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主持稿十篇

时间:2023-03-22 07:02:39

综艺节目主持稿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1

迎“八一”暨庆祝建军79周年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2006年庆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

八一建军节壮哉,军人的回答演讲稿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三

在庆“八一”建军节拥军座谈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领导讲话稿范文

领导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庆祝八一建军节领导讲话通用稿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晚会主持辞、活动方案

八一讲话

在庆祝“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警民座谈会上的讲话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八一演讲稿

八一建军节座谈会讲话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范文精选

在庆祝“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欢庆“八一”建军节大型联欢晚会主持词

庆八一建军节领导演讲通用稿

迎“八一”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迎“八一”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2)

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

八一庆祝会上领导讲话稿

庆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9周年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祝“八一”建军节论坛综艺晚会主持词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沐浴春风,体育腾飞》

庆祝八一建军节讲话

八一建军节发扬光大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演讲稿

八一建军节壮哉,军人的回答演讲稿

纪念八一演讲稿-为了忘却的纪念—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9周年

在“八一”建军节议军习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壮哉军人的回答!

县长**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在县庆“八一”建军节暨双拥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迎“八一”xx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祝八一建军节市政“忆戎旅军地情”座谈联欢会主持人用语及全部节目

八一建军节发扬光大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演讲稿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八一”建军节拥军座谈会上的讲话

八一演讲稿-发扬光大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八一”建军节暨庆祝建军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迎“八一”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2)

县长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庆“八一”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议军习武会议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2)

八一建军节期间双拥工作总结

迎“八一”暨庆祝建军78周年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迎“八一”暨庆祝建军节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在“八一”建军节暨庆祝建军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暨庆祝建军78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庆祝“八一”建军节论坛综艺晚会主持词

八一建军节慰问部队时地方企业领导的讲话稿

县长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部队文艺晚会主持串词

八一建军节双拥文艺晚会主持人台词

在“八一”议军习武会议上的讲话

在庆祝“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民政局八一双拥活动总结

八一建军节军民共建联谊会医生代表发言

在庆“八一”建军节拥军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庆祝“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迎“八一”暨庆祝建军78周年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县长在八一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警民座谈会上的讲话

迎八一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某区民政局八一建军节期间双拥工作总结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在“八一”建军节议军习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八一”建军节暨庆祝建军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军人节演讲稿

在县庆“八一”建军节暨双拥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慰问讲话

在“八一”消防官兵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八一建军节战友聚会上的讲话

民政局八一双拥活动总结

八一建军节期间双拥工作总结

在庆八一战友聚会上的讲话

八一双拥活动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材料

八一庆祝会上领导通用讲话稿

迎“八一”xx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迎“八一”xx部队文艺晚会主持词

县长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庆“八一”广场文艺晚会主持词

庆祝“八一”建军节论坛综艺晚会主持词

欢庆“八一”建军节大型联欢晚会主持词

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县长在“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晚会上的讲话

“八一”建军节暨庆祝建军7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2

外观形象

主持人这个职业是要给人看的,是要接受观众评头论足的。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年轻漂亮”已不再是观众评价主持人形象的唯一标准。有特点有个性有魅力的主持人似乎更具吸引力,一个明智、真诚、自然,既有活力又有人情味的个性形象似乎更受欢迎。

比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谈不上“英俊”,却被誉为“最有观众缘的主持人”。观众喜欢的恰恰是他平凡的外表、毫无装饰的举止和机智幽默的性格。还有毕福剑、阿丘等主持人都不是以外表靓丽而赢得观众的喜爱。

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在整体造型上本身就是一个看点。观众可以通过节目了解流行趋势,有些观众还会模仿主持人穿着打扮,这就是综艺节目能引领时尚潮流的原因之一,也是吸引一部分观众群的原因。

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化妆上可以适当夸张一些。在眼影的色彩运用上可以大胆地选用一些比较亮的色彩,如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在发型和服装上也可以多一些变化。

但是综艺节目的主持人在造型上也不能过于夸张和媚俗,这还是有一个度要掌握的。毕竟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观众的欣赏层面和年龄段都不同,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接受和欣赏程度。他的外观形象应该定位在生活与舞台之间――既要有生活中的轻松愉悦,又要有一定的舞台效果和风范。

气质特点

在一般电视栏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气质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其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主持人的气质,源于主持人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气质特点贯穿和融注于节目之中,使节目感染上主持人气质的特点,这样就会使节目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主持人的气质,有时又具有交叉和互融的特点,即一个人可以兼具两种或更多的气质特点,这当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风格。主持人的气质,一方面是个人既有的性格决定的,同时也与个人后天的学养和知识结构有关。知识结构比较全面、学养比较丰厚的主持人,能够在主持过程中将自身的知识特点融注在主持过程中,使节目自然地具有了较浓郁的个性特色,从而引起公众的关注。

表情语言

适当地借助于表情动作也是主持人的一大法宝。专家指出,非语言符号在人与人面对面交谈中可以传达40%到50%的信息。因此,作为主持人,要锻炼自己“喜形于色、怒形于色”的本领。有时,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倾听的姿势,一个拍手的动作,都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言风格

正是因为综艺节目及主持特点决定了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独特语言功能特色,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主要运用有声语言符号及非语言符号,穿针引线,营造氛围,调动情绪,控制节奏,驾驭进程,揭示主题。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功能的核心是控制能力,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功能特色要保持亲切自然、坦率真诚、个性鲜明、注重交流。

主持人语言所追求的是亲切、自然、口语化。口语化追求的是语言的通俗化,是亲切而不媚俗、自然而不随意。主持人语言的口语是对人们日常口头语言经过筛选、加工、提炼后的再制品。主持人对民间口头语言的选择使用,是一个净化、纯化的过程,即舍弃其中不规范、不纯洁的语言现象,努力使之更准确、顺畅、健康,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资深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沈力曾说过:“主持人与观众之间既然是朋友关系,朋友之间谈话总不能拿着稿子。稿子虽薄,但它却会在观众和主持人之间筑起一面墙。”写在稿子上的东西往往会失去生活中的鲜活,而节目主持人要想达到朋友间娓娓而谈的播出效果,也就不能再“照本宣科”了。

