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小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2 01:42:46

我的教学小故事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1

一、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讲故事。对于数学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寓于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而且讲故事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它具有让学生们了解数学、引导数学志趣、熏陶精神和情感的特点与功能。

2、观察。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

3、猜想。猜想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且培养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4、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是数学游戏教学法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包括实验、模拟、绘制、创造等具体形式。这些活动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等。对于小学生来学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而对于老师就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数学兴趣与能力的提高,在玩中学习数学。

5、竞赛。它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数”与“运算”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

二、数学游戏的组织

关于数学游戏的组织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

1、制定计划。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制定计划是游戏教学组织的首要环节。一个游戏的开展,必须经过严密的安排、设置,有计划的进行制定,才能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具体设置方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怎样来对它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等,都必须要有一个计划,按照计划来开展游戏教学。

2、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数学游戏的组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游戏教学。只为游戏而开展的游戏教学,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只有以兴趣为前提,完成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的内容,并实现教学要求,这样的游戏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设置一个游戏在课堂上实施,必须要先学习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来设置。

3、游戏活动规则的交待。数学游戏进行时,必须要交待游戏的具体规则,对参与者和不参与者,都要提出要求,要遵守规则,按照规则来进行活动,而且还要有意识地提出相应的教育要求。

4、编组活动。游戏的组织结构有个体型、小组型、全班型。个体型是指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参与游戏,全班型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游戏,各个个体间的活动要求协作配合,全班型利于教师控制整个游戏的发展,并通过游戏对全班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小组型则是最常采用的方式,它可以采取多种组合方式,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第一,就近分组。将相邻就近的同学分为一组,可以避免由于课堂形式改变过大而造成混乱。第二,水平分组。按学生知识、技能的高低分组。第三,自由组合。这主要由学生自愿组合成游戏小组,这种小组往往凝聚力较大,并有一定的风格。对于小组型的分组方式,各有利弊,可以按游戏的内容、班组情况、学生特点来选用。

5、进行活动评价。一个教学游戏的活动结束后,必须对这个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抽象出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对于总结、评价,教师可以充分发动学生共同总结评价,然后加以提炼与系统完善。

三、数学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机体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游戏教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让学生们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摆脱心中的抗拒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一种数学的眼光及数学的表达,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作为数学的眼光,它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它还带有一定的天赋能力。数学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只要我们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2

 

那一天,林阳同学突然发高烧。我听说后立刻赶到了他的宿舍,可并未发现他,于是我又急急忙忙赶到了教室找到了他。我把林阳带到了我的办公室,给他泡了一杯牛奶蜂蜜,让他趴在我桌上休息一会。他觉得难受,我就把音乐打开,给他舒缓精神,陪他聊天。不知多少时间过去了,我才想起了自己还没吃饭,也顾不上了。看他高烧一直还不退,我打电话通知林阳的父母,请他们带他回家休息养病。

 

等林阳的父母赶到时,天早已黑了,送他们离开学校,我又多了几分忧虑,不知他何时能恢复。在忧虑中,我没有走向食堂,也没有回宿舍休息,我又回到了办公室,拿出备课本,继续工作。

 

深夜10点,得知林阳从医院回来了,仍需住在学校一天,我毅然赶到他的宿舍,陪到熄灯休息后才回去。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3

因为我个人认为故事教学要突出的是故事而不是词汇。在这个板块的进行中,教师是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人,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环境。对于故事中的生词汇和语法,我是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以只读方式适度关注故事中的文字的。因为毕竟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不是故事教学环节中的重点。

有些老师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只是把故事作为载体,而是把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作为教学重点。个人认为这样做不太合理,因为故事本身只是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语言材料,故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注重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个别词汇(只要不是关键词)不认识并不影响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这就像小孩子看中文的小故事,孩子们会通过阅读,自己认识许多汉字。同样在故事教学中,学生会通过故事内容猜出多数词汇的意思,虽然可能他们不能读准语音,但孩子们还是比较流畅的把故事读完。学生倾向于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学生处在一种极其开放、灵活变通的状态,接受可输入语言的速度快、理解程度高。

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篇小课例: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4

关键词:品德课堂;故事;兴趣

教育不能离开生活。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故事是生活的一个影子,让故事在课堂上说话,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学者认为故事是培养优良品格的重要方法,理由是:(1)故事能够创造对善的情感依赖,激发学生养成惩善戒恶的渴望;(2)故事能够给儿童提供大量的日常行为活动中缺乏的良好氛围;(3)故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生活。故事就像是点燃智慧的火焰,它能让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在品德课中对故事进行合理地运用呢?我将这一设想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做了如下几点:

