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0:17

地震监测的意义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1

关键词: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柔性行政行为;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P3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2-0154-02

一、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法律关系梳理

地震监测设施包括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地震遥测台网设施和其他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是保障地震监测设施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综合。[1]然而地震监测信息准确、及时、连续、可靠,是进行震情监测和预测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是开展地震事业的基础保障。

(一)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个人。在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是指具有国家行政职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防震减灾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接受授权委托的组织,在本法律关系中即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行政相对人是被管理的一方,与行政主体相对。从甘肃省地震局的执法案例来看,行政相对人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业主。第二,地方政府重点工程或带有政府计划性质的一般建设工程。第三,企业业主或村委会、个人。[2]从甘肃省地震局的执法案例来看,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影响主要是由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

(二)权利义务

根据《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法律义务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禁止侵占、损毁、拆除监测设施;第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第三,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当避免干扰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

(三)行政执法行为

甘肃省地震局开展关于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律依据为《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和《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多年来工作业绩突出,对本省地震监测预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总结甘肃省地震局相关执法部门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如下:第一,发现违法,告知相对人阶段。根据《防震减灾法》第23、24条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由于很多群众缺乏对地震监测工作重要性的人事,也不能认识到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对防震减灾工作乃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造成了许多间接或直接破坏行为。地震相关执法部门在发现相对人有违法行为或潜在违法行为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先向相对人进行告知。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告知其应尽的法律义务和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监督检查,责令停止违法,指导协调补救措施。在告知相对人法律义务后,地震相关执法部门根据《防震减灾法》第23条之规定,督促相对人履行法律义务,具体如下:第一,发现违法,应当责令相对人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甘肃省地震局在处理某农民因个人蔬菜大棚建设挖断电缆一案时,就运用这一工作方式,告知对方履行防震减灾法律义务,并指导对方尽快恢复原状,以保障地震监测设施的有效运行。第二,重大建设,监督指导,合同解决。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民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工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工程建设涉及到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中,甘肃省地震局就处理过多起此类案件,其中的主要做法是在发现违法行为之初,根据《防震减灾法》第24条之规定,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有效沟通,在规划设计时有效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破坏,确实无法避免的与对方达成补偿协议,进行改建、迁建或增建相关设施,有效避免地震监测数据中断。最后,指导监督不成,处罚、诉讼赔偿。《防震减灾法》与《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中均有规定,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对单位、个人可以罚款;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处罚;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可以看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中涉及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地震部门在进行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相关执法时,“柔性行政行为”居多,以下将对此行为进一步进行分析。

二、柔性行政行为在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中的现实困境

(一)柔性行政行为

在提倡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柔性行政行为在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大致形成了成熟的语境,即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依法实施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指导、行政监督、行政合同、行政奖励等一系列的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新型行政行为的总称。[3]从上文中甘肃省地震局进行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的案例来看,多做出行政指导、行政监督和行政合同等柔性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刚性行政行为很少被采用。柔性行政行为符合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但自身存在着很多现实困境,以下进行论述。

(二)现实困境

运用柔性行政行为进行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作为一种新型行政管理手段,其柔和,灵活,缓冲等优点发挥了很大效能,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之运用中不规范、不到位的现象,负面现象也随之而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法律制度缺位目前我国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的柔性行政行为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只在不同法律法规中有一些零散的规定。具体到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中就更少了。以下按照法的位阶,对执法依据进行梳理。(1)宪法。宪法中虽然有多个条款规定了行政指导、行政奖励和行政给付,但多为“虚置”,实际应用力不足。(2)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防震减灾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5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的监督管理工作。”(3)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第4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2.效率和法公平无法兼顾通过上文中对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工作程序梳理,不难发现:柔性行政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弱权力性的行政行为,是建立在双方合意的基础上,采用说服、劝导、协商、指导等方法吸引相对人自主完成某项行为。现实困难是执法人员在与相对人进行沟通时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都是经过多次劝导、协商,过程举步维艰,这样就无法保证执法效率。3.法律监督救济机制不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是以立法和司法为中心,因为柔性行政行为建立在双方合意的基础上,对相对人没有强制约束力,是否遵循,取决于相对人的意志。基于现代行政法所确定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只要存在基于相对人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就应当实施保护,从此原则上来说,诉讼途径可以应用。但从现有的规定来看,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被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外,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中常用的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不同,诉讼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走出困境的出路—制度化