显著的对象感。所有的主持人讲述比播音员的播音更令观众有一种“对我说”的强烈参与感。在节目中,观众会明显地感到主持人使用“我”、“您”、“观众朋友”等词语的频率很高,不断地提请、呼唤,仿佛要把观众“拉进”节目,与主持人一起对话交流,这就是对象感。对象感是主持人工作时需要的一种重要心态。对象感越强,越能形成接近于现实生活的交谈效果。

浓郁的交流味。主持人竭力要达到的是屏上屏下的双向交流,而决不仅仅是“我说你听”的低级传播效果,所以每一个节目主持人都会努力调动自己和观众,以期形成最接近于生活的那种“面对面”交流。因而,节目主持人大多采用谈话的方式来主持节目,并且语言方式也更为灵活多变,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多方设计,精心铺垫。

鲜明的个性风格。主持人是以个人身份出面主持节目的,其语言往往也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香港凤凰卫视的曹景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陈铎、宋世雄等著名节目主持人,观众只闻其声便知其名。不仅仅在声音特征上一听即可分辨,其各自的语言表述也是各有特点的。他们的语言犹如一面旗帜,不仅仅体现着与观众的交流,并且体现着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能够说出的话未必另一个人也能说得出,这就形成了语言表述的多种风格。或柔声细语,或粗声大气,或简洁明快,或雄辩滔滔,或直言快语,或幽默风趣……每种风格都代表着一种个性,这种个性特征正是区别于他人的根本标志。

总之,对于综艺节目,观众对主持人语言有较高的期望值,语言内容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准确、鲜明、生动且不失幽默;声音形式富于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又充满激情的变化。作为主持人应该了解综艺节目的要求,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勤学苦练,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有望在主持中达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境界,在综艺节目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3

一、活动宗旨

借本次活动,使学生会展现各部风采,增进本部凝聚力,同时促进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更是为90后新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展示你的演讲口才;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抒发你的情怀,述说你的心情;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挥洒你的青春,释放你的光芒;带上你的自信、热情,走上这个舞台,收获属于你的掌声与喝彩。

二、活动主题

我是90后

三、活动时间

初赛时间:20xx年11月17日

复赛时间:20xx年11月24日

四、活动地点

初赛地点:图书馆703、704教室

复赛地点:图书馆703教室

五、参赛对象

建工系全体大一新生

六、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建工系秘书处

协办单位:建工系学生会各部

七、出席人员

建工系老师,学生会干部,表演嘉宾及相关工作人员

八、主持人

待定

九、活动准备

1、比赛、地点及报名方式

:20xx年11月04日

报名地点:建工系学生分会

报名方式:1、以部为单位,由各部推选统计名单交于秘书处,每部至多三人。

2、以班为单位,由各班负责人统计名单交于秘书处,每班至多二人。

2、抽签时间、地点及方式

时间:20xx年11月05日下午7:00——7:30

地点:建工系学生分会

方式:初赛是分为两个赛场,首先抽取组别表演环节签位,其次每个选手抽取各自背稿演讲顺序

3、部门安排

秘书处:负责赛前准备,算分,接待评委,后勤等工作

学习部:负责演讲赛主持人串词及复赛电影片段,台词

宣传部:负责比赛地点板报的布置及参赛选手号码牌的制作

文艺部:负责终场休息的节目表演

体育部,公寓部:负责初赛的场地布置(体育703、公寓704)

实践部,团组织部:负责复赛的场地布置

纪检部:负责赛场内外的秩序维持

编辑部:负责本次比赛的照相

4、评委

初赛

703教室评委:主席,纪检部代表,实践部代表,宣传部代表,体育部代表,文艺部代表

704教师评委:团副,公寓部代表,团组织部代表,秘书处代表,学习部代表,编辑部代表

复赛评委:主席团成员及各部代表

5、活动总负责

703教室:郭景霞

704教室:梁一甲

十、活动流程

初赛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评委及嘉宾,比赛开始

2、选手按赛前抽签顺序先进行自我背稿演讲

3、各组人员按抽签顺序进行第二环节的表演

4、比赛结束后,文艺部选送表演节目

5、老师及学生会干部进行点评,主持人结束串词及公布复试名单

复赛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评委及嘉宾,比赛开始

2、选手按赛前抽签顺序先进行自我背稿演讲

3、各组按抽签顺序进行第二环节的即兴表演(电影配音,可无播放画面,考察语言能力)

4、有才艺者可附加表演

5、老师及学生会干部进行点评,主持人结束串词及公布本次复赛成绩

6、颁发奖状及合影留念

十一、参赛须知

1、稿件内容紧扣主题,富有时代感

2、稿件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表演形式多样,新颖,独特

4、参赛选手应穿着正式,仪表端庄

5、参赛选手需在比赛前半小时到场

6、参赛中途不得擅自离场

十二、注意事项

1、抽签当天不到者视为弃权

2、比赛当天迟到者、不到者视为弃权

3、比赛中如突发意外事件,请及时与本赛场负责人联系

4、比赛中,参赛选手需保持安静,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附评分细则

初赛

第一环节:背稿演讲(每人3分钟)

1、脱稿演讲,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普通话标准(5分)

2、内容积极向上,条理分明,紧扣主题,真情实感(2分)

3、形式新颖,激情昂扬,富有创意(2分)

4、衣着整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1分)

5、超时半分钟或半分钟以内扣(0.5分)

第二环节:部内表演(每组8分钟)

1、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紧扣主题(3分)

2、表演到位,表达流畅,真情实感(3分)

3、配合默契,节目完整(3分)

4、观众反映及评委综合印象(1分)

5、超时半分钟或半分钟以内扣(0.5分)

复赛

复赛第一环节背稿演讲同初赛第一环节评分细则一致(每人3分钟)

第二环节:电影配音(主要考察语言,可不放画面,每组3分钟)

1、与原音基本保持一致,语速恰当,表达准确(3分)

2、表情丰富,口齿清晰,收放自如,真情实感(3分)

