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的原理十篇

时间:2024-04-09 17:5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循环的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碳循环的原理

碳循环的原理篇1

关键词:碳循环,STS,物质及转化,含碳物质,二氧化碳

 

不久前,H老师开设了一堂题为《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的公开课,课上得很成功,例行的课后评价也不错。就在教研组会议即将结束时,A老师提出:是否可在“小结”时强调一下,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组内的老师明显地分成两部分而激烈争论起来,K老师等五人明显地反对此结论,而Y老师等五人明显支持这个结论。争论的双方引经据典,争论得不可开交。碳循环中的“碳”到底指什么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认定:参加碳循环的是含碳物质,碳循环中的“碳”是指CO2。

1、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STS)的观点看,科学知识源于人类需要而产生,是人们艰苦探究的结果。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吃饭与穿衣,而粮食、棉布等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离不开CO2。倘若大气中没有CO2,人类就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当然,大气中CO2的含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大气中CO2含量太高,会使地表不易散热,引发温室效应与气候异常STS,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因此,研究碳循环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CO2的含量与变化原因及应对办法。尽管其它物质(如CO、C)中也含有碳元素,但它们不能直接转化成有机物。即从STS的观点看,对人类生存最密切相关的是CO2这种物质。

2、本课的教学目的决定了碳循环是含碳物质间的循环。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是从空气与生命的关系引入的,也是从空气和生命的角度整合教学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的。因此,这一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循环与转化”的。由此可见,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来看,碳循环指的是含碳物质间的循环,而不是组成物质的碳元素的循环。

3、从实现“低碳化”的方法看,碳循环是含碳物质间的循环。

人类以碳水化合物为食,人类身体本身也含有碳元素,它们不存在“低碳化”的问题。所谓“低碳化”并不是指降低某物体中碳元素的含量而是指降低大气中过高的CO2含量。解决大气中CO2含量过高的主要办法是:(1)植树造林。(2)减少含碳矿石燃料燃烧。方法(1)的原理是利用光合作用吸收CO2,从而降低空气中CO2的含量论文格式范文。按质量守恒定律,在CO2转换成有机物的过程中,碳元素的种类及质量 不发生任何变化,不存在碳元素循环问题。方法(2)的原理是通过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降低 大气中的CO2含量。因为在燃烧过程中,单质碳或化合态的碳会变成CO2。可见,在这些变化中改变的是含碳物质,而不是碳元素。因此,从实现“低碳化”的主要方法来看,碳循环是指含碳物质(主要是CO2)的循环而非碳元素的循环。

4、碳循环本身决定的是含碳物质间的循环。

循环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指从起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又重新回原来的原点的过程。碳循环是指以CO2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再变成CO2的一种过程。实现碳循环三条主要途径是:

可见,在碳循环的三条主要途径中,无论发生什么变化,碳元素始终不变;而从起点经变化再回到原点的是含碳物质CO2。因此,碳循环本身告诉我们:参加碳循环的主要是含碳物质CO2,碳元素是恒定而不是循环。

综上所述,碳循环是含碳物质间的循环。从碳循环的途径看,只有CO2 才能参与碳循环,其它含碳物质几乎不能参与碳循环。因此, 碳循环中的“碳”不是指碳元素而是指含碳物质CO2。教研组内面红耳赤的争论也就划上了句号。归纳起来,碳循环就是含碳物质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质间的转换。正是这种物质间的转换和变化,实现了能量的固定、转化及利用,实现物质间的动态平衡。也正是这种物质间的转换和变化,使得我们知道了节约水电的意义不仅仅是省下几个铜板,而是“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的具体要求。碳循环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之一STS,是对“运动是物质的性质之一”的哲学观点的一种诠释。

反思A老师等人的错误原因是既与教材编排有关,也与他们太过相信书本有关。《科学》(八下)确实没有明确的碳循环的概念,更没有指出碳循环中的“碳”是指什么。教材作出这样的编排可能是“留白”艺术的体现,诱导教师在思考与探究过程中理解概念的本质,而不是照本宣科。虽然《科学》教学参考书(八下)第55页第二段有:“碳元素的循环虽然简单,但很重要。”这句话,虽然《科学》教科书第六册第51页提到“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如碳------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地出现和循环”。但我们更相信事实与逻辑思考。

现代科技已测定:大气中CO2的含量约占0.03%。如果没有补充,CO2将在25~30年的时间内被植物消耗殆尽。然而空气中的CO2始终没有明显的减少,这就是碳循环的作用。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对含碳能源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多,大量燃烧含碳矿物燃料的结果是使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升高。利用碳循环降低CO2含量是人们最好的选择。于是,植树造林、利用太阳能及开发新能源、节约衣物等行动就成为“低碳生活”的必然选择。

在生物圈中,碳循环与氧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空气中的氧可以渗透到生物圈是各个角落,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地壳表面物质腐败氧化等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氧。但与此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如此生生不息,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并保持了大气中氧含量的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人类才得以生存。

含碳物质CO2是循环的,其它物质也有许多是循环的。《科学》八上教材中提到:水是循环的。水循环的形式有:海——陆循环、陆——陆循环及海——海循环等三种基本类型。由于水循环的存在,江河中、海洋中的水每隔一定周期就“焕然一新”。另外,大气也是循环的,大气环流就是大气循环的最好证明。正因为大气环流的存在,身处北纬30°的我们就感到夏天特别热而湿润、冬天特别冷而干燥。正因为生物圈的许多物质是循环的,地球上的人类就应联合起来,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否则地球上将找不出一方净土,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真实存在的,由物质组成的生命也是循环的。植物春天发芽、秋冬萧杀,经历着生与死的循环。人类与其它动物一样,历经出生、生长和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经历着生与死的循环论文格式范文。所不同的是,生物体的循环总是伴随着生命现象,它比非生物体的物质循环更复杂。生物体的循环总能使下一代更适应环境,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社会是由人类构成的,人类社会也有许多现象是循环的。据说,当节俭的钱钟书(北大学者)穿着几十年前的服饰在路上迎客时,回头率超过60%。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教育STS,其课程设置也颇有循环的味道。中国古代孔夫子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是大综合。一百多年前,科学的进步将综合理科分为理、化、生等分科教育。哪曾想社会的发展,又将分科的理、化、生教学合并为现在的综合理科(科学)教育。合—分—合,走的也不是一条循环之路吗?其实,社会形态也是循环的。社会已经过了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又历经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又将走向生产力极高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螺旋式上升到更高层次。

学生的学习也颇有循环的味道。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掌握乃至生成一些知识。但遗忘规律告诉我们,一周左右的时间就会使许多学生掌握 的知识趋于零。经过及时的“温故”,既 能使学生重新掌握这些知识,又能使学生“知新”。这就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有适量的“循环”,才能使学生避免遗忘。只有不断的“循环”,才能使学生不断的纠错中学得更深刻、更有效。当然,教学中的“循环”应避免“炒冷饭”,否则很难“知新”。

关于《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这节公开课的讨论已经结束,对于碳循环中“碳”是什么的争论也已尘埃落定。碳循环证明了含碳物质是运动的,碳循环中的“碳”是指CO2而非碳元素。水循环等证明了还有许多物质是运动的,生命 的循环证明生命也是运动的。学习过程的循环,证明了人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总之,物质与认识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都会出现循环,循环的不仅仅是物质。

俞百炎

碳循环的原理篇2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2]尹小平.王洪会.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8(06).

