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8 10:28:10

活着的读后感

活着的读后感篇1

周日晚上,我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读了一本余华的小说——《活着》。

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说他们可怜但好像又不可怜。

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地主家儿子福贵好嫖、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误当成了国民党。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死了。接下来女儿因发烧耽误医治也变成哑巴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变得支离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风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贵一个人了,最终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一定不是疯就是自杀。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活着,就够了。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

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活着的读后感篇2

《活着》作者是余华,书籍讲述了地主家的儿子福贵沉迷而败光家产,从此富裕家庭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亲人的一个个离开。最后福贵和一头老黄牛孤独相伴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活着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活着的读后感1合上《活着》这本书,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徐富贵的人生可谓坎坷,从走路都自带钱串声的阔少爷变为租赁土地对人低声下气的佃户,从锦衣玉食变成了破衣烂衫,吃糠咽菜,但这只是富贵悲剧生活的开始,父亲因为富贵输光全部家产而气郁而死,母亲因富贵在抓药途中被抓去充军最终病死,儿子为校长献血时被抽血抽到停止了心跳,女儿又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苦命的外孙苦根与女婿相依为命,接着妻子家珍撒手人寰,女婿又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最后自己唯一的亲人苦根也被半锅豆子夺去了生命。

这是何等的苦难啊,而顽强的富贵最终战胜了它们,他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最终却安详地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无论生活怎样残酷,饱经苦难的富贵依然保持活着的意志,他依然对明天充满希望,坚持顽强地活着。即便是在人生暮年,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之后,富贵买了一头和自己一样年迈的老牛,并为之取名富贵,他们孤单相伴,一起在黄昏的村头交流、劳作,历尽人生苦难的富贵却留给了世人一片祥和、宁静。

回想生活中我们有多少人因达不到自己理想的体重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又有多少人因工作不顺而怨声载道。我们会因父母对我们生活的横加干涉而愤愤不平,甚至横眉冷对,我们会有领导额外强加的工作而心中不满。我们会因孩子没有考出自己理想中的成绩而劝解甚至指责,为了让孩子能全面发展而费尽心思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我们甚至会抱怨社会发展太快,导致我们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前脚刚刚迈入,后脚已被时代所淘汰……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我们抱怨,我们埋怨,我们愤世嫉俗,我们甚至借助平台大声疾呼,指责社会的不公,人情的淡漠。可是,这些与富贵的经历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不堪入耳”的,我们如果为这些事情而苦恼,似乎是太过于矫情了。即便是新闻中通报到的跳楼,寻死事件,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与富贵的相比,似乎也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生活艰辛,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无论怎样的苦难,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生命的理由。因为,唯有活着,才有希望。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活着的读后感2内心会真实反映人的自私、高尚。让人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早就明白这个原则了,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的。

艺术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沉湎于想象之中,又被现实紧紧控制;感受着自我的分裂,却无法让自己变得纯粹。如果能够成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会活的更坦然些,与此同时,我的力量会削弱很多。

朝夕相处的现实常常会让人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所谓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换句话说,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来到,而相反的事实则是触手可及!正如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曾听过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抱怨!歌中人对苦难的承受、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的读后感3《活着》是我边哭边读完的,书中主人公凄苦的命运触动我那脆弱的神经,加之当时自身的心情非常低落,整个人泣不成声,这可能就是读者和作者产生的共鸣。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悲惨的故事,但总觉得所有的故事在现实中都有原形可寻,只是作品经过了人为的加工而已。应该有好多人都曾问过自己:“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包括我自己!当然,不同心境下的答案是不同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人生在世,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活着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形形色色的人选择林林种种的生存方式,也就产生迥然不同的人生结局。有的人碌碌无为,甘愿平庸;有的人不懈奋斗,终获辉煌;有的人贪图享受,家道败落。记得有人对我说过:“要是能快乐的死去该多好!”说实话我也想,面且会有很多人这么想过。可是冷静下来,这又是多么不负责任的想法,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给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己擅自决定生命的去留呢!看看《活着》吧,再重新审视一下生命的意义,也再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必须为活着而活着!

