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培养十篇

时间:2023-12-29 17:45:51

自动化专业培养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的扩张开始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近期,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单独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正式启动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为目的的“质量工程”。

其中,自动化专业具有应用面宽、知识更新和拓展速度快的特点,多年来,自动化专业人才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急需人才,为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改革自动化的教学使之更加适应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在培养模式方面主要表现为一种高度单一性的模式。这种单一性集中体现在对同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的培养要求,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去“塑造”所有学生。

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观与培养模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适应现阶段中国发展状况,为地方经济服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的要求。自动化专业本身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同一自动化专业,由于其建立时各个学校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服务领域,不同的发展历史,不同的环境与条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及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应有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能反映各自的特色和个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为不同的服务领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不仅需要一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要。高校要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办出特色,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对人才需要多样化的要求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不能满足职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迅速,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且现代社会,人们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也是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很难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在自动化专业的宽口径技术领域中,缺乏重点培养目标,缺乏职业化的培养趋向。

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不足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工科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同时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需要提高。而目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没有达到这种要求。

3.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薄弱

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多地停留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上,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所进行的应用或研究一直是在纸上做文章,没有把课堂中学得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中。

三、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作为一般综合性、教学型本科院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满足当地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切实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具有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实际工作中,对这几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所交叉。因此,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对应的学校类型也不同。对于学术型人才,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对工程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而技术员一类人才主要由高职高专学校来承担,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一般应用型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工程应用型人才。

从这个定位出发,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要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所构建的教学体系,应具有较宽厚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注重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1.培养目标定位

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实际,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对于专科毕业生,其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对于本科毕业生,其培养目标是操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培养目标应是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科研人才、高级管理人才。

2.改革思路

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我国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用得上、留得住、能干事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点,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式,积极推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3.办学模式

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办学能力。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TM76-4

引言

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能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达不到适应企业的需求,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企业模式的发展,造就一批高技能性人才,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

1 我国进行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的依据

1.1 根据专业特点

电气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动手操作特别强的理工科专业,它是符合市场要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与工作相互进行相互融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进行动手操作,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1.2 适应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需求

高职课程的内容是与学生工作后真实的职业情境相符合的,所以对于课程的设置应该增加与职业关系紧密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让兴趣与实践伴随着学生使他们在学校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够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1.3 适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

高职学生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理论基础较弱,所以针对这点,我们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学习。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

2.1 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行一种教师为导,学生为体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引领,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工作,形成一个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可以说是一种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才加校外实践,或者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模式,将实验教学基地作为上课的主要场地,充分利用现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教学,发挥其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将实验室和教师场地分开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在对应产品生产的过冲中得到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提升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2.2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教学课程和内容模式的改革,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转折点。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摆脱传统的教育束缚,以实用实践为原则,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应该设计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在教师占主要地位的模式,不是教师一直将知识主动传播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将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核心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合理选择教学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取舍知识的传授,同时通过开设一些素质课程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有一点就是注重过程的考核,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灵活采取考核方式来测试,通过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的不断的考核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考核没有通过的学生,教师应另安排时间对其进行授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步伐,同样教师也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通过考核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

2.3 加强校企合作

教学体系主要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部分,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进行分层实施教学体系的三大部分。应该充分发挥运用学校、社会以及企业等资源,签订一些校企培训协议并且建立一些实训基地,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将课堂与生产连接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

结合社会用人的原则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结合企业生产环境来对学校的实训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共享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现代高职教育人才的关键所在。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到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度符合行业岗位的要求。

2.4 建立企业顶岗实训基地

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有效提升技能水平,通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顶岗实训过程中,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会接线,干活较慢,工具的使用不到位等,慢慢的在现场师傅的带领磨练下就能基本胜任电工的操作,这也就会在顶岗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职业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能够充分得到企业的肯定,受到企业的好评,成为企业的骨干。

2.5 强化教师企业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生或者学科型教师,对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缺乏了解和相应的工作经历。我们应该通过定期派教师参加企业的挂职锻炼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去中去。对教学进行改革,带着任务去企业,通过将在企业中学到的知识与教授的专业课进行结合从而真正实现工作中的课程教学。

2.6 对作业进行严格把关

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困难,并且严重影响了考试结果。作业通常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它是检测学习效果,巩固学习内容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同时,教师应该严格把关作业质量,加大对学生的课余辅导力度来度过学习难关,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有力的理论知识基础。

3 结语

我国工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出现一批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加大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完善,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推动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从而也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宽,纪静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2)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3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问题要突出职业信息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中小企业可以举办高质量职业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探索中国文化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学院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推行“1+X”证书制度[1]。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利于让职业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市场,让理论贴合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快适应社会,让职业教育有所作为。

