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的现象十篇

时间:2024-01-24 17:46:29

破坏生态的现象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1

【关键词】矿山压力;软岩支护;支护

两帮岩性与顶、底板岩层相比明显软弱时,巷道围岩的矿压特征主要取决于两帮煤体的变形、破坏等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以下对其在有、无支护条件下的应力、变形及破坏特征进行分析。

1 无支护分析

1.1 应力分析

两帮岩性较顶、底板软弱,且两帮与顶、底间的层理强度较低时,易发生两帮煤体沿层理向巷道空间挤出并产生破碎、松动等现象。根据图3-1所示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平衡分析可得,无支护时两帮中的极限应力状态为[1]:

(1)

(2)

式中,Rc――两帮煤体的单轴抗压强度,f――层间摩擦系数。

图1 两帮极限状态分析

1.2 变形、破坏分析

随着应力场的进一步变化,围岩将可能出现以下类型的破坏现象:①两帮因层间滑动力大于摩擦阻力而沿顶、底板发生滑动;②两帮因铅垂应力达到极限而发生压缩破坏;③顶、底板因两帮支撑减弱而发生弯曲甚至断裂。

第一种破坏情况出现后若两帮未发生强度破坏,则其变形仍处于连续介质的小变形状态,故滑动量不会对巷道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第二种破坏现象出现并发展到较严重的程度后两帮中将会产生松动变形区,使其对顶板的支撑减弱从而诱发第三种破坏现象的产生,进而可能发生垮帮、片帮以及顶、底板移近量过大等现象。此时,两帮表面部分破坏严重的煤体抗压强度将完全丧失(因无围压而残余强度为0),形成σx=σy=0的0应力状态,从而使深部煤体失去约束,并产生上述无支护圆形巷道围岩的连锁式破坏、失稳现象[2]。

2 有支护力作用分析

将法向支护力记为p,易得两帮处于强度极限时的应力状态为:

(3)

(4)

公式(1)、(2)中可以看出,与无支护时的情况相比,支护力使法向应力提高了 ,从而使切向极限应力 提高了。可见,支护力使两帮所能经受的支承压力提高了。

从以上两式中还可推导出在支护力p的作用下,两帮发生强度破坏(内聚力变为0)后的应力状态为:

(5)

(6)

可见,即使两帮单轴抗压强度降为0而进入松动变形状态,在支护力的作用下仍可承担一定载荷,而且承载能力与支护力大小以及至两帮表面的距离成正变关系。

3 结论

1)煤矿巷道围岩特征可概括为三种类型:①顶、底板岩性与两帮接近,即弹性系数KDi近似等于KBi,屈服极限FDi近似等于FBi;②两帮岩性较顶、底板软弱,且两帮与顶、底间层理明显,此时有KDi>KBi,FDi>FBi;③顶、底板岩性较两帮软弱,即KDi

2)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围岩破碎区产生之前所形成的稳定状态即弹塑性稳定状态;二是,围岩破碎区产生后才形成的稳定状态即松动性稳定状态。当巷道围岩力学环境条件较好时围岩在整个服务期间都将可能保持在弹塑性稳定状态;反之,将处于松动性稳定状态,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还会表现为阶段性特征,即先后出现弹塑性及松动性稳定状态。

进行巷道围岩控制时应根据不同的围岩条件及力学环境条件确定不同的围岩控制原则,使围岩处于不同的稳定性状态。

3)目前,较成熟的锚杆支护理论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基于锚杆的悬吊作用而提出的悬吊理论、减跨理论等;二是,基于锚杆的挤压、加固作用提出的组合梁理论、组合拱理论以及楔固理论等;三是,综合锚杆的各种作用而提出的松动圈支护理论、锚固体强度强化理论、锚注理论、整体锚固结构理论等。不同锚固理论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应用时应根据具体围岩条件进行合理。

【参考文献】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2

瓦楞纸板作为一种各向异性的夹层板材,具有一定的防振抗冲击性能。一般,包装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的振动冲击次数会达到几万次甚至更多,瓦楞纸板作为保护产品的缓冲材料,也会随之发生压缩、复原现象,即疲劳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瓦楞纸板的缓冲性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瓦楞纸板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值时,瓦楞纸板的力学性能将会大大减弱,甚至失去保护性能。因此,确定瓦楞纸板是否达到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值,以及分析瓦楞纸板的破坏模式和破损机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双瓦五层、三瓦七层瓦楞纸板进行静态压缩试验,通过相关试验,分析和探讨瓦楞纸板的破坏模式和破损机理。

静态压缩试验

以双瓦五层、三瓦七层瓦楞纸板为试验对象,静态压缩试验步骤如下。

(1)参考GB/T 450-2002《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进行取样,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

(2)按照GB/T 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的要求对试样进行温湿度预处理,温湿度条件为: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60%。

(3)采用HT-2402电脑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

破坏模式分析

瓦楞纸板由面纸、芯纸、里纸黏合而成,当其受到纵向载荷时,纸板内部将发生一定的中面内力。如果这个中面内力在各个部位、各个方向受到的不是压力(是拉力或等于零), 则瓦楞纸板的平面平衡状态是稳定的。但如果纵向载荷所引起的中面内力在某些部位、某些方向受到的是压力,则当纵向载荷超过某一数值(即临界载荷)时,瓦楞纸板的平面平衡状态将变得不稳定,其会因干扰力而弯曲。即使干扰力被除去,瓦楞纸板也不会再恢复到原来的平面平衡状态,而是进入某一个弯曲的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屈曲”。常见的屈曲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如图2所示)。

(1)总体屈曲,即欧拉届曲类型的夹层板总体屈曲。

(2)剪切皱折,即由于芯层剪切刚度不够引起的夹层结构剪切总体屈曲。

(3)面纸皱曲,即在瓦楞纸板受压时,面纸在芯纸弹性的支持下向内或向外产生局部屈曲,其主要取决于芯纸的刚度和强度,以及面纸的黏结强度,同时也取决于纸板的生产缺陷。

瓦楞纸板在未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其破坏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1)瓦楞纸板受拉而使得面层屈服或断裂。

(2)瓦楞纸板表层牛皮面纸起皱,致使瓦楞纸板局部屈曲。

(3)受压过程中,瓦楞芯纸以剪切的方式被破坏。

(4)瓦楞纸板面纸与芯纸黏结失效,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涂胶不均,致使面纸与芯纸之间的黏结力下降,也可能是因为树脂黏合剂发生脆性断裂,造成黏结失效。

实际上,瓦楞纸板的破坏模式通常是上述多种破坏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一破坏模式占了优势。

通过瓦楞纸板的静态压缩试验可知,瓦楞纸板在受垂直面板的载荷条件下,芯纸会发生剪切皱折,从而导致瓦楞纸板总体屈曲。

破损机理探讨

通过单瓦三层瓦楞纸板应力-应变曲线(如图3所示)对瓦楞纸板的破损机理进行探讨。由图3可以看出,单瓦三层瓦楞纸板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线弹性阶段(AB段):压缩开始,应力随应变呈快速线性增加变化,直至达到屈服应力。

(2)屈服阶段(BC段):由于瓦楞芯纸及结构的特性,瓦楞纸板开始逐步屈服,当进入屈服阶段时,应力逐步下降,在此阶段瓦楞芯纸的结构开始被破坏。

(3)塑性变形阶段(CD段):此阶段应力随应变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而瓦楞芯纸的结构则完全被破坏。

(4)密实化阶段(DE段):在此阶段瓦楞纸板完全被压实,而失去缓冲性能,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结合图1可知,瓦楞纸板压缩破坏过程的一般规律是:当应力较小时,呈线弹性变化;随着应力的增加,进入波动阶段,峰值与峰谷的数量与瓦楞的层数呈一一对应关系,这表明多层瓦楞纸板具有多层失稳性,即压塌现象并不是在瓦楞纸板各层中同时发生,而是分层破坏的,通过试验观察我们发现,下层瓦楞或楞高较大的层最先被破坏;随着应力的继续增加,瓦楞纸板出现屈服;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芯纸的结构全部被破坏,随后应力快速上升。

从瓦楞纸板的压缩破坏过程可以看出,瓦楞纸板的缓冲性能主要体现在屈服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也就是芯纸的结构被压缩破坏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瓦楞纸板将吸收大量的能量,使被包装物得到缓冲。

