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十篇

时间:2023-03-20 05:21:42

焚书坑儒篇1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一次活埋了400多位儒生。这些儒生都是信奉儒家经典、知识渊博的精英。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因秦始皇暴戾而产生的偏见。

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曾经提到过这段历史:“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术士,即卢生之流,信奉方术之士。事实上,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推断也可以发现,秦始皇根本没有理由去坑杀儒生――欺骗秦始皇的是率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徐福,是占了便宜临走还捅了秦始皇一刀的卢生,与儒生何干?秦始皇就算做事再荒谬,他也不可能因此迁怒于天下儒生。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坑杀的方士之中有儒生学方术者。

更重要的是,“焚诗书”与“坑术士”根本就是两件事――“焚诗书”的背景是当时秦奉行法家“以法治国”之理念,而在秦朝初期,百家争鸣的余威仍在,特别是儒家日渐壮大,国内儒生时常非议朝政。

导致焚书一事被提上日程的,是儒家学者大谈“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但法家的主张却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毫无疑问,法家的主张与秦始皇的切身利益更贴近。于是,他下令焚烧普通民众藏有的《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民间私藏的《诗经》《尚书》。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掌管书籍文典的“博士”依然可以保存这些书籍。

有后世学者认为,“焚书坑儒”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公子扶苏言论该事的明确记载。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他为人良善,看秦始皇坑杀了那么多人,于心不忍,便劝父皇,说这些术士都是读孔子的,都是知识分子、国家栋梁,不能滥杀。其实这话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当时科学家和江湖骗子没啥明确界限,很多骗人的术士也读书,很多儒生也研究迷信这些东西,所以公子扶苏说他们都读孔子,其实是善意的谎言,为的是让父皇少杀几个人,落个好名声。结果没想到被后人曲解,秦始皇的名声更差了。而扶苏也因为这件事情被连累。秦始皇不喜他过分宽厚,再加上此次进言不当,便将他派到北方边境,与蒙恬一起守边疆去了。

焚书坑儒篇2

关键词:秦始皇 焚书 坑儒 影响

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毁书籍和坑杀术士以及儒士的事件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的人们只要一提到中国古典书籍,就会想到焚书坑儒事件,认为之所以很多古代文学书籍的消失和损坏都是由秦始皇所致。一直以来,焚书坑儒始终是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因为经过史学家的对历史的研究发现焚书并不是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消失殆尽,坑儒也未必是坑杀儒士很肯能是坑杀方士。

一、对焚书坑儒的理解

(一)对焚书的理解

焚书事件其实是秦始皇统一6国之后,想要加强对百姓思想统一的做法。在当时,法家学派与正统的儒家学派就秦王朝执行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还是执行分封诸侯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斗争;在当时,由于旧有的思想在新建立的秦王朝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并控制着很大一部分百姓的思想,秦始皇及其身边的权臣认为,这些思想如若不加以根除,不仅会惑乱新王朝的新思想,而且对封建专制的巩固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原因导致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下令焚尽除秦国史记之外的所有史书书籍,其中只有医学、占卜、农作物等书幸免遇难。

实际上在当时的形式来看,焚书是由于时势的变化爆发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只不过秦始皇的手段过于激烈,使百姓及其后人对秦始皇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谴责。因为从史书看来,焚书事件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决定的,每个国家的领导人背后都会有一定的智囊团,而为秦始皇出谋划策的人就是李斯,从焚书这一历史事件来看,李斯才是整件事情的策划者以及执行者,秦始皇只不过是对他提出的计划加以允许,也就说国家的统治看起来是由秦始皇一个人完成的,但是,并非如此,因为秦始皇所在社会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就是秦始皇乃至国家的利益,因此,当李斯提出有益于地主阶级利益的焚书要求时,秦始皇自然而然的就会同意李斯的要求,进而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每个朝代的建立,都会出现新势力铲除旧实力的事件,统治者都希望统治并控制百姓的思想,与其说焚书事件是秦始皇残暴专制的体现,不如与其说是地主阶级对其他各阶级实行专制的体现。况且儒家经典古书在秦朝时期数量不多,焚书令又对焚书种类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焚书事件并没有真正的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二)对坑儒的理解

对于不研究史学的人们来说,只能从小到大的所学书上知道焚书坑儒事件,而并不知道其实焚书和坑儒实则是两件事情, 认为焚书坑儒就是焚烧儒家经典书籍(比如《尚书》、《春秋》等)残暴的坑杀儒家学士的事件。实际上,坑儒事件另有说法。坑儒的起因是错综复杂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所记载,坑儒事件是因为秦始皇迷信候生、卢生等方士以为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方士并未寻得对秦始皇进行欺骗并逃跑,候生、卢生等人还认为秦始皇刚愎自用、凶残暴力,致使秦始皇勃然大怒,导致秦始皇下令拷问咸阳四百多名方士,最后将与候生、卢生两人有关的460余人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坑儒事件。

也就是说秦朝的坑儒事件原因是几个方士对秦始皇的欺骗和造谣生事引起的,和儒士并无直接关系,只不过方士逃跑之后连累了儒士,最后导致了460多人被坑杀,但是实际上对秦朝时期的儒士打击并不是很大,最为博士官的儒生依然有很多在朝。

二、焚书坑儒对史学的影响

焚书坑儒事件对历史的影响可谓很深远,人们只要提到焚书坑儒就会对秦始皇咬牙切齿,恨不能回到过去阻止他的这一暴行。那么焚书坑儒是否真的对史学有这么坏的影响呢?

