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格式十篇

时间:2023-03-31 03:13:32

农业论文格式

农业论文格式篇1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综述

 

引言

建国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因此农村养老问题没有象城市养老那样受到国家应有的重视。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的不断下降,农村社会养老问题逐渐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持续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大体来看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文献主要关注的焦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农村养老模式及方式的选择;三、不同养老制度异地接续问题。

1.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民养老由家庭走向社会,是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内在要求。因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农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1992年民政部颁布实施了“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该文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收效甚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毕业论文格式,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 年9 月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 号)。“新农保”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农保”的不足,明确了个人、集体、政府各自的责任,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相适应免费论文下载。虽然进步明显,但同时不少学者亦指出 “新农保”在解决农村养老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1.1 资金保障问题

资金保障有力,农村养老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只有多渠道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才能把政策落到实处。个人缴费方面,虽然“新农保”个人年缴费的起点只有100元,但西部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低,每年所获的收入只能用于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养老保险这种不可预期的“风险性投资”,绝大多数农民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有学者建议把个人的最低年缴费标准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挂钩(焦克源等,2010)。政府应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鼓励,以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沈小红,2010)。针对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缴费方式应实行灵活的动态缴费,如月缴、季缴等,并允许补缴(曾卫民,2008)。政府补贴方面,由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下,大部分财权在中央,因此,中央政府的补贴一般不成问题,但具体到地方政府就不一定能把补贴落到实处了。有学者指出,我国不少地区,政府可支配财力少,基层财政资金紧张,但同时需要承担多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地方政府补贴在制度试行和推广中不能得到很好地保证,尤其是后续的长期保障。因此,应以立法的方式确保资金来源,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保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发挥非政府组织在资金筹集中的作用(罗淼等,2010)。同时,建立公共财政对“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支持机制,对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中央政府每年要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对于没有缴费承受能力的农民应当采取国家和集体补贴的方式帮助其参保(邵红岭等,2011)。

1.2 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常态现象,为防止参保农民个人账户因通货彭胀而受到侵害就应不断创新养老基金的投资方式,改变过去投资渠道单一,运行效率低下的状况。为此毕业论文格式,应尽快出台养老基金运营优惠政策并拓宽基金运营渠道,比如:中央政府可以发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专项优惠债券;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提供优惠的储蓄利率;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业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等(欢佩君,2008)。有效监管才能保证资金安全,针对过去基金管理方面因监管不力而出现挪用资金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基金管理机构,做到国家统一收缴,统一管理,根据支付条件,统一支付。在基金的监督上,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这一机制应包括政府监督、保监会监督和社会监督(张惠彦等,2010)。

2. 农村养老模式及方式的选择

以资源尤其是经济资源主要由哪个主体来承担为依据,现存的养老模式大体分为四种:家庭养老、土地养老、集体养老和社会养老(毕红静等,2010)。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大多较为脆弱,社区养老只能在少数富裕地区实践;随着我国人均耕作面积的减少,土地养老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社会养老则因“新农保”保障能力较弱亦难以独立支撑起农村养老重任。所以有学者提出,在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受到严峻挑战,而社会养老保险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拓宽保障范围与提高保障水平的情况下,家庭和土地养老、社会养老以及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综合养老模式是我国农村目前养老较为现实的选择(赵云,2009)。当然,如果农村社会保障能力能够不断提高,则家庭在农村养老中的负担就会逐渐减轻。

虽然在养老模式上农村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在具体养老方式上则可以多样化。除了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之外,针对“四二一”家庭养老的实际困难,有学者提出,国家应不断完善社区养老配套服务,鼓励发展社区养老事业,在让老年人们继续住在家里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可以考虑由社区来承担部分养老工作或养老服务(李宁,2008)免费论文下载。

对于农村“空穴”家庭的养老,可以通过建立养老院进行集体服务,在具体管理上则可以不断创新,例如: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结合起来,既能提供机构养老的全面的专业化的照料服务,也能实现了“居家养老”的舒适、便利与温情,使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融为一体(高存,2010)。

3、不同养老制度异地接续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因此,不同制度间如何顺利实现异地接续及转换受到了学界的不少关注。虽然国家于2009年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类似农民工这样流动就业的群体在工作地点改变时,社保关系的异地接续有了明确规定,但具体实施中仍有不少待完善的地方。

有些地方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的养老金不足工资总额的12%,因此在实施该政策时毕业论文格式,这一资金缺口就要由当地财政来补足,这必然造成短期财政压力。而且,各地养老保险缴费规定不同必然带来养老保障的不同,因此在不同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必然面临相互折算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能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予以支持,那么所谓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新政策就可能变成一个空想(唐晨辰,2009)。于是有学者提出,应该统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基本养老全国调剂基金,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平台(肖红梅,2010)。又有学者提出了如下完善建议:统筹基金在养老关系转移时应全部转移;当参保人待遇领取地与日常居住地不一致时,可通过委托机制实现便民和监管双重目的;应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参保人个人账户余额的保值增值;应努力构建全社会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赵现军,2010)。对于构建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问题,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依据调整后的养老保险支付水平,2019年是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成熟时间点,如果政府加大投入,这一时间点还可以提前(黎民等,2009)。目前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接续办法尚未正式出台,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农民工回乡养老可能面临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从缴费年限的折算和账户资金的转移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转换办法(苏海,2010)。

参考文献:

[1]焦克源等.“新农保”实施后西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与完善[J]. 青海社会科学,2010,(6).

[2]沈小红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和基金保值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11).

农业论文格式篇2

(1) 语言表述a.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推理严谨、立论正确。论述必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b.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做出解释。(2) 标题和层次a.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毕业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一般由七部分组成,依次为:(1)题目,(2)中文摘要,(3)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2、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论文题目: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25字以内。字体为宋体小二号。摘 要:中文摘.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版word版的完整的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要PDF或Word格式,最好能发给我邮箱word毕业论文格式的设置在word2007中怎样实现毕业论文格式word高手,懂word弄过毕业论文格式的请进。

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格式总改不对老师不让过怎么办?内蒙古财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格式的具体要求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版word版的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谁有?求毕业论文格式,平面设计专业我想要一个实用《毕业论文》格式,我要套论文用的用的,越快越好?能给吗?请问哪位知道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还有脚注有什么特别要求?请求2011最新格式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顺序:中央电大毕业论文题目→目录→有人教教我大学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房地产营销的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开题报告什么的,怎么写,给发了我给大学生毕业论文2年了,格式熟练,去年写了几百篇基本都过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啊?还有论文的格式什么,我都不懂啊,求各位江西师大自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具体是怎样的?毕业论文具体格式是怎么样的,有关环保的毕业论文范文有吗?

哪位大哥知道四川农业大学的毕业论文格式,.

文题.[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⑤专利[序号]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责任者. 技术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年.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7. 致谢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8. 附录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二、管理和人文学科类论文撰写格式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各位大哥大姐四川农业大学可以专升本吗?专科生可以转成本科生读本科生的专业吗?哪物流管理毕业论文格式? 哪位大侠知道,请问有人知道四川农业大学远程教育的学历受社会承认吗?急知,谁知道四川农业大学2008和2009年的美术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如题,小弟今年毕业.

