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年度计划十篇

时间:2024-03-25 11:02:22

科技年度计划

科技年度计划篇1

一、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20__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迎检工作;

2、组织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

3、力争2家企业进入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4、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5、力争申报各类计划30项。

6、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

7、继续加大专利申请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我区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

8、争创“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湖北化纤申报省级重点试验室;组织汇尔杰申报省级创新型企业;组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湖北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做好汇尔杰、世阳电机、双金、樊卫达、净天环保等企业创新试点跟踪服务;协调湖北化纤、汇尔杰等企业积极列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稳步推进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重点企业培育工作,对已列入成长路线图的4家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对经实地考评的6家后备企业,加强与省科技厅的联系,争取列入重点培育企业。进一步挖掘我区有潜力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力争申报2家企业进入全省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2、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在湖北省襄樊(樊城)新型纺织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大力培育纺织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际华三五四二高支高密高档家纺面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湖北化纤重点实验室建设,力争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使襄樊(樊城)新型纺织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真正成为纺织技术研究开发的基地、中试的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从而对整个纺织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湖北电机控制与电能质量优化装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积极推进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合作,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巩固樊城在电机控制和电能质量优化装置产业的优势地位。

3、抓好科技计划申报工作。20__年5月底是申报20__年创新基金的截止时间,我们深入企业,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这个计划资金额度大,规格高,是我们项目申报的重点。其它各类计划,根据省、市科技部门的要求,做好项目筛选、储备工作。力争申报各类计划30项。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樊城区原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后,金鹰、万洲、三五四二、汇尔杰4家企业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__年封神胶业和净天环保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__年重点做好目前已具备基础条件的百诚电气、世阳电机、双金电器三家企业的申报工作。另外,随时搜寻符合条件的新的企业,有条件的及时申报,条件暂不成熟的通过培育,完善条件,为以后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做储备,以使更多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2、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的服务力度。一是优先为其申报扶持项目;二是落实好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三是积极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排忧解难。

(三)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1、全力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鼓励支持山药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对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湖北妞妞公司与襄樊赛亚米业进一步培育其做大做强,对晶琦米业、昊坤农业、新顺天等规模稍小的企业,多引导、多服务,促进其快速成长。

2、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一是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技术服务,解决好农民农业信息技术不畅的问题,重点搞好科技下乡工作和信息网点建设;二是强化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工作,跟踪考评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的绩效情况,为科技特派员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四)提高孵化水平,推进产学研联合。

1、举办一次樊城区科技创业与人才交流洽谈会。通过这一平台展示我区“十一五”自主创新成果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推动我区全民创业热潮,提升区科技局整体形象

2、加大成果奖励申报力度。20__年,重点围绕我区航空航天新材料、电机节能及控制系统等方面培育一批高层次的科技成果申报省级科技奖励,力争在获省、市科技奖项目和层次上有所突破。同时积极培植成果项目源,为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企业做好成果鉴定工作。

3、加强创业中心文化氛围建设。在做好创业中心日常孵化服务管理工作同时,重点抓好创业中心文化氛围建设,督促入驻企业注重自身形象包装,对于有研发产品的企业,设产品、荣誉陈列柜。适时召开一次在孵企业老总座谈会,邀请区领导、科技局领导参加,加强沟通交流。同时做好创业孵化企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在科技创业在线培训系统的作用,让更多的企业使用在线培训系统。

4、完善网上技术市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把网站办得更有特色、更有实用价值,使其充分发挥科技交流、成果转化的平台作用。

5、加大科技交流合作力度。优化科技合作环境,创新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成效。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科技交流合作活动,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环境、院校为支撑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6、加强引智工作。落实“有机功能稻米生产”、“三段式二次熔融高锆耐碱玻璃纤维拉丝生产技术”和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种植与管理”3个引智项目,做好对外国专家的挑选、审查、接待和协调工作,确保外国专家顺利开展工作,发挥引智成效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迎接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区检查验收,积极创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区。

2、深化知识产权

综合服务,鼓励专利技术实施,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启动第三批企业专利“扫零工程”,知识产权工作向乡镇拓展,逐步建立乡镇知识产权工作。3、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活动。

4、继续加大专利申请工作力度,着力提高我区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

(六)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1、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2、坚持群防群治,提升地震监测能力。认真做好地震宏观观测点的管理工作和地震宏观观测点月报工作及重大节假日震情值班工作。

(七)做好-20__年度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迎检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制定了迎接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抓好科技创先各项筹备工作。

三、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1、筹备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认真做好--20__年度科技奖励、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表彰等相关工作。

2、争创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切实加强科技管理、科技服务,全面履行科技职能,做到多出成绩、多争取项目、多为企业服务,力争再次跨入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的行列。

科技年度计划篇2

由于工作竞争激烈,为了满足社会的生产力,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工作的步伐就加快了,为了使步伐的加快不影响正常的秩序,这时就得提出一种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技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模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科技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模板一

研发部20__年度工作计划过去的一年,才展公司在部门设立、硬件配臵、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必要的增补和加强。就在去年底也确定了__的批量定单,同时__x不断有批量定单的利好消息。总体看来,才展公司正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一个需要保量既保质的时期。

20__年是才展公司发展关键的一年,通过几年来的参展及推广,光纤展示柜产品的优越性正被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所认识,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生产需求。基于公司发展的现状,研发部将致力于各项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及确保核心技术的地位和成熟应用。因此本部门今年的关键词是:基础研究规范化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本部门将配合公司本年度的全局发展规划极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标准化工作

1、完善制图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完善制图标准化工作去年年末推行制图标准化以来,封面、图框、bom格式及制图标识基本得到了统一,今天x月底前完成升级方案并正式全面推行新方案。

2、结构标准化工作

为了提高生产作业人员的劳动效率,研发部从制作施工图开始将展柜常用结构归纳和总结,优化并推行标准化结构。如抽屉或门的抠手行位统一;抽屉部件结构和制作方法统一;抽侧长度根据化开料分级设定;150w光源器通风结构标准方案;35w光源器通风结构标准方案;不同跨度或长度的门和层板标准厚度及安臵结构;统一玻璃开槽尺寸;统一玻璃罩粘贴结构;包装结构标准化等等。

3、工艺标准化工作

推行工艺标准化,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减少劳动适应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批量生产效果显著。例如玻璃磨边工艺标准名称、标准尺寸;mdf做白哑/白亮/珠光漆,天然木皮或实木做开放/封闭效果的标准工艺流程、标准油漆配比、标准单位用量;冷压加厚板胶水标准用量;贴防火板标准工艺;贴木皮标准工艺等等。

4、x月底前制定物料编码规则。

5、准五金件资料库;

6、统一bom制作标准。

科技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模板二

自身建设方面:由于自己参见工作时间比较短,自身经验和处事能力、人际关系方面都需要全面提高。一方面,自己认真努力完成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查,自我监督。

另一方面,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公司同事的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会虚心向领导和各位同事请教相关问题。

工作方面:

一、公司erp的现实状况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__系统,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务,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k3,但是,现在k3系统在我们公司运行上线还处在初步的阶段。

目前,只有仓储部――仓存模块和财务部――总账模块、应收应付和存货核算,对系统实施了比较全面的应用,第一期计划范围内的公司供应链中的销售模块和采购模块,还只是用了一些皮毛,公司其他部门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另外,公司现行的k3系统编码方案规则不合理,存在中文、英文、字母和希腊文字共同组成的编码以及重码、无乱码现象。编码权限下放,造成编码规则不能很好的执行,编码混乱。公司试用一段时间的条形码也不是国际通用,给人造成产品不入流的假象。还有,因这是一期遗留项目问题,我个人对k3的相关经验不是很多,实施起来需要金蝶公司的配合。

但目前看来,配合还是有些问题需要协调。

二、x月份工作计划的安排

针对上述公司erp运作方面出现的公司现实存在的状况,整个三月份,拟计划三月底完成公司k3系统物料编码的调整工作,实现新旧代码的转换以及一期项目中的销售模块和采购模块的培训,实施和上线后相关问题的解决维护。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物料编码的调整

因年前相关工作的调整,物料编码的调整推迟了一个月,中间旧的物料编码又新增了很多,给这一块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整个物料编码的相关工作会贯穿整个三月。

这中间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我个人这方面同时做新旧代码对照和新代码审核及每天新增编码的修改,工作内容、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增加短期配合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我一块工作。另外,因为本人一直从事公司办公室、后勤等相关工作,对公司的生产线、产品不甚熟悉,中间可能有很多产品物料编码方面的问题需要和相关部门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希望本着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能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配合。

2、销售和采购模块的实施

通过与金蝶相关实施人员的协调联系,在三月份订出时间,请实施人员过来对我们这两个模块的相关使用做一下培训并跟踪指导,同时对我们的物料编码工作进行指导配合。

上线实施后,相关软件操作、运行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决和系统维护。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安排

1、定期做好k3系统服务器的维护、备份工作。保障k3系统的正常运行。针对单机用户使用k3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2、针对公司战略决策中的时间安排对20__年内需要实现信息化的部门进行调研。将第二期计划中需要上线的系统模块分四部实施:首先,与系统上线运作相关部门组成相关的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分析、调研,把相关的业务需求整理并确认实施方案。

其次,将系统能够实现的相关业务需求,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微调(企管部、相关部门配合),并对系统上线模块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在次,对上线相关模块进行测试运行,出现的相关问题有针对行的解决和完善。最后,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期的维护以及运行期问题的反馈和总结,给以后系统实施提供宝贵的工作意见和经验。

