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十篇

时间:2024-03-16 08:21:11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1

小微融资关乎未来

小微企业解决了城市75%以上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贡献了约55%的税收、60%的出口、84%的创新、68%的专利。城镇化中农业生产、农户发展及富余劳动力吸纳,都离不开小微企业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三大生产要素:土地、人力和资金。三大生产要素缺一不可。因此,小微企业的融资关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未来。

在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下,生存最艰难的就是小微企业和农户。通常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资金被其上下游的大企业占用,对小微企业和农户而言,在资金生态链上他们是弱势群体,因此获得资金一直就难。即使在社会整个资金链宽松的情况下,由于大企业对其形成的资金占用,小微企业日子就很难过,而资金链一旦收紧,就会面临危机。

从全社会层面考虑,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关乎就业、税收,甚至是市场创新。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就是推动社会发展,就是为城市人口的就业解决问题,就是为税收解决问题。小微企业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因素,甚至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值得借鉴的是,在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政府都设立了小企业局为小企业撑腰,遇到大企业侵占小企业权益的,就要想办法帮小企业解决问题。银行贷款遇到问题后,政府小企业局也会替小企业维护利益。经济发达国家尚且如此,中国也应从政府机构和银行管理、扶持上下功夫。

信贷文化成融资瓶颈

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核心在于银行信贷文化观在三个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

首先是抵押和担保问题。目前银行信贷文化往往忽视第一还款来源即企业的经营状况,更多关注抵押物和担保人,也就是以第二还款来源作为主要还款来源。银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在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的基础上,过度偏好于以抵押和担保来保全自身的经营风险。大企业因为有抵押和担保,融资就更便利,而缺乏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自然出现了融资难。

其次是嫌贫爱富问题。传统的银行信贷文化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现象,主要表现为:客户穷,银行躲得很远;客户有钱,银行会上门贷款;客户在银行存款,银行会给贷款。资金只要经过银行这只手,就要收手续费,收利息。甚至出现“杀鸡取卵”的行为,比如企业遇到困难时,银行就会马上逼着企业赶紧还贷。在这种普遍存在的银行信贷文化环境下,大企业融资如鱼得水,而小微企业融资却适得其反。

最后是银行社会功能的认识问题。许多银行认为,银行作为企业,必然要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但从社会学或者社会发展的层面看,银行还是分配和调剂资金资源,来维持经济社会运行的组织。对银行而言,这两种功能不能偏废,不能单纯强调利润、盈利和安全,忽视了维持经济社会运行的职能。实际上,银行的这一认识观忽略了银企关系中企业第一性的问题,是企业的发展需求带动了银行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包括三农在内的小微企业获得好的金融支持,社会经济大环境不佳,银行业就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贷款风险被误读

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控制,也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小微企业的风险大。

虽然单个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比大企业高,但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使银行有很广阔的选择范围,如果慎重选择,风险其实并不高;而且中小企业成长快,现在支持它们即是支持未来的客户;同时,中小企业利率回报高,以建行为例,如果加上中间业务,中小企业贷款综合收益率达35.9%,单位贷款综合税后利润相当于大企业贷款的2.98倍。此外,发展该业务还有利于银行产品创新。

这就要求转变银行业的工作方式,不应该坐在家里等着小企业找上门来,而要主动出击、寻找自己的目标客户,最终挑选出比较优秀的小企业进行合作,未来可以制定出一套标准,进行批量操作。中国建设银行在这一领域很早就开展了尝试与对外合作,一是与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合作,将东南亚“信贷工厂”的模式引入建行;二是与美国银行合作,借鉴其“10万美元贷款无需担保”的技术和做法。目前,“信贷工厂”已在全国建成了数十家,可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授信。这种模式突破了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方便小企业客户的“一条龙”服务。

更新融资观念

一般而言,银行选择目标客户的通用标准包括:企业合法经营,企业老板作为创业者要讲诚信、不沉迷于个人享受,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方向是国家鼓励的,生产方式是无污染的等等。

对小企业而言,因为银行面对的是海量信息,不太容易选择。所以从真正为小企业服务的角度出发,银行业要改变运行规则,改变贷款发放的内部限制。首先要转变观念,相信只要选择了经营状况好的优秀小企业,贷款就能偿还。其次,对于小企业、农户缺乏抵押物、也无法担保的情况,可以尝试做行业联保,比如几个农户互相担保,或者由村委会推荐优秀农户担保,或者由行业机构做担保。

从区域来看,有个统计结果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西部地区的小企业贷款不良率较低。而通常认为贷款不良率应该低的东部地区的小企业,统计数字显示反而较高。

原因就在于,西部地区的小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老企业,一般会经历二三十年的发展,而且这些企业不是流动经营,而是坐地式发展,且非常讲信用。恰恰是东部地区的小企业,比如安徽的小企业主,可能是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的小企业主可能来自福建,人员流动性强。坐地经营的优势就在于,由于企业的家人和家业都在当地,因此企业信誉与还贷意愿非常强,最终,这也成为选择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一个标准。目前建设银行投资的村镇银行已开始采用这样的标准,建行村镇银行推出了信用额度下的循环贷款,小微企业和农户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即可获得信用贷款支持。事实上,自2007年3月中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开业至今已有6年。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批准设立村镇银行达1534家。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2

(一)健全服务小微企业金融机构体系,强化金融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应大力发展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使其成为小微企业服务的生力军。主要是发展与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等微观主体具有信息、贷款供求相对称的、有序竞争的小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特色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实现其专业化经营,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入股小型商业银行。其次,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健全小微企业经营部门,大力拓展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持续积累为小微企业服务经验。第三,优化小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完善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小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转让模式,量身定制差别化的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及时聚集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第四,推进金融生态文明建设。倡导诚信、文明、守规的现代企业文化、风险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维护良好的金融发展秩序;加强金融市场秩序管理,规范抵押、担保机构行为;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征信体系,构建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矛盾。

(二)搭建综合平台,提升融资服务能力

1、实现战略性转型,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商业银行要实现战略性转型,就需调整经营重心,建立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愿景的新经营模式,做到既“重大户”,又“亲小微”,全面启动和强力发展小微企业普惠工程。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在风险、资本边界约束范围内着力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资产比重,加大向小微企业业务的信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流程简化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优先、足额保障小企业信贷规模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目标。结构调整信贷增量和存量,释放信贷存量的回收再贷,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多维度结合调整客户结构、产品结构,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群,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占比和产品覆盖率。2、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满足融资需求一是发挥票据业务手段作用。商业银行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等票据市场业务,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上,应适当降低抵押保证金比例,拟定较低贴现利率,做到既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又减轻其利息负担。二是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在与大中型企业或核心企业打交道时有机会接触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是大型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客户,其在整个供应链中完成大量的交易活动并形成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可借此迅速扩大对小微企业服务范围,充分挖掘商品交易记录、订单数据、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核心企业产业链或供应链上有市场、有效益、有诚信、促就业的优秀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订单企业贷款等系列金融产品,推进集成批量融资服务。三是推出证券质押融资工具。借助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的支持和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对借款人通过评分卡打分快速选择客户,简化信贷流程,以提高融资效率和便捷度。四是以理财产品为平台拓展、深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链,发行信托贷款集合型理财产品,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3、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切实解决融资贵难题缩短小微企业融资链条,整顿不合理收费,取消对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循环借款额度承诺费、拆借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或免除对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咨询费、部分结算服务收费以及相关类似费用,杜绝只收费不服务的项目。扩大对小微企业结算同业业务覆盖范围,加大支付结算免费优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减负让利于小微企业。通过提前续贷审批、开展网银循环贷、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在拟申请贷款种类不变,贷款额度和期限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用行为评分卡进行履约能力评价,达到规定分数审批通过后,客户可继续使用贷款额度,以减少利息负担。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各种贷款期限,确保贷款期限与经营情况、订单约定支付期限及资金回流特点相匹配,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压力。4、精准定位融资服务重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密切关注国家城镇化建设,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涉农产业等带来的发展机遇,聚焦民生服务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选取包括依托专业市场、工业园区等集群化发展的小微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核心企业或重点项目配套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有品牌、渠道、服务优势的物流和商贸的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5、构建整体联动机制,提高融资服务速率一是构建政企、银企联动服务机制。商业银行应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民间社团等多方合作,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制。汇聚多方资源推动小微企业产品开发,向小微企业提供授信额度、财务与并购顾问、债务和股权融资、PE主理银行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二是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探索小微企业私募债、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广泛开展与创投机构、券商的业务合作,探讨投贷联合、股权质押等创新产品。三是整合商业银行内部公私条线资源,加强公私业务联动经营,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和交叉销售,发掘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度。