农业论文格式篇3

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二、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3、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

4、完善论文研究环节,切实提高学位含金量

农业论文格式篇4

我们应该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对考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复试,每人都要验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淘汰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考生,要把整体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人员录取进来。

2加强建设完善的农业推广学科导师队伍

农业推广硕士的研究方向多样、他们工作经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导师队伍的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全日制研究生的模式不能完全照搬到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上。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实行“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研究生无法经常得到校内导师指导,因此,采用“双导师制”,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要请实践一线部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校外专家共同指导。“双导师制”不但弥补了高校导师实践经验不太丰富的缺陷,而且可以让校外导师经常指导学生,有利于对研究生的培养。

3合理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应强化农业推广硕士生产和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在教学中采用多安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现代化技术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6]。在集中学生学习的时间里,通过对课程合理的学习安排,充分利用好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1)讲授讨论互动教学。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的学生所工作的地区和工作内容均不尽相同,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学生在授课中参与讨论,增加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使课堂的信息量大大增加。(2)案例分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某一典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从实践出发,提出自己熟悉的案例,继而引导学生讨论。(3)专题讲座式教学。平时开设的课程有的内容不太多,或者太难以短期内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可以聘请某方面的知名专家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在听讲座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论知识。(4)网络或远程教育手段教学。可以集中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购买一些常用中文数据库的阅读卡,或者联系图书馆或网络信息部门开通VPN服务,方便学生在家在单位进行数据库或者精品课程资源查询,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和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的理论知识。

4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质量

农业论文格式篇5

1853年马克思发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提出“亚洲式的社会”的概念,用以区别西方社会。1857至1858年之间,马克思写了不少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是马克思这个时期手稿的一部分。根据马克思《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透露的信息,人们找到这个时期马克思撰写的另外一部手稿,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1939年,这部手稿于苏联《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杂志第三期面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含的《资本章》,载有《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种形式》专节。《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它同亚细亚的和古代的所有制形式的区别》等是其中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于1859年出版,《序言》中写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种形式》一文及其他有关著作中的论述,亚细亚生产方式有如下几个特征:(一)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实行专制国家的土地国有制和公社的土地占有制;(二)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并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三)政治上实行的是专制主义政权体制;(四)具备这种生产方式的国家,还有管理公共灌溉工程等的职能。2吴泽说:“显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这种本质内容和特征,验诸古代东方国家的历史,是的确存在的。古代东方的奴隶国家,不论是古埃及、巴比伦,还是古印度和中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具备有上述诸特点”。3

本文试论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本来意义与当代启示,提出走出“亚细亚”,回归“亚细亚”的观点。走出“亚细亚”——亚细亚生产方式毕竟属于农业生产方式,与当代工商文明存在本质区别。当今倾力于改革开放,文明进步,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性”,势必克服旧生产方式“孤立性”、“封闭性”与“停滞性”,势必对中国本有的封闭旧习、宗法制度、自然经济给予必要批判。回归亚细亚——尊重亚洲的历史特点,关切中国的现实国情,理性地认识“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亚洲社会“基因潜质”的客观与历史的存在,深切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今中国发展模式的关系,据此走通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之路。

一、“亚细亚”的“原子现象”——“公社”

马克思对亚洲的研究起始于他对印度社会的研究。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在印度这样的亚洲社会,存在着一个消极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基础”,使印度社会长期“一无抵抗、二无变化”,亚洲式的农业经济方式持久延续。4

这里,马克思提出了“亚洲式的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所谓“亚洲式的社会”,尤其是印度,广泛地存在着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组织,这就是农村公社,而“农村公社的最坏的一个特点,即社会分解为许多模样相同而互不联系的原子的现象”。同时,“公共房屋和集体住所是远在游牧生活和农业生活形成以前时期的较古的公社的经济基础。”

这样,马克思就对亚洲社会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描述:其一为“模样相同”,其二为“互不联系”。另外还通行着一种“较古”的以“公共房屋和集体住所”为特征的“公有制”方式。这成为公社的“经济基础”。

这样的农村公社不仅印度有,在俄罗斯也普遍存在,顽强地显示着它的生命力。一个叫哈克斯特豪森的人,1845年注意到俄罗斯“公社”。当他探知俄国社会中居然存在如此众多的农村公社,而且还都活生生地繁衍与发展着,感到十分的惊讶,将其称作“奇妙的东西”。此后他著述立说,出版《对俄国的内部关系、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村设施的考察》一书,将他的“发现”公布于众。5

事实上在东方,从印度到俄罗斯斯拉夫民族,特别是在俄国本土,也就是通常说的“大俄罗斯”,次生形态的农村公社,一直保存到20世纪。如恩格斯所说:“在西欧,包括波兰和小俄罗斯在内,这种公社所有制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变成了农业生产的桎梏和障碍,因而渐渐被消除了。相反地,在大俄罗斯(即俄国本土),它一直保存到今天,这就证明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关系在这里还处在很不发达的状态。”6

在俄罗斯式的“公社”中,农民是封建贵族领土或地主的农奴。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按公社土地所有制的旧规矩,定期重新分配土地给农民耕种,每个人都“耕种自己的一块土地”。各个家庭的人口数多少不一,因而分得的份地也各不相同,从而各个家庭向村社缴纳的税额也不等,形成复杂的等级和类别。俄国公社保留着公社成员公有制的传统。耕地、草地等由公社管理,以“份地制”的名义分成若干份,分配给各个家庭;“公社成员共同使用森林、湖泊等公地。当然,此时的俄国社会已是封建农奴制社会,农村公社早已被改组在农奴制的生产关系中,成为再生形态的农奴制农村公社了。农村公社内的农民也已被改组成为封建领主或地主的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受领主或地主残酷苛刻的剥削、压迫和奴役”。7

列宁在分析俄国村社情况时说:“领得分地的农民必然对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因为它既然占有土地,如不实行强制,他是不会为地主干活的。于是,这种经济制度就产生了“超经济的强制”、农奴制、法律上的依附关系、没有充分的权利等诸多特点。8然而,无论印度与俄罗斯的公社制度,“土地私有制”发育的不完善,土地在农民与农奴中的“定期分配”,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如上种种的特点都是相同的,可以说俄罗斯的主要领土在欧洲,但其社会方式与生产方式是“亚细亚”的而不是欧洲的。从马克思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问题。

二、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是了解东方的钥匙

马克思认为,在亚细亚社会中,没有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私有制。这样的私有制只存在于欧洲。他常和恩格斯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读到贝尔尼埃有关东方经济制度的论述时,他对恩格斯说:“贝尔尼埃完全正确地看到,东方(他指的是土耳其、波斯、印度斯坦)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这甚至是了解东方天国的一把真正的钥匙。”9恩格斯同意这样的说法。他回信说:“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确是了解东方的一把钥匙。这是东方全部政治史与宗教史的基础。”10这样的土地“公有制”甚至在近代的俄罗斯也保存完好。马克思认为,“以游牧民族为例(纯粹的鱼猎民族还没有达到真正发展的起点)他们偶尔从事某种耕种。这样就有了土地所有制。它是公有的,这种形式按照这些民族保持传统的程度或多或少地保留下来,斯拉夫人中的公社所有制就是这个例子。”11

马克思将亚洲的公社制度与这个地区的土地制度结合起来研究,认为亚洲的“公有制”产生于公社制的社会基础之中。亚洲社会存在着两种从属关系。一是人和公社的关系,二是土地与人的关系。“共同体是实体,而个人则不过是实体的附属物,或者是实体的纯粹天然的组成部分。”12在亚洲,人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只是作为附属物而存在,作为“公社”的附属物而存在。只有“公社”是独立的,唯有它是一个“实体”,是超越于人的最高存在。既然连“人”都是公社的附属物,人无法成为独立的实体,那么土地自然就是公社的所有。它不为个人所私有,只是被个人“占有”。马克思强调:“在亚细亚的(至少是占优势的)形式中,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公社是真正的实际所有者;所以财产只是作为公共的土地财产而存在。”13

西方国家的“私有”,主要是说土地的私有。这种“私有”,以法律的形式获得社会的认可,堪称“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恩格斯说:“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凡是可以出卖的东西就具有商品的性质,在古代西方,土地成为商品,而在亚洲则不是。

恩格斯继续说:“当新的土地占有者彻底摆脱了氏族和部落的最高所有权这一桎梏的时候,他也就挣断了迄今把他同土地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纽带。”然而亚洲没有作到这一点,“只要土地是氏族的财产,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着的”。14这就是说,土地的亚洲式的公有制是与亚洲的公社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的确我们理解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可以这样设想:一方面“公社”与“公有制”是一个银币的两面,那里有亚洲的公社制度,那里就有亚洲式样的公有制存在。同时,我们又可以认识到:制度与社会结构,社会结构起决定的“基础作用”,“亚细亚”的公有制产生于“亚细亚”公社。

既然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说亚洲不存在真正的“公有制”,那么中国呢?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了这一点。“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15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土地授受制度。土地为皇帝所“授”,为农民所“受”。农民所接受的土地,并不是农民的私产。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占有权”而没有私有权。井田制就是这种授田制度的最明确的写照。既然农民的土地“从皇帝那里得来”,根本而言,土地归国王与皇帝所有。马克思说,在亚洲国家中“国王是国中全部土地的唯一所有者”16,存在的是土地的“国王所有制”,一种亚细亚式的土地“公有制”与“国有制”。吴泽在解读马克思的原义时说:“在古代东方国家的国王是作为建立在全国各个农村公社基础上的‘最高共同体的’代表者,也是全国土地最高的和唯一的‘所有者’。”显然,中国的土地制度确如马克思所说,属于“国王所有制”。国王是国家——“最高共同体”的代表。“国王所有制”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国家所有制,即中国式的“公有制”。

