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十篇

时间:2024-01-08 17:45:14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1

1.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产生这一结果有很多宏观的包括国际与国内的原因,也有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企业的微观原因。前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造成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而引发的国际支付链条的断裂,从而导致国际贸易量的急剧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消费市场的整体低迷;国际市场分工变化从而产生的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竞争力不够等原因。 

从国际贸易企业的技术层面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经营模式远落后于国际贸易市场电商模式发展的趋势,这更是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从国内贸易的现状分析,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是不低的,而且有集中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如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但由于技术及法律条件等国际差异造成了我国的电商企业与国际电商企业天然的隔离,且裂缝越来越宽,甚或有专家认为照此趋势,我国国际贸易有重新跌入闭关锁国的境地。一方面,由于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电商企业发展迅速,并且要求国内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与之对应。但另一方面,国内电商企业的水平却没能达到国际化的标准与要求。由此造成的矛盾催生了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必须进行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内容 

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融合电商经济的潮流,引领传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产生巨大贸易增长量的同时,对传统贸易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主要有如下方面: 

首先是国际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传统贸易方式下,企业组织形态基本按照企业生产及销售的工作流程,根据责权利的原则,按企业垂直序列设置诸如生产部、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及国际贸易部等。此组织形态决定其对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开展的部门只为国际贸易部,表现为单一部门对国际贸易对象的多元形态。而在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主体打破了企业业务差异及地区差异等,将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资源按经济效率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多元主体。这一主体将直接专注于一定区域的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充分调动区域内的人财物资源,利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采用多元主体对贸易多元对象的网络形态进行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及规模急剧提高。 

其次是国际贸易流通渠道的变革。传统贸易的流通渠道中各参与主体为生产企业、国际贸易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及国外消费终端。其渠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门的国际贸易部门及从业人员在固定的经营场所,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组织、运输、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工作流程。在传统国际贸易渠道中,从生产商、中间商到国外消费者的链条中,由于各供货环节不紧密,随机性强等原因导致渠道时间较长、产品耗损量大及产品的保鲜困难,另从渠道经历的时间分析,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经过的中间商较多,交易信息不对称且不充分,导致交易效率不高,以上种种缺陷都是限制传统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可以规避以上缺陷,实现国际贸易渠道变革带来的好处。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多元主体无国界限制、无产业限制及无空间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这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便利的结果。能运用此便利的大量新型渠道主体为国际贸易电商企业,与传统国际贸易中间商不同,基于电商模式的国际贸易中间商在国际贸易渠道变革中有其重要特点与作用。由于电商模式基于网络,电商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界全天候地经营与服务,为生产商掌握市场规律,明确市场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也可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进行资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费用。 

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有较大的变革,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律环璋、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的结算环境及支付环境等。由于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前面的变革,决定此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谈判、合同的签定及其产生贸易纠纷后的国际法律应用都要进行变革;由于各国的电商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支持国际贸易电商企业发展的贸易政策都有巨大差异,各国要按照传统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大的变革,其变革的方向是建立统一适用的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等问题由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向变革。 

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企业电商模式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一潮流势必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及总体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电商模式的运用,省却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中间环节,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及交易时间,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国际贸易企业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企业的形象及产品宣传,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综合竞争力有极大的好处。另外,我国从事贸易业务的企业,其电商模式的运用熟悉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业务上表现不一样,国内贸易的电商水平高于国际贸易的电商水平,这将在电商模式世界潮流下整体影响我国国际经济的水平与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急须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适合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企业文化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文化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不衰的力量源泉。国际贸易企业在面临经济国际化及电商经营模式等外在条件变化时,其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创新,才能跟上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成,其中精神层面居于核心位置。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首先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其表现为企业价值观念等,还有其它更为具体的制度、规范、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环境及企业财务保障等方面具体的内容,要进行企业国际化趋势的学习与培训,并引进国际化企业的具体制度、价值观念及电商文化等内容的建设;要发挥企业领导的组织作用,培养企业领导的国际合作意识与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广大员工的参与,合理分工,组织协调好企业电商文化的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没有企业领导的组织分工,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无序。同时,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行为决定企业的群体风貌,因而要组织员工参与到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及电商模式培训、学习等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去。其次是进行企业物质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企业形象设计、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硬件条件改善等。企业物质文化创新的方向与原则是体现贸易企业业务的国际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网络支撑及交易手段国际化等。再次是国际贸易企业的制度文化创新,主要建立适应国际电商贸易模式的企业人财物管理制度、谈判制度、交易制度、结算制度等,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升级。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资源整合策略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给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国际贸易企业整合以上领域的资源,改革旧有的资源运用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与传统类型的合同相比,差异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引发的问题很多,如管辖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限于电子邮件这种要约与承诺传递的方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及合同主体身份认证问题等;还有就是往来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问题;电子签名及其效力问题;在合同履行中的电子单证、电子支付安全与效力问题,在缔约责任中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责任问题等。面对以上法律环境的变化,电商国际贸易企业要与国际贸易企业及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作,培养了解国际贸易业务、国际贸易法律及电商模式运作等问题的法律专业人才。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物流一定是集仓储、运输及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且在电商国际贸易模式天然的个性化消费理念的引领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需整合国际贸易综合物流链条上各种资源,结合低成本、高效率及个性化服务等方向优化国际贸易物流,使之完全匹配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的变化对国际贸易营销提出了新要求,国际贸易企业要运用电商技术及平台整合生产领域及商品流通领域及消费领域的相关资源与信息,如企业产品信息、广告信息、支付信息及金融信息等,并改革国际贸易营销的方式,以提高国际贸易营销的实际效果。 

3.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 

如前面分析,我国国内贸易企业与国际贸易企业在电商模式的运用上水平是有差异的,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较弱。所以国际贸易企业要加快进行电商模式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主要是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从而实施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投资建设的电商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电商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建设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不清晰,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国际贸易企业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培养电商人才,建设电商构架,实施电商模式,从而达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国际贸易基础。 

三、结语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与迅猛发展,已经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要研判形势,果断作出变革,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艳芳.我国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10(11):42.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贸易;原则

1.引言

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的经济贸易往来数量在增多,与此同时贸易数量的增多,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在国际上地位,这对我国说不仅是经济,而且在政治、科技水平以及观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遵循国际上的贸易原则,公平自由的进行经济贸易往来。

2. 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贸易的原则

2.1 在市场环境中行使经济贸易原则的必然性

市场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人们在其中进行经济往来,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行事,不然就会形成混乱的局面,同时也失去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必须有原则才能进行维持。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国家都期望能遵守自由的交易原则,不希望国家过分的进行干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市场经济中,全球的经济融合趋势在增强,各国之间的依附关系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为了保证经济贸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频率增多,就需要有一定原则作为约束。其次是经济贸易的内容也在增加,以往的经济贸易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上,但目前还涉及到各行各业的设备、材料以及产品等,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贸易的内容,所以更加需要规范和原则来支持其发展和合作。

2.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遵循的经济贸易原则

(1)友好合作的经济贸易原则。无论我国是否进入了世贸组织,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我国都是遵循了友好合作的原则在进行经济上的往来,因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贸易都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需要长期的合作。因为一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经济往来,商家之间互相建立了信任和熟悉感后,更加方便了以后的合作,另一方面长期的友好合作减少了彼此之间的摩擦,比如在合同条款、价格商定以及交货日期等方面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在双方协商出现矛盾时,友好合作的原则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商务谈判的时候,有些商家会采用虚张声势或是怒而弃之等措施来进行谈判,而不是秉着长期合作的友好态度,这样是不利于合作关系建立的,但如果双方都怀着友好地态度,协商一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肯定会促进经济贸易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国际性的合作关系而言,友好的态度能更加维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平等交流和互相获利的经济贸易原则。这项原则是在市场经济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经济贸易中也不例外。虽然在经济贸易中有的国家或是有的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强,但是从双方的合作方面来看,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其他国家经济实力比自己的弱就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态度,或是在进行协商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等,这样都是不利于双方合作的,也不利于建立自己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因此要根据双方对彼此的需求,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和条款等内容,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才是使双方都获取利益的有效途径。

(3)按照经济贸易所制定法律条款来进行透明化的合作原则。各国为了保障经济贸易的公平和顺利开展,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关于经济法,对外贸易等相关法律来约束贸易中不正当行为的出现,因为贸易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也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应的,因此要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并有对不正当行为的法律惩罚措施。另外如果贸易双方需要将有些条款或是在合同作出的修改或是废除等措施时,也要采用透明化原则进行公开,因为这些重要的文件或是协议得不到公开,就会很难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创造稳定的环境,比如提高关税税率或是禁止某些措施等方面,在没有公布之前,贸易的一方在并不知晓的情况签订合同,就是不公平的,是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所以说既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合作,还需要进行透明化的措施,避免做出损害某些企业的利益,使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以及破换了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正常秩序。

