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的含义十篇

时间:2024-01-09 17:35:45

环保意识的含义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1

[关键词]敬畏自然 终极体验 环境道德

[中图分类号]13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031-04

2005年年初,非典、印度洋大海啸之后,我国一些民间环保人士开始提倡敬畏自然,但遭到何祚庥院士、方舟子先生等人的强烈反对,双方之间爆发了一场“敬畏自然之争”。该论争甚至被环境伦理学专家杨通进先生定性为“两种文明之争”。此次激烈的论争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敬畏自然”的正当性,即当代人类社会是否真的需要“敬畏自然”。本文将围绕着这个问题,从定义澄清、科学祛魅、道德养成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敬畏自然”与定义澄清

要认识“敬畏自然”的正当性,有必要先澄清、界定“敬畏自然”的真正含义。表面看来,定义只是一个描述性问题,但在社会科学中,任何定义总是与定义者本身的价值偏好暗通款曲的。反对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断言:“敬畏”的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而且落脚在“畏”上。他们认为敬畏自然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担心冒犯了他就会遭到报复。这和原始人认为万物有灵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一脉相承”。

对此,支持者的回应混杂不一,但无论做何解释,似乎都无法撇清与万物有灵、封建迷信的“暧昧”关系。在他们的相关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到处充斥着拟人手法和自然隐喻,大量引用上古神话和当地传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选择,而足反映出论者本人的基本观念。也就是说,即使在支持者那里,所谓“敬畏自然”也大多被理解为非理性的万物有灵论。但“敬畏自然”真的就等同于万物有灵吗?

从语言学上讲,“敬畏自然”是一个动宾短语,它是由“敬畏”和“自然”组成。我们要清晰定义“敬畏自然”,就需进一步追问什么是“敬畏”、什么是“自然”。“敬畏”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日常语用上的,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又敬重又龆惧”;二是哲学语用上的,指对人类在直面形上本体时产生的一种终极体验。总体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对“自然”一词多有阐释,儒家则深入发微“敬畏”一词。在儒家的阐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敬畏”一词从第一层含义向第二层含义的嬗变。这一词义嬗变是与儒家伦理本体沦的发展过程相伴随的。最初,孔、孟大多还是在日常语用上使用“敬”、“畏”。如《论语·季氏》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离娄下》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到了宋明理学,它沿着伦理本体化与本体伦理化的思路熔铸儒道释,为儒学接续了一个肃穆森然的伦理本体论。相应地,为体认、通达这个伦理本体,主体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为此理学大家们建立起来洋洋大观的各种道德修养理论。而且,随着伦理本体像珠穆朗玛峰那样渐次隆起拔高,“敬”的涵义也开始逐步向“畏”靠拢;以至于朱熹直接以“畏”释“敬”,一方面认为“‘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另一方面又强调“敬,只是一个‘畏’字”。至此,“敬畏”也就变成了人在直面伦理本体时产生的某种终极体验。这种终极体验混杂着敬重、仰慕、恐惧、怵惕、讶异等多种心理成分,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形上体验。

“自然”一词则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按照英国学者科林伍德的研究,在欧洲语言中,“自然”一词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和行动根源;二是指自然事物的集合,相当于“宇宙”、“世界”的词义。在古希腊和中世纪,第一层含义是主流;但随着近代思想和科学的勃兴,第二层含义逐渐遮蔽了第一层含义,“自然物”、“自然界”概念取代了“自然”概念,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逐渐消退。这是近代人类在“自然”观念上的范式转换。但这种范式转换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更多地属于西方文化输入的结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一词更接近于欧洲语言中“自然”的第一层含义。《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自己而然”的意思。正如郭象在《齐物论注》中所云,“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也就是说,“自然”相当于“天”这个概念,但并不是指具体物质意义上的苍天,而是指本性规律意义上的天。

上述语言分析表明,“敬畏自然”的所指存在两种:一是把“敬畏”的第一层含义和“自然”的第二层含义结合起来,认为“敬畏自然”就是指敬重、害怕具体的自然事物,此即万物有灵论;二是把“敬畏”的第二层含义和“自然”的第一层含义结合起来,认为“敬畏自然”是指人类对自然及其规律产生的一种混杂着敬重、仰慕、恐惧、怵惕、讶异等多种心理成分的、形上的终极体验。此即敬畏自然观。

通常,环保事业、环境伦理学被认为是一项“后现代”事业。遗憾的是,在“敬畏自然之争”中,我国民间环保人士实质上是在倡导一种前现代的泛神复归。这种进退失据造成了在“敬畏自然”问题上的思想混乱,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并无益处。事实上,经过现代科学的洗礼、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第一种含义上的“敬畏自然”——万物有灵论——不可能成为当代环保事业的基础性观念。当代人类社会需要树立的是第二种含义上的“敬畏自然”,即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对自然及其规律保有一种复杂的、形上的终极体验。

二、“敬畏自然”与科学祛魅

当代人类社会是一个崇尚科学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敬畏自然”是否正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敬畏自然”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近代以降,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世界因此迅速祛魅。但与科学对世界的祛魅化过程相伴而行的是,科学本身的神魅化过程开始了;前者越成功,后者越严重。在这种神魅态度的观照之下,科学总体上被建构成一种理想的、纯粹的、超历史的、一尘不染的、没有错误的,因而也是容不得他人质疑的东西。因此,在科学对世界祛魅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科学本身祛魅。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敬畏自然”与科学的关系,洞见“敬畏自然”在当代人类社会中的正当性。

首先,从科学精神上讲,“敬畏自然”与科学并不矛盾。科学精神包括相信理性、感情中立,普遍主义、宽容精神,个人主义等特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科学持理性自然观的态度。它以理性的概念框架来整理自然中的诸种经验现象,并将它们系统化、概括化、理论化。在理性自然观看来,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律、人类可以依凭理性对其加以认识、改造的对象。理性自然观天然倾向于将理性推进到所有自然领域,把自然分离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可随时加以利用的认识对象。但理性自然观与敬畏自然观并不矛盾,因为二者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言说的。理性自然观是就具体的、过程的、经验的自然而言,敬畏自然观是就总体的、终极的、超验的自然而言。套用中国哲学的术语,理性自然观回答的是自然之“器”的问题,敬畏自然观回答的则是自然之“道”的问题。我们不能以器灭道,而应道器圆融。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人类对待自然的完整态度。就人类社会来说,理性自然观的长期兴盛甚至会创造出一种对敬畏自然观的渴求。正如雅斯贝斯所言:“我们过去的同类是在现实宛如被蒙上面纱的条件下生活的。至于我们自己,则已能按事物的实际情况来看事物,而这就是生活的基础在我们脚下动摇的原因。”它给人类现代意识造就了“一种奇怪的双重性质”:进步的自信和自我的虚弱。人类在理性自然观的引导下,越是深入自然,就越是陷入由有限理性直面无限自然所产生的无知和不安中,从而越是容易激发对无限自然的敬畏体验。

