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名符号十篇

时间:2023-03-24 07:20:44

网名符号

网名符号篇1

1、ヽoo只有分开后才明白

2、り心寂成泪

3、Cry︶寂寞

4、寂寞说爱你

5、Smile過期℡

6、哭到_微笑_

7、搁浅记忆的忧慯

8、夏季゛苦笑着思念等待

9、ミ掉在愛的沙漠丿

10、时间冲淡了爱情ヾ

11、伤却美

12、℡倒不出的思念

13、ζ赌情゜

14、不安分的情绪

15、久着久着就旧了

16、心碎乌托邦

17、失去

18、冷眼看繁星

19、從此Ⅰ個人

20、泪°从心流ゝ

21、∝形同陌路又如何丶

22、∥空城∥回忆√

23、用微笑掩盖

24、自取的痛

25、沒有你的愛

26、想你のy瞬感到心痛

27、ヤ夜落泪

28、一切都是自找的

29、背後的冷漠

30、〆散乱的记忆

31、潜意识失忆

32、再美也結束

33、离别式呼唤丶

34、太堅强也會哭η

35、深夜一个人哭湿了枕头

网名符号篇2

2、与“鸭梨”大战

3、森林の阿狸

4、尐吖头

5、孙丶悟丶空

6、小、米饭|

7、草莓メ物语

8、Mu′头人_、

9、た泼墨画霓裳

10、シ半世荒颜

11、o^3安然浅夏ゾ

12、罒深竹寒箫

13、∫红颜为谁败ゅ

14、@独留清风醉

15、ボ执念成殇?

16、ぇ风菀予栀

17、o^3渚寒烟淡︼

网名符号篇3

眼中星河已尽

持刀战情场

离人唱挽歌

白痴。

做你怀里的猫

浅色夏沫

谁偷了我的梦

记忆里的那片海

年少怎能不多情

玩世不恭

活出别致的高傲

半度微凉、

少年与梦

烈酒醉人

哥的霸氣荍不住

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

为不挂科而奋斗

生活不相信眼泪

一段幸福路

下一个明天另一个我

做最好的自己

天天永向上

勇敢去面对

志在四方

亡屿

爱巳過剘

沵留给涐得记忆

文艺痞子

经典网名昵称

孤久则安

人海浩瀚

骨子里的高雅

学校,把青春还我

结局

死宅

幸福如覆薄冰

仰起头不流泪

少年当自强

向前进

我叫坚强我不哭

守住⒈份堅持°

超过你只是时间问题

别跟自己过不去

网名符号篇4

20世纪末,国外符号互动主义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谢彦君(2005)认为,旅游体验就其本质而言,也可以说成是一种符号互动现象。在旅游体验的各种情境当中,很多意义是通过各种符号传达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是这样,人对物的象征意义的解读过程也是这样。所以,符号研究注定是旅游体验研究或者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额尔敦格日乐(2005)在探讨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时指出,旅游者并不像草原居民一样热爱草原、爱护草原,将旅游者对草原的向往比喻成“叶公好龙”,认为旅游者只是喜欢草原这个符号。2013年9月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成立“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课题组,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征集评选内蒙古的文化符号。内蒙古大草原以“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内蒙古形象的象征,对外的代名词,草原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由,位居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之首。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符号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旅游商品(叶高娃,2006,周永振,2010)设计,草原旅游度假村(袁园,2006)设计方面。

本研究采用了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携同、同程、蚂蜂窝和百度旅游等旅游网站上随机查阅了50篇到内蒙古草原地区旅游的游记,通过分析网络游记中所流露的旅游感受,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受,分析了解内蒙古草原的旅游吸引力符号。

二、内蒙古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分析

通过分析游记的文本发现“壮观”和“宁静”是旅游者对草原共同的审美感受。“壮观”和“宁静”来自于草原的“辽阔”和“纯净”,“辽阔”和“纯净”是描述草原最常用的?~语。而“辽阔”和“纯净”又是通过蓝天、白云、绿草、河流、湖泊、畜群、晨雾、日出、晚霞、星空、鸟类、蒙古包、蒙餐、敖包、苏鲁锭、篝火晚会、道路、大风车等事物体现出来的。因此,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性吸引力符号、描述性吸引力符号和审美性吸引力符号。

(一)物质性符号

物质性符号是指能够让旅游者产生共鸣的现实存在的物质,既包括自然要素又包含文化的要素。

通过分析网络游记发现,很多旅游者在接触网络和草原之前先接触到了《敕勒歌》等文学作品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歌曲,并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内蒙古草原旅游最初的符号就来自于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唱遍大江南北的内蒙古草原歌曲。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是北魏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句子。比如网名“驿站来客”的游客在同程旅游网的篇名为《【小锋】一个人去内蒙流浪》的游记中写到:“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与蓝天白云相接,置身其中,油然而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感觉。”在数字技术发展之前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传播量都较为有限,但能够被广泛传播的符号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这些物质性符号主要是蓝天、白云、绿草和畜群。草地是草原最基本的构成,畜群是基于草原的畜牧业生产景观,草地与畜群是草原的最基本构成。草地与畜群是指向草原地面的符号,蓝天白云则是草原天空的符号。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的旅游符号逐渐由文字的和音频的变成了视觉为主的图片和视频形式。网络游记中也体现出了旅游者在出游之前阅读了不少网络游记,这些游记或是触动了或是促成了他们出游的想法,或是借鉴了游记中的行程,或是学习了注意事项。网络游记中记载的信息中包含了更为丰富、更为直观、更为全面的旅游符号。新兴的物质性符号包括河流、湖泊、晨雾、日出、晚霞、云雨、星空、鸟、蒙古包、蒙餐、敖包、苏鲁锭、篝火晚会、道路、大风车等。

(二)描述性符号

描述性符号是指对物质性符号的状态的描述。描述性符号包括辽阔和纯净。

旅游者对内蒙古大草原第一反应是辽阔。旅游者在描述草原的辽阔时使用了“大草原”、“一望无际”、“一望无垠”、“视野开阔”“视野太宽广”、“广袤”、“无比广袤”、“非常广袤”、“广阔”、“开阔平坦”、“天地一色”、“广博”、“绿草无垠”等词。有些游记中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如“100多人的(旅游)团队洒在草原上,显得稀疏渺小”、“一个人走在茫茫的草坡上,只觉得自己非常渺小”、“除了蓝天就是草原”等。辽阔是一个总体的感受,由天空的开阔、地面的延伸和天际线的辽远共同构成。

