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发展规划十篇

时间:2024-01-15 18:10:51

生产发展规划

生产发展规划篇1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一、地理位置:蚕豆生产基地规划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区和海南台地的豆麦、豆油轮作区,习称东部农业区。耕地主要分布在2200—2800米的黄河、湟水谷地和河谷两岸的丘陵山地,种植业历史悠久,是省的粮油主产区。

二、气候条件:规划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580—2701小时,光能资源丰富。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年降水量为320.6-533.4毫米,其中4-9月的降水量为292.4-462.9毫米。项目区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2.8℃。雨热同季,无霜期100天--180天,适宜蚕豆的生长发育。

三、土壤条件:规划区主要耕地土壤有灌淤土、灰钙土、栗钙土和黑钙土等。其中,河谷灌区以灌淤土为主,土体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旱耕地土壤以栗钙土为主。

四、水资源状况:规划区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和黄河流域及支流两岸,灌溉用水为湟水及其支流、黄河、恰卜恰河等河流的地表水。有效灌溉面积占项目区耕地总面积的31%,可满足优质蚕豆生产基地建设的需求。

第二节规划区农业生产条件

规划区近邻省会市,是全省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事业较发达地区,人口集中,耕地资源丰富。全区共涉及81个乡镇,1141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326.67万亩,其中可灌溉面积81.45万亩。从种植业结构看,年本规划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9.62万亩,其中蚕豆种植面积29.86万亩,占9.3%(其中湟中县12.48万亩,互助县7.51万亩,大通县4.1万亩,湟源县4.5万亩,共和县1.04万亩、贵德0.23万亩),平均亩产247.3公斤,生产优势比较突出。

项目区交通便利,通讯网络覆盖全区。目前已形成了省际公路、国道高速干线、铁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及通讯、信息网络覆盖全区,为产品的外销和流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章规划背景及依据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5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在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践中,提出要坚持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发展蚕豆、马铃薯、油菜等特色产业。为了进一步加强蚕豆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蚕豆优良品种培育、示范和推广,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在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划。

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

1、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年第一批省级预算内资金前期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177号)

2、《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规划》

3、《省种植业发展“”规划》

第三章规划的必要性

一、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是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期,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推进我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全省“种植业要立足高原冷凉气候,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扩大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规模”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既符合我省独特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也符合中央发展优质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业的宏观政策。

二、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整合优势,扩大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

蚕豆粒大饱满、皮色鲜亮、无虫蛀、无国际检疫对象。百粒重150—190克,籽粒乳白色,适于青荚保鲜,籽粒蛋白质含量22—34%,淀粉含量45%左右,脂肪含量1.2—1.4%,营养品质和商品品质均优于全国其它春蚕豆产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蚕豆是我省的优势粮、经兼作作物和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原粮干籽粒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年出口量2万吨以上,内销1万吨以上。其中以湟中县为主产区生产的“湟中蚕豆”,是省对外贸易的主要特色产品。近几年随着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以及耕作制度的不断完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和改善。以湟源县为主产区生产的马牙蚕豆绿色无污染,籽粒商品性好,表现为皮薄、粒大、籽粒饱满均匀、无斑点及破碎、无虫蛀、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产量高、达到出口一级和二级标准,商品率很高,1997年11月18日,省商标事务所批准注册“马牙”牌商标。蚕豆生产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整合我省蚕豆产业的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提高我省蚕豆的生产潜力和产品品质,提升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种植农户的收入,进一步扩大出口数量,增加出口创汇份额。

三、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我省蚕豆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水平

我省生态区域呈多样性分布,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蚕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可通过集中建立优质蚕豆良种繁殖基地和生产基地,进一步推进我省蚕豆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健全推广和供种体系,完善技术服务,提高规划区蚕豆综合生产能力和集约化水平。并通过订单形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优质蚕豆供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四、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是改善蚕豆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重要手段

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业科技认识程度的不同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农业投入相对较小,品种更新缓慢,品种混杂且退化严重,新技术推广覆盖面积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长期得不到有效维护,水资源利用率低。蚕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扩大良种覆盖率,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通过不断增加基地科技投入,提高蚕豆主产区种植农户的科技种田水平,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四章蚕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全国蚕豆生产现状

一、蚕豆生产区域分布

蚕豆属冷凉型作物,分春播和秋播两大类型,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蚕豆总播种面积的14%和86%。其中播种面积最大的区域是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5%;其次是华东的江苏、浙江省和华中的湖南、湖北、江西省,占33%;、甘肃、河北三省占10%,其它省区占2%。总体来看,我国蚕豆生产规模处于较大的起伏波动中,西南、华东等主产区蚕豆生产规模处于上升趋势或相对稳定状况。

二、生产地位

蚕豆是中国食用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始终保持着在世界上栽培生产规模最大的地位。蚕豆集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于一身,属粮食、经济兼用型作物。青蚕豆鲜销和高蛋白饲用、淀粉加工及其综合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豆类作物。在农业耕作体系、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特色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三、生产技术水平

从全国蚕豆主产区的生产现状分析看,我国蚕豆生产依靠政府扶持和项目带动,进行了品种改良研究、大田生产栽培技术研究、鲜销生产技术研究、干籽粒产品加工工艺改进等,通过大面积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鲜销生产的技术基本上达到了国家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鲜籽粒加工生产技术,基本达到了国际化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贸易标准水平。一系列高产高抗逆性品种的育成、推广与应用为提高蚕豆单产水平、生产总量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蚕豆深加工产业

我国蚕豆生产在国内的加工领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鲜籽粒产品用作鲜销蔬菜的加工,已进入了标准化的工厂化加工程序,产供销体系相对健全,技术含量高;另一类是干籽粒加工,属于利用传统的加工技术进行地方特色产品的加工,近年来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及包装有了较大改进,但产品类型较少,如酱菜、小食品、淀粉等,少部分干籽粒作为加工型饲料或直接用作饲料消费。

蚕豆鲜籽粒加工生产和贸易极具优势。根据蚕豆不同的产区特点,研制开发的鲜籽粒蚕豆系列产品诸多,产品数量、品质、类型可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同时,较多的加工研发资金投入,给蚕豆鲜籽粒加工产业注入了活力,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二节省蚕豆生产现状

一、种植区域分布状况

省春蚕豆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区的大通、湟中、湟源、互助、民和、平安、共和、贵德等县,占全省蚕豆种植面积95%以上。产区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特别适宜蚕豆生产,属于蚕豆的适种生态区。耕地主要分布在2200—2800米的湟水河及支流的河谷地带和河谷两岸的丘陵山地,种植业历史悠久,是省的粮油主产区。

二、生产现状

蚕豆是的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列长江以北春蚕豆产区第三位。“”期间,省蚕豆生产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立足比较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全省蚕豆良种繁育基地4.08万亩,平均亩产299.6公斤,生产优质良种1224万公斤;蚕豆商品生产基地41万亩,平均亩产194公斤,生产蚕豆7.9万吨。受市场调节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影响,全省蚕豆生产总的趋势是趋于稳定,略有增长。目前,我省蚕豆产品开发利用水平低,主要用于鲜籽粒直接食用、淀粉加工、干籽粒小食品加工及干籽粒原粮外销。从产业发展现状看,近年来,通过加强农业部门与涉农企业的横向联合与合作,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省蚕豆产业链逐步得到延伸,产业综合效益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东部农业区为主的蚕豆主产区,蚕豆生产依靠粮食收购渠道和出口订单形式,逐步增大市场份额,为主产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技术现状

