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12-01 17:43:43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1

(一)大力培植扶持主导产业,打造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我镇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扩大了畜禽养殖、大棚蔬菜种植、优质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的规模,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提高农业效益。养殖业,依托昱合集团、金河公司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肉鸭、肉鸡、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膨胀,全年共新发展一孔桥养鸭小区、xx二养猪小区等养殖小区16个。种植业,按照“南菜、西果、北苗木”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以桥西一、桥西二、桥西三村为中心的西果区。种植面积达6000亩。二是以昌寿路两侧河南村、张庄村、前沟村、东营村、西营村为主的南菜区,种植面积达5000亩,其中棚菜种植3000亩。三是以獐羔埠村、碱滩村、三甲刘村等北部村为主的苗木区,面积达4000亩,品种30余个。

(二)切实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我们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运用工业融资的办法,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军我镇农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借鉴工业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来我镇投资兴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为农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XX年引进投资过千万的农业项目2个,分别是潍坊昱合集团标准化养殖厂和孵化厂项目;投资过500万的农业项目2个,分别是潍坊渤海园林园景有限公司和潍坊泰兴园林有限公司。二是加大农业项目的申报力度。强化了农业的项目意识,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扶持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XX年向上级争取农业扶持资金50万元,在黑埠子村圆满完成了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三是加大农业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重点工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以这些工程的良好项目形象、较高的经济收益带动面上的农业生产。加快了南起朱马南路、北至高固路、西起丰收河、东至东环路,占地565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三)全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充分利用现代营销策略,研究、分析市场、开拓、占领市场。一是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牢固树立品牌兴农意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了现有“鸢伊红”牌洋香瓜、“xx牌”蔬菜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其品牌效益。二是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原有河南甜瓜市场和桥西一瓜果蔬菜市场的基础上,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壮大了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今年全镇新成立1个特色农产品营销组织,发展了60多个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民经纪人。三是成立农业合作化组织。通过成立xx镇果蔬协会,积极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农民搞调整、闯市场。

(四)不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我们首先通过健全制度,明确会计职责,坚持依法办事,加强了对各村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监督,切实把农村会计基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强化对农村财经制度、财会知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宣传,并将有关政策、制度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村,取得广泛支持。第三,坚持民主理财,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村里各项开支到镇经管站报销前,要先经村理财小组评议、签字,群众代表不同意的开支,要由村干部自己负担。其四,各村建立财务公开日,设立财务公开栏,把村级财务收支、结存情况和农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定期公布。年底由镇纪委牵头,组织、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对各村全年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村民代表大会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杜绝了农村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确保了全镇农村社会稳定。

(五)扎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坚持以工作片为单位,搞好集中学习,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120余次,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村干部教育常抓不懈,切实转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换届后,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村达到37个,占总数的88%,“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7%。另外我们还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狠抓了远程教育工作,促其上档次、上水平,使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的来看,今年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基础尚不稳固。农业生产必需的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还不够多,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此外,大部分农产品没有商标和品牌,农业标准化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三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跟不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跟不上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快。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XX年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统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总揽全局,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努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进程,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用全新的视野和创新的机制来组织和推进全镇的“三农”工作。明年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一是抓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优、特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建设有xx特色的农业基地,培育发展优势农产品,推进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加优势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实行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以品牌带动生产,抢占农产品市场。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牵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是增强农业竟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要继续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主攻方向来抓,引导鼓励各种资本投向农业,创办规模经营农场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支持村级组织、各类专业协会、供销社、农村经纪人等担当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为我镇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推动力。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生产加工的科技集成度,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二、调整思路方式,确保农民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关键,我们要重点抓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积极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推销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机制,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使农民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获益,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重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业基地连订单、建立专业市场引订单、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联结龙头、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2

(一)大力培植扶持主导产业,打造区域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我镇的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扩大了畜禽养殖、大棚蔬菜种植、优质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的规模,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提高农业效益。养殖业,依托昱合集团、金河公司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肉鸭、肉鸡、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膨胀,全年共新发展一孔桥养鸭小区、xx二养猪小区等养殖小区16个。种植业,按照“南菜、西果、北苗木”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以桥西一、桥西二、桥西三村为中心的西果区。种植面积达6000亩。二是以昌寿路两侧河南村、张庄村、前沟村、东营村、西营村为主的南菜区,种植面积达5000亩,其中棚菜种植3000亩。三是以獐羔埠村、碱滩村、三甲刘村等北部村为主的苗木区,面积达4000亩,品种30余个。

(二)切实增加农业基础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我们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运用工业融资的办法,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军我镇农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借鉴工业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来我镇投资兴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为农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XX年引进投资过千万的农业项目2个,分别是潍坊昱合集团标准化养殖厂和孵化厂项目;投资过500万的农业项目2个,分别是潍坊渤海园林园景有限公司和潍坊泰兴园林有限公司。二是加大农业项目的申报力度。强化了农业的项目意识,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扶持农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XX年向上级争取农业扶持资金50万元,在黑埠子村圆满完成了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三是加大农业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重点工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以这些工程的良好项目形象、较高的经济收益带动面上的农业生产。加快了南起朱马南路、北至高固路、西起丰收河、东至东环路,占地565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三)全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我们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充分利用现代营销策略,研究、分析市场、开拓、占领市场。一是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牢固树立品牌兴农意识,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了现有“鸢伊红”牌洋香瓜、“xx牌”蔬菜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其品牌效益。二是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原有河南甜瓜市场和桥西一瓜果蔬菜市场的基础上,着力改造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营销组织和壮大了农民经纪人队伍,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今年全镇新成立1个特色农产品营销组织,发展了60多个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农民经纪人。三是成立农业合作化组织。通过成立xx镇果蔬协会,积极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农民搞调整、闯市场。