图1 多层瓦楞纸板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3

关键词 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破坏,雇员,组织。

分类号B849:C93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s提出[1],Levinson加以界定[2]的一个概念。最早它被用来描述雇员与组织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后来它被界定为,在以承诺、信任和知觉为基础的雇佣关系中,员工对他(她)与组织双方相互责任的一种信念[3,4]。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契约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常被用来描述和解释雇员和雇主之间的关系[5,6]。其中,因组织未遵守以“承诺”为基础的心理契约而导致的心理契约破坏(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新热点。

1 概念的界定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因组织未遵守心理契约而导致的心理契约破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在研究的前期阶段,研究者们将员工对于组织未履行心理契约中的责任或承诺的感知称作心理契约破坏(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或心理契约违背(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并认为二者在概念上可以互换或等同[7~9]。但另一方面,有专家认为心理契约违背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如Rousseau曾将心理契约违背描述为“感到被背叛,更甚至为悲痛……然而,被伤害者会产生愤怒等情绪体验”[3]。这说明心理契约违背不仅仅是认知性的,它反映了员工在对组织履行心理契约状况进行认知评价后的一种精神累积和情绪情感体验。可见,这时期的学者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还存在争论。

有鉴于此,研究者们认为应将这两个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与区分。Morrison 和Robinson提出,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违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认为,心理契约破坏是员工“对于组织未能履行心理契约中与员工贡献相称的一种或多种责任的主观感知”,是员工对组织履行心理契约状况的认知性评价(cognitive assessment);而心理契约违背是指,员工因组织违背心理契约而产生的一种短期的、相对激烈的情绪或情感反应(emotional or affective reaction),如失望、愤怒、悲痛等 [10]。而Turnley和Feldman认为,心理契约破坏是员工对于组织未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或责任而产生的认知改变。当员工感知到他并没有得到组织曾承诺给予他们的东西时,心理契约破坏就产生了[11]。Robinson则认为心理契约破坏可以也的确在不存在事实上的破坏时出现,影响他(她)的行为和态度的则是员工认为破坏业已发生的想法(belief),不论这一想法是否有理,也不论实际破坏是否发生[12]。

可见,心理契约破坏描述的是雇员对于组织未能充分地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责任的主观感知。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违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本质内涵,前者侧重于员工对组织未能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或责任而产生的认知性感受,后者则侧重于雇员对于组织违背心理契约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性反应。但两者又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联系。Robinson和Morrison在一项长达18个月的追踪研究中,对影响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坏是心理契约违背的一个良好的预测指标(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7)[13],但前者并非必然导致后者的产生[10,14]。

2 心理契约破坏产生的主要原因

Rousseau[4]、Morrison和Robinson[10]认为组织有意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心理契约破坏的三大主要原因。

当个体感到组织是故意违反对员工的承诺时,会导致心理契约破坏的产生。如组织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大幅度的裁员。特别是在雇佣关系中,由于个体和组织权力的不对称性、交换关系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组织在权衡利益得失后可能会故意破坏与员工间的心理契约[15]。在这种情况下,当员工认为组织虽然拥有兑现对员工所作承诺的能力但不愿履行该承诺或责任时,心理契约破坏就产生了。

有时组织人虽然清楚地知道组织破坏心理契约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但是在无法预料或控制的经济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组织没有能力兑现当初对员工的承诺,因而也会导致心理契约破坏的产生,如在经济危机时期,组织不得不采取限薪、裁员、重组和并购等措施来维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15]。

当契约双方对于契约中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时,也可能会产生心理契约破坏。员工在被雇佣前,由于与组织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因而与组织人在雇佣协议的理解上可能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越大,心理契约破坏产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而除了组织因素以外,员工自身的主观因素在心理契约破坏产生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Robinson和Morrison发现,组织在招聘员工时与员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如现实工作预览),以及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等,对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13]。Lester、Turnley和Bloodgood等人研究表明,契约双方在对心理契约破坏的理解和归因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员工常将心理契约破坏更多地归因于组织,而组织则更多地归因于超出组织控制能力范围的环境因素[16]。

3 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心理契约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员工在心理契约得到有效兑现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留职意愿和组织信任感[17,18]。组织破坏心理契约则会给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Bunderson以283名非营利性卫生保健机构的专业工作人员为对象,对其历时3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受到管理意识形态及专业性质的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未履行其管理性角色职责时,会表现出较高的工作不满意感和离职意愿;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未履行专业性角色职责时,则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19]。Robinson,Kraata和Rousseau在一项以MBA毕业生为对象的纵向调查中发现,当心理契约遭到破坏以后,契约中的交易成分得到加强,而关系成分减弱,同时,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减少,更多关注于经济利益[8]。Conway和Briner采用日记法(daily diary)研究了心理契约破坏、过度承诺(exceeded promises)与员工的情感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坏和组织的过度承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几乎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同时,由于这两者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员工产生某些负面情绪或情感反应(如背叛感、惊讶等)。这种负面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否,取决于心理契约中被违反的承诺的重要性程度[20]。另外,还有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坏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18]、工作满意度[17]、组织承诺[14,16,21]、留职意愿[14]、自我报告的任务绩效[14,18]、组织公民行为[17]、上级评定的任务绩效[16]和周边绩效[17,18]。研究还发现,心理契约破坏是员工玩世不恭(Cynicism)态度产生的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之一[22]。

4 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影响过程中的权变因素

如前所述,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如降低员工的组织忠诚、组织承诺和留职意愿等。然而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有些因素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Mediating Effect)或缓冲调节作用(Moderating Effect)。这种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将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将有利于对心理契约破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节。

4.1 中介变量

4.1.1 组织信任(Trust in Organization)

契约本身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度越低,越有可能会产生心理契约破坏。研究表明,组织信任在心理契约破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18,23]。Robinson在一项以125名新聘任的经理为对象,长达30个月的纵向追踪研究中发现,信任与心理契约破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后,雇员在最初被雇佣时形成的对组织的信任感与心理契约破坏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公民道德行为、工作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心理契约破坏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18]。

4.1.2 未满足的期望(Unmet expectation)

Robinson(1996)提出,在员工心理契约破坏以及它所导致的相关工作态度和行为反应的背后,隐藏着一种独特的心理成分――员工未满足的期望。研究发现,未满足的期望在心理契约破坏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它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然而,在她的研究中,未满足的期望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公民道德行为(civic virtue)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18]。Morrison 和 Robinson也提出期望未满足会加深员工的心理契约破坏[10]。Turnley和Feldman研究发现,未满足的期望在心理契约的动态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800名管理人员为对象,利用阶层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检验了未满足的期望和工作不满意感在心理契约破坏对离职意愿、工作责任感、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未满足的期望和工作不满意感在上述关系中确实起着部分中介作用[17]。

4.1.3 组织玩世不恭(Organizational Cynicism)

Anderson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坏与组织玩世不恭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契约破坏是员工玩世不恭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基本决定因素之一[22]。Johnson等人以105名银行职员为对象,研究了心理契约破坏和组织玩世不恭现象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破坏和玩世不恭现象都会对员工的相关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两者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玩世不恭在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但只有心理契约破坏能够预测员工的行为反应(如绩效和缺勤率等)。另外,研究还发现,情感上的玩世不恭(Affective Cynicism)在心理契约破坏对情感枯竭(Emotional exhaustion)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24]。

4.2 缓冲变量

4.2.1 组织公平(Organizational justice)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公平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缓冲调节作用。Rousseau认为程序公平能减少心理契约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5]。Kickul、Lester和Finkl以261名MBA毕业生为对象,研究了组织公平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发生影响过程中的缓冲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当外在契约(extrinsic contract)被破坏时,如果组织能保持较高水平的程序公平(procedural justice),那么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水平较高,离职意愿水平较低;当内在契约(intrinsic contract)被破坏时,如果能保持较高的人际互动公平(interactive justice),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反之亦然。这说明组织公平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着缓冲调节作用[25]。但Lo 和 Aryee研究表明,人际互动公平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公民道德行为、心理退缩行为(psychological withdraw behavior)、离职倾向的影响中不起缓冲调节作用[23],这与其他研究者[13,25]的观点是相悖的。因此,组织公平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4.2.2 工具性信念(Instrumentality belief)

所谓“工具性(instrumentality)”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的行为必定会产生特定的结果”的一种信念[26],它对员工的行为(包括角色外行为,如组织公民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27]。Turnley等人以2个组织中的109名工会成员为对象,研究了工具性信念、心理契约破坏和员工对工会的组织承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员工对工会的工具性信念(union instrumentality)在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中起着缓冲调节作用,即在公司违背心理契约的前提下,当工会成员相信工会努力维护他们在公司的合法权益,或者是帮助他们挽回因公司不遵守心理契约而带来的损失时,他们对工会的组织承诺更高[28]。