其次,从科学历史上讲,科学并不拒斥“敬畏自然”。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与人文、艺术、宗教等一样,科学也只是人类心智创造的文化传统之一,它的发展是在内部存在许多理论观点相互抗诘、外部有着各种文化传统复杂互动的广阔历史背景中渐进展开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如上所述,人类思想史上也主要出现了古代和现代两种“敬畏自然”的历史形态。古代“敬畏自然”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的。在原始人看来,身边的自然事物都是神圣的、泛灵的,冒犯它们会招致神灵的惩罚。他们尊崇、害怕、畏惧所有这些事物。在这个基础上,原始人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禁忌和伦理制度。现代敬畏自然观与此不同。我们恰恰可以在许多现代科学家的思想中发现它的踪迹。比如,爱因斯坦反对“拟人化”的上帝,但坚信斯宾诺莎意义上的上帝。他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情感的人。”萨根也曾说;“当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科学就必然会使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的感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理解的行为是与自然的结合和融合的欢庆,即使是在很小程度上的结合也能使人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壮观。”

最后,从科学现实来讲,“敬畏自然”有助于科学进步。今天的科学早已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一种与商业利益、政治权力、学术资源等非科学因素高度关联的体制化事业。今天的科学家也已不再是真理的天然化身,而很可能成为商业的代言人和政治的背书者。这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在我国则尤甚。正如萨义德所指出的,当代社会存在着一种可悲的分离和现实的吊诡;科学技术日益昌明,科学精神日益衰微。因此,当代社会在接受科学“领导”的同时,应该听取包括敬畏自然观在内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发言。这种局外人、业余者或“文科傻妞”的真知灼见很有可能比那些圈内人、专家、主流人士的观点更具有深度,更接近真相,更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毋庸置疑。科学已然成为诸种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一种,但科学并不是所有不同传统的仲裁人,它本身也只是一种传统或传统的一个方面。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各种文化传统应享有平等生存、自由竞争的权利,这对于当代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三、“敬畏自然”与道德养成

环保事业呼唤环境道德。“敬艮自然”有助于环境道德的养成。这是“敬畏自然”在当代人类社会的又一正当性来源。

环境道德何以可能?在环境伦理学中,这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道德是专属于人、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系统。对于人类来说,自然只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只是一种需加妥善利用的资源而已,所谓环境道德反映的最终仍是在自然环境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环境道德的观念实质上是把环保建立在了人类利益计算的基础之上。它顺应了人类本能的利益偏好,但未必经得起逻辑推敲。众所周知,现实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分殊的世界。住这个世界中,不同的个体可能有着不同的境遇,主张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这种利益格局背景下,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道德观念就遇到了以何人的利益诉求为计算依据的问题。退一步讲,即使礼会发展出了完善的民主磋商机制,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道德观念仍无法保证人类行为符合环保要求。这是因为对于环保事业来说,利益计算其实只是一种中性的思路。它既可以为环保行动提供辩护,也可以为历史上或现实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张目。

因此,环境道德的确立必须在利益计算之外另寻根基。这个根基就是自然的内在价值。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是当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共同主张,各种理论学说都会或明或暗地回到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个概念上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试图在逻辑上完全证明自然的内在价值是很困难的,它会遭遇到休谟问题的挑战,并可能被抨击为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价值论上接受这种新的元伦理学价值预设。这种新的元伦理学价值预设可以使环境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单纯利益计算的“泥潭”,赋予环保事业某种形上的维度,令其获得持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张力。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2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对新鲜的东西或身边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是由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弄清楚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促进化学教学,并且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会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提出与生活中有关的问题后,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比如:讲到燃烧时,我们问学生在家里如何点煤炉时,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甚至会有一部分学生会不举手就很大声地说出他们在家里是如何如何做的。我们恰恰可以利用这点来分析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燃烧条件。

二、运用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化学也不例外。化学离我们很近,“吃、穿、住、行、用”中蕴含了很多的化学知识,如:学习了“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后,让学生感受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的重要性;“钢铁生锈”知识能指导学生如何防止自行车等铁制品生锈;学习了“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清洗茶杯中茶垢的方法;“燃烧”的学习在野炊活动中能让学生大显身手……化学教学若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的质量。

三、辨别真伪,揭穿假象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经历过很多被骗事件,其中有很多用化学知识就可以予以辨别。如:在讲到“金属活泼性顺序表”时,可以告诉学生用灼烧的方法判断金子的真假。学习“合成材料”时,结合实验让学生体会,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衫的真伪;“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学习能帮我们判断所买的“保鲜膜”是什么材质的,能不能放心使用……

四、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保护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对防止环境恶化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贴近生活的化学教学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如:讲到“化肥”时,告诉学生,含氮、磷、钾的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能促进植物生长,过量则使水中植物疯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和“水华”。再如,学习了“化石燃料”的知识后,介绍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酸雨中含有硫酸、硝酸、有机酸等,它是由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后的废气任意排放而引起的,我国的酸雨为硫酸型“酸雨”。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绿色供应链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在这次会议上,各参加方代表一致认为: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各国的企业,企业界必须认识到污染既是一种浪费又是一种生产的低效率现象;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人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企业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自己,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把环境保护融入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去,只有做到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确保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科学界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对于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没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需在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精髓的基础上,同时要包含生态环境要素在内加以界定: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既要追求当前利益,也要注重长远发展,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和措施,既要顾及市场份额的扩大,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正当利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与社会、竞争者、消费者、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衡量企业的标准是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在人类饱受了环境恶化之苦后,其绿色意识开始觉醒,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企业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如劳动力、物质设备、各种能源等,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又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现代企业为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其中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所阐述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当代人生存的地球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足发展,须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企业管理者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体,在自身的生存无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讨论社会问题与环保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说追求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对于企业究竟如何处理生态行为、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术界又有很大的分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赞同企业的生态行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居多。因此,企业在追求持久盈利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

企业愿景和企业宗旨确定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则是企业愿景和宗旨的具体化,是企业在某一段期限内所要达成的结果,也隐含了企业对某种竞争优势的追求。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在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中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第一步,把握好外部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则为正确确定企业的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在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大环境要求与公众的反应,基于生态的视角来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既能培育起当前的竞争力,又能着手谋划未来的竞争优势。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一词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和实现新的工业组合。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则是其永续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主动开发和采用环保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开展绿色消费,由此,企业得到公众的支持所带来的超价值将使企业永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和永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原因在于它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够培养企业员工对高品质的追求,不满于现状,力争向上,保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发挥。只有那种能够基于生态的视角自觉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尤其是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和永续发展。