三、“自然经济”特征

在亚洲,生产为了供自己消费。主要只是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那些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地方,例如在农村中,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没有交换,产品也不具有商品的性质。农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服。17

在俄罗斯,公社属自然经济组织,存在着典型的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毫无竞争的,不需要同其它地区接触的自然经济特点。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指出:“农民的利益没有超出附近村庄的小范围。由于地方市场的规模微不足道,他们不需要同其它地区的手工业者接触;他们怕‘竞争’,就像怕火一样,因为竞争无情地破坏了小手艺人和小手工业者宗法式的乐园。他们的这种因循守旧的生活是经不起任何人和任何事物的惊扰的。”18

在俄罗斯,土地公有制显示为“份地制”,这是自然经济的基础。领得份地的村社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超经济的强制剥削。这种份地农奴制遍布俄罗斯各地。农民每星期三天为自己干活,二天替地主干活。无偿的劳动,是为农奴主付出的劳役地租。这种份地制,是农奴制生产关系的基础。19

“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真正的大城市在这里只能干脆看作王公的营垒,看作真正的经济结构上的赘疣);中世纪(日耳曼时代)是从乡村这历史的舞台上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20实行自然经济的结果,使亚洲,也包括俄罗斯,无法产生出类似于西方的商业城邦,也不会发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出现的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而与亚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的历史总和城市史紧密地联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西方史即是一部城市的演化史。

长期从事自然经济的民族结果成为“农业民族”,而从事商业经济的民族结果就形成了“商业民族”。马克思在论述各个民族的特性差异时,论述了“商业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区别。在西方,商业的发达与军事的征服,造成农村公社的瓦解与自由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结果产生了城市国家。东方各国家则是“农业民族”,“纯由自然途径形成部落”。商业不发达,集体承担灌溉事业,农村公社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得到加强,与公社制度、土地公有制相适的自然经济成为亚洲的主要生产方式。21

四、“亚洲停滞社会”

人类是进步的,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这个进步的概括方式。人类的文明经历着从原始文明向农业文明,继而向工商文明进步的历史;在人的解放的历史上经历过从原始的野蛮人向奴隶,向农民,继而向市民进步的历史;在生产关系上经历过由原始公社的“公有制”向私有制转进的历史;在社会支配形式上,经历了由原始公社式的共同体向封建农业式集权政府,进而向市民政府的发展的过程。人类每个民族与国家的社会,一般情况下顺延以上各文明阶梯,逐级攀升。然而马克思在分析印度与俄罗斯的历史时,发现这两个国家出现显著的个性特色。当历史要求人类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时,印度与俄罗斯没有出现这样的转化,将社会滞留在“公社所有制”的历史阶梯上,直至近代。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认为亚洲社会在它过去的历史阶段中,曾经是一个停滞的社会。这样“停滞”不仅发生在古代亚洲,也发生在近现代亚洲。对于停滞这个概念,需要辨证地认识,所谓“停滞”不等同于“停止”。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真正“停止”,会在适当的时机与外界的刺激下,朝前开步。

只是一个停滞的社会,进步的速度总显得缓慢。社会性质、生产关系常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在缺乏适当的历史时机与没有遇到必要刺激的情况下,其社会变革,犹如固定的环行跑道上的竞走运动。从局部看,社会常有激烈的“运动”;从整体看,其“运动”却是首尾衔接的循环。无法企求更高级的社会与更完善的生产关系,会在这样的“自循环运动”中产生。有时,社会已经出现向高端进步的契机,然而就在文明提升的过程中,固有的,延续了千百年的,已被这个民族与国家“习惯”了的“生产方式”,形成文化力与政治力结合的下坠力。这样的力量因被罩上“民族”与“传统”的光环愈加神圣,最终使新文明的建造,功亏一篑,旧文明“荣归”重来。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说:“一旦人类终于定居下来,这种原始共同体就将依种种外界条件(气候的、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特殊自然习性(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22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与私有制的产生与完善。

然而在亚洲这样的变化来得很迟,或者没有看到变化,其要因之一,在于这样的社会长处于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马克思以印度为观察对象解释说:“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23农村公社的孤立状态在印度造成了道路的缺少,而道路的缺少又使孤立状态长期的保存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社就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之上,同其它公社几乎没有来往,“没有希望社会进步的意向,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24

“不同他人发生关系的个人不是一个现实的人,同样,不同其他国家发生关系的国家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个体。”黑格尔认为,亚细亚公社的独立封闭的个性,使其无法成为“现实的个性”,从“与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获得进步的力量。这是亚细亚停滞不前的一大原因。25“与他人发生关系”的本质是一个民族的开放性格的体现,有开放才有改革。“开放”成为“改革”的必要前提,亚细亚的历史告诉人们,首先让自己获得开放的性格,才能变“停滞”为进步,否则适得其反。

农业的经济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与此相对的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亚细亚形式必然保持得最顽固也最长久。这取决于亚细亚形式的前提:即单个人对公社来说不是独立的,生产的范围仅限于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等等。”显然“亚细亚形式必然保持得最顽固也最长久”,还因为这个社会长期固守着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的自然经济。

站在近现代的时间坐标上看问题。“停滞”还说的是没有“按时”产生“资本主义”。西方社会有过三个大的发展,首先是私有制的发展,然后是商业的发展,后来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回过头来看亚细亚社会,如前所述,首先没有发展出完全意义上的私有制,然后资本主义的重要前提——“商业”因自然经济力量的强大,也无法顺利成长。“从欧洲历史上来看,这推动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是商业”,26这样就造成当世界进入“现代”以后,亚细亚的大多数国家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匍匐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未见长进。

就中国来说,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的成长也十分艰难,西欧的现代化包括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的形成、宗教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展开。时间上和明代近三百年的兴亡吻合。西欧洲在这近三百年之间发生了是资本主义的成长,中国却没有。黄仁宇说:“中国明朝也来一个‘资本主义的萌芽’。现在看来,以这样的题材发表的文字给人影响无非‘有好多人赚了很多钱’”。黄仁宇批评说:“作者既不了解资本主义为一种组织和一种运动,那他们搜集的资料也难能与以后发生的的历史事物相联系了。”27马克思在《资本论》卷二中对什么是资本主义有过这样的表述:“资本主义的推销方法”用的是C-M-C公式。说的是资本家必须以C(即商品commodity)换为M(即货币money)在此川流不息的商业活动中,还得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公众制度授权于私人,让他无限制的发展”,国家“承认私人财产的绝对性。这绝对性超过皇权,也超过传统的道德观念”28而这些,及至近现代亚细亚社会及中国都做不到。

普列汉诺夫说:“中国和古代埃及的经济发展的逻辑,并没有引起古代生产方式的产生”,“古代社会是代替了氏族社会组织;同样,东方社会制度产生以前的社会组织,也就是氏族社会组织。这两种经济构造的形式中,每种都是生产力在氏族组织内部发展的结果,这生产力的发展,到最后必然要使氏族组织崩溃。”29这里普列汉诺夫说的“古代生产方式”即为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在东方的历史进程中在“氏族组织”制度,即原始公有制度理应消亡的时候,它没有出现应有的“崩溃”。当西方社会已经顺利向私有制转化的时候,东方却紧抱原始的“公有制”不放,而且这样的公有制还在此后极长的历史时期内以其“次生形态”得以持续保持。而这也是东方社会无法自觉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人口与物质生活虽有高度的成长,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仍然保持完全静止的状态;经济领域虽存在极有利的条件,但就是不见有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30 五、关于国家力量的强大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个生产方式,也同时决定了亚洲的文明形式。“文明”的概念要比文化的概念大得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总和是文明的基本表达。在人类的各个文明体系中,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明形式,是国家力量的强大。

古巴比伦《摩奴法典》中写道:作为国家的最高代表,“君主是一切造物中的最大者”。国王对臣民具有无限的权利,生杀予夺无所不可为,所有的居民都向他纳税,并负担沉重的徭役。国家机构中设有常备军、法庭和监狱,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创设。31马克思说:古代东方的国家,“是凌驾于所有这一切小的共同体之上的总合的统一体”,国王是“共同体之父”。32

