计失败对其声誉带来损害。对于等级低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量会逐渐减少,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监管机构可以在评级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是十分必要的。

三、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现状

(一)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制度 会计师信用评价始于美国,是以事务所整体为评价对象,并且评价结果向公众公开,但评价只列举重大缺陷不进行评分或评级。我国台湾对注册会计师的信用评价主要是抽查个别审计案件的工作内容,以判定注册会计师信用好坏,这种评价方法主要与台湾注册会计师多,单独执业且事务所规模不大有关。王善平提出对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星级管理,认为应按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服务两个方面的综合体系评价事务所,其规模包括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注册会计师、从业人数、注册资本和年平均签证业务收入;服务包括证实与证伪能力、服务态度、服务的及时性、对社会的责任感,并建议规定不同星级的事务所执行不同的业务范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规范和发展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探索中小事务所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对中小事务所人才状况、内部治理、行业贡献、诚信水平和品牌形象等进行客观考察,评定信用等级。对业务精专、质量过硬、市场信誉度高的中小事务所,给予宣传推介,重点扶持。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率先推出注册会计师执业信用管理和注册会计师诚信管理等举措,由上海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档案,逐步收集、记录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信息和被政府部门处罚的情况,并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披露,这是培育事务所声誉的很好的尝试。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信用体系还在完善之中,注册会计师执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的诚信档案存在局限性,仅仅只对每年一度的执业质量检查中不良记录的情况记入档案,涉及注册、执业、培训、会费缴纳等方面的情况并没有记录其诚信档案,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以虚假信息挂靠会计师事务所,任由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出具报告。(2)部分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和风险意识较差,只要有钱,什么报告都敢出。(3)建立注册会计师个人诚信档案的宣传工作尚不到位,部分人直到受到惩戒才知道不良记录会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4)极少数人以手中的资源,利用部分人急于挣钱的心理,网络一部分注册会计师成立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服务”。由于这些人完全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利用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违规出具报告,赚了钱是自己的,出了事由注册会计师承担,而少数注册会计师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为了一点点小利,心甘情愿地受他人控制。(5)由于目前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诚信档案尚没有完全向社会公开,其作用尚不能完全体现出来。(6)成立会计师事务所的门坎太低,导致会计师事务所越办越小、越办越多。(7)重检查轻处罚使注册会计师有恃无恐,过去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都是本着治病救人的想法,对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问题主要以风险提示为主,同时考虑不扩大社会舆论对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轻易不惩戒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这种良苦用心却被一些人当作挡箭牌,导致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方法 刘爱东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信用的多层次灰色模糊评价方法,构建了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水平、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执业状况、组织结构、承担风险能力和信用状况等6个方面为主要指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时运用了带有专家可信度的非线性优化层次分析法。张俊民等以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状况评价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状况,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陈明等从经济学角度对会计师事务进行信用评级进行了解释,并构建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信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准确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单一指标是不够的,需要一个合理的综合指标体系来实现。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有信用意味着其在执业过程中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因此构建信用评价标准时多考虑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建议从事务所规模、承担风险能力等六个方面进行信用评分。徐剑峰提出了基于“五C”系统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制度,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个方面来评价会计师事务所的信用状况。虽然刘爱东、张俊民等提出了一些评级方法,但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进一步研究。

五、KNN信用评级方法运用

(一)数据来源 收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08年、2009年、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三年中的信息不一样,将其作为三条独立的数据。将每年的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级,每个等级共有75条数据。在4个等级中各随机抽取9条作为测试数据,即作为待评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如表1所示。4个等级中余下的数据中各随机抽取30条作为训练样本,如表2所示。

(二)特征项选取与量化 为了简化过程,只取“年度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领军人才数量”、“分所数量”、“从业人员人数”作为特征项。

(三)向量表示 先进行特征项量化,量化方法如下:已知训练样本xi的年度总收入为ai,则xi的“年度总收入”这一特征项的分值为ai/max(ai),其中max(ai)指的是ai(i=1,…,m)中的最大值。其它特征项的量化使用类似的方法。虽然这种量化方法与上文讲到的量化方法不一样,但也能反映出这些特征项与事务所信用高低的关系,不影响对这种评级方法的测试。量化结果如表3、表4所示。然后根据表3、表4将测试数据、训练样本表示成向量。例如,测试数据1对应的向量为(0.91926,0.582248,0.214286,0.222222,0.957209),训练样本1对应的向量为(1,0.46,0.3,0.409091,0.723315)。

(四)相似度计算与信用评级 利用夹角余弦公式分别计算36条测试数据与120个训练样本的相似程度。为每一条测试数据选出10个最相似的样本,如表5所示。然后利用上文中的方法给每一个等级打分,选出分值最高的等级作为信用评级结果,如表6所示。

(五)评级结果 利用基于KNN算法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之前设定的等级一致,说明该方法在进行信用评级时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利用KNN算法进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时,是将评价指标作为特征项,然后对特征项量化,把会计师事务所表示成向量。为了简化实验过程只使用了“年度总收入”、“注册会计师人数”等五个特征项,不能全面地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评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特征项,同时还要考虑各特征项的权重。