2面向“1+X”证书制度的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关于“1”的学历证书

为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学历证书和管理者的作用,需为学生提供坚实的专业基础。现阶段,必须让学生学习良好的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例如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写作知识、基本的电气识图知识、电路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包括工作中的安全用电以及急救知识,常用集成器件、电子元器件及基于单片机的应用基本知识,传感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使用,基本电路的维修等。

2.2关于“X”的职业证书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现代化工业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维护和维修可促进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和技术改造[2]。该专业毕业生可以考取维修电工认证、电气制图师(AUTOCAD认证、PROTEL)、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工程师、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修理工、机电一体化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师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电气智能技术应用工程师、CEAC-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工程师。职业中学虽然是以劳动为导向,但是也必须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需要综合考量如何将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相融合,能够让学生既能就业也能兼顾好未来的学历提升与职业提升的需求。“1+X”制度不仅能够让学生受益,而且也能够让学校更快适应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2.3课程设置

进行课程设置时需了解学生未来从事的主要行业,电气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行业是机械加工、食品生产线维护以及电气行业等。电气专业毕业生适合的岗位是电气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设备管理、电气控制系统维护与维修。确定好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后,中职学校需根据岗位要求与企业行业一起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好培养计划后进行课程的设置。确定好课程后,制定课程标准制度时需要结合企业与行业的需求。

3设计原则

3.1课程与证书相互融合

需在“1+X”认证体系框架内了解学校的主要责任。将学历教育与电气职业培训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的同时获得电气职业资格,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兼顾职业技能的考核标准和专业的教学标准,将电气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从而打破分科对课程设置的束缚,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技能等级证书,改革人才评价与培养方式,最终促进“1”和“X”的融合。

3.2职业与实践性

中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必须意识到培养中职学生必须坚持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是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所以在确定培养计划之前,学校需要通过大量的企业调查去分析目前制造业相关企业对电气人才的需求现状,综合考虑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同时关注电气行业未来方向,深入研究电气行业的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的要求融入到教学组织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学生所学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电气工程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领域,电气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应加强和突出实践性连接的设计,最好利用公司项目进行直接培训和实践,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3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实施“1+X”认证制度,必须坚持落实、加强教育合作和双元教育机制,这也是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前提,职业培训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企业的需要,鼓励企业在制定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材的全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训基础,交流师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还为公司节省了培训员工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学校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培训,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4目前存在的问题

4.1校企合作缺乏通道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企合作缺乏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学校部分的信息反馈机制不足。职业院校和高校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无法被及时反馈到上级职能部门。政府制定的规则往往与实际的差距比较大,一线教师总结出的经验无法被准确反馈到社会上。②产业反馈链机制缺失。行业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基本不存在的职能管理,使得企业的信息根本无法被反馈到政府,企业向行业反馈信息的机制形同虚设。③教育产业链获得的融资反馈较少,合作单位的对接较单一化,并没达到产教融合的理想状态。

4.2缺少足够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很少有有工程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学术型的教师往往会受限于自己的经历,他们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被会分配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上,这样会导致最终培养的学生和就业导向相背离。目前,中职学校迫切需要配备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或企业导师,在确保通识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这是确保受教育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唯一途径。

4.3学校的实训基地不配套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规模较小,学生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机器的数量有限,无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而且设备型号老旧与市场脱节问题很严重,有些甚至无法使用。所以学生就算得到训练大多也是无效的训练。这些经验不能给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参考,整个的实训与市场脱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适应,企业也需要花费高昂的培训费用。

4.4课程与教材落后

职业中学的教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跟上市场变化和时代的步伐。而且教学方法往往过于单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导向。他们参加工作后会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工作也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要求与期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5建议与对策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反馈不很流畅,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来促进校企融合,政府应该放手部分权利给行会,让行会成为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相信更多的中小企业和行业也会参与进来,形成一个反馈更加流畅的状态。中国必须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管理体系,减少校企合作的制度交易成本。需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划清楚校企双方的边界;明确校企合作的细则,合作的细则一定要细化到学院和公司部门;制定校企合作中可以参考的细则,这样使得校企合作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政府要积极促成校企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企业进行办学并且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并积极促成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对接和交流,大幅提高学校实践教学的水平。学院与省内外优秀施工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兼职、引进、培训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努力实现双师型教师共同打造的专业培训体系,知名企业、知名专家[3]。同时鼓励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坚持对传统电气教育进行改革,将课程与岗位、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可让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技能证书的认定培训,这样学校能够拥有企业的先进设备,企业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盈利。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学院还应该注重根据虚拟技术实验实训条件来开发建设,以内涵发展建设问题为着力点,使基地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实训、技能鉴定、企业产品生产等多种不同功能。“1+X”认证体系下的教学和培训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新体系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应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职业培训为重点,以专业岗位为重点,引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例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利用企业真实的项目让学生对以后的工作有更多的感知。同时利用项目教学法也会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锻炼他们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6总结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统筹兼顾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培养出具备较强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和一定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掌握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在电气自动化工程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研发,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及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由于其本身的工科属性,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中高职学校未来在这个专业的培养上更加应该注重拓展与社会性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建立生产性的培训基地,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张小娟,高蕊.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信息系统工程,2018(3):163,166.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为此,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出发,遵循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律,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准确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创新和落实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应切实遵循社会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和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培养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电气自动化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能够胜任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这是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二)培养目标

