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十篇

时间:2023-11-27 17:54:13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1

关 键 词:图形设计 儿童心理特征 儿童食品包装设计

儿童食品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设计中,最丰富多彩的便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由于儿童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设计师应该通过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来触动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经过记忆的加工过程,形成比较鲜明的视觉表象,以这些对图形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来有助于儿童形成更高级和更复杂心理活动,构建儿童的思维和帮助儿童成长。

1 图形语言

图形犹如音乐,因其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突破语言障碍、融合文化差异而常被成为世界性通用语言。图形往往给人第一视觉印象,它是整个包装形象的主要部分,使包装具有独特美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赋予商品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更是应该抓住儿童偏爱图形的心理特征,突出图形语言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图形的视觉表现与儿童进行着无声地沟通交流,富有感染力和直接视觉刺激作用,能引发儿童对商品的认同、关注和喜爱,因此图形成了销售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下的儿童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将童年期定义在6、7~11、12岁,也叫学龄初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童年期心理这个阶段来说,感知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感觉是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比如看到的图形、听到的声音时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辨认出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这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转化为对事物的整体知觉。感知觉的丰富能促进儿童能力、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感觉和知觉是儿童借以认识世界的智力活动窗口,感知觉的发展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任何设计都应该以人为本,要考虑到消费对象的心理需要。因此,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我们在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时,要掌握和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忽视这些儿童日常接触的食品图形包装设计,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图形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够触动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来帮助构建儿童的思维想象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儿童心理特征下的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

儿童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过程,但它能帮助儿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对儿童早期的个体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觉的种类有很多种,视觉是感觉的一个重要体验,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是以视觉形态呈现给儿童的,将这些儿童食品包装上的图形以视觉刺激的形式传给大脑,进而产生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在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图形设计时,先要研究儿童的视觉心理。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图形内容在反应食品内容的同时也应注重是儿童能接受的事物,图形内容要简洁、直观、有趣味性;图形色彩应使用比较明快的,比较可爱活泼的颜色。当消费者看到奶糖包装上有一个着红色衣服胖嘟嘟的小女孩或是一个着蓝色衣服胖嘟嘟的小男孩时,消费者便知道他们是“不二家”活泼可爱的形象代言人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力,使人眼前一亮,在同类包装中显得格外醒目和突出,给消费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口碑。(如图1)

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了关于儿童食品包装上图形的初步认识,但要使认识得到深化,就要摆脱当前具体事物,以记忆的形式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如何做到将图形瞬时对儿童产生的感觉记忆传送到短时记忆中,然后转变成长时记忆。经归纳总结图形设计应做到以下基本两点:

3.1 图形设计体现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个儿童食品包装要想成功,其图形设计不仅要以信息化特征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还应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必须带给人们美好而健康的感受,唤起个人情感体验,引起美好的遐想和回忆。由于儿童对图形的偏爱,在图形设计时更应该以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主导,在包装图形设计中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使其产生美好的心理,帮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大白兔”牛奶糖为例,该牛奶糖深受儿童的喜爱,除了食品本身良好的品质外,其包装图形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包装并没用采用奶糖惯用的牛奶、牛和奶糖图形,而是设计了一个可爱的、人见人爱的大白兔卡通形象。试想如果换成是一个邪恶的、露出锋利的大牙的大灰狼的形象作为奶糖的包装图形,儿童都会因为包装图形而畏惧这种奶糖。(如图2)

3.2 图形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

儿童食品的包装图形的形象设计就要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落脚点,要区别于成人,在包装外形上下功夫就能吸引儿童的眼球。心智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思维简单,就像处于童话世界里一般。因此,设计师要学会用一颗孩童般的心,来体会儿童的思维逻辑方式,进而设计出他们所喜爱、接受的包装。通过考察归纳出以下四种形式的图形表现手法:

(1)粘合 。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2)夸张与强调。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等形象,这种方式是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3)拟人化。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例如,花仙子、风婆婆等均是拟人化的产物。

(4)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奥特曼、蜘蛛侠这些都是风靡全世界的英雄人物。

3.3 图形颜色的表现特点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能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之产生购买欲望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食品包装色彩设计既要满足儿童的审美情趣,能表现儿童的情感价值,又要达到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1)色彩情感。色彩情感要求从包装的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和感染情感,营造出一种舒适、积极向上的色彩环境。对儿童最有吸引力的色彩是光谱上“暖色”一级的部分。这些色彩往往能给儿童积极、明确、健康等良好的视觉特点。“Kohburg Bread”面包包装设计,设计师绘制了十分特别的插画,并合理搭配有彩色系中的颜色,给消费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一幅图画都像在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如图3)

(2)尽量用较少的颜色,准确表现商品的实质

儿童包装色彩应简单而单纯 ,强调儿童食品,色彩越简单、越提炼,越能吸引儿童消费群体。过多的色彩运用不适宜儿童视觉特点。单纯化的色彩设计要做到整体协调与对比。“Lio Fruit”水果糖包装设计,鲜艳而饱和的色彩,设计者准确的利用纯度的微妙变化关系,使画面的处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成十分鲜明的纯色调,充分贴合了水果糖健康活力的主题,对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如图4)

4结语

优秀的儿童包装图形设计,不仅能够准确反应商品特征、传达商品信息,还能带给儿童美的感受和体验、培育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本文以儿童的心理特征为基底,通过图形设计应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图形的形象要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图形颜色的表现特点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应注意的方面。希望本文能为图形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辅助引导作用,并希望更好的、更加准确的运用图形设计来定位儿童食品包装,在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以及更大程度的发挥包装图形设计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常若松. 教育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2] 皱群,王琦. 教育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春雷,汪兰川. 包装配色与设计 印刷工业出社,2012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2

