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习俗十篇

时间:2023-03-25 02:43:52

小年习俗

小年习俗篇1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过小年的习俗1、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过小年的习俗祭灶2、吃糖瓜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更有“糖瓜粘”的说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过小年的习俗3、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过小年的习俗4、做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过小年的习5、大扫除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同时小年的这一天,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过小年的习6、放鞭炮

过小年时,还有放鞭炮的习俗,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其实最重要的只要人团圆,家就热闹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有了。

过小年的习俗7、写春联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贴在大门上的,会是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

过小年的习俗8、吃饺子

北方地区在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小年的习俗9、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过小年的习俗10、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过小年的习俗11、吃“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过小年的习俗12、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习俗篇2

本次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对“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会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格资源等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对春节习俗的分析、研究,培养他们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一)引出课题“春节习俗”,提出研究内容“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春节传统习俗”“春节年俗”“春节食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具体相关问题:

1、关于“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春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春节的来历、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年夜饭团圆饭、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与传说

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

(2)走进传统文化——春节传统习俗

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新年放爆竹、接财神、年画、

年夜饭团圆饭

(2)感悟节日文化——春节食俗

包饺子、蒸年糕、年夜饭各地习俗

(3)通俗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感悟春节习俗

春联、春节灯谜、窗花

(4)民间美术——欣赏春节习俗

年画

(5)春节忌语

(四)分组落实研究计划

1、根据研究内容,明确学生研究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方法,教师及时指导。

3、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

春节由来与传说

·四人小组1 春节的由来 “什么叫春节”

·八人小组2 春节的传说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等

春节习俗

·四人小组3 春节传统习俗红包(压岁钱)、拜年

·四人小组4 春节传统习俗新年放爆竹、接财神

·四人小组5 春节习俗春节灯谜、窗花图案含义

·四人小组7 创意灯谜制作,整理。将灯谜系统的整理在A4纸上,并能发挥想象力,制作3-5副灯谜进行展示。

·八人小组8 春节忌语搜集,整理成册

春节食俗

·十二人小组9 春节食俗包饺子、蒸年糕的来历及象征意义,年夜饭各地习俗,学习包水饺和蒸年糕。

民间美术

·四人小组10 春节文化年画

·八人小组6 窗花创作并写明窗花代表的含义,每人3—5张优秀作品(A4纸)

以上研究小组,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以及观看影像资料进行研究,研究方式可以通过:将研究内容以文图结合的方式整理在A4纸上;搜集绘画相关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将研究所得绘制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阶段二:利用假期时间,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春节由来与传说”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

(2)研究“春节食俗”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习俗”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作法、写法、张贴的讲究及春节灯谜的由来及窗花图案含义,春节送红包压岁钱的由来以及拜年的习俗。开展春节习俗介绍会,将研究所得向同学们进行详细介绍,并展示相关书面文字图片资料。

(4)研究“民间美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窗花的常用图案、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年画的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等。小组成员现场进行剪窗花表演。

(5)研究“春节忌语”小组主要是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并予以展示。

4、总结延伸:

小年习俗篇3

关键词:“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 藏传佛教宗教习俗 敖包祭祀习俗 民俗的融合特性 文化功能

任何民间习俗都是以满足社会和心理需要而存在,是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一些特定区域或特定民俗中所显现出的一些特性及发挥出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的实质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民俗形成过程的观察,讨论不同民俗相融合后体现出的特性及发挥出的广泛的文化功能。

一、观察的民俗概况

所观察民俗传承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下简称乌里雅斯太镇为“乌镇”)。此例民俗是在融合了当地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以下简称“登山”习俗)、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后演进形成的一例新的民俗事象(以下简称 “新民俗”),在当地,民众对此习俗有“十六登山祛百病”、“十六爬山”、“ 十六登山”、“十六上山”等多种习称。

新民俗最初雏形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逐渐成形。最初的民俗形式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乌镇民众会自发登上乌镇北山(喇嘛库伦山)去登高 ——即“登山祛百病”。 登山时多数民众还有一个“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即登山前在山下捡拾一粒小石子,寓意将过去一年的宿疾灾祸转移到了这粒小石子上(祛百病),登山后再将小石子留在山顶,表示将宿疾灾祸留在了山顶;再在山上捡拾一粒新的小石子带下山,寓意带回了健康和平安。习俗的主要特点为“登山”和“交换石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和“祛病”希望得到“健康平顺”的内在心理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2003年,因传统习俗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农历正月十六这天民众只进行“登山”习俗的仪式活动。