一、课本中的故事,激发兴趣

一说起故事的资源,很多教师就会忙不迭地搜集各种各样的故事。其实,最经典也最实效的故事都在我们的品德教材里。纵观品德与生活教材,无论是上册还是下册,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资源,例如,《盼盼迟到了》《我从哪里来》《匹诺曹的鼻子》《小马虎旅行记》《在餐桌上》《怎样才凉快》《我不胆小》等等,都有一些精挑细选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恰当地引导,适时地讲述,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感触和体验。我在教学《小马虎旅行记》一课的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叫马小虎,你们想听一听他的故事吗?(学生个个开始集中注意力)马小虎呀,是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可是,小朋友们都不想和他玩,这是为什么呢?接着我出示了动画课件,学生看了起来,他们一会儿笑,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啊?唉!”看完以后,我让学生体会:从刚才的故事中你觉得马小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叽叽喳喳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真马虎,房间里乱七八糟。你看,枕头掉在地上,鞋子东一只,西一只。起床时,马小虎还总要在床上床下找他的袜子。”“他不好,穿衣服时,不是纽扣扣错,就是忘了翻好衣领。”“他不讲卫生,每次刷牙,匆匆忙忙刷几下就算完成了任务,他还把洗手间弄得乱七八糟,惹得妈妈常常生气。”“每次做作业,他都丢三落四,出了很多错。你看他画的动物不是缺了眼睛,就是少了耳朵,真让人笑话。”“每次妈妈让他买东西,他总买错。这一次他又把酱油当成黄酒拿回了家。”这时我做了小结: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马小虎如果改个名,叫什么好呢?学生异口同声:小马虎!小马虎的“马虎”事迹都惊动马虎国了,马虎国的国王非常赏识他,特意派了大臣要请他到马虎国去做客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马虎国大臣和小马虎去马虎国旅行吧!(出示课题:小马虎旅行记)短短一分钟的小动画故事,让学生初次认识了马小虎,也在自己的身上隐约看见了马小虎的影子。

当然,这些都是显性的故事资源,很多素材在我们的教师用书中都能找到。我们可以“拿来主义”,为我所用。那么,隐性的故事资源又在哪里呢?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在低段的品德教材中,插图特别多,一幅幅的。那究竟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呢?一位教师在执教《关心老人》一课时,就把教材中的插图串联起来,给学生讲了一个《会生娃娃的热水袋》的故事。“狗妈妈生下了小狗,猫妈妈生下了小猫,我们的妈妈生下了我们,你听过热水袋会生娃娃吗?那是一个北风呼呼吹着,非常寒冷的冬天的晚上,妈妈把……”教师用甜美的声音讲述着故事,不但讲到了该课的重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外书中的故事,升华课堂

在教学《走进聪明屋》一课时,我请学生课外去搜集一位你最感兴趣的大师的童年故事,看看他小时候又有怎样的不一般之处呢?这下可把学生给忙坏了,班级中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生搜集来的故事非常多,有爱因斯坦做板凳的故事,有少年诸葛亮好学的故事,有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开后茶壶盖会动而产生疑问的故事等,大家不但了解了故事里的内容,更是牢记了故事中大师们从小就养成的孝敬长辈、勤奋有耐心、不怕挫折和困难的好习惯和好精神。大家对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特别震惊,原来小时候是教师眼中最糟糕学生的他,后来竟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靠的就是他的毅力,不怕失败和打击的毅力。这个故事鼓舞了班级中很多的学生,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熊文宇(化名)听了以后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虽然现在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不会放弃,我要继续努力。”

像这样,课内课外里应外合,由点带面,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感悟,不但教学目标轻松达成,而且还意外地治疗了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心病,从故事中汲取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或许这些故事会鼓舞出又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呢?谁说没有可能呢?故事就有这么大的魔力!

三、生活中的故事,引领成长

品德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强调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而我们所挖掘的故事、所补充的故事都是为了让教学目标能更有效地达成,让优秀的品德在学生心中有所触动。其实细细回味,无论是哪一种优秀的品德,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1.教师的故事

如果在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说:“老师今天要和你们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此时的教室绝对会静下来,学生一定会是肃然起敬的。然而受多年来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讲自己的“丑”事成了难以启齿的事。其实,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如果你需要别人待自己真诚,那么,自己首先要真诚待人。我曾在教学《匹诺曹的鼻子》时,和学生讲述了自己小学五年级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中午午休时间,语文老师事前就布置我们,吃完饭回到学校复习功课。结果好多同学回校后都在操场上玩,我虽然没到操场去,但也没复习,而是站在教室前的阳台上看操场上的同学玩耍,结果老师来了以后,发现我们这种状况很生气,让没复习功课的同学都站起来,我心存侥幸,心想我又没像他们一样疯得满头大汗,于是,我就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没动。语文老师后来直接点了我的名,说:其实我上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在外面,身为班干部怎么能不以身作则呢?犯了错误,勇于承认,我也就既往不咎了,可你为什么不站起来?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站了起来,头低得不能再低了,脸像火烧了一样。”从那时起,我深深地记住了一句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学生听后立马给我鼓起了掌。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同样需要学生的认同与尊重。教师和学生都来讲故事这就是一种互动,教学过程正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与学之间良性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2.身边的故事

