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十篇

时间:2023-12-16 16:34:07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1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特征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西方国家逐渐产生,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心理的发展动向。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对社会心理学等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需要人们进行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分析。

2 社会心理学以及特征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称之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通过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物质实体,将经验作为精神实体,通过对物质实体的描述、认识等进行反映,将这两种实体的真实知识呈现出来,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为社会心理现象、行为的科学主义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社会心理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机械主义。在当前的社会中,社会心理学与社会中的主流心理学相同,在研究方法上,均是效仿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对社会、世界进行主观以及客观上的评价、分析。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搬用决定论,并使用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当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该学科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过于繁琐,而且受到实验室研究的局限。

第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经验主义倾向。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经验主义手段,主要是以经验是科学的为出发点,相信经验。其相信经验是科学的归宿,主要是因为科学是通过研究、实验等方法而得出的经验,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应用经验主义,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体现的是一种经验主义倾向。

第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念为普遍主义。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的双面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研究理念上存在普遍主义的倾向,也就是所谓的保持中立态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普遍真理的获取,以普遍真理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对人们的心理因素、行为等进行研究。

3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特征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社会中逐渐出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思潮,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从当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进行分析,其自身具有的特征为:

第一,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批判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的解构反驳,例如心理学的主客观论、心理学的个体中心论等。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科学至上论等进行批判,对社会心理学的实证论进行批判,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心理学有批判的性质。

第二,社会构建论。在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发展中,其将社会构建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对社会心理学进行解构和建构。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的产生,是时展的产物,其形成的知识论,将社会构建论作为基础,从社会构建论中获取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观念的相关知识,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冲击。

第三,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提供条件。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是时展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提供了条件,例如社会心理学的转变、个体主义关系模型的转变等。

4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从当前社会中人们对社会思潮的看法进行分析,还存在一小部分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只是一种学派,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存在一种共识,他们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看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思潮。虽然当前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已经掀起了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潮,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将后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的差距直接地反映出来,从时代的发展特征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虽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是其并没有完全地将社会心理学加以否定,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但不是全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并且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正在不断的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产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身的创新,其研究方法的转变和更新得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的肯定。综合分析,后现代主义社会心理学思潮在社会思潮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社会心理学产生着影响,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2

社??支持最初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是指个人与周边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社交系统。一般而言,社会支持包括服务性的社会支持、关怀性的社会支持以及团体性的社会支持。目前而言,社会支持对心理学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从研究结果上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也并不是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全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是根据个人和背景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当对于一个人给予理解、尊重和关心以及帮助之后,肯定有助于其减轻心理压力。目前,我国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扶持教育发展、资金政策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之后,越来越多的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有了走入高等教育学府的机会。但需要认识到,虽然国家和院校在资金上给予了贫困大学生一定的帮助。但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社会支持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总结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显得极为必要。

1 现阶段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增大。但由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以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仅仅是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难以满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综合来看,现阶段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贫困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面临的压力要高于其他学生。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这在当代大学生的吃穿用方面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现在,很多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在衣着上、通讯工具上、出行上和娱乐上都讲究消费成人化、高端化。而且,由于大学生大多年纪较小,在消费上也具有一定的攀比心理。这更加加剧了消费高端化的发展。但由于贫困大学生个人经济能力有限,而且大多数资金都是来自学校给予的助学金或者是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获得的。这就使得其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更为谨慎,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要大于其他学生。

