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十篇

时间:2023-03-14 12:29:58

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篇1

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对那些从事特殊行业的企业和一些自身实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中小企业而言,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或许给它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具体理由阐述如下:

1、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发挥优势和特长。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它们的优势和特长不在于品牌推广、广告策划、公关运作等创建品牌的必需要素,而在于灵敏的市场反映度,灵活多变的通路策略等。只要发挥了这些优势和特长,中小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并获得稳定发展。

2、创建一个品牌,特别是强势品牌,是一个投入巨大的长期复杂的工程,并不像注册商标那么简单,也不仅是提升知名度就够了。因为品牌应该包括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如品牌的核心理念、品牌文化、品牌联想等等,这些深层次的内容需要通过企业长期细致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造就。

3、一个品牌的本身是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品牌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产品的销售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比如,同是一家中国内地企业生产的运动服,贴上耐克商标,其价格就可翻上几翻。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行业和产品而言,品牌就很难通过产品的销售来体现其价值了,比如象食盐、食醋等价格弹性很小、消费者对产品品质没有很高要求的某些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产品的品牌就不可能为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收益。此外,那些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或原材料的企业,由于它们没有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因而一般而言是没有创建品牌的必要,只要做好产品品质工作,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即可。

4、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有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实行无品牌的营销战略后,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品牌推广与维护费用,甚至连商标的设计、注册费和年费及大部分的包装费都省了(采用简易包装后所节省的费用)。这样,产品的成本着实降低了不少,而且,由于采用无品牌战略,企业可以不必费神去做那些涉及到品牌的一系列工作,从而可以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加强产品的质量控制,营销渠道建设及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把企业的优势集中在产品和通路上,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方便购买的有用性。

5、无品牌营销在国际上已有成功的先例,如现在的美国,已有相当部分的零售店在销售无品牌的大众化商品,这些商品质量过关,价格低廉,很受中低阶层的消费者欢迎。同样在我们中国,广大的中低薪阶层和农民是大众化日常消费品的消费主体,他们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价格仍然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因而,能够真真体现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无品牌商品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

那么,有那些企业适合实施无品牌营销呢?

1、所经营的产品的价格弹性应很小,所谓的价格弹性小就是说同一种产品不同品牌间的价差不大,不象服装,有的只能卖几十元,而有的却能卖上几千元,之间的价差几十上百倍。

2、所经营的产品单价不高,属于日常生活必需品或企业生产所用的普遍性原料,如生产家电所需要的一些小元器件。

3、所经营的产品没有特殊的含义,特殊的联想,不能象名车,名表那样有意味着身份象征的特殊含义或联想。

4、消费者或客户对产品品质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符合有关标准即可。

5、企业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员工素质不高。

6、企业现拥有的品牌已经开始老化,而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扭转这个趋势,或者企业现拥有的品牌现在不能够而且将来也没有希望能够为了企业带来多少的额外收益。

决定采用无品牌营销战略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转变观念,进行全面的自我否定,建立全新的组织机构和产品推广模式。

品牌营销与无品牌营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营战略,当企业一旦确定了无品牌营销战略思想后,那些在品牌营销战略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各种组织机构和产品推广模式便不能适应新战略思想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自我否定,建立新战略思想指导下的组织机构和产品推广模式等。像广告部等一些在新战略思想下没有必要的部门应一次裁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产品规划部和信息中心。产品规划部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规划,销售规划,通路规划与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研究,这项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度,及时发现一些新的市场空间。再如,企业原有的产品推广模式可能是以广告、促销等方式来拉动需求,实行了无品牌营销后,只需加强对通路的规划与管理,有针对性地提高铺货率,并加强与经销商进行沟通即可。

2、最低限度地简化包装

实行无品牌营销,为的就是降低成本取得价格竞争优势,因而产品的包装应尽量简化,甚至可以提供大包装或散装。包装简化后,还应给人以简洁之美,例如,食盐的包装无需豪华,光彩夺目,让人一眼就认出来,但需要能够给人以干净的感觉;同时,包装还需简洁地印上产品名,所含物的比例,符合什么质量标准及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这样,企业的名称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商标的作用,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无品牌产品。

3、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生产与销售的规模

质量是产品的市场生命线,没有质量保证,哪怕你的价格再低,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只有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低价才会得到消费者的忠诚。提升了生产和销售的规模,也就意味着单位成本的降低,成本的降低意味着价格的降低,当无品牌商品的价格低到连造假者都无利可图时(这对品牌商品可能很难做到,但对无品牌商品而言却是可能的),市场也就做大了,做稳了。

4、在营销渠道上狠下功夫

再好的产品,再低的价格,只有消费者买得到并便于买到,才能进行价值交换。而且对于无品牌商品来讲,由于其一般不做广告宣传活动,因而与消费者的见面机会只有在货架上,因此,实行无品牌营销战略的企业应加强对通路的规划与建设,有针对性地提高铺货率,因为无品牌商品多为大众化的日常消费品,有其固定的消费群体,提高铺货率就是为了方便这些消费群体购买。

5、无品牌营销要坚持无品牌

品牌营销篇2

【论文摘要】同样都是老鼠,为何有老鼠与米老鼠之别?这就是品牌与非品牌的概念。一提到品牌有很多人都觉得很玄妙,事实上并非如此。就如制药工业中的品牌,比如琥乙红霉素与利君沙,化学成分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在销售上利君沙与琥乙红霉素相差甚远。利君沙就是“米老鼠”,而琥乙红霉素就是“老鼠”;利君沙就是品牌,琥乙红霉素就不是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成“米老鼠”。

一、品牌策略与执行

在医药行业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小市场,大营销”。这个行业有一个单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是凤毛麟角,它不同于啤酒、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很大,所以说是“小市场”。为什么说是大营销呢?我们先看一看电视里的广告就知道了,医药产品的广告投放量相当大,在当前的媒体投放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就是说,在今天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制药工业的营销费用投入是很大的。营销什么?当然是营销我们的产品。而营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强势品牌。

品牌从何做起?制药工业一直有一个说法:产品卓越,市场卓越,执行卓越。产品卓越对处方药的营销至关重要,市场卓越是对OTC产品的极大挑战,执行卓越无论是对处方药还是对OTC都是营销管理的一种极高境界。产品卓越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方向。如果我们有“万艾可”这样的产品,我们根本就不用为打广告而犯愁,也不会担心搞促销之类的事情,这个药也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相对卓越。国内众多药厂虽然在研发经费上不设上限,但是目前中国企业没有哪一家敢一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来做研发的,因为研发来得太慢。

如果没有最好的产品怎么办?现阶段中国制药工业的成功者们,他们的成功大多是建立在市场卓越基础上的。换而言之,他们是找准了市场定位,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完成产品的差异化,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是不是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战略就可以了呢?你可以这么想,也可以模仿别人,但是你清楚这一点:过去别人做成了的,你现在不一定就能做得成;人家在别的公司做成了,在你这儿也不一定能做成。由此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条件都在不断变化,而出路就在于创新,不断创新。别人的东西是拿不过来的,结合自己的文化进行创新才能获取成功。而创新需要的,就是执行上的卓越。

二、医药企业营销中的“推”与“拉”

制药工业的营销宝典是什么?实际上,无论是4C还是4P,营销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方面:“推”和“拉”。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感冒了,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医生的话。但是假如有一套理论说“感冒是由痔疮引起的,治好痔疮就可以治愈感冒”,那么医生给他开治痔疮的药,他就会相信。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不同之处在于处方药营销的对象是医生,所谓“拉动”的概念就是要给医生一个说法,只要有一个说法。那么医生就有理由开处方了。但是,有一个说法之后,在非常多的药品中,医生是否会选择这个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予以“推动”。因此,“推”和“拉”要结合,“拉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理由,树立学术地位,普及医药教育;“推动”就是给医生一个开处方的动力,让自己的药品能进到医院里来。只有“推”“拉”结合,才能让医生有理由开处方且愿意开处方。

非处方药的营销实际上也可以归结为“推”和“拉”。由于在OTC的营销链条上我们实在找不到像医生那样的角色,于是医药企业的“拉动”对象就不得不面向产品定位的消费者。所谓“拉动”,就是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并且买得起;所谓“推动”,就是让顾客买得到,能够很方便地买得到。所以对于对非处方药的营销来说,就必须做品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几年药品零售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批发企业的发展速度,而药店在做品牌经营的同时更希望与制药企业进行联盟与合作。因此,药店特别是连锁药店将成为OTC药品销售的关键力量。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

