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1-16 17:51:54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消费;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B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扩大消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最大源动力,消费需求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推 动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决定了居民消费在超出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后,会趋向于追求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进而强有力地推动经济 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时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 电、燃油、燃气等资源的大量耗费,以及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尽管不能绝对地说这完全是居民消费行为所致,但是近现代社会以来享乐主义消费观,以及 在这种消费观引导下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超越实际需要的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强劲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短缺 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人口消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紧约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

作 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 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99 21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40 5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0%;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大量消耗有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企业的生产供给、居民的消费需 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由此而生。所谓“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显著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实现而形成的一种显著偏紧的限制和约束状态。不仅如此,即使现有市场产品供给充裕,如果它是以沉重 的资源耗损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亦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的明显下降来实现,那么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 展,仍然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运行状态。目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不仅是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消费需求增长, 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致命威胁。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一, 由于消费可以通过自身的增长直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所提供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 在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投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消费拉动投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 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只要不存在资源性供给约束,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由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 此,投资需求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经济持续增长起间接拉动作用。第二,由于消费与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因此居民消费需要的满 足程度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生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幅度,亦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是消费与 经济,或者说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探讨生产决定消费,不只是生产的内容决定消费的内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以及生产的方 式与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和决定消费增长方式。

同经济增长一样,消费增长也有一个“增长方式”问题,也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 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已经逐渐上升到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的根本性转变。而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资料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消耗和破坏;消费的集约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质 量的改进和消费效益的提高,以及出于对自然资源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低碳、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等。当然,这两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开的,数量和质量是 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一种类型的增长是主导的。

消费增长由粗放主导向集约主导转变,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它在一 定程度上虽然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但集约型消费需要对于企业开发、设计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发作用。第一,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是靠集约型的生 产满足的。生产为消费需要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方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界限,没有集约型的生产就没有集约型的消费。那种通过对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进行粗放 型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的;第二,集约型的生产是由集约型的消费需要 激发出来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解释道:“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 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来媒介的”[1]。因此,集约型消费需要通过激发和引导企业的集约型 生产,促进企业的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

在当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需要对生产导向或激 发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大居民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消费需要自然会激发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而不是那种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 消费需要而引发的企业对资源高耗型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与消费这两个层面的决定作用如果从微观经济,或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前者称为满足需求或者紧跟市 场,后者称为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市场。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一方面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企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经济活 动,不仅要满足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需要,而且还要创造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需求;另一方面,集约型的消费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更重要 的是消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提供的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需要。

二、资源紧约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积累。整个20世纪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 地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出现了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 些问题的出现和日益深化,使人们对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模式产生质疑,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 焦点。

在经济发展理 论的早期研究中,西方经济理论都是从单纯经济增长来看发展的,从而把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单纯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的增加,以及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我们将互相替代地使用‘增长’和‘发展’两个词”,“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使每一个人都能 消费得更多”[2]。然而,这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并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的质 量和效益不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分配不均、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 

应当指出,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为在经济社会的 特定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仍然是社会物质财富增加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改善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即便是特 别注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也会得出“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结论。[3]通过经济增长实现物质财富积累,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 治理费用的有力保证。然而,如果站在全球统一的大系统角度上来看待不发达经济的现状时,很难将不发达经济的困境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全球自 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从无限到有限的发展过程,决定了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具有历史阶段性。

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新的 理论与模型相继出现,其中关注全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 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 步”[4]。“发展不只是一种经济的连续增长,而是一种以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由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无论是在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还是在包括资源环境状况在内的发展的国际环境等方面,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的全球性战略问题。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经济发展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和发展道路上的拓展,体现了对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审视,明显有利于解决包括我国在内的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日趋短缺、环境严重破坏等矛盾和问题。

显然,可持续发展 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为突破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性供给趋紧约束的两难困境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 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且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经济崩溃,而孤立追求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则难以遏制全球变暖的 衰退。因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在“人类— 自然—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系统中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且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三、改善居民消费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从居民消费增 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或间接拉动作用,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所面临的资源性供给趋紧约束,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到“数量”和“质 量”增长兼顾考虑的有利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再到强调环境危机,强调长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并进的可持续发 展,人类社会实现了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转变。

在充分肯定这种转变的重大现实意义的同 时,应该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类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具有全球性、代际性等可持续性意义上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提高整个人 类的消费质量和福利水平。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 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显然,生态文明社会对居民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要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打造成生态文明型的,而且要把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构建 生态文明型的消费模式。

1.居民消费模式制约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们的 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它反映了人们消费生活中诸如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体 制等各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一定的模式支配,消费模式又制约消费增长。从理论上说,一定的消费关系,一定的消费体制,一定的消费水 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体现一定的居民消费模式。而不同的模式表现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因而它又制约着实际消费状况和消费增长态势。

消费模式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和约束,是通过消费增长这个中间环节发挥的。消费增长既有它的态势,又有它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它们受到消费模式的支配和 影响,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奔小康,消费重心逐渐转向质的提高,即要求扩大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 费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强调资源的集约使用。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消费需求由数量到质量转化,既是我国资源日趋短缺对生产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消费模式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约束作用的根本表现。尽管消费模式变化主要是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产业结构等经济因 素,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消费政策的引导、监督和制约,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2.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从消费到增长,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 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反映了消费的地位、消费的各种属性、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反映了消费品生产的位置以及消费的规模和消费增长态势,从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 环境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从消费量及其增长态势上体现消费的标准形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现代社会,任何超越本国和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污染(技术)治理水 平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和模式,均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人与自然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背景下,本文 认为,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满足居民日益上升的消费需要,尤其是绿色消费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质 量的必然要求。由于“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6],而需求是需要的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 条件下,如果居民的消费需求偏向于追求“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必然会导致不可持续生产行为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推动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能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转变居民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 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21世纪 议程》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最大危害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耗竭,更重要的是损失了环境容 量,危害着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空间,最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乃至可持续发展[7]。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一直致力于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重要 的发展目标,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占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为解决 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转变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经验, 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公众消费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居民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消费理念,秉承适度消 费、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的基本原则,通过转变居民生活中存在的资源耗损型消费行为和模式,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总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居民传统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

-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2] [澳]海因茨•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唐宇华,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

[3] 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27.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87.

[5] 吴志军,黄晓全.江西资源、环境问题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10-13,21.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个体消费需求的分散、互扰、不稳定,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约束,从而误导经济发展目标,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有三个构成要素: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构建要素齐全、内在逻辑统一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理性的关键。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人们习惯偏至于批判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进而质疑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而人类在反思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似乎不太情愿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经济发展饱受垢病,其实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根源于社会需求的非理性,而社会非理性需求则根源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这实质上是社会整体理性的消极不作为,纵容个体非理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误导。

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导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或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既包括物质消费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活动才被证明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只有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经济活动才从社会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才会被证实为合 规律 性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必须接受社会需求的规定,否则就不能够持续进行,也不值得持续进行。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一关联集中体现为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即社会需求规定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然而,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社会需求通过规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以人类整体理性为主导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缺少变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被僵化的计划管理阻断,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被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市场迅速而有效地联结起来,这就为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激励供给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突出的特征是:第一,社会消费需求仍以个体消费需求为特征,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的引导与规范,往往带有非理性特点,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一书中列举了六种有违社会规范的消费行为,包括奢侈性消费、吝音、节俭、早熟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消费陋俗等,[ 1 ] 136-153这些以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杂合而成的社会消费需求往往缺乏理性。第二,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是分散、互扰的,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社会消费需求信号,对经济发展的指示含混不清,对经济活动产生扰动,引导作用被削弱。在此影响下,经济结构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三,个体消费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较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因而个体消费往往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动力,较少考虑这一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社会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影响。第四,个体消费需求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消费需求既受到、文化 教育 、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等“堕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个体消费需求又极易受到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时尚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变化不拘,难以捉摸。随着 现代 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以及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日新月异,影响个体消费需求的活性因素的作用超过惰性因素,导致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更趋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导向密切关联。马克思说:“奢侈是 自然 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 }a7 zo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误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个体消费的非理性,尤其是过度消费引发经济不断扩张,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张,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个体消费需求的散乱特性,使经济发展目标难以统一、明确,经济活动相互干扰、内耗,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个体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承担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致使各种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难以形成合力,消费需求难以社会整体理性消费需求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或不良性循环的枢纽点”,〔’〕”因此,要使消费需求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由个体消费需求走向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把多种消费因素加以整合,形成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以理性因素约束非理性因素,把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行为整合成理性、 科学 、健康的社会消费行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趋明确、科学、合理,引导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与消费需求(如图1)a