2004~2005年,因在北山南麓重建了寺庙(喇嘛库伦庙,又名集惠寺),山顶建了敖包(白音额日和图敖包),“登山”习俗同传统的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祭祀敖包习俗有了接触,“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迅速发生了改变,仪式行为中仍然保留了登高的传统,但 “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山上敖包敬献哈达、佛教用品、奶制品等祭祀敖包的仪式行为。登山前(也有在下山后, 礼佛、登山祛病、祭祀敖包的先后顺序没有严格定式,视山上或庙宇中的人群拥挤程度和民众仪式心理而定。传统“登高”习俗中,民众认为愈早登山愈能表现出虔诚从而达到“祛病”的愿望),多数民众会进入喇嘛库伦庙内礼佛进香、祷告祈福,“登高”习俗和宗教习俗也有了交融。至此,“登山”习俗和东乌旗传统的习俗迅速产生了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例包含了“登山”习俗、佛教宗教习俗、敖包祭祀习俗,其间并伴有多种形式的大众娱乐活动、小商品经济活动、政府部门的宣教活动等,极具本地特点的、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民众共同参与的新的民俗事象。

二、新民俗表现出的特性讨论

乌镇“登山”习俗主要受我国重阳节习俗的影响,正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所有的文化都历时而变迁”,重阳节习俗自古即已形成,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都有传承,后随不同时期迁入乌镇的民众而扩布至乌镇,并和当地的传统习俗融合,最终形成了 “十六登山祛百病”这例新的民俗事象。

重阳节习俗 “由上而下,自古至今”的传承至今,就其扩布的特点观察,重阳节习俗具有贴近民众生活,民众更易认可和接受的特点,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潜移默化同时又积极主动的维护、享用并传承着这一风俗。正如孙秋云所指出,“有时文化内容相对没变,但它已脱离了原有的结构,存在于一个新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陈酒”。重阳节习俗扩布至乌镇,因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习俗的结构有所改变,如习俗仪式的时间,仪式的物品和行为等都有了改变,但无论产生如何变化,其“登高祛病”这一标志性内涵却没有改变。

观察的新民俗中,传统的宗教、敖包祭祀习俗在内容上融合了“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和心理功能,但自身的结构和所发挥出的文化功能并没有改变,如孙秋云所提,“社会的发展,导致文化内容的改变,但文化的结构形式却可以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各习俗在最终融合后,虽然文化结构或内容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各习俗自身的特点都得到了保持”。

乌镇传统习俗由于多种因素(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等)影响,在乌镇一度呈低迷状态,重阳节习俗的传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寄托的平台,因此影响的民众较多,相比较呈强势状态在民众中得到传承。至传统习俗恢复以后,因其是本地区传统的习俗,有牢固的地方基础,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登山”习俗对民众的影响则开始削弱。就如孙秋云指出的,“这是单方面的调试,即一个文化受他文化的影响后逐渐失去原文化的特点,成为他文化的一部分”。对“登山”习俗,当地民众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与本地区传统的习俗进行比较、选择和取舍,最终根据需要保留了其内容、形态和功能上的意义后将其融入到了本地区传统的习俗之中,形成新的民俗事象并沿袭至今。通过上述观察,融合后的新民俗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不同的民俗经过民众的比较、选择、取舍和改造后,自然的融合成为新的民俗事象共同影响着民众;

2.各民俗都保留了各自的内涵特征,共同运行不悖;

3.各民俗经过融合后,自身机能都得到调适,得到共同保护、发展和传承。

根据以上总结,可将民俗的融合特性概括描述为:不同的民俗文化经民众比较、取舍和改造,在机能得以调适,自身得以保护后,共同对民众产生影响,并共同得以传承和演进。

应该认识到的是,民俗的融合性其本质也是民俗变异性的另一类体现,是适应文化变迁而产生的自身调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一些民俗的变异甚至消亡,民俗的融合性正是城市化进程对民俗文化影响的表现之一,民俗文化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传承中,就要不断对自身的文化机能进行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得以传承和演进,这也是民俗融合性对民俗文化的保存并促进其传承与演进的内在动力和意义所在。

三、新民俗中融合特性发挥的文化功能讨论

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面对各种压力,而信仰和仪式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压力,使心灵得以寄托,内心得到平静。就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层面看,人的本能在社会群体中受到一定的压抑,需要一定方式的缓解,通过民俗活动,人们心中压抑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让自己重又身心轻松的投入到新的生活。另外,通过民俗的共同活动仪式,也维系和强化了群体的认同感。如郑杭生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的,“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文化系统起着独特的作用”,乌镇形成的新民俗中,各族群众摒弃隔阂与偏见,通过相同的活动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不同风俗文化的交流,维系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并产生了一定的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 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增强了群体认同意识,并对社会生活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们在仪式活动之余,还要休闲散步、访亲会友、郊游观景、滑雪嬉戏,并在山下喇嘛库伦庙前小广场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寺庙内也为民众举行诵经赐福等宗教仪式活动。“登山”实际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和宣泄的场所。通过登山人们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并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述,“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们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们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

