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病虫防治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5:00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1

1、纹枯病

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稻穗和深入茎秆。表现为前期病情轻、发病慢,中后期发展快、病情重,其典型的症状是云纹状病斑和菌核。纹枯病的发生与流行受品种抗病性、菌源数量、天气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粳稻比籼稻容易感病,糯稻最易感病。一般大田在分蘖盛、末期病情开始上升,而孕穗至抽穗期为发病盛期。田间菌核数量与初期发病轻重关系密切。连作稻田,田间累积的菌核数量多,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 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1050 kg/hm2喷雾。药剂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2、稻曲病:近年水稻常发病害,尤其在贪青晚熟的品种中发生严重、水稻后期灌浆结实期雨水较多的年份严重,造成秕谷增加,结实率下降而减产。尤其是产生的墨绿色的粉末不但使稻谷品质下降,而且收获时使谷粒颜色被染成墨绿色,十分难看。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发出墨绿色粉末。

防治方法: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前2—3天喷药一次,间隔7天喷第二次药。用药种类及用量为16%“仙耙稻丰收” 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15%三唑酮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3、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生,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造成失收。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稻瘟病的主要病源。水稻不同生育期感病,根据造成不同的发病症状,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病、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水稻品种的抗病性丧失;容易感病的生育期,如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多阴雨,湿度大,光照少;偏施氮肥,尤其是水稻拔节期以后偏施氮肥,造成贪青徒长;长期深水等,均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入,造成大面积病害。

防治方法:稻瘟病常年流行地区,要注意秧田苗瘟和大田防治叶瘟的,药剂防治的重点是穗颈瘟,因其对稻米的产量及品质影响极大,若在破口期,天气预报有低温阴雨天气,必须立即施药防治。如天气利于病害继续发病,于灌浆期再喷施一次。常用药剂有:20%三环唑粉剂100克/亩,或瘟博克40克,也可用40%富士一号(稻瘟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每亩70毫升500倍液喷雾。

4、二化螟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一年发生三四代,在本地稻桩或稻草内以幼虫和蛹越冬。第2年蚁螟孵出后,先在叶鞘内侧群集危害,造成枯鞘;2龄后开始转株危害,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等。一般1头幼虫可危害水稻植株3株~5株。

防治方法①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80%锐劲特2克~3克或5%锐劲特30毫升~40毫升,或现混现用80%锐劲特1克(或5%锐劲特20毫升)加15%三唑磷微乳剂100毫升(或90%杀虫单50克或90%敌百虫100克)喷雾。②在二化螟发生特别严重或错过施药适期的稻田,每667平方米用80%锐劲特3克~4克或5%锐劲特50毫升~60毫升喷雾可以防治高龄二化螟幼虫。在田间无水层(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使用锐劲特防治二化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5、稻飞虱

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迁飞性害虫。常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株基部吸汁,严重时可造成水稻“穿孔”、倒伏和减产。

防治方法:时间要早,水量要足(667平方米对水量45公斤~60公斤),喷雾要均匀,部位要准。早稻提倡在孕穗中后期施药,中稻、晚稻要求在分蘖末期和孕穗后期各防治1次,药液重点喷洒在植株中下部。早稻、中稻前期,田间以白背飞虱为主时,在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70%艾美乐3克,或80%锐劲特2克(或5%锐劲特30毫升)加70%艾美乐2克喷雾。在中稻后期或晚稻,田间以褐飞虱为主,在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70%艾美乐3克~4克,或80%锐劲特2克(或5%锐劲特30毫升)加70%艾美乐2克喷雾。在中稻或晚稻第3代二化螟防治时期,每667平方米用5%锐劲特40毫升~50毫升或80%锐劲特3克喷雾,对控制水稻后期褐飞虱的数量有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6、稻蓟马

危害水稻的蓟马,以稻蓟马和稻管蓟马发生最为普遍。稻蓟马成、若虫锉吸叶片,吸取汁液,轻者出现花白斑,重者使叶尖卷褶枯黄,受害严重者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稻管蓟马主要危害穗粒和花器,引起籽粒不实。若危害心叶,常引起叶片扭曲,叶鞘不能伸展,还破坏颖壳,形成空粒。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2

我县2008年在罗悃验收,平均亩产586.7公斤在逢亭验收,平均亩产577.5公斤2009年在逢亭验收,平均亩产550.9公斤,验收6个乡镇平均亩产531.6公斤2010年在全县经多点测产验收,最高亩产670公斤,最低亩产380公斤,其中罗悃镇验收平均亩产547.1公斤。

[关键词]杂交水稻 培育 移栽 施肥 病虫害及防治

[中图分类号]S 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92―02

罗甸县水稻产量还有很大增产潜力,但关键是必须运用好科学技术,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1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宜本地区推广并已在同等地区种植成功的高产、优质的品种,适宜我县推广的杂稻品种主要有岗优、Ⅱ优、金优、协优、D优、Q优、川丰等系列。

2培育壮秧

在我县生产的育秧方式有撒水秧、湿润育秧、温室旱育两段育秧、旱育秧等,在这些育秧方式中,湿润育秧优于水秧,两段育秧优于湿润育秧,旱育秧则优于前几种育秧方式。

2.1苗床制作

选择肥沃、疏松、深厚、土壤偏酸且水源方便的旱土或稻田作苗床地,严格按照育大、中、小苗所需的苗床面积进行规划,即育大苗(主茎7―8叶)每亩大田需苗床35―40平方米,育中苗(主茎5―6叶)每亩大田需苗床20―25平方米,育小苗(主茎3―4叶)每亩需苗床14―20平方米。

2.2种子处理

用沼液或强氯精、净种灵等浸种24―36小时,沥干用清水洗净后再泡12―24小时,沥干水分即可用旱育保姆拌种或催芽至出芽泡即可播种。

2.3适时播种

按秧龄确定密度,根据气温回升稳定通过120C适时早播。

2.4加强苗床管理

拱棚盖膜是全程覆膜,3叶后揭膜,覆平膜育秧待立苗后即揭膜或不盖膜。盖膜期不浇水,揭膜后浇一次透水,直至起苗前,只要午后不出现床土干白、叶片卷筒就不浇水,出现叶片卷筒,可在傍晚补水使床土湿润即可。在起苗前一天傍晚浇一次透水便于第二天起苗移栽。

