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十篇

时间:2023-12-21 17:19:35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1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2

关键词:油水同层;试油工艺;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TE353 文献标识码:A

科学完善的油水同层试油工艺能使谁有比降低,出油量增加,大大有利于勘探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也能是相关费用得到节约,降低了试油成本,因此对油水同层试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此加以探索。

1油水同层试油状况研究

1.1对现实的研究。第一,定性研究。在石油开发现场进行试油时,往往往会发现性质相异和储层不同的油蕴藏在油水界面。在这种情况下,水底是非常活跃的,一旦在排液时,压降触及水底,那就很容易发生出水现象。影响水油关系的相关因素,特别是粘度因素,所以在油水相向流动时,近井地带的含油饱和度会大大降低,随之相渗率也会下降,与此同时水的流动压将小于原油,这样一来造成了产油少,出水多的后果,甚至导致绝产。长时间的研究表明,油水同层石油大量出水的现象较多,这大大增加的试油工作的难度,导致试油结果失真,很难对储层进行定性。第二,样本研究。根据当前一些试油结果统计,我们发现油水同层试油的成功率比较低,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五十,这就表明了油水同层试油是存在相当难度的。而通过研究试油成功的井可以看出:试油成功的井往往具有有效厚度大,原油的粘度小,油层渗透高等特点。

1.2对必要性的分析。从上文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油水同层试油十分复杂,且成功率不高。但是,出于现实判断油水界限和储油范围的需要,对油水同层进行试油工作是必须的。所以,试油工作要多方考虑,分析渗流特征,完善技术措施,减少出水,提高原油产量,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预期的勘探任务。

2油水关系的影响因素

2.1含油高度和渗透率。排驱压力和重力是影响含油高度的直接因素,在上油下水的井中,假设只将上方油层射开,那么当油重力和水的排驱压力之和大于毛细管力和油的排驱力时,该油水储层出油率较高。此外,渗透率也是储层的重要物性参数,它决定着储层的液体排驱压力,所以科学合理地分析判断渗透率必定对试油工艺优化有所帮助。

2.2污染和润湿性。油水同层储层的污染会使原油启动力有所增加,而油相渗透率会有所减低,在这种情况,原油是很难流动的,从而会导致大量出水的现象。其次,润湿性是固、液体表面分子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亲和性。假如储层岩石是油润湿性,那么原油粘合度会变大,使得原油流动性差,相反,如果岩石是水润湿性,则使得水的流动性降低。

2.3粘度和韵律特征。一般情况下,就排驱压力而言,水要很大程度的小于油,而从上文得知渗透率是影响排驱压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储层裂缝充分发育和毛细管力偏小的情况下,油流动的排驱压力将会变小,从而致使原油粘度大。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能够控制好压差,水受到重力影响,也会降低流动性,但是一旦渗透率有所减低,排驱压力会明显增大,这样一来原油的流动性会变差,而且会发生出现象。此外,通常储层都有正、反韵律的沉积。当正韵律时,渗透率好,储层极易出水。而反韵律时则对油的流出有利。

2.4固井的优劣和其他因素。一般来讲,如果固井差,那么储层就会极易发生出水,在这种情况下,水一般是从高渗透区流出,路径短、阻力小,使得堵水困难而且很可能会污染油层。除此之外,含油层范围和底层倾角也是值得注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反韵律的沉积、低粘度、无污染、岩石水润湿等因素有利于减少出水量,增加原油流动性,试油中必须考虑并运用这些有利因素,以使得试油工作顺利进行。

3对完井技术的探索

3.1钻井井身结构的选择。在油水同层井的开发与生产中,含水量一直都是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通常情况下,含水上升和粘度及生产压差成正相关,而与密度差成负相关。在开发工程中,生产压差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会导致含水生产。避射技术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只有人工增大油层面积和厚度,以此达到降低生产压差的目的。基于这个理念,钻探时应该使用大斜度定向井亦或是水平井,以此来使生产压差降低。

3.2油层套管的选择。扩大泄油范围是油层套管选择的基本出发点,同时还要本着降低生产压差和水流动性的原则。选择大套管可以基本实现上述目标,在具体选择上要是大枪大弹的射孔方式,这将有利于使原油的流动压力降低,增加泄油面积,实现控制水量和增加油的产量。

3.3完井技术的选择。射孔完井技术能够达成制水量和增加油的产量的目标,该工艺储层分割开,为实施增产措施奠定基础。此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它很难保证固井质量,并且容易出现污染储层的情况。

4试油工艺优化技术

4.1、优化射孔技术。喷砂割缝和140枪弹射孔能够完成对污染带的穿透,使油的流动性加强,同时使流动和启动的压力有所降低。在考虑综合因素和油层厚度适合的情况下,采用避射的工艺是可以实现控制水量和增加油的产量的。但是如果油层的厚度不够时,全井段射孔技术是最佳选择,它可以使孔密增加,这种情况下采用此技术可以使控水增油的效果最优。

4.2优化排液技术。在排液技术存在两条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第一,当控制水量和增加油的产量能够实现的条件下,生产压差要尽可能的降低,这样可以使排驱压力比重力和水的排驱压力低。第二,在不能实现控制水量和增加油的产量时,要使生产压差增加,通过强排来实现油水同出。

就流动能力来看,水远大于油,排液中水不但可以横向流动而且可以纵向流动,这样使水的饱和度变大,不利于油的流动。生产压差过小时,会出现出水不出油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采取避射,否则会形成窜流,影响油层。这就需要在排液时增加生产压差,使油水分层流动,实现油水同出。

结语

综上所述,水油关系因素会影响油水的产能对比度,所以在油水同层试油的工艺中要综合考虑含油高度、渗透率、污染、润湿性、粘度、韵律特征、固井优劣以及其他因素,同时还要采用完善的完井,并且对试油工艺进行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控水增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博仲.聚合物驱采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3

消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凯恩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有效需求理论 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理论

C.消费倾向递减理论 D.流动偏好理论

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收入水平和消费水

平的影响,指的是消费行为哪方面特性?