(四)不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我们首先通过健全制度,明确会计职责,坚持依法办事,加强了对各村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监督,切实把农村会计基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强化对农村财经制度、财会知识、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宣传,并将有关政策、制度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村,取得广泛支持。第三,坚持民主理财,增加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村里各项开支到镇经管站报销前,要先经村理财小组评议、签字,群众代表不同意的开支,要由村干部自己负担。其四,各村建立财务公开日,设立财务公开栏,把村级财务收支、结存情况和农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定期公布。年底由镇纪委牵头,组织、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对各村全年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向村民代表大会公布,以便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杜绝了农村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确保了全镇农村社会稳定。

(五)扎实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工作基础。

坚持以工作片为单位,搞好集中学习,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120余次,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村干部教育常抓不懈,切实转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同时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换届后,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村达到37个,占总数的88%,“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7%。另外我们还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狠抓了远程教育工作,促其上档次、上水平,使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总的来看,今年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基础尚不稳固。农业生产必需的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还不够多,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此外,大部分农产品没有商标和品牌,农业标准化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三是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跟不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跟不上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快。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XX年是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统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总揽全局,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努力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进程,以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开拓、

加大农业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用全新的视野和创新的机制来组织和推进全镇的“三农”工作。明年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一是抓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优、特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建设有xx特色的农业基地,培育发展优势农产品,推进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加优势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实行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以品牌带动生产,抢占农产品市场。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牵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是增强农业竟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要继续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的一个主攻方向来抓,引导鼓励各种资本投向农业,创办规模经营农场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支持村级组织、各类专业协会、供销社、农村经纪人等担当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为我镇农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推动力。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生产加工的科技集成度,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二、调整思路方式,确保农民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关键,我们要重点抓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的培育,积极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推销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给农民带来的风险。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机制,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使农民在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获益,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重视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业基地连订单、建立专业市场引订单、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联结龙头、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3

一、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实现较大突破

牢固确立产业化是提升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力提高国家资金注入和“三资”的开发投入,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以宝应湖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核心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通过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以西刘堡、渔业村为主体,在做好农民搬迁安置,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清障等工作,促进宝应湖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20__年,继续以机场路沿河的大桥、北闸、南闸、西刘堡等村为主,围绕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达万元;实施以西刘堡村为主的6000亩省级优质稻米基地建设项目,投入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万元;三是培植壮大规模农业企业,加快重点农业项目做大做强。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进一步培植以宝泰米业、金玫瑰园、乡村大世界园艺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宝泰米业通过实行订单收购、定点收购,加快了粮食转化,促进了粮食深度加工,提高了经济效益;依托金攻瑰园、乡村大世界园艺有限公司,通过推进“公司 基地 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了花卉、苗木的种植;依托宝应湖、渔业、渔场等基地,着力培植地方“六小品种”的养殖,带动了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加快了全镇水产养殖的发展。

二、围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生产经营成效明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当前政策向“三农”倾斜的机遇,十分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促进农业经济振兴。一是突出科技兴农。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送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给农民,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1、认真做好科普宣传。在科技普及上实行“三改三扩”,即改过去只培训条线村干部,扩大到村组干部及农户代表;改过去集中培训,扩大到基层培训,改单一培训扩大到多项培训。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32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镇农技中心,水产站等部门印制发放《__镇病虫情报》、《__水产》、《__农机》等8000多份,针对季节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发放科技明白纸13万份,各类科技信息资料3100份,经过努力全镇农业科技普及率达80。2、加强农业科技指导。镇农业条线的镇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坚持深入田头、圩头,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防治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先后组织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秧田控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防治等项长规与突击活动,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和疫情的发生,取得了小麦单产820斤的超历史记录,水稻在大灾之年取得单产1150斤的好收成,全镇生猪检疫率达100,没有禽流感等疫情发生。3、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落实国家良种补贴面积8万亩次的基础上,全年向社会提供良种三麦98万斤,水稻30万斤,良种推广覆盖率达100。加大轻简栽培推广力度,全镇轻简栽培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84,其中机插秧面积1.0万亩,水直播面积2.0万亩,抛秧面积1.2万亩,麦套稻0.5万亩,小麦免少耕面积达100,最大程度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指导帮助渔民发展网箱养殖,积极推广“稀、大、高”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河蟹每亩纯收益在20__元以上。二是突出品牌立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农业生态优势,积极培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进一步打造“__”牌大米、“宝应湖”牌大闸蟹、“朗亭”牌马铃等品牌,全镇农产品品牌已达个。大大提升了我镇农业产品的对外形象,逐步使__农业走出宝应,走向全国。三是突出投入强农。重视项目建设投入。今年农业项目建设投入累计达万元,其中,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治理项目投入万元,国家土地平整项目投入万元,土地复垦项目投入万元,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等项目投入万元。继续加大对新添置农机县的补贴投入,全年共新增各类农业作业机械台套,投入补贴资金达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加快对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资金投入。重点实施了以官沟、三团、刘庄等村为主的土地平整项目区的配套,以大桥、西刘堡等村为主的土地复垦区的配套,以运西和南片为主的防汛防旱工程的配套等,今年新建农桥座,圩口闸4座,80泵、50泵26座,350泵7座,全镇水利配套投入资金近950万元。从而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三、围绕构建和谐发

展平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我们坚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三村联创”活动。1、宣传发动,增进共识。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大造舆论,赢造浓郁的创建氛围。2、精心组织,典型推动。继去年三里村创全市小康先行村后,今年在大力推广三里经验的同时,着力培植以三里、东升为主的市小康示范村,以齐心大桥、船闸为主的县小康先行村,做到以典型引路,推动面上创建活动的开展,逐步升档进位,逐年达标领牌。3、加强指导,整体推进。镇“三村联创”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镇农经中心、农技中心等部门具体镇实施。4、咬定目标,加快创建。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各村(场)把“三村联创”作为实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镇党委政府出台了相关配套奖励政策。目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三里村已于今年月通过市小康示范村验收。