(一)科研技术

省农林科学院是我省长期从事春蚕豆育种改良研究的省级科研单位,育成的品种在我国春蚕豆区广泛种植,如系列蚕豆是、宁夏、地区和甘肃部分地区的主栽品种,已成为我国春蚕豆原种扩繁基地和出口蚕豆生产基地。“十五”期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蚕豆新品种3个,近几年,在我省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增产增收作用。新品种改良和推广力度逐年加大,年全省蚕豆平均单产194公斤,比2000年的126.9公斤提高了67.1公斤,提高了52.9%。主要推广的品种有3号、9号、10号、11号、12号、马牙等。其中“3号”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二)栽培技术

多年来,蚕豆优势主产区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运作模式,总结制定了以蚕豆新品种、蚕豆机械点播、合理密植、摘心打顶、测土配方施肥等为主推技术的一整套蚕豆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积极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改善蚕豆品质、提高蚕豆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提升了我省蚕豆的市场竞争力。

四、蚕豆出口及加工现状

省蚕豆的商品率较高,一般在65%-72%之间,外销量旺盛,产品多以原粮外销为主,是我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直接或转口出口2万吨左右,远销日本、欧洲等地,占全国蚕豆出口量的近50%。初步形成了“外贸出口企业+农户”的出口创汇产业雏形。

湟中县是我省重要蚕豆生产基地,蚕豆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圣域”牌蚕豆注册为蚕豆绿色食品商标。商品蚕豆主要由省源兴工贸有限公司、省新力进出口公司和省小三鑫粮油进出口公司等企业经营。部分产品开展初级加工,如剥皮蚕豆、油炸蚕豆和干炒蚕豆等。其中源兴工贸有限公司主要开展蚕豆、青豌豆等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加工和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也门、黎巴嫩、阿联酋、约旦等12个国家。从现有加工设备上看,新力公司和源兴公司有加工贮藏车间和半自动分级成套设备。其中源兴公司主要以地下暗藏为主,以防止蚕豆种皮褐化。江河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油炸蚕豆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小食品开发方面很有发展前景。现有成套的加工设施设备,包括浸泡池、脱皮机、油炸设备、离心机、烘干机、包装机。要做大做强蚕豆产业,蚕豆加工链还需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如蚕豆膨化生产线、饮品加工包装生产线、高温杀菌机械、蚕豆功能成分分离提取设备等是非常必需的。

五、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撑现状

多年来,蚕豆生产紧紧依靠科研、推广力量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上取得了较快发展。“十五”以来,省财政连续5年立项扶持优质蚕豆生产基地、优质蚕豆特色产业村及种子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80万元,用于蚕豆生产、原种保纯、良种提纯、扩繁等补助。通过项目带动,项目区及技术辐射区蚕豆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蚕豆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第三节蚕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蚕豆良种繁育和供种能力低,新品种培育更新速度滞后

因缺乏科研实验资金和设备,优良新品种培育更新赶不上,现有主栽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突出,种子提纯复壮工作滞后,影响了我省蚕豆的商品优质率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蚕豆良种繁育基地规模较小,与大田生产和省外调种总需种量差距很大,统一供种率低,良种化程度低,优良蚕豆新品种繁育滞后,推广速度慢,不能满足大田生产的用种需求。

二、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

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缺乏有效衔接,基层研发能力不强,导致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果转化慢。在大田生产中,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三、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突出

规划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蚕豆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因此农民获取市场信息渠道窄、能力弱,规模效益低,难以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此外,由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利益连结机制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蚕豆的产业化发展。

四、产品开发及加工水平低,品牌效应不明显

目前,干籽粒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的滞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蚕豆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加工技术落后。以乡镇企业及民间作坊为主体的加工技术体系,技术多处于初级水平,加工数量和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产品类型单一。省内蚕豆产品多以干籽粒加工淀粉和直接性原粮外销为主,不能满足更多的消费群体对不同加工产品的需求,精深加工转化率低,加工利润额率低,反过来也影响了支撑蚕豆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3)品牌效应低。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我省优质蚕豆产品没有形成商品优势,区域化生产优势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省内的“马牙”牌蚕豆、“圣域”牌蚕豆的名品效益有待进一步巩固。

第五章蚕豆市场前景分析

第一节蚕豆产区基本需求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蚕豆干籽粒原粮产品出口的80%销往日本、欧洲等地的上等商品市场。出口商品主要依赖我国春蚕豆产区、甘肃两省的大粒蚕豆产品。同时,蚕豆鲜销产品贸易量增加迅速,近10年来,鲜销蚕豆的国际贸易量的增长超过了200%,出口覆盖区域从东南亚、欧洲发展到北美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但由于干籽粒加工类型和产品品质的档次较低,所以,干籽粒出口贸易总量和贸易额度远低于其它集约化经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

此外,就国内市场而言,蚕豆干籽粒产品的50%用作饲料,多以原粮饲喂为主,是农区畜牧养殖业的优质饲料。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饲养业的快速发展,饲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对饲料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蚕豆饲用量将不断上升。

二、加工及消费需求分析

近年来,由于蚕豆饲用量的增加和蚕豆食品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干籽粒蚕豆需求量不断增加,干籽粒交易量的70%都用作食品加工。如“蚕豆罐头”、“油炸青皮休闲蚕豆”、“香酥蚕豆”等,均受到不同消费人群的喜爱和推崇。今后,随着加工技术和营销方式的改进,优质蚕豆的市场占有份额和消费层会更加扩大和延伸。

第二节蚕豆消费需求分析

一、种子需求分析

省具有春蚕豆生产的自然优势和科研优势,繁殖的蚕豆种子产量高,品质优良,除满足省内蚕豆生产用种需求外,主要销往甘肃、内蒙古、等地区。近几年,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青荚和鲜粒蚕豆的需求上升,带动了我省蚕豆种子产业的发展,成为青荚用蚕豆种子的主要产区和供应地。

二、加工业需求分析

伴随蚕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蚕豆产业的加工领域呈多样化、多元化发展态势。干籽粒蚕豆的加工产品如休闲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的研制和开发使干籽粒蚕豆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同时,菜用型蚕豆青荚和鲜粒蚕豆速冻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销售旺盛,年需求量已远远超过对干籽粒蚕豆的需求。是发展蚕豆青荚和鲜粒加工产品的良好场所,具有独特的生产季节优势。在南方蔬菜供应偏紧的炎热夏季,正是我省鲜粒蚕豆和青荚成熟上市之时。特别是鲜粒速冻蚕豆加工方便,耐贮藏,使货架期和食用周期延长,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第三节蚕豆市场流通状况

年以前,我国干籽粒蚕豆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年达到最高,为40.01万吨,占杂豆出口量的24.5%。以后、由于价格竞争力变弱,优势逐渐被澳大利亚取代。年我国蚕豆原粮出口量为2.48万吨,占杂豆出口量的2.9%。近年来,我国鲜销蚕豆的出口量正逐渐上升,年成交量均在200万吨左右。以鲜籽粒速冻和加工成罐头的产品进行交易,深受中东和欧洲国家欢迎。这种良好的贸易势态将会继续保持。

第四节蚕豆需求变化趋势与市场前景

伴随人们对蚕豆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功效的逐步认识和了解,对蚕豆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蚕豆产品的研发和加工技术都成为各豆类加工企业关注的焦点。如何体现蚕豆的消费价值,更大程度上决定了蚕豆产业发展的强度。传统的原粮商品、鲜销商品、膨化类及小食品、酱菜、淀粉类加工产品、饲料等等加工产品的开发,将越来越多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饲料加工业、药业等各渠道商品流通的需求。