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例如企业家道德品质的培养。因为企业的战略和各项决策,企业家所起的作用几乎是绝对的,因此企业家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否主动采取生态行为,影响着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它要求企业界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潮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在经营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采用新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4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背景

环境教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环境保护事业与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拓展了教育领域,而且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992年11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联合在苏州召开了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溶含了一定的化学因素,化学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都含有一定的化学因素,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所重视,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二、密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适当渗透环境教育

1、结合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酸雨的主要成分SO2和NO2,实验中制取Cl2尾气污染,废弃的干电池中的重金属对水和土壤的污染,“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化学教材与生活中很好的结合点。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污染的产生、特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它们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甚至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更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讨论、研究。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3、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实验课题,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很有效果。我校附近有一家印染厂,由于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入流经校内的小河,故对学校环境的污染极大,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对污染物进行了取样分析,测出了里面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含量后,便在报纸上发表了题为《清清小河为何变得五颜六色?》的文章,得到了环保部门的重视。

4、把环保教育的效果转化为一种优良的品质

随着环保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不仅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的意识,自觉养成了环保的习惯,更是在校园里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在我校,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环保小组能够坚持不懈地开展各项活动,如把校园内的可回收废弃物分类后收集起来,把所得的经费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把学生用过的旧电池集中后交给环保局统一处理等。学生撰写的论文《在学校中开展环保活动的实践报告》获全国一等奖。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有关环保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明显同步增长,有许多同学自觉地参与一些环保活动,这表明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特别是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及对环境认识能力提高有明显的教育效果。因此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有成效的,有必要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我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传授环境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一定的环境道德。我们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和责任感。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5

关键词:生态主义;宫崎骏动画设计;自然;环保;生存

中图分类号:J6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67-1二战后,西方靠着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跃成为世界的中心,但是由于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环境和生态系统日益遭受着严重的破坏,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面临着威胁。随着环境问题越发地突出和受人关注,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似乎已被忽略的问题,生态主义又一次被搬到台面上来。

一、 生态主义的含义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幻想和纸上的空谈了,也不再是少数科学家的实验,作为人类生活的构想者的设计师也同样面临着的本质的、内在的考虑。到底什么是生态主义?生态主义主要有两重含义:

(一) 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的权利

基本环保理念的确立,使得人们尊重自然权利的意识增强,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和自然界才能共同生存,否则,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二) 人们应当承认自然的固有的价值

生物之间的依赖性、竞争性,复杂性和自然创造性造成了生物的异同性和多样性,自然的价值保持了地球这复杂性的平衡,自然价值对人类和其他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生存意义。

二、 动画作品中的生态主义

作为动画设计师,也承载着向全世界宣传生态主义的重任,说到动画,就不得不提日本动画界的泰斗――宫崎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虽然题材大都不同,却都包含深远的寓意,将生态主义环保、生存、理想这些令人最深刻思考的问题,融合其中,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理念。

以下通过介绍宫崎骏的几部作品,阐述动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主义与动画设计的深刻关联。

(一) 《风之谷》――生态主义与生存

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于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公映,当时引起了轰动,作品传递的生态主义环保的世界观和对人性深刻思考的价值观可以说影响着日本动画数十余年的趋势。《风之谷》讲述的是千年以后的生活年代,因为人类肆意的破坏与不顾自然环境使得人类不得不与虫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女主角娜乌西卡化身为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的使者,她也是环保主义和反战的理想形象。由此,被一直视为娱乐的动画片,从此被赋予了现实的内涵,并用动画的技法来反思生态和人类文明,成为了动画界的“荷马史诗”。

(二) 《天空之城》――生态主义与发展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于1986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此片中虽然勒普泰岛最终毁灭了,影片结局却是令人回味,他的作品里通常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之分,希望与绝望的并存,哈姆雷特的终极追问“生存还是死亡”式的问题同样流淌在宫崎骏的作品里。

在一次采访时他说:“我也想通过我的影片战胜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感。对此确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人是丑陋的,生活是美好的。”[1]宫崎骏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但同样的,在他的作品里,人类始终是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者,在现实面前他往往表现出一种高度怀疑、无奈和困惑,却又相信美好未来的夙愿。

(三) 《幽灵公主》――生态主义与人性

在宫崎骏的眼里,生态和人性是对立的两方面,未来可以和平共处,也有可能完全往对立的方向发展,出现新一轮的竞争与悲剧。《幽灵公主》将这种可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它是宫崎骏对大自然和人类关系深刻思考后诞生的作品,影片没有通常的大团圆完美结局,可是最后阿西达卡对桑说的“一起活下去吧”,却又给了观众无限的希望。

另外,在宫崎骏的作品里总有一株涵养大地、哺育生灵的“母树”,支撑起整个生命发展繁衍的重任。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也包含着宫崎骏对于生态自然生生不息的向往。

三、 结语

马克思认为:“首先,人是有规定性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意识;其次,人有层次性的,人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生物是对物理的扬弃,所以人是一种生命;最后,人是和谐体,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上一层次的扬弃,人需要知、义、情,人的本质是需要和谐。”[2]其实,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所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是同样平等的。宫崎骏说“每一天,都有新的婴儿诞生:每一天,儿童都在成长。如何引导而不是误导他们,是每个动画人的责任。即使儿童不再象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3]他认为动画不仅是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工具,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动画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所以,他的作品中浓浓的透漏出生态主义与动画设计的关联,引导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因此,为维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的繁荣发展,所有的人都必须担负起生态责任。动画设计师作为宣传者,有义务指导人们从小注重生态主义的意义,也教给他们认识美好世界的能力。相信在人们共同的努力下,生态主义将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意识也将日益增强,未来不久,人类与生态自然和平共处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日]宫崎骏,支菲娜译.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6

关键词: 中学化学 环境污染 环境教育

当今世界,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解决环境问题不是少数人通过努力就能做到的,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能保证使全部的适龄儿童都上完初中,因此,在初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其意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化学技术的运用将是人类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的九年级,渗透环境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

1.1素质教育离不开环境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地,环境素养已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之一,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维护环境的习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使公民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所以说,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化学教材突出了培养环境意识的目标。

新世纪中学化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是促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肩负的种种责任,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新教材以较大的篇幅编著了化学知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教材开篇《绪言》中提到“如何使天空变蓝,河水变清”,《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提到空气的污染来源有“烟尘和有害气体”,《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调“水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等。选择一些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可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懂得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珍爱环境的情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产生社会责任感,并付诸行动。总之,以环境教育为线素,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在化学新编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2.1走进生活体会污染,激发学生的危机感,渗透环境教育。

