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制度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制度建设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姓 名
XX
工作部门
XX
专业技术职务
考核时间
本年度岗位任务及完成情况
本年度,本人被任命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部质检负责人,负责部门测绘产品的质量把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在这个岗位上,本人能严格要求自己,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岗位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度建设上,本人参与制定和完善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部测绘产品三审规定”,“测绘部测量项目质量管理及奖惩规定”,“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每一件测绘产品都进行了“两检一验”的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召开部门质量会议,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业务水平。
二、测绘产品质量的管控上,本人参与了白云区罗岗村更新基础数据调查、从化区江村村更新基础数据调查、黄埔区班岭村更新基础数据调查、东风村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勘界、番禺区房产组80多个案件等项目检查审核工作,能及时发现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确保每一件提交给业主的测绘产品都是合格的产品。
篇2
一、整改落实情况
2014年9月30日,由督导组牵头组织了50名群众代表对财政局班子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群众对财政局领导班子的落实整改工作给予了肯定,测评结果满意率达100%。
财政局围绕贯彻落实委常委班子“两方案一计划”,制定了财政局“两方案一计划”,共确定了4个方面14项整改任务、8个专项整治、13项制度建设以及15项具体任务整改,通过征求意见汇总的37项问题和建议,局班子成员全部予以认领。通过责任领导带头示范抓整改,财政局“活动办”统筹调度抓整改,责任股室精心谋划抓整改,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整改的工作格局,各项整改任务有序推进。目前,4个方面14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8个专项整治任务已基本完成,13项制度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财政局“活动办”建立的15个具体问题台账,已办结12条,因条件所限做好政策解释的3条(希望专技人员参照工勤人员的阳光津贴标准提高待遇;在财政系统内网系统建立信息平台,便于现职单位财会人员及时联系;乡镇站所人员津贴与工资一起统发)。
在整改过程中,各位牵头局领导和责任股室坚持立说立行,真抓实干,以“认真”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局班子成员将个人整改清单全部进行了公示,并坚持把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对有条件解决的,雷厉风行马上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找准症结,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一些不符合政策的诉求,耐心细致地说明原因;对一时不能解决或需要级层面解决的问题,财政局“活动办”及时梳理汇总汇报给委“活动办”,活动开展以来,财政局“活动办”3次建立工作台帐,先后交办了15个具体问题,通过分时效、分类别的形式,由分管局领导牵头,相关责任股室承办,实行挂号督办、跟踪问效、销号管理,以强有力的举措切实解决问题。
我局对委交办的专项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局“活动办”坚持每周统计汇总,每周督促检查。牵头的全民生资金监督检查专项治理、“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小金库专项治理、厉行节约等一批专项治理已经全部完成,各项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在整治过程中,我局结合情,专门出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培训费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关于印发机关和事业单位国内公务接待开支标准及接待经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
我局坚持开门抓整改,整改结果及时主动公开,做到结果透明。截至目前,已上报委“活动办”整改完成事项16项,《转作风看变化见实效——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意见建议整改结果公告》刊登我局已完成整改事项1项。
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每个班子成员到蹲点村委帮扶3户困难户,每位党员与一户群众结成联系对子,帮扶资金8100元。帮扶后进村委砚溪镇坪头村资金3万元,助其搞好村委建设。推荐的巴邱镇财政所已经获得了“十佳财政所”光荣称号;评选了熊月明同志为孝老爱亲模范。加强了三个支部建设,每个支部都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和支部书记述职活动。
篇3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按省市要求,合理的编排工程工期,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
今年我站负责的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三个项目。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计划**座,计划总投资**万元,按省厅要求,去年6月份底已完成设计文件编制和设计批复,今年6月23日通过了县常务会决议。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计划**公里(隐患里程),计划总投资**万元,按省厅要求,去年6月份底已完成设计文件编制和设计批复。
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今年计划**公里,总投资**万元,今年5月份完成了施工招投标,确定了施工单位。6月底完成了**公里的外业摸底调查和初步设计,6月23日通过了县常务会决议,出台了工作方案。
2、抓好农村公路日常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小修项目工作,努力提升管理路段的路况质量,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⑴日常性养护 为保障管养路段的路容路貌,完善公路的设施齐备,上半年,我站投入**万元对X194、S231、X009、X026、X005进行日常养护,共计里程**公里,修补路面坑槽**平方米。
⑵预防性养护 加大了路面病害的预防处置力度,对各种病害提前预防,及时处置。投入**万元,修复了**线水泥路由于高温起拱断裂面积**平方米。
⑶小修项目 上半年共投入**万元,完成**线、X008保畅通养护3次;南北线路面修补**平方米,**线路面修补**平方米,共**万元;修复涵洞设施2座,共投入资金**万元。
3、加大路政巡查力度,确保管养公路的路政路权。
为了保证我站管养公路的路政路权,路政大队上半年加大了巡查力度,始终坚持每周三次的路政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共实行巡查72车次,行程14300多公里,清除路障43起,签订安全承诺书10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在巡查所属线路上无横幅。针对县道路面损毁严重的情况,我路政人员对全县县道破损严重处进行了登记照相造册,共照相100余张存档,全程监控路面破损过程。同时对沿途的脏乱差、占用堆放物品等行为进行全面清理,使农村公路行车安全和路域环境达到大幅提升。
4、健全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突出制度建设和效能建设两大重点,整顿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上班时间违反工作纪律情况、公款请吃和铺张浪费情况等方面的纪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纠正“”问题,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进行重点提醒、重点督促。完善管人、管财和管事有关制度,建立、完善了公路站理论学习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公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12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今年来,在廉洁自律方面,我站没有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二、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工程项目:由于我县地方债务总量在全省居前,项目建设基本叫停,我站所属项目是否实施因此迟迟没有上常务会决议,造成我站年初制定的工期安排计划延后,工作的开展相对于其他周边县滞后,达不到省、市、县各部门考核的目标任务。 恳请局党委能予以协调处理。
2、养护工作 :我站管养里程**公里省道,**公里县道,而我站每年的养护经费只**万。资金不足再加上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和所养公路年代久远,当初建设标准低等问题突出,目前养护经费标准已经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养护工作的正常需求。恳请局党委能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改善养护条件,提高养护水平。另外能否把路况好坏、镇乡对农村公路养护重视程度与局对乡镇的考核评分相挂钩,提高乡镇对公路养护的重视。
3、路政管理:农村公路线长面广,现有的巡查经费投入与巡查力度和频率不够,全面的开展路政、路权管理比较有难度。恳请局党委对路政管理予以重视。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1、工程项目下半年工作重点主要在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计划本周五召开9年自然村通水泥路各乡镇动员大会后,组织各有计划的自然村进行路基工程施工,9月-10月路基工程完工并验收;7月底将2019年自然村通水泥路设计预算报财评进行财政评审,出具财评报告;8月初与中标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单位进场准备开工建设,工期安排在9-12月;12月份完成当年计划任务,迎省市检查。
