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废气的危害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0:02

排放废气的危害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1

关键词:实验室废弃物,危害,处理

 

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学校、科研、环境监测、质检、卫生防疫等单位,区域分散,废弃物排放量较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不被人们所重视,从各类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特别是化学物质(如化学废气、废液、废渣等),尽管量少,但大多数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天长日久其危害可想而知,因此实验废弃物对污染环境的问题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实验室废弃物污染主要有:化学污染、生物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其中较为普遍的为化学污染及生物性污染。

一、 实验室废弃物污染的危害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以前直接排放都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1、废气 实验室废气是由实验过程中化学试剂的挥发、泄漏、分解等产生的,其成分多为易燃及有毒气体,根据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性有毒气体,它们对人的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最常见的有氯气、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另一类是能造成人体缺氧的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甲烷、乙烷、乙烯等,这些气体不但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各种疾病,而且会引发火灾等恶性事故。

2、废液

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包括一般废水和化学性实验废液。一般废水主要来源于清洗仪器用水、清扫实验室用水及大量洗涤用水;化学实验废液主要有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药液等,如各种酸碱性废液、重金属废液、含氰废液、含氟废液、含有机物废液及细菌毒素废液等等。这些废水、废液若随意排放必然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不但水生动物遭殃,而且沿途流域居民生活、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必定会受到严重影响。

3、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组成复杂,危害较大,特别是过期失效的化学药品,若随意排放,混入居民生活垃圾,将直接危害居民健康,严重污染周围环境。

二、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遵循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定点存放、统一处理的原则,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1、有毒气体 在实验过程中,许多有毒气体(如Cl2、HCl、H2S、SO2等等)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不要直接放空,可通过气体吸收装置及相关药品吸收处理。

2、废液 废液要分类并统一回收在合适的容器中,同时要标明废物种类、储存时间。论文参考网。根据废液的组成及性质,分别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氧化剂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若自身无能力处理,则应联系具有处理资格的单位处理。对含有金属离子的废液要根据金属离子的特性将其转化为沉淀,再通过化学手段将其转化为金属及其化合物;对含有易燃性物质如CS2、乙醚等的废液,应尽快处理,不要久放。在处理废液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以及放热、爆炸等危险,故在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组成及性质,谨慎地进行处理,边操作边观察,以防危险事故发生。

3、固体废弃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成分复杂,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破损或使用过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检验用品、纱布、手套及有关实验器材)、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等混合物等。论文参考网。对过期失效的药品试剂要送交有处理能力的部门处理,对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如口罩、手套、帽子、纱布等集中焚烧处理,对一般废渣可采用挖坑深埋处理。论文参考网。

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任何一个实验部门及有关实验工作人员,都必须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坚持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对实验室的废弃物自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舒麒麟 实验室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22(6)

[2] 贾寿华 盛峰 王玉华 搞好“三废”综合治理,创建绿色化学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21(2)

[3] 江玉萍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7)

[4]徐静年 苏建茹 郭奋 高校实验室污染不容忽视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11)

[5]俞美香 常见实验室废液处理[j] 环境导报 2002 (3)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2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338之规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为了正确认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的构成要件。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客体关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侵害客体,在研究中歧见纷呈。有人主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护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和国家为保护环境而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以及公私财产权、人身权[1]。有人认为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2]。还有人认为是国家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秩序[3]。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归纳出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客体的特征,既有合理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的污染环境犯罪,本罪的客体除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以外,主要侵害的客体为国家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国家为了保护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违反这些环境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行为,即是对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的侵犯。除此之外,笔者以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还严重侵犯了国家、单位、公民的环境权[4],虽然我国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但在《宪法》第26条关于环境方面的规定和《环境保护法》第1、第6条的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实质内容与环境权是一致的,而且举国上下正实实在在的享受着由一整套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所保障着的环境权益,一旦有犯罪分子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也就侵犯了公民实际拥有的环境权。因此,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及国家、单位、公民的环境权益都是重大污染环境罪所侵害的客体。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而行为对象、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的客观方面的内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客观方面则囊括了以上三项内容。

1.危害行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这里的违反国家规定并未存在于《刑法》本身中,而是体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的决定或命令里。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向水体排放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禁止向水体排放或倾倒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或者含有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能排放等。如《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应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等。又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处置的活动;禁止混合处置属于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等等。行为人违反上述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就是本罪的危害行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具体行为方式为排放、倾倒和处置。所谓排放是指把各种危险废物直接排入土地、水体、大气的行为,包括溢、泄、漏、跑等;所谓倾倒是指通过车、船、航空器或者其他运载工具,向土地、水体、大气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所谓处置是指以焚烧、填埋或者其他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

2.行为对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行为对象是危险废物,具体包括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所谓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放射性的废物是指放射性元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是指含有传染病病菌的污水、污物、粪便等废物的统称;有毒物质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为生物摄入后能导致生物或其后代行为反常、遗传异变、生理机能失常、机体变形或死亡的物质;其他危险废物则是指上述列举之外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一般废物不能成为本罪的行为对象,如行为人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的是一般废物,则不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3.危害结果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为结果犯罪,构成本罪客观上要具备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即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对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加以认定,如该行为造成重大环境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则构成本罪;如该行为仅造成一般环境污染事故则不构成犯罪,应依照环境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根据刑法第338条规定,可将“严重后果”分为两种情形,一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二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如何认定“严重后果”,其标准刑法未予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未作出司法解释前,可根据司法实践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1987年颁布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作判定,该办法按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危害程序,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等四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1)由于污染与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可能导致伤残后果;(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体犯罪主体是指依照刑事法律规定,能够对自己所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所以本罪的犯罪主体即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另外,根据《刑法》第346条之规定,单位可构成本罪,因此,本罪的犯罪主体亦包括非法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刑法》将单位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对构成犯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罪论处,这对于惩治环境污染犯罪,打击单位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刑法》第30条规定,可以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那么此5种单位是否都可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体呢?笔者认为,除国家机关外都可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因为国家机关“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队、警察、监狱等。”[5]它是依法从事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工作职能的单位,这些单位或其代表人并不直接从事开发利用环境和生产经营的活动,因而不可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事故,都是伴随着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以,本罪的绝大多数犯罪主体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够产生危险废物并足以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那些与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危险废物直接相关的人员。