二是着力拓展“双增”渠道。1、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优质粮、草莓、特水、花卉等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大培植力度,使之成为种养主角,促进农民增收。2、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重视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先后进行了15期20个班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400多人次,提高了我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劳动素质。今年共新增一般农民纳税人企业个,向县外输出劳动力12868人,其中新增外境劳务输出71个,成建制输出800人,就地转移19844人,输入421人。全镇农民今年人均纯收入达6020元,比去年增加近570元。鼓励村(场)、有关居委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培大培强增收亮点,广群村级增收财源。大力压缩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实现村级减债万元,新增无债村个。

三是大力整治乡村环境。继续开展以整治村庄、河道、家沟家塘为重点的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先后清理河道110条,14.9km,完成土方47.9万方,投入近132万元,结合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投入万元,实施农村改厕4800多座,新建垃圾池个,配备村庄卫生管理员名。制订实施了村庄家沟家塘联户保洁公约,农村卫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四是搞好第二轮中心村庄和村民住宅小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调查研究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全镇规划了80个农户住宅小区,并分别与有关村进行了对接,其中已有22个小区正在实施。加大小区配套投入,做到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跟上。花庄小区、齐心小区、三里马庄小区等已成为新型农户住宅小区的示范小区,其中,花庄小区和三里马庄小区已分别被县市确定为农民住宅示范小区。

五是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坚持从规范村级财务入手,大力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制订了《__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适时组织财务清理、审计,对25个村进行了财务清理,6个村(居)主要干部变动进行了财务审计。

六是加快农村通达工程建设。坚持把好工程质量关,加快实施进度。今年共实施了路、路、路等条公里的镇通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镇投资金万元。路等条路均已通过市、县验收,切实改变农村交通状况。

四、围绕树立条线形象,为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今年来,全镇农业农村条线的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主动服从分工,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瞄准条线全年目标任务,团结拼搏,踏实苦干,为促进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水平作出了较大努力。一是服务重点下移。镇农技中心、农经中心、水产站、劳动所、水务站等农业后勤部门,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改变衙门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把培训工作办到村(场),把涉农资料送到农民手中,加强与农民群众的交流,耐心宣传解释有关农民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农民群众十分满意。二是服务承诺到位。农业后勤部门积极实行承诺服务,公开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主动践行承诺,尤其是在发放“三项补贴”资金,查假治假、科技服务等方面,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利益上,一诺千金,确保言行一致,服务到位。三是服务措施扎实。建立了有关服务管理责任制,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章程、规章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任务逐一落实到每个岗位,服务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真正把为农服务,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条线工作责任,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对照镇党委政府制订的《__镇20__年农村经济工作暨干部目标考核奖励意见》、《__镇20__年度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和《__镇20__年度农业服务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的要求,由镇农业条线负责人牵头分阶段进行督查,组织考核验收,将工作实绩与经济效益挂钩,有效调动了农业后勤部门和基层农村一线同志的积极性,增强做好为农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农业条线的整体形象。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20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20__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开票 销售突破五十亿,财政收入超双亿”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努力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__而奋斗。

20__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指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农业条线利用三资万元,其中外资万美元,争取国资万元;农业劳动力转移万人,其中境外输出人,输入人;争创市级小康先行村个,县级个;新增一段纳税人企业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村级减债万元,新增无债村个。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和要求,20__年农业和农村将力争在以下个方面求突破。

一、要求真务实,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突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围绕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按照市场需求、效益优先原则,适度缩粮扩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充分发挥有机食品基地核心区效应,做大做强有机产业规模,提升高效农业、标准化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农产品营销,搞活流通,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20__年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

二、注重引导,在拓宽致富渠道上求突破。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推进“双带”工程,培植致富典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逐步实现由务工潮向创业潮转变。新增劳动力培训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扩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户带多户和新品幅射效应,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收。20__年争取培植生猪养猪大户20户,家禽养殖大户20户以上。

三、依托载体,在发展板块经济上求突破。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发挥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注重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放大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核心区、正润生态园、金玫瑰园等农业园区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效应,形成高效农业经济板块。强化品牌宣传,积极开展农业招商,扶持“三资”农业发展,促进项目和资金向农业园区集聚。20__年力争新增招商引资项目个,引资额达万元。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4

1、加强宣传方针政策,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建设氛围。我县电视台开设新农村建设专栏,加强方针、政策和建设典型的宣传。

3、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方向,根据市场的导向,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制定免费培训农民工实施方案,到目前,技能性培训2600人,引导性培训3.7万人,转出劳务人员5.5万人,劳务收入1.51亿元。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103.992万元。其中,投入2462万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42公里,投入资金362.35万元,修建村内白色水泥路面25823延长米。投入资金48万元,修建u型水泥边沟6500延长米;投入资金42.66万元,安装过户入水桥涵1524节。投入资金99.542万元, 铺修村内沙石道路84460延长米,铺垫达到标准砂石路面;投入资金6000元,修建厕所一座。投资6.8万元,修建院墙240米,投入资金10.6万元,铺设人行道砖3150平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修建井房围墙;投入50.4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0.54万元,建设浴池煤仓一处。投入5万元,修水渠400米;投入4万元,焊接铁垃圾箱40个;投入8万元,打自来水1口。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8、发展农村新能源,加快沼气池建设进度。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的宣传,发放张贴画120份,使用手册850套,永久性标语13处。投入资金30万元购进沼气灶、净化器 9、实施社会帮建,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我县现有省级帮建单位2家,市级帮建单位9家,县级帮建单位86----家。帮扶单位共帮扶资金46.27万元,其中,省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27万元,市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8.45万元,县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10.82万元。 省地税局帮扶省级试点村福利镇长征村,投入20万元,建设玉米烘干加工厂和生产高分子秸杆环保装潢板项目。双矿集团帮扶省级试点村兴安乡庆生村,投入资金5万元,抗旱打井50眼,投入2万元,为村里安装4盏路灯。市移动公司帮扶省级试点村永安乡兴源村,投入1.7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建设银行双鸭山支行帮扶省级试点村某某镇同意村,帮助5户贫困户,每户500元,共计2500元。市信用联社帮扶市级试点村兴安乡永乐村6.5万元。县湿地局帮扶省级试点村腰屯乡常胜村1万元,县工商联帮某某镇扶红光村1万元,县统战部帮扶福利镇东发村30节涵管(折合7xx元), 升平煤矿帮扶永安乡幸福村煤矿石500立方米(折合xx元),县建设局帮扶腰屯村1000元,分给10户贫困户,每户100元,县审计局帮扶升昌镇丰林村6000元,县技术监督局帮扶丰乐镇东风村7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单位、部门、乡镇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村屯实地考察,与村领导和村民共同商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做法。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乡镇也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帮建单位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帮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安排人员具体抓帮建工作,组织专人驻村入户进行指导。

