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见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00:14:26

开学见闻作文

开学见闻作文篇1

开学第一天,我起床连忙洗漱后换上校服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一来到教室,就见到了许多同学在自已的座位上谈论自已在寒假里的趣事,过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我赶快进了教室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了下来也和同学们谈起了自已的趣事。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进了教室和大家打了招呼,就开起了班会,要注意安全,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重要的是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要天天向上,勤奋努力,争取拿比个学期还要好的成绩,千万不要落后。这次回来学校,听说学校要建一座综合楼,听说综合楼有五层,里面有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真的好期待啊!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努力取得好成绩!加油,我相信自已!

广东省恩平县海外联谊学校二年级:吴林宇

作文 zuowenku.net

开学见闻作文篇2

笔者尝试从“新闻传播”四个字的汉字结构切入,结合新闻价值理论、中国传播语境、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等因素,综合分析其偏旁部首、汉字本身的含义与该学术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导出较具中国特色的定义。

新闻:“耳闻目见”开采“四大新闻价值”+“兼顾两头”的把关精神

(一)新=亲+斤

1.亲:亲近、接近、求近,新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接近性”这・新闻价值。它要求新闻来源于党和人民群众,新闻受众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记者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新闻报道要有亲和力,要让群众喜闻乐见,进一步引申为“趣味性”,亲近性越强的新闻报道越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2.斤:(1)成爵“斤斤计较”,引申为“精益求精”,意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修养,比如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新闻信息的核实求证,对各方观点意见的平衡呈现,对新闻素材的加工整理,对新闻报道的编辑把关,力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归宿点为对受众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升为对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忠诚精神。(2)斤是质量单位,表示某物的分量,引申为“重量”即重要性,这是新闻价值中排第二位的要素。

3.亲+斤=新,“新”可引申为“新鲜性”(时新性、时效性、及时性),即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从“新”字的结构看,接近性、趣味性、与重要性共同构成了“新鲜性”,这四者内在统一。

(二)闻=门十耳

1.门:门槛、标准、关卡、守门员,引申为“把关者”,意指在新闻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的把关人:采访对象(消息来源)、记者、编辑、媒体领导、播音员……寓意新闻传播的“把关”理论,由1950年美国传播学者戴维・曼宁・怀特在其论文《The Gatckc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cction of News》(《把关人: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中提出。“Gatekeeper”的英文释义就有“守门员”之义,引申为“把关人”。把关的标准主要有新闻定义、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和新闻法则,在中国传播语境下可归为“上下两头”――“党的宣传政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即新闻工作者要“吃透和兼顾两头”,新闻产品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2.耳: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朵”(另外,耳中为“目”,也包括眼睛看到的),即媒介器官论、工具沦,新闻的采制需记者用耳倾听――党的政策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用眼观察社会。是否所有“耳闻目见”的都是新闻呢?答案为“否”:新闻不是“有闻必录”,道听途说的事不能成为新闻,而必须经过新闻工作者的把关,即门中有耳才为“闻”,将“目见耳闻”(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层层把关,才能产生新闻。

综上,“新闻”=“耳闻目见”开采“四大新闻价值”+“兼顾两头”的把关精神,具体为:新闻工作者以亲近采访对象、“耳闻目见”的方式开采、收集具有“时新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的信息,并通过层层把关的加工,制作成“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信息产品。

传播:专人为传+“手脚并用”共享信息

(一)传=人十专

1.人:传播是人的传播,人是传播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包括传者和受众。

2.专:能够称为“传者”的必须具有专业性,不管是哪…方面的“专”,传播是“专向不专”的传播,体现在传播的信息级差、信息流向、传播的引导性、说服性和控制性等特点。对此,童兵认为,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信息流通的推动者、意见交流的桥梁、监督权利的镜鉴和社会民众的教师。笔者认为,这说明了新闻传者的专业性体现在四大方面:监测环境、协调社会、上传下达兼顾两头和教导公众。一方面,记者的采访对象(新闻源主体)本身就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或者对于新闻事件本身有独一无二的发言权(占有新闻资源);另一方面,作为新闻工作者,记者编辑要经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技能和素养才能做好新闻工作,“专”就意味着权威,权威性是构成和保障新闻真实性、可信性、客观性的要素,是塑造和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手段。

(二)播=扌+番

1.扌:传播需要传者用手来表达,如文字记者写稿,图片记者摄影,广播记者录音,电视记者录像,网媒工作者的电脑操作,所有媒体编辑后期的编(剪)辑和报人后期的排版、印制等工作都需用到手,实践、动手,“手能写”是记者的“四能”之一。所以,手是“播”的工具和保障。

2.番:替代与更新,翻倍与共享,人本与求真

(1)从整体看:一方面,“番”字的原义是“更替、替代”,引申为“新旧更替、推陈出新”,表明新闻信息的更新要求高、时新性强,“新闻是易碎品”,这点呼应了“新闻传播”的“新”。另一方面,根据《现代汉语字典》,“番”字有“倍”的意思,意指“翻倍”,即常言的“翻番”。王耀东研究认为:从词源学角度看,凡从“番”之字皆有散开之意;“番”的本义是“播种”:上古的播种方式是用手把种子撒到地里,手、种子和田地就成了造“播”字时的考虑,这也回应了上文关于“扌”的释义。可见,“番”是“播”之初文,“番”与“播”血缘紧密。

综上,笔者认为:“番”意味着信息有可复制性、可扩散性及大众传播的广泛遍在性。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传播学者麦奎尔说: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由此看:“番”字较好地兼容了大众传播的特点与功能:信息的可复制性决定其高度的共享性和强烈的扩散性,大众传播才有实现环境监测、覆盖受众、协调关系、文化传承、引导舆论等影响社会的可能。

