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十篇

时间:2024-01-09 17:47:23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1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近年来,服装服饰已经成长为网络购物市场的第一大品类,2008—2011年平均增长率为126.45%[2]。2010年网购产品品类分布中,服装(包括鞋帽、箱包和配饰)类商品交易规模为1052.4亿元,增速达119.3%,网购整体中的占比最高,达22.8%。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交易规模将达2049.0亿元,增幅达94.7%,在网购整体中的占比达26.5%。百货商场通常以售卖服装服饰、化妆品与配饰为主,前者销售额通常能够占到商品销售总额50%左右。连锁企业百强的数据显示[3]: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规模为165.6亿元,门店总数为47个,而2011年门店总数增长到52个,但销售规模仅为164.2617亿元;新世界百货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规模为179亿元,门店数37个,2011年销售规模仅为155亿元,门店数39个。两家百货集团的共同遭遇是:2011年在门店增加的情况下,总体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单店销售额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当前,银泰、中友、秀水街、西单商场、百盛集团等传统百货均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但是线上线下产品实行差异化策略,线下新品并未同步到线上。迄今为止,大多百货店把线上定位为一个新生渠道,只是线下的补充、投入较小。服装服饰不同于3C数码、家电产品,它的重复购买率高,需求产生的频率快,市场有较好的成长性,市场容量较大。目前,传统百货业和电子商务渠道还能够和平共处,一起发展。

2传统零售应对电商冲击的策略

2.1总体策略

当前,我国处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没有充足时间逛实体商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方便快捷的网购成为最佳选择,网上产品数量多、样式新、价格便宜等多重优点吸引不少线下购物消费者转向线上,并逐渐形成网购习惯。有调查显示,80后、90后消费者已经成为网购主力军,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引领市场潮流,他们代表未来20年的消费力。因而,传统零售业必须拥抱互联网浪潮,尽快完成对电子商务的布局,投入优势资源在电子商务渠道建设中,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对具体行业来说,图书、中低端百货、3C家电这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不走电商渠道将很难生存。限于篇幅,本文以百货业、3C家电为例来探讨传统零售业应对电商冲击的策略。

2.2家电连锁应对电商的策略

目前,家电和3C数码在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还比较低,不足10%,相关供应商对电商渠道的支持还非常有限,仅仅将其作为与传统销售渠道谈判的筹码,使之与家电连锁商场的议价能力增强。但是,随着电商渠道的加强,占比迅速增加,超过50%仅仅是时间问题,因而这段缓冲期对家电连锁商非常重要。面对电子商务渠道的步步紧逼,传统家电连锁企业唯有背水一战。家电连锁商场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苏宁电器的优势在于其1000亿元的采购规模、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物流体系建设和资金实力等方面。苏宁易购在“6.18大促”中主要商品的缺货率较京东商城更低。同时,苏宁电器拥有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成本较低,比如在市场情况不佳的2012年,苏宁电器还能增发股票募集资金46.3亿元,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45亿元。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若继续打价格战,则需要有足够后续资金支持,然而其在2012年上市尝试失败后,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对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利好。但是,家电连锁商场的劣势也比较突出。比如京东商城的“电商基因”要优于从线下开始转线上的苏宁易购,后者缺乏电商经验和人才,线上线下业务相互掣肘,容易形成双手互搏。特别是在2012年,在与主要对手京东商城的竞争中,在微博营销、购物体验以及IT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落了下风。因而,家电连锁商场应对电商的策略是:一方面,顺应网购趋势,加强B2C业务的投入。具备较强消费能力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已开始逐渐转变消费习惯,作为家电连锁商场也应该加快B2C业务网购品类扩张、服务升级,提升网购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线上销售量。比如送货延期赔付、退款延迟赔付和快速退换货赔付应该成为网购平台的标配服务。另一方面,抓住城镇化的机遇,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增加盈利点。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继续聚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之后,家电行业面临历史机遇。在全国各地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大量的农村消费者进入临近城镇安家落户,也带来了装修、新婚等刚性家电消费需求。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2

收益与成本的比较

目前证券界存在两类具代表性的看法,一类看法认为传统券商“不搞电子商务是等死,搞了电子商务是找死”。他们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银行、IT公司等介入证券业务,券商开展经纪业务的传统方式面临很大的挑战,传统券商如果不进行包括证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创新,其生存必然会受到威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券商不搞电子商务无异于等死。但他们同时又认为,电子商务的拓展是一个“无底洞”,传统券商没有这个能力去拓展这方面的业务。谁率先去做这方面的事情,谁就会很快被拖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券商搞电子商务无异于找死。另一类看法则认为,与传统营业部方式相比较,拓展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是很低的,同时进入的门槛也不高。“电子商务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是这些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此同时,互联网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帮助传统券商进入新的地区,发展新的客户,因此其收益是非常诱人的。

归纳起来,前者认为拓展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很高,是传统券商能力所不及的;后者则认为拓展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不高,同时收益又是很确定的。其实,以上两类看法都是不正确的、片面的,是认识上存在的两个误区。

一般而言,传统营业部方式在房租、人员以及行政办公等方面的开支是很大的;相比较而言,网上交易方式在系统建设、技术升级、广告开支和售后服务方面的开支要大一些,同时券商为了推广网上交易这一新业务,往往还要在佣金收取方面给予网上交易客户以一定的折扣优惠。因此,很难说网上交易方式的成本就一定比传统经纪方式高或者是低。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证券电子商务的收益与成本呢?我们的体会是:

1.对于证券电子商务,很多人认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因此随着规模的扩大,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成本就会很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点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1)规模。其实,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容量和承受能力总是有限的。若客户数量在一定限度之内变化时(如在5万人以内),券商可能就不需要追加投入;但当客户数量突破这一限度时(5万人),券商就需要对系统加以改造,这时成本不可避免就会上升。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客户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规模,从而使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很难真正显现出来。(2)在电子商务领域,信息技术、客户偏好等瞬息万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券商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由于竞争对手在技术方面持续投入,这就逼迫其他券商采取类似的做法,不然就无法扩展市场甚至无法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成本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由此可以说,单边向下的成本曲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经济的成本曲线是"V"形,而新经济的成本曲线是"U"形的。我们认为,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曲线不是连续的,而应该是间断的、跳跃式的。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曲线究竟呈什么形态,将主要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客户偏好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传统券商在拓展电子商务方面,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成本。一些券商开始拓展电子商务时,大多抱有试试看的想法,因此在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往往以自主开发来替代外购,以员工的加班加点来节省外购的费用。表面上看成本似乎没怎么增加,但实际上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成本。从动态的角度看,短时间内公司员工可以忍受,长期下去员工必然会要求增加报酬来加以补偿,同时员工的加班加点总是有极限的;而且券商是不可能什么都长期依赖自主开发的,因此这一方式其实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隐性成本很快就会显性化。另外,证券电子商务是一项新业务,这项业务必然会涉及券商的各个环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方面的磨合成本不容忽视。

3.由于传统券商原有的基础和拓展的方式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券商有着不同的收益和成本结构。有的券商属于学习型的,内部协调和沟通起来比较方便,这样的券商去拓展证券电子商务的成本就会比其他券商低得多,所获取的收益相应就会比较高。

在拓展的方式上,有的券商要么干脆不介入,要介入就是大投入、大手笔,广告铺天盖地,声势浩浩荡荡;有的券商则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坚持循序渐进的做法。选择不同的做法,成本结构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就笔者的体会,则是倾向于后者。因为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新经济,成本的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4.互联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在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证券交易手段和股票认购途径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接受更多、更好的服务提供了便利。券商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对客户的投资偏好和交易习惯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券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开展营销活动,发展更多的客户。不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竞争者借助互联网络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交易方式和丰富而又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则券商就很难留住原有的客户,更不要说去发展新的客户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电子商务的潜在价值很大,加上市场竞争压力的存在等,都决定了券商不可能对证券电子商务无动于衷,明智的选择是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等去加以拓展。

拓展证券电子商务的组织形式

对于传统券商来说,如何对原有的组织结构作一些调整,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应新业务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是其能否在证券电子商务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

概括起来,传统企业拓展新业务的策略主要有:(1)演化法。是指在不影响相关的员工在从事传统业务的同时发展新业务。(2)孵化法。是指组建独立的机构专门从事新业务的开发。(3)收购法。是指企业通过购并其他企业,来涉足新业务。(4)联盟法。是指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拓展新业务。

就拓展证券电子商务而言,传统券商可以选择演化法,即不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而主要依托传统经纪业务部门来拓展网上证券交易业务;或者选择孵化法,即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甚至是专门的电子商务公司,来拓展证券电子商务;或者选择收购法,即收购一家IT公司或者是在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券商,来拓展证券电子商务;当然还可以选择联盟法,通过与银行、电信、IT公司等开展协议联盟或者组建合资企业的方式来拓展证券电子商务。

1.设立协调性的过渡机构。由于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快,券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组建专门的常设机构,因此那些率先涉足网上证券交易的券商选择设立协调性的过渡机构。这些协调性的机构如华泰证券的“网上证券业务领导小组”,下设“网上证券业务办公室”。

2.租借网上交易平台。在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技术、人员、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券商很难迅速搭建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为了尽快推出网上交易,一些券商选择与财经网站合作的方式,租借网上交易的平台。中信证券一开始就与和讯合作,向自己的客户提供网上交易方面的服务。当然,中信证券后来组建了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