旅游者除了用“辽阔”来描述草原以外,还用了无污染、自然等描述着草原,在这里用“纯净”二字来总结这些描述。纯净的感受来自于靓丽的色彩、自然的循环。通透的大气使人们感受到天的湛蓝、云的洁白、绚丽的日出晚霞、变幻的晨雾,也描绘出了草原纯净的色彩;蜿蜒的河曲和清澈的湖水体现了无污染的大草原。

(三)审美感受性符号

审美感受性符号是指物质性符号和描述性符号使旅游者产生的审美感受。中国的自然景观素有“北雄南秀”之说,内蒙古草原地处北方,辽阔的高原面使人产生“壮观”的感受,这也与“北雄南秀”的基本格调相吻合。内蒙古草原使人产生壮美的基本格调的同时也使人产生宁静的心境。蓝天白云绿草地的和谐搭配,还有与之适应的草原生态与草原文化是使人产生宁静感的来源。“壮美”并不只指视觉上的感受,而更多的是指人们内心的澎湃,是因感官上的刺激而产生的对自然以及文化的敬畏。这种感受来自于草原的辽阔、神秘的星空和伸向远方的道路。“宁静”指的并不是安静没有声音,而是指人们内心的平静和放松的状态,是回归自然、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安详情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协调状态。草原清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原生态的文化使人回归自然,浮想联翩;鹰翔长空、天鹅徜徉也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表现;可再生清洁能源风力发电的景观代表着现代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旅游吸引力符号应用

John Urry认为,旷野、贫瘠的地方,过去一度是极具恐惧和害怕的来源,如今已经转变为所谓充满着“景色、风景、形象、新鲜空气”的地方,在远处等待着来自城镇和城市的参观者们的视觉消费。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所有类别的自然都将逐渐被广泛地看作是景色,风光和永久的感官刺激。正因为如此,草原也成为了旅游资源。合理地利用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则能够给草原旅游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无序开发则给草原旅游资源带来了负面的效应,草原旅游?Y源管理必须开发和保护并举。

(一)旅游开发中应突出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

网名“茶香慢品”的游客在同程旅游网的篇名为《快乐自驾草原之旅》的游记中讲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歌声中描述的场景是多年来一直想涉足的地方,内蒙古大草原究竟有多辽阔?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牛羊有多壮?本次出游终于圆了这个梦。”网名“甘甜”的游客在携程旅行网的篇名为《帅哥美女 28团激情挥洒呼伦贝尔》的游记中讲到“草原天路以绝美的方式铺展延伸着。一路行来,路况很好,没有堵车,没有污染,景色宜人,仿佛可以一直开下去直到天边。恍惚中我们貌似开进世外桃源!”很多游客的感受说明了对草原旅游需要体现“辽阔”。游客需要体验到动态的、连续的、变幻的草原景色,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的范围感受草原的辽阔。游客在景点欣赏到的是静态的、局部的草原景色,不过方圆几公里到一二十公里,在体现辽阔方面,不及连续的道路。要体现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辽阔”这一最基本的旅游符号,应开发由道路连接旅游点形成的旅游风景线或旅游走廊。

(二)草原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破坏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蔓延,内蒙古草原的原生态景观中也会逐渐出现喧闹的旅游业景观。查阅的游记中也体现出来旅游者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喧闹产生的担忧。如网名“卉豆儿”的游客在同程旅游网的篇名为《龙之征程――天边草原乌拉盖》的游记中提到“乌拉盖,绝对是一片不可多得的净土,赶快去看看吧,赶在旅行社之前!”由此可见,旅游者也意识到了旅游业本身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宁静”这个符号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大量的旅游者打破了“宁静”,带来了喧闹。计算草原旅游承载力时不仅要考虑生态承载力,还应考虑旅游符号的承载力,将游客人数限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避免破坏草原的“纯净”与“宁静”。

(三)工业发展避免破坏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

总体上来说,保护草原旅游吸引力符号主要保护草原的壮观和草原的宁静。草原的壮观和宁静来自于草原的广袤、草原生态和与之相适应的牧业文化。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工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内蒙古地区的支柱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扰动了几千年来甚至更长时间内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地系统。而低水平的工业化会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更高层次的产业分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而隐蔽。内蒙古草原是大自然对全人类的恩赐,是大自然精致而易碎的艺术品,人类该如何利用它,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草原上的矿区景色是大型挖掘机在刨,重型翻斗汽车在来往穿梭,车轮碾着草原,卸下的土石堆起的高高的“人造山峦”。这些景色看上去与周围碧绿的草原极不协调,也不再使人产生对自然的敬畏,而使人产生改变自然、征服自然的冲动。网名“追逐梦想1551”的游客在携程旅行网的篇名为《草原自驾游(赤峰克什克腾+锡林郭勒)》的游记中讲到“从西乌珠穆沁旗到东乌珠穆沁旗的这段路,风景很一般,可能是有煤矿厂的缘故吧,而且路面上有很多大坑。”

网名符号篇5

视频网站凝聚的用户注意力吸引各行各业广告主在此平台投放广告。本文从多角度分析视频网站广告在主题、表现符号方面的特点,探讨它如何创造意义,以及创造何种意义。

广告主题分析

笔者分析优酷、爱奇艺、乐视网、腾讯视频的广告发现,不同视频网站上投放的广告互有重叠。如Intel芯片广告同时在优酷、腾讯及爱奇艺投放,清风纸巾广告在乐视网和爱奇艺投放,奥利奥饼干广告在腾讯、乐视网投放等。可见广告主在选择视频网站时,对当前主流的几家视频网站并未多加区分。所以本文不单独研究某一视频网站的广告,而是综合分析各大视频网站的广告。

从广告主题看,视频网站上投放广告的品牌及商品包括Intel芯片、清风纸巾、奥利奥饼干、银鹭花生牛奶、脉动新品、佳沛新西兰奇异果、多乐士彩漆、康师傅矿物质水、一汽马自达等。可见,选择视频网站投放广告的行业主要有日化产品、食品饮料、电子、汽车等。

此外,高端品牌和奢侈品品牌也逐渐在视频网站广告中崭露头角。如化妆品高端品牌欧莱雅、雅诗兰黛,奢侈品珠宝品牌Tiffany,高端眼镜品牌陌森等。这是视频网站广告出现的新趋势。

广告表现符号分析

视频网站广告的表现主要通过广告场景符号、人物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来实现。本文从这三方面来解析视频网站广告的符号运用。