对生存环境的危机感,是环境意识产生的基础,学生如果身临其境感受到环境的恶化,心灵将会产生震撼,其教育的意义不可低估。我每年教完“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有关内容,便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带学生到附近小溪、池塘实践体会,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水质、水草,总是发现水生动物很少,引导学生思索:农药化肥和洗衣粉的使用,使水中动物中毒死亡,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使水中含磷养分增多,水生植物疯长,导致水中缺氧,动物不能呼吸而死亡。学生由此认识到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不能使用含磷洗衣粉。每年秋收季节当地农民有焚烧稻草的习惯,教室里不时飘来浓烈的烟味,这时我便及时巩固空气污染的知识:烟中含有可吸入性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不但破坏空气质量,而且危害人健康,结合教室里的咳嗽声,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焚烧稻草的害处。学生从这些亲身经历中得到环境教育,产生深深的危机感,居安思危,从而深切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2.2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深入教材,善于挖掘,寻找结合点,并加以归类整理,适当拓展延伸,才能做到“渗于其内,寓于其中”。如我在讲“酸雨”时,注意介绍全世界年产钢铁21亿吨,但每年被酸雨等腐蚀的钢铁约占年产量的十分之一,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发现被腐蚀的钢铁量非常惊人,认识到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又如在教学“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一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干电池的结构,指出一节废弃电池的渗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吨地下水,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扔,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沿引用一些贴近教材的具体事例与详细数据,对教材进行补充、引伸和扩展,利用其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与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学生印象深刻,教育效果良好。

2.3引入新闻事例,渗透环境教育。

新闻事件因其突发性、及时性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化学课堂上引入一些恰当的环保新闻,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树立环境意识。如2008年10月中旬,我在教“水污染及水的净化”时,让学生课堂上收看湖南电视台报道的“久旱造成湘江水位降到历史最低,水质变差,长沙用水困难”。接着我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水质下降的原因,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归纳出两点:一是上游化工厂照常生产并排污,二是水流变慢,水中藻类大量生长。这时我又让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正好与政府采取的错施大致相同,学生拥有了成就感,认识到学好化学可造福环境。反面的事例也是良好的教育素材。如当地的一家造纸厂,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排出的污水,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对周围的农村和生活人群造成极大危害,因而被政府爆破拆迁了。及时引用这种新闻性强的事例来渗透环境教育,学生关注度较高,能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家乡更美好。

2.4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中的废水、废气、废渣都是重要的污染物,因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做CO还原CuO实验时要求学生烧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将残液倒入有生石灰的缸中,去除酸性后再倒进下水道,防止水污染。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废弃物处理,无疑会对其今后在生产生活中注意环保产生重要影响。

三、结语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7

【关键词】 细菌;空气污染,室内;评价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122.1 G 4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33-02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Air Bacteria and Evaluation of Air Quality on Campus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I Dongxia*,SI Zhenshu, XU Bingrong.*Agriculture College of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252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 and air quality,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chool environmental hygiene. Method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gravity plate, airborne microorganism were investigated on Liaocheng Univesity Campus. Results The content of air bacteria in campus was 2.35×103 cfu/m3 at 1.5m height, the quality of air was at comparative clear level. In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the content of air bacteria was high in internet bars and the air quality was lowgrade pollution. The air of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reading room were clear. The air bacteria pollution was high near the ground, and reached lowgrade pollution, the air cleanness increased over the respiratory zone. The content of air bacteria was not significant in different time. Conclusion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airborne microorganism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people's activity.Air is slightly polluted at respiratory zone or densely populated area.Generally,the air is clean on the campus.

【Key words】 Bacteria;Air pollution,indoor;Evaluation studies;Student heatlh services

空气微生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自1861年巴斯德首次获取空气微生物、1881年柯赫用沉降法(平皿暴露)测定其含量至今已近150 a的时间[1-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空气微生物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空气微生物往往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随风飘荡,可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且常与环境的其他污染物协同作用,致使环境恶化,空气质量降低[3-5]。空气微生物的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空气微生物的数量随人类的活动,分布有很大的变化[6],人员集中或流动性大的区域,空气微生物的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差。校园是学生集中生活学习的区域,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检测校园空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可进一步了解校园空气污染现状,对于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8]。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点 2004年4-5月,选取聊城大学学生活动较频繁的代表性地点进行样品采集,分别为A1―学生宿舍、A2―校园餐厅、A3―校园东湖(休闲娱乐区)、A4―校阅览室、A5-校园网吧、A6―校医院。

1.2 采样时间 在上述采样地点分早上(6∶30-7∶30)、中午(11∶30-12∶30)和晚上(18∶00-19∶00)3个时间段进行样品采集,每个采样点重复采样3次。

1.3 采样高度 在上述采样地点分别在距地面0,0.5,1.0,1.5,2.0,3.0 m的高度进行样品采集,每次采样重复3次。

1.4 采样方法 根据柯赫沉降法,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在上述采样点及采样高度,打开皿盖5 min,37℃温度下培养24 h,分别计数平皿中的细菌菌落数,计算平均菌落数,并按公式[9]换算为所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n=1000・N/(A/100・t・10/5)=50 000・N/(A・t)式中:n―大气微生物浓度,cfu/m3;A―平皿面积,cm2;t―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

1.5 质量评价 采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9]评价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

2 结果

2.1 校园不同地点空气细菌含量 校园不同地点空气细菌的平均含量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校园不同地点空气细菌的含量差异较大。空气细菌含量的大小排序为:校园网吧>校园东湖>学生宿舍>校园餐厅>校医院>阅览室。校园网吧人员流动性大,室内通风条件有限,加之机器产热致使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故其空气细菌的含量较高,达轻度污染水平,且与其他检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园东湖休闲娱乐区常年积水,周围空气湿度大,且湖西北有一动物养殖区,曾养过鹅、孔雀等,空气细菌含量也

比较高,但空气污染程度与学生宿舍、校园餐厅同属较清洁的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医院经常进行空气消毒,校阅览室通风条件较好,空气清洁。校园空气细菌1.5 m高度平均含量为2.35×103 cfu/m3,空气质量为细菌较清洁水平。