首先,焚书坑儒事件确确实实使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流失,使现在很多的学术问题成为谜团,阻碍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经典古籍的深入研究。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焚书坑儒事件实质上是统治者发动的一场统一思想的运动。无论是作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统治者,要想实现国家统一,都要在文化上、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统一,特别是在秦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刚刚结束,思想领域过于混乱呈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导致秦王朝难以使统治的百姓和统治阶级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因此,秦始皇同意李斯提出焚书坑儒的计划也是顺应当时的发展的。胡适曾说过,古代的思想家,无论是哪一个学派,都有排斥其他学派思想的倾向。况且焚书事件并没有全部将儒家古籍全部焚烧,还有很大一部分得以保存,这一事件比起清朝的文字狱来说并不残忍。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焚书事件看出秦始皇是非常重视史学的。第一,秦始皇很重视史书对社会和百姓思想产生的影响。秦始皇当时为什么要同意李斯提出的“焚书”呢?就是因为秦始皇早就看出古典史学对社会、对百姓都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识到要想使秦王朝长期发展下去并繁荣昌盛就必须从思想上对百姓进行控制,防止有复国想法的人起来造反。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历史,不能片面的了解历史并作出评价。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秦王朝时期的焚书坑儒事件并不是秦始皇因为自己的独裁专制而进行的,它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进行文化统一而采取的高压政策。只不过每个领导者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方式、性质的不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一个朝代的发展不仅仅要使经济、政治、军事得到发展,还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自由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云. 论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2)

焚书坑儒篇3

史叔:

最近的宫斗剧《芈月传》掀起了战国史的热浪。剧中,秦国在楚国公主芈月的带领下日益强盛。然而,“秦漂”的楚人可不止芈月……秦帝国丞相李斯,也是来自楚国的狠角色!在史叔推荐此文后,网友们“炸开了锅”,对李斯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剧透”派

南宋人民广播电台:还好坏人没好报,权势滔天最后不也落得个腰斩的悲惨下场。

青冥凌霄:终其一生善玩权术,最后却被赵高阴了。

Klinsi_1113:最后与儿子一起被腰斩于市,也算报应不爽……

胡桃夹子丶灿恚豪钏购艿湫停极有能力,却又心怀妒忌,手段卑劣,为了自己的地位杀害同门韩非,秦始皇死后又向胡亥和赵高妥协,除掉扶苏和蒙恬,好在结局也不怎样。

不按牌路出套:焚书,焚的是《诗经》《尚书》,二者皆为歌颂历代君王和先贤的,与百家思想毫无关系。而说70年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考证,也是子虚乌有。与其说是禁锢思想,不如说是百千年来的中华文明发展之必然,国家统一,其核心思想必然也会早晚归一。

学术派

Aspirinisuseful:……李斯从儒家变成法家很正常。杀韩非而用其道则是其既是政治家又是野心家和阴谋家的明证。谏逐客书和统一六国以及他的死则证明了他是个高素质政治家,也是个不够黑的阴谋家。

王武帝1978:这个人的政治原则就是,揣摩上意,焚书坑儒肯定不是他的主意,只是借他的口说出来而已。要知道(在)古代,不经过大臣建议,君主直接做决策,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评论最火微信(2015年11月)

白起:活埋敌人40万,奇将还是罪臣?

推送时间:2015-11-05

阅读人数:1504003

史叔: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故事。秦国的大将白起攻打赵国,赵国战败,40万人向白起投降。而白起在一夜之间,将这40万人活埋了。白起在军事上确实厉害,但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军队肯向秦国投降。白起的做法反而延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

凌寒风起:

一将功成万骨枯,人类历史是一部血腥史。

胜利东二号:

古代真是人命如朝露啊。人类到了信息时代以后才真正的进入了文明社会。希望二战成为人类最后一场世界大战。

丁子:

秦王无断丞相无策,白起只是替罪羊。

4727145092:

长平一战,只放走200多人回去报信,赵国15-40岁的男人几乎全部丧生,家家出殡、户户发丧,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发下感慨:

一夜之间坑杀40万只是个说法,不是真的指只用一夜的时间……

最火微信榜(2015年11月)

遇到宋徽宗这样的上级,一定要珍惜

推送时间:2015-11-07

阅读人数:1369098

史叔推荐:他特别能够虚心纳谏,听取不同意见。他特别喜欢跟文人交往,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文人。他还是个性情中人,因为臣子字写得好,他把殿中所有的宝物都赏给了这位臣子。他混淆了文人与皇帝的身份,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同时,也成了一个昏聩的皇帝。他就是宋徽宗。