A.习惯性 B.示范性

C.不可逆性 D.复杂性

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则这种商品是

A.低档商品 B.吉芬商品

C.高档商品 D.生活必需品

4.低收入阶层脱离收入水平而表现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被称为消费的

A.效用化 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 D.制轮作用

5.按照马斯洛的观点,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消费者最先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社会的需要

6.居民为了子女长大后出国留学而进行储蓄,这种储蓄的动机是

A.生命周期储蓄动机 B.谨慎储蓄动机

C.预防性储蓄动机 D.目标储蓄动机

7.消费信贷相对于储蓄的变动呈现的态势是

A.正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零变动 D.单位变动

8.影响家庭实物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

A.消费者的实际收入 B.消费者的储蓄规模

C.消费者的预期收益 D.该消费品的已有数量

9.通过降低储蓄的收益来刺激消费需求,我国于1999年10月开征的税种是

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

C.遗产税 D.利息税

10.利率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属于

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

C.市场风险 D.经营风险

11.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消费者

A.劳动供给减少,闲暇时间减少 B.劳动供给增多,闲暇时间减少

C.闲暇时间增多,劳动供给增多 D.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1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表明

A.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B.工资增加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C.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D.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及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结合

13.各种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信用卡贷款面临的风险主要是

A.资产的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信用风险 D.其他风险

14.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始于

A.20世纪80年代初期 B.20世纪80年代末期

C.20世纪90年代初期 D.20世纪90年代中期

15.以下属无担保贷款的是

A.住宅抵押贷款 B.汽车贷款

C.信用卡贷款 D.手机贷款

16.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

A.萨伊 B.弗里德曼

C.罗斯托 D.杜生贝

17.以消费的“示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函数理论是

A.绝对收入消费函数 B.相对收入消费函数

C.持久收入消费函数 D.生命周期理论

18.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A.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B.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

C.社会服务行业价格水平的下降 D.消费者时间价值观念的增强

19.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消费模式是

A.同步型消费模式 B.早熟型消费模式

C.滞后型消费模式 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

20.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A.减税 B.减少财政支出

C.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D.增税

21.下列关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B.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C.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保持不变

D.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

22.世界银行将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作为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准,

其中,小康的比重为

A.60%以上 B.60%~50%

C.50%~40% D.40%~20%

23.从全社会角度看,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方式是

A.个人消费 B.家庭消费

C.公共消费 D.国家消费

24.我国正式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在

A.1994年10月 B.1993年10月

C.1992年10月 D.1991年10月

25.广告宣传对消费者产品品牌选择会产生较大影响,体现了消费决策的

A.可诱导性 B.分散性

C.风险性 D.外部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包括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消费流行 D.信任心理

E.随机心理

27.消费者投资的常见方式包括

A.银行存款 B.债券

C.股票 D.基金

E.住宅投资与教育投资

28.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A.资产流动性风险 B.利率风险

C.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D.抵押物产权风险

E.抵押物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

29.消费政策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

A.税收手段 B.利率手段

C.国债手段 D.政府支出

E.奢侈品采购

30.影响恩格尔定律适用性的因素包括

A.城市化因素 B.商品化因素

C.食物构成变化 D.食品消费方式

E.原材料因素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消费者

32.社会阶层

33.劳动供给弹性

34.生命周期假定

35.消费服务社会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l小题,8分)

36.某投资人拟购入一种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6%的1年期债券。

(1)假定按每张102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求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2)购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5%,则该债券的价格为多少时该投

资人可以购入?(要求写出公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简述利率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38.简述我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39.简述我国长期以来高储蓄的原因。

40.简述低收入阶层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大于高收入阶层的原因。

41.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4

一、必修三的课程地位

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主要是认识自然地理现象、地理原理规律,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阐述了人地关系;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内容则是人们如何从环境中获取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因地制宜地改造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是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阐述了人地关系。此后,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要求学生用必修一和必修二所学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方法等系统地理主干知识,联系实际,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解决区域问题。

二、必修三的高考地位

由表1可知,选择题涉及区域地理的考点不多,考点动向无明显规律,有些知识点没考到,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命题材料。

由表2可知,必考综合题两题,一中一外,给出文字和图表等材料,让学生进行成因分析、推断影响,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利与弊。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选择题和选考题也常常涉及区域地理。考查的重点是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强调地理能力。如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分析影响因素,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人文要素的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

三、必修三的区域组成

由表3可知,必修三涉及的地理区域,没有面面俱到,重点是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学会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问题,培养其学习方法,提升其学习能力。

四、必修三的教学建议

1.区域与系统结合

系统地理知识要落实到区域,区域要再现系统地理知识。必修一、必修二系统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地理区域(区域地图),是高考常用模式。试题基于图表,基于地理学的两大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将地理问题落实到不同空间尺度的具体区域,考查区域空间定位(位置特征)、区域自然及人文特征判断,注重区域实证、支撑系统地理理论,强调系统地理与地理区域的有机整合。地理必修三的教学,侧重案例教学,必须以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系统地理加以论证支撑,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有效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规律,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例如,《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l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还有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最后,要分析流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根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原则,探寻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根据不利条件寻求整改策略。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知识点分析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就能进一步分析黄河、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达到课标的要求。

2.归纳与比较结合

高中地理必修三的教学总结,常常要运用表格归纳与表格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要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帮助学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例如,《荒漠化的防治》一节的教学总结如表4所示。

学生懂得了“荒漠化”分析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同类型的案例。

区域的比较,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纵向比较,如表5和表6。

3.课堂与实践结合

课堂教学强调地理空间思维训练,尝试让学生联系时政新闻热点,联系本地实际,做到课堂涉及区域的举一反三,讨论区域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提升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例如,让两位学生分别代表南水北调“调出区”的居民和“调入区”的居民,扮演角色,进行对话,交流看法。又如,让四个学生模拟导游,带领四组同学赴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澳大利亚国家四地的旅行,分别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课外教学强调综合实践,例如,①收看《地理・中国》《文明之旅》《探索》等相关电视节目,关注G20杭州峰会,了解20个成员国和被邀请的嘉宾国的空间分布、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引导学生多了解世界文明;②讨论冠豸山下某地瓜干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③结合冠豸山的城区交通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④调查冠豸山天池历史与现状,开展冠豸山天池终年有水的实践研究,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用电子地图查询莲峰镇和揭乐乡城镇历史、交通变化、旅游发展等信息;⑤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4.教学与应试结合

高考试题往往是围绕区域“在哪里”“怎么样”“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课堂教学可以尝试“课题研究”的方式,用新情境设计出新问题,将考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去开展区域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学习。在分析中提高《考试说明》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区域定位:在哪里?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或五带位置) 、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从属位置、相邻位置)、大气环流位置、板块位置、交通位置等。

(2)区域特征:怎么样?包括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水文水系)、植被、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城市等地理特征,了解该区域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农业问题等)。