3合理密植,适时移栽

3.1合理密植的原则

根据品种、茬口、土质及肥力、施肥、管理水平、气候条件及秧苗素质来确定。

①品种:生育期长、高秆、分蘖力强、穗大及株型松散,叶片大的密度宜稀;生育期短、矮杆、分蘖力弱、株型紧凑的品种应偏密。

②茬口冬闲田、绿肥田,土壤养分充足,栽插季节早,水稻田营养生长期较长的密度宜稀;小麦、油菜田,季节迟,大田营养期相对缩短的密度宜密,小麦田应比油菜田密一些。

③土质与肥力毓松、肥沃,通气性良好的土壤有利于分蘖的宜稀,粘重,瘦薄、透气差的胶泥田、冷、阴、烂、锈水田应栽密一些。

④气候早春气温高、日照充足、降水充足的地方宜稀一些,反之则应密一些。

⑤秧苗素质及管理水平嫩秧、壮秧、管理水平高的应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

3.2适时移栽

旱育直插的秧苗,当小苗长到3m4个叶带一个蘖,中苗长到5―6个叶带2―3个蘖;大苗长到7―8个叶带3―4个蘖时要及时移栽,杜绝移栽老苗、高脚苗。旱育水寄时苗长到2叶1心寄栽大田。

3.3栽秧质量要求

必须做到匀、直、浅、稳,尽量不伤苗,提高栽插质量,栽插深度一般不超过1寸,要尽量不栽隔夜秧和隔夜田。移栽时,一律实行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拉绳规范移栽,每窝栽2粒谷秧。按肥力高低亩栽1.2―1.6万窝,确保每亩田栽基本苗8万左右。

4肥水管理

4.1施肥

只有合理施肥,才能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成本。

以农家肥,绿肥为主,重施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N、P、K肥。

做到底肥占70%,分蘖肥占10%,穗肥占20%;或底肥占70%,分蘖肥占30%;冷凉地区,粘土,重粘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田块还可以采取一道施肥法(即底肥一道清);温暖地区,沙泥田应尽量多重施底肥、分蘖肥、增施穗肥。

4.2科学管水

水稻一生离不开水,据测定,当土壤水分下降到80%以下时,水稻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一般在返青期、花粉形成期、开花及灌浆期,这四个时期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

4.3稻田灌溉技术

要获得水稻高产,在有水源保证的地方,应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实行科学管水。

推广的杂稻和中矮秆常规良种,一般应是浅水栽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适时晒田,浅水分化,深水孕穗、抽穗,干湿壮籽,活水成熟,收获前7天左右排水落干。

4.4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早期农书中就有“六月不晒田,无米莫怨天”的说法,晒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晒田的作用:

①更新土壤环境,晒田可以提高土温,氧气深入下层土中,通过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

②促进根系发育,通过晒田,空气大量进入耕作层,使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复水后白根迅速增多,根系活力增加。

③抑制茎叶徒长,增强茎秆强度,调整植株长相。

④控制无效分蘖,通过晒田,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到60%以下,使后期分蘖难以发生,光合产物得到积累。

⑤防止和减轻病虫害,晒田降低了植株间温湿度,可防止和减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危害。

贵州省农科院通过多年研究得出水稻正常生长植株“两黑两黄”的变化管理模式。

5适时收获

当90%的谷粒变黄,即可抢晴天及时收割。

注意事项凋农药要尽量用生物药品,特别是齐穗后,灌浆成熟期不能使用高毒农药,提倡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6水稻病虫害及防治

稻瘟病

[症状]苗瘟 在秧田发生,分苗瘟和苗叶瘟。苗瘟在三叶期前发病,不形成明显病斑,病苗基部水渍状至黄褐色枯死。苗叶瘟于三叶期后发生在叶片上,症状与本田叶瘟相同。

叶瘟在本田稻叶上发生,因气候条件及品种抗病性不同,有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等病斑类型。其中白点型和褐点型病斑不产生分生孢子。

节瘟稻节初生褐色小点,病斑环状扩大,病节凹陷缢缩,变黑褐色,易折,潮湿时形成灰绿毒状物。常发生于穗颈下1―2节。

穗颈瘟穗颈、穗轴或枝梗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黄褐色小点,环绕穗颈、穗轴和枝梗扩展成灰黑色病斑。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变化较大,以乳熟期症状最明显。病斑椭圆形,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蔓延到整个谷粒,呈暗灰或白色秕谷。发生迟的病斑呈椭圆或不规则褐色斑点。

[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来年诱发稻瘟病的初次侵染源。

防治方法]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减少菌源

水稻纹枯病

[症状]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受害,抽穗前后危害最重。叶鞘发病,先于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椭圆形、水渍状、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的病斑。病斑常连合成不规则的云纹状大斑。叶鞘受害重时,叶片枯死,病苗继续侵入茎内,引起茎部软腐倒状。

[发病条件]病苗主要以菌核在稻桩或土壤中越冬,并长期存活。田间小气候23―25℃,相对湿度97%以上,菌丝侵入水稻只须3―4天便可形成病斑。

[防治方法]④减少菌源,打捞菌核和处理病稻草可减少初侵菌源。(2)加强肥水管理,强调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多或施用过迟造成过度浓绿徒长。圆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掌握发病初期。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丛发病率为10―15%及时用药防治。

稻曲病

[症状]稻曲病在水稻开花以后至乳熟期发生。病菌侵入后破坏稻粒内部组织,形成菌丝块,菌丝块逐渐长大,使颖壳从缝处略张开,露出黄绿色的舌状孢子座。孢子座扩大生长,最终包裹全谷粒,使病谷一般比健谷大3―4倍。色泽转为墨绿色,表面发生龟裂,布满墨绿色粉末,为病菌厚垣孢子。

[发病条件]菌丝生长和厚垣孢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8℃,抽穗期遇低温多雨,极易造成病害流行。抽穗期长而晚的品种发病较重,偏施氮肥、植物贪青易感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国药剂防治,在水稻抽穗前5天至抽穗期喷药效果最好,常用药剂主要有每公顷用5%井冈霉素90g加50%福美双2250g加水750kg,效果可达90%以上,并可兼治纹枯病,或用10%络胺铜500倍液。

水稻霜霉病

[症状]水稻从苗期到收割均可受到感染,受害植株矮小、扭曲、不分蘖、不抽穗或抽穗少,长期阴雨潮湿的天气叶背出现白色霉层。

[发病条件]水稻霜霉病的轻重与品种、温度、湿度和前茬作物有密切关系,岗优、汕优系列易感病,D优、K优系列抗病性强,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前茬作物种黄瓜、白菜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用75%百菌清粉剂700倍液或55%霜除500倍液浸种消毒;(3)加强肥水管理,培育状秧。(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粉剂80g/亩、55%霜除粉剂140g/亩,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次即可。

三化螟(二化螟)

[生活习性及危害]三化螟(二化螟)别名钻心虫,以老熟幼虫在稻桩越冬,春季气温达160c以上开始化蛹。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趋光性特别强,卵块产,上面有黄色茸毛覆盖初孵幼虫称蚁螟,一般蚁螟注入第二天称“假枯心”,即是防治关键时期,抽穗期受害形成白穗。