其次,贫困大学生还存在较为自卑、焦虑的情绪。现今社会贫富差距正在加速拉大。这使得贫困大学生虽然能够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下交得起学费并获得一定的生活费。但从数量上与其他学生从家庭中获得的生活费相比,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由于贫困大学生长时间与其他学生在一起上课、吃饭和住宿。这种与其他学生的巨大反差会使得贫困大学生在面对物质匮乏感到困难和苦痛的同时,逐渐由物质匮乏转为精神匮乏,进而感到自卑并滋生出怨天尤人的情绪。当贫困大学生逐渐从思想上生出这种情绪之后,其自然会慢慢逃离班级中的集体活动。而焦虑情绪往往会造成贫困大学生无法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进而影响了其考试的成绩。当贫困大学生一旦出现考试成绩落后的情况时,往往会感到更加失落,进而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2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在面对与其他同学之间巨大的生活水平的差距、明显的综合素质能力差距的时候,部分贫困大学生往往因面对这种巨大的差距而错误地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或埋怨命运的不公,却没有对自身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而当贫困大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评价时,往往会在面对与他人的巨大差距时时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进而在自我评价上将自身的不足之处无限扩大了。这种无限扩大自身不足造成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更为不合理,使得其自身更加难以有信心克服困难,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人际交往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贫困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其长期所在的环境造成的这种现象。由于贫困大学生生活在家庭条件较为贫困的环境中。这造成了其在思考问题或与人交谈时最为关心的话题就是与金钱有关的问题。而对于大多数生活水平较好的学生和教师而言,这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问题。而且,从结果上看,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由于本身就难以预留较多的资金进行人际交往,这也使得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但复杂,而且紧张。同时,自身的神经也较为敏感,甚至带有憎恨、厌烦他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社会支持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目前,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认识到了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机会的重要性。贫困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日常课余时间在学校图书馆等地方打工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的这种方式远比仅仅由学校下发助学金等款项要更能体现对贫困大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而且,由于在之前社会上对贫困学生的关注大多维持在中小学阶段,对大学生的关注和支持较少。这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获得的支持较少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目前,随着社会上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度和支持度日益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也在朝着良性的目标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上的支持也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3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H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6月对参与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高职护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前后采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践1月后,护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得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实践前,其心理健康比例、积极应对、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实践前。消极应对和SCL-90总平均分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与SCL-90总平均分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实践教学能促进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 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64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LIANG Guo-long,SHI Wen-qing,CHEN Yu-lin

(Faculty of Nurs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Nanning53002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The 90 vocational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After one month of clinical practice,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was better than before practice,the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average scor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promoted.Negative coping style was correlated with bad mental health,while self-esteem,social support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were correlated with good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level,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promoted by clinical practice.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may be the promoted factor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Self-esteem;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Mental health

目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关于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较少,关注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这些应激中介因素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就更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与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探索促进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2年5~6月参与某三甲医院鼻咽癌放疗术后患者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2010级我校高职护生90名,均为女生。平均年龄(20.3±2.1)岁。我校共有156名2010级高职护生报名,在接受10学时的“鼻咽癌健康教育”培训及6学时的“健康教育项目化管理”培训后,最终90名护生通过考核,参与本项目。这90名护生,在带教老师、责任护士或主治医师的指导下,一对一地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然后连续1个月追踪、鼓励患者采用新掌握的方法开展自我护理。

1.2工具及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1~5级评分,统计9个症状因子平均分和总平均分;均分在1.0~2.0提示为心理健康,2.1~3.0之间提示为亚健康状态,3.1以上提示为不健康。(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12项,消极应对8项,共20个条目,按0~3级评分,分别统计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值越高表示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3)自尊量表[1]。共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分值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4)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所有条目分累计,得分越高表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问卷调查在项目开始前、开始1个月后,分2次进行。2次调查各发放问卷90份,均有效收回。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践前后受访护生SCL-90各因子均分比较(表1)

2.2实践前后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表2)

2.3护生实践前和实践1个月后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平均分比较(表3)

2.4实践1个月后参与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相关性分析(表4)