真实的潘金莲与武大郎:恩爱夫妻

推送时间:2015-11-14

阅读人数:1128775

史叔推荐:话说这武大郎武植并非矮矬穷,而是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在山东阳谷做知县。潘金莲并非潘裁缝女儿,而是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她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推送时间:2015-11-17

少林寺史上最大劫难:冯玉祥部下火烧少林

阅读人数:1016031

史叔推荐:封建时代,每逢一个朝代没落,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减弱,少林寺就很难独善其身。1928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枪炮日渐普及。一些少林弟子加入了军阀的部队,想通过武功建立功业,最后却为少林寺带来了空前的劫难。

梅毒毁掉了查理八世的扩张梦

推送时间:2015-11-04

阅读人数:745780

史叔推荐:500多年前,一场瘟疫突袭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军队,几乎摧毁了整支军队的战斗力。此后,该病在世界各地传播、肆虐,几百年间,上至国王、贵族、教皇,下至作家、艺术家和普通百姓,染病的人无数。中国人称之为“梅毒”。直到青霉素问世,人类终于找到了攻克梅毒的方法。

* 阅读人数为微信推送一周内的点击量。如您感兴趣,请关注《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查阅。

看历史电台

万万没想到!

古代人发音是这样的……

烟花:有些字的读音很像粤语。

考拉的前世今生:我认为接近潮汕话多一些。

知事躬行:汉字是一段历史,发音更是一段历史。

吴苏豫:宋代有韵书,能知道当时官话的发音。我想知道上古时期的发音是如何得到的,听着像克林贡语。

李晴:听完瞬间石化……第一首《将进酒》有些像客家话。

sri-maharaja:只是拟音,和实际情况有差距,不过从周边民族语言中的早期汉语借词和现在汉语方言的对比来看,南方地区许多种类不同的汉语方言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上古、中古、近代不同时期的汉语语素,这也造成了南方汉语的复杂程度,为研究汉语言发展提供了参考。

认真的时候:颇开眼界,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领略了诗词的意境美。大赞!

阅读历史

梅毒毁掉了查理八世的扩张梦

陈显英:

梅毒毁掉的岂止是查理八世?15世纪末期,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自美洲带回了梅毒,很快梅毒像幽灵一样肆虐横行游荡在欧洲,整500余年。各界名人如尼采、莫泊桑、福楼拜、梵高、贝多芬、王尔德都受到了梅毒的困扰。所以,影响历史不仅有王侯将相,天才狂人,更有那些本该隐匿于阴暗角落的微粒尘埃――比如梅毒。

F:

呵,要不是这些士兵酒色迷心,寻花问柳,又怎么会染上梅毒,查理八世的扩张梦也不至于那么早破灭。

猪起舞:

有一种中药叫“土茯苓”,据记载可以治疗梅毒和梅毒引发的汞中毒。

光影电台

民国刺客之王――王亚樵

麟羽:

王亚樵,侠肝义胆,真乃旧社会中一位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侠骨柔肠的绿林大哥。刺蒋、刺汪、刺宋、炸毁日本军舰、炸伤日本外相重光葵,敢说敢做敢当,无不充分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的侠士风范,值得所有人尊敬和怀念。王亚樵,真英雄也!

Mary:

他是侠客,不是政客。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也忌惮三分,于是多次派戴笠、胡宗南等人规劝,可每次的结果都令气急败坏。如果不是缺席,他早死在王亚樵策划的暗杀中。王亚樵暗杀的人都是日本高层和要员,除了暗杀他还组织民众游行,成功破坏蒋介搜刮民脂民膏的企图。

焚书坑儒篇4

小安子

大家在历史上都听过“焚书坑儒”的故事吧!“焚书坑儒”讲得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措施。首先,更该名号称:“始皇帝”,确立了自己的至高无上的皇权;其次,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一整套的官制度和政治管理体系;并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行构;再扩大军队,统一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与此同时,还遵循秦国崇尚武力;重用刑法的传统。大量征召民夫,修筑长程、造骊山墓、建阿房宫……。

可那些来自六国的书生们,不但不对秦始皇的文治武功歌功颂德;反而不断地以《诗》、《书》、典籍及先秦的“善政”为根据。讥评时政,煽动不满地威胁着政令的推行,这绝对为秦始皇所不容。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焚书、坑儒”浩劫发生了。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会群臣及众儒生,宴会上,以王维为代表的一派儒生主张实行过去的“分封制”,以李斯为代表的则主张实行“郡县制”;两派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李斯胜出!于是一场“焚书”运动开始了。大批文化古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不仅让先秦的主要典籍遭到破坏;连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及理论探索者们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坑儒”之劫。共活埋了400多人,其于一批被流放到边疆。