四、其他工作计划的安排

除了工作重点k3项目外,还有其他几项工作安排:

1、配合人力资源部把玉舟人力资源系统全面运行上线,实现系统化发展。

2、配合网管对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邮件服务器拟定计划,实施。

3、公司的网站进行页面的更新维护和公司的网站服务器的建立。

4、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针对公司发展提出的建议在__公司工作的两年时间里

对公司也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公司的相关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因为搞物料编码的原因,就前期对物料编码的调研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公司现在的编码比较混乱,研发部门有自己的成品编码,业务部门下定单的时候,有客户订单号和货号,生产有自己的配件编码,镀一种颜色,就会有一种编码,模具有自己的模具编码,k3系统有自己的k3编码。

一款产品,会有几个编码,好几个名字,到了一个部门,可能编码就有变化,需要编码对照,才有可能指导自己和兄弟部门可能其实是用的一个东西,只是叫法不同。这样,很不方便。

建议公司成立编码部门或者小组,对公司所有的编码进行整合,有必要的话,可以抹去客户相关编码,从订单到我们业务员手里,业务员生产下单,公司一律走自己的编码,出厂后(发货),由仓储部(物流)在使用客户相关编码对照发货。

这样切断的好处有:跟客户打交道的只有相关接口部门,这样我们公司的相关技术信息也不会外露,以后公司发展壮大后有自己的品牌以后,公司的相关编码,条形码和进销存流程也比较顺畅,避免到时再整合物料编码带来的诸多麻烦。

感觉自己有些罗嗦不清,如领导有空,有需要的话,可以和领导面谈针对此处的相关看法意见。谢谢领导。另外,建议成立公司的it部门,便于协同工作。在这个信息化加速的时代,这项举措尤为重要。

以后,相关系统上全之后,针对k3系统使用中,不利于我们工作的方面,可以对k3系统进行个性化模块设计和定制,编出适合公司口味的相关表单和流程,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化节省。

科技公司年度工作计划模板三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与公司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现在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研发部在新的一年里必须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巩固专业知识,要有新观点、新理念、新方向,新产品开发加快步伐,走得更快一些,开发部在新的一年里做好如下工作计划:

一、强化技术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要求全体技术人员熟悉公司管理制度和各项体系文件,做好和各部门的接口工作,交流思想,统一对过程控制的认识,为生产一线做好服务,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的生产目标,使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产品开发管理

严格按TS16949体系程序执行产品开发管理,通过过去一年的体系加强建设,开发部每位人员都能积极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评审,对设计的结构,工艺,电路,通过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设计机构合理,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最低成本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文件通过自审,互审,专审后发放,保证图纸和资料的准确无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开发目标

以户外水底灯产品为开发目标,PAR56产品延伸开发为支撑,多品种,多层次化开发,光源选择中小功率新品种LED为重点,电源驱动部分需要不断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持LED灯具工作的稳定性,耐久性,RGB控制方面多为智能化入手创新改善。

四、开发计划

1、以客户需求产品为开发开始,以客户满足要求为结束,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

2、全面、认真贯彻公司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及时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开发工作任务。

