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十篇

时间:2024-01-02 17:55:02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1

关键词:生态观念;城市绿化;和谐共处

收稿日期:20120322

作者简介:吴春英(1967—),女,湖南怀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13202

1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尤为重要的,做好绿化建设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因此应当加强对市民的生态观念意识的植入,使市民能够在进行绿化工作的同时,发现各种问题的紧迫性,真正把城市绿化活动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

2科学化的生态学习空间

2.1科学引导法

对于绿化宣传者来说,为使市民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态知识,必须先将将这是进行系统,进行科学性的引导,给市民一个进行绿化建设的心理意识。

加强对市民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应该把市民清楚目前生态环境的各种不好的状况。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多数工厂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都会产生出许多废弃物,严重危害着周边的环境,比如工厂排除的废水、废气、废渣,致使大气污染、水污染加剧,不利于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致使很多可用的绿地消失,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而且城市的建筑建设造成许多污染,其中以噪音污染最盛,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使居民无法正常的生息作业。

应充分认识这样的社会现状,使人民群众愿意加入到绿化队伍中来,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制止和打击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行为。

2.2生态知识的输入

市民应该转变观念,使自己的生存的家园更美好,必须先从改造现在的生态环境入手,从小我做起,再联合大众一起进行相应的城市绿化建设。

市民应该懂得更多的生态建设的知识。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应明白绿色生态的环境才是长治久安的生活状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人们应该加强防患意识,进行有效的环境破坏防治,在源头进行有效的治理,相互监督,真正对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重视起来。

2.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生态宣传

在城市建设中,市民应该加强对绿化系统建设的参与,在进行防治和打击环境破坏的行为时,应该督促他们进行有效的改善,改变当前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绿化更加完美。

进行生态宣传和制止生态破坏行为,要进行思想教育,给建筑公司或者工厂企业一个生态概念形成的空间,帮助他们走出破坏环境的怪圈。

让破坏环境的人明白他们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也进行了环境破坏,进行科学性的引导,帮助这些人找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理环境破坏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意识的培养,从心理上使他们认识到城市绿化的意义,并且从行为上督促和引导他们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使城市的建设向着绿色生态的方向进行不断的迈进。

进行城市绿化的宣传,重点还是在于对城市居民的感染度,使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把生态建设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对比,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当前的处境。

3生态观念问题改变措施

3.1从身边环境得到启示

一般市民都会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就是不远处有大工厂的黑烟在空中飘着,进出是正在建设着的高楼大厦传出的建工噪音,在近处是小区公园绿地的垃圾成堆。这样的景象令人寒心,城市居民应该把这些现象都收集起来,让周围邻居看清社会环境的现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而且给城市绿色环境建设造成了危害,我们要从身边做起,督促这些环境污染破坏的行为。

年轻人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他们富有朝气,有思想高度和环保知识,如果把环保的重担都交给年长的人士,他们也是在短时间内想不出很好的治理办法,更不会进行很好的环保实践。所以年轻人应该在上班之余应该从身边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启示,使自己对环境保护重视起来,腾出一部分时间来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实践工作。

另外,市民应该把身边的绿色环境保护起来,如组织建筑商对身边绿地被破坏后,把绿色的家园进行修复,并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是保证我们有长远有效的生

态环境供我们使用。打消个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意念,当我们在进行垃圾随意乱丢,或者浪费水资源的前一秒想到这样做的危害性,保障自己能够生活在一个自己建设起来的新鲜家园,这个家园就是生态环保的,使自己能够为城市绿化建设增瓦添砖,为生态环境的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3.2从大环境中发现端倪

人们应该发现世界环境破坏导致的危害性,各种地方性的破坏不但影响它的周边环境,还会带来沙尘暴或者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使整个人类的生活都受到破坏,不利于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重视身边的环境破坏现象。从根本上进行环境的治理,应明白社会的有效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

3.3加强绿化建设

加大对绿化建设的参与力度,就是要把城市绿地加大铺设面积,市民应该在居住地附近进行树木的栽培和绿色植物的养殖;利用科学化的防护绿地的方法,对现有绿地进行有效的养护,对原有的绿化地区的养护主要表现在:对其周边垃圾的清理,对绿地的适时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加强对季节性和地方性植物的种植,同时也要对稀有绿色植物进行适时种植,增加城市地的绿化植物多样性。

4结语

进行生态观念的学习和实践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城市绿化建设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大家都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来,转变生存发展思路,使环境保护真正能够得到实施。另外,转变现代人的生态观念尤为重要,大力进行环保宣传,积极打击身边的破坏现象,使大家能够真正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军.以生态文化理念强化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J].科学发展,2009(7):112~113.

[2] 陈秉钊.城市规划系统工程[J].城市建设,2010(6):56~58.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2

1.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1.2影响区域气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1.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1.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对策

2.1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进行建设规划,规划设计要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使周边生物、动物等都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生物或动物产卵及栖息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在河道里建设时,要尽量避开鱼迁徙的路线,不破坏鱼产卵的区域,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以保证动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长。

2.2健全生态评价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初,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主要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周边进行调查和监控,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进行数据评价。建立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要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施工前的方案预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测评,并根据相关数据探索出应对方案。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生态环境评价,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路径,是避免水利工程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

2.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设水利工程的实践表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都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破坏后的生态环境很难再达到平衡。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通过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建设,以缓解生态环境的破坏。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3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三、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来

(三)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交通工具污染

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

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我国游客总喜欢将各种食品,如点心、糖果、饮料等带到户外,或是到旅游区附近的土产店、海鲜店里大吃大喝,为当地环境制造出了许多垃圾。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某些山地的谷地几乎成为登山游人丢弃杂物的垃圾桶。山谷垃圾难处理,日积月累,臭气熏天。此外,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

(七)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了眼看、耳闻、鼻嗅之外,还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比如,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本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却常可见到“××到此一游”,或“×爱×”的心型图案,给人大煞风景的感觉。再如,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挂在树木旁的铁练上,可怜的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