医药企业做品牌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关系。比如在我提到杨森时人们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吗丁啉、达克宁。提到天士力时人们又会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丹参滴丸。但一提到杨子江,我相信大部分人会哑口。可是扬子江在我们国家却是销售额位居前三名的制药企业,它的产品一点都不少。可为什么人们对它的名字那么陌生?是因为它的药更多地是在医院里做处方药,所以它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会小一些。由此对于我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到底是做产品品牌还是做企业品牌好?其实西药制药企业内心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摆脱“一牌独大”的状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西药制药企业甚至包括一些中药制药企业,想以企业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先做产品品牌。至于最终能不能做好企业品牌,当我们国家的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时候,高到50家、10家、8家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80%-90%的时候,制药企业的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群的销售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在激烈竞争中立足的。企业现有的所有竞争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营销优势,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优势。

【参考文献】

品牌营销篇3

很多策划人和企业老总(但不包括消费者)总是认为:品牌嘛顾名思义,就是指“商品的牌子”。然后,按照这个逻辑往下分析和作业,进行着品牌的策划(或规划),品牌的定位,品牌的传播等等系列的工程塑造。

其实,品牌并非指“商品的牌子”。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去推论。这个曲解是很可怕的结局。“品牌”一词本身属于舶来品,所以,这个推论是行不通的。比如英文名“杰克”,你就不能说,这个人姓杰,名克。他是翻译过来的。就字论字在“品牌”这个词汇上是说不通的。非但如此,如果这样去定义和推论品牌,那将给品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伤害,而非仅仅属口误那样的单纯了。

二、品牌的载体是企业,而非商品

品牌的载体是企业,不是所谓的“商品的牌子”。比如,脑白金不是品牌,而其公司健特公司是品牌,王老吉(产品)不是品牌,加多宝公司是品牌,海飞丝不是品牌,宝洁公司是品牌;企业如同是母亲,产品如同是孩子。如果阁下把脑白金、王老吉、海飞丝等理解为品牌,那就会出现把母亲理解为孩子一样的荒谬了。不仅如此,给企业的经营上将带来致命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广告人、营销人谈品牌,是一种狭义上的品牌观。广告人总是把广告理解为品牌,仿佛“做品牌”就是“做广告”;营销人则是把营销理解为品牌,往往把“营销策划”说成是“品牌策划”。这些不能理解为是一种“口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所看到在日后的具体运作中,也是按照这个说辞往下进行的。这些都是以局部来理解全部的观点,把战术理解为战略的观点。原则上来讲,广告人和营销人从其专业程度上,就其专业能力是不能够进行品牌的战略规划的。因为他们的专业视野是局部性的。遗憾的是,我们总能发现,如今很多的品牌讲堂上邀请那些知名的广告人或者是精通策略的营销策划人去讲授品牌知识,那将会给受众者带来很大的误区。也不利于品牌知识的普及。对企业的品牌建立和发展也相应的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1、关于产品的生命周期

我们知道,任何产品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有诞生期,销售旺期,衰退期。这个生命周期是由市场决定的,具体地说:是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中进行的需求升华,这个需求升华演变成为一个产品的衰退期,以及下一个新品的诞生期,这是一个市场的轮回现象。比如,若干年前,女性买化妆品强调“美白功能”,可十年左右的光景,这个美白功能就走不下去了。消费者需要一个“健康”的美白了,于是,这个时候又诞生出新一轮的“健康美白”系列产品来,在这以后,再伴随市场的演变,健康美白又走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不在于“美白”这个角度上了,甚至是什么“骨感”的脸之类的了,于是,又有新一轮的产品定位出来了。以此类推,不断的进化和演变着……

如果说品牌就是指商品的牌子,那问题就出来了。商品(的牌子)伴随着市场的演变在更名、替换。那是不是说这个品牌也进行了相应的更名和替换呢?我们在商品的不断演变过程中,感受到这个商品的牌子在不断的更替着,不仅不利于我们常说的品牌资产积累,同时,和我们常说的“品牌是精神,品牌是力量,品牌是宗教等等理论也是完全相悖,完全矛盾的了”。可见,品牌不能以(演变着的)商品为载体,更不可称之为所谓的“商品的牌子”。

2、误解的危害

综上,我们常说经营品牌,也就相应的变为了经营产品,或者经营商品了。那么,这样企业的性质也就相应变为一家销售公司了。今天的企业正是不理解经营品牌,把精力都使在了经营商品上。今天,经营商品诚然已经成为国内企业的一贯使命了。于是,变态现象开始发生了:产品诞生初期依靠炒作和造势,使之尽快销售,接着形成了销售旺季,再接着商品不易卖的时候(衰退期)就开始大打促销战,降价的降价,给政策的给政策,再不易卖的时候呢,干脆就是买三送四、买五送六之类的,再接下去,干脆这个产品不做了,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时候出现的普遍现象是:企业老板说“咳,企业现在不如以前那么好做了,做不下去再找其他的项目来做吧”。这就是完全把经营企业当做经营产品的结局!这更是中国民营企业普遍短命的重要因素!

三、一个健康的企业

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应伴随着商品的生命周期而出现波动。让企业的命运紧紧地依附在商品或产品上是危险的。就像一个母亲的命运紧紧地依附在孩子身上那样靠不住。一个企业必须主宰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伴随着新生命的销售旺季,然后在衰退期尚未来临之前,就果断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研究。当然,毫无疑问,这不是销售部门能解决的,他需要另一个部门,那就是市场研究部、产品开发部,这两个部门和销售部是不同的,他解决的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能源问题”。让企业不断的有新产品的诞生。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市场研究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前期是对市场进行预测和调研,不断地挖掘潜在消费市场的波动和成形。使产品开发总是诞生在(“潜在”变为“成形”)市场的前沿。换句话说,市场的研究也好,产品的开发也好,总是走在新一轮的市场暴风雨革命的前沿。

四、市场与冰山

我们所说市场是在不断演变、更替着的。一方面,他就像人类的角质层一样,不断的、自觉的去死皮,这是市场的“去死皮理论”。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市场的演变特征更像冰山一样。我们知道,冰山裸露出来的部分占整个冰山的三成左右,而有七成左右的冰山是看不到的。裸露的冰山是成熟市场,潜在水下的冰山是潜在市场。一个成熟和成形的消费市场一旦形成,那么,就如同冰山的裸露部分,是人们都能看到的。很多的商家一天到晚去争夺这个极其有限的裸露部分。这种争夺是血腥的,是红海竞争,这种竞夺的结果是大鱼吃小鱼,是价格战,是同质化。争夺完了之后呢,不断有新的冰山露出水面,又成为一个成形和成熟的市场,再一次的演绎着裸露部分的争夺之战。这是今天商界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却是不健康的现象。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眼光能瞄准冰山下的巨大冰层,进行开发,那是多么好的现象:首先,缺少竞争对手了,另外,差异化出现了,价格可以高一些,利润可以丰富一些。当这个冰层成熟裸露的时候,你则已是所谓的知名品牌了,你已经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量了。当出现市场衰退期的时候,你则可以果断地进行市场调控,瞄准下一轮的水下冰层进行开发(潜在市场的开发)。那么,这样的企业不仅仅是差异化,更是自主的创新企业,更具知识产权的企业。是一个健康的企业,也是一个令同行尊重,具有社会价值的企业。

五、健康的企业标本

健康的企业伴随着市场的敏锐开发和引导。

他给予消费者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他引导着消费时尚。总能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一个健康的企业不是一个以销售为本本的企业,更不是总依赖于折中折之类的促销活动。先建立市场研究部和产品开发部,然后才是销售部。它的重要特征在于:销售变为了末端,而很多的企业则把销售部变为了前端(或中端)。这样的企业是具有思想性的企业,是一个具有文明造化的企业,这个企业是拥有企业的精神和使命,以及愿景般的企业,也有着企业的梦想。否则,他就不可能总是在消费者的前沿去进行市场的探索,总是不厌其烦的进行这个工作。他的核心职能变为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科学的产品理念,总是敏锐的洞察到消费市场的呼唤和新生。进行技术革命,开发出消费者更喜欢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我们称之为“品牌企业”。那么,这样企业的名称,我们称之为“品牌”。比如耐克公司、苹果公司、腾讯公司等这些令人尊敬的高利润公司。他们是名符其实的“品牌”。他们旗下的产品总是在不断地演变着的。