3、定期有针对性的对相关部门进行技术讨论、宣传及指导,达到上传下达,标准一致的共识。

4、根据客户要求及业务提供的相关质量信息,对现有的产品结构资料、技术资料及参数进行完善、修订。

科技年度计划篇3

农业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开发 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扩大内需。本年度重点支持: 1、粮、油、果、蔬、肉、蛋、奶等农产品贮运、保鲜、包装工艺技术研究; 2、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3、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研究; 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研究。 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农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专用、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满足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需要。本年度重点支持: 1、农作物新品种选育; 2、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3、主要农作物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三、优良畜禽、水产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养殖技术 发展养殖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粮食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本年度重点支持: 1、畜禽、水产资源保护及新品种引进、培育、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主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展新型兽药和高效疫苗的研制,提高药效和安全性,降低药物残留; 4、研究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无污染新型饲料添加剂和安全饲料产品,加强饲料与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四、绿色农业科技工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实施绿色农业科技工程,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本年度重点支持: 1、土壤与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 2、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的引进、研制与推广; 3、无公害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和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4、无公害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 农业高新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突破,推动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推进我省农业技术升级。本年度重点支持: 1、生物技术创造作物优异种质资源; 2、植物脱毒快繁技术和细胞微繁技术研究; 3、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 4、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技术培育改良食用菌、农用益生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 5、智能化农业研究。包括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研制、农业数据库建设、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研制开发、土壤信息系统研制、3S技术、农业灾害动态监测、评估、预报、预警信息系统等。 六、节本高效农业综合技术 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高度配套等节本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的突破,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农作物专用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标准化。本年度重点支持: 1、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质量保证技术体系; 2、设施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3、提高水、肥等利用率技术研究与示范。 七、林木、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种植技术 发展公益林和生态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条件,花卉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果树和蔬菜不仅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本年度重点支持: 1、名优蔬菜、瓜果等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名贵花卉新优品种引进、选育、快繁技术及花期调控研究; 3、采用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培育林木新品种及其苗木产业化; 4、##省特色经济林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八、重大农林病虫草害和农业灾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 农林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会给我省经济造成很大损失,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本年度重点支持: 1、重大农林病虫草害灾变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灾害风险预测技术和中、长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3、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研制及合理施药技术研究; 4、主要农作物病害诊断技术和诊断试剂研究。 九、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 我省是一个资源紧缺的省份,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是各方关注的重大课题。本年度重点支持: 1、研究建立土、水、肥演变规律监测系统; 2、农业废弃物和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3、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和集水技术研究; 4、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等综合技术研究。 十、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 重视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本年度重点支持: 1、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建立生物多样性的数据信息系统和生物资源保护及评价体系; 2、主要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培育扩繁; 3、害虫等抗药机理研究及长期监测; 4、农业标准化研究。 工业 一、能源深加工及新能源 能源是工业的食粮,也是农业、国防、交通以及人民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能源作为一种资源,特别是煤、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是有限的。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爆发能源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对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年来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清洁能源的制取和清洁燃烧技术得到重视和发展,也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点。本年度重点支持: 1、煤炭气化、液化关键技术; 2、天然气液化及应用技术; 3、煤、石油清洁燃烧技术; 4、煤、石油、天然气深加工技术; 5、新型电源技术; 6、电动专用车辆制造关键技术; 7、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8、高效节能变压器及电力、电器节能技术。 二、通信设备 1、移动通信基站重点支持以太阳能为能源的无人值守移动通信基站的开发。 2、无线用户环路系统 无线用户环路系统是一种采用先进同步CDMA技术的通信系统,主要用于公共电信网中由交换机到电话用户之间的连接,替代传统的电话线,也可独立组成专用网。本年度重点支持: (1)实现系统终端的可移动性; (2)以SCDMA系统为平台的综合应用。 3、综合接入系统 综合接入系统包含各种接入系统、家用多功能终端和宽带多媒体接入系统,可每系统单独使用,也可多系统联合使用,是电信网和广电网中用量很大的有线接入系统。本年度重点支持: (1)有线电视(CATV)接入系统(含HFC混合接入系统); (2)SCDMA无线接入系统; (3)无源光接入(PON)系统; (4)塑料光纤接入用户系统。 4、波分复用系统 波分复用系统(WDM)是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设备。具有超大容量,系统升级容易,升级时能大限度地保护已有投资;对数据率透明;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本年度重点支持有下列功能的设备: (1)采用开放式系统; (2)可与任何厂家的SDH设备、准同步数字系统(PDH)设备兼容; (3)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实时监测各站的状态,与SDH网管兼容。 5、无线IP通信产品 无线IP技术是目前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产品包括:无线IP接入设备、无线IP路由器、个人移动网络终端及配件等。本年度重点支持: (1)无线IP接入设备; (2)无线IP路由器; (3)移动网络终端及配件; (4)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 6、智能通信网络 智能网络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设置的由软件实现的附加网络系统(包括现有的公用电话网、移动网及宽带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等),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快速开发新的市场和高收入的业务。智能网已在全国固定电话网上大规模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移动智能网工程建设正在启动,预计两年内将发展到上千万用户、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现有智能网技术及移动智能网产品的基础上,本年度重点支持: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SM移动通信的智能网CAMEL产品的产业化;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CDMA移动通信网的智能网WIN产品的开发; (3)IP智能网产品。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 1、信息安全产品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本年度重点支持: (1)网络安全及系统防护技术与产品 (2)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3)数据库加密技术 (4)网络预警系统 2、网络产品 网络产品包括网络管理及监控软件、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软件、路由器、集线器、网卡、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等。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综合化、高速化、多媒体化的速度加快,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目前,我国虽在产品的技术档次、种类、产量规模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从网络系统安全及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开发国产网络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开发、生产各种不同用途、性能的局域网交换机(Lan Switch)、集线器(Hub)、网卡、网络数据交换设备; (2)开发、生产数字用户接入服务器; (3)计算机网络管理产品; (4)IP业务管理软件平台; (5)高性能安全网关产品。 3、路由器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枢纽。它负责联接各种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网,转发和沟通来自这些互相联接的不同传输网络的信息,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和交流。本年度重点支持: (1)提高和完善产品的功能、技术指标; (2)开发中低端路由器性能测试工具,完善产品的测试手段; (3)提高中低端路由器产品的设计技术,完善生产工艺和规模生产技术; (4)开发自主版权的网络互联设备的专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安全管理等软件,以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率、可靠性、安全性和互连互通性; (5)高性能安全路由器。 4、宽窄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带宽需求的增加,网络宽带化已经成为必须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市场的变化确定所开展的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有效地管理,是经营者需要加以重点考虑的内容。 由于我国电信和互联网的管理体制不同于国外,而且目前国、内外的业务管理系统仅局限于窄带业务管理,因此开发能兼容窄带业务的宽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将用户的管理、网络和业务的计费、网络的管理、资源的分配和经营者的决策支持系统融为一体,有利于帮助网络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迅速、准确地获取网络运行报告和经营信息,提高服务质量,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本年度重点支持: (1)动态宽带分配技术及产品; (2)安全接入技术及产品; (3)网络管理技术及产品; (4)网络分析技术及产品; (5)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及产品。 5、PDP和新型LED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等离子彩电、LED大屏幕等产品。促进等离子彩电发展上规模,并带动等离子彩电显示平板玻璃等配套产品的发展;拓展LED大屏幕产品系列,扩大固定大屏和车载大屏的生产规模,提高国际竞争优势。本年度重点支持: 等离子彩电、LED大屏幕等产品。 6、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ITS)是为监控公路(网)车行状况、疏导路面交通而设计的专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公路(网)ITS包括:为采集和处理路段车行状况及气象变化等数据、图像信息而设置的监控系统;为传输这些数据信息而设置的公路(网)专用通信系统;为提供警示、管理等情报信息而设置的路况公告系统;收费结算系统。公路(网)ITS涉及数据信息监控管理总中心、区域分中心、收费站或监控站等三层设计内容。本年度重点支持: (1)为国产化ITS而开发的关键设备、关键技术; (2)适合多业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网使用的收费结算系统; (3)公路(网)收费系统; (4)已产品化集成的公路(网)ITS系统。 四、计算机与软件产品 1、基础软件 本年度重点支持: (1)Linux的研究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中文支撑软件与技术; (3)中间件、控件技术与产品。 2、工具软件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各类背景的CAX(包括CAE、CAD、CAPP、CAM和CAT等)工具软件; (2)电子辞典; (3)程序设计、测试等网络工具软件。 3、应用软件 重点支持与政府、农业、金融、税务、公安、电信、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领域结合的应用软件,尤其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税务管理等方面的软件产品。 4、软件工程技术 重点支持:研究软件策划、开发、生产等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推进以构件为基础的软件工业化生产,实现优化的集成方案,促进和提高软件企业在大型、关键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方面的能力。 5、专用计算机 结合我省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展,重点支持: (1)网络计算机; (2)税控收款机。 6、专用防护卡 重点支持青少年健康上网防护卡等产品。 五、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关键材料 1、微电子元器件 微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微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封装等方面的水平,生产片化,小型化的元器件产品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年度重点支持: (1)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及消费类电路; (2)电力电子器件; (3)片式电阻、片式电容; (4)微波器件及电路。 2、光电子元器件 光电子器件是光通信的基础,为促进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向更多更高性能发展,以满足通信领域发展的需要。本年度重点支持: (1)光滤波器和隔离器; (2)光交叉连接和光分插复用系统; (3)液晶平面显示(LCD)及其配套部件和材料; (4)发光二极管(LED); (5)光通信用激光器。 3、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根据电子元件向高强度、高稳定、高可靠、轻量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生产规模与投资强度适度和市场前景好的电子信息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多晶硅; (2)8硅单晶及抛光片; (3)三氟化氮(NF3); (4)氢氧化亚镍; (5)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4、新型显示器件 本年度重点支持: (1)薄膜真空显示器; (2)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屏; (3)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屏; (4)提高发光亮度及发光的均匀性、稳定性。 5、新型电池 重点发展手机、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等专用电池,本年度重点支持: (1)锂离子电池 (2)镍氢电池 六、生物技术 以基因工程、红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支柱产业。 1、优质高产菌种选育及应用 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构建优质高产新菌种,开发新型生化产品,并加快其在食品、轻工、农业、环保等行业的应用。本年度重点支持: (1)发酵法生产功能性代谢产物; (2)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 (3)生物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2、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近年来工业有酶制剂发展很快,尤其是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应用范围和领域迅速扩大。通过增加酶制剂新品种,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是实现工业酶制剂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本年度重点支持: (1)洗涤用酶制剂的开发与生产; (2)纺织造纸用酶制剂的开发与生产; (3)食品用蛋白酶、工业用纤维素酶、高温淀粉酶。 3、生物分离技术及成套设备 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等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如大孔树脂等,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是目前产业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年度重点支持: (1)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等。 (2)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等。 4、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发酵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很大。本年度重点支持: (1)味精、氨基酸、抗生素等发酵工业过程在线优化控制系统及多参数生物传感器在线监控系统; (2)科研用生物传感器。 5、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以及膜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淬取技术,加快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化工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大豆、玉米等综合利用开发生产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七、新型材料 1、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应用纳米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纳米材料理化研究、纳米材料的检验、纳米材料在陶瓷、耐火材料摸具、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新型合金材料 新型合金材料品种多、性能优越、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本年度重点支持: (1)钨钼基合金材料; (2)镁合金材料及制品; (3)高性能、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 (4)特种功能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3、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性能功能化、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泛,改变了传统金属材料发展潜力的不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本年度重点支持: (1)电子陶瓷复合材料; (2)纳米复合材料; (3)铝、镁基复合材料。 4、超细粉体材料 随着无机矿物及金属粉体的超细化,使这些粉体具有了许多特殊功能,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同时,超细粉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可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并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本年度重点支持: (1)钼、镁、铝等超纯、超细金属微粉; (2)金刚石微粉; (3)氧化铝微粉; (4)二氧化硅微粉。 5、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产品品种多,市场前景好。本年度重点支持: (1)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2)新型防水密封材料; (3)环保型、功能型装饰材料与涂料; (4)新型墙体材料。 6、优质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优质耐火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本年度重点支持: (1)特种窑炉专用耐火材料; (2)特种功能耐火材料; (3)高性能浇注料; 7、新型超硬材料 超硬材料是我省的优势产业。新型超硬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本年度重点支持: (1)亚微米及纳米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粉体的提纯及分散技术; (2)亚微米及纳米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粉体的工业应用技术; (3)自锐性金刚石磨料及其新型磨具的研究开发; (4)自锐性立方氮化硼磨料及其新型磨具的研究开发。 8、先进陶瓷材料 先进陶瓷是指采用精制的高纯、超细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技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产品。广泛有于电子、计算机、通信、激光、机械、化工、纺织、汽车、能源、医疗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先进陶瓷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很广,本年度重点支持: (1)厚、薄膜电路用低成本、高导热率、高绝缘氧化铝和氮化铝基片; (2)高性能结构陶瓷。 9、人工晶体材料 人工晶体又称合成晶体。许多单晶体具有各种独特的物理性质,且能实现电、光、声、热、力等不同能量形式的交互作用和转换,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人工晶体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半导晶体、压电晶体、铁电晶体、激光晶体、光学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电光晶体、磁光晶体、闪烁晶体等。