(3)原理分析:为什么?分析自然要素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会探讨区域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5

关键词:知识交流 知识共享 虚拟社区 成就需求理论

所谓虚拟社区是和实体社区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体将拥有共同兴趣或是共同目标的人们集合到一起,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交流、交谈、互相帮助甚至是从事交易。

对于虚拟社区经营者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成员,如何激励成员的参与,如何增加成员的忠诚度,影响不同成员互动交流的因素是否不同等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成员,使虚拟社区成为汇集人气的空间和平台。

本文拟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从整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架构如下:在虚拟社区环境下,研究其中成员的知识交流行为,试图从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两个方面来了解社区成员的参与情况,探讨影响这种知识交流过程的因素,进而提出应该如何激励知识交流的管理建议。

成就需求理论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eclelland)经过对成就动机的深入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成就需求理论,将人们的内在需求归纳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与亲和需求三种。成就需求是基于个人理由去设定并完成目标的欲望,即一种根据适当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内驱动力。权力需求是指使他人改变行为、顺从自己的需求。亲和需求是指追求友善并重视人际关系的需求。

实证模型设计及假设

本文试图利用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求理论,将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内在动机、自我效验等作为影响其进行知识交流的因素,以讨论社区内知识交流和共享以及激励机制的作用。

具体而言,本文从成就需求理论出发,研究成员特征、知识交流和社区强化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虚拟社区成员知识交流的因素。在研究模型设计时,成员特征被分解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和个性特征(如自我效验、成就需求、内在动机等);知识交流则分为知识获取和知识奉献两种情形;而社区强化指的是社区对于成员参与的奖励计划,包括经济强化、身份认知以及表现评估等形式。

研究拟采用的实证模型如图1所示,其主要假设如下:假设H1:虚拟社区成员的自我效验会影响其知识获取程度;假设H2:虚拟社区成员的自我效验会影响其知识贡献程度;假设H3: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会影响其知识获取程度;假设H4: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需求会影响其知识贡献程度;假设H5: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动机会影响其知识获取;假设H6: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动机会影响其知识贡献;假设H7: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愉快程度;假设H8: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兴趣;假设H9:虚拟社区的强化机制会影响其成员的满意程度。

研究内容及结果分析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校学生以及上班族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采用书面问卷和网上问卷两种形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356份,其中书面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32份;网上问卷发放450份,回收224份。在356份问卷中,有效问卷数量为316份,有效回收率为48.6%。

对于回收的样本,笔者主要用SPSS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可靠性分析(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提出的假设中除了H9只得到部分支持之外,其余假设均成立,并得出知识获取和知识贡献的回归方程。

知识获取=-8.4E-17+0.577×亲和需求+0.182×自我效验+0.177×满意+0.108×愉快

知识贡献=-4.8E-16+0.402×权力需求+0.268×愉快+0.181×成就需求+0.120×自我效验+0.103×兴趣

研究结论与营销启示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本文为虚拟社区服务提供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藉此推动社区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提高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虚拟社区经营者的竞争力。

首先,对于成就需求的刺激,必须让社区成员有被尊重、受到重视的感觉。比如论坛中对具有价值的帖子的标记措施,可以使发帖者感受到自身的付出得到重视,而其他成员则可以了解他人对社区的贡献程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社区成员的成就感,从而愿意继续在社区内提出和解决具有一定水准的问题;而在刺激网友的权力需求上,可以通过提供社区权限分级制来进行,只有做出一定贡献的成员才能提高等级,拥有更多的特殊权限,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权力需求高的成员参与;社区还可以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来刺激成员的亲和需求,当社区被营造成为一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时,其成员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想要更深层次地融入到社区之中,与其他成员建立更为亲密和友善的关系。

其次,自我效验也是影响虚拟社区成员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社区也应该致力于提高成员的自我效验水平,这里主要指科技效验、信息效验和联系效验三种。社区可以通过创造简单易用的界面、介绍基本的电脑和网络知识、帮助成员学习和使用在线社区技术,及时向知识提供者反馈其知识的价值等信息,让成员了解其贡献得到了社区的重视和肯定等措施来进行。如此往复,社区成员的自我效验水平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加强其知识的交流。

与外在动机相比,内在激励的虚拟社区成员更愿意努力工作,更乐于付出和贡献。因此,从内在动机出发,虚拟社区应该让社区成员感知到愉快、对社区的强烈兴趣,以及对社区提供的内容和服务满意等,这些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创造话题相对集中的分讨论区、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和更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经常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和不满等,并及时做出调整来实现;同时,社区还要利用好经济强化、表现评估和社会赞誉等强化机制来激发虚拟社区成员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6

高考生物学试题命制瑕疵笔者在对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个别题目存在测试目标不明确、题干信息冗长、表述含糊不清、违背实验科学性等瑕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笔者下面撷取几例,以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知识考查中的基本性有所偏差

例1.(2011年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讨论:题干以玉米和花生两种常见农作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内容。“净光合速率”不是课程所要求的内容,虽然多数学生可能在教辅材料中接触过该概念,但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记住和理解该概念。该题对“净光合速率”进行简要说明或注释,就是为了保证试题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和公正的。在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中,应极力避免陌生的、生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出现,以免造成考生的心理恐慌。

科学、公共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一大基本原则,这就要求高考测试目标必须与课程标准的目标相一致,以规范和引导高中生物教师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试题编制中,需要遵循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对知识内容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必需掌握的内容。当试题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超越基本性的情况时,试题需给予必要诠释,以确保对所有考生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命题素材的真实性不足

例2.(2007年广东卷)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B)。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讨论:该试题有多处值得商榷。首先,某同学发现的杜鹃花,是在公园,还是在野外?如果在公园里,则采摘枝条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其次,仅有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它很有可能是珍贵的变异类型,随意采摘将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要完成选项A、B、D中所述的实验过程,枝条数量要十分充足,很显然一株杜鹃花是很难满足需要的。第四,题干与选项之间存在矛盾。题干所表达的是“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其逻辑起点是该学生已经知道对该植物进行扦插所需要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处理时间等。而选项所呈现的信息则是该学生用这些枝条进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命题素材的真实性,不仅是科学学科本身的要求,而且,试题任务的真实程度,也极大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选择合适的试题背景材料”是高考命题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中,真实性是素材选择的第一要素。传统选材渠道包括大学教材、中学教材、教辅、报纸和书评等,但多数源自课外资料的试题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试题的功能偏差。为保证试题的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等,可以选用核心刊物中的科技论文作为命题素材。

