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要求十篇

时间:2024-01-12 17:46:56

继电保护要求

继电保护要求篇1

Abstract: In order to cut off the fault circuit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maintain the continued work of non-faulty equipment when power system failure or abnormal operating,protection devices must be used. In order to make protection device can play a better role,timely and correctly complete its main tasks,the distribution system proposed requirements of selectivity,speed and mobility,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relay protection.

关键词: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要求

Key words: power supply system;relay protection;requirement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094-01

1继电保护的任务及原理

1.1 继电保护的任务当被保护的设备或装置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迅速动作,有选择地将故障部分断开,以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工作;当设备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保护装置将发出相应信号,以便通知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和扩大,限制事故的蔓延,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所以说,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为了对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实现其相应的保护作用,继电保护装置通常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测量部分主要由测量元件构成,其作用是反映和转换被保护对象的电气参数,如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差等,经过测量元件的转换后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并送至逻辑部分。

逻辑部分的作用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的结果进行逻辑判断,即判断被保护设备的状态,确定保护装置是否动作,以及如何动作(瞬时或延时)等。

执行部分的作用则是根据逻辑部分的判断,最后完成保护装置的使命,即跳闸、发出信号或不动作。

2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1 选择性当电力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要保证使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首先跳闸,将故障部分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其他元件继续正常运行。要使保护装置具备能正确挑选并切除故障部分、以减小故障停电范围的能力即保护动作的选择性要求。满足这种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故障停电造成的损失,提高系统供配电的可靠性。

2.2 速动性为了减轻短路故障电流对电气设备的破坏程度,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应尽快动作将故障切除。快速切除故障部分可以防止故障范围扩大,加速系统电压的恢复过程,减少用户在故障时低电压下的工作时间,有利于电动机的自启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满足选择性,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需要一定时限,允许切除故障的时间一般为20~55s。速动性和选择性往往是矛盾的,一般应首先满足选择性。但应在满足选择性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切除故障所需要的时间等于继电保护装置整定的延时时间及其动作时间与断路器跳闸至灭弧时间的总和,为此,应尽量采用快速继电保护和快速断路器。但在允许有一定延时来切除故障的场合,不一定要选用快速动作的断路器和继电保护装置,以便降低设备投资费用。保护装置在无法兼顾选择性和速动性的情况下,为了快速切除故障以保护某些关键设备,或为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时也只好牺牲选择性来保证速动性。

2.3 灵敏性灵敏性是指在所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时,保护装置的迅速反应能力。希望的保护范围是指在该保护范围内故障时,不论故障点的位置以及故障的类型如何,保护装置都能敏锐且正确地使继电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启动。反应能力是用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灵敏度)来衡量。如果保护装置对保护区内极轻微的故障都能及时迅速地反应和动作,就说明保护装置的灵敏度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一般是用被保护电气设备故障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故障参数,例如短路电流与保护装置整定的动作参数例如动作电流的比值大小来判断的,这个比值叫灵敏系数,亦称灵敏度,其大小代表灵敏度高低。

对于反映故障时参数量增加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其灵敏度的为灵敏度=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的最小计算值/保护装置动作参数的整定值。

对于反映故障参数量降低而动作的保护装置,其灵敏度的涵义为:灵敏度=保护装置动作参数的整定偷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的最大计算值。

对不同作用的保护装置和被保护设备,所要求的灵敏度是不同的。要求保护装置不但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金属性短路时能可靠地动作,而且在最小运行方式和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两相短路时(最不利于启动的情况)也能可靠地动作。最大运行方式是指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电力系统处于短路阻抗为最大,短路电流为最小的状态的一种运行方式。即指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校验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应根据对保护装置动作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即把灵敏度校验点选在保护区末端,只校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该点发生两相短路时,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

2.4 可靠性可靠性是当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不应拒动或误动。继电保护装置的拒动和误动都会造成很大损害。为保证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应尽量选用质量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继电器组成保护装置;保护装置的接线要力求简单,使用最少的继电器和触点;正确调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注意安装工作的质量,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对一个具体的保护装置,不一定都是同等重要的。在各项要求发生矛盾时,应进行综合分析以选取最佳方案。例如,为了满足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往往要降低一些速动性要求;而有时为了保证速动性。

参考文献:

[1]夏蕾,等.浅谈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J].科协论坛,2010,1.

[2]时敏,胡松.小议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J].科技资讯,2009,2.

继电保护要求篇2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智能电网;二次系统

作者简介:戎俊康(1972-),男,山西五台人,太原供电分公司送变电分公司,工程师。(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130-02

随着智能电网概念建设的逐步开展与深入,作为“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1]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成为当今电网建设的重点。[2-3]变电站是电网的基本组成元件,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是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应用电子式互感器,采用IEC61850规约通过光纤网络进行智能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信息交互,使用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机及管理的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对于电网继电保护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基本概念特征及结构的分析,初步探索了电网继电保护工作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所面临的新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与特征

在国家电网公司所制定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将智能变电站定义为: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7]

1.一次设备智能化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础,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一次设备还没有投入运行,当前采用较多的是由常规一次设备+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一次设备,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变压器等。由于采用了数字化的电子式互感器及光纤网络,一次设备与保护等二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实现了完全的数字化。

2.二次设备网络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的二次回路概念被极大地弱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之间以及与一次设备的通信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光纤网络,二次设备真正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传统的电缆及连接导线连接方式被数字公共信号网络所取代。这样的变化节省了了大量电缆、连接导体、端子等模拟量电路耗材,人工不可直接接触的数字通讯方式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变电站控制功能的实现得以简化并可以进一步优化。