[防治方法](1)调节水稻播种期与危险生育期相错开;(2)减少混栽;(3)灯光诱杀成虫,选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4)人工摘出卵块;(5)药剂防治,蚁螟盛孵期,即假枯心阶段,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50―200毫升,兑水80―100公斤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杀虫双加BT乳剂(苏云金杆菌),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和B・T乳剂各1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施药次数视虫期长短而定。

稻纵卷叶螟

[生活习性及危害]成虫有趋光、趋嫩绿、喜欢茂密阴湿和群集的习性,白天藏在稻田,傍晚出来活动。卵散产,幼虫有转移的习性,当叶被害有1/4或达1/2就转移叶片结新苞,1龄幼虫危害成透明多条,2龄幼虫爬到叶尖吐丝纵卷幼叶,叶苞长度6―8厘米,3龄幼虫卷叶成长筒形,长达13―15厘米,4龄叶苞18―20厘米,5龄全叶纵卷。

[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及其除近的杂草,消灭越冬虫源;(2)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3)生物防治,发蛾始盛期分批释放赤眼蜂;(4)农药防治,常用农药有杀虫双、杀虫螟杆菌、青虫杆菌,在幼虫3龄前喷药防效可达70%以上。

稻飞虱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3

关键词 单季稻;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26-01

甬优9号(原名:02-E8)是为宁波种子公司与宁波农科院合作选育的籼粳杂交稻,于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将其作为该省单季晚稻种植品种之一[1]。温州市龙湾区在2008年开始引进该品种,并进行了试种,结果显示该水稻表现为株型适中、穗大粒多、高产优质,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截至2015年,该地区甬优9号种植示范面积达到500 hm2之多,产量高达8 250~10 500 kg/hm2,现已取代甬优6号成为本地主栽品种,并形成一套切合当地实际情况,且比较详尽的单季稻高产栽培技术[2]。现将甬优9号单季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希望能为广大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1 播前准备工作

1.1 备好物资

在进行水稻种植前,应根据所种植水稻的面积准备相应的物质,一般情况下应该准备7.5~9.0 kg/hm2的谷种、强氯精15 g/hm2、多效唑15 g/hm2、35%春发(丁硫克百威)7包/hm2。秧田的选择应该以排灌方便是否方便为选择标准,建成畦宽1.6~1.8 m、沟宽20~27 cm的半旱型秧田。为了方便水稻种植的后期管理和提高水稻产量,需要在种植前对稻田进行整地,整地以畦面平整、无杂草、无积水、无硬块等为标准[3]。

1.2 浸种消毒

对谷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谷种一般可用10%多效唑500倍液等进行拌种,以促秧苗矮壮多分蘖,多效唑拌种晾干后用清水浸种10~12 h,然后倒出多余的水,以使水面刚漫过谷种为宜,然后每1 kg的谷种加入2 g的强氯精进行拌种,并浸泡10~12 h,然后使用适量的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即可,并将清洗后的种子用于催芽处理。

1.3 种子催芽

将消毒后的谷种堆成高度为30~50 cm的谷堆,并在谷堆四周及表面盖上1层湿的覆盖物进行催芽处理,同时定期对覆盖物喷洒适量的水分,防止谷种因水分缺失,影响发芽率。大量实践证明,谷种在堆放18~20 h后会出现破胸露白,此时应该将谷堆厚度降低到10 cm以下,方便谷堆散热,防止因谷堆温度较高出现烧苗现象。当发现谷壳干燥或芽不饱满、根细长时要及时洒水,盖上覆盖物保湿防芽干枯。待80%的谷种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

2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嫩壮秧

2.1 适时早播

根据甬优9号的生物学特性可知,甬优9号的感光性较好,同时晚播会影响水稻后期灌浆结实,而早播则会延迟水稻的生长期,给水稻管理带来了困难。适时早播可以适当地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根据温州市历年台风发生时间和特点可知,龙湾地区单季晚稻的最佳齐穗时间在每年的9月12―15日,因此可在每年的6月10―13日进行播种。

2.2 喷药促蘖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一般要多培育出短壮多蘖秧的秧苗,目前多通过喷洒多效唑以培育出短壮多蘖的秧苗。一般在施加断奶肥后,且秧田水干以后进行配洒,此时一般也进行除草,可以与除草剂混合同时配洒,用量为秧田配洒多效唑2.25 kg/hm2、杀稗王0.375 kg/hm2、苄磺隆0.45 kg/hm2。在喷洒时要保证稻苗、空地表面以及杂草等地都被喷洒到,同时要在配洒1~2 d后才能在秧田上灌入适量的薄水。

3 防治结合,控制病虫发生为害

3.1 秧田预防

单晚秧田是虫害集中为害区,要在农药拌种的基础上,从2叶开始(播后8~9 d)治虫,可用25%好虱灵(或扑虱灵)750 g/hm2、80%敌敌畏乳油3.00~3.75 L/hm2、水300~375 kg/hm2,或用10%稻腾450 mL/hm2、扑虱灵750~1 125 g/hm2、水300~375 kg/hm2的进行喷雾防治,隔7~10 d再防治1次。在拔秧前5~7 d喷最后一次药,用长效型农药20%氯虫苯甲酰胺300 mL/hm2或10%阿维・氟酰胺900 mL/hm2与水300~375 kg/hm2混合喷雾,将秧苗淋湿淋透,使秧苗无病虫带药移栽到大田[4]。

3.2 大田防治

单季晚稻是早稻与连作晚稻各种病虫害的桥梁田与重点为害区,秧田害虫主要为稻飞虱、卷叶虫和螟虫,病害主要为纹枯病,为了降低病虫害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要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防治,特别是对一些单双混合栽培区的稻田,要在早稻收获后2~3 d喷洒1次农药,防止害虫迁飞。甬优9号易感褐飞虱,怕螟虫为害,后期要重点做好这2种虫害的防治,从破口始穗期到完熟期,应选阿维菌素等农药,多次喷药,建议农户采用类型农药交替使用,同时要喷足药量,要求所有的植株都淋湿淋透,喷药时田中要有薄水层,以提高治虫质量,防治病虫危害。

4 合理施肥

由于甬优9号具有产量高、群体大、耐肥抗倒性好等特点,一般要增施肥料,需施氮肥折尿素375~2 250 kg/hm2;增施磷钾肥,施磷肥225~300 kg/hm2、钾肥112.5~150.0 kg/hm2。同时根据稻田的肥力情况,适量地增减施肥量,如对于肥力较好的稻田,可适量减少施肥量,对砂性土壤可适量少施磷肥,对易僵苗的稻田适当多施磷肥。根据稻田不同的土壤性质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做到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对于基肥可施加尿素187.5~262.5 kg/hm2(保肥能力强的田多施,涂田、砂土田少施)、磷肥225~300 kg/hm2、钾肥112.5~150.0 kg/hm2,在第2次翻耕前混合撒施;追肥可施加尿素150.0~187.5 kg/hm2,可在插秧后7~10 d进行;穗肥,看田、看苗于8月底至9月初间结合搁田复水时撒施,一般用量为复合肥52.5~112.5 kg/hm2。