焚书坑儒篇5

一、注重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高中历史的知识是成体系的,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更具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条理性。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时间、人物和事件等进行有序构建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抓关键内容就能把握学习的重点,通过阅读教材上的一些解说性文字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教材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历史人物或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逸闻趣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能在某种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运用历史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养成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如此,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力量,只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产生积极且持久的学习热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如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历史人物或事件与历史图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某一历史问题;也可以运用电影剪辑的方式,将声音、图片、影像等有机组合到一起,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采用了反映这一时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英国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特点;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英国资产革命前后政治领域里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并讨论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接着让学生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除了具有国内意义外还具有哪些世界意义(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等问题),通常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理解、解答这些问题。学生采用讨论的方式,逐步完善了答案,并认识到这类问题要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和思想方面去思考。最后我又以“1688年”、“君主立宪制”两个阅读资料,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兴趣并拓宽他们的视野。这样,学生对诸如日本、西班牙、丹麦等国的政治制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此,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解答历史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开展互动学习,始终如一凸显主体

焚书坑儒篇6

关键词:宦官制度;思想阉割;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科举;八股文;李约瑟难题

一、宦官的产生及原因分析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阉人事件发生在商朝,在甲骨文中已出现“凸刀”字,其形状为用刀去势,其义与“阉”字相通。如甲骨文合集第一册第00525片:庚辰卜,王,朕(凸刀)羌,不黹死。此片为第一期作品,说明商王武丁时期就出现了阉人。[1][2]此时王宫中是否使用阉人,尚不可知。但是到了西周时期,阉人服务于内宫已经有史可考,《周礼》卷九记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当时的内宫阉人还被称为寺人、阍人、内竖等等。《策府元龟.内臣部总序》:“平王东迁,诸侯力政,霸者间起,多僭王制;晋、宋、齐、楚、鲁、卫诸国,皆有寺人;司宫、巷伯、太子内师、大阍、内竖之名,见于载籍”。由此还可见,宦官制度一开始即与专制王权——“王制”密不可分。但是,当时宦官人数不多,“宦者不过数十人,内小臣四人,寺人五人,阍人每门四人而已,不若后世之多” (《古今图书集成》卷121),而且宦官机构的设置尚不系统规范[3]。

到了秦汉时期,宦官人数急剧增加,机构的设置也渐趋系统化和正规化。仅从宦官人数来看,秦灭六国,把大量“诸侯美女”掳至咸阳,宦官人数也随之骤增。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发动政变,发兵攻入“望夷宫”,宫内“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一个宫殿之内的死亡宦官就达数十人,由此可想见秦皇宫中宦官人数之多。又据《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东汉末年袁绍诛杀宦官集团时,“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由此亦可见汉代宦官人数。秦汉时期,宦官已成为国家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宦官”之名,也始于秦。秦汉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宦官制度虽有不少变革改易,但是大多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没有脱离秦汉时代所奠定的基础[3],直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延续两千余年的宦官制度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宦官制度并非中国特产,用阉人在宫内供驱使,古代世界很多国家都曾经发生,如古埃及、西亚细亚诸国,以及稍后的希腊、罗马、波斯等,而且其活跃程度不亚于当时的中国,但上述这些国家的宦官,均较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4]。而中国的宦官制度则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并逐步得到加强,为什么?应该看到,宦官制度植根的土壤是君主专制和一夫多妻制。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的历史中,君主的权利不断得到加强,而一夫多妻制更是从来没有废除过。据《礼记》记载,周朝的制度是,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史记》载秦始皇“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于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女,以充入之”。史记正义曰: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汉书》贡禹传记载:“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其后历代统治者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宫嫔妃宫女,少则数百,多则数万人。黄宗羲曾愤怒地斥责这些名为皇帝,实则独夫民贼的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正是中国肥沃的专制土壤,造成了延续数千年的宦官制度。

二、思想阉割与肉体阉割的类比关系

古代中国统治者使用因“去势”而丧失性能力的人为后宫服务,是因为后宫嫔妃为其一人所专有,而宦官则能保证不淫乱宫闱。专制之为害至于此!统治者为一己之私,践踏人权之罪恶,可见一斑。但是相对于后宫美女来说,“天下”则有更大的价值,拥有“天下”是统治者一切特权的基础,所以,统治者把更大的精力放在了对国家的控制上,并把它作为私有之物,世代相传。自夏启“家天下”开始,“大人世及以为礼”,到了西周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人的私产。关于他们的目的,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说得很清楚了: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正像不让宦官淫乱后宫一样,防备臣民犯上作乱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在秦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之前,中国境内邦国林立,据说夏有万邦,商代有三千方国,到了殷纣时期随武王伐纣者也有八百诸侯,其后互相攻伐,相继湮灭。此时,各邦国统治者互相竞争,时刻有危机感,他既要贪婪地攫取别人的领土、财富、人口,又要防止别的邦国对自己这样做,主要的威胁在外部。因此,称王称霸的愿望使得各种新思潮和人才受到很大重视,以至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重士”、“征士”、“养士”成为时尚,思想相当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儒、墨、道、法、阴阳、名辩、纵横、兵、农、杂家等各种学派,他们互相争论诘难,又互相吸收补充,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景象。然好景不长,秦灭六国,统一海内之后,随着外患的消除,“兔死狗烹”,消除内部的威胁,已经成为“皇帝”的首要任务了。

