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2-07 18:1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法制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 法律

道德与法律的矛盾是哲学范畴的“二律背反”命题。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及其道德元素的介入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使得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的悖论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成为市场经济常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哲学观念意识新形态。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视角开展全民性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应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观,有着探讨性的理论启示价值和教育实践意义。

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统一

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是事物对立统一关系反映。“二律背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指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以得到论证的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用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缘属性话语。这一用语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尚未广泛建立之前,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边缘而并未常用。道德与法律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命题话语,如何解释这一“两个互相排斥但同样可以得到论证”的社会矛盾命题,就是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用范畴。反映了哲学思维下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是事物发展关系中的对立统一,说明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范畴,而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和教育哲学观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命题。进而说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解析“二律背反”在当下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道德与法律矛盾对立现象,通过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分析和理论论证,就可获得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律之间“二律背反”的对立统一哲学解释。

“拒绝让座”引发道德与法律“二律背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析。

市场经济常态下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二律背反”最为典型的要数“拒绝让座”事件,事件中某城市的一名大学生在公交车上拒绝给孕妇让座,其理由是“上车是投了币的,就算是有老人有孕妇站在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一案例是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产生悖论,道德与法律冲突时哲学上的“二律背反”问题。从认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不违法的事不等于不违德;法律管不到的事道德要管。进而说明,市场经济建设所对应的法制建设可以使中国变得强大,而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建设所对应的道德建设则可以使中国变得更伟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的统一,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提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本原则应以人本原则为逻辑起点,法本原则向人本原则的社会回归,是市场经济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统一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体现。

哲学思维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对应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律观具有一一对应的,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关系,是关于荣的道德与辱的违法关系上的矛盾特殊性对立统一哲学的对应关系。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就是道德与法律一一对应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它充分表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与法律的对立统一哲学观。进而说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对应关系是哲学思维下的基本关系,是开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育时,坚持以“社会为本”转化到具体的、“以人为本”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一认识揭示并证实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构建,即为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的构建。

道德法律哲学观构建的社会认识基点

法制社会如果缺少道德和热情,未来社会将是陌生人的社会。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在谈论“陌生人社会”时指出,法制社会如果缺少道德和热情,未来的社会将是陌生人的社会。这句话绝非危言耸听,它提示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以法制保证和谐为前提,更要以德治促进和谐为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有机和谐统一。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治国方略上讲,紧紧抓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一根本中心不动摇,既要坚持依法制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并举,既要讲法制,又要强调道德关注、道德建设热情。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凝聚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之道德法制文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相对应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就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对应关系的哲学思维观。其核心就是站在经济建设对应的法制建设与社会建设对应的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和有效把握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条件下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关系问题。也就是市场经济状态下社会主义道德的张扬与法律的抑制关系调控、注重和强调的关系处理、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把握、义与利的是非调节、德治与法制的并举等基本关系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元素和荣辱观意识的强化。“拒绝让座”的问题,使得原本不属于违法的问题,成为“二律背反”的、不是法律问题的道德问题。充分说明道德的“立法”问题,即道德底线与法律基点的对接问题,必须是在认识和评价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对接的哲学观念形态问题。因此,在教育观念上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荣与辱意识、是与非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含量,是社会主义道德元素作为消除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催化剂,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念上构建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哲学观的要素。它充分说明,荣辱观是道德与法律基本关系一一对应与应和,是道德与法律的哲学统一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建设,就是社会主义现代道德“立法”的启示。

道德法律哲学统一观的构建路径

深化荣辱观教育。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道德法律哲学观的基本对应关系可知,实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开展并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对立统一哲学观的教育,亦即为道德与法律统一观教育,揭示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念形态就是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统一观念形态的存在。说明进行道德与法律哲学统一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哲学观的构建。因此,开展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和法制教育建设,实施以德治国和依法制国方略,要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观念体系教育逻辑依次展开,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涉及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形成稳定的德治观和法制观,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主渠道。

篇2

论文摘要:现在我国教师道德面临极大的困境,教师道德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道德平庸和教师道德建设究竟走向何方?对于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清现存的教师道德困境,为困境的解除提供借鉴。

一、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教师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师伦理学主要是一门关于教师道德的学间。教师道德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体道德要求的总和。

教师道德至少包含着两个层面:教师作为人的道德和教师作为教师的道德,也就是教师个体道德(德性)和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这两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者是后者构成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包含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那么,教师德性究竟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又是什么?两者是什么关系?

(一)教师德性

“德”同“得”,有获得和把握之意。“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到,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中,“性”处于最高位置。在西方哲学中,德性也备受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应的位置。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心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体的人格品质,具有稳定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那么,教师德性就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德性在教师这一特殊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实现。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取的个人品质。教师德性是内在的,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育实践对教师来说,既是为完成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的付出,同时又是个人各种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生命历程之组成,是获得与满足的统一。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对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实现这些道德要求是从事这一职业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职业道德也就是对整个教师群体,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属于一种职业规范,是对教师职业的约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得以成立的‘个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少包含三个基本层面:教师道德“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违反教师道德规范的“制裁”,也就是人们对教师提出的道德标准,根据这些道德标准对教师提出相应的道德要求,对违反这些要求又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性措施。

(三)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1.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两者有着先天的联系。前者构成了后者的根基,而后者是前者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尽管在教师职业共同体的意义上说,教师规范具有优先性,但是从教师人格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层面来说,教师的人格道德却具有优先性,“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德性高尚的教师当然会成为一个惜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反过来说,一个不能够惜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至少是一个人格德性有欠缺的教师。

