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的葡萄十篇

时间:2023-03-22 13:20:16

吐鲁番的葡萄

吐鲁番的葡萄篇1

吐鲁番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2007年5月8日,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风景秀丽的吐鲁番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

(来源:文章屋网 )

吐鲁番的葡萄篇2

为什么实行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下去,实施“保护”又有什么意义呢?――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这把“尚方宝剑”面对市场“李鬼”难以出鞘。

名特产品遭假冒 千年声誉将流失

久负盛名的吐鲁番葡萄历史悠久,不仅是同类产品中的精品,而且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具有很高经济、文化价值的“名特产品”。大量史料显示,早在1500年以前,吐鲁番人已掌握了葡萄栽培和葡萄干晾制传统工艺。干百年来,吐鲁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荒漠气候条件,成就了吐鲁番葡萄和葡萄干的美好声誉。

到2003年底,吐鲁番地区葡萄干产量达8万多吨,占全国葡萄干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吐鲁番葡萄栽种面积45万亩,其中今年挂果面积”万亩,预计总产量将达60万吨。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农民总收入的60%来源于葡萄。

然而,由于吐鲁番葡萄名声在外,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整体包装和有力的保护手段,致使其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盛名之下鱼目混珠者甚多,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被假冒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地方将当地所产葡萄打着“吐鲁番葡萄”的旗号公然上市,市场“李鬼”大行其道,吐鲁番葡萄因此声誉受损。一批葡萄专家痛心地说,如不立即采取措施“护牌”,吐鲁番葡萄千年声誉将面临流失危险。

“尚方宝剑”虽出炉 市场“李鬼”难斩杀

2003年6月25日,国家质监总局公告批准自即日起对“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长期饱受“李鬼”侵扰的吐鲁番葡农与客商们总算舒了口气。业内人士称,这一举措填补了新疆无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空白,提升了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的知名度和无形资产价值,将为吐鲁番地区10多万葡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的,要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以原产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按照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有关规定:只有生长在吐鲁番行政区域里的葡萄及葡萄干,才能使用吐鲁番的品牌。否则,一律被视为侵权。

吐鲁番葡萄、葡萄千获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极大调动了当地广大干部、葡农的积极性,参与吐鲁番葡萄销售的客商也一年多于一年。记者在吐鲁番葡萄产地看到,自去年7月25日起,吐鲁番葡萄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间上市。经检验合格后一件件准备运往内地的吐鲁番葡萄包装箱都打上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字样,一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圆形专用标志,开始为吐鲁番葡萄“正身”。

然而,一切的努力只是吐鲁番方面的一厢情愿。许多葡萄种植户和经销商反映,早在吐鲁番葡萄7月中旬上市以前,内地不少城市已在销售“吐鲁番葡萄”了。常年从事葡萄销售的客商周蜀江气愤地告诉记者:“重庆、长沙等地小贩的摊前都挂着‘新疆吐鲁番葡萄’字样的招牌,其实这些根本就不是吐鲁番的葡萄,虽然那里的葡萄味道酸、涩,但销售却十分火爆。”一位姓马的葡萄经销商说:“为什么实行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下去,实施‘保护’又有什么意义呢?”

记者调查发现,内地部分省区假冒吐鲁番葡萄在当地售价较低,由于吐鲁番葡萄运往内地运县长,成本高,抵达目的地后在消费者无法分辨真伪的情形下,吐鲁番葡萄的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

“李鬼”闹市不间断 新型制度遭拷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个新事物,认识它需要时间!”新疆吐鲁番地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成员说,许多消费者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业内人士分析,吐鲁番葡萄继续遭受“李鬼”闹市,说明我国亟待完善这一制度。

据新疆吐鲁番地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有30余种产品享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但记者近日随机调查发现,许多市民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闻所未闻。

因此,内地葡萄冠以“吐鲁番葡萄”的大名,且价格低于吐鲁番葡萄,而消费者无法分辨吐鲁番葡萄真假,“李鬼”闹市便成必然。

按照《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各地各级地方质量陵术监督部门负责对原产地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监督管理,并对各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但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各地都在尽力使当地葡萄上市销售,对假冒的吐鲁番葡萄能够真正查处的并不多。”吐鲁番地区一些葡萄专家认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新事物,每一种享受这一待遇的产品都有专业的技术指标执法部门尚无法准确掌握分辨标准,何况普通百姓。

无奈,去年吐鲁番葡萄上市期间,吐鲁番地区曾组织了由农业、质监、王商等部门组成的打假大军,计划分赴内地省区捉拿市场“李鬼”,但后来考虑到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只好临时解散。虽然有了法律法规保护,但面对尴尬的市场境遇,吐鲁番当地政府农民虽然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

捉“鬼”行动悄然开始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是一项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0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如何有效地保护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特色产品,让其走向异彩纷呈的世界殿堂,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实施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特别是立法、执法上加大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力度,这是当务之急。

目前,吐鲁番地区已采取紧急措施,按照市场化运作组建了葡萄销售股份公司,整合吐鲁番的葡萄资源,使“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无公害食品”这两个无形瓷产,变成有形资产。打假行动也引起许多自然人的关注,新疆的两名自然人石明发、张志杰借鉴矿泉水瓶使用原理,发明了一种防伪葡萄箱,可以有效杜绝葡萄箱被反复使用。

吐鲁番的葡萄篇3

[关键词] 葡萄枝条 制粉机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24-01

新疆最富集光热资源的吐鲁番盆地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达270天,全年日照时数达到3200小时,再加上悠久的绿洲农业文明历史等条件,形成了葡萄、哈密瓜、葡萄干加工等独具特色的产业。?同时由于吐鲁番市具有开春早、气温回升快的特点,在开展农区畜牧业,尤其是为牛羊育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1 使用葡萄枝条制粉机的背景

新疆吐鲁番市葡萄种植面积达3.4万hm2(51万亩),每年农牧民要对葡萄枝条进行6-8次的修剪。成年葡萄树每亩一年可修剪出400kg左右的葡萄枝条,全市年产葡萄枝条20万吨左右。修剪下的葡萄枝条嫩软部分用来喂食牛羊,硬干部分均被堆放在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当柴火使用,不仅没有其它使用价值,存放时间久了还极易引起火灾。

近年来,由于吐鲁番市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退粮还经、减棉增效”战略,全面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但是,随着粮棉作物逐年减少,造成了农区秸秆饲草大幅度的减少。尤其是在实施退牧还草政策后,牛羊只有圈养,养殖大户牛羊育肥的饲草料的来源减少了,大多数养殖户都从外地购买草饲料,大大增加了牛羊育肥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吐鲁番市畜牧业的发展。

使用葡萄枝条制粉机,可有效利用葡萄枝条资源,变废为宝,减少牛羊育肥成本,解决牛羊育肥饲草短缺的瓶颈问题。

2 葡萄枝条制粉机工作原理

葡萄枝条制粉机是一种实用新型的气流旋切制粉机。基于多功能粉碎机和滚筒机的工作基础研制成功。由风力输送,由引风机、揉搓刀、粗粉室、旋切刀、风流室、圆锥筒等装置组成。以高速撞击、旋切形式的方法将葡萄枝条加工为粗粉和细粉,利用风能一次成粉。产品细度可在20-325目之间任意调节,是一种多功能制粉机械。

该机适用面广,不仅可以加工葡萄枝条,还可以将小麦、黄豆、玉米、高粱等作物秸秆加工成粉末。

3 预期效益和前景

3.1 过去每亩葡萄的嫩叶和细枝条每年只能喂养1-2只羊,使用葡萄枝条制粉机精细加工粉碎后,粗硬的枝条也可以作为饲料,1亩葡萄地修剪下的葡萄枝条加工后可供4只羊饲用,大大提高了葡萄枝条的利用率,降低了牛羊育肥成本。

3.2 食用经过葡萄枝条制粉机加工后的饲料,1只羊整个育肥期可节约育肥成本126元。食用普通购买的饲料,1只羊整个育肥期间(90天)需投入资金216元(1只羊每天食用饲料2kg,以饲料1.2元/kg计, 2kg×1.2元/kg×90天=216元)。食用经过葡萄枝条制粉机加工后的饲料,葡萄枝条加工费0.5元/kg,可节约育肥成本216元-2kg×0.5元/kg×90天=126元。

3.3 使用葡萄枝条制粉机将葡萄枝条变成饲料,在葡萄枝条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形成一套新型、实用、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葡萄枝条及农作物秸秆加工流程,结束多年以来牲畜饲料加工只吃“软”不沾“硬”的历史。将是吐鲁番市饲料加工机械化历史上一次突破性的变革,并能有力促进吐鲁番市畜牧业、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吐鲁番的葡萄篇4

农产品品牌营销即农业生产经营者以优良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运用有效的经营方式集信息、资金、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制定总体营销计划,规划统一营销方案,开展整体营销活动等一系列有效手段的一项战略性长期行为。由于品牌是企业间争夺的制高点,所以,品牌营销规定着企业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营销战略的方向。国外许多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早已形成了一套整合的、行之有效的全球营销策略。在品牌知名度这一过程的规划设计中,均突出品牌经营,且有战略、有目标、有步骤地制定方案,并在落实上下功夫,从而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因此,树立和强化农产品名牌战略观念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前提,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基础,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创农产品名牌的关键,实行产业经营是创农产品名牌的重要途径,搞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创农产品名牌的重要环节。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产生巨大的差异,吐鲁番应以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及物产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名优传统农产品,成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资源依托。吐鲁番辖区位于东经87°16'~91°55',北纬41°18'~43°40',属温带极干旱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按地形地貌、土壤水系等自然条件,全区可分为吐鲁番、鄯善、托克逊3大种植区,根据市场行情,形成了葡萄制干、鲜食、酿酒、制汁的高效种植格局,围绕葡萄产业已形成了楼兰酒业、红柳河园艺场等一批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推出了红柳、楼兰、驼铃等一批名牌产品。其中楼兰牌干红在1998年上海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获得铜奖。吐鲁番地区共注册100多个农副产品商标,其中“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楼兰”、“驼铃”、“新葡王”牌葡萄酒“,白粮液”牌白酒“,楼兰神”牌哈密瓜等7种商标相继获得了新疆着名商标荣誉称号“;楼兰”、“驼铃”、“新葡王”牌葡萄酒,“葡萄凰”牌葡萄干“,楼兰神”“、火焰山”“、金楼兰”、“天山情”牌精品哈密瓜8种商标相继获得了新疆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吐鲁番哈密瓜”均已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原产地证明商标。另外“吐鲁番葡萄”被中国商标协会评为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楼兰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楼兰干红、赤霞珠等系列红酒在红酒行业中获知名度商品奖。