(2)从辞书看:“番”=“采”+“出”。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对“番”的考证为:“默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意思是“兽的脚叫番”,“番”字可分解为“采”和“田”,田像兽的掌。“采”字引申为新闻生产的首道工序――“采访”,无采访不新闻;而采访对象是“田”,即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土壤和家园,是新闻的富矿/本源(新闻事实所在)和来源(掌握新闻事实信息的采访对象),亦是国家和社会的根、党的执政之基和政府的力量之源。

从“番”的解释看:新闻传者必须脚踏实地、“如掌采田”,引申为“深入一线采访广大公众”,即要“亲民众、接地气”,注重“接近性”和“以人为本”,新闻战线的“走转改”与之一脉相承;另外,“番”意味着新闻传播活动需要新闻传者对新闻事实进行反复验证的严格把关,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与客观,与“闻”字的寓意――“筛选、把关目见耳闻的信息”之义不谋而合,且显示了“把关”工作在“量”上的专业要求――反复、多次,做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

综上,“传播”=专人为传+“手脚并用”共享信息,具体为:专业的传者以“脚踏实地、反复核实”的专业精神、“手脚并用、接近社会公众”专业方式向非专业的受众进行的信息采集、复制、与共享的专业活动。

开学见闻作文篇3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我国决定在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水平。

《意见》指出,各新闻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教育,组织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要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广泛开展蹲点调研活动,认真调查研究群众生产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通过与贫困边远地区结对子、定点帮扶、双向互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进群众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克服疏远群众、淡漠群众,游离于群众之外、凌驾于群众之上的不良风气;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学习群众语言、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群众能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可以通过开展范文学习、群众评议等多种活动,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或者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要将深入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要求体现到各项宣传报道中,特别是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政策解读和热点引导等宣传报道活动中,鼓励编辑记者深入改革建设前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鼓励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把版面和时段多给基层群众。

《意见》强调,各地党委宣传部、全国“三教办”、各新闻单位要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新闻战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活动形成声势和影响,确保开办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制度化常态化。要完善学习和调研制度,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倡导良好的学习风气,编辑记者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完善编辑记者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培训班和研讨班,组织无基层工作经历的编辑记者分期分批赴基层联系点驻点,新入职人员正式上岗前应有基层联系点驻点经历。要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各新闻单位要将下基层采访情况作为编辑记者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提拔使用等方面予以倾斜,全国性新闻评奖活动要重点向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编辑记者和稿件倾斜,通过建立和完善考评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开学见闻作文篇4

在现有的新闻体制下,地方党报对地方新闻的改革面临很大阻力,而时事新闻改革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

作为地方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地方党报的办报自受到较大束缚,地方各级、各部门领导对办报都有相应的影响力,办报受诸多掣肘。目前党报改革面临的最大制约并非党报自身的问题,而是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比较浓厚,传媒素养比较欠缺,对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了解不多,不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并且,从短期来看,这种制约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就是当前地方党报很难从根本上改变面貌的关键。

而对时事新闻来说,由于它报道的是全球、全国性的和外地的东西,报道本身基本不涉及当地党政机关及其领导的切身利益,所承担的宣传任务也相对少一些,在党报中处于相对“超脱”的位置,故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时事新闻具有高度的新闻品质。办好时事新闻版,对满足读者的需求,充分发挥党报的社会功能,能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国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对各国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认识日益深化,意识到国内外时事与本地新闻的联系、与自身利益的联系正日益密切。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了解本地新闻,尤其是那些鸡零狗碎的社会新闻,而是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国家大政方针、国际风云变幻,力图从宏观上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全局,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与本地新闻相比,时事新闻的选材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可供选择的余地大得多,选材更精,涉及面更广,内容更生动丰富,新闻含金量更高,具备的功能更全面。

时事新闻具有全局性。它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而密切党、政府同群众的联系,促进群众支持各级政府的工作。同时,它有助于人们了解天下大事,增长见识,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比如全国性的经济报道有助于人们了解全国经济形势,为股票、基金等的运作提供参考。

时事新闻具有典型性。对国内各机关、单位和企业来说,时事新闻报道的各国政府、兄弟省市县的一些好的做法具有示范意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某地出现,地方政府没有第一时间辟谣导致局面失控)也值得借鉴,这有利于各地各部门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身工作。而对群众来说,经过精选的各类新闻可读性很强,又摒弃了琐碎和无聊的东西,值得深思和回味,能大大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正因为时事新闻具有诸多优点,在党报新闻版中,时事新闻的阅读率很高,办好时事新闻版,可有力带动党报整体阅读率的提高,为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打下基础。

任何报纸要想发挥其社会功能,都要满足一个前提:在目标读者群中有一定的实际阅读率。不少党报恰恰存在这个问题:表面上有红头文件保证的相当的发行量,但实际阅读率不高,包括舆论引导力在内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实现。所以,党报改革,首先要着力提高可读性,提高阅读率。

最近10年来有关方面进行的多次调查都表明,时事新闻很受读者的青睐。例如: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1年9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西安六城市,就报纸影响力对1200名居民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30.74%的读者选择了国际新闻,居首位。居第二位的是国内新闻,占15.99%。①

2007年1月上旬,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对全市18区县的2496名报刊读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和《新京报》这6家报纸中,读者对新闻关注程度的排名均为国际新闻第一、社会新闻第二、时政新闻第三。②

所以,办好时事新闻版,是当前提高一份党报整体阅读率的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而提高时事报道的地位是新时期报纸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办好时事新闻有望促进领导干部办报理念的突破