2.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教师德性是教师个体自身的道德自觉,是个体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是普遍性的要求,是教师团体道德。个体道德和团体道德是传统伦理学和现代伦理学关注视域的分野,传统伦理学关注个人道德的完善,更多地思考关于个人的道德规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体伦理学,它虽然也强调社会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关注的还是关系中的个体;而现代伦理学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组织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更多地将一个团体、一个共同体作为道德考量的对象,探讨一个团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团体中的人的相互依存性,这与现实社会中要求行业规范和集团规范的趋向相吻合。教师德性作为个人道德是自我追求的结果,是一种私人道德,是间接性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直接的教育性道德,直接涉及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它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其次,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不同。教师德性的约束机制是道德自律,因为,教师的德性在相当意义上可以还原为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必定是出于必然的、普遍的、自愿的,即教师自愿选择去做符合德性的事情,才具有德性的品质。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则来自于外部,不遵守规范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不论个体是否愿意,个体都毫无余地地必须服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再次,教师德性的目标是追求卓越,教师职业道德则追求基本的秩序。个人的德性预示着个人人格的卓越和高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目标则是建立最基本的秩序。

三、教师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上和教育界对教师道德问题十分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人民教师道德出现了问题,人们指责教师的道德水平大不如前,责任感不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对学生缺乏爱心等等。确实,我国的教师道德面临着困境,教师的道德水平受到普遍质疑,教师的道德失范现象时见报端。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教师个人,或归咎于教师法律法规,而应该合理反思,探寻教师道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当前,我国教师道德确实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这个困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道德平庸,二是教师道德失范。这两个间题说到底,就是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问题,用教师德性代替教师职业道德去要求教师群体,会导致教师职业上的焦虑,心理上的道德负担。同样,用教师职业道德代替教师德性来约束教师,则使教师安于履行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而放弃对教师高尚美德的追求,不利于教师德性的提升和完满。

(一)教师道德平庸问题

社会上和教育界人士都在抱怨说,现在的教师不如以前的教师素质高,道德水平有所下降,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为师的样子,古时先贤圣师的高尚品格在他们身上完全丧失。说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身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疲于教学等等,这其实就是教师道德平庸问题。

进人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之后,人们需要对教育这一事业进行制度性的设计,教育由非正式形态进人正式形态,即制度化形态。所谓制度化就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意味着规范化、有序化,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制度体系的完备。教育制度化过程中,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严密的制度规定,对于教师这一重要部分更是不例外。现代社会对所有的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普遍一致的要求,并进而确立其基本的惩罚措施,就这样,教师职业道德诞生了。最初,社会试图用原来的个别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标准来要求全体教师,但是,这些高尚的道德很难让所有的教师达到,这样看来大部分教师都是不合格的,这样底线道德就应运而生。

现在我们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一种教师底线道德,只要不突破这条道德底线,大部分教师的行为就可以说是道德的行为。教师底线道德是相对于传统道德而言的,传统道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英道德、圣人道德,这种道德具有很高的标准。作为底线道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大部分从事教育职业的人都能达到的一种群体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失去了古代先贤圣师给教师道德留下的光环,教师在这些道德规范面前成了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教师不再追求个体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满。这样就出现了社会上普遍的对教师的成见,就像人们所看到的一样,教师这一职业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是谋生的手段,社会对教师职业丧失了神秘感,从事教职的教师也不再有幸福感和实现感。这种生存状态导致教师“八小时”心态、“完成任务”的心态、“只要不出事就好”心态,这些心态就像底线道德一样,是消极的、颓废的,长此下去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不仅危及教育,危及教师的道德,而且会危及整个社会的道德。

这样,教师底线道德就成了约束教师行为的惟一因素,现代社会为了维持预定的秩序,达到预想的和谐,将教师个体的道德放逐到私人领域,即不论你个人德性是怎样的,只要你能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道德平庸就是对教师作为人的个体道德的忽略导致的后果。

(二)教师道德失范

除了教师道德平庸之外,教师道德失范现象也是现在教师道德问题之一,而且社会上大量存在。市场利益的经济驱动特点诱发了一些教师的“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朝着利益关系趋势发展,教师特别关心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好的,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影响教师前途的学生,则受到教师的蔑视和贬低,甚至暴力相加。还有教师利用家长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形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做出各种对学生不公平的待遇,利用家长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上面讨论了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要受到制度和法律的相应制裁。但是,面对制度和法律的严厉惩罚,为什么教师道德失范事件还频繁发生呢?笔者认为,教师道德失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包括教师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教育制度问题,还有社会风气问题等等。但是,应该说,教师道德失范与教师德性的缺失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群体公共生活中道德底线的悟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仰赖于属于私人领域的教师的个人德性,而教师德性问题又因为是属于私人领域,而被认为纯粹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很少被人们关注,长期受到忽略,这是教师道德失范现象时常发生,道德底线失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面对教师道德问题的探讨和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个体道德,即教师德性问题十分重要,教师职业道德是约束教师行为的外在因素,而教师德性却是保障教师道德的内部因素。虽然教育研究者都能意识到教师道德的这两个层面,但在实际的研究论述中,往往因追求教师道德的特殊性的习惯思维而淡化对教师个体道德的关注,这恰恰是舍本逐末。另外,一谈到教师道德问题,人们往往关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方面,对教师德性的关注不够,现代社会用规则伦理取代美德伦理就是对道德和人的忽略和误解。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提高对教师德性关注程度,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自我道德,提升个人德性品位的积极性。教师德性建设和教师德性的提升对我国教育事业意义重大。