是大粒优质蚕豆主产区之一,以病虫为害轻、粒色浅、粒重高等外观特点和优质品质赢得了比较稳定的国际贸易市场,也是夏秋季节鲜销产品市场的最优产区,市场前景一直看好。

第六章规划总体思路与规划原则

第一节规划总体思路

从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以全面提高春蚕豆生产能力和科技含量为重点,以科研服务体系建设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基地建设,主攻单产,增加总量,提升蚕豆品质,推进我省优质蚕豆出口贸易和加工业的有序发展。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原则。以产区特点、蚕豆品种特性、技术条件、产业基础、规划建设要求为依据,对项目建设进行合理布局,科学配置。

二、比较优势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优先扶持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生产区域,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三、突出重点原则。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推动农业资源、人力、财力向优势产品和产区集中。

四、坚持科技支撑,突出效益的原则。以科技为先导、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和效益不断增长。

第三节规划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培育出适合灌溉农业区种植的大粒蚕豆新品种1—2个;适合半浅半脑山和农牧交错区的耐旱早熟中小粒蚕豆新品种1-2个;在东部农业区建立优质蚕豆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其中新建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优质菜用型鲜籽粒蚕豆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干籽粒蚕豆生产基地44万亩。项目区蚕豆单产由年的247公斤提高到280公斤;建成年加工速冻鲜粒蚕豆2万吨生产能力的标准化蚕豆鲜籽粒加工厂1座。未来五年,即“十二五”期间,蚕豆商品率达到90%以上,出口率达到60%以上。

第七章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第一节区域布局

以省农科院为科技研究开发中心,以湟中、大通、湟源、互助、共和5县为重点产区,辐射民和、平安、市城北区等县区形成优质蚕豆生产区域。

一、品种优化工程建设

以省农林科学院为依托,新建春蚕豆研发中心,主要承担新品种及新材料的引进、培育、保存及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蚕豆大面积生产提供新品种种源、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与储备,实现春蚕豆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二、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在巩固主产区现有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在互助县威远、五峰、高寨、哈拉直沟、红崖子沟、塘川,大通县景阳、新庄、塔尔,湟中县多巴、拦隆口、李家山、田家寨、鲁沙尔,湟源县申中、大华、和平,共和县龙羊峡等5县18个乡镇为中心建立优质蚕豆繁种基地5万亩,开展现有蚕豆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繁育。到“十二五”末,使全省蚕豆生产的良种化、优质化率达到90%以上。

三、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到2015年,在蚕豆优势主产区湟中县多巴、拦隆口、李家山、田家寨、鲁沙尔、汉东、共和、土门关、上新庄、西堡、大才11个乡镇,互助县威远、五峰、高寨、哈拉直沟、红崖子沟、塘川、台子、东沟、东和、边滩10个乡镇,大通县景阳、长宁、新庄、塔尔、黄家寨5个乡镇,湟源县申中、大华、和平、巴燕、波航5个乡镇,共和县龙羊峡、铁盖、沙珠玉、恰卜恰4个乡镇,辐射民和、平安、市城北区等县区建立优质菜用型鲜籽粒蚕豆生产基地6万亩;建立优质干籽粒蚕豆生产基地44万亩。

四、技术推广与支撑能力建设

(一)农业新技术应用

1、推广优质蚕豆新品种

主要推广11号、12号、马牙、10号等优良品种50万亩。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分地片采样、测定分析,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

3、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

在蚕豆主产区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20万亩。

4、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蚕豆产区的蚜虫、蓟马、赤斑病、轮纹病等病虫害开展预测预报,进行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防治面积55万亩。

(二)技术培训

在规划区内每年培训县乡农业技术骨干100人(次),科技示范户200户,培训农民2000人(次)。7年培训县乡技术骨干700人(次),科技示范户1400户,农民14000人(次)。

五、产品加工体系建设

新建蚕豆干籽粒分选与加工车间、贮藏库;蚕豆鲜籽粒速冻加工车间、冷藏库及相关配套设备,形成年加工干籽粒7万吨,速冻鲜粒蚕豆2万吨的加工生产能力。

第二节建设重点

一、品种选育

生产基地建设要选用优良品种,淘汰当地混杂退化及来源不明的品种。扩建、新建蚕豆原种繁殖基地,严格按照原种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原原种圃和原种圃,确保新品种优良种性的长期保持,向良种繁育基地提供高质量原种。项目建成后,当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种子纯度达到98%,大田推广所需良种全部由规划区良种基地提供。

二、产业标准化与管理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蚕豆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执行《绿色食品豆类》、《省出口蚕豆质量标准》等标准,进一步规范蚕豆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创建一批“优质蚕豆标准化示范乡”、“优质蚕豆标准化示范村”;引导蚕豆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标准+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提升蚕豆的产业化水平;加快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检验方法。农产品出口企业要率先应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扩大产品出口份额。在宣传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标准化知识。以点带面,引导农户走标准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的道路。

三、技术创新与推广

一是立足我省科研、推广优势,突出抓好以良种培育为重点的科技攻关,开展品种改良工作,加快蚕豆新品种繁育,特别是加工型品种的引育和扩繁推广;二是紧紧依靠品种和资源优势,建立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规模效益;三是通过规范化生产,提高产品产量和商品性能,为加工、销售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产品开发及营销

稳定干籽粒蚕豆生产基地规模,逐步增加鲜粒蚕豆生产总量。与省内外出口企业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热销的蚕豆休闲食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蚕豆的综合加工效益。加强国际、国内市场的调研和信息采集,根据市场需求组织指导蚕豆生产,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确立我省蚕豆产业的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的市场开拓战略和营销战略,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基地农户为基础,推动我省蚕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第八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第一节品种优化工程建设

一、土建工程

在省农林科学院新建春蚕豆研究中心实验楼1000平方米,新建种子仓库和加工车间800平方米、种子晒场800平方米、活动隔离网室20亩。

二、仪器设备购置

购置紫外分光光度仪、食品物理性状分析仪、近红外品质分析仪等仪器设备37台(套),种子精选机1套。

三、品种选育与技术规范研究

(一)适于不同生态区的新品种选育

培育适于灌溉农业区种植的大粒蚕豆新品种1—2个;培育适于半浅半脑山和农牧交错区的耐旱早熟中小粒蚕豆新品种1-2个。

(二)研究制定蚕豆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提高蚕豆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第二节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一、建设布局与规模

到2015年,建立蚕豆原原种繁殖基地500亩,年繁殖原原种12.5万公斤;建立原种繁殖基地5000亩(其中大粒蚕豆4000亩,小粒蚕豆1000亩),年繁殖原种125万公斤;在蚕豆主产区湟中、湟源、大通、互助、共和5个县建成蚕豆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年繁殖蚕豆良种125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11号、12号、马牙、10号等。

二、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在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县新建种子仓库2500平方米,晒场2500平方米,与新建种子仓库相配套,新建种子精选车间600平方米。

(二)田间工程

1、平整农田2万亩。

2、在基地建设区按各县良种基地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渠系配套完善和维修,约15公里。

3、机耕道整修约20公里。

(三)配套设备

1、种子加工设备10台(套)。主要包括种子精选机、种子包装机、小型脱粒机等。

2、种子检测设备5台(套)。主要包括种子水分测定仪、恒温箱、分析天平等。

3、农机具。配套四轮小型拖拉机及配套拖车、犁、耙、镇压器等24台(套),蚕豆点播机24台。

第三节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一、建设布局与规模

在蚕豆主产区湟中、湟源、互助、大通、共和5个县,辐射民和、平安、市城北区等建立蚕豆生产基地50万亩。其中优质菜用型鲜籽粒蚕豆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干籽粒蚕豆生产基地44万亩。