(四)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刑法规定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包括了故意与过失两种形态,两者合称罪过。关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法学界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构成本罪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是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行为而仍然实施,过失不构成本罪[6]。二是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既可以出于故意,也可以出于过失[7]。三是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否则不能以本罪论[8]。笔者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的,行为人对这种事故及严重后果本应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至于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危险废物这一行为本身,主观上既可能出于过失,也可能出于故意,但这并不影响本罪的过失犯罪性质。在刑法理论上,犯罪的类型可分为结果犯与危险犯。结果犯是以出现法定的危害结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其主观方面主要依据行为人对其行为所可能造成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来确定。而危险犯是以实施危害行为并出现某种法定危险状态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该罪并不要求出现某种危害结果,所以其主观方面主要看行为人对于实施特定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可。从《刑法》第338条之规定可看出,本罪以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为构成要件,所以本罪属结果犯,其主观方面应根据行为人对某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来确定,认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为故意是某些学者混淆了结果犯与危险犯对主观要件的不同要求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相似犯罪的界限

(一)与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界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侵犯的是同一类客体,客观上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要区别在于:第一,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犯罪行为对象仅限于进口的固体废物;而本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属于危险犯,即构成该罪无须危害结果的发生,只需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将使环境受到威胁的危险状态就已足够;而本罪则为结果犯,必须有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发生。第二,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违反国家规定,并可能污染环境而故意为之;而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二)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均为过失犯罪,客观上都造成重大事故且后果严重。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侵犯的客体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厂矿等企业、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安全;而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及国家、单位和公民的环境权。第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各种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第三,犯罪的主体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人员;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三)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均为过失犯罪,所造成的重大事故都与危险物品有关,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侵犯的客体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行为对象是特定的,即能够引起重大事故的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物品,包括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品;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及国家、单位、公民的环境权,其犯罪行为对象是危险废物。第二,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危险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而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第三,犯罪的主体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的职工,而不能是单位;而本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3

关键词:钢铁厂;环境风险;应急管理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首次把“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作为专门条款写入国务院文件,提出了“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同时,“环境风险防范”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首次列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与“总量削减”、“质量改善”并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三大战略任务。《2014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环办[2014]16号)明确要求开展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指导并督促企业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划分环境风险等级,编制评估报告”、“督促业主将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作为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依,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共同备案”。2015年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通知,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履行责任义务,制定和备案环境应急预案,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

钢铁厂工艺复杂,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热轧、冷轧以及原料场、自备电厂、制氢、空压站、水处理设施、煤气柜等辅助生产设施,原辅材料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氨、酸、碱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周围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钢铁厂进行环境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应急管理措施,以此降低环境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事件对公司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调查总结,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危害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对厂区环境风险相关的技术要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公司环境风险监管及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一、风险物质和风险单元识别

(一)环境风险物质

依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对某钢铁厂化学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有丙烷气、氨、煤气和油类物质,其中丙烷、煤气及油类物质存储量超过临界值,属于重大环境风险物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等易燃气体。环境风险物质的主要用途及环境危害如表1所示。

(二)风险单元区划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建设场地地形,以流程布置合理、紧凑为原则,进行风险单元划分。风险单元划分按功能与环境风险物质分布把公司分为七个主要风险单元:分别为原料场区、烧结区、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能源中心区和仓库区。

原料场承担炼铁车间高炉以及烧结车间烧结机的原燃料贮存、运输和混匀作业,进入原料场贮存和处理的原料主要有:烧结所用含铁粉矿、熔剂、无烟煤,高炉所用焦炭、球团矿、块杂矿等。各种含铁原料在原料场进行混匀后由胶带机送到烧结车间,烧结区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和油类物质(液压油、油),煤气作为烧结过程中点火及燃料通过管道输送,液压油、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抗磨液压油、系统、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炼铁工艺由槽下供料系统、上料系统、炉顶系统、粗煤气系统、炉体系统、风口平台出铁场系统、炉渣处理系统、热风炉系统、煤粉喷吹系统、碾泥机室组成,炼铁区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丙烷和油类物质(燃油、液压油、油),煤气作为炼铁过程中燃料通过管道输送,丙烷为钢厂切割气通过钢瓶集中存放并做好预防措施。能源中心是新钢铁的动力心脏和血脉,承担着为全公司各生产厂提供电、风、水、汽、气等能源介质的供应任务。转炉炼钢厂设转炉、CAS站、流方坯连铸机和LF精炼炉,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丙烷和油类物质等。轧钢区分为棒材和线材,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有煤气、油类物质(液压油、油)等。仓库区由公司营销部管理运营,主要用于存放油、脂、废油、废油脂等,仓库区主要涉及环境风险物质为各类油品。

二、风险识别与危害分析

结合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风险程度以及在各种异常、紧急情况下可能引起的重大事故特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危害如下:

1、废气的事故性排放:废气事故排放主要为装置设备故障造成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或处理不达标排放以及火灾事故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废水的非正常排放:废水处理设施在处理过程发生故障,废水未处理达标排入环境;废水输送管道损坏导致废水泄露;消防废水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清洗废水未及时收集,直接进入周边环境。

3、化学品泄漏风险:危险化学品在贮存、使用、卸车环节中可能存在泄漏风险,此类事故发生率概率很低,主要原因是人为操作失误、设施维护不到位、物品看管不严造成的;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因碱酸储罐的破裂等原因引起的酸、碱等有毒物料的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如不加控制和处理,直接进入周围环境,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危险废物在收集、装车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贮存设施破损,或者因为台风、暴雨造成构筑物破坏,造成泄漏。若不及时控制和处理,直接进入环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台风等自然灾害破坏造成氨站等危险化学品存储装置存在泄漏风险;其他化学品泄露产生事故的原因为主要为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或设备本身的原因等。可能产生容器破裂、阀门断开或加药管线破损而引起泄漏,最严重是因反应速度控制不当导致压力过大产生爆炸,气体或原料扩散形成危害。

4、火灾爆炸事故次生环境污染。火灾爆炸事故对本公司员工、周边居民的安全造成较大影响,进行消防时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消防废水携带物料的污染物,若不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进入地表水体,对周围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5、极端天气下的环境风险:由于大风、台风、暴雨造成厂区地面以下管沟和坑井等漫水;由于台风、洪水、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构筑物、支撑物倒塌,设备设施的滑移或倒塌;由于倒塌、洪水、台风、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人身伤亡。由于洪水造成变、配电设备的损坏;由于暴雨、洪水造成生活设施倒塌或房屋进水,导致财产损失;因暴雨、强对流天气造成电气设备绝缘降低或雷击引起线路跳闸,使系统中断。由于洪水的侵袭造成人员淹溺;台风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强阵风对码头安全生产和机械安全构成威胁,雷暴灾害对码头安全生产和电气系统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台风、雷暴灾害是公司危险因素之一。

三、环境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本工程原料场区、烧结区、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等均安装除尘设施,并定期进行污染物监测,确保达标排放;烧结区设置了脱硫设施,安装脱硫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运行。实际运行过程中若相关环保设备出现故障,将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或停止生产以减少污染物不达标排放,环境风险较小。