我不但讲自己的故事,而且,有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编故事给学生听。比如,辉辉的妈妈反映辉辉不肯自己吃饭,要家长喂饭,根据这个情况,我编了一个《懒小猴》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大意是小猴什么事也不愿做,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的嘴巴变得越来越大,他的手却越变越小。)这个有趣的故事学生听得开心地笑了,我还看见有几个学生还偷偷地把手伸出来看了看,后来辉辉的妈妈告诉我,辉辉开始每天自己吃饭了,说他怕变成“嘴大手小的懒小猴”。

3.班级中的故事

讲述学生之间的故事也是一个深入了解学生精神世界的好契机。在上《小手拉小手》时,我讲述了自己在班级中看到的一件事情。我们班乐天的听力不行,右耳听力20分贝,左耳听力100分贝,他的同桌熊倩不但没有瞧不起他,还和他成为好朋友。每天的早读课上,都能看见熊倩大声地教他读书,读得不准就一遍一遍地教,不气不恼,不厌其烦。从小伙伴之间的事入手让学生明白如何适应学校集体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有利于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间至爱、真挚的情感关系。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法 运用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会发现稍微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对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吸引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很差,即使老师再努力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众所周知,故事是伴随着儿童成长的,它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母语和外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儿童英语教学也把故事引入了课堂,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将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加入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场景、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小朋友们都熟悉并感兴趣故事及故事人物来完成小学英语既定的学习目标。让小朋友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英语并喜欢上英语。和以往英语教学的枯燥、乏味相比,将故事教学法植入课堂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帮老师节省时间以便研究出其他的教学方法。本文作者就尝试了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将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大家探讨一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 正确认识故事教学法

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故事教学法是把英语的字、词、句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学习,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说英语,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法。

在教学中引入故事,对于在课堂上模仿母语习得的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当然这同时也取决于故事教学的以下几个特性:

1.情景性。Hendrickson 曾指出,在英语故事中所包含的语言、语用、言谈和文化特性,为学习者极大限度地提供了可理解性的输入,同时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可理解性的输出。简而言之,通过故事中所营造的情景,人物以及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并运用语言。

2.趣味性。教学中选用的故事多是轻松活泼,简单明快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下一步的遭遇如何,故事的发展怎样?成了同学们的关注焦点,课堂氛围顿时显得趣味性十足,同学们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并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自发地学习。

3.拓展性。故事的教学还具有拓展性的特点。正如语言的学习一样,故事的教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故事即可以作为展开课堂的导入方式,也可以作为最后的拓展性环节,在教师讲完了一个精彩的英语故事之后,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汇、句型,进行故事改编、表演等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

二、故事教学法的运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单词是学生应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理解的基本单位。在小学阶段,大量的词汇学生只是通过听音来辨别,通过图片来意会,慢慢的学生发现小脑袋再也记不住这么多单词,搞不清楚这么多单词的意思,继而对英语充满恐惧。如果把一些单词串联在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中,学生就会觉得单词学起来原来也那么有意思,记不住的单词通过故事形式巩固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因为故事都具有趣味性,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下是我教授的一节词汇课,教学内容是能四会掌握6个单词“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会在情景中使用句型:Look at the _______.It's ________ -ing.

2.在会话教学中的运用。在会话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和表演对话。难以创设真实情境,学生也容易疲劳。如果让学生听故事。或者用相关的语言编故事,学生就会乐此不疲,踊跃投入到语言学习活动中。许多故事中还会出现许多重复的句子,孩子们在听故事或复述故事的过程中,能轻易地记住一些简短的句子。故事中如果反复出现了简单、有趣、易学的句子,孩子们会在听故事或讲故事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识地复述,并能轻而易举地记下来,甚至在某些场合中不经意地运用得恰到好处。

3.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语法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思想,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可以把语法知识的学习融入充满趣味的故事中,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相关语法知识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在整节课的贯穿运用。语境是故事的最重要部分,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我们教师创设尽可能的真实情境,使得课堂充满趣味,整体性。故事教学不仅可以用在单独的一个教学内容中,而且它还可以应用于整节英语课,起到贯穿整堂课的作用。

三、故事教学法的启示

凡事都是有两面的。英语故事教学法亦不例外。英语故事教学法能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提高。所以我们不难想到,这套教学方法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老师,它对老师的要求较高。故事内容是吸引孩子们兴趣的重要因素,而讲故事的技巧是影响故事内容、教学效果和孩子们听故事兴趣的一大因素。因此老师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感染学生,还要有的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

