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十篇

时间:2024-01-04 17:46:01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1

【关键词】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模式

海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涌潮的激射地段,誉称“潮乡”,总面积699.92 km2。境内河流众多,分属运河水系和上塘河水系,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道2469条,总长达1931.655 km,常水位面积27.53 km2,常水位蓄水量为3998万m3,水域面积50.99 km2。

通过调查分析已整治典型河道的运行情况,结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道整治生态水工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省水利厅“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植物措施应用研究”、“河流健康诊断研究”和“河流效益评价研究”等项目,与省河道管理总站就生态修复技术联合进行了一些科学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适合海宁市的河道生态修复措施。

1 河道生态建设案例之辛江塘

1.1 辛江塘生态修复措施

一方面,通过对河道清淤,腾出水体空间,加大河流蓄水量,强化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河道疏浚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裁弯取直,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持蜿蜒曲折的水流独具的生气和灵气,尽显自然生态之美,也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减低流速、减少冲刷。另一方面,保证河道两岸的修复需要,划定一定的范围(7~8米),以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替代硬性护岸,保护河道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应用“人工活木桩”原理选择具有木桩作用的根系植物来抵御常水位处河流冲刷,同时配备岸坡植被防止表层土流失。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营造出多种多样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1.2 植物群落构建方案

根据海宁市河网水位特点,河道植物配置主要抓住了河道的三个线:

一是河道的常水位线。河道常水位线以下主要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葱、野茭白、香蒲、再力花、千屈菜等。主要功能是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活动栖息场所,兼顾以柔韧枝条缓解波浪冲击和净化水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按其生态习性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

二是河道的洪水位线。在河道常水位线至洪水位线区域主要种植湿生植物和短时间耐水淹植物。区域下部以湿生植物为主,上部以中生但能短时间耐水淹植物为主。在平面布局上满足水利功能要求,选择比较超常规(小且密)的梅花桩型的密集种法,以多年生灌木为主体,如夹竹桃、海桐球等,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如水杉、重阳木、枫杨等;另外,由于灌乔木在前期不能有效减缓冲刷,故配备速生草本植物(在灌乔木有效发挥作用前),减少冲刷与坍塌,如狗牙根、高羊茅等。

三是河道安全线。也就是河道洪水位线以上的部分。该区域是河道绿化的亮点,更加注重的是河网林带特色和景观功能。并且根据不同土壤、周边环境,配置不同的乡土树种,该区域树种最为丰富,如香樟、湿地松、女贞、无患子、木芙蓉、夹竹桃、早园竹、海桐等。

1.3 岸坡稳定性分析

针对河道水位特点,利用测钎法、对比法等方法对河道边坡及水口植物的固土护坡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1)测钎法:通过对测钎的出露数据统计,有草本植物段测钎最多出露0.34mm,无人工种植草本植物段测钎平均出露0.81mm。当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后,去现场查看,测钎的位置已无法发现,均被枯叶草根等覆盖。

(2)对比法:对比种植草本植物与未种植草本植物的水土流失情况,种植草本植物比其他段没种植草本植物的水土保持能力要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未种草本植物地段土壤逐步在流失,有草本植物地段,土壤流失伴随植物生长的繁茂而逐步减弱。同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将会在进一步的观察中得到证实:当一定时间后,野生植物生长繁茂程度达到,甚至超过草本植物时,其保持土壤稳定性的能力也就显现出来。

2 河道生态治理建设案例之木场桥港

2.1 木场桥港治理指导思想

木场桥港河道生态建设及保护规划遵循“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河道治理理念,以地方及流域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规划的基础,根据海宁市水利体系框架,以景观生态学为导向,植物群演替为核心,通过河岸带生物恢复与重建技术,保持和提高河岸物种多样性,恢复和促进群落结构的稳定及演替的健康发展。

(1)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对河道流域的地貌、水体、植被以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维护和修复,选择合适的树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并辅以科学的人工介入。在治理过程中,不动或少动原有的植物群落,不必变更已有的树木。新建植树木只是对已有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及群落垂直结构层次上的补充,确保群落结构的稳定。

(2)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整治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观点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群落的配置等问题,综合整治和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木长桥港流域的自我维持、自我修复能力。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对河道流域的生态修复不可能是返回到某种不清楚的原始状态,也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而是立足木长桥港河道流域的地貌、土质、植被、河岸的侵蚀情况等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强调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创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河道。 (4)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对农作物用地、果园地、荒地等的改造都要对照就近植物群落的外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相应的植被、林相重建,并注意植被类型、生态廊道的连贯、景观过渡的自然。 (5)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相同步。

2.2 木场桥港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

(1)实施科学合理的人类干预,改善河流受胁迫现状,引导河流健康发展。

(2)河岸带是控制陆地和水域的关键系统,加强河岸带的植物生态系统营造。

(3)木场桥港整治采取全面疏浚河道、因地制宜的采取植物绿化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河道整治方案,通过下挖(河底)方式使河道达到防洪和引、排水、生态修复要求,使河道能明显改善水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

3 结束语

就海宁市而言,生态河道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尚未达到发展成熟阶段,河道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加强,更多的措施需要摸索和完善。要站在尊重河流传承文化的角度,准确把握人类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时期河道生态建设的实践者、传承者、守护者。

参考文献: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2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01-01

1.引言

城市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城市生活环境具有密集性,对与人类关联密切等特点,一旦出现城市河流水环境污染并且污染超出自然消化能力则导致城市河流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出现生态平衡损害[1]。因此,研究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途径与模式,对于城市水污染治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传统修复途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的城市河流水环境修复途径一般为截污和清淤,这两种途径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河流为开放性系统,其受到外部相关联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独善其身”。比如,河道沿岸种植物,城市地下污水排放,沿岸雨水汇集等因素都将可能将氮、磷、碳乃至重金属元素带入河流之中,从而导致河流水质环境被动恶化。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截污措施仍然无法有效的解决氮元素污染难题。这是因为大气中的氮元素仍然可以通过河流中的藻类植物进行吸收。所以,要想精确调节住氮的关联源,对富营养化水体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除了氮元素的关联污染之外,磷元素也具有类似效应,磷元素与藻类互相作用以至于富磷情况下水体磷元素过量储集而造成污染。

根据以上分析,采取传统的截污和清淤途径难以有效修复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

3.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模式

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的修复难以简单地通过人类活动的退缩而恢复到过去的状态。概括来说,水环境生态的修复有四种模式可以选择,即复育、修整、改善与再造,这四种模式的概念及特性如下:

1)复育。对现有水环境生态经过人工措施,使其各种组成、条件、功能、景致等都能恢复到未受干扰前的状态。

2)修整。针对城市河流某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扰前应具有的部分重点特征,经过人工措施,使其能重现这部分的功能、特性。

3)改善。采取人工方式改进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中某些功能,但无须考虑是否为原有的环境特性。

4)再造。又称重构,即重新“构造”一个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即使此环境中所包含的特性从来未出现在原区域中。

无论是复育或修整原有的水环境生态,还是改善或再造新的城市河流生态,均须考虑河流区域气候、水纹环境特点,将生态安全作为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前提,包括:一、增强对城市河流生态的调控能力,将污染负荷的变化控制在水环境生态系统可承受能力之内;二、强化、改进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水环境能够抵御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2]。

4.城市河流的生态修复措施

岸堤是城市水环境的基本要素,对河坡与浮石带、湾区和等部位进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城市河流地带的生态工程和宜居景观。

分别针对城市河流的各段岸线采取引水冲污措施即通过清洁江河水置换河道的污染河水,从而实现生态岸堤的滞洪补枯,涵养水源、改善生境以将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释或带入下游,在护坡上种植柳树芦苇等耐湿喜水性植物降低河道的污染负荷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

城市河流岸堤的生态修复关键一点是护岸设计。针对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分解使河水变黑变臭问题,采用“设计遵从自然”的城市河流规划的新观念和新方法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同时产生硫化氢、磷化氢等恶臭气体。选用改进岸堤技术新建河堤解决常年冲刷和上游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改进的岸堤采用前缘为砂质河滩,可以单一出现也可成为一组大致平行的堤出现,构建岸堤的材料可以为砂质、砾石材料、水泥材料等结合混凝制成。才去的方案充分考虑城市河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重建强有效的水环境自然生态平衡。

