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十篇

时间:2024-03-22 16:29:06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培养方案 经济欠发达

一、引言

我校位于江西中部井冈山地区,本地经济不够发达,但与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十一五”期间,江西计划新开工建设华能瑞金电厂、分宜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井冈山华能电厂二期、新昌电厂和萍乡电厂等一批新机组,到2010年全省新增电力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全省统调总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新增500千伏变电所9座,500千伏线路1887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所52座,扩建、改造变电所10座,新建220千伏线路3378公里,形成覆盖全省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

可以预见,到2050年以前我省内外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仍会有较大的发展,对人才也会有相当大的需求。本着发展本地、服务全国的宗旨,我校于2006年开始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自该专业招生以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市场欢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同类院校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是我校的办学方针。我们的专业特点定位在: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学生应受到电气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及信息理论方面的基本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不仅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门人才,而且有较宽的知识面,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不仅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而且应有很好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以下业务要求: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中外文资料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方案的制定

1.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1)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生从国家统一分配逐步转向自主择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已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专业面过窄的矛盾日显突出。如电力专业分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在逐年减少,大量的毕业生并不从事其在学校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窄而深的专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专业势在必行。但是,随着专业口径的拓展,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同时学习和掌握若干个专业方向的所有知识,现实的办法是拓宽和加强基础。

(2)学生的素质教育。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问题。所谓全面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计划,重理工轻人文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转变只有数理化,只有技术基础课才是基础知识的概念,从培养人的需要出发,从知识和能力并重的需要出发,从自身生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学生打好人文学科的基础。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1)总课时要压缩。东西方教育、现代与传统教育存在差异。东方教育注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总课时多,单门课时长;西方教育注重创新式、启发式的教育。我国的创新成果不多,要加强创新式、启发式的教育。课程时数要降低,同时,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外组织课题研讨,结合实践讲授等方式弥补课时不足。

(2)课程要“新、真、博、精、实”。“新”体现在课程设置要跟上形势,课程内容一定要新,并将本专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的最新情况告诉学生。“真”体现在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课程衔接要合理,要科学安排课时。“博”是相对于专业的“精”而言,指课时应相对减少,课程门数相对增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时展的脉搏。选修课要多一些,而且选修课也要打造精品,需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精”体现在课时要少而精,提高上课效率。这需要科学地设置课程群,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手段,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实”体现在扎扎实实地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实践教学。

3.培养方案的设置。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确保培养质量,我系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十分慎重的设置,经过初步探索,我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学分为171分,学时接近2500个,主要课程如下:

(1)通识课模块。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线型代数、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电子技术、汇编语言、电路分析、MATLAB程序、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DSP原理及应用、文献检索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牢固的基础。

(3)专业课模块。主要包括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高电压技术与绝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的专业知识,成为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设计、运行、试验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实践模块。包括军训2周、金工实习2周、电机实训1周、电子技术实训1周、继电保护设计1周、生产实习2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上述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构造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安排学生到各大电力公司、电厂实习和见习,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各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体系的深入,如何面对市场,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扎扎实实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2

一、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从课程层面来说,应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包括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及相关文化知识等基础知识,还有关于语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的课程知识。从理论层面来说,语文教师应具有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语文教育心理学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等。从实践层面来说,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的实践性知识,如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智慧等。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在课程改革中努力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语言学、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努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要时刻掌握语文课程改革方面的新动向,熟悉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努力用这些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扎实创新的专业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和对课改的不适应。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创新的专业能力。

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等语文备课能力;组织教学、运用教具、教学应变等语文施教能力;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语文考评能力。创新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始终以创新精神对待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在语文教学的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三、以科研促教学的专业发展意识

在长期重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对教学心生厌倦,导致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到最后还会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职业危机感。怎样才能打破这种不良循环呢?最好的办法是“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

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但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和科研的意识欠缺,惧怕变革,不重视教学经验总结,不会撰写教学科研论文,更不知道如何从教学反思与科研中获得实践性知识充实、发展自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角色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意识到教师其实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也没有意识到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合作、沟通、对话的教育教学态度