5 科学管水

科学管水要求稻田每次灌水后露田1~2 d,在稻田喷洒除草剂后进行适时早搁、及时烤搁田。烤搁田时间应控制在30~40 d,根据龙湾地区气候特点烤搁田时间一般在7月20日至9月1日,同时在每丛有9~12株苗时即开始烤田,最迟不得在7月25日以后。首次烤田要适当重烤,烤田标准为新根露白、老根深扎、田中有细裂、田边开大裂、中午叶片微卷、叶色褪黄;复水后多次轻搁,以干为主,利诱水稻根深扎,达到壮秆健身稳长的目的。甬优9号穗大粒多,有二次或多次灌浆现象,灌浆时间长,因此要注意中后期肥水管理,否则会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孕穗期,在9月5―30日,此时稻田以湿为主;9月30日以后要以干为主,严防田土发白,以利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后期不能断水过早,要湿润养老稻,在成熟前7 d可灌1次跑马水,促进成熟,避免割青,一般10月下旬稻谷完全成熟后即可收割。

6 参考文献

[1] 李岳欣,林仁东.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9号作单季稻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64-65.

[2] 胡光瑞,潘红光,邱财富,等.浙南稻区甬优9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85-88.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近年来发展的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的种植出来的水稻。有机水稻的种植与栽培不仅是现在追求绿色、无污染、环保健康的饮食理念下的产物,更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迫为需要的一种水稻栽培方式。对于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可以概述为:以健全土壤培肥体系为基础,以推进水稻健身栽培为抓手,以实施农业综合防治为保障,最终达到作物稳定高产的目的。

具体来说,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种

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优秀的水稻种子直接关系着水稻后期的生长、管理、病虫害等问题的预防和抵抗甚至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选种是水稻种植的关键步骤。而对于有机水稻的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好(主要是抗病虫危害)、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并且适宜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优良品种,发芽率在95%以上,纯、净度99%以上,不能越区种植,保证霜前5~7天充分成熟,做到早中晚水稻的合理搭配,充分发挥种子的“种尽其用,地尽其利”的作用。

二、施肥

施肥可以说贯穿水稻的成长的全过程。而对于有机水稻的栽培来说,肥料的选择和施肥的时间等保证水稻有机质的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有机水稻的种植只能施用有机肥,而不能施用一般的化肥。最好的有机肥主要有饼肥、鸡粪(必须腐熟、发酵)等。

施肥应该在插秧之前进行,叫做基肥。在插秧之前、土地耕翻时进行,每亩可施2000公斤发酵好的鸡粪,施入均匀,不能积堆,以免烧苗;而对于苗床地可结合整地及时施好有机肥1~2吨/亩和腐熟饼肥50公斤/亩作基肥。播后在秧板上覆盖商品有机肥2吨/亩,以保湿、保温、防露籽、防雀害,提高成秧率;水稻秧苗期使用腐熟饼肥50公斤/亩,促分蘖早生;在水稻生长期施用腐熟饼肥100~200公斤/亩,其中杂交稻以蘖分肥为主,常规稻前后期各占50%。注意,在水稻的整个种植过程中绝对不能施化肥,并且施底肥要质优量足,追肥要少吃多餐,同时根据地力、长势和底肥多少,合理追肥,主要追好分蘖肥、调节肥、穗、粒肥,保证供应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三、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也是水稻种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与技术,普通水稻可以用农药等化学物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而由于有机水稻作为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的水稻在生产中对于杂草的处理不能向普通水稻一样喷洒农药,这就给有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带来了困难。而对于有机水稻种植期间的病虫害防治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

水稻病害主要有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在方法上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具体来说是: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肥水、适时搁田控制高峰苗等水稻健身栽培措施来增强植株的抗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害的发生。

(二)虫害防治

水稻害虫主要有稻象甲、稻蓟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在防治上需采用多种措施,减少害虫的为害,使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基本确保田间无大面积白叶、白穗和枯死面积。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农业防治:通过健身栽培,增强植株的抗虫性。

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0亩左右/只)诱杀田间趋光性害虫。点灯时间约从6月中旬以后每晚18:30开始最为合适。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5

关键词 稻飞虱;发生;防治;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171-02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2′~101°7′,北纬22°49′~23°52′之间;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业县。全县10个乡镇,136个村民委员会,1 955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3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万人,占总人数的88.5%,拥有26个民族,其中以傣族、彝族为主体民族,占全县人口的46.44%。全县国土面积7 550 km2,有耕地面积3.19万hm2,是云南省第四大县。由于景谷热区资源丰富,光、热、水气较好,全年积温都在7 360.9 ℃,年平均气温在21 ℃,年平均无霜期353 d,适合发展水稻推广种植。

通过2013年、2014年稻飞虱的发生概述及综合防治措施,全县共进行1.93万hm2稻飞虱防治,挽回粮食2 868.3 t,挽回经济损失745.76万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证了景谷县粮食安全生产。

1 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虽然景谷县水稻也有过连年增产势头,但也存在着防病虫不力的弱点。近2年来,由于气温持续偏高,后期雨量较多,湿度较大,形成高温高湿的田间气候,为稻飞虱的迁飞、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导致了稻飞虱的大面积发生。目前防治稻飞虱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对稻飞虱认识不深,对其造成的危害不加以重视,在虫害初发时不到田间去看,有的虽然到了田中,但他们只是表面随便看看,没有做到认真检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二是农户选药剂不当,施药方法不对,用药量不够,防治效果差;三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施药不及时,措施不到位;四是缺少经费,虽然县级各村、镇也投入了一定资金,但离防治所需的实际经费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各种因素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发生。

2 发生情况

近2年来,稻飞虱在景谷县持续偏重发生,2013年全县稻飞虱发生0.9万hm2,防治0.9万公顷次,经防治挽回稻谷1 499.6 t,实际损失652 t。2014年发生面积0.93万hm2,防治1.03万公顷次,挽回损失1 368.7 t,实际损失179.3 t,稻飞虱喜温爱湿,生长适温20~30 ℃,最适温26~28 ℃,盛夏较热,深秋不凉,夏秋高温高湿为稻飞虱发生创造有利条件。稻飞虱是一种长距离季节性迁飞的害虫,在景谷县有少量虫源越冬,成虫多数系异地迁飞而来,在景谷县1~8代均有发生,其中3~5生严重,发生程度不但与迁入的虫源数量密切相关,同时还取决于当地的水稻生育期、品种的抗虫性、田间管理、气候等各种因素,若条件适宜,稻飞虱将大量繁殖,暴发成灾。