综上,小学英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故事教学法。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选择那些逻辑清晰、内容有趣的故事。故事是为我们的词汇教学、对话教学、语篇教学服务的,故事的设计应围绕教学中心展开。切忌不可为故事而故事,为表演而故事。

参考文献: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6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故事教学;语言教学;儿童情趣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认识语言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努力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幼儿各种言语技能,促进幼儿语言规范化地发展。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然而,由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单向多于互动、倾听多于想象,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的进行故事教学?如何运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充分发展幼儿的言语能力?如何充分挖掘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思的问题。在几次教学中,我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与应用的地方。

1幼儿园传统故事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单向传输,少互动交流

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还停留在“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教师提问等”之上,幼儿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之中,而且教师所使用的导语雷同,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由于传统故事教学模式中师幼缺乏互动、交流,使故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及广泛、深邃的教育价值。

1.2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重倾听复述,少判断想象

在传统的故事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运用得较少,一般都是倾听与复述,很少让幼儿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想象与预测,这对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是不利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听故事的新奇感与敏锐感。

2互动式教学法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尝试

2.1什么是互动式故事教学

幼儿园互动式故事教学,就是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双方都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的共同表演故事,最终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故事教学的任务。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心理需要,倾听幼儿对问题的想法,及时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产生心理共鸣、思维共享,唤起幼儿探究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故事教学氛围,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的故事情节、所使用的词汇,都是幼儿的自主发现、应用、推理的结果,教师只是不间断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地观察、合理地想象,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式教学。

2.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其他相似故事教学的差异

(1)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故事续编的区别。

续编故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原来的故事情节中没有提到的或感到欠缺部分进行改编或续编,为幼儿提供一个扩展或延伸内容的机会。但是,续编故事只是对故事结尾部分进行了创造性的想象,而互动式故事教学从一开始就在引导孩子想象、预测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果等,而且还要运用自己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2)互动式故事教学与传统看图讲述的区别。

看图讲述是让幼儿通过对单幅或多幅图片的观察、分析、判断、自己选择词汇,组成句子进行连续讲述或编成小故事。由于,看图进述的情节是直接展示在画面上的,图片是静止的,讲述的内容易受到图片限制。互动式故事教学对图片的要求较高,无论单幅或多幅的图片,每一幅图中都有形象根据故事的进展添加背景、角色的表情、动作等一些细致的变化,有时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以此来逐步演示故事的发展过程,帮助幼儿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互动式故事教学的图片是一个动态的画面。

2.3互动式故事教学的流程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地运用已有的词汇、言语经验进行表达与描述,在幼儿与教师积极的互动中,提升幼儿的言语技能与经验。

2.4互动式故事教学流程的应用

互动式故事教学是教师提问与幼儿回答的多回合交流,教师通过不间断地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启发才智,拓展视野,促进幼儿的思维,有效的提升故事教学的整体效果。

(1)幼儿看图教师启发运用多个词汇形容故事中的主要形象。

在故事《小树的朋友》中,通过观察左图请幼儿描述:“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小班的幼儿就运用了“没有树叶的”“孤零零”“光秃秃”等词汇。紧接着的一个提问:“在整个画面中只有一棵小树,你觉得它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幼儿又运用了“孤单”“难受”“寂寞”“伤心”等让教师惊叹的词汇来描写小树的心理感受,为接下来的故事讲述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在故事《笨笨猪》当中,出示左图之后提问:“这是一头怎样的猪?”中班的幼儿运用了“可爱”“ 帅气”“ 胖嘟嘟”“笑眯眯”“开心”等丰富的词汇来形容它,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中的这一角色形象。

可见,在让幼儿看图运用多个词汇形容图中形象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词汇,更是逐步让幼儿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各种词汇。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包括形象的面部表情,唯有仔细观察之后,才能使幼儿运用的词汇恰如其分,这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逐一出示图片或角色形象,引导幼儿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事《笨笨猪》有这样三幅图:

A:出示图一让幼儿猜想这些苹果哪儿来的?小猪看到这些大苹果心里是怎么想的?它会怎么去做?

B:出示图二印证幼儿的猜测,让幼儿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形容小猪行为。

C:出示图三再次让幼儿猜测“小猪一路走一路吃,越走越远,当它捡起最后一个苹果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呢?”

