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特征十篇

时间:2024-02-19 18:00:42

水循环特征

水循环特征篇1

关键词:和田河流域 气温 湿度 蒸发 降水 径流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全球气候有增温趋势[1,2],研究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已成为水文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田绿洲气候变化引起了水循环要素的变化,蒸发和空气湿度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口增长,灌溉面积扩大,引水量显著加大,导致河流径流显著减小。 1 和田绿洲概况

和田绿洲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绿洲内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小气候。和田绿洲内有墨玉县、和田县、洛浦县及和田市,绿洲与沙漠交错分布,生态环境极其脆弱[3]。和田绿洲降水稀少,蒸发剧烈,光热资源丰富,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绿洲内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一个以灌溉农业为生存依据的经济落后地区,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导致

河流径流锐减,威胁了绿洲的生存。和田绿洲年降水量3.4~100.9mm,多年平均为36.4mm,农作物依赖和田河水灌溉。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拉昆仑山北麓,流出高山峡谷,浇灌了和田绿洲,自南向北纵贯塔北克拉玛干大沙漠,汇入塔里木河,目前是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和田河多年平均流入和田绿洲的水量为44.8亿m3,由于绿洲用水以及沿程蒸发渗漏损失,注入塔里木河多年平均水量仅10.47亿m3。和田河属冰川融雪及降水混合补给型河流,丰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绿洲内各种经济活动,也影响向塔里木河干流的输水。 2 气温变化

和田绿洲内有洛浦、和田、墨玉3个气象站,分析中采用了1954~2000年实测的年平均气温,以及1971~1995年的月平均气温。

2.1 气温的年际变化 表1列出了1954~1995年实测气温、比湿、降水和蒸发变化情况。由表1可知,从1954年到2000年,和田绿洲气温持续上升,增加了0.86℃,说明该段时期气候处于变暖期,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一致[1]。50~60年代气温变化不大;而70~80年代气温增加显著。

表1 和田绿洲气温及水循环要素历年变化

时段

1954~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2000

平均温度(℃) 平均比湿(%) 平均降水量/mm 平均蒸发量/mm

12.00 41.33 38.0 2466

12.01 42.04 34.1 2543

12.28 42.47 32.8 2649

12.42 41.96 57.6 2803

12.86 42.02 37.6 2694

降水变化

和田绿洲降水量极少,不直接产流,是该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对了解其变化趋势及未来雨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5.1 降水的年际变化

和田绿洲降水实测值如表1所示。从50年代到7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到80年代开始上升,90年代降水量达到最高。年降水量存在不明显的递增趋势,降水变率Cv 为0.59,比甘肃敦煌的0.57稍大[3]。

由表1可知,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末,降水量都小于多年平均降水量(36.4mm),并且在逐渐减小;其中70年代为枯水期,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低9.9%。80年代与90年代降水都高于多年平均情况,其中80年代为丰水期,降水量超出多年平均值的30.8%。年降水量差积曲线如图4所示,和田绿洲的年降水量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54~1971年之间,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但不十分明显;1972年为偏丰年,使差积曲线抬升,随后从1973~1986年之间,年降水量逐渐递减,较前一递减段的趋势更明显;第3段初期,1987年和1988年连续出现丰水年;进入90年代后降水丰枯交替频繁。

利用气候异常的概念[5]来分析年际降水量的变化。如果某年降水量Pi满足下式则认为该年降水量异常:

式中:σ为年降水系列的均方差,经分析计算σ=21.4。在42年的实测序列中,只有72、87和88年降水量偏多异常,而没有出现降水量偏少异常,见图4。

5.2 降水的年内变化 和田绿洲历年降水的年内分配见表5。降水主要集中于5~8月,降水量为25.9mm,占全年降水量的72.8%。初春和晚秋时降水最少,不利于春季播种。同月年际间的降水变化很大,从0.0~42.3mm,导致降水变率也大。从降水变率分析可知,降水较多季节的降水相对较稳定,而降水稀少季节的变率大,稳定性差。

图4 和田绿洲降水量距平与差积曲线

表5 和田绿洲历年月降水及其变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小 最大 边续无降水日数 平均 Cv

0.0 11.1 11 1.6 1.68

0.0 11.9 8 2.3 1.54

0.0 9.9 16 0.8 2.81

0.0 11.2 10 1.6 1.75

0.0 42.3 4 7.3 1.56

0.0 27.5 2 8.3 1.08

0.0 21.7 3 5.6 1.17

0.0 28.7 5 4.7 1.58

0.0 20.6 14 2.1 2.23

0.0 14.2 20 1.2 2.59

0.0 1.1 22 0.1 2.91

0.0 7.9 14 1.7 2.39

水循环特征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税制改革;循环型企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22-03

循环经济自产生以来,就因其独特的魅力备受青睐并迅猛发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实践已充分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注重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种手段。而作为一个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循环经济又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政府必然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其调控和推动作用。税收政策是各国政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无法替代的政策工具。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循环经济理论滞后于实践、税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极不理想及财政收入总量较为乐观的背景下,应以当前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一、循环经济视阈下的现行税收政策及问题

税收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无疑有着特殊而无法替代的功能。“循环经济”一词在我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所以一直没有名义上的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但这并不是说税收政策一直没有介入循环经济发展,相反,我国税收政策长期以来一直在事实上支持和激励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对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和成果转让等方面给予了税收优惠和激励;对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税收限制等。

首先,从总体看,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客观上支持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有一定成效的。尤其是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在减轻或消除污染,促使废旧物资的有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更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是零星的、极不系统的,甚至是不自觉的,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引导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仍存在很大不足。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和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税种。同时,现行税制中为贯彻循环经济理念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比较单一,主要是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等国际上通用的税收优惠方式在我国税制中基本没有。

其次,从具体税种看,我国现行税制中涉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税种很少,仅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中予以体现。而在这仅有的几个税种中,也只是以零散的条文予以规定,优惠范围十分有限,而且实际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无疑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目标取向。那么,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中究竟税收政策取向应该如何呢?显然,仅仅依靠单个税种是不可能实现税收对循环经济的有效调节。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原则,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使之作用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产生、消费等各个环节,才能对循环经济实施全面、有效地调节。这一税收体系要从奖限两方面促进清洁生产、资源节约、绿色消费、废弃物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为循环经济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为了建立循环社会,日本于2000年前后颁布了八项新的重要法规。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基本法,即《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法》(2000年6月公布);第二层是综合性法律,即《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1991年公布,2000年第三次修订)和《废弃物处理法》(1970年公布,2000年第十二次修订);第三层是专项法规,即《容器包装物循环法》(2000年第五次修订)、《家电循环法》(1998年公布,2000年第二次修订)、《食品循环法》(2000年公布)、《建筑材料循环法》及《绿色采购法》等。这些法律构成了日本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这一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覆盖面广且可操作性强,为税收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完善和强化资源税的环保功能,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