(4)遵循对外发展和保护本国贸易正常的原则。虽然我国鼓励进行贸易活动,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是并不意味着要进出口失调,而是要在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对外贸易,因此既要做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也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反倾销。首先是国家做好对整个行业的宏观调控,比如建立好健全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并告知本国企业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交易中的经济自,其次是维护我国在国家上的经济地位,增加综合实力,从而在经济贸易中能占据主动的地位,最后是规范我国企业在国家上的行为,不做出不正当竞争的举动或是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所以为了保障我国在对外贸易增多的前提下,还要遵循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原则。

(5)秉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公平竞争是进行经济贸易的人们在维护他们的产品或是服务等免受损害的途径,因为这项原则对交易的事物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针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企业都适用,因为其不仅规范和要求了企业的行为,还涉及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行为。另外在对外贸易中,还强调了要自由贸易,减少政府的干预,那么公平竞争也起到了这一功效,经济贸易本身就是在市场中的活动,而市场是不需要政府过分涉入的,不然会影响其自动调节的功能,市场价值的确定或是重建也很难实现,从而对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就是要进行贸易的自由化,强化市场的作用,弱化政府的干预职能。

(6)秉承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频繁,并且与世界市场的融合度也在提升,但仍然要遵循我国一直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原因在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让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都能独立,从而不仅在国际上的贸易地位增强,而且也能为本国经济建立比较独立和完整的体系,避免国家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所以在经济贸易中,我国企业也要有自。

3.结语

本文以市场环境中行使经济贸易原则的必然性为突破口,阐述了其所遵循的原则,包含了友好合作、平等交流和互相获利、按照经济贸易所制定法律条款来进行透明化的合作、遵循对外发展和保护本国贸易正常的原则、秉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以及秉承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六个方面的内容,达到进一步规范经济贸易往来的目的。(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参考文献:

[1]乔生,陶绪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协调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6(4):102-109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3

关键词:贸易摩擦;成因与影响;策略与建议

一、引言

我国同世界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得益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之所以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完全得益于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让世界各国看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就积极利用该组织带来的经济贸易平台融入世界金融和经济流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在国际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由此而产生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出现。虽然贸易摩擦能使我国经济利益遭受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在未来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沟通。但是,只要存在国际性的贸易往来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的问题。因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较为开放和自由的经济发展模式,每个处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家主体都会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断斗争。所以,世界经济的开放和繁荣也必然会带来较为频繁和严重的贸易摩擦的出现。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也不能不闻不问,贸易摩擦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在未来的发展局势和利益分配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积极分析各项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同时,由于外部局面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对我国如何面对贸易摩擦问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自从国际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更是由传统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技术密集型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同时,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案件也层出不穷。所以,本文着重讨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并对具体原因做更进一步地分析和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

二、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

产生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指的是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每个世界上存在的国家未来自身经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上的往来与沟通,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只会以自身最大利益为宗旨。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学家的观念里虽然是一种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项措施。但是,在某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为了实现和维持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还是会产生。一般情况下,如果该国家当前经济发展局势良好的话,其也会以一种较为健康和自由的贸易发展模式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这种情况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相对较少的。但是,一旦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不是很好或者是世界经济发展局势不好的话就会造成某些国家未来维持自身的利益而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的是,某些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还会针对某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实施经济和贸易制裁,使得正常的贸易往来不能持续地进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自从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都遭受到了重创。到目前还没有完全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的世界各国在贸易往来中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加愈加频繁。其中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采取的针对维护自身利益的贸易保护行为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贸易保护行为是产生贸易摩擦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我国贸易特点

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而产生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所以,相当一部分原因也需要划归到我国实际情况中。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局势中,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制作工厂。然而,具体情况就是相当大一部分的发达国家利用我国的制造资源在我国进行市场和加工,然后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国。但是,在制造过程中,我们并无法拥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学技术。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环境不仅会遭受到严重的污染还得不到丰厚的利润。这种局势造成了我国在世界贸易往来中的劣势地位。虽然我国作为极大的市场基地,但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还处在国际贸易末端。当今竞争又是核心科技和技术的竞争。所以,从实际角度出发,我国在国际贸易地位实际上处于很尴尬的位置。我国的出口产品也主要是依靠劳动为主要投入的产品的出口。这类型产品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出口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低。更为严峻的是,这类型出口产品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我国的出口行为会受到较多限制。在我国的出口行为中,我国产品跟接受我国产品的国家的产品相比并没有得到质量上的差异。但是,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外的价格确实及其低廉。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相对低廉,进口产品又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的话,国际贸易地位就是受到其他国家的限制,从而损失掉一部分利益。另外一方面原因指的是:其他国家进口我国制造的产品就会对我国相似的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打击。所以,不仅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会受到严重打击还会间接影响到我国本国产业的发展。所以,针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这一个特点。很多国家在考虑自身的利益就会针对我国的这一个弱点进行贸易上的保护行为。所以,由于我国本身的技术和产品特点造成的贸易摩擦也是比比皆是。

3.世界经济发展结果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最初动机是要实现全球化经济繁荣和较为自由的经济市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个国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身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这样才会使得每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地流通。但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以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活动也逐渐增多。这种往来上的频繁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以来程度也逐渐加大,由于这种依赖而产生的摩擦也逐渐增多。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市场就必须要建立相对自由的全球经济市场。但是,经济市场的建立是要以各个国家相对较一致的经济制度为前提。但是,我国跟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和体制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跟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行为的可能性又得到了提高。我国同时还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一员,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意愿也很强烈。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更加剧烈。

4.政治因素

自从学习经济学领域的知识以来,经济和政治领域总是在一起出现。最关键的因素是因为经济本身就是政治的一种手段。所以,很大一部分经济决策以及行为都是因为政治讨论的结果或者是因为政治的需要而提出的。并且,从古至今,政治与经济便是构成国家运转的两个密不可分的因素,若国内政局平稳,经济运行良好,那么国际贸易就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当局处理得不好使国内政治局势陷入困境就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本质上的影响。所以,政治发展局势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出现烧的事件之后就会被世界其他的国家为借口挑起事端或者是直接影响到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美国在“9・11”事件之后封闭了所有的关口并暂时中断了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物流。这对当时的美国的国际贸易造成了严重损失,从而使得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由此产生。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内部政治斗争也会给本国或者是其他国家同本国的贸易往来造成摩擦行为的出现。当国内要出现总统或者是领导人换届的时候,或者是有关政治方面的重要会议要举行的时候就会对本国的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时候,由于党内斗争或者是党间斗争也会因为政党各自的私利行为对本国的国际贸易市场巨大影响,从而导致贸易摩擦行为的出现。

三、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

1.影响范围的扩大

在以前的时间中,我国贸易往来对象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贸易摩擦也主要产生在我国和这几个国家之间。在经济理论中存在规模经济的效应,在贸易摩擦行为中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主要内容指的是某一项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后续一连串的贸易摩擦行为。如果我国同某一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行为较为频繁就会导致两国间在贸易中的关系的恶化从而导致进一步的贸易摩擦行为的产生。

2.潜在的贸易制裁

贸易摩擦是导致贸易制裁的基础。如果我国同另外一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行为过多,或者是我国的经济往来活动严重地影响到全球自由经济的发展就会有受到贸易制裁的风险。实施了贸易制裁之后会对我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最终的结果是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是要损失掉极大部分的经济利益。

3.贸易法律诉讼案件增多

一旦我国同其他国家存在较多的贸易摩擦就意味着会有很多相关的涉及到经济法律的案件产生。案件的产生需要较长一个过程来得到解决,其中耗费的时间和其他资源都会对我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从而损失掉一部分经济利润。

四、贸易摩擦问题的解决办法

1.预防机制的建立

只要是存在国际贸易行为就会存在贸易摩擦行为。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对这些贸易摩擦行为视而不见和毫无办法。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建立相关的预防机制。针对贸易往来中具体的贸易项目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问题给出相应的具体预防办法以及在摩擦发生后的可能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贸易摩擦行为的产生还可以提升贸易往来活动的效率使得经济效率也得到提高。

2.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上文的讨论来看,我国的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还太少造成属于自身的相应的产品种类稀少。在国际贸易中的这种劣势地位提醒我们要不断发展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各个单位、企业或者是研究机构等要不断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及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握。只有自身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之后才会在国际贸易中占用较有优势的地位。

3.维护政治的稳定

我国当前的政治局面相对较稳定。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尽量维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将各个地方的政治局面做到进一步的稳定。只有政治实现稳定,贸易摩擦才会从自身的原因之中得到解决。

五、结束语

本文对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做了详细地讨论并针对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从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贸易特点、经济发展结果以及政治因素方面总结了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同时,从贸易摩擦影响的范围以及贸易制裁等方面讨论了其影响闭关针对具体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为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林学访.论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影响[J].国际贸易,2007(5):42-47.

[2]刘晓玲.论现时代下我国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25):231-232.