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的很多的旅游开发,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山东泰山、北京西山、中岳嵩山森林公园等,索道悬空,电线杆插天,严重破坏了山岳风景区的原有神态;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昔日“见屋皆寺庵,逢人尽僧尼”,现在山上山下,摊店林立,现代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山,流行音乐已淹没了寺院传来的梵音,洋楼与寺殿争高,摇滚与梵音共鸣,此情景,与佛教圣地相去甚远;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的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

(八)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首先,由于部分游客的文化修养不高,认识不到文物古迹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盲目地在文物上刻画或坐卧在文物古迹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损耗和破坏。[其次,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一些古老洞穴、佛教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等文物古迹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洞穴和石窟中原本湿度就高,再加上众多游客呼吸作用所带来的大量水分,加快了珍贵的壁画和雕像的腐蚀速度。另外,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指印,也会使得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如著名的敦煌石窟,因受照相机闪光灯及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呼吸(二氧化碳)和指印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模糊,红色和肉色逐渐变为黑色。

再次,众多游客的脚踏也会损害文物古迹。如我国的万里长城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游人的攀登,造成挤踏破坏,很多地方已受到严重损害;北京的故宫由于游人川流不息,碰肩抵足,曾将大殿内的金砖踩出凹坑,广场和通道的金砖也损害得很厉害,有人估算,故宫铺地的“金砖”,每年磨损达10~20毫米;颐和园蜿蜒700余米的彩饰长廊,路面的砖,几年就要更换一次。

2.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具体表现在:有些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向往来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此外,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等。

3.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如傣族的泼水节被搬到昆明“郊野公园”作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开发时,却成了“倒水节”:游客各自拿着水桶、水盆,将水从对方的头上浇到脚底,或是将人推到水池中,一圈人围着“泼”,完全失去了“柳枝洒水”,以示祝福的文化意境。

4.诱发主客矛盾

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日益频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对当地居民来说,这种不适和矛盾会更明显。如当一个旅游区出现游客过度拥挤现象时,或者游客行为太过粗鲁以致于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居民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常会听到的抱怨有:个人隐私曝光、停车场不足、塞车、拥挤、噪音、环境变脏、垃圾增多、当地物价上涨、小偷变多等

四、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五、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对于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无论其污染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是非旅游业的.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区域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适应从根本上治理.如旅游区的污染工厂要坚决搬迁,旅游区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等。

(2)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旅游区和开发旅游区,若旅游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已遭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美学特征.则应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若旅游区山青水不秀,则应治理水,若水秀山不青,则要治山。在治山时,还要根据山地的环境特征,该种树则种树,该种草则种草,该栽花则栽花,使这些树、草、花能有维护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具旅游观赏价值,

(3)应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避免旅游生态环境遭旅游活动的破坏和污染。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旅游超载是导致“旅游活动污染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破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时,应适度控制旅游生态容量。

(4)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旅游生态环境的自然破坏。自然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突发性破坏,人类目前只能部分预测,不能避免。但对于缓解性的破坏,却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减缓其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的异地移植保护、人工植树造林等。

2.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1)安定团结,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旅游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是否和平,在和平的环境条件中,游客才有人身安全感,才谈得上旅游。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若想发展旅游业,必须安定,才能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2)创造优良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事故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和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若管理不当,均会成为当地恶性社会事故爆发的潜在因素。因此,旅游管理中、应尽量在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同时,创造优良的人际社会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恶性摩擦,以达到减少社会事故的发生,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游客身心健康,愉快地进行旅游活动。

(3)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创造文明礼貌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旅游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直接反应在对游客的态度上。当地居民文明礼仪的行为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游兴,反之则使游客扫兴而归。为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能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

3.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经济环境的衡量指标的主要是旅游接待设施,而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又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设施超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反之则对旅游设施造成危害和破坏,进而造成旅游社会环境问题。故旅游设施的规模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经济环境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档次不够,致使旅游经济环境中硬件和软件不相配套,造成旅游设施的浪费和使设施水平得不到发挥,故目前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的迫切问题。

4.旅游气氛环境的保护对策

(1)建立旅游开发和管理智囊团,保护旅游气氛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因为对当地特有旅游气氛的无知或认识不全面所导致的,才会有如将古城的石板路改为柏油路的愚蠢之举。在旅游管理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对旅游气氛环境容量的无知,导致对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中要建立专家智慧囊,科学地开发和管理旅游业,以达到保护旅游气氛环境的目的。

(2)无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保护旅游气氛环境。旅游区的旅游气氛环境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反映当地历史、地方或民族气息的环境烘托出来的,这其中,当地人的外形特征和文化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可想象在民族地区,汉族人身着民族服饰,讲者标准普通话给游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云南民族村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它除了移置当地的建筑,还吸引了大地居民的参与。故要充分保持旅游气氛环境,应尽量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环境的深刻变化反过来又对经济、社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资源结构改变、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调、文化冲突加剧、传统文化湮灭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业在经历了最近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后,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人们试图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重新审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可持续型旅游发展是目前解决旅游业的现实问题并走向光明未来的惟一正确的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型旅游经历了不太长的时间,尽管理论上已经超前于实际,但现实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展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和旅游经济效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第一目标。旅游业的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始终是第二位的,对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开发,实施持续发展型旅游在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会受到严峻的挑战,仍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论文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由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引入到旅游业与目的地环境的关系;阐述发展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有利影响,而重点突出它对环境的破坏作用,针对这些现实性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即如何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

1.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与开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湘.旅游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经济地理,1996,(1):106-112.

5.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10.

6.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54-57.