(二)非正常工况废水排放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本工程的废水控制措施分为2个层次,在各生产单元设置各自独立的循环供水系统,全厂设置集中废水处理设施,各生a单元循环系统排出的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和全厂的零星废水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无废水外排,公司设能源中心,定期对废水进行检验,确保达标以满足回用水质要求。厂区雨污分流,雨水排口设控制闸板,确保事故废水不随雨水进入周边环境。

(三)环境风险物质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环境风险物资方面,公司在煤气管道设水封切断阀、燃气燃烧设备等煤气可能泄漏处设置CO监控报警装置和警示标志,中央控制室、主厂房主要通道设置有煤气声光报警器,满足预警要求。企业在存放丙烷的供气房设置了报警装置和警示标志,满足预警要求。企业在可能泄漏有毒气体的场所设置有通风柜和机械排放装置。

酸碱罐区周边设置了围堰及综合应急水池,满足应急要求。厂区氨存放并设有警示标识,加氨间设有截流排水渠,有效收集泄漏氨并集中处理。厂区油品进行集中存放,存放区设置了综合围堰、地面硬化及防雨防晒措施,防止油品泄漏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在围堰近处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

(四)消防废水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公司主要环境风险源为高炉、转炉煤气柜,丙烷气站,油品仓库,酸碱罐区,主要环境风险为高炉、转炉煤气柜泄漏导致煤气中毒并引发火灾、爆炸;丙烷泄漏引发火灾爆炸;油品泄漏以及酸碱泄漏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同时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上述事故发生时处理过程中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周边环境,针对消防废水项目采取以下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1、煤气柜区域。煤气柜区域设置了围墙及周边雨水管网,为防治洗消废水经煤气柜四周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外环境,在煤气柜区域雨水网连接主雨水管网处设置了雨水控制阀,在进行事故处理时关闭雨水阀门,防止事故废水进入主雨水管网,事故废水通过泵及时抽至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若事故废水产生量超过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可通过公司消防队槽罐车将事故废水送至应急池暂存,待废水处理站能力恢复后统一处理,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2、丙烷气站。丙烷气站设置围墙及进行了地面硬化,并在出口处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洗消废水截流并收集至缓冲池,同时通过泵将事故废水抽至污水管网,进入公司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若事故废水产生量超过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时,可通过公司槽罐车将事故废水送至应急池暂存,待废水处理站能力恢复后统一处理,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3、油品仓库。成品油仓库:油品存放仓库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地面硬化及防雨防晒措施,防止油品泄漏影响周边环境,同时就近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通过截流后通过事故缓冲池统一收集,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外环境,收集的事故废水通过公司槽罐车统一送至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为调节、除油、混凝、沉淀等。

废油品仓库: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油统一存放于废油品仓库,废油品仓库根据现场专家意见重新设置排水沟及事故缓冲池,同时就近配置必要的标识牌及消防等设备。废水处理处置同上。

4、主雨水管网。项目在煤气柜区域、丙烷气站、成品油仓库以及废油品仓库等火灾易发区域采取了阀门、截排水渠以及事故缓冲池等措施防止洗消废水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外环境,同时在雨水主管网设置了2处雨水闸门,事故时可及时关闭闸门进一步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流出,闸住的事故废水通过泵及时抽送至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置。

5、事故废水收集池。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废水通过雨排管网进入外环境,事故废水统一经厂区污水管网收集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站,经处理后的水作为水质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用水、绿化、厕洗等用水,不外排。

综上,公司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相对完善,针对环境风险源区域,均按要求设置围堰或应急池设施,基本满足环境应急要求,但需加强日常维护及管理,及时排查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四、结语

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实行环境应急分级、动态和全过程管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以某钢铁厂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实际调查总结,从风险源辨识、风险危害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对钢铁厂环境风险相关的技术要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为公司环境风险监管及应急处置提供依据,通过风险评价与应急管理能有效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及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3]赵春丽,杜娟,刘甜田.钢铁企业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辨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4期.

[4]赵江平,周慈,张遵毅.关于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技术的讨论[J].安防科技,2004年06期.

[5]亮.对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系统的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11期.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4

关键词:实验室化学污染;人因失误;污染危害

中图分类号:X9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55-03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污染源,实验室污染包括生物污染、射性污染和化学污染。前二者污染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和较严格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办法,而目前国内对实验室化学污染及废物处理研究却很少,因而建设得越多,污染越严重,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使得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危害就显得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得下水道与居民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此外,实验室产生得大量废气、废渣、废液,如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将对实验室人员得身体健康直接造成影响。去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针对某高校的调查表明,该校16个院系中有12个院系下属实验室存在污染物排放,比例为75%;其中危险废物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所认定的47大类中的28类,比例高达59.6%。因此实验室污染问题因亟待解决、决不可掉以轻心。

2 实验室污染与实验室灾难的表现

2.1 实验室的化学污染

实验室的化学污染按物理形态可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化学污染包括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有机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和有机样品污染,如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酚、农药、苯系物、黄曲霉素、邻联甲苯胺等有机致癌物。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重金属、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毒性不仅强,且在人体中有蓄积性。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用作溶剂时,往往用量大,因此日排放量十分可观,如不对废弃的有机溶剂进行妥善处理,将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危机人的生命。

2.2 实验室污染的危害性

实验室污染不仅存在于科研机构与高校实验室,在中学实验室中同样存在。据查,每所中学都备有50~200种化学药品,其中强酸、强碱、重金属元素,能够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也非常多。一个中学生从初中至高中因实验而产生的废水、废溶液量约为200L。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实验愈来愈多,且一些实验还使用或产生氯气、硫化物、二氧化硫、溴气和苯酚等有害气体或液体。例如,为了解苯酚的特性,做一项有关有机物的实验,排出极少量的苯酚就会造成湖泊大量的鱼类死亡,可见其毒性之猛。而往往是实验后,一般的处理都是将苯酚直接排入下水道,若有其他人因因素或失误,造成的损失将不是某项个体而是整个群体的灾难性损失。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环境污染是导致神经系统伤害以及癌症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人因失误及屏障分析