关于解决柔性行政行为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都是主张通过程序、救济及责任三个环节实现法治化。在程序方面,主张通过立法规范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柔性行政行为;在救济部分,主张通过救济、行政复议救济、行政诉讼救济;在法律责任方面,主张责任形式多元化与主体多元化相结合。[4]立法无疑是解决法治化的重要途径,但存在自身的不足,具体有两点:第一,由于柔性行政行为是个表征概念,具有非强制性,又是政府行使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可能列入柔性行政行为范畴,如果通过《行政程序法》立法来制约,无法穷尽,未来发生的很多行为可能游离于法律框架之外。第二,柔性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如用刚性立法完全控制,就扼杀了其灵活性、高效性和适应性,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综上,用制度化来解决地震行政执法柔性行政行为存在的困境比较合理,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论之。第一,采用侧重程序而非实体的制度内容。在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过程中,因相对人不同,情形不同,可能发生的劝导、协商方向、条件和实现可能性不同,无法通过实体立法穷尽,需要构建以程序为中心的制度化机制,其基本内容应包括:(1)柔性行政行为实施的原则与适用情形。(2)列举柔性行政行为实施的主要方式,如指导、劝解、协商等。(3)行政主体实施柔性行政行为应当遵循的程序相对人申请启动柔性行政行为的情形。(4)法律责任,包括追究责任的范围和权限,责任的种类和救济。第二,实现规则、结果与考核链接。这是防止柔性行政行为的不作为、作为无效率性,实现内部约束,提高行政性。主要通过对内部人员的行政处分和考核实现。综上,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具有保驾护航的责任,在其实现过程中,运用柔性行政行为执法是个新的尝试,也是新的挑战,以期制度化建议能为其作出有力约束。

[参考文献]

[1]张建毅.防震减灾法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哈辉.20起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案例特征分析[J].高原地震,2004,16(2).

[3]黎慈.柔性执法:和谐行政的有效保障[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第4版).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2

海南省地震局地震预测意见管理细则最新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震预测意见管理,规范地震预测意见提交、接收、处置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办法(修订)》和《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短期、临震地震预测意见的提交、接收、处置等管理活动适用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地震预测意见,是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地震监测信息、可能与地震有关的资料或者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后,对海南岛及近海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做出的短期和临震的书面结论。

第三条 根据预测震级和科学性,将地震预测意见划分为重大预测意见和一般预测意见。

重大预测意见是指预测在海南岛及近海发生震级上限5.0级,预测依据明确扎实、论证科学充分、结论可信的地震预测意见。

除重大预测意见以外的预测意见为一般预测意见。

第四条 地震预测意见实行属地为主、分级分类管理。

海南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以下简称监测处)负责全省地震预测意见的管理。

海南省地震局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负责全省地震预测意见的具体处置工作。

市县地震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预测意见的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不得向国(境)外提出地震预测意见。

第二章 提交和接收

第六条报送地震预测意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提交地震预测意见的书面报告。地震预测意见的书面报告应按照地震预测意见书面报告格式(附件1)填写。

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应向所在地或者所预测地的县级以上地震局书面报告,或者直接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以下简称台网中心)书面报告。

第八条 提交临震预测意见,若情况紧急,可在发出书面报告的同时,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加密等方式报送,并电话确认。

第九条 市县地震局在接收到地震预测意见后,应及时将预测意见原件(含信封、附件等)备案并上报监测处统一登记管理。

第十条 监测处应及时按照《关于地震预测意见登记表和回执的简要说明》(附件3)填写《地震预测意见登记表》和《地震预测意见回执》(附件2),向提交地震预测意见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具回执。

第三章 意见处置

第十一条 监测处在接收到地震预测意见后应及时通知预报中心。预报中心在收到短期地震预测意见后24小时内(临震预测意见12小时内)将预测意见及其相关依据扫描、传送至全国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平台。

监测处接收到重大预测意见后,24小时内(临震12小时内)向台网中心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以下简称监测司)报告。

第十二条 监测处收到涉及我省的短期或临震一般预测意见,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其依据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评价意见。

第十三条 监测处接收到重大预测意见后,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商,省局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及预测地市县地震局有关负责人要参加专题会商会,必要时可邀请预测意见提出者及相关学科专家参加,形成会议纪要或震情会商意见,研究部署相关震情监视跟踪工作。专题会商应有会议记录。

第十四条 监测处应将短期重大预测意见处置结果24小时内、临震重大预测意见处置结果12小时内报监测司,并由预报中心将处置结果传送至全国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平台。

第十五条 对经会商认定的重大预测意见,监测处将预测意见及处置结果、已采取的工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报监测司,并按监测司的安排部署开展相关震情监视跟踪工作。

经过评审的短期、临震预报意见,应及时报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时报中国地震局。

第十六条 凡不符合本细则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地震预测信息,不作为本省的地震预测意见进行处置。

第四章 日常管理与监督

第十七条 监测处应及时公布、更新海南省地震局地震预测意见接收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市县地震局应及时公布、更新其地震预测意见接收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第十八条 监测处对接收的地震预测意见的原件(含信封、附件等)、登记表及处置结果进行保存、归档。

第十九条 因工作缺位或者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自之日起施行。

地震预测的方法地质方法

是以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地估计地点和强度的一个途径。可用这种方法在大面积上划分未来地震的危险地带,确定不同强度的危险地区。这种工作叫做地震区域划分。由于地质的时间尺度太大,地震的时间预测不能依靠这一方法。