我们希望今天的中国企业更多是在生产精神和文明,为消费市场创造优秀的生活理念,而不是除了生产就是制造(优秀的品牌企业往往是不从事生产制造的,这些企业将来连同销售环节也会出让给其他公司来完成,自己企业的本身则从事着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两个极具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环节,它拥有发明和专利,拥有知识产权)。它拥有着整个产业链最优势的部分。它更不以打广告来赢得知名度,不搞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游戏。

六、品牌资产

品牌资产就是指品牌企业的资产,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总是远远地高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就是对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价值。但不仅如此,更是反复引领着市场,使之成为企业的价值观和源动力。他不断地给市场以惊喜。这个软性价值是备受市场尊重的,进一步上升为企业的社会价值和光辉使命。

总结:优秀的企业才称之为品牌企业。或者,把这类的企业称之为品牌。故此,品牌不再是“商品的牌子”了。品牌是企业类的规划行为,是企业的诞生和愿景,是一个战略课题,或者一个战略话语,产品则是在营销的推动下不断地演变着市场的更替和演变。

品牌营销篇4

一、人民战争、旗开得胜

1989年,沱牌曲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进入中国17大名酒行列,被誉为“四川第六朵金花”。于是,“沱牌曲酒”成为沱牌酒品牌系列中的成名品牌。沱牌酒依据当时的形势和消费水平,采用了“民众价格策略”,实施的是“低价格规模效益”目标营销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九十年代沱牌的迅速扩张令所有的白酒企业侧目。旗下沱牌酒在5元以下的市场中所向披靡。沱牌酒顺势而上,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紧抓整合低价位白酒市场的历史性机遇,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商,从而也奠定了公司在低价位酒市场的龙头地位,2000年产量居全国之首,成为名符其实的低档名牌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为3.07%;同时也使在17大名酒中排在最后一位的(第17名)沱牌酒品牌在1997年至今的9年中,在销量连续进入十强的仅得6家白酒企业中,沱牌有幸成为其一,这六大品牌分别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古井贡和沱牌。由于其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以及低档酒在市场中强势稳健的霸主地位,虽然其利税较低,但除2005年以外,1997年——2004年的八年中仍连续8年入围十强。在17家名酒中,能够利税连续8年以上进入10强的也仅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古井贡和沱牌七家。所以从稳健的市场基础的角度来讲,其“人民价格战争策略”并没有错,只是蹉跎岁月,时代变换,不能与时进俱进的止步不前所带来的永远都会是蹉跎不堪。

二、蹉跎岁月、难比峥嵘

蹉跎岁月:大众型广大而深厚的低端市场基础给沱牌带来了相对的稳定,但高税负和各种营销成本整体的不断上升也给沱牌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和镣铐,使其在与竞品的新一轮赛跑中显得如此乏力和充满泥泞。2001年从价计量计税的第一年就使沱牌的利税效益不甚一击,2002和2003年利税排行即从2000年的行业第七滑落至第八,2004年滑至第10,2005年滑出10强排行第十三。

难比峥嵘:在市场不断向传统名优白酒品牌集中的新一轮竞争中,自2001年以来,老牌名酒汾酒、泸州老窖、全兴等通过品牌创新和成功的新构架,发展都很迅猛;新兴名牌北京红星、安徽口子窖、内蒙河套酒业、江苏洋河和新疆伊利等2005年的利税也都超越了沱牌:沱牌利税2.01亿,而北京红星、安徽口子、内蒙河套、江苏洋河和新疆伊力特则分别为2.78亿(达到沱牌九年中利税最高值:1997年2.78亿)、2.35亿、2.28亿、2.18亿和2.05亿。在横向对比中,沱牌无论如何都难现峥嵘,然而沱牌不是没有努力。

创新和调整:

2001年——2003年,沱牌集团对其品牌结构也进行了创新和调整。

A、“舍得酒”不舍得:2001年12月,沱牌集团推出了高档品牌舍得酒系列,其终端价位在300——700元之间/瓶,可通过几年的运作,目前其年销量仍不足6000万元,而与之几乎同期推出的全兴的水井坊和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的年销量都已突破了五个亿。至于舍得酒品牌的定位、卖点等不足之处不是本文阐述的要点,单看其营销力度就能看出其“舍得酒”品牌的推广投入实际显现的是非常“不舍得”。2001年12月17日,四川沱牌曲酒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射洪县糖酒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四川舍得酒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有300万元,这么高档的产品,需要的就是科学营销后的雄厚的资本,而水井坊和国窖·1573都是全兴股份和泸州老窖为主体倾力打造的战略性定位的品牌,它们的注册资金皆愈千万,以可持续投入超过数亿元的力度进行着不断的可持续性推广。而舍得酒在导入的前三年还算有些  力度和章法,2004年以来,其推广显现得有些乏力、步伐混乱、定位不清、进攻不明,以至于市场业绩平平,显然没有撑得起利税猛增的重任。

B、中高档新品不少,却没有亮点:沱牌相继推出的中高档品牌中有“舍得酒”、“沱牌四星曲酒”、“沱牌金酒”、“金沱牌”、“珍品沱牌”等,然而却没有一个象洋河集团推出的高档品牌蓝色洋河经典那样,短短两年时间,单品年销量已突破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洋河蓝色经典仅用了舍得酒推广不到一半的时间却达到了舍得酒4倍的销量。沱牌身背了十八把钢刀,因为没有一把锋利的,所以才显得异常沉重。

尽管如此,名牌终归是名牌,更何况沱牌在行业中仍不失为强势白酒品牌,其发展虽然蹉跎缓慢,可在自我努力和对比中仍能看到太阳升起的希望。

三、纵向对比、渐趋回升

沱牌酒的发展与实力相当的几个强势传统白酒品牌相比虽然难现峥嵘,但通过2001——2003年的整合调整已略见成效。

A、产品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自2003年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品毛利率由原来的30%已提升到40%以上。

B、2004年之后走势:从2004年和2005年经营情况来看,2004年销量9.23亿,2005年销量9.9亿,顺增0.67亿。产品结构的调整2006年有望全部到位,公司将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专心于核心品牌的强势推广,预计到2007年结束产品结构调整期,从2008年起将步入快速增长期。另外,从行业政策上,白酒消费税政策改革方案的出台,如果从价计量消费税取消,那么沱牌业绩的快速增长期将大大提前。

C、成名品牌复苏并步入成长:鉴于市场向传统名优白酒品牌日趋集中,成名核心品牌沱牌曲酒2004年销售止跌趋稳。2004年和2005年,沱牌曲酒连续两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形势逐渐向好。

D、超高端市场出现积极反馈:通过几年努力和市场认知度的积累,舍得酒品牌的推广虽然不如水井坊和国窖·1573那样业绩斐然,但2004年开始出现速度性增长,年销量突破2000万,2005年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更是超过60%。更何况沱牌酒品牌比大部分传统名优白酒品牌还拥有着更多的无与论比的优势。

四、资源强势、根基稳健

A、名副其实的传统老品牌: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以品牌核心词命名的沱牌曲酒厂,始建于1951年12月,已有56年的建厂历史。

B、名副其实的部级白酒名牌:在1989年的第五次部级白酒评比中入围中国十七大名酒,通过几十年的市场积淀和品牌品牌运作,“沱”字系列在广大消费者中已深入人心,其“沱”牌产品线已非常成熟,包括沱牌曲酒(成名产品)、沱牌特曲,沱牌大曲和沱牌酒。其低端“沱”字牌产品在市场上已形成霸主地位,与茅台和五粮液的高端霸主地位形成了分庭抗礼,形成了两端强势品牌的对称和呼应,填补了低端强势白酒名酒霸主的空白。

C、资本雄厚:1996年沱牌成为100家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中国白酒品牌共有14家上市公司,沱牌不仅位居其之中,而且也是比较早上市的企业;另一方面,通过10年的市场积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处于相对的强势地位。在最新的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与品牌〉〉排行榜中,沱牌以48.74亿元的品牌价值与联想、CCTV、宝钢等国内知名企业品牌比肩入选,在上年45.0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3.72亿元,与2005年新进入利税前十强的新兴二名酒口子酒业、河套酒业、洋河集团等相比具有显著的资本强势。

