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十篇

时间:2023-12-13 17:51:13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当前毕业生就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并且能实现宽口径就业,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在技术更新、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应该如何发展专业是当前专业教师们应当探索的重要课题。

1高职电工电子专业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强弱电结合的具本应用根据地方需求差异化教学。当前高职高专办学通过程当中学生的就业主要服务于地主产业,随着高职高专办学的规范化、企业化,很多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学生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会选择企业所需岗位人才需要的主要技能,作为培养的重点。例如,有的院校会选择家用电器维修为重点教学内容,而有的院校则以工业电气设备维修维护为主,还有部分院校选择汽车电气修理修配、轨道客车电气设备维护维修等。但是,如果按就业方向来进行归类的话,可以分为电子电工产品应用与维修类与电子工厂流水线操作员、质检员相关人员两大类。而这两类当中,前者在北方地区为主要就业方向,而后者属于南方地区主要就业方向。在教学当中,由于此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当中大量彩实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接触真实工作环境,通过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电子技术已形成两大技术领域,即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和以电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方面,电工电子专业的主体为变流电子技术方面的内容。电工电子技术用于电力变换和控制,电子技术用于信息处理。当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技术的渗透,电工电子与信息电子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电子基础知识也成为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备基础之一。

3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3.1教学内容发展方向

前面我们分析了未来电工电子技术的方向,那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电工电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可以说是强弱电的接口。各种先进的控制方法正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这一接口,与强电系统或机械系统融为一体,实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的。因此,近年来强电弱电结合,机电结合的技术一直在迅猛发展,但由于电气元件本身也朝着新的领域扩展,表现在提高元件的性能,生产新型的元件,实现机、电、仪一体化,扩展元件的应用范围上,但有些电器元件有其特殊性,故不可能完全被取代。所以,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以电工知识为基础,以变流电子技术为核心。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教学内容当中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储备。

3.2实训模式的转变

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模式在未来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技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训,另一方面是下厂实习。虽然说下厂实习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但是随着未来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实习生下厂需要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下才可。而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各种实训平台、模拟仿真软件来进行实训,而这类实训软件其真实程度将会越来越强,实训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3.3教学思路的转变

长期以来,高职电工电子专业都处在一个培养“蓝领工人”的角色当中,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职业技能标准,很多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教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是,学生就业后很多都在流水线上做工人,其后期限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当他们想在工作当中有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基础薄弱,前进空间不大。而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在高职阶段的教学中给予解决,可能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更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的思路应当从强化技能向强化专业认识发向方面,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小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专业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中,必将会迎来重大变革,而作为这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到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据此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合理设计,更新办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期更好的应对未来变化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英,李震.探索职电子专业学生研究型课堂教学案例[J].职业.2010(23)

[2]曾建华.建构电工电子知识强化专业技能[J].科技信息.2010(21)

[3]余跃海,谭凯,张新全.论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J].河南科技.2010(14)

[4]龙安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5]张涵.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6]阚雨沐,杨晓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37-02

1 电气工程的定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已经不单单只在传统定义的范畴之内。21世纪的电气工程涵盖了绝大部分和电子、光子相关的工程行为,涵盖面大幅度增加,电气工程的从业者也应该顺应时展,创造出满足科技进步的先进科研环境。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中的要求

学生应该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层面问题。熟练的掌握操作机电一体化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中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掌握基础的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熟练掌握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电学与力学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创新,并且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进行相应的技术开发,具备科研能力。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分支

4.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此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主要做高压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培养国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部级重点学科。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优秀的学生可以在电业局、发电厂等大型工厂工作,也可以从事电力设备制造行业,还可以进入各大高校从事理论工作。

4.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是部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在工厂做设备维护,或者做相关电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4.3 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多种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现代电气技术,此专业旨在大规模的培养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信息处理等工作。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进行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进入科研机构专心于理论研究。

4.4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极具特色的一个专业。此专业电力电子和信息电子相结合,电气和电子同时具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优秀的应用电子技术毕业生可在电子、通讯、交通等多个领域进行工作,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5 影响电气工程的因素