六、结论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理论上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更要与会计工作实际相结合,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解决好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方法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一个信用评级的工具,有利于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管理。监管部门可将评级结果对外公布,并强制上市公司在经审计的定期报告中披露所聘事务所的评级情况,给市场一个有关执业质量的信号,这样会促使事务所加强自身服务质量,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的需求者(社会公众)与供给者(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信息失衡的状态,更有效地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对净化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劲博:《西安市会计师事务所社会信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2]刘爱东、王慧:《会计师事务所信用的多层次灰色模糊评价方法》,《财务与金融》2009年第1期。

[3]张俊民、韩传模、王成秋:《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5期。

[4]张岩:《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制度探讨》,《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6

关键词:中级汉语综合教材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练习编写

练习的编写设计是考察汉语教材编写质量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练习编写的科学实用价值对汉语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本文基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这一国内中级通用汉语的综合教材为分析对象,从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兼顾泛化和分化、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以及趣味性原则等方面来考察和分析其练习编写的科学性。

一、科学的定性和定量

(一)科学的定量原则

纵观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题量一直处于递增的变化趋势[2],《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也不例外。经过统计分析,该教材上下两册平均都有题,占四至五个页面,其中,每一大题中小题的量也平均在十题左右,而且,随着课时的深入,练习的量明显呈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上下两册之间,在保持练习衔接性的基础上,大题的量基本不变,每一大题中小题的数量则明显增加。

李绍林(2003)认为,练习于第二语言教学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强化的作用,而相关的操练和巩固更是言语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途径[3]。在中级阶段,对于练习的量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既要保持一定量的练习,服务课堂、教师和学生,又要防止学生因为练习过量而产生反感甚至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赵金铭(1997)认为,练习应该同时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既方便教师组织教学,又满足学习者巩固课堂教学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需求,这个量就是最合适的练习的量。[4]

(二)科学的定性原则

纵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册和下册教材,关于理解性、模仿性和交际性的练习形式都有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体现,但记忆性的练习形式却稍显不足。其中,理解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有:“填空”“判断正误”“选择”“改错”和“回答问题”等;模仿性的练习形式主要是:“模仿造句”“句型转换”和“模仿对话”等;记忆性练习方面受综合性教材的限制,稍为薄弱,只能通过“跟老师说”“听后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等各种形式进行;交际性练习主要采用交际法的方式进行练习,模拟情境练习,实用性较强,能够针对学生言语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下面以该教材中的几个交际性练习为例,做简单分析。

(1)使用下面词句介绍自己的故乡。(上册 第二课)

我的……是在那里度过的,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啊!最难忘的是……。我尤其喜欢……。就拿……来说……

这道题目首先是针对个人语言技能设计的交际训练题,但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叙述、讨论。学生根据提示说话,相对于让学生凭空发挥,能有效降低练习的难度。另外,该话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能够产生话题共鸣,在以不同母语为背景的班级中展开更能体现实际交际的原则。

(2)根据提示和所给的词语进行对话。(上册 第三课)

和中国朋友一起吃饭?中国朋友提出请你吃饭

?讨论AA制的问题

讨论中尽量使用下面的词语:邀请、大方、小气、不好意思、轻松、习惯、宁可、不然

这道交际训练紧扣课文中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从而展开对话练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交际的能力。

这样的交际性练习巧妙地设置了语言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迅速地转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兼顾泛化和分化

根据李绍林(2001),从不一样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共性是语言的泛化,而从类似的语言项目中发现其差异性则是语言的分化。[5]语言的泛化和分化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目的语习得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适量泛化练习的基础上,二语习得者可以更好地将相近的Z言知识联系在一起,在夯实旧的语言知识的同时,通过与新知识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在适量分化练习的帮助下,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习得同义词语、同义结构和同义表达,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能帮助学习者通过新旧对比,了解相似或同类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和区别性特征,使表达更加精准得体。[6]

试用这一原则对该教材进行统计:这部教材(包括上下两册)共有27种练习样式(重复出现的或相似的略去不计),其中,共有5种属于主观性练习,22种客观性练习。由于客观性练习是泛化和分化练习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通过对该教材中的22种客观性练习的考察,发现该教材练习的题型中,泛化练习和分化练习只有5种,其中,泛化练习有3种,分化练习仅2种[9]。泛化练习有: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出现1次);②用所给词语或格式改写句子(出现5次);③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出现5次)。分化练习有:①把下列形容词按AABB式和ABAB式分成两组(出现1次);②阅读下列句子,按照“V+数量”结构的不同含义把它们分为两组(出现1次);③熟读短语,说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仿照例子再写三个(出现1次);④按照要求,各写出两个句子(数量词组作主、谓、宾、定、状、补语)(出现1次)。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有关分化和泛化的练习体现得偏少,泛化练习只有3种,分化练习只有2种,具体表现形式也较单一,只有4个小项,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