就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一个社会不过是各个人的联合,所有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伴随习俗的形成,也伴随产生了一些经济活动,主要为小商品、食品、宗教用品的销售。农历正月十六这天的凌晨,民众开始登山前,商家就到山脚下摆好了摊位,等到登山人潮到来即开始了生意的经营,至午后时分登山结束,商家也一同结束了经营,形成了很有特点的“十六登山”经济现象。当地政府部门也利用这一天群众大量集中,进行各种法规、政策的宣传,新民俗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发挥出了实际的作用。

“把社会理解为是一种整合的制度(sistema integrado),依然是人类学视野下的基本观念”,在人类学功能论学派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对总体发挥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稳定。新民俗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也在本地区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并发挥出了其实际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小年习俗篇4

1礼仪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

3服饰习俗的变化

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4饮食习俗的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

5居住习俗的变化

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

6出行习俗的变化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

7节日习俗的变化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

8婚丧习俗的变化

小年习俗篇5

关键词: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13)02—0082—06

曲硐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当地回族已在此繁衍生息700余年。永平县地处滇西境内的澜沧江之东,西南丝绸古道西段的“博南古道”穿境而过,是该古道的咽喉锁钥,山地多平地少,县内有汉、彝、回、白、苗、傈僳6个世居民族。2011年末,永平县辖4乡3镇,有22个民族居住,全县人口18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近8万人,回族1.4万多人,在24个自然村和县城老街有回族分布,县内有25座清真寺。曲硐村位于县城坝子南部,总人口7100余人,其中回族6300余人,有清真寺2座。坝子北部是县城老街,坝子中央有银江河自北向南流淌,河的两岸为农田,坝区边缘呈环状分布着十余个回、汉村落,回族村多在西、南部,汉族村多在西、北部。

数百年来,曲硐回族一直按照“速葬、薄葬和土葬”的原则安埋亡人。这是他们处理亡人遗体的文化选择或者说文化认同。安葬亡人之后,曲硐回族举行一系列活动搭救亡人,对这些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文化选择便形成其搭救亡人的习俗。笔者2009-2012年多次到曲硐村进行丧葬文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通过参与观察、村民访谈、文献查询和个人思考,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审视曲硐回族葬后搭救亡人的习俗,探析曲硐回族搭救亡人的文化选择以及他们搭救亡人习俗的变迁范式。

一、曲硐回族对搭救亡人的认知与活动时间选择

曲硐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当地回族丧主从葬礼当天起按一定的时间频率举行诵经、礼拜、施济、祈祷等活动,旨在“搭救”亡人,这些活动的总和构成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所谓“搭救亡人”就是亡人的亲人以亡人名义施散钱物为亡人获取善功或通过祈求真主赦免亡人的罪过,为亡人争取进天堂的机会。穆斯林行为规范的源泉首先是《古兰经》,其次是的言行录即“圣训”。笔者在做访谈时,曲硐回族能说清楚搭救亡人习俗的时间、内容、方式和目的等,认为举行这些活动能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找到依据,但说不清楚这一习俗与国内外其他族群文化的关系。一些人在回答这一习俗的宗教教义依据时,主要提到一条《古兰经》经文和两条《利雅得圣训集》中的“圣训”。《古兰经》经文是:“在他们之后到来的人们说:我们的养主啊!你饶恕我们,饶恕那些先于我们而信仰的兄弟们。”(59:10)两条圣训是:“一个人来对先知说:我的母亲归真了。我想如果她活着能说话,她定会施舍的。如果我替她施舍,她能得到吗?使者说:能得到。”“一个人去世后,他的善功将中断。除非三件工作:永久性施舍;有益于人类的知识;清廉儿女的杜阿”。根据伊斯兰教义,人在后世的目标是进天堂,凭的是自己在今世所做的一切善功或得到真主的特赦。因此,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曲硐回族,搭救亡人习俗是他们在葬礼后借以调适生者与亡人关系的礼仪展演,通过一系列的文化选择体现他们在处理生者与亡人关系方面的文化认同。

经过数百年的调适与变迁,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的时间已形成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三朝、一七、二七、三七、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满年、三年、十年、三十年”。活动时间大致以天、周、旬、年为频度设定,频度由高到低逐步递减,与亲人离世后的悲伤心情由强到弱的过程相吻合。另外,在每年的开斋节,亲人也会到亡者坟前诵经祷告,俗称“游坟”或“走坟”,以区别于汉族“上坟”的说法。

第一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天,仅有“三朝”,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三天。第二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周,有“一七”“二七”和“三七”,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第三阶段活动的频度为旬,有“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三、第四、第七和第十个“旬末日”。第四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年,有“满年”“三年”“十年”“三十年”等,即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一、第三、第十、第三十个周年忌日。三十年后,逝者的亲人们可能也离开人世了,很多人已不再被他人记起。当地流传这样一句歇后语:“三十年的鲁哈——无盼头”。“鲁哈”是阿拉伯语音译词,意为“灵魂”。该歇后语说明一个人去世三十年后不再有人搭救自己。