一、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一)缺乏农业品牌的经营与运作当前,吐鲁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困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符合市场需求、销路不畅等矛盾日渐突出,这本质上都是缺少农业品牌经营运作的结果。虽然葡萄、哈蜜瓜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这些特色产品目前大多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窘境中,大多数农业产品是没有品牌商标的初加工产品,根本就没有体现当地农业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应通过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眼于创建吐鲁番特色农产品自有品牌,指导当地企业及广大农户创出自己的牌子,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走出吐鲁番农产品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打开国际市场的路子,为发展本地经济服务,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产品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合理提升吐鲁番是我国葡萄干的主产区,当地生产的葡萄干优势明显,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品牌价值提升的潜力仍然很大。限制其品牌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在于主体的意识、产品的档次、产品的质量、供应数量的均衡和供应商的规模这五个方面,因此提升品牌价值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应从以上方面入手。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速度缓慢吐鲁番地区农民的设施农业主体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小富即安”思想严重,更愿意依赖传统的技术,实行“春种夏管秋收”的种植模式,而不愿接受新的费工、费力、费心的种植技术。另外,设施农业作为一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吐鲁番地区大规模推开不到两年,规模效益整体显现的尚不显着,群体示范效应辐射力尚不够大,部分农民存在着等待、观望、徘徊等心理,这些因素影响了设施农业果蔬品牌的建设速度。

二、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可行性

(一)吐鲁番地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吐鲁番地区有丰富的热量与光照资源,它独特的盆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产品生长,自然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区各地大多都有以自身地域优势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许多地方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如葡萄、哈密瓜、小白杏、红枣、葡萄干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农产品资源。如果将这些农产品资源加以整合,并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塑造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不是一件难完成的事情。

(二)当地农民有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看重商品质量,喜欢用品牌的商品,宁愿少买点,也要买好的,特别是农产品。长远来看,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提高农产品市场认知度,并且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口碑,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三)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吐鲁番地区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有力保障吐鲁番地区各级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一县市一品牌的发展思路和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主要面向集团采购、礼品和高端消费群体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葡萄、精品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品牌给予项目、资金方面的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农产品品牌营销取得实效,为促进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销售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一)吐鲁番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在吐鲁番地区对农产品实施品牌营销,将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使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而且,随着人们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销量和价格一起上升必然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生活质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积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挖掘国内各地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潜力,提高对本国农产品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已经改变,开始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单纯追求数量需求,转变为对农产品质量,营养,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以满足其心理需要。由于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强的特点,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可以更好地将其与市场上的普通农产品区分开来,满足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实现品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提高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对外来农产品的冲击需要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品牌农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筛选,种植,加工和包装,最终产品必须通过多重程序检验,产品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通过品牌营销推广,极大地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外地农产品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四、做好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础工作

(一)加强商标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发挥企业和政府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应紧紧围绕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业积极培育吐鲁番地区农产品品牌,通过规模经营,产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健全质量检测,农业标准化和动植物疾病的预防控制系统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在加强商标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吐鲁番地区农产品着名商标、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及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在商标注册、品牌创建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把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争创驰名商标,做成一批全国和新疆的知名品牌。通过举办营销专家讲座、品牌商标论坛和法律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充分认识品牌建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者注册商标保护企业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和促进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标准的宣传,严格按标准生产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工作,积极抓好质量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的葡萄、哈密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带动地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原产地证明商标,加强品牌管理,努力营销拓展市场,提高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产品占有率和整体规模,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全面提升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实力。

吐鲁番的葡萄篇5

(新疆鄯善县人民政府林业局,新疆 鄯善县 838200)

摘要:为加快优良葡萄砧木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研究及推广应用进程,2012年对5个葡萄砧木品种进行了硬枝扦插比较试验。采用生产上最常用的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在吐鲁番高温干旱生态条件下5个葡萄砧木的生根及成苗特性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自然扦插获得优良苗木的顺序为:101-14MG > 3309C > SO4 > 5BB > 110R。

关键词 :葡萄;砧木品种;吐鲁番地区;扦插;成苗特性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其东疆地区是新疆第一大葡萄种植区。该区葡萄种植主要集中于吐鲁番地区,以发展鲜食、制干葡萄为主,同时也有大面积的酿酒葡萄种植,该地区属严重资源性缺水的极端干旱区。近年来,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大部分以鲜食和制干葡萄为主,此地区属中温带荒漠气候,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这个公认的葡萄优质产区葡萄的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新疆气候类型变化多样,干旱、高盐碱、低温冻害等生态条件严重制约了新疆葡萄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1]。嫁接技术的应用挽救了被葡萄根瘤蚜危害的世界主要葡萄产区的生产,同时也推动了砧木育种、砧木抗性方面的研究。应用优良砧木进行嫁接生产,可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范围,提高产量,改善葡萄品质,调节成熟期,增强葡萄抗性,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砧木的应用水平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林果业发展状况[2-3]。从栽培方式上看,砧木嫁接苗代替自根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引进各地优良砧木进行区试,筛选出适宜吐鲁番地区干旱、高盐碱性、高温等独特生态条件下的砧木进行推广,对发展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意义重大。目前,本地区已引进优质砧木10余个,经过近两年的栽培与观察,大部分适应性良好,长势较旺,且根系发达。为了加快优质砧木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选取表现较好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采用生产上最常用的硬枝扦插育苗技术,比较各品种在吐鲁番干旱、高盐碱性等生态条件下的生根与成苗特性。为吐鲁番地区优质葡萄砧木的筛选、快速扦插繁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提供的日光温室进行,温室类型为普通拱棚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该试验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2.91°,东经90.30°,海拔419 m,年降雨量25.3 mm,年蒸发量2 751 mm,全年日照时数为3 122.8 h,10 ℃以上有效积温4 525 ℃ 以上,无霜期达192 d。温室土壤为多砾质沙土,稍微用腐熟有机肥改良,与大田土壤质地差异不大。

1.2 试验材料

供试葡萄砧木有3309C、101 - 14MG、SO4、5BB、110R 5个品种。所有砧木品种枝条均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试验基地,均为2010年引进, 定植观察2年,植株生长势表现较强品种。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所有品种选取1年生成熟、芽体饱满的健壮枝条,同一条件下沙藏越冬后于2012年4月8日进行剪截。插条按2芽剪截,长度为15 cm左右,插条上端离顶芽1 cm处平剪,下端靠近芽眼1.5 cm处剪成马耳形,30个插条为1捆,使各品种插条长度和粗度基本相似。插前泡水24 h,让插条吸足水分。采用单垄上双行扦插,插条顶芽向上斜插于垄两侧,插条间距10 cm。每1条垄为1个区组,每个品种连续插条30个,重复3次,完全随机排列。扦插完成后,在插条基部适量覆土避免地膜晒热烧苗,并在2个品种间挂标签加以区分。扦插后灌水至浇透。前期保持温室温度在10 ~ 15 ℃,待外界气温上升到20 ℃时,揭掉棚膜使温室内外生态条件一致,适当控水制造干旱胁迫,常规管理。

1.3.2 指标测定

于2012年11月5日苗木收获时统计成活率、粗度 ≥ 2 mm根系量、粗度 ≤ 2 mm根系量、节结数,用游标卡尺测量成熟主蔓的粗度。计算出成苗率。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葡萄砧木插条成活情况及生长量比较

由表1可见,葡萄砧木品种3309C、101 - 1 4MG 、SO4 平均成熟主蔓长度超过1 m ,明显高于5BB、110R,其中以3309C值最大,达到1.53 m;成熟主蔓的粗度比较: 101 - 14MG > 3309C > SO4 > 110 - R > 5BB, 其中101 - 14MG 值最大,为6.46 mm;结节个数随成熟主蔓长度的增长而增加,最多的是101 - 14MG,平均结节数达18.3个;平均结节长度与成熟主蔓长度及结节数有关,3309C、SO4、110R 3个品种达到0.09 m及以上,3309C最大为0.098 m;成活率以101 - 14MG、3309C最大,分别为69%和67%;主蔓长度 ≥ 1.5 m所占比例以3309C 最大,达到71%,101 - 14MG、SO4 次之,但SO4主蔓长度 ≤ 0.5 m所占比例为26.9,占较大比值,5BB、110 - R表现较差,说明3309C、104 - 14MG在本地区生态条件下扦插可获得较高成活率及优良苗木。

2.2 葡萄砧木插条生根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101 - 14MG粗度 ≥ 2 mm的根系量均值为6.2条,在所有品种中最大,3309 C、SO4 次之; 粗度 ≤ 2mm的根系量3309C最大,为8.3条,比101 - 14 高出0.3 条, 两者差异不大; 总根系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 101 - 14MG > 3309C > SO4 > 110R > 5BB。可见,在根系生长量方面, 总根系量、粗度 ≥ 2 mm的根系量101 - 14MG值最高,粗度 ≤ 2 mm的根系量3309C比101 - 14MG略高,2个砧木品种在本地区生态条件下根系较发达。

3 讨论与结论

在参试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中,101 - 14MG、3309C的插条表现出了较强的生长势;SO4地上部分生长量表现较强但成活率较低,仅为21%;110R、5BB表现较差,成活率仅为10%左右。3309C虽然平均成熟主蔓长度最长,但相比101 - 14MG,主蔓粗度及结节个数值较3309C小,主要是由于成熟主蔓长度、粗度、结节数之间的关系除了受生态条件的影响外,跟品种的基因型也有关系。成苗率101 - 14MG和3309C最高,分别为61.1%和51.2%,SO4较低为13.3%,110R和5BB基本为0。相比较而言,根系生长情况及成苗率101 - 14MG表现最好,3309C次之,SO4较差,110R、5BB最差。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在吐鲁番地区生态条件下,参试的5个砧木品种自然扦插获得优良苗木的排序为: 1 - 14MG > 3309C > SO4 > 5BB > 110R。

参考文献

[1]马惠兰,李旭.新疆葡萄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疆林业,2010(6):27-29.