三、内容呈现应避免暗示性

例3.(2010年安徽)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须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讨论:在例3中,B、C、D的叙述分别使用了“必须”“只”“自由”过于绝对化的叙述。选项的错误显而易见,使考生可通过猜测获得正确答案。为了增加备选项的迷惑性,各选项的语言的表述、长度、结构要尽量一致,同时注意避免出现绝对化的词汇。

“根据背景材料的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任务。同时课程标准提及,运用生物学原理进行个人决策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体现。因此,在素材选择之后,还需对材料进行处理,使问题解决过程贴近学生的思维和生活实际。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是试题的设计不能仅仅立足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更应该考查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材料本身不该成为阻碍被试能力展示的因素,应该能被广大考生群体所理解。

四、措辞上应严谨

例4.(2006年上海)下列细胞中不进行有氧呼吸的是(C)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红细胞D.小肠上皮细胞

讨论:人和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骆驼除外)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其他动物,如鸟类和两栖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能进行有氧呼吸。试题的题干中没有对动物类型进行限定,容易使一部分真正掌握上述知识的学生产生迟疑或否定,造成错答或不答而失分的现象,从而导致测试目标的偏离,影响试题的效度。相反,有时为了提高试题的效度,可以根据测量目标,在试题的呈现时,采用一定的方式对应答进行提示或暗示,以保证那些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生能够给出正确答案。

措辞是影响命题表达的第二项维度。措辞模糊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考生思维障碍,不能真实地检测出某项心理特征,从而影响考试的效度。故试题风格应当保持清晰、准确,题干表述具有完整意义,且问题指向明确,避免产生歧意,切忌人为设置陷阱。

目前,随着社会的变革,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等,都在影响着高考命题的方式和试题的形式和难度。2014年北京高考政策发生了调整,紧接着江苏等其他省份的高考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高考改革的形势不可逆转。同时,高考科目的比重也发生变化,从英语科目的改革到现在对数学科目的意见都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专注。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生物科目,高考命题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偏、难的试题命制思路,要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更不要超越课程标准的范围,这对学生来说体现了一个公平性,也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性,从而避免了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所遇到的无所适从的状况。

参考文献: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7

【评分细则】

从历史传统、时代背景两个角度作答,其中历史传统角度:“工商食官”1分。时代背景角度:政治上“地方势力膨胀,加强中央集权”1分;经济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分,“重农抑商”1分。满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答题情况】

(1)学生得分情况:多数学生得分在1—3分之间。

(2)存在问题:答题角度单一,重复啰嗦,把握不住要点,如多数学生不能从历史影响角度分析,答不出“工商食官”政策影响;概括能力不高,照抄材料;对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如对“盐铁官营”政策内涵理解不深,导致答题方向不明;脱离材料,背诵教材知识;语言不规范。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提高多角度、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理清答案的逻辑关系,避免答题中答题角度单一、重复啰嗦。

(2)重视历史概念教学,并指导学生学会结合材料分析试题中出现的新概念。

(3)重视引导学生提升史料处理能力、概括能力等学科能力、学科素养。

(4)要求学生使用科学、规范语言答题。

16(2)阅卷分析

【评分细则】

变化:抑商政策松动,或政府退出直接经营,或政府较少官营经济。(2分,任答一点得2分)

影响: 促进商品经济(或工商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或税收);壮大了市民阶层(或商人政治经济空间扩大);推动了城市繁荣;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5分)

【试题分析】

本题抓住宋代时代特征来设计情境和试题立意,属于重点考点。同时通过考查变化类试题,契合现代高考的对历史知识全面、辩证的考查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尤其考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答题情况】

平均分在5.54分,主要集中于4分、6分、7分。

主要问题:

(1)表述笼统不具体,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如:变化方面,回答宋代采取新的经济政策;影响方面,回答推动了宋展。

(2)影响方面,不根据材料与设问作答,照搬教材结论,甚至超出时间阶段,如:回答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宋代资本主义萌芽是部分学者的观点,但主流观点是明清出现);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到外延的逻辑关系答题,比如本题,最直接的影响先是工商业与商品经济,之后是政府收入,再是商人阶层,然后城市发展,最后再是思想科技以及政治科举制等发展线索,经济方面影响比较直接,科技文艺和政治方面较偏远。

2.“经济政策”是每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一般来说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但是有些政策的实施或者推动社会的发展或者阻碍社会的发展,由此,这部分的考查让学生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对宋代整体发展有基本的认识。同时,需要老师们和学生重视一些小专题的总结,比如“经济政策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等等。

3.关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历史知识之间的逻辑体系关系。关注重点时代和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

17(1)阅卷分析

【评分细则】

分三个层次给分:

①能答出北方战乱、北方动荡、北方战乱频仍、北方政权并立等要点的,只要答出一点就可以得1分。

②能答出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民族交融加强等要点,只要答出其中的一点就可以得1分。

③能答出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方劳动力增加、南方生产力水平提高等要点的,只要答出其中的一点就可以得1分。

【存在问题】

1、部分同学角度不全,存在重复同一角度的问题,落下了“南方经济发展这个角度”。

2、知识掌握不准确,答题不严谨,如部分同学答出“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或南移”,“南方经济发达”,“ 南方商品经济繁荣”“把材料一当成元代来答,还结合了材料二作答第一问”等等,这些答案都不得分。

3、不能做到序号化,整个题目就是一段。

4、书写的规范化有待提高。

【应对措施】

1、强化历史“必备知识”的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

2、进一步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练习学生答题的段落化、规范化、序号化。

2、提升“关键能力”,教学中注意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精选训练题,强化学生阅读并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备考复习要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题重点考查时空观念素养,所以在教学中始终强化核心素养的落实,提高学生能力。

17(2)阅卷分析

【评分细则】:

特点:规模扩大,表现为外来民族与中华民众的交融;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伴随着伊斯兰交的传播进行;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影响更深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说明:本答案涉及民族交融的规模(范围)、推动因素(宗教因素)、程度(“回族”形成)、影响(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影响)。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试题评析】

从知识角度看本题主要从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分析民族交融的特点。从能力角度看要求依据材料指出民族交融的特点,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得分不理想,可挖掘的潜力很大,本题满分6分,平均分3分左右,满分很少。

【存在问题】

(1)对于特点类题目,材料的深度分析能力不足,解读材料浮于表面文字表述,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