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一年里,曲硐回族搭救亡人的时间从“三朝”至“周年”共有九次(三朝、一七、二七、三七、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满年)。从文献资料看,云南省寻甸县回族搭救亡人的时间共设六次(三朝、一七、满月、四十天、百天、满年);云南省沙甸回族设五次(三朝、五日、一七、四十天、满年);河南省新乡市回族设五次(一七、满月、四十天、百天、满年);福建省百崎回族乡的回族基本不再坚守搭救亡人的习俗;云南省剑川县回族则在“葬后5天、7天、21天、40天、100天,请阿洪或五梭到坟头诵经5次,同时选其中一天酬谢亲友邻里”。

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所著《天方典礼》“丧葬篇”中这样介绍阿拉伯国家当时的葬后习俗:“祀于葬之日、既葬之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及生殁之辰”。2012年开斋节,笔者在昆明偶遇一位伊朗穆斯林,用英语与他交流后得知,在伊朗同样存在葬后搭救亡人的习俗,时间为某人去世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忌日。在这些时间点,伊朗穆斯林同样举行诵经和宴请亲友的活动以纪念亡人,时间一般持续数小时;一些家庭甚至请来诵经师诵念《古兰经》。在这位伊朗穆斯林的指点下,笔者在因特网搜索到一些关于伊朗丧葬习俗的英文材料,这些材料印证了他的说法。伊朗的搭救亡人活动与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活动非常相像。从搭救亡人的时间看,伊朗有的曲硐都有,伊朗没有的曲硐也有。经笔者详细询问,他确认伊朗没有曲硐回族所进行的二七、三七、满月、七十天、百天等时间。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中,葬后搭救亡人的时间大同小异,都设七日、四十日和周年日三个时间,且“一七及第四十天是最重要的哀悼日”。在我国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均存在“做七”习俗,由死者初丧算起,逢七即举行一次宗教活动,至七七四十九日止。曲硐周边的汉族在亲人亡故后也举行“做七”活动:从“一七”到“七七”举行七次“超拔”活动,在冬至、清明、七月半及亡人周年忌日也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祭祀活动。有人认为,回族“从汉民族学来的风俗,如给亡人作‘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以及穿白戴孝等,在回族伊斯兰教中被赋予了宗教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在西亚阿拉伯国家也存在与中国“做七”习俗时间部分吻合的习俗,而这些国家早期移居中国的一些人就是回族先民。在曲硐回族所处的县城坝子,汉族和回族数百年来一直是坝子内的主体民族。永平的汉族也遵从七七丧俗,人们在初葬后的第三天到死者坟前将其生前用过的衣物被子等物品烧掉,在四十九天内每七天到寺庙为其举行一次以诵经、吃斋等为内容的“超拔”活动,在冬至、清明、七月半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祭祀活动。之后,永平汉族还有“周年”“三年”等丧俗,但没有回族的满月、四十天、七十天和百天等时间的丧俗。王正伟指出,“回族形成后,伊斯兰教的丧葬制度已变成回族的丧葬习俗,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坚持、完善,形成了全民族共同遵守的丧葬习俗”。可见,曲硐回族葬后搭救亡人活动的时间既有国外伊斯兰教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子,也有国内汉族等其他民族丧葬的影子,是融多种文化元素为一体的习俗。

二、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的内容与方式选择

笔者在曲硐调查期间,当地回族的搭救亡人活动主要有传油香、诵经、宴客、传糕、镶坟、游坟,等等。这些活动既为亡人,也为生者,具有宗教和世俗双重属性,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伊斯兰教倡导的“两世兼顾”思想的认同,既追求后世能进天堂,也希望今世生活幸福。

曲硐回族在举行宗教性活动时,常烹制或购买一些小食品送到清真寺作为施济品,或馈赠给邻里亲友与大家分享,或在家里用它招待嘉宾。这些小食品包括油香、米糕、麻花、糍粑、饵块、水果、糖果、糕点,等等,通称为“香气”。在斋月、周五聚礼或穆斯林重要节日里,人们会自发地送“香气”到清真寺散发,或与邻里好友分享。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所用“香气”主要有油香和米糕。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丧主请来一些妇女在家中制作油香,分送清真寺、亲戚、邻居、朋友等,俗称“传油香”。在永平,较小村子的回族丧主一般会给村里每户人家都传油香。由于曲硐村较大,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有3000多户人家,丧主无法给每家都发油香。因此,曲硐回族丧主只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或在办理丧事期间帮过忙的人家发油香,每户一般发2个,给清真寺则多一些,分发给参加礼拜的人。有的人还给临近的清真寺也送去一些油香。