三、练习样式的总类和分布

李绍林(2003)提出:练习样式的总数若与总类大体将近或者稍多于总类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7]。《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两册一共有27种练习样式,即该教材的练习样式总类为27,其中,上册19种,下册20种。这些练类覆盖较为全面,都在每一节课的练习中部分出现。如,在上册教材中,第二课和第四至十课均分布有7种,第一课分布有8种,第三课分布有10种,平均分布占比7.4%,占上册练类的38.9%,占两册练类的27.4%;在下册教材中,第一课和第六课分布有7种,第二、三、四、五、七、八、九、十课中均分布有8种,平均分布占比7.8%,占下册练类的39%,占两册练类的28.9%。对比《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类持中,但练习样式的分布率是最高的。详见下表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练习样式的总类和练习样式分布情况的统计[10]:

除了考量练类和练习样式的分布情况外,练习重现的频率也特别重要。在考量练习编写时,首要的并不是练习样式总类的多少,而是练习样式的具体内容,也就是练习实际体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其次,应该注重提高练习重现的频率,尽量控制练习的具体样式,并使其在每篇课文中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练习样式没有相对固定,每节课的练习方式都存在较大差异,或者整套教材中多次出现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不仅会影响教材练习编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且会使让学习者在进行练习时因题型变化而产生困惑,影响其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下面,我们来看下三部影响比较大的中级汉语教材关于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的统计情况:

由表2中的统计数据可知,《中级汉语教程》和《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低重现率练习样式都很多,均超过练类的百分之六十;而《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在这一方面上却稍有好转,上下册分别占36.8%和40%。其中,《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重现率比较低的练习样式分别是:

1.出现一次的样式:

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上册第2课)

②阅读短文,在括号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并讲讲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上册第4课)

③用下列词语组成短语;(上册第11课)

④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下册第27课)

⑤看图说话;(下册第16课)

⑥写出象声词模拟的声音;(下册第29课)

⑦给下列句子填写合适的量词;(下册第29课)

⑧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下册第29课)

2.出现两次的样式:

①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上册第1、4课)

②词语归位[12];(上册第2、3课)

③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上册第6、13课)

④组词成句;(下册第17、18课)

⑤改病句[13](下册第19、30课)

综合表1和表2,若是出于减少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将练类下属的每一种练习样式统统安排到全部课文中显然过于牵强,而且可操作性太低,因此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地让两者达到一个相近的指标。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删去教材中除了出于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其他低重现率的练习样式,从而限制练习样式的总类的数量,保留对教学和学习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练习。

四、结语

赵金铭(1998)曾提出一系列关于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编写标准,其中提到练习内容要囊括所有教学项目,练习样式的总类要多,各练习样式之间要有内在的层次和联系,要保证练量,注重分技能训练等。[8]试以这一标准为评价标准,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考察,总体而言,《发展汉语――中级汉语》的练习基本上涵盖全部教学内容,练习材料的文化取向基本正确无误,对练习的量的把握也基本适中,练习设计的题型相对固定,难易顺序基本一致,有效减少了学生因题型变化而产生的困惑。在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上,词汇练习和语法练习的类型较为单一,略显枯燥,交际训练的练习则较富有趣味性,但由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属于通用汉语的综合型教材,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口语系列的教材,因此,受课型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材中关于语段和句式的练习较少,言语表达的练习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对言语技能运用的重视稍显不足。

因此,建议教材编写者以结构、功能、语法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为宗旨,从学习者出发,在练习的形式上,m当增加语言泛化和分化练习,注重练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对于使用该教材的教师,建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通过删改、整合和补充等形式对该教材中的练习进行再处理,提高练习的使用效率。

注释:

[1]李扬:《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7页。

[3]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4-36页。

[4]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5]李绍林:《谈泛化、分化及有关的练习样式》,汉语学习,2001年,第6期。

[6]肖菲:《论华文教材练习编写的原则》,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157-158页。

[7]李绍林:《对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的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7页。

[8]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9]分化练习中的4种练习形式主要是根据词法结构或句法结构区分词语或短语,在实质上只有两种练习形式的,所以归为两种。

[10]统计时,我们把类似的练习样式归为一类,例如:《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中的1、给词语搭配两个宾语;2、给词语搭配两个中心语;3、给词语搭配两个谓语;4、给词语搭配一个状语和一个宾语;5、给词语搭配状语和中心语;6、给词语搭配状语和宾补;7、给词语搭配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8、给词语搭配适当的成分;9、据所给的名量词、借用量词填写合适的名词,这9个练习样式,笔者在统计时将其归为“词语搭配”练习样式一类。