7.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地理研究,vo.18(2):179-184.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4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积极影响

从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的角度来说,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平衡、不破坏自然资源前提题下对区内资源的综合利用,既提高了当地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又有利于增强自然保护区内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旅游管理的角度而言,针对自然保护区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自然保护区至关重要。

(一)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能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筹集资金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存在建设资金短缺现象,导致自然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缺乏。从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整体来看,区内相应设备和基础设施也都极其缺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正是以往的管理过于落后致使的。而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既能保证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又对自然景区进行有效的改造,将部分经济收入的资金用于区内保护工作中,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用于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资金筹集、融资渠道也就更多,这无疑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常状况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需用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政府财政、私人投资以及保护区自筹资金等。由于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很大,未来私人投资开发和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行为将逐渐增加,会有更多的个体(私人)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中。

(二)生态旅游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普通旅游形式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思想和管理模式,对旅游对象采用掠夺式的开发,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低下。而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是为了让旅游对象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识,让旅游对象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获取回归自然的一种精神享受,同时,生态旅游将当地环境教育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了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的旅游形式深受大众的青睐,虽然生态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但在中国生态旅游不应成为高素质高消费的特权,只要能自觉珍视旅游环境和资源,并以了解当地环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识为旅游目的,都能够成为生态旅游对象。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大众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通过导游对当地环境资源背景的介绍和宣传,有效促进了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很多自然景区都能够看到旅游对象自带垃圾袋,将果皮等垃圾装入袋中,不文明的旅游活动现象也在减少,这都能够体现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如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旅游管理模式,那么,全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会得到全面提升,自然景区的环境也将不会遭到恶意破坏,可以有效地解决自然保护区环境损坏的问题,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和建设,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

(三)实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声誉,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涉及的产业非常多如交通运输、餐饮、产品制造以及宾馆等多个行业,倘若一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被成功开发和利用,将会带动周边的上述产业共同发展,这给当地的百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或创业机会,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已经建立了区内管理办法,但由于政府对自然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其宣传力度不足,同时也没有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因素,大众对自然生态保护并没有保护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以后,旅游对象逐渐走进自然保护区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旅游对象的不断传播,政府的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被更多的人熟知,并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未来会有更多的旅游对象进入到自然保护区内游玩,感受大自然环境带来的安逸感和舒适感。要想使旅游对象进入到一个脱离世俗的拥挤和喧闹的环境中,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里,则生态道德教育非常关键,对旅游活动的全程需要提倡生态教育,这样既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维护,更能够实现区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自然保护区的社会与生态效益,使三者有效地达到协调。

二、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的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盲目开发,管理混乱

众多自然生态保护区在开发的环节中,由于只重视经济利益,缺乏足够的调研准备工作,有些开发商迫不及待地希望早开发,并且以快开发的形式尽快获取效益,根本就没有实施有效的科学论证,又未依据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开发条件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大规模地盲目开发,导致自然保护区开发后期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使当地的环境资源遭到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盲目建造人造景观,破坏了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性、协调性以及整体性。在自然保护区随意乱建寺庙、开山炸石等,这种结构性的破坏,对生态环境而言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这种行为与当地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相关职能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重视不足,造成自然生态保护区人为破坏现象严重,甚至遭到毁灭性打击。虽然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施严惩,但是人们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自身欲望,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不足,对破坏自然保护区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到位,使自然保护区被破坏程度加剧,当地政府未实施科学系统的管理,使本地方生态环境的原始性以及整体性受到破坏,使本地方的旅游资源无法紧跟旅游行业发展步伐,使地方经济效益降低。

(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持、没有足够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首先,在没有进行足够的调研、相关的评估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基础认识模糊的状况下,对自然保护区采取大规模的开发;其次,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在设计时考虑不够长远,未依据现阶段生态环境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生态旅游开发设计中未将环境保护信息的培训列入其中,对项目经营开发者实施的资源保护也未列入设计中,使经营开发者对保护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不利于区内的生态发展。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多样性,并具有独特性,正是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原始性,使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缺乏总体布局规划以及统一管理,对旅游项目实施粗放式管理。另外,管理人才欠缺,科研人员不足而平时的科研任务又繁重,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科研活动中,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这些科研人员缺乏对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因此,要重视培养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这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旅游开发注重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区合理划定

自然生态本身具备自身修复功能,但是在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中,还是要以保护为主,因为大众对生态旅游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而生态旅游的开发对当地环境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这需要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又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施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在旅游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同时使旅游资源最大化,利用对旅游对象实施分流,对自然保护区已经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应合理制定功能分区,核心区禁止各种资源的开发活动;服务区位于自然保护区边缘是旅游对象集中休息的场所,由于服务区处于与外部相邻,所以任何交通工具均可以通过;密集游憩区是旅游对象活动的集中区域,因其旅游对象集中,人员密集,所以只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进入。在自然保护区其功能区的划分比较关键,随着自然保护内容的不断增加,由于在进入功能区前已经将一些旅游对象作了分流,所以进入功能区的旅游对象越来越少,相反功能区则对旅游对象的吸引力再不断地增大。对于自然程度高的地方功能区的分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二)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并健全法制及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自然保护区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并在确保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前提下,重点开发合理地利用。虽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优势与特色,但在已经建立的近2000个保护区中,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造成保护对象、资源品位以及区位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规划前应区内的旅游资源实施分析,进行详查与评估,依据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特点,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制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并提出规划的基本原则、总体思想、具体目标。其中规划的内容包括:依据市场需求特点对生态旅游产品实施开发规划:依据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景区及服务设施实施规划;依据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商品实施开发规划,其中对生态旅游商品及产品的开发应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其次是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虽然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法规,许多部门依然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各行其是,执法不严导致盲目开发屡禁不止,在利益的作用下,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法律机构出于自身考虑,对一些不文明的开发现象任其自由发展,给国家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治理自然保护区时应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将立法与执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同时,景区的管理工作出现多方介入现象,而这种状况十分严重,国家派遣的管理队伍、当地街道居委会以及开发商运行管理工作人员,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使管理十分混乱。如何组织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国家应组织专家论证,选择并确定合适的管理方式。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5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三、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以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果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迹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礅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蕴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涵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表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使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为使旅游业持续地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旅游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