关键词 家庭环境纷杂度 安全感 流动儿童

分类号 B844

1问题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在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体验到的近端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最主要的微系统,具体说来,微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具有特定的物理、社会和符号特征的面对面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Bronfenbrenner对微系统的完整描述,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社会特征(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如家庭收入、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另一类是物理性或物质性特征(phvsical characteristics),如居家设施、噪音、拥挤程度、往来人员、家庭生活的秩序性(如每天的上学、家庭作业、就寝时间)等。微观环境的物理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感知的环境特征,是亲子互动、儿童成长的特定背景。近年来,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环境的物理特征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关家庭环境纷杂度(home chaos)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家庭环境纷杂度是描述居家环境拥挤、噪音大以及家庭生活缺乏组织条理性的一个指标,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纷繁杂乱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生活在较高纷杂度家庭环境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神经质、负性情绪和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作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安全感既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体维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有关儿童安全感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近年来,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如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关注点。已开展的有关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小学及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韩继明等增加了样本类别,对城市儿童及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感的研究发现,城市儿童的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人际安全感也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但在确定控制感方面二者没有差异。另外,流动儿童的安全感除了与在城市生活时间、社会排斥感、学校归属感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亲子依恋等显著相关。虽然上述研究在考察流动儿童安全感现状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安全感的诸多社会家庭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已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状况可能对其安全感造成的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城市非流动儿童不同,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动城市的近郊区或老旧城区租房暂居,住房的“临时性”特征明显,住房质量普遍较差,如居住面积狭小拥挤、周围治安卫生状况不佳、住所内配套设施简陋等。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因此,流动儿童的起居生活也往往缺乏规律性。结合前述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当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特征,我们推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较高,而这种环境特征可能会降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

另外,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安全感的关系可能因性别而存在差异,因为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物理环境特征的敏感度或应对方式有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在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安全感关系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探讨性别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及其家庭环境纷杂度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儿童安全感的预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儿童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先根据户籍等信息筛选出流动儿童,然后对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共发放问卷398份,获得有效数据370份。被试的平均年龄及学段、性别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该量表由丛中和安莉娟编制,近年来应用较广。量表共16个项目,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各8个项目,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如“我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近关系”;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如“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采用自陈报告五点量表,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1~5分,个体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安全感越高。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测量中学生在内的正常人群的安全感。由于本研究涉及小学高年级被试,为确保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参照师保国等的做法,在正式施测之前对少数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预测验,依据反馈调整了个别项目的个别字词,以保证所有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其中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感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为0.69。

4.2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其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均呈负相关,说明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家庭环境纷杂度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表明居住场所纷繁杂乱、家庭生活缺乏秩序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儿童的安全感。住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对儿童来说,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它还是“家”的象征,是一个让个体能够获得放松和保护的地方,但当居住场所杂乱无章、亲子生活缺乏规律时,家应该具有的保护和放松功能难以实现,儿童的安全感自然不能获得良好发展。Evans等指出,作为家庭环境的一个独特方面,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环境刺激因素,这些因素会破坏生物发展所需的与外界临近环境间有序的、稳定的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对个体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无法控制的噪音会导致儿童的习得性无助。Liddell和Kruger还发现,居住空间越拥挤,儿童的合作游戏时间会越少,关于印度和泰国家庭的研究也表明,居住拥挤的家庭报告了成员间有更多的冲突。而家庭生活缺乏稳定的节律,会使家庭成员无法有效计划个人生活,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尤其降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社会线索的理解性。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环境过于纷杂对儿童心理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诸多不良影响,当一个不可预见的缺乏秩序的环境干扰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并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自我价值时,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安全感。

4.3性别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儿童性别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人际安全感的关系,高家庭环境纷杂水平对女孩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更为敏感,自身性别特点使得女孩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系大多发生在一个相对安静或秩序性更高的交往背景中,她们更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和节奏,居家环境纷繁嘈杂会降低女孩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质量,也会相应减少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体验。另外,这一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提示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可能更易受到物理环境中不良特征的影响。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3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第二次突增起从青春早期,包括体重、身高及身体素质。2一3年后达青春期的高峰,后速度变慢。在青春突增敏感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少年儿童健康发展具有良好作用。测定目的是:(1)研究少年儿童群体生长发育普遍规律;(2)制定本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值;(3)探索内外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4)评价不同学校保健措施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际效果。

研究本课题目的是:对河北省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在自然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进行测定并提出相应体育教学模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研究对象为05年河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中城市6-18岁无严重疾患的正常男、女学生。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对象为本市中小学共5所学校的少年儿童

2.2身体素质敏感期临界值及其敏感年龄确定

河北省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增长值平均值±0.5s来确定临界值,各年龄组、各项运动指标的年增长值大于临界值,为该项指标敏感年龄。

2.3 各身体素质指标

反映少年儿童运动能力发育,一般用某一运动项目反映一种素质特征。(1)50米跑-速度;(2)10米x4往返跑-灵敏性;(3)50米x8往返跑、1000米跑或800米跑-速度耐力;(4)仰卧起坐-女子腰腹肌力量,引体向上-男子肩背肌力量,斜身引体-男生上肢力量;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5)立位体前屈-柔韧性。

2.4 设计发放问卷

设计问卷《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写明了各个身体素质发育敏感年龄。08年6月在石家庄、保定城市中小学教龄在10年以上的体育教师中,随机抽取了部分教师进行调查,经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问卷共发出200份,收回2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5.75%。

2.5 体育健康课程实验

根据问卷统计及大量文献资料,设计了体育教学课程模式。08年9月,在新生的学生(n=300,年龄9-15岁)中实验体育教学模式。共两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实验前、后分别在学生中发放《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

2.6 数据统计

实验前后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3.0 软件包统计处理。检验采用χ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平p <0.05及p <0.01。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素质自然发育敏感期

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是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

在发育速度较快时期,身体机能对环境因素影响敏感,此时是选材训练的大好时期,被称为运动素质最佳敏感期。

3.2 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的特点

测试得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呈现2个或多个敏感时期,第一敏感时期增长速度大于第二敏感时期。女孩身体素质发发育敏感期早于男孩,男孩身体素质敏感期在12岁以后,女孩却呈现出较早年龄特征,这与女孩青春期早于男孩有关。儿童的柔韧素质越早训练越好。但测试得出,代表柔韧素质立位体前屈其敏感期贯穿整个少年发育阶段。与柔韧素质敏感期有相似特征还有女孩腰腹肌力量。这表明柔韧素质训练虽然越早越好,但如果错过了早训练阶段,无论是柔韧素质还是腰腹肌力在青春期的任何阶段开始练习都有很显著变化。速度和弹跳素质敏感期表现出较早特点,这与文献资料一致。