[11]教材中出现次数在三次以内的定为重现率低的练习样式。

[12]“被”字句的合适位置,句子后面的词语应在哪个位置。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学味 思维魅力 概括性 敏捷性 批判性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一线教师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刚工作时,我任教一年级。面对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绞尽脑汁,在数学课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好玩引人的游戏。确实,效果喜人,在情境和游戏的双重吸引下,孩子们很喜欢数学课。可随着年级的升高,我设计的情境和游戏越来越不被孩子们认可,有时他们觉得过于“小儿科”,有时维持注意的时间过于短暂。我开始反思,有没有一种东西能让数学绽放长久的吸引力呢?苦苦追寻下来,我发现,数学的长久魅力就是“数学味”。而,“数学思维”是“数学味”的本质,离开了“数学思维”的数学课是无法散发“数学味”的。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思维力”具体有哪些表现?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呢?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一、数学“概括味”

概括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特性。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经常性地向学生提出多级别的概括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概括,并渗透多元化的概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1.分类分析。

通俗地讲,分类分析就是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一类事物集合起来分析,挖掘其本质属性的过程。不可否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但做到了分类分析未必就能体现数学的概括性。

传统的教学有几个误区:第一,教师替代学生分类。教师把现成的已经分好类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需发现共同点即可,学生被剥夺了主动分类的机会;第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分类时间和空间。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率,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和分析的时间,用单个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发现替代所有学生的分类机会,这种情况下充其量只是发展了少数人的数学能力,剥夺了大多数人的发展机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性,首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分类的、与课堂教学贴切的教学资源;其次,要让每一个学生去想一想、分一分、议一议,最后再是概括每一类的本质特征。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时,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学生分成了“直的”和“曲的”两类,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能再分一分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二级分类:“直的”里面有“没有端点”“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三类,“曲的”里面也有这三类。于是教师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直的”这一类,并给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名称。以上教学过程,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线,提取相同点,进行一级和二级分类,在逐渐细化的过程中内化三种线的本质属性,并自然概括出共同特点。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数学味”。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分类分析的反过程,指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不断补充其他类似的事物使其“具体化”,以加强对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从表面看,是扩充“类”的内含数量,使“类”更丰满、更具体,究其实质,也能体现数学的概括性。在不断补充类事物的过程中对其本质属性的认识逐渐清晰,有利于学生内化其本质属性。

在聚类分析时,我们可以融练习于新授,即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不一定要在新课结束后的巩固练习环节进行,可以提前。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直角》时,有“认直角”“做直角”和“综合应用”三个环节,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后,先不急着做直角,可以做一些判断练习,或让学生自己画一些直角,以呈现各种方向、各种边长的直角,丰富直角的概念内涵,在聚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其次,我们要教学生聚类的思路和方法。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结合律》时,学生猜想后便是大量的举例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有的同学举了一位数的例子,两位数、三位数……行不行呢?”“有的同学举了整十数、整百数,真不错!”“想一想,特殊数据行不行呢?”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多个角度验证了加法结合律,同时也学习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3.下结论、下定义。

下结论、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这也是概括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尤其碰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的教学,教师常常要求学生下定义、下结论。但不可避免的是,极少数教师会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背诵掌握;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下定义或下结论,但不给予方法指导;还有些教师为了下定义而下定义,满足于单一的结论获得……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设计多种启发路线,渗透下定义、下结论的方法;我们要给学生的概括活动提供适当的台阶,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并归纳出抽象的结论;我们不能单纯地满足于结论的获得,而要挖掘其背后的育人价值。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已经验证了其合理性,教师便让学生概括结论。大部分学生用字母或符号表示,还有的学生尝试用文字表示,可是困难比较大。这时教师就面临一个选择,是否需要用文字表达呢?其实两者都很重要,字母表示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文字叙述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同时文字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所以,对于类似的下定义、下结论,我们可以两者结合,体现其背后的育人价值。

二、数学“敏捷味”

数学敏捷性通常指智力活动的速度,也是学好数学的素养之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主要表现为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理解题意能力强,进入题设情境快,知识与技能能够迅速迁移,解题正确率高。

1.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在秉持准确、严谨的态度的前提下,以敏捷的计算能力迅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我们要经常进行基础知识的快速练习,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定份量的基础知识题目。如每节课的前三分钟用来进行口算练习,并形成常规;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后,进行计算检测,给予学生大量的计算题,比比在规定时间内谁做对的题最多……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态度,使学生做到书写规范化、计算条理化、算法有依据。再次,我们可以通过规律探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传统的教学是先教给学生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机械操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我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把“9加几”的所有算式有序地写下来,从中发现规律。学生观察发现:“9+=1,比少1”。“为什么会少1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9要拿走一个1,所以就少了1。学生内化并巩固了这一规律,自然就提高了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虽然两种教学模式都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前者处于思维的低级水平,后者则建立在探究理解的基础上,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数学味”。

