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考核标准十篇

时间:2024-01-02 17:44:07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1

[关键词]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国际认证;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07-02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正倒逼国家医疗体系进入广度及深度均前所未有的改革调整浪潮,而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因医患矛盾导致的各类恶性案件,无疑是对这一历史背景令人触目惊心的注脚。作为一名医院行政后勤系统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的工作质量和相应的绩效管理理念、考核指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的服务品质。但是,目前我国医卫行业并没有针对行政后勤服务品质的权威性评测标准或评估机制,医院对行政后勤系统与临床医、护系统的管理基本上依然沿袭传统的“职能―业务”双线管理模式,反映到绩效考核上,就出现了评估结果“职能部门凭印象,业务部门拼业绩”的误区,撕裂了行政后勤与医护部门共同服务于患者这一共性管理目标的有机关联性。在笔者看来,将“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品质”作为医院绩效考核总目标,在现阶段倡导引入或部分借鉴JCI、KTQ、CARF等具广泛公信力的国际医疗服务品质认证体系的管理原则及方法来优化调整考核指标,引导医疗服务机构纠正管理误区,端正服务态度,进而促成我国医疗服务品质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变革过程,不失为有效促进我国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助推剂。

2我国医院行政后勤管理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医院临床医护领域的行业标准、法规及评审机制相对完善,但评审标准“因地制宜”,没有体系化的行政后勤服务品质行业标准;各类医院虽都在推行不同版本的绩效管理模式,具体到行政后勤领域却存在无章可循、考核指标难量化,因与业务部门实行“双线管理”导致考核出现“双重标准”、考核结果主观化等问题,使行政后勤管理机制未能有效推动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大多数医院对于行政后勤系统在组织内扮演的角色认识模糊,对其重要性估计不足,如将行政后勤的服务对象定义为业务部门等;二是对行政后勤板块的绩效考核定义不太准确,有些甚至将其等同于绩效管理本身,导致行政后勤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错位和运用过程流于表面,程序烦琐;三是很多医院对行政后勤职能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的设置随意性较大,很多工作的考核都是采用主管陈述的方式进行,而各级领导对每个考核指标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创新能力和思维缜密等指标,因缺乏客观量度,难以使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

3优化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的具体思路和措施3.1借助专业化质量认证体系,校准绩效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笔者认为,目前各大国际主流认证体系在理念、程序及组织上其实是相通的,在理念上明确以病员为中心,全部管理活动围绕病员的需求展开,对医院、部门、岗位提出管理标准;在实施的程序及方法上,则以病员从入院到出院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为主线,从多个维度以“可达到的标准” 为基础确定岗位考核与绩效评价指标要素;在组织上则实行一体化管理,设立由医、技、护理及行政代表联合组成的评审认证机构,形成全员参与、各尽其责、持续改进的管理循环,以全面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其管理价值将体现在医院的社会认可度及经济效益提升、运营实体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员工业务能力提升、福利改善、事业发展空间拓展等诸多方面。

3.2以精细化管理途径优化绩效考核标准,以客观的合规性检测替代主观判断在优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医院应当把推行精细化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因为这正是各主流认证体系维系与提升服务品质的法宝:KTQ认证标准涉及25个子目录、63条对应标准;再以JCI认证标准为例,其涉及323个标准,衡量要素达到1140项,具体到行政后勤岗位的考核,主要考核员工资格与教育、医院感染控制、服务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等主题,考核标准及要素分布如表1所示:

表1精细化管理考核表JCI:医院行政后勤岗位考核标准QPS 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1标准38条/衡量要素77条PCI 感染预防和控制1标准23条/衡量要素82条GLD 主管、领导和指导1标准26条/衡量要素91条FMS 设施管理和安全1标准27条/衡量要素85条SQE 员工资格和教育1标准23条/衡量要素92条

4GS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模式优化及管理效果的实证探讨笔者所在单位(简称GS医院)行政后勤部门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借鉴JCI、CARF等医疗服务认证体系的先进理念,试行与业务部门同步的岗位考核机制,并对标准、测评要素及质控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

4.1后勤行政岗位绩效考核流程、指标、权重的设计

新模式按多维度的管理目标设置相应测评要素,表2为部分测评界面示例:

表2新模式按多维度的管理目标设置相应测评要素管理主题1考核标准1测评要素感染预防

和控制1病房地面卫生病床清洁1抹布、拖把分区域清洁是 否 记分:消毒一床一巾是 否 记分:普床500mg/l含氯消毒剂,床帘更换:6个月是 否 记分:特护床:500mg/l含氯消毒剂,床帘更换:3个月是 否 记分:污染床:1000mg/l含氯消毒剂,床帘更换:实时是 否 记分:设施管理

与安全1污水站水泵、空调回油系统清理及电气安全检测:每6个月1次是 否 记分:照明灯具、消防设施完好性巡检:每天一次是 否 记分:员工资格

和教育1全体员工(含后勤外包人员)完成医院全年继续教育课程并合格是 否 记分:

记分原则以记分要素可达到的总分为满分,不符合=0,部分符合=0~8,符合=10;自评阶段分值权重35%,联合考核阶段分值权重65%。

4.2考核标准优化的依据及实施效果情况简述

此次考核标准优化以医院现行公开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等为依据,我们所做的是,运用国际认证体系的多维评价标准,将其所对应的工作环节、数据、要素等进行提炼和归纳后,授予相应分值而形成完整的考核界面。

一年多的管理实践证明,相对于以前双线管理、定性考核为主的传统考核模式,优化后的行政后勤考核模式在强化岗位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单位社会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表3 为GS医院推行新考核模式后院感防治及就医人数等对比情况。

表32013年GS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类别11季度12季度13季度14季度1合计院内感染发生率16.54%15.14%13.41%13.49%14.44%院感漏报率10.00%13.45%10.00%10.00%10.93%注:3级医院发生率≤10%,漏报率≤20%。