5.1 信息技术

百度百科上,信息技术被定义为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电气工程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气工程的不断进步,而信息技术发展得越迅速,电气工程也就有了越先进的技术依托,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相依相存,互相影响,推进了科研工作向前发展的脚步。

5.2 物理科学

固体电子学是曾经并不发达的电气工程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推动者,而在如今科技手段先进的21世纪,电气工程仍旧和物理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如此,电气工程还在其他领域进行了创新型的探索,未来将尝试进入到生物系统领域。

5.3 变化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设计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必须学会迅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具有丰富的创新意识。

6 自动化

百度百科上讲,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科学涉及了很多学科,包括力学、化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掺杂使得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广泛,不仅应用在控制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上。更能够在制造生产工具的时候用自动化的机器取代人手进行工厂作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自动控制理论出现了许多问题,很多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起来非常艰难,在21世纪,自动化逐渐被划分到了计算机和数学的研究范畴里。

自动化技术能够按照输入的指令进行自动作业,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国际上,自动化程度的强弱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7 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可涉及强电和弱电两方面,强电大多数是大型的电厂,以及制造大型机器的工厂。相较于强电,弱电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家用电器,所以比强电的就业面相对宽一些。但是无论强电还是弱电行业,都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努力。

1)认真学习课本知识,不能只注重实践而轻视理论,一定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缜密的理论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才能更好的进行实践;

2)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外,也要多去涉足其他专业领域。比如电子工程和弱电的很多专业相接近,就可以在本专业的学习结束之后学习一些电子方面的技术技巧,扩展知识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除了电子工程,机械也是和电气工程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产品的研发都离不开机械知识,多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有益于以后工作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取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不能拘泥于理论知识的束缚,而是应该自己动手去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组成小型的实验室,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到一起去二手电子市场选购一些经济实惠的电子物品,通过对电子物品的拆卸和组装来进行设计与研究。这种团体实验室的研究方式不仅节省了实验成本,更能够加强同学间不同思想的沟通,全面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专业素养;

4)多多关注业界资讯,随时更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实时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

8 结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对专业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道路,端正态度,认真的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在实践工作中取得成果。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中,应该追根溯源,打好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清醒的认识专业以及专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好发展计划,勇于创新,迎接挑战,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电气工程基础.2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能适应电子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能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科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理论和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互联网/电子商务;

5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子工程师、专利人、光学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电子工程师;

2 专利人;

3 光学工程师;

4 测试工程师;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4

文/罗 伟

摘要: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特点 技能 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努力构建与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重点突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工作程序为主线,改革课程内涵,是各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旨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分析电子行业对“电子应用蓝领”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准确界定岗位群,合理定位职业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分析表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途径,它既能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真正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能使得电子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和就业方向有更广阔的选项和岗位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缓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人数下滑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达到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指出,职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三要素整合。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因此,尤其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职教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要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立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各电子企业调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报告,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次表现为:首先处于就业量第一位的是装配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和质检工,其次是调试工和维修工,再者是生产管理人员,第四位为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岗位(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质检工较装配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应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而调试工和维修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是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向这个方向进行定位;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虽然就业量不多,但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在这些岗位的需求中,毕业生就业量最少,中职学生如从事此项工作往往还需企业的进一步培训。

企业调研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知识、电子产品原理图与PCB板设计制作、单片机知识。

1.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

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表1),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力求体现能力标准岗位化、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形成实践化、技能鉴定随堂化、教学评估立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针对中职学校电子企业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拟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子CAD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应用基础、SMT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结合中西部地域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子企业产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校选择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方向化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方向与落脚点,开设实用电子产品生产与调试、单片机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布线与控制、家用电器维修、机器人调试与维修、音响灯光与控制、冰箱空调维修、汽车维修电工等“4C”型工学一体化(即Choice自主选择、Change灵活改变、Character个性发展和Compatible德技兼能。以下均称为“4C”)课程,见表2。

在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主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将中级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PLC程序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6个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工种)标准与本地区专业主流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遵循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及迁移能力四个阶段,依层次递进培养。