3、突出人物性格,拿捏到位(3分)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4

关键词:播音 主持 素养 修养

一个地方的播音员、主持人是这个地方媒体的代言人,他们的一言一行所代表的正是这个栏目、这个频道,甚至代表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形象。所以说,播音员、主持人是整个社会的公众人物,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较为出色的综合素质。

首先,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总能表现在他的行动上。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平常的工作中,时不时地会表现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架势,对听众或观众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斥责嫌弃,常有不礼貌、不友好的言辞冒出来;有的不注意自己的影响,信口开河;他们还有的对受众则是亲昵的逢迎、扭捏作态。这些表现都严重违背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道德。究其原因,是他们混淆了或者分不清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错误把政府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媒体形象的影响、集体的智慧与努力统统归功于了个人,或借助岗位的特殊,使用大众传媒这一公共资源,滥用职业形象。播音员、主持人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当你进入直播或录制现场,面对受众,就要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自身来说,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对我们党的领导,对党的方针政策,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坚定的信念,充满信心。自己有崇高的信念,才能够影响广大受众。同时,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为人,如何处事,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良好的修养。做人要正,做文要正,做事也要正,这样才能在公众中有良好的形象。

其次,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也是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些播音员、主持人认为播音主持工作不同于记者、编辑,他们要写稿,而播音员、主持人只要相貌端庄,声音条件好,即使文化功底与文学修养差些,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主持任务。产生这种错误的看法缘于对播音工作的实质了解不够深入。广播电视是一个让人给予付出,尤以脑力付出为突出的综合艺术载体,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时时会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事实上,文化功底的深浅,是决定播音员、主持人能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关键。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收听收视昨日新闻,渴望在第一时间内快捷地得到信息。如此,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发新闻工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从另一个方面讲,播音员在播音工作中要体现出“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的新闻播音特点,并做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步振动”,同样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的支持。由此,才能在短暂的备稿时间里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稿的精神实质,很快洞察记者编辑编发稿件的意图,消化愈快,恰当准确地播音表述也才有了先决条件。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的提高与获得,在于平时不断地汲取知识与养成。

再次,播音员、主持人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提高政治敏锐力和洞察力,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就要时刻想到,我是媒体的体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节目的策划、构思、编排及话筒前的一言一行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大局出发。另外,还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精神,要贴近生活,贴近听众,要有受众意识,一定要清楚你的目标听众是谁,他是在什么状态下听你讲话,以此来确定你需要对播音主持状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说话没有明确的对象感,或者说出很多破坏收听收看状态感觉的话语来,破坏了与听众(观众)的关系,就是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表现。

最后,播音员、主持人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工作中,由于播音主持的节目风格多样,资讯题材丰富多彩,因此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知识要丰富,才能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的任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播音员、主持人知识贫乏,在节目过程中,笑话百出,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和播音质量。著名播音艺术家关山提倡播音员都做“杂家”。他认为,播音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多方面的学问。由于播音稿件体裁多样,内容广泛,情感丰富,播音员应该是“万事通”。关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要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广泛地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语言、文化知识及真善美等各方面的营养,还要自觉培养音乐、美术、书画等广泛的兴趣爱好。长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感染,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成为一个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必备的素质。

高质量的节目和优秀的主持相结合,给受众传达的就一种审美意象,通过画面、声音的传播把节目的内涵和主持人的情感一同传达给受众,让受众在观看和聆听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通过审美意想架起与受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桥通了,受众才能了解你、喜欢你,拥有完美的意象。当然,播音主持的个人风格,是在长年累月主持节目中积累和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过硬的业务技能、成熟的工作心态,善于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优势,并运用到节目主持之中,才能逐渐在节目中锤炼和升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广大受众熟悉和喜爱。

参考文献:

[1] 许佳怡 试述播音主持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人格魅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3)

[2] 杨 勇 播音主持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 党史博采(理论), 2011,(02)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5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 ,.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 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 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 )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6

关键词:综合培养;介素养;考核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上个十年开设以来,经历了大繁荣时期,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及创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拥有娴熟的技能制作一个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鉴赏国内电视平台播出的各类节目,运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评价相应节目。在本学科培养学生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提高,由于广播电视媒介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国家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所以要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在从业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舆论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涵养了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各个方面,其学习面广,知识涉猎全面。这也就无形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使其在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相关电视节目编播、且能从事艺术摄影、音响设计、撰稿与编剧制作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论加技能的综合培养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编专业培养学生,基本分两个方向,一个注重理论的培养,一个是注重实践的培养。理论培养以基本的学科理论为主,所学知识也多是本行业陈旧的知识,更新很慢。要提高这一点,主要在于老师,要求每个老师要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学科知识更新能力。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也是真正意义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只有相关学科的老师及时把握本行业的动态和行业更新才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实和新兴。

实践的培养,一般本科院校都以摄像教学为主,在理论课结束后,给学生配备摄像机,让学生分组去拍摄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这一类型的拍摄及创作也完全由学生掌控整个过程,老师基本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关于实践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过程之后,由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稿本创作,有了一个完整的稿本创作,明确的主题,再进行拍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去平时课时的拍摄,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拍摄活动,比如利用休息日去拍摄风景,或者自己可以创作一些生活体裁的剧本,再请老师加以修改然后拍摄,在多练多拍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基于理论的实践更有利于本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由本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本专业学习内容全面,涵盖了电视编辑和文艺编导以及新闻编导等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网络艺术。基于网络的特性,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并学习网络媒体的艺术学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全面的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传统的电视行业迎来了艰难的生存环境,这也就要求相关专业院校必须培养出能适应新环境,拥有全面能力的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第一,要求每个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并能深入了解行业需求。第二,要求每个学生时时关注本行业的新情况,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且能积极的收集本行业的发展信息。第三,网络媒体手机终端已经将传统的电视媒体市场蚕食大半,这也要求学生除了了解传统媒体的需求,更要关注新媒体的需求。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保持积极的跟进态势,且要有缜密的思辨能力,并对新媒体传播内容能加以区分,清晰的辨别信息的可信度及真实度,养成全面的思考习惯和辨析能力,以备将来就业时能适时的应对新媒体及广播电视行业的各种变化。

