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9:21:04

活着范文篇1

情感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

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不知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你们为什么而活着呢?

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师:谁来介绍一下罗素?

生:(读有关资料)

师:我来补充点。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那么我们就来读一读这篇让爱因斯坦都能愉快的作品吧!

提示:诵读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应读出他的从容、激昂和无奈,读出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读出他对人类苦难者的漠大关心,读出一个哲学家的大度来。

1.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

生:总——分——总。

师: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谨。那么我们具体看看罗素的人生内容吧。

2.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生: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3.作者追求哪些方面的知识?

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说“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说“毕达哥拉斯是思想威力”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罗素是个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写了70多部著作,还有若干篇文章,涉及哲学、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可谓著作等身,知识庞杂。特别是临近80岁的高龄,即1950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居然在文学方面又取得了不匪的成绩。真的令我们感叹啊!

4.作者同情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在这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罗素在他一生身体力行为了人类的和平作出了哪些贡献。(资料)

5、作者的这三种激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这三种激情是按照境界、感情的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对爱情的追求是最人本能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则进了一层,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则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

显然,他睿智,他博大精深;他渴望知识、追求真理;他充满温情、多姿多彩;他的胸怀充满了正义与良知,为了拯救人类苦难者,即便是自己身受迫害也不顾……这就是罗素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的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整个人类。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再一次满怀着对他的崇敬之情,齐读一下课文,并品析他精典的语句。

五.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实际上告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激情强烈地支配着我的一生,在我漫漫的人生路中,我都活在这三个理由之间,我得到了爱情,但我获得的知识“并不多”,并且为了拯救人类自己也深受其害,所以这三个理由把我吹到了绝望的边缘。

罗素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期间别的不说,单说两次世界大战,就可以想见他的生涯是怎样的动荡不定了。在这样的生涯中,罗素有过深沉的痛苦,也曾陷入绝望,但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感情是如此强烈,犹如飓风一样,给他摆脱痛苦的希望和力量,让他从绝望中奋起,从爱情中发现美好,从知识中获取力量,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意识到人生的责任,总之,这句话的含义是说,这三种强烈的感情,是鼓舞人生的强大动力。

2、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意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这孤寂之苦,反衬爱情的给人的充实、喜悦。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没有爱情的生活是孤寂的,在深不可测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无底深渊中,我完全不能自拔,我几乎会丧失活的希望,这样就从反面衬托出爱情的美好。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徒以及诗人们所想像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渴望爱情的原因有个三个方面: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爱情能使人摆脱孤寂,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4、爱情与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带我回尘世。

爱情和知识把罗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一方面是知识能引他进入好的理想境界,另一方面是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人类,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苦难。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这些句子,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如何理解。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六.拓展延伸

显然罗素并不是为一己的痛苦而痛苦,这种不为一己痛苦而痛苦流泪的人还让我们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哪篇课文中的哪些人?

《泪珠与珍珠》中流泪的观音和滴血的耶稣。

观音愿承担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稣为解救整个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他们都是流的大我的泪。观音,耶稣和罗素的爱像山一样高,像海一样深,他们都有博大的情怀,崇高的人格。琪君说过:“不为一己而为大众流的泪是泪的最高境界。”那么今天我也要说:“不为一己而视天下苍生的痛苦为痛苦的痛苦是痛苦的最高境界。”

那么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的生存观也有如此境界的有哪些呢?

(1)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俗语:“人生在世,吃穿二事。”

(3)名人:

◇观音愿承担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稣为解救整个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

◇、、孙中山为实现民族解放、中华复兴而活着;

人民总理---

他离开我们也已经30年。作为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的伟人,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形的东西,但是他的身影却时时在我们身边,至今,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20多年了人们悟出了一个理:

总理六有,六无。

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

四无是党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死不留言

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

◇马丁路德金、林肯为实现黑人的解放而活着;

◇马克思为替工人阶级谋福利,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活着;

◇艾伯特•史怀哲: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阿拉法特:“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希特勒宣扬诺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以此发动战争,给其他民族、人民带来痛苦的伤害;

◇和绅须溜拍马,为谋取自身的更大私利而活着。

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却遗臭万年,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活着有N种可能

改变社会——追求目标(伟大的先驱、革命者)

适应社会——物质生活(凡人)

逃避社会——精神家园(陶渊明为代表的隐士)

教师小结

鸽子,为和平而生,湖水,为万物而生;鲜花,为大地而生;树林,为地球而生。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生命的枯荣全看你怎么去栽培。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那让我们带着一份对“为什么而活”的思考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

七.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一课文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即使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请试着设计一下你的人生旅途,以“我少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中年时期的追求是什么?老年时候的追求有是什么?”为题,写一篇想像性随笔。

板书设计:

带来狂喜

(渴望)爱情摆脱孤独

见到天堂的缩影

我崇

为了解人类的心灵高

什(追求)知识了解自然奥秘而

么了解社会博

而大

活的

活着范文篇2

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院长总是笑而不答。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实’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孩子惊奇地发现,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石头感兴趣,且价钱越出越高。第三天,黄金市场上,石头的价钱高了10倍。最后,当石头被拿到宝石市场上时,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前美国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曾说过:“除非你默许,否则没有人能将你当作是下等人。”想想看,父母生下来的为什么不是别人,而会是我们?在出生之前,我们实在已经打了一场大仗!所以不论自己是美、是丑、是聪明或是驽钝,甚至残疾,都应当庆幸: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世上再没有任何人会跟我们一模一样了!也许我们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却是的的确确独一无二的。在浩浩瀚瀚历史与时间的长河上,因为许多的偶然的机遇才造就了我们,我们是生命的一个奇迹,难道我们不能因此而自豪吗?

但请别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不如别人;也许佻的努力尚未被人们发现或认可,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才智。但请勇敢伸出你双手,为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也许人生的路途艰难险阻,布满荆刺,但请昂首挺胸,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世上至少还有你珍惜着自己。

活着范文篇3

歌德说:"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得到什么。"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

马克思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他创立了科学的、光辉的共产主义学说,为人类的彻底解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能选择一种最适合于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它的重压下变得意志消沉,因为我们是在为人类而作出牺牲,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到一种毫无意义的、狭小的、个人主义的欢乐之中。我们的幸福属于成千上万的人们。我们的事业虽然是无声无息的,但它将永世长存,在我们死后,善良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他们的热泪。"说这段话的时候,马克思只有17岁,而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他所说的话。他诞辰100周年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不是还在深切地怀念他、悼念他吗?正因为马克思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才有那样重大的意义,他的人生价值才那样无可估量地巨大。

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人物,如果他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如果他没有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这样伟大了。

事实上,那些千古不朽、光照史册、堪称人类精英的伟大人物,又有哪个没有为人类的共同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呢?