3讨论

结果显示,实践前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SCL-90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的均分高,与王永红、高珩、邱映明和陆小兵等学者调查临床实习前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相同[1-4]。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症状因子低,又与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和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实习的不同,第一次调查在完成实践前培训考核后进行,参与护生得到额外的辅导与社会支持,参与的护生都经过考核挑选等诸多因素有关。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自我能克服生活挑战过上幸福生活的肯定,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生存环境下,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缺少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时,个体面对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就会较为显著[5]。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则有负面影响[6]。在实践1个月后,SCL-90各项症状因子均分均低于实践前,自尊量表得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积极应对平均分都显著高于实践前,消极应对的均分显著低于实践前(P<0.01),表2显示,学生心理健康较实践前明显好转,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个结果可能与护生在帮助鼻咽癌患者的实践过程中自尊的提高、获得更多社会支持、从患者身上学到更多积极应对等因素有关。

表4显示,参与临床实践教学护生的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P<0.05),提示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能促进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消极应对方式能损害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

4小结

临床实践教学能促进高职护生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促进因素,消极应对方式是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损害因素,在今后的护理教学改革中应特别重视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红,韩爱敏,王荣,等.高职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50-151.

[2]高珩,何英利.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 全科护理,2010,8(7A):1696-1698.

[3]邱映明,叶小青,邹晓波.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5-87.

[4]陆小兵.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3.

[5]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42.

[6]吕文艳,侯爱和,王会芳.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相关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16-519.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5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15-02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对整体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心理环境变化在内作出的及时反应和高度的心理适应,必然会受到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心理、个体心理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和促进。从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才能理解高等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理机制[1]。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变化较大、牵动面较广的改革时,必须谨慎、稳妥地进行,使人们逐步提高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2]。

当前,在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影响下, 高校往往呈现出一种自我目标的缺失[3]。这种自我目标的缺失反映在心理学中的目标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上,总的来说,目标设置、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估的影响反应是相互激活和循环的,目标是自我调节的基础,因为目标提供了行动的目的[4]。

一、社会影响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和促进

社会变化是一个连锁反应,社会变化会产生社会影响,并促使社会力量发生作用,从而会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及行为等发生变化。这里的社会力量指引起社会变化的各种力量,其来源广泛,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团体;可以是强制性的,如法律法规,也可以是自发形成的,如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影响的典型现象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及其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促进作用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是社会影响的主要方式之一[5]。

社会助长是社会力量发挥作用产生社会影响的一个表现。如果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改革将难以为继。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社会助长就是,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如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促进教育的变革,教育整体的变革环境促使高等教育变革,高等教育变革要求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即现代社会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改革作好了心理适应,具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能够激发改革的动机,较好地综合平衡来自各界的社会力量。

转变一种心理适应模式,应对整体社会环境发展与变革,及时作出自我内部的适应与调整,会促使高等教育变革的完成,并提高其完成效率,高等教育改革的完成也将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二)社会惰化及其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作用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又称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个人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6]。

社会惰化现象应用到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内部社会组织的关系处理以及组织工作的协调。如自身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改革只是迫于外界压力,内部动机不足,组织不协调,机构配合不完善,领导的怠慢,都会影响社会力量的发挥,会阻碍改革进展的速度和质量。

要减少社会惰化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作用,就需要提高认识,从内部激起较强的内部动机保持改革的活力;构建良好的评价监督机制,从外部有效地干预改革;同时还需要控制群体规模,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因素。

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能够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给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发展提供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自发性等弱点在过渡期容易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因此,当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尤其应当注意,必须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层次的社会认知协同和发展中进行才能成功,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更应注重社会影响的制约与促进。

二、社会心理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与促进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产生影响和制约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文化传统的沉淀,分布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社会培育体现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现代文明进程的社会心理文化[7]。

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越是难以突破与解决的问题,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心理背景,与政治经济等因素比较,社会心理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具有更深层次的联系。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从社会心理中寻找教育改革的现成答案,不能仅凭社会心理偏向推测未来。但是,如果忽视社会心理因素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则难以解释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许多复杂的现象, 理论研究就可能带有片面性,缺乏对决策活动的支持力,改革的决策与措施就可能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实践中就可能出现简单化,走向偏差和失误[8]。