(2)答题时重视了材料信息的运用,但是提炼与解读有效信息、准确概括的能力明显不够。

(3)个别同学审题错误,没有看清是要求回答元朝民族融合的特点即应该回答不同点,错答了一些与前朝相比的共同点。

(4)好多学生达成了民族交融的影响,审题出现严重失误,或者在句式方面犯了严重的低级失误。

(5)答题语言的组织不严谨,缺乏答题的层次性。

(6)书写潦草、不分条,不分点答题,导致卷面组织乱,不清晰。

【教学建议】

(1)重视课本基础,强化课本主干知识的精准记忆,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积累学科语言。

(2)加强重点概念的解释,提升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3)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尤其重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提炼能力和使用学科语言多角度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加大对历史学习方法和答题规范的指导。

(5)重视审题训练,对特定题目的答题角度及句式适当加以总结指导。

18(1)阅卷分析

【评分细则】

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合一;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对公社负责;主张人人平等(平等原则);受人民监督。(每个要点2分,以上5点答出3点即得6分)

【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字迹潦草、卷面不清晰、未要点化加以区分现象。

2、部分学生审题出现严重偏差,不能准确理解“政治原则”,仅仅罗列材料。

3、学科专业术语匮乏,答案表述累赘,语言不清晰,表述不严谨,口语化现象突出。

4、基础知识不牢固,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准确定位教材,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5、提炼与解读有效信息、准确概括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够。

6、时空观念缺乏,没有区分阶段答出对应的历史知识。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不够,

【教学建议】

1、强调规范答题:书写认真清晰,合理安排卷面布局,答案做到序号化、段落化、 要点化。

2、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注重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历史学科语言的运用。

3、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训练,注意设问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方向和侧重点。

4、强化历史“必备知识”的复习,应多引导学生聚焦主干知识,在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加强知识整合迁移,而不是局限于知识记忆和题型训练。

5、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的“关键能力”,运用情境材料训练学生辨识历史信息及运用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情境材料所提供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的能力。

6、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材料进行深层挖掘和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的认识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事物、并规范地阐述历史事物。

7、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学科素养”,强化对核心素养的认识,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

18(2)

【评分细则】

答案共五个要点:1.创立新的民主组织原则2.建立工人政权的尝试3.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借鉴4.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   (补充一条) 5.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五取三每条2分,共6分!

【存在问题】

1.审题不细致,答题没扣住世界民主进程这一角度!2.答题角度不全,要点不够!3.不注意整个题目的命题主旨,不能从第一问中提取第一个要点。4.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措施:加强审题意识;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注重分析命题立意;加强能力素养训练!

19题阅卷分析

20题阅卷分析

【评分标准】

古代中国对外交流:11分:角度或观点——2分  评述过程——7分  结论升华——2分

1、内容:

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

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    任意三点7分,一点2分,两点4分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④军事上,有战争与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任选一个角度也可如文化交流:内容:至少两个4分;评(影响)3分

示例1:

角度:中国对外交流的内容。(2分)

评述: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内容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政治:如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日本、朝鲜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唐朝;唐朝派使者到天竺;郑和下西洋等。经济:如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同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等。文化: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徐光启翻译了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亚、北非和欧洲等。(7分)

总之,中外交流内容丰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分)

2、对外政策:

①开放:汉到元(也可具体展开如汉、唐、元)原因+影响 积极   2+2=4分

②保守:明清  原因+影响 阻碍   1+2= 3分

示例2:

角度: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趋势。(2分)

评述:从汉到元,总体来看,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统治者大都采取开明的对外政策。如唐宋政府重视中外交流,支持海外贸易,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明清时期,面对西方殖民扩张,厉行“海禁”,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交流,使我国逐步落后于西方。(7分)

总之,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这既是本国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2分)

(其它角度,如:中国对外交流的路线;中国对外交流的途径等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双向交流

①中国—外国   政治、经济、文化等   4分,1点2分

②外国—中国   经济、文化、科技等   3分 ,2点3分,1点1分

4、路线

①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陆上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②唐: 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海路:

a、 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③宋元:

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外贸通道由西北的陆路转向东南的海路。

元朝与亚、欧、非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盛,中外经济、文化和技术相互交流,中欧旅行家互有访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一并西传,这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明: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

任意三点7分,一点2分,两点4分

汉唐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宋代以后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原因+路线+影响

(陆上4分,海上3分)

5、途径:

①官方和民间贸易(如丝绸之路)。

②互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如日本遣唐史)。          任意三点7分,一点2分,两点4分

③宗教传播(如佛教传入、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④战争(明清)

6、目的:

①发展经贸,互通有无。

②传播文化,宣扬国威。      任意三点7分,一点2分,两点4分

③兼收并蓄,取长补短。

④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7、特点:

①外贸先陆路后海路。

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③以官方贸易为主。                   任意三点7分,一点2分,两点4分

④以友好往来为主,不以赢利为目的。

⑤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⑥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8、影响:

①促进:汉到元——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史实 2+影响2=4分

②阻碍:明清—阻碍了中外交流,使我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史实 1+影响2=3分

【存在问题】

1.个别同学只答一个朝代,但后面论证合理,最高4分左右。

2.观点不对0分,如资本主义萌芽,近代中国等。

3.没有观点,只抄材料的0分。没有观点但评述合理,可得2--3分。

4.只答消极影响的,2—3分。

【应对措施】

1.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材料阅读能力和对材料的有效信息的概括、提炼和升华能力。

2.本题考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能力,我们今后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提升历史学习的关键能力。

3.本题考察史料实证素养,尤其是水平3.4的要求,今后复习中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训练,努力培育和提升核心素养。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8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117-05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dimensions of spatial and social distance) and CL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spatial and social distance on the OWOM usefulness of virtual community through setting up different scene by experiment method data analysis by SPSS21.0 softwar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distance (social distance) is near, the low construal level of OWOM is more useful. On the contrary, when the distance (social distance) is far, the high construal level of OWOM is more useful. When the spatial distance and social distance interact, the main effect of social distance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psychological distance; CLT theory; virtual community; OWOM usefulness

虚拟社区是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将具有共同兴趣或需求的若干客体联系在一起的虚拟共同体。在虚拟社区中,成员之间可以实现信息或知识的共享与借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拟社区逐步成为电子商务领域重要的应用形式。虚拟社区的出现与发展实现了成员跨地域的互动交流,?M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社会化媒体背景下,虚拟社区在线口碑营销已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又一利器。