篇4
一、县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了《县进一步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站的实施意见》和《全县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创建标准化实施方案》文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开发园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为民服务工作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目标,将标准化创建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层层传递到位。
二、围绕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
一是明确创建标准,打造示范典型。县政务服务中心印发了《全县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创建标准化工作指导手册》,对乡镇、村(社区)的场地设置、窗口(岗位)设置、服务事项、人员选配、规章制度、办公设施、行为规范按创建标准进行规范。同时,按照创建标准,培育打造了一批镇村级为民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从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截止2016年底,全县共有136个为民服务中心(站)达到创建标准,达标率为87%。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督导检查工作。中心多次召开业务培训会,从服务事项、窗口授权、服务流程、公开办事、服务纪律、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对镇村两级中心运行提出了要求,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资料填报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此外,中心还开展“回头看”工作,检查各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软硬件配备、服务事项进驻和工作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推进为民服务创建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在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县政务服务中心立足实际,指导乡镇综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场所、设备等,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突出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模式,探索办理有关服务事项的新模式。积极推行微笑服务、有声服务、上门服务、专项服务、预约服务和承诺服务六大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度、全程制等。有效实现群众“送上来办”与干部“沉下去办”、窗口固定服务与延伸流动服务、乡镇高效运转与村组化解矛盾“三个结合”,方便了百姓办事,改进了干部作风,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三、推进乡镇(村)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建设
一是依托乡镇(村)为民服务中心(站),增设“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2016年,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为民服务中心(站)“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全县乡镇(园区)和村(社区)范围内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建设。目前,全县10个乡镇、4个园区的为民服务中心和142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均增设了“网上办事大厅”代办点(综合服务窗口),主要负责网上审批服务事项的政策咨询、收件预审、注册登记、材料上传、审批备案等工作,县镇村三位一体的网上办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篇5
__镇东纪二村是拥有2700多人,42名党员的大村。由于历届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各项工作没能正常开展,已成为小有名气的“难缠村”。自86年以来,18年间先后有9人曾任过该村支部书记,班子涣散、矛盾纠纷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抢占乱占宅基地现象时有发生,人地矛盾非常突出,集体债务超过60万元,20__年、20__年连续两年出现了违法生育,被省、济宁市纳入计划生育重点管理范围。
4月26日,我们__镇工作组驻村以后,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建议的基础上,按照“解决问题与长远发展两步走”的总体思路,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牢牢抓住土地调整、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三项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东纪二村多年积压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村容村貌和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一、抓班子强队伍、夯实村级基层组织
我们认为,“治软治散先治人,治人先治带头人”,从根本上改变东纪二村的落后面貌,关键是建立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班子。第一,配套健全基层组织。我们了解到东二村班子涣散,主要原因在于村两委成员不团结,以武力论权势,工作组把这一情况汇报党委,并请示了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镇工作人员挂职东纪二村的支部书记,同时配全充实了职能组织,由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以培养后备干部使村两委拧成一股绳。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工作组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按照“五个好”要求,协助村里建立健全了“”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发展党员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村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促使东纪二村逐渐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三,加强阵地建设。为积极发挥党员活动室的载体作用,我们帮助村两委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凳子的“五有”标准,完善内部设施,加强硬件建设。第四,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我们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会,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统一干部思想。七一期间,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与他们一道协商发展规划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整顿,东纪二村的班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二、强措施解难题、确保重点工作的开展
我们工作组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按照“以点带面、以整体工作化解局部矛盾”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多措并举,创建平安村庄。由于多年来该村各项工作混乱,治安状况差,群众缺乏安全感,加之塌陷地补偿等问题,村民多次上访,已成为闻名的“问题村”、“钉子村”、“上访村”。我们工作组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活动。联合镇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印制《矛盾纠纷排查表》,深入到户做好思想工作,及时疏理矛盾纠纷,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建立完善村级治安联防制度。我们协助村两委制定了夜间巡逻值班表、十户联防轮流制度,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交叉轮流巡逻值班,并要求所有成员24小时手机开机,办公室24小时轮流值守,随时接待来访群众,消除隐患。第三,大力推进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财务不清是每个后进村的焦点问题,我们邀请镇审计办、经管站的人员参加,理清了村的财务,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把债权、债务等开支帐目摆放桌面,及时张榜公布,让干部清白了,群众明白了。在处理群众的来访问题上,我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共化解矛盾纠纷43起。
(二)集思广益,搞好土地调整。由于该村近20年没有调整土地,造成了人地矛盾突出,成为全村的矛盾焦点。为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及群众意见,相继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印发了《致东纪二村全体村民的 一封信》,户均一份,阐明了工作组的思路,动员全体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土地调整工作中来。制定了《〈东纪二村20__年土地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为方便群众反映情况,设立了11个意见箱,并公开了村情民意举报电话(______*),在经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土地调整方案》,帮助各经营组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东纪二村的所有村民都能平均分配到土地,我们工作组的全体同志同村两委一道,冒着36度以上的烈日连续奋斗了10多天的时间,对各经营组的土地进行实地丈量。我们先从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第八经营组入手,逐组调整,做到第八经营组土地已经调整完毕,分地到户;第十二、十三、十五经营组在调整之中。目前,东纪二村的土地调整工作已基本结束。