2.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

直觉能力指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和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具有重大意义,进而预见重大的发现和创造。这种直觉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用“快速反应”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所谓快速反应,指某一知识点教学结束后,为了巩固深化,可以给出一定量的类似问题,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解决。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时,学生发现“只要找到最小公倍数,然后×1、×2、×3……就能找到所有的公倍数”,围绕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快速地给出任意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很快说出其他公倍数,这样既巩固了规律,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总之,快速反应既能巩固基础知识,使新授与练习紧密结合,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次,数学课要具有节奏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节奏快一些,不断地互动生成;有时节奏慢一些,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耐心地等待学生智慧的生成。总之,数学课应该像唱歌一样抑扬顿挫,有时“闹哄哄”地激烈争论,有时“静悄悄”地专注探究,这样的数学课才是能让人感受到思维力的,才是能让人沉迷的。

三、数学“批判味”

批判性思维,指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之中,在对学习的内容、形式、结果进行优劣、是非评判时所表现出来的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意识的思维。

1.类比追问。

课堂上,我们要多问一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并迁移推理过程,在猜想的基础上主动验证,得出结论。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后,问学生“减法有没有交换律呢?”激起学生好奇心,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加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再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学生知道了“把12个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梨的”,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把18个梨平均分成6份呢?24个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深化对分数的意义的认识,从中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数学课具有批判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主动类比迁移思考,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而是整体性地思考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自由争辩。

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可故意放低身段,让学生去发现评价,以赢过教师为乐。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出示下图,让学生求面积。计算后,教师质疑:“a也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我用‘底×a’(4×a)求出的面积怎么跟你们的面积不一样呢?”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老师的答案怎么跟我的不一样呢?难道我的错了吗?于是自觉地重新审视题目,发现必须是对应的底乘对应的高。其次,在教学中,重心要下移,引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不以个别学生的思维所得替代其他学生的思维训练机会,而是要放下去,给全体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时空,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另外,我们也可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内部的“良性矛盾”,挑起学生的争辩之风。这样的数学课堂,既充满批判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完整性。

概括性、敏捷性和批判性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还原数学课的思维魅力,“数学化”地推进课堂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才能使数学持久地散发吸引力。当然,“数学味”并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并不只有以上几个切入点。只是期望通过本文唤起大家对学生数学思维力培养的重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光明,王梓坤.数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41-44.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8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 培养训练 选择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教学对象划分为学习小组(人数可根据教学班的大小确定,一般为6-10人一组,分成五组),就所学知识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差异,增强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其深入学习和继续学习的一种开放式学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教学活动时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其确立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必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耐心教育指导,否则就会出现下面片段中的现象。

片段: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比零小的数”

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城市的温度能不能读出来?

生:能。

师:很好。下面,各小组先讨论,再说一说。

老师的话还没结束,班上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学生抢着说,大声叫喊,生怕老师没注意他;有的手舞足蹈,互相说话;也有的一声不吭,不闻不问。

这是一个真实的片段,为什么会这样呢?刚入学不久的初一年级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更不能为了迎合听课而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指导,要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人一个角色:组织者、领导者、记录员。组织者起到维护教学秩序的作用,避免学生大声吵闹和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领导者组织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回答问题;记录员记录收集小组活动中的意见。学生对角色的接受与转化,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得到老师的指导与纠正,并不断得到强化。只有做到了自觉分工、主动履行职责,才能基本认为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建立。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技能,需要培养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学习与训练。上述的片段反映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未经较好的训练,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训练学生这种学习技能呢?可进行如下探索。

1.示范。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小组合作学习初期,教师要在每次的合作学习之前,示范给学生看。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数轴》这课有画数轴的教学内容,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数轴,接着与全班学生一起练习,最后让学习小组互相练习,互相检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活动的形式与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较好地学会合作技能。

2.反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小组、每个成员的参与状态。对一些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合作技能要及时给予调控。如:老师在一次活动中发现甲小组在交流数学学习成果中,4个成员反复汇报同一样的答案,而乙小组是由组织者指定1人汇报答案,其余成员作补充发言。结果是乙小组省时有效,甲小组耗时低效。在小组反馈评估中,老师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分别介绍各自的合作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评一评哪个小组省时又有效率,把乙小组的合作技能及时向全班推广。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需要选择应用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征。在新课程中,许多实验者都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教学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似乎每节必配有小组合作学习,以至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改的重要标志。其实不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和发现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我们需要选择应用。如:苏教版初一年级教材有理数加法法则等学习内容是以固有的结论形式直接呈现的,学生的学习应用直接接受法则的效果比较好,不必用“小组合作学习”去探讨得出。即使小组合作学习也要分清两种,一种是交流层面的合作学习,另一种是讨论层面的合作学习。

1.交流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应是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可以获得不同的方法,从而促进和提高每个交流者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

如: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P57页第13题:

学校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如下(超过50册的部分记为正,少于50册的的部分记为负):

(1)上星期五借出图书多少册?

(2)上星期二比上星期五多借出图书多少册?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图书多少册?