1.扩大征收范围。一方面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列入纳税范围;另一方面可将现行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改费为税。

2.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以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把资源开采和使用同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3.调整税率。首先,对铁、煤、石油等非再生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力争使资源税在节约非再生资源、稀缺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其次,随着资源稀缺日益严峻,应对所有应税资源普遍调高单位税额或税率,①并出口货物退税率。通过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退税率来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建立“绿色关税”体系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保护国内稀缺性资源;改善我国的出口结构,鼓励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提高进口产品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三)开征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税种

1.适时开征燃油税

以燃油税取代长期以来征收的公路养路费、公路客货运输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航道养护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输附加费、以及地方用于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部分收费,意义重大。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实施燃油税,将会有力促进燃油或燃气的节约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2.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应具有普遍性,即凡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能够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均应纳入征收范围。考虑到可操作性及征收成本等因素,近期我国环境保护税的具体税目应包括以下几个:(1)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是对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物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依据石油、燃炭的含硫量来确定税额,主要目的是促使生产者安装污染控制设备并使用含硫量低的燃料。(2)水污染税。这是政府对向地表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3)垃圾税。垃圾税以我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排放的各种固体垃圾为课税对象,以排放固体垃圾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对不同种类、不同处理方式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办法。(4)噪音税。它是对超过一定分贝的特殊声源所征收的一种税,即主要是对航空公司、建筑公司等在特定区域(主要是机场周围、建筑工地周围)产生噪声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其税基为噪声的产生量。

(四)改革相关税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1.消费税应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这次消费税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国家利用税收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发展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也存在“抓大放小”等方面的问题。从长期来看,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改价内税为价外税,凸显消费税引导绿色消费的作用。参照国外销售税的经验,可考虑采用价外税。即在应税商品价格之外,另外收取消费税金。(2)扩大征税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点要将非循环经济范畴的重要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此拉开其与循环经济产品的税负差距,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应把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3)增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了促进节能,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对于资源消耗量小、能循环利用资源的产品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不征收消费税。另外,应适当提高成品油尤其是汽油和柴油的税率,提高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的税率,以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2.调整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政策

一是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可按适当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二是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对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

3.改革增值税,促进循环型企业发展②

(1)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以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促进增值税的规范化管理。增值税的国际实践表明,其实施范围宜宽不宜窄。因此,我国增值税应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尽量向劳务领域延伸。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应循序渐进,从简化税制、加强管理和增加收入出发,近期应首先考虑将与商品生产、经营关联度较大的服务业,如征收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以及征收营业税重复征税矛盾比较突出的销售不动产的房地产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再逐步向其他服务行业延伸。同时,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延长了增值税的“链条”,增强了增值税的内部制约作用,减少部分税收流失,增加一部分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压力。(2)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①目前,我国仅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行业进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其余地区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即绝大部分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这沉重打击了循环型企业投资于环保设备、节能设备和用于资源循环利用设备的积极性。基于对增值税“中性”特征的考虑,应在总结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经验及财政收入总量比较乐观基础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②实施增值税的全面转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是最大受益者,而循环型企业因其资本有机构成较高,自然从中受益匪浅。(3)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将现行的17%基本税率和13%低税率适当调低,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对一般纳税人,走“轻税严管”的路子。对小规模纳税人可进一步降低征收率,如降为2%或3%,以促进小规模纳税人经济的发展。(4)进一步规范增值税的减免优惠政策,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增值税的内在机制是排斥免税的,所以要求增值税减免税应尽可能的少,对确实要减免的产品和项目,应尽量避免最终环节以外的税收优惠。可见,利用增值税促进循环型企业发展,政策示范的意义将大于实际上的经济意义。另外,对一些过渡性的优惠措施,要进行清理,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1)凡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对部分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产品如“三废”的增值税实行,同时提高购入废旧物资的进项抵扣率,并对废旧物资加工企业予以减免增值税,提高废旧物资的利用效率。2)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并尽量保持其完整性。首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从外部购入(或无偿取得)的废渣等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内部废弃物等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中,在核实购入量、使用量等资料基础上准予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税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其次,以合理拉开利用再生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与原生资源之间的税负差距为目标,通过提高进项税抵扣的办法,实现循环经济的税收优势。如允许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企业在取得废旧轮胎时按10%(或更高)抵扣进项税,翻新轮胎实行13%(或更低)的低税率。3)取消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减免,如对生产金、银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应予以取消。取消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规定,以免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4.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可选择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一是对符合一定标准的循环型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方面可适当给予一定的减税或免税优惠。二是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直接用于生产循环经济范畴产品(节能产品、环保产品)的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对从事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参考文献:

[1] 阮宜胜.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6,(10).

[2]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8-242.

[3] 林海,尧艳,陈宇红.构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税收体系[J].税务研究,2005,(12).

[4] 骆祖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构建[J].税务研究,2005,(9).

[5] 苏昕,杨林,吴隆杰,曲松玲.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及其效应评析[J].税务研究,2005,(12).

水循环特征篇3

一、引言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生产所消耗的资源迅速增加,单位资源产出率始终在偏低位运行。虽然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长2.9%,然而,中国粮食生产严重透支资源。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单产几乎没有显著增长,但每亩化肥施用量却增长了近40%,每公斤化肥生产的粮食不足19公斤,这一生产效率水平正在以每年1公斤的速度下降。长此以往,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动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此,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然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须依赖于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循环农业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为基础,以农业资源循环化高效利用和可控化无害处理为手段,以支撑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共性技术。在循环农业技术中,“减量化”关键技术发挥合理配置生物生态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再利用”关键技术发挥可再生资源集成利用和加环利用的作用;“再循环”关键技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互补效应来提高光热的有效利用率和再可再生资源能源化利用效率;“控制化”关键技术利用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和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减控技术达到农田生态健康和生产过程安全目标。通过以上四种关键循环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重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积极提倡和鼓励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是实现资源依赖型农业向资源节约型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探究影响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便顺利开展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往大多研究(孔祥智,2005;张巨勇、张欣,2004)从资源禀赋、农户特征、技术因素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等方面考察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然而,鲜有研究从心理机制层面分析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有鉴于此,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两个信念,修订技术接受模型并扩充其外部变量,提出本文假说,并以问卷调查验证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假说