3.1 人因失误导致整体漠视

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除此而外还有一些造成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就是人因失误。人因失误是指主要由人的因素而诱发的事件,如:由于规程使用不当,判断错误或对要求的解释有错误,及动作不适当导致的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比如,某实验室做蛋白质含量分析实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有害气体处理设备而使有害气体不经处理即排放,使周围居民咳嗽不止。这类因素在日常工作别是在学校与科研机构中并不少见,有的原因似乎很细小,比如,自以为洗净而实际却没洗涤净的反应器、没擦净的桌面使残留药品逸出在空气造成污染等等。它是我们管理制度中的盲区与认识上的模糊造成的失误。就象废物处理,在没有废液处理机构时,把废物倒入下水道,这是实验室工作日常的做法,不会有人说这样不对,但恰是这样“正常”的工作,不仅污染了环境还腐蚀了管道甚至直接威胁到了地下水的安全。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以后,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始重视相关工作。但是,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是没有建立健全完备的废液管理机制,也缺少专项经费支持。而且由于整个社会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不完备,使得废液回收渠道不够畅通。师生们对废液的识别、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监管不够严格,少数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这些原因导致了废液的回收和处理还很不完全。而且,总的来说,实验室交给专业处理公司处理的绝大多数是废弃化学试剂,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废液并不多。高中的实验废液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这就是典型的集体人因失误。

人因失误基本故障模式一般可为不注意细节、判断错误、承诺的或应该采取的措施没有执行(完成)、技能或知识不够、精神状态不适合完成工作任务五大类等,而各类之间又交叉相互作用。

3.2 人因失误归类与屏障分析

3.2.1 人因失误分类

对人因事件所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与归类,确定事件的严重度等级,有利于对实验室污染的程度深入分析研究,并进一步确定改进方案与防范措施。基于人因事件差异,污染所导致的后果及其严重度区分也会有所差异,一般实验室人因事件的后果可分为以下4类。

(1)灾难性的失误。人员伤亡或环境严重损毁的。例如:2009年7月3日中午,某大学一名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于教学楼研究生学习室,经抢救无效死亡。调查结论是,该大学教师莫某、徐某在做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将本应接入实验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学习室输气管。莫某、徐某的行为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被公安机关立案审查。

(2)严重的失误。可能造成人员严重伤害、严重职业病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例如,2007年10月19日,某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发生氢气和硼烷泄露事件,所幸近百名师生及时疏散,未有人员伤亡。原因是几名学生操作不当拧断了容器阀门,致使瓶中硼烷泄露,发出刺激性气味。硼烷毒性很大,吸入硼烷会损害肺部,引起心力减退;水解较慢的硼烷易积聚而使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而损害肝、肾器官。

(3)临界性失误。可能造成人员轻伤、职业病或次要的潜在损坏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特殊的环境中,常伴有的呼吸系统炎症等职业病。

(4)可接受的失误对人员或环境不造成明显伤害,但可能引起注意和修补的。除此之外,由于人为操作因素以及多年形成的不合理的实验方式和方法而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的化学污染,更要予以纠正,给予重视,力争减少每一个过程、每个环节的环境污染,从而把实验室污染降低到可控制的临界线以下。

3.2.2 屏障分析

屏障是指用于保护设备和提高人――机系统安全和性能的手段。它可能是实体的保护,也可以是行政管理的防范。由于屏障的失效,才会导致事件的发生。通过屏障分析,找出安全屏障的缺陷或漏洞,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通过添加新屏障或修改原有屏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1) 物理屏障。对可造成可能造成人员严重伤害的污染源,要以声、光报警信号等应及时给予提示;对各种污染物的处理设备、各种超出临界的警示性标牌(感应器);安全门、锁;等要时常检查更新。例如在国外的化学实验室对废弃物的处理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废弃物应在专门房间的专门容器中存放,有专人管理,严格分区、分类,每周由各实验室送至废弃物集中处理站,并进行集中处理。

(2) 管理屏障。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与正确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资格认定及人员任命并改善管理条件,增加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人员的相互监管等。对于实验室污染控制而言,技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管理和机制。实验室废物属于危险废弃物,需要强制管理。

2008年,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成立了“学校化学教学实验废液问题的研究”课题组,选取北京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分布在各地的10所普通高中为代表,进行了废液量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和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所产生的废液,绝大部分是需要回收处理的危险废液。就危险废液量(不包括洗涤液)而言,根据统计结果估算,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危险废液规模大约在每年几百至几千升;普通高中学校均危险废液产量大约为每年100~600L。废液以重金属、不含卤有机废液、废酸为主。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再考虑我国的学校数量,仅来自学校实验室的废液总量已经不容忽视。虽然意识到了,但地方环保局对实验室的监管目前还主要靠各个单位的登记上报。也就是说,国内目前还主要靠科研机构和高校“自觉”。而“屏障”的一部分作用及功能是在应付上面的检查,我国实验室的管道大多数与生活废水管道不分,环保部门也没办法监测。日本大多数实验室的排水系统与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彼此分开,实验室废水有单独的排放口。日本有的学校一旦发现污染物超标,就给实验楼停水。我国有的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现日本已经这样做了。

我国实验室的危险废物处理还需要解决出口的问题。因为整个社会配套设施不完备,就算实验室认认真真收了,也面临把危险废弃物交给谁的问题。在调查中,有的单位反映,以前还有公司收走,现在就让我们留在学校里存着。已经存了很多了,找不到出口。

对于废弃物,应该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教育和科研机构也被归入其约束范畴,使得对实验室废液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国外的经验是废液处理要源头化。发生源的废液性质是最明确的,如若排入管道后再分析处理,或搬运到较远的地方处理,难免会造成处理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费用的增加。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在产生废液的实验室利用简易的废液处理装置对废液进行及时处理,将那些在实验室无法处理的废液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是比较现实可行的。

4 结语

环境保护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休戚相关,在环保面前人人平等,必须本着“谁污染环境,谁负责处理”的原则,坚决杜绝科学工作者或者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成为环境的污染者。在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个人自觉地按规定量取用药品、规范操作、及时妥善地处理实验废弃物,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和习惯。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弃物回收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量,以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对于废弃物要做到零排放,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要合理处理和安置;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尽量利用回收试剂,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等等。只有提高了思想认识,人人对保护环境切实负起责任,绿色实验室的建成将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丁 琼.生命世界[J].实验室污染在侵袭,2007(12):48~50.