4.2.3 其他变量对心理契约破坏的缓冲调节作用

Turnley 和 Feldman认为环境因素、组织对破坏契约的原因解释等在心理契约破坏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起着缓冲调节作用[14]。Morrison 和 Robinson认为员工对于组织是否遵守心理契约存在的戒备心理以及在对组织履行契约状况的认知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如自我服务偏见、公平敏感度)等,也在心理契约破坏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缓冲调节作用[10]。Robinson和Morrison以147名经理人为对象,采用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对心理契约破坏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二次施测时(被聘用18个月以后),那些曾经遭受过心理契约破坏经历的员工,会表现出更强的心理契约破坏感。同时还发现,心理契约破坏的严重程度受到员工归因偏好和对组织公平的感知的影响[13]。Robinson发现,员工受雇于组织的初期阶段形成的对组织的信任感,在随后产生的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信任感的影响中起着缓冲调节作用。如果员工在被雇佣的初期对组织拥有较高的信任感,那么即使他们现在感到心理契约被破坏,他们对组织的信任感仍然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反之亦然[18]。

5 跨文化研究

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且受个人、组织、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29]。虽然经济条件在心理契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对于存在于既定文化内的心理契约有着重要的影响[30~32]。

Kickul、Lester和Belgio对60名美国员工和76名香港华人员工在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对企业的投入程度、工作业绩及企业员工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在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和心理契约破坏的感知方面存在不同。美国员工对心理契约有着强烈的认同,但对于心理契约破坏所产生的内在和外在的后果则感知较少。另外,美国员工对组织违背内在契约(intrinsic contract)持否定态度;而香港华人员工则对组织违背外在契约(extrinsic contract)持否定态度[33]。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与美国员工相比,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情境下的香港华人员工将供养和保护家庭的责任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因而当外在契约被破坏时,香港华人员工会感觉他们供养家庭的能力受到了威胁,这也降低了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满意度。当内在契约被破坏时,由于他们没有感受到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因而这种负面效果并不明显。

6 问题及方向

从国外大量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心理契约破坏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未来有关心理契约破坏的研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6.1 心理契约破坏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

近十几年来,尽管研究者们对心理契约破坏的前因和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心理契约破坏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甚少。因而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心理契约破坏进行动态的系统思考,深入研究心理契约破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构建比较完备的预防和干预调节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员工心理管理的方法,以便指导企业管理者通过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及效能。

6.2 跨文化比较研究

虽然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地区心理契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1],但近十年来研究的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工业发达国家或地区[27]。社会文化差异使得心理契约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及特征。例如,在北美雇员与雇主之间关系的维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制度和法律保护,而在以东方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则更多的是依赖于心理上的、社会化的人际交往机制[27]。研究一致表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32,33]。Rousseau和Schalk提出心理契约需要更多的跨文化研究,并指出在文化上存在的三种不同情况:(1)不同心理契约中的责任感知的重要性;(2)心理契约破坏出现的频率;(3)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态度及行为改变的影响。由此可见,关于心理契约破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应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31]。可以预见,从导致心理契约破坏产生的认知评价因素、心理契约破坏的情绪情感表现、心理契约破坏引发的行为倾向等方面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总结出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管理干预措施,对于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6.3 个体差异研究

尽管研究者们早就意识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契约研究中的重要性[14],但一直以来个体差异在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却研究甚少[34]。Huseman等人认为“个体间差异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35],因而个体差异(如组织公平感、人格特质等)在心理契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对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发展会产生潜在的影响[10,34]。这种个体差异在心理契约破坏及其态度和行为改变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怎样通过它建立一种能适应个体差异的心理契约破坏预警机制?这些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6.4 研究方法的改进

纵观国内外有关心理契约破坏的研究,绝大多数实证研究都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然而这种研究方法有许多缺点与不足,例如心理契约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雇员与雇主间的互惠交换过程,然而,基于问卷调查而进行的许多研究都未将心理契约破坏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改变看成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只是将其看成一种静态的、简单的因果关系。幸运的是,已有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不足,并呼吁在心理契约破坏的实证研究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以弥补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比如深度访谈法[10]、日记法[20]等。另外,在研究设计上,众多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而未来更多的应该尝试采用纵向追踪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Argyris C.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 1960

[2] Levinson H, Price C R, Munden K J, et al. Men,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organizations. Employee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Journal, 1989, 2: 121~138

[4]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5

[5] Shore L M, Coyle-Shapiro J. New development in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2003, 24: 443~450

[6] Herriot P, Manning W E G, Kidd J M. The cont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7, 8: 151~162

[7] Robinson S L, Morrison E W.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5, 16: 289~298

[8] Robinson S L, Kraatz M, Rousseau D M. Changing Obligations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37: 137~152

[9] Robinson S L, Rousseau D M. Viola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Not the exception but the norm.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4, 15: 245~259

[10] Morrison E W, Robinson S L.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 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 226~256

[11] Turnley W H, Feldman D C. A discrepancy mod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999, 9(3): 367~386

[12] Robinson S L. Trust and breach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ly, 1996, 41: 574~599

[13] Robinson S L, Morrison E W.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viol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0, 21: 526~546

[14] Turnley W H, Feldman D C.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on exit, voice, loyalty and neglect, Human Relations, 1999, 55: 895~922

[15] McLean Parks J, Schmedemann D A. When promises become contracts: implied contract and handbook provisions on job securit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4, 33, 403~423

[16] Lester S W, Turnley W H, Bloodgood J M,et al. Not Seeing Eye to eye: differences in supervisor and subordinate perceptions of and attributions for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 39~56

[17] Turnley W H, Feldman D C. Re-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unmet expectations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as mediator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0, 21: 25~42

[18] Robinson S L. Trust and breach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 574~99

[19] Bunderson J S. How work ideologies shape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f professional employees: doctors’ responses to perceived breach.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 22: 717~741

[20] Conway N, Briner R B. A daily diary study of affective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exceeded promis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 287~302

[21] Kickul J. Promise made, promise broken: An exploration of employee attraction and retention practices in small busines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01, 3: 320~335

[22] Anderson L M. Employee cynicism: an examination using a contract violation framework. Human relations, 1996, 49: 1395~1418

[23] Lo S, Aryee 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in a Chinese context: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3, 40(4): 1005~1020

[24] Johnson J L, O’Leary-Kelly A M.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organizational cynicism: not all social exchange violations are created equ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 24: 627~647

[25] Kickul J, Lester S W, Finkl J. Promise breaking dur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do justice interventions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 23: 469~488

[26] Vroom V.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Wiley, 1964

[27] Hui C, Lee C,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in China: Investigating Generalizability and Instrumenta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4, 89(2): 311~321

[28] Turnley W H, Bolino M C, Lester S W, et al.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on union commit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4, 77: 421~428

[29] Rousseau D M.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ventory technical report. Report available online from , 2005

[30] Shaw J B. A cognitive categorization model for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0, 15: 626~645

[31] Rousseau D M, Schalk R.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Employment: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0

[32] Thomas D C, Au K, Ravlin E C. Cultural vari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 24: 451~471

[33] Kickul J, Lester S W, Belgio E. Attitudin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2004, 4(2): 229~252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4

【关键词】 概念 特点 危害 属性

1.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①是一种比较新的社会现象,理论上的研究较少,即使国外的刑法理论也很少有关于森林资源犯罪概念的探讨。②而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刑法具体规定,则比较常见并且条文规定较为详细、丰富。因此国内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故有必要对其作专门研究。