其一,消费理念,即消费观,是人们在一定历

史条件下持有的对待消费的一些根本原则和观念,如我国人民长期持有的节俭消费是一种传统的消费理念,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或透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影响消费理念的因素大多是 哲学 层面的认知科学及认知理念,如生态文明、消费文明、消费伦理等。消费理念应为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科学、文明、合理的消费原则及观念,更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体现。

其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对象的组成结构,可用各种消费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a) ioa社会消费结构与个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形成、演化、变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社会消费结构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个体消费结构往往受消费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购买力条件下的消费欲望。广义的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指有购买能力—即能通过购买得到满足的现实的消费欲望,也可以指纯粹的消费倾向或消费想象,但这种消费想象因缺乏购买力支撑,因而是不现实的,只是在购买力条件改善后,消费想象可能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由于受购买力条件的约束,现实消费需求必须有明确消费目标指向及消费数量的限度。消费需求的目标指向性及有限性是其重要特征。

消费理念在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中居于最高层次,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反映,体现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文明,对社会消费具有重要引导、示范及规制作用,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消费理念的载体,反应并折射消费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程度。

消费理念对消费者的消费目标选择的影响较为间接,其作用方式及效果也并不稳定。当然,消费理念对个体消费需求也有两种直接影响方式。一是消费理念直接引导与约束个体消费需求,这依赖个体消费者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是国家和社会通过非市场手段将消费理念直接

内化到个体消费需求中,常见的方式是强制性消费,如政府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 教育 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强制推行的“早餐奶”消费。

与消费理念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相比,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是社会群体消费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经过长期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形成的客观结果,因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消费选择有直接指导作用。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人的消费行为及习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产生示范作用,一旦从众消费,便会以个体消费习惯的方式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加以固化。

当然,消费需求也会反过来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的形成与 发展 产生作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性较强。但从作用机制上看,消费理念体现消费文明,引导社会群体消费行为的理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心理等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因素作用,进一步引导个体消费选择。这样从理念到集体行动再到个体行动,使得社会消费需求理性得到贯彻,使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趋于 科学 、合理、稳定,从而使社会消费需求目标明确而一致,这是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整个逻辑体系。这一内在逻辑严密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向 经济 发展发出明确的信号,即经济发展必须以满足理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也从而为经济发展追逐不正当的发展目标划下红线。

三、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目标是确保社会需求理性,以实现对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保证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社会消费需求;尽可能消除个体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分散、互扰,实现社会理性消费需求目标的明确、统一;向经济活动发出明确的社会需求信号,引导经济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消费理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消费理念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即科学、文明、健康、适度。消费理念的科学性是指消费行为要遵循科学 规律 。科学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基石。消费理念的文明,指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经济伦理观、经济 哲学 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 以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等重大关系的认知成果的集中反映。文明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理念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必须以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为目标,也就是说,人们要生活得健康且有尊严。健康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根本旨归,是判断消费理念是否理性的根本标准。消费理念的适度是指社会消费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之内。适度消费观念的提出对传统消费观提出了挑战,即人类消费的无度是有害的,人类消费的非理望及行为是应该收敛或禁止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类没有无限消费的权利。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将保证社会需求保持理性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确立理性目标。

第二,消费结构引导分散的个体消费倾向统一到社会整体消费倾向,从而向经济发展传达明确、一致的信号,引导经济持续发展确立理性目标。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潮流等确立消费标准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的模仿行为;或者通过攀比、从众、炫耀等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或通过消费反作用生产,引发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迫使没有确立消费目标的消费者进行强制性消费选择,即市场供给并不提供和满足消费者其他消费选择。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3

【摘要】区域经济增长应以消费为主的增长模式将会是经济发展更科学的选择。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投资、净出口和消费。中外经济发展经验证明,完全依靠高投入、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要求;而大规模的出口则会使外贸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因此,以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应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引擎。

马克思认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种生产过程,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需要投入,也有产出;不同的是消费作为“生产”其投入和产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物质资料生产所需的投入和产出;这种“投入”和“产出”是指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和劳务,取得的一定的成果,即人们的体力、智力的恢复和发展,人本身的再生产。其生产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Q=f(a、b、c…n)。Q表示消费产出,a、b、c等表示消费的投入,可以是消费实物量,也可以是价值量也可以是时间。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是消费的经济成果,即消费取得的成果(消费产出)与消费支出(消费投入)的比值。按照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消费的目的即追求消费效果最大化,即如何在现有的消费投入下取得最大的消费经济效果。

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1957-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居民人均货币消费水平由102元上升175元,实际年均消费水平增长不足2%,增长极其缓慢。由于消费资源的配置主要由计划进行,城镇居民主要实行供给制,农村居民则自给性消费占主导地位。因此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很小,导致消费超稳定性。加上平均主义和计划票据供应,城乡居民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劳务方面的消费都是同一的。

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才真正构成经济的运行。但这种传统的消费方式却以生产-消费为两个主要环节,特别在农村,分配和交换微乎其微。加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当时来讲在全国范围还不发达,人们的收入也不高,因此自给或半自给性的消费习惯很自然地占主导地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根本无法发挥或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度的。消费的经济效果根本无从体现,所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微乎其微。

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小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两国都可以在贸易中获得利益。这种分工理论如果用在两个消费者个体之间来解释,就是个体把自己不擅长的分工让给其他擅长的人来做,自己买现成品满足消费,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分工中,其他消费者也会购买你的现成品。这样一来,自己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也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但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却抑制了消费的这种社会特性。恩格斯指出:“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真正的消费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9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居民离一个真正的消费者还尚有距离。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没有消费需要,产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而不能实现资金的周转和社会再生产;没有消费需要,也就不可能不断创造出生产的观念对象,生产就发展不了。综观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生产者说了算”(或称“生产者”)的体制,该体制下的消费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一方面生产消费品的经营者只遵从计划当局与上级主管机构的指令,对消费者的意愿一般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也难周全;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又称“资源约束型经济”),消费品供应不足,消费者选择余地极小。所以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我们都是在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吃饭问题。居民对社会的需求仅仅表现在吃上面。消费需求长期不旺、市场持续疲软,市场容量一再制约经济增长,进而制约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1、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通过精辟论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消费需求提供的市场空间,能从需求、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消费需求的波动又是经济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滞缓因素。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也是一个重要的反周期手段。保持消费需求于适当的规模和适当的增长速度,是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旺盛的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经济学家关于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传递机制进行了长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研究研究,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中,消费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进而带动消费需求增加,同时也导致消费结构改变,从而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看,消费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美国则更高。我国近年来在60%以下,全社会消费增长偏冷,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下降)。从各需求要素对GDP的贡献率比较来考察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贡献率远远超过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投资需求不过是消费需求的一种引致需求,受消费需求制约。而所谓净出口其实质则是来自国外部门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在力和伸缩性,需求的这种潜在力和伸缩性大大提高和增强了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典型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于预,这种市场模式的特点是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一模式中还存在着无限制的法律诉讼特色。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个人与企业的行为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大量赤字方面。美国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有效需求的潜在数量和力量已积累到相当大的数额和程度。当需求的潜在力积累和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它的性质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相对稳定转变为具有很强和很大的伸缩性。加上科学技术的介入,因此消费在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体现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两种结果。

2、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消费的多重叠加效果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从认识市场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由于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出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更为复杂和多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中互相交错,相互叠加。