河流进入城市中心区后,鉴于城市用地的局限,无法采用宽体式斜坡护岸技术,主要是采用立体式石砌生态护岸技术,并辅助种植耐阴植物以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吸附消化有害气体和灰尘,建设形成滨水生态空间,丰富水景景观。

在植被选择上,综合搭配基本草种、树种和花形成具有不同高度、适应四季、错落有致的植物区。利用植物区实现气复氧技术用于应对河道的突发污染即在适当的位置针对河水进行人工复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选用沉淀剂净化水体,恢复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活力,用活性炭吸附污染物质使水体自净能力增强,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状况,并配以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重建提水、沉水植物群落吸附过量盐质。

综合采用生态清淤、底泥干化与资源化利用造岛一体化技术实现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并辅以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有效滞纳、吸收、转化、降解各种污染物,改善水环境;同时遵循生态适应性原则,因地制宜配置功能植物,恢复湖滨带自然景观格局和生境类型,发挥滨岸湿地植被的截污去污功能,为水生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衍场所,完善入湖河道生态系统。

5.结论

针对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修复问题,概括了四种修复模式,并进行了分析,给出河流地貌特征的修复、河岸带的整治和重建、水文特征及生物物种的恢复途径。所提模式在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实践中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3

旅游用岛的生态影响

海岛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旅游开发及利用对海岛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岛形态影响和海岛资源影响两方面。

1.对海岛形态的影响。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海岛形态的影响主要包括房屋、道路、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等的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筑会占用海岛自然形态面积,建房过程中需要挖沟动土,对海岛形态产生影响;岛上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改变海岛局部的地形地貌。

2.对海岛资源的影响。旅游用岛可能会对海岛土壤、岸线、沙滩、植被、淡水资源及周边海域产生不良影响。如项目开发可能会造成海岛水土流失,游客的增多也会造成海岛土壤透气性变差,生产力下降。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会占用海岛岸线,缩小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觅食地。游客行为、旅游建筑等,会对沙滩造成侵蚀影响。随着海岛的开发利用、人为干预的增加,游客活动可能会对海岛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并增加有害物种侵入的风险。项目开发可能会对海岛淡水资源构成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海水入侵等生态灾害。

旅游用岛的生态保护措施

1.划定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是无居民海岛旅游项目选址、建设、布局的依据,根据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海岛不同区块的主导生态功能,进一步确定旅游功能分区或空间结构。

2.明确海岛开发主题。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在海岛旅游开发中切忌简单地全盘端出,而要有所侧重,秉承精致化的开发理念,强调并凸显海岛的独特资源,树立海岛的旅游品牌。尤其是对于海岛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海岛资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似和雷同性,小而全式的开发不仅不利于海岛形象推广与市场识别,更可能导致海岛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长期下去将影响海岛旅游形象,制约各海岛旅游发展。因此,强调“一岛一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3.开发泛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泛生态旅游是对传统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延伸,既包括以自然景物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又包括基于社会文化资源而产生的生态旅游。无居民海岛不仅具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会留下人文痕迹,成为海岛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泛生态旅游产品,可以开发海岛生态观光类旅游产品(如滨海观光、森林观光、海底观光、湿地观光、古迹观光等)、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纯度假产品、养生产品、婚庆产品等)、休闲娱乐类旅游产品(如沙滩浴场、主题游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如科普旅游、商务会奖旅游、美食旅游、节庆旅游、潜水旅游、休闲海钓、邮轮游艇、海底探险、体育竞赛、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

4.加强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干扰,会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海岛进行生态修复,需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海岛的差异性,将海洋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主要以采用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工程技术修复等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实现海岛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海岛生态景观建设一般包括植被景观建设、湿地景观建设、水体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控制等。植被景观建设首先要保护海岛天然的植被资源,将天然植被覆盖区尽可能纳入生态保育区,并通过分级管制措施,对植被进行保护。与此同时,加强地表、旅游区风景林、防护林等植被景观建设。湿地景观,如滩涂湿地、河道湿地、湖泊湿地等,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湿地景观修复与建设,并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景观的保护。水体景观建设一般包括外缘敞水面、河道、湖泊等,与植物群落建设相结合,营造水面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外来物种控制,对于相对****的海岛生态系统异常重要,在对现有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生态修复和科学引种,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4

[关键词]防洪基础设施;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21-01

一、传统防洪基础设施的存在问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城市用地紧张,人们开始大量围湖造田或筑围养殖,致使湖泊面积不断减少,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河道的行洪发生障碍;在河滩上不合理的修建阻水道路、桥梁、码头、抽水站和灌溉渠道等行为影响了河道的正常行洪;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土壤水土保持能力降低,土地荒漠化严重。这些行为导致生态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下降,当遭遇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不良天气时,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水位迅猛上涨,河水冲破堤坝引发洪涝灾害,城市大面积房屋被冲倒,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危害,国家的经济也遭到巨大的损失。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主导自然的能力和信心,为了解决洪水灾害的影响,人类大量修筑混凝土防洪堤坝,试图将洪水阻隔在城市以外。混凝土堤坝的修建占用了大面积的水岸空间,原本生长植物的水陆交界区变成了僵硬的堤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对洪水的自然调蓄能力和缓冲冲刷能力。这种混凝土堤坝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洪水对城市的危害,可是它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堤坝与自然的隔离,越来越多的教训告诫我们硬性混凝土防洪堤坝存在安全隐患,不能从根本解决洪涝灾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探索寻求新的方式来缓和解决洪水对城市生命财产的危害。

二、防洪基础设施的景观生态改造策略

2. 1 生态规划技术措施

1、堤坝往后建设,为河水和河滩赢得更多的空间

堤坝尽可能的往后建设,扩大洪泛区的面积,一方面可以保证河水的自然流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恢复被侵占的河滩的面积,缓冲区域区域的扩大直接增加抗洪的能力和稳定性。

2、雨水收集和渗透

夏季常发生暴雨天气,雨速急、下雨量大,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中的雨水通过地面和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江河中,导致河水在短时间内迅猛增长,发生洪涝灾害。在城市建设中加大透水性铺装材料的使用,建立完整的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对居住区和工商业区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进行城市建筑屋顶绿化等生态景观措施都有利于延缓河水的涨速,提高泄洪能力。

3、保留潜在自然的洪泛区

河流的洪泛区土壤肥沃、水分充足,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生存环境,洪泛区通常具有数量庞大的生物群落。生态堤坝的建立应该保证具有足够的洪泛区空间。防洪和自然保护还对民族经济有保护作用,因此建设和利用洪泛区是不可替代的。

4、生态群落的恢复

植物的根系深入地层,具有固结土壤和净化河水的作用,对于水土保持具有显著的效果。生态群落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正比,河流的生态系统越复杂,环境稳定性越强,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也就越强。

2.2 生态工程技术措施

经过探讨研究,总结提出以下几种生态工程技术以供参考。

(1)砌石墙

砌石墙是指施作于斜坡底部以石块堆栈而成的石墙,在石块的间隙种植植物,植物的根系深入堤岸的土壤,增强堤岸稳定性的同时还起到了美化景观的作用。

另外,植物的生长又为动物、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了抵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2)石笼墙

将铅丝编成一个长方形的空盒子之后放于施作地点,在长方体内填入10-3 5公分大小不等的鹅卵石,然后用钢丝在各个方向加固,这种工程做法叫做石笼墙。

由铅丝笼、石块堆叠而成的石笼墙较泥土堤岸更具稳定性,抗水流冲刷能力也更强,较混僵硬的凝土堤岸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并且,选择漂亮的石材,再在石笼上加以植被的种植,可以达到景观美化的效果。

(3)格框挡土墙

格框是指由梁组合而成的盒子状结构,在其内部填充土壤或石块,以构成重力式挡土结构。立面上的梁分为水平形式和垂直形式,力量由接头处传递。格框可以分为木格框和混凝土格框。木格框具有很好的柔性,局部出现沉陷或者单一格损坏时不会影响整体的功能使用。混凝土格框具有很强的刚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使用木格框之前材料一般需要经过高压防腐处理,为了保持材料不被腐蚀,一般不用于水面以下,需要用于水面以下的可以选用混凝土格框作为替代。