新课程的实施其实是教学秩序的重建。在新的教学秩序中,合作、沟通、对话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教师之间。教师之间必须要能够合作、沟通,从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积极的伙伴关系,才能形成一种合作开发课程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真正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教师和家长之间。家校合作的主体应该是教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对话,消除分歧、统一认识,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甚至还可共同开发家校合作课程,通过家长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动的新课堂。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4

论文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各方面人才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对艺术设计职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素养很多,本文拟从最重要的四个方面,即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作简要分析。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职业教育兴起以来,各职业学校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但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办学声誉的提高和学校规模的扩展。而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声誉的提高和学校规模扩大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即教师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是职业学校立校之本。对于艺术设计职业教师来说,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职业素养中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1、扎实的专业功底

古语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是首要任务,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艺术设计职业教师,专业知识要扎实精深,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悟能力、设计能力和对前沿信息的接受能力,应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并熟练掌握美术史等各门课程理论,技艺精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灵活运用。wwW.133229.COM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综合了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及艺术领域的多门学科,这就要求艺术设计职业教师不但能够深入研究、熟知和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广泛地摄取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专业相关知识,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信息储备量,并有能力将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要时刻关注本专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更新所学知识,建立丰富的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知识体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更要具备创新能力,严谨治学,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丰富的实践经验

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要以就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因而艺术设计职业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经验,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理论课程,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具备实践经验,才能大大提升就业能力。因此,可以说,职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决定了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名合格的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应该有优秀的设计作品,并且有在广告公司等一线设计部门工作过的经历,熟练掌握设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充分了解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了解市场要求和最前沿的设计信息,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才能指导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扬创新精神,构建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创造能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作品才能做出最恰当、合理的评价,而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上。

“如果教师不参与设计实践,不与客户见面,不接触社会上的设计任务,传授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现实,既缺少学术深度,又缺少应用价值,学生也不信服。专业教师只有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为教学改革、教学思路的创新提供保障,才能使专业设计教学与时俱进,完成理想授业目标。”

3、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应具备全新的师生观,应以引导和协作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课堂教学的性质,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努力拓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视野,使艺术设计理念渗透到学生参加的各类活动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勇于探索未知。

4、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

首先,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

其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只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拥有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还不能认为其“优秀”,同时还应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第三,一名真正合格的艺术设计职业教师,还应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爱岗敬业,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掌握每一个学生作品的构思风格,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能力。同时,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应严谨构思,大胆创新,力求精益求精。

5、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努力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致力于科学研究,在设计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每一次实践和作品设计中,不断反思自身的差距,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当然,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还有许多,笔者在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艺术设计职业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适应当代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教学 基本功 知识 能力 素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适应社会和超越社会的本质特性。由于国际间不断的交流与合作,21世纪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但是现在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与必要性。 

 

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 “听”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评价反应的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听能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听的素质的潜能。“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英语口头表达的特点是现想现说,思考的余地极为有限。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在课内外多同学生用英语交谈,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读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识别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推理过程。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认和解码,即对词及词组的意义、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辨认和掌握,达到对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 (skimming) 、跳读 (scanning) 和整体阅读 (global reading) 等。“写”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基本形式。培养写的能力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灵活表达的能力。即同一个意思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译”包括口译和笔译。??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能清楚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 

 

二、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在当今高科技信息的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2008年北京将要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各行各业对英语迫切需要也是刻不容缓的啊。因此,复合型综合能力外语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才能适应不同场合的谈判与交流。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能要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要有较强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教育就是传授知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缺少创新精神。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光有知识是不行的,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较强的能力去应付各种社会需求。因此,较强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英语专业学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

 

四、要有较好的素质 

 

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保障,身体素质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后盾。各种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中华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总之,要重视大学本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辨证统一的同时,更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以其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综合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基本功知识能力素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适应社会和超越社会的本质特性。由于国际间不断的交流与合作,21世纪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但是现在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与必要性。

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听”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评价反应的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听能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听的素质的潜能。“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英语口头表达的特点是现想现说,思考的余地极为有限。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在课内外多同学生用英语交谈,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读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识别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推理过程。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认和解码,即对词及词组的意义、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辨认和掌握,达到对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和整体阅读(globalreading)等。“写”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基本形式。培养写的能力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灵活表达的能力。即同一个意思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译”包括口译和笔译。??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能清楚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