社会心理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和促进作用是一个深刻的、复杂的、广泛的过程。从范围上说,社会心理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各方面都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反映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组织,如内部系统机制的运行等,也反映在外部组织的活动,如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关系等。例如,现代大学制度内部系统社会心理的自我认知要求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增强内部动机促进改革的进行;或是内部系统的社会心理普遍坚持保持传统的心理,同时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步伐,就会制约改革的进程。从过程上看,社会心理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作用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中,从改革意识的产生、改革决策的制定、改革步骤的实施,甚至对改革的成果评估,社会心理因素都参与其中,并微妙地起着一些制约与促进作用。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对社会心理的引导、调适与整合的功能,主动适应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心理。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需要一定的社会心理背景,如果改革缺少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与现行的社会心理形式相冲突或者相背离,社会心理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制约因素,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绊脚石,推迟改革的进度,甚至改革背离预设的目标。

三、个体心理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制约与促进

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心理因素,而个体的心理因素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也有一定的冲突和适应。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需要的根基是每个单独个体的心理需要,个体心理反映着个体对于教育的诉求。这里的个体主要包括改革决策者、改革实施者、社会参与者等。个体心理包括个性、知觉与归因、需要与动机、态度等内容。

改革决策者,主要是指推行改革政策的教育行政官员,以及对决策有影响的出谋划策的专家学者。改革决策者的个体个性因素对改革政策的与推行起着重大影响。个性是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总和。个性分为两大方面,即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的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上,而个性的倾向性体现为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9]。改革决策的出台,受到决策者个性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成就需要、自我肯定、风险倾向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步伐。当决策者具有较强的成就需要、强烈的信念、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念以及具有较强的风险倾向时,会直接推动大学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反,则会延缓改革的步伐。与此相适应,态度的端正与否,面对挫折的归因,观念有正确、不正确之分,情绪的正性与负性以及意志的品质等不同都会对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当都是积极正面的时候就会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则是制约作用。

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指高校领导者和教师等,需要与动机、个人理想以及知觉、态度等,都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当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具有较强的成就需要时,改革会顺利,相反则会制约改革的发展。

改革的参与者是指对改革有期待的社会个体,包括学生,以及对高等教育有需要的个体。他们对改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期待,并且有自己的评价,他们的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影响改革的因素。当参与者个体的知情意行以及动机与需要都能一定程度体现时,他们是推动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改革忽视了社会参与者个体的心理需要,社会参与者会形成阻碍改革发展的势力,制约着改革的发展。

现行大学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种或多种心理制约的表征,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从心理制约到心理适应的转变过程,最终问题的解决就是心理平衡与和谐。从冲突到适应再到和谐就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走向完善的过程。

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应尽量将心理制约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并促使心理促进因素最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因素消极影响的控制以及积极影响的发挥必将推进改革的进程,必定会促使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1:89.

[2]韩廷斌.教育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心理[J].中国高等教

育,2009,(23).

[3]张俊宗.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及成因分析[J].西北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75.

[5][6]郑雪.社会心理学[M].暨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61.

[7]蒋亦华.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特殊性[J].国家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

[8]林金辉.社会心理: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心理因

素[J].教育研究,2009,(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6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75-02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西方思潮像潮水般地涌入了国内,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各种不良的影响。其中,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危害程度最大,它所包含的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一些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行研究,降低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共同发展的产物。它从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的角度出发,认为市场机制是万能的,所以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市场的干预,企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以新的方式恢复新古典的自由放任政策,所以称为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但是,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华盛顿共识”形成并推行之后,这是新自由主义从理论上转变到国际垄断经济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纲领的主要地标。现当代英美新自由主义主流学派认为:在政治方面强调三个“否定”,即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在经济方面主张“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战略方面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一体化,即资本主义全球化。