本年度重点支持: (1)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应用与开发; (2)技术含量高、性能优异的金刚石膜制品; (3)具有高阻挡射线本领、高发光效率、高分辨率、高响应速率的闪烁晶体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10、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同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新型玻璃是高新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别是光电子技术开发的基础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光功能和光传输功能玻璃; (2)电磁、磁光、光电、声光、压电、高强度玻璃; (3)生物化学功能玻璃。 11、无机涂层 以金属氧化物、金属间化合物、难熔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及金属的粉末为原料,用各种方法加涂在各种结构底材上,保护底材不受高浊氧化、腐蚀、磨损、冲刷,并能隔热或有新的光、电等性能的一类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1)机械零部件表面改性工艺技术及材料和其在工业上的运用; (2)隐身、热障、红外辅射等功能涂料及其涂层技术。 12、有机及精细化工材料 (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 塑料、新型橡胶及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在国防工业、航空、交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年度重点支持: ①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 ②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应用; ③耐极限条件的功能橡胶及制品; ④新型合成纤维及高功能性纤维; ⑤纳米有机高分子材料。 (2)新型催化剂及载体 催化技术是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本年度重点支持: ①高效乙烯工业用净化催化剂; ②聚烯烃及其它聚合用高效催化剂; ③新型高效有机及精细化工催化剂; ④新型环境友好化工工艺催化剂; ⑤以汽车尾气处理为主的环保催化剂; ⑥与上述催化剂有关的原材料及化学品。 (3)电子化学品及其它有机新材料 电子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配套性强的有机材料。本年度重点支持: ①高分辨率光刻胶; ②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 ③与彩色感光材料有关的化学品; ④能够增加石油采收率的化学品; ⑤手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 八、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生存发展的技术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技术。 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为刚性自动生产线向多品种混流成批量的柔性自动生产线过渡奠定基础。本年度重点支持: (1)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关键技术的开发:结合汽车、机械及电子等产品生产的需要,开展焊接、喷涂、装配、搬运上下料等工业机器人,开发低成本简易机器人产品、关键零部件及智能感官装置; (2)工业机器人示范作用:结合工业机器人典型示范应用工程,开发工装夹具及周边设备; (3)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制造微型机器人。 (4)其它领域机器人产品开发及应用。研制开发在恶劣环境和人不可进入的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如用于农业、森林防火、核幅射和有毒环境、管道检修和维修机器人及医用、家用等服务机器人。 2、数控加工技术 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可以加工以往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的零件,可以实现单位件、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为整个制造业提供现代化装备的关键基础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数控机床关键部件: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刀架、刀库及机械手和立卧转换主轴头等; (2)数控系统高性能、结构化、商品化软件包开发; (3)高性能加工软件包,例如:RTCP软件包,复杂曲面编程加工等;扩展应用领域,例如:纺织机械、包装机械、激光加工控制等; (4)数字化的高可靠、高性能和高转速的主轴驱动装置开发; (5)高性能的伺服电机:直线电机和直线驱动电机及其高速精密控制单元的研发。 3、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机械基础件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及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重要基础。发展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是以提高机械基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中心,开发具有无泄漏、无污染、低能耗、高可靠性、低噪音、高精度、高寿命的新一代机械基础件,满足为重点主机和重大成套设备配套的需要。本年度重点支持: (1)液体传动技术装置:行走机械静液传动和负荷传感技术(如超高压柱塞泵和马达,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高压多路换向阀等);电液伺服比例技术(如永磁马达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比例阀、集成化伺服驱动系统等);重点工程配套新型气动元件(如汽车专用气动元件、智能型气动力隔膜阀、组合气缸及模块化机械手功能部件等); (2)精密模具:采用CAD/CAM/CAE技术和高效、高精工艺及其装备,开发大型、复杂、精密成型模具和高速、精密、长寿命冷冲模具。 4、激光加工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在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高质量、高并行率等优点。本年度重点支持: (1)激光切割技术产品; (2)激光焊接技术产品; (3)材料激光表面变性处理; (4)激光开槽(Laser Caving)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产品。 5、电力电子设备 电力电子设备主要由电力半导体器件和控制模块构成,能对电能进行各种变换、控制和调节,具有节能、省材、高产的特点,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设备。电力半导体器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晶闸管类器件,主要有:普通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等;另一类是晶体管类器件,主要有:大功率双极型晶体管GTR、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市场将增长30%以上,每年需求量达6000多万只,其中增长较快的是SCR、IGBT、MDSFET、IGCT等器件: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的趋势是:大容量化、高频化、智能化、小功率器件芯片方片化。模块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智能控制化、绿色环保化。本年度重点支持: (1)大容量晶闸管类器件的批量生产; (2)新型器件IGCT、IGBT的应用; (3)功率器件方片化制造技术的应用; (4)大功率器件及模块的配套件(如:散热件、绝缘件、保护件、驱动器等)的批量生产; (5)智能控制模块的开发; (6)采用功率总线技术集成的高可靠模块的开发; (7)智能化、高可靠、高电压、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 九、化学工业技术 (一)农用化工 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为保证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农用化工包括化肥、农药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化肥多元素、高农度、专用、缓释复混肥技术和产品开发;BB肥(掺混肥)的基础粒肥制造掺混技术及产品开发;螯合、专用、新型微肥开发。 2、农药环保型农药制剂与助剂开发;双氧威原药及新型制剂开发;四氢酞酰亚胺类新型除草剂的创制与开发。 (二)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龙头,是为有机化工、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提供原料的工业,虽然我省油气资源有而不富,可以利用国内外资源,弥补不足,石油化工仍应为优先发展领域。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发展方向应是发展石化装置提供的产品(也包括从国内外取得的石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为现有大型石化装置提供服务,主要是开发、能潜代这些装置应用的进口化学品,以这种方式使石油化工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年度重点支持:尼龙66色母粒生产技术;聚酯生产工程技术;100克工艺苯酐生产技术;高纯氯乙酸、醋酸乙稀产业化工程;分子氧催化氧化环已稀(环乙烷)生产已二酸新技术及催化剂推进工程。 (三)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是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具有功能性和最终使用性的产品,有40多个门类,属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也是21世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年度重点支持:苯氢化制环已烯的催化剂研制开发;环已烯水合制环已醇催化剂的研制开发;环已烷或环已烯一步氧化法制已二酸的研制开发;合成氨厂用脱硫、变换、氨合成新型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新型造纸化学品的研制开发;无污染皮革化学品的研制开发;速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及应用的研究;高分子量低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开发;环已烯衍生物及其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无污染制革工艺和助剂的研究开发;液相催化加氢制对苯二胺的研究开发; (四)化工共性技术 在化学工业中,有许多化工产品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的技术,称之为共性技术。近些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开发了一批新的共性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十五期间以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结合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有选择地开发和掌握共性新技术,对赶超国际化工技术先进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新分离技术。它是获得高质量、高纯度化工产品的重要手段。重点是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变压吸咐分离技术等。 2、聚合物改性技术。重点是共混技术、共聚技术、表面处理技术。 3、精细加工技术。重点是超细合成技术、超微细粉体技术、超纯物质加工与纯化技术 4、新型节能技术。化工节能对解决我国能源的供需矛盾意义重大,重点是热管技术、热泵技术、贮氢新技术。 5、新型环保技术。化工行业既要为本行业提供清洁工艺和三废治理技术,又必须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和产品。重点是:新型生化技术、新型液膜技术、萃取技术等。 (五)化工机械技术 本年度重点支持:各种化工单元设备和专用设备。环境保护专用技术设备;链式斗提固体输送技术设备;开发炉、机、塔、器泵先进制造技术。 (六)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金属氧化物、金属间化合物、难熔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及金属的粉末为原料,用各种方法加涂在各种结构底材上,保护底材不受高浊氧化、腐蚀、磨损、冲刷,并能隔热或有新的光、电等性能的一类材料。一般无机涂分为保护涂层和功能涂层两大类。按成分有玻璃质涂层、陶瓷涂层、金属陶瓷涂层、金属间化合物涂层、无机胶结剂涂层以及复合涂层等。在宇航、航空、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典型的无机涂料有红外线辅射涂层、人造卫星热涂层(温控涂层)、高温绝热涂层、热处理保护涂层以及防腐蚀涂层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 机械零部件表面改性工艺技术及材料和其在工业上的运用; (2) 隐身、热障、红外辅射等功能涂料及其涂层技术。 (七)有机及精细化工材料 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塑料、新型橡胶及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在国防工业、航空、交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年度重点支持: (1)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 (2)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应用; (3)耐极限条件的功能橡胶及制品; (4)新型合成纤维及高功能性纤维; (5)纳米有机高分子材料。 2、新型催化剂及载体。催化技术是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 本年度重点支持: (1)高效乙烯工业用净化催化剂; (2)聚烯烃及其它聚合用高效催化剂; (3)新型高效有机及精细化工催化剂; (4)新型环境友好化工工艺催化剂; (5)以汽车尾气处理为主的环保催化剂; (6)与上述催化剂有关的原材料及化学品。 3、电子化学品及其它有机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配套性强的有机材料。按使用范围可分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用材料、印制线路板生产与组装用材料、显示器件用材料三大类,包括特种高分子材料、专用橡胶件、特种气体、光刻胶、专用试剂、封装材料、电子粘结剂、清洗剂、印刷线路板用化学品、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等。 本年度重点支持: (1)高分辨率光刻胶; (2)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 (3)与彩色感光材料有关的化学品; (4)能够增加石油采收率的化学品; (5)手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 十、纤维材料与纺织品开发 通过开发资源可再生的绿色纤维、改进提高功能、差别化纤维材料的性能、提高纺织面料的绿色天然效能,开发新型产业纺织材料,拓展行业领域,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年度重点支持: 1、绿色纺织材料及纺织面料 (1)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开发:如聚乳酸纤维、竹纤维等; (2)新型绿色纤维纺织工艺及面料开发; (3)纺织材料的绿色染整助剂及环保染整工艺开发; 2、蛋白纤维材料的开发研究 (1)纤维素基的大豆蛋白纤维及其面料的开发研制; (2)大豆蛋白纤维仿真(丝、毛、羊绒)高档抗皱纺织面料的研究开发; (3)牛奶蛋白纤维及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 (4)羊毛角蛋白纤维再生研究开发; 3、功能性纺织材料、产业纺织材料的研究开发 (1)超细纤维、功能性纤维材料及功能纺织品的开发研究; (2)纺织品功能性染整助剂、染整工艺技术开发研究; (3)用于农业、水利、公路等土工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4)用于医疗卫生、汽车内饰、运动旅游纺织品的研究开发; 4、纺织新工艺技术 (1)新型聚集纺纱技术开发研究; (2)新型环保浆料及上浆技术研究开发; (3)清洁纺织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 (4)新型纺织技术研究开发,如高效能精梳、低捻气流纺等; (5)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开发。 十一、轻工、食品 轻工、食品行业是我省较大的传统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任务很重,科技工作的重点应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名、优、新、特产品,以及出口创汇产品,本年度重点支持: 1、造纸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新型造纸助剂研制; 2、皮革鞣制新技术及高档皮革制品开发;纳米材料在皮革制品中应用研究; 3、改性塑料制品开发;防雾、防尘长寿聚烯烃棚膜开发; 4、绿色食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白酒风味改良剂,油炸方便面降油技术,高压灭菌技术,活性红茶菌生产技术; 5、食品加工关键设备研制; 6、新型高性能小家电产品开发; 7、高档陶瓷制品及珍珠岩在陶瓷上应用研究。 十二、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在线运行电网设备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一是馈线自动化,使配网能实现故障自动隔离,网络重构及运行方式的自动监视、调整和控制;二是配电站自动化,使配电站的运行实现远方监视与控制,提高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三是配网管理自动化,包括配电运行信息的远方采集,运行状况的监视以及网络分析的运行决策。 1、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包括配电网的高压、中压和低压3个电压等级范围内线路的自动化。重点放在量大面广的10千伏中压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本年度重点支持: (1)运行状态监测:正常状态监测的数据主要有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量和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是实时的,监测装置一般称为线路终端(FTU)。配有信道设备时,这些数据可以送到控制中心或分中心处理;在没有信道设备时,可以保存在终端就地显示或人工采集加以监测; (2)远方控制:远方控制可以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所谓集中制,是指从线路终端(FTU)获得的信息,由控制中心通过专用软件进行判断作出控制,也称为主从式控制;分散式是指FTU根据馈线中信息(或U-T或I-T),对所控开关设备进行控制,这是自动化的初级阶段。控制方式的选用要考虑配电网结构、线路间相互联络可能性,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等因素。 2、配电站自动化 配电站数量多,分布广。它既是中压配电网中的负荷,又是低压配电网的电源。配电站实现经济运行,确保其安全供电,对满足用户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年度重点支持: 配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 3、配网管理自动化 配网管理自动化是指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和设备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管理,从信息角度看,它是一个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系统,它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人机界面、通令规约上遵守现行的工业标准,是一个开放系统。本年度重点支持: (1)配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为了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应把配电网的设备和运行信息与地理信息、自动绘图(GISW/M)相联系,将使配电网信息的含义表示得更直观,也对运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2)集中式的配电管理系统:由一个配电自动化主站,实行对整个配电网的数据采集,并和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用户自动化集成为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称为集中式配电管理系统(DMS)。整个配电自动化由一个一级主站、若干个二级主站以及若干个子系统,如用电管理子系统、负荷管理子系统等集成,这样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也是分层和分布的,这种结构最适合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该系统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运行状态监测,停电管理,负荷管理,网络重构,与相关系统通信。 4、配电网负荷调峰自动化 配电网调峰手段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重要手段,抽水蓄能电站,尤其是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极为适合配电网的调峰。鉴于抽水蓄能电站在负荷中心,起动快,负荷跟踪迅速,在2-3分钟内可以满足配电网调峰的需求。本年度重点支持: 研制新型集成、灵活、智能化的启动、运行控制器,以满足高可靠性、经济性能好的配网调峰。 5、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以往各自独立的二次系统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开放式方向发展。电力系统是传统产业,通过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提高运行水平及管理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前提是采用数字化设备,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原有的设备及系统进行技术提升,通过采用高级应用软件,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管理水平。信息化技术包括:数字化产品(包括:一次设备的控制部分、继电保护设备、电测量传感器及监测仪表产品等),发电厂、变电站及配电网的自动化信息网络,提高发电机组运行效率、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优化控制软件,提高设备运行维护水平的状态检修软件,提高厂、站运行效益的经济评价软件以及配电网管理软件(EMS、DMS及GIS)等。 基于我国电力行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特点,本基金提倡中小企业本着有限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配套协作的精神,鼓励具备软件开发能力的企业,围绕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JAVA技术、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分布计算技术等,开发具有一体化、跨平台特征的系统软件和高级应用软件,鼓励硬件生产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开发具有较高通用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可靠性的多功能智能设备。 6、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最优运行状态。它对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服务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常规设备的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产品开发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化开关柜; 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终端设备; 采用小型化技术和新型原理的开关操动机构及其智能控制单元。 (2)采用数字化及现场总线技术的状态监测产品 采用新型原理的电流、电压传感器,如:采用罗戈夫斯基线圈、光一电效应、磁一电、霍尔元件、电阻分压等原理。其输出可直接与数字化设备接口; 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及监控仪表; 电能质量检测、控制与综合治理设备。 (3)用于柔性(灵活)输变电系统的新型装置的开发 潮流控制器、无功功率发生器、动态电压恢复器、配电网调理装置等。 (4)通信方式及通信网络技术及产品开发 开发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配电网络通信技术及产品(如: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系统PLC等)。 十三、制造业信息化 根据我省制造业信息化的需求,建立二次应用研究开发与技术攻关体系。完成如下五大类16项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为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为示范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成熟、成套的技术和软件平台。 (一)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 1、面向典型产品,开展CAD/CAE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专业化CAD、CAE应用软件。 2、工业设计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形象技术及CAD、产品造型技术及CAD快速成型技术及CAD系统。 3、开展产品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建立3-4种典型新产品的数字化模型。 (二)基于PDM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 1、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应用研究,开发模具网络化设计软件; 2、面向行业和中小型企业,开发完成4-5个基于PDM的应用集成系统。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 面向流程型企业和离散型企业,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系统(重点开展典型行业的企业模型和新型ERP实施方法的研究)。 (四)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 1、研究开发基于网络的企业协同与异地设计制造的支持平台; 2、面向流程企业,开发先进的生产过程控制软件,使其商品化; 3、面向流程企业,研究开发产品配方专家系统; 4、开展制造自动化