为了达到自己家天下,传万世的目的,掌天下专制之大权的始皇帝最想让臣民丧失犯上作乱、取而代之的思想与能力。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所以让天下人丧失作乱的思想,是根本的釜底抽薪之法,那么,能不能像阉割宦官的生殖器那样,把臣民的思想阉割掉呢?这已经被历史所验证:在秦皇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的同时,执行了严厉的焚书坑儒政策。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宦官制度自秦开始逐步加强,而全国性的思想禁锢也以秦朝为始。焚书坑儒,是对中国人的第一次思想阉割,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中国思想阉割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三、中国历史上关于思想阉割的重要政策

(一)焚书坑儒

李斯是一位很有见识的臣子,他敏锐地把握到了时局和秦始皇心理的变化,他说:“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但是现在的形势却与皇帝的意愿不一致:“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李斯这番利害析说,使始皇大为称是,准许了李斯提出的焚书、禁止私学、以吏为师的建议。李斯的一个建议,就使秦帝国统治所及之处,到处点燃了焚书之火,秦以前古典文献,除了秦国的历史书籍和“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尽皆化为灰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事件。

至今学术界仍然有秦始皇是否“坑儒”的争论,实在无聊的很。秦始皇一开始对知识分子实行拉拢政策:“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其目的很明显:其一兴太平,其二求奇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这一政策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这些文学之士“越言乃三代之事”、“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因为这些人太不识时务,李斯称他们为“愚儒”;求仙药之事则“徐市费以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更为要命的是,这些人居然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默首”(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知识分子的不驯服,导致了秦始皇政策的转变。表面看来,淳于越博士分封之议引发了“焚书”,侯卢二生的逃亡导致了“坑儒”,但是其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焚书”是秦始皇政策的转折点,“焚书”之后,“坑儒”仅仅就是时间问题了。而且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坑儒不止一次,前一次是在咸阳公开坑的,后一次是在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地里用欺骗的手段秘密坑的(事见《汉书》儒林传颜师古注),所以“坑儒”是秦始皇有预谋的政治事件,并非少数人作奸犯科而偶然引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秦朝统治者几乎禁绝当时的一切思想流派:“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其二世而亡的命运。起来灭亡秦朝的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和基层官吏:“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焚书,坑儒是做得有魄力的,偏偏起事的却并不是儒——亭长,走卒,翁牖绳枢之子,田亡隶之徒,根本不读诗书的人。没有武器,他们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5]。这样看来,秦始皇的办法并不好。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敢有挟书者族”,到了汉初惠帝四年则“除挟书律”,诸子学说复苏。汉朝初年,政治上无为而治,经济上与民休息,黄老刑名之学占了上风,《汉书》儒林传:“孝文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当时,诸家学派相互斗争,献媚争宠,热闹得很。汉武时期,经过卫绾、窦婴、田蚡、鲁申公、董仲舒等人的努力,儒学一步步地占据了统治思想的地位。

且不论汉武时期儒家怎样和黄老学派斗争并胜出,从史实看,西汉初年每一代统治者治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指导思想,而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突出了一个“独”字。顾颉刚先生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6]。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汉朝统治者的意图是非常恰当的:这就像对付一头驴子,不是把驴子捆起来不让它动,甚至干脆把它杀掉,而是蒙住他的眼睛,让它在那里拉磨转圈。被捆起来的驴子是要反抗挣扎“嗷嗷”叫的,杀掉驴子就不能利用它了,而拉磨转圈的驴子就活得很幸福,也被利用得很好。汉朝统治者让知识分子拉的那个磨,就是儒家思想,而要他们转的那个圈,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

转贴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使汉代儒家经学得到重大发展,并从此成为后世历代的正统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桎梏民族思维,使学术自由从此成为后代士子的奢望,中华民族为此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8]。

虽然汉朝统治者为知识分子划了一个大圈圈,但是如何让他们进入这个圈圈是一个大问题。由于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缺陷,限制了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力。汉代统治者使用“察举”和“征辟”并辅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分为孝廉科、茂才科、贤良方正科、明经科、明法科、童子科等,设置五花八门。由于察举大权掌握在地方官吏手中,并且举荐的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制度就给了地方官吏徇私舞弊的机会,知识分子没有门第和靠山便很难被举荐。而被举荐的人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葛洪:《抱朴子》卷十五,《审举》)。至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把人按家世和才德分为九品,按品授官,更是有失公平,这就堵塞了底层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门路,以致发出“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感叹。 (三)科举考试

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天下知识分子尽被阉割矣!