[3]张涛.论国际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33):7-8.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4

关键词:对外贸易法;地位;作用;问题;修改

一对外贸易法在当今世界各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对外贸易法是指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包括宪法、对外贸易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外贸易法在当今世界各国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一部法律的重要性,是由该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决定的。对外贸易法调整的是一国对外贸易及投资法律关系的。而在当今世界,各国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外贸法地位也日趋重要。随着WTO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日益加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经济大国的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所谓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经济最发达的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大国美国,外贸依存度为20.7%,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为20.1%.[1]这些国家重视外贸法的程度也愈来愈高。美国从其独立之日起,就特别重视外贸,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200多年的外贸发展历程中,尤其是二战之后,美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但是从60年代起在日本及70年代日益强大的欧盟的强烈竞争下,使其外贸法既有管理本国进出口功能,又有在竞争中趋利避害的服务功能。“在美国,国际贸易是最热门的话题,外贸法也是最为社会关心的法规之一。因为它直接涉及美国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直接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2]因此,对外贸易法在这些西方贸易大国早已越出了一般部门经济法的范围,无论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都赋予其特别重要的地位,给予非同小可的重视。

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对外贸易的管理权直接掌握和控制在国会手中。该对外贸易管理权是通过制定法律、批准条约、决定征税以及掌握开支等方式行使的。行政部门则负责外贸法的实施和执行。美国政府中负责对外贸易管理的机关决不只由商务部负责,它同时还设有其他部门共同负责,主要有美国贸易代表以及一个独立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还专门设有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区上诉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和二审的国际贸易案件。美国总统作为行政最高长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享有很大的权力,他可以直接介入贸易事务并根据有关部门的建议采取措施,在是否采取保障措施、贸易禁运、贸易制裁等方面享有最终决定权。

美国对外贸易法的内容丰富而具体,仅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就达1000多页,其内容涉及贸易待遇,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互惠待遇、普遍优惠待遇、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进口救济与贸易秩序,包括反倾销法、反补贴法、保障措施、调整援助[3]、市场扰乱[4]、不公平贸易做法[5]和非经济原因[6]的进口管制;出口促进与管制,包括301条款制度[7]和贸易促进、出口管制。日本政府的贸易管理组织主要包括日本贸易会议、经产省、大藏省、日本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经济企划厅、公正交易委员会等。但日本贸易会议的主席由内阁总理大臣亲自担任,其成员包括经产省、大藏省、农林水产省、外务省、运输省等重点省大臣、日本银行及进出口银行总裁、公正交易委员会委员长、经济企划厅长官等组成。日本的特点是总理亲自处理,重要部门联手共管外贸。

欧盟负责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的主要机构包括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欧盟理事会(欧盟的执行机构)、欧盟议会(代表欧盟的公民)和欧洲法院。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的外贸法的特殊重要地位表现在:

(1)由最高权力机关立法;

(2)由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实施;

(3)全国一盘棋,主要部门及其第一把手亲自参与对外贸易法的执行;

(4)内容详细灵活,在管理国内进出口的同时,强调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拓展。

二我国应对对外贸易法予以特别重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的外贸发展特别迅速。1978年进出口额仅为206亿美元,1994年贸易总额为2000多亿美元,而2002年我国的进出口额达到6200多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中的位置已上升到第6位;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协议投资金额已达830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达4500亿美元。我国共批准设立三资企业已超过40万家。同样,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也十分高,有经济学家统计,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44%.[8]尽管各国测算外贸依存度的方法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外经外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不可忽视,因此,作为调整外经外贸工作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理所当然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相对于西方贸易大国,我国的对外贸易法起步晚,重视不够,当然这与我国长期以来进出口数量有限,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弱有关,但是,从现在我国外贸的实际情况出发,外贸法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外贸法应该予以重新定位并提到重要日程。

三当前对外贸易法的若干前沿问题

(一)透明度原则

1.透明度原则的由来

透明度原则源于西方世界。它早期是伴随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而逐渐成熟起来的。作为商人,面临市场的巨大挑战,就要设法克服市场因政策法律变动而带来的风险,商人们迫切要求市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要求政府管理市场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透明,以便公众能方便地获得政府管理和服务市场的信息。因此透明度原则早期又称之谓“阳光原则”或“知晓原则”。

透明度原则的日趋明确,那是在二战之后,它作为调整战后贸易制度的基本规范,被引入了“关贸总协定”,其内容逐渐明确,尤其是该原则被引入到WTO的各主要协议之中后尤为突出。透明度原则的核心条款是关贸总协定的第10条。随着WTO影响的扩大,该原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数十年以来,透明度原则已经成为各国外贸法的强制性规定而列入其主要条款。

2.透明度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

根据WTO各主要协议的规定,透明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公布和告知原则。该原则要求成员方管理机构必须将正式实施的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政策予以公布;必须将与另一成员方政府或政府机构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现行条约及政府协定,予以公布;在实施具体贸易过程中的法令、条例以及一般援用的司法判例及行政决定,都应迅速公布。二是关于行政和司法过程中的透明度。

要求各成员管理外贸过程及审理外贸案件的过程透明,并要求能对政府管理外贸过程中的决定进行独立的司法审查。

透明度原则已经成为WTO基本原则中带有基础性的一项重要原则,能否切实地履行透明度原则,不仅是衡量中国承诺履行WTO各项制度的法律基础,而且也是衡量中国遵守WTO各项法律义务的信用基础,更是我们运用WTO规则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事业的重要前提。

3.中国正积极地遵守透明度原则

中国依据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作出的郑重承诺将使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中国政府在原则问题上的承诺,关键的或者说具有突破性的一点就是政府在管理外贸工作中取消内部文件(亦称红头文件),即凡是执行的,必须是公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

中国对履行WTO透明度原则迅速而全面地做出上述承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该原则的重视,也表现了中国全面履行WTO各项法律规定的决心和能力。

(二)对外贸易经营权

西方国家对外贸易法历来重视对外贸易经营主体问题,把它作为外贸制度的基础。美国外贸法专家认为,是否允许个人或所有企业从事外贸,这是一国对外贸易法的基石,犹如一国宪法是否保护人权一样重要。因为对外贸易主体问题直接关系到对外贸易的自由度(即自由化)问题。它涉及对外贸易的几乎所有制度,比如工商管理、海关、外汇及税收等一系列法律,也就是说,对外贸易经营权是整个外贸制度开放的晴雨表。西方各国的外贸法对此都作出了相当宽松的规定,美国、欧盟及日本等西方国家都规定了其自然人、法人及合伙企业都能自由获得对外自由贸易权。

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3年内放开外贸经营权。即在加入WTO3年后,即从2004年12月11日起应对这类企业(包括自然人)放开外贸经营权。

因此,中国对外贸易法应参照国际惯例,规定除在特定的贸易领域内从事国营贸易的专营权或特许权外,所有在中国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都可以享有外贸经营权。

(三)国营贸易

1.国营贸易是各国外贸法中普遍存在的特殊概念

外贸法上的国营贸易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企业并非一个概念,和中国目前的国有外贸企业也不能等同,它具有特定的含义。根据世贸组织《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7条和其他有关规定,所谓国营贸易企业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根据国内法律或在事实上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的政府企业和非政府企业,其购买和销售活动影响了国家进出口水平和方向。因此,世贸组织中判断国营贸易企业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在国际贸易中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这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并无必然联系,其判断标准也不是所有制形式。因而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或者半官方的贸易机构,若它们在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享有专营权或特许权,则都应视为国营贸易企业。

2.国营贸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营贸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国外贸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营贸易通常存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贸易领域。实行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确保国家在一些关键领域享有直接的控制权,从而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因此其在一国贸易中的意义不可低估,国营贸易因而成为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世贸组织各成员在不同领域中都实行着不同程度的国营贸易。目前,世界范围内国营贸易制度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方面,兼有若干重要的矿产品。有些欧洲国家也在烟草和食盐方面维持着国营贸易制度。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各设有一个专营销售局,而这两个企业控制着1/3的世界小麦出口。而在新西兰,一个牛奶专营国营企业控制着约30%的世界牛奶出口。

由此可见国营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规模和地位确实是十分巨大的。

3.中国外贸法应妥善处理国营贸易问题

中国要按照世贸有关规则有针对性地加强在一些重点贸易领域中的国营贸易制度,使其成为保护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保障。国营贸易的最大优势在于政府可以对其实施较为直接的控制,进而控制一些关系国计民生产品的进出口,这些领域和产品对国民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只有真正确保国家在这些关键领域中享有控制权,中国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证国民经济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国家在某些领域继续维持国营贸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世贸规则允许的例外,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个例外并将其体现在本国的外贸法中。

(四)自由贸易区

所谓自由贸易区通常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成员国内部取消贸易障碍,实现自由贸易,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二是通常采取原产地规则。

目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发展本国经济、抵御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举措。