科技年度计划篇4

今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完成了科技进步目标责任状所下达的指标任务,为我市全面冲刺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 一、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突出重大项目申报,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科技年度计划篇5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着、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着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着、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着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科技年度计划篇6

关键词: 台湾地区;防灾;科技计划

一、 台湾推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背景

台湾属亚热带地区,台风频繁,每年平均约有3.6次侵台,近年台湾的台风灾害损失,平均每年约为200亿元(台币,下同)。同时,台湾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之处,属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频发的地区之一。世界银行2005年曾有报告指出,台湾地区有73%土地及人口曝露于地震、洪水及旱灾等或其它自然灾害,在世界上属于易受自然灾害伤害的地区之一[1]。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统计,从1958年起,台湾几乎每一年都有自然灾害的伤亡及损失。其中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为1999年发生的“921”大地震,有2,415人死亡;其次为1959年发生的“八七水灾”,造成667人死亡;第三为2009年8月的“莫拉克”台风,共有643人死亡 [2]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给台湾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例如,1959年8月7号受台风“艾伦”影响,在台湾引发了“八七水灾”,官方统计损失高达35亿元以上,约占当时“国民”所得的11%[3]。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近100年来台湾西部发生的最强烈地震,有关方面预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将高达数百亿美元[4]。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台湾“国科会”曾于1982年推动了五年一期、共计三期的大型防灾研究计划,为台湾相关自然灾害的防救工作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也培育及凝聚了防灾科技人才。但由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快速变迁,对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逐渐增高,当局也认识到必须尽快研究制订出更加具体有效的防灾救灾对策,并加强将防灾科技研究成果落实于防灾业务。1996年召开的台湾第5次“科技会议”,形成了“加强防灾科技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特别是跨领域任务导向的整合研究,以‘国家型’计划推动”的建议。在1997年台湾首次设立的四项“国家型”科技计划中就包括了防灾科技计划。

二、 防灾科技计划的设立和终止

防灾科技计划是台湾的第一个“国家型”科技计划。台湾“国科会”在1997年正式设立防灾科技计划,并将1998年定为计划的预备年。防灾科技计划作为跨部门、跨领域的整合型计划,由“国科会”与防救灾业务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研拟、推动与执行防灾减灾有关的上、中、下游的科研工作,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整合,落实应用于防救灾业务上,以期提升台湾整体的灾害防救科技效能。

该计划分别于1999~2001年、2002~2006年执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计划投入的总经费约34.1亿元(第一期计划7.5亿元、第二期计划26.6亿元)。参加该计划执行的台湾行政部门有“国科会”等十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属机构,设立有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管理整个计划的实施工作,开展的研究项目总数超过1,200个。台湾“行政院”于2003年在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办公室的基础上宣布设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该计划的运作管理。此后,由于防救灾科技研究与落实应用导入常态运作,防灾科技计划在执行两期后于2007年终止执行。该计划结束后,由“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全台灾害防救研发力量的整合与强化,协助政府拟订有效的防救灾对策,提升社会的整体抗灾能力。台湾有关部门还共同研拟了“强化灾害防救科技研发与落实运作方案”和“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作是防灾科技计划的后续计划。台湾防灾研究工作推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三、各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情况

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实施的时间为3年,自1999年至2001年止。总经费约10.4亿元(含预备年2.9亿),由台湾“内政部”、“交通部”、“经济部”、“财政部”、“农委会”、“教育部”、“卫生署”、“环保署”、“公共工程委员会”、“国科会”等10个行政部门的13个单位共同推动。主要目的是结合相关部门,有系统地推动上、中、下游科技研发工作,整合研发成果,使其转化成可落实应用于防灾业务的技术。

计划第一期的工作以对台湾地区威胁性最高的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为研究对象,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泥石流)、防震、防灾体系(含防灾体制、防灾资讯系统)等3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数据库;

(2)研发灾害潜势的评估方法,并据以进行全台灾害潜势分析;

(3)选择示范区进行危险度评估及灾害情况模拟,以确立灾害危险度评估与灾害情况模拟的方法,作为今后划分危险区的依据;

(4)以潜势分析与情况模拟成果为基础,建立一套决策支持与展示系统,供相关行政机关与民间机构应用;

(5)研拟示范区的防救灾计划,为相关单位提供执行防救灾业务的依据,并对防救灾业务单位依计划的实际操作结果进行验证,以确立作业模式;