目前一些地方党报得不到广大读者的认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用官本位思想指导新闻报道,内容和语言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宣传意识过于浓重而新闻意识不足,不善于将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宣传常常缺乏艺术性、让读者反感。

比如,一些领导总以为文章写得越长、见报密度越大,宣传效果就越好。殊不知很多声势浩大的所谓战役性宣传报道,绝大多数读者对其毫无兴趣。

时事新闻由于具备高度的新闻品质,办时事新闻版主要按民本位(就是以广大读者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来办,按新闻传播规律来办,讲究宣传艺术,能有效贯彻“三贴近”。一句话,办好时事新闻需要遵循真正的、专业的新闻理念,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这种理念恰恰是当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比较缺乏的。比如会议报道,一些领导干部通常关注报道哪些领导出席、讲了什么话,有没有按“规格”报道,而时事新闻则重点关注会议提出什么与群众关系较密切的、他们可能较感兴趣的东西。

因此,搞好时事新闻版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地方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的转变和传媒素养的提高,从而支持党报对地方新闻版的改革,并反过来促进前者改革向纵深发展,二者形成良性循环。

如前所述,搞好时事新闻版的改革是党报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而时事新闻版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对涉及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改革。其实,对领导同志的报道若能抓住实质性的、对地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东西,求精求短,读者是有兴趣阅读的。笔者认为,做好中央领导同志报道的改革有如下意义:

首先,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中央领导同志的形象。对领导同志过多过长的报道不但影响宣传效果,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反而不利于树立领导的形象。

其次,有助于促进党报进一步改革发展。中央领导同志的报道做得好,有利于带动对地方领导同志报道的改革,读者也愿意看,有利于党报提升亲和力、吸引力和引导力。

中央支持改进对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

2003年3月,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意见》比较具体地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意见要求:

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一般不作报道。

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到基层考察工作、调查研究和出席重要活动,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组织报道。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活动需要公开报道的,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发简短的综合消息,也可只在当地媒体上报道。

中央领导同志题词、作序、写贺信、发贺电,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和出席其他文艺活动,给部门、地方的指示、批示,出席部门和地方举办的颁奖、剪彩、奠基、首发、首映等仪式和接见、照相、联欢、探望、纪念会、联谊会、研讨会等活动,一般不作公开报道。

多位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同日分别会见同一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议会议长或政党领袖,同一位中央主要领导同日会见多批外宾,发一条综合消息。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会见外国政府部长、议会议员、政党和团体负责人、企业家以及其他人士的报道,要从严掌握。

除党和国家举行的或经中央批准召开的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唯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排序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

同年4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这个《意见》,要求“要按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精简务实的原则”,切实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③

地方党报要积极探索改进对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各级党报对各级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虽然有所改进,但总的来说,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从《意见》来看,中央已把改革对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密切党群联系的高度。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报纸是自缚手脚。

如果说中央级报纸处于特殊而敏感的位置,有一些难以言说的苦衷,改进不易的话,对地方党报来说,就要更多地从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做标题新闻的做标题新闻,不必发的不发,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探索改革对涉及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

近年来,《福建日报》时事新闻版依据《意见》精神,对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报道内容方面,一是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会见外国政府部长、议会议员、政党和团体负责人、企业家以及其他人士,接受国书,发贺电唁电,讲话出版等,一般不作报道;非总书记、委员长、总理和政协主席的出访、会见等,一般不作报道。二是新华社的稿子一般不全文照登,尽量只取其有实质性的、有新闻价值的、群众关注的东西加以报道,篇幅尽量简短。

在版面处理上,如果不涉及重要的活动,通常做假头条,或放在右头,一般占一栏宽,标题不作突出处理。

举《福建日报》2008年12月22日7版的一例:

在北航指出(肩题)

国家将出台系列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主题)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20日下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完“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活动后,国务院总理到学校的图书馆看望同学们。

在图书馆二楼的研究生阅览室,明确地告诉大家:“同学们请放心,在就业问题上,当前我们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我们很快就会提出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包括创造条件让大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多招大学生,科研院所和学校重大科技专项以多种方式吸收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充实一线工作,组织大学生继续深造和接受技能培训,搞好人才市场和招聘工作,各类企业要想方设法稳定在岗大学生的工作等。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克服这个困难。”

新华社原稿是一条长1900字的通讯《“你们会有用武之地”――总理与北航学生座谈》。稿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总理勉励大学生投身中国制造大飞机和直升机的事业;总理指出国家将积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勉励大学生增强信心、努力学习。

我们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总理提出国家将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很鼓舞人心,这应当是整篇通讯最突出的新闻点,而大飞机制造暂时还不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省级媒体,不需要面面俱到。所以我们将“就业”这个点提炼出来,将通讯改编成一条不足300字的消息。我们相信读者对此有兴趣,也有时间看完。

注释:

①杨静:《“六城市报纸影响力研究”》,《中华新闻报》,2002年4月2日。

②《北京晚报》,2007年2月2日。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290页。

开学见闻作文篇5

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作用;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1.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新闻宣传作为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师生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可以准确、及时地了解学校发生的各种新闻、重大事件等。同时,各类校园媒体也是师生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重要渠道。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对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要求高校加强校刊、校报、网络新闻宣传载体的建设,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由此可见,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已成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载体。通过新闻报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3)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新闻宣传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新闻宣传,可以对学校发展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个人或集体事迹进行传播,同时对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批评,发挥新闻宣传的监督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1)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牢牢抓住特色。新闻特色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始终把握学校特色,对典型人和事进行宣传。做到“经营宣传”“包装学校”,打造学校品牌项目,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环境。[1]在宣传过程中,要仔细挖掘生活素材,挖掘师生周围的事、师生关心的事。新闻宣传工作要始终关注学校工作,树立通过宣传学校优秀的人和事来宣传学校的理念,将报道的焦点对准师生关心的生活,通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在进行新闻宣传前,做好策划工作,通过真实、及时、有效的新闻宣传构建起学校和社会交流的平台,不断加强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学校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注意观察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动态,做到有机结合。同时,新闻报道要贴近师生,形式喜闻乐见,报道内容力求真实且具有新闻价值。要注意学校、社会的热点话题,增加信息量,使新闻宣传工作贴近生活,入情入理,以达到把握热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的效果。