3.信息交互标准化

智能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数据通讯都基于统一的IEC 61850规约。统一标准方式使得不同的设备厂家可以基于同一标准,不再需要考虑和其它设备的数据通讯问题,简化了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修流程,做到了电气设备的即插即用,这使得变电站内的安装维护工作较以前方便很多。

4.运行控制智能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将应用大量的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这将使得整个变电站自动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调度中心的相关操作控制命令将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执行,并具备各类自动校核功能。此外,在线状态检测不仅实时检测各个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还对其进行评估分析,并将结果上送至调度中心以便于运行工作的安排。相对于无人值守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不仅简单地接受调度中心的命令,还参与站内设备有关的分析决策。

5.功能应用互动化

如上文所述,智能变电站不仅仅是一个电能变换和输送的中间节点,更是一个独立进行决策分析的智能处理单元,每个智能变电站之间及其和调度中心、管理终端等依据其功能效用进行互动,相互交换数据及决策方案。这无疑将大大地提升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

二、智能变电站的逻辑结构

在智能变电站中,其基本的结构不在是常规站的间隔+主控设备这样的方式,其逻辑结构可以划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设备层。[6,7]

1.过程层

过程层主要包括一次设备及其附属的智能组件及智能装置,如: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等。可以看到过程层中不仅包含是一次设备,而且包含各类智能接口、合并单元等设备。过程层的主要作用在于:量测数据采集、各类设备状态检测及控制命令的下发执行。

2.间隔层

间隔层中包含有各类监控设备和继电保护设备等,这些设备依然次采用依据间隔的配置方式。间隔层实现了对各个间隔内一次设备的控制、监视和保护。间隔层内的设备采用光纤数字通讯方式与设备层以及站控层的设备进行通讯。

3.站控层

站控层由各类人机交互用的设备、数据前置机、服务器以及用于外部其它变电站及调度中心数据连接的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组成,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实现全站的集中控制。

上述的逻辑结构在国家电网公司所制定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采用设备层和系统层予以实现。[7]

三、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多个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已经逐步投入运行,[4]其中既有地区级的110kV、220kV变电站,也有500kV及750 kV的大区变电站;其中既有新建站也有进行技术改造的老站。包含:齐齐哈尔电业局220kV拉东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新建750kV延安智能变电站、220kV青岛午山智能变电站、金华500kV芝堰变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110kV北川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等;这些变电站从功能设计到运行特性,其各项指标都满足了智能变电站的各项功能要求,预示着我国今后变电站建设的主要方向。

四、智能变电站投运对于电网继电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其运行维护工作就成为电网运行需要探索的新问题。尤其是对于继电保护工作来讲,将面临完全不同于常规变电站的新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系统不再是常规变电站的模拟量构建的回路,而是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同时大量的智能决策系统将得以应用;这使得继电保护工作将面临新的变化。

1.技术工作内容的变化

一直以来,继电保护工作人员负责其管辖电网内的各个变电站内的二次系统的维护及调试等工作,由于二次回路采用模拟量电路构建,继电保护工作的重心在于对二次回路的维护,如:各类交流回路的断线查找及排除,控制回路故障的排除等等。但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回路被通信网络所替代,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在面对复杂的二次回路,而是要保证处于网络化条件下整个保护系统的可靠工作。这一转变使得原本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保护工作任务、流程、规范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为适应这种变化不仅仅需要设备厂家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更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挖掘设备特点、总结归纳新设备的运行特性,以此为基础制定新的规范和标准。

2.人员专业素养要求的变化

由于二次设备的网络化,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连接及二次设备之间已经基于数字方式进行信息交互,这使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仅仅要熟悉继电保护的原理,还需要掌握IEC61850规约等通信技术。因此,熟悉电气、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继电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由于大学教育中的专业划分,当前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对于这部分非传统的保护相关内容并不熟悉,因此需要在工作中结合智能电网的特点以及各类智能设备的特性,辅之于专门的讲座培训等手段,加速保护工作人员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有可能,各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中也应增强通才教育,弱化电气专业教育内部的专业划分,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继电保护管理工作的变化

在智能电网中,运行控制的智能化也是其一个标志性特征;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保护系统,智能化的决策管理工作也必将开展。如何结合智能变电站特点和要求,设计建设符合继电保护工作要求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也就成为下一阶段继电保护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这不仅需要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更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结合工作需求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这首先需要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转思路,可以清楚地理解智能电网本身的背景意义及相关技术;其次由于新生事物快速发展中原有管理模式中可能会暴露很多问题,保护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困难意识,敢于面对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积极应对;有超前意识是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不能总等新设备投运后再去适应,而是要结合智能电网及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目标提前准备,积极借鉴兄弟单位经验以便尽快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五、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继电保护工作将发生重大变化,变电站内保护系统的网络化、数字化意味着沿用了几十年的二次回路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充分发挥新的设备及新技术的效能,就需要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罗明志.智能电网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239-242.

[2]汤乃传.智能变电站[J].科技综述,2010,(3):13-16.

[3]张沛超,高翔.智能变电站[J].智能电网技术及装备专刊,2010,(8):

2-3.

[4]李兴源,魏巍,王渝红,等.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17):12-13.

[5]关杰,白凤香.浅谈智能电网与智能变电站[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251-252.

[6]李梦超,王允平.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8):18-20.

