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工程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1-17 17:48:49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利民,关乎一方安全的同时又可造福一方,但如若项目建设质量不达标,则会祸害一方,因此,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极其重要。但现实中,水利项目建设常受多方因素影响,以致建设质量难以得到很好保障,细细剖析,其根本原因主要如下。

1.1前期勘察不到位

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致使前期勘察受限,勘察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勘察不到位。这就导致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常常出现一些无法预测的问题阻碍正常的施工作业,甚至会导致施工方法选择错误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前期勘察问题不仅加大了突发事故的发生率,而且也使得施工质量无法保障。

1.2低价中标、压缩成本

在前期招投标阶段,一些承包商为取得标的,往往会以低价竞争争取中标。而中标后,由于成本问题而不得不选择质量较差的材料,以牺牲质量来弥补亏损,后期又因为种种质量问题不得不返工整改,更加大了施工方的资金压力。加之很多分包及转包现象,更进一步压低了工程成本,使得水利工程质量更加缩减。

1.3现场管理不受重视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是现场管理,然而,现阶段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现场管理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应付心理严重,致使施工现场组织与监管不到位,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频发。此外,部分施工企业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盲目赶超进度、压缩工期,致使现场管理成为摆设,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并且,因疲劳施工作业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1.4作业人员素质偏低

部分水利施工企业因施工队伍作业人员的水平及能力不足,而技术人员的欠缺又会导致一人多用,无法更好地发挥其专业的技能水平,机械设备的欠缺同样也会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队伍多数来自农民工,而其中又有一些经验及技术能力不足的临时工,这样的队伍不仅管理不易,而且团队意识及质量意识较差,甚至还有些会在包工头的指使下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致使水利工程存在极大的质量隐患。

2水利工程管理的现存问题

水利建设项目属地方民生工程,常由国家或地方投资建设,项目参建方多,管理繁杂,且长此以往受落后、不科学的粗放式管理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以致我国水利项目建设项目常常难以高质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对项目建设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质量管理方面

(1)施工过程不规范。部分水利工程开工前,图纸会审不严格,在未做足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盲目开工。同时,实际施工中与设计出现差异时,为不耽误工期,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仅凭个人经验,在未联系设计单位的情况下继续作业,致使施工与设计脱节,而盲目施工不仅使质量得不到保障,更为后续施工的进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2)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而现场管理不到位,使得劣质材料投入施工,导致水利工程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要求。另外,部分材料进场时,没有按照质量标准实施检测,同时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不到位,存储方式不正确导致材料质量失效等都会造成水利工程质量问题。(3)试验检测不重视。加强施工现场试验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然而,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为赶进度,未组织试验人员对现场质量进行检验,致使混凝土配比不达标、灌浆压力不满足要求等情况出现,从而导致现场施工质量得不到把控,严重影响水利大坝的安全与质量。因此,现场试验得不到落实,不仅使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为后期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营埋下隐患。(4)现场管理不到位。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与管理出现脱节,致使水利工程施工中流程混乱、作业不规范、试验缺项漏项等情况严重。主要表现为:(1)作业人员无视图纸,仅凭以往积累的个人经验,或擅自修改简化施工方案,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现象严重;(2)施工现场未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使得材料或部分分项工程质量不达标,造成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下降;(3)有些管理人员未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管理,对施工方案、管控措施、作业进度考虑不到位,使得施组与施工脱节,管理与施工矛盾。