制定培养目标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依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规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细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面已经越来越广,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根据学生今后潜在的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因地制宜制定出不同侧重点的培养目标,从而加强人才的特色培养。

(三)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新时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新的、符合当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市场需要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应紧紧围绕市场需要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一主线,平衡构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等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兼顾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选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性,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符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点的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法等,不断提高教学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人才培养质量的真正提高有赖于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因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应着力通过各种有力措施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入“双师型”教师人才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只有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高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着力加强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以加强电气自动化教师结构优化为重点,大力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高校可以和其他高校以及相关企业进行积极的接洽和交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鼓励相关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实践,提高教师知识结构,掌握电气自动化最新技术,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学生。

(二)建立高效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目前不少学校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主要在于校企合作模式陈旧、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缺乏校企合作的专业机构等等,因此相关高校在建立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基地和机制的过程中,应着力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合作互惠为指导,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建立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也应积极发挥第三方作用,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政策支持等,不断促进校企合作向着健康、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前进。

(三)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生教学评价制度

师生评价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加科学地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倒逼人才培养模式各个方面的改革步伐,因而重视完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生教学评价制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关键一环,学校应着力改变当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师生评价制度,增加过程性评价以及师生交互评价等相关内容,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及时解决,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总结

总之,着力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努力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模式等各方面综合着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形成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俊秀,马应魁,王瑾,殷培峰,李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2]陈华凌,洪伟明.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2012..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51-02

一、引言

我国现行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重课堂理论、轻课外实践,从而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1]。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推动高等教育工程类教学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高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该计划旨在造就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人才,从而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在2014年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世界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我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位列前茅。但实际上,我国卓越工程师技术人员虽然总量大,但工程师人均创造价值低于发达国家,在质量和结构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其中,《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欧洲大陆模式以德法为代表。美国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欧洲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实践能力。美国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自身的特点,采用“核心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形式,课程设置上体现出跨领域、宽口径、重实践的特点;欧洲模式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企业需求为主要特点,以若干的模块组成教学系统。从实践教学方面来看,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具有相同之处,他们的学生都较早地开始工程综合训练。

自动化学科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当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分析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优势在于专业知识面较宽,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4]。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毕业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市场意识比较薄弱、语言勾通能力欠缺等。因而,针对自动化专业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结合我国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际要求,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并创新适应时展的新的培养模式,对我国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三、人才培养原则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学科交叉合作成为工程教学的常态。一个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仅仅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培养优秀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至关重要。

1.培养能力要求。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熟练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通信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知识。(3)毕I生应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等能力。(4)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本专业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5)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外语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6)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与管理能力。

2.培养模式原则。知识是载体,素质是灵魂,能力是核心。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原则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特点。素质和能力应当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来培养。因此,根据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原则,我们可以得到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卓越”为目标,通过“多样化、开放式和递进式”的“以人为本”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3.培养方案构架。在教育部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基础上,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秉承淮海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献身”的校风以及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制订的。淮海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架如下图所示。

四、课程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目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授课学时过多、选修课太多、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衔接较差、多门课程的内容存在着重复、创新性实验较少、毕业设计内容偏离工程实际应用等。主要思路包括以下两点。

1.根据我国教育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本校专业特色,确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并修订专业课程体系。

2.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发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以我校《自动化装置》课程为例,该门课程由PLC、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三个专业技术子模块构成,是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重新整合而成的教学课程。将原来的教学内容分解到模块和实验当中,大大促进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不同模块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师资,教学任务选择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过硬实践操作水平的教师来担当。模块内部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序性。

五、践教学体系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通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要求,来进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的整体设计。从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来说,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几点[6]。

1.坚持理论教学、综合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校内工程实训项目和校外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将自动化专业培养总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各年级、各学期的专业培养子目标。围绕子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建设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高质量的实训项目。

3.注重成本效益,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可操作性。

4.从新生开始就要坚持工程实践教育的原则,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校企联盟合作,提高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能力,通过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完成自动化专业企业阶段的训练。

根据上述要求和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及各方面的要求,按照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实践操作能力由低到高的思路,将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按总体培养目标划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实验、工程项目相结合,循序渐进,互相结合,构建“四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六、结论

总之,建立完善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热情,也可以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作,有待高校教育者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2]韩璞,林永君,刘延泉,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10):262-264.