(1)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固有惯性桎梏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和探索阶段,开始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对市场经济认识尚处于摸索过程,加上旧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导致的经济波动使得人们才重新思考和重视由于需求不旺造成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1998年经济波动和2008年世界性金融海啸引发的国内经济波动,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波动的影响,尤其90年代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占社会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因此居民消费的波动必然引起社会总消费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消费波动本身又受居民个人收入增长波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居民消费倾向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通过影响居民消费波动来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以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国家宏观调控一再强调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然而政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后果。

(2)当前中国消费群及其消费心理的多样性相互叠加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居民传统的收入消费理念是历来崇尚过分节俭,过于偏好储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启动的力度,根本上取决于收入增长率。广大居民的生活起居是受消费理念影响和支配的。尽管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外来思想不断的碰撞中国人民的固有传统消费观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中国仍然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过分节俭必然产生闲置或浪费——本该用于消费的没有消费或被错误地用于生产,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外部不经济:中国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却并非消费大国。而且中国消费群体存在多样性,而真正的庞大的消费主体多属于低端消费。专家分析,由于中国贫富分化过于严重,主流消费群体非常贫穷,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却与中国的富豪群体人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相关报告,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极端富有者,追求畸形的高消费,而庞大的低收入者,则是一种大面积的低端消费。再加上中国人从众跟风的消费习惯影响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中国人是越涨价,越抢购,越跌价越惜购。食品如此,房子如此。这种购买错位违反了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对需求调节的规律,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正常功能,同时市场的过分波动及急剧起落又易拉大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与矛盾,削弱消费模式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消费的经济效果。

(3)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抑制了国民的整体消费层次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4%。为此,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称为世界的一个模式或范例,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受到的根本约束。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到来的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匮乏。因此倍受关注的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普遍实行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财富的创造主要依靠大量资源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无疑造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能,导致经济增长的低效率,老百姓并没有获得多少财富,再加上现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费用大幅度提高,所有这些因素纠结在一起最终削弱了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进而削弱了消费的经济效果。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的平等性、选择性、自主性、开放型是经济体制的基本根源,它使消费者由传统的被动的消费变成主动选择的消费,把行政手段控制的由上而下的消费变成普通居民广泛参与的消费,因此在此过程中,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必须坚持以需求导向型带动经济发展为目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长远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参考文献】

[1]张晓宏:再论中国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J].经济科学,2001(2).

[2]柴泳、杨伯华:西方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3]尹世杰:中国消费模式研究[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4]江勇:宏观经济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5]罗小憨、吴亚娟、李明东: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6]牛宝德: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DB/OL].中州学刊,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消费;经济增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74-03

一、消费――经济增长模式问题已经引起广泛重视

近几年来,诸多经济学家对消费――增长模式提出了各自的意见:

美国储贷协会委员罗伯特-达格认为:美国现在意识到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性的,美国财政赤字在扩大,美国人越来越依靠其他国家储蓄,未来美国可能将不再会把重点放在消费拉动增长上。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则指出,西方的大消费大增长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在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指出,“节约的中国人储蓄过多,而挥霍的美国人已消费至负债程度。”中国2005年的储蓄额为1.1万多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与此同时,美国的储蓄额为1.6万亿美元,仅相当于其国民收入的13%。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然而其储蓄还达不到中国的两倍。为此,中国需要把过多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力,而美国消费者则必须停止其无节制的购物习惯,重新学习储蓄之道。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批评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呼吁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切勿盲目追随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要过量生产和消费,应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史蒂芬・罗奇最近指出,目前世界经济的问题是消费不足,尽管很多人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将延续前四年平均增长4.8%的惯性,但目前的消费市场不足以支持这一趋势。中国和印度虽然是潜在的消费市场,但是这两个国家目前占全球消费市场的比例过小,近几年不可能对世界经济有足够的拉动力。

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则提出: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成比例地依赖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目前的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收益率迅速下降和长期来看不能维持经济高增长的趋势,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朝着强调消费的方向转变。

萨缪尔森和蒙代尔表示:中美双方都有必要对目前各自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作出调整。中国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但过于依赖出口的出口带动型增长有其极限。他们给出的建议是: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单一的出口导

向型经济向更强调消费的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

二、消费――经济增长模式相关理论和观点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集中考察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资本系数;储蓄率;有保证的增长率(Gw)。哈罗德强调了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只要一个国家的资本的积累率即储蓄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它的经济就会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正是基于这种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一国消费率较低对于经济发展往往是有利的。

2.凯恩斯认为消费不足会抑制增长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要使国民经济均衡,就要使供给和需求相等,即要使消费+投资=消费+储蓄,于是,投资=储蓄。这样,从总产出均衡决定的角度出发,可以推论出,合理的投资水平应是以一定的总产出均衡水平为标准的与消费互补的水平。凯恩斯对此认为:消费不足会抑制经济增长,需要启动需求。他主张用扩大总需求的方法来扩大就业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这也是西方国家在大危机之后被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

3.罗斯托关于消费-增长具有阶段特征的观点

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1960年在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阶段理论,首次将各国经济增长过程概括为六个阶段,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消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同的。

第一,传统社会阶段即农业社会。经济增长缓慢,消费在国民收入中占较大的比例,消费率较高,但这一阶段的消费处于低水平。

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的阶段。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低一些,消费率有所下降,而更多的国民收入用于储蓄,储蓄率上升较快。①

第三,起飞阶段。一部分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他们具有很高的储蓄、扩大的投资和上升的消费水平。

第四,走向成熟阶段。经济持续增长,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在经济增长进入到高收入阶段以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大,消费率比较高。②

第五,大众高消费阶段。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引导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大众服务的提供,耐用消费品产业和服务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部门。

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追求闲暇和娱乐,而不是把收入增长看得最重要。此一阶段,消费质量提升很快。

4.钱纳里关于消费率与人均GNP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水平时的消费变化呈动态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来衡量,居民消费率在人均GNP低于100美元时(中值70美元)为最高,达到77.9%,为贫困型高消费。此后,随着人均GNP提高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开始直线下降,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但是,当人均GNP迈过1000美元门槛以后,居民消费率的图景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开始步入上升阶段。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加快。根据钱纳里等的标准结构,在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以后,食品和衣着类等生存型消费比重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迅速上升。代表居民食品、饮料、烟草等消费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从100美元以下时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时的28.4%,降幅达24.8个百分点。在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以上(中值15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降幅趋缓,仅下降1.6个百分点。

5.工业化进程中消费率的“倒马鞍型”曲线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近似一条平缓的“马鞍型”曲线(或称为“倒U”型曲线);消费率变动过程则呈现与投资率相反的平缓的“倒马鞍型”曲线(或称为“U”型曲线)。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动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引起的。

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提升,食品等初级产品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制成品消费比重逐步上升,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造成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当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经济发展迈向发达阶段时,消费结构由工业品消费为主转向以住房、教育、旅游等产品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快,造成投资率出现下降,消费率相应上升。从长期看,第三产业发展必须以第二产业为依托,为满足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需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这样,投资率和消费率在维持一段时间的下降和上升后,又在新的起点上形成了平衡并维持相对稳定。

6.国内的相关研究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显著变化,与目前同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各国普遍情况相比,我国投资率偏高而最终消费率偏低,其中居民消费率偏低尤为突出,对这一现象寻求增长层面的解释也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

从国内经济理论研究来看,以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为课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第一,侧重于微观经济学要素价格决定需要方面的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的分析方法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方法等,从引致需求、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关系、消费边际倾向等方面阐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第二,侧重于研究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消费拉动理论,该理论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找到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

三、对上述理论观点的评价和结论

虽然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在投资、储蓄、消费等问题方面对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的看来,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消费――增长无关或逆向作用:消费不会促进经济增长;消费少、投资多,经济增长快。

2.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3.消费――增长具有阶段性特征: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

4.消费――增长的一些实证研究:消费-增长具有一定规律。

传统的经济理论是非常忽视消费对增长的作用的。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认为消费与增长没有直接关系,这以萨伊为代表;其二,认为即使消费与增长有关系,那么这也是通过其他指标间接作用于增长的,消费对增长拉动往往遵循消费-储蓄-投资-增长这样的逻辑推导链,如哈-马模型。应该说,从凯恩斯开始消费才真正成为关心的问题。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 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无论是国内外的哪一派消费理论,从本质上看,都还只是一种关于消费率形成原因的原则性分析,均不能直接用于设计或测定一个特定经济的合理或最优消费率。各种定量的研究中也还没有取得能为各方广泛接受的、令人十分满意的成果。

从现实情况分析,经济增长与消费提升的一般模式虽然可以得到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意等)经验数据的支持,但这种理论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美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按照这一框架,显然无法解释在后起国家中发生的长时期中消费―投资的比例关系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比如,在东方各重要或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印度、泰国、韩国都有一个与我国类似的最终消费率明显下降的历史过程。另外,日本作为一个重要亚洲国家,其消费率虽然自60年代以来是稳定的,但在此之前实际上也有一个最终消费率明显下降的历史过程。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率是应该保持一个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定论。因此,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对消费――增长的理论研究虽然非常重要,但从中引述结论性观点时应特别慎重,防止犯简单类比的错误。

参考文献:

[1]刘慧勇.投资规模论[M]. 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版:37-38.