2.2安全管理方面

(1)安全管理意识差。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多数由农民工组成,其安全意识相对偏低,而项目动工前又未组织进行安全意识与安全规范的教育与培训,致使操作不规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外,实际水利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减少成本投入,安全管理员缺位或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安全管理工作,很多工作疲于应付,致使安全施工得不到保障。(2)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细致,致使很多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安全事故频发。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安全施工放松要求,不重视安全作业及安全防护,致使施工中安全隐患问题突出,而现场管理人员又未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从而为后期水利工程质量造成十分不利影响。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3.1质量管理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从材料、技术、人员、进度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严加把控每个项目的施工质量,防止因施工管理缺陷而导致的质量问题。(1)做好前期图纸审核。水利工程开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特殊与关键技术点设计与施工人员应做好交流沟通,施工人员对图纸应进行充分熟悉,在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后方可动工。另外,实际水利工程施工中,应严格依照图纸,若设计与实际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介入,通过实地勘察提出合理变更,并补充变更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严禁擅自凭个人经验修改图纸。(2)加强材料质量把控。首先,严把采购关。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根据采购计划应货比三家,优选较高性价比的施工材料,既能满足质量要求又节省了成本投入。其次,严把进场关。材料进场前,应进行严格检测验收,对不达标材料应及时剔除,防止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另外,严把存储关。施工材料应根据属性分类存储,做好防雨、防潮、防风、防晒等工作,避免因存储不当而影响材料质量进而影响工程质量。(3)加大试验检测力度。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抽检,做好各项参数记录,并形成最终文件进行上报。对试验检出不达标材料或项目,应立即组织停工检查,并根据补救措施进行处理,对补救措施仍达不到要求的应进行拆除重新施工,有效把控一切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转变传统粗放式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在水利工程开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应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建立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贯彻落实,使制度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其次,现场管理人员应强化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有与施工流程不符或操作不规范的应及时制止,使人人都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另外,施工现场管理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施工理念,并不断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确保人人都能将“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而唯有从管理制度、工艺技术以及人员意识多方面实行全面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按期按质完工。此外,应建立水利环境影响动态监测系统,以便对水利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测与管理。

3.2安全管理方面

(1)提升安全管理意识。首先,强化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制度体系,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及安全培训教育,如此才能促使其在施工中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次,加大对每名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让每位作业人员都能认识到安全施工的意义,使其意识到安全作业不仅是为项目更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最后,构建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防止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杜绝一切施工中的安全隐患。(2)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结合项目实际,针对事故易发部位及作业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土方挖填、围堰、脚手架、吊装等是事故的多发部位,必须要在水利工程动工前,制定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并强化安全交底,加强管控与防范,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的出现。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监理;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是工程建设领域积极推行的“三项制度”之一,其作用是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公开性,强调建设市场之间的合同关系及监督、制约、与协调的机能,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晚,旧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还束缚着监理制度的发展,对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与质量监督的关系模糊;关于工程建设监理的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工程监理的作用、意义和监理人员的从业条件理解片面等原因,致使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因此,总结分析工程监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该项工作的实践经验,对于规范和提高工程监理的管理水平,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壮大狠有裨益。

2.水利工程监理面临的问题

因为我国在水利工程监理方面起步较晚,受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影响,对监理的作用没有在真正的意义上进行了解,监理工作还没有发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工程监理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2.1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测依赖监理

在施工场地的大型机械、管理人员、施工工艺及方法与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报的数据不一致,在资源配置上出现了不合理现象,在施工中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散慢。只有在监理人员进行指示和配合时,才对施工现场做局部的调整和整顿。有时还只是对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进行应付,现场有监理人员就会按照规范施工,现场无监理人员就随意施工;无视监理人员的督促,许多工程项目无自检工作,编些工程资料向监理部门报验。

2.2计量不准确

施工单位在计量方面总是想尽办法,采用提前计量、多计量、重复计量、不能计量而计量、或者故意出错等许多方法,争取多得或者提前获得工程款。另外,在进行计算时不按合同和规范办事,使工程量扩大。

2.3随意向业主提出索赔

为了加大中标的几率,很多承包商进行投标文件设计时,提出了承担更多风险或代替业主的一些现场土地临时暂用的协商工作的条件;在履行合同时,因为业主对承包商有一些正当的要求,或者是因为承包商的一些行为导致了一些纠纷,比如堆土超出征地的范围,临时通道做了些改变等,当承包商的利益受损时,则不分析对错,直接要求索赔,并且索赔的数额较大。

3.完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

3.1大力加强监理队伍建设

加强自身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监理行为,是一切监理工作的基础。目前,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明显暴露出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人才匾乏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总监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的总监队伍,从而确保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有效落实;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检查、督促工作力度,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力求监理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应加强监理公司和现场监理工作的宣传工作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应不断总结经验,编制总监业务工作手册和监理业务考核手册。

3.2监理单位要增强责任意识

监理单位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和优质的服务争取市场、占领市场,以质量求发展。同时,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认真分析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主要因素,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增强这些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3加强与业主方及其他参建方的沟通

监理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和业主的正确指导与支持,离不开承包人的充分理解与配合,离不开设计单位的大力协作。特别是业主和设计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关系到每一项合理的施工方案的调整。如不能得到支持,许多好的设想将不能得到贯彻执行,监理工作的成绩也无法取得。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应通过自必身努力,扎实工作,使业主充分相信监理、依靠监理,其他参建单位能够积极配合支持监理工作,从而达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作用。