鉴于自由贸易区具有的积极作用,关贸总协定第24条对其作了特别规定,从而使自由贸易区成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并明确允许各成员国或各成员在其领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实践证明,自由贸易区对于多边贸易体系并未构成重大威胁;相反,由于它的目标是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可以率先在区域实现内部贸易自由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与多边贸易体系具有互补性,也可以推动多边贸易的发展。因此,自由贸易区和多边贸易体系可以共存,事实上世贸组织的很多成员同时也是各自由贸易区的成员。

目前除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以外,世界上几乎各主要贸易国均已参加自由贸易区,有的还是多个自由贸易区的成员。

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参加任何自由贸易区,这对于本国的外贸发展并非好事。中国游离于自由贸易区之外,一方面使中国无法享受区域贸易安排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区域贸易安排对区内国家实行优惠待遇,其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各自原有的贸易壁垒,因而其贸易转移效果甚至排他性的特征日益明显,致使中国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性影响。同时,自由贸易区是世贸组织明文允许存在的例外,不予以积极利用就没有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为本国谋取应得的利益,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中国都应重视和利用自由贸易区来推动本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中国在自由贸易区内的积极作用。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活动,与东亚的韩国、日本等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进行了持久的探讨,这些都说明,中国在修改外贸法时有必要增加规定国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建立和完善外贸促进机制的有关内容。

(五)贸易壁垒调查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扩大自由贸易,消除各国间的各种贸易壁垒,其重点已经从关税壁垒转移到了各种各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所谓贸易壁垒是泛指一国采取、实施或者支持的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合理障碍的立法、政策、行政决定、做法等各种措施,其范围极广,以对贸易造成扭曲效果为判断标准。

贸易壁垒的种类数量大、花样多,而且层出不穷,例如关税壁垒、关税税则分类、配额、进出口许可、政府采购、自愿出口限制、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等等,而“两反一保”的滥用也是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也在国际上愈演愈烈:前者是进口国以保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防止欺诈行为等目的,通过繁杂和苛刻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来限制贸易,而后者是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口号,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和繁琐的检验认证而设立的贸易障碍。例如,1997年欧美国家通过提高技术性条件要求实际上禁止了从中国进口禽肉,而2002年初欧盟又以中国产的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了从中国进口蜂蜜,中国的这些传统优势产品因此丧失了这些市场。

贸易壁垒的实质是限制进口,但它们具有技术性强、隐蔽性好、涉及面广、效果明显的特点,而且往往具有正当理由支持,因此管制的难度很大,但这些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遏制这些贸易壁垒,世贸组织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例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动植物和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等,但其规制的范围和力度还远不足以形成国际法上全面、有效的管制。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原外经贸部(即商务部)于2002年颁发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从而有了自己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但这一规则还只是部门规章,未来应该将其上升为法律。在中国《对外贸易法》的修改中,应对政府实施对外贸易进行调查的范围及其具体程序作出规定,以便有更强的法律基础来保证本国产品和企业免受国外的不公正待遇。

(六)贸易救济措施

1.反倾销

在国际贸易中,倾销是指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在这种情况发生时,进口国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我们称之为反倾销措施。可以采取的反倾销救济措施是征收反倾销税或者出口商提供价格承诺。

尽管反倾销的理论基础早已为人诟病,但反倾销现在更多的是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反倾销简便实用、效果明显,因此也是三种贸易救济措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国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反倾销的第一受害国。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今中国产品已经遭遇到了500余起反倾销案,被调查的产品有4000多种。在这些反倾销调查案中,由于以往中国企业经常采取不应诉的做法,加之中国在这方面人才缺乏、企业不重视、政府组织不力等因素,中国企业能争取到较好裁决结果的仅占到三成,绝大部分被课以高关税,损失比较严重。而对中国使用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及部分拉美国家等。例如,墨西哥从1994年11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533%.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对中国出口彩电征收的高达44.6%的反倾销税使中国产品几乎退出欧洲市场,而美国现在正在酝酿对中国彩电采取反倾销措施。在1994年,美国对中国大蒜裁定了高达376%的反倾销税,也迫使中国大蒜因此退出了美国市场。更为严重的是,反倾销案件往往产生连锁反应。1993年墨西哥对中国十大类4000多种商品进行反倾销后,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纷纷对中国这些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据估计,中国企业因此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而丧失的市场份额和其他间接损失则难以计算,国外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个巨大贸易障碍。

2.反补贴

补贴是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某些贸易活动中的补贴也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当进口产品存在补贴,并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进口国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采取征收反补贴税、要求出口国政府停止补贴或要求出口商提供价格承诺。

中国产品目前很少遭到反补贴调查,因为中国产品一般是反倾销措施的目标,而目前中国也尚未对其他国家产品实施反补贴措施。

3.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进口国对某些产品在公平竞争情况下因进口数量猛增而采取的紧急限制措施。当进口产品数量大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国可以采取保障措施来缓解这种严重损害或威胁。具体措施有提高关税、采取配额制等。保障措施是关贸总协定最重要的条款之一,该条款就像一个“安全阀”,使得缔约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背离总协定一般规则,即通过免除该缔约方所承诺的义务,达到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目的。仅在1995年到2000年期间,美国就发起了9起保障措施调查。而在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加征关税最高达30%,涉及国家包括欧盟、日本、韩国、中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巴西等,最终成为一场涉及各大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风波。

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免遭国外采取的救济措施打击,中国参照各国的成功经验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先后启动了汽车、钢铁、化肥等易受冲击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以便于防患于未然。

三我国现行外贸法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改的指导思想

(一)我国现行外贸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1994年外贸法与WTO及我国的入世承诺相比,与国际贸易格局急骤变化的要求相比,与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日益增加的贡献相比,确实存在不少差距,这主要表现在:

1.《外贸法》没有对WTO所倡导的“关税减让”、“一般取消数量限制”、“透明度”、“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公平平等处理贸易争端”等原则作出规定。而且,它的有些规定已经不适应外经贸形势的发展变化,也与WTO倡导的国际贸易内涵不符合,如《外贸法》没有对境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营贸易和电子商务等作出规定,也没有对原产地规则、自由贸易区和单独关税区作出规定,甚至没有对外国产品进行调查、报复,保护国内产业权益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而这些原则及规定,都属于西方国家外贸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利用外贸法规趋利避害的重要内容。

2.《外贸法》的有些规定过于原则,自由裁量权过大,需要细化,以便于操作,如有关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救济和法律责任等规定。

3.《外贸法》在一定程度上遗留了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色彩。这不仅与WTO所倡导的“自由贸易”相去甚远,也不能为国内外各经济主体开展外贸活动提供一部具有可预见性、规范性和便于操作的外贸根本法[9].例如,《外贸法》第19条规定,“对限制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实行配额或者许可证管理;对限制进口或者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但规定的审批机关是“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由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有关部门”不清楚。审批时间和审批条件是怎样的,也不清楚。而且在实施中往往是涉及哪个部门就找哪个部门,而不是美国、日本和欧盟那样,把外贸事务视为生命线,由影响国计民生的部门共同负责。这些行政部门参与外贸管理不是临时性的,而是其重要的职责。

4.《外贸法》的原则离WTO协议所倡导的“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一般取消数量限制”还有较大差距,在外贸经营权上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在具体制度上不符合或不能完全满足WTO协议的要求。例如,该法规定,“从事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经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许可”,而外商投资企业则可以免于办理内资企业必须办理的许可。[10]该法规定的对外贸易经营许可制度,使得同是中国企业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外贸经营权的获取方面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个人也被排除在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之外。[11]我国入世时承诺,通过国内立法途径将WTO协议及我国入世承诺转化成国内法内容,以便其在我国贯彻实施。这也要求我们按照WTO和我国的承诺对作为外贸基本法的《对外贸易法》进行修订。

(二)修改现行《外贸法》的指导思想

1.反映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体现WTO规则修改《外贸法》必须反映现阶段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反映中国的贸易地位,同时体现WTO规则及其发展变化(既要体现承诺义务,也要体现实现权利,保障权利、监督制约对方应承担义务的内容).

2.体现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可预见性是指《外贸法》的修改要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和WTO新一轮谈判的精神,可操作性是指应该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中国国情。

3.增强外贸法的开拓和防御能力

增强外贸法的主动防御功能,是当今各国外贸法的立法趋势。例如美国外贸法的许多规定就具有对外进行市场开拓,对内进行保护国内产业的能力。如美国外贸法中规定保障措施的201条款,授权美国政府对国外贸易做法作出反映的301条款、特殊301条款、超级301条款,授权针对国外不公平贸易做法进行报复的337条款以及针对中国的特保立法的421条款。而我国1994年外贸法在这方面的功能较差,主要是一部管理对外贸易关系的法律。战斗性、开拓性及主动防御性尚缺。

4.对《外贸法》功能重新定位

通过对1994年“外贸法”的修改,需要对外贸法在国内的地位重新定位,对它的特殊重要性进行确认,对其内容进行充实,使其在世界贸易的新格局中真正起到保护和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基本法作用,在这一点上西方贸易大国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1)美国贸易法的做法美国贸易法对内尽量扩大自由度,而对外则侧重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和对国内产业的救济,因此是一部对内管理相对自由、对外职能强化的贸易法[12].