活着的路上充满挑战,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痛苦、挫折很容易把弱者打败,丧失活着的勇气,所以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每个选择都有存在的道理,但我要说的是这些人太自私,他们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其他任何人,把痛苦与悲伤留给了亲人和朋友!除了自身的原因,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假的东西太多,真的东西太少,人心里没有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更多的是猜疑,惶惶恐恐中越来越怀疑活着的意义。

活着还是要真实的好,最起码自己心里踏踏实实。对人待事得容人处且容人该是活着的一个境界,可能会被某些人认为很傻,换个角度,傻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呢。只有经历了才会知道真实的感受,即使被欺骗,痛彻心扉后才会更懂得珍惜。若没有了悲欢离合、苦痛挣杂,人生会少了些许色彩,有句歌词唱的好“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活着应该就是哭着、笑着吧,有泪水也有笑容!

活着的读后感4一本好书像是拥有魔法的仙女,她轻轻挥动仙棒,就能让你心中充满了激情,久久回荡,而后留下一种深深的感动,或喜或悲。一本好书他能赋予你力量,或影响人生路,或改变价值观……而《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几天我读了余华的《活着》,真是受益匪浅啊。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徐福贵的老人的故事。他是一个出身良好的富家子弟,但却因为、上妓院,而输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亩地,把祖祖辈辈住的大房子也抵了出去。他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不争气,气得病重,最后因为从村口的粪缸上掉下来而摔死。自此,他从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变成了一个要从别人手中租田的佃户;他开始有悔改之意,便想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人。

读了《活着》我明白了: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开的人,而是忍受亲人离世的生者。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日子过得再苦再累再难,我们都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每次晨会上一听校长说--学校的一名学生因游泳溺水身亡,--学校的一名学生发生车祸……我心情都无比地沉重。每年死于溺水和车祸的学生都很多很多,他们只为一时我凉快,不顾父母的担忧,最终溺死在水里,而留给家人的是巨大的悲痛。不管我们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在父母的眼里我们都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无价之宝,只要我们过得好,过得开心,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我的生命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更是父母的,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公司忍气吞声,在客户面前更是点头哈腰……只为能给我更好、更幸福的生活。所以为了我的家人,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我的生命,远离那些危险的地方,危险的人,危险的游戏,危险的……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要珍惜,请远离游泳,遵守交通。

活着的读后感5第一次,看一本书,沉浸在其中时会感到纠心、沉重;放下时却是放松、释然,这是《活着》给我的感觉。

福贵,书中的主人公,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老人,60年的人生,经历了中国当时的所有国家大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也造成了他与家人的种种苦难,但他用一种平静的近乎麻木的态度,诉说自己一生的遭遇:年轻时性情荒唐,嗜赌成性,输掉了全部家产,幸亏妻子家珍不离不弃,为他生下一儿一女;母亲病重去请郎中,却被国军抓了壮丁;被解放军俘虏后,请求回家,但母亲已经离世,女儿也因高烧成了聋哑人;土改分得了五亩田地,本以为好日子开始,但更多的磨难却在等着他:儿子有庆聪明又懂事,但却因救县长夫人被过多抽血而死;女儿凤霞好不容易找了个疼她爱她的偏头女婿二喜,却因难产而死;得了软骨病的妻子家珍,经受不了儿女双双离去的打击,也不幸而亡;女婿二喜在工地干活,因意外而死;就连小外孙苦根,也因饥饿难耐,多吃了点煮豆子被撑死了……一个个亲人的离去,最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伴,度过残生。

《活着》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残酷,以及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如果说,福贵年轻时因输掉家产是咎由自取的话,可是其后的一系列遭遇却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他没有办法去改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开。也许有人会认为他是逆来顺受的懦夫,但我却觉得他是忍辱负重的勇士。因为老年的福贵,在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后,没有抱怨、没有悲愤、没有仇恨,依然乐观、豁达、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看淡了生死,为活着而活着,就连自己的后事,也想得明明白白,安排得妥妥贴贴。