从“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见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到唐太宗李世民洋洋得意的姿态。唐代科举可自由报名,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不仅使得选拔的范围扩大,而且较以前的察举较为公平。唐代考试的科目,每年分科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称制科。据《新唐书》卷44《选举上》,常科考试的过程为:“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蓍艾叙长少焉。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部试之”。唐代制科,名目繁多。王应麟《困学纪闻》说:“唐制科之名,多至八十有六[9]。通过了考试,就取得了当官的资格。所以“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干人,少犹不减干人。”(见《十通分类总纂.选举类》)。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见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

功利是学术研究的最大敌人,现代科学诸学科均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认为学术是排斥功利的。亚历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开篇就说:“求知是人的本性”,“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我们不为任何其他利益而找寻智慧:只因人本自由”。[10]古希腊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德谟克利特因为花园的美景透过眼睛干扰了自己的思想,为了思想,他毅然挖掉了自己的双眼。亚里士多德避居海峡,因闹不清海峡水流变化的原因,竟然纵身跳进海峡。泰勒斯一心思考“天体”,走在路上跌入坑里,受到妙龄婢女的嘲弄。一个青年跟欧几里德学习《几何原本》,问学了几何后有什么用处,欧几里德勃然大怒,对仆人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伽利略,布鲁诺等冒着宗教裁判所的审判和火刑的威胁从事科学研究,更是不能用功利主义的眼观来审视之。隋唐科举考试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引导了学术的功利化倾向,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也应该看到,唐宋间朝廷科举制度科目繁多,考试的范围也较宽泛,因此,知识分子的自由发挥余地也较大。如唐朝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唐代制科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不求显达)科、“高蹈丘园”(隐居丘园)科[11]。常科之中,明算科要考试《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等,道举要考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医举科要考试《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等[11]。但是有唐一代,最重要的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重诗赋杂文。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作,称为“投卷”。向礼部投献的称“公卷”,向达官贵人们投献的称“行卷”。(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进士科故实》)投献的作品,有诗,有文,也有最能表现史才、诗笔、议论的小说。《幽径录》、《传奇》以及在宋代还广泛流传的唐诗数百种,都是当时考生们的投献之作(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多次变化,但基本上是诗赋、经义并重,当时文体还是较为自由的散文形式。所以唐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主要被引导到文学方面来,中国文化以诗词文章为代表,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八股取士

明清八股取士,可以说吸收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唐太宗开科取士思想的精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类观点,古来有识之士多有论及,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拟题》:“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心,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一《明太祖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一也”;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记饶廷襄曰:“明祖以时文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入毂’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林则徐举酒相属,叹为“奇论”。[12]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可以说,阉割中国知识分子之思想最为锋利的利刃莫过于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明史记载其科举制度为:“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见《明史》卷70《选举志二.序》)八股文的题目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要求士子代圣人立言,用古代圣贤的思想和口吻,不得越雷池一步,在形式上必须按照一定格式和字数填写,毫无自由发挥的余地。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延续数百年,而今人却很少看到他们的八股文,是因为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无论公私文书、文史论著、抒情、叙事、说理等等,都不可能采用八股体裁。明清一整套苛酷、繁琐而又等级森严、集中体现出专制政治全部精神的科举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奴化、禁锢知识分子,使社会的这部分最活跃的精英力量萎缩、沉沦,他们被囚禁在程朱注疏、八股章句的枷锁中,颤栗在文字狱和科场案的屠刀下,挣扎攀爬在从童生、秀才到举人、进士的层层阶梯上,根本就丧失了唐宋以前知识分子阶层的魄力和自主精神。[13]

四、思想阉割的危害

要之,中国古代专制集权统治营造了单一思想体系的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人才选拔制度,而且最大可能地把知识分子纳入这一制度之内,从历史来看,很少有人能超脱于体制之外。

对于阉割了肉体的人,他的出路在于进宫当宦官,而阉割了思想的人他的出路也在于进宫,去当臣子,前者为皇帝服侍内宫,后者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并阉割其他的人。正如被阉割肉体的人不会产生性欲的冲动,被阉割了思想的人怎么会产生思想的冲动呢?两千多年来的思想阉割造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萎缩和活力丧失,最终导致了全民的愚昧。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昭公十八年.愚民说》当中历数了中国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最后提到:“文章”以及“明理载道”之事固无不足以自愚愚人,愚民之术亦可使愚民者并自愚耳[12]。长期的思想阉割使得明清以降中国人思想封闭,醉心名利,形同愚人,出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思想自由是学术发展的基本条件。整体主义的控制必然导致思想一律,这意味着进步的终止。波普尔说:“科学,尤其是科学的进步,不是孤立的努力的结果,而是思想的自由竞争的结果”,“进化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可供选择的物质的多样性。仅就人类进化而论,这就是‘人们有自己的偏爱和有别于他人的自由’——‘有不赞同多数人和走自己的路的自由’” 。[14]

自由是创新的基础,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大清王朝的最后百余年里,中国社会迅速走向腐朽,而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的失败,则说明一个专制而封闭的帝国,已经拒绝了任何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则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洗礼,迅速地赶超了东方的中央帝国。