四、教师德性建设的价值

师德建设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同时也包括教师个体的德性完善,教师个体道德的建构和完善具有利己利他的双重价值。

首先,教师德性的完满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的获得“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能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获得教育的内在利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内在利益是任何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具有的,获得这种内在利益是教师独特的精神享受,教师从中还可以获得职业的幸福感,这种从学生那里传达出来的幸福感是“幸福+幸福”,是双倍的幸福。困拥有教师德性就必然可使教师获得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利益—一种完完全全精神的东西。拥有教师德性就会产生一种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内省意识和责任感。也可以获得对教师本身而言的一种高尚感。比如,学生学习的进步、教育实验的成功、新的教学方法的发现和运用,这些都能给教师带来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教师的自我实现。

可见,教师德性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充实自己,发现生活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教师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是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它有助于教师明晰教育工作的意义。

其次,教师德性的获得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影响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是教师做了什么。教师的身体力行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有德性的教师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把学生教好是教师发自内部德性的迫切需求,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这种内在的巨大需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在教育中表现出的伟大师德和师魂,会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带来莫大的鼓舞和感化,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专门的课堂教学所没有的。这会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篇3

“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教育口号浮于形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都是一带而过。很多学校是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渗透到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偏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未成年人,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导,增强德育在当前的价值和作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文化思想,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进取的社会精神。2.改革思想道德教育体制,采用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和失德惩戒体制,落实思想道德教育实质。根据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改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从而制定新的德育标准、考核制度,让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熠熠生辉,进而使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和失德惩戒制度,来制约和管理未成年人不合理的德育行为。失德惩戒标准的制定是对未成年人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管理行为,虽然是强制性管理,但是却能保证未成年人在心理上完全能够接受,能对未成年人在失德这一问题上起到教育和制约的作用。充分开发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当前形势下、良好的社会背景下,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关系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国家的稳定。只要形成良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循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制度,就能开创良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新体制:(1)开发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潜在功能,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开辟出一片良好的新天地。(2)开发亲情教育的功能。人们要转变重学习轻德育的教育观念,更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3)开发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是未成年人汲取知识的摇篮,不仅是学习的专业场所,更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环境。3.总结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采取多方面的渠道,从身心、社会实践、知识理论等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促进未成年人全身心的发展。(1)让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提高未成年人依法保护自己的能力。(2)让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得到增强,使未成年人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3)让公民社会意识观念得到增强,最终使未成年人知道并深入的了解公民的责任和义务。(4)让未成年人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师德评价;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作为生产力已经不再局限在某些新兴领域,而是更多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其基础性与先导性的特质变得更加突出。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与知识创新的双重重任,自身的道德修养直接决定了其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制约着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教师全面发展的根本,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师德,是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的反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高校教师在本职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爱岗敬业

这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是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政治素质。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同时,应该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真正融入学生群体,走进学生生活,体会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真对待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在生活上提供帮助,在学业上大力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人为本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教育“以人为本”就成为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方针。对于教育的“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以学生为本”,虽然在教育管理学角度,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处于实际教学管理活动的终端,但教育的“以人为本”并不仅仅单纯确立了学生的完全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从个体出发,理解自身的感受,进而体会他人的情感与想法,通过自我认知,达到对他人的认知,进而达到对社会的认知,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教育的“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二一六年第三期人为本”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由教育的主客体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进行调整;打破统一的培养与发展模式,坚持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特色地发展,取长补短,才能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从而取得成功。

3.为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若想尽职尽责履行教师职责,成为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必须要为人师表,做到言传身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坚持自身的道德底线,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要自觉遵守《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践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要树立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积极工作,安于平凡,一心一意致力于党和国家教育事业。

4.严谨治学

高校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补充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出基本理论深厚,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学生。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校教师的师德主流都比较好,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师德体系,少数高校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整体师德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思想淡薄,价值观念失衡

受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一些高校教师逐渐放松了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只重视业务工作,根本不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不学习、不关心,也不了解。造成一些高校教师集体观念淡薄、利己主义思想滋长,个别教师常常找借口逃避集体政治学习、缺席例会、推托集体活动,这种价值观念的失衡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道德行为,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重教书轻育人,缺乏师表形象

一些高校教师身在其位,无心施教,不精心备课,对教学的内容、方法缺少创新精神,授课内容更新不及时。有的教师虽然能完成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教书的职责,但并不能达到育人的高层次境界。有的教师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与学生沟通交流极少,以“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对待育人工作,这样的工作方法很难使自身融入学生当中,也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向,造成了不能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抓住要害解决问题。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缺乏师表形象。有的言行不一,不能严肃执教;有的个人仪表不整,举止粗俗;有的不严格执行考纪考风;有的与同事之间缺乏相互尊重。种种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行为都必将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

3.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行为不端

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学术责任。但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一些教师严重缺乏正确的科研动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造成学术功利化的后果。少数教师为了评奖、晋升职称或者申报学位点,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踏踏实实地搞科研,而是把心思花在弄虚作假上,要么伪造篡改数据,要么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这种学术功利化、不诚信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而制约人才培养机制。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外在客观原因和内在主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入,导致一些教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沉迷于金钱、物质享受。社会多元化的冲击已经使部分教师的道德与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混淆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过分满足物欲的区别。有些教师将社会不良风气带入校园,甚至带进课堂,对学生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种功利主义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削弱了主流价值观中的奉献精神。