(三)构筑小微企业业务经营新模式,提高融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在客户评级方法上,应建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评级模型和标准,改变只注重企业财务数据和可抵押资产的传统做法,区别不同规模小微企业,分别采用评级授信、评分卡、以交易记录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减少小微企业融资屏障,降低融资门槛。在服务方式上,可采取通过市场、商会、协会、商圈、产业群、居民区等社区平台贴近客户等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服务方法,全面征询和了解企业和企业业主需求,变传统等客上门为主动营销,变单一信贷服务为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营销渠道上,应打造多元化渠道发展模式,实行物理渠道、电子渠道和网点渠道等多渠道并举。对设立的小微企业业务经营中心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依托电子渠道,为新兴的网上客户群提供在线交易和融资的平台,特别是提供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全流程、7×24小时网上办理的“网银循环贷”业务。同时,将传统客户经理操作的评级、授信、支用业务流程合并为评级和授信业务流程,支用环节由客户按需直接发起,通过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自主支用;全面开通网点柜面渠道受理或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探索网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客户推荐和销售的业务新模式。可将小微企业产品覆盖到所有结算客户,小微企业业务营销终端放到所有网点,提高业务辐射能力;把银行内部的评价、审批、监测等中后台环节集中放在小微企业经营中心,提高集约经营效率。在营销模式上,实施“平台工程”。通过搭建产业集群平台、供应链和产业链融资平台、网络银行平台、担保增信平台等营销平台,对商圈、供应链和产业链、平台类等小微企业客户进行批量化、集群化营销。在业务机制建立和考核方式上,要建立营销、经营、风控多位一体和责权利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激励与处罚对等的工作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新增、客户净新增、贷款覆盖率等重要发展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对客户拓展和服务覆盖面的考核,以提升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贷款覆盖率和综合服务覆盖率。完善跨部门、跨条线的利益分配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促进业务联动,调动各条线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在破解“担保难”上,通过推动银担、银企、银证合作,搭建融资平台,把企业和个人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存单质押、商户联保、互保、租金贷等担保方式组合打包提供给小微企业选择,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渠道。建立和推行由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商会共同出资的互保基金,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四)再造融资业务新流程,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围绕小额化、标准化,实施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流程再造。一是实施流程化零售银行工作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建立行业/产品评审中心,实现标准化批量审批、批量管理,迅速扩大贷款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效率;科学分解标准化作业流程,采用核心业务由各岗位专业操作、非核心业务外包等形式,较大降低单笔交易成本;引进工厂流水线作业方式,建立小微企业业务“信贷工厂”,实行产品销售和后台作业相分离,审批人派驻,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流水线标准化流程,做到从小企业客户申请受理、评级到审批、发放、回收等业务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实现提供现场受理、远程审批、后台放款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需求。在明确各环节操作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精简审批程序和环节,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经办行应成立由客户经理和风险审批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前台经营部门与后台风险审批部门紧密合作,实行“双人调查,一人审查,双人签批”的审批流程。规定贷款项目限时申报和限时审批制度,加快放款效率。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政府服务大厅成立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减少工作环节。三是建立独立运行、管理高效的小微企业信贷系统。针对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征,按照差异化和弹性原则要求,对小微企业的客户选择、业务营销、客户评级、授信评价、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不同业务环节流程进行差异化设计,在审批机制方面实行“差别授权、垂直审批”模式,根据风险管理水平给予不同基层行不同的信贷额度审批权限。

(五)创新融资产品新功能,多面覆盖融资需求

首先,创新贷款和担保模式,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研究创新推出“抵押贷+信用贷”、“担保贷+信用贷”等组合贷款模式;创新集合银团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信贷资产转让、债券发行、企业现金管理等业务产品,提高服务附加值含量;探索“集群式”信用贷模式,搭建批量营销平台,借助平台合作优势,全面掌握小微企业经营规模、税收等情况,扩展贷前调查维度,增强客观性,提高业务效率;加大信贷循环类产品开发,实现小微企业贷款期限与生产经营周期对接,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办理续贷或再融资业务,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研发推出“股贷通”产品,以股票质押融资服务系统作技术保障,将证券质押作为缓释风险的主要手段,帮助小微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存量优质结算客户,可采用无须抵押物,以客户持续有效的结算量、日均金融资产为依据,创新采用“预授信”方式开展信贷业务。针对某些小微企业抵押资产有限状况,可推出市场方担保、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差额回购、银联担保、联贷联保、出口退税质押等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同时,运用“大数法则”,实行“无抵押、弱抵押、政府增信”的新型担保模式,为弱抵押的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增加授信的渠道。其次,创新适合新兴市场需求产品,提高服务灵活性。在对小微企业客户需求和市场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新兴产业、新兴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融资产品及服务,为重点产业集群、成长型产业集群和基地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围绕著名商圈、协会、专业市场等小微企业客户集中区域,可采用批量授信、循环授信等方式,批量调研后给出授信额度,使小微企业客户随到随借,随借随还,节省财务和时间成本。第三,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提升融资便捷性。营销人员、风险和审批人员共同对小微企业目标客户集群整体调研,总体研判,从“市场平台”、“客户”、“产品”、“风险缓释措施”等多维度进行市场准入、客户选择和产品配置,实现小企业业务的批量化营销、集约化运作、标准化服务。第四,充分利用大数据产品,以在时效性、质量和敏感度方面大大优于财务数据的海量客户实际交易数据,包括订单数据、交易数据、货运数据、客户网络活跃度数据、客户交互行为数据等为基础进行批量化处理,筛选最需要贷款、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精准预测判断客户融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提供可靠性强的融资方案。

(六)实施多元化管控方式,建立融资风险管理新机制

一是有效甄别优质客户。对经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筛选入库的目标小微企业引入“信用贷”标准,实行名单制动态管理。要求企业现金流,或企业主家庭金融资产,或企业主家庭净资产等能够足够覆盖贷款本息,从客户筛选源头把控风险。二是加强融资担保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强化预警预控。在运用多种灵活的担保方式时,避免和防止出现交叉保证、循环保证、互保等圈链式担保现象。强化小微企业贷款全过程管理,加大早期预警、评分卡、评级模型等系统工具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采用现场与非现场监测手段并用,预警和化解并行的方法,提高风险监测效率和化解风险的针对性。加强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管理,确定合理的客户换手率。三是采用催收、盘活、以物抵债、企业重组、担保代偿、现金回收、核销等多元化手段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

(七)营造有利的融资生态服务环境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3

内容摘要:微型金融机构自诞生以来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讨论了微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前提假设,以及微型金融机构在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客户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并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的建议。

关键词:微型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 小额信贷 普惠性金融

微型金融机构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金融服务的机构,其范围涵盖以低收入群体为目标的旨在支持其生产、提高其收入、稳定其消费、防控其风险的金融服务,包括生产贷款、储蓄、保险、理财、信用证明及有关基础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小额资金支持,其核心是小额信贷。微型金融机构的构成复杂多样,包括涉足微型金融服务的各类银行、非政府机构、合作金融机构、乡村储蓄与贷款组织及储蓄与贷款协会等。

微型金融业源于20世纪70年代为贫困人口提供以贷款为主的金融服务和企业咨询服务的试验。自诞生以来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微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前提假设