1.场景符号

当前视频网站广告场景主要有三种类型:日常化真实场景、时尚个性化场景和艺术化电影式场景。

日常化真实场景广告如奥利奥饼干。它以游乐场为场景,选取小男孩和小女孩玩耍的情景。奥利奥饼干是玩具,也是友谊的桥梁。这种融入现实相对真实的场景不知不觉地将顾客带入其中,使其接受广告所传达的商品信息和生活方式。

时尚个性化场景广告如陌森眼镜,它使人难辨其具体处于什么样的场景,呈现的仅仅是不断变幻的黑白条纹。代言人应采儿不断摆姿势,表情冷酷。这类场景与普通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广告利用它制造距离感,塑造商品和品牌与众不同的个性。

艺术化电影式场景的广告如奢侈品珠宝品牌Tiffany Keys。广告主要场景是简单的画室,李娜、章子怡、李宇春三位时代女性讲述人生感悟。广告切换一些球场和舞台的场景,代表三位主角人生态度的转变。知名画家喻红独白串联整个广告。这种广告场景模糊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像是文艺片。商品和品牌的信息掩藏在艺术化的场景中,从而带有一定的格调和艺术气质。

这三种场景都意味着广告从商业话语到非商业话语的悄然转变。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说:“广告必须改变其为经济约束方式的形象,并维持其作为游戏、庆祝、漫画式教诲、无私社会服务的虚构形象,由此自然而然地演绎出来。”

2.人物符号

广告编码常把一种与某个产品并不具有必然联系的意义嫁接到该产品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用“能指”和“所指”两个概念指出声音系统和意义系统之间的任意性。广告人物符号是一种能指,所指是该符号所代表的生活状态或者人生态度。

广告中名人的外表、性格、作品等都作为能指的构成部分。以欧莱雅代言人范冰冰为例,这个形象首先是美女,肤质亮白。使用欧莱雅能像范冰冰一样白,这是符号所指。其次,她的成名经历遭到网友质疑或调侃,比如整容等传闻。在广告中,范冰冰的广告词是:“想黑我?我用欧莱雅祛斑精华”,随即展现出她如凝脂白玉般的皮肤,其所指是一种我行我素的人生态度。

广告中普通人形象多是一种令人称羡、美好的符号。女性漂亮,或温婉、或张扬;男性英俊,或成熟、或洒脱;孩童健康可爱。立邦漆广告中的普通人形象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孩童,其特征如上所述。这三个符号的所指是用立邦漆会拥有这样美满和谐的家庭。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这些人物符号与商品联结在一起,通过横向和纵向聚合,代表一种当今社会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的而又不可得的生活方式。其作用就是刺激潜藏在观众心中的欲望,激发他们对广告中所描绘的生活的渴望。而广告或者说商品就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对社会矛盾、个人生存困境的虚幻的、想象的解决。

3.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用来描述商品以及联结广告图像符号来制造意义。在Tiffany Keys广告中,“开启无限可能”联结了李娜、李宇春、章子怡和画家喻红这四个人物符号,以及Tiffany Keys商品符号,揭示出Tiffany Keys的钥匙符号代表着李娜、李宇春、章子怡开辟新领域、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勇气和一种成功的人生。

而广告中的文字有一个共同特点:它脱离描述产品本身,主要表达一种人生、生活、情感上的感性意义。如六神花露水“我们的本色”,多乐士彩漆“我知道你想要的是我们在一起的家”,脉动“精彩由我”,以及上述Tiffany Keys“开启无限可能”等都是脱离商品本身的一种感性意义的表达。这种意义的产生依靠上述广告场景、人物以及产品符号的组合联结,是精心策划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意义是武断的,是一种幻象。

结 语

经过对视频网站广告符号的分析,发现广告场景符号不管是日常化、时尚化还是艺术化,人物符号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其宗旨都是利用各种人造符号展现美好的生活、成功的人生、温暖的情感,即法国社会评论家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神话”。而购买广告宣传的商品,被视为抵达理想之境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但正如鲍德里亚在《传媒中意义的内爆》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越来越多而意义越来越少的世界。”广告承担起创造意义的任务,通过各种符号组合创造了生活以及人生的意义,人们用这些物质代表的意义来填满精神的空虚。

参考文献:

①【法】鲍德里亚著,刘成富 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②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③吴琼 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网名符号篇6

关键词:网络语言;流行语;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5-0098-04

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以其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神奇魅力,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媒介,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感情联络,所使用的语言就是网络语言。由于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等原因,使得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有所不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口语、书面语中,这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丰富、自成体系都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比较新近出现的语言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 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1]如美眉、大虾、斑竹、恐龙、菜鸟、东东、酱紫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这类网络语言在使用和传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文化特点:

1解构的文化特征

网络给了网民极大的自由,也是一个个性化表达层出不穷,为了追求个性而不惜走极端的世界。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监督和规约,网络环境无疑是更加自由一些的,所以,网民们极尽所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别具风格的网络语言在这十多年中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这些网络语言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解构。解构在哲学上的定义是“指对有形而上学稳固性的结构及其中心进行消解,每一次解构都表现为结构的中断、分裂或解体,但是每一次解构的结果则是产生新的结构”[2]。解构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标志和口号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用以扰乱旧有的世界秩序和人们长期苦守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等传统意识的有力工具。在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下,人们面对纷繁多姿的新现象和新观念,如同坠入层层迷雾,网络因其与生俱来的自由开放之特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精神不谋而合,网络语言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一个折射面。在网络语言中,最具有解构特点的要数网名和称呼语。网名是网络用户在参与各种网络活动时给自己取的名字。人们要参与网络活动,提出见解发出声音,首先得给自己取一个能体现自己心境或旨趣的名字作为代号,因而网名反映的是对自身的描述或者期许。

中国人的姓名一般遵循“姓+名”的格式,“姓”多是世袭而来,“名”则反映的是长辈对自己的寄望,以单字名或双字名为主,很少能够按照被命名者本人的意愿自行选择和修改,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格式还是字数,真实姓名都受到极大地限制;而网名可以置真实世界中的起名规则而不顾,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阶段、场合、心情而设定,并随意变更,网名这种更自我、更自由的特点,使得它具有可塑性,同时又力求别具一格,涵义深刻。就格式来说,网名很少是“有名有姓”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短语、一个小句,所用的字符也不一定都是汉语,而是不拘一格,各国语言夹杂,甚至可以是符号或者符号组成的图画,有的取材于古典,有的来源于现代,有的蕴含人人皆知的意义,有的只是他人看来难以理解无章可循的组合,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体现出自己的爱好、性格、精神状态的同时,极尽所能地营造出个性、新潮、不同于他人的网络形象。