(二)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台开展新农村建设专栏,每周两期。县

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放宣传单,大力宣传新农建设的工作内容、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派选副科级后备干部深入各乡镇,帮助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各乡镇设立一名宣传员,及时报道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新动态。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政府今年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向试点村倾斜,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资金,建立筹资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拓宽投资建设资料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民利。试点村建设方案经过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出资出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各村相继建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具体负责各工程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5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要求,现将××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及2007年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6年工作情况

1、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2006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为指导,结合本市实际,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即十屯示范、百屯规划、千屯整治)。重点抓了省、地、市三级试点,其中省级一镇两村:红石镇,八道河子镇李家村、二道甸子镇新风村;一个地级试点村:常山镇清水村,我市在省市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了试点范围,增加了9个本市级试点村:夹皮沟镇苇沙河村、桦郊乡东柳树村、永吉街道集厂子村、桦树乡平和村、苏密沟乡先锋村、公吉乡永胜村、横道河子乡文华村、红石镇鸡冠砬子村、金沙乡密胜村。

2006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8516万元,其中国家、省、地级投入3120万元,占总投入的36.7%,本市级投入659万元,占总投入的7.7%,乡镇投入1745万元,占总投入的20.5%,村集体投入88万元,占总投入的1%,农民自筹2904万元,占总投入的34.1%。共修建水泥路238.46公里,砖砌围墙48011延长米,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合计13963户,建设沼气池442个,围绕“四清”,投工投劳47440个,清理垃圾11454吨,清污泥18734吨,清路障41088延长米,清柴垛2436处。村屯美化、绿化植树31.66万株;新建村级文化室42个,新通有线电视3740户,新装电话3796户。

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要求,全市以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扶持了一批有较强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总投资4.51亿元,二道甸子镇新风村的年加工6万吨糖化秸杆饲料、年出栏1500头育肥牛的金牛公司已建成并投产,现已育肥牛500头。建设了67个园区(基地),其中黄牛园区34个,优特粮园区11个,中药材园区9个,食用菌园区6个,其它类园区7个,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带动了我市五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优特粮种植面积达5161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136公顷,食用菌达1783.7万袋,黄牛饲养量达18.3万头,林蛙养殖面积达到27.64万公顷。

本着先行试点、循序渐进、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对全市179个行政村880个自然屯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摸底,逐镇、逐村、逐社建立了档案。在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标准的同时,认真开展“十、百、千”工程,即抓好12个试点村屯示范建设、100个村屯规划和880个村屯整治工作,示范和带动整体工作的扎实开展。全市12个乡镇街道分别委托××市规划设计处、蛟河市规划设计处、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目前全市完成16个村屯新农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方案,75个屯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其中30个屯完成了现状图、地形图测绘,正在进行规划编制。

2、试点村建设推进情况

(1)经济发展方面:试点村在产业发展上都有各自的优势主导产业。优特粮552公顷、黄牛9064头、中药材409公顷、食用菌17.5万袋、林蛙9783公顷。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公吉乡永胜村、横道河子乡文华村等黄牛饲养量都在千头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八道河子镇李家村首冠苗木公司、桦郊乡江山木业、二道甸子镇新风村金牛饲料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5500公顷;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511公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665公顷;农田灭鼠4460公顷;生物防螟面积1092公顷;其他新技术推广面积1771公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31个,3391户,占总户数63%。转移劳动力3867人,年人均可实现劳务收入0.8万元。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共投入6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最高达到6500元,最低收入3200元,平均增长幅度18%。最高增长幅27%,最低增长幅14%。12个村集体经济积累总计392万元。

(2)社会发展方面: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共投入资金200万元。新建学校1个,新建村部1个,新建文化体育广场4个,新建村文化室、活动室6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农民达18003人,占应参合人数的96%。贫困人口比上年降低2.1%。

(3)人口素质方面: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农民职业技能培训905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82%。

(4)生活质量方面:投入资金915万元,改水、改厕、改厨、改圈2464户;建设沼气池325个;新通有线电视447户;新通电话355户,电话普及率达到95%。砖砌围墙26281延长米,修建水泥路32.4公里,道路硬化率达87%。村村通达到93.4%,屯屯通达到73%,巷道硬化达到87%。

