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材管理办法十篇

时间:2023-11-16 17:50:35

耗材管理办法

耗材管理办法篇1

 

为加强计算机耗材领用管理,保障有效供给,切实减少浪费,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分局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计算机耗材的内容

    计算机耗材是指除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外,日常工作应用中经常消耗的所必需品,具体包括打印机色带、色带架、喷墨打印机墨盒、打印纸(单层、双层等)、软盘以及计算机专用清洗剂等。

二、计算机耗材的管理

区局信息中心负责全局计算机耗材的购置、组织和分配等工作。

(一)、根据各单位所需计算机耗材的型号、数量,做好资金预算,保证必要的资金供给。

(二)、信息中心建立耗材账簿进行核算,指定专人负责耗材管理,登记耗材的购进与发放数量,并定期进行盘存。

    (三)、根据各单位硬件设备的需求,确定计算机耗材的型号与数量,保证及时供给。

三、计算机耗材的领用

(一)、各科、所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计算机耗材的领用、分发和管理工作。

(二)、各单位计算机管理人员,应对本单位所需计算机耗材的类型、数量进行登记,确定对应型号与所需的数量,报信息中心备案。

(三)、信息中心根据各单位计算机数量和工作需要,按月核定计算机耗材领用量,实行定期定量发放。

(四)、特殊型号的计算机耗材,如喷墨打印机墨盒等,应提前在信息中心备案,以便及时组织,保证供给。

(五)、喷墨打印机墨盒、针式打印机色带架的领用,必须验旧换新。

(七)、如遇特殊情况需大量使用计算机耗材时,有关单位应在领用耗时书面说明原因,报信息中心核定后组织供应。

 

xx区国家税务局

耗材管理办法篇2

【摘要】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民营医院逐步进入医疗市场,医疗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与医院可持续发展两者兼得,挖掘自身潜力,降耗增效凸显重要。本文就医院物资管理与物资成本控制的意义,目前医院物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对策,进行积极思考与探讨,探索医院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医院发展 物资管理 成本控制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59

1背景

医院,特别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立医院,追求的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国公立医院在体现公益性的同时,作为自负盈亏的差额预算单位,依然存在着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医院作为一种特殊服务行业,既具有企业性又具有社会性。[1]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控制医疗费用是医疗机构追求的目标。现代医院一方面要兼顾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2]如何平衡控制医疗费用与保持医院发展二者关系,从管理要效益,降低医疗业务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强化物资管理成为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2医院物资成本控制的意义

2.1医院医疗业务成本

医院医疗业务成本由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其他运营费用组成。纵观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剔除人力成本,作为可控成本的卫生材料、药品费等物资消耗成本是医疗业务成本的主要构成,在医疗服务总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因此,控制物资消耗成本可有效的控制医院医疗业务成本,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带来明显效果。[3]

2.2医院物资成本

医院物资成本包括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等,从医院物资成本构成来看,医院物资成本是保证医院正常有序运转所必要的消耗支出,同时也是可以通过管理措施与手段降耗增效的支出。透视医院物资消耗支出能够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物资消耗成本控制的好,可将医院经济运行带入良性运转,反之,将会使得医院运转面临发展困难。

2.3医院物资成本控制

医院物资成本控制的基本任务就是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医院所需的各种物资,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医院经营过程中合理、节约地使用物资。

从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增加医院效益,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考虑,控制医院物资成本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医院物资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物资监控缺乏系统性

作为公立医院,目前大多数部门与员工工作关注点在于可直观感受的创收上,认为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不用追求利润,结余可有可无,不能意识到长期亏损会为医院发展带来困难的严重性,因此很少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忽视了专用卫生材料、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低值易耗品的节约使用,物资使用更是缺乏监控体系。

3.2采购质量不稳定,间接地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物资采购注重性价比的同时,产品质量应是重点考虑指标之一,目前物资采购存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只采用比价格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为了中标压低价格,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虽然价格偏低,但更新、更换频率加快,虽然从单价看价格成本低,但间接上看实际消耗成本在增大。

3.3采购市场不规范,采购成本上升

目前大部分物资,特别是卫生材料没有统一的政府采购平台,高值耗材供应更是被某些医疗器械公司所垄断,甚至同一性能高值耗材,由于品牌、规格型号的不同,被不同的医疗器械公司所垄断。价格的高与低,作为消耗使用的医院没有选择的权利,高值耗材采购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医疗业务成本的增长。

3.4物资管理重使用、轻管理

目前大部分医院物资管理处于注重物资发放,轻视物资发放后的使用监督管理,特别是高值耗材没有做到采购入库出库消耗记账结算全程跟踪监控,物资流失现象严重。

3.5办公耗材管理使用随意性大

办公耗材价格低但使用量大,从使用上核定消耗数量无统一标准,导致医院核定部门办公费用时容易出现偏差,有的科室不够用,有的科室用不完现象依然存在,办公耗材消耗监管难度大。

4医院物资成本控制对策

4.1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完善的采购制度,规范的采购流程,规避风险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