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马克思、鲁迅第二,但真正的有志之士,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做出伟大的成绩,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为人类造福。

一个人是不可能离开人类、离开社会而独立生活的,要使人生有价值,就得造福于人类,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青年,要使人生有价值,就得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的事业之中。

人生的价值只能和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的多少、立下的功绩的大小成正比。

许多革命烈士,年纪轻轻就为人民献出了生命,难道他们就不爱人生?不,对人生,他们也充满了眷恋,充满了渴望。但是,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面对死亡毅然决然。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耸立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死得光荣,死得伟大,他们的人生价值是那些碌碌无为而寿终正寝的人不可比拟的。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也是很多的。生命不息,攻关不止,为中华的科学事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蒋筑英;用美好壮丽的青春,谱写舍己救人共产主义之歌的张华;用生命去履行一个公民职责的安柯;更有身残志坚、顽强学习,面对坎坷的人生之路,仍然勇猛前进的当代保尔张海迪。他们都是人生征途上的强者。他们的人生价值是可贵的。

朋友们,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美好啊!

贝多芬曾说:"我必须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决不会屈服于命运。能把生命活上千次百次真是很美!"

然而生命只有一次,保尔·柯察金那段至理名言,我们每个青年都应当牢牢记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千万不要像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那样,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活着范文篇4

能离开的亲人都离开了;能感受的痛苦都感受了;能经历的事情都经历了,剩下的只有那头老黄牛和对过去的回忆,似乎还残留着活着的信念。

在封建社会末期的背景下,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在平凡的日子里过着不平凡的生活。古人虽说“知足者常乐。”但失去亲人的时候,再知足的人也不会乐。在这样的创伤面前富贵没有选择一了百了,也没有选择堕落.......有一千条理由让亲人离开富贵,但有一条理由把亲人挽留,这便是福贵对亲人的爱。若有上帝的话,他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赐予福贵一生中最珍贵的present(礼物)便是present(目前)。“过去的切当过去,留下的切当珍惜”既然福贵的唯一理由也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那他能做的便是享受现在,活着.....

如果说,福贵一家人的遭遇只是芸芸众生的缩影,福贵的遭遇便是缩影中的片段;如果说,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福贵的一生便是坎坎坷坷的;如果说,人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福贵的态度便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种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的失而复得,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能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失去的。凤霞,家珍,有庆他们真正离开福贵了吗?不,永远没有!我们不能单纯的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以一个人是否有生命来判定人是否活着。

我承认凤霞,家珍,有庆的躯体已长眠于地下。福贵也可谓经历了人间悲剧:早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妻。从当年的风流倜傥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福贵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活着的。他已不再为金钱而活着;不再为粮食而活着;只为了一份精神寄托而活着。凤霞,家珍,有庆他们的爱是深沉的;他们的思念是绵延的;他们的灵魂是活着的。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但可以改变的是对命运的认识。命运不会一直眷恋福贵,让他一帆风顺或满路荆棘,不如眺望着远方活着。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而活着。

人生的终点是死,是虚无,在终点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我们只好说“意义在于过程”。然而,当过程也背叛我们的时候,我们又把眼光投向终点,安慰自己说“既然人生的意义都一样,何必追求过程?”

活着范文篇5

活着要有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得到,你的存在给了他帮助,让他们分享你的爱。

我不期望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只要他们看到我书写生活的痕迹,携得一片灵感,欢笑着对待生命,对待希望。也不期望我能做些什么,只要能够善待每一天,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思索!一分钟写一首动听的诗,一秒钟写一个优美的汉字!

不要说工作繁忙,忘了身旁的美景,而是你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时候,我们为学习,忽略了周围的美丽,失去了太多的欢歌笑语,失去了多少磨练自己的机会。

走潇洒之路,看精彩人生!要活出自己的个性,畏畏缩缩的生活,不如轰轰烈烈的拼搏。即便失败,即使一无所有,即使粉身碎骨,内心也是乐意的。毕竟曾经拼杀过,尝试过、经历过,没有一丝后悔。

没有理想的人生,有如一朵随风飘落的蒲公英,把生命交给了风,一不小心就会落到水面上。而我们若没了理想,只好等着时间将自己吞噬。

每一天,都要有规划,有任务,自然就会觉得活着并不单调乏味。而是有书香气息的,

从一天天的工作中,你会发现活着的价值!你很幸福,比起那些街头闲逛的青年。

一万年相对二十年,如何呢。也还是照样的活。可我愿意,用那无意义的一万年,换取有价值的二十年。虽然如流星,划空而过,但我在别人的眼里留下的,是永恒的美丽。而那暗淡无光的黑洞,默默的陪伴着宇宙度过数万亿年…...

生命何其的短暂,把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这永远是一个神话。只需把握住自己的梦想方向,尽量的将自己的价值贡献出来,你就已经做得非常成功。

我想生命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找到了活着的意义!一个人,既然来到了这世上,就要留下点什么。是点点的记忆,曾经鼓动着你我的梦想!是篇篇的美文,感动着你我的心灵!

每一天,如果在默默的岁月里,随心所欲的挥洒时光。只觉得是一种快慰,那么你留下的将会是遗憾和悲哀!不想沉默你的人生,就努力的绘画出你未来的蓝图。要想赢得一句荣誉,何不把自己的画卷描绘得绚丽多彩。

活着的意义,不须是高官门第,富贵美满:只要存在行动,饱含青春的激情,藏着美丽的梦想。你的存在,又何尝不潇洒,有意义。生存是一种自然规律,没有人逾越它的界限。在这个界限里,创造你的奇迹,迸射智慧的光彩!

过去的,我们不要再回首往事。沉淀的,就让它停留,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很多的风景。你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总之不要拉下后悔。

现在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玩游戏,不是我要危言耸听,玩游戏毁害生活。需要说的是,要理性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游戏有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勾起个人的激情,锻炼自己想问题的能力,开启个人的智慧,从而使得自己看问题,有了全方位的思考!