[2] 洪庆华,马风国,管志勇.浅析高校实教师的素质要求[J].实验室学,2005(6):132~133.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5

关键词:氯硅烷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

一、氯硅烷生产操作方式及工艺特点

1.氯硅烷生产操作方式

氯硅烷生产过程中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较高,生产工艺采用DCS控制。硅粉或硅块均采用装货设备或机械运输设备投加,氧化钙是人工拆包投料,氯化氢气态和液态物料包括产品均由管道输送。

2.氯硅烷生产工艺特点

氯硅烷生产原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硅与氯化氢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其反应式如下:

Si+3HClHSiCl3+H2;Si+4HClSiCl4+2H2。

工艺流程:硅块在密闭房氮封设备下经研磨、筛分,筛下的硅粉在氮封条件下进仓贮存,作为原料待送至氯硅烷反应装置。筛上硅粉返回继续研磨,研磨过程无化学反应发生,排出的含硅粉废气经袋式过滤器过滤后,硅粉可重复利用,废气则排放。

硅粉在N2保护下由给料头进入氯硅烷反应塔,在催化剂和300℃高温条件下与无水HCl生成粗氯硅烷。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器中有内部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再经单体净化塔精馏,脱除高沸物即得到粗氯硅烷,其组成主要为三氯硅烷和四氯化硅,经固定床反应器处理后存于贮罐内外供。

反应设备中放出的废气送入洗涤塔,除去氯化氢后排至大气;洗涤液则被送至废水处理调节池,经中和处理后排至化工园区的废水处理系统;管道内输送的保护气(氮气)再返回研磨装置重复利用。来自三氯硅烷反应装置的废硅和残渣送至废硅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废硅和粘土加入混和器中与水混和,形成灭活的硅金属固体混合物后送去填埋。其中粘土通过风机送入料斗,其粉尘经袋滤捕尘室收集。

高沸点残液经过滤后,滤液送至三氯硅烷反应装置回收利用。其残液经调整后送至急冷单元。该单元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的熟石灰来中和氯硅烷高沸点残液。急冷单元为间歇操作,进行急冷处理后氯硅烷用环状喷头送入,形成氯硅烷凝胶。之后,凝胶、盐水及未反应的石灰经斜槽溢流至脱水池。盐水和剩余的石灰从凝胶中倾析出来,其液体送至废水处理装置,经中和后排至化工园区的废水处理系统。凝胶和来自熟化器的砂石送到厂外进行处理。急冷单元排出的废气仅含有氮气,直接排至大气。

二、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防控措施评价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根据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安置区域划分评价单元,主要分硅块研磨、氯硅烷反应、废硅处理、急冷和公用辅助五个单元,按各单元工艺特征识别和分析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接触途径和主要健康危害。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氯化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硫酸、粉尘、噪声、工频电场和γ射线电离辐射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评价

经现场调查、检测及定性定量分析,认为该建设项目基本遵循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了较有效的措施,基本控制了职业病危害的发生:(1)建设项目在满足自身需要及相关设施的前提下,对生产工艺、单元、设备进行了合理布局,从而限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范围。(2)该项目在建筑物、生产和办公场所的建筑结构,屋顶、墙面、地面处理及通风等方面基本能满足生产和卫生要求,建筑物内的空间布局基本合理。(3)评价过程中所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表明该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基本有效。(4)该项目试运行以来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疑似职业病,企业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个人防护措施相对有效地减低了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5)企业有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有相关的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第一,废硅处理粘土投料口和急冷区废液处理用的氧化钙投料口均没有安装局部通风设施。建议:上述岗位应安装局部通风系统,安装的吸尘罩应符合国家《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要求,做到合理、有效,其通风技术设计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和《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要求,并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

第二,7012下位置137Cs液位仪(编号:0107CS033704),其测量时活度在3.6×1010 Bq,距源容器表面1m处γ辐射剂量率为2.90-3.77μSv/h,γ射线强度较强。建议:厂方应根据《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6)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等相关要求,加强对该密封放射源的管理,应对放射活度较强的放射源加固屏蔽;应加强对源的距离防护,在源周围防护距离3m处设置醒目警戒线,并将这4台液位仪的开启与警铃或喇叭设置联动,以告知巡检人员不要在此周围停留。

第三,企业所设置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不规范。建议:企业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要求,在生产区存在挥发性、酸碱等刺激物、生产性粉尘、噪声、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等危害的场所,应设置“应戴防毒口罩”“应戴防尘口罩”“应戴耳塞”“远离电磁辐射”和“远离电离辐射”等警示标识,并设置有害因素中文警示说明。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6

关键词:工业废气;污染治理;防治对策

1 概述

自21世纪开始,中国开始全面治理生态问题,不但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等内容做出了明文规定,同时还要求未来的工业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同生态协调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明确了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态度,同时也坚定了社会各界治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决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加工产业以及石化产业的增加、汽车的增加等,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越来也越多,并且这些废气难以分解,会随着大气流动而扩散,污染范围大,对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理念,以工业、环境和谐发展作为基础目标,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人们健康。

自人类发展进入工业化阶段以来,废气污染始终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若无法生存,那么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才能真正的令工业持续发展。因此应当落实工业生产中的环保理念,提高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限制排放危害性大、量大的废气,令工业发展、经济进步同环境友好发展,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废气概述

所谓工业废气是指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从形态上可以将工业废气分为颗粒性废气以及气态性废气,但是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废气中还发现了放射源性废气。这些工业废气若不经过处理大量排放到大气中将会严重威胁环境及人体健康。从来源方面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业废气分为燃料燃烧废气以及燃料生产废气。而我国工业废气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所产生的,例如木炭生产中,厂家需要对木材进行燃烧、熏蒸,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气态性、颗粒性废气,这些废气会严重影响生产厂家周围的环境。而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而环境对于废气的承载量有限。废气所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也成为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又一严峻考验。

3 工业废气成分

石油化工行业是工业废气生产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是废气污染治理最为困难的。由于石油化工生产中所排放的废气不但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且排放量大、污染性强,难以治理。从形态上分析,工业废气可以分为颗粒性废气和气态性废气。

3.1 颗粒性废气

此类污染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烟尘,其来源主要有水泥厂、重型工业材料生产厂、重金属制造厂以及化工厂等。在生产中,此类企业所需原料需要经过提纯,由于杂质较多,提纯后的可燃物不能完全燃烧、分解,因此以烟尘形态存在,形成废气,排放至大气中引发空气污染。

3.2 气态性废气

工业生产中,必然会产生废气,这些废气若不经过处理便排放到空气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气态性废气是工业废气中种类最多也是危害性最大的。目前气体性废气主要有含氮有机废气、含硫废气以及碳氢有机废气。(1)含氮废气。此类废气会对空气组分造成破坏,改变气体构成比例。尤其是石油产品的燃烧,在工业生产中石油产品的燃烧量巨大,而石油产品中氮化物含量大,因此废气中会含有大量氮氧化物,若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加空气氮氧化物含量,对大气循环造成影响。(2)含硫废气。含硫废气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直接危害,这是由于其同空气中的水结合能够形成酸性物质,引发酸雨。而酸雨会对植物、建筑以及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尤其会影响人的呼吸道。另外还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造成二次污染。(3)碳氢有机废气。该类废气统称烃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此类废气扩散到大气中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深远。例如臭氧层破坏会加重紫外线的照射,而紫外线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引发各类健康问题。另外紫外线照射度的改变也会对生态系统以及气候造成影响。