3 监测情况

东台县植保植检工作紧紧围绕县农科局的工作重点和省市植保植检站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思想理念,组织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及县植保站技术人员,层层培训布置防治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对病虫监测采取亲临指导的远程诊断双向进行,根据监测的测报数据确定防治方案,及时发出各期病虫简报。系统监测点设在威远镇芒冒村,因周围不受工厂环境影响,是当前较为理想的监测点。监测工作从3月下旬就开始,每5 d观察1次,由专职人员定点、定期系统测报,大面积调查,及时把调查结果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通过对全县10个乡镇监测点调查结果分析,向全县各乡镇通报当前飞虱情况发生动态及防治措施。通过监测,全县大田发生普遍,田间种群数量上升较快。稻飞虱高发期为6月中旬。正值水稻孕穗期,2013年最高虫量达10 800头/百丛,平均虫量达3 762头/百丛。2014年最高虫量为22 300头/百丛,平均虫量达7 400头/百丛,到了6月20日以后,大面积防治结束,田间平均虫量下降。从监测情况分析,2013年冬季气温以往年偏低,虫源相应较少,2014年东台县大春前期雨量较往年多,5月下旬至6月中旬高温伴有阵雨,此时正处水稻孕穗期,稻飞虱发生较多,危害相应较重,由于领导很重视全县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大部分稻田的飞虱危害在初发阶段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对全县水稻生产造成大的危害及损失。

4 危害症状

稻飞虱具有趋光性强、喜嫩绿、高湿等环境,凡高肥、密嫩、湿度大的稻田更有利于发生危害,一旦被危害,水稻初期茎秆出现许多不规则的棕褐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全株枯萎,逐渐扩大成片,水稻孕穗期受害时不能抽穗,抽穗后被害,影响稻谷饱满度,千粒重降低,瘪谷率高。

5 防治措施

5.1 认真做好测报工作

通过监测点调查分析,随时将稻飞虱发生动态及时向县政府和农业局汇报,2013―2014年景谷县植保植检站向乡镇和相关部门各种病虫简报各8期,网络信息各6次,病虫害综合防治培训247期,12 858人次,发放病虫害防控信息传单6 000份,对开展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2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认真指导农户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掌握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1-2]。

5.3 农业防治

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稻飞虱迂回转移,辗转为害;健身栽培,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同时,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创造促进有利水稻生长而不利于稻飞虱滋生的田间小气候,是控制为害的重要环节[3-4]。

5.4 药物防治

过去农技推广部门既开方子又卖药,现在已被个体经营户取代,上级业务单位管不到了,很多老百姓根本买不到农业技术部门推荐的农药,造成农民乱搭配农药,防效差,成本大。为解决这个难点,县农业推广部门采取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结合的防治对策,在防治上推荐使用高效低毒成本低的农药进行综合防治,杜绝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并把以下几种农药使用配方开到药店:①用5%锐劲特450 mg/hm2+25%的扑虱灵450 g/hm2;②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0 g/hm2+25%敌杀死1 500 mL/hm2;③用70%艾美乐45 g/hm2+25%敌杀死1 500 mL/hm2;④用乐斯本720 g/hm2+德伦卫225 g/hm2+锐灭450 g/hm2等,建议农药销售商按此配方服务农民,从而使农民能及时有效防治稻飞虱[5-6]。

5.5 统防统治

稻飞虱迁飞性强,活动范围大,控制难度大,必须进行统防统治效果才好。根据这一特性,药剂防治总的策略为压前控后,狠治主害代,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一步掌握基数,掌握虫龄,做到稳、准、狠地扑灭。具体用药应掌握在若虫2~3龄期施药,尤其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防治稻飞虱最好的有效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要在这个时期及时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方法组织农民进行统防统治。喷雾时要求重点喷施若虫集中危害的稻丛茎部,保证施药质量,在每次施药前都 要保证各田块把水调好,做到施药后稳水5 d,确保施药效果。

6 结语

总之,抓好水稻稻飞虱防治,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是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是关系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的特等大事,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7 参考文献

[1] 姜玉英,兰雪琼,舒畅,等.日本稻飞虱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现状[J].世界农业,2008(7):61-63.

[2] 黄志宽,张宗泽,何拥军,等.几种新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比较[J].湖南农业科学,2009(7):91-92.

[3] 陈观浩,陈源,张雪梅,等.化州市近十年稻飞虱重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J].昆虫知识,2010(6):1240-1244.

[4] 蔡昭雄.广西桂北稻飞虱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7(5):536-538.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 抛秧水稻田;病虫草害;发生特点;防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1-0185-01

水稻抛秧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现代稻作轻型栽培技术,2006年白帽在中稻上推广面积达2 000多公顷,占中稻种植面积10%以上,已充分显示了其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优势,但抛秧稻田病虫害发生复杂、杂草危害较重。

1 抛秧水稻的生育期特性及栽培特点

据白帽的耕作制度和温光资源条件,水稻抛秧在品种选择上,一般要求中熟杂交系列中稻品种,在茬口安排上以前茬油菜田和闲田为生,与常规手插移栽水稻相比,抛秧水稻秧龄期较短,一般在25d以内,比普通水育大秧短10d左右,如秧龄期过长,则秧根连结不易分散,就无法抛栽。抛秧时间早,具有抛秧时伤根少、扎根浅、起发早、分蘖节位低、基本苗数足、有效穗数多及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有显著的早发优势。

2 水稻抛秧田病虫草害发生特点

抛秧水稻田前期有利于杂草发生,分蘖期而遭1代二化螟为害;中期有多种病虫发生和为害,如2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穗期的稻飞虱、叶尖枯、稻曲病和稻谷粒黑粉病等相继发生及为害。

2.1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量大,危害重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产卵为害具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特别是岳西县第1、第2代二化螟及四(2)代稻纵卷叶螟处于抛秧水稻生长优势明显,植株嫩绿,极易引诱螟蛾产卵为害。据2007年6月18日调查,1代二化螟枯鞘株率:抛秧中稻田平均为29.6%,手插中稻田平均为9.8%。7月20日调查四(2)代稻纵卷叶螟蛾量、卵量:抛秧中稻田平均蛾量30.45万头/hm2,平均卵量412粒/百丛,手插中稻田平均蛾量16.86万头/hm2,平均卵量278粒/百丛。7月20日调查四(2)代稻飞虱,抛秧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3 420头/百丛,手插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1 040头/百丛。

2.2水稻纹枯病发生早、病情上升快

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抛秧稻田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此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特点是发生早、为害重、时间长。据历年资料记载,抛秧稻田纹枯病初见期比手插秧稻田早10d左右,但病情上升较快,据2007年7月10日调查,抛秧中稻田水稻纹枯病病丛率平均为4.6%,而手插中稻田水稻纹枯病仅有零星发生。