继电保护要求篇3

关键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51-0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也提出很多的新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气设备的重要装置。如果在工作中,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发生事故,并损坏电器设备,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出现崩溃瓦解的现象。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述

1.1 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1)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必须具有选择性,一旦发生事故,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地切断发生事故周围的电气开关设备,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能够顺利运行;

2)电力系统的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具有快速性,能够快速地切除故障,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和快速性是存在矛盾的,比如在配电装置为6kV~10kV的时候,如果不能同时符合以上两个要求的话,就必须要满足继电保护装置选择性要求,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1.2影响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原因

1)在电力系统中,一旦软件出现错误的话,很容易造成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或者误动等状况。目前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软件出错的原因主要包括软件编码不正确、在需求分析定义上有误、测试不规范、软件设计不合理以及在输入定值的时候出现错误等;

2)人为原因,在设计接线的时候,安装人员没有按照要求来进行,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上也不够准确,经常出现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

3)由于目前我国在微机设备接入时,常常忽略了微机设备提供的数据,同时对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地利用,导致微机设备的数据分析能力不是很高,从而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缓慢的发展。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措施

2.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要求主要有四个: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由于电力事故的发生速度比较快,并且所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直接影响了社会民生问题。对此,为了促使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安全运行,必须要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工作,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其可靠性主要表现在对误动和拒动问题的解决,其要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软硬件中,一旦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的话,很容易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同时还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在软件中出现误动或者拒动,就会造成数据分析不正确,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测试不规范以及编码和输入错误等,而在硬件中,就会导致系统的断路器、通道以及二次回路出现错误。第二,由于目前我国的微机设备还比较老旧,在运行上比较缓慢和独立,数据的分析水平还不是很高,这些都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

2.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应用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其供电系统和变电站都广泛地应用继电保护装置,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来对线路和电容器等进行保护。在一些高压的供电系统中,如果分段母线不能进行并列运行的话,就要设置电流速断的保护,使其对断路器合闸时进行保护,同时还要设置过流保护。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过流保护、电容器保护、后备保护、主保护以及电流速断保护,而当中的电容器保护则是对零序电压、失压和过压的保护。

2.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中的供电系统以及在变电站中,都广泛地应用到了继电保护装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市场中继电保护的产品越来越多,适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对此,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实施。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实施检测和调试,有效控制寄生回路现象,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监督电力系统中电流负荷状况,使其能够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一旦发现有异常的误动现象,要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并申请进行调度,如果情况较为特殊的话,操作人员可以先行将保护装置断开,然后再向上级汇报;如果发现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存在问题,要及时地做好记录,并向相关部门进行禀报,并要求及时地进行处理或者清除,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信号记录。另外还要定期检修电气二次设备,确保装置的完好,并能够正常的使用,及时地检查回路接线或者定制的准确性。由于二次设备会经常出现故障,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失效,并导致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运行,而保护装置也不能够正常地进行保护工作,对此,必须要做好电气二次设备的检测工作。

如果在没有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是否良好,而盲目地进行检修的话,不仅会加大电力系统维修管理的工作量,同时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给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检修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要求实施。另外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做好维护的准备工作。

3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推动了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对此,在实施继电保护工作的时候,操作人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专业技能,并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记录工作,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33).

[2]李举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策略探讨[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2(11).

[3]刘文松.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J].广东科技,2010,19(4).

继电保护要求篇4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重构

近年来,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气候条件也剧烈变化,环境监管日益严格,分布式发电资源如可再生能源等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给智能电网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可再生绿色能源通过先进的技术接入电网,使得电力系统的传输效率和能源转化提高,保障高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智能电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自适应和自愈;(2)可靠稳定安全;(3)可兼容性;(4)优质高效、经济协调;(5)和用户互动友好。自适应和自愈是指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减少自我恢复、故障隔离的人为干预,防止大范围停电事故。在继电保护系统中,就是指对于接入分布式能源造成的系统运行方式多变状况的自动适应,还有就是继电保护自身系统对于隐藏故障的自愈以及自我诊断功能,防止发生连锁故障。

目前,继电保护系统已经具有了高的可靠性,但是继电保护的隐藏故障仍会导致大范围停电和连锁跳闸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对于继电保护系统自身装置的隐藏故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关的诊断方法和评估方法。但是继电保护隐藏故障的在线处理并未得到有效的进展。

1 在线重构要求

继电保护在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方向比较理论的装置保护和带通道双重化配置的电流差动装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作的可靠性,然而随着大量接入分布式能源以及要求更高的可靠性,继电保护仍存在很多问题:(1)继电保护的当前结构为刚性结构,适应条件、保护对象以及联接方式都预先设定,对一次系统的适应能力以及自适应能力都较弱。(2)继电保护的隐藏故障仍会导致电网大范围停电的发生,目前继电保护仅能够在线自诊断一些失效元件,但是不能自动恢复或者转移其功能。这就会大大降低整体系统的可靠性。(3)三段式电流是当前配电网络的主要配置方式,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后,要求继电保护的运行方式要适应双向潮流和单向潮流,还要求动作速度更快,灵敏性和可靠性更高。总之,电网发展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自适应整定值电网改变自适应方式;(2)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在线配置,与变化的电网结构相适应;(3)在线诊断系统元件,识别自身的隐性或显性故障;(4)在继电保护装置或元件失效时,可以西东寻求替代系统或替代元件,从而使其功能恢复;(5)为了与电网运行方式和电源结构以及故障的自恢复相适应,需要重新组合继电保护资源,通过重构基点保护系统达到一次系统的需求。