(2)运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开展新闻宣传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思想封闭,其思想工作实效将会逐渐弱化。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不断对宣传内容和宣传手段进行创新。要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师生,多用师生的语言,多联系师生身边的事例,多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师生参与及民主讨论的方法。要创新新闻宣传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不断拓宽思想宣传工作的渠道,注意引导互联网舆论导向,减少因不良信息导致的危害,控制网络宣传的主动权。[2]

(3)加强素质建设,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者能力水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任务不断增大,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适应高强度、严要求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水平等。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和知识交汇的场所,新闻宣传工作的受众的政治素质普遍较高,所以,宣传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丰富自身的学识和见识,促进知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时刻关注新闻热点话题,发挥新闻宣传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开学见闻作文篇6

1956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日报》对于新形势以及这种形势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缺乏了解和把握,正如后来担任该报总编辑的李庄所说:“多数同志长期在农村根据地办党报,惯于直接代党政机关发言,进行自上而下的指导。……50年代中期,报纸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读者的要求,同游击战争年代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报纸没有及时研究分析,对新情况视若无睹,对读者的合理要求表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麻木。钉子碰了许多,终于逐渐醒悟了。”(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第191页,人民日报出版1993年版)具体表现有:“一、内容贫乏、单调,报道面太窄,尤其对人民生活关注太少。二、新闻少,质量低。三、组织问题讨论太少,……”(《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的报告》)等等问题。这种情形下,报纸改版的问题提上日程。

另外,1956年中国新闻界对全面学苏联有所反思,提供了一个改版的契机。建国以后,我国各方面均“向苏联看齐”,新闻事业的管理和运作完全照搬苏联模式。1954年中国新闻界代表团访苏回来之后,《人民日报》严格模仿《真理报》,甚至连《真理报》都是一行题的新闻标题,都被照搬到《人民日报》上。“新闻机构日趋单一化,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是当时新闻界存在的一个最根本问题。”(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6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956年前夕,邓拓明确表示,对《真理报》的经验,再这样学下去怎么行?”(钱江《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新闻研究资料》1988年总第43辑)

由此,《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开始酝酿。“改版的参加者普遍认为,改版思想不是某个人所创,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同上)

《人民日报》改版的筹备阶段开始于1956年4月2日,这一天编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讨论改进人民日报工作的计划》,这一计划十分详细,从改版的两大阶段(即改进报纸内容和形式;改进编辑部的组织领导工作),到具体的改版时间表都明确列出,具有可操作性。同一天还成立了在编委会直接领导下的“七人小组”。该小组的职责是对整个改版工作实施具体指导。

4月3日七人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八个专门问题的研究小组,分别为改进文章小组、改进新闻小组、改进版面小组、加强文字加工和加速稿件处理小组、消灭错误小组、提高报纸印刷和制版质量小组、国内报纸经验小组、国外报纸经验小组。其中外国报纸经验小组,选择的报纸为四种:苏联《真理报》、英国《泰晤士报》、美国《纽约时报》、日本《朝日新闻》。除了《真理报》外,这是党的报刊历史上首次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报纸的经验,而且是主要的代表性报纸。与此同时,着手进行读者调查。4月5日,七人小组根据编委会的意见,制定了《搜集读者对报纸意见的计划》。

5月15日,《人民日报》编辑部经过充分准备,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改版的一份简要报告,两天后得到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的批复:“刘周已阅。同意。退邓拓同志。”随后,总编辑邓拓领导起草详尽的改版报告。经过副总编辑胡绩伟和负责联络《人民日报》的中央副秘书长胡乔木的认真修改,报告得以最后完成。这份报告约2万字,详细阐述了报纸的缺点和改进方法,并附有《人民日报目前的基本情况》、《读者对人民日报的意见摘要》、《几种主要的外国报纸的简要介绍》以及《关于处理公告性新闻的意见》等附录。6月20日,改版报告正式报送中共中央。

6月30日晚,胡乔木请过目由他起草的改版社论《致读者》。批示:“可以发表。即送乔木。” 7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改版。头版头条的改版社论讲述了这次改革的三个方面:一、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1.5倍;二、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三、改进文风,活泼空气。

社论写道:“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我们的报纸名字叫‘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 “我们期待全国广大的读者给我们更多的帮助,更多的批评和指示!”