3.下属营业部各自为政。由于规模实力比较小,或者是兼并重组后技术等不太统一,因此有的券商在证券电子商务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平台。这些券商下属营业部为了应付来自同行的竞争,满足客户的要求,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组织形式运行成本比较高,同时为客户提供的只能是低层次的交易通道服务。

4.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在证券电子商务取得一定的发展之后,一些券商开始考虑在公司内设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具体的名称很多,有电子商务部、网上交易部、网络业务部等。这其中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将电子商务部设定为一级部门,与经纪业务管理部等其他业务部门并行;另外一种是将电子商务部设定为二级部门,隶属于相关的一级部门(一般是经纪业务管理部)。在对电子商务部的功能定位方面,有的券商将其定位为服务部门,公司对电子商务部没有具体的业务量考核;有的券商则将其定位为业务拓展部门,公司对电子商务部有具体的业务量考核,电子商务部类似于一个“虚拟营业部”。当然,还有的做法是介于两者之间,券商对电子商务部的评价与公司下属营业部在网上证券交易方面的拓展情况挂钩。

5.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西南证券飞虎网。西南证券是飞虎网的第一大股东,飞虎网的CEO兼任西南证券的副总裁,同时飞虎网对外开展业务时是挂靠在西南证券名下的。从这些层面上看,飞虎网似乎是隶属于西南证券,但实际上飞虎网是相对独立于西南证券的。飞虎网之所以选择挂靠在西南证券名下,主要是证券监管机构不允许IT公司从事网上证券交易业务。飞虎网有着自己的网点,同时一直在致力于获得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牌照。

对于传统券商来说,在组织形式的选择方面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如何协调好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在美国的证券公司中,DLJDirect的选择是将传统业务与在线业务分开,但相互之间可以共享信息、技术等资源;嘉信理财开始时是将传统业务与在线业务分开的,两年后又将两者合并了;美林证券的做法则是发起合并,将传统业务与在线业务完全融合在了一起。传统业务与在线业务组合方式的不同,自然会相应地表现在公司组织形式的差异上。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券商基本上采取传统业务与电子商务融合在一起运作的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券商在探索分立的运作方式。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可以申请设立专门的网上证券业务子公司,证券公司持有51%以上的股份。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开,一些券商还会选择与IT公司等合资的方式组建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国联证券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那么,国内的券商在拓展证券电子商务这一新业务时,究竟应该选择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还是将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呢?对于传统券商来说,如果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将会面临以下一些挑战:(1)围绕传统业务而设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影响新业务的发展,使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太熟悉证券电子商务,因此可能会出现公司高层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和人员支持不足的情况。(2)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证券、研究等多方面的人才,IT人才能否很好地融合到券商这一传统企业的文化中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传统券商能否为IT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升迁机会和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会影响到券商对IT人才的吸引力。(3)作为一项新业务,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往往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愿意主动参与证券电子商务这一不确定性比较大的业务的拓展。(4)由于证券电子商务在开始时往往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同时短期内又看不到明显的产出,因此习惯于每年得到丰厚回报的股东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赢利而对管理层施加压力,从而影响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

美林证券是一家老牌的证券公司,在E*Trade、Ameritrade等新的竞争者面前,美林证券开始时选择了回避。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美林证券对证券经纪人的依赖很大,同时公司的管理层大多数是经纪人出身。由于经纪人担心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为了不得罪这些经纪人,美林证券后来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推出网上证券交易。从美林证券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传统券商在原有的组织框架内拓展证券电子商务,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当然,如果将证券电子商务分出去独立运作,传统券商又会面临新的障碍:(1)由于得不到母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和证券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资源支持,证券电子商务的运行成本会居高不下,形成“小而全”的格局。(2)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母公司一些传统业务的核心员工可能会有怨言,抱怨自己无法分得新业务成功与名声的“一杯羹”,进而会影响券商传统业务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混合运作方式与独立运作方式各有利弊。混合运作方式可以弥补独立运作方式存在的弊端,独立运作方式又可以弥补混合方式存在的弊端。至于传统券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我们的看法是,从国内券商所处的环境看,大多数券商只能选择混合运作的方式,尽管这一选择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如果能够得到股东的充分理解,管理层非常熟悉和支持,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估和升迁体系,传统券商就可以借助混合运作方式在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取得突破。

有形和无形、网上与网下趋于融合

在网上证券交易出现和发展初期,人们往往将传统经纪业务与有形营业网点联系在一起,把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等同于无形的互联网络,由此将证券经纪公司划分为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与纯粹的网上证券经纪公司。但随着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发现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越来越趋于融合,“鼠标加水泥”成为趋势。美国佛雷斯特(Forrester)的高级分析员肯尼·克雷默指出:“再谈论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和离线(即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之间的区分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互联网拥有跨越时空、方便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信息的分类看,信息可以分为可述信息和不可述信息。如果信息是经过编篡的,可以拼写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或在绘画中、电脑程序中或其他作品中“加码”了的,那么我们称之为可述信息(explicitknowledge),有时它也指那些能够清楚表达、经过编辑的信息。如果信息是未加码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那么称之为不可述信息。不可述信息是很难复制的。当交易所依赖的不可述信息不能通过加码转化成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的形式时,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就会遇到障碍。就证券投资咨询而言,投资者通过互联网接受咨询时,往往无法体验到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真实感和信赖感,由此决定了网上无法完全取代网下。

其次,证券营业部等有形网点具备永久、稳定、安全、亲切和真实等特点。投资者看到有形网点,心里就会感觉到比较踏实。在社会缺失信用基础、投资者对“证券黑市”心有余悸的情况下,网点的存在容易使人产生信赖感,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相比较而言,如果一家券商完全依托互联网开展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往往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赖,业务的拓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从收益和成本角度看,没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与那些拥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比起来,拓展市场的成本要高不少。美国E*Trade在大规模设立有形网点以前,公司在广告等方面的投入很大,每发展一个客户的成本要高于嘉信理财1/3到2/3。嘉信理财只有约5%的客户的证券交易是在其有形网点进行的,但公司70%以上的客户关系是在这些有形网点发展起来的。有形网点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子签名等在大陆还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投资者在网上开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真实身份的确认、数据资料的保密等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有形的营业网点,券商在后续服务、技术支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前面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券商如果完全依托互联网来拓展证券电子商务,最后的效果往往不会理想。在开展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券商应该选择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当然,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大陆券商现有的证券营业部模式需要作相应调整。规模逐步缩小,人员趋于分流,功能发生转变,是券商有形网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营业部审批管理办法》已经为券商实现这一转变做好了“铺垫”。目前,除了证券营业部这一主要方式以外,有的券商已经设立了一些证券服务部。在技术服务站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审批规则和审批程序,因此正式挂牌为技术服务站的还很少,但类似于技术服务站的办事处、联络处、分公司、演示厅等机构已经大量出现。

那么,国内的券商在拓展证券电子商务这一新业务时,究竟应该选择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还是将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呢?对于传统券商来说,如果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将会面临以下一些挑战:(1)围绕传统业务而设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影响新业务的发展,使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太熟悉证券电子商务,因此可能会出现公司高层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和人员支持不足的情况。(2)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证券、研究等多方面的人才,IT人才能否很好地融合到券商这一传统企业的文化中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传统券商能否为IT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升迁机会和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会影响到券商对IT人才的吸引力。(3)作为一项新业务,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往往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愿意主动参与证券电子商务这一不确定性比较大的业务的拓展。(4)由于证券电子商务在开始时往往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同时短期内又看不到明显的产出,因此习惯于每年得到丰厚回报的股东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赢利而对管理层施加压力,从而影响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

美林证券是一家老牌的证券公司,在E*Trade、Ameritrade等新的竞争者面前,美林证券开始时选择了回避。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美林证券对证券经纪人的依赖很大,同时公司的管理层大多数是经纪人出身。由于经纪人担心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为了不得罪这些经纪人,美林证券后来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推出网上证券交易。从美林证券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传统券商在原有的组织框架内拓展证券电子商务,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当然,如果将证券电子商务分出去独立运作,传统券商又会面临新的障碍:(1)由于得不到母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和证券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资源支持,证券电子商务的运行成本会居高不下,形成“小而全”的格局。(2)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母公司一些传统业务的核心员工可能会有怨言,抱怨自己无法分得新业务成功与名声的“一杯羹”,进而会影响券商传统业务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混合运作方式与独立运作方式各有利弊。混合运作方式可以弥补独立运作方式存在的弊端,独立运作方式又可以弥补混合方式存在的弊端。至于传统券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我们的看法是,从国内券商所处的环境看,大多数券商只能选择混合运作的方式,尽管这一选择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如果能够得到股东的充分理解,管理层非常熟悉和支持,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估和升迁体系,传统券商就可以借助混合运作方式在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取得突破。