[2]汪海波.中国积累和消费问题研究[M].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213-214.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消费和谐 内涵 相互协调

随着我国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社会各方面进步已成为社会共识,于是消费热潮日渐兴起,消费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消费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自然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日益严峻,严重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于是消费和谐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学界、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消费和谐的内涵、消费失谐的主要表现以及促进消费和谐的途径等构成了目前学界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和谐的内涵是所有问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弄清消费和谐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消费和谐内涵的分析大多数是从消费角度来认识,而笔者认为,仅从消费角度来认识消费和谐的内涵有失偏颇,我们应多角度辩证地认识。

一、学术界对消费和谐的几种定义

什么是消费和谐?学界众说纷纭。汤跃进认为,消费和谐就是符合人的本能要求,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能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从而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本质要求,符合消费规律的客观要求的消费价值观,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1]刘敏等认为,消费和谐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消费环境下,通过各种消费活动包括物质消费活动和精神消费活动所获得的一种消费自由和协调状态。[2]唐未兵认为,消费和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消费和谐是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一,必须与生产、交换、分配相协调。狭义的消费和谐是指个人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应该是合理的、科学的,即在消费均衡的条件下,不存在外部不经济或者尽可能减少外部不经济的个人消费过程和消费行为。[3]马伯钧认为,消费和谐一是指消费者本身消费需要的满足;二是指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差距的适度和合理;三是指消费的可持续性。[4]姚晓红认为,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即消费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消费与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即消费必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即消费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5]

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消费和谐的内涵,都很有可取之处,但这些观点多是从消费角度单方面来认识消费和谐的内涵,把消费和谐看成是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事实上,和谐就是协调,是各方面关系的理顺,若只有单方面的存在,就无协调可言;若只有单方面的努力,就难以把关系理顺。消费和谐涉及到消费与经济的关系、消费与社会的关系、消费与自然的关系,每一对关系的协调和理顺,都需要双方甚至多方的相互努力和配合,而且只有每对关系理顺了,才能实现消费和谐。因此,消费和谐不是指消费单方面去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要求,而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自然生态平衡的消费理想状态。显然,这种消费理想状态的实现仅靠消费者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它需要消费者和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认识消费和谐内涵时,不能仅从消费角度,而应多角度辩证地认识。

二、对消费和谐内涵的辨析

由于消费和谐涉及到消费与经济、消费与社会、消费与自然等关系的协调,因此,消费和谐的内涵主要包括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以及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三对关系的“相互协调”体现了我们认识消费和谐内涵的多角度性和辩证性。

(一)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

由于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就决定了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消费和谐最基本的内涵。

首先,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意味着政府要将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知道,国民收入最终会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主要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消费率就是指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通过消费率的大小可以衡量消费状况。因此,消费率往往成为一个国家衡量消费过旺或者消费不足的重要指标。消费率偏高,表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易造成消费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消费率偏低,表明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过低,易造成消费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引起商品滞销,物价下跌,出现通货紧缩。这两种现象都是消费与经济发展不和谐的表现。长期以来,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六五”时期的消费率为66.1%,“七五”时期为63.4%,“八五”时期为58.7%,“九五”时期为59.4%,2003年降低至55.4%,2004年降低至53.6%,消费率之低,是世界上少有的。以2003年而言,低收入国家为79.7%,中等收入国家为71.7%,中、低收入国家为72.8%,高收入国家中:日本为74.4%,美国为86%(2002年),法国为78.9%(2002年),德国为77.9%,意大利为79.9%,英国为86.6%,世界平均水平为79.1%(2002年)。我国消费率比很多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都低得多,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20多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1000-3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率更应该提高,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到1962年达到了3144美元,2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4.9%。同一时期,居民消费率从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其他不少国家也是如此,而我国却呈现相反的趋势。[6]我国消费率偏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和浪费,产品积压严重,使我国在生产力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还都很低的情况下过早地进入买方市场。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统计显示,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60%的达半数以上。另据商务部2006年的最新调查显示,国内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7]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首先需要国家把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其次,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还意味着在消费比例即消费率合理的条件下,政府还要调节好居民的收入分配,使居民消费差距合理。因为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那部分,大部分最终会通过各种途径成为居民的收入。而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也会影响有效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会造成居民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不能统一,即收入低的居民有很强的购买意愿但受收入所限,不能将强烈的购买意愿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而收入高的居民有很强的购买能力但购买意愿不强,也不能将其强烈的购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这就会造成,尽管从总体上看,消费率科学合理,理应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居民收入差距太大,从而造成居民消费差距太大,进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仍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如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1,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太大,2005年占全国人口约57%的农村居民消费仅占全国消费总量的26.8%。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城乡差距更是明显。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9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531元,前者大约是后者的3.7倍。[8]结果造成低下的农民消费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羁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60%的人口在农村,7.45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是中国消费市场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还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好居民收入分配,使居民消费差距合理。

最后,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还意味着在消费率和居民收入差距合理的条件下,居民的现期消费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居民的收入一般分为储蓄和消费两部分,储蓄可看成是预期消费,它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对当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是现期消费。所以,居民是采取谨慎性消费还是过度性消费,将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居民采取谨慎性消费,重储蓄轻消费,那么就可能造成当期消费品流通不畅,物价下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如果居民采取过度性消费,重消费轻储蓄甚至大搞举债消费,就可能造成当期消费品紧张,物价上涨,出现泡沫经济。如1997年以来,我国很多行业就出现了买方市场,商品销售不畅,反映出我国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居民现期消费过低,商品销售因缺乏货币支撑而出现不畅。而现期消费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预期支出过大,从而采取谨慎性消费,加大储蓄。因此,自1997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高速增长,特别是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更是远远高于消费增长速度,到2006年底,存款余额高达161587.3亿元,比上年增加20544亿元,增长约18.5%。[9]高额储蓄严重挤占消费,削弱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最终拉动作用。又如,我国在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发生了三次通货膨胀,其中一个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消费者不顾自己的收入约束,盲目追赶潮流,从而导致1985年中国农村出现购买黑白电视机潮流,1988年城镇出现购买彩色电视机潮流,以及1994年城镇开始出现消费移动通讯潮流。目前,我国房价偏高,也与消费者盲目购房、炒房有关。可见,要实现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还需要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

(二)消费和谐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

消费者是社会人,消费者是否科学合理消费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同时,社会发展对促进消费者合理消费与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这就决定了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消费和谐的重要内涵。

