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19 23:38:47

最后一课读后感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1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2

   今天在课上老师让我们默读了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顽皮、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民族尊严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过上最后一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士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实行奴化教育,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侵略者的痛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韩麦尔先生翻开教材,开始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讨厌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很容易、很容易”。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是的,就像韩麦尔先生所说的“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那么,外语与母语到底哪个重要呢?

   如今这个社会,不学英语你就别想上高中大学,更别想找个好工作了。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现在连幼稚园都开设英语课了。英语成了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其他语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不能忽视的。

   让我们以小弗郎士的经历为戒,好好学习自己的母语、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初中课文《最后一课》的读后感范文    我很同情小弗郎士那小镇上的人们,或者说,是很同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们。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机会是痛苦的,成为亡国奴的日子更是痛苦。

   这痛苦,来自于失去。

   小弗郎士不久前还对法语头痛不已,然而,短短的时间内,他便觉得“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亡国当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的转变使我惊讶,他的爱国热情让我感动,同时,他的情感也给我一些启示。

   为什么人往往在失去某种东西时,才会感受到它的重要,才知道后悔,才知道责怪自己?或许有些东西,失去还可以再寻回;然而,有些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寻回的。

   就像小弗郎士,他一定会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贪玩,为什么不认真学习,为什么那么讨厌韩麦尔老师,为什么……其实这种感受不一定在当亡国奴之后才会深有体会。比如,和形影不离的朋友争吵以致友谊破裂;因为虚伪而失去身边人的信任;为追逐名利而失去生活的快乐……这时后悔已来不及。

   有小弗郎士的前车之鉴,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不要经历痛苦的“最后一课”。

 初中课文《最后一课》的读后感范文

   当我仔细读完《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一课》看起来是那么不起眼的几个字,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是放假前的最后一堂课,我根本无法听下去,恨不得马上跑出教室,在广阔的蓝天下大声的喊几声:“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然而,在这篇文章里,《最后一课》这个字眼,似乎显得如此的沉重,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隐隐的一种悲凉,国语,曾经让我们觉得土气,在我说话中时不时的刻意夹杂几个英语单词,来证明我们更加时尚,可是当我读完了《最后一课》文章时,想到,如果我们有一天也像小弗郎士一样,丧失了使用国语权利的时候,才陡然间感觉到,原来母语如此的神圣,而且,瞬间变得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试想一下,当我们乐此不疲地去学外语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玩什么更好玩的时,当我们在语文老师的课堂呼呼大睡时,我们能否想到,敌人的铁骑踏遍我们身边每一寸土地,街上的牌匾改成了外国字,旗帜换成了外国旗,手机的文字也换成了难以拼出的外文,每天必须用外语讲话,一旦听到用国语讲话就会遭致雨点般皮鞭的殴打,关禁闭甚至酷刑,来强迫我们忘记自己的母语。

   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已经难以遏制喷涌而出的泪水,小弗朗士直到失去使用母语的权利时才感觉到母语的珍贵,我们生活在一个用无数烈士鲜血换来的繁华盛世,可以用母语随意编织绚丽的辞藻,用国语尽情去创造刚毅和婉约。

   我们要懂得去珍惜,不要在经历了《最后一课》的惨烈现实后,才知道,说国语曾经也是一种奢望!

  初中课文《最后一课》的读后感范文

   读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但我想,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

   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

   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也是如此,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但是战争对人民的损害却是一样一样一样地!

   可恶的侵略者,该死的战争狂,无耻的叛国贼,他们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对不亲父母,更对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觉得母语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传载体。如果母语没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不复存在。因为一国人民语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盘散沙。

   那么,外语与母语到底哪个重要呢?

   如今这个社会,不学英语你就别想上高中大学,更别想找个好工作了。

   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现在连幼稚园都开设英语课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国际普通话”,其他语种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不能忽视的。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3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都德,他写了无数小说,而《最后一课》是都德的代表小说汇集。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课》的前两篇‘最后一课’与‘柏林之围’。

‘最后一课’讲了当普鲁土军队占领了的家乡并剥夺他们学习本族语言的时候,法语老师韩麦尔讲的最后一节法语课,老师刻意换上了平时不穿的礼服讲课,从来不识字的市民也来参加这最后一堂课,就连爱逃课的顽皮学生小弗郎士也认真的参加了这堂课,他们都听得万分认真,万分激动……,等到这堂课快结束的时候,韩麦尔老师深情的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堂课就结束了。