(5)民主法制方面: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挑选政治思想过硬,遵纪守法,思维超前,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敢于挑战,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通过民主测评、选举进入村级“两委”班子。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13个。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对农民关心的集体积累、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土地使用、扶贫救济等焦点问题及时开展村务公开,增加透明度,对公益事业建设的专项资金使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内容做到一事一议。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提高了农民遵法守法自觉性,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6)资源环境方面:围绕“四清”农民投工投劳7968个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清垃圾4762吨,清污泥6629吨,清路障7372延长米,清柴垛349处,村美化、绿化植树8.5万株。彻底改变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7)其他方面:按照吉新农村办[2006]8号文件要求,全市12个试点村委托××市规划设计处进行规划编制。现已全部完成,其中省级试点村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八道河子镇李家村的规划已上报到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规划处。

2006年,省市下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共计210万元。其中:省级试点红石镇100万元、省级试点村二道甸子新风村50万元省级试点八道河子李家村50万元、地级试点常山镇10万元,全部用于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编制。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相关市级领导为副组长,农业、财政、建设、水利等42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市2006年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市市直相关部门新农村建设责任分工表》、《××市市直相关部门2006年度新农村建设计划表》等系列文件,对我市新农村建设做了具体安排。二是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市编委以桦编制[2006]73号文件核定了7个事业编制,专门组建了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是全省第二个实现定岗、定职、定编市。各乡镇同时按要求也相应地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实现办公网络化。三是引导农民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使农民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四是加大了督查力度。全年由两办督查室对新农村建设情况督查四次。同时对各试点村镇工作进度情况定期实行“半月报”调度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动态。

2、搞好学习培训和宣传发动

一是学习引导。06年4月下旬,由我市市委书记朱淳、市委宣传部长孙全仁为团长,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全市12个试点村党支部书记37人参加组成新农村建设考察团,赴江西、河北、山东、辽宁等4省11县(市)21个考察点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团成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宝贵的先进经验。二是聘请资深教授、专家学者,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班,提高三级基层干部,督查员、指导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全市共举办各级干部、农民培训班27次,培训3万余人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通讯》等新闻媒体开设新农村建设专题专栏,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创办《××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编制印发宣传标语,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时介绍、总结、刊发试点村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已出刊20期。

3、全面调研,科学规划

按照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新农村办[2006]8号文件“关于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通知”的精神,首先,我们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179个村880个自然屯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其次,从实际出发,制定村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各乡镇、街道分别委托××市城建局规划设计处、蛟河市规划设计处、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等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已完成了两个乡镇、16个村屯新农村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制定,有75个屯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收集,有30个屯完成了现状图、地形图测绘,正在进行规划编制。

4、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年初,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制定并下发了《××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市2006年农民增收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发展生产,促农增收给予政策扶持,市政府拿出300万元专门扶持产业发展。各乡镇和各部门也相应地落实了一些扶持政策。夹皮沟镇党委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认真领会贯彻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千方百计筹措资金200余万元用于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提前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八道河子镇筹措资金30万元用于李家村苗木产业发展,目前该村已发展苗木60公顷,年内可创产值48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量的54.73%。市农业局以“阳光工程”为依托,先后成立市农广校、市农机校、市就业培训中心、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新春美容美发等五个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力培育知识型、创业型、守法型、文明型农民,2006年,通过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年”活动,目前已转移劳动力1,1045人。

5、争取支持,搞好帮扶

一方面,我们经常向省和吉林市包扶部门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主动争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2006年,按照省和吉林市的安排,由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北华大学,吉林市委办公室、吉林市文化局等单位和部门分别包扶我市红石镇、二道甸子镇新风村、八道河子镇李家村、常山镇清水村。帮扶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科学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深入到所帮扶村镇,对帮扶对象进行资金和物资帮扶,共落实帮扶资金689万元。其中省、地级帮扶单位30万元,本市级帮扶单位659万元。省国资委为××市提供28套沼气池模具,价值20万元。吉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华大学发挥自身在信息、科研和技术等方面优势,多次深入帮扶村镇进行科技培训,普及科技知识,为农民在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6、突出重点,典型引路

我们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注重从村镇实际出发,因村而异、突出特色,在全市范围内以发展产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容镇貌,以村屯环境整治净化美化家园为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二道甸子镇新风村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引进新建了金牛饲料养殖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已投产。金牛饲料养殖有限公司的建成,带动了新风村黄牛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金沙乡密胜村结合本村实际,建立健全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保障机制,先后投入资金9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民文化活动室,购进文化活动器材和相关影音资料。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积极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沼气池建设上我们注重以典型引导,先后两次组织全市各乡镇领导和村书记到公主岭市学习沼气建设经验,在苏密沟乡先锋村进行“一池三改”沼气建设试点,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全村70户农户中建成了沼气池70个,并投入使用。市政府两次在先锋村召开全市能源建设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沼气建设进程。

四、2007年工作安排及进展情况

1、抓好调研,明确任务。3月12日-14日,副市长陈辉带领市政府办、农业局、牧业局、财政局等14个涉农部门主要领导深入各乡镇、街判处道,对2007年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等工作进行调研,理清了思路,明确了2007年的重点工作,为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明确了新农村试点村镇。在巩固完善2006年1个省级试点镇和2个省级、1个地级、9个本市级计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同时,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7年扩大试点范围,各乡镇(街道)重新落实了一个试点村,试点村总数达到了24个。同时按照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我市初步确定了夹皮沟镇、金沙乡密胜村、横道河子乡荒山村为2007年省级试点镇村,月末前将有关材料报送到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批。

2、搞好规划和合村并屯工作。一是村屯规划。07年计划编制完成11个乡镇和50个村的三个规划和一个方案(乡镇、村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试点镇村新农村建设方案)。同时,每个乡镇要抓好1个合村并屯的试点,要求各乡镇要首先拿出合村并屯规划,经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现有的乡镇已着手落实。