福贵的态度,不是对命运的妥协,而是与命运握手言和!他的冷静与麻木,其实可以浓缩成一句话——“我改变不了命运,但我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诸多因素造成了福贵悲惨的命运,而这些因素是他的能力所无法改变的。在60年里,中国从战乱到----的时代大背景下,普通人根本没有能力与现实对抗。所以,福贵的逆来顺受,不是屈从,而是一种化解,是对命运的接纳与和解。因为,适应社会环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心平气和地接纳,逆来顺受地生活,也是一种智慧。

福贵对命运所持的态度,其实可以算是同时代里,众多普通百姓对命运的态度,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那么悲惨的遭遇,但多多少少,当时的老百姓生命中都会有时代的印迹,可是,他们用善良、乐观、坚韧的态度默默承受着生活的一切打击。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一点点挺过来,走到了今天。

我的先祖母,就是这样一个人:祖母幼年,外高祖父死于战乱,小小年纪的她就经历了丧父之痛;1942年,因河南蝗灾和祖父拖儿带女逃荒到徐州,祖父却客死他乡,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二伯和姑姑还被祖父送了人;她忍辱负重带着大伯和父亲返回家乡,含莘茹苦才把两个孩子养大成人。祖母留给我的印象,是刚强,是坚韧,是任劳任怨,是平和慈详。印象中,家里不论发生大事小事,很少见她大悲大喜。祖母晚年,被医生诊为冠心病,她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不吃药、不打针,视生死如无物,与疾病和平共处,但却平平安安地活到九十多岁。

活着的读后感篇3

语感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语感训练。如何进行语感训练,我认为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做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逐步培养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觉,循序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悟能力,是小学语文朗读的最终目的,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融合,达到共鸣。因此要让学生把作者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作者的感情转化成自己的感情,必须设法使学生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进入文中人物的感情氛围中。

一、朗读与想象结合,培养语感。

在语感训练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而接受课文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内容,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这些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与想象来实现。

朗读不止是见字读音的直觉活动,更是朗读者在理智和情感的作用下,将视觉诉诸听觉,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言语过程。如果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必定真切深刻。如《狼和小羊》一文,讲的是在小溪边,狼为了吃小羊先后找了三个借口,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是狼还是凶恶地吃掉了小羊。教学中,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把它们的鲜明的个性读出来:狼的声音粗一点,霸道一点,让人感受狼的凶残;小羊的声音柔一点,弱一点,让人觉得小羊的温驯,从而产生同情、怜悯小羊的思想感情。朗读训练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儿童的心中活起来,心中有了形象,朗读时才能再现文中的情景。朗读不仅要眼看口读,还要耳听脑想,努力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这样,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

二、比较揣摩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个人体验,必须通过个体主动深入地体验和感悟,才能形成语感。我认为在教学中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联一联、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培养语感。

运用比较朗读,是运用课文中一些精妙的语句作适当的调整,然后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型进行比较朗读。教师不需多讲,只让学生在朗读中意会,在比较中感受,通过比较朗读,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如《小鹰学飞》一课中有“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这样一句,可将句中的“鼓起劲”“拼命”去掉,改成“小鹰只好跟着老鹰向上飞”。再朗读品味,语感敏锐的学生便会从“鼓起劲”“拼命”两个词语中感悟到小鹰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又如《狼和小羊》一课,将“我怎么可能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改成“我是不可能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虽然它们表达的感情意思一样,但通过朗读比较,学生便逐渐悟出它们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很容易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从而培养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受。