有形和无形、网上与网下趋于融合

在网上证券交易出现和发展初期,人们往往将传统经纪业务与有形营业网点联系在一起,把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等同于无形的互联网络,由此将证券经纪公司划分为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与纯粹的网上证券经纪公司。但随着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发现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越来越趋于融合,“鼠标加水泥”成为趋势。美国佛雷斯特(Forrester)的高级分析员肯尼·克雷默指出:“再谈论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和离线(即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之间的区分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互联网拥有跨越时空、方便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信息的分类看,信息可以分为可述信息和不可述信息。如果信息是经过编篡的,可以拼写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或在绘画中、电脑程序中或其他作品中“加码”了的,那么我们称之为可述信息(explicitknowledge),有时它也指那些能够清楚表达、经过编辑的信息。如果信息是未加码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那么称之为不可述信息。不可述信息是很难复制的。当交易所依赖的不可述信息不能通过加码转化成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的形式时,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就会遇到障碍。就证券投资咨询而言,投资者通过互联网接受咨询时,往往无法体验到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真实感和信赖感,由此决定了网上无法完全取代网下。

其次,证券营业部等有形网点具备永久、稳定、安全、亲切和真实等特点。投资者看到有形网点,心里就会感觉到比较踏实。在社会缺失信用基础、投资者对“证券黑市”心有余悸的情况下,网点的存在容易使人产生信赖感,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相比较而言,如果一家券商完全依托互联网开展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往往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赖,业务的拓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从收益和成本角度看,没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与那些拥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比起来,拓展市场的成本要高不少。美国E*Trade在大规模设立有形网点以前,公司在广告等方面的投入很大,每发展一个客户的成本要高于嘉信理财1/3到2/3。嘉信理财只有约5%的客户的证券交易是在其有形网点进行的,但公司70%以上的客户关系是在这些有形网点发展起来的。有形网点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子签名等在大陆还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投资者在网上开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真实身份的确认、数据资料的保密等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有形的营业网点,券商在后续服务、技术支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前面的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券商如果完全依托互联网来拓展证券电子商务,最后的效果往往不会理想。在开展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券商应该选择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当然,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大陆券商现有的证券营业部模式需要作相应调整。规模逐步缩小,人员趋于分流,功能发生转变,是券商有形网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营业部审批管理办法》已经为券商实现这一转变做好了“铺垫”。目前,除了证券营业部这一主要方式以外,有的券商已经设立了一些证券服务部。在技术服务站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审批规则和审批程序,因此正式挂牌为技术服务站的还很少,但类似于技术服务站的办事处、联络处、分公司、演示厅等机构已经大量出现。

那么,国内的券商在拓展证券电子商务这一新业务时,究竟应该选择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还是将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呢?对于传统券商来说,如果将传统证券业务与电子商务放在一起运作,将会面临以下一些挑战:(1)围绕传统业务而设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影响新业务的发展,使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太熟悉证券电子商务,因此可能会出现公司高层重视不够,相关部门和人员支持不足的情况。(2)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证券、研究等多方面的人才,IT人才能否很好地融合到券商这一传统企业的文化中去,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外,传统券商能否为IT等其他方面的人才提供平等的升迁机会和足够的发展空间,也会影响到券商对IT人才的吸引力。(3)作为一项新业务,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往往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传统券商的管理层和员工可能不愿意主动参与证券电子商务这一不确定性比较大的业务的拓展。(4)由于证券电子商务在开始时往往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同时短期内又看不到明显的产出,因此习惯于每年得到丰厚回报的股东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赢利而对管理层施加压力,从而影响证券电子商务的拓展。

美林证券是一家老牌的证券公司,在E*Trade、Ameritrade等新的竞争者面前,美林证券开始时选择了回避。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美林证券对证券经纪人的依赖很大,同时公司的管理层大多数是经纪人出身。由于经纪人担心网上证券交易的出现和发展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为了不得罪这些经纪人,美林证券后来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推出网上证券交易。从美林证券这一案例可以看出,传统券商在原有的组织框架内拓展证券电子商务,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

当然,如果将证券电子商务分出去独立运作,传统券商又会面临新的障碍:(1)由于得不到母公司“优秀企业文化”和证券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资源支持,证券电子商务的运行成本会居高不下,形成“小而全”的格局。(2)证券电子商务独立运作,母公司一些传统业务的核心员工可能会有怨言,抱怨自己无法分得新业务成功与名声的“一杯羹”,进而会影响券商传统业务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混合运作方式与独立运作方式各有利弊。混合运作方式可以弥补独立运作方式存在的弊端,独立运作方式又可以弥补混合方式存在的弊端。至于传统券商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我们的看法是,从国内券商所处的环境看,大多数券商只能选择混合运作的方式,尽管这一选择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如果能够得到股东的充分理解,管理层非常熟悉和支持,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估和升迁体系,传统券商就可以借助混合运作方式在证券电子商务方面取得突破。

有形和无形、网上与网下趋于融合

在网上证券交易出现和发展初期,人们往往将传统经纪业务与有形营业网点联系在一起,把网上证券交易业务等同于无形的互联网络,由此将证券经纪公司划分为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与纯粹的网上证券经纪公司。但随着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发现有形与无形、网上与网下越来越趋于融合,“鼠标加水泥”成为趋势。美国佛雷斯特(Forrester)的高级分析员肯尼·克雷默指出:“再谈论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和离线(即传统)证券经纪公司之间的区分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互联网拥有跨越时空、方便快捷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从信息的分类看,信息可以分为可述信息和不可述信息。如果信息是经过编篡的,可以拼写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或在绘画中、电脑程序中或其他作品中“加码”了的,那么我们称之为可述信息(explicitknowledge),有时它也指那些能够清楚表达、经过编辑的信息。如果信息是未加码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那么称之为不可述信息。不可述信息是很难复制的。当交易所依赖的不可述信息不能通过加码转化成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的形式时,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就会遇到障碍。就证券投资咨询而言,投资者通过互联网接受咨询时,往往无法体验到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真实感和信赖感,由此决定了网上无法完全取代网下。

其次,证券营业部等有形网点具备永久、稳定、安全、亲切和真实等特点。投资者看到有形网点,心里就会感觉到比较踏实。在社会缺失信用基础、投资者对“证券黑市”心有余悸的情况下,网点的存在容易使人产生信赖感,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相比较而言,如果一家券商完全依托互联网开展网上证券交易业务,往往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赖,业务的拓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从收益和成本角度看,没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与那些拥有有形网点的证券公司比起来,拓展市场的成本要高不少。美国E*Trade在大规模设立有形网点以前,公司在广告等方面的投入很大,每发展一个客户的成本要高于嘉信理财1/3到2/3。嘉信理财只有约5%的客户的证券交易是在其有形网点进行的,但公司70%以上的客户关系是在这些有形网点发展起来的。有形网点存在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子签名等在大陆还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投资者在网上开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真实身份的确认、数据资料的保密等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如果没有有形的营业网点,券商在后续服务、技术支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3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迅速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已经成为当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金融理论的不断突破,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特别是新型金融业务的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不需要动用自有资金,只是利用自身在技术,资金,机构,信誉,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特殊的功能与优势,以中介的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服务。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特别是经历了此次金融危机,中国金融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我国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体,其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外资银行这样强劲的对手,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大力发展自己的银行业务,特别是新型中间业务,积极倡导新的服务理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大力开展新的业务领域,使新型中间业务成为中间业务的主力军。由于各家银行对新型中间业务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得近几年我国中间业务数量增多,业务量增长较快,收入已经初具规模,但中间业务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业务创新缓慢,对传统业务依赖过大,定价机制不完善,规模少,业务范围较国外发达国家比较窄,等一系列问题。

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暴露的问题

2.1对传统的中间业务依赖过大,中间业务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虽然近几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对传统中间业务依赖还是过大,我国银行业仍然保持着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利息收入过分依赖,中间业务对于总体收入贡献率较低。利率非市场化使国内的存贷款利差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按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计算,利差达306个基本点。各行更愿意发展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赚取较高的利差收入。中间业务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例如,2007年,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对营业收入占比为11.7%,占有国际结算优势的中国银行为15.46%,都远低于美国银行业40%以上的水平。

以招商银行为列,通过招商银行2004年报表可以看出招商银行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于利息收入,虽然公司已经开始注重新型中间业务收入比重的提高,但利息收入比重仍然高达74.6%,而国外成熟银行利息收入占比都在50%以下,如汇丰和花旗银行利息收入比例还不到40%,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260多个中间业务品种中,传统的结算,汇兑,收付等传统的中间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而新型中间业务还不足0.1,那些高收益而且具有规避金融风险的新型中间业务,例如:利率互换,期货,期权等还没有完全开展,而国外一些金融体系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更加重视规避风险效果比较好,收益较高的新型中间业务。对利息收入过分依赖,中间业务对于总体收入贡献率较低。利率非市场化使国内的存贷款利差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按目前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计算,利差达306个基本点。各行更愿意发展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赚取较高的利差收入。中间业务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例如,2007年,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对营业收入占比为11.7%,占有国际结算优势的中国银行为15.46%,都远低于美国银行业40%以上的水平。