2.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来自生产,要按照工作逻辑编排,遵循活动规律来构成课程的工作任务。

在“4C”课程组织实施中,主讲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材施教。要积极采用开放式(讨论、研究、网络等)培训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规律,运用多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实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

“4C”课程根据一体化教程任务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教案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等的具体安排。“4C”教案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何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引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配合国家示范中职院校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课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实例库等。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试题库,为教考分离的进一步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依托典型电子产品,培养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下,要大力开展学生电子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参加从班级、电子协会级、校级、省级、部级逐级递进形式的竞赛模式,体现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本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5

作为一门分支学科,电子电工技术是由传统电工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电子电工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从多个角度与传统电子技术相融合进而实现最大效率的新型技术。因此,结合电子电工技术特点与作用,来分析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2电子电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凭借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电子器件显著提升了传统电工技术的使用效率。因此,现代电子电工技术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集成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集成化是指全控型器件依靠多种单元器件的并联,全部集成到一个基片上,这与传统器件有着完全不同的分立方式。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控制功率较大并且可以控制较复杂的电路。

2.2高频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是指器件在实现集成化的同时提高了工作速度。例如,电力晶体管(GTR)能在十千赫兹频率以下工作,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可以在数十千赫兹以上工作,而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的工作频率能达到几百千赫兹。

2.3全控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全控化主要指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功能。在半控型普通晶闸管逐渐被替代的情况下,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全控化特点,这也是电子器件在功能层面的重大突破。电子器件全控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电路设计,进而提高了器件的工作效率。

2.4高效率化特点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效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变换技术和器件。通过不断减少器件的导通压降,可以达到降低导通损耗的目的。此外,加快器件开关的升降过程,也可以降低开关损耗,而采用软开关技术,并处于合理运行状态下的器件,其运行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3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电子电工技术不仅承载了传统电工技术优点,还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下面就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做具体分析。

3.1优化电能使用

优化电能使用在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确保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电子电工技术通过对电能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实现了对电能的大幅度优化,这是电子电工技术在优化电能方面的重要价值体现。

3.2实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安全与稳定的网络运行下,传统产业通过全面的电子电工技术的整合与改造,实现了新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这不仅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更是高端电子科技在新型产业技术中应用的重大突破。

3.3垫定了未来发展方向

机电设备在向小型化发展的同时,电子电工技术可以促进系统响应速度的加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进行系统变频化和高频化的技术研究就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4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发电环节

在发电环节,有效利用和改善发电系统的发电机组均涉及到电子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1)静止励磁静止励磁普遍运用于大型电厂的发电机组,通过替代传统励磁机,电子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电厂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2)变速恒频励磁电子电工技术在水力发电或风力发电中也同样拥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水力发电中水流量和压力大小影响发电效率;在风力发电中,风速决定发电的多少。通过电子电工技术的调整,使机组自转速和电流频率保持一致,进而获得最大效率。(3)机泵的变频调速在高低压电进行互转时,传统风机水泵变频器逐渐被变频机所替代,变频机的引入可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目前来看,关于电子电工技术在变频机的具体使用中还处于摸索阶段。(4)太阳能系统作为本世纪大力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的同样需要依赖电子电工技术的支持,大功率电流转换器就是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核心,目前美国加州电厂拥有着太阳能发电的核心技术。

4.2输电环节

在输电环节中,高压直流电、柔流电输电技术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应用均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1)柔流电输电技术;(2)高压直流电输电技术;(3)静止无功补偿器。

4.3配电环节

在当前配电环节中,对于电能的质量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想要提高配电质量,对配电系统在电压、频率、谐波及非对称条件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子电工系统在用户电力技术上的应用,就很好的解决了配电过程中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保证了供电质量。

5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16-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面向高等工科学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同时还注重职业与项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出发,本文基于项目导向法,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

一、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优势

项目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设定的共同任务为中心,在完成所设定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与掌握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完成该项目中所涵盖的教学任务[1]。从现有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来看,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学生被动学习与学生本身能力差这两方面的问题。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项目导向法在应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任务来实施的主动探索与互相协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完成既定任务的教学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完成的教学目标。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强调的是理论应联系实践,关注的是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目标,理论知识教学应指导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技术实践环节是项目导向法这一教学手段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核心部分,其在推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提高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