三、防洪基础设施的景观生态修复

以秦皇岛海滨景观带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项目旨在通过多种再生设计方法,恢复受损的自然环境,将一个严重侵蚀、退化、过度开发的海滩生态修复成一个广受欢迎的场所,向游客和当地居民重现海边景观之美,并将之前退化的海滩重塑为生态健康且风光宜人的景观。展示了景观设计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生态设计很好地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整个场地分为三个区域:

一区:将木栈道和植物群落作为生态修复的策略

设计师们针对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改造方案的讨论,他们巧妙的提出设计一条随着海岸线蜿蜒变化的木栈道长廊,将海岸线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沿着木栈道周边种植适应湿地生长的沙丘草本群落、香蒲群落以及刺槐林、怪柳林和紫穗槐灌木丛,方便游客在游览木栈道的同时体验不同的植物群落景观和沙丘景观。同时,木栈道本身的建立具有固定土壤的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海风、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程度。将特别预制的生态友好玻璃

纤维基础当做容器,根据土壤的状况事先盛满沙子或者中空,然后将他们应用于木栈道的底部作为基础,使木栈道呈现出“漂浮”在湿地和沙丘之上的景象。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方法,这种创新的专利基础更容易在自然环境中安装,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能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融为一体。

二区:鸟类博物馆与景观相结合

场地在初期建设的主题公园打破了海边湿地的自然状态,公园中的建筑废弃物和垃圾遍布场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迫坏,生态修复需求十分强烈。由于场地毗邻被列为部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的潮间带,设计师提出建造一座鸟类博物馆,将湿地文化与鸟类自然保护文化相结合,寻求一种景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案。设计师在受到潮间带的水坑景观的启发下萌发灵感,在废弃的建筑周边开挖水泡来收集雨水,方便植物的茂盛生长,这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来此觅食,形成了壮阔的景观。设计师在场地调查中观察到当地的渔民在海上捕捞时经常将锚抛到海岸上来使船体在风浪中保持稳定,受到这个场景的启发,设计师将博物馆延生入湿地中,形成了组合式的建筑环境,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从港湾吹来的海风穿过建筑,驱散了夏季的炎热,减少了建筑制冷耗能。

三区:点状岛屿与环境友好的碎石堤岸

先前,在项目的最东边建设有一个由混凝土堤岸构成的公园,混凝土堤岸一方面保护海岸免受海水侵蚀,另一方面围截涨潮的海水来造湖。但是僵硬的混凝土堤岸单调乏味,与周边景观格格不入。在生态修复的方案中拆除了混凝土堤岸,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友好的碎石堤岸;拆除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取而代之的是与植物群落相结合的木栈道景观;在湖心修建9个绿岛,为鸟类提供休憩和筑巢提供场地,丰富了单调的水面景观。

四、结语:

景观与水利基础设施相结合的理念给我们带了启发,将自然滩涂与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对防洪堤坝起到“软化”的作用,增加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轻洪水对堤坝的损害,提高堤坝的防洪效率和防洪稳定性,形成弹性高效的生态防洪堤坝系统。同时,将景观元素加入到防洪堤坝的建造过程中还可以形成整体的景观效益,对于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5

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理论研究

1案例分析总结

通过对过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杜伊斯堡北部景观公园和北京朝阳公园以及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案例分析,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生态修复措施及景观的规划改造方面可借鉴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造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场址现状,对于局部地块的保护充分地利用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保留了对自然的记忆。通过这种手法为使场地重建自然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且还能够降低规划改造的成本。

(2)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让那些废弃工业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场地内的所有废弃工业设备材料都被改造成休闲娱乐场地与设施。

(3)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比如:大面积的沙滩草坪、日间的宿营场地、定期举办的音乐节甚至是其代步的游园方式,废弃地改造的同时也满足娱乐需求。

(4)大规模的生态区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还整合了场地内部的各种资源,形成了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把生态效益发挥到了最大。

(5)实现区域的综合价值,结合周边地块的土地利用结构,通过湿地的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带动了区域的综合发展。

2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的概念

(1)生态修复的概念: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污染的环境得以修复,同时促进生态系统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并在最终能够构建新的平衡。

(2)废弃砖瓦厂的生态修复规划的概念: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运用景观规划和生态工程等手段对已经被污染和破坏的废弃砖瓦厂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植被等)进行修复,从而使其重建正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的景观。

生态修复实际上是希望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生态工程、环境工程和社会工程等人工手段,增强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作为生态修复本身的含义是并不一定要把现状场地恢复到被污染和破坏前的初始的样子,生态修复的深层含义在于满足场地现状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的再选择或是人工的努力为生态系统构建新的平衡。生态修复强调了人类的能动性,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科学的人为干预尽快地实现被破坏生态系统的优化进程,并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3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规划的特征

(1)特应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实际现状,对该地区内的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满足具体需求、利用现状条件;同时要对当地文化的内涵和砖瓦厂本身的景观特色有所体现和表达。

(2)避免二次污染

生态修复规划实现了生态与景观的融合,使二者能够协调发展,从而避免了景观规划改造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再次污染。

(3)经济性

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采用经济可行的设计方式或措施并在规划过程中遵循3R原则,对废弃的工业遗迹实行再利用。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与地貌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规划面积900亩。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东北濒四女寺减河,与德州市为邻。德商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工程穿境而过,跨越全县大部分地区。独特的区位交通条件使武城成为德州和山东的“西大门”。

马良庄废弃砖瓦厂位于武城县郊地段,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地形地势单一,缺乏变化。但该砖瓦厂烧砖挖土均为没有规划的就地取材,这使得原来平坦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形状、大小、深浅不一的窑坑。砖厂废弃多年后,原来因肆意取土所形成的窑坑内已经蓄满雨水,其中最大的一个窑坑已经形成了一片面积约为300亩的人工湖面。

2土地利用现状

砖瓦厂在废弃期间,场地西南侧的地块由于地形平整,被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小,因此,恢复了一定的农业生产工作。其他的区域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基本未受到人为干扰。场地内东侧遗留有两处废弃的砖窑,一座高达38m的烟囱以及随意堆砌在路边的废旧砖瓦。

3植被现状

园区内植被量少、种类单一,只有当地野生地被和少量灌木,基本上没有大型乔木;在岸边、浅水地段有自然生长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园区内未能形成任何稳定的植物群落,整体呈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初级阶段。

废弃砖瓦厂生态修复原则

结合马良庄的实际情况,以废弃砖瓦厂的生态恢复和绿化为基础,以综合农业开发和景观营造为提升的规划策略。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开展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尊重场地现状,尊崇充分利用、适当改造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人工措施对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从而构建适合其发展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让规划改造后的景观能够融入到区域内的生态系统中,尽量减少景观对环境的负干扰;传承历史文化,注入场所精神为园区的规划注入灵魂,在园区内打造科普、文化和环保教育基地;整合生态、景观和休闲旅游资源,形成资源、环境、经济的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废弃砖瓦厂景观与生态修复规划设计

1总体规划布局

针对废弃砖瓦厂的现状,规划布局的重点主要在砖瓦生产区,包括废旧砖窑、设施、烟囱等;取土坑区域,由许多大小、形状、深浅不一的窑坑组成,且大多总体范围也没有规则可言。但是,正是废弃砖瓦厂这种特殊的地形和肌理,蕴含着特色工业景观的潜力。

在总体规划的平面布局上,重新整合废弃砖瓦厂内部结构、组织内外部地块的关系,为场地构建有序的景观格局。具体来说,园区的规划方案是在生态修复、景观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生态修复的重要部分就是构建人工湿地,因此规划的总体布局围绕园区内水体进行,且其中最主要的南北景观轴线就贯穿了园区内的各部分水体,连接入口广场、酒店会所与生态餐厅、光明塔。东西方向的一条景观次轴控制全园纵向景观,平衡整个园区因与城市干道斜交造成的倾斜感。并将生态有机农业、观光休闲与旅游度假相结合,在南北向将园区划分为三区(酒店会所区、娱乐休闲区、农业生产区)、多节点的总体布局模式(图1-4)。

2植物景观规划

2.1配置原则

适地适树,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或是适当引进一些适应性强、耐瘠薄的优良植物品种;自然美观,突出季相变化,发挥植物在景观中的思维空间作用;经济适用,注重植物群落的形成,降低前期投入及后期养护费用。