统计方法

是从地震发生的记录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统计规律,估计地震的危险性,求出发生某种强度的地震的概率。统计方法的可靠程度决定于资料的多寡。中国历史悠久,在有些地区,地震资料丰富,运用统计方法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结果。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3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四条及《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的;

(二)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的;

(三)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单位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有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个人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占用、拆除、损坏下列地震监测设施:

(一)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和装置;

(二)供地震监测使用的山洞、观测井(泉);

(三)地震监测台网中心、中继站、遥测点的用房;

(四)地震监测标志;

(五)地震监测专用无线通信频段、信道和通信设施;

(六)用于地震监测的供电、供水设施。”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除依法从事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外,禁止在已划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注水;

(二)在测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无线信号发射装置、进行振动作业和往复机械运动;

(三)在电磁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铺设金属管线、电力电缆线路、堆放磁性物品和设置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四)在地形变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振动作业;

(五)在地下流体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堆积和填埋垃圾、进行污水处理;

(六)在观测线和观测标志周围设置障碍物或者擅自移动地震观测标志。”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对地震监测设施未造成直接影响,且对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态度积极的。

处罚标准:给予警告,登记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不予处罚。

(2)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上述行为情节较轻,经修复,监测设施可以正常运转的;或虽未造成直接影响,但违法行为被发现后,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造成监测仪器和装置无法正常运转,监测数据不准确,经修复,监测设施可以正常运转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4)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上述行为情节特别严重,造成监测仪器和装置损毁,监测数据中断。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危害地震观测环境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在已划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经过对其进行教育,能够及时改正、没有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后果的。

处罚标准:给予警告,登记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在已划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后果,采取措施尚能补救的。或虽未造成危害后果,经过对其进行教育,不能够及时改正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在已划定的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造成地震监测台站功能全部丧失或者地震观测环境不可恢复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造成局部破坏,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原样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造成危害,影响部分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且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恢复原样的,或造成典型地震遗址、遗迹局部不可修复性破坏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典型地震遗址、遗迹造成不可修复性破坏的。

处罚标准:个人有上述情节的,给予警告,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上述情节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五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建设单位从事建设活动时,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经过对其进行教育,能够及时改正、没有对地震观测环境的造成危害后果的。

处罚标准:给予警告,登记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不予处罚。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建设单位从事建设活动时,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后果,采取措施尚能补救的。或虽未造成危害后果,经过对其进行教育,仍不能够及时改正的。

处罚标准: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建设单位从事建设活动时,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造成地震监测台站功能全部丧失或者地震观测环境不可恢复的。

处罚标准: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8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行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二、违反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七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七条:“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及时改正的。

处罚标准:告诫,登记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2、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工程投资总额在2000万以下的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接到整改通知书后,逾期不改正的。

处罚标准:处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工程投资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接到整改通知书后,逾期不改正的。

处罚标准:处7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4、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工程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建设工程,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接到整改通知书后,逾期不改正的。

处罚标准:处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经过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经过地震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没有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接到整改通知书能立即改正的。

处罚标准:警告,登记违法行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经过地震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没有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违法行为,主体施工已开始,接到整改通知书不能立即改正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经过地震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没有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违法行为,主体施工已完成,接到整改通知书不能立即改正的。

处罚标准: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

(一)违反《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其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其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对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其违法所得在4万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对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或者机构吊销资质证书:

(一)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二)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三)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少于4万元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对其进行告诫,登记违法行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在4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资质证书,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2、“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少于4万元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对其进行告诫,登记违法行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在4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其违法所得在10万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吊销资质证书,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3、“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所承揽的工程总投资额2000万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对其进行告诫,登记违法行为,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所承揽的工程总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4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概况

××县处于南盘江断裂带西侧,弥勒—师宗断裂带、石屏—富源断裂带和开远—罗平断裂带横穿境内,活动断裂纵横交错,应力容易积累。历史上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和多次有感地震,全县均都处于7度以上地震烈度设防区。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地震机构成立于1970年,1984年撤销,1990年恢复为“××县地震办公室”,1993年与科委、科协合署办公,1997年更名为“××县地震局”,

2001年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定为“县政府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人,工人3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拥有水氡、水位观测数传仪、地温仪、遥测地震仪(已报停)、电磁波等监测仪器,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微观观测、宏观观测)、震情跟踪,2009年,根据防震减灾工作发展需要,新开展了震害防御、紧急救援工作,初步建立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紧急救援三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为促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职能部门的要求和期望愈来愈高,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波及面之广,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之大,震撼中国、震惊世界,令我们深思,经我们挑战。新形式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县人民政府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泸政发〔2009〕1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任务、协同作战、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剖析,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找出在防震减灾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下:

1.基础设施滞后。目前,我县地震机构还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办公条件简陋,缺乏通信工具和信息处理、传输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办公设备,严重制约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2.应急能力薄弱。没有应急车辆、地震预警机制和技术系统、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应急基础数据库尚未建立;

3.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偏低。由于地震部门体制等因素,虽然加大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管力度,但是,由于执法主体不明确,难于依法把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4.震灾预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地震监测台网现代化程度低,部分地震监测仪器观测老化、难于正常工作;