微型金融诞生之前,金融从业者普遍认为穷人是无等级信用群体,应该被排斥在金融信用体系之外。微型金融的兴起代表了金融环境的改善,修正了穷人不应该享受金融服务的观点,成为一种向社会弱势群体间接提供帮助的有效方式。

微型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摒弃传统观点,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有其一定的假设基础。其前提假设是:低收入群体并非没有良好的信用度,只要运营管理得当,微型金融不仅能够缓解贫穷、帮助低收入群体,而且能够盈利,实现机构自身持续发展。这反映了微型金融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一是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机构自身生存与发展。这也是其双重特性——商业性和社会性的表现,正是这种双重性,提高了向穷人提供资助的效率。第一,微型金融机构对客户有筛选过程,这样可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将资金发放给不需要的人,同时对贷款后的资金提供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二,将资金进行借贷,同时也吸引穷人的闲散资金,增加了资助资金的流动性和总量;第三,借助富人的钱来资助穷人,这样的收入再分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同时培养了穷人的商业观点和商业意识,增强了他们在市场金融中必须守信的观念;第四,近年来,微型金融机构还可借助资产证券化技术获得资金来源,从而拓宽了其融资渠道,增强了扶贫能力。

微型金融机构的创新

微型金融机构的创设是金融领域的一次创新,其宗旨在于为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服务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可持续金融服务,并获得盈利。

(一)金融制度创新

第一,与用户建立友善关系,在信贷交易过程中尊重用户,增强用户对微型金融机构的认同感和信心。格莱珉银行创办者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认为,贷款不只是生意,也是一种人权,因此格莱珉银行不要求穷人贷款者提供任何担保抵押物。国内一些银行的微型信贷也体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信贷的过程中注重对他们的培育和维护,帮助客户“由小变大”,实现 “双赢”。

第二,为穷人用户提供方便的交易时间和场所,通过快捷而严密的贷款审批和发放程序来降低用户的交易费用,确定适合穷人的交易手续和程序。如印尼金融银行的员工每天都会拜访客户以收集偿还贷款。体现出简单(贷款申请流程简便、无纸化电子信息现金交易、指纹身份识别系统)、快速(三天内划拨所有款项)和方便(分行设立在社区集市中心、使用电子数据采集系统EDC 收付款项)的执行效率。比如,富登印度信贷有限公司平均信贷审批流程仅2 天,邻里式融资为方圆5 公里的客户提供到户服务。

第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密可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例如为克服边际贷款成本的上升,印尼金融银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客户便利并加强对其产品组合的内部监管。

第四,实行激励用户还款的连续贷款政策。如格莱珉银行实施用户还完前一笔贷款之后根据需要能够获得另一笔更大数额贷款的政策;印尼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实施按时还款后可获得利率更优惠的贷款政策。

第五,为贷款的穷人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服务,提高其合理有效使用贷款和参与信贷市场的能力。如格莱珉银行的支行在每周周会上传播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保健等知识,还开展扫盲和技术培训。

(二)金融工具创新

第一,设计出符合穷人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能激励用户按时还款又能使信贷机构实现收支平衡的利率政策。如印尼金融银行的贷款月利息为2%-3%,很少有贷款人抱怨利率高,相反他们更关注的是简单程序、快速贷款带来的规模利益。

第二,设计出符合穷人所从事的可赢利性经济活动的特点又能促使用户还款、减少贷款风险的贷款期限结构和还款方式。如格莱珉银行针对农村的特点,在还款期限上比较灵活,借款人可以采用分期不等额还款计划,并可以提前还款。富登印度信贷不以抵押品作为标准,而是以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为放贷的决定因素。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在财务模型中设置适当的拨备,更好地预测和抵御风险。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4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税制梗阻;税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F810.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118-04

[作者简介] 何 莉,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

刘 斌,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司会计;(重庆 400044)

覃 力,重庆市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干部,研究方向为财政与税收。(重庆 400015)

一、引言

结构主义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经济增长,而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因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在追求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目标指引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迈上了15万亿元的大台阶,但与此同时其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我国11个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十一五”时期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障碍。正是在此背景下,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分别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表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心已经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性调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手段,货币政策擅长总量调控,而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则擅长于结构性调控。本文仅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出发,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对税制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浪潮必将为中国经济改革掀开崭新的一页,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更全面、更协调、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也正是我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分析思路和分析工具

供给、产业和资本是分别对应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相互联系的概念。资本追求增值的本性使它不停地引导资源在产业间配置,从而形成产业结构。同时,产业结构又在宏观上表现为供给结构,接受市场(需求)结构的检验,从而使资本或增值或亏损,带动资源进一步调整配置,转入又一轮循环。由此,微观的资本运动在中观上决定了产业结构。政府则可以运用价值规律,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通过间接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配置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就是说,资本奠定了政府推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物质基础。由此得到本文的分析思路,我们通过剖析与我国产业政策相悖的、阻碍资本形成和流动及流向的税制梗阻,尝试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我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

本文引入税收学界泰斗马斯格雷夫的国民经济流量图作为分析工具。

图中将私人经济单位分为家庭(个人)和企业两类。顺时针方向表示家庭(个人)和企业的货币收支,逆时针方向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货币收支和投入产出发生对流。本图将现行的和可能的税种通过一个国民经济(货币)流量图表示出来,借以说明税收在国民经济循环系统中不同的发生点和影响点。本文则借助该图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上诊断出阻碍资本流动和形成的税制梗阻主要是生产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税式支出、社会保险税的缺失、个人所得税的股利重复征税以及残缺、零散的资本利得税,并提出疏通和引导途径。

三、税制梗阻之一:生产型增值税

增值税以经营交易中的净增价值为征税对象,根据固定资产价值是否计入增值额的区别,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3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只对流动资产免予征税,对购进的固定资产价值不能从税基中扣除;收入型增值税是在法定增值额中扣除了反映当期固定资产消耗,即应计经营成本的折旧;而消费型增值税则把当期购进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值一次性全部从增值额中扣除。这些特征在马斯格雷夫税制图中可以清楚看到。

为什么说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是主要的税制梗阻呢?因为它的税基包含折旧因素,相当于固定资产转移的价值又作为新价值进行征税,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无法解决重复征税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引起的税负失衡问题。具体来说,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单位产品折旧含量大,外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负得不到抵扣,加重了这部份产业的税负,形成了由税负造成的成本壁垒,不利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流入,从而阻碍了它们的发展。这显然与我国从粗放式经营转为集约化经营、鼓励发展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而消费型增值税由于允许企业将投入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从而彻底杜绝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增值税的转型将有利于消除生产型增值税带来的税制梗阻。

从2004年7月1日起,我国在东北地区8大行业实施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的改革试点。试点运行1年多以来,从受益企业的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化工、装配制造等骨干产业大规模技术升级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体现了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从投资变化的态势来看,没有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现象,验证了增值税的“中性”特征。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我们建议在改革推广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抵扣方法有待改进。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的改革试点采用的是“增量环比抵扣”的办法,即企业在有增值税“增量”的前提下,运用“环比”计算方法进行定期退税。这种方法在宏观上确实起到了缓解财政压力和降低经济运行风险的作用,但在微观上若企业没有“增量”或增量不足,按政策规定应享受的税款抵扣只能滞后处理,结转下期抵退,形成应退税额积聚,企业汇缴企业所得税也因此形成新的应交所得税“增量”,从而使得改革的税款抵扣不能落实。因此,我们建议在增值税改革全面推广之前,“增量环比抵扣”办法确定应以地方市级为计算单位,地方一级国税局用当年增值税“增量”部分,按企业新购固定资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据政策规定办理退税。随着改革的深化,为进一步体现改革的税收优惠,在推广期对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实行“当期优先抵扣”办法,即企业新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在当期申报纳税时,应优先于“非固定资产进项税”进行抵扣。