二、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影响

1.主义的主张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新自由主义思潮主义思想的影响。它主张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特别是对人生观产生负面的影响,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退出历史舞台,当前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人民收入高低的加剧、社会道德的滑坡等负面现象,这些表象都错误地左右了少部分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知,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马克思主义真理产生了怀疑。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物质利益成为部分大学生追求的动力。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自由化理论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观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虽然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国内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持肯定和积极的态度,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中仍然有部分大学生有意或者无意地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当中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缺少科学和系统地认识,造成当代大学生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政治立场也不是很坚定动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最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私有化理论的消极作用。新自由主义的私有化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是,公有制经济是否总是处于主导地位?社会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人民收入水平悬殊等现象呢?有些大学生出现了这种认识上的困惑。

2.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当中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和社会主义利他主义的道德观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利己主义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减弱,常常考虑自己利益,而忽视了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因此,他们的公德心也受到弱化。首先,新自由主义思潮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利己主义削弱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责任与道德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说,道德价值中最根本的核心就是责任,责任的承担不一定是道德行为,然而道德行为一定是对责任的承担。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弱化了大学生的公德心和社会道德。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代有些大学生公共道德方面严重缺失。虽然,当代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到讲卫生,爱清洁,爱护公物和人民共同的财产。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盲目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快乐和自由,与此同时,社会公德心遭到践踏和诋毁。社会公德心的丢失,造成这些大学生任意破坏社会公共财产,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污染社会公共环境卫生等等,就连高校校园也受到“污染”。因此,当代有些大学生的公德心确实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3.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行为观的影响

首先,新自由主义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受新自由主义个人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取向进一步加深,在处理国家、社会、集体这三者的关系中,过分地重视个人的利益和得失,缺少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的关心。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同学间的团结奋进、互相帮助,不利于和谐集体、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实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导致一些大学生奉行“有钱就有一切”的准则,歪曲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是否支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持无所谓的态度。在生活中,他们也是以功利主义思想为准则,以是否对自己有用成为自己一切行为的评判标准,这往往导致大学生以利益为先,采取一切措施尽力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对于他人的正常需求持忽视态度,甚至为了自己利益而损害他人正当利益,有的大学生还铤而走险,挑战法律的权威。这种思想必然对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削弱作用。

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以此同时,外国的一些社会思潮也涌入了进来,国人在辨析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开始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步对马克思主义持批判态度,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信念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导致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这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新自由主义思潮等西方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

理想信念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要遵循社会导向性、统一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等原则,但是,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宣传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社会主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统一和协调可能影响理想信念树立的所有因素,对于不同的大学生依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打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创造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

2.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我们可以在校园文化中加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通过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些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下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升华大学生理想信念。情感教育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提高,而且重要的心理动力因素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它是德育的前提。校园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根据地,它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树立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得不建立校园文化,营造一种育人的浓厚氛围。高校要注重以情感教育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特别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内容为载体,激发大学生爱国之情,引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而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的心智处于一种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认知能力和辨析能力还不是很准确,加之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很容易对理想信念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分析他们的思想情况,帮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走出误区。只有这样,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抓住要害,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我们应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3.加强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心智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和成熟,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强,情绪也不稳定,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偏激的看法,影响了心理健康,也在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上产生困惑,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树立。因此,高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健全心理教育咨询系统,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护他们心理上的健康,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在排除了心理上的认知障碍后,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事实表明,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才能保持冷静,才可以迅速适应现实问题,找出应对方法,正确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4.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淡薄,他们原本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其他思潮的影响,他们就不能运用正确的知识来正确地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往往只重视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因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有的作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育人作用的削弱。现今大学里的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上大课,课堂规模过大,使教学秩序混乱,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与学生沟通。这些问题都导致当今大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别说掌握了。故他们就很难正确认识和辨别多种社会思潮,从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正确形成就受到了极大影响。所以,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的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应得到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陆钦仪,等.西方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赵修渝.当代西方哲学思潮与当代中国大学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7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影响因素;心理学