杯子可以用来盛水,电灯照亮了黑暗,风扇永不疲倦的带来清爽!每种东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人也都能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

我在大学里看到了很多对甜蜜的恋人。每天,除了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三分之一谈恋爱,我们还有多少时间研究学术。当然,合理分配时间的恋爱,对于自身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从心理上来讲,可以让你的心智更为成熟,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让心情飞扬!

活着其实就是为了取乐。这一辈子,能收获多少欢乐,就能有多潇洒!笑笑就把光阴抛在了身后,回首往事,是遗憾?是悲痛?是欢喜?是不舍?

都不重要了,只要真正快乐过,此生便无须感叹。两千多年已过去,秦始皇只留下一个名字;诸葛亮也化为了黄土一堆,只有《出师表》走到了今天。

我们的时间太短了!一百年很长吗?我从老人的眼里读出了答案,我在历史的车轮里看到了答案!悠悠时光,如风一般,凉爽过后,就是平静。

我们每天都过着重复的日子。觉得活着十分单调乏味,缺少乐趣。其实活着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假如不这样,你含辛茹苦的工作,那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你真的努力过,付出过。

活着范文篇6

终于找到了那页,找到了那也得开始部分开始看,起初,我只看了几句,我发现这个书上讲的和我所看的一个电视剧有一点相像,我就接着往下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部电视剧原来就是这本小说,这时,似乎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更深一次的了解他它。

那本小说,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儿子为了献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当他的父亲(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得知此消息后,非常伤心,伤心过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自己儿子坟边,给自己儿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从心里激发出的同情。我想,这种情景如果换作是谁,谁都不会好过,谁都会心里难过甚至伤心过度而失常。真的,他虽然只是本小说,但是他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穷苦人民生活的状况却是现实的。但是也有人会说,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只是他的多一些罢了。其实,这样也可以,但老天又为何的那样不公平呢!为何把许许多多的厄运同时抛散在一个人身上呢?那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

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任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些。

我们也需要公平,我们也需要幸福,因为我们也是人啊!

徐富贵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孙子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

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

可爱的人间,他总有幸福,只要你又勇气去寻找。

公平公正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说:“我们也需要公平的。”人的一生艰难而坎坷,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社会又为何是这样的呢?

活着范文篇7

【关键词】《活着》;小说;电影;语图;叙事

小说和电影分别是语言叙事和图像叙事的代表,二者具有表意形式上的差异。作家康德拉和导演格里菲斯都认为,叙事“首先是让你们看见”[1]。他们二人所说“看见”的区别在于,康德拉所说的“看见”是通过思想形象来“看”,格里菲斯所说的“看见”则是通过视觉形象来“看”。这也是小说和电影表意形式的差异。下文就将以余华小说《活着》与张艺谋的同名电影为例,从视角、时距、频率这三个表意形式的角度,试论语图叙事各自的表意形式及语图关系。

一、视角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视角是传递主题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2]。语图叙事由于各自的特性,在叙述视角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方式,并各具表意特点。分析小说与电影的叙述视角必然要探讨其叙事者,叙事者是叙述视角的承担者。小说和电影叙事者的不同导致了其视角上的差异。小说叙事常通过操控其叙事者完成视角的切换配合,常见的手法就是在“视角”中设置“视角”,即运用多重视角叙事。一般来说,小说叙事的叙事者比较明确,因此其叙述视角是显性的。小说《活着》通过双重视角叙事,其视角由两个明确的叙事者承担:采风人“我”以及福贵叙述中的“我”,所以小说的视角是显性的。“采风人”旁观福贵的悲惨命运,是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的旁观视角,并未参与福贵的叙事,因此是一种外视角;小说中“福贵”的视角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回顾性视角,这里从“当下”来观察过去,实际上仍处于“过去”之外,也是外视角的一种。这两个外视角的重叠形成了双重视角,通过这两种视角的对话推动了叙事进程。小说叙事视角的显性表现为叙事时视角的固定性——虽然小说在整体上通过多重视角完成叙事,但在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时,常保持单一视角稳定不变,这使得视角相对固定且外显在读者视野中。例如在叙述徐有庆的死亡时,尽管有多个人物出场,但实际上其他人并没有真正承担叙事任务,因此这一段叙事中仅固定使用单一的福贵视角完成叙事。外显视角使得小说最终构建了较为直观的主题,并引导读者对其进行探究。如:“我注意到福贵耷拉下去的裤裆,他的裤裆也在晃动,很像牛的肚皮”[3],这里把福贵和坚韧的老牛联系在一起,意图形成对读者的暗示,从而指引主观沉浸在福贵深重苦难中的读者转入对《活着》客观主题的探知。相比之下,电影由于其叙事者的特殊: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制造出了一个可视化的叙述者,这并非产生了一个“人格化或者非人格化的叙述者”,而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机制[4],使得电影没有处于人物视觉和观众之间的叙述者视角中介[5],其叙述者常常“不在现场”。因此,电影视角是隐性的。具体而言,电影利用声音、色彩、图像等材料制造了一个“有机的叙事者”。作为一个组合机制而非纯粹的叙事个体,电影的叙事者“隐藏”于电影叙事之中,因此我们无法精确地判断电影的叙事者是“谁”或是“哪一位”。电影的叙事者既然难以说清道明,其视角自然是隐性的。例如,电影安排了宾客、镇长、福贵家珍、二喜凤霞等多组视角来叙述凤霞结婚。这一情节由电影视角的交叉互补中推动,但不同于小说,电影没有具体的叙事者引导,视角流转不定,反复切换,难以捕捉,从而表现出隐性的特征。电影叙事视角的隐性表现为叙事时视角的不固定性——一段叙事中多个视角交替混杂出现,这使得视角相对游离且隐藏于叙事之中。例如,同样是叙述徐有庆的死亡,电影就通过徐有庆同学、群众、福贵、家珍等一组多个视角交替混杂并配合声音(皮影配乐、脚步声、说话声、烧火声……)来叙事。电影的内隐视角是导致电影接受多义性的原因之一,电影主题的阐释也趋于多元化。在上述叙事中,视角藏于暗处,从而令电影的情感态度晦暗不明:或是传达对福贵悲惨经历的同情,或是表现对无常命运的控诉,抑或是其他的情感态度。整体来看,虽然语言的叙述视角相对外显,但由于语言文字最终表现的是“人的知觉意识活动与人的身体在世界中的存在性体验互动交融而形成的‘意向性’空间及其情感形式”[6],所以其精神内涵是仅仅表现为视觉化表象再现的图像无法企及的。语言在表意深度上的优势地位,纵向上造成了文学作品主题深度的无限性。图像叙事的视角内隐,加之图像作为一种符号绝非现实生活的拓印,它原本就具有指代性、间接性与暗示性——即图像的表意具有不确定性;观众在接收到图像和声音信息后必然进行主观加工,又形成了接受主体的多维性,图像表意的不确定性及接受主体的多维性最终导致了图像接受上的多义性,这使得图像叙事在表意广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横向上造成了图像作品主题解释的多元性。