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动力来源于内化或认同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农户会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陈述的信息,将其整合到自身的认知系统中,然后内化成自己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看法;另一方面,农户会参考其他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倘若效果明显,则农户倾向于认同循环农业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资源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在该模式中,被采纳的循环农业技术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控制化”等关键技术,当这些关键技术的信息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专家传达到农户时,农户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与经验逐渐掌握这些技术。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展示表示新技术的表现结果可展示给潜在采纳者的程度。Rogers(2003)认为,潜在采纳者越能观察到新技术带来改善效果,越有可能变成实际采纳者。结果展示被认为是影响新技术潜在采纳者感知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带领农户参观循环农业技术成果,并且亲身示范循环农业技术的使用方法,这种结果展示可以收到两种效果: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有效地辨识循环农业技术相对优越性,提升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户更加熟悉和了解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效性的知觉程度。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3.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国家既需要考虑农户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知识采纳循环农业技术,也需要考虑推广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实现对潜在采纳者的培训与必要的支持(参见VenkateshandDavis,2000)。满足上述条件后,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4.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觉易用性是指潜在采纳者相信采纳特定技术需要付出努力的程度。Davisetal.(1989)认为,不论潜在采纳者接触的新技术是操作简便且容易学习的技术,抑或操作过程繁琐的技术,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理解,潜在采纳者都会在认知上先经过需求判断、个人观感和价值观来评价新技术是否易用。Igbariaetal.(1997)和SoreboandEikebrokk(2008)研究指出,知觉易用性会正向影响知觉有用性,即农户认为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时,他们将会采用,且采纳意愿也会提高(参见Davisetal.,1989)。而知觉有用性是潜在采纳者相信使用特定新技术会增加工作效能的程度(Davisetal.,1989)。Lópezetal.(2008)指出,知觉有用性对新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Wangetal.(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知觉有用性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具有正向关系;其他相关研究结果也都显示,知觉有用性是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Nysveenetal.,2005)。目前,循环农业技术对中国农民而言,算是尚未完全普及的创新型应用技术,本文认为,农户在接触循环农业技术之前,根据自身对循环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进行主观性判断,即衡量采纳该技术是否对自己有所帮助。当潜在采纳者感觉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可以为其带来越多的收益,其采纳意愿就会越高。根据以上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5.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对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以及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说6.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受教育水平对新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不明确(Federetal.,1985)。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农户的受教育水平与新技术采纳意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ErvinandErvin,1982)。实际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更有拥有理解循环农业技术的知识结构,因此,他们对循环农业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也拥有更多的技能去驾驭循环农业技术。除此以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SindenandKing,1988)。根据诱导性技术变迁理论,具备经济实力的农户往往更有能力采纳循环农业技术,因为在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购买与该技术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7.受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假说8.收入水平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起着显著的调节效应。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本文采用自陈式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22个题目,用于测度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采纳条件、知觉易用性、知觉有用性和采纳意愿。所有题目的测量均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即“非常不同意”(赋值为1)、“不同意”(赋值为2)、“一般”(赋值为3)、“同意”(赋值为4)、“非常同意”(赋值为5)。社会影响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条件量表(4个题目)借鉴Imetal.(2011)的的研究成果并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加以修改而来;技术特征量表(3个题目)和结果展示量表(3个题目)借鉴了Davis(1989)和Igbariaetal.(1995)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改进;知觉易用性量表(3个题目)、知觉有用性量表(3个题目)和采纳意愿量表(3个题目)来自于TaylorandTodd(1995)等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包括5个题目,主要了解农户特征,即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以及种植规模。

(二)样本数据搜集本文数据来源于对中国粮食主产省份江苏省、山东省(东部省份),湖南省、河南省(中部省份),重庆市、四川省(西部省份)的调查。在具体调查过程中,根据研究对象与特征,2011年8月,本文研究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农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611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76份,有效率为82.29%。调查样本概况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男性占绝大份额,说明现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以男性为主;从调查样本年龄分布来看,大部分农户户主年龄为31~40岁,占全部样本的36.4%,说明户主以青壮年为主;从样本农户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大部分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占全体样本农户户主的38.3%,这说明中国现代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民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样本的家庭年收入水平来看,大部分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分布在50001~70000元,这一水平远远低于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说明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从种植面积的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户的种植面积分布在8~13亩,占全体样本的31.8%,说明中国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三)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TAM)是用来解释经济个体在不同环境下技术采纳意愿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Davisetal.,1989)。技术接受模型被认为是一个发展完善且简洁的模型,且有别于传统的创新传播模型,它强调个人信念对科技采纳意愿及行为影响的重要性,避免了仅强调新科技的个别特征,而忽略考量个人对新科技特征感受的差异的缺陷(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同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早期与模型预期一致的实证支持,本文认为,技术接受模型适合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起点。在本文中,技术接受模型包含的内部信念变量为知觉有用性和知觉易用性;外部变量包括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ChangandHwang,2007;Huy,2007)。外部变量既可以通过内部信念影响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可以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有效性检验对于包含多个题目的因子,检验因子的信度是非常重要的。Cronbach’sα科隆巴赫系数是检验因子内部一致性的重要指标,根据Hairetal.(1998)的论述,Cronbach’sα系数值大于0.7者表示高信度,在本文中,各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值介于0.833~0.923之间,符合大于0.7的要求,表明各个因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本文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因子的统计有效性,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组合信度(CR)皆大于0.7,平均变异萃取量(AVE)皆大于0.5,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各因子平均变异萃取量的平方根都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表明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说之前,为了解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情况,需要进行各因子得分均值的计算,平均数较高表示样本对因子的认同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结果如表4所示。外部因子的均值皆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的认同程度较高;内部因子的均值也皆高于均值2.5,表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的知觉程度较高;最后,采纳意愿的均值高于均值2.5,显示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较高。

(二)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由于线性回归无法对整体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为了更精确地检验本文有关因果关系的研究假说,本文采用潜在变量间路径系数分析进行两个检验。检验1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拟合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假说;检验2用多群组因果关系分析来验证农户禀赋对结构模型的调节作用。本文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满足使用极大似然方法估计的条件,即每个观测变量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远低于临界值。下面对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首先,从拟合优度指标值可知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模型中的路径系数都已经标准化。表5中的结果显示:第一,社会影响这一因素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社会影响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影响也不显著,因此,本文假说1未获支持。本文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获悉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了解甚少,即使采纳过循环农业技术的农户,也不一定对该技术所带来的效益持乐观态度。这主要是循环农业技术投资项目的长期性所致:农户采纳该技术短期内收益并不明显,再加之中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想要较快掌握和运用循环农业技术并非易事。故就现阶段而言,社会影响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与预期一致,技术特征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这表明:在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地区,农户正处在消化循环农业技术的阶段,他们对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所带来的预期效益的信心逐渐增加。同样,技术特征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随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对循环农业技术信息的不断输送,以及农户对循环农业技术的不断消化,农户逐渐体会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因此,本文假说2获得验证。然而,与假说预期不一致的是: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农户的深度访谈,本文得知,循环农业技术对于农户而言仍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在短时期内大多数农户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一技术,故贸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可能性极低。只有通过结果展示,农户认识到循环农业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后,其采纳意愿才会提高。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结果展示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本文假说3中,除结果展示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未获支持外,其余皆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采纳条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当具备适当的条件时,比如农户接受循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时,其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意愿就会提高。此外,采纳条件对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4获得验证。与预期一致的是:知觉易用性对知觉有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它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说5获得验证。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假说6获得验证。近年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调节效应的文献数量快速增加,也有学者建议,在涉及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中采取多群组分析。首先,将整体样本根据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分为两个子群组(本文中受教育水平以高中为分界点,高中以下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高中及以上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组;而收入水平以家庭年收入5万元为分界点,5万元及以下为低收入群组,5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群组);然后,分别将两个子群组的路径系数用结构方程模型予以估计;最后,利用联合T检验来验证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估计的路径系数。整体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所有检验指标值优于建议值。根据联合T检验的结果,第一,受教育水平会显著调节社会影响、技术特征、知觉易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三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受教育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7部分成立。对于收入水平的调节效应,联合T检验的结果显示:第一,收入水平会显著调节采纳条件和知觉有用性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加强;而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组中,两者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会降低,甚至不显著。此外,收入水平对其他路径系数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综上,本文假说8部分成立。