3、抓好沿路村屯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计划从2007年6月到9月,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公路沿线59个村、119个屯开展一次以“四清”、“五改”、“五建”(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青黄贮窖、建无公害示范基地、建现代文明家庭、建生态村屯)为整治内容的环境整治活动,进行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使试点村镇和省市沿线村分别屯达到水泥道路巷巷通,自来水改造户户通,沼气池、青黄贮窖、畜禽圈舍家家建,“四旁”(宅旁、村旁、水旁、路旁)达到绿化美化,村屯环境卫生整治达到净化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4、集中力量,发展“一村一品”。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依托本村实际和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实施“一村一品”,集中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优势主导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2007年全市实现“一村一品”的村要达到39个。全市已落实一村一品的村个,涉及到中药材、黄牛、食用菌、优特粮等个产业。

5、加大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通讯、××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宣传媒介,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程度,增强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6

一、端正态度,谦虚学习

作为一名下派锻炼的机关干部,到镇党政办上班后,我始终明确的要求自己要服从安排、摆正位置、牢记挂职锻炼的任务和职责,完成角色的转变,不摆机关干部架子,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来基层锻炼学习、熟悉基层、了解基层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乡镇的6个月里我始终明记这一点,把自己当作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为了尽快了解XX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资料,使我对XX镇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XX镇位于XX县北部,地处东经XX,北纬XX之间,土地面积XX平方公里,是以XX族为主体,XX族、XX族、XX族杂居的山坝兼有半山区乡镇,辖区内有9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111个自然村,辖区内XXX厂。全镇总人口XX人,农业人口XX人,占总人口的94.92%,共有yjbys.com耕地XX亩,水田XX亩,旱地XX亩。XX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XX万元,工业生产总值XX万元,财政总收入XX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XX公斤,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为了充分的了解基层工作,除了对文献资料及理论的学习外,还深入到基层,参与实际工作,了解民情民意,虚心的向乡镇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学习、讨教,学习农村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经验,学习当地干群的敬业精神、创造精神和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二、务实作风,扎实工作

挂职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1、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到XX后从事文秘工作的我,正遇上繁忙的年头年尾,总结、规划、考核、会务等事务,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材料,这些都是需要办公室来完成。镇党镇办因工作人员工作调动,工作人员缺乏,无形中加大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量,作为党政办秘书的我,始终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不计较繁忙的工作压力,积极的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参与撰写材料、材料打印、会务筹备、会议记录、大会服务等工作,发挥了党镇办公室服务于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职能作用。我在镇办公室6个月期间参与了“党代会”、“人代会”、“妇代会”、“农、林业工作会”等会议的材料准备、筹备、记录挂职锻炼工作总结及服务工作,共撰写材料十余篇,其中有:讲话稿、会议材料、工作简报、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村委会集体经济项目规划申报书及项目申报报告等等,尽到了作为一名秘书人员的应尽的职责。

2、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镇上各项工作开展中去。除了做好办公室的文秘工作外,我还积极主动的参与了镇上“XX节”、“XX年”、“三下乡”等重大节庆活动的筹备服务工作,为各项活动的圆满完成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并积极参加镇上组织各项活动,如职工运动会、工会活动等,融洽了与乡镇干部的关系,建立了深厚情谊。

三、在乡镇工作的几点收获及不足

1、通过乡镇工作,使我对乡镇的工作运转及农村基层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让我看到了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区别、差异;看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和农村工作存在的诸多困难;看到了乡领导统领当地干群,克服困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敬业精神、创造精神和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2、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开展工作,使我了解到了农民群众的疾苦、喜怒哀乐和心声,并从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那里,学到了许多农村工作的领导艺术和处理农村工作事务的方式、方法,为提高今后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

3、在乡镇工作期间,暴露出了我在理论水平、农村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每项工作都涉及到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而乡镇工作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组织和带领干部群众建设农村经济社会的重任。因此,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不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是难于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才能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7

一、总体思路

以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推进城镇化、扩内需、促增长的“三农”工作要求,落实“你用电、我用心”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好“提升扩面”工作,特别是在条件成熟的乡(镇)村加大电气化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发动农村群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全过程管控,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大力推进我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

2012年,我县新农村电气化创建的目标是: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40个,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6个,新农村电气化县通过验收。具体方案由县经信、农办、供电部门下达。

三、工作要求

(一)积极探索新机制,深化乡村(社区)电力服务共建。积极探索农村用电安全宣传教育的新路子、农村用电设施规范管理的新方法、供用电设施保护的新措施,结合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作,深化乡村(社区)电力服务共建,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及农户用电服务,努力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先期在泗溪镇开展新农村电气化示范试点,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形成典型方案后,在全县推广实施。

(二)继续坚持“三结合”原则,推进新农村电气化进程。一是与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结合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按照国家能源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加强项目规划、计划、招标、实施、调整、监督、检查等环节管理,确保工程管理规范,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和标准化作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进而实现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目标。二是与美丽乡村、乡村康庄工程相结合。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总体布局,把示范村或整治村首先列入电气化建设。同时按照“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工程要求,合理布局低压电网,选择应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器材,注重工程施工工艺,讲究美观协调。三是与省级中心镇电网建设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心镇建设标准优势和资金优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确保今年省级中心镇实现“镇镇电气化”。

(三)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经验交流,规范新农村电气化管理。加强工作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经验成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大力推广实施。规范新农村电气化管理,通过按月、按季度分解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加强工作过程管控;通过自行检查和组织互查等方式,加强闭环管理;通过统一、细化报表等手段规范日常工作管理,做到“建成一批检查一批,成熟一批验收一批”,不断提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管理水平。

(四)做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新农村电气化创建良好氛围。围绕“政府发动、乡镇主动、电力推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方针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宣传工作,加强与国网媒体、行业媒体、社会媒体的联系和沟通,落实具体行动,及时、有效开展宣传报道,做到事前造势、事中狠抓、事后总结。同时,结合电力设施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新农村电气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挖掘新闻素材,深入有效地开展宣传。各乡镇、部门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落实专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前规划、整合资源,全力以赴、主动配合,抓时间、保质量、赶进度做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有关负责人要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走访重点改造的乡(镇)、村,查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查找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改进的方案,根据检查结果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积极配合化解因政策处理引发的各类矛盾,协调解决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处理问题。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8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09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09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09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9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9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9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03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