3.4加快法制建设、规范监理市场

必须以《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培育规范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市场:如监理工作规范;监理职业责任保险办法;监理工作评价标准和评优办法(奖励办法);监理酬金新的收费指导意见(包括酬金的组成);监理招投标工作的管理细则;监理项目所在地登记注册管理办法(建立全国全系统统一的开放市场);项目法人违规追究办法。打破地区保护,严格监理市场的准人管理制度,杜绝监理单位无资质或超资质等级与业务范围承揽业务,杜绝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杜绝分包、转包监理业务行为。

4.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监理项目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工作环境和施工难易程度选派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选派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建一支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的、高效、精干的现场监理部;组织监理部监理人员熟悉项目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编制具有施工指导意见的监理规划和各专业实施细则;协助项目法人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工程项目划分工作。工程质量评定的项目划分要有利于监理工程师施工中检查,有利于组织参建单位验收,有利于质量评定和资料整编;做好合同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审查、审核工作,达到监理规范要求的,才能签发合同项目开工令。

(2)检查落实施工单位的实验室、施工中“三检制”和贯彻执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熟悉施工、监理合同,认识风险,判断风险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合理规避风险。处理好合同实施中的索赔和反索赔;树立服务业主、服务施工单位的理念,树立监理企业形象,搞好协调和沟通,建立监理的权威,促进监理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圆满完成。

5.总结语

水利工程监理和其他建设工程监理相比,除了涉及的外部环境更广泛、更复杂之外,其他都大体相同。作为监理工程师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减少甚至避免洪水等不利因素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威胁就要有更强的协调能力和组织应变能力,并能够熟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能够做到质量优、成本低、工期合理、效益好。

参考文献: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监理内涵的不断扩展,现已形成由工程施工监理、结构设备监理、水土保持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等共同组成的多专业监理体系。但就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而言,存在职能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使很多水利工程在后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就对监理工作的开展状况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监理工作的重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水利工程监理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监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1)由于我国开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较晚,根本没有认识到监理工作的职责和双方的利益关系。只是认为这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领取施工许可证,有的把监理仅仅当作是检查质量的工具;即使授予了“三控制”的权力,在实际监理工作中业主也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有些业主经常用不成文的“地方惯例”来决定工程上的许多实际问题,使得承包商常常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导致工程建设进度滞后,工程效益下降,而监理单位则成为造成这种不良后果的“替罪羊”。

(2)承包商是建设工程的直接生产者,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也是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有些施工单位把监理看成是质检员,在质量检查控制方面依赖监理,某一部位施工完成后尚未进行自查自检,就叫监理去验收,导致自身的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有些承包商在中标后,没有及时按照承包合同中的承诺,组建工程项目部及配备相关人员;或是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没有或减少本应投入的生产设备,导致工程建设管理混乱,许多施工方案无法实施,从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也有的施工单位认为监理人员是业主利益的代表,是为业主服务和替业主作主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予以应有的配合,使得监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工程建设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

(3)承包商与监理的关系 

业主与监理之间的媒介是工程建设监理合同,这一合同建立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显然,这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和义务,关系到每一项合理的施工方案的调整。监理工作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保证施工企业与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在监理工作中需要业主和设计单位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做到客观、无私、公正的评价施工质量。

2、监理单位管理水平和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任务是“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监理单位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应根据监理合同中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组建项目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监理总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监理总体布置和科学管理,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因此该机构要求各类技术人员在数量、业务能力、专业搭配上合理,特别是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现实中,目前仍有部分监理公司不能独立于原单位,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拼凑人员,而被拼凑的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能力较低,同时离退休人员多,监理人员构成难以稳定;而拥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较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难以引进,致使公司及其人员的素质总体水平较难提高,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监理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加强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以增强自身实力,从而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

3、工程建设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监理合同得不到认真履行

目前,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还不能完全按照工程建设规范要求施工,仍然存在“边设计边施工”,或者是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同属一家单位的现象,造成工程建设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理人员的决定和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在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中互相推卸责任。因此,建设项目各方及质量监督机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过去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下,由于责、权、利不明确,投资失控、进度失控、质量失控的现象时有出现,以致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20多年的监理实践证明,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资浪费的有效措施。

二、针对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监理工作,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情况,监理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以及监理合同构建科学的监理人员监督管理体系。将监督管理与绩效考核相关联,提高对现场监理人员的监督力度,有效保障监理工作质量。监理企业要加强监理工程师的培训工作,以提高监理人员责任心为目的,明确其职责。以强化监理工作监督与管理为目的,开展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绩效考核工作,以此确保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工程监理过程中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监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监理工作质量。