三、考核体系的全面化

广播电视编专业就业面广,面向的具体工作有记者、节目策划、节目编导、摄像和编辑、还有后期制作剪辑等。且可以在电视台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同时也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由于其宽广的就业面,也就要求了学生培养全面化。编导工作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例如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除了摄像和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作为编导,他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尤其是国内实行了编导核心制后,这一工作的岗位更是举足轻重。

要培养全面的编导人才,就要有全面的考核体系。现下高校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末的试卷考试为主,没有相应的节目制作体系考核,学生的学习就以单一理论为主,而轻实践。鉴于此,应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之中加上相应的实践考核。如提交学期末的视频作业的同时配以前期的拍摄策划书,稿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写作的底稿,及后期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另外,在本专业学生毕业时,也应以毕业论文加毕业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是否有毕业后迅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考核,相信学生能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总结

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从业环境和新的媒体环境,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全面发展的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广播电视发展中能真正担负起媒体的喉舌功能,让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良好的传承下去。(作者单位: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

参考文献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7

关键词:播音主持;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141-02

在大众传播文化这个背景下,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或者说是接受的文化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产生的差异,其实对“美”的热爱和向往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热忱,一样的去追逐。而此时,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广播电影事业的繁荣,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播音主持这个兴起的职业,而在这个行业中也会同时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才的各方面素质、文化,审美等要提出了比较高的标准,此时就会衍生出一种对“美”的发现和深度认识,因为它是从事这个职业中人们的一种思维的透发,也是一种播音员对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新的领悟,更是在语言的输出时的一种提高和人文美,所以这种汇聚在播音主持中的美学品质会让从业人员的各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空间,一起为艺术的魅力添增光彩和神韵,所以这里谈到的“美”不是为了美而美,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空泛的美,表层的美,而是一种构筑从业人员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在美学品质。

一、播音主持的美学表现

1.作品的本质美。播音主持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具有进步性和时代性。播音主持的作品在社会中产生,是一种现实感较强的文学作品,有着文学作品的美感。只有内容可信度高、传达的主题活泼阳光鲜明、具有当代鲜明特点,反应时代感的才会有美学的价值魅力。反之,用再怎么动听的声音去表达内容或不真实、或不健康的、歪曲社会事实的作品,是没有美感可言的。首届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一等奖的作品《在大海中永生》,不仅参赛者的播音主持艺术水平高,播音主持的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更是达到完美统一。播音主持作品的本质美源于作品的内容,用积极的思想和正确的观点反映现实的作品才是具有美感的现实基础和前提。

2.形式的表达美。播音主持作品的“美”是要通过播音主持人员的声像艺术形式来表达的,这既要求播音主持在节目形式上要达到所需表达的审美要求,同样在表达上也要主持人或播音员的感情投入,在表达上赋予美感。电视或电台节目等是播音主持作品的一种形式符号,播音作品的美感通常都会把从业人员或播音员的声音,运用规范的普通话完整的表达出来,并且进一步完善播音稿件,当然,不同符号的合理搭配才是形式美的完整状态。形式是作品的表达媒介,而播音主持作品的表达美就要体现在播音员或主持人对作品的驾驭能力和情感的表达上。播音主持人员在本质上说也是作品的创作者,是有声作品创作必不可少的成员,作品中的发音、情感等都要通过他们表达,需要他们准确地把审美体验和表情达意通过声音传播出去。像著名播音主持人罗京,他的声音能够体现出的持重、稳健、温厚、儒雅、大气、真挚的风格,是播音领域一种不可忽略的美。

3.传播的价值美。播音主持在电视或电台中是有巨大的受众人群,衡量播音主持“美”或者“不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受众人群的接受程度的。播音的最终目的也是向社会传播、被社会认可、体现宣传价值的,也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传播。播音主持是对社会真善美的宣扬,能够给受众者带来愉悦和美感,同时也是对社会假恶丑的痛斥和揭露,让人们在社会中抵制不良的风气和恶习,自主传播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播音主持价值美的体现。

二、播音主持的美学价值

1.对个人而言,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美能给人带来愉悦、使人乐于接受,叙述的一切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美,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艺术家通常拥有超乎常人的丰富想象力,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想象通常伴随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播音员的素质体现在新闻题材内容伴随一定的任务,丰富的想象力,用经验来补充生活,一个节目的想象和标志,达到节目的想要的效果,播音员的节目组达到的效果,节目的经验和稿件的补充语言的内容范围,进而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要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来补充稿件的语言内容,进而帮助想象和联想。而今,在整个节目组的运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人格修养和美的素养都能在整个节目组中得到体现和深化,因为播音员本身就是一个节目的象征,代表着某种特殊意义,具备美学素养的播音员主持人更能凸显节目的魅力,更能吸引大众,抓住观众眼球,吸引力也会得到充分的空间来释放。

2.对社会而言,和谐社会建设,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大众媒体中,广播电视在其中显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如传播快、覆盖广、时效强、收听看群众多,广播电视语言工作者或者说是传播人才他们身上担负的是新闻工作者和艺术从业者的两种身份,展现了对美学的极大追逐。它是传播的终端,具有指向性和听觉性的两种传播方式,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很重要,播音主持人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播音员主持人职业为大众带来的资讯,给大众提供了生活中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欢乐,活跃了大众的视野,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大众的身心有了不可阻挡的美学魅力,大众会把美好的希望与播音员主持人的传播资讯进行融合,进而也会对他们的价值观,文化审美,品味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播音员主持人它面对的传播群体不仅是整个社会,还有更多的群体,它本身所体现的素质是代表着一种国家精神,内在是一种文化间的碰撞,外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既然播音员主持人是,对社会具有传播,引导和表率的作用。所以在现代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中,越发对播音主持人的内在美有了要求,除了它本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外,对传播资讯的理解力、分析力、评论力、应对突况的反应力也有了进一步严格要求,并且随着大众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能力,技术能力中,内在人文修养会逐渐排在首要的位置,美学品质的完善成为了优秀主持人最应具备的内在品质。