《最后一课》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柏林之围’。一位已退休的上校,听到自己的国家战败后晕了过去孙女为了让他不再受刺激,他的医生和外孙女编造了一个谎言,他们每一天都虚拟的告诉这个年迈的老人国家胜利的消息,老人的身体也逐渐康复,但是终究这件事败露了,敌兵占领老人住的城市那一天,外孙女骗他是我国士兵胜利凯旋,老人趁他们不注意去看,得知真相后,当即倒了下去……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4

【关键词】 朗读;兴趣

作家徐迟在谈到诗朗诵时说:“朗诵者应该进入到诗人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把诗人创作时燃烧着的思想感情再次在朗读中燃烧起来。”

当学生的情感被作品所激荡,当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思想产生碰撞,学生的朗读不再是单纯的见字出声,而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真情实感的倾吐。爱则声柔气徐,恨则声疾气足,喜则声高气扬,忧则声低气馁。当学生的情感被作品所吸引,他就会主动走入作品所创设的广阔艺术天地,体验到其中的文情之美、意境之妙,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俗话说:“ 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做为一名当代青年老师,不能指望一群充满想象、活泼开朗的孩子愿意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别妄想他们会去验证“科学家”算出的天文数字。只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才是他们的美梦,只有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看来,孩子们朗读最先的选择是“趣”。

本文就从“趣”入手,谈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巧借课文激趣

例如:在教过《丑小鸭》后,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样的童话故事吗?想不想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呢?那就请大家在课外再找一些童话故事读一读,记一记,然后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的故事最多,谁讲得最动听。这样联系课内外,学生就更喜欢读童话故事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会巧借对话朗读加深体会。《坐井观天》是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在理解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知识,还进一步体会到朗读的快乐。更喜读、乐读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趣

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文章。其方法有很多:

(1)演读,激趣。就是让学生扮演角色,边读边表演。这种朗读训练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如课文《酸的和甜的》,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排出课本剧,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学生的兴趣很浓,朗读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2)赛读,引发竞争。它是一种有趣的朗读训练活动。如“接龙赛”,就是按顺序从头开始读,谁读得稍有毛病就立刻请他停下,换人接下去读,谁读得最长就表示谁读得最好,就奖一朵小红花。

(3)赏读,提高品位。俗话说:“佳作百读不厌。”赏读课文时,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品位。教师的准确范读,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欣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加强了。当然,教师在范读前,必须得先探究教材,吃透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掌握课文中情感变化。

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读,可以是默读,可以是轻声读,可以是放声读,可以是同桌对读,也可以是离开座位找朋友读。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学生们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朗读。在随后的自由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表达了对翠鸟灵活、敏捷的身手的惊叹,还对翠鸟那美丽的外貌进行了赞美。有对翠鸟如何捕鱼产生的浓厚兴趣,更有发自内心保护翠鸟的深切呼唤……

只有当激发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愿意把朗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之后;当学生们端正地手拿书本大声朗读时,他们才会兴奋地说,“这个故事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一旦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那么,朗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5

1、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成熟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进入情景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这篇童话的教育意义: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前两课我们拜访了小动物,不但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复习学过的识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识字方法?运用以前所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3、小组交流自学所得(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指导)。结合本课实际,归纳和总结自主识字的常用方法:

4、想:国王一种什么方法选继承人?为什么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划出读不懂的问题。

5、讨论以上问题,后质疑。(师可根据学生质疑情况采取互相释疑或对疑问进行梳理过渡。)

过渡:雄日为什么手里捧着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样培育花种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读第2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讨论:雄日是怎样培育花种的?(相机用动画展示种子发芽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感情朗读:你能把自己对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吗?①自由放声朗读。②指名朗读。(评议:他读得怎么样?)

过渡:当许许多多穿着漂亮衣服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涌上街头的时候,雄日呢?