二、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在蚕豆生产基地县新建农机库2400平方米。

(二)田间工程

1、农田整治。在优质蚕豆生产基地完成农田整治15万亩。

2、田间渠系。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对农田渠系进行整修和配套完善约30公里。

3、田间道路整修40公里。

(三)农机具等设备购置

在蚕豆生产基地县配套四轮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及配套设备110台(套),蚕豆点播机110台。

第四节技术推广与支撑能力建设

一、推广优质蚕豆新品种

主要推广11号、12号、马牙、10号等优良品种50万亩。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分点采样、测定分析,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

三、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

在蚕豆生产基地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20万亩。

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在良种繁育基地和蚕豆生产基地针对蚕豆产区的蚜虫、蓟马、赤斑病、轮纹病等病虫害开展预测预报,进行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防治面积55万亩。

五、技术培训

通过不同培训方式、不同培训途径,在规划区内每年培训县乡农业技术骨干100人(次),科技示范户200户,培训农民2000人(次)。7年培训县乡技术骨干700人(次),科技示范户1400户,农民14000人(次)。

第五节产品加工体系建设

建设蚕豆干籽粒分选、加工车间、贮藏库;蚕豆鲜籽粒速冻加工车间、冷藏库及相关配套设备,形成年加工速冻鲜粒蚕豆2万吨、干籽粒7万吨的加工生产能力。新建蚕豆干籽粒分选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产品贮藏库2000平方米,蚕豆鲜粒速冻加工车间800平方米,冷藏库1200平方米及配置制冷、冷藏及速冻设施设备、传输轨道、速冻盘架、包装设备等。

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

—2015年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总需投资7173.4万元。其中:(1)品种优化工程520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25%;(2)优质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投资1526.4万元,占总投资的21.28%;(3)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052万元,占总投资的14.66%;(4)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2515万元,占总投资的35.06%;(5)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投资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21.75%。

一、品种优化工程,需投资520万元

(一)土建工程投资302万元

新建春蚕豆研究中心实验楼1000平方米,单位造价1500元/平方米,计150万元;种子仓库和加工车间8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80万元;种子晒场800平方米,单位造价150元/平方米,计12万元;活动隔离网室20亩,计60万元。

(二)仪器设备投资188万元

购置紫外分光光度仪、食品物理性状分析仪、近红外品质分析仪等仪器,需投资173.1万元;购置种子加工设备(包括种子精选机、重力式精选机、输运装置、定量包装设备等),需14.9万元。

二、蚕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投资1526.4万元

(一)种子繁育体系建设487.5万元

1、原原种繁育基地500亩,每亩补贴250元(包括种子、配方肥、病虫害防治、提纯复壮等),需投资12.5万元。

2、原种繁殖基地5000亩,每亩补贴150元(包括种子、配方肥、病虫害防治等),需投资75万元。

3、良种繁殖田5万亩,每亩补贴80元(种子、配方肥、病虫害防治等),需投资400万元。

(二)良种生产基地建设投资1038.9万元

1、土建工程347.5万元

新建种子仓库25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250万元;新建晒场2500平方米,单位造价150元/平方米,计37.5万元;种子精选及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60万元。

2、田间工程375万元

农田整治2万亩,每亩100元,计200万元;农田渠系整修配套15公里,每公里5万元,计75万元。机耕道整修约20公里,每公里5万元,计100万元。

3、配套设备316.4万元

(1)种子加工设备10套,每套5.6万元(其中种子精选机每台3.5万元,种子包装机每台2万元,小型脱粒机每台0.1万元),计56万元

(2)种子检测设备6套,每套26.6万元(其中快速水分测定仪0.6万元,恒温箱3.0万元,电子天平1.5万元,农药残留速测仪1.5万元,粗蛋白测定仪20万元),计159.6万元。

(3)农机具购置100.8万元。其中:拖拉机及配套设备24套,每套3万元,共计72万元;蚕豆点播机24台,每台1.2万元,共计28.8万元。

三、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1052万元

(一)土建工程240万元

新建农机库24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240万元。

(二)田间渠系配套及机耕道路整修350万元

对有灌溉设施和水源条件的项目区,进行田间渠系整修和配套完善,约30公里,每公里5万元,计150万元;整修田间道路40公里,每公里5万元,计200万元。

(三)购置农机具462万元

配套小型四轮拖拉机及配套设备110套,每套3万元,需投资330万元;蚕豆点播机110套,每台1.2万元,需投资132万元。

四、技术推广与支撑能力建设2515万元

1、推广优质蚕豆新品种

推广11号、12号、马牙、10号等优良品种50万亩,每亩良种补助20元,共计1000万元。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测定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万亩,每亩补助20元,共计800万元。

3、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

在蚕豆生产基地示范推广蚕豆机械点播技术20万亩,每亩补助机耕费15元,共计300万元。

4、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蚕豆生产区蚜虫、蓟马、赤斑病、轮纹病等病虫害开展预测预报,并实施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面积55万亩,每亩补助5元,共计275万元。

5、技术培训

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的科技培训,到2015年末,共培训县乡技术骨干700人(次),科技示范户1400户,农民14000人(次),计划投资140万元。

五、产品加工体系建设1560万元

(一)土建工程

1、新建蚕豆干籽粒分选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100万元。

2、产品贮藏库20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200万元。

3、蚕豆鲜粒速冻加工车间800平方米,单位造价1000元/平方米,计80万元。

4、冷藏库1200平方米,单位造价1500元/平方米,计180万元。

5、蚕豆鲜粒速冻加工配套的制冷、冷藏及速冻设施设备、传输轨道、速冻盘架、包装设备等需投资1000万元。

第二节资金筹措

蚕豆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5年)估算总投资7173.4万元,全部申请中央投资。

第十章效益分析

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

一、良种生产:到2015年,在我省蚕豆主产区建成蚕豆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平均每亩生产良种按250公斤(精选后)计算,总产1250万公斤,按现行价格4.0元/公斤计算,销售收入5000万元(其中新增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比规划实施前新增良种280万公斤,新增良种销售收入1120万元);所繁殖良种可满足全省蚕豆生产用种需求。

二、商品籽粒生产:到2015年,在蚕豆主产区建立蚕豆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其中,干籽粒蚕豆44万亩,平均亩产按280公斤计算,比规划实施前亩均增产33公斤,新增总产1452万公斤,实现总产12320万公斤;干籽粒蚕豆单价按现行价格3.0元/公斤计算,新增产值4356万元,实现产值36960万元。鲜籽粒蚕豆6万亩,平均单产按500公斤/亩计算,可实现总产3000万公斤,单价按6元/公斤计算,可实现产值18000万元。

第二节社会效益分析

一、蚕豆生产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将为我省发展外向型农业奠定基础

蚕豆是我省的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优质蚕豆生产基地的建成和运营,特别是蚕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我省蚕豆品质和商品性,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培育蚕豆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为特色农业向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蚕豆生产基地的建成,有利于改变生产方式,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优质蚕豆生产基地的建设,使现有分散经营的农户,依靠项目带动,形成相对集中的规模化经营群体,再通过基地辐射带动,有助于加快我省蚕豆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有助于加强科研、推广、企业、农户各体系间的互动与联合,推动蚕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蚕豆生产基地的建成,有助于开展蚕豆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

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的改进等科研技术攻关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可加快优良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全省蚕豆产区的科技贡献率大大提高。鲜粒蚕豆基地的建立,为我省蚕豆加工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契机。