[3]罗晓燕,刘宏伟,任福正,等.校企合作培养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12(5):5-7.

[4]金翠云,汪晓男,李大字,李宏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135(1):17-20.

Research on Excellent Engineer Talents Training Pattern in Automation

HONG Lu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Jiangsu 222005,China)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6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各个工业部门生产设备的重要来源,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是促使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重工业,以东北重工业发展为主,支撑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存在,那么我们的生活资源、生活工具也不会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始终处于“钻木取火”“衣不蔽体”的落后时代,严重影响了现代文明的进步,所以机械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然而,机械水平的高低、技术含量的高低与人才培养是密切相关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与紧迫。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制造产品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机械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中,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201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一,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机械制造高级人才缺乏

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人员集中并且需求量大,大多从事制造工作或者流水线组装工作,中低层技术人员是供过于求。对于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没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高级人才做产业支撑。

2.2产品缺乏创新并且开发时间长

产品设计和制造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思维和改变意识,导致机械制造的机械设备落后、陈旧,不能跟随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2.3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大多需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没有自我开发意识,过度依靠国外技术,导致许多先进创新的科技不能跟上各发展阶段的需要,始终比发达国家落后。

2.4管理形式粗放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协调能力强和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的管理层,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2.5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利用水平低

机械制造有自动化技术但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就会导致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大量资源浪费或者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不能跟上发达国家水平。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始终处于中国制造阶段,还待成为中国研发,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不完善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技术应用型大学中是重点专业课,本专业的教育培养方案应结合当前工业、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规划。许多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多,对专业的总体格局要求多,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少,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粗泛,对技术学习的反馈能力差。加之学校的培养方案大多是综合应用型,没有具体细化到各个专业,认为与其专业有关的课程知识都是重点都需要深入学习,培养方案的制定太宽泛,导致学生不能抓住学习重点。就学校本身而言,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本是其职责,但长期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培养方案,不断探索更改培养计划,学生也始终处于适应学校方案的过程中,对自我学习方向及学习侧重点始终处于迷茫状态。所以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不完整、不完善导致学生学习不能准确定位专业,使专业技术的学习不到位,影响工作技能。

3.2专业技术人员思想老化,不能满足现代产业需要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思想老化、技术陈旧远远落后于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更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水平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3.2.1就专业技术人员自身来说,其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始终认为自我专业技术强,不需要学习的态度,导致其技术水平徘徊不前,始终处于自我认为的技术水平状态,对现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更新换代的技术要求一概不知,使企业生产整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

3.2.2就外界因素而言:(1)学校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水平长期不改变,相关专业的硬件设施不加以完善,学生接受的知识理念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就处于陈旧状态;(2)对在职技术人员,企业没有定期举行技术培训或学习活动,不能及时更新技术人员现有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对外界信息和国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了解少,学习机会少,使得大多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不能达到时代需求的专业要求。

3.3对专业人员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适应新要求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对高新人才的需求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已不再是按部就班、各守岗位的现象,人力资源也不断市场化,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参与到资金雄厚的生产企业中,使得学校教育的师资问题受到威胁。专业的师资力量流失

,急需非专业或者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并且经验缺乏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由于教育方式不到位、知识理念不专业的原因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除此之外,在许多职业技术学校中,由于资金短缺,实训的机械设备落后,并且数量不足,所达到的教学目的与现存的技术水平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教育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原理多,注重实践教学少;注重教师的单向知识传输多,而师生互动活动少;强调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多,而对专业的综合实训机会少等诸多不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教育方式或手段,都导致了专业人员的专业程度不能适应新要求。 3.4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

现代学生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各高校的教育学习中,都侧重于理论教学,无论是教学的资金使用程度,还是教学的人才培育方针,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是有难度的,一方面,教学的工作者都是经过我国多年的教学方式培育出来,对于实践教学本身就缺乏实际的教育经验,教学方式就不能满足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践教育设施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实训操作。实训操作课程松懈,不能达到真正实训的目的。结合以上两方面原因,我国教育制度中缺乏实践的执行力度,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教育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

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1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展要求