国内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研究,存在以下几种做法:其一、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作为危害环境罪的一个部分,从大的危害环境资源角度进行研究,涵盖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理由是,1989年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大环境”的概念。森林及其野生动植物也被包含在大环境的概念之中。破坏森林也是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包括对生活环境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但主要是后者,因而也将环境破坏称为生态破坏。其二,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理由是所谓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资财的来源,主要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带来财富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要素,如土地、水、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即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将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置于危害环境犯罪内研究,还是置于破坏自然资源犯罪之中探讨,其产生这一分歧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环境是上位的概念,自然资源应该包含其中,这种观点可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找到明确的依据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将自然资源作为环境结构和要素,有利于从宏观上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但从现行各国的决策上看,资源对策与环境对策尚未形成统一的行动,特别是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同一规范机理尚待研究,这种观点在决策上的应用价值还需验证,而且从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成因上看,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将二者并入自然资源,或者并入环境都可能带来形而上学的思考,不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们认为,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放入环境保护中研究,还是置于自然资源保护中研究,都是现阶段出于不同角度研究的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之间诸多的争议对于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并无实际意义。正如有观点指出,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环境,其不同称谓的共同指向只有一个,即自然要素,但由于同一自然要素自身具有多功能性,人们往往从不同的用途出发对其作出不同的称谓。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定势而言,就同一种自然要素,如果是从经济和实用的角度考虑,会将其称为自然资源,但如果从生态效用的角度出发,则会称其为环境。就森林来说,如果考虑其提供木材的效用时,一般将其作为森林资源;但如果是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角度出发,就会称其为森林环境。因此,自然资源或者环境仅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同一自然要素的不同称谓,二者既不相互包容,也不截然对立,且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向,自然要素的经济和生态效用结合的程度也越来越紧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正如学者指出,“环境容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目前为止,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国内尚无统一的规定。我们认为,确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概念,必须明确:(1)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包括数种犯罪,不是单指森林,包括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下定义时,应从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的总体去阐述其本质与特征,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否则有失全面。(2)应从刑法关于犯罪研究的整体框架下去研究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森林资源犯罪包括行为犯、危险犯和结果犯。(3)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客观行为包括直接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包括间接的破坏森林资源相关的职务犯罪。(4)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罪过形态上应包括故意和过失。

综合所述,我们认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可作如下定义,行为人违反相关行政法律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了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构成犯罪的行为,或者造成了资源损害严重后果的行为。

2.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特点及其危害

近年来,从森林公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司法实践来看,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1)复杂性,即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犯罪型判断上的复杂性。传统的自然犯罪因其侵犯的是公众接受的道德价值基础,对法益的侵害造成的结果明显直接,易为察觉。在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犯罪性的判断上,涉及到林业行政法规及其野生动植物法规对危害行为所作的价值取舍,并且与林业部门及其野生动植物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密切相关,某一危害森林资源的行为也可能因林业工作人员的许可而排除犯罪性或者免除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追究,即使断定某危害森林资源行为造成的危害超出法律的容忍范围,还要涉及到因果关系的复杂判断。

(2)抽象性,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形成的依附性决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一定程度抽象性。一般的自然犯是在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不法动机为实现特定的目的实施的,大多数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在这方面的表征极不明显,从发生的内在机制看,行为主体对该类行为的实施往往不是为了对森林资源施加影响,更不是有意对环境加以破坏,实施该类行为的原始的真正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追逐。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也决定了社会公众及政府对环境破坏的容忍与让步。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森林资源直接破坏、对人类环境的损害、对人身的危害。

(1)对森林、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危害。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主要体现在《刑法》的第六章第六节内,主要是破坏林木资源的犯罪和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从这几种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来看,无论是对林木的盗伐、无证采伐、故意毁坏还是非法运输、收购、出售;无论是放火还是失火造成的火灾,都会导致林木的损毁和死亡。无论是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猎捕、杀害,还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还是非法经营及其加工成野生动物制品,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直接的损害。1992年第3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以来,全球森林资源破坏严重,100年来,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毁坏。目前,每年还以2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人类可能会在50年内失去天然森林。一项历时40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五次物种大灭绝;近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地球物种的消失速度在不断加快,几乎达到了与前五次地球物种大灭绝相当的程度。

(2)对环境的危害。如上所述,破坏森林资源犯罪首先是对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直接的损害,与此同时,也造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如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但还有部分不法分子还是不断地进行资源非法开发,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其实沙尘暴就是因为人类过度的砍伐森林而造成的。而乱砍树木也不只会造成沙尘暴,还可能造成泥石流、全球变暖、动物灭绝等严重后果。

另外,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日益严重,也对生态平衡造成了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其一,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含氟气体,释放氧气,储存水分,还能阻挡、过滤粉尘等,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大作用。而在实践中,各种盗伐、滥伐林木的犯罪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逼近、气候异常等结果,渐渐地会使生态系统中进行着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被破坏,最终导致生态失衡。其二,野生动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会使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而一旦生态系统中某些野生动植物灭绝时,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3)对人身的危害。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对于人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对人身造成危害。如放火罪、失火罪的发生都有生存环境变得很糟,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发展。可能对火灾发生区域的人身健康、生命造成直接的侵害或者威胁;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健康。过度地乱砍滥伐和破坏林地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虽然不会直接对人体构成危害,但如果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会改变整个生存环境的条件,如气候变得恶劣,资源供给不足等,会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3.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属性

3.1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与行政犯

根据刑法理论,犯罪可以分为自然犯(刑事)和行政犯(法定犯)。在罗马法时代就出现的自体恶与禁止恶观念,可以说是现代刑法中相对应的自然犯与法定犯抑或刑事犯与行政犯观念的最初萌芽。意大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加罗法洛是最早正式阐述这对范畴的学者。他认为所谓自然犯是以缺乏人类本来就具有的爱他感情中最本质的怜悯之情和诚实的行为为内容的犯罪,而所谓法定犯则只是由立法所规定的犯罪,所以犯罪应该以自然犯为中心。怜悯之情和诚实具有直接与伦理、道德相联系的性质,他所谓自然犯的背后可以说存在着社会伦理。自然犯、法定犯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并成为刑法学中一对基本研究范畴,后来又演变成刑事犯与行政犯之分。学说上一般是将自然犯与刑事犯、法定犯与行政犯的观念作相同理解,如日本学者小野清一郎认为,刑法法规在理论上可以分为两种,即固有的刑罚法规与行政刑罚法规。与他们的区别相对应犯罪可以分为刑事犯和行政犯。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别也几乎完全一致。因而,我们为方便起见,统一使用行政犯与刑事犯这对概念。对于行政犯的界定,主要是从与刑事犯相比较的角度去进行讨论和展开的。概而论之,主要有“质的区别说”、“量的区别说”和“质量区别说”三种观点。

3.1.1质的区别说。该说认为行政犯与刑事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并非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是概念上的差别,二者属于不同类属的不法行为。换言之,两者的差别非在“较少对较多”的关系上,而是在“此物对彼物”的关系上。即行政犯与刑事犯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两者无交叉的可能。由于对“质”理解和理论角度不同,又存在以下几种学说:自体恶与禁止恶,行为实质区别说,具体危险与抽象危险区别说,法益保护与公共福祉促进区别说,侵害规范性质区别说,社会伦理判断说,构成要件区别说。

3.1.2量的区别说。该说认为行政犯与刑事犯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两者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该说强调刑法体系的一体性,从根本上否认二者之间存有质的差异,认为行政犯也属犯罪的一种,当其与刑事犯同具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及有责性时,即应受到刑罚的科处,二者之间在质的方面并无不同,若两者存有差异,则必定是在行为、违法性与责任大小轻重程度标准上具有量的差异。该说具体又表现为严重事犯与轻微事犯差别说、违法性本质逐渐减弱说及危险性与非难性程度差异说三种不同观点。

3.1.3质量区别说。该说认为刑事犯与行政犯两者不但在行为的量上,而且在行为的质上均有所不同。刑事犯在质上显然具有较深度的伦理非价内容与社会伦理的非难性,而且在量上具有较高度的损害性与社会危险性;相对地,行政犯在质上仅具有较低的伦理可责性,或者不具有社会伦理的非价内容,而且它在量上并不具有重大的损害性与社会危险性。

目前,处罚破坏森林资源及其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多数属于违反行政规范,其中对于和保护规范抵触的行为大部分课以行政罚,只有少数采取刑事制裁的方式。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否构成全部或者部分取决于是否符合行政法上的要求,它的构成通常以违反森林资源行政法上的要求或者行政许可为前提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基本上属于行政犯,其存在与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目的紧密关联,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构成要件,往往因为社会的发展或者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政策的转换而反映出典型的目的性和明显的变动性,立法上因而经常出现行政违法的有罪化、非罪化或者重罪化、轻罪化的改变。

3.2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行政从属性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是破坏森林资源行政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达到了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而转化为行政犯罪的。尽管此种行政违法行为必须具备刑事违法性和刑事惩罚的必要性时才能称之为行政犯罪,但是它毕竟是行政违法向犯罪转化的结果。其存在是以行政违法为前提,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具有很强的行政从属性。

3.2.1概念上的行政从属性。即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构成要件中某一构成要件的概念,从属于行政法规范来确定。刑法上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用语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滥伐”等必须以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行政法上的解释为依据。