三、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反复品读,培养语感。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要抓住关键性的词句,引导学生品评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感觉。如在《荷花》一课的朗读教学中,我突出强调“冒”、“有的……有的”等词语反复品读,在学生的脑海里不仅出现荷花的动态美,而且也能体会荷花的那种千姿百态、洁白无暇、清丽脱俗。另外,还要指导好对话,对话朗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角色朗读,抓住学生爱读、爱表现这一心理,鼓励学生反复读,在角色体验中朗读,从语言中揣摩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根据自己的思维,找出重点词句来朗读,学生不仅有浓厚的“读”的兴趣,而且读得绘声绘色。如在《两只小狮子》的对话朗读中,我重点抓住“慢吞吞”、“凭着”等词语,指导学生读好那种炫耀、高傲、自信不疑的语气,使学生体会到懒狮子想依靠父母生活的想法是错误的。通过读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丰富了语言库存,陶冶了情操,训练了语感。

四、通过多样朗读,培养语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作者的话,学作者的语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神气、音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大量的朗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其中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学生对课文中准确优美的词语、生动鲜明的语感、奇特严谨的结构,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特别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黄山石头的多而奇,读着读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情朗读不仅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调动。如,在读了课文中描写春天的句子后,给学生播放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再读课文。这样,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文字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情感的熏陶。

五、联系生活,培养语感。

活着的读后感篇4

一、感悟默读的价值

1.默读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朗读是读,诵读是读,默读是读,浏览是读……读的方式不同,价值也不一样:朗读可将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还原文本描绘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画面,获得美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默读呢?默读能更加深刻地感悟文本,从而更好地实现文本的有效价值。究其原因,因为在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扣住关键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所谓“潜心涵泳,细细体察”就是这种动人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怎能不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呢?

如在执教《爱如茉莉》一课时,我让学生默读,找出反映爸爸妈妈之间真爱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亲眼看到学生读到“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一句时,小手圈画着“没有”、“也没有”、“直奔”、“每天”四个词语上,并且在下面重重地加上“小黑点”。也许他们在思考着:爸爸为什么不吃,不听?哦,爸爸妈妈之间好像有心灵感应,爸爸看到妈妈不在,没有亲自煮饺子,肯定是住院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哪。……他们想象着:爸爸当时是多么焦急啊。仿佛看到爸爸直奔医院,仿佛看到了爸爸每天去陪伴妈妈的身影……多么真实,多么动人的默读情景。

2.默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加强默读也是重要的方面。因为效率原则需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全员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面越广,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在语文课堂上,似乎共同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往往只与极少数学习尖子进行对话,而大多数的学生则是旁听者,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完全游离于学习之外。这样的课堂能有效吗?而默读则不一样,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都参与其中,人人都进入文本,人人都有学习所得。虽然所得有多有少,但是至少人人有得。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倍增。再者,从交流的层面看,个体无学习所得,又何来同伴之间的交流呢?即使有交流,也是几个尖子生们的一番叙述罢了。

如我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三自然段时,在朗读感知本段内容后激励同学:“同学们,如果你们用‘心’去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地读,你一定会对谈迁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并加以体会,望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随后,学生立即进入研读状态,10分钟后,让学生交流,课堂上小手如林,一段段精彩的“演说”令人欣喜,标志着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谈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崇高精神,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从“动”与“静”的角度,先有前这10分钟的“静”,才有后10分钟的“闹”。一“静”一“闹”相得益彰,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飘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3.默读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工作与阅读息息相关,而阅读的基本形式是默读。茶前饭后,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批注着、摘抄着……在默读中吮吸知识的甘霖,在默读中诠释着心中的疑问,在默读中感受着人文精神……是的,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于立足的,而默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默读,培养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创设默读的场景

1.留给默读的时间。

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必须有足够的读书时间。只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再从上述教例分析,学生首先是逐字逐句地读,再是关注重点地读,心中产生疑问,而后静静地思考、琢磨,最后呈现答案,期间没有时间怎么行?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在默读训练中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

2.留给默读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根本的方法是整合有价值的阅读问题,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这样,默读才会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才会真正“沉”入文本去读、去想,去发现“真理”,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默读也就失去了价值。如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初读感知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深爱着他的大黑骡子,既然这样爱大黑骡子,为什么把它杀了?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默读,去思考,就会收获多多,就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创设安静的环境。