二、时距

时距可以分为停顿、场景、概述、省略四种。由于省略和停顿在小说和电影中出现较多且对比性强,因此我们只对省略和停顿进行对比分析。省略,取其“明确省略”的定义:“或说明省略的时间(确定或非确定),或完全省略,说明到叙事重新开始过去了多长时间。”[7]小说中的省略如:“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后,我娘病了”[8]此处省略了福贵一家一年来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省略之后这一部分的讲述出现转折:福贵买药时被抓壮丁,安定的生活被破坏。又如:“一转眼苦根到了七岁。”[9]此处的时间从苦根五岁跨到了他七岁,省略了对两年中发生事件的具体讲述。紧接着此部分讲述的高潮来临——苦根撑死。小说通过省略这一叙事技巧,在跨越时间的同时,突出了叙事重点。电影一般来说有时间限制,而省略则是建构电影时空的关键。电影只有运用镜头的组合以及剪辑技巧,将无碍情节发展、主题呈现的部分进行省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电影中的省略体现为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单独的镜头组合而完成叙事。例如,福贵倾家荡产之后在路边变卖家产,通过镜头的切换完成了叙事。第一个镜头福贵站着卖东西,他和行人穿着单薄,此时很明显为春天。第二个镜头福贵蹲坐,周围有厚厚的雪,此时为冬天。这里通过镜头的切换完成了时间的跨越,省略的部分由观众的生活经验来补足。正如有学者认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10],电影通过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表意内涵,完成了时间的过渡,且整体上把控了放映的时间。整体来看,小说中的省略和电影中的省略同中有异,都加快了时间节奏,但电影仅仅是完成了时间的跨越,小说则在此基础上对后文的叙事产生影响。关于停顿,有学者根据热奈特的理论将其命名为“叙述中断”。小说的中断,主要体现在采风人和福贵叙述的交替,福贵的陈述被“打断”使得情节的完整性被破坏,沉重的叙事转化为平缓的语调,原本的叙事节奏被打乱。电影中的停顿表现为字幕——“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后”。相比小说,电影对时代的划分通过字幕的形式明确的标识出来,观众可以根据字幕的提示把握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情节,电影虽有其直观性,但如果只用街景、标语展现,观众无法直接确定年代,而字幕的直接提示可以辅助图像叙事,达到更好的叙事效果。整体来看,小说中的停顿体现为叙事中断,起到了把控叙事节奏的作用。而电影当中的停顿体现为字幕的出现,字幕辅助了电影画面的叙事,使电影的叙事时间脉络更加清晰。小说中的叙事时距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或省或停都是对时间的控制和对节奏的把握;电影中的时距控制则体现为对蒙太奇和字幕的运用,因其直观性,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将两个镜头剪辑合成,才能完成其表意。而同样是因其直观性,图像的呈现会使观众产生一直“读图”而不“识字”的惯性,字幕的语言提示辅助图像,共同完成叙事。

三、频率

热奈特将频率定义为“叙事与故事间的频率关系”[11],可以将其理解为重复关系。小说和电影中有大量的重复,如情节重复、话语重复等。情节重复中,小说中共有11次死亡,其中包括7次至亲死亡,单就具体死亡事件来看,并无太大价值,但是其在不断重复呈现“死亡”这一现象中,具有了叙事意义。余华在此写了很多次死亡,但是他对死亡不做具体描写,如当写到福贵母亲死亡时,只用“我离家两个月多一点,我娘就死了”[12]一句话讲明母亲死了;在写春生之死时,没说他受到了怎样的折磨,只说“一个多月后,我听说城里的刘县长上吊死了”[13];凤霞之死,“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14];二喜之死,“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15];最后,“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16]。作者无意于描写死亡的悲痛,只是通过死亡这一形式的不断重复完成对主题的建构。正如余华在中文版自序里提到的那样,“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17]。而电影中死亡事件明显减少。电影作为影像化的媒介,无法通过叙事的中断达到间离效果,但又必然要考虑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不能重复过多的死亡。虽然次数减少,但依然出现了福贵父亲和母亲、凤霞、有庆的死亡。他们都是福贵最亲的人,他们的死亡要比别人的死亡带给福贵的冲击更大,而且他们死亡有自身的必然性和时代的偶然性,如凤霞生产时大出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相比原著对死亡事件的重复以完成主题的建构,影片中减少了死亡事件,在考虑观众感受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主题的建构。只不过,二者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小说中的主题正如作者余华在序言中所说的“活着是忍受”[18],而电影的主题则是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话语重复中,小说中有四次语言重复,“鸡养大变成鹅,鹅养大变成了羊,羊养大变成了牛”[19]。在福贵赌输了之后,福贵的父亲两次提到,以此回顾了徐家发家的历史以及衰败的过程;接着是福贵在租田地之后开始过踏实生活之后,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最后是福贵数次经历亲人的死亡后,对相依为命的苦根说的,体现了他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电影中的语言重复有两次,且与小说的重复话语大致相同。第一次的语言重复出现在五十年代,福贵因家庭境遇越来越好而发出感叹;第二次出现在影片结尾福贵与馒头的对话中,福贵说:“牛以后,馒头就长大了。”馒头应:“我要骑在牛背上。”福贵在重复的话语后补充道:“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就坐火车,坐飞机。那个时候啊,日子就越来越好。”从他两次重复中鸡、鹅、牛、羊到火车、飞机的变化,不仅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底层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好生活的期待。整体来看,小说与电影都有死亡重复和话语重复。小说通过反复呈现死亡这一现象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而电影因其图像的直观性,呈现太多死亡事件会使观众审美疲劳,王斌曾说:“如果再安排死几个人,无疑最终会遭到观众的抵触。”[20]而小说因其叙事特性则可以通过书写大量死亡事件来表意。小说与电影中同样出现了“鸡鹅牛羊理论”的重复,同样都是底层小人物对生活最质朴的期待,但是其落脚点的不同则体现了电影较小说更强烈的时代感。电影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向往不同于小说纯粹的物质满足,更强调时代的变迁和这种变迁将带给民众的变化。通过对《活着》小说和电影各自的表意形式探究可以得出,小说与电影之间是交叉关系,小说以其语言叙事的特性完成了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表达的建构,而电影用其“图像”对小说“语言”进行置换的过程中,虽对小说的故事框架有所保留,但同时也加入了图像叙事特有的元素,例如电影中加入了“皮影”这一元素,就是导演对民俗文化的利用;又如电影中背景音乐的设置,与画面结合,使观众通过视听的双重感受体会其表达效果。而在有些方面,图像叙事则发力不足,如影片中死亡事件的减少,无法传达出与小说相同的内涵。但我们说电影是否忠实于小说这是有失偏颇的,小说和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创作规则,语言叙事和图像叙事也是两种方式,“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各自独立的”[21]。通过对语图的表意形式的差异研究,可以探索语图对互相叙事的益处,这种探索结果不仅仅局限于具体叙事内容的异或同,而应当是普遍适用的。可以预见,在未来,语言叙事必然与图像叙事“共事”,即语图必将频繁地在相同或者相近的主题中同时出现。那么,语图叙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将成为常态。例如,语言叙事是否可以融合图像叙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完善自身的叙事机制,提升叙事能力;图像叙事是否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或者手段创新更多地迁移语言叙事的技巧,从而创新自身叙事技巧理论等等。语言叙事与图像叙事各有其优势和魅力。二者可以说是“和而不同”的关系。在未来,语图关系应当作出更多的对话而非对抗,那么就必然需要我们探索出一座适宜语图对话的桥梁,这也正是当下语图叙事研究的意义和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21]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4][5]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8][9][12][13][14][15][16][17][18][19]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6]鲍远福,王长城.语图叙事的互动与缝合——新世纪以来中文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现象透视[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7][1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活着范文篇8