碳循环的原理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建材企业会计; 应对策略

一、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对建材企业会计的挑战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理念,促使企业对现行的管理要素、管理模式、管理对象以及管理思维进行创新。随着企业核算事项的增加和调整,企业又面临着新的会计核算对象、会计核算要素、会计核算思路,最终催生新的会计核算模式。循环经济所倡导和推进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低碳经济要求的碳要素核算和碳信息披露,都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关系、成本收益关系、投融资关系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说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许是本世纪以来会计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没有疑义的。挑战与机会并存,企业会计也在这种挑战中面临着新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在建材企业会计领域更是如此。

我国的工业大都是资源密集型产业,环境负荷非常大。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规模效益的企业发展方式,既影响工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加剧了能源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压力。2009年全国工业能耗占社会能耗总量的71.3%;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化学需氢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5%和34.4%。目前,

再循环:在同一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中,辅助材料的再循环利用(例如废水污水的净化处理及循环利用),既是企业生产模式(对投入、核算、产出等影响)的改变,又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循环经济——的承诺、担当及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计面临着既有企业内部的经济循环事项,例如水的循环利用;又面临着回收物的循环利用,例如建筑废弃物转化为水泥、玻璃、陶瓷等的原材料。这些循环利用的会计事项、核算方式,都对企业会计体系造成影响和改变。随着城市化及建筑业的发展,拆旧建新必然产生大量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废弃混凝土、钢材和废金属、废料、废物等),典型的再循环模式之一是建筑固体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模式。从循环利用的角度看,废金属可再冶炼、废玻璃可再成型、废木材可造纸、粘土及页岩砖再转入陶瓷企业。这种社会层面的再循环利用仅是“再循环”的一个方面。建立企业的废旧材料利用的信息制度,通过废弃材料的定价和核算机制,完善其市场化功能,显然是摆在建材企业会计工作面前的一大任务。其次,从低碳经济角度来认识建材企业的会计问题。尽管到目前为止,低碳经济对碳会计核算的影响还未深入到象循环经济那样的地步。但仅从目前情况看,低碳经济要求企业会计的改变或适应,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二是碳排放会计处理(包括会计主体确认和会计核算);三是碳会计信息披露及差异化处理问题;四是碳基替代的经济技术分析和财务评价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建材企业在实施低碳经济中所必须解决的财务会计问题。以排污权会计为例,排污权交易的会计规范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资产规模较大时,如果同时确认递延收入则会增加权益;如果免费获得排放额则会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形成会计处理差异。这一会计结果表明,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方法已无法适应排放权模式,需要重新认识和构建。利用公允价值会计思想,积极进行碳会计研究,推动碳信息报告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加大碳会计信息披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建材企业会计核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无论是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都在于直接对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产生嬗变。如果让企业自觉实现清洁生产、资源效率下的持续经营、环境生态下的科学发展,就必须解决企业核算制度财务体系问题。而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是在过去的资源利用和既定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资源效率、社会责任因素。具体而言,没有将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确认为资产或负债,没有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效益责任、环保责任、资源节约责任确认为负债,没有将资源和环境资本确认为所有者权益,没有专门反映确认资源循环过程中再生资源产生收入和费用、利润和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建材企业中也照样存在。因此,解决好企业会计核算的适应性改变和适度创新,不仅对建材行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全国各行各业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循环经济会计典范。

三、当前推进建材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建材行业为主导、建材企业为基础,积极开展循环经济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制度构建

就理论研究而言,循环经济会计和低碳会计都是环境会计在实践运用中的延伸、扩展和创新。基于会计理论,环境会计可划分为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会计涉及的会计核算要素、假设、对象、准则等方面。从建材企业角度看,主要还是结合建材企业特点和循环经济“3r”要求,对建材企业的循环经济会计主体、核算对象、核算方法、报告制度等方面研究,逐步提出一些可操作、可实施的会计核算内容,以达到尽快进入、实践提高、为企业转型提供财务会计服务,最终实现建材企业的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目标。例如,推行物料成本会计、加强资源流转成本核算、废弃物的成本和利用核算、碳会计信息报告等等,就是建材行业(协会)当前应重视和力行的一项工作。而环境管理会计涉及具体的会计核算项目、事项和会计核算对象,是针对具体企业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事项而进行会计管理。例如,碳基替代技术的实施要求首先要对其碳基替代的经济成本、长期成本的确认、分摊、效益进行财务分析,对资源资本化(环境资本)、外部项目内部化、资本预算和收益回报(包括非会计收益和社会责任等)进行分析研究,实践探索。这些对于建材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低碳生产、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建立企业循环经济会计制度,当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制定循环经济会计条例制度,包括基本的核算原则和章程、循环经济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责任、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制度、稽核审计规范、循环经济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及会计信息报告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二是设置企业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包括确定循环经济会计主体、确定核算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对象、进行循环经济会计确认与计量、进行循环经济会计的账户设置和会计报表设置;三是实施循环经济会计信息的报告、披露和分析利用等。

(二)大力推广物料成本会计核算

在建材企业实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推广运用物料成本会计核算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物料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资源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归集,追踪从输入至输出的全部物量,再乘以单价得出不同环节的成本。在输出端形成了产品、废弃物两个流向(正制品和负产品),其资源流转成本都可细分为材料成本、系统成本、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资源流转成本会计的出现,使建材行业企业中的资源利用、再利用的会计核算具有了很高的实用性,也为建材行业企业推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供了极好的运用工具,为循环经济会计的建立和运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可以说,物料成本会计是在注重经济影响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对于和产品同属于生产过程产出物的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等物质,像产成品一样进行同等核算,使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成本可视化,从而使企业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自觉行动,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减少资源消耗、废弃污染物排出的内在需求,以达到企业经营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三)改进建材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和方法

以会计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建材企业的实际出发,构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的会计报表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就影响报表数据的相关环境、资源信息进行披露,如花费多少钱购置了清洁环保类设备、花费多少钱为环境污染买单、投入多少进行相关研发、享受多少符合国家政策政府补助等信息进行披露。鉴于当前会计报表不能反映资源、环境价值的情况,因此,会计报表应在当前会计报表基础上加上企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信息的披露,可以借鉴现行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来充分揭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并附上专门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报告提供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情况,定期对外披露环境信息,及时解脱环境责任,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与周边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此外,还应在企业评价考核体系、会计队伍建设、行业会计指导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碳循环的原理篇4

碳纤维原丝的生产成本及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如溶剂的浓度、温度及碳纤维原丝聚合物质量指标等,本文主要就上油对碳纤维原丝的成本及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并对上油控制改进进行分析。