近年来,讨论“李约瑟难题”的文章颇多,对问题本身也有许多争议,本文不再赘述。有人把这一问题的实质归结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灿烂辉煌的文化、科学和技术。从近代科学在欧洲产生起,中国的科学技术出现长期的迟滞。并由于科学技术的迟滞,导致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在科学史研究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中遂被称为李约瑟难题”[15]。本文从一个方面阐述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较深入地揭示其发生的机制和发展过程。

但是思想阉割的阴影并非只笼罩在科学的头上,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阉割,其危害是最终导致了民族的愚昧和文明的相对停滞。这种愚昧和停滞对于“言必称三代”、“祖宗之法不可变”,梦想“传之万代”的统治者是有利的,但是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这个被阉割的帝国已经不堪一击了。

参考文献

[1]耿铁华.先秦时期的宦官[J].内蒙古师范大学报,1955,(4).

[2]赵德馨.甲骨文中所见殷代五刑[J].考古,1961,(2).

[3]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99.

[4]顾蓉,葛金芳.雾横帷墙——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5]田家英.奴才见解[N].解放日报,1941-12-8.

焚书坑儒篇7

秦皇扫六和。

战国末年,秦军实力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六国,统一天下时机成熟。秦王嬴政执掌大权后,制定克敌取胜之策略,积极进行灭亡六国之战的准备--借助六国间的矛盾,离间了齐、楚两个大国与其他六国的联盟,使得其他六国昔日之“合纵”终成为今日之“连横”,经过秦王十年征战,天下皆定矣。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秦军攻打赵国长平。赵军统率本是名将廉颇,由于廉颇一直坚守,秦军难以攻下,便散布谣言让赵王使用没有作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的一次全军出击,使得赵军的40万大军全盘歼灭,便无力抗秦。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王嬴政从秦国的国君成为统一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后,认为“王”远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于是在众多称号前,用“皇帝”来取代了“王”这一称号,他自称为“始皇帝”。并把自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并在中央设置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秦始皇废黜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这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了。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和度量衡。秦统一全国后,规定了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全国通用货币,各国原货币一律停止使用。还颁发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解决了赋税的征收和贸易带来的不便,又用隶书字体为全国通用字体。

秦的暴政,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有人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却被丞相李斯严厉反驳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并借题发挥,指出儒生们总是说三道四,反对国家的号令。并对秦王说如不严禁,轻则影响法律的贯彻执行,重则危及国家政权的巩固。并建议把《秦记》以外的民间收藏的《诗》《书》及百家著作全部收缴销毁。秦皇便进行了全国范围的“焚书”。

由于秦皇要长生不老,听信了方士的话,让他们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却被方士欺骗,秦皇便下令追捕,把反对他的儒生与方士数百人在咸阳郊外的渭水河边上活埋了,这是历史上的“坑儒”。这愚蠢而残暴的“焚书坑儒”不能不说是秦王思想上的一个误区。

焚书坑儒篇8

在给职高导游班上古代诗词鉴赏时,发现学生喜欢怀古诗作,而怀古诗作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导游专业的学生的帮助也极大。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怀古诗作的兴趣及效率,经过多年的教学与总结,得出如下教学经验。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纵观中国古代诗歌,怀古诗占的比重并不轻,学习怀古诗,是了解历史,传承祖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何为怀古诗?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诗歌。此类诗歌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之感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怀古诗的主题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世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达到借古抒情,借古讽今。像李白的《越中览古》、刘禹锡的《石头记》等。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代英雄人物的建功立业,抒发自己相同的心愿与理想,并在作品中,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

怎样才能学好怀古诗?从本人多年的教学来看,因为怀古诗往往是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从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进而抒怀抱负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学生读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习怀古诗,必须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弄清史实。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学习怀古诗,首先要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地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例如,学习杜牧的《过华清宫》,我们首先要了解发生在华清宫里的历史著名事件:唐明皇为了博得爱妃杨玉环的一笑,不惜劳民伤财,不远千里,从南方快马加鞭赶运荔枝。

赏析章碣的《焚书抗》,就要了解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为了确保秦朝的江山牢固万年,于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并规定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由此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文化浩劫――焚书抗儒的历史事件。

其次,要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他们要么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要么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过华清宫》就是作者有感社会现实,借古讽今的作品。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赞歌,更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整首诗重在感慨世事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章碣的《焚书坑》里,一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把作者的意图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的眼里,“书”是祸乱的根源,他们以为焚烧了书籍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哪曾料焚书坑儒的结果,导致了即使有险固的关河作保护的秦国仍然避免不了迅速灭亡的悲剧,而领导这场灭秦运动的领袖,不是读书人,而是“不读书的刘项”,这是多么辛辣的嘲讽!