5.部份干部职工作风不实。

二、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动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加强地震预测预报设施和能力建设。加大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的维护、管理及保护力度,确保已建成的监测仪器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推广地震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提高我县地震监控能力。同时,加强与省、州级专家及其他县市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有益经验,逐步提高监测预报整体水平。

加强会商和区域联防。对每一个时期出现的突出地震活动或重大异常现象,及时组织会商,研究震情趋势,提出震情分析研判意见。加强对乡镇地震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其在震情跟踪、短临预报中的作用。

切实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要加大投入,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乡镇要尽快落实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逐步推进在村级设立防震减灾信息员的工作,并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制定群测群防人员岗位津贴发放标准,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起以县群测群防管理员、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村级防震减灾信息员、地震宏观测报员为支撑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网络。要指导和支持好群测群防人员全面履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地震宏观异常收集上报、地震灾情速报、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指导等职责,切实提高地震群测群防整体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管。地震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加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核力度。对新建的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按规定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严格抗震设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做到大震不倒塌、中震可修复、小震无损坏。

全面开展对现有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普查。认真开展公共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大检查,工作重点放在检查公共建筑物特别是学校和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要通过检查认真查找抗震设防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抗震加固方案和处理措施。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物责令尽快搬迁或重建,对危险建筑物和不防震的大板房必须限期拆除,对抗震设防存在明显隐患的要限期进行加固,未加固前要限制使用。对全县开展学校建筑物安全检查活动的情况,由县教育局负责牵头督查;交通、卫生、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在本系统内开展督查,检查、整改情况报县地震局备案。

全面加强学校危房排除与新校舍抗震标准建设。教育部门要在三年内整体排除全县现有的d级危房,努力完成改造新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师校内工作用房任务。危房改造新建资金按有关规定由中央、省、州、县、乡分级负担。新校舍建设要符合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并严格执行现行基本建设程序,除国家特别批准外,各乡镇、各部门和学校不得简化项目建设程序。

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薄弱环节的抗震设防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此类建筑工程质量和设防标准的监督管理,有条件拆除重建的地方,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拆除重建步伐,一时难以拆除的,要全面开展抗震设防加固工作。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要认真按照省、州、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县新农村办公室、各乡镇要密切配合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作为实施的重点对象,优先安排,集中力量,整体推进,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

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城建部门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严格的工程规划、设计、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严格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确保质量达标、群众满意。工程建设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图纸、统一技术标准,实行组织领导把关、材料质量把关、施工质量把关、验收入住把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加强对乡镇民房建设的规划管理。在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建设的同时,城建部门要抓紧编制完成全县中心村、重点基层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时,抓紧研究编制全县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在新的农村民居建设中,要坚持符合村镇建设规划、体现民族民居特色,确保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工作,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设立专栏,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地震知识课程,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地震部门要制定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方案,组织机关、大型企业和中小学校定期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尤其是要强化在校学生防震避震应急演练。各乡镇要确定一所学校开展防震避险和应急疏散演练,通过以点带面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避灾能力。

建立完善抗震救灾舆论宣传机制。健全完善政府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新闻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新闻机构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好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

(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防震减工作,全面加强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各部门间的协调联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健全“三网一员”队伍。县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要加强经常性联系,互通情况,共享信息。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同时是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分别由抗震救灾指挥部防震应急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抗震救灾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抗震防震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轮流组织召开。

提高地震应急装备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加大投入,为地震部门配备地震应急车辆、通信、灾情调查、信息传输、现场震情监测等应急工作所必需的地震应急装备,不断提高地震应急装备水平。

不断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各乡镇、县属各部门要制订、完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对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5

[关键词]地震减灾 科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11-2

国家地震减灾科学计划以大陆强震机理和地震成灾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从地震与构造运动和变形的关系入手,利用空间对地观测和活动构造研究等技术,研究中国大陆主要地震带和强震危险区地震构造的变形特征,利用地球物理测深和空间测量技术,研究地震构造的深部结构和环境,深化对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和动力过程的认识;通过在地震实验场区的密集观测和探测、在震源区的直接钻探和观测,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推进对地震发生机理的认识并探索地震数值预测方法;对地震实验场区开展强地面运动的预测,结合工程的地震破坏研究,揭示地震成灾机理,发展震害控制和预防技术。

1地壳变形观测与活动构造调查

构造变形的运动学信息是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数值预测研究的基础。利用空间对地观测和地表活动构造研究等技术,获取主要地震危险区活动构造和地壳变形特征,是认识构造应力积累和迁移等运动学特征的重要途径,对于地震预测、震害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1地壳变形与活动构造的空间观测

正在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应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辅之以VLBI、SLR等空间技术,并结合精密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多种技术,构成了有相当密度、覆盖全国的观测系统。上述观测系统的超高精度静态相对测量能够检测出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形的细微变化,给出动态的位移场、速率场和应变场等。利用角反射器InSAR局部观测优势,形成角反射器InSAR与GNSS联合优化组网观测系统,获取地壳构造变形的三维信息。