3.3 课程的安排

(1)根据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特点,小学阶段重点发展弹跳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同时,可进行综合素质练习。体育课程要内容多新颖,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学改革有实质性变化。(2)初中一年级以提高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为主,但向技术性运动项目转移,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喜欢运动项目。(3)初中二年级增加力量和耐力素质练习,减少速度和弹跳素质练习,仍以技术性运动项目为主要练习。(4)初中三年级以增加力量及耐力练习为主,通过训练强度提高身体耐力及增加抗阻练习提高力量素质。

3.4 《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的适用对象为9-15岁;实验半年后对不同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问卷,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结果:实验班健康值随年级增长呈增长趋势,但平均值均大于非实验年级。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健康均好于对照班;运动的技能不论何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都有显著差异,表明,经过半年课程实验实验班学生认为自己擅长体育运动有信心能超过其他同学。在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中,速度、力量、耐力经过半年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敏感期阶段,重视敏感素质训练可提高敏感素质,对运动成绩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4. 讨论

4.1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身体素质指标反映少年儿童运动能力发育,常用一种运动项目反映某种身体素质。少年儿童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规律,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身体发育规律。最主要的是发展少年儿童协调能力及各种运动技能,学习多种运动项目技术。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竞赛心理品质,发展运动素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以年龄为主要特征的纵向系列体育教育模式。

4.2 少年儿童体育课程设置

国外某些学校对体育教育环境研究显示,有规律体育课没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增强提高学生与健康相关适能。有学者建议应该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体育教育模式,教育学生从学校开始从事体育运动重要性。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表述也不清楚,"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手段"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内容描述,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因此部分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真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能反映体育运动本质属性。本课题就是贯穿《课标》精神,结合《课标》提出方针政策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通过对运动技术学习及运动强度的增大带来的耐力和力量增加,面对挑战性运动项目,能从中体验到其中乐趣。问卷调查显示,课程模式设置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5. 结论

5.1 身体素质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自然增长速度明显不同, 各项身体素质发展都有1~3个敏感期,而柔韧素质贯穿整个少年儿童时期教学。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4

2001年12月20日,我国内地第一个少儿频道――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正式开播,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广电总局随后下发《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并进一步制定了一项三步走计划,以保证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全国落地。广电总局还要求省级和副省级电视台3年内必须全部开播少儿频道,全国还没有开办少儿频道的地市以上电台、电视台年内一律要开设少儿栏目。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至少有34个儿童专业频道。省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开办了少儿栏目、节目,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了一个健康有益的广播影视文化环境。少儿频道的现实状况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少儿频道的重要性

作为专业化的频道,少儿频道的开播,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顺应儿童心理特征的正确选择。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的特点,跟成人世界不同,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时期,是一个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而也是最好的受教育的时期。①

苏联儿童和教育心理学专家达维多夫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是3岁、7岁、11~12岁。这是一种转变的年龄,是产生急剧变化的年龄,或者叫做危机年龄。危机时期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短暂,但变化是急剧的,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表现为容易发生否定现象(如学习兴趣低落,和周围的人容易发生冲突等);二是危机如能正常度过,就随之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出现新的面貌。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思想政治方向,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节目的制作者,更要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有些儿童工作者之所以受到广大儿童的欢迎,同他们善于体会和运用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众媒介,特别是儿童媒介将使儿童获取必要的和充分的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其赖以生长的世界的认识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②

未成年人正处在“风暴期”、“心理断乳期”,面临着心理、生理矛盾的发展带来的困惑。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以致出现某些心理上不能承受而走极端的现象。例如,刘海洋泼熊事件等。电视媒体在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一直是电视媒体的忠实观众。据统计,我国城市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两小时,80%以上的中小学生倾向于从电视中接收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形成观点,然后去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电视媒体可以而且应该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规避电视节目中暴力行为的需要。少年儿童是极具模仿力又缺乏判断力的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与大众传播媒介描述的人物(模式)认同时,这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某种情况下的模仿行为,个人模仿学众传播媒介描述的模式化的行为。这一现象在处于社会化过程关键阶段的少年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③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不断出台严禁包含暴力、凶杀类情节的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倡导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出一片洁净的天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动画片,尤其是进口动画片中,内容上存在暴力、色情、凶杀倾向。在我们身边经常可见模仿着动画片中人物做出一些暴力动作的孩子们,相互之间追逐打闹。他们可能仅仅是觉得好玩、刺激而已,但这种行为对于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为少年儿童创作出丰富的精神大餐,让孩子们远离暴力、言情,为孩子们创作出真正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所应有的精神偶像,对于少年儿童、对于整个社会,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大事。少儿频道的开播,无疑为儿童剧的创作、播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避免不良广告影响的需要。很多父母抱怨广告给他们的孩子带来了坏影响,甚至提出禁止孩子接触广告。可见广告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之巨大。由于青少年尚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广告的质量优劣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商家、广告媒介急功近利,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不惜迎合低级趣味,设计制作出一些不良广告。在广告词设计上,融入很多成人化的东西。如“黑白配,男生女生配”、“妈,快去给我买”等。这些简短易记的广告词很容易被青少年口头传诵,产生不良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孩子们沉迷于广告容易养成物质至上、盲目追求时尚和互相攀比等不良品质。还有一些广告,篡改成语和俗语,取用别字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正确掌握。对于缺少鉴别力的少年儿童来说,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广告的播放及选择上,少儿频道比起其他频道要求更为严格。少儿频道由于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其广告的选择应该更多地体现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趣味,展现他们纯真的童心与童趣,不要利用儿童左右家庭对消费品的购买。同时,比起商业广告,应该适当增加公益广告的播出量,让孩子们从学校外的媒体中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美德教育。