2.2规模小,业务范围比较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中间业务品种单调,拓展的广度不够。首先是业务品种单一。由于在农村信用社实习了将近两个月,所以对农信社的中间业务有些了解,在这以农信社为例,农信社的中间业务还是仅停留在、结算等业务,仅能为客户提供简单的中介性质服务,而咨询、评估、财务顾问、信息服务、担保、代客理财等新兴中间业务几乎还是空白,不能实现品种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多元化,无法吸引黄金客户;其次是档次不高。一般性业务居多,中高档业务很少,并且环节多、手续繁,如在业务方面,局限于为少数单位工资、代收个别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在结算业务方面,只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转账结算服务,而且在途时间较长;再次是范围狭窄。受服务和业务的区域限制,服务对象仅限于开户单位和辖内农户,使中间业务的收益性大打折扣,,虽然近几年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品种增多,市场有所扩大但发展速度较国外缓慢,规模偏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这我们可以从信用卡这项银行中间业务为例。信用卡的单位成本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而减少,可以说信用卡的前期成本比较高,需要建立庞大的查询系统和清算体系,而这往往会造成成本比较高,所以银行要收回信用卡的成本那么就要形成一定的业务规模,中国信用卡市场目前还处于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结构呈现出两寡头主导的垄断竞争格局,市场交易结构和收入结构还有待完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规模和经营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2.3业务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缓慢,技术人才支持不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仍处在较务大多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收付银行卡等收益水平较低、大量占用劳动力和系统资源的产品上;同时我国银行新型中间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等传统的、附加值较低的中间业模仿,缺乏市场。

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电子网络和设施的功能不完善,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银行在硬件和软件建设缺乏科学专业的技术指导,表现为,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规模效益差,资源无端浪费。第二点:各商业银行现有的技术支持与当前市场需要相脱节,一方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产生过剩,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又缺乏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业内人士认为,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在实现区域性、系统性联网的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的信息共享通讯网络已经势在必行了。同时,努力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和珍惜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提高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虽有较大增加,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与市场需求相比,品种仍然较少缺乏创新。实习时在农村信用社,所以在这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人才匮乏、员工素质偏低已成为农村合作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障碍,与中间业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上,中间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从业人员既要精通传统基本业务,又要懂得金融非银行业务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金融政策水平,并兼备操作性和理论性,而从当前农村合作银行员工队伍的现状看,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二是思想上,中间业务对多数员工来说是一个新课题,涉及范围广,而现有人才对其认识和掌握尚处于粗浅阶段,思维更新跟不上中间业务的发展要求;三是技术上,缺少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预测、决策和公关开拓能力的复合型、开拓型人才。

2.4中间业务发展层次比较低,发展不健全

虽然近几年各大商业银行加大了中层和高层产品的开发但是业务品种集中且类似。各行中间业务多集中于收入附加值较低的业务,如类业务、资金清算等业务。此类业务类似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高但回报相对较少。而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种类丰富、组合多元化,产品技术含量高,不局限于传统银行所经营的货币市场领域,更多地指向资本市场。上海银监局指出,目前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品单一、层次较低。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大多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收付、银行卡等收益水平较低、大量占用劳动力和系统资源的产品上,而在利用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因素为客户量身定制提供高层次服务方面相当不足,可供选择的产品也较为有限。二是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等传统的、附加值较低的中间业务上,许多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科技化程度不高,易被模仿,缺乏市场竞争力。现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局限于层次比较低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品上,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发展明显不足,覆盖面窄。

2.5金融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对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监管还不到位,不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的许多方面还不规范,自我约束性不强,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我国金融法规仍不健全,金融监管手段仍很落后,还没有将金融创新活动纳入正常轨道,缺乏统筹容易造成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不够,监管目标不够明确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但是,这些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导致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使监管环节出现诸多漏洞。所以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手段,加强金融监管的创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中间业务监管不到位,目标市场不明确,缺乏协同一致、高效率的营销运行机制。一个准确的金融市场营销目标代表一家商业银行明确的市场定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比较盲目,为了取得所谓的竞争优势,在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所有的市场机会上都使出浑身的解数,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从经营种类多样化、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参与竞争,但却没有一个建立在系统、科学的市场细分基础上的确切的市场目标、客户目标和产品目标。目标市场不明确,使商业银行竞争策略针对性不强,个性不足。与大量的投入相比,银行并未赢得理想的竞争优势。

3.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所在

3.1没有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关系到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中资商业银行新型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管理在观念、体制和定价模式方面存在许多缺陷。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定价机制逐渐完善,各中资商业银行纷纷建立了基于成本和风险溢价覆盖的定价模型和垂直管理体系,而中间业务产品的管理和定价机制还普遍存在着诸多缺陷。国内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定价上较为随意,缺乏系统性。未能实现全成本核算,中价业务产品的定价缺乏准确依据。由于一些新型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不少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贷款份额的手段,以至于在竞争和经营实践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甚至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方面。仅就前段时间跨行查询收费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其主要原因就是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完善。2001年出台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在中间业务缺乏可操作性,没有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来,导致商业银行没有定价权,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比较混乱,没有体现普通客户与优质客户的区别,对普通客户收费比较低廉而对优质客户的收费上存在无序竞争,是银行无法合理定价。要在短期改变这种状况存在一定困难 中间业务定价能力较薄弱。各行自主定价能力较弱,定价大多采取市场跟随策略,普遍将减免中间业务收费作为营销客户、拓展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助手段。而美国银行业价格管理已经成为其业务发展手段而非单纯的定价工具,定价时关注细分客户、差异化定价、产品组合及捆绑销售定价等,且注重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对价格和业务量进行详细分析等。

3.2经营观念陈旧,市场营销乏力,长期以来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

一些银行从本行实际出发,进行了市场定位,明确了目标客户群体;一些银行进行市场细分,推出了特色服务项目,成效显著。但由于国内商业银行推行市场营销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

3.2.1市场营销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

市场营销并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之争。营销观念是一种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始终的经营哲学,是一种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的经营理念,而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如把营销简单看作推销,把营销看作仅仅是营销部门的事,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营销配合,影响整体合力的发挥;把市场营销片面地理解为广告与促销,其实广告与促销仅是银行营销方式之一,而不是市场营销的全部内容。

3.2.2观念陈旧制约了该项业务的发展

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部分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资本约束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仍然把中间业务当成拓展传统存贷。

3.3服务品种单一,功能不全,科技含量不高,服务对象层次划分不细

据悉,全国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多达260多种,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类业务,而具有高附加值的融资顾问类业务即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的中间业务比较少,很多业务尚处于初级状态,如银行卡业务,从数量上看增长很快,但绝大部分是借记卡,有的行全部是借记卡,并且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卡是死卡。有的商业银行看似开发了不少品种,但量很小,有的甚至仅搭了个架子而已,有的根本不收费,形成有架子无内容,有内容不收费的局面。款业务的辅助手段,对中间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发展中间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4

多元化竞争新时代中的传统零售企业,既享受着国内消费市场繁荣生长的黄金时代,又面临着新兴业态的新冲击。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危与机并存的环境,唯有因势而变,涉足新业态或者走特色化路线,才能维持或者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当前销售名义增速还是能够维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传统零售企业的业绩增长还是持乐观态度。

国内消费市场增长相对稳定

2010年全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其中,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同比增长18.5%。2010年全年,国内消费市场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名义增速大致维持在18%左右;前三季度实际增速大致维持在15%的水平,第四季度尽管消费的名义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12月还曾达到19.1%的近两年最高月增速,但是由于同期物价指数的快速攀升,实际增速与前三季度相比出现下滑。

2010年全年,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最快的几类商品主要为金银珠宝、家具、汽车等类别。2010年,与超市子业态相关的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5%,日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1%;与百货子业态相关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8%,化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6.6%,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46%;家电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7%。相对刚性的实际消费需求以及价格因素的共同推动,使得各类别商品零售额在2010 年实现同比较快增长。

短期内,国内物价指数高企扰动消费者信心,宏观消费数据趋于平淡。2011年前两个月,国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18亿元,同比增长15.8%,较2010年12月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25777亿元,同比增长15.4%。新年的头两月,国内消费的名义、实际增速均出现下滑,扣除价格因素(以RPI计算),实际增速仅为11.34%,变动较为明显。

传统零售业市场波澜不惊

从最新的消费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日常消费品的需求相对刚性。2011年前两个月,超市业态相关的商品类别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90%,价格上涨推动因素较为明显,与2010年全年增速相比,下滑1.6个百分点;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06%,与2010年全年增速相比,下滑1.04个百分点。百货业态相关的服装鞋帽针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20%,与2010年全年增速相比,下滑2.6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11%,基本与去年全年(16.6%)持平;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51.53%,比2010年全年增速提升5.43个百分点,价格上涨以及通胀背景下的增值保值需求共同推升金银珠宝类零售额的增速达至新高。

商务部监测的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1月份和2月份分别为23.8%和7.7%,两个月度的数据差别较大我们认为应主要是春节假期的时间差异。2011年的春节假期在2月初,假日消费主要在1月份,而2010年的春节假期则在2月中,假日消费主要在2月上半月体现。1月份和2月份,百货店的零售指数分别为37.1 和9.2;超级市场的零售指数分别为30.5 和5.6;专业店的零售指数分别为8.5和9.0。综合限额以上企业的商品零售额增长,我们认为传统业态零售企业在2011年前2个月的表现还是相对稳定,波澜不惊。

多元化竞争新时代传统零售企业的危中有机

消费市场持续扩张为零售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潜力,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而扩大消费也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在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情况下,自2008 年金融危机始的应对危机的扩消费措施将转向常态化的促消费政策;继家电汽车之后,商务部也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包括推进传统商业开拓网上购物的市场,扩大中高档品牌商品的消费等。我们相信在政策鼓励、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有持续扩张的动能。

就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而言,一种是以赚进销差价为代表的超市业态;一种是以联营扣点为代表的百货业态。从历年来的数据看,零售企业的毛利率水平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在当前销售名义增速还是能够维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我们对于传统零售企业的业绩增长还是持乐观态度。