吐鲁番的葡萄篇6

关键词:高昌王国葡萄园土地租酒管理

高昌国,位于今吐鲁番盆地,东西300里,南北500里。西汉时原为车师前部地,称高昌壁。前凉时始为郡县,北凉时,沮渠蒙逊在此设郡。公元439年,北凉灭国,沮渠无讳、沮渠安周,西渡流沙来到高昌,建立了流亡政权。沮渠氏治理高昌多年,终为柔然所并。公元460年,柔然立阚伯周为高昌王,其后高车灭阚氏,又有张孟明、马儒等相继为王,但时间都不长。公元499年,金城人麴嘉在此建立麴氏高昌王国。麴氏传九世十王,至公元640年(唐贞观十四年)被唐所灭。“麴氏全盛时,南接吐谷浑,东连敦煌,西抵龟兹,北邻敕勒(天山北麓)”⑴。《隋书·西域传》云:“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其境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地多石碛,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多葡萄酒”⑵。高昌故城在今吐鲁番市东约40公里的哈拉和卓乡。

一、麴氏高昌王国的葡萄园土地分配方式及所有制形态

从吐鲁番出土的文书资料来看,麴氏高昌王国时期,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管理是十分重视的,官府经常对葡萄园土地进行踏勘、统计、检查。葡萄园土地作为麴氏高昌王国的重要生产资料,其所有制形态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和葡萄园主对葡萄园土地的实际占有权,但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最直接的表现为:是官府对葡萄园土地收入的分配权,即收取租酒的权力。

据一些学者研究,麴氏高昌王国的田地因质量不同而被分成常田、部田、潢田、厚田、薄田等,葡萄园土地所占的是常田中的好田。官府按一定方式分给具备一定条件的人。一般人受田数额较小,大约在60步至3亩60步之间,极个别也有多者⑶。

吐鲁番出土文书反映出高昌王国对葡萄园土地有两种分配方式:

(一)、以现实葡萄园自然面积为基础,把每一块葡萄园按具有不同亩数的地段,分给具备一定条件的人。阿斯塔那320号墓出土的麴氏高昌王国时期《高昌苻养等葡萄园得酒帐》(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情形。

该文书云:“〔前缺〕……步得……保一亩六十步,苻养……武一亩六十步,张阿富……一亩卅步,翟祐相……贾车蜜一亩六十步,……亩六……宕廿九亩半九十步,得酒一……半。宗……二亩六十步,安保真一半,……亩半九十……酒百八十九斛三斗七升半。……宁冯保愿二,郭阿刍鸟一一亩六十步,一亩六……酒廿六斛二斗半。……阿狯二亩,袁保祐一亩六十步,郑半亩,……酒十斛”⑷。

从此件文书我们不难看出,把若干人分成若干组来统计他们的得酒量,这必定以某种事实为依据,其依据必定建立在同一组人在同一大的自然葡萄园内都分得自己的一份。此种情况,阿斯塔那99号墓出土文书《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帐》更直接反映了这一点。

该文书云:“高长史下蒲桃(葡萄):高长史陆拾步,畦海幢壹亩半究(九)拾步,曹延海贰亩陆拾步,汜善祐贰亩半陆拾步,车相祐贰亩陆拾步,麴悦子妻贰亩陆拾步,合蒲桃(葡萄)拾壹亩究拾陆步。高相伯下蒲桃(葡萄):高相伯贰亩,田明怀壹亩陆拾步,令狐显士壹亩半陆拾步,索(亩)究拾步,合蒲桃柒亩究拾步。将马养保下葡萄:马养保壹亩陆拾步,孟贞海壹亩半叁拾陆步,合蒲桃贰亩半究拾陆步。常侍平仲下葡萄:常侍平仲贰亩究拾捌步,刘明达肆拾步,张憙儿贰亩(后缺)”⑸。

在这里,首先需要指出《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帐》是一件官方文书。这件文书的内容是传令高长史、高相伯等人“下葡萄”。“勘合”一词在这里,不能理解为是“丈量、合计高长史、高相伯等人的葡萄园亩数”。所谓“勘合”,就是一件文书加盖印信后分为两半,当事者双方各执一半,查验骑缝半印,作为凭证。文书整理者之所以断定此件文书为“勘合”件,首先是从此件文书的行文格式和内容上做出判断的。再一个就是从同一墓葬出土的其它文书如:《高昌延寿某年勘合行马表启》(一)、(二)、(三)、(五)、(七)、(八)等文书纸边或粘接缝背部押署有:“保、信、庆、欢、政”等字⑹。《高昌侍郎等传尼显法等计田承役文书》接缝背部押署有“方竣”二字⑺。这些文书都是“勘合”件之情形作出判断。

孙振玉先生在研究麴氏高昌王国葡萄园土地的所有制形态及其分配方式时,曾援引《高昌苻养等葡萄园得酒帐》(一)、《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帐》,来说明当时“有若干人共同分了某一葡萄园并且接受共同的约束和管理,”或者“一些人恰好独自分到一块葡萄园,而后又与邻近葡萄园的人结合在一起接受某种共同的管理和约束,尤其是在交纳租酒和田地管理方面。”他指出在《高昌勘合高长史等葡萄园亩数帐》这件文书中,“不仅把若干人置于一人名下统计其葡萄亩数,而且明确写明置于那人之‘下’”⑻。对于孙先生对此文书中“下”字的理解,笔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文书中“高长史下葡萄”、“高相伯下葡萄”、“马养保下葡萄”、“平仲下葡萄”等句中的“下”字,是一个动词。应作为“采摘”理解。习惯上在我国北方许多地方,现在民间仍称“摘枣、摘柿、摘葡萄”为“下枣、下柿、下葡萄”,把“卸货”叫作“下货”。在这里“下”置于人名之后,物名之前,只能作为动词来使用。“下”在这里有降落的意思。但这是由于人的作用葡萄才降落了下来,而不是人下面有葡萄。所以说,“下”字在此不是作为“方位词”来使用的。此文书中反映的情况是:高长史与畦海幢等五人的葡萄园在一起或邻近,官府下令(通知)由他采摘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六户的葡萄园的葡萄。文书中所云高相伯、马养保、平仲等人情况也如此。这说明:有若干人共同分得了某一葡萄园,或某人的葡萄园与某几个人的葡萄园邻近。由某人采摘某几人葡萄园内的葡萄,并不等于某几人和他们的葡萄园就接受某一人的约束和管理。

(二)、把适合种植葡萄的好田作为葡萄园分给一些具备条件的人经营。所谓好田,就是文书中所见的常田。阿斯塔那326号墓出土的《高昌污子从麴鼠儿边夏田、鼠儿从污子边举粟合劵》文书对此有所反映。

该文书云:“儿边夏中渠常田一亩半,亩交与夏价银钱拾陆文,田要迳(经)壹年。赀租佰役,悉不知;若渠破水讁,麴郎悉不知。夏田价,仰污子为鼠儿償租酒肆斛伍兜。酒多少,麴悉不知,仰污了。二主合同,即共立劵。成之后,各不得返悔,悔者一罚二入不悔者(后略)”⑼。

大家知道,常田在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的文书里,是标志土地质量上乘的名词。它不仅可以种植葡萄、蔬菜,而且还可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不像葡萄园、菜园土地那么用途专一。从这件文书我们可以看到,污子从麴鼠儿那里夏取常田一亩半,并按照每亩夏价银拾陆文交与麴鼠儿了,但后面为什么又讲“夏田价,仰污子为鼠儿償租酒肆斛伍兜”呢?很清楚,麴鼠儿这块常田是官府分给他作为葡萄园土地来经营的,否则,不会要污子为他“償租酒肆斛伍兜”。

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还表现在官府对葡萄园土地的控制方面,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官府干预民间葡萄园土地买卖和调整或再分配园主葡萄园的纪录。阿斯塔那152号墓出土有两件民间买卖葡萄园时向官府的书面呈请。

其一、《吕阿子求买桑葡萄园辞》,该文书云:

延昌六年丙戌八日,吕阿辞:子以人微产甚少,见康有桑蒲桃(葡萄)一园,求买取,伏愿殿下照兹所请,谨辞。

中兵参军张智寿传

令听买取⑽。

其二、《吕浮图乞贸葡萄园辞》,该文书云:

延昌卅四年甲寅岁六月三日,吕浮图辞:图家乏,觕用不周,於樊渠有蒲桃(葡萄)一园,迳(经)理不,见(现)买得蒲桃(葡萄)利,惟下悕乞贸取,以存听许,谨辞。

通令史麴儒

令听贸⑾

由此可见,民间买卖葡萄园土地是要经过官府批准的,否则,官府有权进行干预。

另外,官府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还表现在调整或再分配园主葡萄园土地、或免除园主服役等方面。阿斯塔那99号墓出土的《高昌侍郎焦朗等传尼显法等计田承役文书》云:

“(前缺)……田二亩半役,永为业。侍郎焦朗传:张武儁寺主尼显法田地隗略渠桃一亩半役听断除;次传张羊皮田地刘居渠断除桃一园,承一亩半六十步役,给与张武儁寺主显法永为业。……次依卷(劵)听张令子买张永守永安么图渠常田一分,承四亩役;买东高渠桃一园,承一亩半卅步役,永为业。……(后略)”⑿。

从上述情况来看,。官府无论是对庄园主,还是对寺院主尼,或一般平民所种植的葡萄园土地,皆有权其进行调整、或再分配,直至免除服役。当然,官府的所作所为也是在国家法律约束下进行的。虽然文书中没留下这样的条文,但从园主对葡萄园土地的实际占有权方面可以反衬出这一点。这就是说,土地的国有权不可侵犯,官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葡萄园土地作为麴氏高昌王国的主要生产资料,其最终所有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或官府手中。但在实际占有和使用方面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吐鲁番出土文书反映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官府将葡萄园作为永业田授予园主,园主有权将它传给子孙,或遗赠他人。