无论举行任何民俗活动,曲硐回族都要诵经,搭救亡人活动也不例外。回族诵经就是诵念《古兰经》。根据活动规模、当事人重视程度、诵经人忙闲程度等,诵经一般分为“念经”“开经”或“圆经”三种形式。《古兰经》有完整版、节选版和精选版三种版本。完整版共三十卷,节选版十卷,精选版仅一卷。单人多次或多人一次诵念完整版或节选版称为“开经”。单人提前诵念了完整版或节选版的大部分卷本,再由数人合作诵完剩余卷本称为“圆经”。只诵念精选版则称为“念经”。在紧急或繁忙时,诵经内容还可在精选版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只诵读某几段经文,十分灵活。诵经内容和人员可多可少,少则一人,多则不限。诵经时间可长可短,长则持续数月,短则几分钟完成。诵经的方式也很灵活,可请他人诵念自己听,也可自行诵念。总之,诵经重在诵,不在诵多诵少。在初葬三十日内,曲硐回族一般由亡人的一位亲人或阿洪每天在丧主家或清真寺里诵念一卷《古兰经》,到满月日,丧主家邀请数位阿洪到家里“圆经”。曲硐回族的服丧期为四十天,在此期间丧主不出远门,在家服丧。丧主无论平时礼拜与否,都会尽量到清真寺或在家里礼拜。服丧期间,亡人的男性亲人每天傍晚到亡人坟前诵念《古兰经》第十六卷“塔哈”章,因为该章经文的很多内容是关于死后复活的。诵经所需时间与诵念者对经文的熟悉程度有关,一般在半小时内能完成。若亲人不会诵经,则可请阿洪代诵,男性亲人陪同。因客观困难无法前往墓地时,可在家里、清真寺或任何洁净之地诵经。如今一般家庭都有摩托或轿车,人们基本上都坚持到坟前诵经,之后回清真寺做礼拜。曲硐回族每次举行搭救活动都要诵念经,诵多少、由谁诵、诵经地点可自行决定,但诵经始终是必有的、最重要的内容,而且在每次诵经后都要多祈祷。

宴客是搭救亡人习俗的另一重要内容。丧主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分别在“三朝”以外的其他各纪念日宰鸡、鸭、鹅、羊或牛等,宴请在葬礼过程中帮忙的人以及阿洪、亲戚、邻居、朋友、贫困者,等等。请客规模从几桌、几十桌到百余桌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餐标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每桌有三菜一汤,如今每桌菜品则增至十菜一汤。有的人家每次都宰牲,有的人家只在部分纪念日宰牲。亡者有兄弟姊妹或多个儿女的,则通常由这些人分别承担一次或几次搭救活动。近些年来,由于当地宗教人士大力倡导“遵经革俗”,越来越多的人只在葬礼后第七日和第四十日宰牲请客,而将其他纪念日的请客费用折合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捐给清真寺。“一七”请客主要是答谢葬礼当天前来帮忙的人,“第四十日”请客主要是宴请丧主家的亲戚,招待前来帮忙镶坟和蒸糕的亲友。当然,无论何时请客,都一定会邀请一些阿洪和丧主家的至亲。

镶坟和蒸糕在亲人亡故后的第四十天进行。曲硐回族安葬亡人时只在墓穴地表磊土,不砌坟。葬后第四十天则要为亡人镶坟,很多人在这一天不请自来,主动到坟山帮忙,但只限于男人。有的丧主只立碑不砌坟,有的既立碑又砌坟,极少数人家既不立碑也不砌坟。镶坟一般不用水泥、石灰、砖头等火烧材料,不嵌入亡人照片或画像。碑文用汉语和阿拉伯语篆刻,村里有回民做刻碑生意。汉语碑文表明亡人身份、生死时间、立碑人姓名等,阿拉伯语碑文则是一些艺术体经文。伊斯兰教义不鼓励给亡人砌坟,磊一土堆即可,最多放置一块用于表明亡人身份的石碑即可。然而,曲硐的回族坟几乎都用石材镶嵌,多为三层坟,外形有别于汉族的“大头坟”。男人在坟山镶坟的同时,丧主家人以及主动前来帮忙的女亲友就在家里蒸糕、做饭。一部分糕块送往坟山给干活的人吃,其余的分送清真寺、亲戚、邻居、朋友。

游坟,在曲硐也称“走坟”,就是生者亲临墓地纪念和缅怀亡人,祈求真主恕饶亡人的罪过,让其获得进入天堂的机会。伊斯兰教认为活人亲临墓地,“见坟生感,由亡人的死亡联系到末日的审判,会激励自己多干善功,弃绝行恶,做一个正直、虔诚的穆斯林”。也曾说:“谁进了坟园,念十一遍《忠诚》章,把其回赐舍给亡人,那么真主便把代价给予所有的亡人。”又说:“凡是亡人,活人给他念《雅辛》章,真主便使他轻爽。”据此,穆斯林视游坟为“圣行”。每年开斋节,曲硐回族一般以家庭甚至家族为单位前往各家坟山游坟。在亡人生辰、忌日,有人也会前往墓地游坟念经,以尽“搭救”之诚。