少儿频道存在的问题

受众定位过于宽泛。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张志君认为,儿童频道的问世具有相当大的前卫性和示范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开了针对特定的目标受众提供专门的频道服务之先河。

但我国少儿频道的目标受众群,大多定位在0~18岁的少年儿童及家长。与海外儿童频道相比,定位要宽泛得多。以BBC为例,该台办有三套青少年儿童节目,即针对婴幼儿观众(0~6岁)的CBeebies频道、针对少年观众(6~12岁)的CBBC频道和为16~34岁之间青年观众开设的专门频道。又如台湾东森幼幼台,经过6年的市场打拼,现已成为台湾小朋友们的首选频道。该频道锁定7岁以下的幼儿为目标观众,集中力量,发展创意,将幼儿教育内容发展到了极致。

在儿童心理学上,“儿童”泛指0~15岁的孩子。儿童心理学指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典型特征,叫做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和少年期。④每个年龄阶段有每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和系统性,它们不会因为社会条件的改变而打破原有的顺序和系统性,或跳过某个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就要分清具体的目标对象。在做节目的时候,就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订适合他们发展的节目制作方案,使他们观看节目以后能够利用并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海外儿童频道的窄播化正是针对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特征,选择自己的内容,制作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收看的节目,而不是将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一网打尽。相比而言,我国少儿频道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南方少儿频道在2003年把自己的定位拓展为妇女儿童频道,2005年年初开播的广州少儿频道把适合收看的人群定位为4~25岁的青少年儿童等。像央视少儿频道这样专业性很高的少儿频道,在频道定位上也只是在节目制作上加以区分,而没有形成专门针对某一年龄段的儿童开设的专业化频道。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他们自身所特有的年龄特征,宽泛的受众定位,使他们难以看到真正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的节目。对于少儿频道的经营者们来说,所需要做的就是定位再窄一些、细一点,把频道做得更专业、更细化,让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自己的专业化频道,而不仅仅是不同节目时间段上的安排。

成人化倾向严重。少儿频道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节目制作者的问题,就是节目的成人化倾向。经验告诉我们,少儿节目不被受众认可,很大的原因就是成人化倾向严重。少儿节目成了成年人想当然甚至是杜撰的产物,缺少了天真和童趣。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电视节目的一个出发点,儿童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从这个点出发来引导儿童发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对儿童提出适当的要求,从而引起儿童新的需要。少儿节目既要符合儿童的特定年龄的审美需要,又要适时加以引导,使之向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我国一些少儿节目制作者应该摒弃以往那种少儿节目由成人唱主角、做幕后指挥的旧观念,深入实际,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孩子们的世界;并尝试让孩子们在成人的指导下独立制作节目,让孩子们的思想得到真实的表达。

表现形式上的幼稚化。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一个少儿栏目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少儿节目如果没有孩子们钟爱的甚至崇拜的主持人,那其成功几乎不可想象。董浩叔叔、鞠萍姐姐、月亮姐姐等都是央视少儿节目的较为资深的主持人,在儿童以及家长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可以说,这些名主持们在培养栏目忠实受众群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是对于现在大多数少儿节目来说,主持人的表现幼稚化成为一种通病。比如说,一些主持人在言行举止上故意“装嫩”:故意模仿小孩子说话;或者故意用一些幼稚的问题提问孩子,千方百计套出孩子们“傻乎乎”的童言稚语来博观众一笑。深谙成人心理的孩子为讨主持人喜欢会违心地说出主持人所期待的话语。

少儿节目是给青少年看的,节目的形式、主持人的形象亲切自然是必要的,但不要走向幼稚化的极端。只有从儿童心理出发、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塑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被广大小观众所喜欢。对于少儿节目主持人来说,做孩子们的哥哥姐姐固然很好,叔叔阿姨也是不错的。

长于说教短于娱乐。少儿节目不受孩子们欢迎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说教味太浓。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的一种责任和任务。但是,当前的少儿节目动不动就摆大道理,习惯于下定论,说教味十足,把节目办成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少年儿童更希望看一些国外的少儿节目。他们普遍认为,大多数国内的儿童节目太偏向于教育,往往醉心于提出如何教育少儿的问题,而忽略了真正的教育对象的特征。

当前,利用电视媒体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注重形式。如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片中没有琐碎的说教,只是通过感人的画面将孝敬老人的画面传达给观众,很容易被人接受。我们的少儿节目也应该采取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接受电视所传达的知识和信息,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孩子们受到正确的理想教育。另外,我们应该给少儿节目减负,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必须承载教化的责任,事实上,只要节目本身无害,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是否承载教化功能,是没有关系的。

结束语

少儿频道的开播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未成年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净化少儿成长空间,为少年儿童创造一片洁净的天空,少儿频道任重而道远。

只有真正了解儿童,才能做出为儿童所喜欢的节目、才能赢得广大少年儿童的支持与喜爱。正如卢梭所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

让少儿节目走出创作误区,必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节目设计上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成长心理,尽量让节目多一点想象,多一份睿智,寓教于乐,重树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观,准确进行栏目定位,本着尊重、支持、引导、快乐的核心理念,坚持发掘少年儿童的自身潜能,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最佳的人生开端,都有快乐无限的生活空间。

注释:

①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0月第2版,第4页。

②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83页。

③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第88页。

④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7页。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5

形考任务2(测验2)

题目1

填空题01.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按快乐行事

题目2

填空题02.“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语言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题目3

填空题03.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

题目4

填空题04.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题目5

填空题05.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

题目6

填空题0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各种审美途径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题目7

填空题07.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

题目8

填空题08.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功能特点有:价值规范性,普遍性,结果导向性和可分析性

题目9

填空题09.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前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题目10

填空题10.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题目11

填空题11.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活动教育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题目12

填空题12.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

题目13

简答题01.

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

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

(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题目14

简答题02.

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

题目15

简答题03.

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答:体育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基本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题目16

简答题04.

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

(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

(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

(3)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

(4)

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

(5)

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题目17

简答题05.

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

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

儿童权利的意义: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3)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4)国际合作有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5)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题目18

分析题01.