二、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在当今高科技信息的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2008年北京将要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各行各业对英语迫切需要也是刻不容缓的啊。因此,复合型综合能力外语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才能适应不同场合的谈判与交流。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能要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要有较强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教育就是传授知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缺少创新精神。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光有知识是不行的,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较强的能力去应付各种社会需求。因此,较强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英语专业学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

四、要有较好的素质

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保障,身体素质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后盾。各种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中华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总之,要重视大学本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辨证统一的同时,更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以其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综合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英语教育 师范教育 复合型人才

在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作为师范英语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则定为: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英语教师,并设置师范类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能等特色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映了诸多问题:知识面窄,基本功不扎实,,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不强。

最严重的是,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长期单一刻板的训练之后,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善思索,批判性差,而且在盲目追求人才复合型的同时,丧失了英语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失去了对语言本质的学习研究。

我国的英语教育专业承担着为广大中小学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的艰巨任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小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教师的素质是综合的。从职能来说,“传道授业解惑”,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使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凝练概括。

一、扎实的专业能力

所谓 “传道授业解惑”,根本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能力。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用英文授课,教师的本身的语音和语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名优秀的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发音准确,语调纯正,还要能够运用基本的语音知识,比如停顿、重读、连读等等。

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只要表意清楚即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是严谨规范的,尤其是对语法错误“零容忍”。况且,语法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必修课,教师更应当准确把握各个语法知识的差异和联系。在对师范学生的培养上,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把扎实的专业能力作为第一培养目标,且不能盲目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本末倒置。

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知识,并形成运用的能力。教师的大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说”来进行的。如何简洁、连贯甚至幽默地把心中的语义表达出来,是每一个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以厚重的积累为基础的。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是一个道理。师范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本民族文化素养和敏锐的双语文化意识,了解最真实的文化,学习最地道的语言。同时学校可以辅助着学术活动、科技活动、社团活动、文化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锻炼,提高师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师范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人才的培养应当迎合市场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可以速成。目前高校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多推崇与经济、贸易等复合型学科,而忽略了人文性的回归。所谓人文性是指在知识体系当中,确立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在外语专业的学科地位,使外语回归正统。人文素养的培养核心在于语言、文学、文化等具有人文素质的核心和课程,这对于日后成为教师的他们大有裨益。中国是英语教学的大国,必须有一支强硬的教师队伍和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教学模式。师范英语专业学生是未来英语教师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外语教师,中国的英语教育才有未来。

四、“师范”特色的培养

英语教学既要讲艺术,又要讲科学,它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能仅仅掌握基础英语知识和常规的教学技能,而应该熟悉教育科学,从教育政策、教育方向、教育大纲到课堂技巧和教学测试及评价,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教师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使英语教育更加科学合理。

另外,教师要面对的是学生个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前辈的指引。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能够把握学生心理,并据此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和适用更合理的教学手段,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目的。

教育要面对市场,更要面对未来。 大学的首要目标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其次才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 师范英语教学专业培养出脚踏实地、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普适型人才,其本身就是在恢复大学的优良学风,回归大学的育人之本,同时坚定不移地固守着大学的立足之本。师范英语专业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头戏,而且今日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外语水平和培养未来英语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做好师范英语教育对基础教育中的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佘峥.复合型外语人才易变成“四不像”[N].厦门日报,2008,08.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1).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8