3.2.2空白构成要件之行政从属性。刑法中没有具体明确规定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构成要件,必须依赖相关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来补充。在条文上通常表述为“违反某某法规”、“违法某某管理法规”,其包括行政法律及其法规。如第345条第2款滥伐林木罪的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42条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2.3阻却违法之行政从属性。即在行政许可和行政义务上而阻却行政犯罪构成要件。质言之,如果犯罪构成要件的成立以欠缺特定的行政许可,或以违背特定的行政规定为前提,行政许可的获得或者行政义务的履行,则称为阻却构成要件的要素。如滥伐林木罪中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审批核准,以及失火罪中的野生用火的行政许可和核准。

结语:

目前,关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行政犯还是行政犯自然犯兼具,还存在争议。我们认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违反了国家相关的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影响了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法益,对于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认定,必须依附于相关的行政法规,这一特征明显的说明,破坏森林资源是典型的行政犯。但是自然犯与行政犯之间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行政犯与行政罚则是否被制定,就在于要努力产生出合乎自己的新的道德感情,随着这种感情的成长就经常会转化为刑事犯。”③自然犯是基于违伦理道德的属性来认定的,但伦理道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定时期的行政犯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变成自然犯,当然也可能出现一定时期的自然犯非罪化的情形。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犯与行政犯根本对立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行政犯的自然化现象呈增多趋势。当然主要是由于道德情感的认同接受和价值取向的认同。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已经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角度,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也具有较强的伦理非难性,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也是危害社会、危害生态安全、危害个人法益的性和反伦理,它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也破坏了基本的生活秩序,是对基本的环境道德的违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不单纯是违反秩序,而且是与伤害、盗窃、欺诈行为同样可以非难,”因此,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也具有自然犯的属性。

主释:

①本文涉及到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是指破坏林木、林地资源犯罪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笔者为了表述的方便,以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统一进行说明。

②国内的论文及其著作一般都是将破坏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放入环境犯罪或者自然资源犯罪进行研究。参见《环境犯罪比较研究》赵秉志、王秀梅、杜澎著;《危害环境犯罪的理论与实务》杨春洗、向泽选、刘生荣著;《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郭建安、张桂荣著等。

③[日]大隅健一郎、佐伯千仞:《新法学的课题》,日本评论社1942年版,第293页。

作者简介: 张治平(1959-),男,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公安教学、公安执法研究。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5

1.1煤矿巷道软岩深部破坏变形特征

基于对煤矿巷道与砼室的有效监测不难发现,在一次巷道支护中变形形式主要包含拱顶出现下沉、两帮及底鼓内挤破坏等。其深部软岩巷道产生破坏与变形的主体特征在于在开挖煤矿巷道之后岩围呈现出持续时间较长、变形较大,在修复阶段由于围岩一直处于不断变形阶段,因而未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或释放其大量产生的压力,因而令完成修复的支护结构始终无法确保煤矿巷道的综合稳定性。一些巷道围岩地段由于受到水源影响,令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岩体泥化现象,并进一步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局部巷道破坏变形现象。尤其在底鼓呈现的较为明显,对煤矿巷道主体支护结构稳定性形成了不良影响。当巷道围岩发生破坏变形后,其呈现出软弱、破碎,松散等特征及显著的泥化,软化现象,令其围岩既有的力学特征会不良下降,加之部分锚杆出现失效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后期巷道破坏变形。

1.2煤矿巷道软岩深部破坏变形成因

煤矿巷道软岩深部产生破坏变形的首要因素在于深部层具有较大的地应力,且巷道围岩具有较低强度,再加上周围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令岩石发生软化现象并导致破坏,其所具备的实际抗压能力与强度会更低,即使是在静压状态下,其稳定系数也容易超出极限值,由此可见煤矿巷道软岩深部较易处在不稳定临界状态,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可采用强化支护合理措施确保深部软岩煤矿巷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开挖巷道施工阶段,由于围岩经受水泥化与风化侵袭,其强度会继续不断下降,而围岩稳定系数则会持续提升,令巷道陷入极不稳定状况之中,因此在该类边缘状态其必然会受到破坏影响并发生变形。另外在煤矿巷道参数设置及结构支护层面来讲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由此可见破坏巷道支架,导致其失稳的成因还在于围岩强度低于围岩应力,从而产生了大松动圈工程。再者,煤矿巷道软岩深部由于吸水膨胀会形成以泥岩为主的岩类状况,进而令其岩体工程呈现出低强度特征,易于产生变形膨胀,该因素也是令煤矿巷道产生破坏变形的成因之一。

2 煤矿巷道软岩深部支护策略与技术方案

依据煤矿巷道软岩深部引发破坏变形的成因我们应科学制定支护策略,可预留巷道围岩一定变形收敛范围释放高应力,并采用锚索、锚杆及锚注进行围岩加固,进而有效提升煤矿巷道工程整体承载效能。同时我们还可采用锚杆加厚托盘,提升锚杆预紧力并加长锚固,可采用创新工艺组合喷锚梁网确保巷道处于整体稳定状态,应用强度较高锚索预应力支护,强化巷道围岩深部总体承载能力。应用底角注浆与锚杆有效控制底鼓现象。在综合考量足够巷道变形余量、采用一次高强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及锚网梁支护基础上,我们可选择适宜时间展开注浆二次加固。控制锚固长度大于1500mm,布设两排树脂高强锚杆,同时于每排布设八根预应力锚索。为提升底板强度。我们可位于底角增设必要的注浆锚杆,应用四分焊接管进行制作,并令其同巷道底板呈现约50。倾角,选择锚杆孔径在45mm,同时确保其锚杆孔口同巷道底板距离低于150mm,锚杆排距可控制在1500mm,并采用快硬中控水泥药卷以及水泥浆进行孔洞封堵处理,控制封孔长度高于1m,采用的注浆浆液应为水玻璃,控制其水灰比为0.8~1.0,并控制其注浆压力约为1.0MPa,一旦巷道两帮或底板产生了严重的渗漏现象我们则可停止进行注浆。在确定支护时间环节对围岩多为含水或破碎的地段我们需要滞后锚索支护及锚喷网一定时间,可等待15d-20d,同时我们应对巷道两帮及拱顶,底角采取必要的全断面加固注浆方式,进而起到巩固围岩、抑制水源产生对锚固范畴中岩石的不良侵害作用。首先我们可对两帮、巷道顶部以及底角实施二次锚注加固处理,经过矿压实施对煤矿巷道掘进约50d后围岩变形相对稳定的观测。我们可采用直径约22mm的无缝钢管进行注浆锚杆制作,控制其壁厚月4mm而长度则可为2000mm。在布置锚素插孔及锚杆环节我们可采用直径为42mm的钎头进行打孔,并控制孔深在1900mm以内。实施完成后我们可位于注浆管之上装设上托盘。进而令注浆管发挥全长锚固综合作用。

3 煤矿巷道软岩深部支护科学施工工艺

3.1煤矿巷道初次锚网支护与掘进施工

在初次锚网支护及掘进施工环节中我们应严格遵循光面爆破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尽可能降低对巷道拱顶岩层的不良破坏作用,确保巷道岩体的综合完整性,做到及时支护,有效缩短巷道炮后直至永久支护时间。在安装锚杆阶段我们应按照由里至外,依据快速、中速及慢速科学顺序进行药卷装入,控制两端锚杆扭矩在200N・m之上,进而有效提升锚杆预紧力。在施工进程中应确保锚杆符合既定质量标准,即岩巷中高于80kN,安装锚杆扭矩后则应上升至150N・m-200N・m,实施复喷前我们应进行必要的二次紧固。完成后则可上升至250N.m~300N・m。在铺设钢筋网阶段中我们应遵循对称布置原则,确保两端钢筋网紧贴岩面,而后再行沿着巷道进行钢筋梯横向安装,同时采用螺母与锚杆托盘压住钢筋梯与钢筋网,同时施加一定水平的预应力。对于掘进进尺间接茬钢筋网部位我们应采用十号铁丝进行连接,确保钢筋网顶部构成统一整体,在局部拱顶破碎段,我们可沿着纵向巷道部分增设钢筋梯。进而有效提升拱顶整体支护性。