一方面,消费者进行科学合理消费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应有之义。消费者是社会人,他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仅对自身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消费者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才能实现消费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就意味着消费者首先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人是社会进步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人的素质如何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应该得到不断升级和优化,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应该不断提高,这样就会大大促进消费者消费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社会不断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其次,消费者还要采取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文明消费,就能移风易俗,培育优良社会机体,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当前我国一些消费者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科学、非合理的消费,主要表现为:一是重物质性消费、轻精神性消费,重娱乐性消费、轻文化性消费。仅从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就可窥见一斑。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7和45.5[10],与人均GDP1000美元以上26.8的“标准结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早在1996年,美、加、荷、新西兰、日、奥地利、法、意、英国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10.6、14.4、14.1、16.2、16.3、16.8、17.6、18.9、19.9。[11]二是浪费性消费。如婚事、丧事大操大办,修建豪华坟墓,铺张浪费。三是畸形性消费。吸毒、等黑色消费死灰复燃,贩秽物品、等黄色消费屡禁不止,沉迷网吧、封建迷信等灰色消费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愚昧性消费。假冒产品只要便宜照买不误,甚至不顾健康购买洋垃圾服装、过期变质食品等。显然,消费者的这些消费行为不仅不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提高,还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社会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就需要消费者优化消费结构,采取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

另一方面,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也是消费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题中之义。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还需要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积极健康的文化导向,以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提供合格的精神家园。从消费者角度看,这是消费和谐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连这最起码的要求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主要表现在,在商品方面,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短斤少两、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等;在服务方面,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美容被毁容等事件时有发生;在精神文化领域,黄、赌、毒现象还不断出现,“电子海洛因”、“网络黄毒”等不断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要实现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还需社会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

(三)消费和谐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消费依赖于自然环境,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这就决定了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也是消费和谐的重要内涵。

一方面,消费者采取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生态平衡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内涵。生态消费是一种既保持自然风貌又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的消费,是对资源的消费与保护、开发利用与和谐再生的一种消费模式。[12]一般来说,人们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作为劳动产品而存在的社会财富,但其最终的对象则是原生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不过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转换形式。消费涉及到从自然环境中攫取资源以及攫取资源的方式,同时还涉及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自然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消费者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正确处理生活垃圾是实现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消费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必要途径。而当前在消费领域中存在着一些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的现象:一是浪费性消费,如一次性生活用品给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浪费和破坏;大排量小轿车、大空调的使用导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等。二是破坏性消费,如乱丢废旧电池、电子产品,使用含磷洗衣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已给生态、资源、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因此,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我们必须改变不良的消费模式,使其向有利于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方向转变。

另一方面,自然界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水质、清新的空气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也是消费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内涵。生态需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自然环境对满足人们的这种生态需要、提高消费质量具有极端重要性。[13]人类生存所需的空气和水,来自于自然环境。大自然提供的空气越清新,水越干净,人们的消费质量就越高。而人类发展所需的生态旅游也要依赖于自然环境。生态旅游就是一种精神消费,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能使人享受到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开拓人的胸怀,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启迪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智力、体力,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目前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大影响了人们生态需要的满足,影响了人们消费质量的提高。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主体除了消费者还有企业,而且即使消费者竭尽所能采取措施,也只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不能杜绝环境污染,因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还需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因此,要实现消费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单靠消费者采取生态消费模式还不够,还需企业和社会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正确排放和处理垃圾,使之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小结

第一,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政府要把经济发展成果的适当比例用于消费,使消费率恰当合理;同时还要调节好居民收入差距,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在消费率与消费差距合理的条件下,消费者要进行理性消费,使现期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二,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意味着消费者应采取文明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素质,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意味着社会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品和健康的文化导向,以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提供合格的精神家园。

第三,消费和谐是指消费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这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应采取生态消费模式,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还意味着企业和社会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正确排放和处理垃圾,使自然界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水质和清新的空气等,合理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要。

参考文献:

[1]汤跃进.和谐消费: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新视角[J].消费经济,2007,(2):23.

[2]刘敏等.关注弱势群体消费生活促进和谐消费[J].消费经济,2007,(2):21.

[3]唐未兵.“消费和谐”是和谐社会义中之意[J].消费经济,2007,(2):3.

[4]马伯钧.消费和谐释义[J].消费经济,2007,(2):25-27.

[5]姚晓红.试论消费和谐[J].经济前沿,2007,(9):49.

[6]尹世杰.再论以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J].社会科学,2006,(12):21-22.

[7]丁兆庆.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J].理论学刊,2006,(6):40-42.

[8]朱诗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J].消费经济,2007,(4):46-49.

[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16.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5[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03、82.

[11]国际统计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572.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6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与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增加,能源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对于能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受到各界学者的长期关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特别是经过上个世纪的能源危机之后,能源与经济的增长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于超等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得出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黄玲以福建省为例采用单根检验与格兰杰验证,得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有很重要的双相关关系;国外学者Paul and Bhattacharya通过对印度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Mustafa Balat通过对土耳其能源消费与经济的增长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增长和国内能源资源的利用,土耳其的能源产出只能满足27%的能源需求。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是一个能源消费大省,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确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双向定性关系,对于吉林省能源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影响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因子进行了筛选,结合吉林省能源与经济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吉林省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关系。利用C-D生产函数(柯布一道格拉斯形式)分析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率。

二、吉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以往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预测研究中都是以时间序列的预测为主,主要采用线性回归、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方法进行预测,缺少对能源消费源和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研究。因此,当社会发展较快时,单纯利用时间序列而不考虑机理的预测就很难满足实际要求。本研究从能源消费的根源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为出发,利用C-D生产函数,得到吉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双向关系函数。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一)吉林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能源消费是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吉林省1980-2005年能源消费量和GDP进行拟合可以看出,能源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对应关系(R2=0.845)。经济增长对能源有必然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能源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活力,当经济发展的其它条件具备时,必须有能源提供动力才能够运转。因此,没有能源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将寸步难行。

但经济增长总量与能源消费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能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是唯一的因素。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受能源外其他因素影响,如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的进步等,这些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与经济增长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无论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能源都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经济增长也加大了能源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增长对能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从吉林省的实际出发,作为集中考虑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假定生产的技术水平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且经济增长主要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消费利用驱动。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分别采用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进行衡量;能源消耗定义为单位GDP所需要耗费的标准能源并假定不变;而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资本的关系均满足C-D生产函数(柯布一道格拉斯形式)。

GDP=AKαBeγ

其中,A为生产技术水平,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E为能源消费总量,A,a,β,γ为未知参数。两边取对数,方程变化如下:

In(GDP)=αln(K)+βln(E)+γ(2)

其中,γ=In(A)+λ是个常量。利用1980-2000年的数据训练方程,得到如下函数关系:

In(GDP)=0.855761n(K)+0.12411n(E)+10.25476

(3)

从图1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判决系数是0.986,1980-200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之间的关系拟合程度较好,这说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利用2001-2005年数据进行验证(图1,b),验证方程的拟合判决系数是0.992,这说明建立的函数关系合理。该方程能够在一定成度上反映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翠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为J,计算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实时的贡献率,本研究设计了以下公式:

Pe=(Ker)/GDP

(4)

其中Pe为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AKe为一定时期能源消费增量,r为一定时期内平均年能源产出率(元/kg),

GDP为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量。

利用1980-2005年资料,得到了吉林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实时贡献率。从图2可以看出,吉林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逐年减小的趋势,这说明能源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逐渐被其它因素所取代。但是能源消费对于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作用。

(二)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消费需求

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主要推动因素,也是能源需求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的快速增长是能源消费量增加的唯一因素。经济增长加大了能源需求,能源使用量的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够,能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因素,因此,确定在一定经济发展环境下的能源需求十分重要,本研究利用公式(5)分析预测特定经济增长条件下对能源的需求量。

E=QGW

(5)

其中,E为能源消费总量,G为GDP,Q为其它能源消费来源,如取暖等,就吉林省的取暖能源利用数值来看,多年来变化不大,基本是个定值。两边取对数得如下方程:

In(E)=Win(G)+e

(6)

In(E)=0.231n(G)+6.62223

(7)

利用吉林省1980-2000年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函数方程(7)。从图3中可以看出,方程(7)的拟合判定系数为0.7862,说明拟合效果较好。通过选取2001-2005年进行验证(图3,b),图中拟合判定系数为0.907,表明该函数关系方程合理,可以用来预测吉林省未来能源消费量,为吉林省能源宏观调控政策服务。

三、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能源是促进经济增长比较重要的因素,但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7