2 重构方式

(1)继电保护要遵循以下重构原则:第一,完整的功能:继电保护经过重构后要超过原来系统的保护功能,并且在紧急状况下能够解除或降价某些功能,比如选择性或动作速度等,从而达到最低的系统安全指标。第二,快速重构:因为一次系统时刻都需要继电保护,所以重构继电保护要有效快速。当需要重构多套保护时,在最低功能维持的状况下使用同时实施或分步实施。第三,可靠重构:重构继电保护要对设备组合重新选择,重构后要满足可靠性指标要求。第四,经济重构:重构继电保护需重新划分设备资源,所以在可靠性得到保证时需降低资源占用率。

(2)重构继电保护通用模型:重构继电保护需要重新组合继电保护资源,包括组合资源的实现及方式,还有三个核心要素)。第一,资源:根据不同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传统的系统表示为功能元件的不同集合,比如:分解继电保护系统为操作电源、执行元件、比较元件、测量元件、信息通道以及互感器等元件的组合。第二,组合资源:组合继电保护资源需要根据给定原则重新连接内部元件或重新分配内部信号。先前的继电保护元件不能满足重构需求,实现重构选择数字化元件。第三,组合方法:重新组合继电保护的资源,是重构继电保护的重点所在。综合决策需要考虑继电保护状态信息以及一次系统信息等。

针对以上重构要素,继电保护的重构模型可分为三层:协调决策层、重构执行及状态监测层、功能元件层。

功能元件层集合继电保护必需的很多功能元件。

重构执行及状态监测层包括分析决策和信息采集的所有计算机,主要是采集元件的状态信息,按照状态信息诊断状态,从而确定异常或故障元件,进而选择替代元件,然后下达重构命令到各个功能元件。这一层根据电网拓扑结构可以设置若干区域处理中心。

通常状况下,分布在区域处理中心的所以计算机能够达到本区域重构继电保护的需求,跨区域的信息需要与协调决策层设置的计算机协调信息交换。

3 残留问题

要重构继电保护还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3.1 重构准则及目标

重构继电保护的主要目的是当一次系统稳定安全要求没法通过现有保护功能实现时,进行功能重构或结构重构,从而达到一次系统保护功能,保护系统经过重构后要满足灵敏性、可靠性、快速性、选择性的要求。

3.2 功能单元满足继电保护重构

重构系统的功能单元需要满足重构的信息接口以及信息开放要求。

3.3 诊断功能元件状态

识别及诊断系统异常状态和隐藏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功能单元的错误动作以及硬件失效等故障,还能够对广域保护等保护系统和传输通道进行故障检测。

4 结语

本文首先基于智能电网的性能特点分析目前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在智能电网未来发展中建立可重构继电保护的观点。并且系统分析了在线重构的几点要求,概括了什么是继电保护重构、以及其通用模型和准则,也提出了继电保护重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要求篇5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可靠性;发展现状

0 前言

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对于电力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随着电力系统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电力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电力继电保护的现状对于几点保护发展趋势的预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 电力继电保护的现状以及可靠性研究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地吸收,消化,逐渐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的队伍,对我国继电保护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60年代到80年代,晶体管积淀保护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广泛采用。届时,我国已经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目前,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的创新时代。可靠性是指一个元件,设备或系统在预定时间内或者是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工程涉及到元件实效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系统可靠性的定量评定,运行维护,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协调等各方面。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尤其是指在装置规定的范围内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故障。

2 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条件,要实现继电保护的作用就必须有具备科学先进性,行之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有了设备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具备了维护电力系统的能力。因此,要做好继电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保护的设备,而设备的质量问题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的效果。这样一来,对于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是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当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有可能会产生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在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时,应当建立电力监控警报预警系统,提醒电力系统维修人员及时解决故障。尽量能够有效防止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降低相邻地区供电受连带故障的机率。继电保护装置属于可修复元件,其常见状态有正常运行状态,检修状态以及拒动作状态。

3 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展望

未来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会逐渐朝着计算机化,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基本功能外还应该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功能以及其他保护装置和调度联网以供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制程序等。电力继电保护也会不断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保护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保护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各种功能,如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网络保护的最大好处是数据共享,可实现本来有高频保护,光纤保护才能实现的纵联保护。另外,由于奋战保护系统采集了该站所有断路器的电流量,母线电流量,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实现母线保护,而不需要另外的母线保护装置。电力系统网络型积淀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是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新技术以及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网络保护系统中网省级,省市级以及市级主干网络拓扑结构。再者是,智能化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原理不断被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领域。

3.1 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是指保护该动体时应可靠动作。可靠性是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另外是选择性要求。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有相邻设备进行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为保证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元件的选择性,欺凌名系数以及动作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应该相互配合。可靠性与选择性是电力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电力供应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设计安装了继电保护系统,充分起到防护与保护的重要作用,使电力系统的供电更加地安全、可靠,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随着技术的发展,相信继电保护系统的防护装置将会越来越先进,所起到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重要。

3.2 提高电力继电保护设备以及技术的方式

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电力系统对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继电保护技术做出革新以应对电力系统新的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旧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继电保护装置。我国检点保护装置技术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朝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方向的发展。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以下新的特点。第一是全面提高了继电保护的性能和有效性,主要是表现在其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可以更加有效的采取故障分量保护,同时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使其运行的正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二是结构更加合理,耗能低。第三是微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以及灵活性不断提高,具有自检和巡检的能力,而且操作人性化,适宜人为操作,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的实效监控。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这些特点使得这项技术在未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途,特别是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21世纪,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将会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将会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向。

3.3 电力继电保护对于人才的硬性要求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想学会对设备的调试并不难,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按照调试大纲一次进行就可以实现。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处理好并非是意见易事。他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解决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继电保护技术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处理故障的能力上。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分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按照软硬件系统分类分别找出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这对于人才就有了更高一步的要求。

4 结语

继电保护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骑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电力要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需要从各方面对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意义,以及其保护作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有深刻的了解冰妖及时掌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发展,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朝着微机积淀保护技术方向发展。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安全保障,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的有利手段。目前,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点保护技术日益呈现出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梅义.高压电网继电保护运行技术[M].电力工业出版社.