2.高校管理层面

长期以来,高校对师德建设缺乏政策导向,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措施,导致一些高校出现了“重业务、轻道德”“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高校在引进教师后,把教学和科研当成评价教师的标准,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养,这种“重才轻德”的政策导向,直接导致教师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另外,高校缺少一套系统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现行的评价标准缺乏理性指标,导致在师德考核时,流于形式,未把师德作为与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同等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师德评价体系中。同时,有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师德评价体系,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未能对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作用。

3.教师层面

少数高校教师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培养师德修养自觉性的问题,平时不重视对职业道德的修养培育,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仅仅将教师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上产生的影响,对其师德的追求被对一些物质利益的追求所替代。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学历高,自然就受人尊重、受到重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少数教师片面强调学历,强调科研,却忽视师德。部分教师在工作之前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道德培训,仅靠内容有限的岗前培训不能够将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于心,也很难使他们职业道德外化于形。

四、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立体的工程,需要社会、国家、政府、高校从多方面出发,多层面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同时,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还需要教师个人主动、积极地加强对自身师德修养的培育,从而实现师德与专业技能的双提高。

1.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法律规范体系,是从制度层面上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师德建设自身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措施加以保障,比如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学术规范》等法律与规范,作为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保障。同时,要将师德建设纳入高校规划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师德规范,使高校的师德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健全师德评价体系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环节,同时也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体系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参考作用。建立健全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是高校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衡量指标,既要体现出教师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又能使教师的个人价值和利益得到实现;既可以把师德评价充分体现出来,又要与教师晋升职称、评聘岗位等利益机制相结合,使教师从主观上重视对自身职业道德的提升与完善,实现师德评价体系的实效性。

3.加强师德教育培训严格高校教师的入职培训,增强培训的务实性,可以采用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师德培训交流,使师德深深植根于教师心中。加强监督师德教育的实施效果,可以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将师德实践引入到考查环节当中,使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规范教师行为和育人观念的培训和辅导,设立相应的时间段,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4.加强自身师德修养要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需要职业道德的成长与提升;要将师德教育融入知识教育当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反思教学过程,激发工作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反思、体验、慎独、领悟;在个人言行方面,要尊重师德与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形成具有高度自律和道德标准的职业道德与个人品格;在日常工作中,要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做到自尊自省自警自励,实现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高,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追求与师德成长的完美结合。

作者:金雪莹 金守强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工会干校

参考文献:

〔1〕刘宇.当前我国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4,(6):45-47.

〔2〕陆岩.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裴跃进.教师品质修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必须“依法治校”,通过法律来规范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为;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必须“以德治校”,以其思想感召和道德教化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德治是治校的基础,法治是治校的保障,“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市场济济条件下高等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要求。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十六”大总结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来说,坚持“法治”,即依法治校,坚持“德治”,即以德治校,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二者分别的深刻内涵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彼此间的关系又如何,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高等学校“法治”的内涵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充分说明,高等学校是独立的法人,具有自身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政府依法管理高校和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原则、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称,是新时期推进依法治教、深化高教改革、加快高教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高等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依法行政,高等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牢记办学宗旨,自觉的依法治校、依法行政,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一)高等学校自身的法律地位,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前提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含义,就是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学校。它包括:高等学校的办学权必须依法取得,高等学校的办学权必须依法行使,高等学校行使办学权必须接受法律监督,高等学校违法办学、滥用办学权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由此可以看出,高等学校自身已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独具法人资格,具有自身的法律地位,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必须依法治校。

(二)高等学校校长,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关键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校长全面负责本校的教育、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依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拟订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藉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拟订和执行年度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以及行使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高等学校校长的法律水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因此,高等学校校长是高等学校“法治”的“形象大使”,是依法治校的关键。

(三)认识、协调和处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的法律关系,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核心 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内容,涉及学生、教师和学校等三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学生、教师作为学校法律关系的主体,分别享有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和其他公民权。学校与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已经依法形成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要求日趋强烈。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仅用政策和道德来治理学校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受到极大地冲击。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调整、规范和处置。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的法律主体地位,必须理顺各方的法律关系,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依法处理和协调各方的关系,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核心。

(四)学校制度建设,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组织保证 依法明确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才能确保依法治校的内部环境。首先,要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制定学校章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责、权、利,科学制定校党委会、校长办公室、党政联系会、校务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做到责、权、利的统一,从领导层面上加强制度建设。同时,还必须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章立制。如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学校内部申诉制度。通过制度强化管理,理顺关系,完善机制,使制度建设成为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组织保证。

5、大力加强师生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制宣传教育,是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基础 在法制环境下,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行为内容。作为法律主体的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必须自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在师生中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加大《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师生深刻把握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内涵和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设立专门的法制工作机构或聘请法律顾问,负责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合同及相关的法律文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和管理,协调、处理校内教师和学生的申诉,代表学校处理各类诉讼与非诉讼法律事务。不断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为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高等学校“德治”的内涵

我国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历史表明,“大德之行,必有大治”,道德建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从来都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基地,更是道德传承的桥梁和纽带。高等学校的“德治”,是师生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的总称。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含义,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高尚的道德育人和管理学校。实现以德治校,就是要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并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不断培育和提升高校的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是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组织保证 孔子说:“为政以德”。德为权之灵魂,权为德之体现。中国传统德治的积极内涵,就是对于“治者”的德行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执政党和党的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高校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自身的道德建设是以德治校的根本所在。它主要体现在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政策水平、人格魅力等方面。高校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是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否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是否坚持名节,守住清廉,执政为公,立教为民,便成为师生判断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道德水平、道德感召力的标志。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必须努力培育和提升自身的道德凝聚力,以高尚的品格、突出的业绩、无私的情怀、实施有效的领导,作为以德治校的楷模和道德建设的典范,带领广大教职工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学生形成和发展社会人的思想、心理、能力等方面,教师起主导作用、示范作用。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坚持教书育人,通过为人师表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谆谆的道德教化;二是端正自身的学术品质,既提倡学术自由,但又强调学术道德,展现良好的师德风范,博学为师,德高为范。高等学校教师必须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情操浸润青年学生崇德尚美的心灵,从而凝聚起青年学生的道德力量,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使高等学校教师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知识传承、道德传承的典范。