D、发展中端品牌的机会优势:在低价位产品巨大销量的带动下,以“大曲”为首的中价位产品也将拥有较大的拓展机会,沱牌的中端产品拓市成功率要远远高于新品牌拓展新市场,风险却远远低于二流名牌。

然而,今非昔比,市场竞争环境及竞争要求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的竞争中,不进就等于退步;而今,在“百舸争流千帆竟”的传统名优白酒品牌集体复苏和快速发展的新的竞争态势下,发展缓慢就等于落后,不能够获得横向对比中的强势快速发展,就不可能站到强势白酒梯队的前沿。沱牌酒品牌如果不想失去新时期传统名优白酒品牌良好的快速发展机会的话,就必须稳、准、狠、快地重新布局、完善和强势自我。

五、扬长避短、梯队拓展

A、杨长:“沱”字品牌系列已经得到了低档名牌中的霸主地位,在其它名牌的低端产品纷纷涨价的前提下,沱牌酒不要因为盲目跟风而失去自己的既得优势,纵然涨价也要首先考虑涨价后能否确保竞争中的价格优势。由于沱牌有市场优势和生产成本优势作支撑,随着计量从价消费税的放松,坚持本色不动摇本身就是个性创新的操守  和战略个性的定位,同时要不断地在低端市场中加大可持续性美誉度的积淀和推广,在大众消费者的心智中彻底奠定并夯实真正物美价廉、名副其实的不可取代的人民性名牌。

B、延短:鉴于消费者对沱牌低端产品的信赖和规模性惯性消费,沱牌要认真研究从低端向中端依次延伸可行性规模销量的价格区间,并清晰定位出这个区间中的形象产品、主导产品和规模产品,使产品线形成凸凹型亮点,边缘影响和带动其间的机会产品。

C、“舍得”打造舍得酒品牌:

舍得资本:目前,舍得酒在推广投入力度上明显不如水井坊和国窖·1573,所以要舍得可持续性的规模性投入。沱牌需重新审视目前舍得酒品牌的市场投入资本量和推广机制,要将之定位为真正的“成才”型高材生来舍得投入和坚定不移地培养。

舍得干扰性定位:水井坊的定位是“中国第一坊”,国窖·1573的定位是“中国第一窖”,而从舍得酒出现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两句广告词“知舍得谓之智,成就至尊唯有舍得”和“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生”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哲学文化的传播和对人性的关怀,哪里都看不出高端品牌清晰的定位!

品牌营销篇5

6月9日,昌荣互动学院邀请了百度全国新行业的销售总监们和昌荣精准总经理朱宏刚先生,就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应该如何认识搜索营销在整合营销中的价值和众多国内知名企业营销负责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搜索引擎的出现颠覆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在消费中的决策流程。从早期的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到今天的AISAS(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搜索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环节,人们通过主动搜索深度了解品牌和商品,建立深度认知,从而影响购买决策。而基于人们目的明确的主动查询,网络广告也得以从单一的推送式(PUSH)广告向拉动式(PULL)广告演变。由于搜索引擎更了解用户需求,因此也被定义为“精准营销”。

从全球范围来看,85%以上的网站都是通过搜索引擎被人们找到的。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通过优化网站从而提高搜索引擎自然结果排名(特别是不同的搜索引擎)往往是一件漫长且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锁定相关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将用户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对于那些正在开拓市场,品牌和域名还尚未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认知的企业,关键词广告和更加系统的搜索营销,是锁定目标市场、扩大品牌音量的高性价比营销渠道。

搜索广告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精准营销价值日益凸显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艾瑞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搜索广告年均增速已经超过网络广告规模年均增速,占比超过三成,并逐年增长。

从海量的搜索查询和不断推出的创新广告形式,到不断提升的用户分析和广告定向技术,搜索引擎正在成为一个能够同时被传统企业客户和网商客户所认可的营销平台。昌荣精准近几年跨多个行业的服务经验表明,从传统的汽车、化妆品、金融等行业,到一定程度上较为依赖互联网的旅游、网上服务等行业,搜索引擎都可以满足不同企业客户在不同阶段的营销需求:从品牌曝光、流量导入、积累会员、转化拉动到销售提升,为数众多的企业案例验证了搜索引擎是一个全方位营销平台。

品牌营销篇6

随着可口可乐、麦当劳、英特尔、奔驰、宝马这些大名鼎鼎的品牌浩浩荡荡进入全球市场,品牌浪潮席卷全球。大部分营销专家和企业都相信,品牌影响并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品牌是营销中的关键。

我们的问题是:消费者真的爱品牌吗?是品牌在影响并决定人们的购买行为吗?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年轻人对耐克、百事可乐、麦当劳、斯沃琪等品牌近乎疯狂,这也使得人们对品牌的魅力深信不疑。但这些表面现象并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如果品牌决定了人们的购买行为,消费者真的忠于品牌的话,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应该也愿意购买可口可乐白酒,或者五粮液(40.25,-0.20,-0.49%,进入该吧)的忠实消费者也应该愿意购买五粮液皮鞋。

当然,可口可乐或者五粮液并没有生产白酒和皮鞋,但茅台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茅台生产茅台啤酒和茅台干红,结果是长期亏损。我们相信,即使是狂热的年轻人,在一辆耐克汽车和一辆甲壳虫汽车之间做出选择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进一步说,如果品牌决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个假设成立,那么GE、可口可乐等品牌应该赢家通吃,消费者应该乐于购买它们的所有产品,就不会出现百事可乐、宝马、宜家、沃尔玛等新的品牌,这些新品牌根本就不会有市场机会,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消费者的行为模式: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

要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最为简单的方式是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消费者因口渴产生购买一瓶饮料的欲望时,通常首先会考虑购买可乐、纯净水、绿茶还是果汁,一旦确定了购买可乐,他会说出自己心智中代表可乐品类的名字: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

因此,表面上消费者常常指名购买某个品牌,但真正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推动他做出购买决策的并非品牌,而是品类。只有在消费者决定了品类之后,才会说出该品类的代表性品牌,消费者这种行为特征可以被称为“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

消费者的这种行为给大多数企业和营销人员造成了误解:品牌决定了消费者购买。于是,企业拼命宣传品牌,改善品牌形象,增加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希望通过品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品类,老词新意

品类这个词,企业并不陌生,因为传统意义的品类并非一个新词。品类(category),这个词最初广泛用于销售管理领域,AC尼尔森对品类的定义是“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这是基于市场或者销售管理角度的定义。

心智角度的品类是什么呢?美国认知心理学先驱乔治•米勒(George Armitage Miller)推出的“七法则”在营销界脍炙人口。他在对消费者心智做了大量实验后有一个重大发现:消费者心智处理信息的通常方式,是把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

也就是说,消费者面对成千上万的产品信息,习惯于把相似的进行归类,而且通常只会记住该类产品的代表性品牌。消费者心智对信息进行分类,我们就称之为“品类”。品类由消费者定义,而非由企业或者销售管理专家定义。新产品诞生于工厂,而品类诞生于消费者心智,新产品必须经过营销的作用力而完成“品类化”的过程,因此我们使用“Categoring”来表达这个动态的概念。

市场角度的品类与心智角度的品类有何不同?有时候,二者是一致的。例如,在市场上,汽车和卡车并不属于同一个品类,在心智中也一样。但很多时候,二者并不一致。例如,从市场的角度,浓缩果汁与非浓缩果汁属于一个类别;但是从心智的角度看,它们属于不同品类。从市场的角度看,不存在一个叫做安全轿车的类别;但是从心智的角度看,安全轿车的类别十分清晰。

打造品牌的实质:锁定品牌与品类

关于品牌,市场上充斥着品牌资产、品牌核心价值、品牌联想、副品牌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可惜的是这些概念都没有真正触及品牌的实质。什么是品牌呢?真正的品牌是心智中代表品类的名字。品牌无法脱离品类而存在,当一个品类消失以后,代表这个品类的品牌也将消亡。例如,打字机这个品类消失以后,王安品牌也消失了,已有的顾客、渠道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冰茶这个品类消亡之后,旭日升品牌也没有多少意义了。

品牌的力量来自于与某个品类形成牢固的关系,这样当消费者想购买某个品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个品牌。因此,品牌与品类必须锁定在一起,营销和打造品牌的本质,就是锁定品牌与品类的关系,二者的关系一旦锁定,品牌成为心智中某个品类的代表,品牌也就此建立起来。