2.增值税改革应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央确定的经济政策,也是今后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由于大部分民营企业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此,设计增值税改革方案时应向小规模纳税人倾斜,让其同样享受增值税改革优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开拓税收新的增长点。

3.实行由审批退税方式向企业自主核算、自行抵扣方式转变。当前,在东北地区推行的“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改革试点”,执行的是审批退税方式,其操作规程复杂,计算方法繁琐,税务管理手段上要求过于细化,企业享受政策不充分,造成改革成本过大。建议对试点企业实行全额抵扣以后,允许其在取得固定资产进项税认定的当期直接抵扣销项税额,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资金运行效率,而且可以简化办税手续。当增值税转型在全国铺开时,则实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直接抵扣的方式。

4.税制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出台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基层征管一线的税务人员预期准备不足,影响了政策执行效率。二是征管基础数据不完整,无法进行相关数据的核对。建议进一步完善、升级综合征管软件;统一要求基层征管机关做好基础数据积累和业务准备工作。

5.完善纳税人认定标准。处于再生产中间环节的企业若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往往会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因此,我们建议:(1)适当放宽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将部分纳税额较大、财务核算制度健全、财会人员符合要求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放宽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范围。西方国家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涵义非常广泛,一般纳税人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我国所实施的“金税工程”将所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纳入防伪税控系统,为自然人、非法人团体成为一般纳税人增加了可能。因此,可将自然人、非法人团体也纳入一般纳税人涵盖的范围。

四、税制梗阻之二:企业所得税的税式支出

税式支出是政府为了执行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主要是促进科技发展),通过在税式制度中安排与规范性条款相偏离的特殊条款,以减轻纳税人部分税负的特殊政府支出。有效的税式支出政策,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影响资本的形成和流向:降低科技开发的成本、降低科技投资的风险、提高科技开发与应用的税后利润率以及促使科技投资的持续和扩大。税式支出政策运用不当,不仅会减少财政收入,而且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阻碍经济的发展,形成税制梗阻。

目前,我国税式支出偏重于低税率与定期减免等税率减免形式,根据马斯格雷夫税制图,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方式是针对企业税后利润率进行的实质性照顾,企业必须在获利的基础上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而对降低成本和风险、促使科技投资的持续与扩大方面影响甚微,并由此造成以下局面:(1)不能对技术落后、急需技术更新的企业产生启动与刺激作用;(2)促使企业只关心科技成果的应用,而不注重对科研开发的投入,不能走上“步步领先”的良性发展道路;(3)造成不同科技企业间的税负不公,影响公平竞争;(4)投资规模小、经营期限短的低技术含量企业能在投资短期内获得并享有税收优惠利益,而技术密集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投资期长、投资风险大却很难享受到税收优惠。这种状况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背道而驰的。

要疏导这种税制梗阻,我们应把税式支出的重点转移到事前扶持和过程激励上来。根据马斯格雷夫税制图分析,税基式优惠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因为它侧重于税前优惠,能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积极性,有助于事前满足技术研发主体的资金来源,从而贯彻政府产业政策的意图。税基式优惠可具体包含以下方式:

1.加速折旧。加速折旧使折旧支出的扣除提前,使得税收负担往后递延,其作用等同于纳税人得到了一笔政府提供的相当于延期纳税额的无息贷款,有助于纳税人改变财务状况,提前收回投资,从而鼓励企业研发和技改的资本投入。

2.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为了将来发生的费用或为了规避市场风险或投资有资金来源,可将部分所得额作为技术准备金处理,其实质是政府以部分税款作为风险投入,分担投资者风险,从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3.投资抵免。投资抵免是指政府规定对可折旧性资产投资者允许其从当年应纳所得税额中扣除相当于新投资设备等某一比率的税额,以减轻其税负,其实质是政府对市场投资的一种补贴,它可以在引导和刺激资本形成、促使企业长期发展、增强经济增长与发展潜力上起到相当作用。

五、税制梗阻之三:社会保险税的缺失

产业结构调整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存量资产的调整,我们认为恢复其资本的特性是存量资产调整中最主要的工作。除增值本性外,运动性、竞争性和独立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资本特性,资本的运动性要求资本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断转移,资本的竞争性要求企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而资本的独立性要求除了自负盈亏外,它无需担当其他责任和义务。

而我国社会保障统筹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存量资产恢复资本特性。首先,现行社会保障缴费比例偏高,仅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计算,平均负担高于工资总额的30%,而且大部分由企业负担,企业的经营成果被大量占用,资本失去了独立性。其次,在现实经济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承担了更大范围的社保职能,使它们不能与私有、外资企业公平竞争,资本失去了竞争性。第三,一些企业本该被兼并或被拍卖、停产转产、破产倒闭,但因人员不好处置而人为维持不动,资本失去了运动性。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障统筹制度由于存在以下问题,使它无法承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任:社会保险范围狭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险项目不统一,保险金负担不合理;管理体系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和社会监督。

因此,社会保险税的缺失是又一重要的税制梗阻。开征社会保障税已是当务之急,理由如下:(1)社保税由于其强制性,可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覆盖到所有城镇职工;(2)社保税的强制性可以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入库,防止资金被中间截留和挪用;(3)社保税由税务机关征收,可降低社保基金的征收成本;(4)开征社保税有利于对社保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建立基金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性。

事实上,社会保险税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同等重要的大税,马斯格雷夫税制图明确了社保税的征收点和作用点。需要提出的是,建立社会保险税制后,社会保障资金的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都可能逐渐暴露出来,我们还需通过国有股减持、变现国有资产、扩大与社会保障债券发行等手段来弥补历史留下的资金缺口。

六、税制梗阻之四:个人所得税的股利重复征税

资本从来不是抽象地实现本性、发挥职能的,企业就是资本生命力的存在方式和组织形式,不同的企业形式决定着资本的风险程度、累积规模和运行方式。股份制就是一种较好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容纳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适应资本所有权和市场主体形式的多元化,能够协调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股份制更是承担了扩大资金来源、建立合理经营机制和盘活国有资产的重大责任。而个人所得税股利的重复征税问题严重阻碍了股份制的发展,已成为又一税制梗阻。

通过马斯格雷夫税制图,我们可以作一简要说明:公司企业的利润首先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税后利润在分配给个人股东时,股东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实际上,公司仅是股东(资本)的集合体,公司利润与股东个人分得的股息收入都是出于同一渊源,对它们分别课税实质上是重复征税。这种重复征税已从如下方面影响了股份制的发展:

1.使公司企业承担的税负重于非公司企业。导致投资于公司企业和非公司企业税后利益的差别,从而对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不利。

2.使企业筹资方式发生扭曲。因为借款利息是费用扣除项目,而发行股票却要承受双重税负,公司出于规避税负的考虑,就会倾向于通过举债来增加投资,而这样又会使公司的负债比率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使公司的利息支出负担加重,也会使新企业筹资扩充资本的难度加大。

3.使企业留利增加。企业留利无须承担个人所得税,而且还能扩大企业资本,似乎两全齐美。其实不然,公司增加分配利润,股东可将获得的股利再投资于经济效益更好的企业,至少股东也有选择原企业或其他企业再投资的机会,而这一点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是重要的。而且,一个企业资本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它处于最佳经营状况。

如何消除这种重复课税呢?我们认为归集抵免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它是将公司就分配利润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归属到股东的股息所得中,给予股东税收抵免。它有如下优点:(1)它保留了公司环节的全额征税,便于征管,更能较好地控制跨国经营所得的税源;(2)公司征税后,在个人环节综合结算抵免,可以缓解重复征税;(3)它对利润分配形式保持中立,利于公司按市场规律运作。

七、税制梗阻之五:残缺、零散的资本利得税

资本市场与股份制密不可分,它们以证券相互联系。证券是股份经济的市场化载体,而资本市场则是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关系的总和。没有股份制,证券失去存在的内容;而没有资本市场,股份的流动和增值也会失去依托。