传统零售企业需因势而变

国内消费市场的蛋糕仍在持续做大,新兴业态规模尚未壮大,因此从大环境来看,传统零售企业的销售增长还未成问题。作为新生事物,网络零售商要真正发展壮大,需要品牌、物流、人才、信息技术、售后服务等多方面资源的配合;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网络零售商还处于发展初期。

我们认为,在网络购物方兴未艾之时,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也不可谓全是冲击,其中也孕育着机遇。首先,传统零售商可以顺应大势,积极“触网”,发挥多年累积的供应商资源优势,以“网络+实体”的模式扩大市场份额;其次,我们认为实体店在某些品类的销售上,比虚拟店更有优势,如生鲜食品、冷冻食品以及高端精品包括奢侈品等。

据统计,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中超过三成的企业开始涉足网络零售业务。上市公司中,据不完全统计,家电连锁类的苏宁电器、超市类的武汉中百、百货类的百联股份、新世界、天虹商场、广州友谊、广百股份、王府井、西单商场等公司均已开始尝试“实体店+网络零售”的模式。其中,苏宁电器制定了以电子商务发展为重点的2011年整体发展规划,将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设立为由上市公司控股的独立运营体系,以公司化方式运作,并制定了2011年销售规模翻两番的目标。

多元化竞争新时代中的传统零售企业,既享受着国内消费市场繁荣生长的黄金时代,又面临着新兴业态的新冲击。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危与机并存的环境,唯有因势而变,涉足新业态或者走特色化路线,才能维持或者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零售业春季投资策略

行业估值合理,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目前零售板块的市盈率为36.91倍,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2.34倍。无论是从估值水平还是从估值溢价看,零售板块的估值均比前期有所下降,回落至更为合理的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

综合零售业中长期持续增长的前景与估值进入可投资区间的双重因素,我们认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零售板块中长期的价值,可逐步加大对估值合理的消费行业的配置,维持行业行业“有吸引力”评级。在零售投资标的的选择上,百货类:首先建议关注区域型的龙头公司,如合肥百货、鄂武商A、成商集团、新华百货等;其次建议关注资产重组后整合效应是否会显现的公司,即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的整合和重庆百货的整合。超市类:建议关注稳定增长的武汉中百以及生鲜领先的永辉超市。另外,家电连锁龙头苏宁电器也值得我们关注。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5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贸流通价值链升级创新发展

一、共享经济发展现状与价值链基本内容

(一)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技术创新应用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成为我国在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力量。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完成交易额达到49205亿元,与2016年同比增加47.2个百分点。非金融行业,如交通出行、生产能力、房屋住宿等占据的比例比较大,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6.8个百分点。随着共享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非金融共享领域市场所占据的销售额比例逐渐增加,反而金融行业的交易额占比有所降低。在2017年期间,增长最快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房屋住宿、知识技能以及生活服务。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社会稳定器以及蓄水池的作用。2017年我国参与共享经济有7亿人,其中提供共享服务的人有7000万人。共享经济的包容性也在不断增加,在行业工人再就业、化解产能过剩以及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共享单车而言,在2017年注册用户数量达到4亿人,累计订单超过110亿单。共享单车的发展推动了单车行业的发展,项。当前可以看出,共享经济显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以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为基础,其充分发挥了在文化传统、网络红利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后,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关注创新的重要价值。不少传统行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积极开发金融、生产以及设计、营销等。加强在柔性化、服务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转型,打造内外协同、上下联动的生态系统。新型互联网也开始步入制造业的领域,通过共享平台的构建,将闲置的产能利用起来。

(二)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的具体内容: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为企业当中的员工、供货商以及顾客和利益集团创造价值。如果将企业进行详细划分,可以发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为具体的、有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也可以被称作是增值活动。这些活动的综合也就构成了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活动具体包含了基本和辅助性两种。第一,基本活动就是企业常规的经营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和运行、市场营销与后期服务等。这些活动都和实体商品的加工与生产关系密切。第二,辅助性活动包含采购、人事管理内容,也有组织建设等。也包含其他资源的投入,比如和其他公司构成合作关系,邀请其提供长期战略、法律咨询等。价值链当中每个环节都和其他环节关系密切,但是其中某个环节对于其他环节影响力的大小会与这个环节在价值链当中所处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可以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环节。基本价值活动一般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下游环节则是包含了营销、运输以及售后等。

二、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交易方式也随即发生了显著变化。线上交易的模式越来越普遍,使得传统采用经销和模式的商贸流通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和制约,增强了其局限性。价值链整体比较短。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盈利的核心就是赚取中间利润,并未过多关注提供服务给顾客所带来的价值。过多关注价格的价值,致使在实际经营当中价值链极短,价格优势成为了竞争的主要优势。但随着电商和微商的兴起,传统商贸营销模式受到很大冲击。这种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就我国当前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看,很多都是以劳动力作为盈利的优势,从而获取相关利润。在这种传统模式下,电商和微商的兴起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那些没有办法适应新情况的企业会面临被淘汰和重组的风险。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商贸流通行业之前所采用的单纯进货买卖的方式,在当前电商和微商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替代。如果企业缺少了核心竞争力,就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这要求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价值,如果缺少了这种核心价值,就会受到下游、上游不同企业的排挤,若无法处理好这些问题,最后会难以生存,继而消失。采用传统销售模式的企业发展空间比较小,生存难度很大。现如今,我国商贸流通行业中不乏一些大型公司,他们如果调整了自己的战略,也会对附属关系产生影响,今后企业在发展当中空间也会很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会有那种集娱乐和商贸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网点,在三线城市以及县城则是很少见到,其物流、批发和分销等环节也都比较薄弱,有现代化特点的批发市场更是少见。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少流通企业内部缺少完善且科学的配送体系,很多情况下依然依赖于人力输出,缺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辅助,使其在实际运营当中导致成本的浪费。诸多方面的表现可以将其概括为:企业缺少扎实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缺少核心竞争力,导致流通资源浪费。信用体系不健全。电商和微商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商贸特点,即全民皆商,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信用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很多行业也都逐渐建立起专门的信用档案。国家政策也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文来进行规范,商贸流通行业积极引入当前比较先进的质量追溯制度。当前,商贸流通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营主体规模大小不一,拖欠货款,坑害消费者。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传统的信用缺失问题显现出来,现在这方面的约束机制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风险。商贸流通行业企业发展当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现金流,企业在实际运营当中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维持各项业务的运营和开展。也会采用赊账的方式来给上下游的企业付款。在经营当中,如果企业的资金链断开了,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小型企业自己缺少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办法在资源组合上游刃有余,一旦资金缺乏将会难以运作。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在传统商贸流通当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较大的威胁。企业需要通过升级转型来找到与自己现状相符合的发展模式。将传统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进行积极转化,再通过服务和管理来帮助企业实现运营,使其核心竞争力有所增强。

三、共享经济模式下商贸流通价值链升级与创新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少企业为了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积极转变商业模式。当前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在实际发展当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顾客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他们更重视独特性的追求,让很多企业无法单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需要不同的企业联合起来才可以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不同企业之间需要构建起合作关系,将上游和下游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确保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实现多赢、业务紧密联系以及优势互补。在构建起的供应链当中包含了信息、资金以及物流等,商品的买卖以及流通不可避免地需要物流,这是物品流通的重要程序,将产品的供应商、零售商以及顾客等不同的主体串联在一起。在整个商品流通当中,信息流指参与到流通的企业的相关信息,可以对市场进行准确反馈,同时将制造商连接起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准确性。而资金流则是整个链条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缺少资金,整个链条将会处于瘫痪状态。不少企业指出,当前的竞争核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竞争,而非传统价格竞争。也有更多企业认识到在当前背景下,想要继续采用以价格为核心的竞争模式显然不合适,需要将这一模式转变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使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流通速度提高,提升服务型模式在商贸流通企业当中的地位。

(一)延长产业链条

商贸流通行业在传统发展情况下,产业链条比较短,使得其盈利空间很低,附加值也就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在共享经济发展快速的情况下,首先尽可能减少成本,让其可以发挥优势,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当前比较火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发挥这种类型企业的作用。在运输配送以及传统的仓储上,提升物流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提供一些相对简单的加工服务,如分包和改装等。中小型的商贸物流公司还可以积极承担大型商场的物流外包业务,拓宽其盈利空间。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也可以转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转变成功后,会将传统流通当中不必要的中间商环节减少,同时降低资金和经营的风险,帮助企业集中资源,将专业分工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使整个供应商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

(二)建立和发展物流中心

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是商贸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需要为与其产生合作关系的企业提供高效且便捷的增值服务。原本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只是将配送中心当做货物转送的中转地,流通环节的效率比较低。想要提升流通环节的效率,需要改造传统的配送中心,采用GPS定位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改造传统的配送中心设施和设备,让配送中心的配送、仓储变得更有效率,继而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服务。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于商贸流通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遵循以顾客为基础的原则,作为一种新兴服务行业,必须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商贸流通企业也必须构建起现代化的物流发展中心,将不必要的环节去除,提升效率。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需要加大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降低库存成本。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人员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积极和上下游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升合作效率。