(1)、(2)问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直接汇报再评议。而(3)就宜采用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的方法。因为这题的解答方法多样化,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即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层面的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应是学生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或思维难度较大需要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思想互相碰撞中获取新思路、新方法。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3页第6题:

铝合金的窗框架如图所示:

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小长方形的周长再算大长方形的周长。

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鼓励学生探索:你们可以讨论。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汇报如下:

C组:求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中间一个长度。

B组:五条边得长度减去6C。

(其余方法略)

老师惊叹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适当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交流,在探索中思维被激发,获得多种解决方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探索、思考、反思、总结,把实践中问题及时收集,多为课改的后继者总结经验,指点迷津。

参考文献:

[1]陈雪.“开放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2]范湘凌.小组化学术讨论教学法探微,2008,4.

[3]蔡敏.试论“小组探究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9

关键词:借闼权限;读者;借闲规则

我国图书馆对借阅权限的分配通常采用等级划分和同级平均分配的办法。等级划分就是先将读者按级别或水平划分为几个等级或层次,然后给予不同等级或层次的读者不同的借阅权限。以普通高校图书馆为例.通常将读者分为教工读者和本科生读者二个等级,分别给予不同待遇。不同等级层次允许借闷使用的藏书范围不一样,允许的借书数量不一样,借书期限也不一样。另一个特点是在划分等级的前提下,同等级借阅权限分配的绝对平均主义。同等级或层次的读者享有完垒相同的借阅权限,而不管每个人借阅能力的大小差别。这种平均主义的划分方法固然以图书馆藏书有限、对读者应一视同仁等诸多理由为根据,但这种做法的致命缺陷在于忽略了“藏书是为了用的”这一公认的图书馆学和图书馆服务工作基本原则,也忽略了不同读者阅读能力与阅读需求并不相同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同学手里握有借书卡却常年闲置不用,而一部分同学的借阅要求又得不到满足。

如何合理分配借阅权限,设置合理的借阅规则.使有限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使每个读者的借阅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已成为图书馆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 读者借阅权限相关因素的分析

1、文献资源

足够合理的文献资源是保障读者借阅权的基础条件。按读者数量、一定比例地购置文献,并做好相应的系统服务,是图书馆接服务对象需求规定的满足读者对文献需求的最低数据。按国家教育部规定,高校图书馆的生均藏书量应该达到80—1 00册,人均年进书量也得达3—4册。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体系方面,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主要类型包括教学参考书、学术著作、参考工具书、普通读物。各专业和学科的主要教学参考书和工具书为图书资源建设的重点,应当根据专业和学科的特点,专业学习读者人数以及教学参考书性质(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加以考虑。既要保证普通读者的一般需要,又要重视重点读者的特殊需求,以及两者的共同需要,同时,还要注意品种和复本的关系。需求量大的图书复本量过少,就会增大拒绝率。在图书采选时学术性强的图书应扩大品种而减少其复本量,来满足研究型读者的需要,而对于那些知识性、普及性、娱乐性休闲性图书可适当增加其复本来满足读者的共同需要。

2、读者借阅需求  不同时期或不同类型的读者借阅需求不同。高校图书馆读者的层次主要可以分为专业学习读者和专业研究读者两个层次。专业学习读者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相当水平的读者,专业研究读者包括研究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图书的价值取向不同,图书本身质量和学术价值是影响取舍的重要因素。专业学习读者的水平不及专业研究读者,但是对文献的需求数量大。专业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特点表现为对其所研究的各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文献品种要多、学术水平要高、内容要新颖而专深,但是数量要求不高。常用语种因掌握的读者人数多,需求量大。不同类别(学科)的图书、不同品种(或著者不同)的图书,读者的借阅率亦不相同,有的品种需求紧张,有的品种借阅需求很低以至根本没人借。即使同一名读者,由于所处阶段不同,目的不同,对图书馆的需要程度也不同。如大一年级学生忙于学习基础知识,对专业书籍资料要求不多,对图书馆需要的迫切性不强。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开始需要阅读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专业参考书籍及利用业余时间选读符合个人兴趣的读物,这些都需要借助于图书馆。三年级学生一方面专业学习达到一定水平,需要借阅大量专业相关书籍,另一方面还要为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做准备.对图书馆的要求最为迫切,是利用图书馆最多的,到了四年级,除撰写毕业论文需查阅一定书刊资料外,专业课已大部分学完,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找工作和为毕业后做准备,安心读书的比例降低了。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对图书馆需要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3、借阅致量

每个读者每次借阅的数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应根据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读者群的需要加以确定。据调查国内大学图书馆读者借阅册数权限,本科生一般都在5册左右,教师一般在10册左右。按国家教育部规定,高校图书馆的生均藏书量应该达到80-1 00册,人均年进书量也得达3—4册。依这样的规定,我们按一个图书馆的可经常利用文献量约为2 0%计算,理论上.每生借阅权限在15—2 0册之间是没有问题的。对新书、热门图书适当限制借阅册数.对专业性较强的研究性图书因借阅面窄、滞架期长可以增加借阅册数。