据统计,在推行新模式一年多时间里,该院就医人数较往年提升了24%,而在此以前,该院就医人员年增长率只有约10%;当年职工及患者对行政后勤服务满意度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行政后勤服务各模块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

5结论

笔者通过对我国医院行政后勤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如何优化改善这一课题进行分析探讨,概括总结了该管理领域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实践案例提出了优化绩效考核模式和标准的具体措施,旨在提升我国医院行政后勤系统的管理服务水平,为我国医院后勤绩效考核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敏.导入JCI医院认证评审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J].护理研究,2007(6).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2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要求有全方位、高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做保障,也就是高校后勤在经营服务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既要遵循市场的原则,又要充分体现“服务育人”的理念,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必须努力创新经营机制,不断拓宽服务市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提高高校后勤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高校后勤服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偏差,缺乏成本管理和综合效益意识

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后勤实体只能微利经营,通过节约成本费用来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服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倾向:一是既然后勤实体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就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于一切;二是不能妥善处理好后勤实体与为学校服务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服务关系,不能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因此造成后勤实体在收费成本管理上的问题,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不同类型的服务成本容易混淆,成本核算不实

目前,高校后勤实体内部同时存在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两种核算业务。管理服务主要是通过后勤集团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提供基本服务,在核算上以收抵支,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服务,以盈利为目的,是后勤集团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由于高校后勤实体组建时间不长,尚未建立起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机制,使得一方面管理服务成本核算不完整,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两块成本往往很难区分,很难合理分摊费用,经常出现两种成本相互混淆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内部管理,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后勤改革的意义,那就是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实现服务提供者的劳动价值。

(三)资源消耗浪费严重,学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宏观调控缺乏科学的技术参数和可靠的计量依据

高校后勤服务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占用学校的大部分资源,在目前成本管理仍然比较松散的管理状况下,使得后勤服务资源消耗量大、浪费现象严重、乱挤乱摊成本的现象常有发生。虽然目前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通过与学校甲乙方的的契约得以实现,这种模式正常进行也要求后勤服务树立成本观念与契约观念,但多年形成的松散型成本管理模式,使得不少服务部门仍比较关注所垫付的服务成本是否可及时收回,而对于后勤服务消耗的资源是否合理利用,关注很少。至于做为甲方的学校部门在确定后勤服务需求项目的经费时,目前尚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科学的服务定额进行考核,而只是以近几年服务项目的平均消耗作为学校经费投入的依据,从而形成有些后勤服务实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人为加大服务成本,增加服务收费的做法。从经营效果看,后勤服务往往价高质低,服务对象不满意。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确定后勤服务项目的定额时应着重考虑几个方面,一是后勤服务定额必须体现客观实际,排除主观臆断,应在收集大量数据反复测算、比较和论证基础上,应反映一定时期后勤服务劳动生产力的技术和管理标准;二是应分别考虑活劳动消耗及物化劳动消耗的同时结合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及学校服务项目的收费规定;三是必须按照价值规律与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合理确定后勤服务成本费用构成的基础上分清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同时确定服务定额;四是各项后勤服务定额确定与实施必须接受学校各方面的监督,凡与教学、科研及教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服务项目,必需经听证会论证后才能最后确定,以此增加学校后勤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后勤服务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高校后勤服务的产出,不仅包括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还包括更多无法计量的成绩和效果,所以评价后勤服务效果的依据,应以绩效代效益。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精细化

当前高职院校师生对后勤服务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他们往往将学校后勤服务与社会上提供的服务来进行比较,从而评判学校后勤服务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企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后勤管理因受公益性属性与社会性属性矛盾冲突的影响,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从而使得学校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没有明显的提高。在高职后勤服务中引入精细化理念和方法,体现了后勤组织和员工对提高后勤服务质量的迫切愿望和追求。

一、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精细化的内涵

(一)高职后勤服务

高职后勤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指政府(行业组织)、学校和后勤部门,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的正常、有序开展,而提供的物质、设备、技术、安全、服务等保障。当前后勤服务主要包括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安全保卫、楼宇管理、车辆服务、餐饮服务、水电维修服务、办公及生活用品配送服务等内容。

(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有效降低组织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运用程序化、标准化、细化、量化、质量控制等管理手段,实现组织预期的管理目标。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近些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后勤管理领域,它顺应高校发展的需要,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品质的需求,能有效促进高校后勤有序、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精细化

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精细化,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优良、高效的服务:如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场所,卫生、可口的食堂餐饮等等。在服务过程中,做到服务态度端正、服务速度高效,服务质量优质;强调服务细节,重视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细化,注重服务创新;注重服务质量的反馈以及总结提高。

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是顺应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后勤在楼群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环境美化等方面为学校发展提供安全、稳定、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安心学习、工作、生活,免除后顾之忧。二是为满足师生对后勤服务品质及个性化管理的需求。在高职后勤管理中,不难发现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细节化、个性化以及创新性的企盼与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三是促进高职后勤自身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它可以培养后勤员工精益求精的思想,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高职后勤服务现状

高职院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规模已占到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因高职院校起步晚、基础薄,资金投入不足,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展缓慢,后勤服务存在粗放、松散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强

后勤员工因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后勤服务的行政管理思想依然存在,部分员工没有太强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没有摆正,服务方法不到位,服务技巧生硬。反映在服务理念上,认为后勤管理就是学校对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后勤部门根据学校领导的指示、要求来对教学、师生服务等进行行政管理,从而使得后勤服务远离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服务的根本宗旨。反映在日常工作中后勤服务没有真正以满足师生的需要,寻求师生的满意为立足点,更多的是疲于完成学校及后勤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及应对突发事项,满足于“差不多”的心理。