(三)青年学生的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是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基础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培养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基点是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高等学校学生道德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结合高等学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制定出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要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学生道德实践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关心道德建设,支持道德建设,参与道德建设的巨大热情,有力地推动高等学校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公众承诺。因此,青年学生的道德建设,的确是高等学校以德治校的基础。

三、高等学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篇6

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 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 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 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 素质化”的程度。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 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 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 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 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 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 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 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 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它不是 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 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 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 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 ,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 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 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 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 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优化外部条件 促使道德内化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 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 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 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 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 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促进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很多,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由于道德内化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关键。下面我们仍以 “知——情——意”系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为线索,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研究教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 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 ”的层次。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 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 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 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 结经验教训。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 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原来的决定,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看,自制是比自省更为高级的心理活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自制是外部控制信息(各种道德准则)经内化而成为自身内部系统的控制信息(即坚 定的道德信念),发挥导向、调控、维持的作用。而自省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和重新调控,为以后 的行为输入(或强化)新的信息。所以自省和自控是主体系统自我控制在不同阶段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循环交替进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就能不断地强化控制信息,不断地增强自制力。强化控制信息 还可以采取外界提示法,比如设座右铭、挂“制怒”牌、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 、主导的地位。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 制自己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 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 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 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四、交往和实践的磨炼是思想道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 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4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 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作深入全面的探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 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 的估计和准备。

首先,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社 团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

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 作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正如陶西平同志所分析的,“想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所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 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陶西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2〕上海教委师资处:《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专辑》

篇7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认为教育中“唯智主义”倾向、学校德育中忽视道德学习个体主体性的做法、以及德育管理中的量化泛化现象,是造成中小学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提高德育效果的一些基本对策。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受教育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是灵魂,是一切言行的指导。“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德育。“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总是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当前,各中小学普遍重视道德教育,但令教育工作者头痛的是,学校对德育投入高但产出低,学校德育明显出现低效和疲软状态,这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焦虑。面对现实的德育状况,教育工作者总是抱怨: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侵蚀,使学生的道德状况江河日下。当笔者认真总结和研究它的时候,却发现社会变革和社会环境固然是影响学生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作为实施德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才是学生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

一、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主义”

由于国际国内科技更新和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展现的知识、人才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外在功能,即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而且社会在评判和选拔这些人才时也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前的学校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主义”倾向,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旧格局并没有被打破,许多中小学仍然是“轰轰烈烈地宣传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应试教育”,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且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估某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于是学校中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是软指标,智育是硬指标,体育是实指标,美育是没指标,劳动教育是附加指标。”凡此种种,这些轻视乃至抛弃德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为必然会导致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低效和疲软。

其实,德育和智育乃至其他各方面的教育都是互相统一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开创了我国教育史的仁知统一论的优良传统。他曾说:“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很强调仁德对心智的影响,他认为“择不处仁,焉得智?《淮南子》更明确地指出:“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于智。仁以为质,智以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仁可以规定智的活动,智可以表现仁的本质;仁智统一,这是人性所必备的。董仲舒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仁智统一论阐述得尤为鞭辟人里。他认为,一个人没有仁,只有智,就犹如“狂而操利兵”,会干出坏事来;同样,没有智,只有仁,也会如“迷而乘良马”,达不到目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德智统一所作的论述具有辨证的色彩,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就是说,在教育上主张把德育和智育统一起来,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西方,现代认知学派主张人的道德判断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的,他们坚持德智统一论,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其认知发展进程中找到依据。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会在其中显现出一定的阶段;道德发展同思维发展一样,在它们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也会揭示出阶段性的特点。皮亚杰审慎地但却很明确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是与儿童的智慧的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据此,在教育中,为了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就应当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此德智统一,才能相得益彰。

德智统一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人的道德判断水平与智力水平也会成正比。就是说,人们的智力水平越高,其道德判断水平也会越高;反之,一个愚昧落后的人,是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品德行为的。其二,道德进步与科技发展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道德的进步是不矛盾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物质基础,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享受物质的同时也享受着丰富的精神文明生活。科技发展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会日益提高,人们高尚品德的形成与健康心理的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道德进步又会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三,人的素质具有整体性,各种素质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人的素质是由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组成的。德育的任务主要在于培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而智育的任务则主要是提升人们的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与发展智力。德智统一论实质上是要求除身体素质以外的其他素质的统一发展和提高。

二、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而且也体现在道德教育方面。当今学校德育低效和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有很多方面忽视了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这种忽视个体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出于认识上的狭隘和功利,把德育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与防范;(2)德育目标设定得空泛,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因而缺少应有的号召力;(3)无视德育的内化性,把道德学习个体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强调灌输而轻启发;(4)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却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这些做法有可能造成这样的一些消极后果:一是我们的教育造就的多是一些惟命是从、唯唯诺诺,缺乏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社会公民;二是造就出阳奉阴违、言行不一、双重人格的伪君子;三是造就出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学校教育中所灌输的内容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距甚远,在学校中所接受的价值与态度根本无法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所受的教育是“善意的欺骗”,单纯而浪漫的理想破灭了,本来靠说教和灌输建立起来的、显得很脆弱的价值体系彻底坍塌了。