而在称呼语上,网络世界可以说是毫无体系和秩序的规约,完全由当事人的好恶以及所处的网络场所蕴含的语境所决定,可以直呼对方的网名,也可以称先生、女士、同学,在论坛中称“楼上”、“楼下”、“楼主”,在网络购物环境中称“亲”、“掌柜的”,以及对所有的专业人士称呼“老师”等等,只要对方没有刻意透露,便可不考虑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仅从交际发生的角度去定位对方的身份,而由于网络文字交流带来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网民们自创的称谓语中又不约而同地带上了戏谑、幽默的元素和刻意亲近的姿态,以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可以说,网络交际中的称呼语是绕开了现实生活的规则而重新建构了一套秩序和系统,现实生活中的等级高低、亲疏远近在网络语言中很难起到统领称呼语的作用。

2.语言形式的多样化

语言形式指的是网络语言的外在表征,即其组合形式,除了姓名和称呼语之外,网络中的言语表达也是去中心化的,甚至是刻意偏离常规,并形成一些新的、具有极强时代感和群体特征的表达方式,使“外行人”看来完全不明所以,这种特点反映在网络语言的形式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网名符号篇7

 

1学者身份识别的概念

 

学者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1],有时被称为专家、科研工作者、研究人员等.从身份定位角度来说,学者身份是指学者不同于他人的特殊个性,其身份由学者姓名、学科领域和专业级别等信息加以确定.

 

其中姓名是确认学者身份的主要标识,学科领域和专业级别等是附加标识.在学术界,当我们提及某一专家时,首先需确认的是该专家的姓名,然后才是他的学科领域、专业级别、工作单位,以及年龄、性别、荣誉称号等信息.学者身份识别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来识别学者身份,达到准确区分每一位学者的目的.就识别内容而言,学者身份识别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者身份识别是指将学者姓名与其名称所有版本统一起来,可简称学者姓名识别。

 

广义的学者身份识别不仅需要将学者姓名进行规范化处理,而且需附加学者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科领域等相关信息,从而获得某一学者完整的身份信息.一般将相对精确、固定的附加信息称为自然属性,包括学者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出生地等.将含混、易变的附加信息称为社会属性,包括学者工作单位、学科领域、专业级别、所获荣誉等.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交流环境中,学者姓名是学者身份信息的统一指代,这一点毋庸置疑.由于学者个人名称复杂,同名和异名等情况屡见不鲜,增加了学者身份辨别的难度.学者身份识别的关键是研究如何将学者姓名及其名称的所有版本统一起来,建立唯一标识符.下文将分析学者异名和同名的发生机理以透视学者名称的复杂性,并剖析学者身份识别的内涵和功能,为揭示学者统一身份标识符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

 

2学者个人名称的复杂性

 

2.1学者异名学者异名即同一学者拥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为便于论述,本文将学者名称区分为本名和异名两种基本形式.本名指学者个人社会性身份证件上的真实姓名,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为人所知的称呼视作异名,包括全称、简称、昵称、网名、笔名、缩写名、中文汉语拼音等[2].

 

为什么会出现学者异名?异名是学者主动添加或更改而获得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学者在职业发展生涯中正式改换姓名,使得科研成果在改名前后有了不同署名;(2)学者在不同语种的期刊中发表研究成果,采用本名的音译、缩写或汉语拼音等方式进行署名,因而出现了异名;(3)学者交流的环境和偏好发生变化,在线科研交流环境中,学者申请使用各种网名、昵称和笔名等.不同情形产生的学者异名,在字面上与本名关联的程度不同,计算机识别的难度也不尽相同.第一种,学者改名而产生的异名,一般会延续原姓氏,与本名间存在一定字面联系,但难以自动识别;第二种异名比较普遍,与本名间不存在字面关联,但属于不同语种间的翻译和转换,借助计算机技术可自动识别;第三种异名情况较复杂,与本名间即不存在字面关联,又不属于不同语种间的翻译和转换,很难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识别.

 

因此,笔名、网名、昵称等增加了学者异名现象的复杂性和处理难度.2.2学者同名学者同名即不同学者拥有相同的名称.当把不同学者的科研成果集中起来形成数据库时出现同名异人现象,难以确认科研成果的精确归属.并且随着数据库规模的扩大,同名出现频率随之增高,即同一姓名关联到的不同学者越多,这是学者同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据此推理,如果将学者不同语种的出版物,以及学者的学术博客、微信、专业论坛帖等成果记录一并考虑,纳入更加庞大的学者研究成果库,由于简称、缩写名、译名、网名等各种异名的存在,将极大增加学者异名出现同名的概率,从而增加学者身份辨别的难度.过去图书馆、数据库商等机构在组织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一般是在各自数据范围内针对学者本名出现的同名现象进行区分和控制,较少考虑学者异名出现的同名现象.由于同名是学者被动接受的,且随着数据源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综合不同数据源,集中规范控制学者本名和异名出现的同名现象是未来信息组织领域非常值得研究的方向.

 

3学者身份识别的功能和内涵

 

如今学术交流圈已由图书、期刊等传统出版领域,扩散到微博、博客、学术论坛等网络数字环境中.学术交流网络化是趋势,在线学术交流这一全新学术交流模式正在生成.在线学术交流不仅反映了网络时代科研工作者交流偏好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科研交流的效率和受众面.学术交流模式的改变使得科研成果不再局限于完整独立的学术论文或着作,学者们不断将学术成果中的部分观点、结论、图表或实验记录与数据等,以博文、微博等方式在网络中进行和交流.因此,本文认为学术记录一词更能全面概括各种碎片化、网络化的科研成果.学术记录除包含论文、专着、专利等传统研究成果形式外,还包括网络上的各种学术成果,如软件、程序代码、实验数据、研讨视频、会议ppt、学术博客、学术意见、公众科普等.碎片化学术记录虽然传播共享速度快,受众面更广,但由于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够完整,导致其可辨识性、可参考和引用性都很差.要将这些记录都关联到同一学者身上几乎不可能,因而也无法引用,更谈不上分享[3].学者身份识别的目标是解决学术文章中的作者姓名歧义,以准确区分每一位学者.

 

汇集、区分和引导是学者身份识别的三大基本功能[4]:(1)汇集同一学者的不同署名的所有学术记录;(2)区分同名学者的学术记录,辨别学术记录的精确归属;(3)在学者名称间建立参照关系以帮助用户准确获得所需信息.然而将学者姓名与其名称所有版本统一起来,形成统一身份识别符,其内在价值远高于此.试想,如果将学者统一身份识别符嵌入学者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生命周期中,在学者和其各种学术记录之间创建关联,那么这种将学者和其各种学术成果关联、引用的能力,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贡献,改变我们对知识生产的观点,并有可能改变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内容和开展方式,以及认可和奖励的机制[5].学者们正在探索以文献为基础,以人物为索引的新型知识组织模式,并认为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知识关联网络是未来文献支持科研服务及学术生产力分析的重要方向[6].