水循环特征篇4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合理的税制安排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税收政策的支持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税收手段既能很好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可有效地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因势利导,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跃升到了新的高度。新法重新规范了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建立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扶持和鼓励力度,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有效激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源消耗由高污染、高消耗向低消耗、循环型转变,生产技术由粗放、滞后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生态环境由高污染、高破坏向低污染、友好型转变。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1、税收政策鼓励资源节约降耗。(1)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2)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地方税务局审核后,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3)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2、税收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减计收入是指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原材料占生产产品材料的比例不得低于《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标准。

3、税收政策鼓励加强环境保护。(1)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2)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企业从事的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的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3)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环保企业乃至一般企业从事从事环境保护相关产品与技术开发的积极性,从而将直接有利于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税收政策借鉴

1、德国的生态税政策。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而增加的一个税种。生态税的引入有利于政府从宏观上控制市场导向,促使生产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通过经济措施引导生产者的行为,改进消费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2、日本的退税政策。政府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产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了普通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处理装置、处理玻璃碎片用的夹杂物剔除装置、铝再生制造设备、空瓶洗净处理装置等,除实行特别退税外,还可获得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对公害防治设施可减免固定资产税,根据设施的差异,减免税率分别为原税金的40%-70%。同时,对各类环保设施,加大设备折旧率,在其原有折旧率的基础上再增加14%-20%的特别折旧率。

3、美国的税收优惠。*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减销售税10%。征收新鲜材料税,促使人们少用原生材料、多进行再循环;征收生态税,除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都要收取生态税;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从上世纪90年

代起,美国政府开始了农业“绿色补贴”的试点。其特点是,设置了一些强制性的条件,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须检查他们自己的环保行为,定期对自己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进行情况调查。此外,对表现出色的农户,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可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以资鼓励。

四、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

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和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的税收制度在调节经济发展、引导循环经济方向等方面,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税制,为此建议采取实施以下税收政策:

1、增强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二是调整计税依据。由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并适当提高单位计税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三是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的税种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并入资源税,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也并入资源税。四是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税真正成为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2、加大消费税的环境保护功能。把使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原材料、资源消耗量大、严重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征收较高的消费税;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的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对于资源消耗量小、能循环利用资源的产品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不征收消费税,从而限制环境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通过取消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等限制一些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保护国内资源;同时通过调节进口关税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

4、调整增值税。采用“消费型”增值税。目前我们国家除了东北等部分试点地区以外其余的地区都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大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从而抑制了企业投资发展循环经济设备的积极性。为促进企业购置除尘、污水处理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环保设备,需要增加企业时这些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

5、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起独立的环境保护税种,既唤起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又能充分发挥税收对环保工作的促进作用。

水循环特征篇5

[摘要]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发展循环型农业既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时还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

关键词:循环型农业经济效益保障体系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水循环特征篇6

关键词:变化环境;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综述;进展

中图分类号:P343.6;P33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01804

地下水是水循环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蒸发、补给、排泄、越流、横向流动等使得地下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通过地表水体入海或再次回归到大气中;另一部分通过包气带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径流,又通过蒸发、地下水开发、补给地表水等形式离开地下。

自19世纪以来,工业化排出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降水、蒸发等气候要素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地下水污染物运移的动力条件。同时,人类活动(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大量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也在强烈地改变流域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可见变化环境下流域水循环演变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自然人工”二元驱动力的模式,是一种“二元”水循环过程[1]。变化的环境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地下水循环机制,不但影响地下水资源情势,而且改变污染物作用于水体的机制,使得水环境情势发生变化。鉴于地下水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是未来制定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应对未来水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变化环境的内涵

过去20多年来,对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变化研究不断深化。水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部分,同时水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受到来自大尺度的地球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变化环境下驱动水循环演变的因子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两大类[2];自然环境影响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变化[1],太阳黑子活动[3],自然变化[4]等;人类活动包括农业活动[5]、工业化和城市化[6]等导致的下垫面变化和覆被变化,以及水利工程和取用水[7]等导致的水循环变化。一般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统称为变化环境[8]。水循环伴生过程是水循环的一系列伴随过程,如水生态和水环境过程等[9]。

2 相关研究进展

2.1 变化环境下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研究进展

在对水循环的研究中,水文模型是一个重要且有用的工具。随着水文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水文模型得到不断发展,从降雨径流“黑箱”模型(以Sherman单位线法为代表[9])发展到概念集总式“灰箱”模型(以美国Stanford模型[8],日本TANK[10]模型),再发展到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白箱”模型(以SHE模型为代表[11])。

基于物理机制和偏微分方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计算、模拟和分析具有时空变异性的各水循环要素,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分析和其伴生过程模拟及分析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持[12]。例如,Ktie等[13]将区域气候模式与水文模型耦合用于研究河川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Tome等[14]将简单的降水―潜在蒸发关系与生态水文模型结合,辨别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不同影响;Barnett等[15]将“指纹算法”与气候水文模型相结合,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水资源演变归因分析中进行应用,得出该地区水资源演变的60%为气候变化驱动;Scibek等[16]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地下水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下的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作用;Huang[17]应用分布式生态水文动力学SWIM模型模拟了大尺度流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而且在水循环模拟的基础上又模拟了地下水氮负荷和氮浓度,得出优化的农业土地利用和管理是减少氮负荷和改善流域水质的必要条件;Ocampo 等[18]在澳大利亚西部的Susannah Brook以农业活动为主的流域,在调查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坡度以及高地与河岸地区浅层地下水对氮循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耦合水文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统一智能模型”。

2.2 变化环境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费宇红[19]通过对京津以南的河北平原近50年来地下水循环进行研究,认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严重超采改变了地下水流的方向,从自西向东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向各地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汇流的状态。张文华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回归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在67%左右,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动态影响在37%左右。张冠儒[20]采用动态建模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宝鸡峡灌区的地下水位进行研究,认为灌溉量和蒸发量是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韩业珍[21]在同一地区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认为黄土台塬区和渭河阶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发、降水、地表水灌溉、地下水开采。林岚[22]对松嫩盆地降雨入渗补给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定量评价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降雨入渗补给的变化。可见在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循环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在一些地区对地下水循环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同一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不一致的特征。