改版后的报纸从六个版改为八个版,“版面一般地是作这样的安排:第一版还是要闻,跟以前没有多大分别;第二、三版的内容是国内经济,大致第二版着重工业和交通,第三版着重农业和商业;第四版的内容是国内政治,包括党的生活,此外还有一栏首都新闻或者地方通讯;第五、六版是国际版;第七版是学术文化版;第八版上半是带文学性的副刊,下半是广告。”关于读者来信的处理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读者来信专页取消了,读者来信将分别登在各版上。”(见改版社论《致读者》)

《人民日报》改版后,头版头条经济新闻增多,会议新闻减少,这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一版的新闻条目增多,每条新闻的字数减少,每条新闻基本上只说一个事情。新闻报道范围扩大,有了很多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报道。言论方面,批评性文章增多,特别是关于百家争鸣的讨论,诸如李长之、黎锦熙、朱光潜等名家都发表了关于“双百”方针的文章,报上营造出一种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的氛围。另外,报上副刊文章的增多,广告的出现以及版面的编排等,都显示报纸向着人民实际需要的方向转变。

《人民日报》改版后受到来自各方的好评,各阶层读者反响热烈,“平均每月收到读者来信三万封余。”(钱江《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改版一个月,中共中央于8月1日发出第124号中共中央文件,向全国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批转了《人民日报》给中央的改版报告,供他们参考。文件指出:“中央批准这个报告,认为人民日报改进工作的办法是可行的。中央还希望各地党委所属的报纸也能够进行同样的检查,以改进报纸的工作。”“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见解相反的文章。这样做就会使思想界更加活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愈辩愈明。”“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果片面强调它们是党的机关报,反而容易在宣传上处于被动地位。”(《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册483-484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从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反冒进”社论开始,报纸已经受到一些批评。进入1957年以后,这种批评之声逐渐强烈,改版在年初实际上终止。1957年4月10日,由于《人民日报》没有及时宣传二三月间的两次重要讲话,报纸的全体编委及编辑王若水、李希凡,被召到中南海家中。胡乔木也在场。批评说:“过去我说你们是书生办报,不是政治家办报。不对,应当说是死人办报。”(参见逄先知、金冲及《传》下卷)4月12日,胡乔木来到人民日报社,在编辑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话,根据的意见,对《人民日报》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批评。4月底《人民日报》开始整风。6月“反右”斗争开始……

开学见闻作文篇7

此外,日本新闻传播学界对“311”地震发生时的媒体反应提出不少质疑之声:如媒体未能在地震前积极针对核电防灾政策进行批评监督;媒介报道的信息源大多数来自政府及相关部门,过于被动;面对核辐射和灾害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新闻界缺少相关专业记者,使得报道不深入;因为报道的被动、不专业,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感,对记者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回应受众的质疑,日本传媒界在寻求变革的途径;学界也不滞后,为了应对媒介生态的改变,曰本新闻传播教育界也相应做出一些变革。

一、颠覆原有的“重学轻术”,重视职业技能训练

曰本新闻传播教育界“重学轻术”以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职场训练12]来完成,这是此前国内学界对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印象。“重学轻术”主要指的是,曰本新闻传播教育重视新闻理论学习,以新闻史、新闻伦理、新闻学原理等课程为主,新闻业务类课程所占比例较jNo曰本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办学宗旨,视实用技术为低级的学问;坚持把学术研究放在首位,在教学中教导学生用哲学的视角审视新闻传播学,强调媒体批判实践和社会责任感,采写编评等新闻记者的职业技能教育从未踏入大学讲堂。

“师傅带徒弟”的职场训练主要源自日本等级制、家族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和学校共同完成,岗位培训是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主要以学理教育为主,毕业后的技能培训由企业来承担,高等新闻教育与媒体的内部培训形成独特的二元并行的教育制度。

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以上两种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的弊端都曰渐凸显。“重学轻术”导致教育界培养的人才与业界需求无法对接,使得业界与大学新闻专业教育之间产生巨大的数字鸿沟,媒体从业人员毕业于大学新闻专业的比例很小W。此外,“师傅带徒弟”的职场训练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了冲击,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新闻工作者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前辈无暇培养新人;二是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能的前辈不多,无力指导新人;三是曰本的新媒体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且采访报道人员大多来自传统媒体,所以前辈对新媒体的传播经验有所缺失,导致未能建立成熟的培训体系。

为此,日本新闻传播学界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做了不少修改。如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必须通过“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训练,强调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独立的新闻采写能力,并能熟练掌握写作、摄影、摄像等技能,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受众。此外,T3该校还强调现场实习的重要性,实习课程必须占到4个以上ro学分。该大学一个年级的实践类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学分数分Ui别为6个和8个,如果把实习课程也列入实践类课程,那么实践课程总学分数为10个,超过理论课程2个学分。可见,o日本新闻传播教育已然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对媒介生态的改变做出回应。

二、模糊专业界限,幵启普适性媒介素养教育

在日本全国大学学科门类网站KnowledgeStation以关键词“771]三学.乂亍彳尸学”进行检索后发现,在曰本758所大学中,有78所大学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相关科系或课程。其中直接以传媒或传播学院命名的院校仅有12所(见表1),其余45所(见表2、表3、表4)有新闻传播学科的院校均将其设置在文学(7所)、艺术学(7所)、文化学(4所)、信息学(8所)、社会学(8所)、科学院(3所)、工学院和理工学院(2所)s法学(1所)、经济学(1所)、体育学(1所)、国际关系学(1所)、生活环境学院(1所)、人类共生学院(1所)之下。

由表1一4可见,日本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命名较为多样,以新闻系命名的有2所,为上智大学和日本大学,以人文新闻系命名的有专修大学,以广播学系命名的有2所,其余大部分以传播学或信息媒体学来命名。

综上所述,曰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不仅局限于仅有的10来个独立院系,在科系设置时往往采取联合所在学院系中传统老牌学科或最强学科的“经典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科交叉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正好符合业界对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精(精通新闻传播理念及业务)+专(对某一领域具备专业解读能力)”的要求。日本教授新井直之认为:“过去的记者,似乎只要有写作的才能和采访的热情就可以胜任工作,现在不行了。没有相当程度的专门知识也是困难的。无论是经济还是防卫、环境、教育问题,越是现代的、当今的问题,越是需要专门知识,没有专业知识几乎不可能就这些问题写出独家新闻。”这位教授20年前说的这番话,在当下分工越来越细的日本更显得一针见血。“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些既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此外,有22所高校的一些专业幵设新闻传播学相关课程(详见表5),这些课程主要是针对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进行普识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如社会学、文学、动画、经济学等专业,开设媒体与社会、信息媒体概论、媒介文化、媒体生产与制作等课程。除在非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外,日本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关于媒介素养的表达也很多。如曰本大字新闻系的招生简章中写道:在保证学术研究的前提下,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深谙信息传播及媒介素养理论与实践的传播者。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个人皆是信息的传播者,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和专家。所以,培养大批信息传播的“通才”,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正是曰本大学教育的重点和方向。