关键词:积极;职业倦怠;爱和严的统一;批评

要想培养阳光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首先要有身心健康,心态积极的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个“快乐的老师”。每天走进校园,走进班级的时候,用我们心中的阳光温暖学生,用我们甜美的微笑感染学生。

但工作几年之后,老师往往会出现职业倦怠,常见教师“职业倦怠症”如下:当我们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我们紧缩的双眉;当我们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当我们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当我们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如果是这样,老师们,我们是不是真的“老”了,即使我们还很年轻但我们的心态已经老了;即便我们自认为拥有年轻的心态,但此刻的我们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职业倦怠症”。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只是靠“传统工艺”去以不变应万变;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职业倦怠会使人失去职业自豪感和责任心,道德弱化,行为会扭曲。生理表现:身体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降低等。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淡漠,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心理表现:对职业前景茫然,没有工作热情和动力,逃避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没有想做坏孩子的孩子,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作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用安全、可信赖、能够共情的形象面对学生,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帮助他们放松戒备的心态。

作为老师还要注意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

刚做教师的小郭是个工作热情很高的小伙,和许多刚做老师的大学毕业生一样,特别希望能在工作单位很快做出一些成绩。常听人说:“亲其师,信其道。”为了让学生认可自己,他从一接班就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到了高二,他发现学生的问题暴露越来越多,想加大管理强度,局面却是易放难收教师对学生要有慈和爱的一面,也要有威和严的一面,这是师爱中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他们互相依存、渗透和结合着。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要通过严表现出来,严又要以爱为基础。失去了严的爱就是溺爱,而失去了爱的严就变成蛮横了,这都是不可取的。正确处理爱和严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师爱是一种大爱,既要有博大无私的境界,也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叫智慧。在正确处理爱和严的关系问题上,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会批评。批评,是教师最通常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严的统一。批评应该是爱和严的统一,批评是一种艺术。

(一)批评要以信任为基础。如果不相信他能改正,又何必去批评呢?我以为,信任是批评的前提条件,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这份信任。

(二)批评要讲方法,看对象,有的需要含蓄一些,一点则明,适可而止。有的则需要透彻一些,有的只需要个别谈心,有的则非当众指出不可,有的要通知家长配合,有的则以不通知家长为宜。总之,要根据对象和具体环境、条件而定。

(三)批评要讲态度,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少发脾气,避免粗暴。

如果我们对待前面的学生是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那么对待这个问题则要旗帜鲜明地执行学校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懂得要承担做错事的后果,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再者作为老师教还要有自责精神,如果事情和自己有关,教师应敢于实事求是地承担应负的责任和做出认真的自我批评。这样批评的说服力就大多了,同样是一种身教。

批评后,要注意观察改正的情况,善于发现微小的进步,并且尽量使她知道老师已经看到了。对于学生已经改了的错误就是不存在了,一般不要再提了,更不要记仇。

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阵地,教师只有给学生以有用的知识,并切实地指导他们正确做人,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教师和学生的互尊互爱关系,是建立在教与学的基础上,离开了教与学,就没有师生。

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树立他们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严谨的教风和严格的要求,教育他们诚实做人,使学生具备目标明确,虚心刻苦,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品格。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去渗透人类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被教育的主题感染。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比如让学生回家后主动为家人做饭,我认为学生饭做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这种体验。因为体验不仅是一个情感问题,而是在情感交流中逐步升华的一种认识、养成的一种习惯,最后形成的一种道德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去听、去看、还让他们去做。孩子们经历了这样的认知过程,情感交流过程,行动实践过程之后,就会努力的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个性,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他在学生们心目中位置的高低。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同样是这六个字,教师的努力程度,决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高度、深度、广度。每个学生都是渴求新知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老师的付出与努力。不管教师天资如何,只要是真心地投入、忘我的钻研,你的教学就会是充满阳光,充满灵性、充满激情的。

几年的教学经历我深深地感到: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教与学的互逆反馈、双向流通中,教师即教育学生,又教育自我,二者相谐才能共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使我作为一名教师积蕴了丰厚的职业素养。

其一、身体力行的实践使“敬业精神”不是作为一个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本能融进我的教学生涯,每逢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的时候,我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同时,学生对老师的先期信任成为我“言传身教”的原动力,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不断的自我超越对于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其二、多年的教师工作实践还使我磨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平等、宽容,因材施教和开掘潜能成为我特色教育的“三位一体”。