继电保护要求篇6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可靠性

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极其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条件,要实现继电保护的作用,就必须要具备有科学先进、行之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此,要做好继电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保护的设备。而设备的质量题目,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的效果,因而必须对继电保护的装置提出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四性’上。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不仅要在选用上考虑其是否达到基本运行条件的要求,还要在日常的检测和维护上做好工作。

首先,要全面了解设备的初始状态。继电保护设备的初始状态,影响其日后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因此必须留意收集整理设备图纸、技术资料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行和检测数据的资料。对设备日常状态的检验,要对设备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进行全过程的治理。一方面是保证设备正常的、安全有效的使用,避免投进具有缺陷的设备。同时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状态检验,以便能真正的检测出题目的所在,并及时的找到应对方案。另一方面,在设备使用投进前,要记录好设备的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以及交接试验数据和运行记录等信息。

其次,要对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及时全面的统计分析。首先要了解设备出现故障的特点和规律,进而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日常数据的分析,预先判定分析故障出现的部分和时间,在故障未发生时,及时的排查。因此状态检验数据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把设备运行的记录、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的数据等结合起来,通过正确的完整的技术数据进行状态检验。通过数据的把握和设备运行规律的把握,可以科学地制定设备的检验方案,进步保护装置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周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再次,要了解继电设备技术发展趋势,采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管和维护。在电力事业高度发展,继电保护日益严重,继电保护设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唯此才能保证保护装置的科学有效,在电力系统的保护中发挥应有的贡献。

2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2.1 选择性

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2.2 速动性

速动性就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对于反应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要求快速动作的主要理由和必要性在于:(1)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2)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少发电厂厂用电及用户电压降低的时间,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保证厂用电及用户工作的稳定性。 (3)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4)快速切除故障可以防止故障的扩大,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或设备自动投人的成功率。

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不要求快速动作,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带延时地发出信号。

2.3 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所谓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效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就是在同样的短路故障情况下,系统等效阻抗为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2.4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故障该保护应动作时,不应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动作;而在不属于它动作的任何情况下,则应可靠地不动作。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器保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

电力系统保护分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2种,远后备保护就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的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如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就是线路的远后备。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如线路的零序保护和距离保护就是相互后备的

3 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

阻抗继电器是距离保护装置的核心元件,它主要用来作测量元件,也可以作起动元件和兼作功率方向元件。

3.1 单相阻抗继电器的特性

按相测量阻抗继电器称为单相式阻抗继电器,加入继电器的只有一个电压和一个电流。由于电压与电流之比是阻抗,即,所以测量阻抗电压和电流来实现。继电器动作情况取决于的值(即测量阻抗),当测量阻抗小于预定的整定值时动作,大于整定值时不动作。运行中的阻抗器是接入电流互感器TA和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侧,其测量阻抗与系统一次侧阻抗之间的关系为:

对于单相阻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原则上在阻抗复数平面上用一个小方框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当短路点有过渡电阻存在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将不在幅角为的直线上,此外,应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都存在角误差,使测量阻抗角发生变化。所以,要求阻抗继电器的动作范围不是以为幅角的直线,而应将其动作范围扩大,扩大为一个面或圆(但整定值不变)(如图1所示)。

3.2 全阻抗继电器

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全阻抗继电器动作边界的轨迹在复数阻抗平面上是一个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相当于继电器安装点),以整定阻抗为半径的圆,如图2所示,圆内为动作区,圆外为非动作区。

其特点如下:

(1)无方向性。当测量阻抗位于圆外时,不满足动作条件,继电器不动作;当测量正好位于圆周上时,处于临界状态,继电器刚好动作,对应此时的阻抗就是继电器的起动阻抗;当保护正方向短路时,测量阻抗位于第Ⅰ象限,当保护反方向短路时,测量阻抗位于第Ⅲ象限,但保护的动作行为与方向无关,只要测量阻抗小于整定阻抗,落在动作特性圆内,阻抗继电器就动作。

(2)无论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为多大,继电器的动作与整定阻抗在数值上都相等,即

图2

3.3 方向阻抗继电器

由于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没有方向性,在使用中,将它作为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还必须加装方向元件,从而使保护装置复杂化。为了简化保护装置的接线,选用方向阻抗继电器,它既能测量短路阻抗,又能判断故障的方向。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主要是用来反应变压器绕组、引出线及套管上的各种短路故障,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变压器差动保护是按照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图3示出了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变压器两侧分别装设电流互感器和,并按图中所示极性关系进行连接。

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差动继电器中的电流等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之差,欲使这种情况下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基本为零,则应恰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化。

图3 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接线方式

若上述条件满足,则当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

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应按躲开外部短路时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整定,即减少不平衡电流及其对保护的影响,就是实现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主要问题。为此,应分析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减少其对保护影响的措施。

4 电力状态检修在继电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

4.1 电力状态检修的概念

就电气设备而言,其状态检修内容不仅包括在线监测与诊断还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诸多工作,最后要综合设备信息、运行信息、电力市场等方面信息作出检修决策。