四、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有助于加快产区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蚕豆具有良好的商品属性,商品率达90%以上。基地建成后,通过实施优质蚕豆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实行蚕豆订单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出口创汇,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生态效益分析

蚕豆是我省种植业轮作倒茬和养地的优选作物。蚕豆根系特有的固氮菌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有助于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农田氮素流失,为后茬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生长环境。基地建成后,蚕豆的规模化、标准化栽培对保护耕地和可持续性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部门间的协作

加强组织领导是优质蚕豆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从有利于发挥我省资源优势、有利于蚕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对蚕豆产业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认识,精心组织,加强引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优质蚕豆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基地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许多部门、诸多环节的利益关系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这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注重抓好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环节利益关系的协调,加强计划、财政、金融、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科研、企业、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间的协作,为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前期工作质量

依据本《规划》,根据各项目区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建立蚕豆产业项目库,储备成熟的项目,按照国家的项目申报要求,及时编制高质量的项目前期材料,确保材料符合申报要求,切实提高前期工作质量,为争取蚕豆项目立项和顺利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完善扶持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产业发展及投资政策,根据农牧业发展规划目标和投资能力,研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强统筹协调。一是实施优质蚕豆种子补贴,推广良种覆盖率;二是实行农机购机补贴,增加必需的农业机械和灌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化;三是鼓励科研、推广、生产等部门,利用优惠政策和自身优势,创新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蚕豆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加强科技在蚕豆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在生产环节要积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耕作技术,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加强蚕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技能;加强国内蚕豆主产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加我省的技术储备,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蚕豆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

五、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在申请国家加大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要拓宽投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省蚕豆生产基地建设和蚕豆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各级财政要增加对蚕豆产业发展的投资,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重点在品种培育、品种改良等科研、良种繁育、种子调运、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等环节给予支持。同时要引导农民增加投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和企业投资蚕豆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多元化投入机制。

生产发展规划篇2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在政策、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加强资源集成,组织信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促进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共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中介机构的代表第一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确立了法律地位,成为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蓬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生产力促进中心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5年底,数量由“十五”初期的580家增加至1270家,居世界同类机构第一。从业人员达16000余人,其中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超过50%,博士、教授和专家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模式,有力支撑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西部生产力促进行动”,帮助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力发展以大学为依托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效推动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制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体制创新。逐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和机构性质多元化的格局,构建并完善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力促进体系。

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日趋规范。“十五”期间,科技部修订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实施了《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试行)》,实现了对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动态管理。制定和贯彻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标准,完善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规范。全面推行生产力促进中心参加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管理。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技术创新服务的中坚力量。截止2005年底,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实现服务收入92.3亿元,服务企业总数达9.68万家,共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078亿元、增加利税112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285万人。开展国际间的人员交流22391人次,引进项目1528项,引进资金29亿元。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运行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整体发展。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中介服务机构的不断增多和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经历着冲击。特别是我国已经进入WTO后过渡期,国外中介机构陆续进入我国的科技服务市场,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生产力促进中心本身的发展态势看,1200余家中心如何避免产生同业竞争、突破“做实、做强、做大”的瓶颈、探索长期稳定的发展模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今后五年,要充分认识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我国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1.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质量提高与数量增长相结合,坚持重点扶持与全局带动相结合,坚持加大投入与营造环境相结合,鼓励多种模式的实践,探索分类管理和指导的途径和办法,全面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的发展跃上新台阶。

2.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推动力量,发展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旺的支撑力量,发展成为孵育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中坚力量,发展成为引领科技中介机构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继续扩大生产力促进中心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培育若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能跻身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组织、开拓能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带头人;形成若干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联合其它中介机构及产学研组织共同参与的生产力促进联盟;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把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国科技中介机构的骨干力量。

2010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达到2000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达到200家。扩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面,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000亿元、增加利税100亿元,培训人员300万人次。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总数达到3万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推进国际合作工作,人员交流3万人次,引进项目2000项,引进资金100亿元。

四、主要任务

1.发展行业、专业和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行业、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000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给予支持,形成“建设一个中心,扶持一个产业,壮大一域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新局面。

2.进一步推进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在加快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再建设100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按照《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绩效评价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的指标,科学、客观、公正、公开和定期地进行绩效评价,实行动态管理,使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工作。

3.推进生产力促进联盟建设。围绕中小企业国际工业分包、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推广等能力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本着自愿、协同的原则,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其他中介机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联盟,探索发展途径和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推动生产力促进工作与有关科技计划相结合。继续加强生产力促进工作与星火计划紧密结合,推动面向“三农”的生产力促进服务;继续加强生产力促进工作与火炬计划紧密结合,配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产业集群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成果和实验设备等优势资源,加大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力度。面对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大为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力度。

5.加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境内外同类机构,特别是港澳台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其创造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选派中心的领导到国外先进的中介服务机构学习考察,促进相互间的信息往来。加快国内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服务领域国际化。

6.加强自律,诚信服务。严格按照《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等管理和考核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规范服务,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开展创名牌、创精品服务,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整体服务能力。通过调整评价导向,加强对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类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分类管理和指导,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由他律管理向自律管理的转变。

7.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创造环境,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生产力促进中心队伍;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创办或领办生产力促进中心,改善从业人员结构;加速形成广纳人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和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形成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办法,逐步做到持证上岗。

五、支撑条件与保障措施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或修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法律地位;深入研究非营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非营利机构的试点工作,为生产力促进中心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2.科技部将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支持力度,推动生产力促进联盟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公益共,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

3.协调出台优惠的财税政策。积极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协调,争取对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有关服务给予税收优惠。

4.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集成,建设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

生产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 生产规划 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市场蓬勃发展,保障电力供应的任务日益繁重,在此背景下,对电力企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计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主管部门根据党中央“计划工作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把重点放到中长期计划上”的要求,对电力发展规划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改革,积累了许多经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基本建立,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我国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改革的阶段性以及电力主管部门力不从心等原因,使得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电力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不清;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程序不规范;衔接协调不够且缺乏法律支撑;电力发展规划实施不力;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规划的科学性难以保证,有损于规划的权威性,而且使规划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无法切实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电力工业厂网分开以后,电力工业运行模式改变了,市场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而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考虑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使电力发展规划的功能缺失,电力发展规划对电力工业投资建设的指导作用严重削弱,这是造成“十二五”中期以来电源无序建设,电网发展相对滞后,煤电运综合平衡相当脆弱、电力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的电力发展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力工业的发展,反映市场需求,引导投资方向,做好综合平衡,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使电力工业在满足经济社会环境要求的同时,实现社会总成本最低。按此要求,当前电力发展规划的管理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国家能源局既要花大力气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又要坚持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其管理方式应有别于过去传统的规划管理。

三、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一)推进电力发展规划管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处于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主体地位,要在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快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偏重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转到搞好宏观调控上来;二是改变原来主要以行政指令配置电力资源的做法,尽可能多地引入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政策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电力工业的发展和运行,较好地发挥电力发展规划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功能。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领域、环节和方面,都不应通过编制、实施规划的方式来干预市场、干预企业。

(二)确立电力工业规划体系。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制定电力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发展目标需要由电力短期规划、年度计划来逐步实施,所以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是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安排。电力短期规划或年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电力工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发现了中长期规划中没有预料到的重大问题,也应实事求是地反过来调整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