三、坚持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新媒体和国际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据曰本ABC协会调查幷发表的2014年度下半年各大主要新闻社报纸销量统计,日本《读卖新闻》《朝曰新闻》《每曰新闻》等各大主流纸媒销量均出现急剧下降情况。报纸销量减幅最大的是《读卖新闻》,减幅超过了60万份;其次为《朝曰新闻》,超过了44万份;而且5大主要新闻社全部同比减少。在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下,日本报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而在数字化阅读已成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发挥精英报纸的影响力,这是日本报人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转型过程中,曰本报业转型或改革的依据主要在于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即“将来谁还读报纸”答案势必成呈两极化:无法阅读数字信息的人和不满足于阅读数字信息的人。如果以前者为目标,报纸必然会成为迎合高龄读者阅读兴趣的媒体。如今曰本电视媒体正朝这个方向迅速蛻变,年轻人对日本的电视节目越来越感到厌烦,根本不买电视的低龄人群在增加。而纸媒,尤其是主流大报无疑会选择后者,那就是越来越精英化,为那些不满足于数字化阅读感的读者定制、提供更加精致、富有营养的高级“便当”。于是,2010年《日经新闻》率先开启有偿电子版的服务;紧跟其后的是《朝日新闻》2010年创办的有偿网络评论版(内容不同于纸刊)“WEBRONZA”,目前已有十余万订户。此外,《朝日新闻》于2011年2月正式开通了电子版,全面开启电子报经营模式;2010年4月,每日新闻社58年来首度与共同社合作,在政府机构的新闻和国内新闻上使用共同社配发的消息,自己则着力强化调查报道和深度评论,尝试从“报道型媒体”向为读者提供见解的“意见型媒体”转型。正如《朝日新闻》记者名片上统一印制的该报广告口号-“Japan’sLeadingNewspaper”,日本大报的转型之路不是去精英化,而是更精英化。

为了应对媒介生态的变化,曰本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势必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从学科统计表可见,日本已有13所院校将新闻传播学科设在信息学院、科学院及工学院之下,占日本新闻传播学系总量的30%。在大数据时代,将新闻传播学科与理工科结合,开设媒介技术、媒介制作等课程,无疑为当下业界新媒体人才队伍提供了后备力量。

此外,麦克卢汉于1962年提出“地球村”(globalvillage)的设想:印刷媒介使人类彼此疏远,而电子媒介却使他们更加相互依靠,把世界塑造为“地球村”的形象。结合当下网络新媒介的发展状态,“地球村”的设想似乎即将实现。为了争夺“地球村”中的国际话语权,曰本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也做了回应。同样,从字科统计表可见,共有6所高校将新闻传播学科命名为全球传播学院、全球媒体研究学院,或将学科直接设置在国际关系学院下面进行学科交叉教学。

开学见闻作文篇8

作为培养新闻从业人员后备军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在此形势下也面临着变革。而且随着新闻职业的升温,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专业以弥补新闻从业人员不足的状况。尤其是在以技术学习为主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新闻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既要区别于本科院校,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如何进行专业建设,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在以下内容中,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培养目标及定位

职业技术教育是针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人才”。新闻传播由事业型传播向产业型传播拓展,媒体形态的变化正如美国新媒介技术专家罗杰・菲德勒所说:“……新媒体决不会自发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体的形态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①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大改变了传统新闻专业的职业要求,如何去适应新闻职业的变化并继续深化,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至为关键的一环。

信息高速公路宣告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展示了新的传播观念,正如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所指出的那样: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竞争实力体现在知识的资本上,尤其是信息知识的资本上。全球境况下的新闻传媒业,越来越重视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传输手段的变化,与信息化息息相关。在传播方式上注重信息的全球性、个性化和共享性特征,把传媒业适应市场、满足受众需要作为首要的任务;现代传媒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及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模拟技术,智能方法正在取代线性方法。从节目的策划直到制作完成,所有的程序均可用数字技术完成,而且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成品的质量。所以,高职高专的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在传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强调掌握与信息化社会相关的应用技术,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站在行业的前端。

专业能力要求

中国的新闻媒体具有以下几种功能:舆论工具、信息媒介、交流渠道、舆论监督、教育载体、社会论坛、服务中介、娱乐休闲等,同时,还面临着海外传媒在文化与科技、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所以,高职高专的新闻专业能力应有以下新的要求:

一是具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生动地融于各类新闻传播方式中的能力。新闻传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性地体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就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并具有特定的政治敏锐感受能力。所以,我们要首先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理论政策水平,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感受能力,这是新闻专业学生在改革开放和发达国家无可阻碍的传播技术与政治文化攻势面前最应具备的能力。

二是培养既具有传统又具备现代思维习惯的新闻叙事能力。中国的新闻叙事方式与传统的文学叙事方式是相同的、一脉相承的。都是以时间为序,讲究首尾相连,一以贯之。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的。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对于现代青年人来说,传统的观念和思维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他们虽然也接受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对新的传播方式更乐于接受。所以,新闻叙事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新闻专业学生要既具有传统又具备现代思维习惯的新闻叙事能力,把新闻做精、做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发扬媒体的优势,立足于其人格化魅力,引导受众认同和接受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当务之急。