(二)服务队伍不稳定

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消费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后勤员工的生活成本及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日益提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后勤企业没有制定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往往因国家最低工资增加在倒逼的情况下调整工资;后勤员工加入党团、工会组织,或在实物、节日费等福利待遇发放方面也是区别对待,“三六九等”的等级划分使得后勤员工心凉心寒。另一方面后勤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低、员工素质不高,岗位技术含量有限,从而使得后勤组织招人、留人困难,技术人才紧缺,员工老龄化严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员工对学校和后勤的忠诚度、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三)服务标准不明确

在后勤服务中对于服务职能以及具体的服务内容、服务细节、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把握不明确。一是没有明确各项服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师生在寻求后勤服务和帮助时,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具体找谁,往往是一件小事就一个电话直接找到后勤领导或是没有目的地挨个办公室四处瞎找。明确了办事的部门又不知道规范的办事流程,常常是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多跑腿。二是没有明确的服务标准,在服务标准的设定上常常使用较多的定性指标,如后勤服务需做到校园环境整洁、舒适,楼群管理安全、有序,食堂餐饮卫生、美味等等,没有具体细化的实施要求和标准,一方面使得学校无法对后勤服务进行有效考核,师生无法对后勤服务进行客观评价,另一方面也使得后勤员工在服务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指导标准和参照要求。

(四)服务评价机制不健全

在高职后勤服务工作中,一般以岗位工作职责明确服务的工作内容,特殊情况下待工作任务下达后,便当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或是只关注最终的结果,不重视中间环节的指导和控制,即对后勤服务的全过程未实施跟踪和检查,对于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考核、反馈以及总结提高,常常给人以“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同时对服务成效的测评以定性标准为主,在描述目标期望时运用大量的模糊语言,如“加强”、“提高”、“显著”、“力争”等。缺少定量的细化的指标内容,如后勤满意度指标、节能降耗指标,产值指标、利润指标等等。

三、高职后勤服务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高校后勤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使得后勤组织在高校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后勤的行政管理作用日益弱化并逐渐向服务职能、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断努力。

(一)转变后勤服务理念

(1)树立服务至上理念。高职后勤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服务工作,其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做好为师生的服务工作,即为师生提供满意的后勤服务,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获得师生的满意和好评,首先必须树立“服务为重”的理念。“服务为重”要求后勤管理和服务者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办事情,也即站在师生员工的角度,站在后勤经营管理的角度,主动、积极地去关心师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努力去发现问题,解决和落实相关措施;要求后勤服务人员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服务水平。要把后勤的精细化服务做得更细、更精、更深入,强化现代服务意识。(2)改变不为即无错的观念。后勤服务要从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不犯错”、“做一天算一天”等思想观念,逐步转变为“求精”“求细”,并稳步促进后勤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上来,在工作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时刻牢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明确后勤服务工作无小事,强调后勤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后勤服务思想的逐步转变,解决后勤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后勤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

(1)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后勤员工既有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也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勤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员工政治待遇和工资报酬方面尽量做到公平、一视同仁。二是真心、真诚地给予员工家的温暖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关心帮助员工,为员工创造愉快的工作生活环境。三是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对自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了解自已在后勤组织中能收获什么,需要付出什么,自已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四是对于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及时的奖励和评价,并进行不断地强化,树立典型和榜样。(2)制定稳步增长的工资分配方案。执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根据岗位责任轻重、工作量、技术含量等因素设定岗位工资,岗位工资适当向技术岗位倾斜,适时根据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作同比例调整。根据员工的学历、职称、工龄设定基本工资。将员工的基础工资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员工的组织凝聚力、归属感,稳定员工队伍。根据后勤服务工作开展的需要,除固定工资体系外,特殊岗位实行承包制、提成制、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等灵活分配制。(3)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主要采取业余自学的形式,注重培训的实效。一是明确培训的类型,如岗位培训、业务培训等。岗位培训主要包括工作纪律、岗位职责、企业文化等常规培训,业务培训是针对后勤管理及服务需要进行的专业技术学习,岗位胜任能力培训等。二是明确对培训成果的激励。对于业务培训等专项培训,由后勤组织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在员工获得一技之长的同时,将培训成果作为工资提升及职务晋升的优先条件。

(三)完善后勤服务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1)精细化的服务流程,主要从明确后勤管理的服务内容、服务职能、职责权限着手。按照权职统一,分级负责以及逐级管理的原则,做到职责统一、分工明确,上下级之间不越级,不越位。明确各项常规工作的服务流程,包括办事部门、负责人、经办人、联系电话、办理手续等,使师生对于所办事项的要求一目了然,达到快捷、高效、方便的目标。同时也让服务人员明确服务的对象、服务要求、服务时效、服务报酬等信息。在具体服务项目中,指导和培训员工某项具体工作的服务流程。(2)精细化的服务标准,要求以可以量化的、数据化的标准为主,尽量少用定性的标准。将服务标准细化到每月、每周、每日甚至到每个时间点,明确每项固定工作的时间频率、数量以及要达到的产值、利润、满意率等标准。后勤服务工作严谨、标准明确,一方面可以使学校师生加深对后勤服务的了解、增加沟通,改变师生对后勤服务要求无限性的要注,征得服务对象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对服务者来讲能起到良好的激励和制约作用,使对自已的工作要求更加明确,也会形成后勤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建立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1)建立学校、后勤企业和员工个人三位一体的服务质量考核体系。社会化改革后的后勤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后勤实体与学校之间通过契约形式签订《后勤服务协议》,根据服务职能、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标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最终明确服务收费。学校有选择后勤服务企业的权利,学校后勤服务也可以引进校外的社会企业参与服务。后勤服务企业的竞争,在服务优势、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学校对后勤服务企业制订服务质量考核要求和标准,根据服务要求和标准的完成程度支付相应的服务费,同时后勤企业也对内部服务部门和员工制订相应的更加细化的服务考核标准,从而形成由学校对后勤实体,由后勤实体对内部服务部门及员工进行逐级考核的体系。员工服务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对后勤服务考核的优劣。(2)对后勤服务质量考核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在后勤管理中需要对后勤服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进行反馈评价,落实奖惩的相关措施,并征求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高职后勤的服务工作迫切需要公正、合理、及时的评价,这是对广大员工最有效的激励和认可。作为学校,根据后勤服务质量的优劣,在服务费基数基础上可设置上下5-10个点作为服务成效好坏的奖惩,后勤实体将奖罚的费用直接与员工服务表现情况挂钩,对于圆满完成服务目标的部门及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没有完成或是没有较好地完成的则给予一定的警戒和处罚。无论是奖励还是处罚都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切忌搞平均主义或凭领导意志决定一切。