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战略和电力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方针、政策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作出具体规划。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应从全局出发,在全国电力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利用地方掌握的社会资源,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步骤,规划地区内电力工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全国电力发展规划应是战略性、方向性、框架性的规划,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则应当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全国和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科学有序、合理分工、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好国家电力发展规划与地区电力发展规划的协调,是规划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加强电力发展规划管理的思路

(一)依法行政也要体现在规划管理上。希望国家加强在规划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包括尽快制定《规划法》,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

(二)电力工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吸纳各市场参与者的意见, 充分发挥电力企业、行业协会、学术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国家能源局要组织大型电力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尤其要充分发挥掌握电力市场供需和运行情况的电网企业的作用。国家能源局对电力企业涉及全国电力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布局、重大项目的规划研究成果,应及时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审查,通过评审的规划研究成果要及时纳入国家的电力发展规划。

(三)尽快建立评估及调整制度。电力发展规划评估是国家能源局和各级电力主管部门通过检查、分析和总结等活动,对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结果以及电力发展规划工作本身做出客观的评价。原则上,各级各类电力发展规划都要在规划实施中的某一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经评估需要作出调整修订的规划,要按规定程序审批。为了履行好这些职责,评估应当贯彻于规划全过程,即建立电力发展规划的评估体系,适时地对规划进行修改或调整,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这是科学的规划制定后头等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建立电力发展规划定期修订制度。

五、总结

作为政府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力发展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在能源、电力方面的意图;电力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国家能源、电力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电力发展规划进展情况如何,执行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规划的体制亦应随之改革,所以需要对电力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认识,彻底改革政府对电力发展规划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靓熠.浅议提高电网公司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水平[J].电源技术应用,2013,2.

生产发展规划篇4

记者:据了解,我国粮食生产在2004~2005年累计增产1000亿斤以上的基础上,2006年还是继续获得丰收,可以说,在国家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粮食生产已得到了快速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编制《规划》?

张副部长:正如你所说的,继2004~2005年连续丰收,2006年是个丰收年,实现粮食生产连续3年丰收,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中更加注重加强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保护力度,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快速恢复。但也要看到,虽然目前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一是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耕地保有量人均仅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用水每年缺口达300亿立方米。今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将使粮食供给在较长时间内面临着着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二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农户平均耕地仅7.3亩,只相当于美国的1/400,日本的1/10。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人均耕地规模极为狭小的条件下,既要实现我国粮食基本自给,又要解决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繁荣的多重目标,这是农业部门今后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三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粮食进口量的细微变化就可能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于稳定,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约为我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左右。我国粮食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我国粮食进口存在着明显的“大国效应”,我国在粮食安全战略上必须坚持基本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的方针。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农业部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组织编制了《规划》,目的就是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规划》都包括哪些内容?

张副部长:《规划》共分五部分。在总体思路上,力求从战略高度提出我国中长期粮食发展的思路和框架,细化落实功能分区和对策措施。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了近中期我国粮食供求格局的变化趋势、需求结构和粮食增产途径,提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攻方向。第二部分侧重从全局角度,本着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市场调控、确保供给与农民增收、明确重点与责任分工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粮食中长期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和实施战略。第三部分是从细化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布局的视角,在综合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布局的历史沿革和重心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粮食发展提出了按不同区域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来划分粮食发展功能区的设想,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战略储备区四个功能区,并分区提出了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第四部分主要按照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要求,具体谋划了需要支持的政策领域。第五部分从资源保护、法律保障、制度建设、投入机制、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记者:粮食供求关系变化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敏感问题,《规划》如何看待今后我国粮食供求格局的变化?

张副部长:《规划》分析今后我国粮食供求格局变化将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产需自给率大体在97%左右。但从分品种看,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薯类生产增长较快。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而紧平衡将是中长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常态。二是供求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趋于增强。近20年来,品种间、区域性的粮食供求结构失衡已成为粮食供求矛盾的主要特征。在品种上往往反映在稻谷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方面;在区域上则主要反映在粮食主销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从消费结构看,尽管近些年口粮消费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我国口粮消费比重较高的农民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农村口粮消费在较长时期内仍会占较大比重,对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依然较大。三是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省份播种面积大量减少,从粮食盈余或基本自给状态逐渐变为粮食大量调入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仍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但其盈余量也在逐年减少;黄淮海地区保持着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源供应地;西部地区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实施,粮食生产能力降幅虽然不大,但退耕户的细粮消费量明显上升,小麦、水稻的需求量增加。总体而言,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因此,要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今后粮食生产的发展必须重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在确保口粮供给的前提下,注重解决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并要适应粮食生产区域重心的变化,科学谋划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布局。

记者:您提到了《规划》要科学谋划粮食生产力布局,对此,《规划》有何具体设想?

生产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生产发展规划篇6

一、编制《规划》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全县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为“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当前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伤亡事故总量偏大,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科技创新、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尚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个阶段的安全发展战略、安全发展思路、安全发展目标及安全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全面加强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化责任制落实,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推动安全保障型社会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得到有效防范。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38.28%以上,控制在0.32以内。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20.85%上,控制在6.01以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62.64%以上,控制在1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xx年下降19.50%以上,控制在4.3以内。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及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磷化氢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控制在省、地的控制指标内,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

(三)基本思路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安全发展,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增强事故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快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进程作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主线,立足于全县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实际,坚持以科技兴安、安全兴纳、强化监管、协调发展为前提,全面分析新型工业化发展对安全生产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认真研究实现全县安全生产稳定好转和到202o年根本好转等战略目标对安全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加快推进安全基层基础“双基”建设工作,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县安全生产领域发展的方针、总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成为指导全县安全生产未来五年安全发展的行动纲领。

(四)编制原则

坚持安全发展。坚持从全县实际出发,遵循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对安全生产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理清安全生产领域的发展思路,创新安全发展模式,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探索安全管理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安全发展前提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工作重点是防范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着力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重心逐步向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转移。既不要带血的gdp,更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来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安全生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筹,实现安全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按照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实现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全县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开拓创新。着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按照科技兴安、科技兴纳、科技创新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努力推进安全科技“产学研”机制建设,加快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着力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安全管理、安全监管、事故应对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注重实效。安全 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坚持做到深入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经验和不足,承前启后。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企业和基层情况,多方面、多渠道听取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社会各界的安全发展需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规划编制工作。

三、规划体系总体架构

××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分三个层次:一是全县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二是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如煤矿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三是各乡镇安全生产规划。

全县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为指导性规划,深度达到纲要要求,主要作用用于阐述县委、县政府和国家、省、地的战略意图,主要内容是提出全县安全生产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基本任务、战略重点、政策导向等。是贯彻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家、省、地安全生产规划精神,指导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纲领。

专项规划和乡镇规划主要以煤矿、道路交通和重点区域特点进行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关键问题、重要环节、重点工作为编制对象编制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落实。

四、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推进“十二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以及重大问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县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县安监局局长、安委办主任)

××(县煤管局局长)

××(县公安局局长)

××(县环保局局长)

××(县交通局副局长)

××(县海事处处长)

××(县国土局局长)

××(县乡企局局长)

××(县建设局局长)

××(县质监局局长)

××(县农机中心负责人)

××(县教育局局长)

××(县经贸局局长)

××(县林业局局长)

××(县水利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县旅游局局长)

××(县电力公司经理)

××(县交警大队队长)

××(县运管所所长)

××(县消防大队队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安监局,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协调工作,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编写小组

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编写小组,承担“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安监局局长、安委办主任)