(6)针对现行的防救灾体系及其运作、防救灾相关法规等进行评估、检讨,并参考前述危险度评估、情况模拟等结果,提出现阶段的改善建议,作为今后继续改进防救灾工作的指引。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为期5年,于2002~2006年期间执行。第二期计划延续并强化第一期计划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持续推动防灾科技的研发,另一方面促进研发成果与防救灾实务的结合,以加速台湾灾害防救水平的提升。第二期总经费约为26.6亿元,由台湾“国科会”、“灾害防救委员会”、“农委会”、“公共工程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卫生署”、“环保署”、“内政部”、“经济部”、“交通部”、“教育部”等12个行政部门的18个单位共同推动,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较计划第一期有所调整。此外,第二期计划还将“921”大地震的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纳入,补充当时灾害防救的缺失并希望能有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推动。

第二期计划规划的研究内容基本上保持了第一期计划的规划思路,即分为防台(含气象、防洪及坡地等3个研究群)、防震(含地震及地震工程等2个研究群)及体系(含防救灾体制、社会经济及防救灾信息等3个研究群)等3组8个研究群。第二期计划的课题架构将包括7项课题主轴,其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落实课题。第二期计划通过检讨第一期计划及其成果,就其中完成度较高且可运用的研发成果,研拟转移、应用到各县市政府防救灾实务的课题,并进一步研议相关配合作业使地方政府能主动参与和投入适当人力与资源,以建立防灾科技研发成果往下扎根的移转模式,落实第一期计划的研发成果。

(2)加强扩充课题。第二期计划以第一期研究成果为基础,规划了待强化或扩充的研发课题,在既有的研发成果上再力求精进,以增加其成效。其次,由第一期计划的推动及“921”大地震的经验发现和社会经济相关课题的研究,在灾害防救计划的研拟与相关工作的推动十分重要,故第二期计划将扩充此领域的研究范围。

(3)“921”震灾课题。就“921”大地震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所面临的诸多课题进行检讨,选择其中有助于强化台湾地区灾害防救水平及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的课题,拟订相关计划进行研究,此类研究将着重其时效性与优先级。

在1999~2006年期间,防灾科技计划的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详见表1:

表1 1999~2006年台湾防灾科技计划年度经费及研究人力投入统计表

年度 经费(亿元) 人力(人年)

1999年 2.129 534

2000年 3.049 550

2001年 2.330 558

2002年 4.952 1528

2003年 5.355 1632

2004年 5.558 1839

2005年 5.189 1530

2006年 5.498 1625

数据来源:台湾《科学技术年鉴》

四、防灾科技计划成果简介

通过两期防灾科技计划的执行,已获得若干具体研发成果,并落实应用于相关防救灾工作,主要体现在:开展灾害趋势与危害度分析、建立防灾救灾资料库与决策支持系统、重大灾害勘察与评估、强化灾害防救体系、强化灾害应变作业效能、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作业能力、推动社区防灾工作、加强和推动防灾教育等方面。防灾科技计划第一期获得的成果主要包括:

(1)防台方面

完成无人飞机台风观测远距离遥控模式操作测试,有助于提升台风观测与降雨预报的正确性,以及拟定台风侵台前紧急应变的措施。完成台南县市、嘉义县市、高雄县市、台北县市、新竹县市、云林县、桃园县、基隆市、台中县市、南投县、苗栗县、彰化县、宜兰县及屏东县等地区的盐水潜势模拟分析,并依《灾害潜势资料公开作业要点》进行审议。完成神木地区出水溪流域泥石流灾害及治理评估报告,建立全台崩塌地资料库及地理资讯系统架构,泥石流危险溪流潜势分级、陈有兰溪(泥石流示范区)自然环境资料库及情况模拟方法等。

(2)防震方面

有效掌握台湾地理特性的资料,包括活断层位置分布图、场址土壤分类图、地下水位及山崩潜态图。建置完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Taiwan),配合进行地震灾害的损失评估与情况模拟。

(3)防灾方面

完成救灾基本资料库的建立,有效整合防救灾资料库、模式库与灾情资讯。详细记录“921”大地震协助国外紧急搜救队至灾区进行抢救工作的作业方式,利用HAZ-Taiwan系统进行地震震度范围的模拟分析,并建立“921”大地震灾情资料库。为使研发成果落实应用,2000年5月台北市政府与“国科会”签订合作协议,将淹水潜势资料、泥石流危险溪流与坡地灾害防治、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决策支持系统与灾害管理决策志愿系统等成果与技术转移至台北市政府相关业务单位,并协助台北市政府规划建立地区防灾计划与防救灾组织。

第二期防灾科技计划共有9个研究群,包括气象、防洪、坡地、地震、地震工程、人为灾害、社会经济、防救灾体制与防救灾信息等,其中人为灾害研究群成立较晚(2003年8月成立),其余8个研究群在第二期计划中执行项目工作的重要成果具体如下:

(1)气象研究群

进行台风降雨气候统计模型的建立、更新、验证与改进工作;协助推动Aerosonde台风观测任务,并于2005年10月成功穿越龙王台风抵达台风眼,创台风研究的世界记录。

(2)防洪研究群

完成台湾地区22县市淹水潜势资料,并进一步针对水灾近况演练需要,重新检讨与制作高精度的淹水潜势数据,以支持水灾情况演练以及相关工作推动并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

(3)坡地研究群

初步探讨示范区崩塌降雨特性分析并且将潜势资料初步落实于坡地灾害小区避难规划。

(4)地震研究群

以“921”大地震系列强震资料来研究台湾中部场址土壤非线性反应;以气象局强地动观测网所搜集的强震资料来研究高屏地区场址效应,此项研究成果可提供快速发展中的高雄都会区未来建设时的基础防震参考。

(5)地震工程研究群

台北示范区工址特性的研究,根据地表运动资料及仿真地震数据建立台北盆地显著周期分布图和台北盆地的工址设计反应谱;台北示范区维生管网系统的危害度分析与评估,进行台北市示范区机率地震的模拟分析并初步建立台北市示范区土壤液化潜能评估方法和台北市示范区地下自来水管、道路之网络系统SSP(series system in parallel) 。

(6)防救灾体制研究群

协助完成灾害防救基本计划的制订并推动小区防救灾活动。

(7)社会经济研究群

推动自然灾害保险机制的运作与研究,并规划台湾天灾风险社会、经济与心理基本调查内容与主题。

(8)防救灾信息研究群

规划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及系统架构并建立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

除此之外,第二期计划还在防灾科技研发推动机制方面、重大灾害勘查与检讨评估方面、建立防救灾数据库与决策支持系统方面、学术研究方面、提升灾害防救作业效能方面以及协助“地方政府”强化灾害防救能力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五、简评

防灾科技计划开始实施以后就一直强调防灾科技成果的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以期望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社会损失。有评估指出,虽然该计划执行两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尚不足以应付台湾未来多变化的艰巨挑战。

从计划的投入情况看,经费投入在第二期有飞速的增长,从第一期的7.5亿元跃升到26.6亿元,相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在第二期也呈现出了极大的增长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防灾运用技术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推广促进,这其中也包括计划第一期执行期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有关抗震救灾的研究需要和课题大量增加,从而刺激了计划第二期的投入增长。从产出来看,第一期主要是防灾相关的一些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比如建立防救灾研究与实务所需的数据库、研发灾害评估方法、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第二期在沿袭第一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是推动研发成果落实应用于灾害防救相关单位。该计划在学术研究上也有一定的产出,例如该计划的有关研究工作在2006年一年就发表学术论文338篇,召开国际防灾学术研讨会16次(其他年份的数据未公布)。

至于防灾科技计划为何在执行了两期以后宣布结束,“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成立后,防灾减灾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转入了日常运作,不再需要以“国家型”科技计划方式予以推动和投入资源。其实,这与防灾科技计划设立后的执行过程和效果与当局最初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宗旨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不无关系。从“国科会”1996年拟定的《“国家型”科技计划推动要点》就可看出,设立“国家型”科技计划必须有长期而明确的目标、能开发出创新技术,具有国际性、前瞻性,能够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官产学研资源,促进产业投资等[5]。显然,防灾科技计划的性质和特点并未与上述要求充分契合,而且其研究成果能发挥促进产业投资的功效甚微,该计划的终止就顺理成章了,这从 “国家型”科技计划后期推出的多个计划均为与台湾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也可以看出倪端。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年鉴》[M].台北:国家实验研究院,2008.

[2]张修武,谢明昌.台湾的灾变天气[A].中国气象局.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气象局:2011:3.