二、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

项目导向法在教学中贯彻的理念是重视理论知识应联系实践,关注的是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应坚持以实践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指导学生的实践,并实现为实践服务的最终目的。实践环节作为项目导向法实施的关键,从实践的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的验收,都需要紧密联系,是一个动态的统一的整体[2]。项目导向法的这些教学理念在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该贯彻实施的全过程。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在应用的过程中,强调的是以电工电子技术实践培养的需求为基础,联系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为具体的项目,把这些设计后的项目或者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就是说,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是以认知心理学作为基础,通过各类科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理念在应用过程中把教学过程和项目设计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能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因而可以推动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策略

(一)情境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电路原理、磁路与电机控制、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等等[3]。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拼“积木”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音乐盒的设计和制作这项实践教学项目来说,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电路及工作原理,音乐盒电路分为音乐播放电路、彩灯闪烁控制电路以及工作定时电路三个部分。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自己的业余制作,二是教师引导的项目实施。通过学生事先的业余制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该实践教学项目相关知识的预习程度,还可以确保该实践教学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导向法作为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本身是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除了确定项目设计中的主题以外,还要关注到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项目导向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营造和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相关的工作岗位的情况,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情境来体验技术实践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项目小组会随着项目的变化而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教学情境设计过程中还应关注各类教学方法的应用,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是以实施项目为主,通过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过程来完成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合理地安排师生的互动、交流以及讨论。

(二)实践教学程序

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步骤分为三步,即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验收。

项目设计是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实施的首要环节,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5]。项目设计需要教师以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任务与教学难点等为基础,联系全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在广泛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的前提下,确定课程任务。仍以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项目设计为例,在确定课程任务的基础上设计出实施方案,即在明确音乐盒设计与制作这一任务的基础上来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师在项目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作为主线,项目设计所涉及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不但可以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可以关注到新学习的知识。在音乐盒设计与制作中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电路、电路工作原理以及音乐盒电路分等相关内容,也就是说,根据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目标,把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再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的任务。

项目实施是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学生完成项目中所涉及的任务的方式来完成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开展自己的学习,通过项目实施过程来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要求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上文所提到的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电路板与起装饰作用的板子可以设计成电路板,通过PCB软件的应用来进行设计,可以事先做好,进而确保项目实施顺利。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对项目中所涉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与评价。

项目成果验收指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项目在项目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自己所设计的作品或者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针对这些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成果进行总结,明确优秀成果的产生过程与体会,进而在确保学生技术实践成果具有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仍旧以音乐盒的设计与制作为例,其所涉及的知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对音乐片、扬声器、电解电容以及发光二极管等相关器件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项目成果验收来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成果验收等进行分析整理,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料。

四、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需要考核方法的支持[6]。项目导向法在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时,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很难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加之该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项目小组的方式来组织实施,这就决定了需要优化现有的教学考核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该课程项目设计的时间情况,通过提高项目实施报告、项目答辩以及提交已经完成的项目成果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除此以外,在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考核中还可以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者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同时还要针对实施报告、项目答辩以及提交已经完成的项目成果等来进行终结性考核,把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成绩权重划分为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四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技术实践学习情况进行评价[7]。并结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来指导学生以后的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电子电工技术实践教学本身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该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践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进而从根本上推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立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J].宁夏教育,2014,(11).

[2]崔凤.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设计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0).