××(县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成员:陈中华(政府办)、何健(安监局)、柏云(安监局)、王家华(煤管局)、张先举(公安局)、张腾(交通局)、左祥(国土局)、丰奎(乡企局)、邓云(建设局)、李隆银(质监局)、林波(农机中心)、张锋(公安局交警大队)、杨学松(公安局消防大队)、郭峰(交通局运管所)、王强(交通局海事处)、朱天奇(教育局)、严文芬(经贸局)、刘兴平(林业局)、贾刚(水利局)、赵杰(工商局)、黎勇(旅游局)、罗文(电力公司)。

由县安监局组织协调编写工作。

五、编制要求、工作安排、时间安排

(一)规划编制要求

一一加强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毕节地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密切关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以及确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要符合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一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采用先进的编制方法,包括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新型工业化所依靠的先进技术,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路径,引领安全生产领域科技发展方向、创新轨迹、环境变化、量变与质变等,既有目标又有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更加清晰,实际与目标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系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一一建立规划咨询与论证机制。根据《规划》的特点,多渠道、多形式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征求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领域有关专家,科研机构的意见。

(二)工作安排

1、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安监局、煤管局、公安局(含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交通局(含运管所、海事处)、国土局、质监局、乡企局、建设局、农机中心、教育局、经贸局、林业局、水利局、工商局、旅游局、电力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要编制安全生产“十二五”专项规划,作为《××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实施细则的通知》(纳府办通〔20xx〕164号)中其他县直有关部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部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本部门的“十二五”规划中用专节表述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机改革后,撤销或合并的县直有关部门,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任务,由职能划入后的部门负责承担。

2、报请县政府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列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或子规划。

3、报请县人民政府、给予编制资金保障,拨出专项资金保障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和前期准备阶段。

20xx年1月5日前进行“十二五”规划工作动员,下发《××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开始组织规划编制研讨工作、基层调查调研以及考察学习等活动,1月20日编制初步《规划》(草案)上报地区。

第二阶段,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项目、措施)研究阶段。

20xx年2月一20xx年4月组织开展《规划》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项目、措施)研究,具体安排为:20xx年2月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方案及相关课题,并确定第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和措施。20xx年4月前完成前期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项目、措施)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规划编制阶段。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步骤:20xx年5月前完成提出“十二五”规划思路,确定基本框架;20xx年6—10月起草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草案)。

第四阶段,论证衔接阶段。

20xx年1—12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进行衔接,组织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安全生产领域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xx年12月底前修改完成“十二五”规划(草案)并报县委、县政府和地区安监局审查。

第五阶段,规划报审阶段。

20xx年1月一20xx年4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地区安监局审查意见,补充论证、修改和完善《规划(草案)》,报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20xx年6月前。

生产发展规划篇7

    【论文摘要】: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

    一、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内在联系

    城市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对城市空间布局、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手段。而房地产开发是把多种原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各种用途建筑物的活动,是一个把土地开发,或转变成房屋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者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共同目的是为城市服务、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满足人们需要。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龙头”,它指导和制约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而城市规划所绘制的城市发展蓝图要依靠房地产开发来实现,并针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作出调整和补充,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房地产业是一种城市形态的产业。房地产业的兴起、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地域,它是在人群聚居的城市地区中,随着工业化、城市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形成的独立产业。而房地产业在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主要是在城市形态中体现也来的。可见,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但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因此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之处。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该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地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作用。文章试图就这一问题,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二、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规划方案多由政府部门组织编制,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政策性,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房地产开发多是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不同特点。

    1. 城市规划的整体最优和房地产开发的个体最优

    城市规划考虑整个城市甚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用地的合理组织,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全局性的特点。它寻求城市发展的整体最优模式,对某一特定地段,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往往不是最优,甚至可能是极为不利。房地产开发是个体经济行为.开发商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选择区位条件最好的地段,采用收益最大的开发方式,要求更高的容积率。如果缺乏规划管理,其开发活动很可能造成交通拥塞、环境污染、缺少公共设施等问题。

    2. 城市规划的长远利益和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为20年,即城市规划最终形式表达为20年以后的城市物质形态,城市长期发展利益为其重要依据。而对城市土地投资者和开发商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使投入资金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短期行为目标成为衡量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城市开发建设要协调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使城市规划的宏伟蓝图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活动来实现,城市得到稳步、协调的发展。如果过份强调长远利益,会失去经济发展的机会;过分强调短期效益,则可能加重未来城市的负担和损害城市公众利益。

    3. 城市规划的相对稳定性和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工作需较长时间,完成后具有法律效应,实施若干年后,才加以修订,它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具备竞争机制的市场体制下,房地产开发要抓住时机和注重开发后的收益,往往会出现出乎规划管理人员预想的突发行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的突发性对现有城市规划冲击很大。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开发项目甚至导致政府决策与规划目标相悖,使整个规划构思被打破,城市发展格局完全打乱,原有规划失去意义。

    三、 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1. 城市规划对房地产开发起到必要的管制作用

    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性质、位置、面积、建设工程的外观、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都必须接受规划管理。由于房地产开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若没有规划干预容易产生过度开发,随意开发和忽视公众利益等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对其进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

    2. 城市规划指导和促进房地产开发

    建立在详细调查和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城市规划,为开发商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开发依据,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选择,开发方案选取,价格评估等都能从城市规划中获得指导。合理的城市规划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和形成一批开发“热点”。

    3. 城市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成片开发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手段

    房地产成片开发必须经过总体的规划设计才能进行工程建设,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在较 高层 次规划许可的范围内,获得数量更多、用途更广的物业,从而使开发者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多快好省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总之,地产开发必须接受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同时也能从城市规划中得到指导和促进。且规划设计也是房地产开发谋求合理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这些都要求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增强城市规划意识,了解物业开发所在城市的规划情况,掌握一定的规划知识和技术,做到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更有效地从事开发工作。

    四、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发展的表现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仍存在着房地产开发背离城市规划的现象。

    1. 过度开发

    在追求收益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往往会造成一些地段内的进度的开发见的是居住片区的开发或改建过程中,开发部门为提高出房率,对住宅间距 一压再压,尽可能增大建筑密度,简单的行列式密集排列,往往导致居住区面貌单调,日照不足,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等。

    2. 开发的随意性

    在城市开发活动中,不同用途的土地进行开发时其收益水平也不同,导致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

    4. 对公共开发的冷落

    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前提,为社会的利益服务。但以市政设施、绿化、道路等公用设施为主体的公共开发,由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没有开发部门主动进行投资.

    我国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协调发展采取的措施城市规划对房地产业发展调控的作用最直接,最具体,也最有影响,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而房地产开发又是城市规划的落脚点和得以实施的执行者。因此,只有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划的城市规划才能有效控制房地产发展。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具有短期行为和突发性等特点,也给现有城市规划体制带来很大冲击,要求城市规划在新形势下作必要的调整。

    1. 市规划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

    首先,必须增强规划的超前意识。城市规超前不仅能使房地产开发部门有一定的时间和思想、物质准备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而且能影响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方向、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其次,必须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各城市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制定《城市规划法》实施细则、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等地方法规,使城市规划的法律效力对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起到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第三,必须增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意识。许多城市的实践证明,新形势下规划管理权必须高度集中,不宜下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开发区的规划管理。

    2. 规划要充分考虑开发者的利益,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在市场经济中,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具有开发的决定权,而只具有否决权,因此城市规划要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做到以规划为“龙头”,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以使规划设想付诸实施。另外,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仍以终极式理想规划方式占主导地位,难以面对现实中的冲突。今后应增强城市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针对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对规划不断作出调整和补充,逐步实现“滚动规划”。