在如今传媒机械复制的时期,播音员主持人应表现出自身的魅力,播音主持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也是无止境的。对文明和艺术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的广播从业人员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其最高的目标都是向作为一位有个人魅力的从业者的标准努力的,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有意识的培养美学价值,提高自身对美的教育,树立对美学素养的深化,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独立自主,独立创作的艺术创作道路,为播音艺术事业的进步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三、播音主持“美”的培育

1.源于生活,要在社会生活发现美,立足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精神。美,源于生活,要在社会生活发现美,本着着眼于现实,播音稿件的美学价值其实是要由大众来进行评判的,播音员的播出作品在播出后会应该给大众群体带来欢愉,带来美感,因为受众在属于社会群体,恰恰播音员的传播过程都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并且达到融合,所以我们在分析我们的播音作品好坏的标准就是在从业人员在播音创作活动中的选材,思想,以及从业人员的自己语言表述是否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了。这样,播音作品整体创作的艺术美感就会与社会生活的美感融为一体,并且反应某种精神。

2.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艺术修养。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就要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人,自然会具备强烈的吸引力,播音员主持人的话语在这样的衬托下也将会更有感染力和信服力,所以在这期间,注重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文培养,紧密联系受众群体,积极参与群体活动中来,积极传播,并身体力行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对培养艺术思维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在从业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与艺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因为美学素养与艺术思维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对稿件的深度处理和二度创作,拓展作品本身的思想意境,适宜并且创新,艺术思维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我们所着重培养的美学价值也会随之慢慢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美”的体现。

3.创作者的倾心投入,端正创作态度。作品创作者和播音主持者的心灵共鸣,一方面作品创作者是接触社会的第一媒介,没有深刻体验,艺术作品的呈现将是技巧的堆积,那种不是发自内心感情的作品终究不能达到表意明确的目的,如果一个作品不能打动创作主体本身,何谈打动别人,更何谈感染受众呢?走基层,了解第一手资料,目的就是带动新一代传媒人自觉体验生活,从体验中获取实事,在基层走访中增强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真正明确老百姓需要什么,最关心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态度:一要仔细的审稿,因为它是我们在播音创作中的大前提,对稿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这一步对我们把握稿件的主题有很大的作用;二是要叙述也要适宜。在我们的稿件中,稿件内容的主题传达是最后总目的,而在我们播音创作的过程中理解好,分析好,才会把需要表现的主体思想传播出来让大众去明白你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因为在播音创作中,传播准确的思想远远要比播音员本身优美的声音要来的饱满充实的多,目的性准确的多, 播音员主持人要学会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述形式完成播音作品的表达,使其具有可信度和大众认可度;三是要对受众人群负责,强化责任意识,真诚的面对受众人群,用真挚的情感渲染一种气氛让受众者感到质朴、真实、可靠,从内心认可。

四、结 语

播音主持人才的审美培养是需要作为认真考虑的内容。通过这方面,可以使人才的同类化和市场特色化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缓和,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我国广电传媒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弱势主持人将执著的美学追求体现出来,同时也将应有的美学素质展示出来,那么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中国人民可以在传统文化美中找到精神力量,与时俱进,是播音主持的美学价值不仅仅是一种革新,一种文化特征,更是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一种进步和人类艺术欣赏的阶梯及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咸龙雷.对播音艺术之“美”的点滴认识[J].山东视听,2003(5).

[2]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 王津.论主持人的亲和力[J].青年记者,2008(24).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8

关键词:电视台 区县电视台 专业素质 培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02-02

电视行业的采编及播放技术发展迅猛。 但是, 如果电视行业只是单纯地采取技术革新, 而不重视思维模式的改革, 那么其发展一定会受到新兴媒体的阻碍。 因此, 在现在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 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从而促进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区县电视台新闻记者素质的提高

概括的说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等总体特点,但区县类地方性新闻还存在着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强。一直以来“地域性”这个特点对于区县台的新闻栏目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影响导致新闻资源的有限,即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专题的同类化、重复性。但另一方面地域性也使得新闻具有亲近性、内容鲜活、群众关注度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地域性特征使区县当地的专题类新闻、纪录片等十分有特色,常常能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看来区县新闻的地域性特征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关注的是如何发挥区县电视台的地域优势、专题特色,来实现地方新闻的强势效应。所以不但要求区县台的新闻记者具有新闻工作者普遍的素质,而且还应该具备:

1.“以小见大”的政治敏感度

就以区县新闻中比较有代表的一类,民生新闻说起。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为其关注焦点的新闻。这种新闻的落脚点多是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社会性题材,但记者要注意的是,对于此类新闻,要能在琐碎的小事中反映出国家大计。

不能因为顾及收视率而一味迎合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将新闻安排成一场喧哗的“闹剧”,仅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不能起到新闻的真正功用。真正好的新闻除了传播消息,还要能反映出社会上真实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否则就会流于浅薄,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障碍。

所以就要求区县台的记者要了解国家和本地区颁布的或即将颁布的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政策法规,要能从人民琐碎的小事中反映出政治问题,如:本地药品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是否是政策执行没有到位?

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什么政策实行的结果等。这些类似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深入地挖掘新闻本质,反映出那些在和谐社会构成中的“不和谐”因素,积极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呼吁。有了这样的政治敏感度,写出的新闻才是有深度的,才不会成为市井杂谈,才能得到观众的肯定,新闻栏目的影响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彰显出来了。

2.以民为本的媒体人良心

那么什么是一个媒体人的良心呢?其实就是以民为本的信念和为民服务的态度。作为一名区县台的记者更要具备这样的良心,不能沦为部分官员进行政绩鼓吹、部分企业老总进行形象宣传的工具,更不能成为少数政治、经济势力的代言人,为他们隐藏不法的真相使老百姓利益受损,不能任由一些势力危害群众坐视不管。

要知道新闻人做新闻是给谁看的,就是说要明白新闻的受众是谁,不是官员和企业老总,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如果说新闻不能反映真相、不能为他们服务,媒体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收视率,还会丧失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失去尊重。区县记者要保持媒体人的良心,要做老百姓的“代言人”,成为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将百姓和政府密切地联系起来,将政府的政策及时传达给百姓,将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声音意见及时传递给政府部门。这样写出的新闻才是人们所乐于看、乐于听的,收视率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3.地域新闻优势的发掘力