2.2 校园不同高度空气细菌含量 从图2中可以看出,离地高度不同,空气细菌含量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地面为尘埃的最终移动归宿,故地面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最高,达9.48 cfu/m3,为轻度污染水平,且与其他高度的空气细菌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离地高度的增加,空气细菌的含量渐减。距地面0.5 m和1 m处空气细菌含量分别为4.54 cfu/m3和2.94 cfu/m3,空气质量为细菌微污染水平;距地面1.5 m处空气较清洁;至人群呼吸带2 m处,含量又上升至3.90 cfu/m3,空气细菌含量为微污染水平;高度继续增加,空气清洁水平提高。 2.3 校园不同时段空气细菌含量 校园不同时段空气细菌含量分布不同,且各测点之间变异较大。东湖娱乐区夜间空气湿度较大、学生宿舍夜间人员集中,均为早晨的空气细菌含量最高;校园餐厅、网吧则傍晚的空气细菌含量达到高峰。从总体平均含量来看,以傍晚最高,中午较低,但各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校园不同区域空气细菌的水平空间分布与人员活动密切相关,校园网吧人员密集且通风条件差,空气轻度污染。校园1.5 m高度空气细菌平均含量为2.35×103cfu/m3,总体来看,空气质量较清洁。

校园空气细菌的垂直空间分布情况以地面空气细菌的污染程度较高,达轻度污染水平;人群呼吸带的细菌含量增加,人群呼吸带以上空气清洁度提高。

不同时段之间,校园空气细菌总体平均含量以傍晚最高,早晨次之,中午出现低谷,这一结果与方治国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陈皓文[11]的空气细菌及总量在下午达峰值,上午次之,晨间为谷的结论不同。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及测定方法很多,不同方法测定结果有很大的差异[12-13]。笔者所采用的柯赫沉降法虽较粗放,但简易、方便又很经典,测定结果对区域空气质量的评价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空气微生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须经周密、大量、长期、同步的采样分析,才能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8

一、 生态主义的含义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幻想和纸上的空谈了,也不再是少数科学家的实验,作为人类生活的构想者的设计师也同样面临着的本质的、内在的考虑。到底什么是生态主义?生态主义主要有两重含义:

(一) 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的权利

基本环保理念的确立,使得人们尊重自然权利的意识增强,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和自然界才能共同生存,否则,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二) 人们应当承认自然的固有的价值

生物之间的依赖性、竞争性,复杂性和自然创造性造成了生物的异同性和多样性,自然的价值保持了地球这复杂性的平衡,自然价值对人类和其他生命都有着重要的生存意义。

二、 动画作品中的生态主义

作为动画设计师,也承载着向全世界宣传生态主义的重任,说到动画,就不得不提日本动画界的泰斗——宫崎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虽然题材大都不同,却都包含深远的寓意,将生态主义环保、生存、理想这些令人最深刻思考的问题,融合其中,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理念。

以下通过介绍宫崎骏的几部作品,阐述动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主义与动画设计的深刻关联。

(一) 《风之谷》——生态主义与生存

宫崎骏的动画片《风之谷》于1984年3月11日在日本公映,当时引起了轰动,作品传递的生态主义环保的世界观和对人性深刻思考的价值观可以说影响着日本动画数十余年的趋势。《风之谷》讲述的是千年以后的生活年代,因为人类肆意的破坏与不顾自然环境使得人类不得不与虫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女主角娜乌西卡化身为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的使者,她也是环保主义和反战的理想形象。由此,被一直视为娱乐的动画片,从此被赋予了现实的内涵,并用动画的技法来反思生态和人类文明,成为了动画界的“荷马史诗”。

(二) 《天空之城》——生态主义与发展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于1986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天空之城》,此片中虽然勒普泰岛最终毁灭了,影片结局却是令人回味,他的作品里通常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之分,希望与绝望的并存,哈姆雷特的终极追问“生存还是死亡”式的问题同样流淌在宫崎骏的作品里。

在一次采访时他说:“我也想通过我的影片战胜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感。对此确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人是丑陋的,生活是美好的。”[1]宫崎骏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但同样的,在他的作品里,人类始终是生存、价值的终极思考者,在现实面前他往往表现出一种高度怀疑、无奈和困惑,却又相信美好未来的夙愿。

(三) 《幽灵公主》——生态主义与人性

在宫崎骏的眼里,生态和人性是对立的两方面,未来可以和平共处,也有可能完全往对立的方向发展,出现新一轮的竞争与悲剧。《幽灵公主》将这种可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它是宫崎骏对大自然和人类关系深刻思考后诞生的作品,影片没有通常的大团圆完美结局,可是最后阿西达卡对桑说的“一起活下去吧”,却又给了观众无限的希望。

另外,在宫崎骏的作品里总有一株涵养大地、哺育生灵的“母树”,支撑起整个生命发展繁衍的重任。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也包含着宫崎骏对于生态自然生生不息的向往。

三、 结语

马克思认为:“首先,人是有规定性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意识;其次,人有层次性的,人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生物是对物理的扬弃,所以人是一种生命;最后,人是和谐体,每一个层次都是对上一层次的扬弃,人需要知、义、情,人的本质是需要和谐。”[2]其实,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所有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是同样平等的。宫崎骏说“每一天,都有新的婴儿诞生:每一天,儿童都在成长。如何引导而不是误导他们,是每个动画人的责任。即使儿童不再象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3]他认为动画不仅是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工具,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动画能起到很好的媒介作用。所以,他的作品中浓浓的透漏出生态主义与动画设计的关联,引导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因此,为维护自然生态与人类的繁荣发展,所有的人都必须担负起生态责任。动画设计师作为宣传者,有义务指导人们从小注重生态主义的意义,也教给他们认识美好世界的能力。相信在人们共同的努力下,生态主义将深入人心,环境保护意识也将日益增强,未来不久,人类与生态自然和平共处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诗意地安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日]宫崎骏,支菲娜译.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9

(一)生态文明中的代际公平正义

代际公平正义是指每一代人都应遵循合理、正当的尺度,对于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享受、创设自然环境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其最重要的要求在于共有与共享。具体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意思:一是当代人有责任偿还前代人欠下的“自然债”,解决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共有、共享方面的难题;二是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足够的自然资源、足够的空间,以及健康、良好的环境,真正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共有和共享;三是不能一味地关照后代人对于资源与环境的共有、共享这一权利,而过分地“自我牺牲”,放弃自身合理正当地开发自然资源和生存发展的权利,结果使当代人在贫困中挣扎。这就要求当代人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生存发展为前提,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要珍惜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保持资源与物种的多样性,优化环境,保证后代人有同样的拥有和享受的机会。同时,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尽可能在坚持自然资源和环境在时间上的永续性的基础上,最大地促进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二)生态文明中的种际公平正义