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

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

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题目19

分析题02.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6

关键词:幼儿;音乐启蒙;身心健康;提高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00-02

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一、音乐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

幼儿音乐课的形式活泼多样,既有唱歌又有律动操和音乐游戏,有时也边唱边跳或进行节奏练习,使幼儿各种器官都活动起来。下面我们主要就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儿歌

儿歌就是儿童喜欢念唱的简短的诗歌。儿歌的词句简单,内容生动,还有自然的音调,念起来很好听,很受儿童的欢迎,为一般儿童所爱好。

它在音乐启蒙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丰富儿童的词汇,发展儿童的语言。例如:“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了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在上面这首儿歌里,我们可以指导儿童学习名词和动词。使儿童增加词汇,同时也发展了连贯性的语言。指导儿童传唱,足以引起他们对动物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 第二,可以增进儿童的交往能力,促进他们性格的良性发展。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小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还有很多如富于科学幻想的,计数算数的,生活能力的等等,通过儿歌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儿童性格和情感,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幼儿舞蹈(边唱边跳)

这里说的幼儿舞蹈不是纯粹的舞蹈,而是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首先就要看音乐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幼儿舞蹈中的音乐同样重要。一首好的幼儿舞蹈音乐,它的旋律流畅、形象生动、乐句整齐、节奏鲜明,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的掌握、情感的表达与抒发。每个动作都要选择适当的音乐伴奏,让幼儿在音乐中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在处理动作节奏时还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音乐的段落和节奏的变化等,使幼儿的动作与音乐合为一体。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才能被幼儿所接受,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教幼儿舞蹈时,先把舞蹈的内容讲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促使幼儿表演舞蹈时创造性的表达各种舞蹈形象。

二、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在这个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下面我们主要就幼儿心理发展特征为研究对象,来阐述音乐启蒙教育的特殊意义。现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利用音乐启蒙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强社会适应力。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大量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机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的开展多方面的音乐活动,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有效的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

幼儿健康心理的内容有很多,本文主要就幼儿的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能力、智力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音乐启蒙的方法对幼儿的各方面品质的培养来进行论述。儿歌和幼儿舞蹈是我们采取的基本手段,它可以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的调节情绪。一般来说 ,音乐活动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

心理学家指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尊重。尤其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赞许的需要不希望完全来自同伴,更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在幼儿唱歌和跳舞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想得到郑重的表扬与肯定是不容易的,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授课中,孩子在你面前唱了一首儿歌,或许音调不是那么准,我们也应该去鼓励,对他们说,你唱的真棒!希望他们下次唱的时候能比现在更好。这样他们在下一次也许会表现的更好;反之,一味的去批评,那不但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或许他们不会再对你唱第二次了。孩子们在一个班集体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集体的概念,在上课的时候总能跟着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自己该做的。这不仅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个人位置,而且促进幼儿的集体荣誉感的发展,通过接受老师的教导与小朋友共同完成老师要求的动作,切实感受到了集体的气氛,对幼儿的责任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不少独生孩子由于长期处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在群体中的表现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比如他们在看见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本来他们手里已经有玩具了,他们也会去要甚至去抢过来。这样就比较缺乏合作的意识和技能,很少能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严重阻碍了孩子与他人合作这一社会行为的发展。而在我们唱歌跳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活动,它要求幼儿认真细致,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相互协调配合;要求幼儿善于自控,遵守规则,服从调配等。在跳舞的过程中必然有同伴间及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幼儿一方面要扮演好自己在舞蹈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要理解他人的动作,建立一种相互交流的游戏与学习平台,以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启蒙教育对智力的培养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音乐教育能促进智慧的发展。记得有人说过:“音乐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雨果精练的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再一把就是音符”,这说明音乐对智力的开发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音乐能开发人的智力,这是符合大脑机能活动科学规律的。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等功能,是比较繁忙的半球;右半球具有音乐、绘画、空间知觉等功能,是比较清闲的半球。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而右半球视为劣势半球,而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中左脑起着决定作用,尤其是边唱边跳的活动中促使左右脑的兴奋和思维,从而促进全脑的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7

一、学前儿童心理现状

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3%。另据某地区对当地5000名4~6岁幼儿心理健康调查,9.7%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4%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9%的幼儿忧虑、紧张。在对本园幼儿的日常行为观察和教育中发现:有的幼儿性格过于内向,表现出胆小,不善言语,缺乏自信;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受家长的溺爱而任性、霸道、受不了挫折,唯我独尊与人格格不入。个别幼儿甚至带有问题行为,或蛮横无理,或依赖退缩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联合国专家曾经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足以见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全状态受多种交叉、渗透、影响的因素制约。归结起来主要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生理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1.幼儿生活环境中的生理性不良刺激有很多,如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和噪音等刺激长期作用,会使幼儿生理上难以忍受,并影响到情绪和行为。调查表明,长期高强度的嗓音刺激会使儿童大脑皮层兴奋抑制过程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嗜睡、乏力、智力下降等症状;在生活空间小的环境中生活的幼儿侵犯增多,焦虑水平高;室内气温过高,会使 幼儿头痛、恶心、多汗、视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反应迟钝。

2.在心理性不良刺激方面,不良的人际交往是最重要的。幼儿与家长、教师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会导致幼儿心理发展不平衡,尤其遇到家长体罚、教师冷落、同伴讥笑时,其心理压力加剧。如果家长与教师本身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更会使刺激的强度增加。

3.社会性不良刺激也对幼儿产生作用。如社会文化背景的不良或变化过分强烈,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幼儿难以适应,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社会性刺激还有很多,如家庭的突然变故,亲人的去世,父母的离异与再组,经济状况的改变,住房迁移,制度变更等等。

三、游戏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是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四、通过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8