2.2配置模式

废弃砖瓦厂场地的植被重建工作还考虑土壤的各方面水平,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植被的重建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作用。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期和适应期才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乔灌草模式具体的种植模式要结合景观的空间布局来进行,可以通过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2)乔草、灌草模式废弃砖瓦厂中的土壤条件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土壤肥力较低、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块,可以先采用乔草、灌草的种植模式来快速恢复植被,改善土壤条件,同时还可体现简约、粗放的植物景观。

2.3植被分区

对场地内的植被进行恢复与重建是对废弃砖瓦厂进行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马良庄废弃砖瓦厂规划设计中将植物景观总体规划分为六个区、两个种植带,即入口种植区、文化广场种植区、湿地景观种植区、认知花圃种植区、农业生产种植区、疏林草地种植区、滨水休闲种植带、防护林带、应用的植物种类。

3生态修复规划的具体措施

3.1构建人工湿地

武城县马良庄是降水充沛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废弃砖瓦厂内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水坑洼地。通过对地形的整理,将其规划成人工湿地,结合不同的水体形式来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效果并利用构建人工湿地的生态工程措施对废弃砖瓦厂场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后的人工湿地的水深控制在2-4m。规划中不对湖底采用防渗措施,保持水位的季相变化。在人工湿地中还规划了一些小岛,意图利用这些人工的小岛来对湿地的内部空间进行划分,从而可以形成开阔、封闭、半封闭不同的空间效果。结合不同的湿地空间来构建湿地植物群落。主要分为水生植物景观设计、岸边植物景观设计、岛上植物景观设计三个部分。

3.2驳岸的设计

根据现状条件驳岸的改造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原驳岸堤顶高程,同时减缓驳岸坡度。通过竖向设计,适当降低场地内水体岸边的高程,拉近人们与水面的距离,有效改善人们站在岸边时的空间感,形成亲切、自然的局部空间。

(2)减缓驳岸坡度,在局部修建两级驳岸。适当拉长堤顶到岸边的水平距离,构建一个从陆地到水体的过渡区域。在这些过渡区域中还可以栽植湿生或水生植物,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变化丰富的季相景观,同时软化驳岸,构建以植物为主的自然护坡。一级驳岸标高控制在21.6-22.5m,第二级驳岸标高控制在21.2-21.9m。

(3)以软质驳岸为主,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在生态型护岸工程中,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岸坡上合理引入植被,包括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等。软质驳岸有着保持水土,护岸固坡的生态功能,还能展现自然的植物景观。

(4)增强亲水性,在局部修建硬质驳岸。充分分析大众的行为心理,对水体进行整合性设计,选择行为发生的合理区段,进行水体空间的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水岸线设计,在满足人们亲水愿望的同时还可以形成不同的水体空间。例如,修建亲水平台为人们进行亲水休闲活动提供适当的场地;结合种植设计及路网设计修建木栈道,形成特色的水上游憩线路等。同时采用以下五种驳岸形式:驳岸形式一:驳岸的纵向坡度较缓,在这段过渡区域上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在恢复场地内植被的同时还能为湖岸营造出自然植物景观空间(图5)。

驳岸形式二:结合人工湿地的构建,维持控制水深。在岸边种植湿生、水生植物,充分展现自然的软质驳岸和丰富的季相变化(图6)。驳岸形式三:结合沿湖道路建设护坡护岸,让人们能够时而穿梭在密闭的林下,时而走出树林来到开阔的水面边上,领略不同空间变换所带来的乐趣(图7)。

驳岸形式四:结合亲水平台形成的硬质驳岸,满足了人们进行亲水活动的愿望,结合景观小品、运用乔灌草的种植模式来为这一区域打造极具观赏性的亲水景观(图8)。驳岸形式五:文化广场上中局部的硬质驳岸。此驳岸形式也应用于码头部分,在岸边也不再种植水生植物,而是将驳岸完全硬化方便船只停靠(图9)。

3.3废弃烟囱与砖窑的规划改造

首先对烟囱的基础进行加固,解决其安全问题。规划中保留烟囱最原始的外观,也就是保留了历史对这座场地所留下的印记。而对于烟囱的改造主要围绕其周边的环境来进行,根据测量结果显示烟囱高度为38m。那么对这一空间环境的改造主要分为两个方向来进行,一是在烟囱周围设计一些景观来削弱烟囱的高压感,另外就是加强烟囱的控制力,烘托显现烟囱厚重壮观的景象。在规划中选择了后者,烟囱北侧的文化广场正是用广场开阔的景观视线效果来烘托烟囱的立体感和它的主导性(图10-12)。

通过实地考察,废弃的砖窑已经不再具备使用功能,局部的窑墙和窑顶的已经坍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规划中将其拆除。但在原烟囱的东北侧规划了一处滨水的文化广场,用以向人们展示制砖的历史、工艺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

3.4废弃材料的再利用

在场地内堆放着砖瓦厂停产前留下的,大量的废旧砖瓦。设计中将其作为特殊的施工材料,而对于这些废弃砖瓦的利用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利用这些砖瓦设计出具有特色图案的铺装,应用在入口广场和文化广场上,穿插在道路的节点上;利用砖瓦砌筑的景墙,结合文化展示来体现砖瓦厂的历史痕迹;或是设计一些以这些废弃的砖瓦为主题的景观小品、设施。这在规划设计中,不仅实现了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还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价值,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还能在细节上体验到原砖瓦厂留下的痕迹。下图为利用废旧砖瓦作为施工材料的景观小品,砖瓦作为面层镶嵌在小品的立面,以及利用废弃砖瓦设计的景观小品的立面图和铺装平面图(图13-14)。

4.5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是“整体、协调、循环(良性—、再生”,是生态农业基本原理的运用。

(1)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土壤蓄热的塑料大棚增温系统

根据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明显的白天蓄热、夜间放热的效果,并且还具有长期蓄热的潜力,有效地满足农作物在连续阴天时的地温需要。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6

青海是我国主要沙漠化省区之一,沙化土地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的18个县(市、行委),西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茫崖行委,东至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形成了柴达木盆地沙区、共和盆地沙区、青海湖环湖沙区和三江源沙区,沙化土地面积1250.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并且沙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三江源地区荒漠化沙地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整个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生态脆弱,荒漠化土地易沙化、难治理。

为加快全省防沙治沙进程,编制了《青海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在10年内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封山(沙)育林(草)和工程固沙等措施,完成防沙治沙80万公顷,由此青海拉开了新一轮防沙治沙的大幕。

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东岸和三江源地区,地域差异很大,正是这个原因,大部分地区采取了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措施来恢复和保护植被。对三江源沙区,实施以休牧还草为主的封育措施,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沙化土地植被的自然恢复。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人为活动较少的乌图美仁、大柴旦、沙区划定封禁保护区,进行封禁保护;对盆地中部和西部的沙漠绿洲周围,在保护好现有植被和绿洲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人工造林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和林网,建成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对共和盆地沙区,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移民、禁牧、全面封育等措施,并在条件较好的地段实施人工造林,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青海湖沙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理措施,加大治沙力度。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青海省防沙治沙事业多策并举,大工程带动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三江源生态保护等国家项目的实施,沙区的沙化土地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由1255.8万公顷减少到1250.4万公顷,5年减少5.4万公顷,年均减少1.1万公顷。2014年全省投资8707万元,完成防沙治沙面积91.59万亩。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共和盆地沙区的沙化土地发生逆转,其中黄河源头沙化土地减少量最大,为4.1万公顷,环青海湖沙区及周边地区的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2013年4月海晏县被列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先后在都兰、贵南、共和、格尔木和海晏建立了全国防沙治沙县级综合示范区,5个示范区处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沙区,沙化面积大,林草植被稀少,风沙危害严重,生态区位极其重要,仅2014年就在这5个县市实施1.33万亩规模的沙区造林项目。海晏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地点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建设总面积1400公顷,建设主要内容是工程固沙造林。