2、完善法律体系,认真落实招投标制度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而言,应认真贯彻落实《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承担起自身责任。在此过程中,还应建立起规范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打破区域保护,认真落实建立市场的准入管理制度,坚决杜绝无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揽业务与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同时还应杜绝分包、转包监理业务的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建立市场的良好运营。

3、加大水利工程监理执法检查力度

我国实施以法治国的国策,在水利建设工程监理事业也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用法律的手段规范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的行为,依据国家工程建设法律与行政法规,按照国家及水利工程验收的规范、规程、规定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监理工作。 

4、加强监理单位与业主以及其他参建方的沟通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业主与其他参建方的支持、协作与沟通。特别是与业主、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与配情况,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每个施工方案的调整。为此,监理单位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扎实的工作经验基础,使业主充分信赖监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参建方的协调配合,以让监理工作真正发挥出其“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积极作用。

5、大力加强监理队伍建设

加强自身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监理行为,是一切监理工作的基础。目前,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明显暴露出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人才匾乏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加强总监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的总监队伍,从而确保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有效落实;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检查、督促工作力度,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力求监理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应加强监理公司和现场监理工作的宣传工作力度,加强舆论监督,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应不断总结经验,编制总监业务工作手册和监理业务考核手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在今后的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明确自身职责,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同时监理人员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并对监管措施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4

1.水利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1管理不善,群众集体观念差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

1.2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1.3自力更生精神不强,伸手向上要思想严重

有些地方无论是建水库、电站、渠道,还是堤防加固甚至管理都依靠上级拨款,无钱不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按照中央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以群众自办为主,国家只能在器材方面给予适当支持。现在群众存在着一种偏向,国家不投资,水利没人搞,纯粹依赖国家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及管理。

1.4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1.5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本重。

1.6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2.水利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2.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谁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创新,谁就能抓信住机遇,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成熟时期,如果我们还抱着那些落后陈腐观念不放,势必错失发展良机。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各水管单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广大水利职工的积极性的标准,解放思想,换活脑筋,大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借船出海、借智生财,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使水利行业早脱贫,水利职工早致富。

2.2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认识,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因此,认真管好水利工程是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3开发人力资源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4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5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影响因素;改进策略

一、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预结算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水利水电的施工成本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并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主要是有效的控制成本,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管理与控制,使得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不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二、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因素

1.工程设计对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

工程设计对水利水电的工程预结算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水利水电的工程设计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设计,二是施工设计。这样的因素对于小型建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大型的水利水电的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其需要的技术较高,施工内容较为复杂,所以影响范围较大。

2.材料价格对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的建设中,材料价格也是对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水利水电的工程预算编制中,水利水电工程中定额基价主要包括施工的人力、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价格,而由于经济的发展,这些价格也不是平稳不动的,反而起起伏伏,所以,材料价格对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也是有影响的。

3.经营管理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

制定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是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从而使得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在预定的计划中顺利进行,并且使其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还能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成本造价与工程的进展。而有些施工单位极其的不重视经营管理,只为了赢取利润,过分的偷工减料、进行违反规定的操作,只为追求工程进度,这样不仅影响了水利水电等工程的质量问题,更严重的是出现严重问题之后还要返工,造成更加严重的资金浪费,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预结算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预结算的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1.建立完善的工程预结算管理机制

想要更好更完善的解决有关高估冒算问题,规范工程预结算的相关工作,一定要建立健全有关工程预结算的管理机制。想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预结算的管理机制,首先有一支责任感强、工作能力强的工程预结算审核队伍便是必不可少的。如若发生高估或谎报工程量等问题,要及时地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并纠正此类问题,以免出现更大的问题,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对于高估冒算问题而言,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可以通过赏罚分明、追究责任等方法来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全面的了解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保证当发生意外情况是,审计单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保障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熟悉并了解相关的签证工作流程,了解相关签证工作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了解出现在签证方面的问题并给予答案进行解决,从而确保签证能及时、有序以及准确的进行并顺利完成。