(用动画出示相关画面)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二)读第3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讨论:看到这些,国王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国王,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当时会是什么感受?(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3、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读课文。

4、再读课文,找最要好的伙伴合作:准备表演。(提示:雄日的话可以根据前文自己补充,最好能复述下来。)

5、表演课本剧。(配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背景)演后评议。

(三)读最后一段

1、指名朗读。

2、说说:那些捧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3、进入情景地读国王说的最后一句话。(屏幕出示)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把你想给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的话写下来。

交流拓展,感情升华。

1、读一读你写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话。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6

论文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范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然而,教师的范读决非仅仅是朗读技巧的展示,而是对课文的理解和再阐述。因此,不同的课文就适用不同的范读主体和范读方式,范读使用方式的不同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不同。

教师范读是指教师示范性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学生享受语言熏陶和艺术感染的同时,更能使师生间产生良性互动,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自己难以品味和感悟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出色的范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文字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而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往往可意会却不能言传,必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表达。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可是他们的朗读能力仍然需要老师的精心引领。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与感染。

2.提高学生模仿力,提升把握情感的能力。学生读不出老师要求的情感表现力,其实并非是学生不能体会出课文的情感,而是不知如何用朗读去表达,这个时候就很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模仿练读,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一位逐渐苍老,不愿与儿子分别又不得不分别的父亲形象,丰富了学生对情感的把握,文中的情感自然就从学生口中汩汩而出。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在准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就必须用范读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教师语言、表情的引导下,掌握课文的重点句、段,提高整体的理解力,尤其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速度。

二、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序幕——阅读前的范读。学生在初学课文时会感觉比较困难,此时教师的范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读通句子,增强语感,又能通过范读也展示了自身对文本的领悟,向学生暗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对他们的阅读期待。因此,阅读前的范读,教师要以情感渲染为范读主调,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为范读目的,为学好全好铺垫。

2.发展与高潮——阅读中的范读。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要重在指导。由于学生个体间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尚有差别,齐声朗读无法体现个体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重点段落或特殊句子的范读,可以起到推、助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句子的朗读技巧和朗读规律,同时也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范读中教师要注意停顿、重音、速度和语气这些朗读技巧的指导和传授。①适当的停顿。停顿指语言进行中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它不仅是人们在朗读时换气的需要,还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应注意这些停顿,在恰当的地方停顿,从而指导学生体会句中的情感。②合适的重音。重音,指在句子中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对需要突出某种感情的词语要读的重一些。如《最后一课》中讲到韩麦尔先生柔和又严肃地说“……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感慨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教师在范读应注意将“最后”读成重音,加以适当强调,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对这“最后一课”的无比珍惜,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他们心灵、情感的悸动。③一定的速度。速度指朗读节奏的快慢缓急。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时速度的控制,来表达激动、兴奋、沉重、悲痛或平静、庄重的情感。如教授《海燕》一课时,当读到暴风雨逼近时,海燕勇敢的与风浪搏击,教师在范读时就应注意节奏的控制,适当的加快朗读速度,以表现海燕与暴风雨搏斗时的勇敢精神,和它们必胜的信心。④适当的语气,语气指表达各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口气,即语调的升降抑扬。教师在范读时需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在朗读时把这种语气和感情朗读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更深切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回味——阅读后的范读。学生学完全文后,教师再次声情并茂的范读,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巩固和整理,深化文章的思想感情,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这时既可以是全文性范读,也可以片断性范读,其目的在引导学生整理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

三、范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选择

1.全文统一式范读。有些文章,特别是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可以采取全文范读的方法。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如《天净沙·秋思》和《沁园春·雪》之类的词,全文的范读有利于完整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2.重点启迪式范读。范读并不一定要整篇文章通读。当学生对文本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深入体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无疑处求疑,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审美熏陶式范读。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承担的美育任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高尚、语言优美的美文,老师在范读时,可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入手,运用有声的语言,将作品中不同的表情、语气、语调表达出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范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钥匙,是教师展视素质的舞台,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的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范读作为展现课文场景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为学生庄严地开启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在此基础上,再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实现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最终寻觅到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高玲.语文教学范读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7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8

一、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在平实质朴的言辞下,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寻之无迹,品之有味,真令人缠恻。在引入课题时,我首先与学生交谈老北京所特有的韵味,并让学生欣赏《送别》这首歌,随着轻缓的歌声与老师的讲叙,深情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流淌,营造出淡淡的怀旧情思。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让学生敞开了心扉,儿时的一件傻事,一个教训……都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新,不经意间就把学生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接着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而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题,发现此课题是由三个意思不同、似乎没有太多关联的词组合而成。在学生的疑惑中,我趁势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看似无关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呢?片刻交流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也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这三个词语展开联想,缩短了学生时空的“距离”,学生的思绪似乎回到了被作者苦苦思念的北平,学生身不由己地被带入情境之中。这样的情感导入,能把学生带进语言文字中去,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地去品读、鉴赏作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二、在诵读揣摩中,体悟语言的魅力