关键词: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质量;控制

1 引言

碳纤维原丝生产中,上油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和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纺丝的根数很多,上油均一度控制要求严格,当前上油均一度控制在0.5%~1.8%之间,如果含油过高,碳纤维原丝在碳化时容易产生过多的粉末,从而造成碳化炉中相关设备的堵塞,同时影响碳纤维的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而如果含油量过低,则使碳纤维原丝生产的可纺性降低,影响碳纤维原丝的产量,造成生产控制成本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碳纤维原丝上油设备及控制工艺的研究及改进成为关注重点,在此对不同的上油控制方式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2 采用特制的上油辊上油工艺控制方式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

2.1 上油辊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介绍

目前的上油控制系统采用一个多孔的上油辊,碳纤维原丝在上油辊的下方通过,油剂首先进入上油辊内然后从上油辊的孔中流出,这样碳纤维原丝经过上油辊的时候油剂就附着在上面,没有附着在碳纤维原丝上的油剂流入油剂槽中,通过油剂循环泵对油剂进行循环,保持油剂的温度防止油剂变质。油剂槽内油剂的量通过控制油剂加入计量泵进行控制,上油辊的速度通过变频器控制,油剂的量也会因为上油辊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具体控制及工艺图见图1。其中P817N2为上油辊。

2.2 生产工艺及控制对碳纤维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分析

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产品含油及相关检验指标如表1所示。

通过检验数据表格分析来看,这种工艺及控制生产出的碳纤维原丝的CV值,强度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对生产工艺及控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这种生产工艺的缺点如下:

(1)上油控制工艺虽然上油能比较均匀,但是生产过程中由于上油辊不光滑导致碳纤维原丝缠辊的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碳纤维原丝的产量。

(2)在生产开始时升头比较困难,因为碳纤维原丝需要从上油辊的底部通过,而底部还有上油槽,这样大大降低升头速度,浪费大量的原液,造成很大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3)缠辊后处理难度较大,影响高速运行时间,进而影响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缠辊断丝,导致碳纤维原丝的整体强度降低。

(4) 由于油剂槽深度过深,油剂容易变质,增加原材料使用成本,进而增加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运行成本。

(5)由于碳纤维原丝通过的上油辊的光滑度要求很高,加工工艺很难,如果加工则成本过高,如果不光滑碳纤维原丝经过时会产生毛丝,而毛丝影响了碳纤维的强度,使碳纤维质量受到影响。

鉴于以上各种缺点,本文对这种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研究。首先对设备进行精加工,缠辊的现象少了,提高了高速生产时间,减少了因为缠辊降速对生产产量的影响,产量得到了提高。其次在减少升头时间、降低原液损耗率方面研究改进方式,想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改变上油辊的位置,但是这种生产工艺需要上油辊浸在上油槽内,所以上油辊及上油槽之间的距离很难有所改变。第三在减少油剂变质的可能性方面,采取减小上油槽深度的方式,可是同样的问题是上油辊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要浸在上油槽中,因此油剂的循环量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变,成本指标还是很高,油剂成本占碳纤维原丝总生产成本的12.7%。

3 取消上油辊的上油工艺控制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分析

碳纤维原丝在上油槽上行走,然后经过纺丝导辊进入烘干,经过上油槽的碳纤维原丝完全浸在上油槽里的油剂中,实现碳纤维原丝与油剂的充分接触,达到碳纤维原丝均匀上油的目的。上油槽的液位通过溢流的方式实现液位平衡,平衡液位以外的油剂进入到油剂槽下面的循环槽内,通过油剂泵对油剂进行循环,保持油剂的温度防止油剂变质,化验室定期检验油剂槽中油剂的浓度,在油剂罐中配制生产需要的油剂的浓度,上油槽中油剂的浓度通过循环泵不断调整,因为碳纤维原丝经过油剂槽时将油剂槽的浓度渐渐稀释,通过循环泵不断地循环保持上油槽中油剂浓度的稳定。这种工艺控制方式只有一个油剂循环泵,不用变频控制,油剂浓度控制通过油剂和水量的配比控制即可,控制工艺简单,运行也比较稳定。具体见图2。

3.1 上油控制方式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

碳纤维原丝产品含油及相关检验指标如表2。

此种控制方式不会导致缠辊,进而不会因此影响纺丝的速度,另外此种控制方式不会增加升头带丝的时间,减少了损耗,增加了产量,减少了生产成本。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增加了油剂的使用量,所以增加了原材料消耗成本,增加了生产成本,经过计算综合成本有所降低,碳纤维原丝综合生产成本降低了0.7%。这种控制工艺也提高了碳纤维原丝的质量,因为这种工艺不会刮丝,这就杜绝了在此处产生毛丝的可能性,毛丝的减少增加了碳纤维原丝碳化强度,提高了碳纤维的质量。

3.2 需要改进的地方

油剂成本在整个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中占15%,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需要减少上油过程中油剂的循环使用量。

4 改进后的上油控制系统

4.1 上油控制工艺对碳纤维原丝生产成本及质量的影响

碳纤维多根原丝经过上油槽进行上油,经过导丝辊将上油后的碳纤维原丝导入纺丝线烘干系统,上油槽的液位通过溢流保持平衡,通过实时检测回流循环油剂的浓度控制上油浓度,保证油剂均一稳定,同时通过循环泵循环油剂槽中的油剂,油剂配制主要通过油剂罐进行,增加油剂控制调节阀控制油剂的加入量,油剂加入量的多少根据回流循环管上的油剂浓度确定。在没有改造油剂槽上油之前,油剂使用及循环量需要2.5吨,而通过增加油剂罐进行实时控制后,油剂使用循环量减少到1.3吨,由于是实时添加,取消了回流循环槽,同时补加油剂的量只是碳纤维原丝带走的油剂量,补加量大大减少,减少了油剂循环使用量,减少了油剂变质,这样达到了碳纤维原丝生产上的成本,改变上油工艺控制后,油剂使用成本降到了7.5%。上油工艺控制如图3。

碳纤维原丝产品含油及相关检验指标见表3。

4.2 改进工艺的优点

此工艺控制含油量及相关化验指标并没有影响,油剂循环使用量却只使用了原来的一半,而且还减少了工人劳动量,主要表现在:

(1)每次停车或者油剂变质时不需要将循环槽内的油剂人工清除,浪费较小,减少了碳纤维原始生产成本及员工的劳动工作量。原来停车或油剂变质时需要两个人向10个大桶内盛装上油槽及油剂循环槽内的油剂,需要大概1~2个小时清理干净。

(2)不存在混合不均匀点,对油剂浓度的均匀性没有影响,提高了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质量。

(3)能及时控制油剂的浓度,提高上油的均匀度,提高了碳纤维原丝的质量。

碳循环的原理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减量化;废物再利用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危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应运而生。这种新理念主要是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社会各个行业、各经济体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并积极反馈整个经济运作情况,以此来达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的将经济活动给人类生存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面对这一形势,如何在循环经济背景下,构建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就成为当前经济学者们研讨的首要问题。

二、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弊端

构建循环经济会计核算体系,是新时期针对企业会计的一种动态调整。而想要确保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科学、合理,首先要对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尝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使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循环经济”。其中,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过去,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是建立在传统末端治理思想基础之上的,它只针对线性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为经营者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并对经营责任进行考核,从没有将资源、环境等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到会计核算体系中。在这种会计核算体系下,企业只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资源的耗费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第二,从会计计量方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一般采取的是货币计量的方式。但是在循环经济下,我们应该摒弃以往只注重利益的做法,而更多的去关注对环境的保护,而使用货币计量是无法准确测量影响环境的因素(比如污染面积、单位浓度以及排放量等)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阻碍了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