在曲硐,每次搭救亡人的活动都不是纯粹的宗教性或民俗性活动,但两种属性往往有主次之分。宗教性活动主要表现为施济行善、诵经祈祷,祈求真主饶恕亡人罪过,让其进入天堂,不要下火狱;世俗性活动主要表现为缅怀亡人、宴请亲友等,为的是寄托哀思、答谢亲友、传承民族文化等。有人把回族搭救亡人习俗的功能概括为心理慰藉、教育与警示、凝聚与整合、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这主要是一种客位视角的观点,是“他者”的认同。从主位视角看,回族之所以举行搭救亡人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搭救”,为亡人争取善功,为亡人的后世吉庆增添机会。从主位和客位视角综合来看,曲硐回族诵经祈祷、散发香气(油香和米糕等)、宰牲宴客、缅怀亡人等搭救亡人活动,主观上是通过亲人的施济和缅怀行为为亡人争取善功,通过祈祷求真主给亡人进天堂的机会;客观上曲硐回族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自我慰藉、自我教育、强化信仰、传承文化、增进友谊、享用美食等。他们认为,人活着要解决好衣食住行问题,追求今生幸福,同时也要修行善功,以求后世有机会进天堂。在他们眼里,物质仅对生者有用,对亡人有用的唯有善功。这样的搭救活动既为亡人,也为生者;既为今生,也为后世。这便是曲硐回族在搭救亡人习俗展演中所表现出的生死观,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世兼顾、厚养薄葬、两世吉庆”,其中的“两世兼顾”是原则,“厚养薄葬”是方式,“两世吉庆”是目标,与其他一些民族主张的“厚葬、隆祭、久祀”大不相同。曲硐回族正是按照这样的生死观厚养生者,薄葬亡人,以求两世吉庆。在他们搭救亡人的习俗中,宗教性活动主要为了亡人和生者的后世幸福,世俗性活动主要为了生者今世的幸福。

三、曲硐回族搭救亡人习俗的变迁范式

我国回族的族源和分布特点决定了该民族丧葬习俗兼具宗教性和地方性特征。从共时性视角看,这两方面的特征大致决定了回族丧葬习俗内容的架构。一方面,由于回族先民家庭中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是穆斯林,在回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格局。丧葬习俗“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民俗和历史文化特点,同时也与这个民族的密切相关”。回族在处理亡人遗体时都遵循“土葬、速葬和薄葬”的伊斯兰教习俗;在搭救亡人时“第三日、第七日、第四十日和周年”四个时间点为穆斯林所共有,活动内容一般都包括诵经、祈祷和以饮食招待参加活动的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与当地其他民族长期交往中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丧葬习俗。所吸收的这些习俗主要是一些世俗性的,一般不涉及宗教习俗,而从外地回族那里既可以吸收世俗性习俗,也可以吸收宗教性习俗。曲硐回族吸取本地汉族等民族的习俗作为搭救亡人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将伊斯兰教义贯穿于其中,既体现出与周边民族共有一些习俗特征,又保持了本民族习俗的核心文化,充分反映了曲硐回族建构搭救亡人习俗的文化调适方式。在每次搭救活动中都诵念《古兰经》,但人们诵经的腔调却带有十分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与伊斯兰国家的“正统”腔调不同。伊斯兰教义反对修缮亡人坟墓,但由于曲硐回族在人口上居于“少数”,生活空间上的逼仄,他们在坟墓的地下部分完全采用伊斯兰方式构建,而在坟墓的外形上则采借了当地汉族墓制方面的一些习俗,使两者看起来似同非同。两种坟均呈长方体形状,但汉族坟的两头一大一小,回族坟的两头一样大小;两种坟都有墓碑,但汉族使用“显考、显妣、显祖考、显祖妣”等词称呼死者,回族则相应地使用“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词称呼亡人;两种坟上均可看到花草图案,但汉族坟上常见动物图案,回族坟上则看不到动物图案——代之以阿拉伯文经字。

从历时性视角看,由于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状况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都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迁。民国时期,曲硐回族丧主在亲人去世后三日内,每天早上都请阿洪到家里念经并提供早餐。这一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复存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曲硐回族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搭救亡人习俗中宴客的菜品规格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状况好转,搭救亡人的宴客菜品规格越来越高,一些家庭已经感到难以承受。人们本能地开始寻求新的文化调适策略。由于伊斯兰教诞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今沙特阿拉伯地区,穆斯林的主要宗教和社会习俗滥觞于那里。各国穆斯林通过一年一度的赴沙特麦加、麦地那的朝觐活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那里的某些传统习俗,认为他们的做法才“正宗”。曲硐穆斯林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曲硐回族有机会到麦加去朝觐,很多人在那里亲自了解、看到或参与过当地穆斯林的葬礼,带回了一些新的观念。一些曲硐回族看到外国、外地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后,认为本地搭救亡人的习俗太繁杂、丧主经济负担较大、一些做法与伊斯兰教义有出入,进而提倡简化搭救活动。他们的见闻引发了曲硐回族的“文化自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丧葬习俗,出现了一股“溯本追源”思潮。