(二)、葡萄园土地经呈请官府批准后可以买卖。

(三)、园主对自己所占有的葡萄园土地,有权出租。

对于后两种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论及。第一种情况,前见《高昌侍郎焦朗等传尼显法等计田承役文书》,此文书所记除官府将刘居渠葡萄地一园作为永业田调整给显法外,还有“听张令子买张永守永安么图渠常田一分,承四亩役;买东高渠桃一园,承一亩半卅步役,永为业”语。虽然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尚未见到园主将葡萄园土地作为祖业传给子孙的记载,但阿斯塔那10号墓出土的《高昌延寿四年参军汜显祐遗言文书》却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该文书云:“延寿四年丁亥岁,闰四月八日,参军显祐身平生在时作夷(遗)言文书,石宕渠蒲桃(葡萄)壹园与夷(姨)母。……阿夷(姨)得蒲桃(葡萄)一园,生死尽自得用”⒀。由此判断:既然园主在死后可以将葡萄园作为遗产转赠给他人,其传给诸子孙的情况就完全有可能存在了。

二、麴氏高昌王国的“租酒”管理与“岁后入酒”时间辩

前面我们指出,葡萄园土地作为麴氏高昌王国的重要生产资料,其所有制形态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和葡萄园主对葡萄园土地的实际占有权,但国家对葡萄园土地的最终所有权最直接的体现还是国家对葡萄园土地收入的分配权,即收取租酒的权力。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涉及到租酒方面的文书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阿斯塔那320号墓出土的《高昌张顺武等葡萄园亩数及租酒帐》⒁,和阿斯塔纳24号墓出土的《高昌条列得后入酒斛斗数奏行文书》⒂。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这两件文书探讨来分析一下麴氏高昌王国的租酒管理与入酒时间。

《高昌张顺武等葡萄园亩数及租酒帐》(以下简称《租酒帐》),残存四段,首尾均缺,累计文字43行,每行皆残损,内容涉及葡萄园种植数与租酒数76户。现将其校正后抄录如下:

(一)(前缺)

1、……亩,无租。

2、张武顺桃贰亩陆……

3、……亩,租了。

4、法贞师桃叁亩陆拾步,储酒伍斛,……贰斛。

5、康寺僧幼桃半亩,租了。

6、康安得桃陆拾步,……

7、……桃半亩,无租。

8、索祐相桃陆拾步,租了。

9、康崇相桃贰……储酒伍斛、得酒壹姓有拾斛。

10、康众憙桃壹亩……酒贰斛。

(后缺)60TAM320:01/8

(二)(前缺)

11、……拾步,租……

12、……斛。

13、任阿悦……

14、……伍斛,得酒两姓……

15、……伍斛。

16、出提勤寺桃壹……

17、……亩半,储酒肆斛,有酒捌……

18、……斛。

19、焦庆伯桃半亩,租了。

20、王……租了。

21、史寺……叁亩半陆拾步,储酒伍斛……捌斛。

22、解特……亩陆拾步,有酒陆斛。

23、王阇……壹陆拾步,有酒陆斛。

24、……桃壹(亩)陆拾步,租了。

25、……桃壹(亩),租了。

26、苏子悦桃……租。

27、焦文崇桃壹亩,租了。

28、……桃贰亩半陆拾步,租了。

29、桃壹亩陆拾步,有酒叁……

30、庆则桃贰亩半,储酒伍(斛),(得)酒两姓有贰拾陆斛。

31、将崇……半亩陆拾步,有酒伍斛。

32、崇师桃半亩玖拾步,租了。

33、王……壹亩半,有酒伍斛。

34、宋留儿桃壹亩半,租了。

35、白赤头桃壹亩半,有……

36、……桃贰亩,储酒捌斛,得酒两姓有叁拾斛。

37、康欢……

38、……桃壹亩陆拾步,无租。

39、韩延……

(后缺)60TAM320:01/1

(三)(前缺)

40、……酒陆姓有捌拾斛。

41、王子相桃壹亩半,租了。

42、龙……步,得酒陆斛。

43、索寺德嵩桃贰亩,储酒捌斛,得酒壹姓……

44、……寺桃壹亩半,储酒拾伍斛,得酒叁姓半有伍拾斛。

45、张仲祐桃壹……步,无租。

46、毛保谦桃贰亩半,储酒斛,无酒。

47、显真师桃壹亩半陆拾……壹姓有拾伍斛。

48、袁保祐桃贰……无租。

49、麴寺尼愿崇桃贰亩,得酒……拾肆斛。

50、将泉庆桃壹亩,得酒……

51、阿狯桃贰亩,无租。

52、张延嵩桃……拾步,无租。

53、张愿伯桃壹亩半……

54、……欢桃壹亩,租了。

55、汜延受桃……酒伍(斛),得酒壹姓有拾贰斛。

56、……桃壹亩半,得酒伍斛。

57、……租。

58、王祐儿桃……酒壹姓有拾肆斛。

59、辛阿元……

60、……延伯桃……柒斛。

61、白寺真净桃壹亩陆……

62、……寺桃贰亩陆拾步,(得)酒柒……

63、……寺桃贰亩半陆拾(步),储……

64、……酒两姓得贰拾……

65、……善愿无桃,得酒……

66、……奴子贰……

67、……僧保桃……

(后缺)60TAM320:01/2

(四)(前缺)

68、……人抚军寺桃伍亩六拾步,储酒叁拾斛,得酒拾壹姓有壹佰肆拾贰……

69、……无桃,得酒两姓有贰拾柒斛。

70、史伯悦桃壹亩陆拾步,无租。

71、吕马……

72、……租了。

73、主簿尸罗桃壹亩半,得酒肆斛伍兜。

74、张法儿桃壹亩半……

75、……相嵩桃壹亩半,储酒伍斛,得酒壹姓半……

76、隆叙桃叁亩,无租。

(后残)60TAM320:01/3

《租酒帐》这件看似寻常的文书,其中一些简单的字、词却给一些学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尽管有人为摆脱这种困惑已作了有益的尝试,但最终结果仍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要读懂这件文书,首先要对《租酒帐》中所列以下几类句子中的有关字、词作出解释。

1、《租酒帐》1、7、38、45、48、51、52、70、76条类似“某人桃×亩,无租。”或“某人桃×亩×(××步),无租。”中的“无租”作何解释。

2、《租酒帐》5、8、19、24、25、27、28、32、34、41、54条类似“某人桃×亩,租了”。或“某人桃×亩×(××步),租了。”中的“租了”作何解释。

3、《租酒帐》17、22、23、29、31、33条类似“某人桃×亩××,有酒×斛”或“某人桃×亩××,储酒×斛,有酒×斛”中的“有酒”作何解释。

⒃4、《租酒帐》46“毛保谦桃贰亩半,储酒斛,无酒。”中的“储酒”、“无酒”作何解释。

5、《租酒帐》65“……善愿无桃、得酒……”和67“……无桃,得酒两姓有贰拾柒斛”中的“无桃、得酒”作何解释。

6、《租酒帐》9、14、30、36、40、43、44、47、55、58、68、69、75条类似“某人桃×亩×(××步),储酒×斛,得酒×姓(半)有××(×××)斛”中的“储酒”、“得酒”、“姓”、“有”作何解释。

如果对上述几类句子中的有关字、词不能够作出合理解释,那么就不能读通《租酒帐》全文,或者说就没有读懂《租酒帐》全文,也就很难弄清《租酒帐》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吴震先生指出:“储酒当指原贮酒,得酒指新酿得酒,有酒则指现实存有酒数。‘无租’是因故蠲除,‘租了’谓租已纳讫。有桃(葡萄园)无酒,或因园是新辟尚未收获;无桃却有酒者,或是自己无葡萄园(非园主)但从他人夏来者”⒃。笔者不同意吴震先生的观点。

1、《租酒帐》1、7、38、45、48、51、52、70、76中的“无租”应释为“无人租种”,或释为“无人经营”。在这里“无”指“无人”,“租”指“租种”或“经营”。据此,《租酒帐》51的“阿狯桃贰亩,无租”。可直译为:“阿狯葡萄贰亩,无人经营”。或译为:“阿狯原来的贰亩葡萄地,现在无人租种。”其它诸条类同。吴震先生认为“无租”是“因故蠲除”的说法欠妥。至于说为什么“阿狯原来的贰亩葡萄地,现在无人租种。”或是阿狯租期已到,不再续租,或官府尚未授与他人租种,或者是因自然因素导致阿狯无法经营,比如旱灾、水灾、风沙灾害,葡萄园已毁等。

2、《租酒帐》5、8、19、24、25、27、28、32、34、41、54中的“租了”,应释为“他人租种了”。在这里,“租”为动词,“租”仍指“租种”。“了”为助词,表示“租种”过程已经完成。谁租种了,肯定是他人。据此,《租酒帐》8“索祐相桃陆拾步、租了。”和19“焦庆伯桃半亩,租了。”可译为:“索祐相葡萄地陆拾步,他人租种了”。和“焦庆伯葡萄地半亩,他人租种了。”其它诸条类同。吴震先生把“租了”解释为“租已纳讫”似可商榷。

3、《租酒帐》17、22、23、29、31、33中的“有酒”,其本义应为“有租酒”。但是,如果我们拿《租酒帐》中“某人桃×亩×,得酒×斛”或“某人桃×亩××,储酒××斛,得酒××斛”来与“某人桃×亩×,有酒×斛”或“某人桃×亩××,储酒××斛,有酒××斛”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得酒”是必须上交之酒,“有酒”是要交也可缓交之酒。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官府在核定“租酒”任务时是根据葡萄园当年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确定的。据此,《租酒帐》33“王……壹亩半,有酒伍斛”,可译为“王某人壹亩半地,有租酒伍斛”其它诸条类同。