国外学者根据口碑效价将口碑划分为正面口碑和负面口碑。有研究表明负面口碑比正面口碑更易被广泛传播且为顾客所关注[2]。凯度的2015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中国用户开始担心社交媒体给生活所带来的影响,64.7%的受访者认为社交媒体带来了正面影响,与上年相比下降12.1个百分点。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动态性以及随机性,使得消费者肆意发表个人评价甚至滋生脱离实际的信息;这些负面口碑会被大肆传播并被无限扩大,从而危害企业品牌形象[3]。因此,如何为在线口碑营造一个健康的虚拟社区扩散环境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大课题。关注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效价研究,深入分析心理距离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影响,对于减少虚拟社区内脱离实际的口碑信息的肆意扩散,以及帮助企业利用虚拟社区平台达到口碑营销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对于虚拟社区口碑的研究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然而,目前研究多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传播学理论等层面对虚拟社区口碑进行研究,学者们多利用信息处理理论、消费者态度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理论,从口碑属性、口碑传播及再传播等不同方面对虚拟社区口碑进行探究[8]。近些年,心理学理论逐步被运用到营销行为中,尤其是心理距离理论的应用。心理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假设性。由于从时间角度来看,进行有效性评价时,口碑信息已形成;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置于负面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方面。

1 文献综述

1.1 口碑效价

依据Mudambi等人的定义,口碑效价是指口碑传播者的有利于接受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在线口碑评论[4]。张敏等建立消费者冲动性消费模型,通过实验法分析网络口碑的属性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5]。王德胜等基于虚拟社区角度验证了抱怨反应对于负面口碑与品牌转换之间的调节效应,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6]。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口碑营销的价值,尤其是负面口碑造成的影响,使得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口碑有效性的研究[4,7]。学者们多基于信息处理理论、消费者态度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理论,从传播者、口碑特征、接收者等不同角度对影响口碑有效性的因素进行探究[8]。

1.2 心理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

心理距离以此刻此地的自我为参照,在时间、空间、社会以及假设性(概率)等维度上衡量了事物的认知距离[9]。心理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假设性。近些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心理距离的不同维度进行了研究:余金艳等构建时间距离地图,虚拟商圈特征并验证了时间距离对消费决策的影响[10];张梦等基于酒店评论研究了不同时间和社会距离背景下不同类别评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11];车诚等分析总结了时间和社会距离对网购决策的框架效应,为营销实践提供了参考[12]。由于从时间角度来看,进行有效性评价时,口碑信息已形成;所以本文研究重点为负面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方面。

1.3 CLT理论

Trope和Liberman所阐述时间距离对解释水平的影响,逐步被扩展到心理距离的其他方面,并得到了验证[13]。解释水平被划分为高解释水平和低解释水平;人们往往倾向于用高解释水平对未来事件进行抽象性表征,用低解释水平对近期事件进行具体性表征[14]。解释水平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评价、消费者决策等研究中,为商家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理论借鉴。柴俊武等将解释水平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解释水平对消费者的延伸评估的作用[15];苏凇等基于CLT理论针对逆营销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x[16];陈柏霖针对如何实现口碑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问题,结合CLT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对社交媒体口碑传播效果进行研究[17]。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1.1 空间距离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

空间距离是行为人以“此地”为参照,对空间距离远近程度的个体感知。Fujita等发现空间距离影响解释水平的作用机制与时间距离相似,当空间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利用低解释水平来描述客体或者事件;当空间距离较远时,人们倾向于利用高解释水平来描述客体或者事件[18]。消费者行为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距离中,为了此次研究情景的需要,本文将空间距离分为本市和外省市两类。消费者感知到的空间距离不同,并基于不同的解释水平;进而,影响不同消费者对同一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水平。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空间距离较近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具体、局部及表面)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反之,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空间距离较远时,接收者更倾向于高解释水平(抽象、总体及本质)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因此,提出假设:

H1:接收者感知的空间距离远近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影响显著。

H1a:当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市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更有用。

H1b:当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时,接收者感知高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更有用。

2.1.2 社会距离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

社会距离即自己与事件或者客体关系远近程度而形成的个体感知。美国学者Park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个人主观意愿下,与某群体之间远近程度的个人主观感受[18]。为方便此次研究情景,本文将社会距离划分为相似他人和不相似他人两类。消费者感知到的社会距离不同,并基于不同的解释水平;进而,影响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程度。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即具体、局部及表面)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反之,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接收者倾向于高解释水平(即抽象、总体及本质)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因此,提出假设:

H2:接收者感知的社会距离远近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效价的影响显著。

H2a: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更有用。

H2b: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接收者感知高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2.1.3 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交互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

消费者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程度往往受多个因素共同的作用,根据以上假设可知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远近对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效价具有交互作用。但是,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在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研究中的主效应哪个显著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越抽象的客体越难建立情感关系,感知到的心理距离也就越远[19]。因此,本文认为:当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情感关系造成的影响将大于空间距离的影响,即无论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市还是外省市,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效价无显著差异;反之,当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尽管所生活的城市与不相似他人都很抽象,但是接收者更易对所生活的城市产生情感。因此,这种情境下,空间距离产生的作用将更大,即相比于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的,当传播者位于本地时,虚拟社区在线口碑的效价更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无论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地还是外省市,接收者对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效价感知无显著差异。

H3a: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当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地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H3b: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当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时,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H4: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相比于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当传播者位于本市时,接收者感知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H4a: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当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地时,接收者感知高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H4b: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当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时,接收者感知高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为便于本文假设的描述,将本文假设总结如下。详见表1。

2.2 实验对象

本文选取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从上述学校在校生中随机抽取学生参加实验,为保证实验效果,对于被试者有如下要求:被试者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被试者半年内有过4次以上、或者两个月内至少有一次网购经历的学生参加实验,且在一年的时间内未参加过相似实验。

2.3 实验设计

本文共3个实验情景,分别为:2(空间距离:本市/外省市)×2(解释水平:高/低)、2(社会距离:相似他人/不相似他人)×2(解释水平:高/低)、2(空间距离:本市/外省市)×2(社会距离:相似他人/不相似他人)×2(解释水平:高/低)。为便于实验开展及数据分析,各因素测试项见表2。

本实验采用问卷法,问卷主要围绕“近社会(空间)距离/远社会(空间)距离对消费者感知高解释水平/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以“社会距离为近时对低解释水平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为例:假设你准备买某一款短袖T恤,在某虚拟社区内看到了如下详细、具体的评论时,当口碑者是相似他人时,这些评论是否会对你的购买决策起到多大作用?