种际公平正义,主要指自然界其他物种与人一样同等地具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有使用自然资源和享受自然环境的权利。其最主要的要求在于共存和共生。首先,要尊重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敬畏生命,坚持平等和博爱的原则,保护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其次,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资源,保障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要素和条件;再次,要创设优良的环境,保护人类和其他物种共同的家园;最后,要与自然界(包括其他物种)之间建立和谐共生、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存共荣的关系。以共谋、共创为要求的代内公平正义,是代际公平正义与种际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人首先要对自身、对身边的乃至于不同地域的人的主体性高度尊重与确证,以公平正义的维度去考量多个主体性的互动与发展,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才有能力与条件把这种公平正义推展到同一时空中存在的其他物种、延伸到不同时空下的后代人,推向更高的层次;以共有、共享为要求的代际公平正义,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求,它内在地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贯穿于生态文明中公平正义的始终,是代内公平正义的发展与延伸;以共存、共生为要求的种际公平正义,是重要补充,也是生态文明中的公平正义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转向。

二、公平正义视域下生态文明所蕴

含的价值转向公平正义的视域下,探讨生态文明内在所蕴含的价值转向,也是挖掘生态文明中公平正义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关注考察生态文明在目的旨归上和发展进程中所涵盖的公平正义,以此丰富生态文明中公平正义的内涵。

(一)从单一性价值转向多样性价值

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漫长历史中,物质的生产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经济价值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和超越,不仅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更含有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它不仅仅关注经济价值,更强调生态价值,即地球上任何生物物种和个体,对其他物种和个体的生存,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生态文明旨在关顾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最大化。从人对于自然界价值的认识层面考察,自然界对于人类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已充分得到彰显。但是,自然界对于人类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却长期地被忽视。公平正义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把目光放在经济价值背后隐藏着的环境价值,即看到人也是一个生命体,本身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相互依存。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此外,自然界所具有的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等等,也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中得以确证。

(二)从主体性价值转向公共性价值

生态文明不同于工业文明中“主———客”二分的实践观,构建起“主———客———主”的新路径。由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类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个体与自身所面对的世界,包括受客观规律所支配的自然界,以及由同样具有主体性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都结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个体的主体性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发展,并随着社会关系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彰显。一方面,同样具有主体性的多个个体联结成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不是单向度的联系,而是多向度的互动与作用,主体的实践活动可能会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每个主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自身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都要受到他人主体性的制约。因此面对相同的生存环境与活动空间,每个个体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共同的环境负责,通过维护环境和生态的权利这一中介来尊重和维护“他者”的公平利益,建立平等的互动的实践交往,构筑和谐美好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宣告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进行价值判断时已不再只能以单个的主体、或者少数的主体为衡量标准,而把多个主体、由主体构成的社会群体也纳入考量视野,更关注公共性价值。加之生态价值具有“公共性”特征,即环境对于每一个生存于其中的人来说都具有同等的环境价值。任何人、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破坏共同的生存环境、侵犯了其他人生存发展的权利,这也决定了由对于个体的、少数人的价值转向为整体的、多数人的公共性价值。

(三)从工具性价值转向目的性价值

环保意识的含义篇10

关键词:TPP第20章;政治友好型;环境规范

众所周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015年10月5日正式公布)创立了更高水平的自由化贸易规则,纳入了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定位为开放式的协定;然而这些因素既可能是成全它的正面能量,也可能是毁掉它的负面原因。它的未来命运――是否能生效――还不确定,它对未来的影响,尚不可预估。然而无论成功失败,似乎都不影响它的空前意义。对TPP内容的评价和分析,从其文本泄露到正式公布,未曾间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环境规范,各种利益与立场在此纠结,歧义纷杂的观点与评说在此会聚。

TPP为环境专门所设的一章,是其第20章,计23条,两个附件。虽然TPP环境规范不止于该专章,由于包含在其他章节中的环境规范在法律性质上比较确定,[1] 本文仅限于争议最大的环境专章来讨论其环境规范的本质特征。

肇始于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环境保护成为当今FT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涉及环境问题的FTA,通常包含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字样和目标的序言条款、环境例外条款(一般例外、履行要求例外、征收例外等)、专门环境条款等规定贸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专属性环境事项。专门环境条款是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附属环境协定发展而来,[2] 既有实体性规定也有程序性规定,创建了一套组织机构,以环境合作委员会为核心,另外包括理事会、秘书处和联合公众咨询委员会,通过监查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评估协定实施情况。该协定也确立了环境合作的计划指导与公众参与原则,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这样的规则制度和程序构建,在FTA处理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确立了一种模式,影响到后来美国签订的一系列FTA。但是,如果详细考察相关环境规范的法律特征,除了少数几个方面具有法律确定性和拘束力,其他规则尤其关于实体义务的规定更多地反映了政策取向,或者更坦率地说,属于政治友好型环境规范――在所有缔约方达成的最大一致范围内采取的一种价值劝导性守则和政策建议性宣言。

TPP第20章(专属性环境规范)基本延续此前FTA专门环境条款的这一特征。美国政府官员和USTR成员在宣扬TPP谈判成果时强调,TPP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比以往更加强化其法律性质或者说具有更强执行效力,[3] 这种表述有两层含义,一是说TPP在处理贸易与环境关系上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二是承认以前的有关规则法律性质较弱或者说执行力较弱。但是在总体比较之后,笔者并不认同TPP第20章的执行效力得以加强的结论,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考察后得出,其环境规范的政治友好型性质没有改变。

一、措辞用语反映出的非法律性

首要表现是条款的措辞用语软弱和弹性化,绝大多数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语气不直接,甚至温婉随和,与通常的法言法语相比过于谦和有礼。这里拿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组动词“应该/必须”(shall/should)以及“承认/认可”(recognise/acknowledge)的使用做样本,前者的使用表明在实体承诺中义务被弱化的情况,后者本身就是没有法律拘束力的非法律用语,是极具弹性化的态度和语义表达。

(一)Shall/should 的使用

本来这两个词语是语气比较强的施以要求或义务的情态动词或助动词,但在TPP第20章中, 有shall/should之处――shall大致出现90次, should出现5次,绝大多数与实体义务相关,甚至有些与程序义务有关的场合,经过奇妙的处理,这种语气被严重弱化。处理的方式是,让shall/should后面跟随抽象化(不表示具体动作和行为的)动词词汇,使该义务或要求概念化,基本不具有操作性;或以具有弹性含义的修饰用语缓和义务或要求的强度和程度,使之没有确定标准去定性主体行为是否达到了义务要求。下面通过表格说明shall/should的具体使用和被弱化情况。

下表只部分地反应了TPP第20章中shall/should的使用情况。为说明这组使用频率最高的有义务与要求含义的词语的作用,下面就表格本身做必要说明,并基于文本对文本使用shall/should所反映出的其它问题一并分析。

第一,此表考察的范围不包括定义条款(第20.1条)和目标条款(第20.2条),因为它们没有实质权利义务或者程序方面的直接意义,不符合考察目的。

第二,TPP第20章实体条款中,使用shall/should但没有明显弱化者有三十处左右。因为不只从字面计算,还要考虑各款中shall/should适用于项的情况,故表中数字不是完全对应关系。