医院除了要严格落实物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出库、使用、维修、报废、盘点等制度外,物资采购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凡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物资必须履行政府采购,不在政府采购范围的物资采购要实行院内招标采购,招标供应商数量尽可能缩小,物资采购中标的供应商越集中越可能降低采购成本。例如:后勤消耗物资招标由一家供应商提供,供应商则可以不追求高价格,而是通过薄利多销,利用数量提升利润,医院则通过低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规范物资采购工作流程,使用科室提出物资使用申请业务管理部门组织论证采购委员会审批通过使用科室提出采购计划业务管理部门审批纳入采购预算并执行,严格的采购流程可以规避目前使用科室使用耗材的随意性,先申请后使用克服了目前大部分医院先使用后申请,价格无法监管的弊病。

4.2合理确定物资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

医院所需物资是分批进货连续使用,因此需要一定的库存物资储备,目前大部分医院库存物资采用的是定量库存和定期库存,合理的库存可降低库存成本。

物资管理部门要按库位、效期、用量制定各类物资的储备定额,储备定额伴随着医院发展要定期进行调整,以做到即不影响经营使用,又不造成积压或过期浪费为原则。对于一些进口专用物资,使用量相对固定,备货时间较长的可以采用利用供应商的社会库存的方法,减少医院库存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3加强对重点物资,重要环节的控制

4.3.1高值耗材的管理

高值耗材是医院物资管理的重中之重,控制好高值耗材的价格,减少高值耗材的浪费,确保高值耗材的有效使用,可为医院控制医疗业务成本做出突出贡献,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认为要想对高值耗材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必须运用信息化的方式。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融合管理与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能。[4]具体方法是,通过物资管理系统的建设对高值耗材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记录、计价收费、财务结算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高值耗材物资管理系统是将采购、入库出库(器械科)、使用科室(各直接为病人治疗消耗高值材料科室)、管理科室(财务、审计、物价、住院、收费等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高值耗材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记录、计价收费、财务结算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高值耗材有效使用与现金回收。具体管理流程:

①采购流程

首先参考北京市高值耗材招标采购目录,对高值耗材品牌、配送商、价格给予确定,再由使用科室提出首次入院申请,经器械科组织召开医用耗材入院论证会,器械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物价科、审计、纪检对高值耗材的必要性进行林正。对于科室临时采购高值耗材,由使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报相关部门审批后,形成文字材料,交到器械科采购办,方可采购,临时采购高值耗材只限使用一次,如科室想长期使用,需填写首次入院申请,履行入院论证流程。所有批准入院耗材,供应商需提供公司及产品的所有资质、报价,到器械科采购办,填写报价单,申报物价后,方可采购。

②使用流程

根据患者手术中可能使用材料的型号及规格实行二级库房管理,即由供应商将高值耗材产品送到器械科库房粘贴条形码,器械科办理虚拟库房入库,耗材储备至使用科室视同二级库房管理,材料使用时,使用科室扫描条形码,产生的材料品牌、名称、型号、规格系统自动与医嘱项进行核对,确认后进行医嘱计费,同时器械科办理正式入库、出库手续,财务科核对计费成功且对办理正式入库手续的耗材,进行发票与物资系统核对,核对无误后办理财务结算。

4.3.2化验试剂的管理

化验材料处于经常性的不断耗用和重置之中,[5]其单位价值虽然不高,但消耗量非常大,医院应对化验材料入库、出库、消耗、库存进行重点监控,首先应定期对化验材料收入工作量人份与化验消耗量人份进行核对,确保收支配比,其次目前大部分医院对于化验材料实行整入整出的管理,不但导致检验科收支不匹配,且不利于医院成本控制,可采取假退库形式进行核算管理,即月末器械科与检验科对当月结存化验材料进行实地盘点,对于实际结存材料物资不动,账务上办理退库,下月初办理入库,由此可真实的反应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

4.3.3维修材料的管理

维修材料看似必须消耗,但实际工作中维修材料消耗控制大有空间。首先业务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养,对反复使用耗材进行使用指导与监督,可延长设备及反复使用耗材使用寿命,达到降耗增效作用。其次,使用科室严格执行设备、材料使用操作流程,目前由于科室使用不当造成设备维修、耗材寿命缩短现象仍然存在,规范使用可进一步控制维修成本。必要时对反复使用的零配件、易损件的消耗按照它的工作量、设备使用时间纳入科室绩效考核,通过管理手段控制维修成本。

4.4加强财务、审计、纪检监管医院财务、审计、纪检是物资管理的重点监管部门,财务部们应定期和不定期对库存物资盘点进行监盘,每月对库存实物与总账、明细账进行核对,确保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参与库存物资招标与论证,对库存物资采购合同进行审定,审计、纪检对物资采购、使用进行全程监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医院物资成本控制工作,不仅使得医院适应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医院自身得到了建设与发展。[6]做好医院物资成本控制工作,是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增加医院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院正常有序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对医院物资成本的分析中,我们体会到在降低医院内部管理成本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医院管理者在关注如何提高医院业务收入的同时更应该对如何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予以更多关注。医院加强内部管理,整和内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业务流程,将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姣,李丽敏,赖春玲.浅论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3).