(三)深入细致,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组驻村以来,我们认真分析总结了该村过去计划生育工作经验教训,从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入手,下大力气,做好计生工作。一是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我们工作组结合计生办的工作,利用广播、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讲解宣传计生知识。二是建设了高标准的人口文化大院,维修粉刷门、窗、墙壁,制作了高标准制度匾牌,并上墙。三是调整计划生育工作专职队伍。四是组织计生办站人员40多人先后两次对东纪二村展开了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彻底清除了计划外怀孕、手术、持证流引产等六项底子。五是对49岁以下的已婚育龄妇女从新建档立卡,确保档案簿的清晰规范。通过春、夏两次的健康查体,目前,没有发现违反计划生育现象的发生,为确保年底跳出重点管理的范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找路子促发展、千方百计富群众
篇6
近年来,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取得了较好成绩。
1.1强化政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市是农业大市,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是是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所坚持的工作准则。为推动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把新农合、卫生支农、农村改厕、规划免疫、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村卫生室建设等涉农惠农卫生工作列为“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做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大任务来部署安排。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2008年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重点卫生工作的通知》。年初,市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农村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并决定将新农合、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等项涉及民生和群众根本利益的卫生工作作为今年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经常听取农村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基层调研农村卫生工作。5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有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为督促和推动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今年还多次召开了分管县区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调度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汇报会等会议。各县区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分别召开了政府常务会或县长办公会,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农村卫生具体工作思路和重点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确保了农村卫生各项工作的落实。目前市农村卫生工作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农村卫生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各项工作步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1.2强化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1.2.1 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360”、“1127”工程项目 我市乡镇卫生院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落后,仪器设备陈旧,人才匮乏,前些年我市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频临倒闭。近年来,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360”工程和“1127”工程,带动了市、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市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项目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完善措施,落实责任。截至目前,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全市有117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新增仪器设备600台件,培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000人次,这种多渠道筹资、大力度建设、全方位改造乡镇卫生院在我市是史无前例的。通过建设和改造,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1.2.2 着力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织好“网底” 针对村卫生室脏、乱、差,卫生室不卫生的实际情况,自2005年开始开展了村卫生室规范建设工作。为把这项造福百姓、惠民便民工作做好,根据《村卫生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订了我市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按照“三室分开”、“六统一”要求,坚持“政府引导、自筹资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原则,在政府没投入任何资金的情况下,村卫生室自筹资金,全市完成了7000多所村卫生室基础条件的改造,村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利用四年时间,每2千人补助2万元,全面完成全省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工作。为确保这一工作圆满完成,市政府提出了“力争两年、确保三年”完成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整体安排、分期实施、优化资源、便于管理、注重公平、完善功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目前,该项工作已正式实施。为确保建设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市政府实行了月报、月通报、季调度制度。
1.2.3 大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为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大力开展了“两好一满意”(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创建50所人民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1 000所农民满意村卫生室等活动;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开展了100名优秀乡医、100名优秀医生、100名优秀护士评选活动,大张旗鼓地给予了表彰、奖励,并巡回作报告、演讲;为提高业务水平,各县区普遍实行了下级医院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一律免费制度,全市600余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乡医水平,对乡村医生的学历、执业注册、培训考核、执业效果等情况实行动态记录和管理,进行统一培训和考核。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开展一系列活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1.3加快改革步伐,增强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是市政府确定的四项重点卫生工作之一,是促进乡镇卫生院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为此,市政府加大了工作调度督导力度,制定了完成任务目标的时限和处罚措施,坚持定期调度督导和通报。各县区政府加强了领导,成立了组织,制订了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的要求,认真落实上划后的政策,确保了防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对在职人员落实了劳动保障,目前,各县区上划工作正在进行,理顺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按照“强中心、抓枢纽、织网底”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卫生服务网,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保证了各项卫生政策在农村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1.4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继我市成立了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后,各乡镇卫生院相继成立了防保机构,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我市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0%以上,以乡镇为单位全市100%实现了传染病网上直报,预防接种门诊100%达到了规范化标准。