第三,shall/should 实际被软化的总次数比表中的统计只能更多,因为有很多不是直接弱化的情况,如“应该与......配合(shall coordinate with)”这样的表达方式,没有统计进来;或者虽然直接弱化,比如通过“根据国内法规或政策/可适用的法(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repective law or policy/its applicable law)”、

“例外(Except when)”等措辞方式来限制义务范围,但字面上的含义没有这样明显或署常规限制,也没有计算在内。

第四,第20.17条中出现两次的commit to 与shall/should意思和功能相近,而且跟随的动词(如endeavour to, maintain or strenghen)也具有概念性特征,或者有修饰性词语(如appropriate)缓和义务强度,符合上表考察目的,是用语软弱的明证,但没有单列成表的必要。

第五, 从语体结构和文本含义看,越是涉及实体义务时,弱化越明显;涉及程序性义务时,弱化程度较轻或者没有弱化;但涉及到权利时,语气相对确定。比如涉及采取措施(take measures to)、公开信息、协调行动、采取通知步骤、通知时限、通知内容、公开程序、受理意见提交时需满足的条件,以及审查执法与遵守情况等,基本没有弱化痕迹。

第六,相当于这类表达效果甚至语气还要委婉的是 “可以(may)”的运用,全章使用近二十个may,在程序性条款中使用频率更高。有些情况下,may与含义抽象或缓和义务强度的词语结合使用,就更显出条款的法律用意不足。

(二) Recognise/Acknowledge等词语的使用

弱化实体义务的另一组高频动词recognise/acknowledge,意为承认/认可,其含义和使用频率非常明显地反映出TPP第20章规范的政治友好型特征(见下表)。另外,表示“强调(emphasise)”、“宣布/承认(affirm)”、“理解/默认(understand)”等意思相近、功能相同的用语,为说明用语软弱和规范的非法律属性之论述目的, 在此一并考察。虽然recognise这样的词语也出现在第20章第20.2条(规定该章目标)这样的条款里,但如前所述原因和考虑――着眼于实质性权利义务进行观察的需要,此处考察范围不包括该条内容;同时考虑到关于争端解决的程序性条款没有使用这类词语,所以事实上此处考察范围限于第20.3条到第20.19条。这些词汇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表中词语都是动词,与前述shall/should含有义务与责任要求不同,其本身就语义含蓄,因而使用这类词语本身就表明文本用语软弱,与具体条文结合可观其进一步之弱化作用。含有这些词语的条文含义,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承认某物/某事的重要性、缔约方的权利、某种认识(一种判断或结论)的正确性、某项事实的存在性以及某种需要的现实性;默认缔约方某种作为/不作为符合履行要求;强调某种现实需要等。这些词语和条文的实质意义是重申,对于所提出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来说,没有增加实质性法律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承认、默认和强调的内容本身就很抽象的时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

(三) 其他词语的使用

除了前述使用频率很高的被弱化和起到弱化作用的词语,TPP第20章还大量使用了没有确定法律含义更没有强制性意向的词汇和用语,比如提高(promote)、合作(cooperate/cooperation/cooperative)、自愿(voluntary)、评估(assess)、对话(dailogue)、加强(enhance/strenthen)、处理(address)、分享(share/sharing)信息/成果以及交换(exchange)信息与经验,等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及其所在的语体结构和表达的文本含义,弱化了相关内容的法律性质,将TPP第20章塑造为政治友好型环境规范,而使占比很小的法律性环境规范成为点缀和饰品。

二、 承诺的不彻底性

概括说,TPP第20章的环境承诺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底线意义上的不为某种行为的一般承诺,通过明确的禁止性用语强调其法律效力――不得以影响贸易或投资的方式,不有效执行国内环境法(第20.3.4条);不得以鼓励贸易或投资为目的,削弱或降低环境保护水平从而减损其国内环境法(第20.3.6条);强调不得将本协定解释为授权一方在他方领土内环境执法(第20.3.7条);不得实施某些渔业补贴(第20.16.5 条)。

第二种是在具体环境保护领域采取相关措施的一般承诺,从用语和语体结构及文本含义看,属于法律义务范畴――比如在具体环境保护专题和领域中,缔约方承诺采取为达到某特定公约要求或特定环境保护目标所需的措施(第20.5.1条、第20.6.1条、第20.17.2条、第20.17.5条)、以及关于在这些具体领域中履行公开或者交流信息、通知的义务等。第20.16.14(c)条中有关于实施港口国措施的规定,是为打击非法、不报告、不管制(IUU)捕捞的渔业行为,帮助遏制通过这类捕捞做法所获得鱼类产品的贸易,缔约方承诺的一些义务中唯一没有被弱化的。但是因为此规定并没有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港口国措施协定》挂钩,[4]不与特定的法律和技术协定相衔接,等于没有执行港口措施的具体承诺。[5]

第三种是程序性较强的承诺,在国内程序事项、公众参与与意见提交、合作程序与机构设置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第20.7-20.9条、第20.12条、第20.19条),通过第20.20-20.23条创立磋商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

第四种基本是在弱化手段基础上的承诺,没有直接法律效力,其效力发挥有赖于遵守规则的意愿或缔约方整体实施承诺的即时态度――这在八个环境专题领域(第20.5、20.6、20.13-20.18条))即最核心的实体承诺中占比最高。

具体说,承诺的不彻底性表现在全部四种情况之中。

1. 第一种情况中禁止性规定仍有不彻底问题

这四个条款是第20章中仅有的禁止性规范。第20.3.4条和20.3.6条强调缔约方有效执行国内环境法的义务,有三个局限:对于缔约方来说并没有增加新义务,仅强调已有义务;义务被严格限制在“与贸易有关”的范围内,范围非常狭窄;在具体实践与争议解决环节,也没有针对认定该关系是否存在规定可操作的标准,很有可能造成文本语气强硬,但因执行中的模糊因素,而达不到令行禁止的效果。第20.3.7条重申不得域外执法的原则, “本章任何规定不能解释为授权缔约方当局在领一缔约方境内进行环境执法活动”,这里的问题是,执法权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并不是新义务;从字面看,此规定仅禁止将本章任何规定“解释为”有授权境外执法的含义,没有直接规定不得境外执法,因而有撇清与境外执法的关系的含义,也就是说,实际本章与境外执法无关。第20.16.5 条禁止缔约方针对海洋渔业采取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SCM)第2条含义下的具体补贴措施,但补贴的范围限制得很小,仅限于对已经过度捕捞的鱼类种群有负面影响的措施;补贴的船舶是船旗国或者相关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列明的从事非法、不受规制、不报告等捕鱼行为的渔船;没有引入管理海洋渔业捕捞的具体公约,局限性或称不彻底性也是很明显的。