在电厂、变电站检修决策时要考虑电网运行状态,如用电的峰段与谷段,发电的丰水期与枯水期;设备所在单元系统其它设备的运行状态,按系统为单元检修与只检修单台设备的合理程度;电力市场的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4.2 电力状态检修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系统正逐步向状态检修体制过渡。状态检修与其他检修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开展状态检修是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是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是为了减少设备的检修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开展设备的状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即做到设备的经济运行。

(2)开展状态检修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定期维护和检修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费用的浪费;由于定期检修工作量大,往往使检修人员疲于奔命,加上现场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影响“,越修越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开展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集中了优势兵力,使检修工作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是更为科学,更为先进的方法。

(3)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已经具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备状态监测手段和分析判断方法,开展状态检修已有较充分的技术保证。

(4)由于状态检修往往是以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在线监测结果为依据进行的检修,所以能够预报故障的发生,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防止发生意外的突发事故。

5 结语

继电保护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电力要求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就要从各方面对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意义,以及起保护作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有深刻的了解,并要及时掌握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随着保护装置的微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继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员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应该不断的总结提高,在执行继电保护方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并且进行逐一核实,确保继保工程任务的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赵凯,康成华,雷兆江.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继电保护要求篇7

【关键词】 继电 保护 技术应用

伴随着社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的要求中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地位[1]。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对继电保护技术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1 继电保护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继电保护产品在现场运行中存在着包括电击、着火、机械、辐射、化学等多方面的危险形式,因而此类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必须达到在预期的环境条件下能抵御外界的非机械的影响,而不危及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在满足预期的过载条件下,不应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可预见的过载条件下,不应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有对人体的直接触电或间接触电所引起的身体伤害及其他危害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以及对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其他危险应有足够的防护措施等等要求。不同类别的设备,在安全要求方面是存在区别的[2]。

2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继电保护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且呈现出计算机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数量激增,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能够有与其他系统融合联网,实现整个系统信息及数据的资源共享[3]。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幅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呈现计算机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诸多智能算法被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中,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达到了更高的标准。综合运用各类智能化算法,有利于将继电保护系统中各类不确定因素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电力系统若想实现信息及数据的资源共享,就必须实现继电保护系统的网络化。诸多变电站已然实现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网络化,电力系统能够共享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的故障信息及数据,根据故障信息来确定继电保护举措,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维护。除此以外,现代化电力系统应实现继电保护方面的一体化。

3 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建议

结合上文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安全性与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确定以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建议:

3.1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方面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能有选择性地将故障段隔离,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其他环节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能对电力系统保护范围内的不良运行状态及故障做出及时反映,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快速地隔离故障,将系统故障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3.2 关注继电保护装置日常操作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生产的后盾,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时刻处于工作状态,不要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该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4]。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将日常对保护装置发现的各项数据及时的记录,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向有关的领导反应,及时的进行排查,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进行维护的时候,维护人员一定要有非常细致的耐心,不错过微小的细节,需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对于保护装置的操作规定,要做到专人专职,与保护装置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接触设备,不得随意的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对设备有所操作的时候,也要向有关的领导进行请示。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也有严格的技术标准,相关人员在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日常操作应遵循配电装置技术要求,做好配电屏的巡检工作,做好配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如断路器因故障而跳闸后,检修人员或更换触头与灭弧罩,或进行检修,唯有在查明跳闸原因并消除跳闸故障后方能再次做合闸操作。

3.3 加强状态检修工作力度

状态检修是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的必要工作,需要在以下原则的规范下展开:一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原则,这是继电保护系统运行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应强化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分析、定期检修和规范管理;二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长远目标和总体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做分步实施和逐步推进,从而在制度、资源、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奠定有益基础,并根据装置状态检修的现实情况作适当调整。

3.4 检修工作的制度化

检修工作要严守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重视。对继电保护装置要进行定期的清扫工作,防止因为灰尘或者杂物等的进入引起机器出现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5]。对机器进行清扫的人员也要有专业精神,要同时有两个人进行,避免在对机器进行清扫的过程中,人为的原因,与机器发生触电行为,造成人员的安危和机器的短路,一定要精心细心,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应通过技术应用措施的不断优化促进继电保护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沙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148.

[2]赵超阳,王惠敏,陈进.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 2013,(1):89-90.

[3]朱怀英.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探究[J].机电信息,2012,(27):98-99.

继电保护要求篇8

关键词:继电保护检修;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与策略

作为国家的一个基础领域,电力系统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行业。整个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与良好的发展,关系现代化进程的快慢,也关系国家综合水平的发展速度的高低。

1 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

某种意义上,继电保护检修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着国家电力体统发展水平的高低。该项技术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技术的要求下,整个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都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直接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在日益创新改革和完善优化的电力系统技术的带动影响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继电保护中的检修技术是其主要内容,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完善与调整,进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检修技术上的创新给继电保护下的检修水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电力系统离不开变电站这一组成要素,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分配电能,及时调整电压并变换电压,同时控制电流方向,它是整个配电工作和输电工作的交接点。在变电站中使用数字技术不仅能够将采集、处理以及存储、传递和输出这一程序数字化,而且可以将变电站内所有的信息逐步科学合理化。目前,我国变电站逐步从自动化变为数字化,电网日益智能化,因此电网开始呈现更大的兼容性和自愈性,进而提高电力系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充分的电力支持。所以,数字化的继电保护技术是现在电力系统的发展所需,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技术。

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发展带动下不断发展,该技术对电力系统作用重大,因此应该相应地提高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继电检修技术正以其发展过程为根本,不断进行着改进并完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发展状况,通过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每种状态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时把握它们的工作状态。