本实验共设置调查问卷16套,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试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和网购经历,采取一般性选择;第二部分为对应的实验情景设置和测量项设定,采用Liker5点评分量表。每套问卷中,针对特定的实验场景的描述?M行加粗,以便被试者对于实验场景的认知,被试者只可参与一次实验,实验地点设置在安静且学生较为熟悉的教室里展开,以排除噪音及焦虑感等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开始时,由实验工作人员告知被试者实验要求及相关事宜,即实被试者被要求独立作答,避免互相交流造成的偏差,从而确保问卷的质量。为保障数据分析的便利性及有效性,每套问卷随机发放给70名以上的合格被试者,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89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967份。为便于分析,从每套问卷中随机抽取35份有效问卷,最终用于数据分析的有效问卷共计560份。被试者中男生268人,女生292人,男女比例0.918:1,比例情况合理。被试者基本情况如下:

(1)年级分布情况:大一学生118人,大二学生128人,大三学生146人,大四学生107人,硕士研究生50人,博士研究生11人,被试者涉及各年级层次且比例基本适合。如图1所示。

(2)专业分布情况:文史类39人,法学类67人,经管类90人,理科类168人,工科类185人,其他11人,专业分布情况合适。如图2所示。

3 数据分析

本文通过收集实验数据,并利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3.1 空间距离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

通过控制空间距离的感知程度进行试验,并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各测试项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由结果可见:Cronbach’s Alpha = 0.917>0.7(具有较高的信度)、M本市=3.13

在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过程中,空间距离和解释水平两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见表5、图3。

由表5可知,空间距离与解释水平两因素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交互作用(Sig=0.000)显著;同时可知,解释水平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造成的影响(Sig=0.000)大于空间距离的影响 (Sig=0.001)。从而可知假设H1a 、H1b成立,即:接收者感知的空间距离远近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影响显著,且空间距离越近,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越有用。

3.2 社会距离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

通过控制社会距离的感知程度进行试验,并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各测试项进行信度效度的检验。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Cronbach’s Alpha =0.920>0.7(具有较高的信度)、M相似他人=3.16

社会距离和解释水平两因素在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过程中交互作用显著;因此,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见表8、图4。

由表8可知,社会距离与解释水平两因素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交互作用(Sig=0.000)显著;同时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社会距离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作用(Sig=0.000)大于解释水平的影响(Sig=0.001)。从而可以得知假设H2a 、H2b成立,即:接收者感知的社会距离远近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影响显著,且社会距离越近,接收者感知低解释水平的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越有用。

3.3 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交互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

通过控制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感知程度进行试验,并对虚拟社区口碑效价各测试项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Cronbach’s Alpha = 0.833>0.7(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次,利用描述性统计对两者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M相似他人×本市=3.09,M相似他人×外省市=3.06,M不相似他人×本市=2.80,M不相似他人×外省市=2.23(即被试者对于社会距离和空间距离的感知程度显著)。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口碑信息的社会距离、空间距离及解释水平的主效应进行检验,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社会距离F(1,278)=14.652, P

社会距离、空间距离以及解释水平三因素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感知具有重要的交互作用,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详见表12、图5。

由表12可知,社会距离与空间距离两要素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交互作用显著(Sig=0.002);同时可知,社会距离对口碑效价的作用影响(Sig=0.000)大于空间距离以及解释水平的影响(Sig=0.001)。从而可知假设H3 、H4成立,即: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相似他人时,无论口碑传播者位于本市还是外省市,接收者对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效价感知无显著差异;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是不相似他人时,相比于口碑传播者位于外省市,当传播者位于本市时,接收者感知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旨在研究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及其交互作用对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影响显著,即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越近,解释水平越低(具体、局部及表面),在线口碑效价感知有用性越强;空间距离(社会距离)越远,解释水平越高(抽象、总体及本质),虚拟社区在线口碑效价感知有用性越强;在二者的交互作用中,较空间距离的效应而言,社会距离的主效应更加显著,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社会距离近时,无论空间距离远近,接收者对于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效价感知无显著差异;当口碑传播者与接收者社会距离远时,空间距离越近,接收者感知虚拟社区在线口碑信息更有用。因此,本研究的建议分为对虚拟社区成员、消费者以及商家三部分。

(1)对于虚拟社区成员而言。虚拟社区具有动态开放性的特点,社区成员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及态度等;同时,虚拟社区信息来源广泛,良莠不齐,也极易造成虚假甚至捏造的口碑信息泛滥。因此,对于虚拟社区成员而言,应该合理适当地发表口碑信息,杜绝杜撰、传播虚假口碑信息,保证虚拟社区信息共享环境的真实性、可靠性。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9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2000年以前语文教学目标的提法,是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从而三分语文天下。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听说能力”整合成“口语交际”。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中提出,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和以前的教学目标相比,要求更多、更高、更明确。具体表现在:(一)强调在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二)重视口语交际效果:1.恰当;2.充分发挥口语优势,使语调语气、表情、手势等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在交际中“锦上添花”。(三)突出公开演讲式的交际能力,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学生不仅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而且能说得出自己的观点,学生才能实现顺利的交流。

有的学生在家里能说会道,课后也能与好朋友侃侃而谈,而一进了课堂或正式一点、广大一些的交际空间,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不能大胆地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乏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体现在:口语表达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的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掺杂其中;在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抓不住要领;表述事情啰嗦,没条理;出现破句,平淡,没有感情;等等。

因此,在“口语交际”中,老师要不遗余力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做到具体生动,尽量符合课标要求。只有学生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准确,才能准确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能力、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的有机组合。

现今高中教材,必修教程书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部分。而实际上,主要是“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二分语文天下,“表达交流”又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口语交际”全套书共5次活动,每册围绕一个重点,展开课堂讨论。而实际上,在现今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和培养,都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陷入了讲、练、考的怪圈,直接导致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变成了阅读和写作的教学。

语文科作为基础学科,近乎百科全书。纵观历年高考试卷,考试内容与教材内容相连的甚少,即书上的不考,考的不是书上的。如,诗歌鉴赏,要在必修3.4才涉及。可学生进入高中,每次测试都以高考试卷为模式,设置诗歌鉴赏11分的题目。语言文字的运用20分的试题,更为宽泛,学生以前未涉足,无所适从。还有仿句,学生感觉突兀,不得要领。对于作文,他们刚从初中升上来,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而升入高中大多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议论文为佳,而学生受知识面、感知面的影响,往往找不到好的论据(素材)。