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反演中国大陆速度矢量与应变场,建立岩石圈粘弹力学模型,模拟中国大陆长期应力应变场的演化,研究中国大陆基于变形场特征及力学失稳模型的地震危险性预测方法。通过典型地区地壳应变速率、断层带应力演化、地震矩累积和释放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给出典型区域基于地壳变形场特征及力学失稳模型的地震动参数的动态几率分布。此外,利用获得的地表变形的运动场和应变场为约束条件,在岩石圈结构和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的动力学过程。

1.2新构造运动与地壳应力状态

发生在新生代晚期一直持续至今的新构造运动是产生包括地震在内重大自然灾害的最根本因素。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和新年代测试技术开展新构造运动研究,查明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度,是认识中国大陆地震动力背景的重要任务。

利用地应力测量、钻孔应变连续观测、地震震源机制与地震波信息等各种方法获得的构造应力和应变资料,研究中国大陆及海域构造应力分布的基本特征、强震区(带)地壳应力应变动态变化及断层运动特征,开展活动断裂带相互作用与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研究。

1.3主要发震断裂的分布特征与活动习性

活动构造是确定未来强震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强度的主要依据。以活动构造地质地貌调查和实测方法为主,对大陆及海域的主要活动地块边界带和强震危险区进行活动构造调查、填图与综合研究,查明主要活动构造带的晚第四纪变形特征、主要发震构造、主要活断层的位移速率以及古地震证据,获得主要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同震位移、复发间隔、离逝时间、断裂分段等定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地震复发的理论模型,揭示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活动规律,指导地震危险性预测。

2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探测

依托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对地球内部进行观测和探测,获取对发震构造的深部结构、动力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观测地震孕育发生所伴随的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的变化,是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的基础。由于地震发生在人类至今无法企及的地下深处,通过“地震”这盏明灯,可以照亮地球内部的结构,所以该研究亦可称为“地下明灯”专项。

2.1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背景场探测

合理规划和完善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四级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地震、大地测量、电磁和地下流体的流动监测,探测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场背景场及其动态演化。在地震重点监视区适当加密观测,提高对主要动力边界带和活动构造带的监测能力,探讨强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物理场和化学场的变化特征。

2.2深部精细结构的地震台阵观测

利用由数百个宽频带地震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阵,并结合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地震观测台站,采用天然地震和人工震源组成的系列震源,对中国大陆分区域开展高分辨率深部结构探测,给出地壳、上地幔三维精细结构及物性成像,探索震源区高精度成像及其演化的观测方法。利用高分辨率人工地震探测技术获取地震危险区和主要发震断裂带的深部精细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强震孕育的深部环境、震源介质性质、动力过程及地震前兆。

2.3深部介质物性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建设极低频电磁探地工程,利用一个发射源,在全国范围建立一定密度的观测网络,观测地下电性结构的变化以及空间电磁场的变化,实现对地震等灾难性事件引起的电磁异常的高精度动态监测。利用现有的大地电磁测深技术和地磁阵列观测技术,结合地震学等其它地球物理观测手段,深入研究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孕震区介质力学、电磁学等性质,建立大陆强震发生的深部介质结构模型,为大陆强震机理和预测提供依据。

2.4地震电磁与重力卫星观测

基于地震立体观测系统的需求和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分阶段研发地震电磁和重力卫星,建设配套的地面应用系统。结合航空电磁和重力观测,基于变化的电磁场、重力场以及电离层等离子体变化等,反演全球和区域规模的深部结构。

3地震数值预测的试验研究

在构造变形运动场和深部动力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在地震实验场区的密集观测和探测、在震源区的直接钻探和观测,构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强震孕育和发生的动力过程,开展地震数值预测的试验研究,对于认识地震机理、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1地震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由于地震是非频发事件以及地球内部观测的局限性,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是地震科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研究各种断层模型的滑动和破坏过程,分析断层几何复杂性和强度非均匀性等对断层滑动本构关系、断层破裂过程及其伴生的物理场的影响。开展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研究断层滑动强度和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断层建立流变强度模型,为分析断层带应力积累和释放过程、地震成核条件和深度等提供依据。开展实验岩石学、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研究,分析断裂带的物质组成与物理性质,探讨壳内物性异常层的成因机制,为建立断层系统模型等提供必需的基础资料。

3.2地震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并行计算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较高分辨率、较多网格的数值模型。采用现代计算技术,吸收新的探测研究结果,根据地震活动情况,动态地进行模型的更新。以GNSS测量结果、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等为约束,建立接近实际地震活动情况和介质环境条件的、具有物理意义和预测功能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学模型,模拟强震孕育和破裂的物理过程。通过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地震过程中断层的相互作用,探索不同方式的力学作用如何控制应力积累、转移和释放,介质的非均匀性对地震分布的影响,分析边界带上断层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加深对地震现象物理本质的理解。