(2)加拿大对外贸易立法体现了其对国内产业、企业的充分保护

除在国际贸易法庭法、特别进口措施中有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进行专门规定外,在海关法、海关税则法、进出口许可证法中也有对国内产业、企业提供保护的法律救济措施,另外其反倾销法等规定的法律层次较高,由议会通过。

1994年《对外贸易法》在管理方面其侧重点在于对贸易主体的经营资格和经营行为以及商品的管理,自我约束较多,反映当时的管理手段和体制,主要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的法律,对外扩大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机会、消除外国贸易壁垒以及其他维护公平贸易秩序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我国贸易法转变管理重心,向对内放宽管制、对外加强职能的方向转变。在这方面,加拿大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加拿大的外贸立法在不违背WTO原则和规则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许可证贸易管理方式。我们认为,我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可在履行WTO义务和我国有关承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进一步用足用好许可证等贸易管理手段和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手段。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法》应是合理的外贸促进法,这既符合WTO规则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法,使其成为有效的贸易防御法和积极的市场开拓法,例如,遏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拓宽贸易投资。

[注释]

[1]刘国光。内需为主与外贸依存度问题[OL].中国经济展望网,2002-04.

[2]Int‘lTradeandInvestment,RALPHH.FOLSM,19.

[3]对因进口竞争而受到损害的工人、企业和产业的援助。

[4]是指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认定市场扰乱的标准比反倾销和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标准要低,更便于使用。

[5]依据美国现行法律,即美国贸易法337条,所有人、进口商、承销商将货物进口美国或销售中的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做法,或实质性损害美国产业,阻止美国产业建立,或限制或垄断美国的贸易和商业,国际贸易委员会应当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则不需要证明损害的存在,便可构成337条所规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6]指基于国家安全、人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

[7]1974年美国贸易法规定了一般301条款、特殊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一般301条款规定了当外国限制美国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时,美国贸易代表应当或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特殊301条款针对外国违反知识产权义务的各种措施和行为;超级301条款则针对外国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国家和重点做法。适用于整个301条款的救济措施有中止与外国达成的贸易协定、取消给予外国的优惠待遇、取消对美国的商业限制、通过贸易协定向美国提供补偿利益等。

[8]沈利生。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9]沈吉利。入世与修改《对外贸法》的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02(4).

[10]见《对外贸易法》第9条。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5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检验 方差分解

1 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外贸易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实际有效汇率是衡量一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变动将会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对经济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陕西出口贸易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文献回顾

在理论发展的同时,国内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实证分析中各学者所使用的模型和分析方法、选择的变量和数据不同,以及各国的真实经济情况不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卢向前、戴国强(2005)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对1994-2003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显著影响。厉以宁(1991)对我国1970-1983年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0506,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远无法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人民币的贬值并不能起到改善国际贸易收支的作用。

3 实证研究

3.1 模型结构和数据说明。本文是根据不完全替论建立出口模型。在这个理论中,最关键的假定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地区出口商品和国内生产的商品不具有完全替代性。对陕西而言,出口商品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陕西生产的商品不具有完全替代性,符合假设条件,故本文建立陕西出口需求函数,如下所示:

lnext=lna+a1lnreert+a2lnwgdpt

本文采取的数据样本空间是1994年到2009年,该模型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实际有效汇率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库,可以从网站直接获取。为了计算方便,调整以2000年为基期。该指数上升代表人民币升值,该指数下降代表人民币贬值。

陕西省出口贸易量原始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局各年公布的《陕西统计年鉴》,由于原始数据是按照当年价格水平计算的陕西省出口贸易额,为了剔除物价差异因素对陕西出口额的影响,本文采用陕西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的出口额换算成实际的出口贸易额。

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实际收入为陕西省主要贸易伙伴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简单加权平均,权重为各国从陕西的进口额占陕西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994到2009期间,本文选取了与陕西贸易往来最密切的15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香港、荷兰、新加坡、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这15个国家和地区从陕西年进口总额占当年陕西出口总额的详细比重数据见下表:

从表3-1可以计算得出,这15个陕西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1994到2009年间平均年总额比重为73.77%,陕西大部分出口额都来自这些国家。因而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陕西与这15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可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3.2 平稳性检验。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实证检验之前,首先要对这些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再根据检验结果选择之后检验的方法。这里我们选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lnex、lnreer、lnwgdp时间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知,该变量adf检验值均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所以都不能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各个变量都存在单位根,都是非平稳的序列。

从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来看,lnwgdp的adf统计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lnreer的adf统计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lnex的adf检验值在10%显著性水平下通过平稳性检验,所以,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也就是lnex、l

nwgdp和lnreer都是一阶单整的非平稳序列。

3.3 协整检验。在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我们首先进行协整检验,以验证陕西省进出口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与协整检验相关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根据aic、sc、lr、fpe、hq等5个准则按“多数原则”确定。其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陕西省出口贸易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的长期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陕西省出口总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标准化协整关系,且协整方程为:lnex=15.35855-9.106180ln

reer+3.791325lnwgdp。

协整方程可以看出,从长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陕西省出口贸易量具有反向拉动作用,其弹性系数为9.11%。而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收入对出口贸易量具有正向拉动作用,弹性系数为3.79%,弹性的符号和经济理论相一致。即在1994-2009年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指数每上升1%,会引起陕西的出口贸易量下降9.11%,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收入每上升1%,会引起陕西的出口贸易量增加3.79%。

3.4 格兰杰因果检验。经检验已经证明陕西省出口需求方程的各变量间都是协整的,然而在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显著相关,但是它们未必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在检验了陕西省出口贸易量与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收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长期关系之后,对陕西省出口贸易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以期说明各变量因果关系的存在性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性。

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原假设“lnw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ex”被拒绝而犯错误的概率为9.03%,而原假设“lne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reer”被拒绝而犯错误的概率为45.94%。也就是说,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是出口贸易量的格兰杰原因的置信度高达90.97%,而出口贸易量是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的置信度只有54.06%。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是陕西省出口贸易量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贸易量不是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同理,lnex与lnreer的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实际有效汇率是出口贸易量的格兰杰原因的置信度高达97.68%,而出口贸易量是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的置信度只有52.06%。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实际有效汇率是陕西省出口贸易量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贸易量不是实际有效汇率的格兰杰原因。结合协整检验结果,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量具有反向拉动作用,实际有效汇率每增长1%,将会使陕西省出口贸易量减少9.11%,实际有效汇率对陕西出口贸易量具有显著影响。

3.5 方差分解。陕西省出口需求方程各变量的方差。图3-1和图3-2是方差分解图,在不考虑出口贸易量自身的贡献率。从lnwgdp冲击对lnex的贡献率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生产总值对出口贸易量的贡献率在第2期快速增长达到2.90%。从第三期开始至以后各期贡献率缓慢增加,到第16期达到最大为3.90%,整体上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生产总值对出口贸易量的贡献量比较平稳但是比较小。从lnreer冲击对lnex的贡献率图上可以知道,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量的贡献率在前4期一直都比较小,最大在第2期,数值为2.14%。从第4期开始增加,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幅度比较缓慢。从第4期开始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生产总值对出口贸易量的贡献率一直大于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量的贡献率,也就是说在影响出口贸易量调整时,相对于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生产总值对出口贸易量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大。

4 结论

本文利用1994年到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陕西省出口贸易量的影响进行了建模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收入和陕西出口贸易量存在长期稳定的标准化协整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收入对陕西的出口贸易量影响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是陕西省出口额的格兰杰原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将减少陕西的出口贸易量,陕西贸易伙伴国(地区)收入的提升将增加陕西的出口贸易量,这与经

济理论是相一致的。在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将促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长期来看,随着经济主体的调整,汇率的升值还是会减少出口贸易量。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出口贸易量变化的更重要原因,陕西贸易伙伴国家(地区)收入影响比较小。

参考文献:

[1]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j].经济研究,1997,(7):56-62.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6

关键词 原产地标准;贸易顺差;贸易统计;实质性改变标准;增值百分比标准

中图分类号 F710;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5-0054-07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格局经历了由逆差转为顺差且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贸易逆差为11.4亿美元,此后从1979年至1993年我国绝大多数年份都处于逆差地位(除了1982年贸易顺差30.3亿美元、1983年贸易顺差8.4亿美元),从1994年起,至2009年,我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而且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的态势。①从表1可知2000年,我国贸易顺差为241.1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2,954.6亿美元,9年间增长了12倍,2009年我国贸易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贸易顺差也减至1,960.6亿美元,但是2012年贸易顺差又达到了2,311.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了我国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而且,从表1可明确得知,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本上来源于加工贸易顺差(2007年除外)。②

我国外贸顺差如此巨大而且增长迅速,必定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引起我国与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的经贸关系紧张,比如,近年来,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案件在迅速增加;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币值施压;我国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