特别是今年连续经受了多次突发应急事件的重大考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特别是在今年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中,我市充分发挥防控体系作用,未雨绸谋,在安徽阜阳发生疫情后,及早动手,迅速动员,召开市长办公会研究预防控制工作,部署诊疗工作。通过采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提高防治能力、普及防治知识、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导检查等六项措施,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扩散,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三个不发生”(不发生暴发流行、不发生一例危重病例、不发生一例死亡)的目标。各基层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部署,积极应对服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工作,确保筛查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同时,为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防保机构作用,免除防保人员后顾之忧,并使之安心工作,各县区财政均增拨了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为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提供了保障。
1.5坚持实事实办,扎实推进各项惠民工程
1.5.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实现了全覆盖 继2004年东明县,2006年牡丹区、单县、定陶县实施新农合制度后,其余的5个县2007年实施了新农合制度,至此,我市与全省一起较全国提前一年实施了新农合制度,并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2008年,全市参合农户182.02万户,参合农民706.13万人,参合率93.24%,实现了市政府确定的90%的目标。2008年我市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由去年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70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42元,市财政补助6元,县级财政补助12元,个人缴纳10元,全市应酬筹集资金4.943 1亿元。1~9月份,全市参合农民综合受益率为47.9%,累计补偿农民338.22万人次,补偿资金2.814亿元,住院补偿万元以上的有829人。通过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合理的补偿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促进了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健康良性运转。
1.5.2 卫生支农工程收到实效 城市医疗机构支援帮扶乡镇卫生院,这是我市重点抓的一项工作。工作中坚持“有利于农民群众就近享受到高水平诊疗服务、有利于发挥市、县医疗机构龙头作用、有利于合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原则,通过实施对口帮扶、开展各种卫生支农活动、成立巡回医疗队、赠送适宜仪器设备、提供资金、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等方式,推动和促进卫生支农工作的开展。为保证卫生支农效果,实行了百分制考核办法,并与晋升晋级挂钩。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与40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援赠乡镇卫生院物品、药品等价值500多万元,为200多万农民群众诊病、治病、接受健康咨询。派出医疗队4 000余支,医务人员22 000人次,接诊农民群众20万余人次,免费发放卫生知识宣传单和卫生支农手册50多万份。 省卫生厅领导对我市扎扎实实开展卫生支农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做了经验介绍。
1.5.3 巩固扩大农村改厕成果 继2006年实现改造、建设25万座生态卫生厕所的目标后,2007年完成改厕34.5万座,今年已完成改厕任务的70%以上,中央补贴项目基本完成。在农村改厕工作中我市创造性地把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四改”之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这项改变千年旧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民心工程”,并将改厕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纳入“十一五”规划,与经济发展目标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我市农村改厕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2006年7月18日全省农村改厕工作现场会在菏泽召开,2006年9月28日,我市的农村改厕工作当选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2007年7月11-13日全省人大教科文卫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菏泽召开。鉴于我市改厕工作扎实有效,2008年中央补贴山东省的改厕项目我市占到了近1/4。
2当前农村卫生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关心、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对基层卫生投入不到位,一些地方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全市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得到项目建设和改造;村级卫生室发展滞后,服务能力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不牢固。三是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匮乏,乡镇卫生院进人渠道不畅通,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的政策措施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较低,新农合筹资水平与农民实际医疗消费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农民受益水平;五是预防为主的意识需强化,各级政府对预防保健和免疫规划财力支撑需加强,国家扩大免疫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六是乡村卫生室建设和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步伐需加快。
3下一步农村卫生工作意见
3.1 增加投入 经实施“360”、“1127”工程及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欠帐多、农业人口多、可利用卫生资源少、群众的健康需求高,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拨乡镇卫生院工作、建设等经费,确保防保人员工资,落实国家扩大免疫政策,落实乡医补偿政策,稳定乡镇村卫生队伍。
3.2 努力招聘、引进人才 目前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具备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与兄弟市相比差距更大,处于青黄不接状态,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瓶颈,需放开手脚,不拘一格引进人才,招聘人才,使之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
3.3 全面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 建立长效筹资机制,调整充实新农合管理机构,核定编制,增拨工作经费。努力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扩大受益面,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4 全面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这一难得机遇,科学规划,按照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加快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意见》要求,尽最大能力落实配套资金,完善功能定位,整合好现有卫生资源,力争提前两年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加快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步伐。
3.5 继续大力实施卫生支农工程 坚持城市卫生反哺农村,认真总结卫生支农工程经验,完善激励机制,支持、鼓励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3.6 深入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 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加强领导,突出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以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工作的好坏。
篇7