(三)建立网络渠道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体系,网络营销也应当引起商贸流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只是起到流通的作用,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力比较小。在此种背景下应当尽快找到一条可以影响行业发展的道路。网络渠道的构建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让企业在市场当中的价格以及服务上的竞争力有所提高。想要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商贸流通企业网络渠道,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实现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转化,直接构建起属于公司的网络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促进供应链系统的优化。第二,改变传统企业销售结构,借助于网络直接构建消费者和制造商之间的联系,降低销售成本。第三,积极构建具备现代化特征的物流运输体系,使商贸物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6

    关键词 旅游电子商务 背景 发展策略

    旅游业作为一种传统的产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它的发展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和消费观念的日益转变,各地争相发展旅游产业,行业内部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旅游资源和客源数量相比已面临严重的内需不足,买方市场的局面支配和抑制了旅游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如何在这种困境下利用现代的电子商务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个性化的服务,是发展我国旅游产业的新举措。

    1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和国外相比,不是经历了逐渐的慢慢的成长发展过程,而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经历了由曲折到步入正轨到日益成熟的几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不仅是旅游产业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在一系列的大背景下促使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1.1 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国际旅游市场充满吸引力

    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正在逐步成为中国旅游经济的主体。从1978年开始,我国旅游业开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9 8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0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8%、20%;2004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高达3 878多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10.1%,同时,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257.39亿美元;2005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29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3.82%,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 6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7%。特别是自1999年开始,国家实施“五一”、“十一”两个七天长假制度,与春节形成了一年内的三大旅游黄金周,加上双休日,居民的年休息日达到了全年的1/3,国内居民的旅游时间比较充裕,再加上城乡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使得国内的很多居民具有足够的时间资本和金钱资本出去旅游,不满足于国内的旅游景点,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长。2000年,国内居民出境规模1 047.26万人,增长13.47%;2001年,出境规模1 213.31万人,增长15.9%;2002年出境规模1 660.23万人,增长36.84%;2003年出境规模2 022万人,增长21.8%,出国旅行对于国内居民来说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国外旅游市场充满吸引力。另外,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6亿,2020年前,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1%;根据WTO的预测,2020年,亚太地区国际旅游者将达到3.97亿人次,年增长率达到6.5%;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出境旅游人数将分别达到2亿、1亿,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11%。

    1.2 传统旅游产业模式出现瓶颈问题,抑制我国旅游业向更深更远发展

    传统旅游业的运作模式是旅行社整合制,旅行社在旅游产业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旅游产业的运作效率。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规模比较小、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不够成熟,旅行社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调节客源,协调酒店、交通运输、旅游景点的关系,但是,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急剧增长,消费者旅游观念的日益成熟,传统旅行社的电话咨询、店面定购、团体旅游的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旅游市场的需要,它自身的优势成为了阻止其向更深更远发展的瓶颈,不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不能够提高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减少消费者的旅游成本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传统旅游产业运作模式效率低下,消费者满意度降低,整个产业的增长速度减慢。

    1.3 电子商务兴起,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会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引起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它作为世界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领域,其市场规模在全球急剧扩大,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环境下,旅行社的传统经营受到在线模式的极大挑战,经营理念、业务类型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高速增长的旅游市场和日益成长的网络消费人群,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网络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网络旅游的浪潮。同时,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特别适合于发展电子商务,所以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 移动商务引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向

    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完善、移动服务提供商的增多,移动商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切入点,结合智能网络技术,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移动支付、短信息服务、全球定位系统等移动商务技术的全面应用将给旅游业乃至旅游电子商务带来一场新的旅游革命。顾客无论在何时何地,通过移动电话等终端就能完成对企业或对个人的安全的资金支付,移动商务可以随时随地把顾客、旅游中间商和旅游服务企业联系在一起,预订的结果、航班的延迟等信息皆可随时通知旅游者。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将使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应用更加普及。

    2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比较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在这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基础薄弱,各项配套设施和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主要是在借鉴和模仿国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在摸索中前进,经历了曾经的盲目发展到现在的平稳发展阶段。美国作为世界上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代表,通过比较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和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差距,从中借鉴一些经验,为我国未来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方向。

    2.1 发展时间不同,规模差异大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而我国真正的旅游电子商务起步于1997年,到目前为止还不到10年的时间。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技术和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国家,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先进技术条件,在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之前,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且趋向成熟,这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基础,再加上人们消费观念超前、收入水平高、休闲时间充裕,旅游电子商务在随后几年的飞速发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旅游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电子商务交易额中所占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处于稳定的高增长阶段。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美国相比,还处在比较低的阶段,旅游电子商务水平更是差距大。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还不够广泛,应用的深度还很浅,应用的层次还很低,在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应用很多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对旅游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种管理模式的高度,很多旅游机构仍然沿用传统的运作模式,旅游者对旅游电子商务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晰,在寻找旅游信息之前,还是习惯于传统的电话或传真咨询,由此导致了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处在相对比较低的阶段。

    2.2 旅游网站发展的成熟度不同

    美国旅游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体现在旅游网站的日益成熟,为消费者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查询和旅游服务内容,消费者对旅游网站的忠诚度比较高。而国内旅游预定网站的建设开始于1996年,1997年由国旅总社参与投资的华夏旅游网的创办是中国旅游电子商务预订网兴起的引人注目的先声。此后,各类旅游预订网站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行业规模逐渐扩大。其间,经历了1997~2000年上半年的投资热潮及炒作式发展、2000年下半年~2001年的遭遇困境与冷静回归后,中国旅游网站经过分化、整合以及经营策略的再探索,逐渐走入一个成熟稳健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 000多家,其中专业性旅游网站有300余家,主要包括地区性网站、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三类。比较成功的专业网站主要有携程旅游网、e龙网、华夏旅行网等。尤其是携程旅行网,自1999年开办以来,其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02年交易量翻了一番,达到了10亿元。但是,我国网上旅游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国内很多旅游网站在规划时因缺少对旅游行业的全面、深刻认识而未能找准切入点,缺乏特色与“卖点”;相当数量的旅游网站还是美国旅游网站的中文翻版,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效益不高。综合性网站专业性不强,不能提供全面、权威、可参考性强的旅游信息;专业站点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是简单的企业介绍;屈指可数的一些信息网站更多停留在专业门户阶段,缺乏强大的专业产业资源的支持,同时,旅游网站功能不健全、网上交易安全性差等问题,使得网站访问量差强人意,顾客的忠诚度非常低。另外,我国最具实力的三家旅行社——国旅、中旅、青旅,长期占据传统旅游市场,对新技术和新的经营方式反应迟缓,使得互联网与旅游的结合若即若离,缔造不出全新的、真正的旅游电子商务。

    3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要正视与国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差距,在发展中要有一种紧迫感,同时,要结合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我国旅游产业整体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1 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

    近10年来,我国旅游业以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就,旅游电子商务要取得长远发展,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政府主管部门应成为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组织者,制定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和长远性总体规划和一系列旅游电子商务规范体系,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在旅游信息网建设、旅游信息开放、旅游信息网络上的电子商务等各个方面提供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并且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政府应扶持弱势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另外,要加快制定、完善和修正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解决网上的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要一起合作,发挥行业协会的民间组织作用,推动全国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快旅游电子商务的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旅游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间、旅游业与银行、海关、公安的信息系统之间应能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完整的大旅游电子商务系统。 

    3.2 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由于起步较晚,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国外旅游网站的运营模式,重复性建设严重,缺乏新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较少,因此,为了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的满意度。一方面,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必须在传统业务项目上力求创新,寻找新的比较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将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完美结合,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开辟更多的消费者群体,增加更多的利润点;另一方面,深入调查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旅游企业的柔性度,扩展旅游网站的灵活性,增加旅游网站信息的丰富性和综合性,让消费者自己自由选择旅游产品,享受全程的旅游服务;第三,顺应时代潮流,为消费者提供实时交互的服务,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动态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借鉴国外旅游网站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网上售后服务工作。进行售后跟踪服务,了解消费者的新需求,把握消费者的旅游心态,适时推出更符合潮流的旅游产品。

    3.3 加快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

    旅游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商务、旅游业、信息网络、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过程中需要既精通电子商务又熟悉旅游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还很少,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大力培养旅游电子商务人才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高校要结合实际,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开设与旅游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培养市场需要的旅游人才;另一方面,旅游机构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与大中专院校等教育研究机构合作,灵活采用各种方式,大量培养高科技人才,并鼓励在校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研究开发。有条件教育机构还可以建立电子商务研究培训中心,为旅游企业培训电子商务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和项目开发。旅游企业要制定人员培训计划,通过长、中、短期的派员工进修与学习,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企业整体文化素质,从而为企业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奠定良好基础。

    3.4 引导和培养民众网上消费的观念

    旅游网络营销离不了消费者的参与,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营销的进程。虽然这些年我国网络的普及率和网民的数量取得了飞速增长,但是真正体验网上消费的比例还很小,阻碍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美国相比,美国邮购和电话订购比较成熟,信用卡比较发达,消费者习惯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现金交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不会有重大障碍。而我国目前正是缺乏这种网络交易的良好环境,民众对网上支付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民众对旅游电子商务这种新生事物认识的不够深入,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调动消费者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和企业应当运用舆论工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新观念,来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平.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征与运行趋势[J].现代商业银行,2004(10)

    2 韩彩霞,张永林,仝丽娟.旅游电子商务—传统旅游业的未来[J].经济论坛,2006(12)