对于一些区县地方电视台来说,不仅有自身新闻栏目的稿件需求,还承担着“向上发稿”的任务,即向上级广播电视部门传送重要新闻、优秀稿件的任务。

向上发稿一方面来说是能缓解上级电视台新闻稿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本地选送新闻在上级电台播发对当地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稿件容易被上级部门采纳呢,一类是重大、突发事件、预知事件,另一类是具有地区地域特色的新闻。所以要求区县台记者一方面能迅速地到达新闻现场、迅速采访、迅速成稿和上传,把握新闻的新鲜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本地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形势有全面的了解和准确的分析,将视角定位在本地的特别之处,如:政策法规在本地进行试点取得了成效,本地独特的人文特点、旅游景观等。还要能在上传稿件时多关注本地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稿件一旦能够播发就会达到引起普遍关注的作用,以期得到问题的解决。总之,作为区县电视台的记者除了具备以上的素质之外,还要深入百姓生活、融入区域环境中。不能被动地等待预知新闻的采访和突发新闻的出现,而是要在关系民生的细微之处主动地发掘新闻。

4.精心设计采访问题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的作者杰克・海敦指出:“大约有百分之九十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充分表明了采访提问对于新闻记者而言的重要性。)

在纪实性节目中,需要大量的采访收集素材,而良好的采访收集,对节目内容思想的表达,节目舆论导向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采访前设计问题的原则是多多益善,待正式采访时再灵活调整。当然高水平问题的设计需要编辑记者开放的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散求异的思维方式、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等综合因素作支撑。采访提问应该是开放的,不可把封闭型答案包含在问话,如“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你高兴吗?”之类,使被采访对象只能用“是”或“否”做答。问题设计从形式上应是选择性问句、递进性问句、开放性问句,使被问者有足够的回答空间,从内容上应紧扣节目内容特色,直指主题所在,撞击心灵深处,能满足观众收视需求。另外,问题的设计要有人情味、气氛感,总之,问题设计要求新颖、深入、活泼,有触发点。

首先,新闻内容的丰富性。

作为区县台的编辑在新闻播出之前就要进行新闻板块的设计,我认为在这一点上下功夫对于区县台的新闻收视率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像前些年一些地方台只重经济报道不重民生报道,导致观众得不到有用的信息而收视率下降,这两年打开地方新闻又好像除了民生新闻又没有别的内容了。

这就是编辑对新闻栏目用稿不够灵活造成的,我认为一档成功的区县新闻栏目中除了有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外,还要深入到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要让老百姓知道身边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其次,地域特色的维护。很多区县台的新闻栏目沿用中央电视台的模式,要知道这样做也就丧失了地域性,无法做作出地方特色的,是为了栏目而做新闻,而不是为了观众做新闻,不注重观众的感受的新闻栏目是无法获得成功的。所以区县台的编辑应该在栏目的定位上不跟风、不盲从,保持本地特色和风格。我认为区县新闻的活力可以从互动入手。多安排记者进行与观众互动和调查,就近期本地发生的经济、文化等事件去了解观众的看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给观众一个中央新闻所不能给的全面性的互动平台,这样才能作出有地域特色的新闻栏目。

同时记者要和观众建立稳定的关系,发掘群众的力量进行新闻线索的发掘,建立起无形的信息网络,这样才能得到最及时、最真实、最有地域特色的新闻内容。

从栏目的前期定位到记者传回新闻稿件,甚至新闻播发期间,编辑的工作就一直在进行着,但却往往忽略了对上发稿时应该特别注意的编辑事宜,导致了上传稿件采纳率不高,浪费了新闻资源。

对于上传的稿件,区县编辑有那些要注意的呢?首先,应该做好有声图像的编辑,特别是同期声的处理工作,减少上级电视台编辑的后期制作工序,以便新闻能够快速地播发出去。其次,对于上交的素材不能以本地播发的标准来衡量,要考虑到上传电视台的节目安排等。所以在上传素材时,要多取一些素材以供选择剪辑使用,避免因为素材不够导致新闻稿被弃用,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

3.要注重节目的制作的艺术性

电视作品既有大众传媒传播规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全新的艺术的表现形式。而编辑记者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不同镜头内容的组合排列,最终传达出丰富多彩的意义。这也就要求编辑记者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具备艺术化的思考方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孤立的对节目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更多的从节目的初期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开始,到撰写拍摄提纲、选择符合节目内容与形式要求的现场进行拍摄、后期编辑整理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有一种艺术化的思维贯穿始终。编辑记者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一般处于主创的地位,当编辑记者用一种艺术化的思维对整个节目的制作进行编排指导的时候,那么这个节目最终会产生不同于常态的效果,更易于为观众所接受,更易于让观众产生共鸣和联想,从而将节目的内容和效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这种艺术化的思维指导,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巧之上的。丰厚的知识为创作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视角,娴熟的专业技巧为节目编排提供技术支持。最终通过对节目内容挑选、切除、组合和排列的整治,不仅给人带来视觉、心理上的流畅,更让人从中获得一种积累的效果。这种积累的效果正是艺术性和技巧性的巧妙结合,从而传达出丰富多样的意义。

总之,对于区县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记者、编辑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相互配合。要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意识,有开动头脑敢于创新的勇气,有一颗热爱新闻事业和为百姓服务的心,这样才是区县新闻栏目生机活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如何有效提升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J].中国报业,2013,(22).