要培养出专业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应摒弃陈旧的教育方案,不断更新,制定适合各阶段专业技术水平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案。将培养的专业目标定位于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相结合,注重“抓基础、强实践、善应用、多方向”的教学原则。对教学课程体系应不断优化整合,使其能达到对专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优选教学内容,抓侧重点技能培养,更要体现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将原来的《工程材料》和《金属工艺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将《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原理与应用》合并成《电气控制及其PLC》,通过相关课程的整合,减少大量的重复知识,减轻了教学压力。压缩教学内容,抓重点,缓解了因教学内容多和学时少而产生的矛盾,同时也能开设其他相关的新课程,以提高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4.2专业技术人员应主动学习,紧跟时代前沿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性应体现在先进性、实用性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文明的重要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增加自我认识,注重技术的适用性才是一个优秀专业人员的表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应适合专业发展要求、时展要求,不断吸取最新的发展成果和先进技术,与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相适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又是一个含有传统因素的专业,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成果时,也应该巩固传统知识的学习,不断钻研,提高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

4.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专业机械制造人才首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如开发CAI教学课件等方式能使教学课件直观易懂,综合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这就相当于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能直接感官到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加强实践教学,还需要培养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校外实训、实验室试验、毕业设计等都能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实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讨论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相互交流不仅能解决学生的技术疑惑问题,还能从中感受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的基本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7

关键字:自动化;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教学

自动化专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作用,既离不开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及其他信息技术,同时也紧密依托于数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学科,而且还需要结合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南昌工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昌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自踊专业本科阶段对理论知识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我们的学生较一些重点高校来说基础还是薄弱,为此,结合江西地方经济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模块作出了深入的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确定自动化专业教改思路和培养目标

我校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控制行业,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的理念也在进一步的拓展与创新,尤其智能控制技术在自动化行业的不断更新,为适应发展的趋势,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及适应岗位的能力,我校自动化教改的基本思路是:从行业发展对该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为目标,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为改革重点,增强毕业生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为改革方向,全面建设实验实训中心以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前进入工程实验,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确定我校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政治合格,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要面向汽车装配自动化生产线行业,重点瞄准汽车装配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自动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设计知识,具备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技能,理论到位、技术技能系统实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考虑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多样化及多变性,整个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六大模块:思想政治课程群、身心健康课程群、理论知识课程群、技术技能课程群、综合实践课程群、素质拓展课程群。各模块课程群由相关课程系列组成。

3 加强专业课程的改革

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专业实践类课程进行努力加强课程方面的改革建设,建立教学团队制,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对接生产企业产业链,在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炼教学内容,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课程改革方案,实施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填充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互助协作、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以转变学习方式为契机,在主动学习并有竞争的环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对教师而言,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对专业建设和长期发展来说,建立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推进学校改革的步伐,通过项目式教学的进行,不断探索组织形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管理方法、考评体系等的改革,随着专业实验实训中心的不断完善,项目式教学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 加强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生产实习方式

过去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重理论轻实践是学科教育培养中的弊端,而应用型本科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通过改革实践性环节入手,形成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课是学生实践环节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过去以验证性实验居多,而创新性的实验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中逐步将主要的实验从课程中剥离出来,开设独立的实验课。在实验单独设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加了系统性综合实验,学生在完成指定性目标之后,能独立完成设计方案,选择实验设备,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制作和调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学校也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陈旧的设备已基本更新,为保障实践环节的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实习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校和江铃等自动化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实习中能了解生产管理的规范和严格,掌握自动化生产的整个过程。为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学校也在着手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如:我校的柔性生产线、西门子PLC综合实训室等。在学生走向实习企业之前,先在校内微企业实训室实习,在实习中学生会经历设计、安装、调试到维护的全过程。例如在西门子PLC综合实训室学生也可以在线编写程序,控制电机的起、停、调速,模拟炉膛上料、加热炉的温度控制等过程。校内实习基地在理论上也改变了校外实习的不足,解决了校内与企业生产现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实习的效果。真正意义上体现“应用型”的特点。

现在高校扩招,企业生产任务与效益紧密挂钩,对于实多数也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为此,我们对传统的实习模式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到企业“蹲点”式方式。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录像片,使学生对现场有一个基本概念,再请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到课堂里,进行整套生产过程、设备配置与维护、控制方法等进行专业的介绍,最后到企业实习。

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控制已经不是以往的单一设备为控制对象,而是形成了大规模的可以互相通信的智能设备控制网,而且在自动化领域,以工业PC为单位,可以组成各种复杂控制系统,在工控界,利用PC监控的组态软件也在大量使用并层出不穷。为了使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接触工控组态软件,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也安排了相关综合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熟悉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在工控界较为前沿的组态软件使用及组态方法,为顺利就业奠定了基础。