    3 肖建成,余蓉.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7

目前电子商务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这些电子商务的平台,通过对信息和产品进行展示,给购买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乐趣和服务,促使。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越来越多的客户带来了生活的编辑和购物乐趣,加上低成本的运行模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电子商务在我国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也给传统的商业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营销思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传统的商业逐渐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分析,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些比较新的营销渠道,使得整个营销活动更加的个性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提升营销的效率。

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各种媒体广告、人工宣传手段从商家到消费者的信息传递方式,在这个过程之中,消费者往往是被动的地位,而商家的销售部门则也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直接反馈信息,所以不能够较快的进行调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通过互联网所开展的双向的沟通模式,企业是在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之后,所满足的消费者的需求,这样工作的效率更高,也更加有利于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

二、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挑战分析

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销售和生产分离式的流通渠道一直是被认为是流通职能的专门化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大大减少了设计者和制造商以及服务商之间的距离,为买卖参与的双方在网上直接交易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大大缩减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另外,因为电子商务的产生使得批发环节的各种工序也大大的缩减,零售商可以和生产者之间进行直接交易。所以在批发环境所伴有的储备、运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甚至完全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品的成本,使得消费者可以直接受益。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和便利。消费者可以通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购物,这大大节约了消费者自身的时间和精力。另外,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来了解更多的商品的信息,和其他商品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更多的购买机会和选择。所以,传统的商业如果不改变自身的营销方式,电子商务企业就会逐步的蚕食传统的商业的市场份额。

三、电子商务对于成本控制的思路探讨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商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以极其低的成本获取跟多的信息,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多的了解产品。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产品从研发直到运送到消费者的手动,所有的步骤都被简化了,这可以使得商家在营销环节节约出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些所节约出来的资源就可以用来提升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更加的有效。

四、电子商务和传统商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分析

传统商业模式下需要的人员比较多,对于市场情况所产生的反应也会比较慢。所以当有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层层上报,在进行上报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信息的漏报和误报等等,但是决策人员却不是全部了解的,这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决策出现重大问题。

电子商务模式下,人员管理更加的扁平化。因为信息传递层次的所见,信息遗漏也比较少,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全面行,也可以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

五、小结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8

(一)零售业的总体经营规模较小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相当迅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市场的多元化,我国零售业的商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与国际零售巨头相比,我国零售企业在经营规模和销售总额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一年的零售额在310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百联集团一年的销售额在800亿元人民币左右,所以,我国零售业的总体经营规模较小。

(二)零售品牌价值低,配送水平较低

品牌对于零售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大部分零售业相比外国零售业而言,品牌价值较低。传统的零售业对品牌的认知相对较低,在打造品牌方面,缺乏相关经验。有些零售业打造的品牌与其他零售业没有较大的差异性,难以与其他品牌进行区分。在物流配送方面,我国物联网的建设起步不久,还不够完善,整体的物流配送水平较低,配送硬件设施较差,缺乏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一些零售企业甚至是手工操作,零售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仅停留在内部管理或者是零星的结算上,没有上升到供应链的客户关系管理层面上。

(三)零售业态和形式的多样化

我国零售业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零售业的零售业态多种多样。常见的业态有: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网上商店等。百货店由于地价高、交通不便等原因业态逐渐淡化。而以大销量、低成本著称的超市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业态。便利店、专卖店等零售业态更是遍地开花,发展势头强劲。购物中心和网上商店等新型的零售业态开始大面积推广,成为零售业态发展的主要形式。

(四)零售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零售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依靠增加新的店面增强实力已经越来越难,各个零售业开始转向对企业的并购和规模的扩展上。当前零售市场已逐渐饱和,通过收购或兼并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壮大自身的实力,达到快速扩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将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共同对抗其他强大的竞争对手。

二、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策略

传统的零售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传统零售企业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深刻认识到电子商务给零售业带来的发展前景,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在意识上和制度上,在销售方式和方法上加快向电子商务转型的步伐。

(一)建立符合零售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主要是将传统的零售模式展开,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进行销售。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来开展业务,而作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更多商品信息,让购物变得方便、快捷。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对零售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也是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关键所在。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工作量大、过程复杂,需要考虑在企业物流托运、资金运转等各个方面。不同的零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运用不同策略或方法,建立有利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

(二)利用中介平台模式

大多数传统的零售企业对电子商务平台并不了解,但迫于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可以选择中介平台。中介平台是电子商务运营为传统的零售企业特别打造的平台,传统的零售企业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将商品展现在别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目前,我国最成功的中介平台就是淘宝旗下的天猫商城,一些中小型的零售商比较青睐淘宝网,而天猫商城则是采取发电BC2经营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商家入驻、费用征收和购物体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并取得极大的收益和良好的使用效果,天猫商城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大型的零售商纷纷入驻淘宝商城。

(三)利用成熟的平台模式

针对市场饱和与行业壁垒,收购是企业进入另一个领域最好的方式,也是零售企业经常运用的手段。在传统零售业向电子商务的转型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沃尔玛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通过收购1号店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次收购也让沃尔玛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扎稳了根,我国一些大型传统零售商业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通过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弥补大型传统零售商在众多方面的不足之处,让零售商将资金进行有效的周转,还可以简化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的传统电子商务的转型时间,同时避免因为大笔资金投入而造成的风险。

(四)建立全新的平台模式

有些大型零售商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全新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手段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消费者对大型零售商原有品牌的认知度,并且能够牢牢地掌握原有的客户资源。采用这种手段的大型零售商如:苏宁电器建立苏宁易购、国美电器建立了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购物网、百胜餐饮建立了肯德基宅急送和必胜客宅急送、新世界百货建立了新世界百货商城等。这种自建电商平台的手段可以细分为三种具体的模式:第一,线上业务配合线下业务。该模式属于一种不对等的模式,大型零售商则将这种模式看做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相当于增加了一个传统市场,对零售商本身运营管理没有较大的影响;第二,线上业务和线下业务同等发展。这种模式也是大型零售商使用最为广泛的模式,它在保存传统零售企业实力的同时,扩展线下业务,加大产品的渗透力度;第三,线上业务突破线下业务。这种模式在大型零售企业中使用较少。一方面,大型零售企业采用这种模式会丧失原本在零售行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大型零售企业没有足够的运营管理经验实现彻底的转型。

三、结束语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9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中介,通过向社会公众(资金盈余者)吸收存款,然后经过筛选再批量贷放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和个人,从而赚取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这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方兴未艾,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除了传统的存贷款利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21222亿元,存贷款净利差平均为2.7%;手续及佣金净收入为598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约18.2%;投资收益为8173亿元,非利息收入占比约21.1%。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多商业银行还处在以利差为主的粗放型的盈利模式阶段,这种盈利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盈利手段单一。我国商业银行经常讲二八定律,也就是说重点服务20%的客户,这部分客户为银行创造80%的利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存贷款利差收入约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二是利差收入主要是由批发业务贡献的。在利率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设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金融抑制的手段,拉大了存贷款利差,使得商业银行赚钱相对容易,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信用风险的集中。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平均净利差从2008年的3%下降到2013年的2.7%。同时,由于P2P贷款的快速发展,部分取代了银行的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功能,未来依靠利差收入为主体的这种盈利模式将会难以为继。相较之下,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包括服务及投资类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62%,这反映了美国银行业已从传统银行盈利模式向全能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扩大非利息收入方面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间业务品种较少。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大力度开拓中间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目前,在中间业务方面,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较少。目前全球银行业开发出来的中间业务有3000多种,而我国中间业务品种仅有300种左右,在实际业务中经常使用的就更有限了;二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技术含量还较低,主要以支付结算类、信用类等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筹资功能的劳动型、低收益业务为主,、而衍生类、避险类等高收益、技术型的业务开拓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中间业务体系。未来,商业银行应加大力度开展诸如个人理财、资产评估、具有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等以智力投入为主、盈利潜力大的业务。

(三)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发放贷款、票据业务和同业拆借等,证券投资业务以债券为主。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是为了吸收存款、服务客户,以推进存贷款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获利手段。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造成各银行提供的服务同质化趋势严重。部分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收费水平下降,使得银行面临着一方面市场份额扩大、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冲击

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改变商业银行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

(一)对商业银行负债的冲击。2013年下半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展开了存款大战,尤其是银行活期存款,增速明显放缓。据统计,2013年商业银行负债总额为110.8万亿元,比2012年的97.7万亿元环比增长了13.1万亿元,增长幅度较历史水平明显下滑。其中,活期存款27.8万亿元(按存款性公司统计数据),仅比2012年增长2.4万亿元,“流失”趋势较为明显。因为互联网金融提供的理财产品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不仅收益率较银行活期存款高,而且可以随时赎回,方便储户进行个性化、碎片化的资金管理。为了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争夺存款份额,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陆续加入到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行列中,有的银行甚至也推出了T+0的理财产品。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和存款总额的下降,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进一步攀升,从而撼动其低成本揽存这个传统盈利模式的“基石”。