1、建好班子。我始终把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努力使全镇上下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一是抓学习,建制度,提素质,强队伍。坚持领导班子学习制度,通过集体学习、自学和交流学习,使班子成员领会党的方针和政策,工作中有章可循。坚持在工作中锻炼干部,寻事干压担子,不断提升班子成员自身素质。我始终认为,用一件一件的工作和业绩凝聚起来的班子是团结一心,战无不胜的,也是良性的、成长的、长久的。二是建好村级班子。为了做好这次村“两委”换届,11月初,镇党委举办了镇村党建研讨会。根据会议精神,镇党委决定千人以上的村设立副主任,并对新当选的支部书记采取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间能按时完成“三会”(村委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监委会)的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土地确权、便民服务室建设这四项冬农工作,经镇党委检查验收后,进行任命。在这次换届中,镇党委主张村主要干部分工为:村支部书记负责全盘,主抓党建;村主任主抓产业发展和财务工作;村副主任主抓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镇村“两委”换届除____村外,其它21个村已结束。其中支部书记连任的有18名,女支书3名;新当选的村主任7名,新增副主任14名,下一步我们将进行业务培训。
2、把好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清才能方向明。一是在探索____发展过程中镇党委制定出____工作“三三战略”(即:用红提富镇、招商兴镇、和谐稳镇统一镇村干部思想;用领导制度、考核制度、稳定制度凝聚干群力量;用园区、林区、社区发展展示工作实绩)。“三三战略”的推出,为镇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使镇村干部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形成了自觉行动。这里边自己亲自起草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通知》,明确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力,即大事审查权、人事分工权、财务监督权。二是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就村干部履职和作风方面,镇党委制定了“一会两评议”制度,即每年7月由镇党委组织召开村级干部民主生活会,通过自我总结、自我检查、大家帮教、查缺补短的方式,达到班子的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年11月,镇党委分别组织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述职,汇报工作,说明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接受参会人员询问,由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党委根据评议结果,把那些年富力强、有理想、有干劲的优秀两委委员确定为村级正职后备干部;对连续两年评议不称职的两委委员终止职务。
3、抓好落实。一是制定了详细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并
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二是下派“第一书记”。结合软弱涣散村整顿活动,我和镇长李继明担任全镇最差的来家庄、东姚村第一书记,结合村情,第一书记和包联部门制方案、定措施、找方法、立项目,完成了来家庄、东姚、坡南、秦庄四个村的整顿提升工作,特别是在这次换届中,四个村都健全了班子,选出了党委放心、群众拥护的领路人。三是落实齐抓共管机制,履行“一岗双责”,形成工作合力。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统一,两手抓,两手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端正党风政风的有效手段,重点对城乡低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进行摸排整理。截止目前,我镇共办结案件2起,涉及3人,严重警告处分3人,警示训戒1人。四是针对全镇范围内26个支部106名外出流动党员和4名退居二线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补课”工作,镇党委决定用1个月时间对没有正常参加或没有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的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开展集中补课活动,确保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达到全覆盖。五是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通过学习制度、工作制度、日常生活制度、五天工作法制度,对大学生村官“六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锤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品质。
4、做好自身。工作上以镇带村,以大产业大项目大招商带
动全镇经济大发展;作风上以上率下,以正作风实作风硬作风带动全镇干部好作风,这是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党员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一是自己带头坚持每周星期日主持召开领导班子工作例会,班子成员回顾总结上周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本周的主要工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机关领导同志坚持驻镇制度,坚持每天早会学习制度,坚持签到制度,坚持中心工作落实一天,业务工作推动一天,走访群众服务一天,上级部门联络一天,素质提高学习一天的“五天工作法”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和机关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全镇党员干部做好示范。二是自己始终以一个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勤政务实,能够经常深入村组办实事,解难题。坚持用党性原则,用社会公德,用县委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和作风。三是抓纪律转作风。严格要求机关领导干部的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三条铁律”等。我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党员和干部活动形式单一,活动经费不足。二是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加快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党员党性观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流动党员难以对口管理。
就我个人而言,一是存在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没有将加强理论学习上升到是提高一个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能力的必修课的高度来认识,加之平时忙于工作事务,认为掌握一些主要精神就行了,还有总认为自己在乡镇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存在吃“老本”现象。二是对经济工作精力投入较多,对农村党员管理投入较少。对新常态下的党员管理工作还缺乏思考。
一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带头落实镇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党委抓、书记抓”的责任,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亲自抓、带好头,加强党建工作。在党委领导班子内部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党委书记负总责亲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落实村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镇党委定期召开镇村党建工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书记抓党建,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推进党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干部述职评议、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按照合法性、群众性、民主性、实效性的原则,健全完善并认真落实各项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落实好“一会两评议”制度,努力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村级干部。
篇8
今天,市检查组一行来我镇检查考核市级食品安全乡(镇)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评委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辖33个村(社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6万。辖区共有餐饮业经营户125家,学校食堂8家,食品销售单位168家,食品加工生产企业33家。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大事,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创建市级食品安全乡(镇)为目标,坚持宣传引导、体制建设与日常监管整治相结合,切实强化全镇广大干群的思想共识与责任行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食品安全乡(镇)创建上来。进一步落实我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提升我镇基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构建我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根据相关省、市、县食药安办安全监管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将我镇食品安全乡(镇)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宣传引导,凝心聚力抓创建