第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且愿意尝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对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和支持。但是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使得那些进行环保投资的企业绩效被低估,而另外没有进行环保投资的企业业绩却被高估,这不利于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体系。

三、新形势下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策略

在新形势下,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要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利用原则以及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就是要求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使用的物质以及能量,从源头就实现对资源的节约使用以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则要求企业生产的商品及其包装是可以在各个场合进行重复利用的,这种延长资源利用时间以及周期的方式正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而再循环原则要求产品在丧失使用功能后依然能重新回归到经济循环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且排放也可实现无污染、无公害。只有贯彻落实“3R”原则,才能使构建出的会计核算体系与循环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1.基于减量化原则的资源会计

资源会计实际上就是针对资源经济的循环过程及其结果采取的一种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对资源经济循环过程中的各种投入信息进行统计,并且能对资源开发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一个准确而又清晰的预算,同时使用一些会计专业特有的算法来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之后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以便于他们就此做出合理决策,提高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此同时,基于减量化原则,还提出了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的概念,也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物质等的流动进行追踪、控制,以实现对它们的“可视化”核算与管理。这也是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最佳化,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有效会计工具。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一方面会时刻关注企业产品及副产品对于物料的消耗度;另一方面还对物料在做成产品前的流动及使用情况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记录。可见,积极构建资源会计与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体系,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减少对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的。

2.基于再利用原则的废物再利用会计

废弃物的再利用是整个循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企业能否真正意义上实现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下企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所在。与传统经济不同的是,循环经济体系下,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对废弃物的管理,而废弃物再利用会计则可以真实反映和披露废弃物在再利用环节中产生的各种财务信息,它正是构成循环经济会计的重要组成要素。具体来说,废弃物再利用会计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可以进行计量的废弃物再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等交易或者事项,所引起的价值或者物质流动,并对其进行核算,这样做可以有效控制废弃物成本,且废弃物再利用会计还可以将涉及到废弃物的成本与其他成本区分开来,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核算。

3.基于再循环原则的可持续发展会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决策依据,近年来已迅速蔓延至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而基于再循环原则的可持续发展会计恰恰遵循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在积极借鉴环境经济学、社会科学乃至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使用会计学的相关理论及方式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将有价值的信息如实的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从而确保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可持续发展会计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内容,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企业需要重视未来发展中可能影响到环境以及社会责任事项的任何得失,并对其进行统一核算,以“生态人”的眼光去看待企业、评价企业。

4.基于低碳经济的碳会计

碳会计是一种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型会计研究课题。它主要采取多元化的计量方式,来对企业消耗中所有涉及到碳元素的能源或化合物等进行确认、计量以及评价。由此来披露企业的自然资本效率以及社会效益。可以说,碳会计的提出可以更加科学严谨的衡量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企业的经营利润,从而更合理的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业绩。其中,碳会计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碳汇会计。就是对森林、土壤等对碳收入与固化的核算;第二,碳排放会计。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核算。由于温室气体中的大多数均可以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来计算,因此,碳排放的实质就是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等同物的排放;第三,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就是对企业从碳排放交易市场购进以及使用的碳排放权进行核算,而碳会计的核心就是针对碳排放权的确认以及计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愈演愈烈的能源紧缺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构建循环经济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与此同时,想要构建一个完备的循环经济圈,不仅仅需要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对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改进以及创新,以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构建新的会计核算体系。基于此,我们应该从当前会计核算体系入手,分析和找出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循环经济“3R”原则以及低碳经济理念,构建一个涵盖资源会计、物料流转成本会计、废物再利用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以及碳会计等多维度的会计核算体系,以此来为循环经济的建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彭铭. 有关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会计核算分析[J]. 商, 2014(9):117-117.

碳循环的原理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界也开始关注低碳经济的研究。与之前已经广泛研究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一起成为经济界的谈论热点,而这四个概念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很容易混淆。所以,文章认为有必要就四个概念进行澄清。

四个概念的来源及研究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英国,2003年2月24日,英国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该书讲述了英国未来50年的能源政策,阐明了英国今后如何实现京都协议的承诺,和确保长期的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措施等。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随后,低碳概念传入中国。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低碳经济从提出到现在,只有短短七年多的时间,对它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甚至学术界对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流行的定义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低碳经济传入我国后,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国内出现了大量讨论低碳经济的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包括对国外理论的介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宏观理论上予以探讨和研究,国内外低碳经济的比较研究等;另一类则是有关中国低碳经济的具体微观问题研究,包括低碳经济与具体产业的结合,各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困难、解决办法等。总体上说,国内的研究内容多数比较宽泛,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来看,国内有代表性的观点及著作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的《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低碳经济及中国低碳行动的书籍;陈英姿撰写的文章《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从地区差异的角度,分析了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宋德勇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里提出,我国的政策工具应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二)循环经济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正式提出“循环经济”这个术语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克里・特纳,他们受鲍尔丁的启发,1990年在《自然科学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的。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国内最早研究循环经济的是左铁镛教授,他确立了“3R”原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循环经济中的中心地位,并且于2005年创建了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志教授也专注于循环经济的研究,被誉为“中国循环经济研究领域第一人”。其他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循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比如,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

我国在2003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绿色经济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他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Jacobs与Postel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绿色经济学中倡议在传统经济学三种生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及人力资本之外,必须再加入一项社会组织资本。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目前,绿色经济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增长。

国内对绿色经济的研究比较广泛,已经将绿色的概念贯穿到各个产业领域: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绿色理念的提出。张叶、张国云编写的《绿色经济》一书是比较全面的介绍绿色经济的一本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市场等概念,提出了实现绿色的措施。实践中,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季铸教授做得最为出色,季铸教授充分应用了绿色的理念,他在四川遂宁按照“结构增长+绿色经济”理论,帮助地方政府完成了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的历史转变。2010年11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管理监督机构授予四川遂宁全球首个“绿色经济示范城市”称号。目前,季铸教授每年《中国3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

(四)生态经济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生态经济学是将生态学和经济学两门独立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与循环经济一样起源于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该书通过描绘美国因滥用杀虫剂而给环境造成的危害,深刻揭示了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几年后,肯尼斯・鲍尔丁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标志着生态经济学科的诞生,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所以,学术界把肯尼斯・鲍尔丁既看做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也是生态经济学的最早倡导者。

一般来说,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一种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国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比较早,发展的也相对成熟,既有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也有生态经济计量方面的研究:包括运用数学方法,对生态经济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各种运动进行的计算等。

四个概念的相同点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面对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自我反省与改进的结果,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

它们从经济学角度,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

它们在内容上互有重合、彼此交织,具有相同的系统观(人类和自然世界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相同的发展观(经济发展要在资源环境的承受范围内进行)、相同的生产观(节省资源投入,提高利用效率,清洁生产)和相同的消费观(物质适度消费、产品包装尽可能的循环使用),都没有停留在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般性关注上,而是深入剖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揭示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联系,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理念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影响,寻求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人类环境价值观念的革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种经济都主张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的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点的,是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扩大,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