2.3 变化环境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韩冬梅[23]认为忻州盆地第四系地下水渗流场的改变使得含水层地球化学作用发生改变造成一系列的地下水资源、水环境问题。郎超[24]在喀斯特地区研究了“三水”运输化学特征,发现包括三氮在内的一些具有人类活动影响的特征的物质是主要污染物,提示了人类活动对喀斯特地区地下水环境的重要影响。叶玉玲[25]对胶州湾周边地区地下水文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地下水向胶州湾输送的营养盐以硝态氮为主,氨氮和磷的量较小,并且这些营养盐主要来自农业面源活动。章光新[26]等运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角图示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下的松嫩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认为风化溶滤、蒸发浓缩、阳离子交换和人为混合等过程是影响地下水水质化学特征的主要机制。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已成为地下水环境改变的主要原因,并且由于农业活动中大量营养元素的施用,已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该领域的研究对于缓解地下水环境危机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外研究多以地下水流模型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变化环境以及管理控制情景下的地下水环境变化。Zhang等[27]通过建立地下水流模型(MODFLOW)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MT3DMS),模拟了6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英国Sherwood沙地的地下水氮污染浓度,据估算,到2025年,由于森林面积增大,总氮污染负荷减少了35%,并且在最严格氮污染损失的情景下,地下水总氮浓度达到50 mg/L(合10 N mg/L左右),已高于欧洲饮用水标准。Gunter等[28]通过建立MODFLOW和MT3DMS模型研究了河道与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变化情景下的含水层的氮污染情况。Miroslav等[29]利用MT3DMS模型模拟了捷克Elbe河床底泥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未来10~20年内该地区地下水质没有大的风险。

3 不足及难点

目前,我国对地下水循环和水环境的研究大多处在调查、实验和相关性分析阶段,难以准确地揭示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循环和水环境的演变机制,而模型模拟研究还在探索之中,在区域上多集中在灌区为主的小区域,大尺度的地下水水循环(地下水资源)演变研究较缺乏。

大流域(区域)地下水流模型在补给量的确定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变化环境影响下,各种补给量发生了复杂变化,对补给的精细计算超过当前的计算能力和研究水平,因此影响了大尺度流域(区域)地下水流模拟的精度。由于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是根据地下水流模型补给量和浓度来估算地下水污染物负荷。因此确定补给量的困难也影响着大尺度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型的精度。

另外,地下水污染负荷研究尚待完善,主要是土壤水运动以及土壤水营养盐运移机制复杂多变。应用包气带和饱和带污染物运移耦合模拟虽然有尝试,但开发较难,并且不适合大流域。实验估算法在点尺度上较精确,但大尺度流域影响因素众多,布置大量实验点不太现实。物料平衡法较为简单,但是由于源汇项多并且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不确定性相对较大。

4 发展趋势与展望

(1)基于水循环模拟的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是水循环系统及其伴生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水循环模拟,特别是“二元”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是基于物理机制的过程模拟,其对于综合模拟水资源系统和水环境系统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应用水循环模拟平台,模拟变化环境对水循环影响,进而分析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情势,将是重要的研究趋势。

第二,关于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基于水循环模拟的研究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参数处理的粗略性,部分模拟结果失真。但是参数问题是表象,机理研究不足才是本质。虽然含水层污染物运移机制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只是集中在小尺度范围,而难以应用到流域(区域)尺度中。因此,在对变化环境下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过程中,要在作用机制和参数处理上特别是大尺度机制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三,地下水综合模拟框架的开发。研究变化环境下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涉及到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模拟的各个方面,其模型应用中需要用到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涉及到系统间的数据和参数交换。因此需要构建地下水综合模拟框架,涉及到对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各系统的作用机制和耦合机制的研究,也涉及到不同尺度模拟之间的数据交换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贾仰文,高辉,牛存稳,等.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径流过程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8,39(1):5258.(JIA Yangwen,GAO Hui,NIU Cunwen,et al.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runoff processes in headwater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08,39(1):5258.(in Chinese))

[2] 王喜峰,李玮,牛存稳,等.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3):8891.(WANG Xifeng,LI Wei,NIU Cunwen,et al.Review of researches in water circul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in cold area [J].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1,9(3):8891.(in Chinese))

[3] 黄胜.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变化规律及预测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Huang Sheng.Upper Yangtze River annual runoff analysis and its forecast [D].Chengdu:Sihuan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4] 李红军,江志红,刘新春,等.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8,63(5):491501.(LI Hongjun,JIANG Zhihong,LIU Xinchun,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and runoff variation of Aksu River in Xinjiang,China [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8,63(5):491501.(in Chinese))

[5] Zheng Jie, Li Guangyong, Han Zhenzhong.Hydrological cycle simulation of an irrigation district based on a SWAT model [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0,51(11):13121318.

[6] 史培军,袁艺,陈晋.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1,21(7):10411050.(SHI PeiJun,YUAN Yi,CHEN Jin,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runoff in Shenzhen City of China [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1,21(7):10411050.(in Chinese))

[7] 仇亚琴,周祖昊,贾仰文,等.三川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个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17(6):865872.(QIU Yaqin,ZHOU Zuhao,JIA Yangwen,et al.A case study on the evolutionary law of water resources in Sanchuan river basin [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6,17(6):865872.(in Chinese))

[8] Crawford,N H Linsley,R K.Digital simulation in hydrology:Stanford watershed model IV[R].Tech.Rep.No.39,Stanford University,1966.

[9] Sherman L K.Stream flow from rainfall by the unit graph method[J].Eng.NewsRec,1932(108):501505.

[10] Sugawara.Tank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ird Creek,Wollombi Brook,Bikin River,Kitsu River,Sanga River and Nam Mune [R].Research Note,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saster Prevention,11:164.

[11] Abbott M B,Bathurst J C,Cunge J A,et al.An introduction to the European hydrological system Système hydrologique Européen,SHE;1.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a physically based distributed modeling system [J].Journal of Hydrology,87:4559.

[12] 王喜峰,周祖昊,贾仰文.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及进展[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8):2023.(WANG Xifeng,ZHOU Zuhao,JIA Yangwen.Water resources evolution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10,28(8):2023.(in Chinese))

[13] Kite G W,U Haberlandt.Atomospheric model data for macroscale hydrology [J].Journal of hydrology,1997,217:303313.

[14] Mark D Tomer,Keith E Schilling.A simple approach to distinguish landuse and climatechange effects on watershed hydrology[J].Journal of Hydrology,2009,376:2433.

[15] Tim P Bainett,David W Pierce,Hugo G Hindalgo,et al.Humaninduced changes in the hydrology of western united states [J].Science,2008,319:10801083.