4 防治对策

4.1 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制度

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针对工业废气污染问题应当严格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需要整改的企业给予指导。(1)治理。首先应当令人们认识到工业废气污染对大气的危害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治理工业废气污染的必要性。加强监管力度,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通报,谁污染谁治理。(2)发现问题。我国目前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便是大气污染,其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因此在通报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绝不姑息,必须严肃对待。(3)通过严格的监管提高企业对废气治理的重视。作为政府,要严格监督,对不合格的企业予以查封,停止作业。在我国,很多工厂为了盈利不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或者即便被强制性的安装了废气治理系统,但是在生产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废气治理仅仅成为了摆设。因此,加强工厂管理者和工人的环保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环保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到工厂开展环保宣传,让工人和工厂管理人员意识到随意排放工业废气产生的后果。

4.2 加强工厂内部管理

工厂对工业废气未进行有效处理就随意排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因此,环保部门应长期对工厂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存在违规现象,及时与工程人员沟通;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则需对所在工厂进行停顿改造。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对随意排放废气的工厂进行严打,一旦发现随意排放废气的工厂应当从严处置。作为企业个体,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响应政府的政策,自我监督,为实现人类的“碧海蓝天”贡献力量。

4.3 完善工业废气的治理技术和设备

目前,用于处理工业废气的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深度催化、直接燃烧、冷凝回收、吸收和近些年新发现的生物学处理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和提升空间。目前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技术,它是利用微生物将工业废气转化为对人体无害或可利用的物质。在设备方面,目前有十几种工业废气处理设备,这些设备仍然存在着体积庞大、处理力度小等缺点,应用到生产中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对工业废气的防治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将会提高工业废气的处理效率,并减少因其排放而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不断的革新工业废气的治理技术,投入资金和人力,研究开发新的治理技术,增设更先进的设备,并结合当前的大气治理需求和环境特质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促进良好环境的建设。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的工业废气污染问题仍旧十分严峻,影响着我国工业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污染防治以及管理力度,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量以及危害性。另外还应当从社会大众观念的提升入手,通过环保理念的普及,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以此提高社会监督作用,多方面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实现可持续化的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正怡.生物法处理工业废气的技术探讨[J].科技促进发展,2012(4):42.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7

关键词大气污染;化学性污染;水污染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5-01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伟大的造物者用了46亿年的时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有花有草,有山有水,蓝天白云,四季分明的世界。但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的短短几百年里,地球却以惊人的速度毁灭着。人口极具增长,日益发达的工业化的背后是无限的破坏地球资源。当《2012》等各种世界末日题材的影片充斥着我们荧屏时,我们才猛然发现: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发达和方便的同时,也加大了我们的生存负担。这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为普遍因而也是最为严重的负担,而在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这其中,大气污染、跟水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是跟化学发展密不可分的。

1化学与大气污染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氮和氩、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球上的位置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由于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影响,空气中的氮和氧相对恒定。这是正常的大气。被污染的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多。对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大气污染的影响有很多,按照受害对象可以简单分为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对全球性气候的影响。

1.1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缺少了空气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另外,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

1.2对植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1.3大气污染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有显著影响

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大气降水量、酸雨、温室效应等很多问题跟大气的污染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将严重改变地球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各种生存危机:水供需矛盾加剧;天灾威胁加重;岛国命运堪忧;夏天热浪滚滚;生物链被打乱;传染疾病肆虐。笼罩着我们的大气,一旦污染,势必将关系到我们的方方面面。

2化学与水污染

河流、湖泊等水体被污染后,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 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地区出现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痉挛、麻痹、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最后因无法治疗而痛苦地死去,人们称这种怪病为水俣病。科学家们后来研究清楚了这种病是由当地含Hg的工业废水造成的。② 被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体,能够引起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疾病。③ 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As)、铬(Cr)、苯胺等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水体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长期饮用这样的污水,容易诱发癌症。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3化学与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对生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放射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X射线、γ射线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会产生急性损伤。轻者有脱毛、感染等症状。当剂量更大时,出现腹泻、呕吐等肠胃损伤。在极高的剂量照射下,发生中枢神经损伤至直死亡。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有:原子能工业排放的放射性废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医疗、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从这些污染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与工业都是离不开的。工业发展,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带来收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工业生产中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并产生强大噪音,使空气、水、土壤受到污染,造成城市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各类工业排放的“三废”有害成分和数量不同,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同。废气污染以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最为严重;废水污染以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影响最大;废渣则以高炉为最多,每吨产品排除出渣300-400kg,体积则为铁的3倍。

如今,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逐渐的影响到了所有的地球人,不论贫富,不分男女。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也在努力的寻找补救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然而,当初我们发展工业、发展经济是以消耗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我们就不得不暂缓经济的发展来发展环境。除去经济上的因素,我们还必须有严谨的法律和严格的执行力。这样,数管齐下,我们才能遏制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拉住地球走向奔溃的脚步。

参考文献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8

[关键词]工业废气;氯化氢;含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025-01

引言: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硝酸银容量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其中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方法灵敏、显色液稳定、操作简便,但选择性差,且方法不易掌握;后者方法准确灵敏、选择性好、能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但是操作复杂,且仪器昂贵,不少地方监测站无此仪器。经过长期摸索研究出测量车间工业废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方法。此法简单容易操作,能测定和检查工厂废气排放情况,为生产的正常运行提供信息。工业废气氯化氢同时也污染环境,对设备和建筑物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氯化氢气体易挥发,水溶性强,不易被颗粒吸附,因而扩散性较强,能与空气任意混和,其危害范围广,对氯化氢废气的回收及治理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15年1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并实施,可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按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污染物采样方法》,国家对工业向大气中排放氯化氢废气含量有明确的要求。

1.关于工业废气的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称,2012年空气污染造成约700万人死亡(部分人死亡原因与室内/外空气污染均有关),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2.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

反应管50mL三支;酸式滴定管50mL一支;碱式滴定管50mL一支;真空泵一台;气体流量计一台;移动电源插座一个。

2.2 试剂及溶液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5mol/L;酚酞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

2.3 实验前准备

向反应管中装入硫酸标准溶液和甲基红―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在尾气中检测成分浓度未知的情况下,均接50.0mL硫酸标准溶液作为吸收液。三支反应管串连在一起作为接收器,第一个反应管和第三个反应管为缓冲瓶,第二个反应管为接有吸收溶液的吸收瓶。(如果尾气温度较高,可适当的在第一个缓冲瓶前增加缓冲瓶接收冷凝的液体)。