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注意不集中,有杂念,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里,貌似默读,实则浪费时间。因此,默读需要安静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体会也就更为深刻。

三、赋予默读的方法

给予学生默读的场,还需要教会学生默读的法,方法得当,默读的效率就会更高。

1.“瞻前顾后”法。

即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揣摩。《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呈现问题情境:“厄运”指什么?为什么说原稿被偷走是“厄运”呢?面对“厄运”,谈迁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联系上下文默读并思考。学生联系上文,读懂了原稿的诞生倾注了谈迁毕生的心血,联系下文读懂了谈迁的悲痛欲绝和坚定的信念。

2.“圈画批注”法。

即圈画关键词句,写上自学所得,可以写写对词句的理解,可以写写对文本的感悟、体会,可以对不懂的词、句表示质疑,可以欣赏文本的语言……因为课本是美丽的。

3.“探究发现”法。

即在默读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是词句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文义方面的,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可以是相关知识方面的。

活着的读后感篇5

一、授之以渔,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又是并蒂莲、姐妹花,它们相生相依,装饰着人类的梦想,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在教学《有的人》时,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体会体会,在每一句诗中,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板书)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师范读),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学习兴趣极高,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引导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在《有的人》教学中,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彩鲜明的词语,“一切尽在无言中”,无需枯燥的讲解,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发他们思考,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又问他们,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举例,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再写他们不同行为,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活着的读后感篇6

一、挖掘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层思考,流淌着作者的真实情感经历。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形成一种师生之间与作者的沟通与交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感受并体验作品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妨这样入手:设记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我们应从“生本化”理念出发,深入的品读作品、理解文本,站在教师“职业”的高度去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创设出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认真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潜移默化的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例如:我们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课时,就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现在处在范仲淹当时的生活环境中,身处逆境中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吗?如何理解作者那豁达的胸怀?经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后,学生基本上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与此同时,也被作者的爱国情怀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所折服。

二、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情感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知识的身体中,感情的血液在畅流。”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是能够领会的。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如果在阅读中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就失去应有的意义,无法完成语文教育的目的。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的主旨形成深刻的认识,对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文中有“他是酒店中唯一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一句,学生对这句话很难理解。既然是去喝酒的,为什么还要站着?既然是穿长衫的,说明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了社会地位,又是店里的客人,为什么要站着喝酒?这样的疑问正是教师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突破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认真的分析与思考,使文中原本没有生命的文字符号随着学生的思维而更加的明晰,这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就展现出来了,从而在“情境”中领悟文本,使情感受到熏陶。

三、转变阅读理念,彰显学生阅读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对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展开评价,表达自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阅读的过程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过程,应该发挥阅读的自主性。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没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往往以教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只求阅读答案的正确,没有形成对文本阅读的共识,无法展现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必须践行新课改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彰显学生的阅读个性。例如,在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不妨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背影》这篇文章相联系;谈谈作者看到父亲时为什么会流泪。就这几个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探讨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后,各小组分别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认为作者详细的描述了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有的小组认为作者长大了、懂事了,能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因为父爱是不容易被察觉的。这个过程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生活中与父亲的情感。这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四、激发阅读潜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活着的读后感篇7

看了《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我的心里掀起了千层巨浪,感慨万千。它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这是一种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是一种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道路的精神!“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年斑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它们的心里很坦然,很踏实:为了下一代,我们有了坚定的勇气,可以无悔地牺牲自己,完成这一幕悲壮的斑羚飞渡。

我敬佩这些勇敢的斑羚,特别是镰刀头羊,他没有做人类的奴隶,没有做人类的囚徒。“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它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种族的尊严。而有的人,却甘于屈服,在生死抉择之际,他们毅然选择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为了一己私利。这是可耻的自私蒙蔽了人类的思想,冲昏了人类的头脑,埋没了人类的心灵。

但有的人也具有和老斑羚们一样的牺牲精神,那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本来能逃生却为了救别人而牺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谭千秋老师。这是一位英雄的教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他却永远离去了。还有一个小男孩手刨四个小时从废墟下救出了同学,但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他就是马健。