1 前言

从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是融入在日常的交往和生活过程中,幸福感和心理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能力、综合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社会交往能力和老年时期的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方向,改善其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综合提高了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研究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特点

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根据当前的研究,主观幸福感可以被定义为评价者自身或者群体个人根据自身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情感、生活状态进行主观的认知和整体性的评价。在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中,包含了多个内涵因素,包括评价者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情感认识、期待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界定,是一种主观式和期待式的评价体系,是将自身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与个人的期望值进行对照,评价自身的生活方式与期望价值的吻合程度。在实际的生活中,大部分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评价都使用了主观幸福感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主观性概括和认定,确定自身的幸福感水平和生活评价 。

2.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主观性

在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根据评价者本人设定的认为标准,而不是依靠他人或者外界的判断标准,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个人倾向,包括对于自身的看法和自我意识的整体了解。

2、综合性

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水平的评价、社会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生活方式的考察,其内容和衡量方法具有综合意义。

3、稳定性

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长期来看其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从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过程、评价方法和作用因素来看,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主观幸福感并不会根据环境的改变、周围群体的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而言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1 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在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过程中,会深刻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氛围和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习惯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氛围和社会传媒所展示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时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会道德观、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生理条件和生活状况的改变,他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自我的社会交往认知比较固执和片面,非常容易对社会环境因素进行放大,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影响,改变着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方式。

3.2 家庭因素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群体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会出现社会行为偏差、社会性格改变的现象,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变化。由于现在城市生活的变迁,的大部分学生处于在外求学或者较为孤单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固执、冷漠的性格特征,这种负面的性格因素将会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例如,在学校的共同生活中,很多学生一旦与别人出现争吵、摩擦,自身的内心感受和委屈无处排遣,或者将其他人的错误放大,给自身一种错误的情感暗示,影响自身正确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3.3 个人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影响

经济环境在大学生群体幸福感水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生活能力和情绪控制力。根据当前的调查显示,在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心理感受能力更好,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体系和感受力度也更加全面。相反,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其心理的调节能力和感悟能力相对较低,在日常接触中过于严肃和生硬,经济状态过差就会使得大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形成严肃、刻板、为人苛刻的不良心理理念,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过于紧张、害羞,不能自然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

3.4 个人心理调节能力

由于大学生上学时期的特殊性,需要长期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和社会评价,并且要不停地进行自我肯定和否定,容易引发心理疲倦,久而久之,很多就业困难、学习困难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从而对待生活产生不耐烦情绪,进而引发就业或者情绪焦虑。面对生活压力的情况,大学生需要自身的心理调节,才能回到正常的状态。然而当前大学生忽略自身的心理健康,对自身的心理状态缺乏关注;并且由于找工作的阶段比较繁忙,经常面临着较为匆忙的情况,很多大学生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心理调节,使得自身的心理焦虑问题愈加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4.1 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融入学校和社会生活,应当充分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价值状态。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显得异常活跃,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求知欲。青年大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有较强烈的精神需求。大学生不仅对文化、技术和企业生产管理等知识感兴趣,对政治问题也较为敏感,能够独立思考和认识国际、国内和企业大事。三是自我意识突出。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四是较普遍地存在着争强好胜心理、。青年大学生有着不服输,勇于争先的心理特点,这种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技术知识,努力钻研业务,敢想敢干。因此,针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应当从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引导大学生形成与自己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大学生形成于自身爱好、社会价值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科学生活理念。

4.2 帮助学生做好个人发展规划,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学校以及辅导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形成科学的圣湖理念,需要建立在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增强自身幸福感的效果。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应当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通过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使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应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鼓励大学生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持续学习,并通过有效制度的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心理辅导效果、提高心理辅导效率、为加速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有力保障;鼓励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符合其价值观念的有效发展计划。