[2]李晓霞.基于现代医院的战略财务管理[J].现代医院,2009,9(12): 131-132.

[3]杨红.医院物资成本控制[J].长三角,2009,3:127-128.

[4]杨玉霞.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J].现代医院,2010,10(12):142-143.

耗材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手术室 高值耗材 信息系统 精细化管理

医用高值耗材主要是相对低值耗材而言的,一般指对安全到关重要、临床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疗治疗用材料。由于高值耗材价格昂贵且直接用于患者,故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营,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值耗材在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手术室是医院高值耗材使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部门。目前,卫生材料管理所面临的质量、安全、存量等方面的风险日益增加,尤其是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的管理,这种问题更为突出。

一、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现状与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已经在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中普遍应用,在目前信息系统的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模式下,供应商送货到医院,仓库管理人员在信息系统中录入品名、规格、数量、单价、供应商、生产批号、有效期等物资信息办理入库手续,耗材使用时,由手术室指定专人领用,月末,仓库将报表交给财务科,由财务科进行成本核算和货款结算。对于必须在手术过程中直接选择使用的植入性高值耗材,事先医院规定手术类别、材料品种和供应商,由供应商送货到手术室,供主刀医生选择使用,月末,手术室凭主刀医生填写的《植入医疗器材使用登记表》向仓库核销,同时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物资信息办理入、出库手续。表面上看信息系统下的手术室高值耗材按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合理,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风险。

(一)患者安全风险

高值耗材安全性的重要标志是生产批号和有效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材料库房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和管理员的日常管理,能够保证高值耗材安全性,但是领用到手术室后,由于没有专业的库管人员和信息管理系统,高值耗材的批号和有效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一旦将过期的高值耗材使用到病人身上,很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事件。

(二)信息管理风险

对高值耗材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出库、使用、收费全过程进行记录不仅具有财务管理的意义,同时也是医疗安全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物资管理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和手术室物资管理存在数据断裂,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跟踪溯源分析,一旦发生材料质量问题,很难快速统计手术室材料存量情况和病人使用情况,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三)物价管理风险

高值耗材使用后,手术室护士根据《植入医疗器材使用登记表》向病人收费,并实行双重制度,但还是不能杜绝人为或疏忽原因导致的漏收费、错收费,财务科办理货款结算时无法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获知使用的高值耗材是否记费、记费是否准确,存在很大的财务管理漏洞。

(四)反舞弊管理风险

由于对手术室高值耗材使用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手段,使得手术室库存的高值耗材容易发生丢失、挪用等情况,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

(五)材料积压或短缺风险

由于医用材料在材料仓库被领用后便不再受系统监控,无法及时提供高值耗材库存信息,不利于采购计划制定和科室库存的管理,容易造成材料库存积压或短缺,影响医疗业务正常运营。

二、信息系统下的手术室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对策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以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为目标的,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共享,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落实管理责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处理问题,提高组织执行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效益。针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风险的关键环节,应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患者安全是对安全理念的高度提炼与具体化,安全与质量是相互联系的,与质量相比,安全问题更具有风险,只能防患于未然,根本不能给它发生的机会。手术室高值耗材使用安全管理需要医生、护士、仓库管理员、财务人员等基层员工参与,对他们进行安全管理培训。通过信息系统和全员的有效监管,耗材会安全地使用到患者身上,不会出现过期的问题,消除了医疗风险。

(二)优化高值耗材管理流程

通过数据接口,实现物资管理系统与HIS系统信息共享,引入条码管理理念,建立数字化高值耗材全程跟踪管理模式。首先在物资管理中建立医用材料一级仓库和科室二级库。医用材料一级仓库负责高值耗材的采购、验收、入库、供应商和物资基础信息维护、条码打印、领用审核、配送等工作。手术室二级仓库负责高值耗材的采购申请、调拨申请、验收入库、库存管理及对临床使用高值耗材的领用审核、发放和同步计费的工作。其流程为供应商将非手术直接使用高值耗材送到医用材料一级仓库,仓库管理员办理验收入库和条码制作粘贴,并根据二级仓库调拨申请单进行移库操作,耗材使用时,由主刀医生办理领用申请,系统读取高值耗材条码信息同时完成出库和收费工作。钢板等手术中直接使用的植入性材料,由供应商送到手术室二级仓库,二级仓库管理员核对供应商资质、材料品种等是否符合医院规定,办理预入库并打印条码,使用后,系统读取高值耗材条码信息同时完成使用情况统计和记费工作,一级仓库管理员根据高值耗材使用情况和收费信息办理入库和出库。高值耗材在二级库出库使用后,由财务科根据条码信息进行统计、审核和结算。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有效期及批号全程管理、出库与收费联动、条码信息追踪溯源、库存信息实时监控,为消除现有的内部控制风险创造了条件。

(三)制订完善信息系统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

要实现信息系统下手术室高值耗材的有效管理,应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相关岗位上的人员在任何时刻都必须遵循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不允许各行其是。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与一般的医院规章制度不同,它不是离散的条文,而是按照业务流程说明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谁来做?例外情况如何处理等,并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办法,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