从本质上说,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则是支撑低碳经济、通向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是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个概念的不同点

四种经济彼此联系,紧密相关。南昌社科院的杨美蓉老师详细指出了四者存在的差别,分别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核心不同。笔者个人认为,各种不同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不同,就是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低碳经济则主要从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化石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绿色经济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生态经济则侧重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2.杨志,张洪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3.袁丽静.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

4.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

5.杨美蓉.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 2009.30

碳循环的原理篇7

关键词 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生态责任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04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09

21世纪是实现绿色革命和低碳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低碳农业是人类进入生态文 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责任和挑战。化石燃料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给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 资源问题及燃料、能源问题都将对粮食安全具有威胁;同时,农业本身也是全球温室气体的 排放源之一,因此,如何固碳减排,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从实际 来看,我国地域辽阔,农业人口比例高,资源相对短缺,气候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如何增强农业的抗风 险能力,增加农业生态资本存量,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 切需要。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低碳农业研究文献回顾

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全球气候环境;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即UNFCCC);1997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减量化减排指标 。2003年,英国发表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 济”的概念。2006年,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呼吁 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 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1]。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 议》,但此次会议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低碳经济不仅要求环保、节能减排,在更深层次上它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 变。然而,目前人们谈到低碳经济,大都是讲工业、城市低碳经济,而对农业、农村低碳经 济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相对较少。翁伯琦等指出,低碳农业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 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物质和能量梯次闭路循环利用, 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刘英认为,发 展低碳农业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既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又能有效 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结合江苏的区位优势, 李德新指出江苏应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建立 有江苏特色的低碳农业新模式。针对淮北市当前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张天林 、张星对淮北市低碳农业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发展低碳农业要营造氛围 、加大政策扶持和综合整治力度、加强试点示范作用等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现 双赢。翁伯琦、雷锦桂等在总结和分析农田秸秆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阐述了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框架下秸秆菌业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秸秆菌业发展的循 环模式与低碳农业模式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开拓发展区域低碳农业的设想与若干对策 和建议。康殿邦根据凤台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是 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发展农村低碳经济,需要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 力。

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更是对发展 绿色农业的一种创新。目前,低碳农业的相关研究还比较零散,对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发 展路径与政策选择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本文拟从生态学角度,对低碳农业的内涵、 发展目标与原则、发展机制及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责任做简要分析。

2 低碳农业的生态学内涵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特别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2]。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作用,对外界的干扰进行内部结构 与功能的调整,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2]。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 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是 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循环,其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流动。整 个碳循环过程CO2的固定速度与生成速度应保持平衡,大致相等,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 发展,人类大量开采化石燃料,极大地加快了CO2的生成速度,打破了碳循环的速率平衡 ,导致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增长,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农业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圈的子系统,是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 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建立合理的生态系统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并按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系[2]。农业 生产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反刍动物消化、动物粪便厌氧分解、水稻生产过程中 CH4排放和生物质燃烧;农业土壤施肥(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排放的N2O; 农 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农业废弃物的燃烧 也是CH4和N2O的主要排放源[3]。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生物多样性越高,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受到破 坏[2]。从这一角度看,低碳农业的发展就是要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 碳循环的速率平衡,通过采用高新低碳农业技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促进农业 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与模式。低碳农业发展要树立系统观和大农业观, 不仅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营销和消费等环节,还包括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回收再 利用,农村能源的高效使用,以及对农业物种的保护及其生存环境的改善,它涵盖农业生产 行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各个方面[4]。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低碳农业发展要尽可能地减少农业生产与农 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3 低碳农业发展的生态目标与原则

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和模式的一个方向。低碳理念的本质就是降 能节约。低碳农业发展目的就是要减少农业和农村经营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遵循基本 生态原则,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 统一。

3.1 低碳农业发展的生态目标

农业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水和大气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低碳农业具有广泛性,它不仅体现在农业投入方面,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消费和综合利用等环节均具有可操作性。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以发展为基本前提,在低碳农业生态化发展过程 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生态效 益体现为低碳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体现为低碳农业的 持续发展,社会效益体现为社会公平。发展、公平、协调的相互统一是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把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概括为低碳农业发展的持续性、低碳 农业发展的协调性、低碳农业发展的公平性三个方面。换言之,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持续 性、协调性、公平性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即: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低 碳农业生态发展持续性,低碳农业生态发展协调性,低碳农业生态发展公平性},可用图1 直观表示。

图1 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Fig.1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w carbon agriculture

3.2 低碳农业的生态发展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 能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社会经济持续发 展的重要基础, 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在农业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确定农业 经营活动的消耗标准。这里的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农业生 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排放的废弃物必须控制在农业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 ,保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就是对农业生产力 的保护和发展[5]。

(2)公平性原则。低碳农业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当代人的公平 ,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足的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 的人们仍处于饥饿的生死线上,然而这些国家却还在将自己的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出,仅仅为 换回少量的廉价生活物资,这样是不可能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此,要给世界以公 平的食物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各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的基础条件―农业资源和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权利[ 6]。

(3)有序利用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落 后到先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低碳农业发展要从我国各地的实际出发。目前,我国很 多地区的社会经济尚处在落后状况,农业生态环境也正处于逐步恶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承认 这个现实,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为低碳农业发展积累资源资本、技术支持及管理经 验[7]。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原则。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 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转变农 业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大力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 效率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大农业污染防 治力度,积极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控制 不合理的农业生态资源开发活动,保护好水、土地、草原和水生生物等农业资源和动植物野 生种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实现农业低碳化和农业资 源可持续利用[8]。

4 低碳农业发展的生态修复补偿机制

低碳农业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一般规律和原理,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农业生 产实践,通过农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多种机制,确保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运行 ,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1 农业生态保护机制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农业自然再生产必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 行,其过程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 基础和载体。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另一方 面,人类又是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主体。耕地减少,人口剧增,农业碳源增加, 这些全球共性的问题,既使农业生态系统容量的压力越来越大,又给低碳农业发展提出了更 高要求。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从农业生态系统中获取物质、能量、信息,并把从农业 生态系统中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进行多次开发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向 农业生态系统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一旦超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力范围,就会 引起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影响农业生产,危及人类粮食安全。因此,要坚持开发与保护 并重的原则,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健全农业生态保护机制。要坚持整体部署与互 助协作、总体规划与因地制宜、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 则;强调科学技术在低碳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发应用绿色农药、 绿色肥料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4.2 农业生态修复机制

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反馈机制使其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即农业生态系统在受到不超过生 态阈值的外界干扰后,仍然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或偏离生态 平衡后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到原始状态。如果温室气体超过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受损的系统就不能自然恢复到其初始稳定状态,需要人为调节和修复;否则,将长期处于受 损状态。一个恢复过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保护了足够的农业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在没 有外来力量时也能够继续自己的发展,并维持自己的结构和功能;而且它能够表现出对正常 环境胁迫和干扰的弹性适应,并能够与相邻生态系统相互作用[9]。农业生态系统 的恢复与重建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人类的作用,根据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 行、社会能够接受的原则,使受害或退化的农业生态系统重新获得健康并有益于农业经营活 动。因此,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的原则应该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 则三个方面。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遵循两个模式和途径:第一,农业生态系统受 损没有超负荷并在可逆的情况下,压力和干扰被去除后,修复可以在自然过程中发生。第二 ,农业生态系统的受损超负荷,并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依靠自然力已很难或不可能使系统修 复到初始状态,必须依靠人为干扰措施,才能使其发生逆转。受损或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的修 复可采用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