[16] Jacek S,Allen D M.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interaction under scenarios of climate change using a highresolution transient groundwater model[J].Journal of Hydrology,2007,333:165181.

[17] HUANG Shaochun,Cornelia Hesse,Valentina Krysanova,et al.From Meso to Macroscale dynamic water quality modeling for the assessment of land use change scenarios [J].Ecological Modelling,2009,220:25432558.

[18] Ocampo C J,Sivapalan M,Oldham C E.Field exploration of coupled hydrological and biogeochemical catchment responses and a unifying perceptual model[J].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2006,29(2):161180.

[19] 费宇红.京津以南河北平原地下水演变与涵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FEI Yuhong,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groundwater in Hebei Plain to the South of Beijing and Tianjin [D].Nanjing:Hohai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20] 张冠儒,魏晓妹.基于变化环境的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ZHANG Guanru,WEI Xiaomei.Methods study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dynamics based on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Nat .Sci.Ed.),2011,39(2):223228.(in Chinese))

[21] 韩业珍.基于变化环境的灌区地下水动态时空变异规律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HAN Yezhen.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regime under variation environment in irrigation area [D].Yanglin:Northwest A&F University,2010.(in Chinese))

[22] 林岚.环境变化条件下松嫩盆地降水入渗补给量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LIN Lan,Study on changes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recharge under condition of variable environment in Songnei Basin [D].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2008.(in Chinese))

[23] 韩冬梅.忻州盆地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与水化学场演化模拟[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HAN Dongmei,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and modeling of hydrogeochemical evolution in Xinzhou Basin,China [D].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7.(in Chinese))

[24] 郎超.喀斯特地下水文系统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特征[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Lang Yuncha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ycling of substances in Karstic ground water system:A case study from Guiyang and Zunyi Cities,China [D].Beijing: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5.(in Chinese))

[25] 叶玉玲.胶州湾周边地下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营养盐输送[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YE Yuling,Groundwater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s discharge into Jiaozhou Bay from Ambient Areas [D].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6.(in Chinese))

[26] 章光新,邓伟,何岩,等.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J].水科学进展,2006,17(1):2027.(ZHANG Guangxin, DENG Wei,HE Yan,et al.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laws of groundwater in Songnen Plain,Northeast China [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6,17(1):2027.(in Chinese))

[27] Zhang H,Hiscock K M.Modelling the effect of forest cover in mitigating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A case study of the Sherwood Sandstone aquifer in the East Midlands,UK [J].Journal Hydrology,2011,399(3):212225.

水循环特征篇7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规律;趋势分析

IPCC第四次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明确指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明显增大,使得近100年来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74℃,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全球大幅度气候变暖,势必导致降水量的异常变化,而降水量异常变化是农业灾害(农业干旱、暴雨)的主要原因,将对农业产生深刻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已做了较多的研究。通过对镇平县近5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便科学利用当地降水资源,提高人们对降水量变化的应变能力,进而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1.研究区概况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东依卧龙区、南毗邓州市、西接内乡县、北连南召县,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山脉东延,伏牛山地质带中,南阳盆地西北侧,兼南北气候之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东经111°58''-112°25'',北纬32°51''-33°21'',平均海拔高度在130-1100m,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94万人。

2.资料与方法

资料取自镇平县气象观测站1960年-2010年的观测值,选取平均降水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的主要方法有: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变换等方法。

3.镇平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镇平县降水量空间分布总特征是:从北部山区向南部平原递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600~800mm。北部山区二龙、高丘、老庄等乡镇海拔200m以上的山区,年雨量为800-1100mm,为镇平县多雨区;由于地形的地力抬升作用,暖湿气流遇山地极易成云致雨,致使山地降水量普遍多于川谷,如北顶、四山、老庄等,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达1000mm以上。南部平原地区降水量相对偏少,中部地区属过渡地段。

4.降水量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4.1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特征

50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镇平县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09.4mm,近51年来,镇平县降水量距平呈波动趋势。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降水降水变化每6年为一个变化周期(丰水期和枯水期),90年代变化剧烈为旱1年涝1年自然灾害频发阶段,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极易出现极端偏少或偏多年份,使得镇平县极端旱、涝等事件更加突出。

4.2季节降水量变化特征

4.2.1春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镇平县春季的平均降水量为139.5mm,而南阳春季平均降水量为156.6mm,比南阳偏少10.9%,相比之下镇平县春季降水略有不足,春旱时有发生。从资料可见,历年春季自然降水总体上看变化不是太明显,距平呈波动趋势。近51年中,春季降水1991年最多,季雨量达244.0mm;2001年最少,季雨量仅10.3mm。春季降水量年际间的振幅较大,1963年降水量仅45.3mm,比平均值偏少67%,而1964年降水量达236.5mm,比平均值偏多1倍多。春季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周期震荡,准25年及小尺度3~5年上的周期震荡非常明显。春季降水经历了少一多一少一多一少一多6个循环交替。1962年以前降水偏少,1963年-l969年降水偏多,1970年-1981年降水偏少,1982年-1989年降水偏多,1990-1994年降水偏少,1995-2004年降水偏多,2005年以后降水偏少,而2005年以后等值线还没有闭合,说明2008年后一段时间降水将会偏少,近年来经常出现冬春连旱现象。在3~5年的小尺度上,春季降水经历了少一多一少一多等15个循环交替,有更多的降水偏多期和偏少期的循环交替。

4.2.2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镇平县夏季的平均降水量为381.4mm,占全年降水的52%以上。其阶段趋势变化特点不太明显,平稳递减。夏季降水量在1985年以后异常偏多的年份仅有4年,而异常偏少的年份则明显增多,这种变化特征说明夏季极端洪涝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减少但如果出现即为大涝,在2010年7.23特大暴雨灾害中镇平县损失多达1.3亿元,发生严重伏旱的概率在增加。

夏季降水有准15年周期,夏季降水经历了多一少一多一少一多一少一多7个循环交替;在35年时间尺度上,夏季降水经历了少一多一少一多等l6个循环交替;在等值线图的底部小时间尺度上,则有更多的相对多雨期和少雨期的循环交替。可见,夏季降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比常年偏多,夏季降水的增多势必影响到全年的降水。

4.2.3秋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53.4mm,而南阳秋季平均降水为163.7mm,相差了10.3mm,在南阳属偏少县。从资料可见,近51年来镇平县秋季降水也呈波动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在2000年以前降水量异常偏少的年份大于偏多的年份,这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尤为明显。秋季降水的周期不显著,期间秋季降水经历了多一少一多3个循环交替,1960年-1975年以及2000年以后2个时期降水偏多,1975年~2000年降水偏少,其中1985年降水比常年偏多;3~5年时问尺度的周期震荡从1965年-2005年都较活跃,存在降水较多和较少的循环交替。

4.2.4冬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镇平县冬季降水以液态-固体混合形式降落。冬季平均降水量为35.1mm,年际间变化明显。从资料分析,可以把冬季降水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为降水偏s少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为降水偏多期,进入2l世纪后降水则普遍偏少。近51年中冬季降水1990年最多,季降水量达82.4mm;2010年最少,季降水量仅9mm。冬季降水的周期也不显著。1980年以前以及2000年以后降水偏少,1980年-2000年降水偏多;3-5年时问尺度的周期变化存在少一多等12个周期震荡。

5.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

分析表明,近51年来镇平县年降水量基本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准l2年周期振荡比较显著。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的多雨期,60-80年代后期的少雨期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又一少雨期,反映了该地区年降水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山西省年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初步估计未来10年左右,镇平县将进入少雨期,少雨期之后,将可能逐步转入下一个多雨期。

6.结论

分析的局部化特性可展现降水时间序列的精细结构,为分析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等农业生产关键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镇平县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既受天气系统的制约,叉受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造成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盆地到高山递增。近51年来,镇平县降水量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 [科]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2003,11(1).