(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信息系统通过权限控制和信息共享,为高值耗材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规范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相关岗位上的个人职能、责任、权力等一定要有明确的界限和规定,定期通过信息系统对高值耗材使用全过程跟踪监督,有利于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三、结束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每年医用耗材的需求量和品种将逐步增多,管理难度和压力也将逐步增大。现代化的库房管理需要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做支撑,要做好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需要调动一线员工的全员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医用耗材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学习国内其他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赵韦华,梁方舟.二级库管理模式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08,(11):60-62

[2]钱静毅,金伟.数字化医用高值耗材全程跟踪管理模式探讨[J].医疗卫生设备,2011,(9):117-119

[3]董军.知道做到:从JCI认证到医院评审[M].北京:光明日报版社, 2012,2-3

耗材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企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是一种具较低附加值的行业,在其成本费用构成中,材料占70%甚至于更多,所以说材料管理是施工企业业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是控制工程成本最重要的手段,对施工企业的盈亏起着决定性影响。

一、使用过租中材料的管理

首先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等。其次是做好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等。最后是做好施工收尾,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多余料具退库;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及时拆除临时设备等。

二、合成材料的管理

合用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多部位使用和多工种合用的一些主要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数量大,使用期长,操作中工种和班组之间容易混串[1]。因此,对合用材料的管理多采用限额领料制。(1)以施工班组为对象的分项工程限额领料。这种作法范围小,责任明确,利益直接,便于管理。缺点是易于出现班组在操作中考虑自身利益,而不顾与下道工序的衔接,影响最终用料效果。(2)以混合队为对象的基础、结构、装饰等工程部位限额领料。这种方法是扩大了分项工程限额领料。由于是混合班蛆,有利于工种配合和工序搭接,各班组相互创造条件,促进节约使用,但必须加强混合队内部班组用料的考核。(3)分层、分段限额领料。这种作法是在分项工程限额料的基础上的综合,直接面对使用者,简便易行,结算方便。但综合定额要注意其合理性。

三、专用材料的管理

专用材料的管理,是指为某一工种或某一施工部门专门使用的材料,例如防水工程所用的油毡、沥青等材料。其特点是专业性强、周期短、价格高、不易混串。因此,通常采用专门承包方式,由项目经理部对专业班组进行一次性分包,签订承包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承包项目、材料用量、用料要求、验收标准及奖罚办法。用量的确定,应以施工预算定额为依据,考虑到施工变化,采用一定系数。专业班组按照规定,自行组织材料进场、保管、使用,实行自负盈亏。

四、周转材料的管理

周转材料主要是指模板、脚手架等。其特点是价值高、用量大、使用期长,其价值随着周转使用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中[2]。所以,对周转材料管理的要求,是在保证施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占用,加速周转,延长寿命,防止损坏。为此,一般周转材料的管理多采取租赁制,对施工项目实行费用承包,对班组实行实物损耗承包。一般是建立租赁站,统一管理周转材料,规定租赁标准及租用手续,制定承包办法。

项目费用承包是指项目经理在上级核定的费用额度内,组织周转材料的使用,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的办法。实物损耗承包是对施工班组考核回收率和损耗率,实行节约有奖、超耗受罚。在实行班组实物损耗承包过程中,要明确施工方法及用料要求,合理确定每次周转损耗率,抓好班组领、退的交点,及时进行结算和奖罚兑现。对工期较短、用量较少的项目,可对班组实行费用承包,在核定费用水平后,由班组向租赁部门办理租用、退租和结算,实行盈亏自负。以上承包办法,都应建立周转材料核算台账,记录项目租用周转材料的数量、使用时间、费用支出及班组实物损耗承包的结算情况。

五、临时建筑材料的管理

现场临时建筑,是指在施工中必须搭建的设施.如房屋、仓库、工棚、水源、电源、道路等。用于这些设施的材料,称为临时建筑材料。其特点是用完即拆、费用低、可以回收。由于临时建筑费用是按直接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而不是按设施的多少取费,应合理设置、励行节约。对临时建筑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限额领料制,对专业性较强的材料,如水、电材料,可参照历史消耗水平实行费用承包。对可回收的材料,要建立回收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种材料的回收率,并落实到人。做好材料退库及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建立考核台账,记录材料的领用、回收、利用、上缴及处理情况,以便进行考核。

六、合成工具的管理

合用工具是指在一个施工项目内,由多工种共用.但又不能分别固定到班组的工具,如磅秤、灰盘、胶皮管等,其特点是价值较高,使用期限长,班组不便携带。所以,合用工具的管理一般采取租赁制,对施工项目管理实行统一租用和退还,提供班组使用。对班组实行租用,由施工项目管理层建立租赁机构,统一掌握,制定租赁办法,明确收费标准及手续。