众所周知,“读”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它不仅能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还能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时试着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在诵读中发现语言文字的美,在揣摩中体悟语言的魅力。

因此,当学生对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产生无限联想时,就要抓住时机,先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然后放开声音自由地诵读,让学生反复体会、揣摩、领悟,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与文本对话,反复碰撞。接着指名读,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你读出了怎样感情?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体会读的韵味,享受读的意境。是啊,面对这样令人遐想的文字,怎能不津津有味地读呢?也只有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才能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深深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

三、在圈点批注中,展现语言的魅力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与文本进行全方位的直接对话,引导学生在圈点批注中,展现语言的魅力。

当学生理解了作者有趣的童年生活后,老师再一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读读这些话,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并把引发你感受的词圈画出来,细细的体会,也可以划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有疑问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句子。而后指导学生写下读课文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当然在此其间,教师还要让学生动手、动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沉浸在书的浪漫境界中,在他们圈点评注中找到品读的乐趣。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彼此的收获,互相启发,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展现出语言的魅力。

四、在品词析句中,诠释语言的魅力

学习语文离不开品味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在品词析句中,诠释语言的魅力,常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领悟出作者表达的方法和艺术。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9

龙岩市小学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4月28日落下帷幕,我有幸聆听了16位参赛选手精彩的课堂。现将本次参加阅读教学观摩的一些感受与同仁分享。

1.关注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学习语言文学运用

《新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本次观摩课例,最大的亮点就是凸显了这一教学理念,加强语言文学运用,具体体现在:

1.1 品词析句,感悟语言。崔峦老师在向全国的小语界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倡议,我想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摸索中得出的经验,在不断反复中悟出的真谛。语文是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载体,而文本更是这个载体的真实体现,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感悟语言,发展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这次的赛课,在对学生进行感悟语言的训练上所下的功夫是可喜的。胡和春老师展示的《日月谭》品读课中,在教学"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谭。"这句话时,先让学生找出哪些词写得很美,再认识这类词语叫叠词,体会叠词的作用(描写事物更形像,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在老师的范读下,学生自由读。读出叠词的韵味,再从文中找其他叠词,最后联系生活说叠词,就这样在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学生既了解构词方式,又理解品味了语言。罗懿临老师《鱼游到纸上》的教学中,在教这位青年如何看鱼这句话时,围绕"球心"--看,引导学生品读这位青年是怎样看画,从句子中划出关键词,再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怎样地看,并通过多钟形式的朗读,品味这位青年看画的专注。潘娟梅老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中,品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时,先根据姹、嫣的部首,猜测意思,再播放视频,欣赏画面,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引读句子,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文本,真正品出文字背后的味道。

1.2 品读为本,彰显个性。阅读教学中,读书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默读,是潜心走进文本。朗读,是"活化"

文本,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或在读中做笔记等,是"跳出"文本,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文本,以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发展语感的目的。

16节课,读书时间充裕,朗朗书声充满每堂课,读书的目的明确,或是读出不同语气,或读出想象;读书的形式丰富,有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范读、引读;读书的指导有效,有边读边想像读,有创设情境读。例如胡老师《日月谭》品读"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光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句话时,老师先范读,故意读得很重,让学生点评,再引导学生抓出句子中的词语,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读这句话要轻轻的读,适机结合词语说意思,当学生明白文本的意思时,出示莫言的简介,再次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想像读。赖奇英《生命生命》教学中,品读"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想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教学中,让学生默读这句话,划出词语,通过鼓动和扇动的比较感悟飞蛾求生欲望的强烈,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并引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那只飞蛾,你会对作者说什么?又会对自己说什么?再联系课文理解飞蛾的处境,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引读、想象、感悟飞蛾对生命的渴望,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走进文本,真正感悟文本的内涵。

1.3 读写结合,训练能力。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在人文内涵上深挖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力求读写结合,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实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标。这次的赛课中,学习表达的意识普遍增强了,尤其是中年级的课例,基本上都根据具体的课文特点,在感悟的基础上安排不同形式的课堂练笔,或写感悟,或写想象,或仿写等。