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依据主动保护检修与被动保护检修的区别分为两种,一种是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另一种是故障发生后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具有主动检修的特点,因此能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合理保护,有效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以此来减少成本投人,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而事后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则是在故障发生之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及时检修保护。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电力公司都是采用预防为主,事后检修为辅发的方式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保护,这样的安排能够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即使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出现了漏洞,通过事后保护检修也可以对漏洞进行弥补,减少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延长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又分为预知性维修与状态检修两种模式。预知性检修就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检修内容和周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则是根据现阶段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对状态进行检测,并对装置进行诊断,以此来判断出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研究后确定出进行检修的必要性,确定检修的实际。

但是,现阶段继电保护设备的自检功能与实时检测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预防性的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检修内容复杂,对检修工作的进行十分不利。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到继电保护技术中,继电保护检修技术已经利用监控系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观测,有效地减少了继电保护设备的破坏情况,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 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应用

系统故障诊断和继电设备的监测是做好继电保护检修的基础,继电设备的监测方式主要有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通过收集电气装置在工作中的信息来进行科学系统的诊断和分析,进而判断是否要对装置进行维修,然后再详细地制定检修保护策略。具体的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原则和实施的关键环节有:(1)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是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设备运行正常了才能说明检修技术已经发挥了作用,检修技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设备运行处于稳定正常的状态。在日益复杂且规模逐渐扩大的要求下,继电保护检修若想顺利进行就要从大局出发,合理布置全局,最后逐一解决。(2)实施继电保护检修技术的关键,一是要高度重视对检修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对继电保护设备所处的动态进行分析掌握,所以要把管理要求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通过新的技术来监测相关设备,在检修过程中,往往很难开发继电保护的在线检修技术,所以,在保证继电设备安全和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广泛引进新技术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3 数字化继电保护

3.1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简介

在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中,电子式互感器把所采取到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送入安装好了的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再对信号同步采样以及数字化,然后依照IEC6185091的格式要求,利用光纤传递到保护设备。保护设备中的调合闸指令再经变电站事件网络传递到智能操作箱当中,由此调合闸完成。

3.2 数字化继电保护系统的优点

(1)简化二次回路的接线,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系统是根据间隔来配置合并单元的,在电子互感器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数字化的测量值,在此基础上,经过光纤来传输采样值。这样,整个系统就舍弃常规的电磁式互感器中二次电缆传输回路,大大提升了抗干扰的能力。(2)系统在智能操作箱以及电子互感器的作用下,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电子式互感器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且没有饱和点,绝缘性能又好,所以,这样测量的数据就有了很高的准确性。(3)统一的通信标准给数字化的继电保护系统带来互操作性和开放性的发展。

根据文章的介绍可以发现,科学的继电保护检修在电力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电力系统能否安全运行建立在继电保护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因此,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进行专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是完善电力系统,充分体现电力系统的科学灵活且先进性的重要条件,同时使检修工作充分满足电网发展需要。只有及时地对电力系统进行检修并加以解决,才会给继电保护的检修效率带来大大的提高,给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保障,同时确保电力系统整体安全可靠性。对工作人员的水平提升也是继电保护数字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对此技术不断创新,保证国家电网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继电保护要求篇9

【关键词】继电保护;问题;具体措施

1、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电器设备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电器运行过程中,局部设备长时间运转导致局部设备温度过高,设备绕组短路以及设备长期运转所产生的磨损等原因都会造成设备的非正常运转,出现设备运转故障。设备运转故障如果没有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或工作人员对设备故障原因作出错误判断,都会对设备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寿命,问题严重的将导致设备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有效的继电保护,就可以在出现上述问题时,及时对电力系统、电器设备和元件进行保护,避免或降低因电器故障所造成的损失。

2、导致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失误的基本原因及继电保护新要求

通过对继电保护事故案例的研究发现,电气设备所在区域的继电保护装置、电气后备延时装置,是导致电器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当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站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电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如及时作出应急反应,继电保护装置应急保护出现前置或延后,将使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发挥正常功效,整个配电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将受严重影响,进而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严重隐患,一旦电器出现严重故障,整个电网系统将被多个小电网系统进行分割,电网系统将处于崩溃瓦解状态,将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我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当中对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受电力市场需求的影响,电力企业都在扩大电力系统规模上下大力气,电力系统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在不断地扩大与增加。受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断更新换代,电力系统对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保护系统安全领域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及电力系统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在规避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不安全隐患基础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继电保护装置提升电网系统的安全系数,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3、提升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能力的具体措施

3.1保障设备检修工作质量

设备检修的质量对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设备检修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在设备检验过程中,对设备的不正常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同时还要对可能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预判,并做好及时的维护工作。例如,本公司在一次保护检验中,对设备进行开关联动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瞬间的直流失地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所有相关设备进行了重新检查,发现开关跳闸线圈用于控制回路的负电源连接在一起,从而导致在跳闸瞬间直流系统的不平衡,进而引发了直流失地现象。因此,电力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设备检修的力度,不断创新技术改造,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3.2对二次图纸资料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二次人员在处理继电保护工作时主要依据二次设备技术图纸资料进行维护,二次图纸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成性是确保二次人员工程成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每一位从事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对二次设备技术图纸具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二次技术图纸的操作要求,及操作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操作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工作质量,降低继电保护故障发生机率。依据我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里现场工作保安规定》中的具体要求,我国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的人员,在从事继电保护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严禁在没有图纸参照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时,如果发生图纸信息与现实情况存在严重偏差这一问题,这就将为继电保护安全埋下隐患,通常情况下出现技术图纸信息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在电力设备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设备在安装初期由于设备调试的需要,需要对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保证接线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设计人员在修改原有设计之后,没有对原来的设计图纸进行重新标记,从而导致现场接线和图纸的不符;