高职后勤服务工作精细化,体现了高职后勤组织和员工的完美追求,是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表现。精细化管理的引入和实现,必将改变高职后勤服务的粗放化管理现状,为后勤管理进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4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服务;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5日

一、概述

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调整企业后勤服务生产关系,优化企业后勤资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企业后勤生产力的需要。全面推进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引进竞争机制,对于提升企业机关后勤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保障能力,减轻企业负担,支撑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企业资质不全,信誉不高,服务人员素质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程序不规范,服务标准不高,监管不严等问题,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加强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笔者旨在根据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的特点和难点,探讨企业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管的方式和途径,通过创新和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机关后勤整体管理水平。

一、建立服务市场准入制度

要实现企业机关后勤社会化,首先要规范后勤服务市场。规范优质的服务市场是做好后勤服务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建立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关口前移,从服务企业资质、企业信誉和员工素质等方面入手,通过招投标程序,选好服务企业。

进入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符合行业标准的资质,确保证照齐全。服务企业必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较高的服务水平、较强的保障能力和较好的社会信誉,管理规范,诚实守信。服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协作配合意识。服务人员还应有相应的职业资格、上岗证书,精通相关业务。按照上述要求,通过招投标程序,公开、公平、公正地引进社会服务企业。

二、建立健全监管网络

建立健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监管网络,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机关顺畅、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监管网络,确保职责清晰、监管到位。一般至少应建立三级监管网络:

(一)服务企业内部监管。服务企业是机关后勤服务的具体执行者,因此,首先要做好服务企业内部的管控。服务企业内部要建立完整的监管制度和严密的监管网络,确保通过监控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

(二)企业机关内部监管。这其中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机关后勤管理部门,是代表企业对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的责任主体。机关后勤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完整、规范、严密的监管制度,建设一支懂专业、会管理、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形成网格化的监管体系,确保管得住、管得好;二是可根据监管需要,由机关后勤管理部门牵头,联合专业部门进行监管。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发挥专业部门专业优势,尤其是涉及安全、消防、节能、设备、用电、维修等方面的监管,一个部门的监管,往往会受到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三是根据服务对象是机关全体员工,可通过征求机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建议,建立服务监督平台,公开投诉电话等措施,鼓励和倡导机关全体员工参与监管,扩大监管面。

(三)外部专业部门监管。机关后勤服务,涉及行业和专业领域多,尤其涉及消防、安全、特种设备、食品卫生等监管内容,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接受相关外部专业监管部门的强制监管,确保监管项目绝对安全可靠。

三、制定服务和监管标准

建立和不断完善后勤企业服务标准,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和不断完善监管标准,又是做好监管工作的前提。要制定一套全面、科学、先进、严密的服务和监管标准,并持续更新完善,才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一)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科学的服务标准是树立企业及员工的工作目标、向业主传达服务企业期望、评价服务企业工作价值的依据。在服务标准的制定上,要做到全面、明确、可行、适用、先进。全面,是指服务标准要涵盖服务的全部内容,做到没有遗漏。明确,是服务标准不能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做到能量化能评价。可行,是指服务标准根据实际,要科学合理,便于执行。适用,就是制定的服务标准要与用户的需求相一致,避免相互脱节。先进,就是服务标准要在相关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这也是服务企业应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二)制定严格的监管标准。监管标准,是做好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监管标准的目的是提高监管效果,并以此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服务标准与监管标准侧重点不同,因此,要考虑根据各自追求的目标来制定标准。在服务监管标准的制定上,要突出满意性、严密性、防范性。满意性,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机关员工的满意率,因此,监管标准与服务标准相比,要侧重于对服务效果的检验,要以用户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肃性,监管的标准要科学严谨,具有说服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并以此来维护监管的权威性。可靠性,标准要考虑安全性、可靠性,能通过监管发现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排除各种潜在的隐患。

(三)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是规范服务操作的内在需要,也是强化服务监督的有力支撑。要根据工作流程的三要素,即任务流向、任务交接和推动力量,做好流程规范工作。要根据服务项目的内容、特点,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完善服务的关键点和各环节的衔接点。这样既明确了职责,规范了运作,又为落实全程跟踪督查提供了依据。

四、规范运作程序

有了完善的监管网络和监管标准,就必须建立科学规范、便于执行的运行机制,来全面推进监管工作。监管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一)日常监管。服务企业与机关后勤主管单位根据各自监管的侧重点,分别进行日常检查考核。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每周进行检查,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责令限期整改。

(二)联合监管。每月由机关后勤主管单位组织后勤服务企业,针对日常与每周检查发现的问题,联合进行检查考核,重点督查整改落实情况,推动整改工作。

(三)每季度联合召开联合考评会议。根据日常监管、每周监管和月度联合监管情况,结合机关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用户服务满意率调查结果等,客观评价服务企业工作完成情况,分析服务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协调解决服务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种考核的权重系数和侧重点不同,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完善的考核体系。

五、严格考核奖惩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强化服务企业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持续改进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与服务企业签订的服务合同,要有明确奖罚标准和奖罚措施,严格按检查考核结果进行奖罚,促进服务企业的优胜劣汰。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5