4、借阅期限

如果所有文献都规定相同的借阅期限,每个读者在借阅数量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受到相同借阅期限的制约,都愿意借阅自己和别人都最需的文献资源,这种从众的。甚至有点盲目的借阅动机,会造成大家都需要的文献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许多专、深文献无人问津。合理的借阅期限,有利于加快图书流通,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加快图书的周转,降低拒借率。对新进图书、热门图书适当地缩短读者借阅的期限,可以加速图书周转,保障广大读者的利益,从而克服某些优秀图书长期滞留在少数人手中的缺陷。有些图书专业性很强,读者很少,借阅面不宽,图书滞架的时间长,应适当放宽这些图书的借阅期限。使冷门闲置的图书重现光彩,提高图书利用率。

二 制定合理的借阅规则.实现读者的借阅权限最大化

一年级数学下册论文篇10

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对教材编写意图及所呈现知识点的科学理解始终是展开有效教学的两大关键抓手,但综观当下课堂,不少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淡漠学情、误读学情的情况,还是对知识本身理解偏差或错误的状况都常有发生。近年来,朱乐平数学名师工作站以“一课研究”为抓手,对此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讨。本刊从本期开始,特辟专栏,择优刊登该团队的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也热忱欢迎大家就文章本身或相关专题参与讨论。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原本自成体系的应用问题系列单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应用问题作为一种题型,散见于各个年级的每个领域,这种变化带来了教学上的调整与教师的思考。由此,笔者在一、二年级中开展了学生应用问题能力测试,发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付诸笔端,供教学同人共同探讨。

一、两次测试带来的思考

笔者选择了一组加减一步计算应用问题,在一、二年级测试,测试的时间节点分别是一年级上册学习完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以及二年级开学两周以后。测试目的是观察学生在经历一年级下册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应用问题解决的能力有怎样的一种变化。

【测试问题】电梯从1楼升到9楼共升高了几层楼?

【数据解读】

表1:一、二年级应用问题测试情况汇总表 完全

正确 答案正确

但不会用

算式表达 答案正确

但算式表

达错误 典型

错误 其他

错误

答案

类型 9-1=8 8 1+8=9 1+9=10

一年级 8% 10% 43% 23% 16%

二年级 70% 1% 2% 16% 12%

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对这类带有情境的应用问题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在未学习之前,已经有61%的学生能准确理解题意,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限制,其中只有8%的学生能给出“9-1=8”这种正确的算式表示方法;10%的学生知道答案是8,但是不会用准确的算式表达;43%的学生知道答案是8,并且尝试用他所理解的关系来表达算式,但表达存在错误。

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下册相关内容的学习后,到了二年级阶段用正确的算式表达想法的能力有明显提升,从原先的8%提升到70%。但仍然有28%的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有困难,其中典型错误集中呈现在“1+9=10”的这种类型上。

二、访谈及成因分析

在数据统计中,有两个数据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第一个是一年级采用“1+8=9”方式解答问题的人数达到43%;第二个是到了二年级阶段采用“1+9=10”方式解答问题的人数从原先的23%下降到16%,仅下降了7个百分点。前者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后者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教学的难点。据此,我们针对这两类学生,展开了面对面的访谈。

(一)站在起点看发展,从顺向思考到逆向思考要引起关注

直面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们对“1+8=9”解题方式的学生群体进行了访谈,当问及“你是怎样想的?”时,学生的典型回答是:“从1楼到9楼,中间距离还有8楼,1和8才能组成9。”从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用这种方式解答的学生,能准确地分析出“1楼+上升的8楼=9楼”这一数量关系,但由于没有学习过如何用正确的算式表示这一思考过程,因此表达上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习惯于按照正向的逻辑顺序列出数学算式。而事实上,本题应该以逆向的逻辑顺序对题目进行表述,也就是采用“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进行算式表述,但这种表述需要进行语义和词序上的转换才可以顺利地建立问题的情境模型,因此对于未加练习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这,也正是一年级下册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教学要点。

(二)综观过程思缘由,关键词策略是把双刃剑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采用“1+9=10”方式解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从原先的23%下降到16%,下降幅度较小,问题出在哪里呢?

对使用1+9=10解决问题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当问及“你是怎样想的?”时,学生们的典型回答有两种,第一种关注一个“升”字,看到了“升高”就决定用加法。第二种关注一个“共”字,看到了一个“共”字,就决定把前面两个加起来。对二年级学生进行访谈的结果也和一年级学生基本相同。采用这一问题解决方式的学生在解题策略中都不约而同地错误使用了关键词策略,从而导致解题失败。

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关键词策略的形成与以往的成功解题经验有关,比如:一个学生在第一次遇到问题“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时,在“卖了9个”和“减去9”之间建立了联系。之后学生继续遇到问题,又陆续在“分给你9个”“运走了6根”和“减去9”“减去6”之间也建立了联系。当学生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思考,并且用这样的方法每次都能成功,那么在“卖了”“分给”“运走”与“减法策略”之间的联系就会反复被加强,形成策略定势。