一是召开宣传会议。我镇每年在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培训中多次提到食品安全镇创建,不断明确食药安办责任,强化对全镇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分解。各村(社区)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迅速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形成了以相关职责部门为指导,镇食品安全专职干部为主力,村级协管员为补充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县、镇、村(社区)三级网络全覆盖,全镇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搞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县食药安办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我镇积极开展以“尚德守法,共享共治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做到宣传活动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共发放《食品安全法解读》等宣传材料5000多份,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强化食品药品科普宣传活动。我镇成立了33个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站,把宣传站作为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载体,面对面向群众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的积极性,增强全镇干部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创建意识,为推进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体制建设,提升水平促创建
一是强化体制建设。我镇认真贯彻“党政同责”,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镇年度重点工作、大安全监管模式,并且还将食药安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且每年专项资金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长。每年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工作会议四次以上;设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出机构(射阳湖分局);成立了镇食药安委、镇食药安办,设立一名专职食药助理,两名专(兼)职工作人员;33个村(社区)在明确各村(社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设置了食药安全协管员,村(社区)设立了食药安全工作站,镇政府每年与各村(社区)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我镇食药安办已经制定完善工作会议制度、信息报告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宣传教育制度,并成文、上墙。村(社区)食药工作站和科普宣传站也配备相应的制度和岗位职责;针对协管员管理,我镇印发了《**村(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日常巡查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和报酬发放等机制,督促其认真履行“五大员”职责和工作中的“痕迹管理”;我镇已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据库,摸清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
三、强化工作重点,依法监管推创建。
一是镇食药安办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部署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和辖区内特色食品生产加工专项整治。牵头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品种的联合检查。组织开展协管员培训、农家宴厨师培训、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培训、农家宴厨师“两证一照”办理等,目前已办理农家宴厨师营业执照份,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积极开展“四小”专项整治,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开展“四小”规范化管理(发放小作坊备案登记证、对小食品店进行信息公示等);今年下半年开始,我镇积极协调开展食品摊贩备案管理,着手划定固定区域对摊贩进行集中管理;进一步加强农家宴的日常监管,目前我镇农家宴严格按照统一责任落实、统一核发执照、统一信息报送、统一体检培训、统一分级核查、统一信息公示的“六统一”管理“要求,通过“美滋滋”平台及时进行报备与指导,已上报农家宴479 余起,现场指导426余起。
二是市场监管分局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加强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规范管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健康证办理率达到100%。积极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辖区内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实施率达到100%。每年开展食品质量抽检,抽检合格率均已达到95%以上。
三是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站与相关生产主体签订责任状、承诺书,全面落实辖区内种养殖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并建立相关台账。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督巡查工作计划,每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巡查,如实记录相关情况,建立相关巡查台账。每年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时建立相关检测台账,检测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强化应急管理,开展诚信建设优创建
一是加强应急管理。我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每年开展应急救援培训。
二是强化投诉举报管理。利用各村(社区)食品药品科普宣传站、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投诉举报社会宣传力度,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提升群众知晓率。镇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分局、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及时办理处置群众举报投诉,投诉处理率100%。
篇9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全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就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今年4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将采取统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对《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中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相关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据介绍,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为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水源地尤其是备用水源地的规划与建设、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规范、水源地隔离防护设施建设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及综合整治和政府责任考核情况,包括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以及跨界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偿情况;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情况,包括农村供水体系尤其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农村自备水源地监测与保护以及农村水源地基层管理情况;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能力建设和运转情况,包括水源地监控系统、预警体系、应急体系建设和运转情况。 贺永华
宁波:三种方式跟踪监督食品安全
日前,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研究确定2013年跟踪监督食品安全工作方案,决定将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和作出重大事项决定等三种方式开展跟踪监督。
根据计划,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跟踪检查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于6月下旬的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组织召开专题询问会。然后,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执法检查情况和专题询问结果,专门拟订《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草案)》提交常委会审议,由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后向社会公告。 王井才 杨忠剑
绍兴:专题询问大气污染防治
日前,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专题询问会,矛头直指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情况。
会上,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市民代表等12人直言问题,绍兴市副市长钟洪江及市环保局、市经信委等20余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认真听取、记录意见,回答询问。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是一桩民心所向的实事,也是一件事关长远的难事,所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组织专题询问便将其确定为主题。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专题询问会的方法和程序,使其成为人大监督工作中一种长期、有效的重要监督方式。赵溢峰