5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力度

以往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实习阶段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与指导老师之间不能实时紧密联系,甚至出现指导老师联系不上学生的现象,部分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而做,论文的质量无法保障。为改变各种不良现象,切实让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真正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现将毕业设计工作提前一个学期进行,并专门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切实保障该环节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自动化专业人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竞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兆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3]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裴素萍 《第四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0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叶爱芹(1971-),女,安徽天长人,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副教授。(安徽 凤阳 233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质量工程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201048、X201043)、安徽科技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09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099-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是大而不强,多而不精。而工科专业普遍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鉴于此,国家教育部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遴选了部分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要求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安徽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有幸被遴选为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按照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针对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在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施工单位等从事科技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一、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方式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3年校内学习和累计1年的企业学习。其中理论课程及部分实验的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企业学习则以各种实习实训、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形式。课程设置坚持知识不断线的原则,如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等。具体做法如下:

1.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大纲的修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级学科,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绝缘与高电压技术、电工理论与技术等学科方向。为此,提出了“平台 +小模块”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备专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特定岗位群技能熟练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通过与企业合作,例如遴选企业冠名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联合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了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从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制订、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的检验及毕业生5年内的跟踪调查等多方面开展合作,行业企业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占不低于30%的权重。另外,将用人企业的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反馈至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将对反馈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等,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2.“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

在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修订过程中,对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打破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内容整合。以一门课程为主,多门课程协同,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工程实例入手,理论联系实践,围绕工程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工程解决方案和具体方案的设计、实施、维护等过程,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工程意识。以“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实践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整合教学资源,重点突出实践环节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主要划分三阶段:专业通识阶段、工学结合专业选修阶段、综合能力提升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牢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主要在专业基础实验室、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和校外电气相关企业完成基本的技能锻炼和通识教育,培养专业兴趣。这个阶段需要两年实践。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变成力量,通过实践提高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说会做的复合型人才,这个阶段需要一年。全部实践在专业实验室和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完成,边理论边实践。第三阶段主要完成理论—实践—理论这样的循环,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产品的开发到生产的全过程,最后以产品作为毕业考核的依据,学生可以送到对口的企业完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目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没有企业经验。主要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在从教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选择进修的方式也仍然是到更高层次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深造,这不符合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归根到底靠人才,靠一支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要积极从其他高校和厂矿企业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采用企业培训、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转变现有师资队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支真正“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专业课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培训或生产实习。第二,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以学校实验仪器设备和企业的科研平台为基础开展纵向和横向的科研工作,将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第三,多方面多层次培养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对校内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技术交流以及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使其迅速成长。将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成既能把握学科或专业建设与改革发展方向,保持学科或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又能把握行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既有高水平理论研究能力,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省内外同类院校知名专家。第四,建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每年轮流选派专任教师脱产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鼓励部分专任教师半脱产到企业承担技术业务或实践锻炼。第五,与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人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建立健全“校企互动”的“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和兼职教师动态管理体制,从生产一线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一方面专任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到企业进行实践研究,另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可以承担本专业主要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任务,还可以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成为真正“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三、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学研合作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有利于教师将新技术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利于学生提高能力,增加就业渠道。校企合作也是我校的办学优势所在,学院每年承担行业众多企业的科研、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加快了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提高,也得到了企业在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实验室

联合企业、政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荆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德力玻璃等企业集团合作,双方共建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现阶段,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尚不完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用较少的投入建立了满足教学需要的电类课程基础与专业实验室,此类实验室可以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技术教育、机械电子工程等8个相关专业使用,使其达到满负荷运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其次,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室,将企业引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在真实的生产技术实践环境中参与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工程技术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与学的效果明显加强,而这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验室建设中,构建结合工程实际的实训实验室和企业车间,如电力系统实验室、电气实训室、电子生产车间等。通过企业出设备、学校出场地的形式建立了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校企共建共用。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再被分割,让抽象的理论及时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理解更透彻。同时,制订相关制度,对实验室彻底、完全开放,形成了与企业相近的研发环境,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目标。依靠政府为桥梁,积极寻找有条件的企业共建立本科生实习基地。在互赢合作的基础上,建设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本科生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对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院与奇瑞汽车联合创办了“奇瑞班”,与德力玻璃集团联合创办了“德力班”,部分学生在半年甚至一年时间中可以在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派老师将课程搬到企业授课,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应用的对接。同时,学校在毕业设计工作中不断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一方面,教师可以筛选部分企业的科研课题,这部分选题结合工程实际,可以让学生作为毕业设计去做;另一方面,结合毕业生产实习,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由企业提出、选出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学校、企业共同选派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答辩可以选在企业进行。这样,学生通过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不仅了解了生产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难题,而且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了解了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新动态,锻炼了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也得以加强。另一方面,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和设计的同时,企业本身的研发水平也得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得以加强。所以产学研相结合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举措。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下,我校借鉴并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外友好学校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双方互换师资交流为契机,学校设置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并取得“中外合作办学、教师海外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三大突破,开创了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局面。先后与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菲律宾和台湾地区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与美国、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8所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将部分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环节安排在国外进行。同时,学校积极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尤其是通过外出研修,青年教师的视野得到拓展,理念得到更新,水平得到提高,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坚力量。外教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校教学内容、育人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成为省内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五、结语