施工项目管理层应根据施工需要,合理确定租用的品种、数量和使用期限,由租赁机构提出计划、签定合同,组织进场。

七、专用工具的管理

专用工具是指班组或个人经常使用,及宜于配备到班组或个人保管的工具,一般是小型低值、易耗工具和消耗性工具。其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更新快。所以,一般宜采取工具费定额承包办法。由施工项目经理根据不同工种的日工具费用定额,按照班组(或个人)所提供的工日数,将工具费发给班组,由班组到指定部门租用或购买,盈亏由班组自负。实行工具费定额包干,必须先制定统一的、分工种的日工具费定额,并正确判断班组(个人)为施工项目提供的工日数,最后计算出班组工具费承包总额。有时,可采取计划定额工日预拨,按实际定额工日结算。通过限额卡或代用券的形式发给班组,由班组在限额内包干使用。这种办法有利于调动班组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延长工具的使用寿命。要建立工具费发放台账,登记各班组提供的工日数和工具费的预拨及结算情况,以备核算。

八、各种构配件的管理

构配件是指能够事先预制,然后送到现场安装的各种成品、半成品,主要包括混凝土构件、金属构件、木制构件等。其特点是品种、规格、型号多,配套性强,用量大,价值高,不易搬动,存放场地要求严,对各种构配件的管理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1)掌握生产计划及分层、分段用量配套表,落实加工计划,及时向供应部门提供实际需要情况,搞好与施工的衔接。(2)做好构配件进场准备,避免二次搬运。(3)组织好进场构配件的验收与保管,按照加工单及分层配套表核对,各类构配件严格按照规定堆放,防止差错和损坏。(4)监督构件合理使用,防止串用、乱用、错用。(5)对剩余构件,特别是通用构件,要填表上报,并妥善保管。?必须建立台账,登记进场数量、时间及库存,以便进行结算和考核。

参考文献:

耗材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物资;管理方法;经济效益

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组织货源、验收入库、保管保养、材料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材料核批发放、跟踪检查、废旧物资回收等工作内容。将以上物资管理中的每项工作作为“节点”,从严控每个重要“节点”入手,对整个物资管理流程重新进行系统规划,通过对重要“节点”的管控,对各项工作的分析、检查以及及时考核,实现物资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各企业单位制定了物资的各种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在原有的物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货源组织工作

物资进货的价格高低、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的高低。现在物流业为物资运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企业所需的大、小批量的物资都可直接向厂家进货,不通过中间商进货。因为中间商除了和企业直接向厂家进货的费用成本一样多外,还要加上自己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有些企业认为是中间商先垫付了资金,是赊欠了中间商的物资,实际上中间商会把拖欠的利息、利润、费用都算进去。对于零星的物资采购,同样需要价格监审,监审要事前监审,事后复查。集团公司地面生产性质不一样的各单位也有许多使用一样的材料,集团公司地面各单位物资供应科、价格监审部门每季度按类别划分每种物资进行进货价格对比,像城市物价局每月公布物价一样,每月进行内部交流物资进货价格,一是相互监督,二是参考比较。现在很多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导致许多物资价格上涨,在市场价格现在处于不稳定时期内,更要注意材料的进货价格,有些厂家借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理由,过分抬高自己的物资价格,有很多物资了解了基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可推出物资价格的上涨幅度。通过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控制物资上涨的合理幅度。

二、物资消耗定额工作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物资消耗定额的合理制定,可以有效降低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利用率,加强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是开展增产节支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资消耗定额制定方法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经验统计法、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在一个企业,生产用的物资常常有上百种、上千种甚至上万种,在制定物资消耗定额时,要先重点、后一般,逐项研究,怎样抓住重点,针对这个问题,运用经济学家巴雷特的ABC管理法(也叫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将物资类别分为A、B、C三个管理类别。巴雷特揭示了一个经济现象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即在社会经济现象中,都存在一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巴雷特规律)。我们运用这个方法对一个企业的全年物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全年物资消耗资金排列图管理类别A类B类C类合计物资类别比例15%、25%、60%、100%,分别占用消耗资金比例75%、15%、10%、100%。结论:A类物资消耗资金占用高,是重点管理物资。用这种方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在每个类别里再找出重点物资,进行严格的消耗定额的制定。在制造、加工企业里单项工程主要材料采取写实查定法、技术计算法进行制定。但对于为单项工程服务而发生的日常辅助材料消耗定额不好掌握,可采取经验统计法确定,根据各基层单位性质不同,可采取定额、定量、资金限额不同方法管理。