胡老师展示的《日月潭》品读课中,品读第三、四段感受日月潭安静后,出示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日月潭一片静谧,一切事物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这时的日月潭,就像一个小孩,睡得_____;像一位少女,睡得____;像一位贵人,睡得_______。林晓密老师《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时,在品读三句描写爱国旗的句子后,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即兴创作小诗,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_____;_______上,五星红旗 _____,_____上,五星红旗______;学生在充分感悟文章后,自然而然就有感而发。饶玲虹老师《妈妈的账单》教学中,学生感悟彼得羞愧万分后,老师播放妈妈无私关怀孩子的画片,随后让学生回忆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填写感恩卡,学生心中对妈妈的爱就不由被激发了。

2.关注课标中年段目标的"变化点"――凸显年段学习重点

参赛老师普遍关注新修订课标的"增改点",在教学中力求准确把握年段学习目标,有效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各个赛课老师能根据课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内容,对于词句理解,低年级重形象;中年级重语感。对于写字,课标提出了10分钟的硬性要求,从观摩活动中来看,教学中的写字意识普遍得到增强。不同年段的教师处理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尽一样。罗懿临老师教学《鱼游到纸上》中的生字,出示本课11个生字后,让学生给难读的生字注音,并正确抄写生字;而后让学生写认为较难写的生字,最后写认为最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徽"和"港",生字教学有层次,有梯度。这样的教学充分凸显了中年级写字教学的特点。

3.关注语文能力的"培植点"--科学指导学习方法

最后一课读后感篇10

关键词:讲读;自读; 区别;精讲;完善;结构 ;措施

初中语文课本中分为讲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文类型,讲读课与自读课各具特点,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由讲读到自读,体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规律。学生在讲读课上学习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到自读课上去运用、去实践,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课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读课的效果。自读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又是对讲读课的检验,那么如何上好这两类课呢?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自读课与讲读课的区别

初中语文讲读课教学是对学生学习语文方法的培养,通过讲解的过程对课文的整体思路分析和整理,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讲读课在课本中所占的比例高于自读课,因为讲读课的作用在于“授人以渔”,通过教授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获取的能力,只有讲读课的效率提高,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才能保证学生有能力去进行“自读”,即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自读课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中所占的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五以上,说明自读课的重要性较高。自读课是在学生通过讲读课学习后,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思路能够独立完成的阅读任务,区别于讲读课的精讲模式。在自读课部分,教师通过对自读课文的类型或内容的判断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和理解的能力。自读课实际上是对讲读课的一种巩固练习,通过自读课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巩固掌握的学习方法,完善整体语文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自读课的教学学习,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抒发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课堂主线――精讲讲读课

讲读课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内容的核心部分。进行讲读课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进行抒情题材的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掌握课文整体脉络,若何分析人物情感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体会作者的情感抒发和文笔风格,一边感受文中流露的情感表达,通过别人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情感感知。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流程进行梳理。首先,介绍《背影》作者,朱自清,在七年级学习《春》时,已经了解过作者,通过课堂提问进行简单介绍;其次,让同学进行默读,找出生字词,通过讨论或查询字典解决这一问题;然后,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掌握文章整体思路,对故事内容和思想中心进行准确把握;最后,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出《背影》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最感动你的是哪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忆与父亲之间深深的情感,是否也有“背影”一样的情感故事。通过教师的精讲教学,学生掌握学习课文的整体流程顺序,准确把握人物情感的同时,抒发自身情感,提高感知能力。

三、完善课堂结构,加强自读课教学

自读课的选择性较强,容易出现精讲和不讲两种情况发生。正确对待自读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有利于课堂结构的完善,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进行自读课教学中,教师提倡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对自读课类型的判断,结合在讲读课堂学习的知识,对课文进行整体脉络的理顺和情感的把握。

自读课学习中,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既对自读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的自读课文《台阶》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和学习,学生结合抒情类散文的学习方法展开阅读,学习流程为:默读课文――勾选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抓住人物情感――自我感受。对《台阶》整体内容进行掌握,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台阶》与《背影》之间父爱不同在哪里?通过对父亲的行为的了解,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拓展“台阶”在文中的特殊意义,为何台阶越高,地位象征越高。自读课的学习,不同于讲读课,自主性较高,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学习,与同学之间展开沟通讨论,沟通的过程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整体思路的明确以及情感的感知和抒发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