    3. 与房地产开发管理相适应的新的规划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区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开发管理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规划层次,在上海、温州、广州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它一般规定8-9项控制指标(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为了吸引投资,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又符合规划要求,控制性详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甚至可以使用奖励容积率等手段。

生产发展规划篇8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生产发展规划篇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通过根据土地的质量情况来协调安排土地的使用价值,这个过程称为土地利用。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协调处理好土地资源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显得极其重要,为此土地利用规划则应需而产生。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的性质、规模、容量和承载力前提下,并结合社会综合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土地资源做出行之有效的利用并赋予土地价值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更好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满足人们的生活、生存、生产需求,从而能够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龙珠村作为贺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例,其土地利用规划在适应“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政策方案实施中,得到了科学有效的规划和利用,能够充分的发挥土地的作用,为当地经济、人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龙珠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走向

1、农村的城镇化趋向

随着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以及人口的增加,深刻的改变了传统农村的地域结构。农村的领域逐渐扩展,并形成一定的商业小圈,广大农村地域凝聚起大量的新兴小城镇。此外,原有的城镇街道随之农村规划用地的延伸也得到了拓展,使得城镇、街道与农村新兴小城镇相互接轨,形成片状、条状、带状分布使得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

2、农村村民的非农化转向

在政策背景下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大化,使得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此同时,耕地面积的下降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主要是年轻力壮、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力转移。转移朝着外出务工方向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逐渐的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在住房建设等方面趋向于城镇聚集地发展,引发农民的居住地向城镇推进,农民脱离了农业生产,使农民身份发生转变。就从事的生产生活来看,该村的耕地逐渐的开始以规模化耕作,实行土地承包。村民转让出使用权,转向从事工业生产或者从事商业活动,脱离了土地开始以商人和工业生产者的身份谋发展。在农转非的过程中,了解到在一个家庭中由之前的1个人从事商业或者工业生产活动增加到3个人从事此类活动。此外,在居住地上越来越多的村民转向城镇或市区置业,该村30%以上的家庭在城镇或市区拥有自己的用房,农村居民呈现向城镇居民的地域上转变。

3、农村产业的工业化走向

在该村土地利用规划中,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上,农村农用地向工业建设地和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上。使得该村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变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经济结构,同时推动了农村工农商的发展,间接或直接使农用地转变成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非农形式,大大的推进农村产业向工业化方向发展进程。通过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在此背景下该村的产业布局上出现了块状分布,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并重。农村中涌现出砖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食品加工厂、打火机制造厂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也上出现了文化投资、餐饮服务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三、龙珠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益

1、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效益是指在开展土地利用规划过程当中形成与自然界生态之间在相互碰撞、相互摩擦之间,以至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与自然界生态逐渐融合和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积极有效影响。该村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中,有效的结合了“清洁乡村,美丽广西”这一有利政策,对村里的绿化用地进行调整规划,从建设用地的美化、绿化到居住地的美化、绿化使得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的整洁有序,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规划的变化能够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2、提升了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对人类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在规划的过程所需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总价值之间的关系,能够衡量出在利用规划中是否体现其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该村的土地利用规划使农村向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向工业化发展、农民向非农化转变,可以清晰的了解到该村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规划所带来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规划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

3、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对当地社会的中长期发展做出积极有利的影响,利用规划理念去引导和鼓励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民诉求。该村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在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的实际利用中建设“十个一”(一室、一会、一队、一网、一景、一长廊、一场地、一基地、一品、一标兵)来引导当地村风民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此外,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决策程序上,采取民主决议和村规协议等方式,使当地村民的民主权益受到的保障,增强村民参与自治的意识。

四、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1、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建生态和谐美丽新农村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建设,需要顾及当下的同时还要考虑长远之计,考虑到国计民生。通过运用规划手段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治理农村的卫生死角和改造农村土地流失坡地、堤坝、可以建设好整洁干净美丽的农村,保持好农村的生态平衡。修缮和修建农村的文化娱乐场所,可以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经济基础和文化保障。

生产发展规划篇10

【关键词】云计算产业园;产业推力;规划实践

1规划背景

1.1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是IT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2政策优势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强力推动新疆发展,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发展新时期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1.3技术驱动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和分析机构分析美国和中国IT设备消耗大量电能,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于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云计算技术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国内外发展需求、政策优势及技术驱动几方面给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力。

2现状概况

云计算产业园位于克拉玛依市西南部,基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地势较平坦,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园区现状整体为戈壁滩,有部分冲沟和植被,南部有部分油田采矿用地,现状无建设用地。总规划用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

3规划探索与实践

根据规划背景,场地分析等提出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为:辐射中亚、西亚的国际化信息服务基地,部级云计算应用示范基地,新疆“天山云”的核心基地,克拉玛依生态型、知识型产业园区(智慧园区)。规划从产业园区的空间管制、产业选择、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角度,探索云计算产业园总体规划内容和方法,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3.1空间管制

针对克拉玛依自然条件比较脆弱,规划高度重视园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园区的现状特征,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敏感性等评价条件进行分析,将园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三种基本空间单元(本园区属于城市新区,不存在已建区),并对各分区提出相应的空间开发建设、管制要求,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3.2产业选择

园区产业选择具体从三个思路展开:综合选择、吸引力和竞争力矩阵、产业动态选择三个方面。产业选择结果为重点发展七大产业群:云计算产业、软件产业、服务外包产业、数字内容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园。其中地理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可兼容电子信息制造业。配套发展教育培训、商业、金融、咨询等产业。

3.3用地布局

规划充分遵循生态优先,绿网组团;中心与互动,协调发展;远近结合,有机生长;四位一体,打造“智慧园区”的空间布局理念,将自然生态融入园区,构筑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用地布局形成“一心、两轴、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心:公共服务中心。落实空间布局理念,综合考虑环境、交通、功能分区等因素,结合空间发展轴布置园区公共服务中心。两轴:产业发展轴、空间发展轴。四组团:三个产业组团、一个居住组团。

3.4设施配套

在交通设施方面,规划通过合理的路网布局和交通管理,严格控制外部过境交通的进入;注重园区道路系统和公交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和外部交通系统之间的衔接,提高园区交通可达性。

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规划根据园区各类功能布局特点,将公共服务设施按“园区―片区”两级进行配置。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在公共服务区内,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各产业组团之间。

在市政设施方面,从共建共享角度,规划确定园区供水、污水、供热、燃气等设施接受克拉玛依市提供的服务;供电、环卫等设施,根据需求配置。

3.5实施保障

在园区实施方面,园区规划经批准后,是指导园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依据总体规划,尽快深化落实相关规划。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规范审批程序,公开办事制度,提高监督效能,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强化“四线”控制。“四线”控制指对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控制。园区内无紫线。

在园区保障方面,建立政企分开的管理建设体制。从项目、资金、税收、政策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规划所选定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园区开发公司(或投资公司),以此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

4创新与不足

规划创新方面表现在基于生态环境的规划方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参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对现状和规划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园区现状总体生态环境状况属于“一般”级,表明规划方案与基地现状的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差别,该区域规划后的生态环境质量相比之前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符合永续发展条件。

规划不足方面表现在对于园区的整体性规划设计考虑不足,对于园区南部油田采矿用地,在此次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更为周密的科学规划,而是依其用地权属,落实现状采矿用地,这对于园区产业发展、用地弹性发展、区域整体性发展都较为不利。

5结语

对于云计算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应注重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在云计算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紧密结合新时期新疆发展的新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区位、资源、交通及劳动力优势,通过产业园区不断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强力推动产业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克拉玛依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园区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各地云计算发展规划“冷思考”[J].通信世界,2011(27).

2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