焚书坑儒篇9

李斯的谏逐客令全文都传下来了。我们仔细看他的这篇著名文章,他实际是不反对逐客的,他只是反对不分好坏(不辨忠奸)一律逐之(当时叫“一切逐客”)。秦王政根据“宗室大臣”们的建议,宣布“一切逐客”就是不对的,李斯上书后,他又一百八十度“一切收回”也不见得对。这至少不符合李斯上书的原意。

这就证明了,秦王政是个粗人,粗人干不了细活。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看了李斯的上书,如果看了,那就是没看懂。粗人不需要看懂什么。

纵观秦始皇,一辈子刚愎自用,只有这么一次从谏如流。而李斯一辈子阿附取容,只有这么一次,敢于谏诤。他们二人,各干了一件本不属于他们的事情。我想,这里面一定另有原因。我分析当时的情况,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上党的成蟜军已经叛变,而派去消灭成蟜的秦军将军是著名将领蒙恬,他是客士。他的父亲蒙武,自然也是客士,现在正带领大军驻扎东郡,既可威胁齐国,又可牵制赵国,使赵国不敢出兵支持成蟜。如果他们姓蒙的将领们知道他们在被驱逐之列,他们就很有可能转而支持“王弟成蟜”,联合赵国甚至齐国,打回咸阳,夺取秦王政的王位。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秦王政想到这里,至少要吓得尿裤子了,所以听说李斯上书谏逐客,他就立刻收回了成命。

建议一切逐客的是谁,史书说是“宗室大臣”。这是谁们?我们发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以王绾、冯无择为首的新出现的六位大臣,这肯定就是他们鼓噪起“一切逐客”的。由这一切逐客的鼓噪看来,这些所谓宗室大臣们,也都是粗人。

这种粗人就好比粗石器。比如有一种粗砂石,也可以凿制成器皿,诸如喂猪槽、饮马槽一类。这些东西,虽然实用,却是不登大雅之堂,他们同庙堂之器不可同日而语。如孔子称子贡是“瑚琏之器”。史载,春秋末,鲁国最弱,孔子派子贡出访。子贡一出,搅乱了天下,摆平了列国,挽救了鲁国。荀子说“秦无儒”。秦国不出这种东西。后世有过“关东相,关西将”的说法,这所谓“关西将”,也只是粗人,正是白起、王翦之类。班固的《汉书·刑法志》说白起、王翦是“豺狼之徒”。这评价不算很高,顶多是粗石器一类。无可奈何。

秦始皇一辈子没有干过一件细活儿。什么叫细活儿?这就是不但要有政策,而且要有界限。没有界限就等于没有政策。没有界限,那政策就是胡来。下面不敢不执行,只要一执行就要过火,这就是“过左”“宁左勿右”“没完没了的扩大化”,没有不“扩大化”的时候。这太可怕了。

秦始皇一生干过两件大事,第一是削平六国;第二是焚书坑儒。这都是粗人干的粗活儿。

先说削平诸侯,这里面就有政策和策略,有各种对待不同对象的具体界限。而秦始皇对六国的王族、贵族和文武大臣,从来没有分别对待,没见过他安抚、照顾或者启用过一个六国的大臣或各种人才。他把六国宫殿制成图样,砖瓦木料拆除运回咸阳,在咸阳北坂上重建起来,钟鼓美人充之,却不见他起用一个六国的大臣。难道六国只有钟鼓美人而无人才可用吗?

卢生批评秦始皇,“以诸侯兼天下”就是非法。这是很值得读者注意的。列国纷争,旷日持久,谁都知道天下要想太平,则必须归于一统。然而,“谁能一之?”孟子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当时广大的士君子群体普遍认为,只有像大舜那样的人“匹夫而为天子”(《吕氏春秋》)才有资格统一天下。《吕氏春秋》说这样的圣贤应该出自“山林岩穴之中”。你秦王政以一个诸侯,有什么资格统一天下?以什么名义统一天下?诸侯相争等于狗咬狗,狗咬狗两嘴毛。你一个满嘴狗毛的诸侯,以暴易暴,杀人盈野,怎么敢自称天子?这至少在卢生看来是非常荒唐的。秦始皇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才暴跳如雷,立即下令坑儒。

再说焚书坑儒,这事件是世界历史中的大事。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帝王时代,文字狱的时代,唯我独尊的时代。这事件来的非常突然,非常残忍,非常彻底。这三个非常,正是秦始皇的一贯风格,自然也是粗石器的标志。焚书是“守令杂烧之”,坑儒就不可能守令杂坑之吗?这都是在可以想象之中的事情。史有明文“偶语诗书者弃世,以古非今者族”。偶语就不是一个人,族更不是一个人,人头纷纷落地,这是可以想见的。说什么区区“四百六十人”,那只是一个坑里埋了那么多的儒生。我一贯不相信秦朝公布的数字。秦始皇也知道美与丑,也知道成与败。成功的事情尽力夸大,失败的事情则尽力缩小,所以终秦之世,难有一个数字让人相信。

焚书坑儒篇10

【标准发音】:bīng yóu huǒ yě,bù jí zì fén

【繁体写法】:兵猶火也,不戢自焚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是什么意思】: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成语接龙】:草木皆兵 兵犹火也,不戢自焚 焚书坑儒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