ACCA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四大模块。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包含两大课程模块:知识课程(3门课程)和技能课程(6门课程);第二阶段为专业阶段,包含两大课程模块:核心课程(3门课程)和选修课程(4门课程,任选2门)。在这些课程之间存在一种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的递进关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培养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另外,ACCA课程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和信息点多、覆盖面广,且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和逻辑性较差而跳跃性较大。这些特征对ACCA教学师资力量的配置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一)全英文原版教材 ACCA专业资格考试采用全球统一标准,即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最后会员取得全球统一的证书。因此,目前各高校ACCA成建制本科均采用全球统一的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原版教材的采用必然要求ACCA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首先,ACCA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英语词汇量、较强的英语语法和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要能够通彻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真实原义和要旨,并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准确地捕捉和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其次,由于ACCA教学不是一种纯英语能力的教学和培养,而是对财务会计技能和素质的传授和培养。因此,ACCA任课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外,还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英语水平,能够准确翻译和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这就要求ACCA任课教师在承担ACCA课程之前必须具有阅读专业英文文献或专业英文教材的经历,否则难以理解和把握专业术语的准确含义;再次,ACCA任课教师还必须对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西方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ACCA教材是以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编写的,因此,要透切地理解教材内容的要旨,ACCA任课教师必须对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熟知西方的思维方式,否则难以对一些涉及英国社会背景的知识内容做到真正的透彻理解;最后,ACCA任课教师还必须具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精确、简练的解释和说明,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回答学生的提问。

(二)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ACCA培养的是专业会计师及高层管理人才,侧重于以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或大型公共部门为背景的管理技能及相关知识的运用,强调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综合考虑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关键在于分析论述的思路和角度。以NPV投资决策为例,首先需要学生做出前提假设,之后计算NPV,最后要考虑内部员工士气、管理层的经验、对待风险的态度、市场认可度、竞争对手的态度、环境保护、工会压力、政府意图、银行等债权人的态度等非财务因素,最终才做出综合决策。因此,ACCA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型会计、财务管理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ACCA课程设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教材内容的信息含量大、知识点多、内容覆盖面广。相对于国内教材来说,ACCA教材的信息含量相当大、知识点的布点较多,且对每个知识点的解释着墨不多,有时一笔带过,没有相应的阐述和说明。同时,各个知识点之间衔接性和逻辑性较差而跳跃性较大。ACCA教材的这种特征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ACCA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厚的知识背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还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甚至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其次,ACCA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的运用能力和驾驭能力。由于ACCA课程内容的知识点较多,且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和逻辑性相对较差,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要旨,而且还必须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高校ACCA师资力量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ACCA 课程的特殊性,加之其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导致我国高校ACCA成建制本科教学的师资力量配置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ACCA成建制本科的师资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外聘的外籍教师;二是本校在编教师;三是外聘的培训机构培训师。

(一)外聘外籍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论上讲,外籍教师应该最适合ACCA的教学工作,因为其没有语言和文化障碍,如果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和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因此,外籍教师不仅能够较好地传授课程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但就目前国内各高校的现实情况看,很多高校无法聘请到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外籍教师。据笔者调查所知,很多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以往并没有从事过相关的教学工作,而仅仅是一些通过ACCA全球考试并取得ACCA资格认证的青年外国人员,这些外籍教师完全不具备教学经历和经验,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其次,有些外籍教师只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而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导致专业课程的教学成为英语语言课程的教学,难以胜任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再次,由于外籍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方式过于西化,加上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中国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直接导致学生对外籍教师的授课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最后,由于不是本校在编教师,外籍教师的流动性高、稳定性差,难以满足ACCA长期的教学需求和教学计划,可能导致由于外籍教师的离去而出现某门课程任课教师的短缺问题,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计划。

(二)本校在编教师 在ACCA成建制本科的教学师资结构中,其主体部分为本校在编教师。各高校在创建ACCA成建制本科时,从本校的师资队伍中择优遴选出一批扎实专业基础、教学经验丰富、英语基础较好的能胜任双语教学的高学历中青年教师承担ACCA课程的授课任务,并针对课程教学需求的需要, 陆续从海内外一些知名院校招聘一些优秀的会计或金融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充实ACCA师资队伍。 从部分高校的调研结果发现, 目前本校在编教师师资力量配置主要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由于ACCA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对国内高校教师来说,ACCA成建制本科完全是一种新生事物,绝大部分教师基本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历和经验, 完全不熟悉ACCA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教边摸索, 有时甚至完全按照以前中文授课的方式进行ACCA课程的授课, 严重影响ACCA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由于大部分本校在编教师没有国外学习和生活经历, 不太了解英国的社会、 经济和文化背景,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 加上其英语水平, 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水平并不是很好, 因此不能完全胜任ACCA课程的授课。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ACCA任课教师的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较好,基本能够无障碍地阅读和理解教材常识性的内容和知识点,但对一些涉及社会背景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完全理解所有的内容和知识点;同时,由于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限制,其在授课过程全程采用中文讲授,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也无法利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式思维。 第三,承担ACCA本科教学的本校在编教师大多为较为优秀的中青年教师, 一方面, 这部分教师是各个高校的教学主体和骨干,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 另一方面,由于学历和科研的压力,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都忙于攻读博士学位,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则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 。因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导致这些教师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ACCA的授课工作中,也无法抽出较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