舟山:为代表提供“菜单式”服务
日前,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向全体市人大代表下发了《市人大代表拟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意向表》、《市人大代表拟参加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意向表》,由代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与内容。
这是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为使代表有序参与常委会工作推出的“菜单式”服务,增强了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及参加有关活动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据介绍,常委会汇总代表意向表后,在进一步征求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综合平衡后,再将具体安排印发给每位代表。
徐曙光
桐乡:向选民公开建议办理结果
近日,桐乡市人大常委会下发文件,就进一步深化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提出要求,其中包括向选民公开建议办理结果。
文件要求代表通过接待、走访、向选民述职等活动,经常性地听取选民意见,为提出议案建议打下基础;要加强与建议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问题的解决率。此外,还要求有条件的选区,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公开代表所提建议及承办单位的答复件,使广大选民清楚掌握代表所提建议的质量、承办单位的办理答复和办理结果。 严克明
西湖区:定期听取部门工作汇报
近日,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该区审计局的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应邀参加的各镇(街)人大负责人和人大常委会各工委主任分别就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新形势下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群策群力。
这是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刚出台的一项新举措:定期听取部门工作汇报。该区人大常委会将每月听取一个政府部门或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全面了解政府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人大决议决定和依法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等情况,并对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意见。
孙炼栋
安吉:预算审查实现“全口径”
在实现部门预算“全覆盖”的基础上,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今年要求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部门收入预算编制,逐步实现对部门预算的“全口径”管理。
在实施预算监督时,常委会还将整合和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对性质相同、使用方向相近的项目进行合并,尽可能减少项目个数。同时,督促政府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从严控制并压缩公务接待、公务考察、公务用车等一般性支出,实现一般性支出零增长。 韩雪峰
衢江区:让人大监督与村民监督良性互动
最近,衢州市衢江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人大监督与村民民主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推进该区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健康开展。
首先把村级民主制度建设纳入人大监督议题,每年组织区乡两级人大代表联动开展相关视察活动;其次是区乡两级人大积极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依法开展监督活动,建立工作制度,使村务监督实现规范化、常态化。总之,尽可能地将人大监督与村民监督、审计监督、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不断强化监督力度。 柯 兰
青田:监督催生税务协作机制
日前,青田县政府积极落实县人大常委会意见,建立税务部门与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税收流失。
去年,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在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完整不及时,极易造成税收流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做好税收信息传递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的建议。
为落实人大意见,青田县政府建立了税务协调工作小组,分别由县地税、国税、工商、经信、国土和房管等部门各指定1名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及时交换非居民税收、对外投资、技术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变更、股权登记变更、土地和房产登记变更等信息,避免因信息孤立造成税收流失。 王 感
奉化:“绩效评估”建议办理
日前,在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常委会决定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
据介绍,此次“绩效评估”将首先由评估小组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的形式,就建议办理面商是否到位、建议是否按期办理、建议办理成效如何等内容,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由代表填写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综合测评表。然后,再由评估小组根据代表意见、建议和综合测评表测评情况,与有关单位进行对接、评估,其测评情况将与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挂钩,对办理不满意的,要求相关承办单位负责人当面向代表进行解释和说明。 原 杰
永康:力促金融惠农升级
永康市人大常委会监督金融支农工作取得新成效,力促农村合作银行为支农服务推出了“春天行动”,为当地农户解决了“春耕”资金短缺问题。
篇10
一、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困难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宏观调控一揽子政策措施,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干旱冻害自然灾害双重不利影响,在粮食生产连增6年、农民收入连增5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为有效化解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31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8%,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年度目标均有望超额完成。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545万亩,实现“夏增、秋增、全年增”,总产预计达到863亿斤,同比增长1.3%。德州市小麦、玉米两季亩均单产合计1061.4公斤,率先整建制实现“吨粮”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园艺、畜牧、水产三大优势产业。预计全年瓜菜产量超过1亿吨,增幅4%;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6万吨、376万吨、26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3%、4%;水产品产量765万吨,出口创汇33亿美元,主要渔业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新增造林200万亩。
(二)保持“三农”投入增长势头,夯实发展基础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置,着力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生态工程、“水电路气房”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强化发展基础。全省财政安排“三农”投入972.1亿元,增长31.1%,其中省级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175.7亿元,比上年增加30.3亿元,增长20.8%。与此同时,积极利用政府外债,投向“三农”建设。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0亿元,同比增长20%。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