资本市场有两大特征:交易商品虚拟性和再流动性。我们认为,再流动性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机制。股市运行的一个基本特点,便是通过持续的无特定对象的买卖活动,从中获取股票价格变动的利益(即资本利得),风险和利益并存、投资和投机同生才使股市成为充满机会的动态过程。也即是说,资本利得是资本市场保持活力的核心要素,相应地,资本利得税应成为调控股市进而调控资本的关键证券税种,它的残缺和零散,必将成为又一税制梗阻。

目前,我国的资本利得税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个人资本利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暂未执行);企业资本利得列入企业所得,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金融企业从事有价证券买卖按价差征收5%的营业税。也即是说,我国没有统一而明确的资本利得税,它们实际上依附于其他税种。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国外资本利得税,来讨论统一资本利得税的必要性。

1.国外资本利得税为鼓励投资和资本流动,对资本利得通常采用优惠税率,或只将利得的一定比例作为税基;

2.利得税允许资本损失跨年度补偿,实现长期的利得损益通算和均衡,从而减轻利得税负,分担和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3.利得税对长期投资者实行低税,对短期投资者则从重征税,从而引导资本正确的流动,在一定限度内减少过度投机行为;4.利得税的开征,使企业经营所得和资本利得严格区分,有利于投资者监督企业的运营,也有利于税收征管;

5.相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机构大户拥有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获利相对容易,而大户获利往往是以中小散户亏损为代价的。利得税则有助于调节大户的证券投资所得,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抑制过度投机。

开征统一、明确的资本利得税,应当与其他税种的调整相结合,并且与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停征同时进行。因此,只要税率定得适当,应该不会对投资造成大的冲击。

八、结论

税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制、道德水平和国际环境的制约。我们只有结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比世界税制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我国税制建设的差距,才能真正把税制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税收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间接影响中观的产业结构,是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做法,试图以税收直接干预产业结构是计划经济的观念。

2.市场经济是价格经济,税制、利率、汇率乃至于商品供求、政府效率等都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税制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寄希望于税制改革包打天下。

3.凡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生产结构、要素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税种都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资源税、环保税、消费税等,在此不作讨论。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税收调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5

美国微观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

由于微观税收政策除了能起到促进某种投资和某类消费的作用外,还有助于实现宏观调节的一些目标。因此,美国政府不断扩大微观税收政策的调节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调节区域经济、调节部门结构、支持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公益事业等多方面比较完善的微观税收政策体系。其特点主要有:

(一)有效地利用税收政策,刺激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1、实行加速折旧政策。美国实行加速折旧政策,主要是战后开始的。1954以前,美国的有关法律对折旧方法规定得比较严格,直线法是唯一允许使用的折旧方法。1954年以后对公司所得税税法进行了修改,引进了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均允许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的前期比后期计提更多的折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加速折旧”。与传统的折旧方法相比,加速折旧给公司一个延期纳税的机会,或者说,公司企业可以占用原应上交国家的税金作为自己的资本。这种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无息贷款。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来加速折旧。例如1981年里根上台实施的“经济复兴税法”就有进一步缩短折旧期限的规定。将车辆的折旧年限缩短为3年,设备的折旧年限缩短为5年,公用事业财产的折旧年限缩短为10年等,显然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2、进行投税收抵免。这是肯尼迪上台后在税收政策上的主要创新之一,它推行于1962年。按照这一政策,企业被允许对服役期限为8年或更长的固定资本新投资,按其价值的7%在应纳税款中扣除。对服役期限在4到6年的可按其价值的7%的1/3在应纳税款中扣除。后来,虽然一些具体的抵免规定几经修改,但这一税收政策却沿用至今。很显然,投资的税收抵免是一种变相的减税,其特点是对于同一笔投资,不同企业即使适用税率不同,所得到的税收减免却是相同的。另外,投资税收抵免等于是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直接补助,更容易被企业接受理解,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3、对企业的亏损采取“转回”和“结转”的税务处理办法。所谓“转回”就是指企业当年的净营业亏损可以“转回”到过去三年的利润中得到弥补。具体做法是从过去三年的应税所得中扣除当年的亏损,并因此可以从税务局得到相应的退款,所谓“结转”是指当过去三年的利润不足以抵补时,不足部分还可以“结转”到今后七年的利润中得到弥补。这样“转回”和“结转”的规定实际上是允许一年的亏损可以在前后共11年之内的利润中得到补偿。给亏损以充分的弥补,说明了政府与企业共担投资风险的决心,对鼓励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4、对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待遇。这种特殊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美国政府规定,从事地下采油和天然气以及矿产开发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可以为矿藏的消耗提取一笔“消耗”津贴,即一种叫做“资源折耗宽让”的优惠办法。这种“资源折耗宽让”比以折旧方法来处理资源折耗的待遇更为优厚。其二,在折耗宽让之外,对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勘探费用,可作为费用开支一次性扣除,而不必作为资本投资以折旧方式分次扣除,从而进一步减轻了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公司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促进工业合理布局。

以1985年的美国公司所得税为例,1985年美国公司所得税的税率是五级超额累进制,如表1所示。

表1:

1985年美国联邦

公司所得税税率表

─────┬──────────

│ 税率  │应税所得级距(美元)│

├─────┼──────────┤

│ 15

0-25000

├─────┼──────────┤

│ 18

25000-50000

├─────┼──────────┤

│ 30

50000-75000

├─────┼──────────┤

│ 40

75000-100000

├─────┼──────────┤

│ 46

100000以上

─────┴──────────

由上可见,企业的规模越大,则税负越重;企业规模越小,则税负越轻。这一税收政策客观上改变了美国工业过分集中于东北和中部的局面。因为这些地区的收入和财富历史上就高于其他地区,许多大型工业企业多布局于此。而实行累进税制,使得这些地区的税负高于其他地区,迫使这些大型企业向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分流,从而带动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与繁荣。此外,对利润不超过25000美元的小企业豁免附加税的税收政策,也帮助了落后地区小企业的发展。

(三)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些还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借用税收政策,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是美国政府历来惯用的手法。例如美国公司所得税税法就规定了许多非赢利机构可以免交所得税的条款,如宗教和教育机构、兹善和友爱组织等,即使这些机构或组织采用公司形式,也可以免交公司所得税。此外,在美国联邦遣产税制中也规定了慈善捐赠扣除。即如果将遗产捐赠给私立大学、宗教团体、科研机构、文化组织等,均可免交遗产税。以1985年最高税率为50%来讲,每捐赠10美元,即要少交5美元的遗产税,因而实际的捐赠仅为5美元而已。这一规定,显然对遗产用于慈善、教育捐赠是一种很大的刺激。

(四)对研究和试验费用实行税收优待,以促进科技进步。

战后以来,美国政府为了保持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拨出巨额财政资金作为科学研究费用和教育费用的同时,还采用了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振兴美国科技。例如美国税法对于公司从事与其本身业务有关的研究与试验费用“资本化”,通过计提折旧逐年摊入成本,也可以直接将这笔开支作为经营费用从毛所得中一次扣除。此外,如果公司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某些基础研究,所开支的研究费用的65%可直接从公司所得税中抵免。

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借鉴国外的政策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西部地区是国内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它客观上存在着自然条件、地理区位、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缺陷与制约。

(一)生态环境恶化。

虽然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但也存在自然生产条件的劣势,主要原因就在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些植被良好的地区树木被过度采伐,良田草场成为荒漠;林草植被的减少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加上西部地区的严重缺水,且分布很不平衡,造成西部地区或黄沙垠垠,或沙漠连片,或山高路险,且不说建设发展,就是正常生活也难以维持。所以,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所在。

(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仍十分落后。1997年西部地区每万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铁路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54.3%,中部的37.2%。各类信息交流能力指标也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西部地区的电话普及率也只有7.o8%,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9%。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造成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封闭,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西部除了少数中心城市、地区外,总体上处于农业经济形态,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的边远地区,甚至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牧方式,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也多以资源初级加工形式为主。八、九十年代在发挥资源优势战略指导下,使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在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其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再加上一些世界性的重要初级产品总体上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制约了西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