的确,“公社”是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细胞,它也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洞察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原始“切片”。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数千年中是从印度到俄国的“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33恩格斯在《法兰克时代》一文中说:“这种国家政权的形式,也是由公社当时所采取的形式决定的。在有的地方,如在亚洲雅利安民族和俄罗斯人那里,当国家政权出现的时候,公社的耕地还是共同耕种的,或者只是在一定时间交给各个家庭使用,因而还没有产生土地所有制。在这样的地方,国家政体就以专制政体而出现。”34

如前所叙,各个生产共同体的相互亚细亚式的隔绝的,无交换的状态,是亚细亚社会无法产生商业经济而形成长期社会停滞的原因,同时也是铸成东方式专制的要因之一。“各个公社相互间这种完全隔绝的状态,在全国造成虽然相同,但绝非共同的利益,这就东方专制制度的自然基础。从印度到俄国,凡是这种公社形态占优势的地方,它总是产生这种专制制度。”35

当然,还可以把视野扩展到以下的几个方面:古代亚洲缺少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从原则上说,土地不准自由买卖,而是“定期在农业公社社员之间进行重分”36。这个重分一般存在着巨大的操作上的困难。要进行这样的“操作”必须依靠“共同体”的力量。在古代这个共同体是公社。中古至近代,这个任务由国家完成,由此国家的威权力量无限膨胀。这种情况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亚洲,“气候和土地条件特别是从撒哈拉经过阿拉伯、波斯、印度和鞑靼区直至最高的亚洲高原的一片广大的沙漠地带,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水利”是浩繁巨大的工程,“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结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37。由此可见亚洲“水利”工程也呼唤强大国家的诞生。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人”的思想平台观察这个问题。一个“现代”社会到来,须有“人”的阶层结构的准备。也就是说,这个社会要形成“人”的构成的三层组合。其上层是支配阶级,其下层是底层阶级,其中间是中产阶级。市场与商人是组合中层社会的基本元素。然而,亚细亚社会阻挠“市场与商人”的产生,无法发育出成熟的中产阶级,去组成一个社会的“中层”结构。这个社会因为没有一个唯一能与支配阶级“分权”的中产阶级,结果使支配阶级的权利得以毫无顾忌的扩展。

六、结论:走出“亚细亚”,回归“亚细亚”

对于马克思来说,政治经济学说,是他投入精力最大,所得创获最大的学说领域。在马克思的研究史上,先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版,然后才有《资本论》的问世。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作的全过程中,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一直萦绕在马克思的脑际。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他开展“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产物。正是通过东西方社会经济形态的比较,正是对亚细亚生产方式作深入的思考,才形成马克思政治经济论的鲜明见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基础的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以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为入口,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进而确立人类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进而到达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这一经典理论。每当论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必然说到“亚细亚”的历史阶段。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当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学说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看作是人类的重要的文明状态。如同从资本入手,讨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过程。马克思从亚细亚社会的“细胞”——亚细亚“公社”着眼,解析亚洲社会的基本特点,指明“公社”的长期存在,使亚洲社会在极长的历史时期内无法产生完整意义上的私有制,强调这是打开亚洲奥秘之门的宝贵钥匙。在这个社会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亚细亚社会自然经济长期存在、资本主义形成缓慢与国家力量强大等各项特点。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明确注解,是马克思全部历史哲学的重要内容。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可以思考的是这个理论本身的形成史;围绕这个理论的争论史;这个理论的本来意义;这个理论的当代意义。本文没有在前两个问题上作深入的展开,而对这个理论的本来意义与当代启示给以更大的关心。

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时至今日,究竟如何解读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真实显示这个理论的本真内涵。马克思的这个理论,既是历史的理论也是现实的理论,既是论述“亚细亚”的理论也是论述中国的理论,因为中国存在于“亚细亚”,“亚细亚生产方式”诸特点,中国社会无不有之。这个理论堪可启发我们作如下的思考:亚细亚生产方式如何发生于中国古代社会,又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发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既要走出“亚细亚”,同时又要回归“亚细亚”。

走出“亚细亚”,说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毕竟属于亚洲农业式生产方式,其与当代工商文明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当今倾力于改革开放,文明进步,建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性”,势必克服旧生产方式“孤立性”、“封闭性”与“停滞性”,势必对中国本来的自我封闭旧习、封建宗法制度、自然经济方式给予必要的批判。

然而,我们又要回归“亚细亚”。我们当对中国文明胚态时期的社会文化遗存作必要的研究,这是中国文明的“基因”发生期。中国自古以来,历代文明百般变化,而其“底部”一概保存着“胚胎时期”业已产生的社会文化的基因潜质。即使今天,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这样的“基因潜质”,依然根深蒂固,难以挥之即去。

这样,我们就应该尊重亚洲的特点,关切中国的国情,理性地认识“基因潜质”客观与历史的存在,深切地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关系,与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古代(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发生了“原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亚洲的中世纪(前资本主义时)产生了“次生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那么也可以说,亚洲与中国当代现代化模式乃为继亚细亚生产方式“原生”、“次生”之后的“继生形态”。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摆脱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因潜质”,难以消弭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胎记”,因此中国现代化模式也必然区别西方模式。中国走出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应是历史的必然。

总之,开展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亚洲,了解中国,文明的进步既是文明方式的更新也是历史射线的延伸,既是对文明陈迹的消除,也是对文明遗产的承续。开展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也让世界了解亚洲与中国:文明是多元的,历史与传统的差异使各民族与国家造就各自的文明形式。有此共识,世界将变得宽容与和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页。

2吴泽:《东方经济社会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页。

3吴泽:《东方经济社会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9页。

5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8页。引吴泽书,第339页。

7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3页。

8《列宁全集》,第15卷,第6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8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5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4-4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7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8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90-191页。引吴泽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3页。15《新唐书食货志》,引孙剑青:《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史的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82年,第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8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297页。

18《列宁全集》,第一卷,第16页。

19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80页。

21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8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47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18-620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73页。

25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第35页。

26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78页。

27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71、79页。

28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59页。

29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三联书店1950年出版,第36-37页。引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第28页。

30马克斯韦伯:《中国宗教》,台北:新桥译丛1,1989年出版,第118页。

31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7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97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541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8页。

农业论文格式篇6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 农业经济比重 生产资料价格变动

一、引言

农用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值具有重要贡献,这已被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事实所证实。我国目前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依赖性很大。不仅如此相关研究还表明,我国农药、化肥已经过量施用,所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1.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农业污染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保证粮食生产,我国化肥使用量呈整体上升态势。2008年我国化肥使用量(折纯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239万吨,比1985年增加了3463.2万吨,上升了195%。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水污染日益加剧,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

2.农药过量喷施导致农业污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特别是近年来病虫害对农业的威胁加大,使得农业方面对农药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农药使用量的大量增加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3.农膜过量使用导致农业污染

由于农膜覆盖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因此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大量增加,农膜的大量使用固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由于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不易降解,土壤中农膜的残留量逐年增加,削弱了耕地的抗早能力,而且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水肥的运移,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并对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危害。

二、文献综述

经典EKC曲线出现以后,大量学者对之进行了修改和扩展,但是最典型的还是ACT(Antweiler, Copeland, Tavlor, 2001)提出的研究框架和实证模型,他们通过相对简单而直接的贸易-污染模型,提出了衡量贸易引致的产出构成变化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并对由贸易引起的收入增加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后果与资本积累或技术进步引起的收入增加而导致的环境后果进行了区分。

在ACT的理论框架出现以后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Cole(2003)检验传统EKC的稳健性以及收入增长与贸易对EKC的作用,对包含与不包含收入立方项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检验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和文化程度(识字率)对污染排放的影响。许士春(2006)利用1990~2004年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的时序数据,分析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于峰和齐建国(2007)同样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0~2003年间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经济规模的扩大恶化了我国环境。

以上文献的实证检验还是基于包含贸易因素的结构式方程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业领域,在农业领域的研究文献则较少。本文以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作为环境指标,借助简约式ECK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了三大控制变量:收入不平等、农业比重和价格变动与农业污染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理论模型

1、简约式EKC模型

估计经典的简约式EKC模型,仅仅引入收入项以验证农业领域EKC的存在性,并计算转折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

2、扩展式EKC模型

在简约式EKC模型基础之上加入收入不平等、农业比重和反映相对价格变动的变量,即对简约式EKC的扩展式模型进行估计,并与模型1进行对比,以研究EKC的稳健性和控制变量的影响。