(三)外聘的培训机构培训师 为了弥补本校ACCA师资力量的不足,部分高校通过聘请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培训师来承担ACCA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些培训师大部分具有国外生活和学习经历,并通过了ACCA全部课程考试,获得了ACCA认证的科班生,比较熟悉ACCA课程体系和特点,并且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也具有丰富的ACCA课程学习和考试经验,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就笔者的调查发现,外聘培训机构的培训师承担ACCA课程任务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首先, 培训机构出于利益的考虑,往往要求培训师承担多个学校的多门课程, 因而这些培训师疲于各个高校之间奔波, 同时,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 使得这些培训师每天授课结束后相当疲劳,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认真备课,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导致上课时无精打采、简单应付,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其次,培训机构的培训师大部分为在英国、新加坡等取得ACCA认证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的留学归国人员,虽然其比较熟悉ACCA课程体系和特点,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也具有丰富的ACCA学习和考试经验,但据笔者调查发现,其的专业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面相对较窄,仅仅局限于ACCA教材的知识体系,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授课时完全按照ACCA的考试要求进行应试教育,导致ACCA学生只会做题和考试,而严重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全部通过ACCA考试并获得认证, 但其内在的能力和素质并不高。

三、ACCA教学师资力量配置的优化措施

要提高ACCA成建制本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建立ACCA教学师资力量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批高素质和高水平的ACCA教学师资队伍。

(一)遴选优秀教师进行培训 从本校教师中遴选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优秀教师,送往英国一些会计学学科历史悠久、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知名院校进行1~2年的学习和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其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英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锻炼和提高其英语水平,熟悉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在英国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可以使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ACCA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

(二)聘请国外专家授课 对于本校师资短缺的课程,可以高薪聘请国外一些处在休假中的知名会计学教授来校授课,授课时间可以灵活地根据这些教授的假期进行安排。在这些教授的授课过程中,挑选几位本校优秀的教师作为其教学助理,全程参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认真观摩和学习这些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认真学习其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

(三)对ACCA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培训 组织本校优秀的英语外籍教师对ACCA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培训。一方面让其接受英语能力(阅读、听力和口语)的专项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这些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让其接受英国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学习以及英式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

(四)引进优秀人才充实ACCA师资队伍 从国内外会计学学科较强的著名院校引进一些优秀的硕士和博士充实ACCA师资队伍,并指派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帮助其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并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吸收这些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

(五)参加国内ACCA教学研讨会 鼓励和大力支持ACCA任课教学参加国内ACCA教学研讨会,积极组织ACCA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并在团队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交流座谈会。通过这些教学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激励ACCA任课教师不断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六)给予ACCA任课教师优惠政策 学校在政策层面上给予ACCA任课教师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那些优秀的ACCA任课教师,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减免其科研任务,并在职称评聘时充分考虑这些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并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得ACCA任课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ACCA的授课工作中,并激励其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际职业资格教育与国内学历教育相融合的ACCA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JXJG-09-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成才;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师