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付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存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贝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它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厂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6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刑法/罪名/刑罚/绿色变革sustainable development/criminal law/charge/penalt y/greenchange

「正 文

一般地,可持续发展是既照顾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P52)。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各国政府所接受,成为指导各国政府发展社会经济的行动纲领。中国政府已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一行动纲领。

贯彻实施这一纲领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但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评价和检讨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改正那些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原则与制度,建立起适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原则与制度,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的刑法做一“绿色”思考,探索可持续发展下我国刑罚的“绿色”变革。

一、可持续发展与刑法观念的“绿色”变革

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对立的是传统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上应注重哪一个?可持续发展注重自然界和生态环境,至少是把人类与自然界二者并重;而传统发展模式则是完全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界看作是任由人类予以征服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对象。第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财富的标准是什么?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关系[2](P4),环境生态质量及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衡量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而传统发展模式则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用物化的或货币化的财富多少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第三,人类社会如何正确处理现在与未来、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要考虑现在而且要充分考虑将来,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坚决反对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强调不同的代际之间实现正义和平衡[3](P225);而传统发展模式则坚持当代人有当代人的自由,当代人为自己选择舒服的生活模式,不受后代人的束缚和制约。用一句极端的话来说就是,“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比较两种发展模式,显然,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可取,而传统发展模式应当予以抛弃。

法律包括刑法不是思辩王国的产物,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刑法的目的、理念、原则与具体的制度设计,无不打上社会发展模式的烙印。那么,我国刑法所体现、所反映的发展模式又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传统发展模式。理由是:第一、从刑法的目的看,刑法的目的是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所保护的中心是人,而不是人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明显的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而保护人民的核心又主要是财产权、人身权及民主权利,不是人民的环境权。第二、从犯罪的本质看,刑法将犯罪规定为违反法律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不是危害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可见,我国刑法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观念上的,这是一种传统的发展观,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予以变革。具体说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基础,重新界定刑法的目的、任务,改变只重视人和社会,忽视自然界的不合理现象,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到刑法中。

二、可持续发展与罪名的“绿色”变革

根据刑法理论,确定和划分罪名的标准是犯罪客体。我国刑法以犯罪客体为标准把罪名分为十类,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不难发现,破坏可持续发展、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犯罪,没有列入这十大类罪罪名中,仅仅是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类罪中,包含了一部分惩治污染、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犯罪(见刑法第六章第六节)。显然,刑法对可持续发展及保护自然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认识相对不足,这就造成刑法在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纰漏,主要表现在:

(一)遗漏了对草原资源及自然风景名胜的保护。一般认为自然资源的要素有七大类,即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此外,还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及文化遗迹地等三个特殊区域保护。对刑法来说,应该涵盖上述全部自然资源的要素,唯有如此,才能起到刑法的保护作用。遗憾的是,刑法至少遗漏了两个要素,即草原资源和自然风景名胜。刑法第324条虽然规定了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似乎是包含了自然风景名胜的犯罪,但从本节的罪名即妨害文物管理罪来看,此处的名胜古迹不包括自然风景,而是古迹和文物。但现实生活中,恰恰存在不损坏古迹和文物,而仅仅损坏自然风景名胜的。如,在泰山上修索道,对古迹和文物并没有损坏,但对泰山自然风景的和谐优美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

其他,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风景等,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即使是已涉及的自然资原要素如土地、水、森林、矿产、渔业与野生动植物等,其对犯罪的处罚标准及重点也不尽合理。第一,刑法第338条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有二:一是主观上的故意,二是客观上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但现实中却有很多虽未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但的确造成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这样的行为同样应受处罚。显然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有漏洞。第二、刑法第343条的非法采矿罪,强调的保护重点是矿产中的经济价值,而未考虑到非法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及环境污染,如《焦点访谈》曾报道过江西赣南地区大范围大规模非法开采钨矿的恶性事件,这种非法采矿当然破坏了稀有金属钨的经济价值,但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同样是不容低估的。第三、刑法第342条规定的是非法占用耕地罪,如果不是非法占用耕地,而是破坏耕地资源,反而无法定罪。

(三)破坏环境罪以外的犯罪行为也可能造成环境与生态的巨大破坏,但刑法在规定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例如,放火罪及失火罪,侵犯的直接客体都是公共安全,但是,如果引起的是森林大火或草原大火,那么其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不容低估的,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来说尤其如此。再比如,水上交通事故,对万吨油轮的碰撞倾覆来说,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灾难性破坏,恐怕要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如果仅仅以交通肇事罪进行处罚,显然不尽合理。

刑法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纰漏,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时只看到环境资源的物质形态,而未能看到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生态形态[4],因而只看到了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对可持续发展来说,环境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生态形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必须同时予以保护。为此,就要对刑法的罪名进行“绿色”变革。具体方案是:

第一,把刑法第六章第七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独立出来,上升为一类独立的大的类罪,成为刑法的第七章(原第七章到第十章顺延),以体现刑法在类罪划分及排列顺序上支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生态及自然资源的价值趋向[5](P67)。

第二,修改刑法第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为破坏环境生态罪,在主观要件上,不以故意为限,过失也可以在客观要件上,不要求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影响人身健康、破坏生态与环境情节严重的,也要予以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对有关部门予以限期整改或关停并转但拒不执行并继续生产的,就可以视为情节严重,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按自然资源的要素分类,使罪名涵盖所有的自然资源要素,具体说就是把刑法第340条改为破坏渔业资源罪,把342条改为破坏土地资源罪,把343条改为破坏矿产资源罪,把344条改为破坏林业资源罪。另外,增设破坏水资源罪和破坏自然风景名胜罪,作为刑法的第345条和346条。

第四,其他犯罪行为如果也破坏了环境与资源,则视具体情况分别按想象竟合犯、牵连犯、吸收犯予以从重处罚。

三、可持续发展与刑罚的“绿色”变革

刑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关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制裁方法。刑罚制度设计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地影响刑罚功能的发挥,而且通过刑罚的功能又间接地影响刑法的价值、目的与作用[6](P288)。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刑法的“绿色”变革,就必须对刑罚法进行“绿色”变革。