 

此外,学者身份识别研究还将极大促进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发展。替代计量学正在改变以传统文献计量学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计量数据源也由传统的期刊论文数据库扩展到了学术博客、微博、学术分享和评价、专业问答、开放存取、预印本系统等诸多在线交流平台[7].因此将学者的各种网络名称,例如微信名、博客名、社区昵称、QQ昵称等统一起来,从而将形式各异的学术记录汇集到某个学者名下,是替代计量学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学者身份识别的典型解决方案

 

学者统一身份标识,又可称为学者统一身份标目,或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可以是一串数字、可以是数字与字母的组合,也可以由学者姓名附加其他信息构成等.不同的机构构建了不同的统一标识符系统,目前以图书情报机构构建的人名规范数据库和国际知名出版集团推出的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这两种解决方案最具代表性.

 

4.1人名规范数据库

 

学者身份识别是一个长期困扰图书馆等信息机构的难题.图书馆界一直重视作者个人名称消歧工作,以个人名称统一标目的规范控制方式,构建了规模庞大的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立了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库.2003年由OCLC牵头建立的虚拟国际规范档(VIAF)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名称规范数据库,截至2013年,该库收录个人名称规范数据1800多万条[8].VIAF已开放为关联数据,提供免费下载服务,并与维基百科、国际标准标识符(ISNI)、社会网络与档案文本(SNAC)等数据集深度关联和融合,被认为是万维网利用图书馆规范数据的门槛,在国际数据交换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作用.

 

199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个人名称规范工作,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各种权威工具书中采集数据,后来又以国图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据314字段的责任者小传中的信息作为补充,建成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9].截至2009年底,该库数据共计83万多条,其中个人名称规范数据达76万多条[10].2003年由国家图书馆(NLC)、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香港大学图书馆联席会(HKCAN)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CCS)联合共建"中文名称规范联合数据库",收录规范数据记录88万多条。简单地说,图书馆界实施的名称规范控制是使同一实体使用相同、唯一的标题,由这些唯一的标题贯穿整个书目数据库[11],同一实体主要包括作者、书籍、系列图书或合着图书等.

 

图书馆建立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库的原则是,只要有其作品就为其作名称规范[12],所以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庞大,个人名称统一标目需要有附加信息进行限定,才具有区分能力.然而选择什么内容对个人名称进行限定目前没有统一标准[13],依然仁者见仁,各有优劣,但生卒年已成为国际通用限定属性.如果个人名称统一标目在有生卒年且重复的情况下,则需使用学科、职称等附加成分进行着录.中国国家图书馆规定附加成分的内容包括:生卒年、职业、学科、职称、国别、外文名、性别、朝代、民族等.

 

在最新的《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中则明确规定了识别作者个人信息的17种属性信息,包括个人名称(首先名称、变异名称)、与个人相关的日期(出生日期、死亡日期、个人活跃期)、个人头衔、名称的更完整形式、与个人相关的其他标识、性别、出生地、死亡地、与个人相关的国家、居住地、个人地址、隶属机构、个人语言、个人活动领域、职业或工作、传记信息、个人标识符[14].由此可见,为了使个人名称统一标目具有区分能力,可附加的信息非常复杂,易造成不规范问题.

 

4.2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近年来,学者身份识别问题突破了图书情报机构的研究视角,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出版商、平台服务商、公益组织及联盟机构的关注,他们推出了与图书馆界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Elsevier的ScopusID,ACM的authorID,汤森路透的 ResearcherID、国际标准组织的ISPI、JISC的NameProject、以及OpenID等[15].

 

这些解决方案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致力于借助编号系统为学者建立全球性唯一标识符,并试图从学术出版的源头控制学者名称歧义问题.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大多具有全球性,但有些并未在学术界极其相关领域得到广泛支持,因为它们或被单一的组织机构所拥有,或因资金缺乏未得到长期维护.目前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OpenRe.searcherandContributorID,ORCID)是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一个.与其他学者唯一标识解决方案相比,ORCID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ORCID建立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的开放注册系统,不限制学科、机构和地理范围.因此,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准确识别每一位学者;(2)ORCID拥有广泛联盟基础,目前联合出版商、平台商、大学图书馆、学术团体、基金组织、以及国际知名期刊等250多个机构,其中Elsevier、ACM、汤森路透、PubMed、Nature、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均是其会员单位;(3)ORCID不以盈利为目的,对于存储数据和个人使用永久免费,但对会员机构会收取一定的会员费,以维持项目的正常管理和运行[16];(4)ORCID是一个开放系统,可与其他学者唯一标识符系统进行整合.

 

2012年11月完成与ResearcherID的深度整合,建立两个系统间学者身份唯一标识及科研数据的实质性关联,接下来将进行与ScopusID的对接和整合,以实现知识的增值与发现服务.ORCID目前提供的学术出版物主要是文章、基金、专利等,更多学者的科研信息尚未包含其中.但ORCID旨在收集所有与作者相关的学术记录,从研究数据集、程序代码、博客文章到各种学术贡献.为实现这一功能,ORCID将与 CrossRef、DataCite,以及各种数据服务商保持着密切合作.

 

4.3两种解决方案比较个人名称统一标目的建立原则是通过附加内容对名称标目进行区分,这使得数据库中的统一标目项不够简洁,并且区分度降低,而且极易造成内容着录混乱,比较突出的是对学科、职业等附加内容的着录.在标目内容上,信息组织所追求的是标目成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用户检索则希望名称标目通俗、便捷,这二者之间本身就很难权衡.在标目形式上,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库主要通过字典式的数据表对作者名称各种标识信息进行静态列举式关联,缺乏语义层面的描述和规范[17].

 

此外,由于各国在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要想实现全球个人名称统一的标目形式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不同规范数据的集成与共享[18].这些是通过构建个人名称规范数据库解决学者身份识别问题的局限所在.不同于图书馆传统规范控制方法,以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为代表的组织机构采用了唯一标识符的理论来解决学者身份识别问题.这一解决方案引起了全球出版社、平台商和学术团体等机构的极大关注,并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然而现有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类型过多,并且编码不规范,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唯一标识的理念在许多领域和行业都有应用,典型的例子有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车牌号、产品条形码和电话号码等,图书期刊领域的ISSN、ISBN、 ISRC、CODEN,以及万维网的URL、URI等编码。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的研究最近才得到较多关注,过去很多机构在标识符编码规范方面比较随意,缺少整体规划.目前最为流行的ORCID标识符有16位数字构成,但不包含任何语义信息,仅表示创建顺序.全世界图书总量远大于学者总量,ISBN号使用 13个数字就囊括了人类社会正式出版的所有图书,然而ORCID却使用了16位数字的编号系统,可见没有借鉴ISBN号的编码经验,实在有些遗憾.