2.3穗期病虫害相继发生及为害

由于四(2)代稻飞虱虫口基数大,防治技术不到位,导致了五(3)代稻飞虱发生量大、为害重,2007年8月15日调查,抛秧中稻田平均有稻飞虱5 870头/百丛;稻曲病、稻谷粒黑粉病在水稻抽穗扬花时遇雨水多、湿度高,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则发病重。

2.4杂草猖獗发生为害,防除难度大

由于水稻抛秧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前,田间不建水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对杂草特别是稗草种子的萌发与生长极为有利,因此杂草的发生数量明显多于普通插秧移栽稻田,而且发生高峰提前,杂草的大田生长为害时间拉长,对水稻的危害加重。抛秧水稻杂草发生量大,人工拔草难度大、花工多、效益低、效果差,同时对秧苗的影响也较大。而化学除草安全性差。抛秧田秧苗秧龄短、抗药性差,前期根系在土壤表层,增加了根系对除草剂的吸收,因此对除草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如含有乙草胺、甲磺隆成分的混配除草剂在抛秧田使用均易产生药害。

3 防除技术与方法

根据抛秧田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在防除时应抓住前、中、后(穗期)期,实行阶段性重点防除。前期以化学除草为中心,分蘖期以1代二化螟防治为重点;中期(孕穗期)防治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2代二化螟;穗期以防治稻飞虱为主攻目标,兼治叶尖枯、稻曲病和稻谷粒黑粉病。

在杂草防除中,针对抛秧水稻“苗小草多”的特点,为确保稻苗安全和除草效果,应采用“一封一补”的2次化学除草技术。“一封”即掌握在抛栽秧苗基本直立后(抛栽后5d左右),施药封杀杂草,宜选择安全性较好的丁苄、幼禾葆等药剂;“一补”即抛秧后15d,田间仍有较多残存杂草,必须进行补治,使用精克草星、抛秧精克等药剂。“一封一补”前后配套使用,除草效果可稳定在90%以上,安全性也比较好。

在病虫防治上,应根据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结合气象因素和具体田块的苗情,确定防治的主攻对象和防治时间,合理混用氯虫苯甲酰胺、锐劲特、毒死蜱、吡虫啉、噻嗪酮、纹霉清、爱苗等高效低毒残留农药,控制多种病虫害。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7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沼渣沼液生产有机水稻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沼肥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最高浓度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 生产

GB/T 1963.4 有机产品 第4部分 管理体系

三、基地要求

1.环境条件

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无污染,远离工矿企业5000m以上的农田,并符合GB 9137、GB 3095的要求。

2.土壤条件

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已进行三年AA级生态稻谷生产置换的地块,并符合GB 15618的要求。

四、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高效品种,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品种,如:长选12、稻花香四号、富源四等。

五、沼肥要求

沼肥选用正常产气30d以上的沼渣沼液。

六、沼肥育秧

1.苗床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靠近水源、土壤无污染、土壤肥沃的园田地或旱田地;按每亩本田准备秧床10m2~12m2。

2.苗床制作

播种前2~3 d,按水稻种植面积规划好苗床面积,翻耕10~15cm,平整做细后,按每平方米浇施沼液5kg;或者播种前10~15 d,翻耕10~15cm深,每平方米施沼渣5kg~10kg,与床土均匀混合后,整平拍实,并用薄膜覆盖(平盖),封闭发酵10~15 d。

按照本田每亩用种2.5kg的标准准备种子,浸种前晒种2~3d,并经过筛选和12.5%的盐水选,选后用水清洗两遍。

3.种子浸泡

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编织袋装种子,将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沼液完全浸泡。浸种时间:采取间歇式浸种,浸泡12h、晾6h,浸泡12h、晾6h,再浸泡6h后清水洗净待催芽。

4.播种

气温稳定通过5℃时,约4月15~20日播完,播种后用备好肥沃细土0.5cm~1cm,以喷水不露籽为宜。

5.苗床管理

出苗进入一叶一心期后,每7d用沼液兑清水浇施一次,按100kg沼液兑100kg清水浇施,移栽前3d用净沼液浇施,每平方米每次用稀释后的沼液3kg,喷后喷清水洗苗1-2次。

七、本田栽培

1. 整地、基施沼肥

移栽前1~2d,耕翻碎土后,结合泡田亩施沼渣、沼液混合体 1t~1.5t,耙地平整。

2.移栽

5月15~20日移栽。移栽规格30cm×(13~14)cm×3株。

3.追肥

秧苗移栽后10d~15d,用沼肥1000kg/亩追施,同时进行中耕(肥泥混匀)。

4.沼液喷施时期及用量

初穗期和灌浆期或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沼液。(1)初穗期沼液与清水比1:1喷施40kg/亩;(2)齐穗期沼液与清水比1:0.8喷施40kg/亩;(3)灌浆期沼液与清水比1:0.6喷施40kg/亩。

5.沼液喷施方法

(1)喷施时间:晴天上午8点~9点或下午6点~7点,阴天全天都可喷施;

(2) 喷施程度:喷施到叶、穗尖滴水珠;

(3) 雨后补喷:喷施后4h内遇大雨补喷一次;

(4)稻瘟病区初穗期喷施时可结合防治稻瘟病进行。

八、水层管理

插秧后缓苗前湿润管理,水层保持3 cm~4cm,浅水养苗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前3d~5d进行晒田,达到泥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色转淡绿,需晒5d~7d后恢复正常水层,孕穗至抽穗期采用活水灌溉,水层保持4 cm~6cm,如遇低于18℃温度,采用深水护胎,水层18~20cm,低温过后恢复正常灌水,抽穗后3d~5d进行间歇灌水,抽穗至扬花期保持5cm~7cm水层,抽穗后20d~30d采用间断落水,90%成熟停止灌水。

九、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有机稻生产的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结合物理及生物防治,首先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培养健壮个体和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在经济阈值内,允许病虫草在一定程度以内存在,不进行防治,由田间生物进行自我调控。超过经济阈值时,在准确预报预测的基础上,及时控制发病中心,进行防治。

1.物理防治方法

架设杀虫灯,每盏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有机稻田面积40~50亩。

2.生物防治方法

采用生物农药,稻瘟病用600倍液农抗120或井岗霉素进行防治,特别注意打苞期防治穗茎瘟病,稻曲病在水稻破口期应用500倍液农抗120喷雾防治,潜叶蝇、负泥虫采用生物农药BT(阿维菌素)或灭幼脲3号进行防治。每亩用灭幼脲3号60mL,兑水30kg,叶面均匀喷洒;间隔10d再用相同上述方法用量复配50mL1.8%阿维菌素叶面喷洒一次即可。

3.农业防治方法

防治稻蝗采用人工网扑,放养鸡鸭进行除治,春季结合整地灌水打捞蝗虫卵块及人工除杂草。

十、收获

有机稻收获标准为85%完熟即可收割,脱粒、晾晒,脱谷损失率小于30%,糙米损失率小于50%,破碎率小于0.5%,净度大于97%,保证有机稻谷的商品率。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8