所谓主体性,就是把人作为本体,是从人本体的角度来理解人的主体性,把主体性看作是人之为人的独立的、积极的、自主的、自由的认识和行为的方式。主体性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主体性的人是自尊、自立、自强、自律的人,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清醒的认识,有高昂的人世精神,是自我意识的高度觉醒,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这种人有自我教育、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施展才华;志向高远,豁达开朗,宽容大度;富有创造性,决不僵化保守;热爱真理,坚持真理,一身正气,卓然而立;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主体性的人对自身而言,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对他人和社会而言不仅要适应,而且积极努力,做出贡献。有主体性的人是大写的人,对主体性的呼唤,就是对真正人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倡导主体性教育,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是有主体性的,但这种主体性是需要发展的。同时意味着教育者也是有主体性的,虽然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加完善、发展水平更高,但并不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动和被动的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受教育者是主体存在物,是从自身本体的角度来对待外界所给予他的影响的。无论教育者的主体性还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它们都是“交复主体性”或“主体间性”。因此,主体性教育也就是教育者在师生主体之间互相作用中进行启发、展现、引导,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过程。

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应该充分地发展道德学习个体的主体性,让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并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的道德人格,换句话说就是处事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著、敢于担待的道德人格。德育中注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培养,可以摒弃德育中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单一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忽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成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我们高举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以往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和批判,扭转学校中道德教育低效和疲软的被动局面,使道德教育与时展的主旋律相一致。

三、德育管理中的量化泛化

目前,各中小学都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中,逐渐发展为以数量化为突出标志的精细化的管理,出现了量化泛化的趋势。在教师的管理中实行教学质量量化、出勤量化、工作量量化和科研成果量化,量化的数据就成为教师报酬与奖惩升降的根本依据。在对学生的德育管理中也把量化作为主要手段,量化成为学校德育管理的一大法宝和主要表征。针对德育管理中量化泛化趋势,笔者不禁要问:量化的管理手段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的过程中真的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量化的数据真能客观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并能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毋庸置疑,数量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是管理史上的一次飞跃和革命。传统的经验管理靠的是经验和感觉,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能理性地审视、把握和控制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而数量化则不同,它是去蔽的使真理显现的形式,具有精确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它能把管理过程中的所有要素和变量用数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管理者可以从理性和计量的角度,科学地分析和控制管理过程,这不能不说是管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次革命发端于泰罗的科学管理,他的砌砖实验、搬铁块实验以及铲掘实验都是运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具体的工人劳动量,然后以此为基数,对工人的德成的关键是学生要把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素质,成为一种与个体生命同在的、不受任何外在功利影响的观念。只有在这样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支撑下的学生才可能会在任何情况下把内化了的道德要求外化。由此,我们可得出,德育管理不能光靠这种简单的量化,而应该努力地在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正确地引导、促进学生道德内化方面下功夫才行。

四、提高德育效果的基本对策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低效和疲软的原因,大致是指导思想上的不重视和德育过程中的方法失当造成的。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是要转变旧有观念,让所有教育者都重视德育,关心学生的品行,那么寻找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就不是难事了。

首先,树立大德育观。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潮流中,市场经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德育不能拘泥于课堂和狭隘的思维中,必须站得更高,形成德育的社会观,从我们所处时代的大背景上去考虑和认识,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中加以探索,注重德育的多元化、动态化、社会化和立体化。

学校德育要遵照学生的心理特点,按规律办事,把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和自己的认识结合起来,变成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在学校的德育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的把它看作是某些老师的事情。应该树立全新的观念,即所有的教职工都是德育的工作者,全校的师生要共同地参与到其中。要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把学生所学的内容都和德育挂钩,把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作为一种德育课堂,抓住一切时机,无时无刻地全面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教育,事事都有德育的大环境。

其次,构建多元化德育网络。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如何加强德育?单纯地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都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在大教育的前提下,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会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德育薄弱的现状,最终达到被管理者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实现教育工作的最优化。具体为:

上好思想品德课。制定有效的思品课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研讨德育的方法,使课堂气氛活泼、生动、有效。还可以创办团校和业余党校,开展党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政治教育的课堂。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一种优雅、怡人、向上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可以成立“学生心理辅导指导小组”,设立“心理热线”信箱,召开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请有关的专家上心理教育课,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的能力。大力开展总结评比和表彰先进的活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活动。坚持军训和军事夏令营的活动,培养学生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以及英勇、顽强、爱国的高尚情操。

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学校可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与联合,在社区的指导下,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人到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再次,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德育管理者基本素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之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建立四级管理制度,即学校德育管理、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并不断地完善其德育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的开展真正地落到实处,深人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篇8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思考

据《中国教育报)2001年11月23日报道,目前我国高校几乎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远程教育接入点有2700个左右,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一支庞大的主力军。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然而,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失范现象,令人堪忧。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

1、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网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网络道德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但主要是讲授专业技术知识,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德育课上,网络道德的内容更是极少涉及。部分大学生由于道德修养尚未成熟,且网络道德观念淡薄,在好奇、自我炫耀等多种心理的支配下,往往把网络当成了施展各种“绝技”的天地,并以此来证明自己驾驭电脑和网络的能力。如采用各种“黑客”手段攻击服务器、发送匿名或垃圾电子邮件,使用各种“木马”程序,盗用他人的账号密码,窃取他人的秘密,在网页中内嵌病毒性代码,散布或传播病毒等。这些行为严重地干扰了网络正常的运行秩序,同时很大程度地戕害了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健康心理。