4.3 强化大学生个人心理训练机制

作为应届大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讲,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其它方面更重要。大学生要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的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根据实际,准确定位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这样既能维护自身身体健康,培养积极、向上、有为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也能预防心理焦虑的产生。大学生平时就业压力较大,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生活没规律,家庭难以得到照顾,所以自己给自己要建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否则高期望值和低回报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给自己增加心理焦虑,产生心理焦虑。作为大学生,思考和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要多进行积极的思维方式,多做内归因,学会处理压力。自己如果有心理焦虑的症状,要主动寻求帮助,化解压力,调整自己情绪,同时要把不良情绪宣泄或者转移,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要主动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且要克服惰性,挖掘自己的潜能;要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 总结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结构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关注,由于生活压力日益严峻,自身的心理压力也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幸福感,需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通过激励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帮助实现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在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中,需要综合了解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的综合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干预方式,针对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发展特点制定出有效的策略。通过大学生心理因素和社会活动因素的干预,有效地帮助大学生群体开发自身的情绪调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情感掌控能力,引导大学生感受到老年生活的愉快和幸福,进而影响大学生整体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光艳.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探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2] 汤猛,韩韬,周英瑛. 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思考[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S1)

[3] 王巍,石国兴. 高中生人际容纳和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06)

[4] 马存燕.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8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要求身体健康,更要求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础,更是他们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在校的中学生却暴露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缺乏坚韧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孩子今后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现代教育应该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庆幸的是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已日益被学校、家庭、社会所重视。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本文对影响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生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

1.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首要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如果家庭教育不良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据2004年《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如:有的家长自身心理素质差,患得患失等;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方法不当,把自己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还有的家长目光短浅,把孩子的思想引上歧途等等。

2.学校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整体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老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状况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有的教师的心理教育的能力不强,甚至部分教师本身心理品质也有一些问题;应试教育“一切向高分看齐”等认识上的偏差,会使学生神经紧张、恐学情绪严重;有的学校即使有心理学老师,但为了升学率,这些老师的职位往往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规的心理学课程,也没有正规的心理辅导。

3.社会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影响也较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倾向,即评价一个人的素质往往只看知识,技能和道德,而忽视心理,有的心理素质甚至被“禁锢”。另外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社会上所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无时不在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另外,由于自身遗传方面、生理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生理和心理的较大变化,会变得敏感、多疑,甚至产生青春期闭锁心理。

二、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

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心理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优化整合社会力量以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同时也需要中学生自身的努力。

1.加强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乐观向上等等;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应统一认识,既不应过分溺爱,也不要过于严苛,应该把握好度;同时父母也应多学习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用自身的言传身教促进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心理调适能力

学校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和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首先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如建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其次,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加强教师心理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且热心心理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再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订针对学生的帮助计划和具体措施;开设心理课,组织课外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建立心理服务机构,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克服心理弱点,促进心理正常发展,帮助存在某些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最后学校还应加强对家长的心理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3.加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社会应该改变对一个人的素质的评价观念,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知识、技能水平和道德品质,更要看他的心理素质状况,提高学生对自己心理素质的重视度,促使学生主动去改善心理品质。其次,对社会媒体应该严加规范,社会媒体应多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信息,同时政府也应从法律上督促媒体加大对暴力、恐怖等镜头把关的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中学生远离不良诱惑,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锻炼个性心理,提高心理品质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内因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作为中学生在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理教育的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中主动锻炼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地看待成败得失,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塑造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9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77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MIAO Dianqing

(Inner Mongolia Hulunbuir Arong Qi Huoerqi Middle School,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162756)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because of social change and other factors,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showed prominent problems,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1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

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

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 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

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 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 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 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

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

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 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 郑琰.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 宋志一.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学术探索,2002(4).

[5] 陈带有.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8.

[6] 郝秀香.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7] 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6(6).