3.2预应力锚索及底角注浆加固

在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中我们应严格对锚索孔角度、排距及深度进行科学控制,尤其应确保锚索孔深低于设计深度50mm之上,并令其基本在两排锚杆间与拱顶巷道中。当锚索锚固完成后我们可等待约30min时间,以令锚固强度符合标准,而后再进行张拉锚索与固定处理,张拉应控制在设计预应力标准值水平。在检测强锚索相关预应力数量阶段。在预应力降低或提升20%~30%阶段中我们可对锚索实施二次张拉,进而降低或提升锚索相应预应力值。当完成一次垒断面支护之后,我们应对底角展开锚注加固,在底角位置控制其注浆锚杆排距为1500mm、长度在2000mm,具体的施工工艺应为,在注浆施工阶段遵循左右、自下而上顺序原则,对每断面锚杆按照先底角、到两帮再到顶角流程进行科学施工。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6

一、对破坏草原案件的特点剖析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境内草原面积近100万亩,为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以及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2012年以来,在康保县组织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中,发现近三、四年来有3000亩左右的草地被非法占用或开垦,涉及到3个乡镇、9个行政村,相关人员已被依法追究责任。通过对非法破坏草原案进行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私自开垦草原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农业税等相关税赋的取消和种粮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因现有的耕地都已承包到户,再加上对草原保护认识不够,一些肥沃的草原就成了被开垦的首选目标。这种情况占破坏草原案件的50%。

第二,“以租”情况严重。主要表现为村干部为了小集体的利益,假借全体村民同意,不向有关部门请示,未经批准就以承包协议的形式将草原长期承包给他人进行旅游开发,或进行各类工程建设,或堆放矿物质、矿渣等,导致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情况占破坏草原案件的40%。

第三,非法临时占用草原现象时有发生。康保县是一个以草原旅游为主的地区,旅游区周边的群众擅自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现象增多,如跑马、驾驶观光车碾压草原等;还有的在草原上取土、采砂。这种情况占破坏草原案件的10%。

二、破坏草原案件多发的原因

第一,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通过对涉案人员进行调查,他们不知道有《草原法》,普遍认为破坏草原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二,部分草地定性确权不明。草地与林地、“四荒地”、荒漠地及其他未利用地的界线不清,管理职责不明。

第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破坏草原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草原法》虽规定了草原监管失职、非法开垦草原等草原犯罪行为,但在刑法典中没有破坏草原犯罪的直接规定,只能间接适用刑法典,追究刑事责任往往相当困难。

第四,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作物比较效益显著提高,但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收入增长放缓,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的源动力就越来越强。

第五,对破坏草原犯罪行为打击不力。具体表现为以罚代刑,使违法行为人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虽然对有些非法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也要求恢复植被,但没有跟踪落实。

三、破坏草原案件的应对对策

第一,加强草原普法宣传,增强维护生态的法治意识。采取媒体、送法下乡等多种宣传形式上,不断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充分利用违法案例、反面典型等及时宣传,提高警示教育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生态、关爱草原的良好氛围。

第二,解决草原的定性确权问题,切实抓好草原的保护工作。这就要求草原管理部门使每一块草地做到“图上标识清楚、地上界线分明”,明确草原监管部门执法管理的具体范围,从而对草原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查处,草原植被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第三,完善《草原法》的配套法规,使破坏草原案件有法可依。一方面要按照《草原法》的相关要求,加快制定出台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定基本草原保护、草原调查统计、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征占用补偿等方面配套法规以及地方性草原法规,弥补现有《草原法》的不足;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应出台关于草原犯罪的司法解释,增强草原犯罪适用上的可操作性,加大对草原犯罪行为的惩治和打击力度。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7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受山区高速公路线位限制,所处地形极其陡峭,地质条件很差,按传统的大挖大填会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并易导致坍塌、滚石、滑坡、高边坡失稳等灾害。故该隧道在勘察设计中引入环保理念,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问题,从方案拟定、洞口及结构设计、施工工序设计、支护设计、弃渣设计、防排水设计等方面着手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今后公路隧道的环保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 公路隧道建设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

1. 1 对生态环境影响

1. 1. 1 隧道洞口的环境影响

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一般是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因为一般情况下,隧道洞口所处的地质条件较差,岩石破碎、松散、风化严重、风化层深等,所以一般洞口边坡较缓,需要开挖大量土石方。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极易产生坍塌、顺层滑动、古滑坡复活等现象。同时增加了隧道征地规模和拆迁数量,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同时隧道洞门结构是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最为突出部位,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公路隧道洞门设计不应强调人工化,应与周围环境协调。隧道洞门形式不提倡宏大、雄伟、醒目,应提倡简洁、隐蔽、淡化洞口处理,营造"悄悄"进洞氛围,使车辆自然驶入隧道[1]。但是由于技术上、观念上的误区,很多隧道在洞口建设上都是大兴土木,留下了各式各样非常壮观的洞门结构,这种洞门与其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严重破坏自然和谐。

1. 1. 2 隧道弃渣的环境影响

隧道建设必然产生相应的弃渣,建设弃渣不良弃置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危害如下:

① 所占土地原有绿色植被受到破坏,自然景观受到影响;

② 山区陡峻沟谷内的弃渣极易引起泥石流灾害;

③ 山坡坡地的大量弃渣易触发局部滑坡;

④ 河道中随意弃渣会造成河道行洪断面不足、堵塞,容易发生洪灾;

⑤ 弃渣不断的流失会危害农田、抬高河床、妨碍道路交通等[2]。

1. 2 对水环境影响

公路隧道建设对水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 ①隧道区地下水系的破坏; ②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现行常规做法是将这些污水收集到路侧边沟,或者引到中心排水沟,然后排到路基边沟中。如果隧道较短,洞口地区受污染的程度可能较小。如果隧道长达数公里,隧道内部的污水全部由洞口地区的自然环境来承担,这时的污染力就可能远远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自然环境不仅不能将污水吸收处理掉,相反还会被污水污染[2]。

2 象鼻山隧道工程概述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平坦村、三叉河北岸,属野鸡包侵蚀溶蚀峰丛“V”型谷地貌。

象鼻山隧道中部为陡岩体,岩层几乎水平并略倾向于隧道一侧,风化裂隙发育。岩体上方发育两条沿路线方向卸荷裂隙,倾向 340 ~350°,倾角 80 ~85°,在地表作用下形成宽 10 ~ 100 cm 的溶蚀裂隙或溶洞,表层岩石受切割后在自重作用下易与母岩分离,在工程扰动下易导致崩塌和滑坡。进出口两端表层为坡积碎石土层,厚度约 0. 5 ~ 3 m,基层为强 ~ 弱风化含燧石结核灰岩。

象鼻山隧道设计为两车道的高速公路单洞隧道,与桥梁同宽( 见图 1,图 2) 。隧道起讫桩号为 Zk113 + 310 ~ Zk 113 + 342,全长 32 m。建筑限界净宽11. 25 m,净高 5. 0 m,采用三心圆曲墙式衬砌,净空面积 74. 01 m2。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微弱。右侧河床第四系堆积层中含孔隙潜水,水量不大。

3 象鼻山隧道设计中的环保措施

3. 1 方案比选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在选线后主要进行了高边坡方案和隧道方案的比选,高边坡路基方案相比隧道方案工程造价要低很多,但高边坡路基方案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个山体坡脚将要全部挖除,土石方开挖量很大、弃方量很大; ②会造成高边坡,边坡防护工程巨大,并存在运营安全隐患; ③对山体的扰动和破坏很大,易产生坍塌、滚石、滑坡等灾害; ④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本着“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同时按照“整体协调性和自然性”原则[1],最终选择了隧道方案,因为隧道方案可以降低公路建设对原始地形地貌的自然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好的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与周围环境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避免了运营安全隐患。

3. 2 洞口及结构设计

在确定隧道方案后,如按照隧道洞口施工的传统方法: 先进行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达到一定的进洞条件后再进洞施工,这对洞口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而且需要作庞大的边坡防护工程。大规模的开挖进洞还会破坏山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对隧址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目前隧道行业较为先进的国家已经摒弃了传统进洞方法而采取被称为“绿色洞口”的前置式洞口工法进行隧道洞口施工,即不切坡进洞,而是在洞外不开挖山脚土体的情况下,采用开槽施工的方法先修建明洞,然后采用在明洞内暗洞施工,采用震动破碎或小型爆破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保全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减小洞口仰坡防护工程,是保证仰坡稳定较为理想的方法[3]。

象鼻山隧道根据地形条件,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该隧道进、出口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几乎为直立状,为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同时保证施工运营安全,隧道在洞口段均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开挖在护拱保护下进行。由于隧道跨度较大,净空较高,为了保证边仰坡在施工与使用期间的稳定,使隧道建成后尽量恢复洞口自然景观,设计时在洞口设置了一段棚洞。隧道洞口设置超前大管棚,以保证隧道开挖的稳定与安全。隧道边、仰坡都较陡峭,为保证洞口段开挖时边坡稳定及开挖暗洞时原自然坡面稳定,在边坡面上及原自然坡面清表后根据需要采用 10 m 长的25 预应力锚杆进行防护。从而确保了隧道进洞的安全,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洞口生态环境( 见图 3) 。