其三、我工作中的另一特色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着范文篇9

关键词:《活着之上》;大学叙事;模式化写作;观念陷阱;技术陷阱;艺术陷阱

重读阎真的《活着之上》,少了初次阅读的冲动与快感。当初的冲动和快感的体验来自于不谙世事的笔者对作者揭露和批判社会之恶所具有的反叛精神颇为激赏,还来自于《活着之上》内容本身呈现出知识分子群体素描带给人的冲击和震撼。当然,冲动与快感很快被世俗生活的琐事冲淡,以至于提及《活着之上》时,只留下对于故事主人公聂致远心路的模糊印象。此次重读,掩卷沉思,感慨唏嘘之余不禁多了一种内在的同情,从聂致远的经历反观自身的生存困境,有了更多无奈之后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的无奈,这恰如阎真文本中所描述聂致远的感受,“一种曾经体验过的力量让自己从世俗生存之中超拔出来”[1]8,而且更有了对近年来知识分子叙事尤其是以高校教师群体为写作对象的文学创作的反思。对以《活着之上》为中心的大学叙事小说模式的考察,成为从文学感受到文学理论探讨的思索之源。

梳理《活着之上》发表以来的研究现状,“知识分子”成为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词,几乎在所有论述文章中,知识分子视角或者话题成为解析《活着之上》的重要路径,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阎真一直以来的创作基本上没有脱离对知识分子话题的关注,从早年《曾在天涯》的“异域叙述”到《沧浪之水》的“官场描写”,从《因为女人》的“情场转战”到《活着之上》的“高校群像”,变化的是不同场域,不变的是对知识分子的书写与关注,这成为阎真写作的一种“标签”,进而成为研究其创作的一种范例。另一方面是因为《活着之上》所描写的具体镜像,将镜头直接对准了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象牙塔。相对于官场或者其他职场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书写,高校里的知识分子不仅担当着传承文化和精神的原始使命,更因为被寄予了公众的厚望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描写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动摇、幻灭、颓废等景象,撕裂了公众期待视野与现实生存境遇之间的反差,因而,从“知识分子”视角解读《活着之上》成为无法回避的存在。但是,仅就知识分子的范畴来说,高校只是知识分子生存的场域之一,相比较于存在社会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高校所占比重并不太多,而阎真《活着之上》所写出的知识分子群体也只是这种镜像之一。换句话说,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进入《活着之上》无可厚非,但介入的同时也意味着忽略和缩小了对知识分子研究的样本与范围,这无疑不利于从更广泛意义上去理解知识分子在中国当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活着之上》所反映的真实来看,作为一种写作模式的大学叙事小说,这里的“真实”往往兼具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但是,缩写后的真实更加注重于前者,文本中大量的细节呈现给人以真实的震撼同时也徒增了理解的困难。也就是说,对于高校之外的读者而言,这种“真实”的呈现具有可读性但不具有普遍性。如《活着之上》文本讲述的考博经历、研究生答辩的情况,以及发论文评职称等真实可感的细节,往往长于细节的铺陈,却难以激发读者阅读之后的情感共鸣。对于细节的重视成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法,但是一味地铺陈往往会失去对于其所表达的重心的遮掩,使得作品的精神指向犹疑不定,丧失了以“气”为主的内在理路。在阎连科的《风雅颂》中,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在夹叙夹议的文本表述中,阎连科的“真实”观念与文本构成了双向的互动。“什么是细节?细节是你生活板块中最小的组成部分,是生活的细胞。而细胞则是生命的根源与土壤。根据这一原则,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必然起源于他的生活细节。”[2]19这一段闲来之笔看似无意,其实质则导向了另一种写作路径,那就是戏谑或解构。因为作者所要证明的无非就是,看似细节真实的现实描摹,往往比艺术真实更具讽刺性,如其紧接着举例说明,“就像我说过的那个谁都知道的中国导演,他抠脚趾头的这一生活细节,是他与大地沟通的默思和祈祷。当他不抠脚趾头时,他的生命就变得漂浮和虚华,与大地失去了联系的桥梁,如同宙斯之神的双脚离开了土地那样,没有了力量,没有了才华,也没有了艺术的生命。……因为只有生活的细节,才是表演艺术家们真正的才华。因为对艺术而言,酗酒、做爱和抠脚指头缝,这些都是打开艺术殿堂之门的黄金钥匙。”[2]20大篇幅的引用只是为了说明,这样的逻辑导引,只会使得对于“知识分子”的书写从比较严肃认真的写作走向戏虐狂欢的语境,而读者在猎奇之余,所获得的仅仅只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没有对于文本真正要关注和呈现的问题有所思考。当然,笔者毫不怀疑作者在创作之时的认真态度,只是觉得,这种认真并没有涉及到真正的现实质感,尤其是在当下对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关注度持续升温的情况下,这种真实只是风吹水面的一层涟漪,没有真正地触及艺术真实所要追求的高度。继续就《活着之上》的“真实”来说,阎真的真实是有据可证的,那就是“亲身经历的,旁观到的,听同行说的”[3]53。这与阎真身处高校生活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与其一贯坚持的“生活的真实”理念相关。他夫子自道:“我的文学理念是零距离表现生活。《活着之上》中的故事,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生活现实,想象的极少。我表现生活的方式,几乎是照相似的,绝对地忠于现实。”[4]所以“小说发表后,大家都觉得很真实”[3]54。但是这种近乎于“零距离”与“照相”的艺术创作必然带来艺术力的损失,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说,“人们似乎偏爱底线更低、成就更高的池大为”,“我读《活着之上》这部小说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惨,第二个感觉还是惨,觉得它里面人的活法特别窝囊,特别无奈,特别累。我自己就不由自主地也纠结起来了。”[5]对此,阎真解释说,“小说中没有写那些极端的事情,而是想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状态。人物没有特定的原型,但细节都是真实的。”[3]53由此可以看出,聂致远所代表的高校知识分子群体并没有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从了解高校生存体验的角度来说,其满足了大多数读者对高校的好奇心,但其社会意义并没有就此上升到更高的程度,这也与《沧浪之水》11年间再版52次的销售奇观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正如张均所言,“现实感”并不建立在创作方法层面,更不建立在现实题材层面,而是植根于与“同时代人”所置身的社会结构、所深陷的人生处境之间的相关性与对话性之上。也就是说,“现实感”与“同时代人”命运呼吸与共,这种命运不是不可预测的神秘“命数”,而是我们时代的“分泌物”。[6]阎真等以知识分子为写作对象的作家,在大学叙事写作模式中,其对真实的感知上升到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所应该具有的艺术高度,仍然停留于浅吟低唱、自说自话的状态中,只是创作的对象场域从异域、官场转移到高校而已。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晚清谴责小说的评说似乎可以用来衡量当代大学叙事小说的艺术水准——“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躁,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7]的确,大学叙事小说的创作大多都呈现出鲁迅所激赏的“立意在反抗”的“匡世”,而失却了“指归在行动”的“立人”目标。大学叙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以悲剧或讽刺面相问世,这一方面归因于我们常言的知识分子软弱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其不得不受制于整个社会环境影响,因为处于社会与人心交叉地带的高校知识分子,现实中多呈现出现实苟且与精神流亡的双重性。所以,一部好作品,其优秀不仅要体现在文本内容的“真实感”上,更重要的是其在精神上契合时代、社会以及读者的现实需求。反观新世纪以来的大学叙事小说写作模式,其往往停留于前者的工笔细描,而失却了通过留白艺术带给读者无限想象力的精神之思。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并没有实现阅读经验到同类型文化心理的迁移。小说只是拘囿于一隅的生态展现,读者试图通过小说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这类小说只是一部士林的风俗画,与描写官场、职场等题材的其他作品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如果说从知识分子研究角度引入对于“真实”问题的讨论是这类文本“入得其中”不能“出乎其外”的观念陷阱,那么牵强的比附则往往成为大学叙事小说写作的技术陷阱。