品类时代来临

1972年,里斯和特劳特提出了营销史上著名的定位观念,并一直在寻找和定义“营销和品牌创建中的关键力量和法则”。2004年,里斯与劳拉•里斯推出了打造品牌的定义之作《品牌之源》,揭示了商业界竞争规律与自然界竞争规律的共通之处。而品类,正是商业界的物种,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从此宣告人们对营销的认识从品牌进入到品类时代。

品类时代的营销,注重和强调品牌是代表品类的名字或者符号这一实质,强调以品类导向来发展品牌和营销,以主导一个品类为品牌发展的目标。创建一个全新的品类,是创建品牌的有效方法之一。

品类观念的受益者

从形象或者体量的角度看,格力似乎远不如海尔,但是从品牌竞争力的角度看,海尔远远不如格力,格力甚至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家电业最有前途的品牌。格力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大?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格力独特的渠道模式上。确实,格力的渠道模式很特别,但这不是格力品牌强大的关键。是什么让格力敢于向渠道巨头国美叫板?当然是品牌竞争力。格力为什么能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为格力专注于空调品类。

格力也许是世界上唯一只生产空调的家电企业。2006年,在国内空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格力的销售增长为2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接近30%。格力品牌已经逐渐锁定于空调品类。检验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利润,在家电行业集体疲软的情况下,格力是利润率最高的家电企业,2006年利润超过8亿元,2007年保持50%的增长率。只要格力的聚焦战略不改变,格力将有机会成为全球空调行业的代表,成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喜之郎的成功看起来有运气的成分。实际上,喜之郎是第一个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果冻品类认知的品牌。在喜之郎之前,果冻市场已经有很多区域性品牌,但都没有进入消费者心智。于是,喜之郎依靠一个好的名字以及大规模广告传播,抢先占据了果冻这个品类,一度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天,喜之郎面临巨大挑战,这个挑战并非品牌的原因,而是果冻这个品类出现了萎缩。

痛失品类创建良机

遵循了品类规律和法则成功创建品牌者不少,因对品类无知而痛失良机者更多,青岛原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从技术上看,青岛原生有机会开创一个新品类,因为在保持啤酒鲜活度和口感工艺方面,它比纯生更进一步,可以保持啤酒的原味,但是,随后的营销活动彻底扼杀了这个原本很有希望的产品:首先,在品类的命名上出了问题,原生这个名字只是对纯生的模仿,而不是一个新品类,不足以和纯生拉开距离;其次,整个营销活动聚焦于品牌宣传而非品类的建立,传播方向出现重大偏差,邀请原生态舞蹈家杨丽萍作为代言人,口号是“原生态,活啤酒”,原生变成了原生态,新品类的特征进一步消失;采用了副品牌而非独立品牌策略,则注定了青岛原生的失败。

柒牌、太子龙、云烟印象、东风龙卡等一批品牌都错过了借助品类创新建立强大品牌的机会,而珠江啤酒、九牧王等品牌则因为破坏了品牌的品类特征葬送了主导品类的机会。

品类战略的四点建议

今天的营销,与其说是经营品牌不如说经营品类,与其说是推进品牌战略不如说推进品类战略。而要取得品类战略的成功,以下四个要点会对企业有所帮助。

其一,开创一个新品类。

品牌是心智中代表品类的名字,因此创建一个品牌的第一选择就是开创一个品类。因为一旦你成为品类的开创者,你就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一出生就是领导者。

开创品类首先可以借助分化的趋势。特伦苏有什么重大发明或者创新吗?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普通牛奶市场上,分化并聚焦于高端牛奶市场。在此之前并非没有高价牛奶产品,而是没有一个独立的高端牛奶品类。

开创品类还可以取巧。比如喜之郎,当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品类已经诞生,但还没有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这个品类的时候,具有资源优势(4301.011,-30.73,-0.71%,进入该吧)的企业就可以通过传播资源,抢先占据这个品类。喜之郎后来又故伎重演,推出美好时光海苔来抢占方便海苔品类,只是情况已经不同了,四洲、力波等方便海苔的心智地位远比当初的金娃等果冻品牌牢固。

其二,使用独立的品牌。

建立一个新的品类,就应该使用新的品牌。但是企业普遍认为,利用现有的品牌,可以有效使用品牌资产。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使用新品牌意味着要从零开始建立认知的话,使用原有的品牌就是从负数开始。使用原有品牌意味着要改变消费者原来的认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以生产中低档酒起家的全兴酒厂在推出超高端品牌“水井坊(23.30,-0.24,-1.02%,进入该吧)”的时候,不仅采用了独立的品牌,甚至还注册了独立的公司──水井坊酒业,避免“水井坊”受到全兴的负面影响。

其三,界定一个合适的对手。

营销竞争的本质是品类之争,新品类的市场通常来自老品类,界定了品类的“敌人”,也就确定了生意的来源。高档牛奶的市场来自哪里?可能是普通牛奶市场上的高端人群,也可能是其它高档早餐饮品,也可能二者兼有,但必须确定一个阶段性的偏重。

不仅是新品类和新品牌,对于已经确立市场地位的老品类和老品牌而言,也面临界定竞争对手的问题,否则,品类和品牌将面临衰落的危险。露露杏仁露的对手是谁?似乎不确定,真正进入没有对手的所谓“蓝海”并非好事,露露品牌面临的巨大而且紧迫的问题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对手。

其四,推广品类而非品牌。

一旦开创了一个新品类,营销推广就要围绕新品类展开。脉动在国内开创了维生素水品类,它可以说是乐百氏近年来最成功的品牌,面世之初,几乎没有进行过广告宣传和推广,这个品牌风靡一时。

品牌营销篇7

[关键词]高端产品;品牌营销;品牌精神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7-0043-03

[作者简介]刘卓林,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战略管理,

王凯,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江苏南京210094)

一、高端产品市场分析

关于高端产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因为不同的行业持有不同的标准。尽管如此,消费者对于高端产品的一个普遍认同的理解是:高端产品与通常意义上的奢侈品不同,奢侈品从属于高端产品,而高端产品包含奢侈品、高档商品以及普通品牌中定位高端的产品。由此不难发现,高端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价格昂贵、品质出众,其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高收入阶层或者是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并且,高端产品有利于塑造企业和品牌形象。在国内的许多大中型城市,高端产品市场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已经初具规模。

(一)国内市场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商品市场空前繁荣,人民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高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各个领域的高端产品消费渐渐地被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接受。

由此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增长潜力的高端产品市场:以高端产品中的奢侈品市场为例,有文献研究并得出了较为准确的数据,揭示了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该研究指出:我国奢侈品年消费总额已突破30亿美元,若以同一奢侈品概念相对应的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650亿美元比,约占全球消费总额的4.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和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由此及彼,中国高端产品市场的前景极大地吸引着各类企业的目光。近2年来,全球范围内具有敏锐嗅觉的企业管理者们,纷纷将目标瞄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设立各类商业机构,通过其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和手段积极抢占高端产品的市场。国内相关产业的企业家们也注意到形势的变化,通过咨询与研究寻求着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和手段,以求建立强势的品牌。

(二)消费群体的转变。在以往,提起中国的高消费阶层,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商业群体。如今,这一情况正发生着悄然变化。有调查和分析报告指出,高收入群体主要由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构成,两者在高收入群体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1%和25.2%。单位负责人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他们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比较多,制度安排本身又对他们的劳动给予较高的报酬。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这正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技术市场化的结果。高报酬自然使得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高端产品的消费。

与此同时,现在社会上渐渐地形成了一类“新型高收入群体”,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高消费阶层以及社会定义的高收入群体存有差异。他们同样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会,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提升地位,改善生活品质的新兴阶层。这一类“新高群体”收入和资产并没有前者高,却拥有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们仅仅在某一个领域内享受高消费。比如有的人完全不在意食品,却执着于名牌衣着;有的人娱乐方式单一,却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购买精美家居装饰。路易・威登通过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发现:全新的高端消费文化已登陆中国,中国高端产品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高端产品不仅仅属于上流社会,新新人类主张人人有权拥有高端产品。

从绝对数的角度来计算,这一类群体在消费者中的数量很多。近年来国内急剧扩张的高端产品市场就是在如此庞大数量的“新高群体”的支撑下形成的。

(三)高端产品营销观念的改变。如今,高端产品已经被人们广为了解并接受,消费者选择和购买高端产品只需要认同该产品并愿意为之付出昂贵的代价。不再是商品供应商选择消费者,而是顾客选择商品和服务类型。然而,即使是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高端产品与服务亦是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如何抓住有限的消费者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正是企业管理者们所关注的问题。