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驾驭市场,就必须认真研究企业环境的特点。企业环境的特点包括环境的差异性、环境的多变性、环境的相关性、环境的可塑性。其中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不同企业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各个企业环境因素的构成和作用程度存在着差异;环境的多变性是指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要求企业用动态的眼光来审视各个时期的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战略;相关性是说环境中各因素不仅各自独立地发挥其影:响作用,它要求企业不断综合运用新的手段方法来尽可能地把握;环境的可塑性是指企业环境在影响企业活动的同时能够反作用于企业环境,所以企业要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创造和营建对自身有利的环境。

企业应是立足于自身,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适应环境的差异性,用动态的眼光来审视各个时期的环境,依据其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不断综合运用新的手段方法来尽可能地把握它。企业要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断创造和营建对自身有利的环境。

企业经济环境要素及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是在解放前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曾一度受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越来越合理,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经济的总量、结构、速度、效益上,要从宏观上考察评价经济的总量、结构、速度和效益其中经济总量是指国民经济的总规模;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整体各个方面、社会再生产过程各环节质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是经济部门、经济环节、经济因素之间的有序性和协调性;经济增长是世人广泛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测定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是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所投入的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产出的生产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企业的市场活动要受到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2市场规模。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要分析其规模,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一般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消费者市场;二是生产者市场;三是转变者市场;四是政府市场。影响各类市场需求量大小的因素各不相同。市场是由那些既有需求又有购买力的人所构成的,消费者总体购买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国或地区市场的规模大小;通货膨胀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经济环境因素,通货膨胀是较长时期的持续上升,是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普遍上涨。就消费者市场而言,影响其需求量大小即市场规模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水平和货币供给及通货膨胀情况。影响因素主要有消费者购买力水平和货币供给及通货膨胀情况。购买力水平越高,则对各类产品的需求量越大,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购买力水平;通货膨胀,就是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所以通货膨胀对企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很大影响。通货膨胀影响着利息率、汇率、生活费用、价格体系以及社会财富的分配。

3消费需求。消费指人们对消费品的使用以及为消费而发生的购买。消费是通过人们为生活需要而对产品和服务的消耗产生的购买行为。消费需求是消费者对消费品和消费的货币支付能力。消费需求与消费者支出模式及消费结构密切相关。消费需求是对应于消费的货币支付能力,这需要考虑一定时期已经实现的消费支出和没有形成“主动”投资需求的货币购买力,以及投入形成的消费需求和历年积累下来的储蓄存量。消费支出模式与消费者收入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家庭所在地点有关。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过程中人们所消耗的各种消费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结构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消费的性质,居民消费结构由数量增加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消费结构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货币性支出比重增大,居民消费逐步趋向社会化、商品化,由生产供给决定消费向需求导向生产转变,消费结构由雷同型向多样型消费转变。

4经济特征。经济周期。它最开始是汇集经济波动的特征,用以说明商业危机的规律性。现在一般指某一经济活动的波动特征。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很大影响。经济基础结构。经济基础结构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条件,城市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化程度不同,对企业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各项基础设施条件的可获得性、成本及效率对企业的营销活动影响很大。各国基础结构的发展大致有三个类型:超前型、同步型、滞后型。投资于超前型和同步型的国家和地区,有利于降低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获得完善的基础结构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对外经济贸易。对外贸易关系主要包括商品贸易、非商品贸易、资本往来和国际金融活动。其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加快了开放经济的形成。

企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经济环境作为企业的一种不可控因素,是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必须建立适当的系统。企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为实现评价目的,按照系统论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各个侧面的相关指标组成的体系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指标的重要性原则,指标的测度能力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和方法科学原则。要选择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最为重要的指标,指标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指标所指项目内容也必须是企业经济环境中实际存在,便于对企业经济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从而能够得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根据企业经济环境的概念的界定,针对企业经济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得出各要素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衡量经济总量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来衡量;经济结构。评价经济结构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贷款利率、投资率、重工业化程度系数、工业加工度和经济发展均衡度等指标进行衡量;经济速度(经济增长)可以用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出口总额增长率等指标进行衡量;经济效益可以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总成本利税率、投资效果系数、社会总资金利税率等指标进行衡量。

经济规模:购买力水平。它用人口总量、居民年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进行衡量;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可使用货币供给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IPD)来衡量;消费需求:消费支出模式。包括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消费结构。它直接影响到市场需求结构,包括恩格尔系数、居民消费比重、政府消费比重、城镇居民消费比重。经济特征:经济周期。经济运行的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经济基础结构。包括一国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立、完备情况;城市化。城市化程度高低从某个角度来说决定对产品的需求量。

对外经济贸易:对外贸易额。其衡量评价指标包括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及进出口差额;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它用国外汇储备水平和该国货币的汇率来衡量;利用外资投资情况。这直接利用外资额来评估。

企业经济环境评价系统

企业经济环境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评价企业经济环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我们这里选用功效系数法作为企业经济环境的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及其在评价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确定权重,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相应的评价分数,列单项分值,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出综合评价分数,从而对企业整体经济环境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企业经济环境评价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是因其特点与企业经济环境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思想相适应。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根据企业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指标;其次对选中的企业经济环境评价指标,根据其重要性不同和对企业影响程度的不同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再次是利用功效函数计算单项指标的评价分值;接下来利用计算出的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和给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分值。另外,使用功效系数法时应注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逆指标的处理。要根据企业经济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各要素评价指标的确定,根据对权重确定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将企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划分为目标层、评价准则层、准则要素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可以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基本思路是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然后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终系统归结为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最后,确定评价分值,具体步骤是单项指标评价分值的确定;对定性指标的定量化评价;目标层的综合评分。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8

一、双向信息不对称的概念

生产者与消费者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经济主体。二者的关系尽管存在多种表现形式,但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主要的一点是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中,对于产品和服务质量、功能、特色、成本等各方面的性质而言,作为提供者的生产者掌握的信息比消费者要多,存在生产者具有信息优势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消费者对其所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殊功能、外形、颜色、构造及各种个性化消费感受和消费要求知道得比生产者多且具体,存在消费者具有信息优势的信息不对称。因此,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这种现象为双向信息不对称。

二、生产与消费者双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一)获得信息的成本和其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市场信息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市场动态,表现市场供求,消费心理,竞争及市场营销活动,并不断扩散。它是生产者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供求发展趋势,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提品和服务的重要资源。但信息的获得、处理和需要成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势必有成本发生。生产者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产品和服务信息是生产者的职能之一,是生产者生存的前提,而生产者的发展需求则激励生产者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生产者信息的要以耗费生产者各种经济资源为代价,这些资源代价即为生产者付出的信息成本。消费者支付的成本则可能是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及提出需求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机会成本。

在一般市场竞争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资源是有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随着资源的减少,信息成本的边际效用递增;随着信息增加,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减,为了获取信息的效用,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存在信息互动,就需要付出资源,而资源具有机会成本。当他们支付的信息成本的边际效用等于获得的信息的边际效用时,他们会停止进行信息传递,因为他们已获得了最大化的信息总效用,而此时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

(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能力约束

消费者的消费理性是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消费行为决定市场需求。因而现代经济学家认为,考察经济理性也应该考虑消费方面的理性问题。消费理性,是指消费者能够清楚地理解自己的偏好,准确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市场价格,核算自己的消费利益,并始终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根据最大利益原则作出决策,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虽然也包括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达到理性目标的理性能力问题。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消费受自身的知识、禀赋、经验、经济能力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并不全都理解自己的偏好,因而在传达自己的偏好时会造成扭曲,造成其自身的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到厂商;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收集、接受信息时也受上述条件制约。所以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能力不足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不对称的内在原因之一。

同样,生产者也存在着经济理性能力不足的问题。受知识、禀赋、经验、经济能力以及社会条件的制约,生产者不能正确地传递其信息,收集消费者信息和市场信息,生产者自身经济理性能力不足也使得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不对称存在于经济活动之中,生产者不能够如其所期望的那样发现和判断出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更高报酬的用途,并把生产要素从低报酬的用途转向高报酬的用途,因而生产者获取最大利润的愿望不能实现,导致生产者运营效率的损失。所以,生产者经济理性能力的约束也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之一。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不理性限制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中,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从其自身利益出发,都有进行信息传递交流的要求。由于其不对称是双向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流,但如果当进行信息传递时,作为信息受体的生产者偏离自己的位置,消极对待来自消费者的宝贵信息,使信息流的应用效率降低,则会加剧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相对于经济理性而言,这种偏离是一种经济不理性,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能力不足或者偏离了经济理性意识。