(一)指导思想上,改变过去传统发展模式下只重视人和财产不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做法,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提高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形态及生态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惩治力度,包括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刑罚进行升格。

(二)重新界定和设计罚金刑。根据刑法第346条的规定,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对单位要处罚金。但是,罚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仅仅是附加刑,这就意味着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只能使用附加刑而不能使用主刑,无形中降低了对单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否定性评价,削弱了打击力度,此为其一。其二,刑法对所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犯罪都规定了并处罚金,但是,对罚金的数额及比例却未作规定,这在实践中极容易造成少用或滥用罚金两种不良倾向。鉴于以上两点,应将罚金上升为主刑,并规定罚金的数额和种类,使判处罚金时有法可依。

(三)完善刑罚的多样性。刑罚的多样性是刑法完善的标志之一[7](P85)。如法国刑法典就规定了40多种刑罚方法,仅对法人犯罪就规定了10多种刑罚方法。相比之下,我国对单位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只有罚金一种处罚方式,不仅刑罚种类太少,而且力度不够,因为罚金并不能消灭犯罪单位的主体资格,这就为以后继续犯罪留下了隐患,而刑罚的首要功能恰恰就是剥夺或限制再犯能力功能[6](P289)。因此,我国应对犯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的单位处以刑事破产、治理污染、恢复植被等新的刑罚形式,达到根除再犯能力、保护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的新战略[M].上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3]汪劲。环境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吕忠梅。对物权法的绿色思考[J].中国法学,2000,(6)。

[5]陈兴良。刑法各论的一般原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2.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7

一、环境犯罪与环境刑法概述

环境犯罪具有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的诸多特性。第一,具有灾难性的危害后果。环境犯罪不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不仅危害这一代人,而且很可能会危害下一代人。环境犯罪一旦发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危害面。第二,其运行时效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环境犯罪尤其是污染环境的犯罪,其危害后果往往具有长期潜伏性,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关系不易察觉,其发案时间常常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二十几年,而我国现行刑法典规定的大部分环境犯罪的追溯时效为10年,这很可能会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犯罪得不到追溯。因此环境犯罪的追溯时效应适当延长。第三,环境犯罪具有高度的行政从属性。环境犯罪能否成立,全部或部分地取决于其是否符合行政法的规定,甚至多数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由其它环境行政法规的规定来填补。现行刑法典对于环境犯罪的规定没有有效地顾及到环境犯罪的特殊性,而实际上这也不可能做到。把环境犯罪规定到刑法典当中,只是过多地注意到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环境犯罪的实际追溯效果。为了有利于追究环境刑事犯罪、便于司法操作,环境刑事立法在模式上应当具有独立性。环境刑法作为刑法的一个子系统,基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它应该有一个有别于其他类型犯罪系统的指导思想。对于环境刑法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环境刑法保护的法益的角度来构架。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阶段,传统法律可以说已经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环境刑法的法益,应以集体公益保护为基础。传统上刑法法益以个人法益受侵害为防卫的主要对象,我国现行环境刑事立法,大多数危害环境罪的成立均以对人的权益人身、财产造成实际损害为条件。环境犯罪的客体应当是环境权益,环境刑事立法应该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目前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然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加大,我国环境刑法立法观念应由传统的人本主义中心立法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立法转变。在2001年环境资源法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主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以/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0为中心作为价值观念取代以/人类利益0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并进而提出其法律价值取向应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向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扩展,由代内公平向代际公平迈进,由发展经济的绝对自由向相对自由推移,由对个人价值的承认向对其他生命物种种群价值的承认拓展。生态经济学认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0因此,人类想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要遵循经济与生态相协调发展的规律,从生态学的角度保护环境,在立法中考虑环境要素,在经济运行中加入环境因素。

二、生态利益的保护是环境刑法的本质和目的

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环境现状,向环保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刑法介入环境保护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0归根到底是对人与自然的保护。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价值以及人与生态和谐统一的目标决定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中要有法律规则的介入,人与自然关系的秩序化和合法化已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要求。环境资源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在漫长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中,人类一直关注其经济功能,在立法上表现为将环境资源作为财产进行保护。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认识的深入,环境的生态功能开始得到重视,生态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要求在立法上体现出来。至此,人类利益中原本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利益生态利益进入了立法者的视野。环境刑事立法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环境犯罪作为一类独立的犯罪予以规范;二是将生态利益作为单独的保护法益。这样,环境刑事立法就从保护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转向生态安全,生态利益成为环境刑法的保护目标。环境刑事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人体健康及经济活动所必须的环境条件,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使生态环境呈现为良好的质的状态,而这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利益的保护。因此生态利益的保护才是环境刑法的本质和目的。环境刑法对生态利益的保护首先体现在法益目标的选择上。环境犯罪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即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污染环境犯罪侵害的利益较为复杂,因为污染环境不单表现为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且它还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因此,对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来说,很多国家往往把生态利益和人身、财产利益均作为法益目标。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一般不直接造成人身伤害,但因资源固有的财产属性,保护法益往往确定为生态和财产利益。但是,在几个保护法益中,有一个基本法益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基本法益选择导致犯罪构成设计上的不同和罪状表述上的差异,从而决定某些行为的罪与非罪。如果环境刑法以生态利益为法益目标,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必然表现为将生态利益的损害作为定罪和量刑的标准,将生态利益置于优先地位。如果环境刑法旨在保护人身或财产,则环境犯罪的罪与非罪就取决于人身或财产损害的程度,而人身和财产的保护通过其他章节的规定就可达到目的,完全没有必要单列环境犯罪。因此,环境刑法应将生态利益确定为法益目标,并以此来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目的。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8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建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关涉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越来越严格规范。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水文地质被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由于工程项目过大,需要大量的填方和挖方,极易导致施工地区沿线的地质地貌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经常会出现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动土开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砍伐或者毁坏树木,导致山体土壤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流渠道上升、湖泊淤积引发洪涝灾害等现象的出现。大型的机械设备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由于其体重过高,长期对沿线的土壤进行碾压,会导致土壤硬化,土壤的透水能力也进一步退化,从而影响了该地区土壤的肥力和吸水性,不利于周围地区农作物的生长。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导致生态和景观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项目都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建设基础场地,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周围自然、文物和景观,造成景观的破坏,从而破坏了地区的整体环境。大坝的建设多为山岭地区,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造成沿线河流、水域的沉积物不断增多,水文环境较差,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特别是一些稀有水生生物的生存;还有可能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出现。在平原地带建设大坝则要综合考虑工程占用农田耕地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取土从何而来,破坏的农田和耕地该如何回复利用等等。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它足以改变沿线的地域水文特征。工程的建设使陆地变成了水域、浅水变成了深水、流水变成了静水,正是这些改变必然影响着区域的水生生态环境。由于水域面积扩大、水资源流动能力变弱,致使水域内的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域内的生物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水体一旦缺氧,水生生物死亡率会增加。水域内水流速度的减缓很容易导致水底藻类接受到更多阳光,从而增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藻类植物疯狂生长,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出现。加上水经常静止不动,水底的悬浮物质长期淤积,如果含有一些污染物的话,很容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影响和破坏了地区生物的栖息场所,岸上动物和鱼类水生动物被迫迁徙。