滋生了攀比之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儿童的攀比提供了经济基础;家长的溺爱,滋生了儿童的攀比之心;儿童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础。而儿童攀比之风的盛行,与广告界的“助推”也是摆脱不了干系的。如一些广告用语:“妈妈,我要喝……”“今天你喝了吗?”“我有,你有吗?”此类广告将“有”与“没有”作为区分孩子的标准,这就会导致孩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虚荣心理,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会滋长有害心理,还会引起互相嫉妒,甚至导致损害他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刺激消费欲望。一些广告通过兜售广告词教给儿童如何要求家长购买,例如:“向你妈妈要……”或“你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得告诉他们去买……”等等。利用儿童心智不成熟,缺乏分析广告内容的能力,而进行诱导、刺激儿童的消费欲望,这种手段虽然有效,但对父母和儿童双方均造成一定的压力。研究表明,父母拒绝孩子的购物要求,从而引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争论的概率是65%,由此还会引发偷窃等反叛行为,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

助长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现今独生子女已很普遍,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这极易促使儿童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现在一些儿童广告为了迎合儿童的“小皇帝情结”,在广告中表现出对孩子的百般依顺、万事听从,餐桌上菜肴他先尝、好吃的食品他全占,等等,无意中更是强化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21世纪是心理重负的时代,而现代儿童的小皇帝情结将直接导致他们对道德和人生肤浅的思考,呈现出骄横任性、自私自利、自命不凡、受不得一点委屈、事事要占上风、不尊重他人、无团结友爱精神、心灵呈现孤寂等状态,在此种情况下成长,儿童是无法适应重负的生活的。

影响正确的认知。孩子们的心灵都是善良纯真的,他们对广告所传达的信息缺少理性的判断能力,将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广告信息照单全收,广告信息中的糟粕对儿童的认知就是一种误导。

其一,儿童广告中也在表现着成人世界庸俗的东西,如“送爸爸,送妈妈,送老师,送朋友……”,反反复复强调着送礼意识。孩子并不懂得,送礼这样简单纯正的礼节已经变得商业化、动机化了。求人办事 “送礼呗”显然是在提倡一种不正之风,通过孩子传达出送礼万能的信息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其二,广告情节中儿童形象的不适当使用。例如,曾有一个奶糖广告,广告词是“你一口,我一口,酸酸甜甜小两口”,广告主角居然是孩子。儿童形象不适当场合的使用,误导儿童心理早熟,使儿童过早建立起成人化的人际交往标准和异往价值观,专家对此评价说:“这是极端恶劣的,广告追求效益,不可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违背。”

其三,儿童广告中的不规范用语。“默默无蚊的奉献”、“骑乐无穷”、“鹤立衣群”等广告语中不规范用语的大量存在,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缺乏一定鉴别能力的儿童来说,如此混乱的语言环境只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干扰。

助长了奢靡之风。“Burberry伦敦”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格子童装和童伞深受家长欢迎。在它的带动下,各个精品名牌纷纷推出了儿童产品。《Vogue》杂志说:“孩子们穿上它像一个小绅士一样,如果连你的孩子都穿名牌,那足以证明你的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这种炫耀难道不比家长们自己穿名牌来得更巧妙、含蓄,也更高高在上?”因此,很多家长买名牌童装,更多的是他们自身虚荣心的一种表现。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家长把自己的消费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综上所述,不良儿童广告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规范。“反对儿童广告”的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展开,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儿童广告如何走好问题的思索。笔者认为,在中国完全取消儿童广告目前还不具可行性,因而针对我国儿童广告发展中现有的问题提出具有实用性的建议更具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为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呢?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从管理部门角度来看,呼唤专门法的出台,用完善的法律治理来规范儿童广告。目前我国对于儿童广告的相关法律规定是散见于各种法律规章之中的,它们呈现出我国法律所共有的一些特征:如,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等特征。我国《广告法》没有独立章节管制儿童广告,因此,制定一套清晰、对儿童有足够保障的儿童广告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呼吁儿童广告专门法的出台。

通过对现有法律与国外儿童相关法律的对照,结合中国现今儿童广告发展现状,笔者呼吁尽早制定这一专门法,且对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随着网络的普及,儿童网络广告呈现势不可当之势。儿童网络广告的管理是中国现有儿童广告法律的盲点。关于儿童网络广告,笔者认为需要重视如下内容:应采用技术手段,例如网络过滤程序以识别和提示内容不适合儿童的广告;在充分考虑儿童相对薄弱的判断力与自控能力的基础上,本着保护儿童不被电子媒介广告中那些他们尚不明白的东西所利用的原则,建议加入“不应低估使用广告中之产品所需的技术程度和年龄”①的表述。

2.我国广告从业人员制作儿童广告以《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自律规则》为准则,然而一些小规模或地方广告公司并不严格遵守该规则。基于广告对于儿童的巨大影响力,防止消极的儿童广告的恶劣影响,笔者认为在未来为儿童广告制定专门法时应细化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作与准则;同时细化广告主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法律对具体责任的承担做量化处理。通过对法律责任的细化,促使广告主可以在广告制作中随时检讨自己的广告行为,也使司法机关对广告主相关责任的承担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3.我国《广告法》只是在第八条中简单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对针对儿童广告的信息传播具体应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却没有详细具体的规定。②本着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原则,哪些商品是不允许做广告的,哪些手段是具有怂恿儿童购买或怂恿儿童要求家长购买行为的等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另外,建议将“画面、解说、技巧、动画道具或人物所产生的效果,应能为正常儿童所恰当的理解”等类似的准则做详细说明。

4.我国对于儿童广告的审查,只是笼统的规定, 如“不适合儿童使用的产品的广告不能有儿童参加演示”。③而具体哪些产品是不适合儿童演示的却没有细化的规定。儿童在广告中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是有害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也缺少明确界定,这直接导致了审查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建议在儿童广告法中加入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化标准。

制定儿童广告法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借鉴了发达国家对于儿童广告的相关规定,为了做到尽可能全面地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我们呼吁儿童广告专门法的尽早出台。