[2]高学强.浅谈如何加强区县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的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3]赵涵,李天光.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J].黑河学刊,2006,(4).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形成、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艺术、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等等,一方面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外部条件,一方面也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鲜活丰富的内容。外部条件的变化促进了播音主持艺术自身各要素的不断优化。当然这种优化的实现,最终还要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内部动因起作用。具体讲,科技进步、经济改革落实在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上,导致了传统工具的更新,使传播条件改善、传播媒体增多、传播方式变革,呈现出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媒体管理的产业化、媒体运作的市场化、传输方式的集团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沟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这一切又使得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条件、创作环境、创作工具、创作手段、创作样式、创作观念、创作依据、创作状态等发生着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来源丰富,播出数量较大,传播频率加快,直播节目增多,受众更加主动,交流更加敏捷,节目相对独立,媒体竞争激烈。这一切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模式,都在作用与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二、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

研究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趋向,既要紧紧抓住其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和由此产生出的基本特征,又要全方面、多角度来表明其表现形态。

1、“传与受”始终贯穿播音主持艺术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抓住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就抓住播音主持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传与受”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代社会,它在媒体安家。它用播音主持艺术创造解释自己,但它不会因为媒体的更迭而消亡,也不因为媒体、主持字面名称的消化而消失,今天叫播音员、主持人,明天叫传媒人、传达者,这些称谓都无关紧要。无论是广播、窄播,还是交互式传播,传的主动性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传与受”这一矛盾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

2、“播音员”“主持人”界限缩小,趋于融合。这是因为上边所论述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所致。“播音员”“主持人”的称谓都只是一个过程,其本质和最终结果都是“传播者”、“传播主体”或“创作者”。从未来发展来看,播音员和主持人所从事的创作活动越来越趋于一致。在播音中要编排、要交流、要主持,在主持时要传达、要报告、要播出。事业的发展,由因人设岗、因人论岗变为以岗定人、因事论人。关键不在于你叫播音员还是主持人,关键是看你从事的是否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活动。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一专多能,由单一型变为复合型,“播音员”“主持人”实际的融合会在本世纪变为现实。

3、播音员、主持人部分脱离媒体,出现“制播分离”或部分“制播分离”现象。由于媒体增多、竞争的激烈、产业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也由于传播的集团化、节目中心制,使得一些非新闻类播音员、主持人如娱乐、综艺节目、少儿、专题节目、体育、科技等的主持人首先脱离某个媒体,伴随节目独立走向市场,以便服务于更多的媒体。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政治性决定了在未来的时间里,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仍然会就职于某个媒体。

4、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化程度加强。越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管理的产业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越是运作的市场化,越是要求规范化。规范化,决定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化。规范化程度越高,其职业化要求也就越高。只有职业化的高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中具有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其规范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作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纪律、语言的规范(按照国家等级标准要求上岗,未来人机对话、人机互动、人机并用,信息化社会,科技含量高的广电等传媒会率先使用,到时,语言不规范难以工作),还包括评估体系标准的规范等等。

5、播音员、主持人管理的专业化、制度化程度提高。由于“制播分离”,一些播音员、主持人脱离媒体,走上社会,由于媒体对播音员、主持人要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由于市场机制需要一个相同的管理标准,给人以平等竞争上岗的机会和权力,要求国家主管部门设立或委托专门委员会进行专业宏观管理,制定相关法规法纪,依法管理。其管理不仅仅是“有了任务、有了工作去做”,还应该包括主动的测试、评估、监控、审核等等。管理部门要制定各个等级的上岗标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考核认定专业资格、水平,颁发相应证书,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抽查、考评。

6、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等无论大台、小台,无论多媒、单媒,所有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传播信号上星、入网,都是面向全球播了,如收看省台已不仅仅是某省的观众,信号上星、入网,无论何地,有相应接受器的人都可收到。这就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具有国家意识,都应具备对内对外宣传的素质要求,要求各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达到较高水平。播音员和主持人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一些人也不能再靠着电台、电视台的光环生存了,要凭真本事,要在竞争中站住脚,脱颖而出。

7、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会更高,适应力会更强,种类会更多,个性会更鲜明。这是因为:

(1)

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电子媒介相互融合,使得播音员、主持人不光能出声在电台主持,也能上镜在电视台主持:反之也有可能成立。

(2)

节目分化越来越细,主持种类越来越多。如文艺节目主持,又可细分为综艺类、娱乐类等;少儿节目主持也可有讲述式、游戏式、表演式等多种。细化后岗位多了,可能会出现一人多岗,这更要求主持人的适应能力要强。

(3)

由广播到窄播又到交互式传播,21世纪不光是信息社会,更是美学的世纪,既传播信息也要出精品。所以,要求主持人要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能力,富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8、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属性呈多质性,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的知识构成呈复合型。其创作既有再造性,也有创造性,是再造和创造的统一。从对其符号系统重新构建来看是创造,从对前一次创作过程创造后所形成的创作素材来看是再造。这创造和再造,有时交互进行,有时同时开展。由于其技术含量增多,其知识结构表现为以新闻、语言、艺术、技术为主要版块的集成,是各知识结构群的有机统一。

9、创作主体知识结构加大,技术含量增多,能力增强。创作主体具有多种功能,以播为主,采访编辑兼做;以节目为单元,广播电视兼播,对创作主体能力方面的要求更多。上述各方面情况的发展,条件的变化,使得创作主体要具有政治辨别力、敏锐观察力、现场反应力、转换应变力、快速记忆力、信息采集力、语言表达力、艺术审美力、技术操作力、策划创新力、节目制作力、市场竞争力、媒体适应力、心理承受力、整体驾驭力和综合调节力,这样才能把握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运动。在上述新的变化中,创作主体的创作主导地位没有变,依然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创作主体作为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没有变。创作主体运用规范化语言及副语言进行传播的手段没有变。尽管有数字机器参与,那只不过是语言的帮手、辅助而已,不能代替创作主体自身语言的表达。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没有变,播音主持的创造性在新的条件、新的形势下将更充分地显示和发挥出来。

10、播音主持创作依据节目稿件、音乐、画面、音响等要素,都在发生着不同层次的变化。节目的中心地位日益显现,人们的节目意识日益增强。部分节目脱离媒体而走向传媒市场;稿件形式的多样化,稿件体现形式的立体化,稿件有形和无形的弹性化;音乐、音响的电脑化、仿真化;画面图像的多维化、立体化等等,但是各种创作素材的创作依据地位没有变。

11、受众在新的时期,素质日益提高,审美能力日益增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网络等由广播到窄播到交互式传播方式的形式,使其分类更细,其接收和反馈更为便利,越来越呈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但是受众的接收规律没有变,依然是物理—生理—心理的运动过程。民族审美心理没有变,受众者的地位也不因其主动性增强而改变。