4、《租酒帐》46“毛保谦桃贰亩半,储酒斛,无酒。”中的“储酒”当指毛保谦上年(或上次,或历年累计)所交租酒帐面结余的酒。“储”在这里作“贮存”,引伸为“结余”解释较为合理。否则,为什么毛保谦贰亩半葡萄没有租酒任务。“无酒”即“此次没有租酒任务”。为什么。因为上年(或上次,或历年累计)所交租酒的余额正好与此次“得酒”数相抵持平,故为“无酒”。此类情况,《租酒帐》中仅见一例。吴震先生把“有桃(葡萄园)无酒”,解释为“或因园是新辟尚未收获。”这恐怕不够全面。假若尚有“有桃,无酒”情况存在,当是官府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具体对某一葡萄园勘验后所作减免决定的体现。它不仅仅是“因园是新辟尚未收获”,还可能包含其它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比如旱灾、水灾、风灾、虫灾、等其它灾害对葡萄造成的减产或其他人为因素等。

5、《租酒帐》65“……善愿无桃,得酒……”和69“……无桃,得酒两姓有贰拾柒斛”中的“无桃”,即“没有葡萄”。“得酒”即为“必须上交之酒”,“得”在这里作“必须”解。为什么“善愿无桃”还必须上交租酒呢?这与46“毛保谦桃贰亩半、储酒斛,无酒。”正好形成显明对比。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某人无桃,但累计欠帐,不交不行,故而才出现了“无桃,得酒”的局面。孙振玉先生认为“得酒”的“得”字,在这里“基本上取其原意”即“得到”,是“接收、获得意,而无其它引伸和变化。”并以《租酒帐》64“……酒两姓得贰拾……”为例,来说明“得”字“在使用上、其搭配、其位置是灵活的。”⒄笔者认为:《租酒帐》64条中的“得”字仍应作“必须”解释,通俗一点,“得”在这里还可以解释为“必须要”或“需要”,而不能解释为“得到”。因为“姓”为容器,非指人(对“姓”字笔者曾有专文详细考证)⒅)。

6、《租酒帐》9、14、30、36、40、43、44、47、55、58、64、68、69、75中的“储酒”,当与46中的“储酒”意思相同,即“储”当作“贮存”,引伸为“结余”。“得酒”当与65条中的“得酒”意思一样。“得”在这里也作“必须”解,还可以引伸为“还需要”。“姓”为容器,“姓”是“罂”或“翁”的一个通假字。吴震先生取“有”字本义,把“有”作有无之“有”解释,不够准确。笔者认为:“有”字在这里可以引伸为“拆合或合计”之意。据此,《租酒帐》30“某人桃贰亩半,储酒伍(斛),得(酒)两姓有贰拾陆斛。”可译为:“某人有葡萄园贰亩半,结余租酒伍斛,必须(或还需要)再交租酒两姓计贰拾陆斛。”其它诸条类同。

通过对《租酒帐》不同类型例句中相关字、词的解释及全句的解读,使我们初步认识到,这是一份麴氏高昌王国时期官府对新老葡萄园主收交租酒时的“年终决算表”。同时反映出麴氏高昌王国官府对葡萄种植业和“租酒”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政策与做法。比如“经营自由”,租期满了可以不租,租期中间也可以转租。收成好了,可以“储酒”转抵下年租酒。收成不好,租酒也可以缓至下年再交,遇灾逢难租酒还可以减免。这在《租酒帐》中都能隐隐约约地反映出来。

关于官府是如何确定每个葡萄园经营户当年的得酒量的,这在《租酒帐》中也有所反映。吴震先生对《租酒帐》第三段第44条“(某)寺桃壹亩半,储酒拾伍斛,得酒叁姓半有拾伍斛。”和第四段第68条“……人抚军寺桃伍亩陆拾步,储酒叁拾斛,得酒拾壹姓有壹佰肆拾贰斛。”两例,平均每亩葡萄的得酒量进行过检验,根据他的测算:

44、12升×50÷1.5=400升

68、12升×142÷5.25=324.6升(31)

但是,他的检验方法是错误的,笔者认为,以1斛为12升计,每"姓"容酒斛数一样,44、68两例的平均每亩葡萄的得酒量应该是12升×(上年储酒量+当年得酒实际总量)÷亩数,这才是该例当年平均每亩葡萄的应得酒量。即:

44、12升×(15+50)÷1.5=520升

68、12升×(30+142)÷5.25=393.1升

因为44、68两例中的储酒量+得酒实际总量,才是当年官府下达给葡萄园主的租酒任务(应得酒量)。如果没有"储酒"帐面结余,他们的"得酒量"将会大于50斛和142斛。为什么这两例每亩葡萄的得酒量不一样呢?这恐怕有一个土地的质量问题,或许一个是新园,一个是老园。还可能存在其它情况。比如遭受风灾、虫灾。阿斯塔那62号墓出土的属北凉时期的《翟疆辞为共治葡萄园事(一)》文书中,就有“今年风虫,葡萄三分枯花”⒆的记录。由此可见,官府对葡萄经营户所下达的每年的租酒任务是要经过实际踏勘或调查后才作出的。

《高昌条列得后入酒斛斗数奏行文书》(以下简称《入酒数奏行文书》),现存三残段,共12行。这是一件涉及官府征收租酒时间的文书。

所谓“入酒”,即葡萄园经营户按官府规定向官府交纳的租酒。《入酒数奏行文书》第一行有“岁后入酒”一词,吴震先生据此认为:“此是后入酒,必有前(或先)入酒。入酒据葡萄园”⒇。孙振玉先生也有同感,并在《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一文中对吴先生的说法进一步进行了论证。孙先生援引下列文书为证:

1、《高昌延寿二年正月张喜儿入租酒条记》:“昌甲申岁租酒,肯……麴延陀、侍郎欢隆、谢遇、海祐……汜欢伯、延寿年乙酉岁正……喜儿入”(21)。

2、《高昌延寿十三年正月赵寺法嵩入乙未岁僧租酒条记》:“高昌乙未岁僧祖(租)究(酒)下,赵寺法嵩叁斛贰斗,军巩延岳、张庆俊、郭乐子、翟怀愿、汜延……岁正月廿六日入”(22)。

3、《高昌延寿十三年十二月赵寺法嵩入当年僧租酒条记》:“高昌丙申岁僧租住下赵寺法嵩叁斛贰斗,参军张、欢海、杜海明十二月四日入”(23)。

4、《高昌延寿十二至十五年康保谦入驿马粟及诸色钱麦条记》:“〔前略〕乙未岁租酒银钱贰文,丁酉岁正月四日康保谦入、唐伯相记〔后略〕”(24)。

5、《高昌条列得后入酒斛斗数奏行文书》:“……岁后入酒额:虎牙天护、司空……”

他指出:“第一、在这五件文书中有三件文书写明入酒时间是在某年正月;第二、有一件文书写明入酒时间是十二月;第三、唯一写有‘后入酒’的文书开头是‘……岁后入酒’;第四、在十二月所入之酒为当年应入的酒,而在正月入的酒则是前一年或前二年应入之酒;第五、作为租酒而入的有酒也有银钱。”依据这五点,他认为:“第一、五件文书有三件写明入酒时间是正月似不应简单地视为一种巧合。第二、‘……岁后入酒’是指××年后入酒而非某某人后入酒。第三、再参照确实有十二月入酒一说,可否确定这次后入酒时间为十二月。而第三件文书中十二月所入之酒为‘后入酒’。这样,结论就明显了:麴氏高昌王国所规定的入酒时间一年分为两次,每年正月和十二月;正月为前(或先)入酒,十二月为‘后入酒’”(25)。

笔者不同意孙先生对“岁后入酒”一词的解释。事实上人们在入酒的时间观念上并没有把一年排出前后。而是吴先生和孙先生强行把“后入酒”从“岁后入酒”一词中剔离了出去。关于“岁后入酒”的真正含义,关键是如何确认“岁后”这一概念。“岁后”,根据笔者对其字面的理解,“岁”即为“年”。“岁后”即“年后”。但“年后”的“年”,在这里是指“过年”的年。“年”即春节。“年前”指春节前。“年后”也就是指刚刚过了春节之后。春节为每年的正月初一。即便是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把春节前称“年前”,把过了春节称“年后”。“年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由此看来,孙先生援引的五件“入酒文书”中,就不是三件文书写明入酒时间在某年的正月,而是有四件文书都表明入酒时间在某年正月。虽然《高昌延寿十三年十二月赵寺法嵩入当年僧租酒条记》有“十二月四日入”字样,但根本不足以说明麴氏王国在征收租酒的时间安排上有前、后两次之分。事实上,孙先生援引的五件“入酒文书”中没有一件记有“先入酒”或“后入酒”。多数记的是正月入酒。尽管有一件记的是十二月入酒,但每年的十二月与下年的正月又是邻月。比较客观的推断:麴氏高昌王国所规定的入酒时间当在“年终岁后”之际,即当年的十二月和来年的正月。

注释:

⑴《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辞典》“高昌”条,中华书局,1996年版,340页。

⑵见《隋书·西域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6~1847。

⑶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月版,230页。

⑷《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324~328页,图、文。

⑸《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2页,图、文。

⑹《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35-439页,图、文。

⑺《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1页,图、文。

⑻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月版,232页。

⑼《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251页,图、文。

⑽《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40页,图、文。

⑾《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42页,图、文。

⑿《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1页,图、文。

⒀《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204页,图、文。

⒁《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324~328页,图、文。

⒂《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168~169页,图、文。

⒃吴震:《麴氏高昌国土地形态所有制初探》《新疆文物》1986年1期。

⒄参见孙振玉:《试析麴氏高昌王国对葡萄种植经济以及租酒的经营管理》、《吐鲁番学研究专辑》敦煌吐鲁番学新疆研究资料中心编,1990年11版218—239页

⒅卫斯:《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租酒帐〉之解读与“姓”字考》,《西域研究》2003年2期。

⒆《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51页,图、文。

⒇吴震:《麴氏高昌王国土地形态所有制初探》《新疆文物》1986年1期。

(21)《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24页,图、文。

(22)《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5页,图、文。

(23)《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1月版445页,图、文。

吐鲁番的葡萄篇7

关键词:唐代诗歌;葡萄(酒);酒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1)05-0108-07

收稿日期:2010-0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25)

作者简介:海滨,男,回族,新疆吐鲁番人,文学博士,新疆昌吉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1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学者童丕(ErieTrombert)在《中国北方的粟特遗存一山西的葡萄种植业》一文中以大量的文献史料和出土资料论证了山西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与粟特人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语: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太原酒的进贡在同样