[3]戴宝村.台湾历史上的八七水灾[N].Taiwan News,20010806(台湾之窗专栏)

科技年度计划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从2009年年初到任计划科科长至今,已近两年。面对局党组的期望、同志们的信任,这两年中,在党风廉政建设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时时提醒自己,坚定立场,接受监督,做到勤政廉政。现将本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做汇报如下。

一、扎扎实实搞学习、构筑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学习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养,作为局主要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学习更是一种责任。近两年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参加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知识竞赛,市局组织的庆祝建党89周年暨创先争优动员大会等活动。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三必看”:即相关政策文件必看、相关业务书籍必看、相关时事新闻必看。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个人工作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今年,我局首次在市科技计划中采取招投标制,即“**市产学研科技专项”。为配合局党组的工作创新,我利用周末加班加点,及时地拿出了《**市产学研科技专项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市产学研科技专项招标书》等一系列文件的初稿,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始终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市、局各项培训活动,把理论和法制紧密结合,构筑牢固的廉洁自律思想防线。

二、增加工作透明度、落实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发展计划科是我局主要业务科室,承担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下拨经费等主要业务工作,是容易产生违纪违规现象的源头。两年来,我按照《**市科技局2009、2010年度机关作风建设考核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突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治理。年初,我就对我市、我局已有的各类科技项目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进行了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形成汇编材料,并在科技计划工作中严格执行这些管理条例、管理办法。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地完善项目申报流程,出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流程》,开发了**市科技计划项目网络申报平台,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网上指南、网上申报。确保申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项目评审过程中,严格按照《**市科技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市自主创新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计划立项实行“三线分离制”,重点项目立项坚持实行科室申报、中介评估机构组织专家综合评审、党组会议集体决策“三线分离”。同时还主动邀请市纪委同志参与,自觉接受监督。在和企业、申报人、中介公司的交往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作的事,办公室了”这一原则,尽量避免和他们私下的交往。2009年全市分三批次安排市级科技经费1980万元,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94个,其中审批4个、重点项目25个、一般项目65个。截止2010年10月上旬,全市共编制市第一批科技计划—自主创新引导基金项目和第二批计划—**市产学研科技专项,到位资金560万元。                            

今年我科室完成了2010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市自主创新引导基金项目验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及**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等工作,计划科没有发生一起违纪违规现象。

三、尽心尽力争项目,树立严谨自律良好形象

从实践中来看,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申报的成功与否。近年来,由于长株潭等地中介公司的快速发展,而我市中介公司的裹足不前,造成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的质量不高,在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面对这种情况,近两年计划科的工作重心放在了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方面。为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我们不辞劳苦的配合企业、中介公司努力提高项目申报书的质量;为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重点新产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我和跃文局长多次的到省科技厅进行工作汇报。但在和企业、中介公司的交往中,我们始终坚持“交往、交流、不交易”的原则。在群众和上级单位中树立了良好形象。2009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0个,其中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8个、争取科技计划项目资金2942万元。2010年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4项、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92项。到2010年九月底,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4项,到位资金 1848万元,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0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实践,我知道,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不可分的。我也清醒的认识到,我还有很多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局党组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科技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重项目前期把关,轻后期监管,极个别项目没有产生好效益;二是工作创新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好方式如科技孵化器建设,科技风险投资等在我市还很落后;三是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廉洁自律有待进一步深化,在一些小事小节上自我要求不太严。这些问题,我将以这次述廉为契机,认真践行“两个忠诚”,进一步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心、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党风和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做到廉政从洁、清白做人。在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加快科技发展,服务**强市”为统领,与全局干部职工一道,致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强市,科学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技年度计划篇8

科技厅党组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龙头性工作,作为全厅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作为厅党组副书记,我全力协助厅党组书记抓好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科技工作提供刚强的政治保证。

1.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度,使领导班子成为刚强核心。严格遵循党组议事规则,接受厅党组领导,维护党组权威,计划经费安排、人事等重要工作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认真参加组织生活,注重征询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不独断专行。带头维护团结,全力支持其他领导同志开展工作,使领导班子成为刚强核心。

2.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造,构建刚强战斗堡垒。一是加强了支部建造,根据机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调动交流情况的变化,及时增补6名处长担任党支部书记,完善了“一岗双责制”;省科技情报所机关党支部和省生产力促进中央党支部,作为基层党建示范点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二是完善了“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厅领导依据行政业务工作职责分工,分别编入各个党支部。三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的自身建造,举办了科技厅直属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培训班,完成了省委党校和省直工委党校下达的培训学习任务。四是开展了“一先两优”评选活动,表彰了30名优秀党员、1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通过树立典型,促进了党建工作,本年度新发展4名同志为预备党员。五是对厅直单位的党员思想状况等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六是积极发挥机关工会和团委、青工委的作用,将广大职工和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3.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执政能力。一是积极主动地挤出时间和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学习,认真做好自学和参加中央组学习,重点深入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制定下发《2009年理论学习要点》,部署安排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等八个专题的理论学习。三是把的学习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要求各支部进行专题学习,查找差距,改进不足。四是组织开展了“红船杯”学知识问答和参观红军长征纪念展览等活动。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加强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4.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造,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一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深入各市、企业、科研院所等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科技需求,主动服务,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中注重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与厅内各处室和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调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形成发展合力。二是高度重视廉政建造。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纪委六次全会等精神,认真参加厅“五个一”的学习教导活动,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意识,牢牢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格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造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和“八个保持、八个反对”等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监督和检查,自觉按规章制度办事和按程序办事。保持依法行政,认真学习《公务员法》等法律知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定了厅政务公开治理办法,形成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常常化。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治理,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科技立项实行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网上申报、专家评审、公开招投标等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和文明机关建造。组织开展“保持先进性,服务在基层”的主题实践活动,确定了23件省委、省政府所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基层和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多项工作被省目标办评为最佳实事。积极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处室”的创建活动,有五个处室被评为文明处室,被评为“政风行风先进单位”。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显著加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先进性教导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因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科技厅被评为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这是多年来首次被评上。

二、突出工作重点,促进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老工业基地经过改革脱困和持续调动改造,现已进入必须依赖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新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工作思路,加强从全局高度和战略高度推进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1.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加强宏观谋划和指导。一是牢固树立“大科技”思想。为了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配置全省科技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我们在科技项目的遴选上采取了与省发改委、省经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共同征集;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请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推荐;组织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地考察;召开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座谈会等方式,初步形成了社会普遍认同的遴选项目新机制。二是认真做好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历经两年的时间,组织调解省直39个有关部门、30多个大学、科研单位和近100家企业,300多名专家编制完成了《**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我厅被评为规划制定工作的先进集体,获得了省政府表彰。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协同省发改委制定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导各市和有关部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三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我们抢抓机遇,通过大力调解和积极争取,2009年省本级科技预算较上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我们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投入经费3.1亿元用于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共拉动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77.9亿元。

2.深化科技计划治理改革,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一是全省科技计划提速下达。2009年的科技计划,在经过大量调研、考察、评估、评审和论证的基础上,于7月份下达,较上年又提前4个月,实现“提速”下达的目标。二是科技计划大幅度地向企业倾斜。将科技经费投入的重点和方向转向企业,使企业成为重大项目的承担主体,确保科技计划立项符合市场需求,并以项目为纽带促进社会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2009年,支持企业的科技经费占省本级科技计划总量的64%,依托企业实施的重大重点项目近300项。三是集中资源办大事、重点项目重点投入。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集中经费3亿元,组织实施了12个重大科技专项,占资金总额的70%。其中,重大项目10项,经费均在300万元以上,最高达1000万元,重点项目中近百项经费在100万元以上。四是加强项目的跟踪治理和绩效评价。制定并试行了科技重大重点项目任务的合同制度和结题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技计划的治理奠定了基础。

3.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助推我省科技发展。积极主动地向科技部报告、沟通、推介重大项目,申请支持。据初步统计,经过全厅共同努力,我省共获得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国家主要科技计划项目281项,经费2.86亿元;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经费1.29亿元,项目401项。

4.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计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组织开展创新资金计划培训工作。承办了2009年国家创新基金东北片培训会议,我省近百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为实施创新资金计划奠定基础。二是组织实施创新资金计划。安排经费5000万元,支持了一批重点项目和企业。通过省创新资金的前期培育,已在国家创新基金计划中立项74项,争取经费2720万元。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资金工作体系。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了由省市科技治理部门、国家和省高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资金工作体系,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5.加大科技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力度,积极营造依赖科技实现**振兴的浓厚氛围。精心策划组织新闻媒体对科技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非凡是围绕全国和全省科技大会等会议的召开,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的宣传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中央及省级主要媒体刊(播)新闻稿件350余篇,其中,新华社60余篇、《科技日报》77篇、《**日报》82篇,全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初步形成。健全完善了信息报送网络体系,建立了激励机制和通报制度,一年来,共向国家科技部、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200余条次,被采用信息150余条次,信息工作跻身国家科技部、省委、省政府先进行列,被评为先进单位。

6.加强科技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时完成科技部布置的各项科技统计调查工作,完成年度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调查工作。编辑出版《**科技统计》、《**科技统计内参》等报告,为决策提供基础性数据。

三、做好综合调解和服务工作,保障机关工作顺利开展

围绕全厅中央工作,主动开展工作,承担任务,积极做好组织调解,确保全省科技大会等重要会议的胜利召开。积极同科技部沟通争取,筹备召开了部省工作会商会议,在全厅上下共同努力下,科技部批准**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造工作试点省”、对**的园区建造、重大项目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筹备召开了省科技工作会议和省科技计划工作会议,对全省科技大会精神进行贯彻落实,强调省市联动、加强资源集成,实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

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在全厅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完成人大建议11件、政协提案27件,办结率和满足率均达到100%,科技厅几年来连续被评为省政府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高度重视工作,办理好包案案件。加强对工作的指导,亲自到铁岭等包案地区深入了解情况,调解解决问题,全年组织完成17件包案任务,办理其他案件60余件,保持了和谐稳定大局。

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加强了网络建造,根据今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技术联盟等计划,以及相关计划厅内分工调动后的需求,组织修改和完善了计划远程申报系统,为相关工作提供平台保障。