[3]暴琳,许琳莉.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

结合[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

[4]胡华文,何丙年.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本质与实施探析

[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5]银花.实施“三二一”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

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

[6]王瑞玲,刘旭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模式在高职教

育中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5).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机械电子 发展趋势 应用

机械电子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是将电子技术引入到机械领域,使电子和机械能够有机的结合。既能降低劳动强度,又能减少成本投入,同时还能改进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促使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机械电子的应用发展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高度关注。但是在我国,机械电子的应用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也把机械电子的应用领域作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目前机械电子技术在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挖掘新的生产潜能。

1 机械电子技术的主要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市场千变万化,竞争也更加日趋激烈,对机械制造业的应变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逐渐发展,在机械产业的体系中,机械电子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1 显著的电子信息技术特征

计算机信息技术契合时代的发展,不仅应用于机械机构本身的设计,还将更多的新时代现代化元素应用到了机械设计之中,所以现在的机械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意向机械工程了,它可以更加全面的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满足现代化更多样化的需求,促进经济时代更快的发展。

1.2 机械电子技术的灵活性

与传统的机械设计不同,机械电子技术设计产品时更加灵活便捷,使产品拥有更简易的操作方法。这就需要在应用机械电子技术设计产品时拥有一定的创新性,更好的满足与时俱进的个性需求,设计出的产品也会取得更多使用者的关注。

1.3 提高工作质量

在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下,运用机械电子技术只需要根据设定的要求就可以完成预定动作,此过程不受人工的主观因素。

2 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实用化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深入。人工操作也渐渐的被自动化控制器所取代。虽然我国在机械制造业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以及想方设法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对于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目前相比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生存发展实际需要的方向和行业的发展来研究实用型的机械电子技术。例如在医学领域,自动化的机械电子设备和仪器可以代替人工操作,实现医疗手术过程中操作的精准度和规范性。

2.2 微型化

上世纪80年代末,机械电子微型化开始兴起。所谓微型化就是机械电子技术向着微观空间及微型机械设备方向发展。在国外,机械技术产品外形尺寸不大于1cm3统称为微电子机械系统,并向着更小的微米、纳米大小的机械技术产品发展。这些微电子机械系统产品本身体积很小,操作又很灵活,耗能也很低,所以在军事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疗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然而,微电子机械技术的应用也有着制约发展的缺陷,比如微机械技术。微机械电子技术产品一般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包括蚀刻技术和光刻技术。

2.3 绿色化

正确判断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全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着重发展的方向是绿色化。我国也一样,需要遵循同一个规则。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更加深入,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是目前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同样,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也要契合这条原则。21世纪以来,信息驱动型制造系统慢慢取代了能量驱动型制造系统。这就说明,制造系统在具备相应柔性的同时还需要更加智能,才能够应对目前大量复杂信息处理的同时实现自动筛选并处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此外,通过设计绿色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在制造、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都要遵循保护环境的规则。

3 机械电子技术的应用途径

3.1 机械电子技术在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流的流动性加强,近些年,产生了许多具有高性能的新型材料,逐步代替传统的工业材料,因此,投入和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设备机械化必须紧跟现代工业生产的步伐。传统的依靠人工检测的技术已经无法达到科技所需要的高精度,因此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设备是机械电子技术的体现。

3.2 机械电子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进程需要更近一步的实现现代化进程,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解决现有品质不高、效率低下、产量低等问题,与此密切相关的农业机械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现代化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入,能更快提升农业机械的效率,推进现代化农业的更快发展。比如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需要设备融入计算机控制终端,利用智能化的应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通过计算机标准接口设计和网络通讯协议设定来提升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3 机械电子在电子产品方面应用

机械生产中为了降低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将部分零件用电子部件替换,以提高设备的灵活性。随着机械生产行业的不断更新,自动化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很大程度的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应用。目前,在机械电子技术在电子产品的制造领域中,关于较多的新型纳米技术,此技术能够更加精确的掌握部件的内部结构,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改造。此外,电子产品的快速成型技术方面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一方面提高了加工技术的灵活性,高效性,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以及成型效果。比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3D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现阶段,科学家已经研发出3D打印的内置测光器和带有触摸按钮的游戏手柄等电子产品。

4 结语

综上分析,机械电子已经深入到国民发展的各个领域,同时这也代表了国家科研实力的水平。目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机械电子技术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发展机械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知识,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我国机械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恒.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12).

[2]周连生.浅谈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4).

[3]张传敏,潘勇.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4(04).