4.3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低碳农业倡导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手段,推行清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 量控制,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的生产投入品,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 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保障人体健康和农业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其生产过程表现 出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低碳农业的根本任务是在保障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的 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在保证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向全体社会成 员提供优质安全、营养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其提供的绿色农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具备公共产 品的一般属性。低碳农业的多功能整合决定了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多元化,通过水土保持、涵 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途径,提供有形 和无形的生态服务,其生态服务价值集中体现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发展等诸方面。 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是对低碳农业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支付补偿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向 低碳农业经营者支付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发展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激励人们改变 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采用低碳农业生产方式,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 环境、增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要求明确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定 合理的补偿标准,通过恰当的补偿方式和途径,构建完整的补偿网络体系。

5 政府在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责任

尽快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已成当务之急。如何制定低碳农业的发展政策,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越来越成为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点考虑的领域之一 。因此,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实行涉农生产节能减排 的管理考核责任制,从国家法律法规高度,逐步建立完善农业能源效率标准。

5.1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农业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农业低碳化发展,首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要强化各级农业 部门领导者的生态责任与环境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方面的宣传教育。其次,要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有效监督,鼓 励公众参与生态型低碳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农村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 目和重大举措,公众要全程参与监督,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投诉渠道,积极实行有奖举报制度 。积极支持农村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生态环保社团和志愿者 开展各种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低碳理念,积极倡导农业生态文明,鼓励农村低碳绿 色消费,普及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相关知识。再次,要塑造政府的生态服务理念。在低碳 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使生态服务的执政理念变成政府的行为指南之一,并在实际中内化为其 价值观念与精神动力,政府的行政理念应该从传统的“单一经济发展理念”向“经济、社会 、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从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效率和公平理念”向绿色 经济时代的“生态经济效率、公平和生态理念”转变,从政府的“环境监管理念”向“生态 服务理念”和“生态责任理念”的生态化转变。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特别重视在 政府领导者层面倡导生态服务理念,建立领导干部的环保绩效观,将环保考核结果作为干部 选拔任用和奖惩的硬指标[10]。

5.2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导低碳农业高效发展

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履行政府的生态责任,加强生态产业创新,最重要的是大力发 展绿色经济,建立农村绿色经济体系,特别要重视绿色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坚持开发与节 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 展方式,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 高效率的低碳农业模式,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积极开发农村 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建立健全新农村的绿色农业体系。低碳农业最主要的本质 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农业经营活动和农村生活的碳排放,从 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发展低碳高效农业的政策引导和示 范[10],创新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推动集中生产、经营 ,提高效能和集约化生产水平,在相关方面给予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和科技指导。

5.3 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打造循环产业链

过剩的化肥生产与施用是我国农业丧失碳汇作用而成为碳源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通过 光合作用碳被作物吸收,再埋到地下。农业不光不排放碳,而且还固定碳。然而,这样的碳 汇作用在过量使用化肥后被破坏了,使得整个农业排放性质改变,由碳汇变为碳源。过量施 用化肥所产生的氮氧化物每公斤对增温的影响大约是CO2的298倍,化肥过量生产中使用的 煤炭等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大量排放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要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 重视对低碳农业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包括能源、环境、建筑结构、给排水、绿地等碳减排与 扩碳汇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在农业领域多推行低碳技术。第一,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 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 )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低碳农业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 品种。同时,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 式。第三,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用粪肥、堆肥或有 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第四,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 源的持续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4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品质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在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和过量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产品品质 。在农业源污染中,比较突出的是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 磷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和56%。农业源的污染问题,要按照低碳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 求,用发展和引导的办法来解决。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 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农业部门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力发展 农村沼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今后的 努力方向来看,一是要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防治养殖污染。主要是要加快实施 农村沼气项目,发展户用沼气,支持大中城市郊区重要的水源地等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建设大 中型的沼气工程。同时,积极推进其他方式的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二是转变生产生活方 式,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染。主要是扩大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范围,建设家园、田园的清洁 设施,积极推进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其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落实好以奖促 治、以奖代补政策,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第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 染。在巩固现有2 498个县(场)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的基础上,扩大作物种类,提高技术到 位率。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 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5.5 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发展低碳农业,要发展乡村新能源,实现农村用能结构多元化。如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 、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及生活用热水需要 。建设“低碳”生态乡村,是农村发展的金钥匙。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推行“一 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发酵 成沼气,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 开支,增加收入,实现农业低碳化。我国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最适 宜大量推广太阳能灶,这样可大大减少因燃柴(草、木)、燃气、燃煤而产生的CO2等温 室气体。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太阳能灶生产企业,给 予税收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满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灶的需求 。此外,普遍推广沼气技术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农副业剩余物,提高秸秆低碳化利用。我 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7亿吨,其中一半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1.5亿吨标准煤。要重点进 行秸秆低碳化利用“三位一体”成套技术与设备研究与开发。选取粮食核心产区进行低碳农 业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工程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应用。

6 结 语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全球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进行“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在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诸方面做出重大政策调整,以抢占市场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在低碳发展的争夺战中,中国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极大的挑战。“高碳农业”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生态资本的可持续利用,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闰、通过农业措施来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低碳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目标定位、技术路线、实现途径与政策安排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以促进农业碳汇功能的最大发挥,最大程度地抑制其碳源功能,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志伟,刘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 ,(4):69-78.[Hu Zhiyong, Liu Yong. Provincial Competi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Economy[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10,(4) :69-78.]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267-268,38-9.[Ca o Cougui. Ecology overview[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2:7,267-26 8,38-39.]

[3]林而达.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Lin Erda.

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Beijing: Beijing Pr ess,2001.]

[4]严立冬,崔元锋.绿色农业概念的经济学审视[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9(3):40-43.[Yan Lidong, Cui Yuanfen. Economics Scrutiny of Green

Agriculture Concept[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 nces editionc, 2009,9(3):40-43.]

[5]刘志文.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9.[Liu Zhiwen. Ecological Economy and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in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Program[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 ience Press,2005:19.]

[6]蔺丰奇.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9.[Lin

Fengqi. Research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blems[M].Beijing: China M arket Press,2006:29.]

[7]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8. [Gao Wangsheng. Theory and Policy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 nt [M]. 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2:28.]

[8]严立冬,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 08:376-377.[Yan Lidong,Liu Xinyong,Meng Huijun,Luo Kun. Theory of Green Agric ulture Ecological Development[M]. Beijing:Peoples Press,2008:376-377.]

[9]孙书存,包维楷.恢复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Sun Shucu n,Bao Weikai. Restoration ecology[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 3.]