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就我国外贸顺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主要的学术观点分为以下6种:一是我国的高储蓄和需求不足。邱询旻、于菁、熊豪(2008)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恒等式,认为高投资和低消费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1]何帆、张明(2007)认为我国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原因。[2]张家胜、祁春节(2007)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中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中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3]赵文军、于津平(2008)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增加迅速的主要原因。[4]王仁言(2003)、王智烜(2007)探讨了我国人口因素引致的储蓄对净出口影响,得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由于储蓄率过高导致的。[5][6]二是国际分工和我国的要素禀赋。王晋斌,李南(2007)认为我国的贸易顺差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和对外投资、贸易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贸易顺差的扩大是中国外贸格局的基本态势。[7]余芸春(2007)从资源禀赋和贸易的相关理论出发,认为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是形成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是解决顺差的重要途径。[8]熊宇(2009)指出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9]卢万青(2009)认为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贸易顺差局面不会改变。[10]三是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的发展。卢锋(2006)认为贸易顺差的直接原因来自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结盟效应”,深层根源则是产品内分工时代背景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互动关系。[11]余永定和覃东海(2006)强调中国的贸易顺差是中国长期推行吸引FDI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工贸易型FDI优惠政策的结果,并认为贸易顺差已经成为结构性问题,无法通过宏观政策在短期内加以纠正。[12]四是国际间产业转移。向松祚(2007)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是全球产业分工和转移的基本结果,中国是“不得已而为之”。[13]蒲华林、张捷(2007)认为,持续中美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和东亚诸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对华产业转移。[14]五是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许煜、许翱、尚长风(2007)研究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是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制度性根源,它对我国的贸易顺差有显著正效应。[15]六是实际冲击。张茵、万广华(2005)使用自构的SVAR模型对1985年~2000年间影响我国贸易余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实际冲击是影响中国贸易余额的主要因素,实际冲击包括国内外供给冲击和相对需求冲击。[16]

以上文献其实都只考虑到了贸易顺差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却忽略了贸易顺差实际上也是一种统计上的反映,统计制度与采用的规则对于统计数据有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而原产地标准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统计规则。王晓辉(2005)从原产地规则这个统计制度的角度研究了中美贸易差额,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原产地规则作为贸易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统计存在严重偏差。[17]但王晓辉的研究对象是中美贸易差额,而不是中国的外贸顺差,而且并未研究我国原产地标准对贸易差额的影响程度。本文将克服这些缺陷,从原产地标准这个统计制度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

二、原产地的含义及国际原产地标准

产品的原产地(the Origin of goods)是指产品的来源地,即货物的开采地、提取地、收获地、出产地、生产地、制造地或加工地。[18]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原产地是指产品的“法定国籍”,即产品属于哪个特定国家(地区)。一个产品只能拥有一个的原产国(地),即原产地具有唯一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深,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当今全球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多个国家进行生产加工,使用了多个国家的原材料、配件、元器件,这样使用了多国“生产要素”的产品到底应该属于哪个国家(地区)?这其实就是对国际加工产品原产地的认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原产地规则应用而生。原产地规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贸易统计和关税计征的需要。

目前国际上关于原产地规则和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多边国际条约上:第一个是海关合作理事会 (CCC)于1973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41/42届年会上通过并于1974 年生效的《简化并协调海关手续的国际公约》(通称《京都公约》),该公约中首次列示“全部产地生产标准”和3种“产品实质性改变标准”——税目目录改变标准、加工工序标准和从价百分比标准。第二个是WTO成员于1994年在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原产地规则协议》,另一个是 WTO 的《原产地规则协议》。该协议仅涉及“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除含有若干原则性规定和程序规则外,协议还制定了一个三年工作计划用来编制一套国际共同标准。但是由于在一些问题上各国不能达成一致,该计划迄今未能完成。[19]

根据以上公约,原产地标准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完全获得产品标准”,即完全使用本国的原材料在本国范围内生产制造的产品则以此国为原产地,这个标准比较严格,但是基本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在实践中少有争议。二是“实质性改变标准”,其中包括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增值百分比例标准、生产或加工工序标准,“实质性改变标准”是专门用于确定国际加工产品的原产地。税则归类改变标准是指在最后一个国家(地区)生产加工后产品与使用的原材料、配件在税则归类目录发生了变动,则认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此国(地区)为产品的原产地。增值百分比例标准是指加工产品只有在某国(地区)加工后的产品增值部分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或者使用的外国原料(或本国原料)低于(或高于)某个比例,则认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生产或加工工序标准是指只要在某国进行了规定的生产或加工工序,则认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由于这两个国际公约都仅仅是协调方案,而不是关于原产地的实体性规则的统一方案,只具有宽泛的原则性指导作用,而没有强制性作用。因此,各国都根据本国利益制定了自身的原产地规则和标准,各国原产地标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实质性改变标准”,例如,欧盟和日本采取的是关税税目变化标准,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用增值百分比标准,各国制定的增值百分比也不同,美国规定本国增值率不能低于35%,加拿大则规定不能低于60%。

三、中国原产地规则和标准

我国实施的原产地规则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5年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进口货物和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相分离的形式,进口适用1986 年海关总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原产地的暂行规定》,其中第二条规定了符合“完全获得标准”的8种情况,第三条规定了“实质性改变”是指“产品加工后,在《海关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0%及其以上的”。出口适用1992 年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其中第6条规定了两种原产地标准:一是 “全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制造的产品”,即完全获得标准,列出了7种情况;二是“部分或者全部使用进口原料、零部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主要的及最后的制造、加工工序,使其外形、性质、形态或者用途产生实质性改变的产品”,即“实质性改变标准”。同时经贸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含有进口成份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准主要制造、加工工序清单》,第二个文件按税目号分类列出了含有进口成份出口货物要获得中国原产地证,必须在中国进行的主要制造、加工工序清单。《制造、加工工序清单》对于大部分加工产品只规定了简单的加工或最终组装工序,只对于部分商品工序要求“进口原料、零部件价值不超过制成品出厂价的75%”。通过剖析,这个阶段我国原产地规则关于出口产品“实质性改变标准”实际上采用的是简单加工和组装工序为主,构成比例(即增值百分比)为辅。这是很宽松的原产地认定标准,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部门也并未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许多进口成分含量在90%以上的的加工产品也能获得中国原产地证。[20]第二阶段,从 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统一了进口货物和出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规则,把“完全获得标准”和“实质性改变标准”作为判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的两个标准。《条例》规定“实质性改变标准”以税则归类改变为基本标准;税则归类改变不能反映实质性改变的,以从价百分比、制造或者加工工序等为补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于“实质性改变”的3类具体标准——税则归类改变、制造或者加工工序和从价百分比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从价百分比标准的数值(超过30%)和计算公式。《规定》的附件《适用制造或者加工工序及从价百分比标准的货物清单》(以下简称《清单》)中对具体税目下的产品的实质性改变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使《条例》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具体来说,《清单》中规定的“实质性改变标准”分为4种:一是只规定使用特定的原料制成,没有规定增值百分比,如“雪茄烟及卷烟”项目的实质性改变规定为“由烟草制成”;二是只规定制造加工工序,没有规定增值百分比,如“毛皮制的衣服、衣着附件及其他物品”项目规定“裁剪、缝制”;三是规定了使用特定原材料或者满足从价百分比(即增值百分比),但是增值百分比只是作为一个备选项,比如“新的充气橡胶轮胎”项目规定“由橡胶板、片、条材料制成;或满足从价百分比标准”;四是规定了特定的工序并且必须满足增值百分比,比如“计算器”项目规定“焊接、装配,并满足从价百分比标准”,这类标准相对比较严格[21]。

相比较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我国的原产地规则和标准更加完善和严格,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其中一个缺陷就是:对于加工产品的实质性改变标准,过分强调税则改变标准和制造、加工工序标准,而增值百分比标准则属于从属地位和备选项目,并且规定的增值百分比只是超过30%,这个数值是非常低的,低于世界很多国家的规定,比如美国规定35%,加拿大规定60%。

四、原产地标准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从表1可知,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本上都来源于加工贸易(2007年除外),因此分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就转化为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差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商品必须全部复运出口,做核销,如果加工贸易货物因故转为内销的,需要经过外经贸主管部门的审批;并且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操作实践,经审批后则按“来料加工转内销货物”或“来料加工转内销货物”作单项统计。这就说明加工贸易产品有两个特点:制造过程中必然使用了多国生产要素、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目的是为了制成产成品或半产品将来出口(即每一笔加工贸易必有进口和出口)。这样,加工贸易产品不可避免地面临判定其原产地的问题。下面将通过先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状况,进而说明我国采用的原产地标准对其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典型状况是: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间制造加工环节,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简单加工、装配的加工贸易比重偏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在这些年虽有所发展,但比重仍然偏低。根据“微笑曲线”原理,我国从加工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是很少的。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一般承担产品生产环节中最终加工组装环节,在最终环节,一般加工工序简单,附加值低,但往往在税目分类号、外型、性质或者用途上发生变化。而根据第三部分对我国原产地标准的分析,我国采用的“实质性改变标准”注重税目归类变化和加工工序标准,轻视增值百分比标准,而且规定的增值百分比数值也只是超过30%这个低水平,因此可以推知:即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在我国增值的比例很低,也很容易符合我国原产地标准从而获得中国原产地证书,并贴上“MADE IN CHINA”的原产地标签出口。这样就会夸大我国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和外国从我国进口统计数据,从而夸大我国的贸易差额。③