 

5学者身份识别的内在机制与关键技术

 

5.1学者身份识别的内在机制无论学者本名和异名在数据信息源中如何交叉重复,从知识组织的角度来看,学者名称歧义属于同义词和多义词问题.其中学者同名属于多义词范畴,需要处理的是一对多的关系,学者异名属于同义词范畴,需要处理的是多对一的关系.相比于主题概念间存在的同一关系、相关关系和等级关系,学者名称只存在同一关系和相关关系,并且以同一关系为主,所以学者名称规范比主题概念规范易于实现.现有解决方案中,无论是以学者个人名称为主构建的统一标目,还是以字符编号为主构建的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其根本原理都是对学者个人名称进行规范控制.在一定的数据信息源中,对学者个人名称建立具有区分度的统一标识以进行规范控制,是学者姓名识别的内在机制.根据上文所述学者同名出现的原理可知,学者名称统一标识符的区分能力与所在数据信息源的大小密切相关.

 

简单而言,数据源集中的学者个体越多,越需设计区分表达能力强的学者身份统一标识符.图书馆多年实践证明,人名规范数据库中以学者名称为主构建的统一标目,其区分能力并不强,而且鉴于各国在语言、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想实现全球人名统一的标目形式是不现实的.在最新版RDA规范中,虽明确定义了个人名称标识作为一种属性元素,但却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标目,取代人名统一标目,在某种层面上仍延续了图书馆传统规范控制思想.消除学者姓名歧义,进行学者身份识别,最终只能通过给定一个统一标识来解决.借助于编码符号表达法,设计具有足够大容纳能力和区分能力的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完全有可能实现.因此,为全球范围内所有学者设计唯一标识符,是消除学者名称歧义的最佳解决方案,并且一劳永逸,ORCID等标识系统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学者姓名统一标识符,作为学者身份的替代物,必须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需要有固定的组织机构进行规范和管理.

 

5.2学者身份识别的关键技术学者身份统一标识符系统构建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复杂问题,诸如应为哪些学者设立统一标识符,如何有效编码,如何与学者各种异名进行关联,以及如何推广应用等.本文试着从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技术入手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学者身份识别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5.2.1学者的识别与分析。

 

图书馆构建人名规范数据库的原则是,只要有其作品就为其做名称规范.由于馆藏图书并非全部都是学术着作,因此其人名规范数据库中的作者并非都是学者.ScopusID、ResearchID、ORCID等标识符系统,主要采用系统分配和用户注册两种方式生成标识符,由于缺乏学者身份的确认和核查机制,其中网罗的个人有可能是学者之外的其他人员,如学生.严格来说,硕士生、博士生等不能完全等同于学者.学者应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创造能力,在相关领域持续进行研究的人员.学生在学习阶段虽然有科技产出,但有些人毕业后可能会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不一定继续进行学术研究.因此,在书目数据、期刊论文数据库等各种数据源中,如何识别与确认作者的学者身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对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学者,尤其是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学者,应该首先进行学者身份统一编号,并在编号的语义化表达设计中有所考虑.但对于还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其他专职研究者,是否需要结合发文量,以及如何结合以发文数量来确认其学者身份是值得探讨的地方.5.2.2标识符的语义化表达。

 

据Scopus统计,全球大约有2700万研究者,包括政府和私营部门的研究机构,不包括学生[19].对如此庞大的人员进行有效识别并非易事.符号编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纯数字式编码,二是数字与字母等相结合的混合编码.然而对数量庞大的实体进行编码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重号或者重复编号.最佳解决方法就是编码前对实体进行简单分类,并且将类别信息融入实体编码中,以增加编码本身的可辨识性.因此,一套成功的编码系统不仅需要考虑编码的稳定性、唯一性和权威性,还需要尽可能包含语义信息.ISBN号、个人身份证号码等号码系统都含有语义信息.比如ISBN号包含图书的国别、所在出版社、图书出版序号等信息,又如我国身份证号码中包含个人的出生时间、所在省份、市区等信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界已认可的数字对象的永久性唯一标识符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DOI)。

 

DOI作为数字内容的标识符,它不仅是一串复杂的字符编码,而是包含了与数字对象内容有关的语义信息的符号表达.DOI标识符主要由前缀和后缀两部分组成,中间由斜线分隔.前缀是由DOI管理机构分配给DOI注册者(出版社)的号码,后缀是由已注册过的出版社对其数字内容进行组织分配的号码.后缀语法复杂,要求反映注册数字内容的层级信息,是一个连续的逻辑单元系统,并且可扩展.例如Else.vier的DOI标识符格式为:"DOI:10.1016/刊物类型。期刊代码。出版年。出版月。论文流水号".目前以ORCID为主的已有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编码设计过于简单,鲜有包含与学者身份相关的语义信息.

 

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应充分借鉴ISBN号、个人身份证号码、DOI等编号系统的经验,尽可能增添语义信息,可优先考虑增加较为稳定的属性信息,例如出生年月、出生地、性别、国别、民族等.一般而言,这些信息在用户提交注册表单时可自动获取,系统直接统一编号即可.5.2.3标识符与学者各种名称的关联。

 

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是消除学者名称歧义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仅是学者身份的一种识别符号,它无法代替学者名称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日常生活交流中,往往使用简短的姓名称呼对方,而不会使用特定身份证编号来称呼对方.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中也一样,学者同样习惯使用简单的名称来署名各种学术记录,除非期刊出版有特别规定,否则不会使用一长串复杂的学术身份识别号.因此,学者名称歧义的消除最终需要将这唯一标识符与学者各种名称进行关联,才具有现实意义.人名消歧技术是学者身份统一识别号与学者各种名称进行关联的基础.目前ORCID系统采用自动人名消歧和真实性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自动人名消歧主要根据作者的机构、地址、学科领域、文献题名、引文时间和合作者等信息进行识别,将同一个学者的不同名称划分成一个类别,然后分配统一的学者身份识别号[20].