一、学院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后勤队伍构成复杂。在观念上不同身份员工存在不同问题,且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2 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人员大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系统学习,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跟不上时代,后勤运行还只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3 后勤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后勤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现有技术工人队伍中,技能水平不高,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

4 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体力型、服务型后勤,对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后勤工作的影响,在后勤队伍上,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达不到后勤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5 培训工作相对薄弱。与其他系统相比,后勤队伍的培养工作显得非常薄弱,缺少后勤队伍培养的计划和措施,近年来对后勤队伍的培训经费投入少,后勤干部很少有机会得到比较系统业务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勤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从而也影响了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益的提高。

二、学院建设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七种意识”

在后勤队伍中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劳动观教育,把培养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定期组织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强化队伍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自律意识”。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的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2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后勤的经营管理需要创新型人才,要结合后勤服务工作实际,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制定职工培洲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围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行业规范,从全面提高素质人手,区分对象和层次,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

(1)干部队伍建设:①强化领导班子建设,考核、调整,定期组织参加培训学习、考察,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政治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支既具备经营和管理才能,又熟悉教育规律、学院情况、师生需求、学校后勤现状和实际的经营管理战略战术基层领导班子。②通过自学考试、进修、在职读研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③公司每年要对部门基层领导班子以上人员组织不少于12课时的培训,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④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

(2)班组建设:①按照油田公司创建“五型”班组的标准要求,研究制定符合后勤实际的“五好”班组建设标准。②严格执行班组长、岗位职工培训制度。每年要有1/5以上班组人员参加各层面组织的脱产培训。③按照“五好”班组标准,每年创建两个标准化班组。④经公司考核,达到“五好”标准要求的班组,作为学院评优的先决条件。

(3)技术骨干队伍建设:①出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优先考虑在本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鼓励员工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并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职业(工种)技术等级考核鉴定。通过选聘、考核、确定技术骨干实行奖金倾斜和享受不同标准技术津贴,激励一线骨干力量。②特殊工种员工持证上岗,力争持证率达100%。③分公司每年要组织技能比武,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提高。④分公司每年对技术工人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⑤与其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4)普通员工队伍建设:①学历层次要求。各单位应严格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招收新员工。②重视岗前培训。各分公司对新进员工必须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建立岗位培训制度,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上岗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③重视内部培训。利用“老带新、师带徒、党员带群众”等传帮带的形式,抓好员工内部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

3 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服务的积极性

(1)设立奖励基金。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奖励。

(2)建立“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凭技能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从而激发机关后勤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后勤职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的稳步提高。

(3)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结合后勤工作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业绩,实施劳动成果量化考核评价。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4)实行目标化管理、量化考核。进一步强化后勤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的考核。明确奖惩和激励。坚持每月在师生中进行一次后勤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和对各分公司日常工作考核,将调查和考核结果与每月的效益挂钩。

4 建设后勤文化,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1)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集体形象,提高后勤系统整体精神风貌,不断增加后勤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后勤文化,着力培养尊重、理解、关心、友爱的人文氛围,凝聚团队精神。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后勤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2)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把学院后勤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紧紧结合起来,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确立三种责任,即:①后勤是学校,确立自己的政治责任:②后勤是家,确立自己在集体中的家庭成员责任;③后勤是企业,确立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经济责任。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6

一、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业务外包成效显著

业务外包是高校精简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对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部分后勤服务业务外包取得了以下成效[2]。

1.业务外包为师生带来了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业务外包前,学校后勤使用的一线员工大多数是学校附近留守的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工作技能差,服务意识淡薄,相比专业服务企业而言,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后勤业务外包获取了专业化的服务,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师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2.业务外包降低了办学风险。通过业务外包把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业务如绿化养护、保洁、安保、餐饮、教室管理、宿舍管理、水热供应等外包给社会专业的企业来经营,与社会上的专业服务企业形成利益共生体,这样有效规避了学校的办学风险。

3.业务外包用工模式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规避了劳动用工风险。近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临时用工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传统的劳动用工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包用工模式为规范劳动用工,规避用工风险提供了有效办法。二是节约了人工成本,如招聘费用和新员工培训费用。三是解决了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酬的用工制度问题。

4.业务外包使后勤队伍更为精干,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应变能力显著增强。重庆邮电大学后勤业务部分外包后,后勤系统员工人数由780人降到315人,使臃肿的后勤队伍瞬间瘦身,更便于学校管理,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推动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重庆邮电大学基建后勤系统正式职工主要由后勤老职工、退伍军人、引进人才的配偶三部分构成,由于体制的原因,他们缺少危机感与压力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引入业务外包这一管理模式后,给后勤系统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推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总之,高校后勤业务外包,转变了传统观念,创新了管理体制,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3]。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业务外包有着诸多的优点,同样有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笔者认为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外包社会企业选择方面存在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外包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社会资源并整合学校的现有资源,从而通过后勤保障服务水平,降低后勤服务运行成本,提高学校的核心竟争力[4]。但由于在选择社会企业的过程中,高校无法完全了解承接社会企业的财务状况、公信力、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相关的信息,可能导致选择的社会企业并非最佳的承接商,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出现服务不到位甚至违规操作等现象,给高校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5]。

2.服务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标准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由政府或高校联盟类的监管机构来负责对引进的社会企业的服务业务进行监管,更谈不上统一的、科学的监管标准问题[6]。从近年来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的问题来看,我国需要设专门研究机构、管理机构同高校后勤业务监管机构共同参与高校后勤外包业务的监管[4]。

3.员工队伍不稳定。员工对引进的社会企业较学校归属感和信任感降低,员工的流动性大,对后勤服务的持续性保障带来影响。

4.不注重公益性。引进的社会企业对高校后勤的特殊性认识不足,不熟悉教育规律,不熟悉学校情况,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三、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监管对策