2.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陆生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但影响水生生态环境,而且对陆生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必然影响着当地的土壤环境,水库将河流的水资源拦截,使得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的肥源进一步减少,造成土壤肥力的不断下降;大坝的建设致使该地区土壤长期处在较高水位的挤压之下,很容易引起该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和次生沼泽化,影响作物产量。水库区一般占地比较大,淹没了该地区大量的土地资源,淹没植被,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影响地区正常生态循环。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 工程规划和施工阶段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工程的规划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规划,找出最合理的规划方案。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占用大量的农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用地,确保不破坏沿线的生态平衡。施工设计中应一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力求达到区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在施工过程中,明确所要挖土的范围,注意保护土壤,综合考虑次生因素,确保土地将来的回复利用。施工取土时应注重对土地的平整和绿化,注重对库区和施工沿线的景观再造和美化,确保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3.2 加强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立法

有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让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欠缺,至今也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整的法规,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了。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更需要一部能够解决我国当前及未来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法律。与此同时水利部相关单位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3.3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管和后期保护

环境监管是建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和补偿措施前提下的一种有效手段,制定详细的环保监管职责,完善各项监管工作流程,对危害环境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都要追究其责任。监管工作要做到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各个环节都不出现破坏环境的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末期,要及时监测和评估环境影响,如有不良影响的地方应及时解决,不留后患。工程结束后,制定相关的补偿措施,恢复沿线的土壤和植被,对一些施工临时用地应及时清理和进行水土保持,避免次生灾害的出现。

4.结语

总之,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工程项目,严格把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将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范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来,促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不破坏任何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水利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和实践变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进而成为全球的时代潮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的必然选择。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在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但长期以来受“资源无价”观念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有必要对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恢复,采取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扩大,危害程度的不断加剧,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完善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国家生态补偿得以长期稳定实施的关键。

一、生态补偿及其法律制度概述

何谓生态补偿,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生态学、法学、经济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和层面揭示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尽管国际国内有大量的生态补偿实践和立法,并初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但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法学意义上的生态补偿早期的观点主要从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的角度来定义。有学者认为:“为控制生态破坏,遏制资源衰竭而征收的费用,征收的范围是现行排污费没有覆盏到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各种行为。””还有学者将“生态补偿”定义为“生态环境补偿费”,即为控制生态破坏而征的费用,性质是行为的外部成本,征收的目的是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笔者比较赞成吕忠梅教授的观点,吕忠梅教授认为生态补偿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的资金、技术、实物上的引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j。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依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调整与生态补偿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制度的总和。它是指为了’维持、增进生态环境容量,抑制、延缓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对生态建设贡献者和利益损失者给予补偿、政策优惠,以维护生态环境自我调节和生态效益持续发生的法律制度。

二、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关于生态保护的规定,是生态补偿的立法依据。在对生态危机的法律对策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生态保护条款列人宪法。例如,《泰王国宪法》第65条规定:“国家应维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清除有害于人民卫生和健康的污染物”。《巴拿马共和国宪法》第11条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养护生态条件,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葡萄牙宪法》第66条规定:“国家应当利用自己的机构和劳动人民的首创精神保护国土的生态平衡”。我国《宪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该条规定了自然资源的财产权为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并规定了国家保障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宪法》第10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这是关于保护土地的总括性规定。《宪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我国《宪法》的上述规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环境资源保护、防治污染这一基本国策,并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宪法基石。《宪法》作为最高位阶的法律,其有关规定,对生态补偿及生态法律制度各种规范的适用和解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也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作为生态保护的基本法,主要内容是关于污染防治方面的规定,多处涉及生态补偿,如:第五条和八条分别规定了国家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责任和奖励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质是规定自然资源利用开发要对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恢复;第二十八条对排污费的收取和使用作了规定。

《水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生态补偿制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来源、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对象等方面。如《水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使用供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对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其他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水资源费”;《草原法》第三十九条对建设使用国家所有的草原的,对草原承包经营者给予补偿的规定,第四十六条中对退耕还草,已造成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草原限期治理的规定,四十八条对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民,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粮食、现金、草种费补助的规定;《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五条中关于处理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关系的原则规定,第二十七条关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的规定;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的规定,等等。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政府规章。例如,广东省1994年颁布了《广东省森林保护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每年从地方财政总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的林业资金,其中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不少于30%;1998年1o月2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通过并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该办法于l999年1月开始施行,该办法规定:“禁止采伐生态公益林。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省财政对省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每年每亩25元给予补偿,不足部分由市县政府予以补偿。”该办法明确了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对象以及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的资金来源,是林业管理体制的一大创新,使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地方法规化,使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有法可依。