 

然而自动人名消歧算法匹配结果的准确率无法达到100%,还需结合各种真实性认证方式,将学者身份统一识别号与学者各种名称进行关联.真实性认证主要包含自我认证和机构认证两种方式.自我认证是学者本人对自己的信息进行确认,由于系统无法保证用户都去进行确认,所以这种方式认证结果虽然最准确,但却有局限性.机构认证是由相关机构出面有专人负责对学者个人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确认.其实,图书馆在构建人名规范数据库时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学者姓名识别和认证工作.如果将已有中外人名规范数据库与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进行对接,可大大提高人名消歧的效率,而且可确保学者身份统一识别号与学者各种名称关联的准确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名规范数据库主要以出版过图书的学者为处理对象,而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则主要以发表过论文的学者为处理对象,这两个学者群体是交叉的,不完全一致.在具体处理过程中,需进一步甄别.5.2.4标识符的推广和应用。

 

人名规范数据库起初由图书馆业务部门负责单独建库,建成后再与书目数据库进行挂接,实施控制.由于人名规范数据库一直用于图书馆内部书目数据的组织与检索,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严重制约了人名规范数据库的对外发展.以ResearcherID和ORCID为代表的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采取了与图书馆完全不同的方法,它们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允许学者个人免费注册.截至2014年1月已有38.8万名学者注册申请ResearcherID.而 ORCID从创始第一天起,就将包含ResearcherID,AuthorID等在内的其他作者标识符系统纳入其发展计划.目前ORCID已与 ResearcherID完成了深度融合,接下来将全面推进与Scopus、ACM等数据库的整合工作.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系统能否成功地推广和应用,主要取决于该号码能否被整合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业务系统中,真正起到关联各种信息,成为数据交换点的作用.

 

正因如此,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绝不是一串孤立的编码符号,它不仅需关联学者的背景和真实信息,而且需关联学者所有的学术记录,这在其推广和应用过程中至关重要.成功的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系统,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各种生态系统建设.例如,学者从稿件提交、同行评议,直到成果出版,与出版商的互动过程中,可利用学者身份唯一标识符关联学者的研究背景和其他真实信息,以验证作者和预期评审专家之间的联系,从而改进出版社的决策.再如,学者某一成果出版后,可将学者身份唯一识别符连同成果元数据、个人概要等信息一起关联到各种出版商、平台商和数据服务商系统中,与学者的其他学术成果产生关联,最大范围内整合学者的所有学术记录.6结语。

 

社会学极为关注符号支配的各种策略和机制,并融汇于中,环环相扣[21].未来在线科研环境中,如果每本书籍通过ISBN号进行识别,图表、数据、文档、论文等各种形式的学术记录用DOI号进行标识,而研究人员则可以用其独一无二的ORCID号来证明身份,那么无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知识组织,还是以内容为中心的知识组织,都将更多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将研究重点转向以符号支配的各种组织策略和关联机制的探索中.在知识组织层面上,ORCID、 ISBN、DOI等各种统一表达符号的功能是相通的,即为了解决事物的同名冲突和一物多名问题.而关联数据作为最新的知识组织方法,它可借助URIs标识整合事物的各种符号表达系统,为包含各种数据、信息和知识在内的细粒度化语义单元,生成互联网上的唯一标识URIs,这不但解决了开放世界环境下的非唯一性命名问题,而且建立了更高层次的虚拟秩序.各种类型事物或资源转换为建立了统一标识符的细粒度语义单元后,它们内在关联的特征、结构和基本规律将是本文今后重点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学者[EB/OL].[2015.03.05].

 

[2]赵宇星,马莉蓉,冯筱。中文个人名称规范标识的选择与着录[J].情报探索,2008(8):115.117.

 

[3][5]一个改造科研生态系统的愿景[EB/OL].[2015.03.05].

网名符号篇8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局:

根据《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闽招委〔2018〕8号)等有关规定,为做好2019年普通高考补报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补报名对象

(一)报名参加2019年我省高职招考但未被录取、且符合2019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

(二)符合闽招委〔2018〕8号文件“报名条件”第(一)条第1款,且学籍在2018年11月报名后至补报名前转入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并实际就读的应届毕业班学生。

(三)符合2019年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但因特殊原因错过报名的其他人员。

(四)户籍在我省且出生后首次申报户口登记在我省(即其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是“35”)、但不符合“流入地”省份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此次补报名时,须持“流入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等材料。

二、补报名办法

补报名工作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符合补报名条件的人员须于2019年4月29日至30日,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eeafj.cn)“数字服务大厅-高考高招-高考考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账号注册、报名和缴费,逾期不予受理;网上报名缴费后,须于2019年5月5日至7日,持报名所需材料到本人所选择的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受理。

三、其他事项

(一)补报名工作按照《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闽招委〔2018〕8号)要求执行。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报名资格审查,严防弄虚作假。

(二)未被2019年高职招考录取、且2019年音乐或美术专业省级统考成绩达专科合格线以上的中职生,可补报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中的音乐或美术科类。其他人员仅限补报文史类和理工类。

(三)各市、县(区)应于5月15日前组织做好补报名考生的体检工作,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应于5月20日前将本次所有补报名考生的《考生体检表》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扫描。体检工作按照《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闽教考〔2018〕45号)要求执行。

网名符号篇9

和平精英空白名教程攻略

1、在输入法中输入十二星座符号,没有找到可以在下面的符号中复制,在名字中输入这些符号中(随意挑几个)!

2、然后找到其他玩家没有用过的,提交便可以修改成功!

网名符号篇10

一“、霸权再造”与“视觉抗争”

不可否认,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符号生产并非总是正面的积极的,不少情况下还会出现负面的或消极倾向,甚至是“反精英“”反权威”“反政府”的极端化诉求。④就此而论,应当引导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符号生产注重合法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而言,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很多都属于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对于公权力的监督以及社会秩序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已在山西黑砖窑、周久耕天价烟、宜黄拆迁等诸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得到了证明。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能量释放打破了由社会精英垄断的符号生产格局,但精英们并不会任由草根民众削弱他们对符号生产的霸权,而会竭尽所能限制和打压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