中国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而素质低,各类教育水平均相对落后。15岁以上人口或就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不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数;小学生年辍学率在1.5—3.0%之间,初中生辍学率在3.4—5.6%之间。与此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外流过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明显落后。目前主要靠投入实物、劳力、资源、资金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难以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即使研究出一些高科技成果,也由于受旧体制的制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非常慢。科技、教育、人才的弱势成为新形势下西部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借鉴和启示

针对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借鉴美国微观税收政策,笔者认为我国在税收政策上可给予西部地区以下几个方面的援助。

(一)降低西部地区税收负担,吸引外来资金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1、改革企业所得税,适当采用累进税率。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中,国家先后给予了若干税收优惠政策,为东部地区创造了极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向东部转移,使东部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们开发大西部,也可以沿用这一税收经验。但具体措施不能再对整个西部企业采用直接的减免税优惠,否则就会造成地区间税收优惠的攀比,分裂统一的税收,也易导致短期投资行为,不利于西部的长远开发和繁荣发展。为此,可借鉴美国公司所得税的做法,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不会因为实行累进税制而衰落;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起步阶段多为中、小型企业,实行累进税制,其税负相对偏低,客观上可促进其发展。

2、对西部自然资源开发企业给予特珠的优惠待遇。在沿海和东部资源基本耗竭的状况下西部资源优势突出,成为中国下世纪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可见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借鉴美国的税收政策,对我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企业也可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开发西部的总体规划,否则,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第二,自然资源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享受税收优惠的自然资源开发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准,而不再是一些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企业。

3、延长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的年限,鼓励内外资金向西部投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纳税人在西部投资办厂,必然会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了在税收上鼓励到西部投资,可考虑凡设在我国西部的企业,其亏损弥补年限可从五年延长至八年,特别是投资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从事农业开发经营的企业,可进一步延长亏损弥补的期限。

(二)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西部大开发,一方面要彻底淘汰一批自身原有落后工艺的生产能力,关闭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的企业,同时要坚决防止在东部受到限制、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简单地往西部转移。笔者建议在税收上采用以下几个政策:(1)率先在西部地区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金,以促进西部企业技术创新。(2)实施加速折旧。可借鉴美国的加速折旧政策,对我国西部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折旧处理上可采取更为快速的折旧方法。(3)运用投资抵免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凡企业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用于国家鼓励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可参照美国税收政策的做法,允许按其投资价值7%的1/3在应纳税款中直接扣除。(4)直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力度;对西部企业从事与其本身业务有关的研究与试验费可直接作为经营费用从所得中一次扣除等。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6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金融

项目来源: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301140);2013年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编号:134576242)

中图分类号:F832.4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分析——以保定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2日

近年来,小微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小微企业解决80%以上的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超过50%;税收比例占60%,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2012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但从微观现象和社会反映看,小微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保定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在小微企业的各个成长时期,都会有融资的需求,并且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需求具有很大差异。根据对保定市小微企业调查显示,软件行业的小微企业在创业初期,资金需求主要是由于拓展市场所需的费用、人员工资的支付、设备的购买费用以及办公用地的租金带来的,稳定发展阶段,资金需求主要来自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原有产品的升级以及人力成本,同时设备采购和税款也是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旅游行业的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主要是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在各个阶段上的资金需求种类没有显著差异。加工制造型小微企业,在成长期资金需求最多,并且资金压力主要来源于材料和能源的价格高居不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房屋土地成本增高和资金周转时间长等。

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保定市小微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有银行贷款、亲戚朋友借款、内部员工融资等。通过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来看,银行融资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银行放贷给小微企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河北省各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放贷数量和所占比例非常小,远远满足不了融资需求。银行放贷主要采取浮动利率,依据贷款的期限和用途,贷款利率也不同,小微企业一般都是短期贷款,6个月以内的利率为5.6%,6个月至一年的利率为6%,对于大宗贷款,利率上浮比较大,保定银行上浮30%。随着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各家银行也出台了许多关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政策,但是落实效果却不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不够重视,一些地方商业银行如保定银行相对比较重视小微企业贷款,但却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二、保定市小微企业融资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保定市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可以从小微企业自身、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保定市小微企业主要以集体、私营形式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所以由于缺乏足够的担保和抵押而导致贷款失败的案例十分普遍。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是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另一个原因,大多数小微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所处产业水平比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较差,利润率较低,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不愿给小微企业投资和贷款。

(二)银行业机构存在的问题

1、网点布局不均匀、不普遍。伴随经济金融改革,银行机构向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县域以下银行网点不断减少,恰好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分布情况星罗棋布且大多集中在县域以下的状况相背离,即使在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周边或产业集群带,目前银行机构设置也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银行营业机构设置的局限性,不仅增加了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质量。

2、国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存在偏见。重国有轻私营、重大轻小、重抵押担保轻信用倾向依然比较严重。国有银行的经营方针明显地向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倾斜,小微企业往往被忽视,要求其支付的实际利率也比国有企业高。尽管在客观上四大国有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无论是经营战略,还是机构设置、操作方式等都倾向于大型企业。一方面国有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历史上其功能就主要定位在为国有经济发展筹集资金,因而服务对象也主要锁定在国有大型企业;另一方面与小微企业相比,国有银行对大企业信息了解较为方便,就管理来说更偏向于与大企业发展信贷关系。

3、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不一,融资需求差异化程度高,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普遍现象。目前,保定市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中得以推广的贷款种类太少,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普遍要求提供足值有效的担保条件,不动产抵押仍为最主要的担保方式,担保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调查结果还显示,虽然抵押担保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但是金融机构普遍接受的抵押品仅限于土地、房产以及少量的通用型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抵押品种类别过于单一。

(三)政策扶持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动产物权担保制度不完善,民间借贷款法或放贷人条例仍未出台,以及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和监管模糊,政策扶持不足。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小企业法》,在国务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中也涉及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但是并未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建立独立的法律法规的方式专门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办法进行明确。

三、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小微企业层面的建议

1、诚信经营,健全和完善自身信用体系。小微企业资产薄弱,经营历史短,并且大多数在市场经营、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忽视信用的积累,这也成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因素,因而小微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特别要注意管理者个人信用的建立,要有意识地将个人信用注入企业的文化当中。

2、规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小微企业应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健全用人制度、财务制度、信用制度、市场交易等制度,确保财务报表清晰、完整,大幅度清除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壁垒,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度和放贷的信心。小微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销路,增加盈利。

3、注重规模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单个小微企业力量薄弱,但整个行业联合起来的产业集群实力就会大大加强,由于实力的增强,可担保的物品增多,为各企业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融资环境,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风险也被分散开来,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小额但又急用的贷款通过集群内企业间拆解就可以完成,所以这是一个多赢的举措。2011年,河北省评选出辛集皮革等15个“河北省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全省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95个,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达23个,集群经济总量占全部民营经济的比重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达30%以上。

(二)政府政策层面的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精简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对接平台,实行结构性减税,比如灵活落实“营改增”。此外,依靠政府财政建立担保信用机构、政策性担保机构等权威机构,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政府、媒体等部门应该加强对扶持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了解并努力争取享受政策的阳光。

(三)金融机构层面的建议

1、担保内容的多元化。多数商业银行都希望贷款客户能提供诸如厂房、机器设备、商业店面等固定资产作为担保,而这恰恰是小微企业缺少的,因此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要想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应该扩大贷款的担保范围,如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进行抵押,也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组合担保,尽量最大化地满足小微企业的担保融资需求。

2、完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商业银行要在各市、乡镇建立完善的分支机构,建立一套从总行到支行的完整业务信息网,完善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大力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如自2007年第一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在苏州成立以来,中国建设银行已组建286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信贷工厂”模式已成为建设银行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核心载体,建设银行还推出了“信用贷-善融贷”、“供应贷”、“专利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截至2013年9月末,建设银行累计向18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9万亿元,并几乎覆盖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行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颖,张翔.国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研究综述与展望[J].时代金融,2013.3.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7