同时象鼻山隧道洞口段无论在施工期间还是使用期间均注意做好对地表水体的处理。设计要求先期施作河道的改移、加固和防护等,然后进行洞口段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求处理好施工用水与降雨的排放,防止其软化边坡坡脚的土体。

3. 3 施工工序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沿着陡坡坡脚,整个设计分为洞口护拱段和洞身挡墙暗挖段。整个隧道施工都是在护拱或挡墙的保护下进行了,尽可能减少了对山体的开挖,保证了施工安全,也避免了高边坡。

护拱段施工时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 见图 4) ,施工主要步骤: ①沿刷坡线开挖外侧土体; ②清除坡脚表面浮土及全、强风化岩,再浇筑 C15 片石砼基础; ③清除全、强风化岩边坡,再喷锚支护; ④护拱底板及护拱浇筑; ⑤上台阶开挖; ⑥主洞上半部初期支护; ⑦下台阶开挖; ⑧主洞下半部初期支护; ⑨施作主洞边墙基础; ⑩施作二次衬砌。施工时严格控制炸破用炸药用量,采用小药量、多爆次、短进尺开挖,以减小振动影响。

洞身挡墙暗挖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先期贯通左( 内侧) 导洞,再进行右( 外侧) 导洞开挖; 双侧壁导坑施工完成后,拱部采用环形导坑分步开挖,只有在拱部初期支护钢支撑完全闭合后,才能拆除侧壁导坑的内支撑,最后进行核心开挖,及时封闭仰拱,加强监测,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主要步骤( 见图5) : ①施做右侧挡墙; ②左侧导坑开挖; ③左侧初期支护; ④右侧导坑开挖; ⑤拱部及核心土第一次开挖; ⑥拱部初期支护; ⑦核心土第二次开挖; ⑧浇注两侧二次衬砌混凝土基础; ⑨施作拱墙部二次衬砌。施工开挖总体上要求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部采用预裂爆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岩体的完整性,减小振动。

3. 4 支护设计

象鼻山隧道全线地质较差,岩体极其破碎,初期支护使用普通的单层锚杆稳定加固岩体效果不明显,故经过研究计算,象鼻山隧道初期支护采用了交叉 D25 中空预应力注浆锚杆( 见图 6)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5 弃渣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开挖的洞渣尽量纵向调配,优质石渣可经过加工后作为砌体材料和混凝土粗集料,或用于路基填筑。对于必须弃方的石渣必须运至全线统一的弃渣场地内,不得随意堆放。弃渣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并作好坡脚防护,设计专门的防护挡墙以确保稳定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应在渣顶覆土,复耕还田或植草绿化。

3. 6 防排水环保设计

象鼻山隧道排水按照地下水与地面水分开引排的原则进行设计。地下水为清洁水,直接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故隧道开挖后,根据各级围岩地下水的发育状况,在岩面环向布设 Ω 型弹簧排水管;在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每间隔 10 m 设置一处HC —3. 5 半圆软式透水管( 环向) ,通过横向引水管,将水引入路面下方 Φ10 cm 排水盲管排出隧道外,并可直接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在路面平整层下设置 MF7 横向盲沟以排除隧道底部渗水,横向盲沟与路面下两侧的 Φ10 cm 盲沟连通。而清洗路面结构所产生的水为污水则由路面外侧设置的 Φ10 cm排水管排除隧道外,并每 6 m 设置一处地漏将隧道清洗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以免对隧道外环境造成污染,危及农业及居民的用水安全。

4 结语

21 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更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而隧道建设又是地下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公路隧道建设中,我们必须结合隧道工程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护好自然环境,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以免后患。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象鼻山隧道现已顺利贯通,其勘察设计中的环保理念和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为今后公路隧道设计所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方案拟定上要引入环保理念,应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破坏,避免大挖大填和高边坡。

② 当地形偏压严重,边坡极其陡峭时,隧道洞口段可紧贴边坡面设置护拱,隧道在护拱保护下进洞。这样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极陡地形下隧道洞口“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的原则,减少了对洞口山坡及原生植被的破坏,减小了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较好的保证了边仰坡稳定。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8

汪晖早在八十年代末就曾指出:“‘五四’启蒙运动是由千差万别、相互矛盾的思想学说构成的,然而作为一个统一的 历史 运动,它实际上必须找到一种基本的精神力量或情感趋向,从而使得各种纷纭复杂的思想学说获得某种‘历史同一性’。一切对启蒙运动的历史叙述,都必须在这种‘历史同一性’基础上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打开各别学说和思想原则之迷宫的通道,才不至于在观念的大杂烩中不知所措”正象他的 研究 所显示的,“五四”启蒙运动缺乏像欧洲启蒙运动那样统一的 方法 论基础,缺乏内在的历史和逻辑的前提,但事实上却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其中的缘由即“在各种 理论 矛盾之中仍然保持着的内在统一性乃是一种‘基本态度’”,这种“同一性”不存在于各种观念的逻辑联系之中,而是存在于纷杂的观念背后,存在于表达这些相互歧异的“观念”的心理冲动之中,也即存在于思想者的“态度”之中。〖14〗对这一态度最鲜明的表达莫过于胡适,他在 总结 “这两三年新思潮运动的历史”的《新思潮的意义》中说:“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尼采说现今 时代 是一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的时代。‘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八个字便是评判的态度的最好解释”。〖15〗汪晖相当敏锐地发现这种态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对象性,但它指向对象的是“价值判断”,而非“结构 分析 ”。〖16〗那么评判好坏,估定价值,它的标准从哪里来?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6卷1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指出传统 社会 “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 艺术 (

可见,正是通过这种“否定”的方式,五四的“新青年”们力图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学”的主体同一性(subjective identity)。这种新的文学主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与传统文学的断裂和区别,它的同一性立基在一系列文学和语言内部的二元对立上:旧/新、古/今、雅/俗、死/活、文言/白话……紧接着二元对立模式的 自然 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之所以如此选择,不是依赖于 理论 性的阐明,而是根据东西方的比较。如果说在《文学改良刍议》里,胡适仅在“不避俗语俗字”的条目下援引“但丁路德之伟业”为例证,那么到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但丁藉方言写作以对抗拉丁文,最终创造新国语的史实,则直接成就了他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21〗在胡适的论述中,德国的路德、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乔叟……这些西方人所曾经从事的“伟业”,不仅指明了

从“东西方文化论战”到“ 科学 与人生观”论战, 现代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9

关键字:大青山;生态脆弱区;修复措施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西起包头市,东至乌兰察市,东西长240km,南北宽20~60km,海拔1800~2000m,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m。大青山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交错带在中国北方草原区占据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岛屿和诸多大型动物活动带,在维护和保持祖国北方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乃至华北平原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大青山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防风固沙、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生态安全防线,是黄河上中游及京津冀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受经济利利益的驱动,人为活动频繁,气候的持续干旱作用下,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大青山森林植被退化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空前的冲击与破坏,植被的退化与衰败是脆弱生态系统的显著体现,恢复与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任务十分必要。

2生态脆弱区分布类型

青山区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山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该区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300~450mm、干燥度1.0~2.0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瘠薄,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土地荒漠化严重。

3生态脆弱区的成因

3.1经济发展粗放

由于历史原因,青山区管辖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占用林地企业共89家,其中,碎石场46家,采石场12家,洗砂场13家,其他公墓、拌合站等18家。青山区采石采矿采砂等资源型企业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多采取“揭山皮式”掠夺性开采,对本以脆弱的森林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系统功能。

3.2人地矛盾突出

就青山区为例,青山区总土地面积28000hm2,林地总面积14497.01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8%;非林地面积13502.99hm2,占48.2%;其中国有林地面积14239.54hm2,占林地总面积的98.22%。国有林地主要集中在大青山山区。随着近几年青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等工业项目迅速发展壮大,失地农民人数集聚增长,人地矛盾显得日益突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就形成的私挖乱采、散养放牧等引起山体植被严重退化,同时由于干旱少雨,给大青山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3.3生态环境多头执法

由于生态监管机制部门分割、协调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消极执法、执法不到位、不作为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突出,导致生态破坏执法效率低下。同时,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3.4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思想,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上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不能有效遏制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4大青山山区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恢复重建措施