不断加强保密工作和档案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了保密知识竞赛、收看保密教导案例等活动,开展了年度密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对厅内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进行了自查、检查。被评为省保密优秀档次和省档案治理优秀档次。

科技年度计划篇9

一、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一)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做好服务工作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强化每个人的服务意识,我局制订了《市科技局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市科技局职业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准则,要求处里的同志做到文明用语、待人礼貌、服务周到。要做到接待:微笑、热情、真诚;会话:亲切、诚恳、谦虚;服务:快捷、周到、满意;使每位服务对象匆匆而来、满意而归。同时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从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我处根据“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企业农户做好科技服务,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省里的科技计划申报实务培训和创新方法及科技经费管理等培训,宣讲科技政策、帮助牵线搭桥、组织项目申报等。

(二)依法履职,加强协作,提高办事效率

我处根据科技局对我处的职责要求,对职能范围内的事项,严格按照办事程序执行,做到尽心尽责,正确履职。处室内部团结协作,每个工作人员各负责各自的一块工作。都能做到既有分工又能相互配合和支持,需要共同完成的工作,大家一致团结,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能与其它部门和处室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存在相互推诿,扯皮或闹不团结现象。遇到一些需要其他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能主动沟通相互配合、主动协作、及时办理。要求处里同志做到坚持勤奋学习,加强素质修养,精通业务技能,提高办事效率。

(三)制定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勤政为民

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较全,涉及劳动纪律、行为规范、项目管理、廉洁自律等。如制定了《市科技局综合计划处和高新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办法》、《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市科技项目评估工作职业道德规范》、《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今年又制定了《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处里的每位同志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积极参加局里举办的有关反腐倡廉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处室效能建设,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滋生和发生,一直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现象,处室的同志都能做到严于律已、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四)工作绩效

1、组织申报国家、省级有关科技计划项目

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研发的主要载体,是我们综合计划处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通过“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指导培训,了解企业的需求,针对我市的科技开发实际,认真积极组织项目向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申报,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积极性也高。今年以来,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申报省公益性科技项目36项,申报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重大项目7项,申报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4项,申报省实验动物计划项目2项,申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8项,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45项(共四批),列入省级新产品计划项目117项,列入省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12项,列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补助项目14项,认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18家,列入省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单位7家,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单位3家,列入省级软科学研究项目3项。

2、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评审、立项

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主动设计科技项目,同时建立了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评审、管理系统,科技项目申报单位可直接通过网上进行申报,从而使科技项目申报单位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科技项目申报的效率,今年全市共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近322项,通过专家评审,我们和财政局有关处室一起到企事业单位对相关科技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市本级的科技计划项目做到充分的了解,为今后实施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打下基础。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已于2011年12月5日下达。

3、组织开展市2011年科技(普)活动周

根据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11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市2011年科技(普)活动周于5月15日-21日举行,我们与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举办此次活动,本届科技(普)活动周以“连线海洋、倡导低碳”为主题,结合实际,开展了“广场科普活动”、“科普大篷车”、“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成果展”、“中小学生走进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进企业进车间”、“科普大讲堂”等一系列形式多样贴近公众的科普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的局面。

4、科技统计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的要求,开展了国家有关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统计,科技进步监测评价统计,全市科普工作统计和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摸底等工作,科技统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涉及面广、要求高,每次统计,我们都精心布置,加强检查监督,顺利完成了统计工作任务,得到了省科技厅的好评。

5、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

我们为科技特派员争取省科技项目,积极申报省科技特派员科技项目,到科技特派员下派的乡镇了解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况,帮助解决科技特派员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今年7月召开了全市农业科技及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各县(市、区)交流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推动了全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

6、其他工作

(1)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继温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专家验收,临海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专家验收,并被省科技厅列入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寻找差距,树立标杆,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走访各类企业,深入调查研究,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参加了省科技厅举办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实务和创新方法及科技经费管理培训班;配合省科技厅开展“深入基层谋发展,心系群众惠民生”创先争优蹲点调研活动,组织指导申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指导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为企业牵线搭桥,解决技术难题等。

(六)加强处室自身建设

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国家省重大科技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学习科技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参加省里举办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处里每位同志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参加局里举办的廉政学习和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调查研究,下基层为企业多谋划、多指导、多出力,帮助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讲解科技政策,激发企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自查自评情况

根据台市委办〔2009〕27号和台督评办〔2011〕4号文件精神,对照市级有关部门关键岗位重点监督、绩效考评计分标准,我处自查自评如下:

1、服务态度:在工作中,我处全体同志都能做到文明用语、热情服务、礼貌待人。不存在对服务对象有意刁难、恶言伤人、吵架等情况。

2、办事效率:我处做到应办的事务尽办和早办,尽量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方便办事人员。①“一站式”服务加分:采取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站式服务,不存在需要服务对象在同一所在部门办事窗口与单位其他办公地点“两头跑”的现象,加0.5分。②压缩承诺时限加分:我们科技计划项目文件规定办结时限为120天,压缩1/3后为80天,承诺办结时限为60天,因此压缩承诺时限得分为(80-60)×0.1=2分,限加1分。③办事效率加分:我们于2011年8月3日印发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截止日为10月14日,我们于2011年12月5日下达了市科技计划。与我们承诺的60天期限,提前9天。根据计算公式,提前办结加分=各业务事项提前办结天数合计×0.01即65×9×0.01=5.85分,限加1分。上述三项总计加2.5分。

3、依法履职:凡是对答复、许可事项的办理都能做到依法依规,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到尽心尽责,正确履职。没有该办的事不办或晚办,不该办的事乱办等现象发生,没有在管辖范围内出现违法违规事项。不减分。

4、政令畅通:能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要求,在办事的各个环节中政令畅通,无“中梗阻”现象,遵守劳动纪律、无无故缺岗现象发生。完成上级领导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减分。

5、规章制度:制订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合法、合理,并对已制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源头防腐、治腐和机关效能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加1分。

6、协作精神:处室内部团结一致,每位工作人员主要分管一块工作,但是又能做到既有分工又能相互配合和支持。能和本部门有关处室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遇到一些需要其他单位共同办理的事项,能主动沟通、相互配合主动协作、及时办理。不存在处室内部和处室(单位)之间办事人员相互推诿、扯皮或闹不团结,不生不良影响的现象。不减分。

7、廉洁自律:处室全体同志能做到严于律已、勤政为民、廉洁从政,没发生违法违纪现象。不减分。

8、总体满意度:由于处室全体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总体工作应能得到认可和好评。表彰加分:综合计划处处长王临旦被评为市“十一五”节能工作先进个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六月),被评为省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先进个人,分别加0.25分和0.5分,我局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加1分,按4个处室计得分为1/4=0.25分。我局为市级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加0.5分,按4个处室计得分为0.5/4=0.125分,我局被评为市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单位,加0.5分,按4个处室计得分为0.5/4=0.125分。5项总计加分为0.25+0.5+0.25+0.125+0.125=1.25分。

三、下一步改进工作绩效的初步打算

1、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国家省重大科技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处室工作人员的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群众多办实事和好事,使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科技年度计划篇10

##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合同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止年限:_______年_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月##省科学技术厅制合同说明1、根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省重大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必须签订《##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合同书》。2、“项目(课题)合同书”是项目(课题)经费拨付和检查、评估、总结、验收的依据。3、“项目(课题)合同书”的内容必须与《##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衔接一致。4、“项目(课题)合同书”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简明扼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量化。攻关目标和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预期主要成果形式1.论文论著2.研究(咨询)报告3.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4.新装置5.新材料6.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7.计算机软件9.其它试验基地(个)中试线(条)生产线(种)示范点(个)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预期效益):项目实施的分阶段目标和年度进展计划:项目经费预算表经费投入经费支出科目计划申报数(万元)科目金额(万元)其中:省拨款国家拨款基建费(含维修改造)省拨款仪器设备购置费部门匹配材料、燃动费地方匹配加工费银行贷款试验费单位自筹管理费社会资助劳务费其它引进软、硬件费调研费税费其它合计合计省批准经费数(万元):合计年年年项目(课题)主要完成人员名单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从事专业主要分工合同条款签约各方均应按照《##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均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1、乙方必须按计划任务的各项目标执行,并分年度提交上年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及经费决算的正式报告,提出当年年度计划。2、合同执行过程中,乙方如需修改合同某项条款,应根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向甲方提出变更内容及理由的申请报告,经甲方审定后实施。未经批准前双方须按原合同条款履行,否则后果由自行修改条款的一方负责。3、乙方因主观原因(如:与可行性研究内容有出入、挪用经费、技术措施或某些条件不落实)致使计划无法执行而要求解除合同,应视不同情况,部分、全部或加倍退还所拨经费;如乙方没有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甲方可根据调查情况有权提出合同中止。4、乙方的合同经费按省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执行。5、丙方负责协助甲方进行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并负责检查项目进展,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匹配资金的落实等。凡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丙方负责提出调整意见并报甲方审批后执行。同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丙方可向甲方提出项目延续或中止建议。6、甲方负责按年度拨款,及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总结、评价等。7、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五份,甲方三份、乙方一份 、丙方一份。8、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按照科技部《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执行。9、对于项目的科技保密,鉴约各方均应按照《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执行。10、本合同其它协议条款如下:(1)(2)签约各方乙方:(项目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乙方签章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年月日丙方:(行业主管部门或市科技管理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方签章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年月日甲方:##省科学技术厅归口管理专业处发展计划处负责人: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