[10]严立冬,邓远建,张亦工.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西南林 学院学报,2008,28(4):104-107.[Yan Lidong,Deng Yuanjian,Zhang Yigong.Concer ning of Governments Ecology Responsibility in New Rural Area Construction[J] .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28(4):104-107.]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from the An gle of Ecology

YAN Lidong1 DENG Yuanjian2 QU Zhiguang2

(1.School of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 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China;2. Economics School, Zhongnan Universi 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low carbo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w carbon a griculture is the innovation patter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 s fundamental task is saving energy,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of agriculture an d rur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ecosystem o f agriculture carbon cycle rate and biodiversity. Based on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 nt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forming the view of eco logy with the method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heory analysis. Low carbon agricu lture is a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beneficial to en 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both in quality and qua ntity and als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 ld set the goal of durance, coordination and fairness, adhere to the princ iple of sustainability, equality, orderlyuse principle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碳循环的原理篇8

    一是三者都是受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绿色、循环、低碳等经济思想的影响,是对交通运输与人类、自然关系重新审视探索的结果,也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严重发生危机问题的自我反省和正本清源改进的结果。二是三者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出发点,以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为理论依据,处理资源与环境问题,为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协调交通运输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三是三者具有相同的人类交通运输活动和自然世界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系统观,相同的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发展观,相同的节约、高效、清洁的交通运输生产观,相同的适度、循环的交通运输消费观。四是三者都主张改变传统交通运输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五是三者都是要成为生态交通运输,提倡的是交通运输活动应成为生态化过程的实践理念,都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发展模式,绿色交通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支撑低碳交通运输、导向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循环交通运输发展和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有共同点,但在核心内涵、理论基础、涉及领域、评价标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不同点。一是绿色交通运输的出发点都可归结于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交通运输的主要内涵,低碳减排是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产生低碳交通运输的根本性要求。二是三者主要针对的分别是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对应的理论基础分别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三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解决问题是一种点对点的映射思路,讲求着眼问题,从问题直接入手,是一种“自上而下”地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方案,而绿色交通运输解决问题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思路,针对交通运输环境问题追溯而上探究交通运输经济社会产生的负外部性。四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绿色交通运输范畴可以包含一切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交通运输发展形态和模式等,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五是相对而言,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两者的评价指向具体、明确,可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交通运输生态效率和交通运输碳生产力来评价其发展水平,而绿色交通运输评价一般较难,通常要采用交通运输绿色GDP核算方法,通过计算交通运输绿色GDP占整个交通运输GDP的比重衡量绿色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二、本质、特征和核心

    1.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交通运输与其他行业一样是产生于人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之前,没有将绿色、循环和低碳作为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条件宽松,排放比较任意。但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产生了发展模式必须转换的决定因素:二氧化碳排放有了限量,其排放权成为稀有资源。1997年84个国家、2009年183个国家(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共同约定,在2050年前将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并据规则将总量分与各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特征是“三低、三高”不能简单片面地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解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三低”仅仅代表的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和低碳,但不能完整准确地代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念内涵一定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和“发展”四者概念内涵的有机统一。除了“三低”外,还有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的“三高”,“三低、三高”的特征能完整体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零碳交通运输”、“负碳交通运输”的代价高昂,理论上有探讨的价值,但目前推广实施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经济的可行性。只有认识了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三高”,意味不减或可持续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资本的总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才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的动力。3.核心是提高碳生产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交通运输的碳生产率:交通运输碳生产率=交通运输制度×(交通运输产值/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公式高度概括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碳生产率,揭示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成为理清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的基本分析框架。由此公式可见,提高碳生产率有3条途径:增大分子、增大系数和减少分母。公式中的分子是交通运输产值,其增加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加行业人力资本、推进行业产业升级、优化交通空间布局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分母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其降低的基本途径有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交通生活等;系数是交通运输制度,其提高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交通运输制度变革和创新,在增加交通运输产值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制度包括交通运输的法律、政策、组织、文化等制度。

碳循环的原理篇9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目前,最权威、简洁的定义普遍认同2009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的提法:“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是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经济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

绿色经济,是一种形象而生动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描述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避免为了短期利益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最终损害人类总体福利的非人本主义的经济速度的增长。

低碳经济,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或称“碳足迹”)而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自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究竟什么是低碳经济,尚没有严格的定义。目前被广泛引用的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涉及到电力、交通、建设、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买存、低碳建筑技术、有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等。

两型经济,是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情况下,实施综合配套改革中经济领域对应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支撑,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这两个国家级“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实验区中提得较多、其核心即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标准,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科技和环保、节能型产业等途径予以体现。

从以上四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两型经济,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只不过,四者在定义来源、侧重内容、应用背景等几个方面有所不同。循环经济起源于日本与德国的“垃圾经济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低碳经济起源于欧美等国,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绿色经济起源于环保组织的呼吁,侧重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两型经济则发端于国内“两型社会”的建设,强调的是资源节约和环境的协调。因此,四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需求的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以使政策更加集中,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二、把握重点,理清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点环节:投资、生产、消费

循环经济是一种广域性、全民性、全程性的开放式(从参与和受益角度)、闭合型(从物质、能量流角度)经济模式,它强调应从投资、生产、消费三个环节统筹考虑。在投资环节,应强调“环评”、“能评”的准入审核把关,应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在宏观经济低迷时,特别是产业的国际化梯度转移中,以各种名目“死灰复燃”,防止“两高一低”产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从城市向偏远农村转移。在新引进项目时,在“环评”、“能评”之外,还应综合评估土地利用强度、技术先进程度、市场饱和程度、资源依赖利用强度、产业耦合配套程度等,切忌急功近利。在生产环节,应强调产业项目的集中布点、集中截污、集约集群,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应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建立重点企业的能耗与排放的实时监控平台,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的监管长效机制。在消费环节,应倡导绿色消费的“节约、健康、环保”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对资源和物品的“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注重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倡导“绿色生活,环保购买”的新生活,这其中,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之一,政府及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应实施强制性的“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引导培育循环型产品市场。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载体:企业、园区和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应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一般而言,应先后实现企业的“小循环”、园区的“中循环”、社会的“大循环”,企业是经济的载体、市场的细胞。企业的“小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对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料、废热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园区的“中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物料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社会的“大循环”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立法追求的“循环社会”。日本于2001年起先后颁布《家电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等法律,全面约束和规范政府、社会、企业和园区的行为,使整个日本社会朝循环型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可从国情出发,先从循环型工业园区、社区、循环型区县市试点做起。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在国外,循环经济又被称为“3R经济”,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3R”即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从源头节约资源,实现“零排放”。当前,减量化在各地方政府中重视较多的是“节能”,更具体点讲是“节电”,当然这是发展循环经济首要要抓的,但绝不是唯一的,还应高度注重节材、节地、节水、节时等。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建筑与制造、交通领域的节材显得尤为重要,耐久性、简约性、通用性应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季节性、流域性、水质型缺水应引起南方传统意义的所谓“丰水型城市”的高度警惕;节时也应引入工业制造与政府管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只争朝夕的发展中国家是最重要的节约观念;另外在目前国内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一些好的大型项目基于利益动机,为早日多圈地、圈好地,动辄向急于引资的地方政府要地几百几千亩,地方政府迫于“招商引资”压力,也往往以“要多少给多少、低于成本价甚至零地价”的政策来吸引和留住大企业大项目,既给耕地保护和征地拆迁带来巨大压力,更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制造产业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大力发展再制造业。当前,在消费领域应注重抵制一次性用品,如从2009年起,长沙市政府规定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七小件”用品,就是很好的做法;在生产领域主要是鼓励发展再制造业,废旧零部件再制造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其产品性能也不逊于新产品,而成本只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我国设备总资产已达几万亿元,若其中10%的报废设备能够利用再制造技术形成新产品,将产生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发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门已开始在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开展再制造企业和园区试点。资源化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在德国和日本,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生产和消费者应该分担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责任。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主体:政府、市场和公众