[8] 杨海珍.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

[9] 余万超,刘栋梁.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篇10

1 新媒体与政治心态理论的概述

1.1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人们打开手机电脑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报纸、广播等,新媒体则是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工具,主要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数字电视、移动通讯工具等把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不同功能的手机APP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娱乐体育等各种不同的信息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大学生对电子产品普遍比较感兴趣,因此新媒体的运行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政治心态的形成[1]。

1.2 关于政治心态的概念

作为系统的研究领域,政治心态的研究近些年才开始,但是对政治心态的研究由来已久,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政治心态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在政治研究领域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政治心态指的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具备政治思考能力的个人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根据一定的社会现象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对所处的政治关系、行为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现象形成的政治思考与政治心理反应[2]。

1.3 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心态

大学生是社会结构中比较积极活跃的群体,知识水平比较高,同时处在身体思维比较活跃的年龄,对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比较感兴趣,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意识。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心态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具备政治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新媒体工具对社会政治事件与政治行为的思考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心态。

2 在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政治心态的生成机制

2.1 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权威

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与传统的媒体表达方式不同,它没有统一的权威与中心机构,各个主体与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发声,因此新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言论,既有正统的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也包括了异端邪说与低俗的内容。大学生群体对网络信息好奇心比较强,因此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挑战价值权威的非主流思想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观点产生偏颇,影响他们政治心态的形成。

2.2 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政治观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群体由于思想发展不够成熟,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对网络文章与观点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新媒体媒介中充斥着很多歪曲政治事实的言论与关于政治事件的恶意造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政治发展心态不够成熟,政治视角不够全面,在网上恶意的煽动言论中可能对党和国家产生一定的怀疑情绪,甚至在社会行为中肆意发泄对社会与政府的不认可情绪,给社会造成一定的隐患与威胁,使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政治观的发展方向[3]。

3 针对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政治心态的调适路径研究

3.1 政府方面加强网络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社会大众以及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大学生由于年龄以及学识有限,在对社会事件的认识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媒体评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政治观念以及心态的形成,因此政府方面应当加强对新媒体方面的规范,建立一套有效地网络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由政府组织为新媒体的发声建立有效的平台,同时对网站的运行进行依法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互联网运行管理机制,禁止虚假恶意的信息进行传播,对社会大众进行误导,利用新媒体工具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进行引导,发挥在政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利用三观正确、充满活力的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政治心态进行有效地调试。

3.2 充分?l挥校园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心态引导的作用

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离不开校园新媒体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以校园网站为核心的校园媒体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的校内生活与社会之间建立一个有效活跃的交流渠道,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态的引导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学生参政专栏,对学校运作部门,例如课程设置管理、教师队伍情况、图书馆建设情况等进行公示,使学生对于校园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参政意识,鼓励学生进行监督。同时新媒体有较好的隐蔽性与虚拟性,学生不必公开自己的身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能够对学校的宏观政策以及微观方面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与加强,通过参与学校的政治生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心态从而准确的表达政治人的心理诉求。充分发挥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政治活动中去,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体验政治生活,从而加深政治生活的意义,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进而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与政治责任[4]。

3.3 加强校外政治实践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虽然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兼职等活动与社会有一定的接触,但是整体上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仍然有限,因此他们的政治心态与政治意识都是教师的讲解与身边的新媒体工具等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充分加强大学生的校外政治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到政治生活与政治政策的意义,实践出真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破除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对大学生带来的不良政治影响,端正他们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意识,学校方面积极组织专业方面有关的实训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对偏远乡村进行支教活动,在市区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参观烈士陵园以及博物馆等。政治生活是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层次与方面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政治生活的意义,能够加强正确的政治心态的形成,同时可以把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政治疑问借助于便利的新媒体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正确的点拨与指导,促进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处理社会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政治生活与政治规范进行内化与吸收,从而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形成良好的政治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