[2]余剑莉.统计天气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3]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教研室编.天气分析和预报[M].科学出版社,1978.9.

[4]施能,陈家其,屠其璞.中国近100年来4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1995.

[5]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气象出版社,1979.

[6]任健美,尤莉,高建峰,王尚义.鄂尔多斯高原近40a气候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05.

水循环特征篇8

关键字: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已势在必行。

一、生态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

二、生态经济的特征

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具有以下特征:

(一)协调性特征

协调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二)系统性特征

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三)循环性特征

整个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循环,而这种循环也是其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的,在这一点上,外力的作用很是有限,但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干预这种循环的进行,由此也才形成了“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的概念。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生态经济的主要模式

从生态经济的特征可以探索出农村生态经济可以以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态物的效率和氮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强能源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⑴生态规模化模式。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如粮食基地、油料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品基地,规模经营,形成批量。

⑵生态整治模式。对低产田、低洼地、丘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路渠配套,浇灌方便,旱涝保收。

⑶生态改善模式。开展退耕还林,四旁植树,在田地、路边、渠堤、沟坡合理栽植树木,做到林水田结合,乔灌草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结合,建成农林成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多树种生态防护林体系,改善小气候,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⑷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形成饲草、饲料喂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制作沼气,沼液养鱼,沼渣还田的生态良性循环。

⑸生态种植模式。一是实行林、果、粮、药、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纵向空间阳光的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效益。二是实行套种复种,充分利用作物的季节性差异达到能源和土地使用最大化。

⑹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农村规划建设上推广一庭两院生态结构住宅,前院饲养家畜、家禽,发展沼气,后院住宅种花种草,栽植果树,充分利用宅院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仅净化、美化、香化环境,而且增加经济收入。

⑺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在农村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循环经济模式“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池鱼”和“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果(粮食)”模式。

四、结语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才能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推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水循环特征篇9

关键词:沼气发酵 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使农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走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沼气发酵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既能产生洁净的沼气能源,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又能解决农业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

1.2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 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 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

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

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 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 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 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 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 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茵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双莲.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中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2]方淑荣.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与技术,2007,27(2):136~139

[3]张耀文,周喜平,李建忠等.依托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现代农业,2007,(12):156~158

水循环特征篇10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好发于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很高,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不多,在心脏专著中也极少提到该疾病,所以临床上对该病缺乏足够理解和认识。国内除了几个大的心脏中心之外,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基本处于启蒙的阶段,对于该并发症的了解少之又少,而这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和治疗又比较特殊,故有写该类文章之必要。

1 定义

CLS是指体外循环后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渗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组织器官严重水肿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996年Seghaye等定义心脏外科术后CLS为术后48h内发生的非心源性全身水肿,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血压不稳定,必需补充血容量的状态。2001年Stiller等定义心脏术后CLS为术后48h内发生的非心源性全身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体重增加超过10%。

2 发病机理

CLS的发病机理不明,大多认为是心肺转流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后,全身炎性反应,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以及胶体渗透压和静脉压的平衡改变,大量液体渗漏到组织间隙,表现为全身性皮肤粘膜水肿,胸腔渗液,腹腔渗液,尿量少,肺内出现程度不同的水肿,低血氧等,甚至出现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和(或)肾功能衰竭,即为CLS。CLS不是由孤立因素所造成的,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①年龄因素:新生儿和小婴儿对体外循环刺激的反应比成人更剧烈更快速,液体更容易通过毛细血管膜渗到组织,在体外循环后发生微血管蛋白渗漏和全身水肿的危险更高,详细的机理不是很清楚。Larson等[1]认为与成人相比,婴幼儿血液与体外循环非生理性的材料表面接触更多,炎性反应更厉害。儿童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有更明显的补体激活。婴幼儿年龄越小和体外循环时间越长补体激活越明显。Abrahamov等[2]研究了11例新生儿和7 例儿童以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发生CLS的严重程度关系,在新生儿组所有发生CLS特征的患儿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都比较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改变:CPB 期间由于预充液、心肌保护液等的稀释,使血浆白蛋白浓度和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胶体渗透压下降至1.06kPa以下时,肺内渗出将明显增多,而手术后心功能不全也可以使静水压升高,引起肺水肿,当组织间渗出液超过了淋巴回流的能力,液体将在组织间隙积聚,产生水肿[3]。③全身炎性反应:CPB可激活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激肽释放酶连锁系统,并激活白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蛋白酶、氧自由基等,诱发全身炎性反应。Hamada Y等[4]通过测定15例体外循环患者的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证实了体外循环可以引起系统性炎性反应,引起CLS。

Furunaga等[5]的研究证明体外循环时间超过120min组比少于120 min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时间持续更长,且细胞因子IL-6、IL-8的血浆含量更高。Khabar等[6]研究了20例小儿体外循环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后血浆内毒素、TNF、IL-6、IL-8明显升高,TNF和IL-8的升高程度与体外循环时间长短正相关。然而2007年,Tassani P等[7]的临床实验认为CLS与低胶体渗透压、低温及淋巴回流有关,不支持CLS是体外循环全身炎性反应所致。④低温因素:Heltne JK等[8]的实验发现低温体外循环比常温体外循环血管内的液体外渗明显增多。Cavaglia M等[9]用出生10~12天的小羊羔研究体外循环对神经中枢系统的影响,实验发现体外循环引起荧光蛋白渗出,深低温体外循环比常温体外循环渗出严重。⑤静脉引流不畅:体外循环中静脉的引流不畅不但影响有效血液循环灌注,而且往往加重渗出,主要原因在于增加了组织的毛细血管静水压,同时引起内毒素产生增加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在转流中或体外循环结束不久即可出现腹腔渗液、球结膜水肿等[10]。⑥紫绀型心脏病:紫绀患儿体外循环中和体外循环后与术前相比较肯定存在血液稀释。Hovels-Gurich等[11]对10例右向左分流有低氧血症的患儿和10例左向右分流有心衰的患儿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因子(IL-10)水平在术前、术中及术后10天的变化,结果紫绀组术前IL-6水平与术前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呈负相关,体外循环中低氧血症组比非低氧血症组血浆IL-6水平高,而IL-10水平低。⑦补体C4A缺乏:Zhang S等[12]认为CLS是由于补体C4A缺乏引起,用富含补体C4A作为体外循环的预充液明显降低婴幼儿体外循环后CLS的发生。