在传统媒体语境中,社会精英处于政治、经济、知识等方面的霸权地位,完全掌控符号生产,而草根民众基本被排除在外;进入互联网时代,草根民众大量参与符号生产,对社会精英的符号霸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并不具有多少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优势的草根民众,虽然可以在网络空间进行貌似自由的符号生产,影响却相当有限。互联网同样存在不平等,大凡具有资源优势的群体,往往更容易主导符号生产。社会精英就是这样的优势群体,他们通过对既有资源的复制和借用,不但影响网络传播平台的管控,还通过庞大的网络评论员和公关队伍深刻影响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更何况,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底线也完全是由社会精英所制定,那些看似自由的符号生产,却是在社会精英所设定的范围内展开。如果说在网络抗争兴起之初,草根民众引领了符号生产,那么随着社会精英对网络的不断适应,加之对既有资源的充分复制,他们仍然掌握主导权。当下中国网络空间大致活跃着四种重要力量:一是具有政治倾向的各种类型网络评论员;二是具有商业背景的网络公关公司及其雇员,他们几乎主导了所有的网络营销,其活动和前者经常相互交叠;三是具有独立倾向但和政治和经济部门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网络舆论领袖,他们本就属于优势群体,有的还属于既得利益群体,具有号召力,往往振臂一呼万众云集;四是草根民众,数量众多成分复杂,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很多情况下只是各种文本符号的阅听者,而非真正可以主导符号生产。以上4种力量中,草根民众虽然最具弱势,却在近年来的诸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屡屡获胜。只不过获胜并非因为自身强大,而是得益于利益受损程度的“令人发指”以及社会精英的局部分裂。

事实上,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符号生产想要突出重围,并对执政当局产生影响,必须获得两个重要条件:其一,议题足以引起网民群集和大量围观;其二,社会精英局部分裂草根民众赢得机会。但是在第二个条件中,那些对草根民众抱有同情的社会精英面对繁杂抗争议题并非来者不拒,而是要根据议题的竞争禀赋进行议程排序,不具有围观品格的议题出很难受到青睐。直言之,就是社会精英的局部分裂完全可以视为一个常量。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关键还得看议题的竞争禀赋是否足够高。在很多情况下,草根民众的诉求议题并不具有高竞争禀赋,因为在生成原因上具有结构性,也就是说,国内这方面的事情非常普遍,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网民很快就会“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以致形成“围观疲惫”。另外草根民众缺乏必要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优势,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动员。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草根民众为了避免诉求议题下沉,提高符号生产的影响效能,往往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吸引网民围观:抗争行动极端化,也就是通过提高抗争行动的变异性刺激网民神经,引来网民大量聚集。例如长江大学教授和学生为求污染钢厂搬迁,采用集体下跪方式,引起网民和社会各界关注;符号生产“搏出位”,即通过非常规符号激起网民同情、愤怒以及好奇之心。比如“女子卖身救父“”男子卖肾维权”等事件。这是底层民众应对“围观疲惫”及社会精英限制和打压的无奈选择,本文称之为“视觉抗争”。

二“、视觉抗争”的后果

如上草根民众的“视觉抗争”具有追求“奇观化”的基本特征,其实质不在控制对方,而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作为一种畸变的抗争方式,在总体上不但无益于利益维护,而且更不利于官民之间良性沟通机制的构建。归结而言,大致有如下方面:

其一,进一步导致网络空间中草根民众的符号生产“污名化”。在当下中国社会,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博弈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日常状态,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存在既得利益群体和利益受损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网络空间的符号生产往往“理性”和“非理性”相互混杂,即便具有明确利益诉求的网络符号表达,也时常以“非理性”面貌出现,这种情况之下,既得利益群体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往往对网络抗争进行“污名化”,即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放大草根民众网络符号生产中的“非理性”成分,抹杀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遮蔽其争议行为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显然,草根民众的“视觉抗争”由于使用了非常规、具有争议的手段,招致既得利益群体更多非议和“污名化”。表面上“,污名化”的结果可以维护和巩固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但它遮蔽了争议行为背后的内在原因,不但无益于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还会造成社会阶层更大的分裂,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本来属于理性的行为变得非理性,本来非理性的行为变得更加非理性。

其二“,围观疲惫”进一步恶化,抗争性符号生产成本抬高。“视觉抗争”本是为了应对“围观疲惫”,避免诉求议题沉底。但长此以往,随着“奇观化”程度的不断升级,网民对于符号生产的围观要求也变得苛刻,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更加重了网民的“围观疲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视觉抗争”本是为了消解“围观疲惫”,结果却加重了“围观疲惫”,而这正是“视觉抗争”所无法克服的畸变逻辑。另外一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是草根民众实现自己的符号生产目标,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支付其他的资源,而一旦成本过高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抗争即宣告失败,致使越来越多的草根民众又成为“沉默的多数”。

其三,草根民众与政府当局的良性沟通是化解官民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是,现实社会中的官民沟通系统因为缺乏草根民众的足够参与,加之社会精英又无法为其有效代言,其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迅猛崛起的互联网相对满足了草根民众的民意诉求愿望,进而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非正常沟通渠道。但令人忧虑的是,在很多地方草根民众借助网络媒体的沟通并非平和,常常是充满着冲突和对抗的。这不能不说是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畸形化,而这一点近年来似乎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作为畸变的抗争方式,许多时候仍可能起到正面影响,但也只是修正性的,不具有革命性。而且,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符号生产随着“奇观化”程度不断升级,实现诉求目标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以致“视觉抗争”对于社会秩序的修正性影响也越加微弱。

三、妥善处置网络空间中的“视觉抗争”

不管从何种角度而言,草根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视觉抗争”都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得还会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及其特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行有效处置。本文认为有以下若干思路可供选择。

其一,构建有效的网络抗争诉求回应机制。不少民众选择网络“视觉抗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担心诉求难以得到重视和回应,而且事实也不止一次证明,不追求围观效果的抗争诉求不但难以得到回应,而且极容易被网络海量信息所淹没。在这个意义上,政府及其特定部门除了致力于现实利益诉求机制的构建之外,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网络抗争诉求回应机制,及时予以回应和引导,一方面避免民众采用“视觉抗争”方式,另一方面至少能降低网络的爆发概率。

其二,提高政府及特定部门的网络执政水平。网络媒体对政府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水平将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其主政者逐步认识到网络执政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多个层面促进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少地方政府的网络执政仍然存在处置方式僵化、沟通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基层政府,网上执政还停留在形式层面,起到的实际作用也较为有限。对于民众网络抗争诉求的处置,是政府及特定部门网络执政的重要内容。因而,有效抑制草根民众视觉抗争的出现,势必要求政府及特定部门提高的网络执政能力和水平。

其三,完善网络法规,促进网络表达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平衡。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现代法治社会确定的前提条件。虽然目前已有不少网络法规出台,但是对于政府、民众以及网络媒体之间的权利关系界定还有些不清晰。完善网络法规,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界定政府、民众和网络媒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这意味着不管是何种主体,只要存在网络失范行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法规惩罚,特别是政府及特定部门更应该受到约束,而不应享受法外之权,这样网络法治不但体现公平,而且更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