小年习俗篇6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美术教学理念应由培养学生基础技能转向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手工设计》一课中,我们以厦门本地小吃为主题,以绘本为媒介,让学生亲手制作一本手工书,意在把学生对绘本的热爱融入本课教学中。

一、收集整理主题内容,深挖其蕴含的故事及文化背景

在制作手工书之前,首先对主题内容“厦门小吃”有所了解。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当地,本地小吃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可以举出很多小吃,如“沙茶面、面线糊、土笋冻、烧肉粽、封肉”等。当问及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小吃都有些什么故事?”学生却只有摇头,但却对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知之甚多,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我想被遗忘的不是小吃本身,而是其背后蕴含的民俗文化,再加上厦门是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随着厦门旅游行业的不断升温,再加上西方各种文化的不断侵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涌入,使得本土的传统文化习俗正逐渐被舍弃甚至遗忘。

为此,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做调查、收集、整理身边的小吃及相关的民俗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收集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连他们父母那一辈都不知道的本地习俗和小吃,增加了学生对厦门小吃及民俗文化的兴趣。如当地的婚嫁习俗中,在结婚正日的前三天必须召集亲友来帮忙“炸枣”和“芡豆面”(用面线、猪肉、海鲜、芥菜末、芋头、地瓜粉勾芡和各种配料熬煮而成浓稠状),送邻里乡亲象征吉祥,现今“炸枣”习俗还得以保留,而“芡豆面”已经被别的东西取代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不少问题,从中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对自己喜欢的小吃进行描绘

学生在收集的众多小吃中,找出本次收集过程中自己最喜欢而且觉得最有记录意义的一种,用绘画或者剪贴的方式,再加以文字描述,把厦门小吃的民俗文化或做法一一记录下来。这个过程满足了学生对厦门小吃民俗故事的回味,也丰富了学生绘画技能的展现,为本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做足了前期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对绘本和厦门小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绘本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手法,是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在绘本中图画部分可以有很多绘画技巧,如绘画风格、颜色搭配等;文字部分有后台环境的描写等。而现在绘本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借助电脑技术进行展现,也可以用图像剪贴形式。如图1学生做的《厦门小吃》就是用织布材料剪贴并附加文字背景描述的绘本。如何描绘厦门小吃是制作绘本的第一步。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厦门小吃的特点。观察厦门小吃的造型、颜色,再关注其主要材料形状。比如:厦门沙茶面并没有明确的外形,那就看沙茶面的配料中有面条(细长)、虾、卤蛋(半个)、卤豆干、鱼丸等,汤色橘黄带红。其他小吃也如此。

(2)引导学生运用绘本表达厦门小吃。学生仔细观察厦门小吃的特点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具有趣味性的图画来表现,把绘本的美术创意手段融入本课的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探寻厦门小吃及民俗文化的热情。学生审美素养得以提高,动手能力不断加强。如图2学生做的《厦门小吃汇》手绘本。在这手绘本中学生运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四页书的制作形式,结合了手绘的手段展现了厦门老百姓制作小吃的过程。最后教师通过课堂点评和学生互评完成该作品的最后修订。

三、寻找被遗忘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绘本制作

厦门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每年传统节日习俗有很多,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个别习俗被简化甚至取消,而今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被遗忘的民俗文化,传承尚存的传统民俗文化。每一个民俗都有它特定的文化背景,将故事情节、人物表情和事物特征采用绘本手段串联起来,可以用图片拼贴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体现地方民俗,或将绘本制作成更直观的连环画或卡通画的样子,这也是厦门民俗文化的传承途径之一。如厦门传统节日都会用到的传统糕点――发糕红龟糕,引导学生深入收集其中的蕴意。

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谷放桌边。

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丰收财运添;

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团圆不分开。

真心许愿嘴要甜,响炮共庆天公生。

这首诗讲的就是厦门老百姓在传统的正月初九“敬天公”节日中的习俗。正月初九是传说中天界最高神o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 “天公生”是闽南民间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年初七就开始制米龟、圆、“牵”,蒸发@、甜@、咸@。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当“天”摆上八仙桌。没有庭院的,则摆在窗口边。随后摆上十二碗干鲜水果、十二碗素菜,以及蒸好的米龟、甜@、面干等。也有些人家供荤菜,那就要双份的五牲,十分隆重。引导学生把此类的传统习俗用手工书制作的方式记录下来,以此达到传承厦门民间习俗的目的。图3学生创作的《红龟糕》,以龟形作为整本绘本的造型,内容阐述了厦门民俗节日中“红龟糕”的意义。如新生儿满月,在厦门古时的习俗是除了送邻里“油饭、红鸡蛋”外,家里还要做“猪母奶龟”,就在龟@中间捏出一个“”,以求母亲奶水充足。“猪母奶龟”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才有的味道,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了!其实它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经典厦门小吃“红龟糕”的一种,也是闽南人崇龟文化的一种体现。另一种手工书方法,如图4《大嶝婚嫁习俗》,因为婚嫁中有很多精彩而又复杂的场景,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用笔描绘下来的,所以在此类的手工书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剪贴的形式把大嶝当地的婚嫁习俗做成直观的手工书。以多种表现形式的手工书展现地方民俗特色来加深学生对本地民俗文化的了解,也使本地民俗文化得以在年轻一代传承下来。教师可以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后的拓展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小吃背后的民俗文化。