众所周知,国际上在高端产品领域有一条公认的法则,这一法则来源于巴列特定律,即所谓的“二八法则”。也就是说,在高端产品市场中,80%的销售额源自20%的顾客,20%的客户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其原因在于,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入手中,而这20%的人即为高端产品的目标顾客群。进入中国市场的众多跨国企业,将目标锁定这些客户群体,他们为消费者提供的也是带有强势品牌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由此可见,高端产品的消费市场已经向广大民众敞开了大门,人们即使无法“全方位高端消费”,也可以集中投资于自己喜好的某个领域,从中体会高端产品的卓越性能与品质,并感受高端品牌所带来的心理愉悦。

二、高端产品品牌营销法则

一般来说,拥有先进的创新技术和非凡的性能品质的产品往往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从而有助于构筑强势的品牌。然而,在高端产品这一特殊领域,很多产品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其品质或技术如何的卓越,而是在于产品所体现出来的象征意义,或者说产品所蕴含的品牌精神。

苹果公司Mac系统的成功充分地印证了这个规律即使现今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Windows时代,Mac迷们依然对Mac系统有一种无法舍弃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Mac系统具有的令人惊奇的工艺美学,更是因为在广大消费者的脑海中一直留存的“Mac神话”,它与洁白的苹果标志一起,创造了一个Windows机器难以打破的奇迹。

由此可见,对于高端产品而言,技术的创新与产品的质量是品牌得以生存的基本保证,然而,品牌精神却是品牌得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定位――品牌主导型。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的定位一般可以划分为“品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这两种。市场主导型企业的目标是使市场占有率、利润和股票价格等“结果指标”达到预定目标。而品牌主导型企业虽然也把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等指标作为绩效标准,但是在确保获得收益的同时,还树立了一个更重要的目标――企业员工、消费者以及企业本身共同实现品牌的梦想,也就是品牌所蕴含的品牌精神。

通过对知名高端品牌的经营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的定位往往是围绕品牌而建立的,体现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例如,高端运动品牌耐克的企业愿最――为世界一流的运动选手制作最好的运动鞋,这与市场主

导型企业的愿景截然不同。公司的创立者菲尔・耐特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一直秉承耐克的梦想,从而使得创立初期年销售额仅100万美元,与阿迪达斯有着2000倍巨大差距的企业在14年的时间内稳步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端运动品牌。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许多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企业若要塑造高端品牌,便应当从市场占有营销战略转变为品牌营销战略。在确保利润等基本目标达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长期持续地投入资源来积累品牌资产,追求愿景实现,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体制以及产品中,不断地促使企业愿景、员工的共同愿景与顾客的愿景相互协调一致,这正是品牌营销战略的精髓所在。

(二)品牌精神的价值要素――营销策略实施的关键点。对于高端产品而言,其所包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价值内涵,或者说是品牌精神。每一种高端产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体现。然而,从高端产品的整体来看,我们可以挖掘出一些共同的品牌精神,这些品牌精神体现在几个重要的价值要素上。这些品牌精神的价值要素,体现了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精神诉求”,也支撑起高端产品品牌不可取代的价值和地位。无论是在塑造品牌的初始阶段,还是在维护、强化品牌的发展阶段,如何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品牌精神的价值要素,并在与消费者的“相互沟通”中将其高效、鲜明地传达给消费者,都极大地左右着品牌的成功与否。

1 稀缺。稀缺,即高端产品的专属性。高端产品的消费者所追求的不是一个模子生产出来的大规模的标准化商品,相反,越是限量稀少的产品,往往越能满足高端产品目标顾客的需求。并且,其价格往往也越昂贵,企业厂商所获得的利润因此也比较高。

标准化是针对大众市场的一种扩张战略,它所代表的是统一的尺寸、颜色、规格,或者是统一的装修、设备、标准化的员工手册。塑造高端品牌,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标准化的东西,相反,适当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对于形成一致的品牌形象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营销管理者应通过一定的标准化措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统一印象,加深品牌对其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应当明确,如今的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消费时,需求的不仅仅是独特且心仪的商品,甚至希望商家可以提供特别的待遇或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应当适当控制相同内容、相同水平的服务与商品数量,保证客户在进行消费时可获得商品的独属性。如果有条件,可根据每个客户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采用量身订制模式,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商品和服务。

2 等级。品牌精神中的等级这一价值要素是指,高端产品的品牌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并体现目标客户的某种等级意识。在生活中,消费者给商品和品牌分等级的现象不乏其数,并且,在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等级意识。例如,前文所述的“新高群体”认为自己通过奋斗与付出在经济上比一般人富裕,自然有条件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追求高端消费。

为了使得品牌精神与这类目标顾客的“精神诉求”相一致,就需要向他们传达可以激发其优越感的信息。他们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品牌的精神就是为了向勤奋有为的他们提供独特的商品与服务,才能与其奋斗和付出相匹配。

3 团体。高端品牌营销的对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高收入群体之外,还包括了绝对数量十分庞大的“新高群体”,这些新贵大多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或机遇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与前一类目标顾客的消费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新高群体”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购买高端产品的经验,无法分辨商品与服务的优劣。为了获得这一类目标顾客的青睐并促使其消费,在传递品牌价值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构成一个特殊的团体,可以互相交流商品及服务信息,从他人处获知真实评价,增强感知体验。这个空间也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出适度的等级意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VIP会员俱乐部。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另一条更为便捷的途径,给特定的客户群体建立一个带有私密性的网络社区,即目前IT界流行的SNS社交网(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企业可以定期相关资讯或商品信息,或者相关商品类别知识,且这些信息都经过特别筛选,蕴含品牌精神。SNS不仅可以作为个人分享信息和感受的空间,也可用作专业人士的交流社区,对目标顾客能够起到加深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精神的作用。

4 优先。高端产品营销的关键是满足目标客户的等级意识,从侧面也体现出消费者购买高端产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使用权,还希望借此获得跟自身相配的特殊权利即优先权。高收入群体希望通过高消费享受到的就是优先权,比一般消费者更优先获得产品与服务。

5 专业和领先。取得成功的高端品牌必定是在某个或某几个行业和领域具有非凡的专业性和品质,能够代表这个领域最领先的技术和最重要的地位,是此领域内的佼佼者。当顾客提到品牌名称的时候,首先映人脑海的理所当然是其最深印象的品牌。

例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它的员工自始至终坚持的梦想就是“始终保持最领先的汽车技术”,因此,“专业和领先”自然也成为奔驰汽车这一品牌的品牌精神最重要的诠释。

6 转变。转变的意义主要是对于“新高群体”而言,这个群体并非出身显赫,他们的成功完全是走向社会后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后天取得的。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而一步步升级,需要与新的身份地位相适合的商品及服务,告别过去的消费观念。企业为了使得品牌精神与这类群体的价值需求相符合,应当在品牌精神的价值体现中向目标客户传递“转变”的意识,培养其新的消费观念,营造与品牌形象一致的意识和观念。企业也应当对产品不断创新,采用新型技术或新的服务理念,“新高群体”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三、结论

高端产品的企业若想成功地塑造品牌,首先要将自身定位于品牌主导型企业,不仅要将品牌的精神传递给目标顾客,还要将其融入到工作与社会环境中,让员工与社会相关人员都能有效地感知品牌精神。

其次,高端产品之所以能获得目标顾客群的青睐,非凡的品质与专业的态度必不可少,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品牌精神所产生的辐射影响。品牌精神的辐射力越强势,该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与“非品牌”的界限就越明显。并且,这种界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企业经营者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朗辉,孟庆欣,程学斌,曹子玮,对城市高收入群体的调查及分析[J],涉外税务,2002,(3)

[2]片平秀贵超级品牌本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郑小新,高端个人客户营销策略选择[J],现代金融,2007,(9)

[4]安林,刘凤军,顾客导向的内部营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品牌营销篇8

首先,我们要明白:进行渠道管控的目的在于工商合作的双赢,乃至多赢。从商业渠道层面的合作层面来说,就是要改变单方受益即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乃至制定营销策略的做法,推行战术的营销模式演变为多方受益,主动配合,将工商之间的博弈转化为战略合作。