2、网上行为缺乏他律因素。根据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的观点,人的道德发展有一个从无律到他律,最后发展到自律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律的因素无处不在,使你处于一种外在力量的控制之下,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匿名性的,是以“符号”为主体的,而不是现实社会中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的人。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中他律因素已经不存在或很少,于是,自律状态下的“慎独”境界自然难以存在或者说作用不大。这也就是说,现实的道德规范对虚拟的网络社会缺少约束、监督和控制作用,使得网络中的非道德行为有可乘之机。少数大学生或有恃无恐,或心存侥幸,在网上浏览并传播反动、色情或迷信内容;在BBS上发表过激言论;在聊天室散布人身攻击性语言甚至相互谩骂、诬蔑、诽谤等等。其网络道德行为处于一种真空的游离状态,长此以往,这种道德行为一旦“溢出”网络空间,对大学生道德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一种无形的桎梏。

3、网络内容缺乏有效过滤。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混乱和行为误导。根据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的调查,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大约有47与色情有关。此外网上还存在许多反动的思想言论,公开进行反社会主义宣传。一些“邪教”分子在网上散布歪理邪说,扰乱人心。这些信息不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使道德观念产生混乱,并且对德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削弱了德育的效果。部分大学生由于对互联网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和判断力,面对浩如烟海的庞杂信息,自然也就缺乏免疫功能,待到中毒以后,已无力自拔。

4、相关法规文件及道德规范的制定严重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当网络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发展时,传统的德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没有及时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应用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常常找不准道德主体对象,现实生活中的他律因素在网络中又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真正适用于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没有及时制定出来,一时间,网络社会似乎出现了道德真空。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网络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中,成为“迷途的羔羊”。其实,道德失范与违法犯罪仅一步之遥。一个人的道德失范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势必走向违法犯罪的归途。因此,网络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充实现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以重新构建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和德育内容。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网络道德观作为个人道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因此,面对网络的挑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已经成为全社会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令人忧虑的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虽有起步,但基本还属于盲区。这种现象在今天网络化社会条件下的大学校园中,对于营造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高等教育环境,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研究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刻不容缓。

1、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范畴

(1)、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将它纳入高校德育教学总的课程体系之中。大学生群体,具有知识面广,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信息渠道畅通,个性行为强等特点,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要在高校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意志力的训练,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道德主体作用。行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的灌输、强制、片面的教育方式,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探索德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如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中增加“遵守社会公德,创建网络文明”的内容,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守法网民”的专题。把正面引导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使学生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2)、在“进课堂”的同时,建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互联网的发展,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是对传统德育的挑战。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可以监督,其传播范围受到空间、地域的限制。而互联网的传播完全跨越了这些界限,其信息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容纳着不同的政治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这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非常大。大学生具备网络知识、精通网络技能,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网络法制、网络道德观念,在目前网络立法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尽快着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这项系统工程的建设,要在重视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前瞻性研究的前提下,集中教育、心理、网络等方面的专家,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网络规范、网络法制进行系统研究,重点探讨、制定和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制订适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教材体系。前不久,北方交通大学组织力量编写了《网络道德》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网络法规常识以及在网上应遵循怎样的道德规范等等,并结合我国网络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网络道德应遵循“爱国”、“守法”、“无害”、“友善”等四条基本规范的要求。同时,对网络法律法规进行了大篇幅的介绍,为大学生在网络中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遵循网络道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在“进课堂、进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要把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校园文化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要重点建设好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主阵地——校园网,并以此为落脚点和切入点,本着把握方向,主动出击,丰富资源,因势利导的原则,认识并尊重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内涵和情感特征,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网络素质为核心,组织引导大学生文明而有效地使用互联网资源,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帮助大学生自我培养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和道德观,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

(4)、加强教育,因势利导,让网络道德教育“进头脑,见行动”。高校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高校要在加强校园网规模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绿色网络示范工程”,让校园远离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让大学生充分享受网络“文明”资源,真正使网络强大的现代化功能“为我所用”,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建网上精神文明家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所学校的学生会于2000年12月26日向全国大学生发出了“大学生做文明网民”的倡议,并举行了“做文明网民,树网络新风”的大型签名活动。今年四月份,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积极响应,成立了全国首家大学生网络文明协会,迈出了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争做文明网民的重要一步。团中央、教育部等八个单位于2001年11月20日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的发布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2、加强法制教育,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篇9

关键词:德育课 中职学生 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因此,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课的育人教化功能,是摆在德育课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学的内容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这就需要德育课教师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那么德育课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

一、针对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口进行职业道德教育。WwW.133229.CoM以就业为导向,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是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调整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的过程;是学生为走向社会、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准备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是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融为一体、分步推进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是调动学生主体、进行成功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融人社会、适应社会、报效社会的过程。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通过对职业道德教材的再加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德育课教师应了解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将之设计成职业道德教学的价值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同时,明确在职业实践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加深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这样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呼应,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教学设计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把这种道德认知和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认真学习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纪律,在专业活动中严格照章办事。这正是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真实检验,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

二、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不少中职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学生心理往往会出现不满、厌学、烦闷、逆反、嫉妒、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课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系统讲授相关心理学知识,并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那教师如何实施健康教育呢?第一,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中职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发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这一特点,应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正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