其中E为环境污染变量,I表示实际人均收入,ID反映收入分配状况,SHA为农业经济比重,RP反映价格变动情况。模型中加入了收入的立方项,是因为仅仅包含平方项无法反映出污染物在更高收入水平上所再次反映出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这也是许多学者所采取的方式。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准备与变量描述

实证分析中使用的原始数据来自于官方公布的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并运用各种指数分别进行消胀处理(以1994年为底),以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1、环境污染变量(Fer,Pes,Pla,kg/mu)。有关农业环境污染的研究大都选用农用化肥或农药的使用作为环境表征变量,本文借鉴这种方式。由于农用塑料薄膜同样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因此将农用塑料薄膜也引入进来。本文选用单位播种面积投入量作为环境污染变量,Fer 、Pes、 Pla分别表示单位播种面积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2、人均收入(I,千元/人)。本文的人均收入用以各地区乡村人口为底的人均农业总产值表示,其中各地农业总产值用农业总产值指数进行了消胀处理。

3、收入不平等(ID)。由于缺少反映省级收入差距的指标与数据,我们以各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变量,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表示。

/4、农业产值比重(SHA,%)。用各地农业生产总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表示,并分别运用地区农业生产总值指数和地区总产值指数进行了平减。

/5、价格变动。由于各地区化肥、农药、农膜的价格无法获得,因此本文分别引入三者的价格指数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相对变动情况。为了体现价格指数的可比性,均转化为以1994年为底的指数,再进行对比。因此,具体估计时共有三个价格指数比,即RP1、RP2、RP3,分别表示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指数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之比。

(二)简约式EKC模型估计

根据模型,分别对化肥-收入方程、农药-收入方程和农膜-收入方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和表2的收入项系数显著性来看,不含收入立方项的模型各变量均相当显著,当加入收入立方项时,一些变量变得不显著,因此不包含收入立方项的模型效果更好。由表2的F统计量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化肥-收入方程和农膜收入方程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农药-收入方程选用随机效用模型,因此回归方程如下:

由回归方程,可以发现化肥投入密度、农药投入密度和农膜投入密度与实际人均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关系,而且2类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FE,RE)都较为一致的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可计算出化肥-投入方程、农药-收入方程和农膜-收入方程转折点分别在实际人均农业产值达到3797.1元、3169.8元和6767.6元时达到。

(三)扩展式EKC模型估计

在简约式EKC模型基础之上加入收入不平等、农业比重和反映相对价格变动的变量,即对简约式EKC的扩展式模型进行估计,并与模型1进行对比,以研究EKC的稳健性和控制变量的影响。

由表3的F统计量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化肥-收入方程和农药收入方程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农膜-收入方程选用随机效用模型,因此回归方程如下:

估计结果仍然验证了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与人均农业产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曲线关系,而且,控制变量的加入并没有改变三类投入要素与收入间的曲线特征,曲线关系比较稳定。控制变量的加入使得转折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Fer水平由3797.1元上升到3803.8元,Pes由3169.8元上升到3266.2元,Pla由6767.6元上升到9824.7元。可见控制变量的加入都提高了临界值水平,但是Fer和Pes提高的幅度较小,Pla提高的幅度较大。通过将我国各地区2008年实际人均农业产值水平与三个临界值相互比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倒U形曲线的左半段,即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密度与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仍将伴随着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密度的增加。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根据传统的简约式EKC模型和扩展式EKC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农业经济比重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变动对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城乡收入不平等。城乡收入不平等ID的系数均为正,表明收入不平等与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正相关,但是对农药和农膜使用的影响较小,对化肥的使用影响较为显著,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增加化肥投入,导致环境污染加深。

2、农业比重。农业经济比重SHA的系数都为负,说明农业比重与化肥、农药和农膜投入显著负相关。

3、价格变动。价格变动RP的系数都为正,说明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价格变动对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产生了正的影响,特别是对化肥和农膜影响显著。

因此为了防止农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首先必须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消除收入差距,以减小其对农业化学品使用的影响;其次还必须合理分配农业资源,防止在有限的农业资源上过度投入过度使用,以减少农业资源的使用强度,改善农业环境;最后还必须努力控制农用化学品价格变动的幅度,使其始终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化。通过以上手段逐步削弱农业对农用化学品的依赖强度和使用密度,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从而改善农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许士春,何正霞.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来自1990-2005年省级面板数据[J]. 经济体制改2007(4):22-28.

农业论文格式篇7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职业农民,它与一般的农民技术培训有质的区别。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用的教材与阳光工程培训及一般的农民技术培训所用的教材也应有质的区别。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依据,是学员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从教材本身来看,教材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水平,它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体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没有一套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材,培训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根基。因此,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配套教材的研发,对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果,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现状调查

为了掌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的现状,河南省农广校对洛阳、濮阳、驻马店、漯河等30个市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及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授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现将信息汇总分析如下。

(一)学员调查问卷信息汇总及分析

对300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2份,回收率87%。根据问卷进行分类分析如下。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

1. 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及以下学员占59.5%、46~50岁学员占14.5%、50岁以上学员占26.0%。 45岁以下学员近60%,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年轻化趋势明显,农业产业后继有人。

2. 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占47.3%,高中占44.7%,大专占7.3%,本科占0.7%。也就是说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中初中及高中各占将近一半,大专及本科仅占8%。由此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以初高中为主,高学历人员较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那么在教材的编写中就必须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强化实践应用,淡化理论学说,侧重是什么、怎么办的编写,语言要通俗易懂,可采用农民常用的谚语。

3. 从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度来看,完全一致的占53.1%,有部分联系的占45.0%,几乎没关系占1.9%。由此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教材与实际工作仅有部分联系或几乎没联系。也就是说部分教材不能服务生产实际,加大教材的规划及研发力度势在必行。

4. 从教材内容与培训内容的关联度来看,完全一致的占59.9%,有部分联系的占39.7%,几乎没关系占0.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教材内容与培训内容有部分联系和几乎没关系占到40%,也就是在教材开发时要把授课教师吸收为编委会成员,尽量缩小教材内容与培训内容的差距。

5. 从对教材的满意度来看,满意74.0%,一般25.6%,不满意占0.4%。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近3成的学员对培训中所用教材不太满意,说明加强教材研发势在必行。

(二)教师调查问卷信息汇总及分析

对3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41份,回收率80.3%。根据问卷进行分类分析如下。

从表二内容可以看出:

1. 从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关联度看,完全一致40.8%,有部分联系占48.1%,联系不大占11.1%。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只有部分联系,11.1%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大,也就是说有近60%的教师认为教材不能较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在教材研发中要注重生产实际,加大典型案例分析,强化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关联。

2. 认为“教材编写应按照调研选题论证编写大纲专家研讨撰写审核修订等程序进行编写”正确的为100%。说明这种编写模式得到所有问卷教师的认可,可以运用于实际教材的研发中。

3. 认为“教材编写队伍应有专家教授、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教师组成”正确的为100%,说明这种教材编写队伍组成是合理符合实际的,可作为选择编写人员的重要依据。

4. 认为“教材内容设计首先要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为依据。其次要贴近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正确的为100%。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教材的研发中,要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为依据,同时要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5. 认为“教材形式设计创新一是按模块编写,每个模块下设‘学习目标’,根据实际需要中间插入‘案例分析’‘新技术介绍’‘技术要点’‘注意事项’‘最佳选择’‘小知识’‘知识链接’等,每个模块结束配‘思考与训练’。二是巧妙地运用彩色插图和表格”正确的为100%。说明这种新颖的设计模块,得到所有问卷教师的认可,研发教材时,可以采用这种框架结构编排内容。

(三)现场座谈信息归纳分析

1. 最满意的教材特点

共同特点是内容实际使用,展现形式新颖,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例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按模块编写,每个模块里安排有正文、知识链接,案例和思考题,这种微阅读试的编写更加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内容系统、丰富、详实,配有大量的图表、案例分析;《葡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技术》配有大量的彩色图片,直观生动形象,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怎么办;《肥料配方师》《农药经销员》,淡化理论描述,采用大量图示或表格展示内容,运用谚语、俗语,农民感到更亲切,更愿意去阅读使用;《农产品网络营销》《农村信息化及网络应用》《现代农业政策法规》内容描写深入浅出,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对网络信息新知识的需求及运用现行农业政策法规,走上富裕之路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现用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内容陈旧。生产上已淘汰的品种、国家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生产上已不再采用的生产模式、已废止的法律条文等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