[4]杜勇.浅析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8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整体规划,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已经进入快速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在本地区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本文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本校及本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确定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总结了“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山东省大力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均进入了快速膨胀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可以说,任何产品只要投入工业生产,就必须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否则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因此加速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应毕业生感叹就业困难,工作难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服务地方经济,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根据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胶东半岛大中型机电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半岛经济发展急需的三种职业特色鲜明的机电类就业岗位群,分别是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包装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带动了食品灌装、包装设备的飞速发展。自从我省做出重点发展食品产业群的重大决策以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灌装生产线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见端倪。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核电和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山东在半岛沿海地区规划了海阳、荣成、乳山三座核电站,并计划在“十二五”末全部投产发电。同时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各大发电集团竞相在山东沿海地区修建风力发电厂。这使得山东省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山东核电、风电产业发展的推进将需要大量掌握核电、风电相关知识的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不断需求,电子组装技术在真个电子整机装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胶东半岛在发展电子信息与家电产业集群的同时,电子组装技术备受关注,据调查分析,电子组装技术产业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未来需要众多电子组装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们通过以上市场调研,制定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2 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胶东半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 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 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 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

3 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 李宏.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12.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9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同时也是注重职业和项目分析等专业方面的内容。这个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系统性强,并且实践性和应用性也很强的。所以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在广泛应用项目导向法,项目导向法主要是强调进行理论教师教学前,让学生通过项目制作的动手实践再引导他们进入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根据项目导向法,进行理论教学的优化

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遵循是理念是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要注重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坚持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目的,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实现为今后工作岗位服务的最终目标。实践教学作为项目导向法实施的重点,要从实践项目内容的设计、项目的正常实施和项目结果的评估,这些步骤都是需要紧密联系。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应用项目导向法,注重的是以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培养过程,并结合实际的技术发展状况,将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另一方面来说,项目导向法是根据学生在今后企业岗位的需求和课程内容在专业课中的位置和后期教学课程的联系,课程内容应突出实践应用技能,通过实践项目教学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有明确地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所以可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也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素养和创新精神诸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策略

2.1将教学内容在项目实践中进行,完成教学目标

项目的设计和项目实施以及项目成果的验收是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项目的设计是基于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实施的先行条件,对于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和作用有着显著的效果。项目设计要以教师和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工作和教学重点为基础,根据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需求,并在多次查阅相关资料后来确定课程教学任务。就如音乐盒设计和制作的这个项目来说,要在确定项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实施方案的设计,就是要在明确音乐盒设计和制作的项目基础上来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法。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该要以学生兴趣作为中心,项目设计的内容一定要有相关的连接性,这样不仅仅能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而且还能学生新的知识。所以说要根据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目标,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多个项目,然后进行每个项目的任务执行,这样学生能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项目实施是指在项目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中的任务,进一步完成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学生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来理解电工电子技术实践中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在项目中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对学生的实践结果作出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2.2项目成果验收,为之后的实践教学作铺垫

项目导向法中实践教学中项目成果验收是指教师在学生设计的项目实施结束后,应当让学生进行各自作品的展示,然后针对这些项目的成果作出评价与分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优秀的作品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优秀成果的实践和方法,也在进一步确保学生技术实践结果的真实性上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能力。教师通过项目成果验收来进行整个项目上设计和实施以及成果项目结果等环节的分析归纳,也为之后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料。

3.项目导向法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

项目导向法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也是需要?M行考核的。项目导向法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进程中,只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是很难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的。而且这种方式在应用时通常是利用项目合作小组来进行项目实践的,这样是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的技能评价的,也就决定了需要对现有教学考核方法进行优化了。教师可以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实施项目设计等情况,利用项目实施报告和项目答辩以及实施项目成果等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考核也可以采用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结合,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学生的阶段考核,还要针对项目实施报告、项目答辩以及项目成果来进行终结性的考核,将这两种考核结合起来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与评价,将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来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之后的学习,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

电工电子技术就业方向篇10

关键词:电子工程;设计;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TQ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5X(2015)11-0229-02