的情况下两次被皇帝下令废除:唐统治时期。

837年元月;以及明初,太祖统治时期。……两

个皇室反对在山西生产葡萄酒的决定证实了中

国文人学士意识中的某种关联。即葡萄栽培与

“西方蛮族”之间的关系。作为“胡”文化的因

素――广义上是粟特、突厥、畏兀儿以及蒙古的

混合文化的因素――葡萄酒的使用被汉人所禁

止。这一认识同对山西葡萄种植业起源所作的

假设观察相吻合:它可以被视为所有胡人的共

同成果,伊朗人对草原民族早期影响的见

证。童丕所指的第一次废除令是在唐文宗开成年间,《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却贡献》记载了当年河东蒲萄酒和西川春酒的进贡同时被叫停,这是发生在会昌灭佛前不久的事实,其思想背景是儒家道统的恢复和民族主义的抬头。明太祖禁令的背景很复杂,但民族主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与两次叫停葡萄酒进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两次影响很大的葡萄和葡萄酒的引进。那两次分别是汉武帝经营西域期间和唐太宗征服高昌之后。汉武帝经营西域所获的标志性物种就是葡萄、苜蓿、汗血马。《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汉武帝取乌孙国的西极马和大宛国的天马是基于交通和军事装备的实际需要的,种植葡萄则更多地体现着炫耀的意味。汉唐帝王遥相呼应,唐太宗则更胜汉武帝,在军事政治行动上,他灭高昌,置西州,将唐王朝的州县行政管理推行到了西域;在引进西域风物上,太宗收葡萄、得酒法并且亲自损益造酒,把西域的葡萄美酒创造性地推广到了长安。《南部新书》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蒲桃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唐会要》与《太平御览》所载略同。这两次引进行为的背后恰恰是开放的社会政治格局和兼容并包的思想背景。将这历史进程中的对比鲜明的进贡与却贡事件综合考察,主导统治者行动的思想意识中至少有这样一个方面,就是童丕所提出的中国文人学士中的“葡萄栽培与西方蛮族”乃至胡文化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使得纯为自然物水果的葡萄和生活之饮品的葡萄酒变成了中原帝国征服西域的一个象征符号,呈现出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被赋予了一种政治话语色彩。反映在唐诗中,就出现了如下的一系列表达: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

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当令外

国惧。不敢觅和亲。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

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君王按剑望边

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

入蒲桃宫。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

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

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

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

管醉春风。笛奏龙吟水,箫鸣风下空。君王多

乐事,还与万方同。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

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

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

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天马

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五月荔枝初破

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

过林邑山。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这些作品,有的为赠别从军西域的亲友而写,充满了斗志昂扬的乐观精神,如王维和李白的两首赠别诗;有的是关注边塞战争的苦难,悲悯胡人和汉兵的凄惨命运,表达对于穷兵黩武的朝廷边策的不满,如李颀诗;有的装点盛世升平,尽情表达宫中行乐的欢娱气氛,如李白诗;有的则忠实记录了回鹘借兵援助唐朝收复长安的史实,如杜甫诗;鲍防的诗虽然旨在讽喻帝王,但其中天马、胡人两句则在客观上显示了一个泱泱王朝的强大权威和气势。无论诗歌的内容如何,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了前引《史记・大宛列传》的典故,无论诗歌褒贬倾向如何,暗含着一个潜在的命题:葡萄(酒)是中原王朝征服西域的象征符号。

2

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寻找一种遍及西域广袤的地理空间、延续数千年而依然生机勃勃的风物作为西域的典型代表或者象征物,葡萄(酒)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

葡萄,植物学名为Vitis vinifera。西方学者认为,“葡萄”一词在汉代时的发音相当于希腊文ba-trus或者波斯语budawa的译音。“葡萄”在我国史籍中又写作“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或以“葡萄”径称。根据考古资料,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波斯和古埃及是最早栽培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两个古国。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并传遍欧洲。这些地域则被广义的西域所涵盖。

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西域葡萄(酒)产地的记载大致情况是:

《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出产葡萄(酒)的地方有安息、大宛及大宛周边地区。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

田,田稻麦,蒲陶酒。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

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

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

首部正史涉及西域葡萄(酒)就提及了世界上最早种植葡萄的古国之一――波斯(安息),而处于汉武经营西域之关键位置的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又影响着周边国家的风物民俗。从《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不仅有着发达的农业,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也已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随着汉王朝与西域交往的日渐频繁与深入,更多的葡萄(酒)产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除了安息、大宛之外,又增加了且末国、难兜国、厨宾国、乌弋山离国、大月氏国等:

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

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西与

条支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鸟弋、厕

宾同。

大月民国,治监氏城,去长安万一千六百

里。不属都护……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

里,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南与宾接。土地风

气,物类所有。民俗钱货,与安息同。

(大宛)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

同。大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

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

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八百二十里。

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人。

……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

尉犁,南至小宛,可行三日。有蒲陶诸果。

宾国,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

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多,大国也。……

宾地平,温和,有目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

漆。种五谷、蒲陶诸果。

难兜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五

千,口三万一千,胜兵八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

二千八百五十里,西至无雷三百四十里,西南至

厕宾三百三十里,南与若羌、北与休循、西与大

月氏接。种五谷、蒲陶诸果。

(乌弋山离国)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

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

之属皆与宾同。其中,大月氏居阿姆河流域,且末国在今新疆且末县附近,宾国在今克什米尔地区,难兜国在厨宾东北,乌弋山离国在宾西北。诸国之道里距离有远近,但风土、出产、草木、果蔬与饮食则相类。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又增加了今新疆哈密附近的伊吾和今泽拉夫善河流域的粟戈国。伊吾的出现意味着葡萄(酒)的产地已经到了西域的最东面门户,再向东向南就入玉门关了。

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陶。其北又有柳

中,皆膏腴之地。

粟戈国属康居。出名马牛羊、蒲萄众果,其

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

《晋书・西戎传》除了继续保留了大宛之外,新增加的葡萄(酒)产地有锡尔河北岸的康居,而《晋书・吕光传》则记载了塔里木绿洲的一个重要国家龟兹:

大宛国,去洛阳万三千三百五十里,南至大

月氏,北接康居,大小七十余城。土宜稻麦,有

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

康居国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与粟弋、伊列

邻接。其王居苏薤城。风俗及人貌、衣服略同

大宛。地和暖,饶桐柳蒲陶,多牛羊,出好

马。

(吕)光入其城(龟兹)……胡人奢侈,厚于

养生,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

败。

《梁书・诸夷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有塔里木盆地南缘的重要国家于阗国和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

(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

蒲桃。

(高昌国),其国盖车师之故地也。南接河

南,东连煌,西次龟兹,北邻敕勒。置四十六

镇,交河、田地、高宁、临川、横截、柳婆、林、新

兴、由宁、始昌、笃进、白力等,皆其镇名。……

国人言语与中国略同。有《五经》、历代史、诸

子集。面貌类高骊,辫发垂之于背,著长身小袖

袍、缦裆祷。女子头发辫而不垂,著锦缬缨珞环

钏。姻有六礼。其地高燥,筑土为城,架木为

屋,土覆其上。寒暑与益州相似。备植九谷,人

多及羊牛肉。出良马、蒲陶酒、石盐。多草

木,草实如茧,茧中丝细,名为白叠子。国人

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有朝乌

者,旦旦集王殿前,为行列,不畏人,日出然后散

去。大同中,子坚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

毹等物。

《魏书・高昌传》也提及了高昌多葡萄酒。

(高昌)地多石碛,气候温暖,厥土良沃,谷

麦一岁再熟。宜蚕,多五果,又饶漆,有苹名羊

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引水溉田,出赤盐,其

味甚美,复有白盐,其形如玉,高昌人取以为枕,

贡之中国。多蒲萄酒。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吐鲁番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自此开始,吐鲁番葡萄(酒)的丰富种类和优秀品质始终成为历代史家笔下的话题。交河、田地、高宁、林等高昌辖镇是正史和笔记小说中著名的葡萄(酒)产地。直到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仍然把吐鲁番的葡萄酒列为最佳:“(葡萄酒)益气调中,耐气强志。酒有数等,有西番者,有哈刺火者,有平阳、太原者,其味都不及哈刺火者、田地酒最佳。”其中的哈刺火者大约在今天的吐鲁番市二堡乡,田地大约位于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西的柳中故城。此二地至今盛产优质的葡萄。

《魏书・西域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除了龟兹国,又增加了焉耆国、副货国、南天竺国、拔豆国、康国。

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白山南七十

里,汉时旧国也。……气候寒,土地良沃,谷有

稻粟菽麦,畜有骆驼。养蚕不以为丝,为充绵

纩。俗尚葡萄酒,兼爱音乐。

(龟兹国),物产与焉耆略同,唯气候少温

为异。

(副货国),国中有副货城,周七十里。

宜五谷、萄桃,唯有马、驼、骡。

(南天竺国),有拔赖城,城中出黄金、白真

檀、石蜜、蒲陶。土宜五谷。

(拔豆)国中出金、银、杂宝、白象、水牛、牦

牛、蒲萄、五果。土宜五谷。

(康国)气候温,宜五谷,勤修园蔬,树木滋

茂。出马、驼、驴、犁牛、黄金、硇沙、(贝甘)香、

阿薛那香、瑟瑟、摩皮、氍毹、锦、叠。多蒲萄酒,

富家或致十石,连年不败。在这些产地中,拔豆国地望待考,焉耆是天山南麓农业化程度很高的重镇,副货国大约位于今布哈拉或白沙瓦,南天竺国似即南印度,康国则是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九姓胡诸国的代表。

《周书・异域传》《隋书・西域传》《南史・西域诸国传》《北史・西域传》等史书中关于葡萄(酒)产地的记载大率沿袭辗转前人旧记,涉及的西域诸国有高昌国、康国、于阒国、焉耆国、龟兹国、副货国、南天竺国、拔豆国、康国,具体内容则与前引文字略同。