柴达木盆地是全国沙漠之一,也是青海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4242.5万亩,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海西州依托自然保护区建设,先后建立了柴达木梭梭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格尔木胡杨林、可鲁克――托素湖、诺木洪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乌兰县哈里哈图部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75万亩,并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草)、工程固沙、公益林营造,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34.1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4.5万亩,封沙育林79.69万亩,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1834.03万亩,累计完成投资达10个亿。2013年开始投资5000万元,将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大柴旦行委、都兰县夏日哈、乌兰县金子海、茫崖行委5个沙化地列入国家重点封禁保护区,封禁保护面积达618.7万亩。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7

一、河道生态建设思路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除满足宣泄洪水的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的多样化,只有水流的多样性才有水生物的多样化。例如宽窄交替,深潭与浅滩交错,急流与缓流并存,偶有弯道与回流,岸边水草、礁石大量存在的多自然型河流,为各类水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空间。为此,河道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多方面来考虑,既要恢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以“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为河道治理思路。“回归自然”是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满足行洪、蓄水、航运、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人为本”是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处理好人水和谐相处的环境,具有亲水、安全的特性。

二、治理措施

1.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2.平原河网治理

(1)生态护堤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干砌、块石堆砌等各种方式护堤,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对于没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土堤可采用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通航要求的河道,在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干砌石挡土墙,正常水位以上采用缓于1:4的毛石堆砌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对河道冲刷的影响,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提倡缓坡、减少直立式护坡

梯形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为便于河道管理,防止河岸边坡耕作,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用地采用征用或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周边农户耕作,确保堤防安全。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要从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特色的水文化出发,降低河道的护岸高度,建设亲水平台,塑造以石、水、绿、物、路等要素结合的园林式滨水景观。

(3)保护湿地,保留水面,避免围河湖造地

湿地是指天然、人工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域地带。要保留独具特色又珍贵、被视为荒滩荒地的植物和生物的栖息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对维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湿地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又有众多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并为动植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在具有

生物多样性的河网湿地,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留水域面积,避免围河湖造地,防止湿地面积减少,为鸟类的迁移、湿地动植物生长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生存改善环境。(4)修筑人工鱼巢,营造水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

在满足行洪、排涝、通航等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修建人工异型块鱼巢,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空心异型块、预制鱼巢等结构形式,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安身栖息的地方。在河道中用堰坝拦蓄河水时,应留有一定宽度的辅陡坡输水道,以便水生动物上下游交流,有利于鱼类生长。局部河段设置两栖动物上下岸的通道,为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件,从而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条件。

3.城镇村集居地河道治理

(1)建立“水景观体系”概念

水景观体系是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水系。城区河道两岸以及旅游景点的河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需充分考虑城市对河道景观和环境和谐的要求,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城镇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

(2)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休闲、亲水、生态功能

水是江南独特魅力所在,在江南水乡城镇建筑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中必须坚持“回归自然”和“以人为本”,突出亲水和生态。对于绿化工程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城市景观设计,结合城镇绿化和园林建设,因地制宜,采取植物种植、植被保护等生态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0.2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3)要具有人类活动安全保障

矩形断面由于离水面较高,需设置扩栏等保护措施,同时沿直立护墙设置两岸交错上下台阶,满足上岸和下水的要求。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留足马道宽度,并采用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亲水平台或亲水台阶的护岸,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设计时允许小洪水淹没某些岸边设施,使河道的常水位尽量贴近人们,让人能走到水边则更好,长时间保持一定水深,洪水来时让其上滩。

(4)沿岸古迹开发与保护

河道治理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浙扛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些河道沿岸文物古迹众多,整治中,应通过开发、保护,挖掘这些古迹的内涵韵味,恢复古迹,并将其融合到工程之中,设计成风格各异,却又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一处一景。如绍兴市正在进行的对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的整治,从整条古运河文化特色考虑,运河之间布置了纤道石塘、缘木古渡、贺循塑像、浪桨风帆等内容。通过对古纤道等景观遗迹的保护开发与运河环境的综合治理,在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再现了绍兴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把古运河建成碧水长河、生态绿园、文化走廊,充分显示江南水乡、历史名城的无限风光。

4.污染源的控制处理与水体改善

(1)截污治污,加强管理

河道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环保、城建、规划、土地管理、航运、园林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在河网水质严重污染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内源污染,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截污和改善河网水质的综合措施。对于城镇村集居地要加快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同时提高居民的素质,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改变人们将垃圾往河道倾倒的陋习。

(2)水体置换,吐旧纳新

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排污等工程措施,削减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防止河网水体的恶化,但要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步改善水体质量,还需采取水体置换、引水配水工程,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并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的滩地、水面(湿地),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达到吐旧纳新、流水不腐的效果。杭州市为了彻底改善西湖水质,实施控制上游环境和引水工程等措施,开展了西湖西进工程。由于湖西人口密集,水体保护受到威胁,采取疏散人口和建筑密度,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源,阻止污水进入溪流再流往西湖,新开挖水域千亩,将原先分散的水面互相贯通,并完善西湖引水设施等措施,使现在一年换2次水,达到每年换12次,基本解决丁西湖的水质污染问题。

(3)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通过采取疏浚、截污和引水等工程措施后,湖泊中的富营养化、湖水浑浊、透明度难以提高这些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西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50年前,西湖湖底水草丛生,水质清澈见底,之后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水生维管束植物大面积灭绝,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湖泊从草型转变为藻型,浮游植物控制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对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还应采用生态方法解决。湖泊的水生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学方法进行湖泊污染治理,利用各营养生物种群间的生态关系,控制(增加、减少或引入)某些种群,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节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种植一定面积的高等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万寿菊等,在水陆交错带,配备其他的水生植物群落,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水植物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使水质得到改善,水体透明度提高,水生动植物多样性得到自然恢复,使富营养湖泊的水体变清。

三、探讨性技术措施

1.超级堤坝

堤宽约在堤高的30倍以上,堤顶可建设交通道路及住宅、商业街等。由于堤身较宽,即使发生洪水漫溢也不致危及堤身安全。目前日本已在城市河段、沿海城市的诲塘推广超级堤坝建设。

2.利用河道滩地净化水质

对于一些小型城镇和村落,难以对生活污水全部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入河道后将使水质恶化。在河道两岸滩区埋没大型污水处理槽,内填卵石,利用附着在卵石表面的细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再排人河内,可明显地改善水质。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8

[关键词]大众旅游;海滨旅游;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M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5―0090―06

作为旅游目的地之一,海滨度假区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的欢迎,海滨胜地每年吸引着最大比例的旅游者,有63%的欧洲旅游者选择到海滨度假。自19世纪中期以来,大众旅游随着机动化交通工具的引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1945年后客运航班的发展更加速了这种趋势。格姆森的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世界旅行和旅游业每年将创造大约3.5万亿美元的收入和2亿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有些国家甚至是支柱产业),特别是海岛国家和拥有广袤海岸线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旅游所创造的收入通常是GDP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

大众旅游最大的生态威胁是对基础设施和交通安排的影响,尤其是在旅游者数量几乎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这种生态威胁更甚:旅游区的扩张,建筑物、飞机、火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小汽车的燃油消费,水源的过度使用,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水和垃圾所造成的污染等,都会导致严重的、通常是不可恢复的环境退化。

1 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

旅游业在为世界各国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通常也会随之带来高昂的社会经济成本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对于范围比较大的旅游区来说,旅游造成的社会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更加富有弹性,但对于比较小的海岛旅游地来说,旅游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则是毁灭性的。

荷顿提出的“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self- Destruct rnleory of Tourism)”指出,一个有吸引力的自然区域会得到大力开发,以迎合期望低密度人口并愿意支付高昂价格的高端旅游市场消费者,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其他开发商也很快加入开发并带来激烈的竞争,为了保证接待量和入住率,价格不得不降低,从而标准也相应降低,该旅游地则演变成为一个大众旅游的目的地,精英们则转往其他未被破坏的区域。

威斯研究了墨西哥坎昆岛的案例,印证了该理论。坎昆是一个美丽的堰洲岛,整个岛呈蛇形,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100―400米。坎昆岛西侧有一个篮,水深3―4米,有4个缺口与加勒比海相通,北面的2个缺口为人水口,南面的2个为出水口。开发之前,当篮里有丰富的水草,周围长满了红树林,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坎昆岛面向加勒比海,是多种海鸟和五种海龟的重要栖息地。为了开发,数千名非技术工人拥入坎昆,而在1972年之前,这里仅是一座只有300多人的僻静渔村。投资者开掘采石场,修建连接坎昆与大陆的堤道,堤道限制了篮与大海之间的水体交换;投资者还填平了篮的部分区域,在上面修建高尔夫球场、林荫步道和游乐园。污水与其他废物的处理成为严重的问题,最终,废弃的采石场成了垃圾堆放场,从而污染了地下水,导致环境的严重破坏。