本文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情况,包括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等。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不少困难和多种制约,一方面,政策驱动需转变,教师投入积极性需调动。目前高校教师所面临的职称评审机制几乎一样,对教师所取得学位、科研和发表的论文要求比较高,这让大部分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实践教学,尤其是职称低的教师。另一方面,资源受限,场地、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工程实践型教师严重缺乏。由此可见,改革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学校和学院共同努力,迎接挑战,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孟祥萍,张运波,张红,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71-73.

[2]皮红梅,李英顺,佟维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5):

69-70.

[3]刘美,禹柳飞,王涛.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22(2):25-30.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9

[关键词]案例学习 自动化 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电气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等诸多领域,覆盖面广,是通用性强的大专业。和其它专业一样,当前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原理开始讲述,这种方法有利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但对于工科背景很强的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而言,从案例开始讲述,然后逐渐导入原理教学将更有利于课程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1-5]。本文探索了一套基于分层案例教学的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满足工程驱动的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的要求。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已成功实践多年。其中的“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基础平台和学科大类基础平台,“模块”包括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模块、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本文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贯穿于学科大类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模块中,并将专业实践模块和案例教学相衔接。

二、基于分层案例的教学模式

为了克服目前学习中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缺陷,引导学生形成本专业课程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必要建立从学科综合性案例、课程模块案例、及核心课程案例的多层次、体系化的案例教学,进一步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检测与控制的案例学习及支撑案例教学的实践基地。

(一)学科综合性案例的建立

学科综合性案例的建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 学科综合性案例应涵盖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内涵,如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技术,工业控制网络,工业控制软件等内容;(2) 学科综合性案例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即采用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实)及虚拟工厂自动化系统(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3) 为了增强案例的具体性和特色性,学科综合性案例应考虑行业特色。大型化学纤维企业中的自动化系统符合以上三个方面。现代大型化学纤维企业的自动化系统通常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涵盖了自动化专业的大多数内容。同时它具有较强的纺织行业特色,与我校的行业背景相吻合。

由于大型化学纤维企业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因此以大型化学纤维企业中的自动化系统为蓝本的案例学习需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我们通过和大型化学纤维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实地实习的形式进行案例学习,但这种“实”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基地离开高校一般较远,同时基地一次性接纳学生人数有限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充分地进行“实”的案例学习。因此有必要在“实”的案例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虚”的案例的学习。“虚”的案例的学习是将“实”的案例网络数字化,形成虚拟的大型化纤企业自动化系统,这个虚拟的系统设立在校内实验基地供学生学习使用。学科综合性案例的学习主要起到实习的作用,它分4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在学科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有一个总的感性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在某个专业方向模块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了解此专业方向模块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三个环节是在某门专业课学习之前进一步温习,使学生了解此课程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第四个环节是在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对照学科综合性案例作梳理和总结。

我们还可以以虚拟的形式设立具有技术前沿性的扩展性学科综合案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及拓展学生的视野。如面向航空航天测控的学科综合性案例等。

(二)专业方向模块案例的建立

为前述的“平台+模块”中的每个专业方向模块设计案例教学。同时这些模块案例又和学科综合性案例有机结合。我们采用将学科综合性案例进行适当分割,形成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案例。比如将仿丝系统分离出来形成过程控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将原丝拉伸过程分离出来形成运动控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将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及现场检测设备系统分离出来形成面向工控的软硬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工业控制软件、工控网络、实时数据库、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等)。这些专业方向模块案例和学科综合性案例有机结合,形成分层次的案例集。

专业方向模块案例的建立以半实物-半仿真的实验设备进行。由于这些实验设备规模较大,全部采用实物有时比较困难,因此采用半实物-半仿真的形式进行建设。这些实验设备设置在校内实验基地。专业方向模块案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该模块所有课程进行学习之前进行,起到认识实习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是在某门专业课学习之前进行,使学生了解此课程在整个模块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综合性实验,以巩固学生对整个专业方向模块所涉及的课程的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视野,可以以实体或虚拟的方式设立扩展性专业方向模块案例。比如面向化工企业的过程控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面向冶金企业的过程控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面向港口装卸的运动控制专业方向模块案例,面向物联网的专业方向模块案例等。