唐以前西域的葡萄(酒)产地已经遍及葱岭内外,唐代亦然。关于唐朝西域葡萄(酒)的产地,历史文献记载详细而丰富。

《旧唐书・西戎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有高

昌、焉耆、龟兹、康国等:

高昌者。汉车师前王之庭,后汉戊己校尉之

故地。……厥土良沃,谷麦岁再熟;有蒲萄酒,

宜五果。

焉耆国,在京师西四千三百里,东接高昌,

西邻龟兹,即汉时故地。……其地良沃,多蒲

萄,颇有鱼盐之利。

龟兹国。即汉西域旧地也。在京师西七千

五百里。……有良马、封牛。饶蒲萄酒,富室至

数百石。

康国……人多嗜酒,好歌舞于道路。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的葡萄(酒)产地除了焉耆、龟兹、康国外又增加了皴赤建国、乌茶国、商弥、大食等地:

焉耆国直京师西七千里而赢,横六百里,纵

四百里。东高昌,西龟兹,南尉犁,北乌孙。逗

渠溉田,土宜黍、蒲陶,有鱼盐利。

龟兹,一日丘兹,一日屈兹,东距京师七千

里而赢,自焉耆西南步二百里,度小山,经大河

二,又步七百里乃至。横千里,纵六百里。土宜

麻、麦、稻、蒲陶,出黄金。俗善歌乐。

有赤建国,广千里,地沃宜稼,多蒲

陶。

康者……人嗜酒,好歌舞于道。

乌茶者,一曰乌伏那,亦曰乌苌,直天竺南,

地广五千里,东距勃律六百里,西宾四百里。

山谷相属,产金、铁、蒲陶、郁金。

有商弥,地大二千里而赢,多蒲陶。

俱位。或曰商弥。……地寒,有五谷、蒲陶、

若榴。

大食,本波斯地。……蒲陶大者如鸡

卵。其中的赤建国大约位于今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乌茶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商弥(俱位)国位于克什米尔地区,大食则指据有了波斯旧地的阿拉伯帝国。

唐书的《西域传》外,汉文的文献还有不少值得注意。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玄奘取经沿途种植葡萄或酿造葡萄酒的地方有阿耆尼国、屈支国、素叶水城、赤建国、乌仗那国、斫句迦国等:

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

……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

枣、蒲萄、梨、柰诸果。

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

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石

榴,多梨、柰、桃、杏。

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

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

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

鼓赤建国,周千余里。地沃壤,备稼穑。草

木郁茂,华果繁盛,多蒲萄,亦所贵也。

乌仗那国周五千余里,山谷相属,川泽连

原。谷稼虽播,地利不滋,多葡萄,少甘蔗。”

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

坚峻险固,编户殷盛。山阜连属,砾石弥漫。临

带两河,颇以耕植。蒲萄、梨、柰其果繁。阿耆尼国即焉耆,屈支国即龟兹,素叶水城即碎叶,赤建国大约位于今塔什干地区的汗阿巴德、乌仗那国北接葱岭南连天竺、斫句迦国位于今叶城,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印度总述”部分,玄奘详细记载了印度的物产,其中葡萄和葡萄酒是其大宗:

至于枣、栗、稗、柿,印度无闻;梨、柰、桃、

杏、蒲萄等果,迦湿弥罗国已来,往往间植;石

榴、甘桔,诸国皆树。

若其酒醴之差,滋味流别。蒲萄、甘蔗,刹

帝利饮也;曲蘖醇醪,吠奢等饮也;沙门、婆罗门

饮蒲萄、甘蔗浆,非酒醴之谓也。杂姓卑族,无

所流别。唐代吐鲁番地区出产葡萄(酒)的情况在地上地下文献中都有充分反映,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涉及葡萄的文书出自39个墓,58件。这些文书显示,吐鲁番地区的葡萄种植很普遍,葡萄酒酿造很发达,葡萄园的管理、葡萄(酒)的交易等是这些文书的主题。正因为如此,吐鲁番地区才能源源不断向中原的朝廷进贡葡萄(酒)。官方贡赋方面的记载中提到的西州地区(今吐鲁番)主要贡物就是葡萄(酒)。《新唐书・地理志四》载:“西州交河郡,中都督府。贞观十四年平高昌,以其地置。开元中日金山都督府。天宝元年为郡。土贡:丝、氍布、蚝、刺蜜、蒲萄五物酒浆煎皱乾。”《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记载的西州贡赋有:“开元贡:氍毛,刺蜜,乾蒲萄。”这与出土文献的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位于西域东大门的伊州(今哈密地区)作为葡萄(酒)产地曾经在《后汉书》中出现,唐代的沙州传马坊账册里也有类似记录。伯三七一四背《唐总章二年八、九月沙州传马坊传马驴使用文书残卷》中载伊州种有葡萄,产葡萄酒。

《通志・四夷西戎》提及了遥远的地方奄蔡,奄蔡约位于咸海、里海北部:“(奄蔡)出名马、牛、羊、蒲萄众果。其土水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

《册府元龟》记载了西突厥叶护曾贡献马乳葡萄:“(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帝以远夷各贡方物珍果咸至,其草木杂物有异于常者,诏皆使详录焉。叶护献马乳蒲桃一房,长二丈余,子亦稍大,其色紫。”西突厥可汗曾设牙帐于碎叶城,《大唐西域记》述及碎叶城时说那里出产葡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取经途次碎叶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以葡萄浆相待,可见西突厥领地是有葡萄出产的――也许不是很普遍,或者西突厥的西域附庸国是有葡萄出产的。

非汉文文献中记载西域葡萄(酒)比较丰富的要数精绝国怯卢文木牍。精绝国是两汉文献中的西域36国之一,故址即今新疆尼雅古城。民丰县尼雅遗址先后出土公元3-4世纪的精绝国怯卢文木牍残卷720余件,涉及农业经济方面的文书约150余件。占文书总数的21%,与畜牧有关的文书约80余件,占出土文书总数的1/9,与葡萄种植和酒业管理有关的文书近20余件,占整个农业经济文书的约1/8。文书主要涉及了精绝国的葡萄种植与葡萄园土地所有制之形式、精绝国的嗜酒之风与精绝国的酒业管理等问题。

文物考古资料方面,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罐子中残余的葡萄酒,古埃及第一、二王朝的陵墓中曾发现有“王家葡萄园印章”和酒具,土库曼国境内之尼萨古城宫殿遗址内发掘出的帕提雅王国时期象牙“来通”(Rhyton)口缘处雕刻有葡萄藤蔓等是考证研究葡萄和葡萄酒最常用的资料案例,此处不赘述。这些资料都显示了在广义的西域地理空间里的实存物质完全可以印证文献资料的实录性和准确性。

20世纪以来,在新疆的乌鲁木齐、特克斯、民丰、库车等地,曾陆续出土葡萄实物、葡萄坠金耳环、大型贮酒器、酿酒工具等。当然最典型的还是吐鲁番地区的出土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有2500年前的葡萄标本、1700年前的“庄园主生活图”壁画以及大量的从麴氏高昌王国到西州时期的葡萄实物遗存。

据《光明日报》2004年4月8日报道:在2003年进行的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从约2500年前的一座墓穴中发掘出一株葡萄标本。新疆考古所专家认定它属于圆果紫葡萄的植株。其实物为葡萄藤,全长1.15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这是新疆考古中发现最早的葡萄种植的实物标本。

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李肖2004年8月6日

宣布,一幅“庄园主生活图”壁画近期在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被发现,这副壁画展现了1700年前葡萄种植及酿酒业的概貌,表明那时葡萄种植及酿酒业已经成为吐鲁番地区农庄生活的主要部分。“庄园主生活图”壁画发现于阿斯塔那古墓-9平方米墓室的正面壁室,长2.5米,宽约0.6米。在壁画的下角画有一块葡萄地,画面上还再现了葡萄酿酒从榨汁到蒸馏等的全过程。此次发现将成为研究中国葡萄历史的重要史料。

1960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20号墓,1969年在吐鲁番哈拉和卓52号墓,1972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169号墓、在198号墓,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527号墓中均发现葡萄。这五座墓均属麴氏高昌王国时期。1966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69号墓出土一串葡萄干,此墓属麴氏高昌王国至唐西州时期。1960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18号墓,1966年在61号墓、44号墓,1969年在150号墓,1972年在186号墓、192号墓,1973年在213号墓,1975年在吐鲁番哈拉和卓104号墓均出土葡萄。此8座墓均属唐西州时期。

综合上述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我们可以大致描绘从早期葡萄种植以来尤其是从中国汉朝以来到隋唐时期在整个西域地区的葡萄(酒)出产地分布情况。以葱岭和天山为界来划分,葱岭以西的产地有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伊朗以及更遥远的地中海沿岸诸国、咸海里海以北地区;葱岭以南的产地则有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绿洲和天山东段南坡的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都是重要的葡萄(酒)出产地;从碎叶城出产葡萄(酒)及西突厥叶护向太宗贡献葡萄的记载来看,天山以北也有葡萄(酒)生产,只是不及西域其他地区丰富罢了。

在西域如此巨大的地理空间跨度和汉唐如此漫长的历史时间跨度中,诸多的民族从兴盛走向了衰亡,诸多的政权在战争中颠覆,诸多的风物化为灰烬或者被永远尘封,只有东来的丝绸、西来的葡萄(酒)的地位始终不变、魅力依然强大。在西域诸国人的眼里,丝绸可以作为中国这个强盛而富足的帝国的象征,丝绸贸易不仅为他们带来令人艳羡的财富,拥有丝绸这样的奢侈品也吸引了别人艳羡的目光;在汉唐中原人尤其是文人的眼中,葡萄(酒)也完全可以成为西域的代称,因此诗人们把葡萄入汉家、岁献葡萄酒作为汉唐帝国征服西域、令四方来朝的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那也是很正常的了。

3

从历史文献和诗文记载来看,自从葡萄和葡萄酒再次被引进中原后,唐王朝行政辖区内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还是比较普遍的,除了长安外,最负盛名的要数西州、凉州和河东地区。这种情况可频频见于唐诗,但这种普遍性的歌咏中依然存在难以抹去的特定象征意义的印痕。