2 基础设施的修建导致生境破碎化

旅游地要不断发展,必须拥有有效的交通连接以保证其可进入性。在20世纪,小汽车和长途大巴的引入促进了旅游的大发展,促使发达国家铺设了庞大的公路网,大量的生物栖息地被修建成柏油路,从而加剧了生境破碎化(habitat fragmentation)。许多滨海公路的修建仅仅是为了连接旅游胜地与观光点,旅游胜地通常还要修建大量的停车场及相关设施,尤其是在滨海地区,这些设施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例如,土耳其的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约62%,其沿海地区以大约30%的国土面积,却承载了全国总人口的51%。

游艇、观光船和水上出租交通艇的指数化增长导致了各种码头及防浪堤的建设,这样的滨海结构不仅会改变现有生态系统,通常还会严重影响天然海滩的沙子供给。尽管高超的海洋学专门技术结合强大的计算机建模能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这些影响并使情况得到改善,但是,克莱因和兹维利最近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乐观。该研究表明,尽管事先在采用实体比例模型系统进行船模水池试验的基础上作了环境影响规划,荷兹利亚码头(包括设计用来使侵蚀最小化的防浪堤)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预测影响与实际影响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毋庸置疑,开发更加生态友好型的海滨旅游是切实可行的,2004年5月,区域生物组织(BioRegional)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协作开发的位于葡萄牙里斯本南部的玛塔・塞班(Mata de Sesimbra)的旅游胜地项目,该项目的开发将大量节约用水,培育野生动植物走廊、恢复森林、建造6000套可持续住宅,同时该项目还禁止除徒步、骑自行车或其他非石化动力车辆以外的所有交通工具。然而,尽管与其他传统旅游地相比,该项目做出了重大改进,受该项目吸引而到葡萄牙旅游的大量额外旅游者仍然会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些旅游者不得不乘坐公路、铁路或航空等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1945年之前,国际大众旅游在全球所有温暖区域迅速发展,但在1945年之后,国际大众旅游在南欧发展得最为迅速,平均每年增长6%―10%。在20世纪后半叶,地中海地区,尤其是有沙滩的区域,旅游业不断发展繁荣,滨海道路、旅游区(点)和停车场不断建设,在自然生物栖息地上修建了混凝土路、柏油路和高尔夫球场,一到夜晚,饭店、码头和路边的灯光就照亮地中海沿岸及其岛屿的大部分。海滩上每天都要拥入数百万人,而沙丘和岩石上则修建了散步道和人行道。大规模的海滨旅游开发导致的生态效应非常明显,湿地消失了,在湿地中繁衍生息的动物和植物也随之消失了,人类的干扰和生境破碎化降低了地中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些弱势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海龟数量的急剧下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两个世纪之前,地中海有大量的绿海龟、螨龟和棱皮龟,每种海龟在南欧、地中海岛屿(如科西嘉、西西里、马耳他)和北非的沙滩上都保有庞大的繁殖种群。现在,绿海龟已仅限于塞浦路斯,螭龟的数量则以每年10%的速率下降且仅限于希腊和土耳其滨海地区的小范围区域内,而棱皮龟事实上已经见不 到了,偶尔会有报道说在以色列和叙利亚发现了棱皮龟的巢穴。很显然,海龟生活受到滨海交通开发的恶劣影响。雌海龟在沙滩顶部的植被边缘附近掘穴产卵,而这些区域现在通常已修成道路,路边往往种植了额外的植被或修建了建筑物,从而遮蔽了海龟掘穴产卵的区域,孵化温度的下降导致小海龟性别比例失调。对于海龟来说,踩踏过的、密实的沙滩通常难以掘穴,同时旅游者的活动还会毁掉它们的巢穴。

夜间照明、汽车车灯和游人活动的干扰限制了产卵雌龟在海滩上爬行,同时,孵化的幼龟会在夜间本能地选择地平线上最亮的部分离巢入海,在自然系统中,最亮的是海上反射的月光和星光,而在现在的地中海,最亮的则是被灯光照亮的滨海道路、饭店和停车场。海龟孵化的自然死亡率很高,旅游者丢弃的垃圾和水泥路的修建进一步提高了它们的死亡率,因为水泥路的边缘呈90°直角,孵化的幼龟无法攀越,从而无法回到大海。韦尼泽洛斯与科比特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他们研究了希腊25年间海龟保护与海滩开发之间的冲突(常常包括开发商的极端暴力行为)。海龟能够提供一种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模式,特别是在澳大利亚,但是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旅游的影响,海龟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尽管严厉的海滩管理和龟巢保护措施是有效的。

3 游轮引致严重的生态损害

作为最重要的越洋运输工具,大型客轮的重要性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渐衰落。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游轮的不断成功,大型客轮在越洋旅客运输中的作用逐渐恢复。到2003年,每年约有250艘游轮为1200万游客提供服务。现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是游轮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但极地海域(北冰洋和南极洲附近洋面)却吸引了更多的探险旅游者。游轮为旅游地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废弃物(主要是石油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燃烧后的废气)的排放最为常见,游轮在热带海域抛锚停泊对珊瑚礁产生了长期的严重损害,为了让大型客轮能够顺利通航而进行的运河的开凿、疏通则同时损害了珊瑚和海草。

游轮是移动的村庄或城镇(最大的游轮可搭载将近5000名游客与船员),运行中会产生大量垃圾、废水和污水,这些废弃物通常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海中。据国际海事组织预测,一名乘客每天会产生3.5公斤垃圾和固体废物,一艘典型游轮在为期一周的航程中大约排放100万升污水。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游轮能够把大量游客送到遥远偏僻的、其他运输方式无法到达的旅游地,这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例如,大量的潜水者会损坏水下暗礁。最后,由于法律不再允许游轮把固体废物直接倒入大海,因此固体废物通常被倾卸到旅游目的地的垃圾掩埋场,从而导致旅游地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到极地海域巡游的游轮通常都设法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尽管如此,极地海域依然面临威胁,一旦游轮搁浅或撞到冰山就会导致燃油泄露。燃油泄露对极地生态的破坏非常大,因为与原油相比,重质燃油毒性更大,而且,精炼后的石化燃料在寒冷的、冰盖下的水中分解的速度比在热带海域要慢得多。

4 踩踏降低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作为海岸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潮间带介于海陆之间,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每日交替地暴露于空气和淹没于海水之中,通常也称为海涂。潮问带是重要的净化区、鱼虾繁殖地和大量食用甲壳类的来源地,也是娱乐休闲场所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同时它也很脆弱,污染、土壤流失或潮汐运动都会毁坏潮间带。在世界很多地方,旅游者会选择到沙相潮间带或岩相潮间带赶海。海岸漫步、漂石和潮池猎奇、以获取食物和鱼饵为目的的非正式潮间带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相互交织,对潮间带生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利迪亚德等对英国威尔士南部港市斯旺西附近的两片广阔的岩石海岸进行了实地研究,发现众多钓鱼者在这里捕捉“重皮蟹”(钓鱼者眼中最好的鱼饵之一),每天低潮期间,每片海岸上至少有3000块漂石被翻转以捕捉“重皮蟹”。贝尔等指出,90%的漂石会在2周内被翻转一次,有些漂石在一个夏天就会被翻转40―60次,而翻转后的石块则很少被放回原位。漂石的上下表面各自为截然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翻转漂石的行为导致生物栖息环境的退化,从而降低了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大型藻类往往为小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提供庇护场所,因此,漂石翻转在毁灭大型藻类的同时也破坏了小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栖息环境。