生产者的经济不理性主要表现为:面向消费者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对待消费者意见不重视等,消费者经济不理性主要是指消费者具有盲目的从众,攀比和追求时尚心理。

三、降低生产者与消费者双向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一)加强信息成本管理和渠道管理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基础是信息成本的存在,客观上要求不断优化信息成本管理。信息成本管理的核心并不在于直接降低成本,而在于提高信息成本的效率。信息成本管理一方面是生产者的对内管理,要求生产者追求信息成本的高效性,如以规模经济降低平均信息成本,多元化经营;有效的广告宣传;品牌扩张;共享电子商务等。信息成本管理的另一方面是生产者的对外管理,即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节约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以利于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将消费者有效地吸引过来,更好地造就消费者。

生产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但能降低生产者的信息成本,还能提高信息质量,开拓新的信息渠道,延长信息链。网络化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经济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出现为生产者的信息成本管理带来新的机遇。生产者应用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可有效地降低费用,实现品牌经营。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超时空性,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面对面交流成为可能,实现了信息低成本的互动发展。

(二)重视社会规则和环境的变化,建立信息甄别机制

社会规则的变化能够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理性能力和经济理性意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息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最终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以法律、法规来保障交易公平的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突出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家政策也在逐步引导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和规范。另外,以诚信原则为核心的市场道德观的逐渐树立,将对市场交易双方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应注重这种环境变化,规范自己的行业,并主动利用以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社会环境中对生产者与消费者间信息不对称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还有社会舆论监督力度加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社会消费心理的成熟,这些无疑都对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引起生产者重视。

社会文化环境对于生产者获取顾客信息及自身信息有重要影响。社会文化是构成生产者文化的基础,也是消费者心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将社会文化纳入社会环境管理的范畴之内,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建立消费者信息交流平台,消除生产者的经济不理性

生产者应该注意到,加强同消费者交流,将信息有效及时地传递给消费者,是捕捉新的商机、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货币选票”的过程。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要求生产者面向消费者改变组织结构,健全顾客服务部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将以产品为中心的观念切实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追求顾客满意最大化先于利润最大化。为此,需要转变生产者的组织文化和价值导向,使每个员工都意识到自己是在直接面对顾客。

(四)培育生产者知识管理能力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土地、住房制度和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估价方法,以满足因为买卖、交换、入股、抵押、典当、保险、课税、征地拆迁补偿和投资决策、会计成本分析等需要。

房地产评估的概念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指具有专业水平和经验的评估人员根据特定评估目的,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房地产商品的价格(租金)、价值进行科学的评定与估算。

房地产评估是科学、艺术和经验三者的结合。正确的房地产价格的估计、推测或判断应依赖于一套科学严谨的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和方法,但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还须依赖房地产估价人员的经验。因为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因素复杂多变,不是简单的套用某些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来的。房地产评估不是对房地产价格的主观给定,而是把房地产的客观存在的价值通过估价活动正确地反映出来。房地产估价是估价人员基于对房地产客观存在的价值的认识以后,运用科学的估价理论、方法和长期积累的估价经验将其表达出来,而不是把某个主观想象的数据强加给估价对象。

评估方法及评价

房地产估价主要有三个基本方法: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此外还有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长期趋势法、残余法、购买年法、利润法、分配法等。它们都是上述三个基本方法的派生。在房地产投资中,房地产的效用决定着人们的投资决策,因此效用评价在房地产估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三个基本估价方法都是对房地产公平市场价值的一种推断,基本上是从房地产本身的特性出发,如房屋的设计、位置、土地价格等,按照房地产本身特征给予消费者的效用进行估价,即从内部效用来估价房地产。不过,在房地产评估中除注意内部效用外,还要重视其经济外部性。房地产经济外部性可为房地产消费者带来效用的增加(或减少),这种效用不是因为房地产本身的特征带来的,故称外部效用。经济外部性在房地产的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就需要准确掌握和评估房地产经济中的正的和负的外部性。在实际评估中要考虑其他经济主体的消费或活动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即重视经济外部性对房地产评估的影响。尤其是个人住宅市场,个人效用在估价时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只考虑房地产给消费者带来的内部效用,而忽视其他经济主体给消费者带来的外部效用,其估价结果对个人消费者来说往往是不够准确的。

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迄今已有近110多年的时间了。所谓外部性,也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更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很难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经济外部性可用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

Ui=Ui(Xi1,Xi2,……,Xih,……Xin,Yjk)

在式(2-1)中,用Ui表示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ih表示该消费者i消费的第h种商品量,Yjk表示经济主体j进入消费者i效用函数的第k种经济活动水平,显然有:Ui/Xih>0.假设Yjk表示消费者j消费的第k种商品量,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正效应;如果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没有产生外部效应;Ui/Yjk<0,则表示消费者j对消费者i产生了外部负效应。

从理论上讲,一般认为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之一。也就是说,存在外部性时,仅靠市场机制往往不能促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应该适度的干预。从现实上讲,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仍是一个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

经济外部性的特点

经济外部性有以下特点: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损失还是收益,都不能被看作是外部性;外部性应该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外部性是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一种非市场联系(或影响),这种联系往往并非有关方面自愿协商的结果,或者说非一致同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外部性有正有负或为零;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影响。

经济外部性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因为经济外部性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房地产评估而言,经济外部性通过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进而影响房地产估价。它主要是通过其他经济主体的活动、消费者与其他经济主体的相互关系(互补关系或竞争关系)以及环境来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它对效用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如,住户的邻居喂养了一只狗,每天不停的乱叫,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生活,这样会降低消费者的效用。间接影响是指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导致了某种结果,而消费者的效用受到这种结果的影响,如,某企业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周围的环境,进而降低消费者使用该房地产的个人效用。

经济外部性的评估

由于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会影响其他经济主体的效用,进而会出现房地产评估结果与实际不相一致,因此须寻求一种办法来解决房地产评估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由前可知,效用是联系经济外部性与房地产评估的桥梁。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估价,而经济外部性又会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因此可构造一效用函数来解决房地产估价中的经济外部性问题。用U表示各种外部性给某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总值,用Ui表示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值,用xi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偏好,即某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在总效用中的权重。一般来说,每种外部性的产生和作用不受其它外部性的影响,所以,每种外部性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互相独立的,故可得到如下加性效用函数:

U=ΣxiUi(3-1)

因为经济外部性会影响消费者的效用,所以可通过分析经济外部性带来的外部效用来调整估价的结果,使评估更符合实际,即结合考虑内外效用的作用。假设消费者对某种外部性的态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无所谓、厌恶、非常厌恶五种状态,对应效用可取值为120、110、100、90、80.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其对某种外部性的感受或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不同的消费者对每种外部性的取值可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就可得出消费者对特定房产的外部性的效用值。假定某人对一种消费品的基数效用为100,那么用这一效用值去除以100可得到相对效用数,再乘以用传统方法估计出来的房价,就得出调整后的房价。

假设有一消费者需购买一套住宅,专业资产评估师勘查房屋后用重置成本法估价40万元,之后评估师又对房屋周围的外部性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果:房产周围有一个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每天排放大量的废气,影响房屋周围的空气质量,该消费者非常厌恶,效用取值为80.该消费者欲购房屋的邻居不太文明,垃圾随地丢,只顾自身娱乐而不顾周围邻居,该消费者比较厌恶,效用取值为90.政府打算在此房屋周围兴建大型的购物广场,周围已有学校、医院、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完善,该消费者非常满意,效用取值为120.可以把以上的三种外部性分别归纳为空气质量,邻居行为,基础设施。资产评估师对以上外部性进行列举和取值后,就要对特定消费者进行询问,以了解该特定消费者对诸外部性的偏好重视程度。如果该消费者认为空气质量比邻居的行为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空气质量略微重要,基础设施比邻居的行为相当重要,则资产评估师可采用1-9标度法得到该消费者的对三个影响因素(外部性)重要性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可以得出每种外部性在此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权重,即x1=0.258,x2=0.105,x3=0.637,最大本征值λmax=3.0328小于3阶矩阵相应的临界本征值3.116,通过一致性检验,即权数有效。然后就可以运用式(3-1)的效用函数计算公式求出该消费者的总效用值:

即U=0.258×80+0.105×80+0.637×120=106.53,

相对效用数=106.53/100=1.0653,

则经调整后的房地产价格P=40×1.0653=42.612万元。

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篇10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市场化水平不断深入发展。其中,投资与出口成为推动市场化进程的主要手段。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水平已高达60%以上,基本上结束了困扰我国长达50年的短缺经济,买方市场取代了卖方市场。相应地, 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量产品的供过于求的局面, 整个社会出现了总供给超过社会总需求、 生产能力过剩等新问题。 这些都突显出我国日益严峻的内需不足问题。 加上 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进一步使如何有效刺激内需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命题。其中,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我国政府愈加注重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水平。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应着力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而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一般通过“增支减收”来实现,其中,通过各项财政支出的合理优化,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消费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缩小居民消费差距等, 无疑是促进居民消费公平与消费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认为,通过有效的财政支出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居民消费行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和消费公平。

二、 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机制阐述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传导效应是指通过政府财政支出的安排, 实现居提高民消费水平的政策目标。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效应传导过程往往并不是直接的单向传导过程, 其间还需要中间环节的传导(如对收入、价格、产业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实现财政支出的政策目标。 具体来说,一方面,财政支出政策首先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企业 、家庭收入占比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居民消费。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金额庞大,其投入领域的方向不同,直接影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从而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同时, 财政支出的收缩与扩充,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流通,并通过价格的高低波动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消费者的消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支出的政策传导机制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变量间接影响投资与消费。 其效果明显与否,也主要取决于财政支出政策的传导机制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从居民收入分配来看, 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直接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居民消费能力的大小。 财政支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个人收入分配: 一是通过政府税式支出安排, 改变不同阶层居民的货币收入; 二是通过转移性支出安排, 提高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储蓄与消费行为,及其闲暇与工作的选择。从政府公共投资来看, 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 公共工程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领域,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为居民消费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产品,并为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从市场的价格调整来看,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 政府财政支出安排是为了提供符合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在一定时期内,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上该类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总体来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主要是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如公共消费、公共投资、公共生产),作用于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 通过影响居民消费与企业生产行为, 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合理调节。

三、 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稳定向前发展, 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稳定增加,居民消费质量不断改善。 1990—2010 年间,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了11.7 倍、7.6 倍, 全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 款 余 额 增 加 了41.6倍。 收入与储蓄存款的增加成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1990—2010 年间,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 883元增加到9968 元 , 增长了 10 倍左右。 但是,与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相比, 居民消费总量增长较为缓慢。

(一 )居民消费总体增速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消费增长速度远不及经济增长速度。 1978 年以来,支出法计算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率 为16.01%, 而居民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为14.69%, 居民消费增长率比支出法GDP 的增长率平均低 1.32 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 年以后, 居民消费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而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2009年,居民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差距才有所缩小, 两者的增长率分别为9.98%、9.53%。 2010 年两者的差距略有上升。

(二 )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贡献率不断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除少数年份外, 居民消费增长率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率,这意味着居民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直接导致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下降。 1979—1989 年期间,居民消费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 平均达到51.01% ; 居 民 消 费 贡 献 率 也 高 达52.83%。 1990 年以后,居民消费率与居民消费贡献率逐年下降, 分别从1990 年 的 48.85% 、31.34% 下 降 到2010 年的 33.80%、25.34%。

(三 )居民消费增长率长期低于政府消费增长率

按消费主体分, 可将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在 “三驾马车”的驱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从总量上来看都增长较快。 但是,除了少数年份,政府消费增长率基本上高于居民消费增长率,前者的平均数为 16.08%,高于后者约1.5 个百分点。

(四 )居民消费的二元性特征明显

首先, 从城乡居民消费绝对量来看,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远远超过 农 村 居 民 人 均 消 费 量 。 1978—2010 年期间 ,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 人 均 消 费 量 分 别 从1978 年 的311.2 元 、116.1 元增加到 2010 年的13471.45 元、4381.82 元。 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2010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 年代时的消费水平, 两者的消费差距大约在15 年左右。其次,从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来看,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2010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26、0.41。第三,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优于农村居民。 无论是粮食类消费方面,还是衣着类、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及教育文娱消费方面, 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远远超过农村居民。

四、 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以促进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结构以加强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

政府财政投资相对于私人投资而言, 可以从整个社会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中决定其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 并且利用其雄厚的财政资金从事一些社会效益较好、 经济效益一般, 却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长期建设项目, 能有效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因此,政府财政投资能发挥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通过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提供的公共产品为私人消费的满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因此,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 应加强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力度。

1、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财政投资。我国财政资金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的市场投资领域,而应加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更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基本要素。国际经验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根据我国现在所处的工业化水平阶段, 应尽快建立相适应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满足居民消费多样化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 应将经济建设投资的重点领域调整到为工业化服务和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设施领域。 具体来说, 应通过财政投资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供水供电 、生态农业保护工程等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城市的能源、交通通讯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2、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农业因其固有的弱质性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 正因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我国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 必须注意对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加强, 以切实实现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缓解农村居民消费滞后等目标。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应集中在农业投资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一般、见效周期长却是农业发展必需的项目,如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技术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资。

3、加强对科技方面的支持力度。邓小平曾说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强弱不仅决定了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决定了居民消费的起点公平,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的能力。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实现通过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的 目标, 应切实有效地强化科学技术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计划、 科技工程的运转及重点科研院所发展等领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

(二 )优化社会性支出结构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因此,应加大在教育、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性支出,保障居民消费公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1、 加大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 我国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并且广泛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教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我国国民素质下降, 阻碍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且还会影响居民消费起点公平的实现。因此,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其中,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增加教育投入的关键因素。首先,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合理确定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重,确保预算内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其次,还应拓宽教育专项资金的新渠道。例如,可取消原有的教育费阶段,相应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类型企业征收相应的教育税,使教育支出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 第三,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鼓励社会集资、捐赠助学活动, 并且成立规范的教育基金组织对来自国内外的教育捐赠资金进行科学管理。

2、 加大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在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源分配非均等化,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和地区居民之间消费的非均等化发展。 并且,在政府间的基础医疗卫生投入领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省级以上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而县乡财政无力投入。 其结果导致基础医疗卫生的供给严重不足。 基础医疗卫生供给量与居民对其的需求量相差甚远,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维持健康的医疗卫生消费需要。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除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以外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康复服务、营养保健、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支出安排; 重建卫生防疫体系,以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 同时,需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责任。 另外,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多渠道筹集基础医疗卫生投入资金。

3、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更是弱势群体的安全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在某种程度上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由一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否所决定,相应地,财政性社会保障资金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居民放心消费,合理消费。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合理增长,应加大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以人为本,将城镇各类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二是加强社会保险费管理,并着手研究社会保障税的征、管、纳等工作;三是严格规定社会养老金的发放工作,杜绝拖欠养老金现象的发展;四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有效途径,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 )优化维持性支出为居民消费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防与行政管理方面的维持性支出是维护一国领土安全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之一。 目前来看, 我 国 维 持 性 支 出 结 构 不 够 优化,仍然存在着支出规模庞大、支出责任不明、支出管理混乱等情况。 因此, 需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维持性支出结构,明确支出责任。

1、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品性质,合理确定政府的支出责任。 目前,并非所有的行政事业机关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具备完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事业单位类型,严格区分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支出, 提高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益。对于提供完全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应保证足额的财政支出;对于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可以采取受益人支出为主,财政补助资金为辅的措施;而对于提供私人产品的事业单位,则财政资金应予以退出,由市场提供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