关键词:水稻;平菇;轮作;栽培技术

根据平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温度以及平菇发菌、出菇阶段在晚秋及冬春季节,结合水稻生长季节在夏秋、11月水稻已90%收割的实际,充分利用田间时间差异,轮作种植水稻、平菇,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和减少田间杂菌滋生,提高平菇产量的特点,增加农户收入[1]。在老竹镇用此方法平菇水稻轮作种植面积约6.67hm2,可收稻谷7800kg/hm2左右,收入1.65万元/hm2以上;种植平菇450m2,产鲜平菇45t/hm2,收入18万元/hm2,合计效益可达19.65万元/hm2以上。

1播前准备

水稻品种可选择中浙优1号,其生育期约135d。播种前应进行晒种、浸种消毒种子。预防种子带菌传染病害,将药剂浸种过的稻种用清水反复清洗后催芽,催芽温度应先高后低,一般破胸露白前谷温可达30~35℃,露白后谷温掌握28~30℃催芽。整细秧田,合理施用基肥。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杂草少、排灌方便、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的田块作秧田。秧板宽140~160cm,秧沟深20cm,秧田基肥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1.25~15.00t/hm2,配合施碳铵225~300kg/hm2,结合耕耙时施下,配施磷钾肥,做毛秧板时施下。

2培育壮秧

中浙优1号在老竹镇和生料栽培平菇轮作栽培,可根据自然气候并结合平菇收获结束时间一般在4月底的特点,来确定播种时间,可选种单季稻或晚稻,单季稻在5月初可播种,晚稻最迟在6月上旬播种结束。育苗移栽用种量约7.5kg/hm2。秧龄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8d左右,二叶期施断奶肥,结合秧田除草杀虫,秧田施用尿素45kg/hm2;移栽前秧苗处于六叶期、单株带蘖3个或以上,移栽前4~6d施尿素75~120kg/hm2作起身肥。秧苗期要及时防治黑尾叶蝉兼治二化螟,控制水稻普通矮缩病[2]。

3移栽

中浙优1号属大中穗型组合,分蘖力强,有效穗高,适当提高密度,一般行株距28cm×16cm为宜,具体视土壤肥力来定插秧密度,约插苗19.5万根/hm2,以促进低节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争取更多有效穗。

4肥分管理

施肥原则为“重基肥,早蘖肥,巧施穗粒肥”,以保证前期早生快发,中期稳长稳发,后期不衰。基肥施水稻专用肥750kg/hm2,促蘖肥一般在插后5~7d结合化学除草进行,施尿素180kg/hm2、氯化钾112.5kg/hm2,如叶色浓绿,氮肥可不施或少施。同时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而造成倒伏,控制分蘖生长。在齐穗至乳熟期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后期养分,提高千粒重。

5病虫整理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防治白叶枯病、纹枯病,用5%井冈毒素水剂1.50~2.25L/hm2,对水750kg常规喷雾,或对水3000kg泼浇。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5cm水层,施用井冈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2h内不下大雨时进行。另外,防治稻田淹水是防治该病关键。防治稻瘟病,在移栽前3~5d,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对水750kg喷雾;在水稻拔节分蘖期,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用40%稻瘟灵乳油或富士一号乳油450~750mL/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叶瘟;在水稻破口抽穗5%时,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硫环唑3kg/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穗瘟[4]。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1500g/hm2,对水常规喷雾或低量喷雾,可有效防止早衰,还可兼治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多种穗期病害。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9

关键词 水稻;病虫防治;专业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23-01高州市金山街道办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有逾7 000农户,农业人口逾2.3万人,其中在家务农的逾1.5万人,年龄50岁以上的农户约占70%,妇女约占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88%。全镇耕地面积1 466.67 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 153.33 hm2,蔬菜等其他作物约666.67 hm2。为探索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新模式,在省植保总站、市农业局的支持帮助下,金山街道于2011年3月15日组织成立了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并在当地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为高州市第一支由政府引导扶持、植保部门技术指导、农民自发参与、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的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

1 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新模式

金山街道群众基础好,农技站在村民中有较高声望,同时也是茂名市植保新技术推广示范镇。为解决水稻病虫害防治分散问题,在农技站的引导和带领下,从2010年开始,金山街道积极探索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新模式,筹备成立了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并组建了由20人组成的病虫专业化防治队。在筹备过程中,农技站一方面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植保部门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购置了先进的机械喷雾设备,培训了专业防治队队员;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村民的宣传发动工作,合作社多次主动组织村民召开会议和举办培训班,请省、市植保技术人员宣传介绍专业化防治的运作模式和优点,广泛发动村民参加专业化防治。在实施过程中,合作社采取补贴、优惠等方式吸引农民参加,每季水稻仅收取防治费用750~975元/hm2,同时在示范区实施专业化防治和农民自主防治的稻田树立宣传牌,标明使用农药名称和成本、施药时间、防效、产量等内容。通过对比,让村民亲身体会病虫专业化防治的好处,提高他们参加专业化防治的积极性。1年来,共有800户农民加入专业化防治,早、晚造实施防治面积346.67 hm2,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

为保障病虫专业化防治示范区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专业化防治过程中发生防治效果与药害损失的评定等方面的纠纷,规范专业化防治队的服务方式、收费标准、农药采购和使用、植保机械使用和保养维修以及专业化防治队员的管理等,制定了《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章程》《参加专业化防治协议》《专业化防治效果评定标准和办法》《专业化防治效果评定专家库》《专业化防治效果调查方法》《农药采购和仓储制度》和《喷雾器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制度》一系列规章制度。1年来,协会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专业防治队员操作行为规范,田间档案和服务记录基本完整,没有出现农户投诉现象。

3 科学防控,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效益

在专业化防治工作中,市、县植保部门及时向专业防治队提供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要点,在安全用药、病虫防治技术和药械维修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帮助解决专业化防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每次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植保技术人员均到达现场指导,帮助专业防治队员准确把握防治适期,确保药剂喷雾质量,通过1年的实施,早、晚造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在2011年晚稻遇到近10年罕见的稻纵卷叶螟严重发生情况下,示范区有效控制了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经受住了考验,实现了“虫口夺粮”,充分体现了专业化防治是农业防灾减灾、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1-2]。据调查,实施专业化防治的稻田病叶率均控制在3%以下,而不少农户自行防治的稻田卷叶率达60%~85%。专业化防治与农户自行防治比较,每季减少用药1.5次,节省农药及用工费335.25元/hm2,每季增产稻谷762 kg/hm2。2011年金山街道实施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346.67 hm2,共增收稻谷111 t,节省人工和农药费用95 000.5元,总节本增收达603 500元,示范区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省植保总站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村民都愿意继续参加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村民普遍认为专业化防治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和用工成本,提高稻谷产量。