全省共安排各种补贴资金81.25亿元,同比增加19.55亿元,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大户奖励资金56.67亿元,平均每亩补贴84元。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城乡经济融合,提升农村富裕劳动力吸纳能力。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培育劳务品牌,扩大转移就业范围与规模,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122.4万人。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完善市场流通调节,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制度和棉花、猪肉、油料等收储制度,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在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下,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在多种措施综合推进下,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四)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南水北调重点工程进度过半,胶东调水开工单项工程92项,东调南下单项工程全部开工并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展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全部完成,建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6万处。改造中低产田179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8万亩。新增解决23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通油路行政村比例达到97.5%。农村中小学校舍、县乡医院改造顺利推进。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61个,新增大中小型全民健身工程1100多处、农民体育健身设施21700个。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房100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有农业人口的135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率达到98.6%。地方新农保试点县达到55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逐步提高。
二、扩内需政策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一)突出制度建设的根本作用,认真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把落实投资作为工作关键点,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制度建设的规范作用。制定出台了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新办法,通过简化审批环节、权限下放、提取管理经费、提高服务效率等举措,进一步调动了市县配套投资的积极性。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年可筹集专项资金8亿多元。
(二)贯彻中央决策与创新地方举措相结合,努力发挥扩内需效应
建立了新增农林水项目调度制度,定期汇总分析并及时通报。同时,组织开展“三个百分之百”现场大检查,指导各级和行业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负责落实本行业、本区域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质量。截止2009年底,四批中央投资项目开工1209个,前三批项目基本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据测算,我省目前已完成的新增投资可增加就业岗位50多万个,吸纳农村劳动力700多万人次。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努力刺激和活跃农村消费市场。1―11月份,全省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00亿元,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抓当前谋长远,规划运筹农村经济发展新布局
一是以编制并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特色,突出功能定位,优先发展畜牧和渔业,建设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农业基地。二是把握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以蓝色产业带动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以海洋渔业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技术高端、绿色品牌的农产品生产、示范、出口基地,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三是以编制《山东省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为龙头,整合投资,统筹建设,推进全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战略性改善。四是以编制《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为龙头,推进工程措施整合,构建“四带三区两湖一环”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实现全省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五是以组织编制《南水北调干线以下配套工程建设规划》为龙头,延伸工程覆盖范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
(四)着力推进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4市7县10镇和2个开发区的综合配套改革顺利开展,20个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镇试点已作部署。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山东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进一步规范征地补偿行为,在同一县市范围内实现“同地同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农村土地“两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改革试点,在推进土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同步转变等方面初现成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良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深化。28个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县改革基本完成。
三、2010年工作重点
(一)继续认真落实中央扩内需政策
抓好中央扩内需涉农项目管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照国家部署,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农林水利项目储备库。改进和完善面广量大项目管理方式,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项目规划、计划和实施调度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规范,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二)全面展开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监管手段,及时跟踪问效,做到起步快、质量高、效果好。
(三)启动实施全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
打破部门界限,按水系生态和资源条件论证确定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衔接落实项目和资金安排,协调确定省财政出资比例。推进管理创新,整合相关投资和资源,实现集中统筹。
(四)引导财政资金投向调整,统筹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重点水利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胶东调水、东调南下、水库加固、河道治理、大型灌区“六大工程”建设。加大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力度。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各类水利工程7万处。加强协调,争取将重大水利工程财政专项资金调整用于大型灌区、平原水库等工程建设。抓好渔业资源修复、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农产品质检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提高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
(五)在“特色”上下功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支持创建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引导高端种植,实行高端价位,面向高端人群,促进高端消费。突出抓好200个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示范区片建设,创建100个优质高效果园,大力发展高端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步伐。依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通过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功能创新,积极发展创意农业,全面挖掘农业潜能,创新农业业态。加大技术创新和集成力度,积极探索低碳农业发展途径,在开发碳汇潜力、推进生物固碳等方面争得先机。
(六)以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力度,启动国有林(农)场道路建设和危房改造,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完善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解决30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生态乡村建设。启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新建户用沼气60万户,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活动,整体推进村容村貌改观。加大对革命老区、库区、滩区等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每人每年600元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位,全面实施小型水库移民帮扶政策,启动帮扶项目。
- 上一篇: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下一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