从企业角度来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营销理念。儿童产品企业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应认识到推销产品和对于儿童的正确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绿色营销就是在消费者更加注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观念日益加强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生产儿童产品的企业来说,倡导绿色营销,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应倡导企业推广儿童产品时同时贯彻多方共赢的生活消费理念,也就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富有爱心的生活态度和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广告主要牢记儿童广告应促使儿童积极参与改善社区、城市和世界的活动,引导儿童去讨论、思考和领会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如美国福克斯家庭影院公司与一家非营利环保组织紧密合作,利用 “拯救雨林”的绿色营销概念宣传,激发了包括家长在内的以儿童为主体的潜在观众群对“拯救雨林”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使儿童对“拯救雨林”有了清晰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对商品内在品质的信任,保证了产品销售。④国内的企业在策划广告时,绝对不能遗忘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正确引导的绿色营销理念的倡导,而且还要引导儿童强化绿色时代的观念。

从广告制作人的角度来看,儿童广告兼具销售效果与社会责任。我国将广告业定位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与此相适应,社会对于广告职业的要求和广告人人格的期待也就更高:广告人不是经济学家,但必须尽力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广告人不是社会学家,但必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广告人不是道德学家,但必须恪守职业道德。由此,广告人在进行创意和策划追求销售效果时,就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则优秀的儿童广告,应做到“兼具销售效果与社会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广告人在儿童广告制作中要做到严格遵守道德自律,应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儿童广告的制作人,要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习惯和利益,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始终把儿童广告的正面教化引导放在首位。

第二,确保演员动作行为在广告中的恰当使用。在广告的制作过程中,若动作、行为不适用于儿童就不要在儿童广告中加以演示,以防止儿童的模仿。

第三,在做广告时,应尽量用浅显一些的文字,防止儿童不懂而胡乱理解;广告中不能带有不健康的、不适合儿童成长的话语;广告中出现的演员应有良好的行为,表现积极上进的一面。

第四,广告制作人员可适当地邀请儿童和家长代表、专家学者如心理、教育及传播界人员等担任顾问和咨询指导,共同研讨广告制作的内容形式、儿童观众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制作出适合儿童观看,能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广告作品。

针对儿童年龄和身心都不成熟,对是非判断模糊,又特别善于模仿的这一群体特征,儿童广告必然表现出比成人广告更难以把握的特性。⑤因此,为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笔者急切呼吁儿童广告专门法的出台,从而给儿童广告以明确细致的法律规范。此外,需要广告主和广告创作人员多一份细心和社会责任感,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努力提高识别儿童消极广告的能力,对儿童广告进行合理的监管与约束,以期给儿童广告一方洁净的天空。(基金项目:“名人广告的多维视角解读”,项目编号:09YKZ054)

注 释:

①安青虎:《国外广告法规选读》,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1994年10月27日通过。

③广告审查标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 1994年。

④宋京津:《通向儿童世界的绿色通道》,《中国商人》,2003(6)。

⑤陈家华、麦箴时:《中国儿童与广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9

儿童读者对文本有着自身的审美期待与接受能力,儿童文学文本追求契合儿童欣赏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美学特质。因此,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认识儿童审美意识和儿童文学审美特征为基础,遵循翻译美学原则,在转换文字和传递原文本的遣词排句、情节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尽量契合特定读者群体的审美心理并贴近原文本的审美追求,成功译介文学作品。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美学;读者审美期待;文本美学特征

尽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读者及其读物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儿童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分支,依然有其整体特点。儿童好奇好动,天真烂漫,儿童文学在语言上以短句为主,多用修辞;故事情节简单,有明显的线索,多以儿童的生活经历为题材;人物特色鲜明,画面感强,能吸引儿童的兴趣。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不能忽视儿童的审美意识与接受能力。本文从翻译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过程中应该在用词、句式、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应遵循儿童文学的特点,为儿童翻译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1儿童文学翻译的审美观照及其必要性

自以来,大量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开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新时代。但在儿童作品翻译实践中,译者有时也会忽视儿童的智力发展、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视角,而从成人的世界观出发来翻译儿童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看,目前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上,有待获得更多的关注。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知识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1],并在具体的阅读中表现为潜在的审美期待,儿童读者也不例外。有鉴于此,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当顾及儿童的审美期待,将美学原理巧妙运用其中。

2翻译美学及其审美翻译理论

翻译美学是关于翻译的一门艺术。“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2]。审美翻译是跨文化语言的意识性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审美理解、审美转化、审美加工、审美再现。“理解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3];译者既应理解原文的理性内容,也应发现原文之美。审美转化是分析两种语言间结构和审美信息的关键一步。“转化的基本机制是移情感受”[3]:221,亦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获得他人的体验的能力。移情又分情感移情和认知移情,前者指以恰当的情感回应他人的感情状况的能力,后者则指理解他人的视角或心境的能力。审美加工指对所获审美信息进行取舍甄别,包括基本构建和精加工两个层次。加工的首要目的是保证翻译的内容忠于原文,基于语言结构进行语言优化。精加工是为追求更好的具有美感的译本。“审美艺术再现的本质是将所有内省的理解(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TL)”[3]:223。倘若译者不能从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对应的适当表达形式,他对源语的理解都无助于其审美体验的成功转换传递。原文的审美信息包括四层次:声音、词汇、句子和段落。声音的节奏、拟声词、头韵、尾韵、反复等,可以满足读者听觉上的审美需求;词汇的搭配、成语、词语、词的重叠等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词的恰当性、生动性和完整性对于准确、形象、简洁地传达信息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句子和段落中的审美信息涉及其完整性和统一性、重复结构、句法偏差等,省略句、倒装句、圆周句、对偶句等各种句式的合理调动和综合使用可以为目标与读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审美信息。从翻译美学可见,译者在接触到审美客体时进行的所有审美体验和所获的审美信息对译文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整体而言,“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艺术特征的,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4],其显著特征体现为:一,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于想象力。二,结构和形式符合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三,具有教育引导意义。

(1)语言风格与词汇句式

儿童文学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它在词汇短语使用、语序安排及故事情节组织上都应该符合儿童的特征。儿童喜欢阅读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有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的语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流畅精简的表达风格能够使儿童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简单生动是儿童文学对词汇使用的最基本要求。儿童不喜欢词汇生僻晦涩的文字,浅显易懂的词语能让他们很快了解作品的大意并逐渐融入其中,否则会让儿童产生阅读的挫败感,逐渐失去对作品的兴趣。再者,这样的语言能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会有更好地了解。儿童更喜欢阅读短句。研究表明,适合儿童阅读的句子平均长度在7-7.5个词语左右,以不超过9个词为宜。句子简短的作品语义明晰、语音上口,便于为儿童理解。