3.检测步骤

3.1 样品采集

向真空泵和气体流量计中注适量蒸馏水,在检测现场就近接通电源,检查尾气管道是否连接正常。按照尾气管道反应管流量计真空泵的顺序用橡胶管连接在一起,记下流量计的读数A1作为起始读数,开启电源开始尾气检测。完成抽气检测后,关闭真空泵开关,同时拆除连接设备的橡胶管,防止由于管道负压将吸收瓶内的吸收溶液反抽入管道。记下流量计的读数A2作为结束读数,放掉真空泵和气体流量计中的水并冲洗干净,收起移动电源线。第四是取下吸收瓶和第三个反应管洗入三角瓶中,用硫酸标准溶液来中和滴定剩余的吸收溶液。以此求得吸收溶液的耗量。

3.2 尾气中氯化氢含量的计算方法

式中:V1为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为中和滴定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 ;

C1为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C2为中和滴定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M为氯化氢的摩尔质量36.5,g/mol;

V3为流量计记录的抽取尾气体积,L;

V3=A2-A1。

3.3 实验数据

取同一点的工业废气做样品(在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正常运行下进行),按GB/T16109-1995《车间空气中氯化氢及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氯化氢含量测定,检测数据如表1。

4.讨论

检测应在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正常运行下进行,确保能真实反映各工厂尾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排放情况。向真空泵和气体流量计中注适量蒸馏水,在检测现场就近接通电源,检查尾气管道是否连接正常。按照尾气管道流量计真空泵的顺序用橡胶管将设备连接,接通电源抽尾气2min,目的是: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并将尾气管道中的气体替换成烟囱中正在排放的气体,以减少检测误差。再去抽尾气管道中的气体5-10min以置换尾气管道的气体。气体流量计指针为匀速转动。第五是抽取气体至反应管指示剂变色,或在反应管指示剂没有变色的情况下抽取100-300 L尾气,控制抽气量尽量不使指示剂变色(根据尾气中待测物质含量的不同可减少或增加尾气抽取体积)。完成抽气检测后,关闭真空泵开关,同时拆除连接设备的橡胶管,防止由于管道负压将吸收瓶内的吸收溶液反抽入管道。用一根橡胶管将反应管的出口和入口连接在一起,避免空气进入。如果样品采集不能当天测量,应将样品放入冰箱二摄氏度到五摄氏度保存,保存不得超过四十八个小时。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氯化氢给我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未处理工业氯化氢的排放、对工业排放氯化氢进行检测、完善工业废气氯化氢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是防治工业废气的重要措施。本实验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工厂对工业废气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从而控制废气中的氯化氢含量不要超出标准排放量,适合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 HJ 548-2009.

[3]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法).

[4] 张金凤,马艳宁,徐淼,李铭.水解氧化工艺治理制药工业有机废气的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06:32-34.

[5] 王祥生.氯化氢的纯化方法[J].低温与特气,1983,04:20-22.

[6] 刘自珍.填料塔处理化工废气中的氯化氢制盐酸[J].氯碱工业,1990,06:47-48.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9

1、近年来,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空气污染就是其中之一。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都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二、研究目的

因为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我想知道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三、研究内容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很大。烟尘、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睛发炎、疼痛;这些有害物质还能刺激人的气管、肺,使人咳嗽、气喘,甚至得肺癌。空气污染对农作物、树木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使农作物、树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二氧化硫与云中的雨滴化合会形成酸雨,使大片农作物、森林死亡。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检测了各种空气污染物之后,发现直径小于10微米的细微颗粒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关系密切。具体地说,就是这些细微颗粒物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风(卒中)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空气污染为什么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呢?

空气污染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

德国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两个德国城市的3399位居民。结果发现:居住在交通要道150米之内的居民与远离交通要道的居民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了1.85倍。 美国曾对卡车运输、纺织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细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发生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4倍,死亡率增加1倍以上。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项针对暴露于废气环境中的男性工人的实验发现:空气污染可明显加重心肌缺血,如原有心脏病,则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多种细微颗粒物,包含一氧化碳和尼古丁等生物碱,以及胺类、酚类、烷类、醛类和重金属元素等。其中与冠心病和高血压有关的化学物质达十余种。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可使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增加28倍,脑梗死的发生率增加2.5倍,中风的死亡率增加2-6倍。值得一提的是,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冷烟雾中的细微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四、研究结果

调查后,我发现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导致许多人因此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五、建议

(1)应用环保产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改进工业生产的流程,减少细微颗粒物的排放。

(3)尽量不用煤炭、木材或植物燃烧的方法烹调或取暖。

(4)居民住宅尽量远离交通要道。

(5)严格执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消除被动吸烟的来源。

排放废气的危害篇10

鑫联环保,是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钢铁烟尘处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高科技环保企业,也是中国在含重金属固危废的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全国十余家生产基地,目前含重金属固危废处置能力近200万吨/年,预计三年内处理规模达到300万吨。

其核心技术“钢铁烟尘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已发展到第七代,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以实现多种含重金属固危废的协同资源化清洁利用,并可实现零排水、零排渣,无二次污染,国内外尚无同类技术。

重金属固危废排量大

国内

作为世界冶金第一大国,中国的钢铁、有色、化工等工业每年产生巨量的各种重金属废渣、废泥、废灰等固体废物,每年新增进入环境中的排放总量多达5000万吨以上,历史存量超过7亿吨(数据来源:《中国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回收利用研究报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绝大部分只是在自然环境中简单堆存,其中含有铅、锌、镉等多种重金属,以及铟、铋、锡、银等稀贵金属,并含氯、氟、硫等多种有害杂质,成分复杂、有价元素含量低、处理难度大,是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处置也一直是困扰环境保护的难题。

云南

10亿吨危废沉积、3亿亩耕地受污染,危及国计民生。

云南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产区,每年产生上千万吨钢铁烟尘等各类冶金固危废,含有多种重金属,亟需得到有效处置。各类冶金危废在露天堆置过程中,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废渣中的砷、铜、镉、铅等具有高度迁移性的有价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经过自然风化和淋洗容易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潜在危害,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红河州作为多年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重金属污染更为集中和严重,亟需有效的手段来予以改善。

重金属污染危害巨大

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钢铁烟尘等涉重金属固危废中含有铅、锌、镉等重金属,经过自然风化和淋洗容易渗透到地表中,对土壤、地下水、大气形成重金属污染,政府对重金属污染极为重视。若直接作为废渣处理,包括作为建材处理,均因其中的重金属并未被分离提取出来,而导致其重金属污染继续形成威胁。

造成大气污染形成雾霾。钢铁工业排放的粉尘是雾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煤电厂和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排放源占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颗粒物总排放的57%,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的81%和64%。

大量固危废堆存占用土地资源形成环境隐患。钢铁烟尘等涉重金属固危废体积庞大,堆放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形成严重环境隐患。处理难度大现有处理能力远不及每年新增。钢铁、有色等行业产生的各类涉重金属危废数量庞大、成分复杂、金属品位低、杂质含量高,现有以填埋为主的处置能力远不能满足每年新增6000万吨涉重金属危废的处理要求。绝大部分危废通过非法手段堆存、简易处理,以至于十几亿吨的涉重金属危废“大雪球”越滚越大,危逼全国。