三是具有各种新闻文体的书写能力和规范的语言范式运用的能力。语言是人类存在和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用汉语作为载体进行交流的中国新闻媒体中,怎样用规范的民族语言传播民族文化,是新闻专业教育之本。如何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保持民族特色,不受外来文化侵蚀,体现民族内涵和民族感情,不仅是专业新闻教师,更是所有汉语教师在授课中要时时体现出来的。

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调整

针对新闻职业的转变,新闻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也应随之相应地调整。

一是压缩理论课内容及课时,增加必要的新的实践课科目。以往,新闻专业除公共课以外,各门课程的理论课时几乎占到80%以上,而且,一些学校的基础课(如文学或语言课)的课时大大超过了其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所以,我们主张传统的中文类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概论等课程,在新闻专业就不宜分得过细,尽量综合并以大纲形式讲清脉络即可,把学科基础课的部分内容以作业的方式下放给学生自学或讨论,既压缩了部分课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增加必要的、新的科目。比如,网络传播实务,广播电视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编辑,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新闻栏目策划与制作,社会调查方法,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读者学、观众学,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新闻心理学等,这些科目大都是为满足目前新闻职业的新要求而开设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开设这些科目是十分有必要的。各高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设新课程,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职业要求的内容。

二是增加实习、见习、实训的内容和学时。由于职业需要,新闻专业必须有大量的实践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尽量增加实习、见习和实训的内容与学时。原因有二:

一为一些学校由于资金、师资等原因,无法大量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专业实践训练,而新闻专业新的课程要求却把实践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有必要增加实习、见习的时间,尤其是在实习外,可以每学期增加一至两周到新闻单位见习的课时,也可以在每学期灵活掌握见习的时间,比如可以在学校所在地的新闻高发时段集中见习,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能力。

二为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检验已学的知识和技术,以便对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我们的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往往和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新闻工作突发性强,对知识和技术要求比较灵活。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个体差距与问题,在实习结束返回学校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补充,缩短就业时的工作适应期。另外,实习时学生的指导教师大部分都是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和在课堂上的教师相比,有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这是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但又是极其宝贵的知识,所以,增加见习时间,等于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职业技术日趋重要的当今社会,作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因其实际性、快捷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建设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和完善。这是新闻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的问题。

注释:

①罗杰・菲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开学见闻作文篇9

邵华泽、范敬宜成为新闻学院的“当家人”当之无愧。这不能说与他们的社会声望无关,但社会声望并非仅仅来自他们曾经担任的职务,更多缘于他们在新闻事业乃至其他领域的建树,包括理论上的贡献。两所新闻传播学院都有志向国际水准迈进,并不需要高官显要来“撑门面”,而需要专家学者来“掌门”,邵华泽、范敬宜正是有着丰富新闻实践经验的专家型、学者型媒体领导者。据介绍,邵华泽是军内理论家出身,教授过哲学,又在军队宣传部门和报主政多年,调任人民日报社后重视业务建设,其要求记者在消息后配发评论就是一例。同时,自身对新闻业务也颇有研究,《金台十年》就是他报海生涯的一个总结。同样,范敬宜从记者干到国家外文局局长,又先后总揽《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的编务,业务精深,成果斐然,《总编辑手记》和数本专著即是见证。

由此想到,媒体老总虽不可能都像邵华泽、范敬宜这样去新闻学院“当家”,但应当成“家”,努力向专家型、学者型的老总靠拢。这么多年,新闻界一直呼唤“专家型记者”、“学者型编辑”,旨在推动新闻从业人员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确实也造就了一批拔尖人才,但远远不能说蔚然成风。这除了“新闻无学”、“记者就是杂家”的旧观念作祟之外,恐怕还与不少老总没有把自己真正摆进去有关,往往只扮演“号召者”、“倡导者”角色,缺乏身体力行的自觉。

老总当“家”其实并不难。过去,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治史、钻马列、写杂文,是党内有名的理论家和杂文家;羊城晚报副总编辑秦牧值夜班看大样后就灯走墨,成为开启一个流派的散文大师。近年,出专著、写文章的老总也不少,如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出了《记者的战略眼光》,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出了《我当晚报老总》、《灯下走笔》、《新闻评论教程》,华西都市报原总编辑席文举出了《报纸策划艺术》,北京日报原社长满运来、南方日报原社长李孟昱在任上时都有专著问世。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除了在新闻理论方面著书立说之外,一个在经济学界独辟蹊径,对宏观经济等问题的研究自成一家;一个在散文领域别开生面,以“政治散文”、“大散文”称道文坛。

老总当“家”,意义至少有三:

一是思考问题,指导办报,丰富新闻理论。老总若善于将办报实践中的创新加以提炼,特别是勇于探求新闻工作的一些前沿课题,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形成一些带有战略取向的思路,反作用于办报操作,有利于新闻改革的深化、办报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管理的改善。

二是为人表率,大开风气,带动队伍“专家化”、“学者化”。老总勤于研究业务,时有学术创造,其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报之帅能如此,采编人员焉能不见贤思齐?哪里老总理论素养高,哪里业务学习空气就浓郁。

开学见闻作文篇10

相关研究论文年度分布

笔者根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0年~2009年有关“范敬宜新闻思想”论文进行统计,通过主题词检索共有38篇相关论文。从数量上看,出现过两次研究高峰,即1996年5篇、2005年6篇(见下表)。从论文内容来看,刘小锐、肖峰的《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初探》,乔申颖的《范敬宜办报思想初探》,张杨的《精英气质平民思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范敬宜》,王文利的《范敬宜的总编观》,李艳的《范敬宜新闻评论特色初探》等论文,内容较深刻,视野较开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对范敬宜新闻思想的研究内容