(二)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冲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得资金供需双方对对方信息基本实现完全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功能。目前我国已经有拍拍贷、阿里小贷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介入P2P融资平台领域,而且业务规模增长迅速。与传统商业银行相较,互联网金融在提供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消费贷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阿里小贷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贷款审批流程简单、放款速度快。互联网金融这种操作简便、流程快捷的融资方式已经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模式形成冲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预测,20年后“互联网金融模式”可能形成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三)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功能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支付功能的核心是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就是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例如,支付宝提供代购机票或火车票,代缴水、电、煤气、电信等公用事业费用,保险和基金、代购等多种支付结算服务。移动支付主要指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出现了短信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这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将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边缘化,并使其中间业务受到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四)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大都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增长阶段,利差仍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从商业银行传统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方式看,其目标客户主要是对贷款有稳定需求的大企业客户以及高端零售客户,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诉求是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银行凭借规模经济、专业知识和复杂流程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群体发生了改变,以中小企业客户及年轻消费者为主体,他们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诉求是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基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复杂的金融产品的优势被削弱。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及支付中介功能的边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

三、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和对策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和金融脱媒加速的局面,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实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

(一)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战略地位。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冲击更多是思维层面上的。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应尽最大可能将互联网金融上升到全行发展战略的层面上,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下到银行组织结构、操作流程、风险控制、网点建设等,改变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商业银行要重新进行市场细分,找准市场定位,切实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的参与和体验,精简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商业银行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目标市场,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当前,银行间竞争同质化的主要原因是目标客户定位的同质化,大家都在做20%的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应将目光转向那80%的客户,通过产品、服务、渠道的创新,降低成本,那80%客户一样可以产生较大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银行,一定要立足区域和社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形成比较优势,而不要深陷“红海”,去打残酷的价格战。只有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形式了优势互补,同时凸显各自的经营特色,那么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加有序。

(三)加大互联网资源的投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挖掘和积累,通过数据分析,再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其实商业银行本身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其中蕴含着海量数据资源,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资源的投入,打造自己独特的金融互联网模式。大型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善融商务是以专业化金融服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信息、在线交易、支付结算、分期付款、融资贷款、资金托管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而中小银行可以适时地与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他们的平台获取客户资源,加上自身良好的金融服务业务,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例如,平安银行在深入研究了eBay卖家的特点,充分了解eBay卖家在资金周转方面临时性、短期性和灵活性等需求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了“贷贷平安商务卡”,其融资模式与阿里小贷比较接近。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篇10

关键词:C2M 电商模式SWOT分析策略选择

一、引言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商交易额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增幅上升72个百分点。网购用户规模达48亿人,同比增长151%。 数据碓从谥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网购用户的爆发式增长,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逐渐呈现出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传统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市场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制造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迫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C2M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所实践。青岛红领集团为摆脱困境,实现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了独树一帜的服装个性化定制经营平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吉利汽车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与必要商城合作,首次在线发售可定制版汽车。此外,海尔、迪玛卫浴、BOE等一批企业也在向C2M发展。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C2M电子商务模式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其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并阐述了C2M电商模式发展策略。

二、 C2M简介

与传统的B2C、C2C等电子商务模式相比,C2M(Customer-to-Manufactory,消费者对工厂)是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C2M又称为“短路经济”,它将工厂和消费者直接相连,消除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采用先销后产的订单方式实现产品零库存,最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C2M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预约购买,按需生产。C2M是以消费者需求驱动生产制造,消费者预购多少,工厂生产多少,降低了库存风险,解决了库存成本的问题,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第二,去中间化。消费者直接对接工厂,消除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第三,消费者参与生产。因为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者间接参与了产品的研发设计,不仅拓展了产品创新思路,还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 C2M模式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C2M电商模式,是因为相比较传统电商模式具有一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近年来,网购消费者开始从专注于商品价格逐渐向关注品质和服务转变,并形成了追求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趋势。C2M模式注重企业由渠道建设转为注重提升客户需求和服务能力,由规模化生产转为个性化定制生产。随着个性定制时代的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个性化定制。

第二,消费者参与生产过程。C2M模式让消费者主动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中来,能够促进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改进服务质量感知,最终能够买到令自己满意的产品,提高了客户积极性和满意度。工厂与消费者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和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有助于了解顾客具体特征,通过对客户细分来达到精准营销,提升企业绩效。

第三,低库存,低成本,低价格。C2M模式是预约购买,按单生成,与传统B2C、C2C模式相比,最大程度上降低库存风险,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库存零风险。工厂直接销售产品给消费者,缩短了供应链节点,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由于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消费者也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产品。

第四,充足的货源和高效的物流体系。C2M模式的主体是制造企业,这些传统企业拥有优质和稳定的供应商体系,能够保障高质量的货源。除此之外,这些企业大多数具有完善的仓储配送体系,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海尔正是基于其在产品渠道和物流服务方面的优势,打造了家电定制化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解决方案。

(二)劣势分析

C2M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也同样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C2M订单交付周期较长。订单交付周期长短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品牌力的重点所在。与B2C、C2C电商模式相比,消费者需要等待产品定制生产,这就导致产品从购买到送达消费者的时间周期较长。订单周期一旦过长,容易导致消费者失去耐心而转向其它平台。

第二,订单量小,品类少。C2M模式产生的是小批量的定制订单,如果订单数量不多,工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生产,利润较低甚至可能会亏本经营。单个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类毕竟有限,导致企业的C2M电商平台能够提供的产品品类受到限制。

第三,退货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退货问题是传统B2B、B2C电商面临的最大难题,C2M电商亦是如此。定制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大多数企业不为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即使有企业支持退货,手续也相对繁琐。2016年11月,淘宝网新增《淘宝网定制商品管理规范》,规范中明确指出定制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三)机会分析

我国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C2M电商的发展所具备的机遇条件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2015年7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知道意见》,意见指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鼓励企业商业模式创新。2016年5月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的发展任务。这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成提供了机遇。

第二,网购环境逐步完善。随着网络服务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网购的群体中。第三方支付方式和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善了网络购物环境,使其越来越趋于便捷、完善,这为C2M交易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电商工具模块化。企业在考虑电商转型时不用在担心成本投入、技术能力等问题,现在电商所需的各类系统工具已形成模块化,相应的解决方案也逐步流程化,这有效的降低了企业向C2M模式转型的门槛。

第四,传统制造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多企业已建立起企业资源计划、生产执行系统、订单配送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平台,为C2M转型打下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四)威胁分析

在传统制造业向C2M电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威胁性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魍称笠翟谙C2M电商的发展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些威胁性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C2M模式相对陌生。与传统B2C、C2C电商模式相比,消费者不太了解C2M,制造企业也缺少相关的运营经验,能否成功转向C2M模式对企业是一个考验。

第二,传统电商的威胁。C2M电商刚刚起步,行业覆盖不广,用户也不多,需要更多网购消费者的信任。相比之下,传统B2C、C2C电商模式信用体系较为完善,售后服务也有保障。

四、 C2M的策略选择

(一)SO对策:利用优势发展壮大

首先,随着国家推出“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传统制造业应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电子商务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工厂。C2M模式能够捕捉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培养市场感知能力,在推动企业不断发新产品、新服务的同时,锁定目标客户,驱动企业快速转型。第二,企业打造C2M电商平台,采集市场客户信息,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软件,提高对市场客户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第三,鼓励企业加强电商模块化建设,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打造产品模块化定制,通过对产品模块进行细分,通过产品模块的无限组合,满足不同需求消费者对功能模块的不同需求。

(二)ST对策:利用优势规避威胁

首先,完善C2M电商模式的发展配套措施,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企业对C2M的认知和实践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为开展C2M模式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第二,企业大力推广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支持C2M智能生产技术创新,鼓励或奖励消费者参与,这将对消费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C2M后续的发展和普及。第三,企业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提高产品的种类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利用信息安全、担保交易、及时配送等机制打消消费者的购物顾虑,提高对C2M的信任。

(三)WO对策:利用机会弥补劣势

第一,利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打造更人性化、简易化的电商社区体验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和订单执行效率,缩短从消费者定制下单到送货上门的周期。第二,制造企业通过收集、分析平台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信息,对消费者偏好和购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哪款产品将成为“爆款”,从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进行针对性的材料备货和产能投放,实现产销平衡,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WT对策:减少劣势规避威胁

第一,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购物体验。产品售前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期望和要求,生产环节与消费者保持紧密互动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订单达成率。第二,企业规范自身诚信经营行为和售后服务条款,制定相应的C2M退货策略,针对消费者的退货问题快速反应、快速应对处理,加快退货速度,减少退货操作流程。第三,培养综合型的专业C2M电商人才。C2M电商未来的发展必定对人才有旺盛的需求,需要加速培养具有专业C2M电商技能的人才,尤其是既懂电商又懂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

五、总结

文章运用SWOT分析得出,C2M电商在内部环境方面相比传统的B2C、C2C电商模式有一定的优势。外部机会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电商环境的日益完善给C2M电商提供了契机。企业在利用C2M电商模式指导自身发展时要深入了解C2M,在把握其利弊后更好地指导企业发展。虽然C2M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仍存在着一些劣势与挑战,但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合,C2M电商模式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文章研究对采用C2M模式的传统制造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考虑到定性研究方法的不足,未来可考虑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钟肖英,王秀梅电子商务20时代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与竞争优势建立[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

[2]Y Zhou,M Xu,R Di Research on the Radical Innovation of C2M Business Model―A Case Study on Redcollar MTM Mens Suit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6(11)

[3]宋科艳工业40背景下改变我国服装企业生产销售模式的利器――C2M模式[J].经贸实践,2016(6)

[4]宋迎,安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借力C2M模式[J].中国工业评论,2016(11)

[5]裴长洪,于燕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