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9

一、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回顾

(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步伐,进一步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一是种植业以棉花为主导,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今年我镇继续巩固“稻改旱”工程成果,扩大棉花面积,今年种植棉花3766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加之在镇外承包土地,全镇棉花种植近8万亩。为了克服干旱缺水的困难,今年,我镇各村又筹集资金150万元,兴修水利设施,动土方34万方,进行土地改造1360亩,新打机井10眼,修涵洞、地下管道、水管改造、清理农村河道沟渠等。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今年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今年全镇种植果树1278亩,其中玫瑰香葡萄约1000亩,平均产量可达到公斤,亩收入约800元,新增桃树100亩。目前,全镇41876亩耕地的苗情长势良好,仅棉花一项预计纯收入达到4000万元。

二是大力推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

(1)把奶牛养殖作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通过提供贷款、技术、占地优惠、防疫治病等项扶持和服务,促进了农村奶牛养殖业的较快发展,今年又新增奶牛500余头,全镇奶牛存栏达到2100头。我镇今年重点加强了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引进资金300万元新建了一座高标准的金平奶牛生态养殖园,头批养殖户已经入驻,现奶牛存栏达二百余头;皂甸奶牛养殖小区二期工程已完工,奶牛存栏达600头;艾蒿岭奶牛养殖小区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现奶牛达400余头;么家铺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已经达250头,全镇奶牛小区化养殖比例已由去年的70%提高到了90%以上。

(2)进一步加快了传统养猪业规模化养殖的步伐。此外,我镇继续把小区建设作为养猪业的发展重点,已建成年出栏可达万头的中泊养猪场一座和年生产优良品种仔猪头的黄沽村种猪场一个。我镇不断加大对养猪户的扶持力度,扶持了出栏百头以上的大户20余户,使传统的家庭养殖业正走出村庄,走向规模化、规范化饲养。目前,我镇农村生猪存栏已达2万头,出栏3万头。

(3)引进了成本低、风险小的肉牛150头进行养殖实验,预计年底每头牛增值1000元。

三是合同鸡养殖有了稳定的发展。xxxx等村与天津大成公司协作饲养肉鸡,已出栏肉鸡20万只,新建了养鸡场3个,年出栏可达30万只。

四是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今年我镇对水面养殖结构进行调整,继续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3000亩,亩效益平均达到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今年以来,我镇继续加大了镇属企业的改制和管理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盘活乡镇企业资产,改制中产权制度发生转换的企业达90%以上,从而使乡镇企业在优胜劣汰中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进一步加强改制后的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加大了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项优惠政策服务,使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今年重点扶助了xx塑料厂扩大规模,主要是协调厂房、场地、增容和资金。今年以来共投入120多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可达1200多万元。今年我镇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达到了3975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682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5.6%。另外,我镇还与天津市众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已介绍了百余名农村初中、中专毕业生进厂入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狠抓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整和充实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对xxx村的党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通过“两推一选”选举产生了马庄村党支部班子,选派了一名能力和素质较强的镇机关干部到后进村——xx村任党支部书记,从而充实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二是狠抓了农村干部的培训工作。结合市、区“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宣讲团”的宣讲活动,我镇举办了农村干部理论培训班、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农村党支部书记论坛等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继续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农广校、农函大等正规学历教育,今年以来共有11名农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参加了农广校大专班的学习,使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得到进一步深化。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在全镇广大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创建文明生态村、执行土地承包、农民减负、计划生育等项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广大党员身上,明确包片联户责任,使他们自觉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进步。此外,今年全镇共发展党员17名,预计年底发展党员20名。四是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深入开展了一年两次的民主议政、民主评议村干部活动;全面推行了“一制三化”工作机制,100%的村均能按照民主管理新体制进行运转,村务公开规范率达到95%以上,满意率达90%以上。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一是以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和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大力推进“营造农村森林,一人一树”绿化活动,全镇各村共植树4万余棵,且成活率高于往年;开展“双学双比”、“致富能手”等评比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今年十星级文明农户评比达到了43.8%,挂牌率100%。二是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除皂甸、艾蒿岭两个示范村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外,今年年初,我镇东xxx村被列入文明生态村创建第二批工程。经广泛动员和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各创建单位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各项创建任务进展较快。截止到目前,道路硬化任务已基本完成,其中东xx投入资金62.15万元完成工程量12700平方米;xx村已投入资金61.09万元完成工程量12217.5平方米,此外,还投入资金4万元,修建排水明沟1000米;张绪村已投入资金42.89万元完成工程量9820平方米。绿化工作也基本完成,共投入资金14.4万元,栽植各种花草树木18550株,拆迁及绿化任务全面铺开,共动用车辆70余台次,清理各种垃圾余方。综合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正在施工之中。此外,未列入文明生态村的如xx等村纷纷自发行动,自筹资金完成了修路、植树等创建准备工作,为文明生态村的全面铺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计生、教育、综合治理等项工作扎实推进,均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

总之,在管区党政的关怀和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使我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较低,存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二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投入和服务不够,缺乏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扶持;三是部分农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村级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村社会仍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五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

二、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年是“十五”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根据市、区对我镇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全镇实际,确定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任务,以宽裕型小康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两项活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教活动);狠抓三项重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强四项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开展五项服务(为农民的科技、信息、流通、金融和政策法律服务)。