在选修教程书中,《语言文学运用》算是与“口语交际”沾上个边,可教材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实际训练,突出课堂活动的生动活泼。因此,对“口语交际”的影响不大,而且作为选修课,许多学校未开设。

综上所述,新辟蹊径,开展课前5分钟口语交际活动。使“口语交际”与语文的终极目标、高考试题、作文建立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

方法与途径:

1.激兴趣,让学生想说。学生才升上高一,面对的都是陌生面孔,都有想结交新朋友的欲望,因此安排学生轮流上台作自我介绍。

2.创设情境,让学生敢说。翻开本学年的高考试卷看诗歌鉴赏题,了解诗歌鉴赏是考试的必需,学生一定要面对。老师用4—5课时,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动员学生去网上或图书室查阅资料,让每一个学生轮流上台鉴赏一首短诗,老师作出点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之变成教育的主体。

3.参加活动,让学生乐说。动员学生课余多读书看报,轮流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或励志小故事,为作文提供素材,使学生作文有米(素材)下锅。

试述影响社会流动的基本因素篇10

【关键词】招聘流程;配置技巧;合理化建议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招聘作为人才引进的主要手段,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一环。企业只有从战略角度出发,准确把握用人标准,系统化设计招聘流程,才能在招聘的各个环节严把人员的质量关,真正了解应聘者的职位匹配度,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1 招聘的意义

员工招聘工作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招聘到优秀的部门管理人员,可能使整个团队的业绩提升,相反,招聘到一个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会使整个团队士气低下,存在团队解散的隐患。

2 招聘的流程

招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相互选择对方的一种活动,其过程和结果的成败即是招聘的有效性,招聘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往往影响着这一结果。企业文化与战略,是招聘用人的根基,也是招聘用人的方针指向。现将这一流程做以具体说明:

2.1 确定人员需求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确定人员的净需求量。企业各分支机构用人部门作为人力资源需求的发起方,根据本部门的空缺岗位,填写本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

2.2 制定招聘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各分支机构上报的人员需求计划结合本年度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制定出可行的招聘计划。人力资源部门制定招聘计划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招聘计划要依据《岗位描述》确定招聘各岗位的基本资格条件和工作要求,若企业现有的岗位描述不能满足需要,要依据工作需要确定、更新、补充新岗位的《岗位描述》。

(2)根据招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工作要求和招聘数量,结合人才市场情况,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招聘渠道。

・校园招聘

・报宣媒介招聘

・现场招聘会

・网络招聘

・猎头公司

・企业内部招聘

・员工推荐

・招聘告示

(3)人力资源部根据招聘需求,准备以下材料:

・《招聘广告》。招聘广告包括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报名方式、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需携带的证件、材料。

・《应聘人员登记表》。

2.3 人员甄选

该阶段是人力资源部门工作量最大、投入金钱和时间成本最大的阶段。企业在人员甄选阶段中的工作包括:

2.3.1 收集应聘资料,进行初试

筛选应聘资料进行初试时主要从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工作经验、容貌气质、户口等方面综合比较,初试一般按照招聘岗位的不同组织参加笔试,笔试一般包括解难能力测试、英文测试、专业技能测试。

2.3.2 复试阶段

复试阶段主要是详细面试过程,企业一般习惯遵循的原则为,一线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经理进行面试。特殊人才如工程师、财务人员、翻译人员等各类专业人员的面试由相应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共同进行面试。总之,不论什么类型的人才在复试时,人力资源部门都要全行随行。

2.3.3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是指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必备知识、工作能力、以及经历与经验等。其模型主要视组织机构的发展战略、岗位职责、绩效标准以及组织文化等因素而定,此种模型有的专家称为“基本素质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描述的是在组织中有效地扮演好一个角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特征的特殊结合。它被用作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来解决关于员工招聘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和职务晋升方面的问题。

2.4 人员录用

经过初试和复试筛选之后,招聘流程进入了人员录用阶段,该阶段包含了两部分的工作内容。一是预录用员工背景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健康情况、学历的真实性、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等。二是登记新进员工的信息,并根据岗位不同,签订三个月或者六个月试用期的工作合同,并对新进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录用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因事择人的原则

(2)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人事相宜的原则

(4)效率优选的原则

(5)内部优先的原则

3 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招聘存在的问题

3.1.1 企业招聘存在信息不对称

何为信息不对称,求职的个体刻意包装自己,使自己成为符合招聘条件的人。从而使低素质的人,享受了较高的待遇,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为降低自身的招聘风险,招聘企业只愿意根据应聘人才的平均素质来确定聘用的人才和给予其待遇。而对那些高素质的人才来说,相当于低估了他们的素质,实现不了他们的待遇,从而退出了人才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人才市场成为“柠檬市场”,这就是人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

3.1.2 企业面试的不全面性

面试是企业筛选人才的重要一关,目前企业面试中暴露了很多问题:

(1)面试官的态度冷淡

冷面待人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挫伤应聘者对企业的信心,对企业招聘产生怀疑。

(2)过于看重简历,忽视交流

只要有沟通的过程中,才会暴露一些不切实的信息,如果忽略了沟通,也就使面试失去了有效性。

(3)招聘人员能力的提升

招聘人员的素质关乎企业招聘的质量,当面试专业技术人员时,面试官却显得不知所措。

(4)以偏概全

在企业招聘中,面试官往往会因为应聘者某一明显缺点,从而草率地做出判断。

3.2 招聘对策

3.2.1 改善或消除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

(1)积极发挥政府的信息调控作用

(2)对不诚信的人才进行惩罚

(3)制定科学的人员甄选方法

3.2.2 加强面试管理

(1)面试双主应该摆正面试心态

(2)应该重视交流

(3)加强招聘人员的组织安排

(4)应该用人所长,放大应聘者的自身闪光亮

4 结束语

有效的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基础。招聘流程的设计要以组织战略为指导,以提高员工的职位匹配度为核心,通过招聘前对岗位要求的准确理解,招聘中对员工素质的科学测评,形成连续化和系统化的流程管理系统,有效招聘系统的建立,具有持续性、动态性和长期性。根据环境以及企业本身的变化和发展,HR们需要不断完善招聘系统,从招聘流程的各个环节严把人员的质量关,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建民,张在旭,司江伟.我国招聘选拔发展现状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入力资源开发,2004.6.

[2]吴志明.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谌新民,熊烨.员工招聘方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4]王兰云.创建和推进企业战略性招聘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