他们的心灵是伟大高洁的。假如我们能搏击蓝天,那是他们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是击浪的勇士,那是他们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火炬,那是他们给了我们青春的光亮。他们和斑羚们一样,都是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他人付出全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在赞美斑羚的同时,我也为那些狩猎的人感到心痛,他们是罪魁祸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谐的,虽然我们是最高级的动物,但其他的动物依然有它们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们也有深爱的伙伴,也有感人至深的亲情,但几声枪响,破坏了它们的安宁,让它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因为我们不是斑羚,但对它们来说呢?失去亲人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人们为什么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呢?毕竟它们也是生命,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将心比心吧,苍天最终还是让斑羚们繁衍了下来,这是它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而我们人类,从来不需要用任何的代价来换取生存的机会,和它们相比,我们幸福多了。它们用无私感动了上苍,它们的善良代代相传,这一飞渡的壮举谱写了生命的乐章,也带给我们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其实,生命需要奉献与牺牲,这样才有意义。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你生命的芳香就会灿烂一片;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我想,那些为了救年轻斑羚而失去生命的老斑羚们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我合上书,闭上眼,只听见窗外萧萧细细的雨声,那一幕情景,依旧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泪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丝细雨,滋润那片曾经茂盛欢腾的草原……

活着的读后感篇8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能力 感受 快乐成长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地读讲来解读物的过程。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有好几种方法,如感受阅读法、符号阅读法、分享阅读法等等。感受阅读法包括听、看、说、做。听,就是教师富有感情地把文学作品朗读给幼儿听,使幼儿在教师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既记住故事、诗歌,也学习优美的文学艺术语言。看,指导幼儿阅读以图为主的作品,是发展幼儿的视觉和进行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说,让幼儿在阅读图书后讲他们所理解的故事,他们的心得和感受,是阅读与说最好的结合。

一、用"耳朵阅读"感受阅读之"乐"

被人们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说过:"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作为朗读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或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用"耳朵阅读"所获得的阅读感悟会令他们心神荡漾、融入情境、感受角色的心理特点等。当然,在阅读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充分的辅助工作--与绘本相关的音乐。在阅读活动《南瓜小房子》中,为了更加形象的讲述故事,我们结合了雨声、雷声的背景音乐,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感受小动物遭受大雨侵袭的紧张、害怕的心情。记得在一次教学中,当雷声、雨声响起来的时候,老师结合着媒体讲述着关于南瓜小房子的故事,大家神情都很严肃、紧张,小手捏得紧紧的,当听到南瓜房子在雷雨交加中漂了起来,大公鸡站在树枝上大声的求救,卡卡小朋友紧张得不得了,他很着急的自言自语:小老鼠快开门啊,小老鼠快开门啊,大雨会把树给冲走了,大公鸡不会游泳,很危险。阅读活动《谁拉的便便》中,当小动物们拉出便便后,我们做了一些相声词"啪啪啪,小动物解下了便便啦!"孩子们似乎都替小动物们松了一口气,会心一笑。可以看出孩子聆听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故事情节。因此,声情并茂的朗读非常关键。

二、用"眼睛阅读"享受阅读之"美"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幼儿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因此,在自主阅读中,教会幼儿用眼睛注意观察画面的变化、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了解故事内容,教育者则重点对绘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加以引导,由浅入深、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由此引导幼儿感受优秀绘本图书的精美,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所以,在阅读中,千万不要着急翻页,让幼儿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画面,引导他们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例:阅读活动《鸟窝里的树》中,幼儿通过眼睛观察画面鸟窝里长出了什么,猜猜鸟爸爸鸟妈妈在为谁做事情?在小树成长的过程中书上画了四棵树,这当中有的孩子说:"那是四棵树!""有的孩子说不对,那是一棵树!"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很显然前者只是看到了书中的表面画面,而后者则将前后的画面联系起来了解了故事内容,更细致的观察会让孩子们通过眼睛发现小树苗成长的"动态过程"及陪着小树苗一起成长的"小鸟宝宝"。因此,在幼儿的阅读中,我们更重要的是教会幼儿如何掌握阅读的方法,不是学会记绘本里的儿歌或故事。运用一双智慧的双眼发现绘本中颜色的变化、情境的变化、感受内容的变化,通过眼睛享受阅读之"美"。