为了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教师知识结构的含义

知识结构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特定知识体系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师知识结构是指教师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伴随着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国专家学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研究。早在19世纪初,美国教学研究专家舒尔曼教授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框架,其组成成分为: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教育理念及价值观的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特征的知识。我国学者任少健将教师知识结构定义为教师所拥有的各方面知识,及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学者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定义,可以看出中西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研究有着共同的诉求,即寻求教师在教学中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可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教师只有掌握了必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演示活动,并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和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要求相比较的前提下,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呈现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全面分析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二、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更加突出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首先,要求学生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倾向,即由只注重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掌握转向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其次,从语言学习走向文化意识,由能说、能写的层次上升为语法正确、语用贴切的高度;再次,从机械学习走向快乐学习,从简单要求掌握、记住即可,发展到扎实掌握,并且在愉快的学习中习得;最后,从语言习得走向思维发展,由简单的听说读写练习发展为采取西方的思维方式进行英语学习。新课程标准既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更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应具备所任学科的知识,需掌握精湛的听、说、读、写技能及熟练的语法知识;教师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口语规范,语音标准流畅、清晰自然,能使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具有持续的兴趣爱好,并在学习中潜移默化接受纯正的英语发音。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的教授对象是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的小学生。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应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应以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为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低龄学段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正确掌握学生心理发展方向,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手段及符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有效地运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应适当引申,教授给学生语言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努力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视野,使学生乐于了解异国文化风俗。通过学习,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要熟悉小学英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有独到见解,对课程资源创造性利用,争做创新型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扩充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摒弃陈旧教学理念,更多地去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教学改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诸多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英语学科,作为一门非母语类的语言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师必须扎实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掌握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而且要具有扎实而深厚的英语知识功底,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的基础,也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的首要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而这桶活水仅仅靠在高校学习中所获得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再学习、再深造。小学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学科知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语言示范能力。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精通听、说、读、写、词汇、语法、语音、语调、语感等基础知识。此外,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这会给处在启蒙阶段的学生以良好的语言示范效果。

(2)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一切教育都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熟知教育学、小学儿童心理学及现代教育理论等当今流行的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现代英语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系统的儿童教育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来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掌握儿童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能迅速与之相结合,理解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概念,教学重心向学生转移,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系统的教学法知识。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重要思想,将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步骤,掌握小学英语学习的一般学习规律和基本理论的依据,才能更快地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课程与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真正共同参与活动的平台。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避免了教学弊端,充分体现出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地运作起来,真正体现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4)广博的教学技能知识。英语教学技能是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小学英语教师在准备教学过程、授课过程、教学评价期间,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及有关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工作经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它是特定的操作流程的技术要领,也是规范化行为的总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需具备小学英语课堂导入能力及板书设计能力、提问技能、答疑解释能力,这样会更快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求。与此同时,教师具备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因课堂需要而灵活创造台词,并扎实掌握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的必备知识及表演、绘画、唱歌等能力, 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均可体现教师的基本技能。小学英语教师如果掌握以上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使课程内容呈现得更加精彩,更快地推进新课标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系统的教学法知识和广博的教学技能知识,才能促使教师自身的素养全面提高,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进我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衷克定,申继亮,辛涛.论教师知识结构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

[J].中国教育学刊,1998(3).

[2]孙军秀.新课程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J].湖南第一师范

学院学报,2008(8).

[3]金立畅.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师素质框架构建[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孙宇.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报,2013(1).

[5]蒋丽萍.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英语教师素质的策略[J].教

育与职业,2006(9).

[6]任少健.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刍议[J].语数外学习,

2012(12).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篇10

一、扎实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为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坚持学习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从1984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于1989年至1992年自修了山师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四门基础理论课。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系统学习了〈邓小平文选〉,十六大精神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增强了党性观念,坚定了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心。现在,为进一步提高自己,我又于20__年考取了博山区委党校经济管理本科班,继续深造。

二、立足本职,狠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而且坚持理论指导实践。自己作为公司政工科科长,在工作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先进的同志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注意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办好企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公司绿巨人纯净水厂开业前夕,广大职工不怕困难,日夜奋战,齐心协力,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此,我及时进行总结,在市供水系统政研会上发表了《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开辟以水养水、发展三产战略》,将公司的成功经验和职工中先进典型进行了大力宣传,收到了极大的轰动效果。同时,狠抓公司的对外宣传工作,专门成立的宣传工作小组,签定宣传工作计划责任书,组织对外宣传。几年来,公司的对外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发表各类稿件一千余篇,收到了较好效果。自己撰写的《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以及《当前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做法和认识》等论文先后在市供水系统政研会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