社会企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是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专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企业进高校,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但后勤业务外包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将会产生不良的作用,甚至导致严重后果。高校在制定外包策略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优质的社会企业。通过招投标形式挑选有实力、管理规范并知晓教育教学规律、有高校管理经历的专业社会企业。对参与的社会企业主要从其业绩、服务能力、经营状况、客户的评价信息等进行审查,以便筛选出符合本校外包后勤项目特点的优质社会企业[7]。

2.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后勤服务工作责任重大,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8],因此政府应推行高校后勤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的高校后勤市场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3.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业务外包主要是通过与引进的社会企业合作,从而改善后勤服务水平,而社会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从而影响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后勤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监管队伍,否则市场开放后,如果管理、监督不到位,开放也是混乱的。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7

2019年,我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帮助、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工作,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将本人2019年工作情况及2020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考勤管理

一是规范考勤审批流程。在常态化使用钉钉考勤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考勤管理制度,了《关于规范员工使用钉钉考勤的通知》及补充说明,明确了不同岗位考勤时间及特殊情况处理方式,增加了临时性外出、请休假报备程序,不断精简考勤流程,提升员工使用体验,提高考勤监管效率。

二是强化日常考勤管理。全年持续跟踪考勤执行情况,实时了解员工动向,准确掌握员工休假情况。二是按月落实考勤结果,每月25日向人社局、组织部报送员工考勤表及请休假审批表,并将考勤表上传管委会人力资源系统,为薪酬顺利发放做好基础性准备。

(二)绩效考核

1.坚持“考核”抓手,紧盯业务工作提升

一是制定全年指标任务。年初充分对接考核部门,围绕我局年度工作计划,采集工作重点,综合局领导及各业务组意见,完成我局2019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制定及申报工作,为全局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二是积极开展指标自查。定期组织业务组开展目标责任指标进展情况自查,对其佐证材料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向考核办反馈有关情况,完成指标自查报告6篇、修改建议6篇、意见征求回复5篇,其他考核类文件20余份。三是全面梳理实时掌握。编制涵盖本年度我局全部考核项目251项指标的《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一览表》,详细罗列指标要求、考核依据、责任分工、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展评价等要素,并根据指标特性梳理出政务服务改革重点指标、预警指标、困难指标、专项指标等细化分工表,以便局领导及我组人员全面摸清指标情况,掌握工作进展,监督工作落实。四是紧抓落实完成考核。不断加强与考核部门沟通对接,明确考核指标内涵;充分传达局领导工作要求,做好上下级双向反馈工作;紧盯指标完成情况,召开指标推进研讨会,监督各组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充分收集、核对考核材料,顺利完成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2.创新考核模式,激励员工真干实干

一是明确员工职责。在局机关范围内落实个人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组织签订员工个人目标责任书41份,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二是完善考核制度。提出“按岗考核”的综合绩效考核思路,以“紧盯一线、狠抓落实”为目的,围绕窗口工作人员、后台审批人员、服务保障人员的岗位职责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配合度、完成度等方面的全方位综合考评,力争为我局培养“全能型”业务人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为最大程度激励能干事、干实事的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不断优化原有奖励机制,制定《沣西新城政务服务中心“星级服务员”“政务服务秘书”评选办法》,完善评优等次,提高奖励奖金,助力我局形成“争做能手,争当骨干”的工作氛围。

(三)其他工作

一是做好我组信息员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组重点工作影像资料并上传局影像资料库更新。二是完成我局《关于开展“下沉基层、深入一线”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干部群众血肉联系。三是配合开展员工培训,完成《2019年业务提升培训工作调整方案》,做好业务培训的跟踪跟进。四是配合开展人事管理,及时更新调整局机关通讯录,做好人事考核类会议服务工作。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8

1.正确把握好助手与参谋的关系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加细心的办事风格,即使是再小的事,也应把它作为大事来完成,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努力做到“零失误”、“零缺陷”,严格按照领导意图办事,坚持向领导勤请示勤汇报工作,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对领导负责”为工作的重点。全体后勤工作人员要做到四点要求:一是要有团队意识,紧紧围绕企业领导交办的工作“点燃激情,创先争优,苦练内功,外树形象”;二是要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是要向各方面素质过硬的老同志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切实提高保障水平;三是要严于律已,自觉遵守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2.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同时也承担着后勤服务保障、物业管理、日常行政管理等工作,而做好这些工作有助于促进企业中心工作。因此,极有必要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做到两不误的效果。