3.3地震预测的实验场研究

在我国强地震频发地区建设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在查明实验场岩石圈结构和发震构造及其活动习性的基础上,以现有的监测系统为基础,建设立体化、近震源、高分辨率的观测体系,通过地球物理场观测与地质构造相结合、短临预测与中长期预测相结合、理论模型与实际观测资料相结合,促进数值地震预测方法的发展。通过三维几何结构与深浅部构造关系的探测、断裂带流变结构和本构关系的确定、变形分布与演化图像的分析、断裂活动习性和古地震活动历史回溯、现代地震活动观测和破裂动力学模拟,建立强震孕育和发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强震发生的物理机制,进而对强震进行数值预测的试验研究。

3.4震源区科学钻探

在地震实验场区选择地震断层带,开展科学钻探,研究断层带的深部介质性质、物理状态和应力环境,并开展断层带深部应力等物理参量变化的观测,推进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利用深钻提供的岩芯实物、钻孔地球物理观测和地球化学分析,获得地表以下接近震源深度、与孕震环境有关的直接信息,开展以深钻为核心的地震孕育和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国民,罗兰格;地震综合预报的某些进展与展望[J];地震;1990年05期 .

[2]林建生;;石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分析及减灾对策[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93年02期 .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6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覆盖了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所有的省级政府、97.9%的市级政府、92.8%的县级政府都已编制总体应急预案。

二是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所有的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92%的县级政府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所有的省级政府和96%的市级政府、81%的县级政府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三是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灾害监测网络、预警系统日趋完善,信息报告和信息更加及时,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受灾群众安置妥善到位。

四是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更加完备,我国已相继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律法规60多部,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五是应急队伍体系初步形成。已基本形成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海上搜救、核应急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六是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增强。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数百亿,重点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装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提高。

我国地震应急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我国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国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入,地震观测、预测、应急等技术也开始向网络化、数字化迈进。各级地震部门通过一系列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已使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全国地震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在新世纪开始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地震局和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的中国地震信息网络,其设计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地震行业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防震救灾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防震救灾的发展史也同样是观测、通信等技术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技术的发展还在推动着防震救灾的发展。

以地震通信手段为例,从人手相传到邮寄,再到电报、电话、短波通讯,再到拨号上网、宽带网络,正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地震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在地震监测方面,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最简单的地震仪到模拟地震台、遥测地震台,再到现在的数字地震台的发展过程。

纵观各国的防震救灾体系,怎么能离开信息技术?地震观测台站是数字化的,地震防御需要对以往发生的多次地震信息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应急救援要想“快”,当然不能没有现代多样化的通讯技术。如果说,在许多其他行业,信息技术还只是一项工具、一种手段,甚至一种基础时,而在地震行业,信息技术已经和防震救灾的业务工作融为一体了。

本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首先,地震台网信息技术准确的了地震的地点和强度,为国家制定紧急救援提供了方向,其次,信息技术让抗震救灾的协调指挥更加快捷。但通过汶川大地震我们也看出,我国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技术还存在缺陷,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项技术和四项任务

三类防震减灾关键技术主要有: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现有的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地震监测系统亟待开展信息集成、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亟待发展高密度、高分辨率、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亟待加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INSAR、卫星热辐射、空间电磁场等观测资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和地震观测网络的扩展,海量信息处理和仿真模拟将日益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有效工具,并在相当程度上与现有的经验方法形成互补,网格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将改变下一个十年的地震模拟和地震预测研究的面貌。地震预警技术需要在提高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地震信息快速处理能力、地震危险度的迅速判定能力和加强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地震灾害预警平台。

地震区划与震害防御的关键技术 考虑抗倒塌地震区划,必须首先发展高震级潜在震源区识别以及高震级地震年平均率评估技术,研究大地震近场衰减关系的确定技术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等。

地震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能力,需要全面加强应急救援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地震应急区划研究以及智能化、区域化、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和应急指挥救援方案,适合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情的灾情获取技术,对地震灾情进行有效判断的快速评估和决策技术,现场灾情收集与现场实地评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应急专用制式装备;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等。

地震科技四项任务主要是:

地震观测能力 合理规划和完善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四级地震监测台网,在地震重点监视区适当加密观测,加强地震、强震、形变、电磁和流体的流动监测系统建设,提高地震观测的时空分辨率。对已有空间测地技术进行整合、精化与拓展,运用卫星地震观测、空间大地测量技术、高精度地壳形变观测技术和重力观测技术、深部地震观测技术、海洋地震观测技术、火山观测技术,构筑高时空分辨、高精度、多尺度、实时性和多种系统兼容、多时空尺度配套的布局合理、互为补充的“立体”地震观测体系,形成对中国大陆整体背景物理场、主要动力边界带和活动构造带活动动态的监测能力。

探测能力发展对我国大陆及海域进行深浅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探测的技术能力,有效提高我国地震部门在不同区域条件下、满足不同精度要求的深浅部构造的探测能力。重点发展活动构造和隐伏活动构造探测系统、海域浅层构造探测和采样系统、深部构造探测系统。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7