2.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预结算

想要保证工程预结算的审核能够顺利、高效率的开展就必须要了解最基本的预结算规范。为此,审核人员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要充分了解清单计价的规范,并且遵循着工程量结算的规则与要求,熟练地运用工程量的相关计算方法,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审计人员在对招标控制价审核时,更加需要对市场的情况进行深刻的了解,尤其在设备、材料、配套部件的价格等方面,并熟练的应用费率套用、定额套用等方法,与实际的市场价格相结合进行审计工作,以防出现定额不合理等问题。对工程量方面进行审核时,要注意是否有漏算或是重复计算的情况发生。如若无此类现象发生,要在保证数据来源准确性的同时保证计算方法也是准确无误的。如若发生签证变更情况,也要尽快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在对施工签证、设计变更资料、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时,要保证其具有相关性,并且依据这些资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预结算书。

3.加强对合同方面的管理

合同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当然,工程方面也是需要合同的。合同要在工程项目开展前制定,而且重要的是要结合工程项目自身发展的方向与特点进行制定。为了方便后期审核工作的进行,一定要对工程建设的预算工作方面进行科学的审定。为了确保并实现合同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不应该仅仅做到了解合同的要求,还应该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考察,考察过后分析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与内容是否与合同上的要求一致。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工程资料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对工程资料进行编制。还要根据合同,准确的审核相关材料的定额与价格,并以此来检查相关的费用条款是否存在合理性;在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合同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一定要立即联系相关的单位责任人共同研究并给予解决的办法,从而保障工程结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在水利水电的预结算审核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环节,但是其中最最关键的还是工程预结算的执行与编制环节。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关键环节都与实际工程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很难达到指导和反应的效果。所以,在进行工程预结算的执行与编制时一定要加强审核,从而提高或确定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发挥出工程预结算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樊宗义.建筑工程造价中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1):44-46.

[2]黄娅.水利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重点及对策[J].建筑与预算,2016(10):17-19.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事业发展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对水利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资源水利发展模式正好顺应了时展要求,水利发展的新模式———资源水利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造福后代,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质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及其特点 1.1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水利工程的特点。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规模大,工程复杂。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2)综合性强,影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3)效益具有随机性。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4)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水利工程转向资源水利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转变成为一种必然。21世纪,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数量增多,水利工程事业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式: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剧增,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第三,工业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废水在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严重,人们可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减少,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基于此,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越加严峻。在这种局势下,依靠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不能解决缺水问题,水库再好也没有水,这就要求水利工作者必须要向资源水利侧重,重视研究和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从而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用水需求,这也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其特点如下:1)经济、节约。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2)采用新制度,新体系。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3)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换种说法即是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资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4资源水利发展新模式的具体内容 水利工程转向资源水利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水利工程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转向资源水利发展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4.1大力宣传资源水利的优势。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就是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从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的水资源,同时也为了解决和预防洪涝灾害问题,在处理洪涝灾害问题时我们没有考虑到把水位定的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我们现在向资源水利侧重,就是为了弥补在解决洪涝灾害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失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的目标。 4.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目的是使得水利工程的工作对象和内容更加的详细、具体。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资源水利主要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事业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水利主要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只是资源水利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源水利的工作中,对它们的要求层次更多,更加注重各个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3对社会各部门的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资源水利完善了传统水利工程中的不足,对社会各部门的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该对于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进行合理计划,以解决城市用水的供不应求和无限制使用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适当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推动资源水利发展模式进程的措施 资源水利是一种新观念,是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深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体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p#分页标题#e# 第一,对广大的水利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其对资源水利的认识和了解,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以促进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工作的全面进行。对于水资源的净化要严把质量关,实行统一的管理,并且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政府应该做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转变市民用水观念。如在农业发面大力推广滴灌技术,以节约水资源。在工业方面把那些高耗水产业安排在河流下游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第四,政府要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水利技术人员,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从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统一管理,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资源水利发展模式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水利工程发展新模式。只有认清资源水利发展的必然性和意义,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水利工程转向资源水利发展模式的步伐,促进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7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管理应用;研究深化;监理;验收

前言

通过对水利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认为,制定、优化水利建设管理模式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各项应用方法,以确保其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环节分析

1.1在以往的水利建设过程中,建设管理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应用,而这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水利项目建设,优化施工管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知道,影响水利建设管理正常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增加了我们分析研究的复杂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深入分析每一个存在的问题,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水利管理的整体效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是我们下一阶段要集中分析的问题。成本分析这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高效建设的发展,以较低投入获得最大回报以及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建设项目的发展中,对水利建设进行科学管理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一种方法,也是对施工企业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的管理水平,,解决水利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和应用相关的改善措施,以推进实际工作来解决这一管理难题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研究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水利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前期建设工程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应该更多将精力集中于相关阶段的控制,以满足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项目准备阶段,我们要做的工作包括合同管理,协调监理工程师及承包商等。控制合同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质量环节、投资环节、持续时间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实现稳步发展。比如,自身与施工项目相关的人事管理优化,验证施工图纸以及作品设计等行为,以达到有效利用图纸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声音,以确保有效优化程序的工作原理,解决日常工作流程中的所有麻烦。该项目建成后,负责施工管理人员应积极扩大与监理机构的合作,为实现竣工验收后展相关工作。