(2)故事情节

与人物角色简单的故事情节也是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儿童的心智尚不够成熟,难以理解相对复杂的故事情节。因此,儿童文学往往故事情节简单,线索明晰可循,而且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唤起儿童的自身体验与共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泾渭分明,或为正面形象或是反面角色。作者总是惩恶扬善,指导孩子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综上可见,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自身的美学特征。

4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边缘性状态

中国儿童翻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时期。在这一运动前后,包括安徒生童话、拉封丹寓言和爱丽丝漫游奇境在内的一些著名外国儿童文学被译入中国。它们使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童话故事、神话、传奇、插画、儿童诗歌、儿童剧和科学小说等各种体裁的译介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儿童文学。然而,“如果把翻译视为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翻译研究属于边缘领域,儿童文学翻译无疑就处于边缘领域里的边缘地位”[5]。鉴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边缘领域无疑需要获得译学界更多的重视,需要他们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性有更好的理解,以译出更受儿童读者喜爱的文学读本。

(2)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综上所述,成功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一定是符合翻译美学原则、全面关照了读者欣赏心理与文本美学特征的译本,叶君健版《安徒生童话》译本便是一例。举例而言,原文有一句话:“...andthenwewillflyawayfromtheuglyoldmoleandhisdarkroom,farawayoverthemountainstowarmerclimes,wherethesunshinesmorebrightlythanhere,wherethereisalwayssummerandbeautifulflowers”[6]。叶版译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离开这丑恶的鼹鼠,从他黑暗的房子飞走——远远地、远远地飞过高山,飞到温暖的国度里去;那儿的太阳光比这儿更美丽,那儿永远只有夏天,那儿永远开着美丽的花朵”[7]。首先,作者使用排比句式“那儿……”,使文字富于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之美,提高了对儿童的吸引力。第二,译文使用易于儿童理解的简单词汇;温暖的国度、美丽的花朵等都是儿童熟悉的意象,营造了温馨愉悦的氛围,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期待。第三,译文使用短句。如前所述,儿童能够阅读句子的长度平均在7-7.5个词汇左右,译文对短句的使用无疑有助于儿童读者理解译本内容。在上述案例中,译者在语言、词汇、句子等方面都遵循了儿童与文学固有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可见,译文的成功与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审美观照不无关系。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美学理论在中西文化中都有较长历史,在现代社会也将继续发展,为翻译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性及其审美能力与期待,在译作中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段,使文学作品更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外国儿童文学译作是儿童文学的重要部分,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1.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7.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5]张鲁艳.儿童文学翻译简述[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6(5):94.

简述学前儿童的健康特征篇10

2007年第9期《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叶平枝的《师幼关系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讲到师幼关系的建立符合人际互动的基本原理,即积极的作用会带来积极的反应,消极的作用会引起消极的回应。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那些具有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他人和世界都很信赖,非常乐于探索周围世界,积极与教师互动,容易形成类似安全依恋性质的师幼关系,从而强化其自我效能感。相反,那些没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或对自己没有信心或对他人比较消极。因而不愿意与教师互动,或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比较被动,可能形成回避型的师幼依恋关系、反抗型的师幼依恋关系和无组织型的师幼依恋关系,从而降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可见,幼儿已有的亲子依恋关系左右着师幼关系的性质,同时师幼关系又会强化或削弱幼儿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已经形成的自我效能感。

实施补偿性援助,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2007年第3期《学前教育研究》刘小蕊、庞丽娟、沙莉的《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投入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讲到: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具有明显的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的特点,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处境不利儿童与正常儿童间的差距,促进了他们的学业成功,为美国基础教育在更大程度上的成功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近年来,英国、埃及、印度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也都把为贫困儿童从出生起提供科学的学前教育,作为其消除贫困、缩小社会差异的治本之策,并加大投入,实施学前教育的国家行动,通过科学的学前教育促进贫困和弱势儿童早期潜能的充分发展。在我国,同样存在着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少数民族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学前儿童,这些儿童明显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是我国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教育公平问题。

孩子,说出你的故事

《中国教育报》2007.12.4翟胜男的《孩子,说出你的故事》中讲到:儿童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常常透露出期待和心声。孩子们富含动机含义的故事是我们进入童年领域的重要通道。故事所传达的绝不仅仅是客观信息,还包含着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正是我们利用“故事”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

从儿童口中讲出的“故事”并非平常意义上的“故事”。儿童期最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背后常常隐藏着情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留意儿童的语言,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并迅速给予互动反馈。鼓励儿童自己讲故事,讲自己的故事,鼓励儿童给同一故事背景发展不同的后续情节,并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使孩子们表露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共同解决问题。当然,善于觉察儿童故事中传达的信息并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不仅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爱心和耐心。当我们能够以儿童的方式和步调与孩子展开对话,相信通过故事,我们必然会“有了然于心的顿悟,也会给孩子以欢乐和教育”。

6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2007年第20期《现代医药卫生》韦桂芬的《6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中讲到:以往认为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具有症状重,体征轻的临床特点。但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临床医师发现。5岁以下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增高。本组病例中,5岁以下的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达68.2%,大多数病例有肺部阳性体征,考虑与我们选择的病例有关,学龄儿童因上学,多在门诊治疗,住院者多为病情较重的患儿有关。支原体由于缺乏细胞壁,对治疗一般肺炎的常用抗生素不敏感,及时的诊断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就可以是带菌者,在抵抗力低下时可致发病。而且近年来不典型病例逐渐增多,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与病毒毒性、细菌肺炎相比无显著特异性,因此实验室诊断尤为重要,MP-IgM是对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有较高的灵敏性(83.6%)和特异性(88.9%),且操作简单,在疾病早期便能检测出抗体,另外,可早期发现不典型病例,从而避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