渠道管控的意义则在于维护品牌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终端零售价,并让流通各环节中的单位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激发各级单位销售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享受彼此间合作的良好资源,最终扩大品牌产品的销量。

渠道管控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将渠道管控营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销售价格管理、销售区域管理、禁销客户管理、库存数量管理、销售信息管理和配送时效管理。

销售价格管控: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不同的价格规定,在我们渠道链上的所有单位,绝对不能违反我们的价格原则。

销售区域管理:根据商业公司已经呈现出的自然销售区域来区分。以上海九州通为例,其在苏南及浙江地区都有一定程度的辐射,如果规定其只在上海地区销售,可能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在管理商业的同时,也期望得到商业更多的资源。商业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仓库,都能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禁销客户管理:我们的客户应该是有区别的,每家企业都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分类。例如大的强势流通品牌,其一级商和协议二级商各有各的职责和权利划分,比如规定协议二级商只能将产品销给终端,不能再销给其他商业,许多大的强势流通品牌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品牌力不够的企业,其可以在一定限额下对非协议商进行发货,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在数量上进行控制。

库存数量管理:与商业动销率相关,如果现款买来的产品压在仓库里不能流动,商业肯定会为了流动资金想方设法将其变成现金。

销售信息管理:在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后,商业的很多资源可以拿来为工业利用,比如产品流向信息、竞品信息等。

配送时效管理:当市场出现断货时,一级商、二级商能否及时地按照工业企业的要求进行配送。即渠道的执行能力。

渠道管控无外乎以上六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做好渠道管控工作,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管理决策者尤其是企业老板在思想上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并从思想上根本意识到维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看待当前销量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决心、有信心彻底整改市场现状,并有以牺牲当前暂时销量为代价来换取市场价格稳定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品牌产品的维价工作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并做好执行各环节之间的有序衔接和各项措施关键点的设计。

协议商业渠道的选择和规划

规划和确定全国各区域市场的一级商业渠道和与其相对应的二级分销商业渠道作为我们的协议销售单位,享受协议商业的具有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和服务。一级或二级商业渠道数量应根据指定区域市场覆盖情况确定,避免相同区域市场不同商业渠道覆盖率不超过40%,以避免商业渠道之间暗地里的价格竞争而扰乱市场价格稳定。

我们主要针对渠道规划链中的协议一级商业和二级商业渠道进行货物流的管理和发货。而针对非协议二级商业的发货问题,要根据企业商业渠道架构调整策略和思想以及你的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知名度的强弱等诸多因素来定。协议一级商、二级商以及非协议商的发货情况是与企业的产品等诸多因素相关的,一般强势品牌渠道规划已经完善,不再需要对非协议商进行发货,因为他们的渠道覆盖已经完成了。在渠道规划过程中建议将二级商管理面要扩大,也就是将部分有价值的非协议商纳入协议二级商来管理,如果纳入进来的非协议商愿意接受管理,那么其余非协议商就可以砍掉。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可对非协议商进行可进行单次和总量的限量控制。

渠道一级商业的筛选条件

1)愿意经营公司所有产品,认同并遵守公司各项营销政策,执行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对商业单位带票销售,对商业单位不带税票销售的不能作为经销商。

2)网络广、渗透能力强:一是其下游的终端客户足够多;二是其下游当地纯销的商业公司(临终端商业)足够多。

3)具有一定的规模,资信好,货款风险低。能拿出一定量的资金经营公司产品,保证公司产品的最低库存,并确保公司产品不出现断货。

及时提供上月真实流向,流向要包括产品批号、价格;及时提供收集到的公司产品及其竞争产品的市场信息;并积极反馈医药商业发展业态、形势、格局、政策等各方面的信息。

4)不跨区域销售公司产品。

5)各经销商的销售区域不能过于重叠,也不宜过于依赖某个经销商。

6)各销区尽可能选择市场操作规范的商业渠道,例如三大商业渠道体系:国控系统、医药股份系统和九州通系统。

渠道二级商的筛选条件

1)与一级商业渠道业务关系良好,有较好的终端网络,并以向终端销售为主的临终端商业渠道、大连锁公司等。调拨为主的商业单位不能列为二级商业。

2)认同公司营销政策,维护公司产品价格稳定,不低价销售公司产品。

3)及时准确提供真实流向。

4)分销网络要覆盖整个销区,并且布点均匀,不会与公司一级商业渠道和其他二级商业渠道形成过度竞争,尽量把对实际销售有促进的、合适的地级或县级商业单位列为协议二级商业。

5)要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状况及趋势要求,进行二级商业渠道的实时增补和调整,以满足区域市场的发展要求。

6)销量较大,有调拨行为的二级商业渠道,需要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并实时进行其分销行为和价格进行管理。

在此基础上,要将营销团队商务工作的重点放在二级商业的管理,要将二级商业渠道有序地归并到指定的一级商业渠道进货,以便于定向渠道流向链的管理需要。二级商业主要担负着产品终端分销工作,二级分销商业的管理核心在于有计划有序地规划终端覆盖区域,并促使分销商业的有序覆盖终端市场。同时,建议尽量规避三级商业渠道的设计,尽可能简化渠道链。

工商合作的主要内容

销售区域和性质的限定:明确商业渠道销售产品的限定区域和销售性质,鼓励终端纯销配送,严禁跨区域商业调拨行为,禁止各种以换货交易、打包返利、变相降价倒票卖票等不正当销售行为发生。针对非协议商业渠道根据现有商业渠道终端覆盖情况进行不供货或进行每单最高进货量及每月最高进货量的限制,并对进货价格进行严格规定,不享受协议商业渠道的各项优惠措施和服务。

产品价格规定:包括协议一二级商业进货价格和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的销售价格,并制定相应违反价格体系的处罚规定,确保我们的一二级商业渠道赚取合理的配送利润。

货款管理及销售返利:这是整个渠道合作最关键的部分,明确销售货款的发货回款形式,以及各项有条件的返利措施。商业渠道的销售行为,主要是渠道价格的维护和市场价格管理,以及回款形式和期限作为有条件返利的主要销售返利政策。目的是通过商业渠道的价格维护和及时回笼资金给予奖励,而以前常用的销售任务完成情况和销售量作为销售返利条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所抛弃,因为存在太多的弊端和潜在的扰乱价格的因素。

流向管理要求:商业渠道应该为我们提供真实、完整的产品销售流向数据,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商业渠道记录和管理以整件产品为单位的流向追踪管理数据,以便我们清晰了解产品的渠道流向。

品牌营销篇9

以上这些语言或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哲学道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不加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它就有可能背离初衷,带来的是危害而不是福祉。

营销行为的两面性

营销,从狭义上来讲是一种围绕着产品销售为核心的组织运营行为,这种狭义上的营销行为其本质是产品使用价值的销售。目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实际中是采用这种营销行为的。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营销行为可以与品牌呈剥离状态而存在,在营销组合别偏重促销的力量,而忽视了产品品质、包装、渠道、价格、品牌核心价值传播、员工言行等综合因素对营销的影响。实际上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要购买产品的附加价值。而这种价值是附着在品牌身上,其本质是对品牌的购买。狭义的营销就导致了一些企业的营销行为具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能通过促销等手段快速实现销售,回报企业,消极的一面是表现为急功近利而伤害渠道商、营销无序或没有品牌积累而浪费营销资源、促销疲软力而至销售不可持续性、甚至会出现伤害品牌等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说营销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可能就是一场商业表演秀,可能是一场无序、无效的营销,可能会陷入促销的泥潭,不能持续增长品牌的价值,不能持续有效地积累品牌的资产,甚至会伤害品牌,为品牌积累负资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狭义的营销行为虽然其经营手法是比较单一忽略品牌的,但其手法的尺度上却是天马行空、没有底线的,奉行的两个“凡是”的策略,即凡是实施者认为是有利于销售提升的行为他都敢于实施(哪怕实际上不能提升):凡是看不到即时销售效果的行为都认为是无效的,不予实施的。因此,实施者常常敢于放任伤害品牌行为的营销举措发生,而不关注品牌的未来,在处理品牌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上采取了非平衡的跷跷板策略,营销行为像一头洪水猛兽,无拘无束。其实,不伤害品牌的、创新的、有效的营销方式可以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双刃剑行为呢?营销行为不能像娱乐圈中的恶俗行为一样,那是眼球经济,追求的是青春时期昙花一现的效应,而品牌则是一个百年大计,不可等同论之。