(三)核心课程案例的建立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10

【关键词】产业;升级;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四川,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立足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对技能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就是尊重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过程,沿着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构建以培养“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训对接,项目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对产业调整升级的企业调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并构建着新的行业,这些新职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更新快、技术复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工作的完成更多地需要劳动者善于学习,会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其次现代职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许多工作岗位不是靠个人独立工作,而是要靠群体的合作;此外,人们发现不再有终生职业,工作流动加快,社会最需要的是一种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能力。显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无论在传统行业,还是在高科技行业,知识、技能和创造力都是企业赖以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通过调研,了解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岗位的人才现状,了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分析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等,重点提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研究分析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出发,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探索内容、形式、方法高度统一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按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研究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门化选拔组班训练。

2.建立创新型特色课程体系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教学做一体的核心课、创新能力课、综合素质拓展课的特色课程体系,开发包括培养核心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拓展课及提高综合素质的训育课程,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核心课程组、创新课程组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组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强化技能,提高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将工程教育、创新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满足行业需求,建成核心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三门课程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立其课程标准、分解其核心技能,开发典型工作任务,电子教案库,视频录像,课程素材库,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及方法,其他课程紧密围绕核心技能课程设置,对核心技能课程起铺垫或强化作用,突出核心技能的中心地位。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根据装备制造业主要使用三菱、西门子、欧姆龙可编程控制器的现状,在以三菱FX2机型为主,兼顾西门子、欧姆龙等机型。在内容组织上,打破传统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分界,按照基本应用、高级应用、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组织软、硬件系统教学内容,强调软、硬件的有机结合,强调讲练结合,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技能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

《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电机维护和电机控制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面的职业技能,又要为后续课程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将原来的电机及拖动与电气控制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电机拖动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觉理解困难,整合以后的课程更多的是将电机作为电气控制的对象,淡化电机工作原理,强化电机控制,及时增加新技术,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将本课程知识分解为变压器技术、电动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三大模块,突出了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变压器技术是静止电器,应减少理论分析,突出实际应用知识的讲解,如:电力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仪用互感器原理、结构、使用注意事项的讲解。可带学生参观学校配电室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电动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两个模块融合在一起,以具体项目的实施为载体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抓住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个重点,例如学习交流绕组的磁势时,三相绕组的旋转磁势是重点,应讲解透彻,而在讲单相电动机时,侧重分析单相绕组产生脉振磁势、脉振磁势可分解为两个旋转磁势,其结果是没有启动转矩,如何产生像三相电动机一样的旋转磁势是关键,从而引出几种启动方法。讲同步电动机是只讲与异步的不同之处。电气控制技术模块,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侧重工作过程和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创新能力,对于典型电路侧重其安装及检修,注重电气控制的工程案例分析,如车床、钻床的电气控制及故障分析。实际操作、维修、维护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新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属计算机类课程,涉及到较多的编程和硬件知识,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联系生产实际应用,注重单片机的特点,不要陷入到汇编语言编写之中。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单片机内部的各种接口的应用,单片机硬件系统扩展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单片机软件编写基本规律,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设计实际控制系统及编写程序的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联系工程实际,并且重视技术科学的一般方法的培养。实训以学习单片机的整个开发过程、单片机应用的基本试验方法和训练实验研究能力为主,通过实训要求掌握一种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基本应用方法,硬件电路的连接、汇编语言的编辑、汇编、与联机调试的过程。安排实训时,总体上要考虑实训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综合应用,实训用时由少到多,实训难度由低到高这几个环节。

开设综合素质训育课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与团队精神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强,有自信心、成功欲。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3.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创新课程的组建和专业社团活动,形成适合电气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方法;改革电气类专业现有的教学方法,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教学方法:一是继续完善现有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实践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二是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以“创新课程”、“学生专业社团”建设为契机,通过学生专业社团的建设,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完成专业社团的创新科技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技术服务等实际项目,发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将校内培养与企业生产岗位实习培养紧密结合,将以校内专任教师教学为主的理论教学及模拟实训与以企业技术骨干指导为主的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在深度、广度上得以全面提高,彰显专业特色,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优秀高端综合高技能人才。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我们遵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转变学术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使技能大赛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载体,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舞台,使学生在其中得到教育、获得提高。仅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不够的,更应该考核“怎样干”和“怎样学”。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核模式(包括设计、答辩、讨论、调研、创新制作等),增加技能性考核,以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以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是我们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怀康.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技术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郭婺,周洪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