在逐一演示讲述图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步步进入到故事情节的深处,牢牢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愿望。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必须细致考虑,什么样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怎样的提问能够让幼儿根据现有的经验推理出符合逻辑的情节?唯有合理、有效的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与想象。

(3)教师用提问或讲述将故事引领在预设的目标中。

在启发式故事教学当中,由于大量发散性提问的运用,可能使幼儿的想象偏离整个故事的情节,一旦偏离就成了无目的的空想。因此,在允许幼儿合理想象的同时,更要用有效的提问让幼儿沿着预设的故事目标方向深入。

在故事《笨笨猪》中,当笨笨猪被老虎抓住时,笨笨猪需要想出办法来使自己逃脱,幼儿看了图一后立刻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报警”“喊救命”“告诉老虎,我的肉不好吃,别吃我。”“用力挣脱。”“顺势一滚。”等等。然而,故事中小猪的方法既机智又诙谐,还能够反映出老虎的愚昧。因此,在肯定并应用了幼儿的想法之后,教师边出示图二边讲述了笨笨猪的话:“我原来不笨的,是因为吃了一条笨笨蛇之后才变笨的。”然后再引导幼儿思考:“老虎听了之后,是怎么想的?”幼儿自然的想到了“它吃了蛇变笨了,我吃了它不是也要变笨了吗?还是甭吃了。”这样引导之后,既没有教师生硬的扭转幼儿想法的痕迹,又让幼儿接触了新的思维方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主描述改变原有故事进行讲述。

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法之后,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展现出来。但是,此时如果仍旧按照原著进行完整讲述故事,就失去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因此,在完整讲述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描述、想象以及运用的词汇,进行即兴的再创作,让幼儿对老师的讲述产生共鸣与惊喜,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下就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故事《笨笨猪》的前后不同的故事描述。

(5)给故事取名,总结提升经验。

在故事完整欣赏完之后,请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幼儿自己总结对整个故事的理解,并通过思维的概括与提炼为故事命名。比如:故事《小树的朋友》这一故事,在教师完整讲述之后,幼儿为这个故事取名叫《小树找朋友》《谁是小树的朋友》《爱护小树》等。可见孩子们已经完全理解了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激发了他们爱护小树、保护绿色生命的强烈愿望。这就是故事教育价值体现。

(6)创造性地进行故事表演。

故事表演一直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它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规范的口语练习的机会。故事表演时教师的积极参与、引领与渲染,使幼儿的表演更加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在互动式教学的故事表演时,对故事的内容或情节进行了丰富与扩展。比如:故事《笨笨猪》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时,不是纯粹的原有故事表演,而是添加了另外两个角色狼与狐狸,它们同样是象老虎一样设置圈套或陷阱来欺骗小动物,但是却采用了不同的手段,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明辨善恶、真伪,在遇到事情时多一点思考,以保护自己。在这样的表演中,师幼互动达到了高潮,将认识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的整体教育助能。

3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助于幼儿词汇的丰富、理解与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凭借听、说练习来发展其正确、熟练地使用词汇。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之后,由于使用了许多启发式的提问与辅助引导,让幼儿在观察图片及动态的演示之后,将平时积累的词汇运用其中。在不断应用――积累――再应用――再积累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丰富并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进而提高了幼儿言语的表达能力。

3.2有助于幼儿在同伴中获得新知

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所有运用的词汇、故事的情节推理都来自于幼儿群体,教师只在当中起到引导与支持的作用。由于,幼儿对同伴所传输的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信息。因此,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

比如:在故事《小花籽找快乐》中,小花籽问小蜜蜂:“你快乐吗?”小蜜蜂说:“我很快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蜜蜂的快乐在哪里?”幼儿的回答是:“我能采许多花蜜,所以我很快乐。”“我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很快乐。”“我有许多好朋友,我很快乐。”等。在故事《笨笨猪》中,当孩子们发现这些苹果是大老虎放的时,宁宁小朋友恍然大悟的说:“这好象是个陷阱吗?”她一语惊醒了其他的小朋友,于是,教师立即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什么是陷阱?”这下热闹了,孩子们纷纷向老师表达自己对“陷阱”的理解。就这样孩子们不仅获得了一个新的词汇,而且还和同伴一起用已有的经验理解了这一词汇的含义,使自己的经验得到了提升。一个人一种想法,五个人就有五种想法了;一个人用一个词汇,五个人就有五个词汇了,这比老师讲述故事中,学习一两个信息要丰富多了。

3.3有助于幼儿策略预备技能的培养

南师大周兢教授在《我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几个新的发展趋向》一文中阐述了要成为流畅阅读者的四大策略预备技能,即反思、预期、质疑、假设。在互动式故事教学中,由于故事的情节都是由幼儿自己通过图片的观察,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期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与早期阅读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又因为教师不间断的使用启发式提问,也会对幼儿逐渐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会不断的对画面及故事情节提出质疑。互动式故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幼儿形成策略预备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3.4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故事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启发、引导等方法,教给幼儿观察、联想、对比、分析等他们能理解并掌握的技巧,让幼儿可以充分地联想、想象、交谈和表现。在教学中,幼儿边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学会对同伴给予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幼儿要有敏锐的发散、求异的思维,才能实现这一点。互动式故事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会了用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而且还拓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也只有让幼儿拥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开出绚丽的花朵。“正如喜爱跑步的人终究会拥有一双结实的双腿一样,喜爱思考的人,也终究会成为一个逻辑推理能力强的人,同时可以拥有一个思维缜密的头脑。”