二是形式死板,不符合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特点,照搬在校学生的教材内容和形式,缺少图片、表格等更加直观的展现形式,黑白图片看不清楚,表述不明白。

三是理论性强。个别教材从理论到理论,语言表述理论性太强,表述不深入,解释不细致,缺乏实际案例分析,缺乏具体操作内容,不能满足教学培训工作的需要。

四是缺乏新知识。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法规在教材没能体现。

3.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是教材内容要新颖,符合生产实际,能体现出符合实际的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品种。

二是淡化理论知识,强化实际运用知识。重点突出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少理论、多实例,侧重应用技术、解决办法,“是什么”、“怎么办”等。操作技术要做到具体详细实用,达到培训对象一看就懂,就能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

三是贴近政策。编写内容设置要与现行政策相适应。

四是增加彩色图片和表格,让学员容易理解接收。

五是语言通俗易懂,采用农民常用的谚语。

六是强化案例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多一些实例说明,帮助学员理解记忆知识点;增加新内容及实例;深入浅出、一学就会。

七是图文并茂。增加彩图、表格内容。

八是创新展现形式。

九是符合“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研发建议

(一)创新研发模式

研发模式应为调研选题论证编写大纲专家研讨撰写审核修订完善等程序。即在掌握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的规划前提下,进行广泛调研论证确定选题;在熟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遴选主编及编写人员,组建编写队伍,完成编写大纲;召开编写研讨会对大纲进行研讨,修订完善大纲,组编单位提出创新内容设计和创新展现形式的教材编写体例要求;编写人员分工合作完成初稿;主编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受训学员审核初稿提出修订建议,修订完善定稿。

(二)创新内容设计

1. 以整体学员的基本素质为设计基础

目前,参与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普遍弱点是文化水平较低,小农意识、传统观念强。因此在教材的编写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农民易于接受的“谚语”,图文并茂;内容要实际实用,重点突出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理论内容通俗化,操作技能详细化,侧重应用技术、解决办法,“是什么”、“怎么办”等。达到培训对象一看就懂,就能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

2. 以成功案例为载体

“成功案例分析”、“规模效益分析及远景分析内容”,分享的是普通人的成功经验和愿景向往,更真实、更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愿景向往。

3. 以现行法律法规政策为导向

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是规范生产生活、指导生产实践的方向,因此,在教材设计时必须纳入考虑。

(三)创新展现形式

1. 采用模块化编写

根据功能作用采用模块化编写,模块下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下设若干个学习任务,随着多项学习任务的实施而完成学习目标,最后辅以“思考与训练”,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中间插入“案例分析”、“新技术介绍”、“技术要点”、“小知识”、“知识链接”,结尾配有“思考与训练”。这种模块化、碎片化编写格式更适合成人微阅读的需求。

2. 图文并茂

一是增加图示、表格,用图解代替文字叙述,用表格代替文字叙述。二是改黑白印刷为彩色印刷。达到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易于培训对象接受,强化实用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农业论文格式篇8

本文以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并构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思维中心课堂平台等人格与创业教育实践的六大平台。

关键词:

人格教育;创业教育;教育环境

人格与创业教育环境是在人格教育理念、活动理论指导下,形成人格教育系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情况下建立的,是整体性的人才开发与培养工程。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健康人格”为导向,以“产品开发”为切入点,形成了“以人格教育为基础,以创业训练为平台,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做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人格与创业教育环境搭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需要个体自身建构与自主修为,更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外力塑造与培养。职业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要立足于塑造个体健康人格,使“认知系统的思维能力、情感系统的态度价值、意志系统的行为习惯”三者协同生长,必须综合性地创设有效平台、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育内容、构建育人环境、形成文化人格。

一、建立创新创业活动平台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以创业教育活动与应用职业能力大赛系列活动为主的“人格与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学院率先在甘肃省内高校开展毕业生创业扶持活动,鼓励毕业生创办农业企业,成为时代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每年选拔部分优秀毕业生,扶持他们真正在农业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领域创办产业,对其创办的致富产业以技术、信息扶持为主,并以启动代金卡和发展代金卡的形式给予适当的创业资金扶持。与大北农集团、甘肃农垦等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库,并采用“学长制”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创业素质拓展训练,让已接受创业培训的骨干学生轮训低年级的学生,使全院学生均接受创业素质拓展培训。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人格素养,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创业型大学文化。学院在建立泽邦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人才实验班,制定“人格与创业”素质人才培养方案与管理办法,开设思维学习与人格塑造、心理教育与人格、人格培养与创业教育、中西文化与人格发展等10个方向的课程教学,形成“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博览”四大创业实践体系。同时,在人格教育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建了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冲突理性管理评选大赛、学生干部管理能力评选大赛、大学生问题能力大赛、大学生健康与幸福知识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生涯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思维、价值观、习惯”协同生长型应用职业能力竞赛活动。可见,按照创业素质培养就是按照健康人格方向培养人才,今后无论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任何领域工作,还是自主创办企业,其综合素质是过硬的、人格是健全的、思考人生的习惯是坚持的,有利于个人知识、技能、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建立思维中心课堂平台

学院建立了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性格与价值观养成为两翼,三者协同生长型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平台。理论课、实践课、课外活动均以学生的思维、价值观、习惯生长入手组织内容、选择方法、设计情景,激活了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从而养成教学设计和学习设计的持续发展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训练技能———遇到困难寻求合作———正确办法解决问题”,既体现了“做中学”的特点,又在具体操作中开发了思维、在与人合作中调适了性格、在采用办法中培养了价值。因此,思维中心生长型课堂教学和活动既促进了学生自身的成长,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是课堂和活动本身的优化和创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抓手。思维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核心要素。在“人格与创业”素质培养实施中,学院把教会学生“学会思维”作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两者的核心都是思维。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展示和所有其他活动均围绕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以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问题是思维课堂和活动的核心要素,根据问题形成的方式,将问题分为学生个人问题、小组问题、集体问题和教师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学过程中分别对应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讨论、聚焦研讨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于课堂和活动,力求“内容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活动化”。

三、设计通识与专业系统化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平台

学院以人格“思维、价值观、习惯”三要素生长为主线,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基本框架,构建特色学习活动模块,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3个层次、10大学习模块、多个项目任务”的系统化人格与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了“体质锻炼+素质拓展+专题讲座+创业教学+项目研讨+读书交流+日常工作+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市场模拟+创办农业企业”等多个具体活动模块,建立通识化基础层进行补短教育;形成了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的“专业群大课程+专业领域创新课程+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创新体系,建立专项化发展层进行扬长教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采用基于问题、实践、项目、活动4项具体互动参与式教学方式,形成了“活动式+课堂式+专题式+现场式+在线式+团队式+环境式+系统式”8种人格教育形式,建立多样化方法层进行有效教育。体质锻炼课目以体质技能训练为主要方向,采取灵活多样的内容、方式进行早操体质锻炼,达到强健体魄、掌握锻炼技巧的目的。特色专题模块每个方向必须以人格系统基本理论为指导,按照人格的内涵和人格概念描述的某一方向进行研究与讲解。读书交流是按照学院推荐的图书,学生同一时段同读同一本书,然后共同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创业教学以国际劳工组织开展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学内容为主,按照KAB创业理论与企业沙盘模拟内容进行。同时,依据学生创业意愿与能力的变化,开设创业学、创造性思维、数学思维方法与创新等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结合学生各专业或专业群,有机整合课程内容,形成任务引领型的种植类、养殖类、营销类大课程,开设组织培养与繁殖、设施农业与观光、插花艺术与营销、化工工艺与创新、营销模式与策划等课程。工作实践以参与学院提供的校内实践基地、校外见习、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创业实战是支持在校学生或毕业生在学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创办微小企业、绿色企业。社团型创业教育是学院创业教育活动的标志与特色。泽邦大学生创业协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实验室,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支撑平台。