1.2从目前的施工运行情况看,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与工人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建筑工人质量管理的意识较低,个人管理的质量越低,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应用过程中。不利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不完善的准备工作,我们的目标是不小心的管理,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事故,不利于的建设施工的正常开展,如果施工工人施工质量意识淡薄,就不能保证质量方面项目的有效控制,如有质量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项目。

对于建设项目,确保他们的应用程序的质量,这是其建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只有真正提高其质量,才有利于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但是现在,由于很多中国的水利建设人员自己的质量意识的相对较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主观上提升建筑工人的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1.3目前在建设企业中,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健康发展。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素质,很难较好的控制项目进度,高质量的链接,及其它费用,也很难对相关经验实现有效应用,导致其自身管理水平较为低下,这样就更加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前期准备工作的缺乏,以及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管理人员,以实现其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把握住控制环节,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因此,我们应控制项目目标,建设单位,以达到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目标,对施工管理内部每个应用程序进行有效的协调,也给我们成本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质量管理环节,提高应用效率,这些都是施工管理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然,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当前许多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管理不合理,没有健全的制度,也难以推动监管模式的健康发展。

2 水利施工管理模式的优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实际施工当中开展相关的优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建立健全水利建设管理,使每个应用程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完善了的质量保证体系。而在实践中健全施工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有利于发展促进建设项目的正常管理,施工管理,促进协调应用程序的各个方面的过程中,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通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来实现每个应用程序的内部方面的正常运行。当然前提是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以实现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优化,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为保证施工管理的科学健康发展,应制定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优化水利资金管理部门建设环节,实现最低的成本,最高的质量,确保其高品质的工程应用,能够以较低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回报,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完善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由于种类繁多的材料自身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为实现建设管理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材料管理严加控制,以完善材料使用的管理模式。

在水利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材料的验收工作,实现材料存储和物料保管的完备性,以保证材料的有效应用,同时应完善监督环节,通过有效利用再生材料,降低成本,以满足日常施工的需要。还应保证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加强机械设备,人员和机械需要做的,以适应管理。

最后,应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满足施工建设的正常使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水利建设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以良好的品行来保证水利施工的管理措施,确保水利施工管理体制的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相关意识,优化管理的各个方面,确保有效执行其责任,以解决水利项目管理中出现的每个应用程序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由于外界或者施工内部的因素施工管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对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满足现代化的水利施工的需要,需要进行相关管理方案的优化,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麻烦,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确保相关改进措施的完善,这有利于我国基础经济建设的稳定运行,保证国家经济运转环境的稳定,实现水利工程施工综合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超.水利施工管理重点事项分析[J].华章.2010(02)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风险问题;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筹资模式,我国自1999年起,开始逐步推进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主管部门作为“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主要落实单位之一,在财务管理改革的背景下,资金安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在保证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调查情况分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水利工程财务管理水平确实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资金保障水平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和风险相关的新问题亟需解决。

一、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

(一)资金监管的安全风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中落实后,因网络体系、体制存在不适应、不协调等情况,省级、市级、县级在水利工程资金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各地目前水利工程的款项支付,由“省发改委”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下文,同时直接抄送至省级财政厅、水利厅,然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抄送”环节缺乏监管,信息的更新或滞后、或缺位,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下放至市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同时因上级管理的缺位,导致下级也无法实现同步抄送。并且,目前各地省级水利厅、省级财政厅、省发改委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信息孤岛”的情况相对严重,由此就有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供给出现断层的情况,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也不能够实现对水利工程资金运作情况的掌握、了解,同步监管无从谈起。

(二)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团队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的财会知识结构单一,没有经历过全面的、系统的培训、学习,对于财会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法律观念淡薄,以致于现行《会计法》中的条款无法得到落实。据调查,部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模式也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财务工作人员同时兼顾账目管理、账目核算、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账目错误、溢账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支付方面,部分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对于工程支出的审核存在缺位的现象,专项资金管理常出现“结余沉淀”的问题,部分县级水利财务部门、市级水利财务部门只是简单的对账目进行记录,缺少对工程项目合格性、完成性、真实性的检查。另外,部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因政策影响、工程建设计划变更影响,存在“结余款”未合理管理的现象,主要体现为“结余款存放在银行”,以“赚取利息”的方式来补足办公费用缺口。