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的演讲中指出,“作品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个问题直接以作品在一个时代的作家生产关系中具有的作用为目标。换句话说,它直接以作品的写作技术为目的。”[8]303对于写作技术的承认并不否认作品的其他功能在阐释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意义,而只在于强调写作技术同样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功用。在技术层面,作家创作至少应有两个层次的探索:首先即是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写作技巧,诸如环境描写、小说结构、故事情节的安排等等,其次则是对“这些手法的延伸和发展”[9]。本雅明对于技术概念的认定成为其对后现代文学生产评价的一个逻辑起点,那就是技术“使文学作品接受一种直接的社会的因而也是唯物主义的分析,同时技术这个概念也是辩证的出发点”[8]304。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技术的过度重视,也往往陷入技术主义的陷阱。在《活着之上》等以大学叙事为主旨的小说中,这种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虽然在这两个层次都有所体现,但两个层次的表现都较为拙劣。首当其冲的是其故事从情节安排到主旨取舍都表现出简单摹仿比附的态势。近年来几部具有影响力的大学叙事小说,如邱华栋的《教授》、阎连科的《风雅颂》、阎真的《活着之上》以及红柯的《太阳深处的火焰》,在行文中都将思想的溯源导向中国古典文学,在技术上都呈现出简单比附的特点。如《风雅颂》对《诗经》的比附,《活着之上》对《红楼梦》的比附,《教授》对《金瓶梅》的比附,以及《太阳深处的火焰》对《老子》的比附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想见的是,这样的比附在立意上虽有直追古典先贤之意,但就小说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而言,却难以令人满意。也就是说,其在比附之中没有达到经典文学的艺术高度,反而凸显出小说文本自身文学性不强、艺术性不高的缺陷。《活着之上》一开篇就提及《红楼梦》,隐喻之意不言自明。主人公聂致远的生存境遇虽没有曹雪芹那样穷困潦倒,但是其在高校生活中一路走来,也坎坷不断,而维系聂致远克服困难的多是类似曹雪芹的精神追求。“想一想曹雪芹当年是怎么想的吧!他没有获得现世的回报,使自己从极度的贫窘潦倒中得到解脱;也不去追求身后的名声,在时间之中刻意地隐匿了自己的身世。对一个中国文人来说,淡泊名声比淡泊富贵更难,可曹雪芹他就是这样做了……也许,认为他受了天大的委屈,那是我用一双俗眼去看他,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1]309这段话颇能代表作者塑造主人公聂致远的思想意图,但细细推理,又不难发现这种比附明显有生拉硬扯的痕迹。从逻辑关系上来说,曹雪芹的落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自身不愿同流合污,而是因为其父身陷囹圄导致家道中落。对于向来与世无争的聂致远来说,他的经历坎坷一方面是因为其原生家庭的贫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自身不愿屈服世俗。虽然在精神上,聂致远与曹雪芹形成了时空对话,但是时空对话的基础显然不是因为精神的共通而产生心灵的契合,而是因为物质的短缺成为精神的可以交流的基础。也就是说,这种比附仅仅停留在对曹雪芹最低限度认知上的勾连的层次。同样,《风雅颂》对《诗经》的比附仅仅因为“‘《诗经》诠释’的赵教授,发现我的家乡中原黄河流域耙耧山脉那儿,正是《诗经》中一大批农事诗的发源地”[2]15。虽然阎连科的耙耧山脉是文学之地的虚构,但是从精神导向上说,从文学精神之地引申而出的有关大学之事与《诗经》所标注的“风雅颂”的高下之别成为小说创作的重点。与《活着之上》如出一辙的是,这种比附同样没有从“风雅颂”的“六义”之内在精神的形成溯源出发,而是从现代意义上对“风雅”理解的表面出发,文字粗糙不说,内在精神的反向比附反而让文本更加脱离“我的乡村”的叙事。“这个乡村,也连接着大学背后的伟大传统。我在这个传统或者承载了传统的典籍中想象着大学以及多少年来‘回家的意愿’。”[2]327也就是说,从《诗经》衍生出的农村是一种生长与出发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而作家所要表现的却是在城市生活中得不到心灵慰藉,欲回归农村寻求精神安慰的反向流亡。作品的荒诞也许就在于此,但是荒诞并不代表作家因为对古典理想的追寻就可以脱离古典文学本身进行肆意想象。阎连科在《后记》中狡黠地预言:“我冥冥中有些预感,《风雅颂》的出版,会招致一片的谩骂之声。”[2]332这虽然有自嘲以降低批评的意味,但却丝毫掩盖不了作者的自辩之嫌。“路遥文学奖”评委方岩对《活着之上》进行评价时指出,《风雅颂》与《活着之上》一样,“注定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10]。如果说简单的比附只是一种技术性问题的处理不当,那么由于技术处理不当而导致大学叙事小说主旨的模糊化,进而表现出价值的游移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从创作主旨上来说,向传统文学的致敬并没有解决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因而这类作品呈现出滑铁卢式的故事结局。在《活着之上》中,以聂致远为代表的坚守知识分子精神原则的群体,并没有始终如一的恪守这种原则,而是在幻灭和犹疑中一边抗争一边妥协。这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对现实真实情景的还原与描摹。现实如此,作品亦如此,再没有比现实更为丰富的文学素材,也再没有比现实更为精彩的小说创作,所以作者极力从现实取材。其长于细节刻画和情节铺陈,并进而形成了真实超越一切的创作观念,却忽略了艺术性之于文学摄魂夺魄的总结提炼之功。另一方面则是技术陷阱的进一步规训所导致的。从比附之初的立意高远到写作过程中无法完成的观念实践,在《风雅颂》中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主人公逃离精神病院回到农村,不仅仅因为这里是耙耧山脉,还因为这是主人公的故乡,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是《诗经》中农事发源之地。因此,回归之后主人公身上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看,其从《诗经》与原始社会中寻求精神慰藉的结局注定是失败的,乡村并没有安放主人公的心灵。因此,从最初的立意设定到最终的故事结局,其落差巨大。邱华栋的《教授》,也借用《金瓶梅》来隐喻当代大学校园中学术丑闻频现、新富人醉生梦死的情状。我们不否认《金瓶梅》在“世情小说”写作方面的潮流引领意义,但《教授》借助《金瓶梅》来讽刺和揭露现实其实已经忽略了《金瓶梅》在“世情小说”方面对文学性的关注,尤其对个人主体性的张扬,《教授》因而也停留在对世相的揭示和批判层面而无法超拔。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以及世俗生活来说,其并没有起到建设之功。因为较之于400多年前的明代社会,个人的发现以及主体性精神的张扬已经成为常态,虽然这中间有曲折甚至倒退,但并没有倒退到明代需要通过“淫秽”之作而凸显思想、张扬个性的程度。邱华栋在采访中也明确表示,“在西方《金瓶梅》的翻译、研究工作做得更好,一是问世得早,二是它身背着‘黄书’的标签。”[11]在中国,大众对于《金瓶梅》的传播仍然处于诲淫诲盗的观念认知上。所以《教授》中对《金瓶梅》的比附可以说仅仅只是一种写作噱头,甚或是一种标签行为,其毫无文学性可言,更不用说有多少思想性。总结一下,那就是牵强的比附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情感上的落差、文学性以及艺术性的失落,其还是技术复制的低劣产物。从技术方面讲,比附往往容易造成两张皮,小说的叙事脱离经典文本的感召,其正衬或反衬都与文本叙事无关,而只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毫无内在的逻辑性。其次,在比附的同时,经典并没有深刻参与到故事的情节叙事中,只是作为一种隐喻或精神性暗示,其对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失去了与创作者写作技巧方面的融合与互动。还有无法理解的是,这类写作对于经典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笔者毫不怀疑作者对经典的熟悉以及理解程度,因为从读者角度来说,这类作者都有大学学习、工作经历或熟悉大学生活,但他们在选取经典只言片语作为其创作的思想原点之时,似乎没有考虑到读者因为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产生对小说自身的误读,更不用说由一个方面展开精神思想的阐发所引起的对文本全面性的理解差异。所以,大学叙事小说创作不仅仅考验作者的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感知与理解能力,而且考验着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是否能够将其拉回到小说之所谓小说的创作轨道中来。可以说,一部小说写得好不好,精神层面是其对作者良知的准确判断,而技术层面的基本功则是作家何以成为作家的最低要求。