2011年元旦期间宝洁玉兰油了一则“2001年新年快乐!”的平面广告,这则广告告诉人们使用玉兰油的消费者年轻了十岁。这是一则多么有创意又能表达产品功效的广告啊。同样的,2008年我们还记得一则恒源祥的广告,从“羊羊羊”开始将十二生肖喊了个遍,被视为经典恶俗广告,给消费者带来普遍不好的印象,虽然知名度迅速提升了,但与美誉度非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对销售也没有起到明显增长作用。

如何保证营销行为不走弯路,不背离企业持续发展的初衷呢?这个方向就是品牌营销。营销大师科特勒也曾经说过:品牌价值确定后,营销才有了方向。

品牌,将营销装进笼子里

从前述营销行为的两面性可以看出,没有底线的营销可能会导致三种恶果:一是会陷入价格战泥潭,导致企业无利经营;二是营销缺乏方向缺乏灵魂,导致每一次营销行为都无法形成累积效应,为品牌积累资产;三是与品牌倡导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伤害品牌。解决营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最好方法是品牌营销,就是围绕着品牌的建立而采取的积极的营销行为。

品牌营销的特点之一是合理的利润设计。品牌营销充分研究市场与竞争对手的价格体系设计,从而科学地制订出在零售价、结算价、渠道利润、市场费用、公司利润等多方面平衡的一套价格体系。品牌营销的特点之二就是目标清晰、方向明确、过程规范。品牌,为营销行为提供方向;品牌,是营销的灵魂。以品牌为灵魂,就会告诉营销人从产品开发、概念挖掘、包装设计、价格设计、渠道设计、促销推广,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和规范性的动作,品牌的核心精神都会贯穿在一系列的营销行为中,品牌营销的特点之三就是关注长远利益,兼顾近期利益。品牌营销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营销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品牌营销非常关注长远利益,它玩的不是广种薄收的多品牌过家家游戏,而是品牌的百年大计。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行为自然会排斥伤害品牌形象的营销行为的发生。

装进品牌笼子里的营销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方向明确,能为品牌积累有效资产。营销就像我们在挖掘一口井一样,如果我们选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向下挖去,一定能挖到地下水,这样,每一次挖掘都为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用营销术语来说就是为品牌积累有效资产。相反,如果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挖掘,留下的只可能是一个个没有用的不出水的土坑,而不是冒出甘泉之水的井。

营销更有逻辑性。在水平营销成为一些营销人嘴边的时尚术语的今天,我们发现导致企业营销失利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纵向营销使用的不当。主要表现就是营销的非逻辑性,营销的非逻辑性导致前后营销行为不是互相支持性的,互为因果的关系,甚至是反逻辑的,互相拆台的。比如,某擅长传统渠道的企业,拟开发中高端护肤品,受惯性成本思路的影响,不注重包装使包装看起来低档,为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采购低价原材料导致品质低下,期望利用自己的优势传统渠道销售,使产品面向更多的低端消费群。

品牌营销篇10

1.农业企业品牌定位有待加强。现阶段大部分农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定位比较模糊,较少能够针对不同需要的消费者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或服务,这种情况可能会让农业企业失去较好的潜在需求,浪费较好的营销机会。农业企业的粗放型品牌定位可能会让消费者感觉到没有针对性、吸引力和归属感,从而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农业企业品牌的较低认知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到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从而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增加农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进而提升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效果。现阶段,也有部分农业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定位,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就会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等级的产品。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企业的品牌定位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2.农业企业品牌延伸利用较好。现阶段品牌形象塑造较好的农业企业都开始延伸企业的品牌,农业企业一般通过开发新产品或者引入其他的系列的相关产品进行品牌延伸。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延伸可以很好地利用已经拥有的品牌资产,给农业企业的新产品营销带来较大的溢价。这充分说明了农业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鲁花、金龙鱼等品牌都将品牌延伸到了油类的所有产品,这对于公司新产品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品牌的延伸和利用,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农业企业只有在维护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否则过度延伸就会有损品牌形象,从而让农业企业得不偿失。3.农业企业品牌资产意识不足。农业企业品牌资产方面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农业企业涉及兼并重组时,对农业企业品牌资产的价值评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品牌可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而具有现实的价值,特别是著名的品牌,其无形的品牌价值可能超过企业的有形资产。品牌资产作为企业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较多从事基础产品生产的农业企业品牌通过与产业链下游的农业企业品牌进行品牌联合,从而利用品牌联合效应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这样既提高了农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提升了农业企业的品牌资产和价值。还有农业企业在涉及企业兼并重组时,农业企业价值的评估较少关注农业企业的品牌资产,这样的资产运作容易让一些老字号品牌消失。现阶段,农业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时,特别是与外资相关的兼并重组时,农业企业的品牌资产意识不足,从而使一些老字号的农业企业品牌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农业企业品牌资产意识不足,不仅会让农业企业的价值评估不合理,而且也会让一些老字号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消失。4.农业企业品牌关系还处在萌芽状态。品牌关系主要涉及品牌与品牌、消费者与品牌、产品与品牌、营销者与品牌、其他利益相关者与品牌等关系类型,但是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依然是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现阶段农业企业较少关注品牌关系,对于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有部分农业企业通过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实践,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于农业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加强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但是农业企业较少针对某一层次或者某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进行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所以说农业企业品牌关系的处理还比较粗放,处于萌芽状态。至于品牌关系的其他内涵,比如品牌与品牌、产品与品牌等关系,大部分农业企业处理品牌关系还尚未涉及到以上领域。这主要跟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整体层次相关,但是品牌关系在农业企业的品牌营销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引起农业企业的关注。

二、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作用

农业企业品牌营销可以给农业企业带来诸多好处,对提升农业企业的知名度、竞争力、整合能力、农业产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1.提升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农业企业通过建立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并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会引起农业企业的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关注,比如竞争对手、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等。农业企业的这些相关利益者对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关注,自然就会提升农业企业自身的知名度。2.提升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农业企业在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化过程中,必定会对产品或服务注入更多的元素,比如科技创新、形象设计、营销渠道等,这就在整体上提升了农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层次,具有更多的企业特色,从而增强企业的多元化与差异化能力。农业企业的多元化与差异化能力又可能会强化农业企业的品牌能力,从而形成品牌发展的良性循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提升农业企业的整合能力。农业企业通过品牌营销构建自身的品牌力,这种品牌力在农业企业相关的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发挥其影响力。这一方面体现了农业企业品牌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农业企业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现阶段,农业企业的实力正在加强,并已经呈现出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势发展劲头,中小农业企业百花竞放的良好发展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农业企业很有可能迎来兼并重组的发展阶段,这更能体现出品牌营销提升农业企业的整合能力的作用。4.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企业通过品牌营销提升自身的知名度、竞争力以及整合能力等。这一方面会给农业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农业企业可能会加快规模扩张和区域扩张;另一方面会给农业企业带来产业链延伸的机会,从而农业企业可能会加快产业链的整合。这两方面带给农业企业的发展机遇,能够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水平。5.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企业通过品牌营销增强自身竞争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同时,能够带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户的生产水平,从而给农户带来经济实惠,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农业企业的品牌营销,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营销,还能够带动农业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发挥农业企业的区域特色优势,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6.保障食品安全。农业企业通过品牌营销,建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形成企业的品牌资产,对企业有较大的自我约束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企业提品或服务的品质。农业企业投入越多的资源能力建立品牌,就会越关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否则品牌投入会因为产品或服务出现问题而功亏一篑。如众人皆知的“三鹿奶粉”事件等,说明知名品牌出现产品问题后具有很大的风险,从而就会约束这些知名品牌的所有企业重视产品的品质,对于农业企业来说,尤其要重视产品的品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农业企业品牌营销,一方面形成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与激励,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安全产品;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品牌营销也给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引作用,在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这种知名品牌的指引作用更加明显。7.提升农业企业的业绩。农业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直接原因和最大激励就是品牌营销能够提升企业的业绩。如果品牌营销不能改善企业的业绩,农业企业就不可能重视品牌营销。品牌营销可以发挥农业企业产品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从而扩大农业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空间,降低产品的固定成本,这样既增加了每单位农业企业产品的利润空间,又丰富了农业企业的利润来源。虽然农业企业的品牌营销也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相对于品牌营销的收益来说,增加的成本可能只占一小部分。因此,我们说农业企业的品牌营销能够提升农业企业的业绩。

三、农业企业品牌营销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