即使漫步也会对岩相潮间带造成严重破坏,布罗斯南和克拉姆林的研究显示,漫步会致使叶状藻类和藤壶类数目急剧下降;踩踏对贝壳层的损害也很持久(踩踏结束后延续2年以上);如果在漫步踩踏之后,藻皮替代了贝壳,还会改变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结构。席尔与泰勒研究了巴士旅行团对新西兰潮间带藻类组合的影响,发现不到10次踩踏就会使铰接在一起的褐藻覆盖率下降25%,高踩踏强度(200次)则会使褐藻覆盖率减少90%以上,而褐藻的减少致使遮蔽其下的珊瑚藻被阳光烤死。如果踩踏强度比较低,潮间带藻类可在几个月内完全恢复,但是在高强度踩踏的情况下,一年也无法完全恢复。米拉佐等研究了意大利地中海的浅潮下带(平均低潮线以下0.3―0.5米)的踩踏情况,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热带岩石海岸是珊瑚虫栖息的地方,更易受到人类漫步踩踏的危害,分支状珊瑚和块状珊瑚受到严重的直接损害。

用以评估踩踏对岩石海岸影响的长期(十年尺度)试验尚未付诸实施,而且试验的效果还会受到其他人为影响和潮间带自然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制约。然而,大量的定性证据和有限的定量数据表明,数十年来,英国的许多岩石海岸接待了大量的旅游者和以教育为目的的大中小学参观者,与19世纪上半叶未开发大众旅游时相比,广泛的漫步踩踏使岩岸生物多样性水平极大下降。平和罗杰斯指出,由于吸引了最多的游客,保护区往往遭受到最严重的毁坏。他们研究了波倍克海洋生物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英国南部的多塞特郡,1978年设立,每年吸引10万名游客(包括教育团体)。在研究中,平和罗杰斯对比了两块岩礁,一块接待了大量旅游者,另外一块则未接待过旅游者。与未接待旅游者的岩礁相比,接待大量旅游者的岩礁上仅有受到严重冲击的帽贝种群,大型有枝叶的海草数量则被短命植物和壳状植物所取代。

多年来,沙质海岸沙丘生态系统的踩踏效应研究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因为沙丘的稳定性取决于覆盖其上的植被,所以踩踏对沙丘植被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研究者们不断收集沙丘植被脆弱性的有利证据,例如,在日德兰半岛进行的试验中,200人踩过后导致沙丘植被覆盖率减少了50,但现实情况是,众多旅游者(夏季每天2560人次)的踩踏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超过98%。因为沙子的土壤穿透阻力非常小,因此与陆地植被相比,沙丘植被更易于受到游人漫步踩踏的影响。席 尔嘉德和利德尔的研究表明,无论踩踏几天还是几个月,影响基本差不多,而且受损害的沙丘植被恢复的非常慢。踩踏在极大降低沙丘植被多样性的同时,也会给生活在其中的昆虫群落造成毁灭性损害。最近的学者在研究游人漫步踩踏效应时,开始同时考虑保护与利用,研究表明适度的踩踏对某些沙丘带的生物多样性有积极作用,而合理放养野兔则可以保护成熟沙丘。

勒莫维埃尔和罗塞研究了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他们不仅研究了沙丘植被对踩踏的抗性(即沙丘植被能够经受多大程度的踩踏而不被破坏),而且还研究了沙丘植被的恢复力(即一旦损害发生,沙丘植被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研究表明,布列塔尼半岛上固定沙丘植被的抗性明显高于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的植被,但其恢复力则要弱得多。因此,该研究建议,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可以间歇性地允许游人进入,从而留出充裕的时间以使沙丘得到全面恢复,而固定沙丘则需要长期保护。

5 海滩清洁降低沙质海岸生物多样性

沙质海滩吸引了大多数的海滨旅游者,他们到此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享受日光浴和游泳。过度使用的海滩通常由地方政府负责清洁(如果海滩是私有的则由饭店负责),从而使海滩更有吸引力,因为旅游者通常认为海岸线上腐烂的海藻、海草及偶然出现的死鱼、死鸟腥臭无比,令旅游者不悦。

海滩清洁一般是强制执行的――在欧洲,“蓝旗奖”(Blue Flag Award)要求清除所有令人不悦的自然残骸和游人制造的垃圾。海滩清洁有多种形式,从简单的垃圾捡拾(必要且对海滩无损害)到清理海岸线上全部自然残骸与垃圾,并以类似于滑雪胜地雪道维护的方式处理沙子的机械化操作。清除海滩上自然沉积的植物残骸已经明显的降低了沙质海岸的生物多样性。看起来,清洁后的海滩对于多种曾经栖息在这里的物种不再具有吸引力,尽管尚未进行严格的试验,但是清洁后的海滩上海鸟的数量已经下降。在广为采用的机械化清洁操作中,海滩表层的沙子被反复翻到底层,此举很有可能会改变海滨的生态系统结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的相关数据能对此予以证明。盖斯吉尔等的研究显示,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沿岸,与附近未接待过旅游者的海滩相比,旅游者使用过的沙滩上有机物较少,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和多样性也低很多,这明显是海滩清洁、游人踩踏及干扰共同作用所致。

6 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

刚刚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旅游者想要以尽量无破坏性的方式观赏野生动物,海滨生态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管理专家们引入“非消费性野生动植物导向休闲行为”(non-consumptive wildlife- orientated recreation)作为生态旅游的正式术语。赏鲸、江河人海口/篮赏鸟和玻璃底船短途游览等休闲旅游行为正变得日益普及。

如果治安得当,多数此类旅游行为于生态环境无害,甚至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有益效应,大片用作赏鸟的海岸湿地得以保存就是很好的例证。过度的需求则会带来问题,人类的闯入会骚扰成鸟和幼鸟,从而降低多种鸟类孵化和哺育的成功率。保护鸟类免受恶意破坏和猎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那些观鸟旅游者的大部分注意力被吸引到鸟类皮毛标本上的景区,因为这样做可以把游人直接见到鸟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而,深度旅游会扰乱海鸟和海豹种群的繁殖活动。麦克朗等在新西兰海滩进行的研究显示,旅游者的到来会延迟黄眼企鹅觅食后的登陆,从而影响幼企鹅的体重和成活率。

赏鲸深度旅游会扰乱海洋哺乳动物的习性和发声活动。现在,赏鲸旅游活动已十分普遍,每年约900万旅游者参加,年旅游收入可达10亿美元。莱斯特等的报告显示,由赏鲸船撞击事故而导致的鲸死亡和伤害的数字仅次于美国海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出了防止伤害性鲸人互动活动的章程,包括对近距离赏鲸的水上摩托车的使用的规制,但该章程仍需最终批准。澳大利亚则引入了细致的管理措施,对小型鲸类(如海豚)和大型须鲸类(如小须鲸、座头鲸)分别应用不同的规则,目标是使压力最小化,并尽可能做到由鲸而不是人来决定鲸人互动的水平。

总体来说,生态旅游表现出部分“旅游的自我毁灭理论”的特征。达弗斯和迪尔登指出,一个特定目的地的生态旅游兴起之初,通常只会吸引少数的专家型旅游者,他们仅需要最低限度的基础设施,而且几乎不会对旅游造成任何生态或社会影响;随着旅游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者,他们则需要强化的基础设施,并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可测量的影响;最终,生态旅游成为大众旅游的一个相对较小的组成部分,旅游者需要利用海滨胜地全部的基础设施,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及社会环境破坏。因此,需要对生态旅游进行精细化管理,以防止生态损害的发生。

7 结论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9

关键词:海洋 渔业 生态系统 影响

1 前言

通过海洋捕鱼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鱼类食物,在丰富我们餐桌文化的同时,也为我们的身体需要提供了营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捕鱼量随之增加,过度的捕捞造成海洋鱼类急剧减少;海洋环境的污染也造成鱼类生存环境的改变,部分鱼类也出现了种族灭忙。鱼类的灭亡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海洋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全球正有23%的海洋哺乳动物正濒临灭绝,对于一些生长在热带和温带海域的鳍足类种群将会大量减少,但一些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生物。