2016年3月以来,印尼苏门答腊岛、阿富汗、缅甸、日本九州和厄瓜多尔先后发生了多次震级在7级以上的强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频繁的强震对中国是否有影响?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防?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世界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静

中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属于地震多发带,但这次日本与厄瓜多尔地震跟中国地震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像这样在8天时间内出现4次7级以上地震的情形,1900年以来全球共出现过37次,其中仅3次在地震后3个月内,中国大陆发生了7级地震。从这一统计角度看,当前的强震连发态势对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没有明确短期预测意义。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

全球地震高发期是根据8.5级来定。一组7级地震不能判定“全球进入地震高发时期”,一个8.5级地震相当于180个7级地震。近年来,全球7级地震多,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都要发生20多次。4月份虽然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但从目前看,没有打破历年地震的水平。

――中国科技网

客观说日本地震对中国的影响可能相对缓慢,但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是印度板块与青藏地块的“正面碰撞”,其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块东边界南北地震带以及西边界天山地震带的可能影响应引起关注。

――中国地震台网预报部主任蒋海昆

地震发生前或许会有一些现象出现,但很难证明为地震前兆。即便对这些现象进行回溯和追究,也与地震预测相差甚远。因此,将诸如“鸡鸣狗吠”等现象作为地震前兆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副教授酒井慎一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8

(一)、指导思想

年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以提升地震监测水平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县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测工作,不断提升地震监测水平

切实做好震情监视与短临跟踪工作,通过区域联防渠道,坚持定期对辖区内及邻区地震趋势的分析,主动把握震情趋势动向,为政府和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和“三网一员”建设,巩固地震宏观观测员队伍,对各宏观点反映的宏观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环境。

二、依法抓好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工作,构建城市农村地震安全家园

搞好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审批转报工作。依法加大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在建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医院、城乡民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继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制度建设,保证地震安全制度的全面落实。

三、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继续指导、鼓励、督促县级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要充分利用“科技周、科技三下乡、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要大力开展创建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并探索创建活动的新路子。

四、加强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依法修订好《罗江县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罗江县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全县各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商场等单位编制或修订好地震应急预案。对重点单位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监督、检查和评比。抓好本县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和灾情速报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9

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工作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监测指标体系、投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口援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报告、社情民意调查测评指标体系。内容涵盖人口与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对口支援省(市)援建情况等。

灾后的重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如何才能保证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小至一笔千元捐赠的使用去向,大至一个地区产业恢复现状,都离不开统计监测。这也决定统计检测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实现“两个加快”的必然要求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民心工程。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为科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准确信息,是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管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程的重要保障。要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全面、系统、及时、准确反映地震灾区灾后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和对口援建等方面的情况,反映恢复重建的成果和突出问题,为党委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科学考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依据,从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进程。

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灾后重建统计监测工作,去年下半年省委刘奇葆书记就指示,要尽快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制度,反映重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省政府领导也多次强调要研究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要求尽快拿出方案,拿出灾后重建统计监测的有关数据。今年一月,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正式安排了在全省重灾地区开展此项工作。射洪属于全省54个重灾县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的重大意义,认真负责地搞好这项工作。

二、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肩负的使命

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省委、省政府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今天,我们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来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统一认识,明确任务,领会和把握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制度方法,把工作落到实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任务,为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三、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统计优质服务年的重要内容

今年全省统计工作的主题是深化优质服务。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对统计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要按照“深化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项监测,着力四个加强”的工作重点,搞好全年工作。深化一个主题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加快”,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统计优质服务质量、水平和效果;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搞好经济普查和统计自动化建设;推进三项监测就是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统计监测、服务业统计监测和能源统计监测。其中,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统计监测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突出部门合作和项目跟踪监测,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着力四个加强就是要加强政府统计机制、统计队伍、统计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常规统计工作任务。因此,今年统计工作的内容多、任务重。当前,我们要特别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效果,围绕“两个加快”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止滑提速,加快发展”以及“三个全面推动”的部署,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

目前,我们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主要目的是为科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为党委政府制定政策和开展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是按照省委书记的指示由省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统计工作。同时,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关心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关心灾区人民生活状况,都需要了解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因此,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为顺利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提供保障。

二是要积极沟通,强化协作意识。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的统计工作。因为这是一项从工作方案、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等各方面都没有现成可借鉴参考的工作,同时,现有的统计工作尚无法涵盖其监测内容,还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好的工作。因此,县统计局和相关部门要努力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完成好统计监测工作;此外,还要协调好统计系统内部各专业统计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相关专业的积极性,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要认真贯彻,注重抓好落实。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时间紧,报送频繁,指标间逻辑关系复杂,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各部门会后要明确专门的分管局领导,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尽快研究工作方案和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尽快全面推开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

四是要深入研究,提高监测实效。灾后重建统计监测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统计报表,而是囊括了统计监测报表、统计监测报告以及专项的社情民意调查等各方面的业务工作,统计监测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研究,形成观点明确、数据可信、分析深入、情况透彻的统计监测报告。监测的结果要能够满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统计数据和统计信息的需求。