四、建立“学做创”人格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平台

学院以农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学知识、长才干、创效益,学做创统一,培养创造性人格、职业人格、文化人格。多年来,学院加强与政府、农业企业、协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逐步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文化支撑、经济驱动四个方面构建了“学做创”人格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人格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体现了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中国文化是基础,是中国特色人格教育形成的源泉,可以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政策机制是保障,是人格与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后盾,可以解决谁来培养的问题。社会平台是载体,是人格与创业教育运行的空间,可以解决谁来培养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农业企业运营是动力,是人格与创业教育实施的抓手,可以解决怎样培养的问题。在人格与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孕育出的中国特色人格教育是将传统文化“五常”演化为现代人才的“爱心、理想、规则、责任、创新”五大素质,引进、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形成“五大公民意识”,建构中国特色的人格教育维度。面向农业行业、农村经济,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学院根据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吸纳了有一定优势的、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组织,与政府、企业、行业及研究单位共同组建协同创新体,为学生参与产品开发搭建了平台。如与条山农场、国营勤峰农场、榆中县、皋兰县建立了校企校地合作关系。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协同部,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参与产品开发和农业技术推广。坚持学院技术研究部门(研究所)、各系与地(市)、县种子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大型农业企业或示范园区深度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带领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开展良种选育、新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建立农业经营模式研究推广协同部,鼓励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农村经营模式构建。学院以校企联盟组织和《农业企业家》杂志为平台,依托学院经济管理系拓展、深化学院与全省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县科技示范园区合作,开展全方位研究、推广集约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为学生创新管理方式,探索服务领域开辟了新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协同部,学院向甘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试点、协同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形成我省职业农民培养、使用、提高、创业的新机制,并借此支持学生参与校企校地合作中的培训工作,将自己在学院学习到的人格塑造、创业训练等内容推广、拓展到企业员工的培养之中。整个活动既促使了学生应用职业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从事创办农业企业的信心与能力。

五、建立人才质量考核对应式动态评价平台

按照一年级强基础实践、二三年级强专项实践、三年学习过程跟踪与毕业后跟踪的时间轴,第一环节进行人格常识测试,第二环节进行自我认知测试,第三环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测试,第四环节进行创业素质测试,第五环节撰写生涯设计和创业方案,第六环节进行学生工作业绩跟踪确认。学生入学后,填写人格常识表,进行自我认知测评。一学期后,谈自己对人格的认识。进入二年级参加实践后,自行设计人生规划或创业计划方案。三年级第一学期中,进行创业人格或创造性人格测试。毕业5年后,对照自己与其他同届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成绩或事业情况。学院基于多种评价办法进行有效评价,以促进学生自身生长为测评目标,紧紧围绕人格“思维、价值观、习惯”三维度进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自我测评与他人测评、个体内差异评价与绝对评价。首先,在模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性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学习过程的分析和评价,鼓励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正确地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跟踪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主动性、态度、学习进展等进行调查,并给出描述、提醒和建议,让学生及时把握自己“价值观、习惯”的生长情况。其次,针对学分制和晋升制,学生一个阶段学习任务完成之后进行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果评价,目的在于评定学生目标的达到程度,考核学生的最终成绩,把握活动的最终效果,给出学习的最终评价结论。同时,注重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对学生自身进行纵横比较,把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比较,把学生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例如,把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评价,或者把学生工作中的问题意识、情意态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比较评价,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六、建立多样化双重管理机制平台

学院对“人格与创业”素质教育的学生实行双重管理机制,实行“助学师+班级总助理+分管助理+活动助理”4个层面的协同助理方式和“群队化、专项化、岗位化、企业化”4种类群的团队运行方式。在企业冠名班实施的基础上,采用模拟企业名称命名班级,按工商、税务注册程序办理模拟农业企业资质,按班级专业所属专业类群细分不同行业领域,按企业化形式管理。学生宿舍推行企业“5S”管理,班级间实行团队化、市场化竞争,班级内实行岗位角色扮演管理,制定班级绩效考核办法,营造职场氛围,建立了“课堂考查+自修学分、淘汰降级+晋升等级、过程体验+绩效考核、自我管理制+团队互评、导师助学+学生助工制”5对双重式管理机制。按照建立班级管理的运行体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进行团队管理和团队分类,按照运行机制实施团队管理,按照约束机制实施考勤制度,按照激励机制实施加分制和晋升制度。所有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双重互动制”,以不同的方式管理,从不同层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价值观、习惯”同步生长。每学年的年度成绩列入个人档案中的绩效成绩。

作者:马万锋 李明达 杨多海 单位: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农业论文格式篇9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预测预警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即使有再顶尖的科学技术,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都离不开农产品的支持。就中国的现有社会情况而言,众多的人口导致了农产品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种植业在中国将还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与完善,但是,在这个人均占地面积极少的现状影响下,种植业以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会很宝贵,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卖方市场导致了价钱的不确定。本文将重点阐述农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相应的序列模型以及有针对性的价格措施。

一、农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创了农业,到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到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发展,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机械化生产,再到现在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及农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在科学生产技术上的创新,还是在经济发展上的前进,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就经济这一不可或缺的方面来说,我国是农业大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我国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够出口给其他国家。由出口贸易带来的国际市场的交易,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经济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当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随着我国的出口比例与出口数量的增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人民币的汇率,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的经济收入。

其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新技术,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相借鉴融合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其他产业的优势条件形成优势互补现象,从而改善与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再次,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城市化建设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例,受到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影响,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很好的完善与进步,生产集约化的改进,推进了农村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建设来说,农业产业化的集中运行与管理,农业产品提供的后勤保障,让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更好的投入与生产,由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收益。因此,无论是对于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村的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品都能够带来势不可挡的经济优势与经济效益。

最后,农业产业的科学化运行与管理,由此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能够具有优质的效果,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能够很好的适应现阶段快节奏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间接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农业产品以及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在我国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仍然会存在着一些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改进的问题,如: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产量的不确定性,价格的波动等现状。下面,笔者将进一步对农产品生产中有关于价格的相关现象进行探讨。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对于农产品价格指数都是非常重视,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测与预警措施与模型。下面,笔者将重点介绍国内的相关农产品价格预测的模型。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时间序列建模分析

1.模型介绍

(1)ARMA模型:又称为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于相关的价格预测方面能够起到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预警作用,能够较为准确的研究经济变量的相关变化规律。同时,人们也能够根据该模型得出的相关预警结论,再结合其他模型手段,从而制定出一个准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灰预测模型:根据灰色理论,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规律,从而生成一种数据模型,主要对于一些现象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包括灰色时间序列的预测、畸变预测、拓扑预测和系统预测这四方面。能够对相应事件发展的形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量化的比较与分析,从而推出规律,并显示相关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农产品价格的预测分析上,由于价格波动的规律性很难展现出来,因此用该模型进行预警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3)神经网络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模拟人类网络神经的方式去进行具体问题的据测与分析。通过模式的识别与系统的辨识程度,加上BP神经网络的输入与输出,对于事件的预测能够简单、快速,并且有质量的保证。

2.数据开源与实证检测

首先,在数据开源方面,对于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来说,想要找到相对权威的、有针对性的,并且较为新颖的数据,就要不断地去浏览相关统计数据库。比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农产品的相关调查研究中所显示的数据;相关权威的学术报告与论文中所提到的数据资料;相关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报告等。还可以在现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库查找相关所需的数据资源。对于数据的开源而言,要做到实事求是,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且不断地检验在各个条件下的不同情景模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一系列的后续方案策划。

其次,在实证检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于价格或是时间序列的单位根的z测;(2)各种模型的识别与检测;(3)相关预测预警的评估与分析的检测。对于序列单位根的检测,要检测所提到的序列在回归模型和回归方程中的变量等相关的变化趋势,以确保序列的平稳性。对模型的检测,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模型,以及与具体模型的相关一系列的各种流程,从而进行预测分析。对相关预警预测的评估而言,在进行风险、故障评估时一定要确保所考虑的范围要全面,并且要有针对性,从而以此建立相对应的预防预警措施。

基于以上的几种模式,再加上农业产业及农业产品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就更加应该要重视与农业产品有关的所有方面,以确保其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建立农产品有效价格机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机制

由于农业产业中盈利价格计算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价值中劳动消耗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和限制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外部条件因素等现象的阻碍,从而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因此,要想使农业产品能够如期进行,就得将价格控制在相应的合理的范围之内,还需要有相关体制机制的制约与管理,让价格信息的波动与变化能够在体制机制的管理下透明、公开。在农产品价格信息机制的建立中,要合理的规划、安排好农产品的相关价值构成等方面,要建立相关管理机构,为价格信息的提供平台,要借助价格信息机制,将农产品的生产资料及相应的消费与成本等消息准确的、如实的展现出来。如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要将支出、收入、纯利润等都如实的表现出来;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相关生产资料、所耗费的劳动力、支出和收入的总成本,在明确的价格信息机制的指导下,能够科学的,并且按照现有市场的相关实际情况进行价格的调控。