(三)水利工程财务管理预算不细化预算管理是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监督方面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导致信息不对称、财务支出不透明的情况频发。水利工程项目财务人员在进行集中核算后,核算结构会逐级上交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却普遍存在基层单位预算管理缺位的情况,国库集中支付难以落实到基层。尤其是县级水利部门的财务人员,因无法充分了解项目资金的细枝末节,所以账目的专业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埋下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建议

(一)信息联动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人员落实自身财政管理职能、财务风险控制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上层经济政策落实的主要工具。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和水利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交流,构建起一个纵向、横向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保证水利工程投入资金的透明,以保证资金投入的使用安全、效率,并强化主管部门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的监管作用。主要方法是构建起水利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资金信息的共联、共享,同时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完善工作协调机制、部门联动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检查督办机制,让各方面能够形成合力,从而将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另外,应该在财务信息沟通方面尽快完善细则,明确信息共享的具体程序,结合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具体特征,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高效的财务信息共享机制、体系。

(二)协作配合当前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逐步深化,这不仅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同时还涉及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变革。对于财务管理部门而言,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会计核算等环节属于一个完善的整体,各项工作必须要协调一致,财务部门内部务必要做好配合工作、衔接工作,从而让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预算管理务必要改变此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独自为政”的工作模式,只有保证计划方案的有效落实,保证资金的合法使用,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达到约束资金风险的现实目的。

(三)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路径,尤其是预算管理方面,务必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人员要从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出发,围绕项目支出,在预算管理方面尽早的进行论证、研究,并不断细化预算中的子项目,严格审核各个子项目金额设置的合理性;另一方要构建出风险预防体系,围绕每个月的用款计划,从预算管理的层面寻找费用支出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标准定额,实现统一的预算管理。围绕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公平的定额标准,以揭示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四)弹性管理我国各地大型、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结构由中央专项资金、省财政资金、市县配套资金、三个部分构成,2010年中央1号文件对县级地方资金进行了改革,取得良好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根据2010年中央1号文件中的内容,对水利工程财务管理进行弹性化改革,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资金的分担比例,以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发生的资金供应链断裂问题。另外,水利工程建设竣工财务报告是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竣工报告中应该全面的、深刻的反映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财务情况,针对物资、债券、财产等进行彻底清理,同时合理解决工程中遗留下的财务问题。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 资源水利 侧重问题

一、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水利发展的新模式—资源水利这种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后代造福谋利,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质量,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涵盖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二、水利工程想资源水利侧重的必要性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了水其他一切便没有了意义。二十世纪以后,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因此人们对于水资源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第二,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城,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加,超出了地区供水的能力范围;第三、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业污水也在不断增加,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形势影响之下,既使大力兴建水利工程也无法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只有向资源水利侧重,重视研究和科学开发水资源,从而满足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需求。这种做法也顺应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水利的特点

1、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上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利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3、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当前,环境问题是最具焦点性的问题,资源水利的提出也得到各界的认同。提出资源水利的观点就是为了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四、水力资源向资源水利侧重的主要内容

1、首先要大力扭转人们对传统水利工程的观点,宣传资源水利的优点

传统的水利工程观念就是大力修建水利工程,从自然中获取人类所需要的水资源,同时也为了解决和预防洪涝灾害。我们现在要向资源水利侧重,就是为了弥补在解决洪涝灾害中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失误,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大力推进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更加明确水利工程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

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解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资源水利主要是通过研究社会经济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水利事业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同时,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资源水利主要侧重于水资源的调查分析、科学开发、节约和保护来解决水资源的污染和分配不均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只是资源水利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资源水利的工作中,对它们的要求层次更多,更加注重各个工程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资源水利完善了传统水利工程中的不足,对社会各部门的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放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关的水利部门应该对于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进行合理计划,以解决城市用水的供不应求和无限制使用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适当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当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六、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进程发展

资源水利是一种新观念,是在传统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深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体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第一,对广大的水利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他们对资源水利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以方面推动资源水利的发展进程;第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以促进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工作的全面进行。对于水资源的净化要严把质量关,实行统一的管理,并且不断的完善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实现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政府应该做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工作,转变市民用水观念。如在农业发面大力推广滴灌技术,以节约水资源。在工业方面把那些高耗水产业安排在河流下游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第四,政府要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水利技术人员,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从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水资源统一管理,推动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发展进程。

七、结语

对水利工程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问题;解决措施

按照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农田水利工程、防洪水利工程、水利发电工程、城市给排水工程等多个工程类型。县级水利工程一般规模相对比较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灌溉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稳定社会发展秩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设计者对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不够合理,就会引起反效果,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在对其规划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哪些问题呢?