五是要及时报送,实现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监测方案和监测制度的要求,收集、整理监测报表数据,撰写统计监测报告,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和报告。县监测办要打造恢复重建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有效的数据报送、机制,实现统计监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六是要认真总结,提高监测水平。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统计工作。尽管我们已按上级要求制定了监测方案和监测制度,但是,随着统计监测工作的贯彻实施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纵深发展,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针对具体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因此,我们要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总结完善监测制度,不断提高统计监测水平。

地震监测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微地震 监测 开发 应用

图1?微地震监测技术原理

我们假设在O点有微小地震事件的发生,让地层剪切产生错动,因为错动而出现微地震波的震源。有别于一般的地震勘探,这种的震源能量不强,差不多等同数十克炸药所产生的能量。它会向外发出子波,在时间1t处纵波及横波发射到了A点,在时间2t处纵波及横波发射到了B点。设在B点的三分量检波器检测到了P波及S波,通过对检波器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震源位置。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对生产活动中发生的微小地震进行勘测及研究,以此作为依据来控制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与地震勘探不同,微地震监测所涉及到的震源方位、发生的时间以及强度都未能知晓,根据以往记录微地震频率一般在200~1500Hz之间,震发时长不超过1s。地震记录对于微地震事件的记录,一般都脉冲清楚,同时事件越弱则频率相对更高、发生的时长更短、产生的能量更少,岩石的裂缝也会更短。震源信号被检波器检测到后进而对资料进行整理,推断震源的方位所在,此方位就表明了裂缝的所在。

2 微地震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2.1 水力压裂裂缝监测

随着水力的压裂会对裂缝四周不够强厚的层面(如天然裂缝、横推断层、层理面)造成影响,稳定性不够而极易产生剪切滑动,发生 “微地震”或者是“微天然地震”这和沿断层发生的现象相似。微地震所发射的弹性波频率很高,通常在声波范围内。这种信号能够用传感器检测到,在进行数据的处理后得出震源的相关信息。

采用光缆将三分量实时采集检波器布放在压裂井旁的一个邻近井(监测井)井底对应储层深度,通过监测(压裂井)裂缝端部岩石的张性破裂和滤失区的微裂隙的剪切滑动造成的微地震信号,获得裂缝方位、高度、长度、不对称性等方面的空间展布特征。

在被诸层压裂的影响下,岩石被损坏并出现裂缝,裂缝的周围肯定会发生微小地震,之后对微震波的信号进行逐一的收集整理,便能得出微地震震源的方位,从而得到储层压裂缝的相关数据。微地震监测是现有的对储层压裂最准确、速度最快、信息量最大的监测方法。它能对储层压裂发生范围及裂缝发展动态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查取,从而更有依据的对压裂工程给予评价,优化压裂的方案设计,提高压裂效率,对于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2 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水驱前缘监测

油田注水同样会导致微地震的发生,通过微地震波对水驱前缘的监管测量,掌握注水开发油田有关注入水的范围及推进方向的有关情况,这可以做为加强监测活动的合理部署、增加采取量的技术依据。在进行监测前对注水井止注入10小时,使其之前的微裂缝闭合。开始之后再将其打开。在注水时,会对流动压力前缘及孔隙流体压力造成影响,从而发生微震波,这时候微裂缝会重新打开,导致微裂缝的生出,最终引起微地震。

2.3 火烧油层监测

火烧油层是用于稠油开采的技术,因为稠油粘度较大的关系,是无法在地层流淌的。往稠油层内充进空气,之后是指燃烧掉一些,这样一来剩余的稠油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从而能流淌到采油井中。用燃烧的方式处理稠油应该知道前缘位置,以及燃烧可以波及的范围。假如将燃烧波及范围设定偏小,进行多次的燃烧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假如将燃烧波及范围设定偏大,进行多次的燃烧会有一些区域无法被燃烧,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精准判定火烧前缘和范围,对稠油的采出以及能源的节约都有很深刻的影响。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火烧油层进行监测是最佳方式,在国际范围内被应用较多,但是在国内这还是具有开创性质的。2.4 地应力监测

从现在的发展看来,地应力场对于天然裂缝在油田注水开发的作用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和井网优化以及人工压裂裂缝都息息相关。根据应力的数值得出的地层破裂的压力值,可以作为设计注水压力时的根据,用应力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应力场,推断出地应力和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存在的关联,得知地应力和油气运移之间的联系,从另一方面推断出油田高低产区和余存油量的储存位置。

3 结论与展望

(1)通过将物理信息运用到油藏的开采,使物理在油气田开采中运用得更加广泛,而对于水力压裂监测,水驱前缘监测和油藏信息的提供都取得了极其成功的实验结果,因此微地震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还是十分可观的。

.(2)微地震监测技术受到物理界的追捧,而且它的作用基础是震源的定位,在震源机制越来越深的探讨,有关参数越来越多的影响下,微地震检测技术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它的监测结果也会越来越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