二、做好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措施

1.规范对后勤工作的管理第一,切实把握后勤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和活动规律,为国有企业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和助手的角色,结合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来制定一系列的后勤服务机制和后勤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的职能;第二,“以人为本”的观念来开展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工作中要将职工的愿望充分体现出来,对广大职工的需求和选择予以尽量满足;第三,要进一步统筹规划国有企业的后勤服务,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做到"有人考核、有人负责、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四,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后勤工作,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后勤工作岗位,建立并完善激励竞争机制;通过集中培训、在岗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使后勤干部职工掌握优质的服务技能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切实提升后勤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2.注重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第一,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培训内容要实在具体,培训人员要按时到场、培训时间要落实到位,力争通过培养来让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上一个档次。第二,培训应该具有广泛性。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安排,要兼顾内控与财务稽核的各种知识,要让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尽量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成为“多技型”、“复合型”的人才。第三,加强后勤队伍作风建设。根据学校“作风建设年”活动安排,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教育和党纪政纪教育,切实增强了后勤干部党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抵抗力和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努力促使后勤党员干部在党性、思想作风、业务能力、体制建设、科学发展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逐步形成一支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具有一定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后勤保障服务队伍,切实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服务。第四,细化人才培养计划。国有企业应该结合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晋升计划、再教育计划、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培训计划等。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既安排员工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班,也要邀请专家学者到单位、到岗位上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该为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评价考核机制。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都没有可量化的考核指标。而定量评估却能够大幅度提高考核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便于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正确评价。笔者认为定量评估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该详细说明每个岗位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评价、岗位条件、工作职责等;第二,量化考核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廉、绩、勤、能、德”;第三,详细分解“廉、绩、勤、能、德”,将分解项目制定为相应的评价标准;第四,根据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不同的行政职务来制定相应的分值标准,即按照普通员工、一般干部、中层干部、主要领导来设定标准分值,总分为100分。对于那些评价考核长期低于60分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找其谈话,要求其整改,若还是屡教不改,则应该予以待岗、淘汰。扣发绩效。这种评估方法可以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工作人员的绩效,优化配置岗位人员。3.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必由之路第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核心竞争力是指应变能力、对外影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四种能力,这些是国有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结合的结果,也是能给够有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不易被效仿的能力。诚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创新,但若没有管理的创新,而只有技术的创新,是很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必由之路。第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保持“公益性”。而精细化管理则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既能够较好地满足下属部门及子公司的价值诉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后勤成本。例如对于各部门及各子公司报废的或者新购进的办公和生活设施设备,可以基于全成本核算的原则来酌情减除或者收取折旧费,鼓励各部门及各子公司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综合使用率;而对企业固定成本则应该采取相对固定原则,既控制固定成本,又将固定成本水平定期体现出来,以此来避免出现企业固定资产的浪费和重复设置。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实施全员成本管理,国有企业全体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成本责任予以明确,自觉在平时的工作中搞好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重新修订国有企业车辆管理、电话费包干、水电管理、办公用品及接待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严格控制耗水、耗电、耗油、耗能,降低资源消耗。如,在行政接待方面,实行公务接待审批和科室对口接待制度,严格控制食宿标准和陪同人员,禁止超标准、超规格接待;在车辆管理方面,实行集中调度,严禁公车私用,严格定点加油,实行定点维修和定点保养,并对驾驶员实行里程、油耗双考核。第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客观要求。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三大任务和功能粉笔是为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国有企业的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广大员工关注的焦点。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来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例如食堂管理就应该实现便民化。规范食堂管理,明确《食堂管理职责》,修订和完善《食堂管理办法》,对职工食堂厨房全新改造,降低成本。改善机关食堂伙食;同时,从采购、加工、经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各渠道全方位降低饭菜成本。实行对米、面、油等大宗物资集中压价采购,对蔬菜、肉、禽、蛋、调料、副食品定点低价采购,合理搭配菜品式样,调整菜品结构,增加饭菜花色品种,保证低价菜品的比例,平抑物价成本。此外,对职工宿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楼内的电路、自来水、暖气管道等设施的安全完好,对庭院和楼道内的卫生进行督导检查,尽力为干部职工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第四,实现车辆管理精细化。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派车实行“申请—审批—登记—派车—核销”五道程序。规范保养,定点维修,避免小病大修、滥保滥修,降低维修成本,一车一账,定点加油,对每辆车的行驶里程、维修保养费用、过路费用和油料费用逐一分项登记,按季公开,杜绝油料管理的混乱局面。按责任到人,制定《驾驶员工作职责》,所有车辆实行专人驾驶,车辆所有违章纪录由该车辆驾驶员自行负责,对于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关部门将实行责任追究制。第五,内部招待所管理精细化,我公司内部招待所共有46个房间,完全按照三星级酒店标准来进行精细化管理,我们要求内部招待所应该从原来秉承的“宾至如归”升华到“宾至胜归”。只有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将服务的细节做到位,做到极致,才能使客人感觉到服务的存在和优质,才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4.加强信息交流,做好沟通协调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首先应该对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及后勤管理部门内部关系理顺,只有将部门内外管理处理妥善之后,才能够畅通信息,提高工作水平,改进工作方法,进而实现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提高。其次,要把握好各自关系,一是把握好“为各部门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领导服务”三种关系,三者需要协调发展,不可偏重其一而忽略其他,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提高为广大员工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要基于国有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全局来考虑问题,筹兼顾局部与整体的发展。5.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后勤管理工作水平上新台阶优化后勤服务的前提就在于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首先,国有企业的后勤管理部门要早安排、早计划,按照计划来有条不紊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其次,要尽早落实能办的事,不能办的事情也要提前说明,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再此,要开展优质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例如某公司近日就开展了公司绿化美化亮化建设,该公司后勤管理部门按照“总体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分块完善”的工作思路,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引入了专业公司对公司内部进行绿化美化。在公司内部主干道栽植大小香樟树、桂花树,银杏树,苹果树,桃树,梨树等树种2000多棵,栽植常绿小灌木豆瓣黄杨20000多株,种植草坪21000多平方米,设置了水系、喷泉,凉亭等景点;对办公楼、职工宿舍等区域进行了绿化美化,栽植各类乔、灌木树种5000多棵,种植草坪20000多平方米,配以名花名树、路面景观及喷灌等,顺利完成公司绿化美化亮化规划一期目标任务。

三、结语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9

关键词:后勤财务;会计核算;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02-02

引言

后勤财务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多年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在后勤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目标不明确,核算方法不统一等。如何实现后勤“公益服务性”“经营利益性”两者的协调统一,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子,是高校后勤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后勤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从1999年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在运行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后勤在高校中的功能定位以及业务范畴,导致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以“公益服务性”功能,决定了后勤要以为教育服务为中心,以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目标,提供全面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以“经营利益性”功能,则意味着后勤要以盈利为经营目标,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意识,锐意改革现有管理模式管理,就有可能造成在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两者目标均都难以实现,势必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会计方法核算问题