美术教育不仅体现在美术教学中,还要结合生活,突出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绘本的特点,在课堂中融入绘本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表达。厦门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品种繁多,用料讲究、美味,做工精细;有炒、炸、煎、烩;有热菜、汤羹、小菜、甜点;可当点心,也可做主食。运用绘本手段表现厦门小吃,可使学生在复杂的民俗中学会综合处理信息,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绘本为媒介,使厦门民俗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师教育的愿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小年习俗篇7

大家知道吗?小雪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大家知道小雪节气寓意是什么吗?小雪节气习俗又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雪节气寓意_小雪节气习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小雪节气寓意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着。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节气习俗做腌菜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到农家乐趣。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鱼干

二十四节气小雪习俗: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刨汤肉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许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年习俗篇8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划龙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荷包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避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小年习俗篇9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重阳节起源于东汉(25~220),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赏菊

历来重阳节都有观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在古时重阳节又叫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是长寿的象征,重阳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菊花大会、菊花展,全城的人都会出动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重阳节简介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又称“九月九”。在古代,常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因而便称为“重阳”。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已初现端倪,开始以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来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魏晋时代,无数的文人骚客争相吟诵,使得重阳节的节日氛围更上一层楼;直到唐代,重阳节正式被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必不可少,此后的几千年,这些习俗也随之传承,一直经久不衰,流传至今。18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旨在倡导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2006年,国务院将重阳节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活动1、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小年习俗篇10

闽南元宵节习俗一、马队阁

以儿童着崭新古装,各饰戏中角色,骑在盛装的马背上参加游行。阁,采用古代的阁棚,如床状故又称“阁床”,上面架起长方形的棚子,分“粗阁”和“细阁”两种。上有彩绸或布景,儿童1至3人,妆成戏中人形象,坐在棚中,前后由4人扛阁游行,这是“粗阁”。“细阁”则是阁中有一个古装少女,坐在瓷鼓上,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形象古朴优雅。

闽南元宵节习俗二、猎户阵

猎户阵全阵成员数十人,各披“猎装”,分别手执各种兵器(十八般武艺齐全),为首者披挂戎装骑马开路,阵中还有若干人扛着禽兽及虎皮随行,颇有架势。不时还打出各种套路,十分壮观。

闽南元宵节习俗三、元宵灯会

元宵花灯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元宵灯节形成后,人们又根据灯与“丁”同部首的关系,将元宵花灯与生男联系起来,认为花灯具有使妇女生男的神力。在闽南、粤东方言中,“丁”与“灯”谐音,两地人们则据此认为花灯有预兆生男的吉祥意义。因此,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具有祈求生子,尤其是生男孩的意义。

闽南元宵节习俗四、“请替身”

旧时泉郡元宵节有“请替身”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替身”送到户外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闽南元宵节习俗五、祀“棕蓑娘”

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准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子或一件小衣裳,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茫茫(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求;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裳,收回供品。其意在于乞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闽南元宵节习俗六、吃元宵

是日清晨,以元宵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做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元宵节前后,若有亲友来访,也常以元宵待客。

闽南元宵节习俗七、敬神明

元宵节晚上,有孝敬神明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寓意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闽南元宵节习俗八、“听香”

“听香”者一般为小姑娘或青年妇女,主要是预卜姻缘,或祝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听香”者先在自家厅堂焚香祝告,祈求神明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移步至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门边和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说的一句话,去圆析所问之事的结果。过去泉州有“正月十五听香小仙梦”之俗语,如果元宵夜听得不过瘾,耐心等到中秋夜,还有机会再听听。

闽南元宵节习俗九、元宵“踩街”

泉州“踩街”的主要传统艺术形式,有人们熟悉的“贡球舞”(彩球舞)、“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吹、笼吹、龙虎斗、南音清唱、弦管、十音、五音、舞狮、弄龙、阁车、高脚戏、歌仔戏、装人、纸塑巨像、“旗锣鼓枪”等。

闽南元宵节习俗十、“装人”(妆人)

即化装成古戏中人物或滑稽形象,俗称“装人”。前导持一面卷书牌,上书表演单位(境、村)名称,继以五音锣鼓开路,表演节目有人们喜闻乐见的“陈三五娘”、“郑元和”、“亲姆打”、“西游记”、“白蛇传”、“打铁记”、“骑驴探亲”、“公背婆”、歌仔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