综上分析,我国采用的“偏重于税则改变标准和制造、加工工序标准,而轻视增值百分比标准” 的实质性改变标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中到底有多少属于真正的“中国产品”,进而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采用“增值百分比标准为主、加工工序标准为辅”的实质性改变标准更合理。

因为衡量产品增值百分比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增值率,以下笔者将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长率进行估算,从而为确定按照“增值百分比标准”,加工贸易产品中有多少产品属于真正的“中国产品”。本文采用《规定》中计算增值率的公式,而且依照《规定》的“增值百分比标准”的数值标准:增值率超过30%,则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属于“中国产品”。计算公式如下:

增值率=■×100%(1)

(1)式中“工厂交货价”是指支付给制造厂生产的成品的价格,“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价值”是指直接用于制造或装配最终产品而进口原料、零部件的价值(含原产地不明的原料、零配件),以其进口“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格(CIF)计算。这个公式本来是用于计算每一笔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由于受数据的可获得性局限,本文只能计算整体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在计算时用进口额代替非该国(地区)原材料价值,用出口值代替工厂交货价,这是可取的,因为在我国外贸统计中,进口额采用CIF计价,出口额采用FOB计价。这样计算的值会产生主要误差是:如果加工贸易产品中增值率大于30%的部分所占比重绝对地大于增值率小于30%的部分时,则从整体上计算结果将显示所有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将超过30%,即所有加工贸易产品都是“中国产品”,反之,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但幸运的是,从后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我国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基本上低于30%,而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则大于30%,只要这两类加工贸易形式内部结构相似,则误差会因为相互抵消而大为缩小。

加工贸易可以分为3类: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出料加工,其中出料加工是指我国境内企业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辅料或半成品出由境外厂商加工后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工缴费的贸易方式。我国出料加工起步较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到2012年,我国的出料加工贸易进口额2.36亿美元,出口额1.96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都接近于0%,④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本文只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这两种贸易形式分别计算增值率。计算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2012年我国进料加工贸易增值率整体上呈现递增的态势,而且增值率都超过30%,这意味着: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都在我国进行了“实质性改变”,属于“中国产品”。从表3可知,2000年~2012年我国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00年为32.0%,2011年下降为13.0%,2012年为14.6%,除了2000年和2001年,2002年~2012年我国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都低于30%,因此,按照《规定》的“增值百分比标准”的数值标准,2002年~2012年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在我国没有经过“实质性改变”,因此不属于“中国产品”。

为什么进料加工贸易的增值率比较高而来料加工贸易增值率低?这需要从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定义和性质来分析。进料加工是指我国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后自主返销出口的交易形式。来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由我方加工企业根据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由外商销售,而我方只收取加工费的交易形式。两者的一个重大差别在于:来料加工企业没有加工贸易产品的物权,只能挣得低廉的加工费,加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大部分来自于外国;而进料加工企业享有加工贸易产品的物权,在加工中会更多地使用本国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复出口时可以自主定价,因此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价格(FOB价)中除了加工费外,还含有本国材料和零部件费用以及进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因此,进料加工的出口价格比来料进口会有更多的部分留在国内,这就是进料加工的增值率比来料加工更高的原因。

综上计算,2000年~2012年进料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都超过了30%,属于“中国产品”,因此不需要从外国出口总额中减去,2002年~2012年来料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都低于30%,因此不属于“中国产品”,需要从我国出口额中减去,调整结果见表4。调整后的结果与之前的分析相一致,说明目前我国采用的原产地标准确实夸大了我国贸易差额。从表4可知,2000年和2001年数据没有调整,因为这两年的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产品增值率均超过30%,2002年~2004年经过调整后贸易顺差为负,我国对外贸易实际上处于入超地位,只是因为我国现行原产地标准极为宽松,官方统计数据掩盖了这一事实。从2005年开始,经过调整后我国贸易顺差为正且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但从2009年开始有较大回落。经过调整后,2006年~2012年我国的贸易顺差额大概缩减了50%。

五、结 论

本文从原产地规则和标准这个崭新的统计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剖析中国采用的原产地标准,明确指出其对于贸易统计从而对于贸易差额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贸易顺差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在统计上的反映,因而统计制度与规则对于统计数据有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而原产地规则和标准就是贸易统计的重要依据,因此原产地规则对于贸易统计将有重大影响。

第二,我国官方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的贸易顺差实际上是基于目前我国采用的原产地标准下的反映,但是这种宽松的原产地标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状况,本文认为,为了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到底有多少产品属于“中国产品”,采用增值百分比标准是比较合理的。通过计算加工贸易两种形式——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增值率,从而对我国出口进行调整后,我国的贸易顺差大大缩减了,这说明我国目前采用的原产地标准确实夸大了我国贸易顺差。当然,由于受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计算方法的限制,本文只能够从整体上粗略地计算了这两种加工贸易形式的增值率,虽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是很高,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见文章第四部分的分析)。这也是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第三,由于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制性原产地标准,各个国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了各自的原产地标准,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调整原产地规则和标准(主要是实质性改变标准)将拥有宽松的国际环境。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于海关资讯网:http://.。

② 在统计中,按贸易方式一般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一般贸易是指有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加工贸易是指一国通过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国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或者本国向外国出口原材料,在外国加工后再返还进口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般分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出料加工。其他贸易方式是指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外的其他贸易方式,包括补偿贸易、易货贸易、无偿援助等。在大多年份里,其他贸易都是逆差,一般贸易有些年份是逆差,有些年份是顺差,但是顺差不是很大,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本来源于加工贸易,具体数据请参阅历年《中国海关统计》。

③ 在我国贸易统计实务中,虽然不要求所有进入出口统计的产品都拥有中国原产地证书,但是,因为我国宽松的原产地标准使得外国投资企业更倾向于来我国投资从事加工贸易,因为其加工贸易产品容易获得中国原产地证书从而以“中国产品”名义出口,从而能够享受我国企业享有的一些优惠待遇,比如我国拥有的配额、反规避和反倾销的需要等。这样就会造成我国出口的增长。同时在外国的统计中,虽然各个国家采用的原产地标准都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海关统计中,产品的原产地证书是其进行进口统计的主要依据。因此,大量在我国增值比例很低的产品获得中国原产地证书在进入外国关境时,都会被统计为从中国进口,这样也就夸大了外国从我国进口的统计数据。

④ 数据来源于《中国口岸年鉴(2009年版)》:612页。

[参考文献]

[1] 邱询旻,于菁,熊豪.从投资、消费的角度分析我国的贸易顺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6):15-19.

[2] 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J].财贸经济,2007(5):79-85.

[3] 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7(8):28-40.

[4] 赵文军,于津平. 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2):29-38.

[5] 王仁言.人口年龄结构、贸易差额与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J].世界经济,2003(9):3-9.

[6] 王智烜. 浅析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从人口角度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40.

[7] 王晋斌,李南.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1):19-25.

[8] 余芸春.从资源禀赋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J].经济管理,2007(5):19-22.

[9] 熊宇.要素分工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1):25-29.

[10] 卢万青.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7):61-70.

[11] 卢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2006(11):3-10.

[12]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31-41.

[13] 向松祚.中国贸易顺差: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N].中国证券报,2007-01-24.

[14] 蒲华林,张捷.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J].世界经济研究,2007(2):29-35.

[15] 许煜,许翱,尚长风.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与贸易收支顺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1-7.

[16] 张茵,万广华.试析我国贸易余额波动的成因[J].经济研究,2005(1):38-46.

[17] 王晓辉.原产地规则与中美贸易差额[J].国际贸易问题,2005(4):41-44.

[18] 厉力.原产地规则及其在区域贸易安排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8:8.