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第二,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能力。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主能力,侧重于引导、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职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强,许多心理障碍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用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其行为,帮助其逐步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第四,注意自身形象,起到榜样作用。教师作为示范的角色,应注重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三、针对中职学生法律观念淡薄的状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

现在有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狂妄自大,不知道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他们甚至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往往当他们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知,反而觉得自己讲义气、够朋友。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该是通过对现代法律的宣传讲解,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

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应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宣传讲解与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以及与其专业有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宪法、民法通则、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条例等,可以作为对学生常规的普法内容;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法律;合同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则可作为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法律。二是在学习领会具体法律的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维护法律的思想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这才是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法制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如果教师抱着书本不放,始终局限在打点点、画框框上,那么课堂肯定缺乏生机,教师讲得难受,学生学得枯燥,最后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列举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案例,例如青少年中的偷盗、抢劫、吸毒、性犯罪乃至杀人案件,还有打架斗殴、抢劫、敲诈勒索、拉帮结派等都可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从中获取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迈入社会,通过“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观摩执法过程”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接受直观法律教育的机会,培养学生迁移、整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少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担忧,主要是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而且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所以,有的中职学生就业后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篇10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1    通过师德教育学习后,反思自己,觉得自己的表现在示范方面做得很不够,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发扬成绩。

   将继续发扬过去工作中的优点,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在实践中取得的好的成绩及经验,努力克服过去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改正过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二、终身学习。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和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工作要保持与时俱进。因此,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将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始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会不断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作之余,活到老、学到老。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外,还要不断猎取各家知识,不断汲取前人留下的知识。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老庄哲学等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受益终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积而博发”每个做教师都应具备的才智。积极努力地上好课的同时,还要主动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断向别人学习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生是奉献中才会更美丽。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

   四、关注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认为。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五、注重小节。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教育无小事。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应具有的素养。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2    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师德素质,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本学期,制定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如下:

   1、深入学习学校《师德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学习并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3、读好书,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认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4、工作中,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

   5.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爱心育人,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辱骂,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

   6.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注意自己形象,衣着、举止、行为都做到为人师表,与同事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事与大家商量体现团结协作精神。注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7.规范收费,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法规。不擅自收费。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家长索要或暗示馈赠钱物。

   8、认真做好家访工作,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尊重家长,做到和气、平等友善,形成和谐共进的教育网,达到教育的目的。对班级中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双差生必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学校满意,家长和学生都欢迎的教师。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十八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成果,营造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生爱戴、家长拥护、社会信赖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二、师德建设目标:

   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杜绝师德不良现象。坚持把教师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以强化师德观念为目标,以学习教育为手段,以系列活动为主线,加大查处力度,坚决遏制师德不良现象。

   使每个教师做到“三自觉”: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自觉服从河尾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自觉做到服务在前、享乐在后,顾全大局、舍弃小我,努力工作、敬业乐教。“四主动”:主动学习,争做学习型、专家型教师;主动加强师德修养,争做公民道德的模范;主动规范行为,争做遵纪守法的标兵;主动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争做群众满意、家长放心的教师。“五严禁”:严禁在教学期间补课、搞有偿家教;严禁私自订购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学生;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酒后进入课堂;严禁传播不良文化。实现“六个零”:实现师德师风“零投诉”,教育收费“零违规”,学校安全“零事故”,教师“零违纪”,贫困学生“零辍学”,青少年学生“零犯罪”的目标,达到“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正师风、树师表”的目的。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校长要把教师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建立起师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成立教师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部署教师师德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四个机制,即学习教育机制、管理培训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

   2、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要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明确校长的职责,加强和完善举报制度、评议制度、问卷制度和重点教师管理制度,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制,一旦出现问题,除了追究相关当事人员的责任,还要追究校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师德师风建设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师德水平。

   3、学校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每周政治学习、例会学习、业务学习制度,学校做好记录,个人做好笔记。学校不仅要认真组织集体学习,还要认真安排教师自学内容,从学习抓起,努力提高师德水准。

   4、继续做好寒暑假师德师风周建设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周作为学习师德先进事迹,交流师德先进经验,提高师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机会,认真对待,精心组织,落实好学区师德周活动安排,提高活动实效。

   5、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学习和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开展活动相结合,大力弘扬时代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使教师明确师表形象标准,明确教书育人的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6、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好《“六五”普法规划》,重点组织教师学习《宪法》、教育法律法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修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等,尤其是认真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健全制度,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常规管理。

   7、学校要认真落实执行《绿汁镇小学教职工管理办法》,从制度上明确师德管理的责任,落实师德监督和通报制度。

   8、本年度进一步加大师德师风督查通报力度,通过常规督查、专项督查、临时督查,以察看举报箱、搞问卷调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对发现问题的教师按情节程度进行上报,并在学校范围内通报。

   9、坚决杜绝师德不良现象。一旦发现如体罚和变相学生,组织纪律溃散,经常迟到早退,行为不规,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师德不良现象,学校要及时上报,并列为重点教师进行管理教育,情节严重的上报主管局进行处理。

   10、学校设立“师德监督信箱”、“师德举报电话”。

   (四)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1、学校要召开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大会,增强教师参加活动的自觉性,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师德修养计划。

   12、实施“五师”教育工程:

   (1)铸师魂:要求教师具有“四心”: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

   (2)塑师德:要求教师做到“三爱”: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对后进学生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

   (3)强师能: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按师德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目标进行培养。。

   (4)正师风: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榜样规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5)树师表:要求教师实现“一二三四”目标:一强——强化为人师表意识;二严——严肃的自我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三种精神

   ——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四高——高度的觉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