实践证明,大青山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要从人工生态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通过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现有植被,利用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对于生态系统过度破坏的地区,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封禁、松土、间种、补植、补播乡土树种等),促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重建。

破坏生态的现象篇10

关键词:乡村环境;湿地;公园生态恢复;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是强调以自然为基本的旅游,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生物的多样化和景观的繁多性,都富有较高的观光价值。乡村湿地公园是指融入乡村绿地生态系统规划,适合成为公园的自然湿地类型,通过有效保护和利用,达成保护和休闲等为一体的乡村湿地公园。乡村湿地公园的2大基本功能是自然的生态和人们自主开发,是大家理想的乡村旅游之地。

1 乡村生态公园的发展趋势

乡村公园的建设是乡村投资的新方向,可以积极吸纳各种企业,更好地改善民生。乡村公园旅游与其它乡村旅游产品一样,对促进乡村发展有着大力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创造优秀的乡村环境,从而提高乡村的软实力。随着农业生产的变化,相应的各种旅游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对象的乡村公园旅游,也即将走向正规化和多元化。乡村公园的旅游主要靠的是自然景色,从而使乡村公园走向正轨。以乡村自然资源为旅游对象的乡村公园旅游,随着投资模式、建设模式的扩大,乡村公园等级将达到国家公园等级的风景名胜区。产品的营销管理将更加现代化。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使用,将使游客产品与游客沟通更加方便。

不难看出,乡村湿地公园将优先在一些经济相对较好,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开展,在政府的带动下,公民资金的大量投入,使乡村的公共空间得到了有效改善,进而乡村公园旅游也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乡村公园旅游的快速发展也能够有力地促进城乡一体化。

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

乡村湿地生态公园是乡村的主要开展空间,是乡村休闲的活动场所,也是乡村文化传播的场所。乡村公园具有3大特点:第一,乡村公园具有开放性。乡村公园向公众开放,与当地的生活紧紧相关,从而展现了乡村公园的开放性、公众性以及生活性。第二,乡村公园具有乡土性。在乡村的土地上,乡村公园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进而体现了乡村公园的淳朴性。第三,乡村公园具有自然性。在乡村公园的土地上,废弃地址建设的材料具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大方,达到回归自然的目的。

3 乡村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开发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开发离不开保护,然而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当然他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价值。

开发乡村湿地旅游可以分散旅游者。乡村的地域环境范围广大,景点分布均匀切不拥挤,旅游者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这为旅游产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许多豪华的旅游城市比较拥挤,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在乡村发展旅游业更有前景。乡村环境具有城市所不具有的,例如,乡村的空间范围大,能够容纳的游客就比较多,乡村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一特点能够吸引很多的城市游客。

开发乡村湿地旅游给乡村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在乡村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繁荣,从而加速农民的致富脚步,在环境相对较好的农村,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这对发展旅游业有推动作用。

4 生态旅游开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1 建设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4.1.1 生态旅游交通的建设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性问题。乡村公园足够大,观光公园内部的风景就会成为旅游者最主要的问题。要想减轻游客观看风景时候的脚力活动,就要在公园内部组建必要的交通,当然这种交通仅仅限制于公园内部,一旦建立了公园内部的交通工具,就会对乡村本身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改变了本身的地质界面,也改变了土壤里水分的传送方向,原来的动植物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也就遭到了毁坏。但是如果不建设必要的旅游道路,让旅客自由地行走,动植物遭到毁坏的可能性更大,当然,造成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就会更多。

4.1.2 在乡村公园内建设相应的指示牌会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建立这些设施的目的是为了给旅游者尽可能多的带来方便,同时也增加了公园内的形象,让他们感到来到这里旅游没有失望,使游客留恋往返。例如,建设景观设施、游客服务台、垃圾箱以及卫生间等指示牌,当然建立这些设施,会占用公园内部大量的场地,从而给乡村原本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破坏。另一方面公园内监管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完善管理制度显得更加重要。购买节能环保性的设施、景区,使用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提高经营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保证旅游资源具有可循环性,可以大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1.3 生态旅游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旅游行为的开展,一定会给湿地公园内生活产生的污水以及旅游者观光景色时制造垃圾的数量会有明显加剧。因此,在湿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建立一组垃圾清理小队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保证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会给生态旅游带来破坏。旅游者们的不当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进行生态旅游的活动当中,游客的过激行为将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毁坏,例如旅游者随地吐痰、吸烟者随地扔烟头等一系列的过激行为,都会对资源以及公园内景观造成污染;旅游者不小心弄坏公园内部的花草树木,也会对植物的再生产生影响。游客们这些不当的行为也会改变乡村公园内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再次循环,从而给动植物的赖以生存带来不便,使公园内部的资源大量较少,生物结构也随之退化。

4.2 开发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促进

4.2.1 站在乡村区域的特点来看。乡村经济条件的不足,自然条件相对落后,形成良好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旅游产业相对其它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乡村环境相对城市具有难得一见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当乡村生态环境比较薄弱的时期,要使乡村生态旅游推动其它产业的发展,进而取缔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是维持乡村生态旅游最有利的解决方法。

4.2.2 站在当地公民的角度来看。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给人民的经济发展带来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乡村内无业游民的就业率。由于在乡村内部建设的生态景观,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素质,这对改变乡村居民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4.2.3 站在旅游者的立场来看。从旅游者的自身角度出发,乡村公园具备一个生态环境好的条件,可以大力推动人们有特别想旅游的冲动,使乡村公园成为人们旅游的需要。乡村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有利的发展,也就说明环境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乡村生态旅游,使游客在尽情享受美丽乡村公园的时候,也能对乡村公园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游客达到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 使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方法

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还不成熟,由于游客人数相对较少,给景区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很大。如果乡村公园监管和开发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乡村湿地环境的建设,因此在开发乡村湿地生态环境的时候,就要有效检测乡村公园整体开发给乡村湿地带来的影响。竭尽全力保护乡村公园目前仅存的物质资源,使乡村公园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为了让乡村湿地公园有可持续性发展,应该为乡村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5.1 公园内部的分区管理

乡村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项相对其它产业比较系统化工程,如果乡村湿地公园的开发不合理,就会对建设整个乡村湿地公园造成影响,也会给公园内部的监管人员治理产生一定的不利因素。在合并开发的基础上,应该对乡村湿地公园的各个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分为:旅游区、恢复区等。就乡村湿地公园的恢复区来说,应该设立禁止在恢复区内进行各种活动的标牌,从而对公园实行全方位保护。

5.2 制定生态旅游的制度

有效的法律体系可以为我国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有关乡村湿地旅游的法律法规不是很完整,乡村公园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及时建立乡村公园保护生态系统的各种相关规章制度,针对旅游者对乡村湿地公园造成的破坏,以及公园内部监管人员管理的不到位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

5.3 开展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活动相对积极、茫然的改造自然环境,对环境保护的忽视,这就给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乡村湿地公园的环境也随之衰退,乡村环境中由于存在工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废弃水源的任意排放现象,给乡村湿地公园水的质量带来了严重污染,形成了不堪人眼的臭水沟和垃圾堆。人们的频繁活动,导致乡村环境无法得到有效改善,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应给游客们树立一个好的旅游形象,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繁衍,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的湿地生态系统。

5.4 加强监管人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乡村湿地公园里的监管人员对生态旅游能否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乡村的条件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引入大量的旅游者非常困难,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素质不是很高,对已经存在的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并且有效的培训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一种实际的做法。通过短期的教育不仅可以强化乡村管理人员对生态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完善公园内部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明确管理人员的态度,使乡村公园内部监管人员起到带头作用。

5.5 改善旅游者的态度

在乡村旅游当中,旅游者们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不文雅行为,例如随地吐痰、吸烟者随地扔烟头、旅游者出现插队的现象,甚至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脏话等行为不容易让公园的监管人员察觉,这时,公园的管理人员就应该对旅游者进行轻微惩罚,当然在处罚游客的同时,要尊重游客,不能过分要求游客,公园的管理人员应该正确使用自身的权利。例如旅游者如果随地扔烟头,这时候管理人员有权利让扔烟头者把烟头捡起来扔到该扔的地方,也可以对这种人处罚相应的财产,当然财产会募捐到福利院,当旅游者接受惩罚的时候,我们公园的管理人员应该对旅游者进行说服式教育,目的是为了禁止旅游者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情发生,对环境造成破坏。在乡村湿地公园的保护措施当中,改善旅游者的态度,从而保护乡村湿地公园的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