[19] 何金辉.论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不足和完善[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7

论文摘要:本文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

在早期的贸易中由于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原因,促使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8世纪后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但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那他就不会与别国进行任何贸易,但这个结论与事实违背。

    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白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人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人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暗含其它前提:(1)因分〔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

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2)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察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要素察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此理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人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8

摘要:本文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 要素享赋论 在早期的贸易中由于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原因,促使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8世纪后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但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那他就不会与别国进行任何贸易,但这个结论与事实违背。 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白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人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人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暗含其它前提:(1)因分〔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 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2)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察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要素察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此理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人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至此自由贸易理论为我们刻画了一幅美丽的图景,不但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贸易,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也可进行国际贸易,使双方获利。这就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加速经济发展,这也是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把贸易称作增长的发动机的原因。但这一理论也有问题: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只能用来解释要素察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人均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人分配的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 关于贸易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至今仍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还需要人们继续深人研究。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9

中国出口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与“内需”、“投资”成为保增长的三辆马车,它对于中国GDP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这样一个“主发动机”,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我国的贸易摩擦也表现得越来越激烈,这其中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尤为突出。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作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就非常地有必要和有价值,而对道德新因素的分析更是势在必行。

国内的一些学者,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然后透过数据分析摩擦的成因。他们从理性角度阐述成因,一些学者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是贸易中的正常现象,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随着贸易额的增加,摩擦是肯定会出现的而且越来越多(李春顶,2006)。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美贸易摩擦归根结底是中美贸易顺差造成的,每年2000多亿美元的顺差,美国政府不可能不采取措施,并且这个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还有一些观点,比如中国出口经营以价格竞争为主,技术标准与国际要求差距大,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都使贸易摩擦不可避免(韩立明、于静,2006)。同时还有一些研究指出经济结构失衡和不对称是摩擦的主要原因(雷达、于春海,2004)。

本文在他们经济理性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影响因素道德层面,并从政治道德、国民道德以及企业道德三个不同的角度试图为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一个有力而合理的解释,以揭示其中真正的原因。

二、贸易理论解释的局限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渐加强,尤其是国际间的贸易,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把可口可乐运送到世界的各地,使普通百姓可以很方便的享受到他国的最新产品。早在几百年前,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在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也很多。下面我们从目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看是否能找到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最初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给参与各方带来诸多利益。从静态角度查看,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可以在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福利的总体增长;从动态角度看,开展国际贸易会对贸易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间接地积极影响。亚当•斯密等初期的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站在利益的角度,认为两个国家通过交换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互惠的行为。即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是互惠的。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在他的基础上,加入了比较成本的概念。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原理,即这样的分工贸易可以提高两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换句话说,中美贸易以互利为基础,实现了两国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宏观经济的期待结果。上述两个理论是国际贸易分工的经典理论,从上述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中美贸易是互利的、互惠的。那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是互惠的,何来每年都在增加的贸易摩擦案例。莫非我国和美国不是按照国际分工理论进行的国际贸易?但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告诉你:我国完全是按照国际分工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

新古典贸易理论也就是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它强调要素禀赋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要素极其丰富的大国,应该出口劳动力密集的产品;而美国是一个技术和资本要素丰富的发达国家,应该出口技术要素密集的产品;中美贸易的结构正好符合这一要求(于铁流、李炳祥,2004),所以双方应该有着大量的贸易往来,事实也是如此。然而近年美国使用“反倾销”等手段阻碍中国进口,这是不符合要素禀赋理论的一种行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某些方面也不能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再来分析一下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有人认为中美摩擦是中美巨大的贸易顺差引起的,但我们深知:中美贸易顺差,“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我国用4亿件衬衣才能换来美国的一架波音737。如果整天把“顺差”两字骄傲化,而不去深刻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那我们的顺差只能是纸上谈兵。顺差引致摩擦不能完全否定,但用它来完全解释中美贸易摩擦那就不完整了。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了摩擦,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随着时间推移,会一步一步完善,但中美贸易摩擦为什么却在逐年增加。按照这些学者的理论,只要中国经济结构合理,中美贸易摩擦旋即消失。相比于10年前,现在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应该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论上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应该比10年前减少。但我们得到的数据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案例在以正比例增加。如果单把摩擦归因于我国的体制,有点牵强了。

通过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我国学者的观点,我们对中美贸易摩擦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单从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分析角度考虑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很难找到突破点。找一些中美贸易的数据和摩擦案例,列个图表,就说中美摩擦起因于结构等原因,未免有点太过单一了。

三、道德因素对中美摩擦的解释

既然国际贸易理论在经济方面不能合理的解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那不妨从感性的角度,即抛开经济数据,单从两国道德博弈考虑两国的贸易摩擦。

(一)政治道德

政治道德,即中美两国政府的道德影响,更准确的说:中美两国在贸易中的政治博弈,政府道德大小的比较。作为两个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崛起正越来越威胁到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政治家不可能对这种贸易形势的变化无动于衷,超级大国的国民也注意到这种慢慢改变的趋势。美国政府的政治道德在此时就起作用了,为了满足国内国民的政治需求,也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支持。通过对中国采取贸易壁垒,党派获得民众支持。从道德角度讲,这显然违背了道德,违背了两方的贸易互惠的原则,政治道德手段的目的最终打破了互惠的原理。

美国政府在政治道德中处于优势,他们有着雄厚的资本,民众有着好的福利待遇,即使暂时的实施倾销、壁垒政策,虽然会使资源配置暂时性的紊乱,但美国基础远强于中国。美国政治家更看重倾销政策的次级效应,即全民欢呼,把选票投向政府,这也许才是政治道德所想要的,用经济损失换来政治。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我国与其进行国际贸易,发生贸易摩擦是必然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一步一步的逼近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大地位时,这种摩擦会越来越频繁。美国国内是不允许有另一个超级大国再次诞生的。

而我国在政治道德中处于劣势,我们不可能和美国一样,对美国产品进行更加严格的贸易倾销政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路中,外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进美国产品、人才、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对美国贸易进行壁垒,相对于贸易损失,我国政府所得到的政治道德效果完全小于这种损失。对于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快速发展的我国,政治道德实在不可行。

(二)国民道德

国民道德,即中美两国国民在中美贸易中所扮演的道德角色。国民道德不得不与中美两国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两国文化理念根本不一样。这种国民道德差异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国民道德对美国而言是正效益。即美国人喜欢消费国内产品,如果把国内产品和中国产品放在一起,美国人必然选择美国产品。他们知道买一件国内产品,就是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生产该商品的国内企业就可以从国内获得资金,然后更新产品,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即使不进口国外商品,美国经济社会仍然会良好运作。当国民发现大批的外国商品涌进美国,美国人下意识就会去消费自己国家的产品,并且向政府施压:为什么让这么多中国商品充斥美国市场,我们自己的商品呢?国民道德在此时起到了完全的正作用。有国内民众消费自己国内商品,频繁的贸易摩擦对美国贸易额而言损失较大,但在国内经济内需上却得到了补偿,并且内需增加还可以缓解失业。国民道德正效益体现的淋漓尽致。

反观中国,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我国国民道德是负效益。对国内产品的不信任更加加剧了这种负效益。民众经济道德缺失,大量消费外国商品。使国内企业无法从国内市场及时得到资金更新、保障产品,现实是一批批国内知名企业破产或被外国企业吞并。也许国民还认为我们整天用的“海飞丝”是中国的,道德的负效益促使了中美贸易摩擦。如果我国内需成为了促进GDP增加的主动力,那么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势必会减少甚至消失。

(三)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主要是指企业的道德,包括对产品、员工、环境等的道德综合。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参与者便是进出口企业。他们的道德效益成为了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显著原因。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具有好的道德效益,他们的管理体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严格要求,对自己的员工工资、福利、工作时间完全可以保证,对环境保护更是做到最好。在中美贸易博弈中,我国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即认可了美国进出口企业的道德。

而我国的进出口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有些违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有的企业更是对员工苛刻要求。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美国政府通过倾销、绿色壁垒,直接将这些企业的产品拒之门外。我国的出口企业必须思考自己的道德效益,如果做到了正的效益,美国的摩擦政策对企业来说也是可以规避的。

四、结论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增长主力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困扰。本文通过感性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中美贸易摩擦不单单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是中美贸易顺差和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而要从深层次分析,是两国道德层面因素引起的,这其中政治道德、国民道德、企业道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国民道德作用与政治道德和企业道德,反过来,政治道德和企业道德服务于国民道德。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我国的道德效益远远低于美国的道德效益,这才是我们所要揭示的中美贸易摩擦真实原因――道德新因素。

参考文献:

[1]韩立民、于静.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东方论坛,2006,(2)

[2]胡玫.道德壁垒―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新挑战[J].生产力研究,2006,(8)

[3]贾海基、李春顶.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之合理性研究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7)

[4]雷达、于春海.内外均衡、结构调整和贸易摩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8)

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篇10

内容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体系,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前者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后者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在发生变化,理论研究认为二者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后形成共生关系,目前还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 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 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但是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尚未统一。张晓涛(2004)指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传统的研究将二者置于不同的分析框架之下,使二者长期处于隔离状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二者认识加深,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互相替代、互相互补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顾颖(2001)认为要建立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来统一解释企业的国际生产活动;贸易和投资是国际化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 本文尝试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即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假设,几乎所有的重要结论都以此为基础。然而,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是两个纯粹的理论假设,只能算是一种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更为常见的是不完全竞争,同时在很多行业都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因此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假定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用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解释跨国公司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选择。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