可以看出,我国己经初步建立起了由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共同构成的环境法律体系,但作为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成熟理念在立法上得到反映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许多新的管理制度和补偿模式需要法律的肯定和支持,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以对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范围、资金来源等做出总体性规定,已有的生态补偿规定都是散见于一些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妨碍了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一)生态补偿主体不明确。生态补偿是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责任的重新平衡过程。实施生态补偿首先要明确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身份和角色,明确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内容。目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都没有对生态补偿主体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也没有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有的也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导致无法根据法律界定各利益相关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

(二)生态补偿方式较单一。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立法中体现“生态补偿”的方式比较单一,生态补偿资金投人的典型方式是以巾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地方投入较少。生态补偿资金渠道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国家有限的资金只能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难以保障生态补偿的持续进行。

(三)生态补偿管理不规范。目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都没有对生态补偿的管理作出设计和规定,而在实践中,生态补偿的管理往往不规范且缺乏监督,尤其表现在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监督。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的生态建设项目和补偿广泛存在的地方和部门渔利行为,高额的管理成本已经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生态补偿标准不明确。生态价值应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在实践中,补偿方与被补偿方往往会给出截然不同的估算。因此,生态补偿的标准有时很难科学准确界定。对补偿标准的科学确定是保障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得以实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现行环境资源立法中对生态补偿标准的规定几乎是空白,地方在推动生态补偿的过程中,也缺乏因地制宜的柔性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依据,影响了生态补偿的实施。

三、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

度的构想

(一)确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补偿设立的目的,就在于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综合治理,维持生态的平衡,为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地提供物质与能量条件。因此,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要求决策者在制订政策时,确保经济增长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确保这些基础受到保护和发展,以使它可以支持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持续发展。

公平原则。公平是法律的基本价值选择,环境利益与责任的公平原则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生态补偿制度同样应该贯彻公平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额的确定都应体现公平合理,补偿主体是筹集资金实施补偿的组织者,199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环境责任原则,据此,污染、利用、开发、破坏环境以及从这些活动中受益的人都应对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补偿。生态补偿就要求以“谁污染、谁负担;谁受益、谁负担;谁破坏、谁负担”的原则公平分担对生态系统的补偿费用,并由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贫困地区予以支助,协调区域间的生态补偿能力。

(二)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化

生态补偿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与利益协调的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不同,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巾,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生态补偿规定大多是政策层面的,而且政出多门,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向社会公布的政策文件,.这给生态补偿活动的展开带来诸多障碍和限制。实践证明有必要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规范,“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和法律制度。

(三)确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补偿对象,即需要对哪些人进行补偿。首先,对生态环境建设做出贡献者是当然的主要补偿对象,因为政府同于财力精力所限,完全依赖政府提供生态建设这种公共物品不现实,因此,政府作为管理者应该对从事生态建设的单个经济主体进行补偿,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其次,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受害者也应得到补偿,包括生态环境破坏中的受害者和环境治理中的受害者,给受害者以补偿符合一般的经济原则和伦理原则。生态补偿的范围很宽,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法律制度。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一般是由政府制定政策予以赔偿或由污染者或破坏者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做出贡献者则应给奖励、补贴或优惠措施;对造成环境污染者一般要求其以支付排污费的形式进行补偿;对造成生态破坏者则要求其支付生态破坏补偿费或优惠措施;对造成环境污染者一般要求其以支付排污费的形式进行补偿;对造成生态破坏者则要求其支付生态破坏补偿费。

补偿标准,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关系到补偿效果以及补偿者的承受能力,补偿标准应该考虑资源的生态价值和保持生态环境的不进一步恶化所需的费用。其收费标准应根据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程度、恢复费用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来确定。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受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事实上对损失的环境价值进行计算非常困难,即使能计算出来,其费用之高也是被征收对象难以承受的。从公平的角度看,补偿数额应大于至少应等于损失量或效益量,才能保证补偿的充分足够。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篇10

关键词:矿业发展;采矿环境再造;节能减排;矿山工程;环境负效应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85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5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76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初,走在科学发展最前沿的采矿业面临着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来先进智能化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采矿机器等更现代化,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为采矿业的发展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且科技在矿业领域得到了应用,生物溶浸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其推动了矿业的发展;二来随着人们日益关注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他们对于不合理开采会带来环境问题的采矿业也心存偏见,实际上无节制的采矿也确实引起了全球的生态问题和严重的环境负效应,使很多的矿产资源严重的短缺,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并且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采矿业从得到发现、发展开始就不仅担负着发展经济的责任,还兼具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义务,到环境被破坏的今天,这一义务更加应该被履行。很多人都觉得矿藏的开采必然会对环境带来污染、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不去思考开采矿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就导致很多人希望矿藏停止开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矿藏的价值,很多采矿工作者也在不断探究使矿藏开发能够更科学的方法,他们在不断推动矿藏开发向着可持续、绿色的发展方向迈进。

1 矿藏开发造成的环境后果

采矿业发展由来已久,人们也逐渐发现矿藏开采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然而采矿事业的发展,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土地形态、植被分布、大气环境、水体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壳上的各个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各种不良环境现象频发。

1.1 岩体环境遭到破坏

矿藏一般在地下,如果开采不合理,地下镂空现象就会发生,再加上水体变化很可能会造成人为灾害的发生,具体有地面出现裂缝、土层塌陷、地面沉陷、山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另外,如果采矿过于不合理,后果会更严重,有可能导致地震的发生。

1.2 周遭水环境遭到破坏

(1)不合理、无科学规划的采矿行为将会使不同区域、不同质量的水相互融合,使得优质的水遭到劣质水的侵袭,受到污染;(2)被矿业丢弃的废弃物淋滤的水往往会富含有害的物质;(3)采矿将会造成矿体揭露,水中将会直接进入有害的物质;(4)采矿污染大气,会造成酸雨等危害;(5)采矿的一些附属工厂排放“三废”,使水质受到污染。