当然,对于价格信息机制的建立与管理,也需要不断的根据现有的实际变化情况,适时地配置价格,从而不断地完善该信息体制机制。

2.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制度

在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价格信息机制的前提下,想要让农业产业能够更好的按照预想的方案及路线运行,就需要后期人们的不断监督、管理与调控。就管理而言,相关负责的管理人员,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做好每一流程的项目监测与管理工作。对于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变化,要有根有据的进行管理与预测评估,要完全按照相关监测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价格的监管,使农产品的买卖能够展现出一种既有制度的保障,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变通。

当然,单单是工作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员一方面的监测还不够,对农业产品的价格进行监测与制度的完善,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相应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大力发挥管理职能,并且与相应的调控手段相结合,尽可能的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避免价格出现大范围波动的现象发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农产品价格的监测制度,加大对价格波动造成因素的管理力度,并且要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一旦察觉到农产品价格市场等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就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如有限度的经济补助行为、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有市场危机意识,要在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的前提与现状下,不断地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宏观调控方法。

3.建立有效的r产品价格预警措施

对于预警措施的建立,首先要有前期的不断勘测与考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与事故以及后期可能造成的损失,都要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评估与预测,要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就农产品价格的预警措施的建立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外部影响因素能够达到最低效果时,不断的排查各种人为或是技术上的原因,从而造成的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不正常现象的出现。以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价值与自身的经济价值。在上述文字中,也提到了关于进出口的相关问题,我国的农业产品可以说是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但我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粮食等农业产品必须要在满足于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考虑出口这一道路。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相关预警机制,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地发挥农业本身在我国的优势地位,提高农业产品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利用率。

四、总结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的发展,不断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了传统的耕种中,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质量,使劳动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生产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农产品。而这些益处都要源于不断的创新、管理与预警、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相关生产及预警措施,从而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佳,马莹,赵京音.都市绿叶蔬菜价格预测预警研究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188-192.

农业论文格式篇10

论文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违约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违约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来,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所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如生产分散,规模偏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经营方式上有所突破。

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山东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它可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使中国农业走出一条既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又能够克服原来分割的小农经济的缺陷,最终过渡到农业社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大农业的道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也被国际上认为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学界有多种说法,有的从农工商结合的角度分析,有的从三大产业结合的角度界定农业论文,有的侧重于产业化的过程,有的则更强调产业化后的结果,还有学者从从准宏观和准微观的角度分析,如旭日(2010)认为“从准宏观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农业生产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不断分化和综合,农业与其关联产业日益紧密结合并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准微观的组织层次上反系,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或农业企业与其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分析总结各种定义,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其实是将以前相互割裂的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联系起来,使农户的农产品生产与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等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农业分享其它相关产业的收益,获得比传统农业生产更高的利润。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中采用较多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在各类模式中,都面临着较多的违约现象,其中在“公司+农户”模式中表现尤为明显。违约行为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农民利益连接不紧,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多数企业只顾自身发展,不顾农民利益,原料供不应求时企业便抬价抢购,企业负担加重,产品成本上升,最终制约企业发展;而原料供过于求时,企业又压级压价,拒绝收购,损农伤农,影响农民增收。也有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不遵守合同进行生产,甚至不履行合同,市场行情好时不愿将农产品卖给企业,自行上市出售,造成企业购买不到足够的加工原料,企业对外失信,影响企业形象。违约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中违约行为的原因分析

1、签约时的不对等性。

公司与农户作为交易的主体双方,具有地位不对等的关系特征。我国的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创造了大量分散化、小规模的处于技术、市场劣势的农产品供给主体;公司对市场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价格信息,生产资料的流向以及农产品的技术标准比较了解,具有市场、技术以及资金优势,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增值环节,具有竞争优势。这一现象导致相对弱势的农户在与公司进行契约谈判时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出现契约“附和化”问题,这严重削弱了契约的公平性,埋下了日后违约的种子,导致违约行为频繁发生。

2、合约中双方利益的冲突性

在已形成合作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民与龙头企业、公司的关系是一种买卖雇佣的关系农业论文,各自利益目标不同。农民追求的是其所生产农产品的出售收益最大化,故希望尽可能提高收购价,同时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大于公司收购价时,农户会产生内在的违约激励,经过对违约成本的核算后,很可能真的违约;龙头企业或公司追求的是公司收益最大化,故希望尽可能降低收购价,同时当市场价低于收购价时,会产生违约的内在激励,经过对违约成本核算后,很可能真的选择违约。双方利益的内在冲突性决定了违约的可能性。违约的现实性则取决于违约成本等约束条件。

3、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同时受自然条件、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其产量波动较大,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产出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价格波动更加明显,预测农产品的价格变得更加困难,这进一步增大了收购价与市场价偏离的可能性,增大了违约的风险。

4、双方履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

由于农户和企业只是合同买卖关系,并没有建立内在的合作激励机制,所以双方往往容易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驱使,只看重眼前和短期利益,选择“违约”或“搭便车”等行为,从而导致了农业产业化中的履约率低、履约成本高等合作困境的出现。

三、解决农业产业化违约问题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

在公司+农户等模式中,分散的农户和相?郧看蟮墓司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等性,弱势农户与强势公司的签约往往对农户不利,这就埋下了日后农户违约的诱因。农户如果不能合作起来,那么农业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化就会难以与市∠谓樱单个农户就不得不受到市场化进程的挤压,其在与企业谈判时往往τ诒欢弱势的地位,但当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或农业协会后,这些组织在搜集信息、识别客户、组织谈判、签订合同等方面的能υ对洞笥诘ジ雠АE┮岛献髯橹或农业协会由若干农户民主选举组?,代表会员农户的利益与公司就产品价格、数量、质量、标准、种类等进行谈判,既能避免单个农户与公司谈判中的不利局面,又能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较好地避免了合同执行过程中市场价格波动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直接组织起来,以“集团军”的形式共同进入社会大市场,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市场集中度。

2、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权等入股农业企业,及企业的利润返还机制。

通过这种制度设计,改变农户和企业之间单纯的买卖雇佣关系农业论文,建立内在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高违约率的重要原因是农户和企业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降低违约率必须要考虑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取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通过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与龙头企业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另外,企业还可与农户签订利润反还等形式的合约,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 “定单” 合同的履约率。

3、加大财政支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长、风险性大、利润率低等特点,而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户自身抗灾能力又非常有限,一遇重大灾情,农民只能指望政府的救助,所以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农业保险的发展,并不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保险都普遍采用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对一些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作物,多是采用强制性保险。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利润低,农户的参保意愿和能力都较低,导致商业农业保险项目往往入不敷出,为此保险公司又进一步提高了保险费率,这更打击了农户参保的积极性。另外,农业保险操作复杂,查险、定损、理赔、估价等方面双方意见往往分歧较大,很多潜在客户都打了退堂鼓,农业保险由此而陷入不良循环。其实,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品,需要政府的干预,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支持。所以农业保险走出困境的出路就是进行制度创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组建政策性国家农业保险公司,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4、建立风险基金

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提倡和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采取建立风险基金的办法,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当价格较高农业论文,利润较好时,农户和企业共同出资,适当提取风险基金以防范降价时的风险;当市场价格过低时,企业保护价收购,用风险基金弥补损失。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锁定价格波动的风险。

5、提高农户和企业的法制意识和守信的意识。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交易双方基本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广大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低,加上教育程度等限制,从而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不遵守与企业的合约;同时,很多农业企业也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在市场变化时对农户违约。双方的这种行为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法律的缺失导致违约成本较低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双方法制和守信意识淡漠,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合作利益所致。所以应对双方都进行法制和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制和守信的意识,降低违约率。

参考文献:

[1]旭日.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农业产业化内涵解析〔J〕. 内蒙古水利, 2010(3)

[2]陈明星.“公司+农户”中的利益博弈[J].中国社会导刊,2008 (7)

[3]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冯春燕.探索我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

[5]熊志平.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10(2)

[6]苏永.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7]于开红.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例〔J〕.中国商贸,2010(4)

[8]王金河.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创新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