4 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队伍进行培训

近年来,始终把培训提高植保专业化服务队伍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每年市植保站请专家到该镇对农药经营从业人员、专业队员、种植大户、村委会干部、村中种植能手等150多名登记备案的植保员进行培训,通过聘请从事农药管理、测报研究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动地培训,让学员们对相关的植保技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带着在开展统防统治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共同探讨,培训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为每位学员发培训合格证。加强专业队伍的应急防控演练,提升集体作战能力。培训内容以实际操作为主,涉及农药的派配、施用技术分解、安全保护措施的落实、农药包装废品的回收、先进植保械器的保养、维修等等各个环节。加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宣传力度,通过挂横幅、贴标语、喇叭广播等方式在社会上作为宣传,让农户明确统防统治工作的省钱省工、效果好等方面的优点,正确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病虫害统防统治事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为

(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23页)

病虫害专业队伍提供物资支持,每年市植保站为金山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备十几台先进的机动喷雾器。并在区域组织召开小型无人直升飞机施药演练工作,免费提供财政惠农资金采购防治对口药剂。另外,还为病虫害专业队伍提供技术信息和服务指导,通报病虫害发生信息、建议采用施药配方,为防控提供保障[3-4]。

实践证明,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有较高市场化程度、有较强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新模式,为全省各地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5 参考文献

[1] 丁旭,陈书华,吴小兵,等.水稻病虫害专业化承包防治服务新模式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2(1):23,25.

[2] 周世荣.临猗县植保专业化防治模式介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8):30.

稻谷病虫防治方法篇10

关键词 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效益分析;重庆丰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24-02

有机水稻是指生产环境条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转基因和辐射育种的种子,不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水稻。丰都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境内立体气候特征明显,高海拔的山区生态环境良好,适宜种植有机水稻。丰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2年即开始进行试验性种植,迄今已示范推广400 hm2,其中162 hm2获有机认证和有机转换认证。本文就丰都县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种植效益进行总结与分析。

1 种植技术

1.1 种植基地选择

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远离化工厂、水泥厂、磷肥厂等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同时,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相邻田块对种植基地的影响。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的高海拔区宜作为有机水稻的生产区。为确保基地环境符合有机水稻生产的基本条件,基地的土壤、大气和水质条件必须经过具备资质的部门监测。检测标准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基地周边采取一定的防护、隔离措施,避免常规田块的农药、化肥和水流入或渗入有机水稻种植田块[1]。

1.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广、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国家二级及以上优质稻品种,例如丰优香占、川优6203等。

1.3 物资准备

准备种子18.0~22.5 kg/hm2及经发酵处理腐熟的饼肥1 800~2 250 kg/hm2。

1.4 播种育秧

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播种期以3月下旬为宜,根据不同区域具体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采取旱育秧或旱育抛秧方式育秧。播种前晒种1~2 d,用35 ℃温水浸种12 h。

1.5 施底肥及移栽

撒施腐熟饼肥1 800~2 250 kg/hm2,然后耕犁并平整。当秧苗达到4叶1心时即可移栽,按15 cm×20 cm左右的规格栽植,每窝栽2株苗,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栽植方式。

1.6 追肥

秧苗移栽成活返青后,施畜禽粪水15 t/hm2左右,施肥方法为直接浇泼于稻田。

1.7 病虫草害防控

1.7.1 病害防控。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等。以农业防治为主,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调控肥水等增强植株抗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害发生[2]。必要时可适当使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立枯病等。

1.7.2 虫害防控。经田间观测与统计分析发现,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防控方法:一是采用杀虫灯[3],每2~3 hm2安装1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二是选用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以控制害虫基数,如Bt粉剂、苦参碱水溶剂等;三是利用生产环境中的自然天敌,如蜘蛛、寄生蜂、蛙类等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四是利用微生物杀螟杆菌、白僵菌等防治水稻螟虫;五是通过稻田养鸭控制田间害虫,特别是中下部害虫的发生数量[4]。

1.7.3 草害防控。提前泡田诱草萌发,再耕翻达到灭草目的[5];或采用人工除草,减轻杂草危害;还可铺专用除草膜抑草。施用的有机肥需充分腐熟,且不含具有生命活力的草种。科学配置株行距,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稻秧提早封行,抑制杂草。

1.8 收获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收获时单打单晒,不与其他栽培方式的稻谷混合堆晒。晾晒器具要求使用竹器或草席等,不得在石板和水泥地板上晾晒,以免影响稻谷品质[6]。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利用烘干机代替自然晾晒。

1.9 田间档案记载

绘制有机水稻分布图,对种植有机水稻的田块进行统一编号。设统一规范的记录表,记录事项包括生产资料种类和数量、技术责任人、种植者、生产过程中每项作业措施等。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据统计分析,丰都县水稻种植面积2万hm2,低海拔至高海拔单位面积产量递减,平均产量7 425 kg/hm2,2016年稻谷市场价2.6元/kg,产值19 305元/hm2。有机栽培条件下水稻后期结实率偏低,千粒重下降,平均产量4 680 kg/hm2,企业收购有机稻谷的保护价为5.6元/kg,产值达26 208元/hm2。与常规栽培水稻相比,转换后的有机水稻平均单产减少2 745 kg/hm2,减产约37%,但有机稻谷的销售价格增加了3元/kg,增幅115.4%,种植农户的收益大幅提高。

2.2 生态效益

丰都县水稻种植化肥施用量平均为尿素750 kg/hm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 200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450 kg/hm2。采用有机方式栽培,不施用化学肥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有机生产方式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恢复地力效果明显。丰都县农业环境监测站的检测结果表明:多年施用有机肥有利于保持土壤生态平衡和养分平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施用3年,稻田有机质含量提高1倍多,全氮含量提高67%,速效氮含量增加23%,速效钾含量增加38%,土壤各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稻田。

2.3 社会效益

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运营,农户只投入劳动力,公司无偿提供有机水稻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并进行技术指导,所产稻谷由公司按5.6元/kg的保护价收购。此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缺乏技术、缺乏销售渠道等系列问题。种植者在不增加投资、不增加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效益更加显著,有助于丰都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同时社会效益明显。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对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有机食品概念下的有机农业顺势而生。水稻有机栽培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丰都县有机水稻生产的物化成本是由企业替农户承担的,但如果企业市场开拓或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将无力分担投入品所需成本。因此,对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产值等问题,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另外,水稻有机栽培的病虫害防治仍比较困难,有待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朱晓辉.有机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生产管理[J].农技服务,2015,32(8):42.

[2] 吴旦良,周奶弟,朱贵平,等.仙居县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10(6):144-146.

[3] 束汉良,邹国民,戎全虎,等.发展有机农业提高稻米品位:浅谈镇江发展有机稻米生产的前景与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06(6):55-56.

[4] 黎安苹.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