2 海洋生态的现状

我国海岸线总长18000km,跨越五个气候带,生态系统类型多,近年来,我国海洋鱼类遭到人们过度捕捞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在急剧的减少,加剧和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我国对海洋生态价值认识不充分、生态安全意识淡薄,在海洋开发规划和建设中往往对海洋生态安全考虑不足,使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海洋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摇篮,除了调节着全球的气候和降水,还为地球存蓄了约25%的基因资源和50%的油气资源。广袤的海洋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鱼虾贝等水产品,与陆地张弛互动造就了美丽宜人的滨海景观。然而,海洋又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她的资源和环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中国四大海区来看,建国以来已经丧失了50%以上的滨海湿地,天然岸线减少、海岸侵蚀严重,而这里是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海域。目前主要经济渔获物大幅度减少,赤潮、绿潮和水母灾害不断,近海富营养化严重,海上溢油事故频发,近海亚健康和不健康水域的面积逐年增加。加之中国大量海洋与海岸工程构筑在河口、海湾、滩涂和浅海,多种工程的生态影响相叠加,致使中国海洋生态灾害集中呈现,海洋生态安全前景堪忧。再者,相比陆地生态系统而言,海洋与江河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是长期、甚至永久性的,生态修复十分艰难,太湖、滇池等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进程缓慢便已充分说明这个问题。现在的海洋渔捞渔获物中,大个体鱼、优质鱼少,而低龄鱼、低值鱼却占总渔获物的80%甚至90%以上。可以说,世界海洋渔业生产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

3 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3.1物种品质的退化

持续捕捞压力,导致种群个体变小,通常来说,体长大的个体怀卵量多、卵径大、生殖力高,产出的卵子含有更多的能量物质和生长因子。持续选择捕捞大个体的渔业活动会有利于生长速度慢、性成熟早的基因型群体,使群体的进化发生生殖力降低、生命活力下降、性成熟年龄变小、年龄结构降低等现象,目前我国海域的几种经济鱼类等发生了这种现象,有些种类由于雌雄个体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性状差异(如个体大小)或生态习性(如生殖洄游)差异,一些雌雄同体或存在性别转换的种类,在其生命的某一特定时期往往为某一个特定性别,在另一阶段会改变为另一性别,商业性海洋捕捞往往针对某一特定群体,必然造成群体内性比的变化。对于大西洋月银汉鱼的研究清楚地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生态系统内一个目标物种生物量大为降低后,捕食者必然转而捕食其他营养价值低的种类,在导致其种群数量下降的同时,其体质生物性状往往降低,例如美国东南沿海在鲱鱼被大量捕捞后会影响到一些顶级捕食者鳕鱼、金枪鱼、条纹石鳍等的一些生物学性状。

3.2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共记录到22561种,约占世界海洋生物物种总数的10%,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生物多样性和均一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近20多年来,渤海潮间带生物、底栖贝类、鱼类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海洋鱼类资源衰落,产量下降,渔获物组成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位于海岸带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湿地生态系统本身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境破坏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4 科学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坚持规划用海,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沿海空间布局,明确岸线、滩涂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坚持集约用海,集中适度规模开发,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坚持生态用海,以生态友好、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使用海洋,维护、保持海洋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坚持科学用海,提高对海洋资源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加快海洋监测调查及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坚持依法用海,做到依法审批用海,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违规批海。科学保护与利用岸线资源。组织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整治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继续推进海岸带资源环境保护,带动重点岸段的保护工作。通过实施海岸带沙滩修复、拆除违章建设、建设沿海防护林等措施,保护与恢复海岸带自然景观。加大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力度,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篇10

关键词:生态修复 生态护坡 河道

河道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技术,通过河道水污染控制、水量和水流态的调节,河道河底和岸坡的形态结构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之达到良性的自然生态平衡。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水利工程建设新的理念,如何更好的发挥与造就河道各项功能,使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与其协调发展,在总结的基础上,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着重从生态护坡与水质生态修复两方面阐述河道的生态修复理念和措施。

1生奈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自净效应和景观效应于一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

1.1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原则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因地制宜,强调近自然特征,重建河道坡岸植被缓冲带,其建设原则为:(1)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尽量采用自然材料,减少刚性结构,避免二次环境污染;(3)护坡栽种植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栽种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地域适应性及生态平衡的问题,选择对土壤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易维护管理的品种【1】。

1.2生态护坡类型

生态护坡是既满足河道护坡功能,又有利于恢复河道护坡系统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生态护坡技术可以归纳为3种:

1.2.1全自然护岸

全自然护岸又叫全植被护岸,通常是指在经过平整处理的岸坡上,种植不同品种的护坡植物而形成的护岸,通过植被根系力学效应和水力学效应来固土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绿化坡岸,具有生态和景观的双重功能【2】。可以采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和水生植物全(半) 技术,对河道开展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全自然护岸技术,使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得到增强【3】。全自然护岸中植被防护能力有限,适用于护坡角度较小、河流流速平缓、防洪需求较低的河段。但这类护岸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护岸,对坡岸平衡生态体系影响小,自然融合能力较强,完整地保留了陆地与河流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能力,也为多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栖息地, 施工快速、简便,造价也十分低廉。

1.2.2半自然护岸

半自然护岸是利用一定的工程措施,采用植被与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相结合,使坡面既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又为植被生长提供适宜的基质【4】。结合植被使用的天然材料通常有石块、卵石、木桩等,使用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如安徽某农业观光园区河用草皮、水生植物、木桩营造了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景观,半自然的生态护坡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地方,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半自然护岸修复中,对坡面做削坡和压实处理之后抛石,抛石护岸是既省资金又施工方便的一种施工工艺。在半自然护岸中,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框架和加固作用,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得到了提高,随后通过植被根系的加筋纠结作用,以及植被茎叶的缓冲吸能作用,使坡岸能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坡岸的冲刷作用。

1.2.3多自然护岸

多自然护岸是利用工程措施,较大规模地使用混凝土、高分子材料及药剂等人工材料与植物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较大抗侵蚀能力的护岸结构【5】。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多自然护岸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结构类型。常用的有生态石笼和生态袋。生态石笼用网塑结构框将石块固定在河岸上,是集石笼结构的稳定性,卵石等填料的净水性、水生植物的保护性和净水性为一体的新型护岸结构,该新型护岸结构兼有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亲水功能;生态袋是用高分子聚丙烯及其它材料制成,耐腐蚀性强,抗UV,不降解,对植物友善。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既能防止填充物(土壤和营养成分混合物) 流失,又能实现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并且随着根系的生长,边坡稳定性加强,维护费用降低。多自然护岸对生态干扰较大,施工较为复杂,造价也相对较高,但护岸作用明显而牢固,也有相应的生态功能。多用于对护岸抗冲击能力要求较高,或坡岸陡峭不适合修建以上两种类型护岸的河道岸坡。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

水质修复主要从生态一生物修复技术考虑。

2.1生态调水

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 的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的清洁水源冲刷稀释污染水域,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河道整治在治本的同时,治标的措施也各种开展,通过内河水闸积极引清调水,改善水质。

2.2曝气复氧

曝气复氧是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修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从而改善受污染水体的水质,进而修复水体的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治理和曝气复氧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水质明显改善。具体方法为:一是采用“生态坝”的方法,对污水进行阻截过滤,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二是在河中安上了曝气增氧的装置,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可以抑制藻类繁殖;三是在水边、水面和水下种植“三水植物”,发挥这些植物天然的自净能力,并放养了螺蛳、鱼虾蚌等生物,优化水体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3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水域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而解决内源释放而造成的二次污染。这种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应用已较多。生态疏浚仍处于研究和开发当中,但已经有一些生态疏浚的方法和技术被投入使用。这种疏浚技术充分遵循了自然界的自身规律,通过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新的技术路线,是人们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达到治污目的的一种尝试。

2.4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 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或氧化降解,从而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的受控制或自发的过程。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投加菌种、投加营养物、提高生物可利用性、人工投放动物或植入植物等修复方法。还包括生物操纵技术、人工生物膜技术、湿地净化技术等。

3结语

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和新需要,既要满足行洪防洪的基本需要,又要尽可能地从生态的、可持续的角度来看待河道的修复。河流生态修复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修复方案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今后对河道的开发和治理一定要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坚决避免先破坏后修复的不合理模式。要用生态的手段来解决生态的问题,使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理念在河道建设中得到落实和体现。

参考文献

[1]顾秋平,徐乃文,徐国强.生态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水务,2008,(3).

[2]孙字.河道植物护岸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1).

[3]赵广琦,奉树成,邵飞,毕华松.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园林科技,2008,(4):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