三、对企业生产辅助材料的管理

基层各单位所使用的限额辅助材料费用、用量指标制定方法:(1)指标是根据近二年各单位实际限额辅助材料消耗费用平均而定。(2)系数(比率)是依据各单位近二年的月平均产值和月平均辅助材料费用消耗量而定。(3)本费用的考核办法是根据各单位产值的高低而定各单位的辅助材料费用的多少。(4)每月初按计划科所排各单位产值、按照比率制定各单位的辅助材料费用月指标。若月中间产值增加,按万元产值增加其辅助材料费用。(5)其考核办法采用累计考核法、实际月考核、年累计考核法。上月超领的辅助材料费用,在本月扣除所超部分。(6)辅助材料原则上交旧领新,特殊情况需经主管厂长签字后方可办理领料手续。(7)各车间由设备科提供配件费用,由设备科办理有关手续。(8)锅炉用原煤考核为专项费用,按取暖季节和日常用煤季节考核。(9)各车间每月生产产值比较平均产值有差别,超减产值部分的费用指标按万元产值升降率(比率的60%)计算。(10)本办法各单位对于辅助材料应严加控制,本着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费用的精神,加强管理,尽可能降低辅助材料费用的支出。对物资储备资金的管理,可同样运用ABC管理方法进行,这种方法与物资消耗相比较,可以发现有些物资在物资消耗资金ABC管理方法中是A类,而在物资储备资金ABC管理方法中不一定是A类。可以分析变化的原因,综合更准确的确定重点管理物资与一般管理物资。如铁运处1类物资主要消耗的是内燃机车用的柴油,它在物资消耗资金ABC管理方法中是A类,而在物资储备资金ABC管理方法1类物资不是A类。原因是机车用柴油不储备,由石油公司加油车直接往机车上加油。组织货源时,在燃油市场平稳时期可作为一般管理,在燃油市场紧张时期要作为重点管理。通过物资周转天数的计算,根据周转天数、储备量及属于长短线物资等情况,及时调整物资进货量和储备量。

四、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耗材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95-01

实验耗材是指凡一次使用后即消耗不能复原的材料以及不够固定资产标准又不属于材料范围的用具设备。随着学院实验室的不断更新扩大,实验室耗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实验室的耗材管理涉及到出库、入库、查询、维修、报废等操作,且耗材具有数量大、品种多、范围广、涉及部门多、采购周期短、时间紧、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实验耗材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从实验室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加强实验室耗材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材申报时间长,效率不高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耗材管理方面都制订了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涉及的部门或岗位环节多,且都是手工管理方式,造成环节之间的交接和办理时间长,办事效率低。从申请人做出耗材需求计划,递交到院系领导审核签字,再汇总上报到实验室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再回到采购管理部门采购,入库,分发。从申购到采购完成所需时间较长。由于教学和科研需要消耗和购置的耗材种类多、需求变动频繁,办理过程中部分购置项目经常出现变动,难以及时响应需求,容易影响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对申报内容的合理用途难以把握

各实验室所需要的耗材通常由实验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教学或科研需求提出计划。由于耗材种类繁杂,涉及学科专业多,加上管理模式的滞后,使得申请人提交的耗材需求计划容易带有较强的人为性。部分实验耗材他用性强,对于审核部门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耗材计划内容进行审核,大部分情况下只能做一种形式上的审核,监管不到位,极易发生部分实验耗材被挪作非实验教学用途,造成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实验耗材申报和购置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不利于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实验耗材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容易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三)耗材质量不能保证

高校实验室所需的耗材品种多、同一耗材生产的厂家多,质量参差不齐,某些耗材还具有学科的独特性,在采购过程中,难以执行统一政府招标采购。一般高校通常将审批后的采购计划交由校内管理部门或申购人自行采购,由于耗材种类多,同一物品数量不多,在采购过程难以顾及全部,对采购过程中耗材质量很难进行有效监管。造成购置的耗材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四)耗材的使用情况难以掌握

实验耗材采购到位后,一般直接发放到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耗材的后期使用没有规范的管理措施,难以形成耗材使用的反馈制度,缺乏对耗材的统一动态管理,特别是对于因项目内容改变而造成库存的耗材的使用动态管理。经常造成重复采购,或采购不及时、耐用耗材不能共享等问题,使耗材管理人员对耗材资金投入的控制和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二、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管理的建议

为了使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能更科学、更规范,特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和完善实验耗材的管理。

(一)制定严格的购置计划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和节省开支,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根据本学期实验耗材结余情况、下学期实验计划,在本学期末时提交下学期的耗材需求计划。对于实验耗材需求计划,要经过实验室主任依据各部门所开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所需材料、实验室的数量、人数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签字。

(二)严格按计划采购,减少库存

首先,采购人员根据耗材库存,并与实验人员及时沟通,了解需求情况。其次,一般耗材按上报计划并预留实验应急需求采购,专用耗材,要严格按计划采购。第三,耗材采购到位并入库后,及时通知领用人尽快领取;库存中有同类耗材时,将新进耗材替换库存,以免过期。第四,管理人员根据领用人上报的计划,严格按计划中的耗材种类和数量出库。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传统的手工记账管理方式,效率低,管理松散,不易于学校管理部门监管。把计算机引入库房管理,结合校内局域网,不仅可以减轻每次盘库的劳动强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也使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一项既重要又繁琐的工作,长期以来上级领导部门对实验室耗材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因此,如何降低实验耗材的损耗是维持高校正常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在实验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出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相结合,可达到降低实验耗材损耗和降低实验成本目的,从而避免资金浪费。

参考文献:

[1]袁海涛,袁海敏.对实验耗材管理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0(7).

[2]黄善斌.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模式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3]张红秀.高校实验室建立低值耗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J].教育信息化.2009(2).