三、用"嘴巴阅读"打开阅读之"声"

阅读每一个经典绘本时,展示阅读效果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在阅读中,幼儿可以主动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与伙伴或者老师、家长交流讨论图书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作品。例如《火车火车呜呜叫》在这本阅读内容里,主要以儿歌为主,孩子们喜欢里面欢快、明朗、押韵、重复的儿歌中,儿歌里形象的动物叫声成了孩子们欢快的阅读声,还有那句重复的语句:"XX快坐好,火车呜呜向前跑!"在老师夸张的表情引导下,孩子们激情高昂,好想一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司机。孩子们在阅读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引导幼儿理解画面间的关系,并鼓励幼儿通过嘴巴大胆的把看到的成果完整的表达出来,在温馨的氛围中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逐步习得读书的方式、阅读的策略。

四、在阅读中用"身体"拓展阅读之"趣"

活着的读后感篇9

去年,当我再一次站在一群活泼、可爱又纯净的一年级孩子们面前时,我决定用书籍这支奇妙的“彩笔”,在孩子们纯净的天空里描绘出一片缤纷的画卷。于是,我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每日坚持抽出十分钟陪伴孩子们阅读。也许你要说十分钟太短了吧,但是一年了,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我更加坚信自己的决定,更喜于这十分钟阅读的收获。

一、阅读打开了一扇扇窗

每天坚持十分钟的阅读,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对话进入一个较多使用文字符号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刚入学的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起先我每天为学生阅读十分钟,这时如果老师只讲了一个精彩故事的开头,又或是让故事的结局戛然而止的话,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便产生了。后来当所有的学生都迫切的询问故事下面发生了什么时,我便把一本本好书介绍给他们。你可以想象这时孩子们拿起书阅读的样子,真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现在“读书时间到了!”这句话已经成为我和学生们每天的默契。书包里、书桌上、图书角,进了我班随处都能见到书,经常能听到片片的读书声,我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散发着浓浓书香味的环境,让他们在我精心挑选或推荐的书籍里畅游。从那专注的神情中,我发现他们已经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让书的喜、怒、哀、乐钻进了他们的内心,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我喜于用阅读点燃了他们内心阅读的火焰。

二、阅读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每天坚持十分钟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当阅读成为学生个体自觉的行为,根据阅读兴趣与需要,阅读符合自己年龄段特点的读物,自由展开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平时有了阅读的积累,我班的孩子上课思维活跃,语言丰富、表达流畅。他们会积极的将自己平时的积累与读书感悟与同学一起分享,课堂上踊跃参与活动,大胆展示自己,让阅读丰富了语文生活。上课时,我有意问一些有挑战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大多能迎刃而解。学生也是有思想的,他们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把自己的看法和书中的进行互动,因此,我的课堂经常有超出预设而生成的精彩,课后也经常有学生围绕在我的周围,歪着脑袋提出自己的疑惑,甚至还大胆的挑战书本的“不足”。

三、阅读把情感的心弦拨动

每天坚持十分钟的阅读,能把学生的情感心弦拨动。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书籍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在阅读的同时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他们听了《卖火柴的笑女孩》后,为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的小女孩而伤心;看了《丑小鸭》后,为丑小鸭的命运而担心;读了《白雪公主》后,替美丽可爱的白雪公主遭受后母的毒手而气愤……时,我总抓住机会鼓励他们谈谈心中的想法,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的同时,借着故事情节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用故事去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如此这般,学生看书就不是看一个个呆板的文字,而是与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故事进行感情的沟通,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阅读让想象插上了翅膀

活着的读后感篇10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中教网/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我的背影》,《我的母亲》,《红莲》,《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还有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还有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可以够他们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