后勤保障服务性质业务部门包括物业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水电气的供应与维修、日常修缮、车队、医院、绿化、印刷、食堂等。由于这些业务主要由学校每年拨款来维持,因此在财务核算中,都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方法进行业务处理。但是后勤还有餐饮、商铺、店面等业务属于经营性质,于是会计处理上按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开展。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将后勤财务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不再设二级财务点。在会计人员处理业务时,各类业务存在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如何进行财务核算,是按照事业会计还是企业会计处理;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入实现制;如何开展成本核算,对各类业务进行成本分析,分类汇总,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并达到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的控制等。而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对业务的理解不同等原因,导致对核算存在分歧。如何加强成本管理,保证财务的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是后勤财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中占据重要地位,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是学校指导开展各项财务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据,预算制定和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后,因经营的不确定性弱化了预算在后勤财务中的重要性,实行后勤包干经费,设定一个拨款总目标,许多高校按月或者按季拨款,至于怎么用,用的效果如何,学校不干涉。结果在年终,后勤领导发现预算不够,于是向学校打报告,编制各种理由找学校追加预算。或者是粗放型的预算管理。在编制预算时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全面;执行中由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缺位,不严格按照来预算来执行,随意性大,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有些项目甚至未能纳入预算之中,而且也不通过预算调整,直接下达计划,有的甚至先给钱,后下计划,随意性较大,使得预算编制失去了严肃性、有效性和合规性。

二、后勤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一)明确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其根本在于为学校提供后勤保障服务,让教师安于教学、科研,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后勤的社会化又在于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通过企业化的管理理念,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落实各个环节的日常核算与监督,引入竞争机制,盘活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注重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最终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减轻学校负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推进后勤财务整体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核算水平

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实体要靠管理出效益,而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是前提,提高管理队伍水平是保障。在业务核算中首先依据高校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科学合理设置、使用会计科目,正确划分会计核算主体,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比如,一方面,从制度上规定高校后勤会计核算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成本费用核算办法等内容;另一方面,按照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制定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既能正确计算成本、费用、反映运营成果,又能满足高校后勤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科目,如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累计折旧”“应付工资”“所得税”等科目,取消或变更原有的收入、支出科目。如:事业单位的收入科目由事业收入、其他收入转变为企业会计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科目由事业支出转变为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结余核算向利润核算以及结转方式的转变,事业单位一定期间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称为结余,通过“事业结余”科目进行核算。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基础上,采用更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后勤服务的正常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

随着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首先,高校尤其是后勤领导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和制度。其次,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一项严肃工作,它关系全年的各项经济活动,因此编制时要进行科学论证,前后对比,多方听取意见,要有全局性、前瞻性、时效性。而在执行预算时,要按照预算严格执行。通过建立预算追踪制度,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建立考评机制,对部门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预算责任与责任人收入挂钩,通过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强化预算的考核。严格的预算最终是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后勤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瑞芸.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完善会计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14,(12).

后勤服务考核标准篇10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上级有关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学校工作“落实精细管理,追求精致教育,彰显办学特色,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围绕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不断研究新形势,谋求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后勤内部管理,全面提高后勤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力求使后勤服务“勤快、务实、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落到实处,使后勤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方面再有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体后勤人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后勤服务规范化、后勤工作科学化、校产管理制度化取得的管理成果,进一步借助发挥竞争、激励的用人制度的驱动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精细化管理,强化各项服务的过程管理,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细化考核标准。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路子,在试行中不断总结,逐渐完善和提高,努力做好,做优。继续强化后勤员工素质教育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逐步实现后勤服务工作电子管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不断改善和美化环境,积极努力开源节流,为学校拓宽发展空间添砖加瓦。

三、工作措施

㈠强化后勤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组织后勤人员认真学习江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借鉴先进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凝心聚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以胜任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向,继续发扬“勤快、务实、高效、优质”的工作作风,勤奋踏实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努力争作奉献。

进一步完善后勤工作各项制度,认真制定落实岗位责任制。在上学年对后勤各项制度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工作量考核。细化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完善考核评比条例。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考核对照有标准,以便相互监督,确保后勤服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定期不定期广泛征集师生对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要求,设立意见箱,接受师生监督。

㈡切实抓好后勤常规管理

1、加强学校的财物管理。

进一步完善购物、保管、使用等财产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完备购物申请。继续按惯例对各班级、各部门、各专用教室公物实行登记承包管理,兑现损坏赔偿制度。

2、抓好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本学期我们将在原基础上,切实加大校园保洁区的管理力度,加强督查,细化各部位保洁的任务和人员分配,确保教学区域全天候整洁,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在师生中造成爱护公物,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美化校园,亮丽校园的活动,把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重视校园花草管理,适时抓好除草、施肥、治虫、修剪各环节的工作,确保环境净化、美化、绿化。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后勤工诈计划和规章制度。

2、每月一次全校安全、卫生检查。

3、对所有教室、办公室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正常开学。

4、购齐并分发课本薄、文化办公用品及洒扫工具。

5、组织食堂人员参加体检。

6、办理食堂卫生许可证变更手续。

三月份

1、庆“三八”,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做餐厅屋顶防水。

3、完成学生宿舍空调安装。

4、3月12日植树节做好宣传工作以及我校的绿化工作。

5、召开食堂从业人员例会,强调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6、每月一次全校安全、卫生检查。

四月份

1、做好教学硬件与软件的维修工作。

2、每月一次全校安全、卫生检查。

3、每月一次食堂从业人员例会。

4、更换餐桌、课桌凳。

5、对门窗、玻璃进行一次检查维修。

6、安排五一假期的值班工作。

五月份

1、做好五一长假的值班工作。

2、每月一次全校安全、卫生检查。

3、每月一次食堂从业人员例会。

4、做好学校硬件与软件的维修工作。

5、清理下水道。

6、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工作。

六月份

1、庆“六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做好期末班级校产的核对工作。

3、重要资产入库保管。

4、完成总务后勤的工作总结。

5、安排好暑假值班表,确保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6、做好总务后勤的资料归类工作,并上交档案室。

7、拟订暑假大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