唐诗中,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二诗真实记录了唐西州即今吐鲁番地区的特产林葡萄、武城刺蜜和交河葡萄酒:“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凉州是陇右河西最重要的都会,此地贡献的葡萄酒深得皇帝后妃喜爱:“李白进清平乐词,太真以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饮白。”“穆宗临芳殿赏樱桃,进西凉州葡萄酒。帝曰:‘饮此顿觉四体融和,真太平君子也。杨贵妃赏音乐,以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穆宗赏樱桃,进西凉州葡萄酒。如此的赏心乐事都一再证明凉州与葡萄(酒)的关系。反映在诗歌中,元稹《西凉伎》写得最典型:“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

唐代河东道产葡萄(酒),尤其以太原府为盛。《新唐书・地理志三》载:“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参、磐石、石。李肇《国史补》又载:“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蒲萄”。唐诗中涉及河东葡萄(酒)的很多: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昔年随汉使,今

日寄梁王。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豹尾交牙戟,虬

须捧佩刀。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羌管吹

杨柳,燕姬酌蒲萄(蒲萄酒出太原)。银含凿落

盏,金屑琵琶槽。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

野田生蒲桃,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

王日日高。……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

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

足。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卧暖身应健,含

消齿免劳。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晓起题

诗报,寒澌满笔毫。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麴红。相逢不令尽,别

后为谁空。刘禹锡第一首诗题名为《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既指出葡萄寄自太原,又点明这是首和诗,类似的作品应该不少。白居易诗句“燕姬酌蒲萄”自注曰:“蒲萄酒出太原”。刘禹锡《蒲桃歌》所写非河东葡萄,但他种植葡萄的成就令汾阴的晋人瞠目,可见汾阴人也是善种葡萄的。姚合诗题即点明田大夫自汾州寄来了葡萄。王绩《题酒店楼壁绝句八首》系作于晚年归隐故乡后,其故乡正在绛州龙门。5首作品均为河东出产葡萄(酒)的客观实录。

除此之外:李白诗《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写道:“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可见汉阳是有葡萄的。武元衡诗《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写道:“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可见明州一带也有葡萄种植。韩愈诗《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写道:“还家敕妻儿,具此煎焦烹。柿红蒲萄紫,肴果相扶檠。芳荼出蜀门,好酒浓且清。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可见,河南也有葡萄生产,苏颂《图经本草》所谓“近汴州郡皆有之”的话是有依据的。另外,姚合有一首谐趣横生的绕口令式的《蒲萄架》诗,现仅存残句:“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阴烟压幽屋,密梦冥苗。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可见,洞庭湖也是有葡萄的。这些诗歌记录甚至补充了以西州、凉州和并州为代表的唐代社会葡萄(酒)生产、传播和流行状况,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从上述情况,作为一种来自西域的特殊植物,葡萄已经在中原广为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和传播也很普遍,唐诗的很多篇章也往往把葡萄(酒)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物来对待,然而在一些作品中,前述葡萄(酒)的特定象征意义依然强烈而执著地存在着,除了本文第一部分引诗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几首诗进一步考察: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杨柳

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萦。林香酒气元相

入,鸟啭歌声各自成。定是风光牵宿醉,来展复

得幸昆明。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

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

宜,小苑蒲萄花满枝。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

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新诗乐府

唱堪愁,御妓应传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终

须一见曲陵侯。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

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

台,传道长安眷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

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

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

子春来不见家。……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

服临北风。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天开芙

蓉阙,日上蒲桃宫。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故人荣此别,何用悲

吐鲁番的葡萄篇8

论文关键词:ASEB栅格分析法,体验旅游,吐鲁番市

1、ASEB栅格分析法

ASEB栅格分析法是一种新型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管理手段。它专门针对由体验型消费引发的问题而设计,是对传统的SWOT分析方法的改进,有利于在体验型产品开发中对消费者或者市场导向的产品进行开发与升级。

ASEB(Activity, Setting, Experience, Benefit)将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Manning—Hass—Driver—Brown)的需求层次分析即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与SWOT分析中的不同要素相互对应结合起来,形成包括16个单元的矩阵,按顺序从SA(对活动的优势评估)到TB(对利益的威胁评估)对这16个单元逐次进行研究分析。ASEB栅格分析法从消费者的角度对活动、环境、体验与利益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的分析和评估,并对项目进行策划与改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下表1、表2所示:

需求层次

举例

第一层次:活动

别墅体验是居住

第二层次:环境

A.自然环境

自然风景 人造景观 美丽的花园

B.社会环境

自然和谐 邻里之间怡然相处

C.管理环境

私密性好 井然有序 安静安全

第三层次:体验

室内居住 户外散步 会所内活动 邻里交谈 上下班 接送孩子

第四层次:收益(心理满足)

了解社区基本概况 感受社区文化氛围 发现自身潜在居住需求

表1: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的需求层次

活动(Activity)

环境(Setting)

体验(Experience)

利益(Benefit)

优势(Strengths)

SA

SS

SE

SB

劣势(Weaknesses)

WA

WS

WE

WB

机遇 (Opportunities)

OA

OS

OE

OB

威胁(Threats)

TA

TS

TE

TB

表2:ASEB栅格分析法及其单元代号(ASEB分析矩阵)

2 吐鲁番市旅游资源状况

2.1 吐鲁番市旅游资源概况

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吐鲁番市宝贵的旅游资源拥有 34 种基本类型,占全国总类型的 45.9%,占全疆总类型的 60.7%,且资源的文化底蕴丰实,内质持久稳定,有强劲而持续的吸引力。吐鲁番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且是新疆各类旅游资源的缩影,不论是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还是自然风光旅游如沙漠、戈壁、绿洲、湖泊、石油、水果、雅丹地貌以及奇特的水利工程和优质的农副产品,都在吐鲁番有集中反映,且景点相对集中,资源组合性好,垄断性高,利于开发组合。

2.2 吐鲁番市旅游资源地域特征

吐鲁番市所有旅游资源的形成都与当地自然环境分不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统一性,赋予了旅游资源以下特征:

1) 自然环境孕育之自然、历史文化景观

交河故城遗址、高昌故城遗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亚尔乡坎儿井以及火焰山等无一不是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

2) 自然环境与传说文化相交融之景观

火焰山、艾丁湖、坎儿井、葡萄沟、吐鲁番民居中的半地窖建筑等附会着生动的传说或典故,例如《西游记》关于火焰山的传说等,它们是在独特的干热气候环境下所增加的一种附会传说文化。反过来,这些传说文化又加强了自然景点的感染力。

3) 自然环境与科学文化相交融之景观

吐鲁番市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都有令人感兴趣的科学理念作为其成因的诠释。如火焰山、艾丁湖的形成,白杨雅丹地貌、盘吉尔怪石林的成因和特点等都有其科学的形成机理。在解释这些独特的现象时,一定要与科学文化联系起来,塑造的浓厚科学文化氛围。

4) 自然环境与维吾尔民族风情相交融之景观

吐鲁番市处处蕴含着维吾尔的民族风情。如葡萄沟、葡萄干晾房、麻扎等都充满了古今民族的浓郁风情,同时又与干热的自然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

5) 自然环境与绿洲农业文明相交融之景观

吐鲁番热而不闷、地表干旱而地下成河、气温高、温差大,其独特的气候是喜温作物特别是瓜果作物生长的“原材料”, 异常干燥的气候,抵制了病虫害,使得瓜果的糖度特别高,例葡萄、哈密瓜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优良的品质,使吐鲁番成为享誉世界的“瓜果之乡”。以及堪称世界奇迹的坎儿井水利工程都是自然环境和绿洲农业文明相交融的产物和生动体现。

3 吐鲁番旅游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

通过对吐鲁番市旅游产品的整合、评价、分析,得出ASEB战略矩阵图(表3)。

表3 吐鲁番市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战略矩阵图

Table 3:  Turpan city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SEB matrix

4 吐鲁番旅游产品谱系设计

通过ASEB栅格分析法对吐鲁番市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评价与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吐鲁番市旅游产品谱系,打造吐鲁番市“阳光、绿色、健康、文化”之旅,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文化,在活动中获得健康,在娱乐中增长知识。产品谱系设计具体如下(表4):

表4 吐鲁番市旅游产品开发的产品谱系

Table 4: Turpan city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s pedigree

5 结论

在当前“体验经济”浪潮下,要将具有“独此一家”旅游资源的吐鲁番市旅游产品推上体验旅游的舞台,首先应当进行全面的旅游资源探索、评判、分析和设计。因此,本文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旅游者的角度对吐鲁番市旅游产品的活动、环境、体验与利益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所构成的从16个单进行了分析、评估和深度研究,并结合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设计出多样化的体验路线和产品谱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利于吐鲁番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文 斌(1972--)男,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旅游影响,旅游公共服务;电话: ;地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路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830012);电子邮箱:xjwenbin@163.com

参考文献

[1]宋咏梅,孙根年.试论体验旅游的理论框架与塑造原则[J].社会科家,2006,122(6):115-119.

[2]胡月明.吐鲁番窥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179.

[3]张河清.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导论 [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4]邓光奇.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杨丽,陆易农等.吐鲁番葡萄沟景区旅游形象定位及塑造研究[J].生态经济,2007(5):248-251.

[6]杨丽,陆易农等.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35-40.

[7]韩春鲜.吐鲁番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

吐鲁番的葡萄篇9

吐鲁番有个地区叫葡萄沟,那里的水果非常有名,人们喜欢七月份,因为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了,葡萄有绿色的、深红色的、紫色的、浅红的等一些颜色,这些葡萄一部分运到城市里,一部分做葡萄酒,葡萄酒的做法是把葡萄放进酒中,浸泡几天,又香又甜的葡萄酒做成了。假如,你是七月份生日,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给你摘最甜的葡萄和葡萄蛋糕,还有最甜的葡萄酒。馋着让你流口水,尝了让你说:“这葡萄真甜呀!”

我喜欢葡萄沟,你喜欢吗葡萄沟吗?

延吉市延河小学

二年四班

吐鲁番的葡萄篇10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约为9000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市的旅游胜地。而因其盛产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并且这些水果非常甘甜,故而该地的特产常常以葡萄干、哈密瓜干等干货为主,以供来往的游客品尝当地的特色。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