二是技术图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图纸进行了改动,但没有对原有技术图纸重新整理。针对这些情况,电力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保证图纸资料的准确性,当出现图纸和现场接线不符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地对原有图纸进行改正,在图纸修改的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图纸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便于今后查对。虽然这一项工作十分繁琐,但是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必须对这项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

3.3努力打造标准化的继电保护工作机制

在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中,由于保护工作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事故总结没有深入地认识,造成二次事故或者故障发生,影响了继电保护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完善企业的继电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继电保护操作标准,加强对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继电保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过几年的努力,电力企业的继电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大大提升了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4、总结

继电保护工作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继电保护工作除对继电保护系统具有严格要求外,对从事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也有严格的要求,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仅掌握先进的工作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更要具备学习和领会先进理论与操作技能的能力,只有这样的工作人员才能在继电保护工作中最大限度的降低继电保护故障发生机率。

参考文献

[1]刘文松.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J].广东科技,2010(04).36.

继电保护要求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 处理方法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加强其管理管理迫在眉睫,而维护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电力应用紧张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用、常见故障及处理的认识,提高继电保护的技术,改善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及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讯技术的快速改进,继电保护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论也随之出现,这就要求现代的继电保护工作人员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实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1.1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

一旦电力系统被保护的元件发生故障,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就会迅速的做出反应,发出跳闸命令,断开故障元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坏,降低对供电系统的影响,满足电力系统的特定需求。

1.2 对不正常的工作提前预警

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及时的反应电气设备的非正常工作,根据所反应的情况及时发出信号,值班人员及时作出反应,及时切除可能引发事故的电气设备,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1.3 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

电力系统不止是事故的处理与反应装置,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监控装置。在消除电力故障的同时对社会生活秩序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2.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及任务

2.1 继电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一般是由测量的元件、逻辑元件及动作元件共同组成。测量元件是测量从被保护对象出入的有关物理量,同时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结果给出是非结论,进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逻辑元件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者组成,判断是否应该进行跳闸或者发信号,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完成传送后,动作元件完成保护任务。

2.2 继电保护所承担的任务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承担着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对运行中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实施监控;同时也可以及时反应电气设备的运行工作情况,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及时解决;实现远程操控,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

2.3 继电保护装置所要满足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既要满足可靠性,更要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及速动性的几个要求,这几个要求间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动作选择性就是指由故障设备或者线路本身保护切除故障,如果其无法发挥功效,其他设备方可运行;速动性就是指保护动作要快,稳;灵敏性就是指保护装置要具备一定的灵敏系数;可靠性就是指运行过程中动作要可靠,任何电力设备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状态下运行。

3.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常见故障

3.1.1 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在运行中出现故障

这是继电保护的薄弱环节,作为测量设备的起始点,电压互感器对二次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PT二次回路设备较少,但是故障较多,其故障常会导致误动或者拒动。其异常主要集中在接地方式异常,可能是由于接地网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接线工艺水平不够导致。PT故障在我国的很多电力系统中发生过,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1.2 电流互感器的运行故障

作为供给继电保护与监控系统判别系统运行状态的主要组件,其可以真实的反应电流的波形,尤其是故障发生的时候,必须要反映电流的相位与波形,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铁心耦合实现电流变换的,铁心具有磁保护的特征,属于非线性组件,当一次电流过大,励磁电流就会成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增加,造成二次电流失真,影响继电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转。

3.1.3 微机保护装置的故障

从当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特征,导致故障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电源输出功率不足,导致判断失误;干扰与绝缘导致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导致逻辑元件的误动作,在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可使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从而引起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3.2 常见的继电保护问题处理方法

3.2.1 替换法

可以将有问题、故障的元件用好的元件替换,判断其好坏,这是处理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佳的方法,尤其是针对微机保护故障或者一些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以采用暂时处于备用的设备替代,迅速排出问题故障。

3.2.2 参照法

对设备运行的参数进行记录,将正常与非正常的参数进行独臂,从不同处找出运行设备的故障,该法主要适用于接线错误,定值校验过程发现测试值与预想值存在出入而无法判定原因的情况。在继电器定值校验时,如发现某一只继电器测试值与其整定值相差甚远,此时不可轻易判断此继电器特性不好,或马上去调整继电器上的刻度值,可用同只表计去测量其他相同回路的同类继电器进行比较。

3.2.3 短接法

将回路的某一段或者是某一部分采用短接线接入称其为短接,然后判断故障是否存在短接范围内,或者是其他地方,缩小故障的范围。该法主要适用于电磁锁失灵、电流回路开路,切换继电器不动作,判断控制等转换开关的接点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2.4 直观法

该法主要是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者是插件故障没有备品更换的情况,直观法此时高效且迅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2.5 逐项拆除法

按照顺序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脱开,然后依次放回,哪里出现故障,问题就在哪里,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分支路,直到确定故障。该法主要用于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下等故障。

4.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我国继电保护技术也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就要求继电保护技术也要革新,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的发展过程,未来我国的继电保护将朝着微机继电保护的方向发展。不论是性能与有效性还是结构的合理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可以实现远距离的监控。

结束语:

继电系统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日益提高的今天,继电保护受到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未来的继电保护必然朝着网络化、智能化、微机化的趋势发展,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猛.矿山继电保护系统相关问题的思考[J]. 硅谷.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