关键词:研发投入;税收优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205-02

一、我国现行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梳理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鼓励企业研发投入思路,即“抵免法”和“加计扣除法”,前者主要是采取允许企业研发支出以及研发支出的相关费用(人工费,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直接地面当期应纳税额,不同国家抵免限额不同;加计扣除法指允许企业研发支出相关费用在税前加计扣除;据我国目前现行的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对企业研发投入进行鼓励采用的是加计扣除法,主要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将研发投入量化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标准,然后再给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来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第二层,对于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通企业,其对于研发投入形成的费用,准许其按数额的150%在税前加计扣除,已形成无形资产的准许其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高新技术企业同样享有加计扣除的优惠)。第三层是对小型微利研发投入的优惠,主要是指我国目前针对中小或者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制度。

(一)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①

同时,《办法》第十条还规定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满足的研发投入相关标准:第一,人数限制,研发人员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第二,经费比例要求,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必须是持续进行的,且根据销售额的大小规定了研发投入应当达到的比例。(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 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 000万―20 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3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从理论上计算,销售额从销售额越大的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所要求的研究开发投入所占比重就越低,实际上是将企业的研发投入以一定的数额来衡量,而非以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作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参考依据。笔者认为,这里难免有不合理之处,因为销售额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晴雨表,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实力就越强,而该条规定却恰恰相反;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的初创型企业,成长初期大都处于亏损状态,资金紧张,要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必须依赖于政策的支持,而该条规定却对这类企业极为不利。

笔者此前参与的一家准备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就面临过这种困境,该企业2012年成立,虽然拥有名牌大学教授组成的研发团队。但是由于业务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前两年销售额只有不到1 000万元人民币,相应的研发投入占比无法达到6%的标准,也就无法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也就无法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虽然最终顺利在股转系统挂牌,但是如果能够顺利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就会减少其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使其更快地发展壮大。

(二)对普通企业研发投入的优惠政策

1.对研发投入的认定

根据《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以下简称指南)、《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认定企业对所从事的科研创新进行的投入是否是“研发投入”。

第一,性质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谓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

第二,范围限制,即企业只有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研究开发费用才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2.对一般企业研发投入的具体优惠政策

本节所述的“一般企业”指的是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1)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但是目前国际的趋势是,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将企业研发投入费用直接抵免当期所得税的做法,如美国、爱尔兰、韩国等。相较之下,显然后者的优惠力度更大,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三)小型微利企业研发投入的优惠政策

虽然现行法规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并未将小型微利企业排除在外,但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标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且符合:(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和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小微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很多初创型企业都是小微企业,由于激励性所得税优惠的减免额度与其税收贡献正相关,这对于经济效益不高或亏损的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很难从税收减免政策中受益。如果没有政策的扶持,该类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增长缓慢。

二、我国现行税收优惠制度的缺陷分析

我国目前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制度已经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双层认定标准,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与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而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

但是,笔者认为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制度还有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要享受研发投入税收优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当中的一个。第一,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第二,该企业在行业之列。相较于中国,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制定出一套具有普惠性的优惠制度,然后在其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领域实行特别优惠。这种方法从长远来看十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从而使税收收入大幅增加。

2.没有对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给予特别“保护”。如前文所述,小微企业相较于纳税额度较高的大型企业,更需要政策的扶持,而我国目前的针对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这一部分的制度还尚未建立。从选取的三个样本国家来看,三者只有美国没有对中小企业实行特殊优惠,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的缘故,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非常稳定,而且美国也拥有从国家到企业的整套强大的激励机制,这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3.税收优惠政策没有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东西部经济差异巨大。笔者认为,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东西发展的差异,必须要缩小两地科技水平的巨大差异。而研发投入又是科技实力增长的基础,因此有必要指定针对西部不发达省份的差异化优惠政策,但我国目前还尚未指定相关政策。以加拿大为例,该国同样存在东西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赋予地方制定相关政策的权力,美国之所以没有指定差异化优惠政策,是因为其东西经济发展十分均衡。而英国由于国土面积小,各地域发展差异不大。

三、探索与建议

针对以上对我国现行企业研发投入税收优惠制度的缺点,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1.增加允许加计扣除的行业范围础。除中国、印度、南非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外,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均以“普惠性”为基础,即所有企业均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行业或技术领域限制。对于需要特别扶持的特定目标,一般是在“普惠”的基础上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经济金融;农村经济;金融服务;融资缺口;金融创新

引言

长期以来,支持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国有大型银行,但是由于国有大型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在城市,而对地方金融资源的投放,相对于城市要相差较多。农村信用社对于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发展,有着自身的优势,其能够发挥应用的领域非常多。进入新时期,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信用社应该抓住变化的趋势,果断采取行动,通过自身的变革和创新,力争为地方经济金融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服务群众

农村信用社建立宣传机制,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形式多样的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信息电子档案。根据农村经济特点,量体裁衣、科学合理设计涵盖农户基本信息、生产经营、主要收入来源、住房结构等信息的农户信用信息指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户信息和农村经济组织信息电子信用档案。开展农村信用评价工作。开发农户信立用评价模型,建立、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方法体系,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评价结果信息反馈,不断提高农户信用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农村信用社完善信用奖惩机制。对信用户、信用村贷款提高授信额度和实行利率优惠,让信用水平高、信誉好的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在政策上得到实惠;综合运用政府专项基金、保险资金、惠农补贴等,设立农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信用状况好、有创业需求、有发展前景的农村经济组织、农户贷款利息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涉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对失信农户或农村经济组织,除拒绝给予授信或提高授信条件外,金融机构拒绝受理其信用、抵押、住房等各种贷款和信用卡办理、贷款担保等金融业务,实行信用惩戒;通过村委会对失信农户进行公示,加大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农村信用社按照安全、规范、为民的原则,将金融便民服务点打造成一体化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在金融知识普及、助农取款、兑零兑残、反假货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让贫困农户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将信贷产品与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紧密结合,不断强化信用贷款的引导作用,提高建档立卡户的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补齐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短板”

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做深“三农”。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生物质高端化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和农贸批发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绿色种养业、安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深入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巩固扩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程成果,努力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坚持做活小微。深入开展“链式”金融服务,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有市场、有技术、有效益、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给予专项信贷支持,发挥“短、频、快”优势,致力于做小微企业的贴心成长伙伴。坚持做精社区。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向城市社区、农村屯组延伸触角,与政府部门、社区合作,积极拓展代收、代付、等便民增值业务。根据城乡居民的差异需求,注重服务方式由“柜台式”向“离柜式”、“离行式”、“在线式”转变,打造新疆农信特色电子商城和缴费平台,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家门口”服务。做强县域,紧贴建设区域经济带的金融需求,全面深化与扩权强县试点地区的战略合作,重点扶持县域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大力发展“城镇土地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和“个人消费金融”。

三、着力解决地方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问题

农村信用社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农户综合贷”为主打产品,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权为基础,整体综合授信,“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守信奖励”,转变抵押担保方式,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围绕“三农”服务需求,有效融合传统业务与互联网,将更多的线下产品和服务转移到线上,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打造具有地方农信特色的网络服务新模式。紧跟“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趋势和“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项目,扩大小微企业“缴税贷”产品试点范围,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重点支持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兴业主发展。立足县域产业特色,按照“一县一策”的思路,细分市场客户,研发特色信贷产品,逐步打造“一县一品”,为地方经济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保驾护航。以“农民工服务保障卡”为主打产品,与省人社厅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卡直接支付方式,既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结算授信,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鼓励农业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创业、消费,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坚持绿色信贷理念,围绕节水、环保、观光、生态农业和节能减排等环保项目研发新产品,逐步降低“三高”行业信贷投放,用信贷政策引导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环境污染。农村信用社把支持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作为强化支农服务的重中之重,重点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进而带动农业基地、农业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