3 临床表现及诊断

全身CLS临床表现独特,涉及多个重要脏器。早期诊断依据归纳为[13]:①发生在手术后24h之内的非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压进行性下降(如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包压塞、静脉系统回流受阻等);②非出血性胶体用量增加;③全身皮肤粘膜严重水肿、球结膜水肿、眼泪溢出增多呈血浆样、体重增加、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④低氧血症;⑤X线胸片示肺内呈间质渗出性改变;⑥实验室检查示血浆蛋白降低。

4 预防措施

预防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可能的发病机理和存在的危险因素。①超滤:研究证实超滤技术可以移走体内积聚的多余的水分及带走一些炎性介质。 Sever K等[14]认为改良的连续超滤优于传统的超滤方法。②减少炎症反应:药物有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抑肽酶和乌司他丁;装置有膜式氧合器,由于它减少了直接的气血相接触,因而减弱了补体的激活途径,减轻了炎症反应,尤其体外循环时间超过2h,应用膜式氧合器的好处更加明显。肝素涂抹装置可以减少补体的激活、抑制白细胞的激活、减少血小板粘附、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致炎因子释放。用去白细胞装置去除白细胞后,可减少氧自由基介导的肺损伤,并可防止心功能衰竭。有研究发现[15] ,体外循环后将已清除白细胞的机器血重新输入病人体内,能改善肺的交换功能。还有研究发现术中用血细胞分离器去除白细胞和血小板,可明显减少氧储备能力低下和长时间体外循环后病人肺功能衰竭的发生。③其他:选择合适的静脉引流管保证静脉的充分引流,合理预充,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等。

5 临床治疗方法

CLS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处理仅是有效提高动脉充盈压、改善低血氧、减轻渗漏程度等。国内阜外医院比较详细的临床处理经验包括①~⑧[13]:①首先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低心输出量综合征。②快速增加胶体入量,提高充盈压及中心静脉压,待血压正常后逐渐减少胶体入量并维持直至渗漏减轻。③增加儿茶酚胺用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 支持循环。④低血氧时,提高机械通气的吸入氧浓度,维持PaO2在13.3~19.95kPa,增加呼吸末正压(PEEP)0.80~1.06kPa,延长吸气时间>0.65s。⑤中至大量胸腹腔积液时,及时抽出或放置引流管,并随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有否心包渗液。⑥渗漏期间,需维持血浆总蛋白>7mmol/L,白蛋白>415mmol/L,血红蛋白120~140g/L。⑦当循环稳定,每天尿量>2ml/kg时,尽量将动脉充盈压控制在略低水平。⑧应用激素、地塞米松每天0.5~1.0mg/kg。⑨近年来治疗上的进展主要是强调腹膜透析和大分子代血浆的运用。渗出较轻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基础上早期应加强利尿的治疗。对于严重CLS的患儿,早期的利尿容易造成血管内容量的波动,加重循环的不平稳,利尿效果不好者,尽早安置腹膜透析管。Stromberg等[16]报道的一组病例,积极的腹膜透析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大量研究证明[17,18],血浆白蛋白用于CLS 时,可以从毛细血管内漏出,输入后在体内再分布,故有学者[19]提倡用706代血浆治疗CLS,认为706 代血浆是更有效的药物。Schroth M等[20]的临床实验证明了单剂量静脉输入7.2%的氯化钠溶液和分子量是200ku的6%706代血浆混合液能够有效地抵制水分外渗和改善心肌收缩,他提出这种溶液可能是早期治疗CLS的方法。

6 经验教训

从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科总共出现严重的CLS患者3例,年龄均

参考文献

[1]Larson DF, BowersM, Schechner HW. Neutrophil activat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J]. Perfusion,1996,11(1):21-27.

[2]Abrahamov D, Erez E, Tamariz, et al. Plasm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 is a predictor of the severity of postoperative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in neonates undergo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Pediatr Surg Int,2002,18(1):54-59.

[3]Hoeft A, Kirb H, Mehlhor U, et al. Priming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with human albumin or ringer lactate: effect on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and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J]. Br J Anaesth,1991,66(1):73-80.

[4]Hamada Y, Kawachi K, Tsunooka N, et al. Capillary leakage in cardiac surgery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Asian Cardiovasc Thorac Ann,2004,12(3):193-197.

[5]Furunaga A, Tsuboi H, Itoh H, et al. Significance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Nippon Kyobu Geka Gakkai Zasshi,1996,44(6):790-794.

[6]Khabar KS, BarbaryMA, Khouqeer F, et al. Circulating endotoxin and cytokines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differential correlation with duration of bypass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 [J]. Clin Immunol Immunopathol,1997,85(1):97-103.

[7]Tassani P, Schad H, Schreiber C, et al. Extravasation of albumin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newborns [J]. 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07,21(2):174-178.

[8]Heltne JK, Koller ME, Lund T, et al. Dynamic evaluation of fluid shifts during normothermic and hypotherm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piglets [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0,44(10):1220-1225.

[9]Cavaglia M, Seshadri SG, Marchand JE, et al. Increased transcription factor expression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ssoci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in lambs [J]. Ann Thorac Surg,2004,78(4):1418-1425.

[10]冯正义.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4):384-388.

[11]Hovels-Gurich H, Schumacher K, Vazquez-Jimenez JF, et al. Cytokine balance in infants undergoing cardiac operation [J]. Ann Thorac Surg,2002,73(2):601-608.

[12]Zhang S, Wang S, Li Q, et al. Capillary leak syndrome in children with C4A-deficiency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J]. Lancet,2005,366(9485):556-562.

[13]宫路佳,吴清玉,刘迎龙,等.婴幼儿心脏术后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16(3):176-177.

[14]Sever K, Tansel T, Basaran M, et al. The benefits of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 in pediatric cardiac surgery [J]. Scand Cardiovasc J,2004,38(5):307-311.

[15]Morioka K, Muraoka R, Chiba Y, et al. Leukocyte and p latelet depletion with a blood cell separator: effects on lung injury after cardiac surgery with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6,111(1):45-54.

[16]Stromberg D, Fraser CD Jr, Sorof JM, 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 An adjunct to pediatric postcardiotomy fluid management [J]. Tex Heart Inst J,1997,24(4):269-277.

[17]Cochrane Injuries Group Albumin Reviewers. Human albumin administ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8,317(7153):235-240.

[18]蒋朱明.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白蛋白扩容治疗的局限性[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08-14.第T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