人体伤害

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

镉中毒早期表现为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全身酸痛、无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汽车尾气排放的铅经大气扩散等过程进入环境中,造成目前地表铅的浓度已有显著提高,致使近代人体内铅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约100倍,损害了人体健康。

如何解决

现有的固废集中处置中心主要以处置医疗和化工固废为主,工艺为焚烧、固化、填埋,而钢铁、有色等行业产生的重金属固废数量庞大、成分复杂、金属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对其进行固化填埋成本高昂,且填埋的处置能力远不能满足每年新增的巨量重金属固废的处理要求。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规模效益,建设重金属固废集中资源化利用示范中心;建设专门针对重金属固废处理的集中资源化利用中心,运用已有成熟的重金属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将重金属固废中的铅、锌、镉等重金属提取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将提取重金属后的尾渣制成水泥、超细粉、免烧砖等环保建材等产品,实现“吃干榨尽”和彻底的资源化,有效地解决重金属固废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火法富集”与“湿法分离”

成立于2008年8月的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钢铁烟尘等含重金属固危废无害化环保处理及资源化清洁利用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业是对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尘、泥、渣等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

公司历经多年努力而发展成熟的核心专利技术“钢铁烟尘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对各种重金属固废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从中提取出锌、铅、铟、铋、铁等金属,尾渣则全部用于制造环保建材,并通过余热发电等手段实现节能和清洁利用,消除环境污染,创造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公司所涵盖的产业链能够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综合处理,将原始的重金属固废经过多道工序直至最终制成金属产品,零排水、零排渣,无二次污染,实现清洁生产,是符合重金属污染治理、雾霾治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要求的资源化清洁利用项目。目前国内、国外均尚无能达到同样经济性、环保性的类似技术。

与国外技术比较

鑫联环保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成长,目前已经具备年处理200万吨烟尘的能力,在全国设有16个火法工厂,实际已年处理各类烟尘及冶金固废130万吨。公司技术覆盖烟尘原位分选、火法富集协同处理、节能环保配套、窑渣选铁及还原铁粉制备、湿法分离提取等全产业链领域,具有技术全面、产品种类齐全、处理烟尘及固废种类多的领导优势。已经成为全球处理烟尘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烟尘环保治理公司。

马头控股公司(Horsehead Holding Corp.)在美国NASDAQ上市,是北美最大EAF处理企业。在美国和欧洲设有火法工厂8个,年处理烟尘能力约100万吨。2014年,马头控股公司总资产10亿美元,净资产5亿美元,营业收入4.5亿美元、净利润亏损1550万美元,2015年预计亏损额将超过5000万美元。马头公司2012年开始尝试湿法技术,迄今尚未成功且严重亏损。

德国Befesa公司的处理重点是电炉灰。目前主要技术包括威尔兹回转窑、等离子炉、埋弧电炉等火法处理工艺,未涉及湿法处理技术。BEFESA公司是全球仅次于鑫联环保和Horsehead的第三大含锌烟尘处理商,曾是西班牙的上市公司,2014年初被瑞典基金Rriton以10.75亿欧元的高估值私有化收购。Befesa公司年烟尘处理能力约60万吨,设有火法工厂6个。该公司尚未开始尝试湿法技术。

工艺主要特点:

1. 火法富集方面:变废为宝,将原本的钢铁含锌烟尘和有色冶金固废变成了多金属资源。鑫联环保的火法富集回转窑技术针对含锌烟尘进行了优化,在设计、建设、运营、能耗、生产指标控制、成本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已经克服了高铁、高氟氯、低铅锌等现实困难,且综合处理能耗低、还原铁效果好,并可实现余热回收利用产出蒸汽或发电。配套的窑渣选铁工艺,可实现对窑渣中铁的最大限度选别,直接回收产出还原铁粉供冶金化工使用。

2. 湿法冶炼方面:(1)主要是氟氯问题、鑫联环保公司针对硫酸锌溶液脱氟氯已申报相关发明专利4项,并投入生产使用,效果稳定。目前,鑫联环保已成功研发第七代脱氯技术并正在实施。(2)铟铋锡分步回收,通过控制浸出条件,根据元素特性,使铟、铋、锡分离回收,得到高价值的富集物产品,是综合回收和实现高附加值的关键技术。(3)稀贵金属富集,火法富集后的次氧化锌粉进入湿法后,在锌、铟等进入溶液回收的同时,各种稀贵金属得到富集,综合价值高。(4)含氟氯液的处理回收钾钠盐,通过生产控制,使用三效蒸发结晶含氟氯液,生产稳定,技术成熟,是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

3. 投资模式方面 :该工艺技术投资模式灵活。火法工序投资相对较小,可设置于钢铁企业和有色冶金固废集中产地周边,处理10万吨钢铁含锌烟尘、有色冶金固废,仅需投资2千万左右,转底炉工艺则需投资上亿元;此外,湿法工序对规模有要求,可集中部署于某个地点,用于处理全国范围内多个火法工厂富集所得到的高氟氯次氧化锌粉。鑫联环保该生产工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经持续运行7年以上,相关工艺已经得到充分检验、完善,环保达标,完全成熟。

成果及运用

现有技术运用取得的成果

多年来,公司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其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云南省创新成果奖1项。累计申请专利13项,获授权专利8项。起草参编制定行业标准4项。

公司今年来在国家、省级各政府部门立项计划项目总数为12项,获得批准各类项目经费共计6833万元。

截至2015年11月,公司获得国家、省级认定创新能力平台建设情况:(1)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2)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3)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4)省级创新型试点1家;(5)院士工作站1个;(6)云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

产业化运用成果

鑫联环保在全国拥有全资、控股分子公司10余家,公司在云南个旧、河北唐山曹妃甸、江西新干布局了三个深加工基地,未来辐射全国20个以上的火法富集基地,处理全国的钢铁烟尘等含重金属固危废。

泗水庄新区。公司于2011年5月斥资约5亿元,新建泗水庄新区――固废物炼铁烟尘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40亩,总建筑面积5.4万m2,可无害处理云南地区生产的高炉炼铁烟尘11万吨,并处理红河锌联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各大钢厂钢铁烟尘而产生的次氧化锌粉8万吨,合计相当于年处理钢铁烟尘约100万吨(同行业世界第一)。项目于2013年月6月进入试生产,2014年4月达产。达产后,年产金属锌4万吨、铟锭40吨、铋精矿含铋520吨、粗镉80吨。全年总产值近10亿元,经济效益良好。目前,经过技术创新改造,项目已扩产至年产金属锌4.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