四、提高金融产业扶贫力度

农村信用社系统通过找准贫困农户经济特点与银行市场化经营的结合点,量身打造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把过去对农户净资产、纯收入、资信状况等多项指标的考量变为只对贫困农户诚信评价、人均收入和家庭劳动力三项指标评级授信,让贫困农民轻松贷款,破解融资难题。农村信用社系统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农民工创业就业贷款、农房抵押、林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100余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农村信用社开发了“公司两权抵押”“两权抵押 基金担保”“两权 机械设备 第三方担保”等组合质押贷款形式。通过‘两权’抵押贷款,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推行“支农再贷款农村电商惠农信用贷款”新模式,解决农村电商服务站因代付、垫付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

五、结束语

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农村信用社在地方尤其是农村乡镇网点布局较多,业务量经过多年的沉淀,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新时期,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进一步认清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切实发挥地方经济金融主力军作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昭苏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9

一、完善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调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体系建设,加强宏观调控,要求健全纵向保障,统筹横向跨度,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规范中观管理和确保微观实施。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政策,采取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纵向上,通过完善扶贫政策,实行政府间的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地区间的分配公平。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共财政服务。在横向上,通过完善工资政策、社保政策、就业政策等,对不同行业、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社会阶层等微观经济主体和社会居民实行转移支付。公共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政府包揽过多,财政支出范围过大,超出了政府职责合理范围和财政承受能力。继续扩大改革覆盖面,努力推进全县预算单位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在努力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财政政策的中观管理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财政政策的微观实施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二、运用税收政策,扩大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

运用税收政策,调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增加就业岗位和机会。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全部就业人员75%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仅为4%,发展空间巨大。主要途径是,政府可通过财税政策措施,鼓励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就业比重,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同时也要正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着力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均衡发展,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业、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以及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微观经济学收支相抵点篇10

【关键词】村镇银行 信用风险 防范策略

一、引言

根据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经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我国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建设,从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启动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2007年10月12日,村镇银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2013年8月底,村镇银行突破了1000余家。村镇银行的网点主要设立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效填补了我国农村地区空白金融问题,加大了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供给,加快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吸收存款、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国际结算、代销兑付承销债券等)和银行卡业务等创新型业务。截至2013年8月末,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达5204亿元,其中农户贷款1228亿元,小企业贷款1598亿元,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9%,累计向111.9万农户发放贷款3097.5亿元,累计向28.9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329.5亿元。由此可见,村镇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而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特征、抵质押担保困难等原因,使得村镇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

二、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三农风险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

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对三农的影响较大,农民“靠天吃饭”,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其的影响非常大,加上农村的保险意识淡薄,相关担保、保险体系不健全,使得自然灾害一发生,农民只好望天兴叹。另外,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都比较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风云变幻,农户在农业生产的发展方面跟风比较严重,使得村镇银行在经营三农贷款时面临的风险加大。

(二)风险的集中性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我国的村镇银行一般设立在县及以下区域,尤其是乡镇一级,服务对象、区域相对狭窄,同地域的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经营范围趋同,使得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集中于同一地区的单一的客户群和产业,一旦这种产品的价格波动,将会对他们的还贷能力造成影响,导致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

(三)信用风险凸现

村镇银行设立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在我国一般经济都不发达,借款人整体缺乏资金但偿还能力较弱,同时,农村土地、房屋抵押担保等正处于试点阶段,农民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这也导致贷款缺少担保,贫困地域特征和贷款担保的缺乏致使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凸现。

(四)风险大、投入高、收益不确定

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三农,经营的主要是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对村镇银行信贷资产业务的安全和获利造成影响,一旦发生贷款无法按时归还,追究责任很难。所以村镇银行需要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走访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对其贷款的项目收益要进行评估预测以便降低风险,但因此所花费的成本会很高,使得村镇银行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三、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农业经济的风险性高

第一,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都会其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造成农民的非自愿违约。

第二,农产品的供求和价格取决于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受市场风险的影响,极有可能造成滞销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从而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

第三,由于家庭分散经营和农业的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存在于农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所以农业经济的风险性高,一旦农户的收入无法保证时,村镇银行就面临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农村金融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村镇银行的诞生源于2006年以来国家对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的调整放宽,但是相应的配套制度及政策支持没有及时跟上,税收(营业税、所得税)缴纳方面参照其他商业银行的标准,完全没有考虑对村镇银行这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央行在利率管理上也没有给予村镇银行适度放权,对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明确给予优惠利率支持。此外,现行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对村镇银行的债权保护不力,一些地方金融债权案件出现审判难、执行难等问题,这些都将阻碍村镇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我国很多农户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加上近些年国家对三农的一系列优惠和保护政策的出台,使得部分农户对政策产生了依赖性,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当成国家扶贫钱,还款意识淡薄。

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信用信息采集存在很大难度,农村许多中小企业本身会计核算不规范,农户信用观念、法律意识偏低,容易顶、冒名,形成村镇银行的违规贷款。

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主要反映的仅仅是个人的金融活动,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所以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也有待完善。

(四)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

第一,由于村镇银行规模一般较小,法人治理不完善,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出现内部关联人或关联方贷款。

第二,村镇银行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学历水平参差不齐,风险意识缺乏,具体操作方面存在很多不合规的地方。

第三,受人力和物力所限,村镇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存在主观臆断,比如有的村镇银行对贷款风险大小的判定仅仅依据其业务员对农户的了解程度,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从而造成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四、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加快农业保险业务的推广

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积极推广农业保险业务,以便在发生自然灾害或农业风险时减少农民的损失,从而从源头上控制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相结合,政策性保险偏重于商业性保险不愿涉足的范围,比如高风险、高成本、农民个人无力全部承担的保险产品,同时政府在这类保险上加大财政补助的力度,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发适应市场需要和农民个人能够支付、有一定盈利空间的保险产品,通过两者的互为补充,不断拓宽农业保险的险种,提高对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保障。

(二)完善农村金融政策法规

第一,从法律层面上为村镇银行良性运转提供支持,通过税收、土地等多方面优惠及呆账核销政策促进资本积累,改善村镇银行信用创造能力,尽快完善农村金融支农政策体系,扩展农户借贷抵押资产的范围,并对三农贷款给以适当的财政贴息。

第二,从机制上对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提供保证,从而降低村镇银行对农户放贷的风险,健全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对农业贷款提供一定的保障,建立合理的支农贷款补偿机制。

第三,从存款准备制度上给予村镇银行优待,根据其规模大小和所处地域不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降低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和支农再贷款利率,给予村镇银行适度的免息专项贷款,增加村镇银行的可用资金。

第四,从利率管理上对村镇银行放贷利率给予适度的放权,对涉农贷款的利差给予适度的补偿,在降低农户贷款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村镇银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村镇银行可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加强与农村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掌握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基本情况,比如收入状况、经营能力、借贷信息、还款记录、违约信息等,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作为贷款发放的依据。

第二,加强与县乡政府及农村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组织对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金融基础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强化其诚实守信的意识,并逐步完善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

第三,完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综合考量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各类信息,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根据级别的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授信额度与利率。

(四)提高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村镇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健全法人治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与职权,规范授权,加强村镇银行内控建设。

第二,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标准化的信贷管理流程,对贷前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贷后跟踪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保持与农户、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经常联系,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动态管理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

第三,通过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如小组联保、订单担保、仓单质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房屋抵押、大棚、养殖圈舍等农业生产设施抵押、活体动物、果园、苗木等生物资产抵押等降低村镇银行对借款者的不熟知而导致的风险。

第四,组织员工定期培训,不定期进行各项技能的考核,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启文,吕琳,蓝佳林.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分析—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润生村镇银行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第5期.

[2]李蓉,许可.当前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4月.

[3]王绪慧,潘莹.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4]吴雪峰,戴斌.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5]张丽屏,付剑平.村镇银行信贷风险与应对对策.商品与质量,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