[4]李荣华,等.降低高校实验耗材损耗的一些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5]杨军.利用计算机对高校实验室低值耗材管理的探讨[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耗材管理办法篇7

办公耗材指用于日常行政办公的消耗性材料,主要包括办公用纸、打印耗材和电脑配件、文具等,每年的采购总量都比较大。办公耗材的采购属于学校自行采购的范围,相对于政府集中采购来说自要大一些,因此可以在遵循校内外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采购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尽量做到高效、优质和高性价比。

耗材采购的具体方法

政府协议采购,从政府指定品牌中选择

根据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的通知,办公用纸只能从中标(入围)供应商中选择,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听取使用单位意见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市场口碑好、性价比高的公司,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

单一来源采购,向厂商或一级商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对于一些公认的知名品牌产品,其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有保障,但是价格比较高,根据这种情况,学院主动和厂家直接联系,由厂家直接给学院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获得了比较合理的价格和畅通的供货渠道。

校内招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打印耗材属于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售后服务也比较简单,而且价格变化不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般采取校内招标的方式,一次进货量较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着重于较低的价格,并且要求供应商对产品提供1年的质保期。

询价比价采购,货比三家

电脑配件(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种类多,品牌多,价格不统一,而且市场行情也经常变化,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询价、比价进行采购,货比三家,尽量做到性价比最优,而且将售后服务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目前,学院根据台式电脑5年就到报废期的特点,在采购时要求供应商提供5年的保修,逐步减少此类耗材的采购。

网上促销信息采购,有的放矢

一些IT网站(如省略、省略等)上经常有各种产品的促销信息,如果促销的产品恰好符合我们的需要,便可及时采购,这样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具有竞争力,但必须注意到保持合理的库存,避免造成积压和浪费。

按使用者要求采购,提供个性化服务

有些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可能会喜欢特定的品牌和型号,在不违反学院原则性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经过货比三家,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满足这种个性化的要求。

物料采购的管理

耗材采购完成以后就进入到管理环节,围绕服务教学一线的工作重心,坚持廉洁和高效的原则,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采购、账务、仓管分开,各司其责

本着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相互监督的出发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采购、账务和仓管三个环节分开由三位同志来承担,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很好地起到相互制约和监督作用,减少出错的机会,保证了整个耗材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合理的库存,趁低吸纳

耗材市场的行情变化比较频繁,在充分了解和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在价格回落的时候主动吸纳一些常用耗材,保持合理的库存,这样的一来可以及时地满足各使用单位的需求,二来可以有限度地节约资金,规避价格风险。

要求供货商免费提供送货、安装、保养等增殖服务,做好服务工作

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我们都要求供应商送货上门,而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耗材如投影机灯泡、电脑配件等还要求提供安装服务,并且针对投影机、打印机、复印机、电脑等提供一些合理的保养服务。

根据表现建立供应商信誉档案,优胜劣汰

学院建立了供应商信誉档案,根据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售后服务情况等进行评分,这样就能更加客观的评价各个供应商的表现,给有实力、服务好的供应商更多的机会。

鼓励使用再生耗材,支持环保

环保的观念也应贯穿于整个耗材采购工作当中。在征求使用单位同意和保证使用效果的情况下,学院尽量采购一些环保的耗材,如再生硒鼓、再生纸张等,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根据统计1/2左右的打印是用于内部资料保存和作为草稿使用,如果这部分用纸能使用双面打印的话,将极大节省用纸量,经过大力的推广,目前学院中合理使用双面打印的习惯已经慢慢形成。

物料采购管理的效率及经济效益

学院开发了一个耗材管理软件,将进存销、供应商评分、数据分析、报表打印等工作纳入其中,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采用此系统后,经济效益显现出来,设备处常备库存耗材采购价大部分比市场价低20%左右。

进存销管理解决方案一般由采购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构成。采购管理系统将计划、申请、订单、渠道、价格等功能结合,实现完善的仓库采购信息管理。仓库管理系统按照耗材不同用途和类型,提供分类分级管理模式,确保处理仓库日常业务和库存盘点等功能,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销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快速处理各部门预订和发货,帮助仓库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仓库服务质量。

由于办公耗材具有需求量大、市场价格浮动大等特点,在制定每学期采购计划时,我们采用一次预定、分批送货、分期付款的办法。学院设备处按季度收集各部门办公用纸、硒鼓、墨盒等物资的需求信息,然后采用校内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以及签订供货合同,但同时要求供货商按照零星需求进行供货,在合同的总框架内实行电话订货,送货上门和分期付款。这样既做好为教学一线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又在最大程度上科学有效地管理仓库物资,避免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

以A4复印纸为例,学校每个学期的采购量约为1 600箱,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每箱纸的价格为215元,215元×1 600箱=344 000元,如果是实行零星采购,每箱纸的价格为225元,225元×1 600箱=360 000元。可见采用一次性采购,光此一项可为学院节约资金近16 000元。