作者简介:王长占(1979-),男,吉林长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电子工程;孙海侠(1980-),女,吉林长春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质量研究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型社会,我们越来越注重科技的发展,科技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在电子工程中各类新近的电子技术层出不穷,虽然电子工程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有了自己的体系,但就我国而言,电子工程技术仍然不够成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发展环境不够好,在对设计成果的保护方面,维权较难,一些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人才的需求不能被满足,缺少专业性人才,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与国外的技术、设备都存在着差距等。下面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1电子工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1.1发展环境方面

对于电子工程设计来说,对设计成果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但再当前我国电子信息市场上来看,对电子工程设计成果缺乏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够完善,当窃盗电子设计成果这类事件发生时,想要维权是十分困难的。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假冒伪劣、剽窃电子工程设计成果的事件层出不穷,当设计人员发现自己的设计成果被他人利用,遭到他人剽窃时,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却发现维权之路困难重重,这些设计人员的积极性、自信心会遭到严重的打击,许多人会因此产生挫败感,对电子工程的设计提不起兴趣了,这对整个电子工程设计行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不对设计成果加以保护,电子工程设计很难有更好的发展。

1.2发展方向方面

国外的一些国家,电子工程设计大多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电子工程设计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个体系之中,许多电子工程设计公司能进行资源、信息的有效共享,这对电子工程设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我国的电子工程设计还未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许多电子工程设计公司各自为政,资源、信息等不到共享,许多企业的研究项目重叠,这不但会增加企业成本,更不利于行业技术的发展创新,长期下去会严重拖慢整个电子工程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电子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不够明朗,国家虽然给与了一定的倾斜,但大方向大环境还有待提升,另外,电子工程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包含了某些不确定性因素,例如虽然电子工程设计有许多固定的条款或者相应的理论基础,但往往实际情况不会像条款或书中写的那样,往往会存在一些变数,那么设计者就要不断的进行修正来适应这些问题,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就增加了电子工程设计的难度。

1.3人才技术方面

电子工程设计是一个高精尖技术,它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十分广泛的,研究方向较多,需要许多专业、优质的人才,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中,缺乏对电子工程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业人员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对半导体部件的设计方面,我们都知道半导体部件设计在电子工程设计上可以算是最基础的,但许多从业人员偏偏会在最基础的地方出差错,他们会过于自信,较多的依赖于经验,这就会造成马虎,从而也就导致在设计中存在缺陷。理论知识有所欠缺,造成电子工程设计的不够完善,许多学校在培养电子工程设计人才时专注于对于知识、理论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强,在工作共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不能有效的进行解决。

2解决电子工程设计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对设计成果的保护,加强维权力度,对剽窃行为绝不轻易放过,整治电子工程设计市场,加强对电子工程设计市场的监管力度,让每一位电子工程设计从业人员能够有良好的从业环境,鼓励电子工程人员进行设计、创新,对举办全国性的大赛,使每一位电子工程设计从业人员能有广阔大发展空间,将自己的才能、潜力充分的施展出来。

2.2完善电子工程设计的发展平台

我们都知道,政府在一个行业的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电子工程设计的发展中,如果政府能给予良好的平台,我国的电子工程设计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升。为此,政府应该在政策上、资金上对电子工程设计加大倾斜力度,同时联合各地的电子工程设计企业,共同组织一个电子工程设计发展平台,让所有的企业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资源、技术的共享,将资源、技术进行整合,这样做不仅能实现合作企业的双赢,对于整个电子工程设计行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要注意在电子工程设计上有竞争的同时也要求合作,多多进行交流。

2.3注重人才的培养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很快,我们的电子工程设计行业更是一个变化快的行业。为此对于人才的需求无疑是十分强烈的,这就要求我们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做到人才培养精细化,企业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培养对口型人才,学校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校在招生时就为企业做好以后的员工贮备,学校可以让学生在实习阶段就进入企业工作,缩小培养周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也能为学校的培养指明目标,这样学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了,企业也获得了更符合自身的专业人才。

3结束语

我国在电子工程设计上面越来越重视,给予的政策扶持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的电子工程设计还存在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经过一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工程设计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孟晋忠,卢改林.PCCP输水工程设计应用常见问题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2,(03):23-25.

[2]李国宏,段丹军.电子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分析[J].电子制作,2014,(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