那么,是否教材中所有的习题的关键词算法指向都和题目的运算方式正好吻合呢?通过对一年级下册教材的习题统计,我们发现,用减法解决问题的习题共32道,其中每道题目中都含有“摘下、喝掉、卖出、打破、其中、…比…多…、 …比…少…”等明确指向减法策略的关键词。用加法解决的应用问题5道,每道题目都含有“再加、共”等明确指向加法策略的关键词;每道习题的算式解答方式都与关键词的字面指向意思相同。这就使一些学生在不断正向强化中,逐渐把关键词策略优化为个体解决问题的首选策略。

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同一个学生,采用关键词策略,这个关键词出现的位置不同,对于学生选择解题方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关键词的优先序上关注点也有所不同,一年级最关注、最先看到的关键词,更倾向于选择信息中的表示加减含义的关键词,如“升到9楼”,再把数字连起来进行列式。二年级的学生相对而言,有更好的整体情境理解的意识,更关注问题中的关键词,来选择问题解决策略,如“共升高几层”。

三、教学启示与思考

通过测试、访谈和分析,我们逐渐能够把握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的学习起点、学习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在了解学生以及教材情况的基础上,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改善这一状况,我们作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回归知识原点,聚焦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策略的随意使用,确实会为解决问题带来麻烦。但从一年级学生问题解决学习的心理过程来看,在问题解决初期,适当使用关键词策略仍然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解题策略。那么,怎样做才能既揭示出应用问题自身的规律,又不至于使它成为思维定势?那就要回归到计算教学的原点,从两数关系结构的表征着手开展训练。

新课程标准中,应用问题的解决是分散在计算教学中同步进行的,计算教学则是以数的分解、组成为教学基础。那么对于应用问题结构的理解,教师可以算用结合,回归到数的组成与分解中,去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杯架上有13个杯子,取下6个杯子,还剩几个?”在这道题的分析阶段,教师只要让学生边读题,边试着用数的组成的方式画一画这道题的关系图(见图1)。学生原有的数的分解的经验就能自动迁移过来,使其清楚地感知到,求“还剩几个”,就是求总数13中的一部分,求一部分,用减法算。

如此,同样是对解决问题的特点进行提炼概括,但学生的关注点不再锁定于表示加减暗示的关键字,而是回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思考,更多地关注量与量之间最简单的总数与部分的关系上来,从而避免以后因关键词策略误用而带来的解题烦恼。

(二)加强基本题的沟通,关注思路与算法的匹配

一步加减应用问题主要解决的是对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如何选择运算方法是研究基本应用问题教学的核心问题。一年级下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已经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种分析和解读的差异,带来了实际问题解决的不同结果。如图2这道题,学生通常会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种是“一个箱子里有4瓶饮料,再装几瓶后能装满12瓶?”另一种是一个箱子里能装12瓶饮料,已经装了4瓶,还能装几瓶?”一种是正向思考方向,4+=12(瓶);另一种是逆向思考方向,12-4=(瓶)。对于学生而言,两者的问题解决思路不同,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算式上的差异。

像这样的应用问题的基本类型,如果教师在审题阶段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出关系图(见图3),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被避免。借助数的组成的关系图,学生会审慎地对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进行整理和思考,从而清楚地看出,无论是那种思考方法,要求的都是总量12中的一部分,求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通过这样一加、一减思路的对比分析及部总关系图式的辅助引导,有利于学生认清应用问题的结构,熟悉题目中出现的数量关系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不同情境、结构的基本题型的反复强化,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是应用问题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只言片语关键词的策略误用。

(三)关注问题建构,重视问题与条件的互逆

在一年级下册众多的应用问题中,有一类“图书馆有一批书,又新买了36册,现有78册,图书馆原来有多少书?”这样的题目。从解题思路分析,图书馆原有的书+新买的36本=现有的78本,但实际运算并不是加法,而是减法78-36=42(本)。这类题目是学生学习中难度比较高的题目,但是在教材中,仅仅只出现了3次。因此,在这几个习题的教学时,教师需要特别重视,通过适当的题组训练,提高学生根据问题结构来选择算法的能力。在本题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题组:

①图书馆有一批书,又新买了36册,现有78册,图书馆原来有多少书?

②图书馆有42册图书,又新买了一批后,现有78册,新买的图书有多少册?

③图书馆原来有42册图书,又新买了36册,现在图书馆有多少册图书?

通过可逆性的变化,把应用问题中的问题作为条件,把其中的一个条件转为问题,这样可以得到一组习题。在题组的解答过程中,教师依然可以使用关系图作为对比和沟通的素材(见图4)。这样,当我们把情境和结构相关的一组习题放入一个系统中,通过对这组习题的比较,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形成理性的、系统的概括认识。

新版教材编写时,应用问题虽然已经不再自成体系,而是散见于各个年级的各个板块中,并且隶属于问题解决领域,旧貌换新颜。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真实而丰富背景的数学应用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改变他们对数学的态度。基于学生学情分析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讨,正是我们向着这个方向行走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天孝.新思维数学教学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鲍建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