2. 第二种情况中基本没有弱化的承诺也有不彻底性

这种情况中,缔约方承诺采取的措施基本是已有公约中规定的措施,明确列出的公约包括《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及其修订(MARPOL),以及《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所以也不属于新创义务,同时,这些义务的履行仍以来源公约为标准,当然也可以采取高于公约规定的标准,但是并没有规定可以适用那些公约中的保障履行的措施,如果依赖于TPP自身的履行与执行机制,那么因为后文所述公约的履行与执行机制的瑕疵,等于是承诺仍是不彻底的。

3. 第三种情况中的程序性承诺对实体义务实施有影响

关于公众参与、公众意见提交、合作机制以及机构建制的程序性规定,基本建立起了环境保护的国内国际程序机制,但是有些关键环节仍显得软弱无力,比如公众意见提交,尽管是对缔约国执行本章情况的一种监督途径,但并没有强制缔约国改善的效力,甚至也没有NAAEC中规定的事实记录环节来造成事实压力。至于磋商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前者是一种缓冲式的解决途径,没有必须达成结果的硬性要求,同时过多的磋商步骤,实际增加效率耗损机会;后者是更为实质的解决问题途径,因为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对实体义务实施起到保障作用。所以程序性承诺本身的缺陷导致实体承诺的不彻底,是从整体机制运作的系统性而言的。

4. 第四种情况中经弱化的承诺没有可执行性

前述用语软弱,直接导致承诺的不彻底。以表示义务属性的惯用语来说,从规定实体权利义务的第20.3条到第20.18条(共计87款),shall/should出现60次,其中被弱化多达40次;表示承认或强调已有权利义务的惯用语recognise和其它词语,出现38次;也就是说87款规定中弱化用语出现了78次。从文本整体来说,主要是倡导性的宣言,表明缔约方处理贸易与环境关系的愿望,除了在狭窄范围内有受拘束的意愿――但其实现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TPP第20章基本没有法律拘束力。

被弱化的情况下,承诺本身虽有方向性,却没有可度量性,在没有被认真对待和执行时,也可以说没有可操作性;承认或强调某种重要性、已有认识、既有权利、既存事实、现实需要的情况下,表明行为主体没有为自己增加新的权利义务,而只是一种表态,尤其因承认和强调的内容具有抽象概括特征,就更不具有执行层面的意义。

综观四种承诺不彻底的情况,被弱化的情况下,承诺的法律拘束力自然是软弱的,即使看起来没有被弱化的部分,实际上因为没有配套的执行保障,也就不具有彻底性。因而,TPP第20章是明显不具有法律特征的环境规范。

三、 承诺得以执行的保障机制没有可操作性

第20.23条规定,因环境专章引起的所有争议可以通过第28章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与机制来解决。这套程序和机制的功用,直接关系到其对第20章目标实现能否提供切实保障。但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很难说这个保障机制具有可操作性。

1. 首先根据TPP第28章程序解决环境争端,其争议事由与一般贸易/投资争议会有很大不同。起码根据第20.23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还需要认定启动一方是否维持实质范围与属于争议解决事项的环境法相当的环境法律,如果被诉方认为没有,双方在磋商阶段应就此讨论,但是对讨论结果没有规定处理建议;对于“以影响贸易/投资的方式”和“以鼓励贸易/投资为目的”,如何认定也尚不明确。

2. 有些条款引入多边环境协定(MEA)中规定的措施作为义务履行标准,但因为多数没有将相关MEA执行委员会或者相关职能机构的执行决议和指令纳入义务履行的标准,导致执行中的困难;而且根据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判规则,其不能将TPP第20章中没有规定的具体措施写进裁决,则采取措施以履行相关承诺就不能实现。因而受限于实体规定的抽象和概括特点,争议解决机制也很难发挥实效。

3. 如果败诉一方不主动执行争议解决机构的裁决,则接下来需要进行赔偿谈判,但是不像贸易/投资措施带来的后果基本在经济上可衡量,环境利益的计算既有经济方面的更多是社会和公众健康方面的,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标准呢?在不赔偿进而转入中止利益(交叉报复)的环节上,因为利益(损失的价值)难以计算,也很难实现。

笔者认为,在环境专章实体义务中规定相应的违反后果,即法律责任,即使将第20章环境专题与第28章争端解决机制相衔接,也并不能切合,因为没有可操作性,争端解决机制功能必然受限,同时削弱规范整体的法律性,进一步加剧该章的政治友好型特征。

四、 结语

从前文对TPP第20章的分析可见,从措辞用语到语体结构反映出的文本含义,从承诺的法律性质强弱到义务实施的程序保障机制反映出的系统性缺陷, 清晰呈现了TPP第20章文本的非法律特征,可据此得出其本质所在――政治友好型环境规范――之结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笔者从对构成文本的各层级微观元素到系统性宏观制度体系的考察中,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逐步透视环境专章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看到:除了极少数具有确定性法律含义的承诺――那些承诺也都不是新的承诺而且在违反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明确的法律责任可以追究,总体上,承诺的实体义务没有明确的法律拘束力(可执行性),程序性承诺中磋商没有效率,争议解决机制没有可操作性。这导致TPP第20章整体来说是导向性政策性的宣言和建议,如果考虑进文本谈判中作为主导国家美国的国内政治博弈和谈判国家在国际层面的博弈过程,会更容易看清其本来面目――不曾变性的政治友好型环境规范。

[参考文献]

[1] 比如例外条款中的环境例外,是采取措施的缔约方免除违约责任的法律根据,为国家进行合理规制预留空间,基本有确定的法律意义。见TPP 中的相关条款:Article 9.10: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rticle 9.16 investment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other regulatory objectives; Article 29.1: General Exceptions … 2. The Parties understand that the measures referred to in Article XX(b) of GATT 1994 include environmental measures necessary to protect human, animal or plant life or health, and that Article XX(g) of GATT 1994 applies to measures relating to the conservation of living and non-living exhaustible natural resources.

[2] 该附属协定名称为《北美环境合作协定》(NAAEC),包括51条和5个附件。

[3]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blog/2014/January/The-US-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s-in-the-TPP,visited Sep. 4, 2016.

[4] 《港口国措施协定》,即《港口国家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管制和不报告捕鱼行为的协定》(Agreement on Port State Measures to Prevent, Deter and Eliminate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 ,由2009年11月22日举行的粮农组织大会第三十六届会议批准,于交存30天后的2016年6月5日生效。http:///fileadmin/user_upload/legal/docs/037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