1.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规划过程中缺乏协调性,导致当地出现自然灾害

根据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干旱灾害是最容易发生的一项自然灾害,导致周边大范围地区都受到影响。但是人们并没有采取全面而又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导致常年受到干旱灾害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洪涝灾害对于农作物同样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在规划工作中,设计者一般都不会将注意力集中于该方面,甚至没有根据该方面制定相关规定要求,导致工程周边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利于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体改,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甚至扰乱社会发展顺序。

1.2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时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

在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设计者采用的是质量较差的规划图,或者在绘制设计图的过程中布局不合理、比例尺不精确、这就导致其规划存在各种问题。这既不利于工程的实施,影响到县级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也增加了其工程造价。

1.3重点问题并没有被规划人员充分考虑

规划人员在对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当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或者查阅的资料来源不明,缺乏可行性,如果盲目采取施工措施必然会给县级小型水利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其正常使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规划人员在确定好工程之后,必须要对当地档案室查阅相关资料,合理计算出其规划量,这样才能够避免其在规划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保证工程正常运行。

1.4规划人员没有对其影响范围加以考虑

在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流域规划或者地区水利规划是关键工作环节。不管是规模大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水利工程,在其规划与修建过程中必然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到当期农业的发展,更有甚者要求居民搬迁。为了避免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在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地流域地区以及周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考虑,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1.5水资源供需失衡

通过对县级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发现,水土资源平衡问题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有些规划人员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没有对其进行计算,这就导致其规划不够合理,最终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对周边环境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规划人员必须要对当地水土资源的供水能力与灌溉能力进行计算,了解其分布,这样才能够保证其规划的合理性。

2.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规划的第一步是搞好调查,收集资料。调查好与工程规划相关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情况、经济发展情况、水利工程情况等,对于调查的力度,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要深入性、全面性。同时,收集材料,要收集到全县的相关资料,全面性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2)大规模项目的规划,也把不符合条件的特别区域当做节水灌溉规划的重点对象;但又存在着这种情况,规划规模偏小,原因在于对可利用条件考虑的不充分,不了解水土资源、气候资源等。这些现象都一一表明了规划偏离了实际情况。而事实上,我们应当结合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可行性的分析规划,包括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气候问题、土地的分布、农业的投入产出等因素。

(3)规划要按照省和国家的规定要求进行。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一般是有编制大纲指导的,例如省和国家的水利工程规划。而一些县级规划存在着编制质量较差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规划大纲理解不深,吃的不透。要脚踏实地,要从收集基础资料,参考典型工程设计案例及其推算过程,逐步完成各类规划方案,才能把规划工作做好;规划中出现问题要反复修改完善,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按要求的完成规划大纲规定的每项工作内容。

(4)规划项目安排时还需考虑乡镇实施的积极性和财力水平。首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特点是面广量大,实际实施时由县级水利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难度很大,一般都由乡镇实施,因此规划工程要充分考虑当地乡镇实施的积极性,否则规划工程就难以实施。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根据各乡镇的财务水平,统筹安排各乡镇各年度的实施计划做到与乡镇财力水平相适应。再次,也要相应考虑各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确保规划工程如期保质保量完成。

(5)水利工程的兴建对环境有很大影响。兴建水利工程不仅影响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将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等。这种影响利弊并存,那么县级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进行充分估计这种影响,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6)想要保证规划的可行性、高水准,规划方案完成后就要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论证,经过多方面的技术论证后,主管部门提出该规划的审查意见,提出建议方案,各县按照审查的意见,认真修改规划,再上交批复,规划就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完善和提高其可行性。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其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并对周边环境加以改善,实现人文、自然的和谐发展。县级水利工程是一项规模小的水利工程,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对其加以重视,一旦规划不够合理,同样也会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合理规划,参照相关文献资料,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县级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的合理性,使其正常运行,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刘文朝.农村供水工程发展模式及工程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利,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