三、如何面对未来

在21世纪的初期,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播音的样态特征,如前面所概括的:“变与不变的统一”。那些“变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新的领域;那些“不变的因素”,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这些经验的新的挑战。可见,面向未来,迎面而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在不断地解决新的课题中发展和前进。

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实践中,创作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里提出挑战主要是针对创作主体而言。迎接挑战,就是要求创作主体能够做到适应、优化和统一,即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优化内部要素的构成,使“变”与“不变”的因素在播音创作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在新的天地里获得更大的发展。

在时代的科技、经济、政治、文化促进传媒的发展和变革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现代知识结构,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工具的能力,提高语言功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因为越是与机器结合,越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提高运用变化了的创作素材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为受众服务意识,满足受众更

高的信息需求和审美追求。科技的发展、传媒的进步,已经把广播和电视、中央台和地方台的播音员都推到了一个平台上,形成了平等竞争的状态,这对广大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大批真具水平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必将应运而生。他们以节目为单元,以播音为主业,做到既能播音又能主持,既能干广播播音又能干电视播音,既能采访又能编辑,既能创意策划又能制作节目,成为高素质的播音主持艺术工作的创造者。

在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研究方面,要坚持正确导向,拓宽研究领域,紧密结合实践,服务传媒一线,总结历史经验,关注国际传媒,仅仅抓住规律,加强预测研究,组建研究梯队,活跃学术空气,开辟传媒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方面,要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根据传媒一线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更新人才培养方法,注重学员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做到发挥特色与拓宽口径、强化基础的有机统一,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播音主持合格人才。

在未来发展的世界中,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受众始终需求有声语言的传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并不断以新的更加多样的形态呈现出来。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创作要素的优化、“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必将使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进入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未来播音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6,6

[2]苏晓琼,播音艺术与主持艺术札谈[J]现代传播,1999,4

[3]苏晓琼,播音、主持艺术之我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

[4]孔宪毅,自然辩证法的根本出路在于原始性创新[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0(3)

综艺节目主持稿篇10

一、广播文艺播音存在的问题

在地市台播音队伍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播音员、主持人既播新闻又做专题,还要担纲娱乐节目。所以在播文艺节目时,很难转换角色,找准定位,满足不了听众的审美需求,具体的表现有:

1、播音与实际内容脱节,思想、情感不能融入,言之无形,言之无情,言之无物,言之无意。

2、找不到文艺的感觉,把握不准基调,奔放的语气,跌宕的节奏,富于变化的语言表达不出来。

3、缺少对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找不到作品的情点、深点、亮点,声之无色,情之无茂。

4、停连不当,表达方式想当然。播出来的文艺稿件不伦不类,缺少美感。

5、播音把握不住分寸,不是感情太弱,就是发挥过头,语言变味,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没有起到二度创作的作用,反而背离了专业轨道。

二、文艺播音创作应该掌握的几个方面

鉴于新闻与文艺在内容、原则、作用、风格及手法上有着很多区别,所以文艺节目的播音,尽可能地按照文艺的规律和特点去把握。

掌握文艺播音作品的文体特点。

在广播文艺播音的作品中,常见的形式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童话、广播剧、串联词、解说词(文学、戏曲、音乐、曲艺),专题、评介稿等。各种文学体裁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效能,因而在演播时必须将他们区别开来。

叙事类将通过事件的描述来刻画人物性格,抒情类则通过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来反映现实。壮烈的历史场面、狂风暴雨式的矛盾斗争,需要有容量大、篇幅长、表现力强的文学体裁来反映,而生活里的小浪花、小涟漪,则要求以灵活轻巧的文学体裁来表现。这犹如十八般武器,各有各的特点、作用,相互不能代替。根据不同的文体。播音中的语言处理、演播方法及技巧自然会有所不同。

广播文艺节目播音的表现特点。

广播文艺节目的播音是利用艺术语言及各种手段,将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艺术地体现或再现出来。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形象感强,富有夸张能力,在对节目进行演播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形,言之有情,言之有意;二是情感性强,通过情感的燃烧,引起表达作者创作宣泄的冲动与激动;三是更具生动性,在演播中音势速度大,节奏多变,在与内容相适应的语言造型中要形神兼备。

准确掌握文艺播音作品的风格。

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被称为播音风格,作者在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也是风格。风格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但它是在长期艰苦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张爱玲的小说是一幅幅苍凉没落的风俗画,是一幅幅人欲横流的百丑图;鲁迅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另外还带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和乡土气息。这些都是风格的体现。

准确把握文艺播音作品的基调。

首先要认清基调的整体性,基调是作品的整体情调,是作品具体思想感情的表露。如获漯河市播音评比一等奖的散文作品《南方水印象》,它的整体基调优美、平缓、如诗如画。播音风格自然把握在浅唱、低吟、抒情咏月。找准了基调,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南方水的奇特、灵性、气韵及它的透明轻巧。综艺专题《的诗意长征》,它的基调沉雄豪迈,气势磅礴。庄重、大气的播音风格才能表现出超凡的脱俗气度及“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音乐节目《沙澧河畔的“百灵鸟”》的基调则健康活泼、欢快向上。只有找准基点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真实感情。

其次,还要注意基调的变化性,基调应该贯穿始终,但不是意味着全篇作品用一成不变的腔调来读,不同内容、不同人物、不同心情都有不同的语气表达。荣获文艺专家评比一等奖的作品综艺专题《的诗意长征》是以的长征诗词为引线,伟大的红军诗人在飞奔的马背上,吟咏着精美的诗篇,演绎着长征精神。节,目由诗词朗诵、歌曲串联、叙述、评介多种表现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在演播时,每部分感情表达都要各有偏重,要区别对待,灵活变化。既要有热情高昂,气势豪迈的统一基调,又要在生动丰富的语言中表达出内在的和谐色彩。

准确把握播音创作的理念。

文艺作品播音,不仅是念别人的稿子,它还是一次再创造的创作活动。理应有自己的创作理念。理念决定作品的主题思想,理念是作品运用素材的根据,理念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形态和风格。理念是作品的灵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人生的理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播音创作的理念反映出作者对作品真善美的追求。因此播音创作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