总体而言,近20年来对范敬宜新闻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范敬宜新闻采写观的研究。在新闻采写活动中,范敬宜一直强调全局观念。他认为,胸中有全局,眼中出新闻。“一个记者能不能迅速地发现新闻,关键是他心中有没有‘全局’,他是不是通晓党的政策,了解实际情况。”①他认为,一个记者的本领,首先体现在发现新闻上,要做到“眼中时时有新闻”;其次,新闻记者的写作要用事实说话,还要通过“翻译”、文笔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再次,他认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应当做到“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

窦锦平认为,范敬宜的新闻作品小中见大、以少胜多,逸笔素描、写意传情,巧妙留白、布局新颖,如一幅幅形象生动、清新活泼、时代气息浓郁的经济生活画,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是样板作品,符合他提出的新闻精品标准:导向正确、意义重大、精心编写、效果突出。②郝怀明认为,范敬宜之所以能够写出一系列新闻经典作品,原因在于:生活根底深固、学养丰厚、锐意进取。③李艳则认为,范敬宜的评论继承了我国报刊评论的优秀传统,发扬了梁启超、李大钊、毛泽东、邓拓等评论家的特色文风,但与他们不同的是,范敬宜从事新闻工作的时候,新中国已经建立并完成了基本经济建设,国家、社会、民族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范敬宜的评论不再局限在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而是关注百姓生活,用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阐述老百姓面临的问题。他的评论开创了新时期主流媒体评论新的写法。④

1993年到1999年任人民日报社总在长期的总编辑实践中,范敬宜更多地从全国的角度出发,高瞻远瞩、锐意改革,以更高的眼光看待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采写、策划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报道,被同行们称为“点子总编”。

王文利在《范敬宜的总编观》一文中,将范敬宜的总编思想概括为:审时度势,把握全局;贴近两头,吃透两头;点子从生活实践中来;总编,总编,总是在编(在写);人不求全,文不求同。⑤滕礼在《简析点子总编范敬宜的成功之道》一文中,将范敬宜的总编经验归结为独特的新闻眼光、编辑思想和办报艺术。⑥郭光华认为,在我国舆论引导实践中,要十分重视舆论的合力。范敬宜在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时,运用“形散神聚,彼此呼应”、“巧串成珠,形成气候”、“软硬搭配,相辅相成”的方法,对舆论引导合力艺术的追求,达到了一种高度自觉的境界。⑦张立伟则认为,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一书中,虽然谈论的是人民日报的工作,却揭示了新闻差别化竞争的某些一般规律,即通过更快、更新、更深、更多和更活五条途径来实施新闻的差别化竞争。⑧

对范敬宜舆论引导观的研究。范敬宜认为,作为一名党报总编辑,主要责任是把握好报纸的导向,“如果把握不好导向,在导向上出了问题,不仅会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可能毁了一张报纸,毁了一支队伍”⑨。

范敬宜在1986年担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时就提出了范式“三个贴近”思想:贴近中央精神、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脉搏。乔申颖认为,范敬宜“三个贴近”办报思想的提出,是与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党报在舆论引导问题上遇到的新情况密不可分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受众口味的多元化,要求新闻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⑩

贺启光认为,范敬宜堪称我国新闻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典范之一。其典范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大局意识;二是具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精品观。11

对范敬宜新闻教育观的研究。范敬宜不仅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教育家。他曾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树立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他认为,新闻教育必须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新闻专业的学生要做到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新闻记者要有“悟性”,媒体从业人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并在教学中结合大学生的特点来讲新闻等。刘小锐、肖峰认为,范敬宜的新闻教育思想是其办报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对新闻教育思考和实践后的见地之言,对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他组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在新闻教育中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本科生必修课,更是在全国新闻教育界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1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我国新闻界对范敬宜先生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活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认为,范敬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不断地对新闻的采写、策划、编辑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中国报业的发展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报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成果呈现出具体、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等特点。但是,现有的范敬宜新闻思想研究仍然存在连续性、可比性差,琐碎性,浅表性,随意性,描述性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现象描述多,理论分析少。在对范敬宜新闻思想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是根据研究者主观经验对范敬宜新闻思想进行主观性描述,很少对其新闻思想的成因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理性分析。

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少。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是对范敬宜的个别观点或某一方面的观点进行局部性的梳理,对其新闻思想的全局性和宏观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创新性成果少,重复性观点多。现有的研究中,有见地的文章较少,人云亦云,重复别人的观点多。

注 释:

①范敬宜:《真知与勇气:坚持实事求是的关键——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新闻战线》,1994(2)。

②窦锦平:《咫尺之图 写百千里之景——范敬宜新闻作品解读》,《青年记者》,1996(6)。

③郝怀明:《读〈范敬宜文集?新闻作品选〉有感》,《新闻战线》,2009(6)。

④李艳:《范敬宜新闻评论特色初探》,《采写编》,2004(4)。

⑤⑨王文利:《范敬宜的总编观》,《当代传播》,1998(1)。

⑥滕礼:《简析点子总编范敬宜的成功之道》,《当代传播》,2000(4)。

⑦郭光华:《合力效应:一门重要的编辑艺术——学习范敬宜〈总编辑手记〉一得》,《当代传播》,2000(5)。

⑧张立伟:《新闻差别化竞争的五条途径——读范敬宜〈总编辑手记〉心得》,《当代传播》,2000(6)。

⑩乔申颖:《范敬宜办报思想初探》,《报刊之友》,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