4互动式教学法在故事教学中的局限

4.1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故事类型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

能够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故事,有它特定的需要:短小、精悍、情节相对简单,角色形象鲜明。只有这样的故事,才比较有利于运用此教学法。情节简单、角色鲜明的故事比较有利于教师制作各种教学具,有利于幼儿想象与推测。如果,故事情节复杂、篇幅较长,那么在持续的启发提问中,使幼儿失去了想象、预测、推理、互动的兴趣,那么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一定要仔细思考,这个故事是适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故事教学法,能够机智的在不同的故事教学中应用最适合它的教学法。

4.2互动式故事教学法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互动式故事教学,要求将故事画成多幅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教具时,不是简单的图片汇总,必须仔细的思考怎样才能符合幼儿的逻辑思维?制作上一定要科学、形象、生动。网络上搜索的图片,必要时要进行修改,便于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以及角色的脸部表情。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个慎密的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要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能力。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故事教学法;单词;记忆

一、英语故事教学法及其作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说的“故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创作出来的小故事,而另外一种就是流传多年,一直流传着的童话类故事。因为长时间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退,注意力逐渐分散。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教学的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故事教学适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阶段。同时,故事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生动的、丰富的语言,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作用颇大。

1.故事教学有利于激发兴趣

R.Gardner和W.Lambert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表明,最成功的学习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所以,学生对故事有一种持续的需要。在低年段学习英语的阶段,学生对故事如痴如醉。因此,通过创编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推测、理解生词,同时又激发学生去理解蕴涵在故事中更多的语言知识。

2.故事教学有利于合作学习

当今社会,协作和交流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故事表演环节,单个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自我,同时树立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对故事表演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活动中,他们不仅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还主动帮助较差的同学,以使活动取得成功。故事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故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联想记忆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积极地开展了故事教学法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因此,故事创编促进单词记忆的要点在于有针对性。通过针对难点单词、针对学生已有记忆进行启发式联想,以及和自然拼读法的结合,提出了以下三种故事创编单词记忆法。

1.针对难点单词进行启发式的故事创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难点单词,根据检测学生共同的难点单词,然后针对这些难点单词进行故事创编,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结合自然拼读法进行故事创编

为了更好地拓展“故事教学法”,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融入了“phonics(自然拼读法)”,有时也会融入汉语拼音,这样的安排更有助于故事教学的全面发展。在给英语数字单词“4――four”创编故事的时候我融入了汉语拼音,我对学生说“在佛山(字母“fo”)这座城市里,住着一群乌衣人(字母“u”“r”),学生便兴奋地说:Miss Ma,这个故事真是有意思,我们知道该怎么去记住单词“four”了。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写出这个单词,他们还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

3.结合学生记忆进行联想式故事创编

朗文1A Chapter6要学习颜色单词,但是颜色比较难以认读,班上有个学生总是容易把“黑色、红色、蓝色”等这些颜色单词混淆在一起。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个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渐地削减,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的性格比较内向,为了避免伤到他的自尊心,我决定单独和他聊聊,教教他该如何记忆单词。一开始他比较拘谨,有点不知所措,我问他喜不喜欢听故事,他的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我把我的“故事法”介绍给他。我对他说:“其实记忆单词我们要讲究方法,但是在我们记忆单词的时候,首先要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看看这些特点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去记住它们,和它们成为“好朋友”。接着他主动地说他记不住“蓝色(blue)、黑色(black)等颜色单词”。我便引导他,让他先观察一下这些单词有什么特点,他看了看,有点腼腆地说:“我觉得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大海也是蓝色的。”我再引导他,让他找找有没有熟悉的拼音出现在这个单词里面。他立刻就看到了拼音“lu”。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发现,他的表情也在慢慢地转变,由刚才的拘谨变得轻松起来。我微笑着问他能否自己编个故事记住这个单词,他想了想,把故事讲了出来:“从前有对好朋友‘小b’和‘小e’,他们是邻居,他们很喜欢游泳,在他们家旁边有个游泳池,有一次他们在打水战,最后弄得两个人都是湿漉漉(字母‘lu’)地回家了。”听到他讲的故事,我很惊讶,他通过自己创编的故事,一下子就找到了记忆这些单词的方法,我为他鼓掌,表扬了他所讲的故事。为了更好地激发他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让他尝试再给其他一些难以认读的单词创编故事。