1.3 其他生态环境破坏

(1)没有经过周边环境分析、不科学的矿藏开采行为会造成矿藏周围植被受到损害,甚至消失,进而造成周围山体因此受到破坏,生态景观将会遭到破坏,垃圾与矿渣将会堆放,会使其形成一个与周围环境不同的外观;(2)矿业废弃物不利于动植物的生存,其将会使大量土地、农田被占,破坏了土壤基质和结构;(3)无论是对哪个生态环境组成部分的破坏,其都将使得矿藏开采区周边生物减少。

2 采矿环境再造内涵介绍

2.1 矿山工程系统的特征

2.1.1 开放性。各种不同的工程要素包含在一个完整的矿山工程系统中。这些要素在自身上和周围环境上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传输和交换,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流”的形式,其维持着系统和环境及系统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可进行反馈的系统,具有层次、等级和动态性。另外,矿山工程系统极其复杂,涉及多种多样的子系统,是它们共同作用的成果。

2.1.2 复杂性。矿山工程系统是复杂且多变的。因为其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且这些要素是多变的,所以其复杂性是由所涉及要素的多样性决定。在动力学的方程中,系统的变量是决定维数的重要因素,它们是正向相关的关系,一个矿山工程系统的变量多则维性高,而具有高维性特点的矿山工程系统就决定了其复杂和多变性。

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一些先进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来对矿山工程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常规的实验室测试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层次最低的系统构成部分,如用于研究单个岩块性质,这也是最易于认识的子系统。那些层次较高的子系统则没有这么容易被认识,因为影响其的地质和人为因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动态性决定了高层次子系统的复杂性。

2.1.3 非线性。非线性不但决定了矿山工程系统的复杂性,而且它也是矿山工程系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不同点。正是因为该系统的动力系统复杂性强,即使其中一个变量的细微改变都会对系统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很难具体写出某个矿山工程系统的运动方程。

2.1.4 自组织性。每个矿山工程系统都是零散部分构成的结构,它是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拥有自身运作特点的,其都具有自组织性。而且矿山工程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一定的自我规律,不是杂乱无章的,具有有序性,如时间上具有节律、周期等特点。同时这种矿山工程系统的有序性也表现出了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

2.2 采矿环境再造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采矿环境再造”是指对于因矿藏开采造成的矿山周边的环境遭到的破坏进行修复的过程。从狭义上来说,“采矿环境再造”是指通过对富含矿藏资源的开采环境进行保护,对开采技术进行改进提高采矿行为安全性和效率的行为。

2.3 矿业发展的新路径

2.3.1 进一步揭示采矿科学的本质属性。地下水、活动断层、地温和地应力是主要的矿体赋存环境,它们对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岩体的破坏、变形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岩体的稳定性和岩体的力学性质可以被地应力所改变。在矿体的回采过程中,采场产生变形和破坏是由于应力状态发生了改变。采取相关的支护措施能够防止矿体变形,加强采矿过程的稳定性,因为这可以减少对原始应力状态和主应力差的破坏。地应力有三带性的特性。地下水有以下的作用:(1)岩体构成的环境应力:动水和静水压力;(2)改变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地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深层矿藏的开采利用。因为在开采深层矿藏时,空气的进入会使矿体赋存环境内的温度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开采效率。一个良性的采矿环节的本质就是再造采矿环境的过程,采矿的方法本质上也是再造采矿环境的方法。

2.3.2 对采矿环境的保护提起足够的重视。一味地发展经济,尤其是以破坏环境来获取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模式已逐渐被现代社会所质疑和摒弃,实现生态和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经逐渐被当前的人们所认同。

因此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要科学合理,对于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的,不顾生态环境破坏的开发项目应制止,当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不能动的开发矿产的现象也不赞成。应该有效地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经济处于高水平的发展上,环境能力的保持也在高的水平上。在矿区的发展中具体的方法有“工业生态园”“间歇式开发”“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等,其最终是为了维持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生态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采矿问题也更需要加入生态开采的观点,虽然采矿业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但它也是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轻易停止开采,因而促进矿藏开采的生态化,并向生态工业过渡,迫在眉睫。

2.3.3 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一些不法分子总是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非法开采,不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开采活动,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矿产资源乱挖乱采,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浪费了矿产资源,而且会破坏矿区环境,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采矿行为进行监管,对采矿完成后矿床的处理进行监督,规范相关单位采矿行为,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者进行处罚,确保采矿环境不被破坏,矿产资源得到保护。

2.3.4 加快技术研发。传统落后的采矿技术和工具对采矿环境的破坏力度大且资源浪费严重,国家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鼓励政策,号召相关技术人员积极投身采矿技术和工具的开发,加大对采矿技术研发力度。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先进工具的发明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再造采矿环境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无节制的破坏采矿环境是不科学的,对其再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它的提出有利于采矿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其在根本上打破了与传统的采矿方法之间的界限,将采矿科学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刻的揭示。

资源的开采之所以向深部发展,是由于浅表的资源已经消耗殆尽。深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浅表有所不同,可具体概括为高温度、高空隙压力、高围压,并且受时间影响较大,长时间的积累会使深层岩石的结构、特性等发生本质的改变。根据浅层矿藏的环境条件进行深部地压显现规律和地质作用特征的推断,其风险巨大,所以应该进行“非传统的采矿”,再造采矿环境能够促进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原始的无规划的采矿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只是以安全、高效、经济为目标的,没有仔细考虑给社会环境带来的负效应;安全是进行采矿活动的根本保障,追求高效则是为了增加效益、降低成本。“采矿环境再造”又增加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更加关注生态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打洞、采石、出矿”的概念,对矿业的开发技术进行变革、检讨,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也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 伍祖锋.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4,(1).

[2] 黄爱国,柳旭光.采矿环境的再造及矿业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