活着范文篇10

当我满怀喜悦和好奇走进透析中心的时候,天啊!我所看到的不是憧憬、不是白衣轻舞的欢快。却是一根根透析管道、一张张没有色彩的面孔、一个个悲痛无助的生命。我脸上的笑容凝固了。难道,我的工作将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那单一的工作程序吗?难道,今后的时光要在这个毫无生机的空间里,耗掉吗?原创:

我的犹豫和失落没有逃过护士长的眼睛,她没有责备我。只是她的行动,让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面对烦躁病人无礼的指责,她会微笑地说声:对不起,我会努力达到您的要求!面对消极的病人,她会耐心开导,直到他们甩掉思想上的包袱。她经常会对我说这样一句话:这一根根管道只能维持生命,但是我们能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们可以在他们血液中注入生命的希望。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

记得有一个患肾衰的小女孩,病房里经常都能听到她背诵唐诗稚嫩的童音。治疗时,我问她:小妹妹,你怕不怕?小女孩调皮地说:姐姐,有你们,陪着我,我不怕。我喜欢你们、我喜欢看你们笑的样子!我听了她的话,含着泪笑了。护士的工作不仅仅只是用双手机械地忙碌,更是用心、用情、用爱、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位病人。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科里来了一位年青的大学生。谈判桌上他旁征博引的谈吐征服了周围的同事;篮球场上,他潇洒的身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胸怀大志的他,正准备在事业上施展才华的时候,却被无情的病魔把一切希望碾得粉碎。他,完全消沉了。他甚至会绝望地说:反正我是个废人了,我活不了几天,你们不要管我了。这些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他,是这样的年青,却又,这样的绝望。每当看到他,无助的眼神,我便陷入了深省之中,甚至不安我在想,除了给予他护理与照料,我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

为了与他沟通,我查阅了大量的心理资料,寻找各种机会,耐心开导他!而他,总是默然之至。有时甚至不配合治疗。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该怎么办?

在课堂上,我可以认真解答每一个复杂的护理问题。可面对现实工作中的难题,自己显得如此渺小。我矛盾了,要放弃吗?我的情感让我没有放弃;我的工作让我没有逃避;我的职责让我没有退却。我不能、不能让一颗和我一样年轻的心,在绝望中停止跳动。

我没有气馁,一直鼓励着他,并给他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百岁老人在社区举办的活动中要求表演一个节目。只见她,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来回走了几趟,停住了,她努力地直起身子对周围的人说:我的节目表演完了,节目的名字叫活着,虽然我老了,疾病缠身,但我,仍然活着。这位年青人愣了半晌,嘴里喃喃地念着:活着、活着、活着……原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久违的笑容和自信重新浮现在他的脸上。

不久,他成功地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在康复出院的那一天,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是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我永远不会忘记表演活着的那位可敬的老人

是的,精湛的医术可以挽救生命,先进的治疗仪器可以延续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该如何救治呢?我意识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躯体上的病痛更加可怕。我没有想到作为普通护士,我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也能给患者生的希望与勇气。这一切让我体会到,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奉献和付出,我的人格同时在对病人的关怀、理解和爱中得到了升华。

我骄傲,因为一个个绝望的患者通过我的护理,重新扬起生命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