所以,每次学新单词的时候,学生都会催着我给单词编故事,虽然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开动脑筋想故事,但是我也看到中下层的学生学习的劲头足了很多,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增加了,最重要的是学习信心也比以前增强了。

上述三种故事创编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同时也表明,在英语单词教学中,故事创编贵在有针对性,即在理解故事促进记忆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单词,针对学生已有的记忆,通过启发和联想,形成学生对单词的画面记忆和整体记忆。

参考文献:

[1]陈如丽.浅谈故事教学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7).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8

关键词:数学;故事;参与;角色

一、把数学知识渗入到有趣的故事中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在教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在红旗标记图上操作的过程中,我通过故事《小熊开商店》来帮助幼儿学习。我拿出手偶以小熊的语气对小朋友说:“我在森林里开了一个百货商店,可是我店里的东西太多了,我要请小朋友来帮我整理。我的店里有一个大柜子,有两层,上面一层放吃的东西,下面一层放用的东西,但是要对整齐哦!”于是我让小朋友来操作,小朋友在故事的情景中,很快掌握了在红旗标记图上一一对应的方法。

二、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尤其是当幼儿与故事中的角色一起玩游戏时,那就更高兴了。因此,在设计某些数学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 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从而完成数学教学内容。

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设计了“乘汽车”的游戏。我让幼儿把小椅子排成小汽车上座位的形式,这里我通过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和椅子是怎么样的?”帮助幼儿理解了一样多。然后设计了乘车到什么地方去,我当售票员,当我说:“小汽车到了肯德基,谁要下车?”小朋友听了很高兴,抢着说:“我下车我下车……”我根据座位变化,问幼儿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小朋友有了亲身体会,很快就回答了出来。小朋友都知道乘车每人一个座位,所以在比较的过程中,小朋友很快掌握了谁多谁少。通过这个游戏环节,既让小朋友对比较多少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也让小朋友学习了进行比较的更多有趣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9

【关键词】 故事教学 英语教学 引发兴趣 开拓视野

叶圣陶曾说:“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孩子都是忠实的故事迷: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天性,使用故事教学,让学生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掌握语言。

实践证明,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就如同给英语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广阔的天空里自由快乐地翱翔。

1 故事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激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故事与教材成为鱼水关系,密不可分,能从以下方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1.1 生动有趣的开头引人入胜。夸美纽斯说:“智慧的课堂乃艺术的课堂。”它的开始就像一台戏的序幕,也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可达引人入胜的美妙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讲故事时我力求做到:一开头就抓住兴趣点。我常神秘地出示故事的冰山一角;某种声音或动作、单词的首字母、或用盒子装着物品……让孩子们“Listen,look,think and guess.”这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热情。他们都高高举着小手,争先恐后地猜着。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大量的旧知识。并没有呆板地带读或命令他们机械地复习,就达到了新旧知识滚动的效果。

1.2 巧妙设置的情境培养兴趣。情境是故事的最重要部分,它便于理解语言及其所运用的环境。在英语教学中,寻找或创编合适的故事,巧妙设置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发现并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PEP4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时。我觉得孩子们都很喜欢KFC,就在教室里贴上肯德基海报,把讲台变成柜台,里面放了“食物”;hamburger,Coke,sandwich等等。还穿上借来的制服当起了售货员。并要求:“比一比谁用英语‘购物’多”。学生马上投入到虚拟的情境中,纷纷来买东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相当好。

1.3 边玩边学的表演乐此不彼。在教师的全身心投入下,我们会发现自己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动起来,每个动作都边比划边说,全身的器官都参与到操练中去玩着学。

记得我在教学PEP4 Unit 4 中的story time《拔萝卜》的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几组,如:dog,cat,duck……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说“We are…,We like…”配上动作。他们开心地大声说着“dog”“cat”……顿时响起了一阵阵“汪汪”、“喵喵”等动物叫声和朗读声,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教室里洋溢着愉快的气氛。同时,我还让孩子们灵活地滚动了前几单元已学的指令:“Stand up,Open…Touch your…等等。呈现故事时,再出示Carrot图片让大家拔,自然表达出了“follow pig”“follow dog”……的意思。

2 故事丰富课堂色彩

2.1 以情发声讲故事,让学生沉醉其中。讲故事时教师声音的变化是展示课堂魅力的一个亮点。一成不变的声音容易让人疲劳,从而降低课堂效率。而教师声音富于变化,“以情发声、以言动人”,学生就能完全被吸引。