奋斗目标: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乡镇企业增加值1.2亿元,上交税金170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产值4.5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2%,6%,20%,13%,1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优秀党支部比率达到75%以上,合格党支部达到100%,发展党员20名以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100%的村均能按照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和“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进行规范运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达到45%以上;综合治理、文教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司法、青年妇女、文明生态村建设等项工作都要有较大进展,各项指标均力争达到并超过上级要求的标准。

主要任务:

(一)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在稳步推进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尚,适当扩大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按照发展“三精”农业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发展精细种植业,年内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4万亩,优质品种覆盖面积达到98%以上。二是继续推进畜牧养殖。(1)大力推进奶牛小区化饲养,进一步完善现有小区,将金平奶牛生态园建设成为高标准规模,年奶牛存栏达到600头,积极创造条件在东部地区再建1——2个,使镇内小区达到6——7个,年内发展奶牛600头以上,总数达到2800头以上。(2)积极扶持养猪小区的建设,年内力争建成养猪小区5个,扶持出栏百头以上的大户30户,使年出栏达到4万头,存栏达到3万头。(3)积极鼓励合同肉鸡养殖,年出栏达到50万只。(4)积极引导发展新品水产养殖,发展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力争达到4000亩。(5)鼓励推广肉牛养殖,力争年内出栏头。(6)发展蚯蚓养殖项目,带动农民多渠道致富。

(二)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多方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抓紧做好镇属企业改制后的管理工作,盘活乡镇企业资产。还要千方百计找项目,搞好合资合作,使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鼓励更多的农民向城镇转移,把城镇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服务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三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力争到年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纯收入达到7000万元,人均2900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6.8%和16%。

三、努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篇10

一、以人为本、率先垂范,努力构建和谐团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保障。

团结奋进、和谐创新的领导集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前提和基础,而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的领导核心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关键和保障。xxx同志身为xxx镇党委书记、镇长,他深知作为“班长”和“领头人”的任务之艰巨和责任之重大。在工作中他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民主”原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这每位同志,正是在他的带领下xxx镇在*年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改革与发展”试点单位;被延边州委、州政府评为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在*年和*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好班子”。一支“想事、干事、成事、不整事,搭台、扛台、补台、不拆台”的领导集体已经形成,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结合实际、勤政务实,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举措。

1、抓规划建设,明确新农村建设目标。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xxx带领镇党政班子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结合xxx实际,明确工作定位,确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通过新技法、新思想来带动大家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优势产业得到突出发展。并且根据实际发展形势对xxx镇总体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修编和编制。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编制规划了《xxx镇“十一五”规划纲要》、《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xxx镇*—2020年城镇建设规划》、《xxx镇城镇建设近期实施规划》和《xxx镇工业园区规划》等五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结合省级建设试点村小沙河村的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了《小沙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为确保编制的规划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他亲自聘请了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省城乡规划研究设计院、延吉市勘测规划院的专家和学者帮助编制和进行修编,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2、抓环境建设,改善新农村村容镇貌。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xxx带领镇党政班子将整治环境和加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工作的切入点,极大提高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他结合“星级”村屯创建活动,通过抓试点带整体,重点推进了村屯环境整治工作。在全镇组织广大村民开展了规范“三圈、一厕、一路、一沟”活动,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整治,彻底改变过去的“脏、乱、差”现象。在活动中维修巷道8800米,清理边沟12000多米,清理垃圾1800立方米。在美化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城镇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为吸引外资投入xxx镇建设奠定基础。

3、抓基地建设,实现新农村产业突破。加强产业建设,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xxx带领镇党政班子围绕工业园区五大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各类产业项目,完成了10公顷小沙河村的五味子基地建设、xxx屯村种植面积达50公顷占地1公顷的瓜果市场建设、松花村30公顷的无公害草莓基地建设、营林村10公顷30个品种的特种苗圃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了庙岭村、沙金沟村的股份养鹿、明海生态园的万头生态养猪、四合村的养蜂业,德化村为代表的四村合作养牛。通过产业项目建设,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300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100公顷;鹿发展到1180头,猪发展到3.7万头,蜂达到9000箱,牛发展到2.4万头。药材、经济作物、畜牧业实现纯收入52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187元。

4、抓试点建设,带动新农村整体步伐。xxx镇作为省州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小沙河村是省级建设试点村,xxx屯村、营林村是县级试点村,松花村为镇级试点村。以xxx为核心xxx镇党政班子,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在试点村建设工作中,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投资1300万元对全镇16户的农房进行了改造,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0盏、对150户7500延长米的板杖子进行了统一更换和粉刷;对120户10000平方米的民房进行了墙体粉刷;安装了自来水净化设施并对2000米自来水主管道和4500米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建设村内边沟3200米和铺设1600米的沙石路,对6800米的巷路及20公里通村公路实施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同时,购置安放35个固定垃圾箱,建设标准垃圾场两处;对8个村文化室进行了改造建设,加大了硬件设备的投入,为12个村配置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通过实施村屯环境整治和对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容村貌从整体有了很大改观。

5、抓项目建设,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抓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抓是xxx带领镇党政班子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举措。首先,他健全机制促落实。为集中力量抓好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注重健全和完善工作分工、考查考核,制定奖励和优惠政策等工作机制。在工作安排上,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将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给每位党委成员都包保重点项目和落实招商引资任务,使党委成员的任务目标都十分明确。在工作落实上,按月不定期督查,按周召开调度会和领导碰头会,通过现场办公等举措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他身体力行促落实。对一些重点工程的立项和报批,他经常带领相关人员及投资商到上级各部门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对事关全局的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就长白山历史文化园、星级宾馆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他多次同有关部门衔接,向县主要领导汇报重要性,得到了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较好地发挥了政策潜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招商项目,亲自上门考察、接洽,对一些引进来的项目和企业,他召集班子成员及有关站所负责人商量发展对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软环境问题。在该同志的带领下,全镇各级领导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促进了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三、注重实效、狠抓落实,着力改善群众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