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政府――国家行政及法律机制、企业――市场竞争及淘汰机制、公众――社会参与机制,对应的是应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现代政府应作为发展循环经济义不容辞的主要责任主体,因为循环经济的跨区域性、外部性、战略性,易被短期利益和地方利益目标所压制,只有政府站在全局、战略、民生的高度,充分发挥指导、引导、规范、服务和协调作用,循环经济才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当前,各地要抓紧时间制定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利用好“绿色GDP”及财税补贴奖励等政策大力予以扶持。市场机制主要利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将“外部性内部化”,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节约、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均形成有边界、可核算的成本与效益,刺激企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如模拟CDM(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开展地方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对排污企业的罚款、对非环保产品的市场限入等,通过不断扩大“不节能、不环保”型生产者的责任,刻意扩大“节能环保”型生产者的利益,从而逐步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内生机制。在许多城市,循环型的节能、环保高科技企业还可结合本地资源及市场优势作为战略性优势产业来予以培育,这是符合当前中央经济工作指导精神的。社会参与机制主要是,一方面应通过立法明确公民在循环经济中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推动公民在循环经济中参与与监督作用。当前,应借鉴国外做法,重视在中小学教育与社区宣传中增加发展循环经济内容,重视引导和培育“环保NGO(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总之,要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机制与浓厚氛围。

碳循环的原理篇10

关键词:园林设计;低碳

1、低碳园林理念产生的背景

在大力提倡环保意识的当今社会,“低碳、生态、环保”的词汇无疑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时时刻刻在各式媒体中频繁出现。2009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哥本哈根公布报告:2009年已成为历史排名第5的最热年份。大气中含量升至,离理想值已越来越远。“低碳、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作为一名环境景观设计师,应采取节能环保的技术,改善环境,实现环境工程的目标。

低碳(low2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理念是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理论模式。20世纪的100年间,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了4倍,经济规模增加了20倍,能源消耗增加了25倍,结果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费型社会。巨大的消费无疑会带来消费污染,进入21世纪后,全球气候日趋变化,化石燃料迅速枯竭,频繁的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迅猛发展,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城市中人口众多,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增大,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园林应运而生,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增强园林中的碳汇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

2、低碳园林科学内涵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美化环境、调节生态平衡、降低碳排放量的惠民服务项目,可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利用布置城市园林、绿地,可显著降低建筑能耗、抑制热岛效应,构建绿色交通,形成农业城市基地,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综合效果。因此低碳园林理念逐步形成,在园林整体周期生命中我们应通过合理设计规划令园林工程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在施工建造、材料选择与日常管理维护中,我们应最大化降低使用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量,营造高能效,由此可见低碳园林即是具有高观赏性、高碳汇、低污染、低能耗的特色化园林形式。从其内涵功能来讲低碳园林可在规划指导下合理发挥城市绿地功能,提升绿化率,借助植物的合理选择与群落搭配令其最大程度提升碳汇功能,并优化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水平。

3、低碳园林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规划应由宏观层面进行场地定位、定性与定量设计,尊重场地,全面结合地域风貌、历史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统筹布局。低碳园林设计还应遵循绿地原貌,依据自然环境与绿地定性实施规划。园林工程场地不同其功能发挥必然不同,为节约资源我们应科学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原则,不应对地形随意改动,这样既无法展现场地独特,还会令工程量持续增加。同时在低碳园林建造进程中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结合自我修复与设计令工程更加长久坚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科学利用生物丰富多样生长生存环境构建景观内部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促进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的发展。低碳园林设计任务不仅在于创设贴近自然的人性化景观效果,还在于协助引导修护自然、确保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引导人们运动与视野的特征,启发人们主动积极的保护环境,感受到生态繁荣的景象优势,并主力探究如何应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手段真正营造低碳、绿色,充满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园林绿化工程。

3.1选择低养护成本材料

选材时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在植物方面,最好选择兼具美观性、生态性、粗放管理、抗性强等特点。在其他建造材料中应注意其低耗能、运行周期长等特点。在建造园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园林设施的拆除问题。园林设施物应具有易拆除、不易污染、可重新利用等特点。

3.2选择碳友好材料

园林设计影响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友好”(carban2friendly)材料,其衡量标准是着重考虑材料的碳成本(carban.cost)。园林材料的碳成本包括其运输、运用、管理、养护等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和能源的消耗等。低碳成本的选用为低碳园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注意园林维护管理的低碳性

乔木类的植物尽量使其自然生长而不修剪,或需要较少的维护管理。灌木类植物要多选用长势紧凑、不易生病、耐践踏、抗性强、观赏性高等特点的树种,便于粗放式管理。

3.4合理处理废弃物

如落叶、污水等可以在园林内设置小型的回收处理再利用设施,使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园林提供循环能量,形成小区域的自我修复性生态。

系统。

3.5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园林的“生命周期”指园林从建成使用日起到园林被重新改造或拆除的整个过程时期段。许多景观设计师在园林的营造中大多只考虑眼前或是近5年内园林的可观赏性。以致大多园林的"生命周期"较短。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降低成本。

4、低碳园林设计的具体方法

4.1雨水储蓄利用

保持和修复自然界的水循环将成为低碳园林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一方面,大量的雨水随着市政管网白白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景观用水来自于洁净的自来水。建立区域性的雨水利用设施,实现“就地滞洪蓄水”是解决城市雨水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解决了园林景观与植物灌溉用水问题。

4.2绿色园林构筑物

园林构筑物可以通过形式的巧妙构,思达到增汇的目的园林建筑采用半地下、地下或底层架空的设计,以及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或绿地面积,同时提供多种建筑设计风格,为人们提供不同的观景视角,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地下与半地下园林建筑也使建筑在冬夏季的能源消耗减少,达到减排效果。

4.3污水净化循环

城市污水净化循环问题亦可以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借助自然的力量予以解决。具有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设计成污水处理地。将城市污水排人湿地系统,配合植物根系以减缓水流速度,利用多层异质土壤对悬浮物进行拦截沉降,促使杂质的沉淀和排除,并在湿地中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如芦苇、千屈菜、小香蒲、花叶芦竹等,以有效地吸收过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4选择建造材料

降低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成本低、耐久度高、后期维护少以及可以进行循环利用的材料进行园林建设。选择本地或就近材料,通过降低运输成本来减少碳排放。尽量采用木材、竹藤等“低碳”材料,少用钢材、玻璃、水泥等、高碳材料,减少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