2.2 色彩缤纷的图画,让学生兴趣盎然。讲故事时,我十分注意使用图画,因为色彩缤纷的图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它能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视觉,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首先,欣赏图画。老师在讲故事时,show出图画,会省很多力气。通过图片学生可看到许多有趣的童话;其次,制作故事书。在欣赏的同时,我还带动学生做故事书;根据故事中听说读到的情景画几幅画,并写上对白,故事书就做好了。如:《化妆舞会》中孩子们画的cloths:shirt,dress…形状各异,买东西的用语也写得很好;《Let’s have a picnic》中的句子 “I like…”的句子用得很好,画的物品也很漂亮——Sunflowers在阳光下排队,roses朵朵娇艳,rabbits在欢快跳跃……《My farm》中cows在悠闲地吃草,horses在奔驰,还有不少哨兵似的trees,两个孩子正在用“What are these?”“Are they…”对话。

3 故事降低记忆难度

故事教学,可以同时把比较多的单词、句子、语法、日常用语等内容轻而易举地记下来。我们可以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放到学生熟悉的故事中去。如画什么有什么的《神笔马良》,有很多动物的《拔萝卜》,很多动作的《灰姑娘》《小红帽》等等。

如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语法教学。如何才能把枯燥的语法教给孩子,又不让他们感到厌烦,且还能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呢?根据孩子的天性,我尝试设计了一些“形象故事记忆法”。

4 故事开阔无垠天地

我的教学小故事篇10

一、故事开讲,激情引趣

良好的开端,造就成功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低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以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引领孩子进入课堂。故事导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它既能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又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巧借课文中的现成故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坐井观天》。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住着一只青蛙,小青蛙天天在井里坐呀,看呀,跳呀,从没有离开过这口井。一天,一只小鸟从天上飞来,飞到东,飞到西,飞到井沿歇一歇。咦!接着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快打开课文到书中去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故事的“戛然而止”,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情感磁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致,当学生怀着一颗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与课文“亲密接触”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故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习课文渲染情境,做好情感铺垫。《假如》这篇课文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呢?”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完故事后,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进入诗歌的学习: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拥有一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吗?有个小朋友也想拥有一枝这样的神笔,她还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诗歌的名字叫《假如》,愿意欣赏一下吗?故事开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一开始便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未入诗句先入境的效果”。

二、故事串联,乐学新知

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由于它抽象、枯燥,一直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学中,如果将它融入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情境中,把拼音教学同故事结合起来,就能使枯燥乏味的拼音学习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例如,在教学声母dtnl一课的拼读练习时,可根据课本P13出现的“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和相应的插图编撰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天早上,一匹小mǎ驮着一袋dàmǐ到磨房去。小mǎ走啊走,tǔdì上留下了一串串马蹄印。突然,身后传来了叫喊声:“小mǎ,等一等!”小mǎ回头一看,原来是小tù子。小tù子追上小mǎ,说:“小mǎ,米袋子漏了。”小mǎ连忙往地上一看,才发现地上撒了一路的dàmǐ,它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要不是你告诉我,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粮食呢!”利用书上的情境图编故事,讲故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这样,就把学字母、拼音节、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有机整合起来,并从故事里小兔子乐于助人的行为中获得品德修养方面的教益。另外,拼音教学中有诸多拼写规律、拼读要领,需要学生去强化记忆,如果将这些复杂难懂的拼音知识,灵活转化成故事,深入浅出地表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感受到识字的魅力,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学习“拔”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笔画:小白兔到菜园里收萝卜,他用手(扌)拔呀拔,拔了老半天,还是拔不动。他请小山羊、小花狗、小黑猫来帮忙,这么多好朋友(友)一起拔,汗都流出来了(、),才把萝卜拔了起来。小朋友,听了“拔萝卜”的故事可要记牢,“拔”的右边是“友”字加“、”,表示不能忘了来帮忙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流的汗啊!这样,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汉字就不再是简单的笔画组合,而是变得富有灵气,充满趣味性。

三、故事引领,训练表达

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提出:“语文课首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最主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多说,利用学生对故事的酷爱,以故事作为向导,让学生踏着“故事”的阶梯,在听故事、读故事中学习语言,在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中学会表达。教材中有很多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有反映儿童生活和介绍中外历史名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想象世界,充满童真童趣,让学生百读不厌。如《夏夜多美》《小蝌蚪找妈妈》《风筝和纸船》等课文,学了课文内容后,可以请几位学生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评一评谁说得活灵活现;或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和好朋友听,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运用教材中留下的空白,充分挖掘教材背后藏着的故事,让学生驰骋想象,给故事续个“尾巴”。如学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续编故事,想象小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讲述故事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鸟”和“青蛙”,合作续演故事,在情境对话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充盈了文本的内涵。另外,围绕“故事”进行写话也是训练表达的好办法,学完一个故事,引导学生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以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故事延展,启迪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