耗材管理办法篇8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医院高值耗材采购和管理流程中的不足,有针对提出采用条形码使用技术对高值耗材的购入到使用实行全程监控,既能加强对耗村的管理,又有利于明确各方责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医院 耗材 管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高值耗材品种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加强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切实降低运行成本,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如近两年由国家卫生部和八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国务院纠风办和驻卫生部监察局全程监督的八省市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等活动,足以证明这类耗材的使用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对高值耗材的采购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 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和现状

1.采购流程

医用高值耗材的采购依据往往是临床使用科室定期提交标明品名及对应数量的采购计划单,保障部综合办公室只要按照采购计划单备货即可,科室在规定时间内将耗材从器械科库房领出,耗材采购费用列入领用科室的消耗成本,医院财务部定期给供应商支付货款,采购部门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具体高值耗材保管工作通常由使用科室全权负责。

2.出入库流程

高值耗材品种繁多.材质多样,规格型号复杂,专业性强。其中,很多耗材只能根据患者术中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材料的型号及规格,然后按照高值耗材使用特点,采取反向物流的方式,即先使用后人库。详细操作流程是:临床科室在手术日期确定后,由使用科室直接通知所需医用高值耗材的经销商将所需要的耗材直接送到手术室或腔镜室,耗材经手术主刀医师及相关人员验收、填写使用登记表并签字,术后根据由主刀医师签名的发货票和耗材使用清单,到器械科补办入库手续。表面上看,该流程非常合理,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并能够通过对科室的成本核算达到督促科室为患者计费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一些弊端:

(1)当临床科室提出采购计划时,采购部门不能确定哪些需求是急切的、哪些可暂缓的,当遇到临床急需使用但供应商供给能力不足时,难以进行协调,就会影响临床使用。

(2)器械科库房作为一级库房,对特殊科室使用的高值耗材基本上做到“零库存”,但在进行经济核算时,不能解决科室的领用量与实际使用量的矛盾,因为高值耗材在病人使用后才收费,与科室成本的结算和院方付款给供应商的时间有出入,这样医院或者科室的实际收益情况不能同步体现,如果货款已经付出,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容易发生纠纷。

(3)高值耗材从一级库库房出库到科室后,由于不能与收费系统联动,无从得知科室将这些耗材给患者使用后是否计费。虽然通过成本核算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但还是不能彻底杜绝由于疏忽及人情关系等导致的漏费,存在很大的财务隐患。

(4)使用科室库房作为二级库房,是高值耗材直接保管点,一般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但如遇突发性事件或其他原因,会给管理带来混乱,如术前准备的耗材而术中未使用,莫名遗失;出诊借用不及时登帐等,直接造成医院或科室的经济损失。

二、对高值耗材管理流程改进建议

为便于管理,我们建立一套高值医用耗材全程跟踪管理系统,利用条码技术将目前分开管理的物资管理系统和住院收费系统关联,以耗材入库时设定的唯一条码贯穿整个流程,从进入医院开始到最终使用进行全程监控,做到每个耗材都能向上追溯到生产厂商、向下追溯到患者个体,对全过程实施一一对应的质量管理、质量跟踪。

1.做好日常证照审查,有效控制耗材管理风险

由于高值耗材最大风险来自资质证照不全产品,其次是假冒伪劣产品,最后是由于使用记录不完整造成无法追溯召回的问题。所以要采用标准流程来杜绝风险及隐患。为此我们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高值耗材产品数据库,首先实行采购招标制度。对生产商、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对质量、价格严格把关。对成套产品出具详细清单,每一部件须贴条形码,将相关资料存入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分类建档,长期保存。数据库包括各类证照以及产品资料,利用该数据库,可以实现对产品合法性验证,杜绝供应商及其提供的产品资质证照不全现象。

利用条形码自动识别解析技术,将高值耗材条形码中的信息提取解析,然后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比对,实现资质证照和高值耗材使用登记智能化比对。并在系统中设定验证权限:未经合法性验证的产品不能进行术后登记和录入,从而确保所使用产品均经过合法性验证,杜绝临床部门绕开正常采购流程的现象。

通过在手术室中设立高值耗材专用录入点,在术后及时录入病人信息(从HIS中获取)、高值耗材产品信息(通过条形码从数据库中获得)和追溯信息(从条形码中解析获得),大大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也保证产品发生问题后的可追溯性。

高值耗材管理软件自高值耗材入库、使用及使用后实行全程监管,通过条形码扫描,使病人信息与产品信息直接关联,同时也可实现高值耗材的入库、出库、计费和与财务部门挂账的一体化管理。针对不同用户设置各种查询分析条件,如按高值耗材名称、科室名称、手术日期、供货厂商及产品批号等进行综合查询和分析。

2.明确了每一环节的相关责任

对高值耗材通过条形码扫描跟踪,实行专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通过条形码扫描进行电脑自动计价,提高了收费的准确度;通过条形码管理,大大缩短了高值耗材的使用和报账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本核算的效率;还满足了患者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交费的需求,克服以前算账不清造成的医患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通过建立高值耗材使用信息库,采购部门可根据消耗规律有计划地购置短缺的货物,减少积压,同时避免紧急需求,确保所采购的每一件高值医用耗材能真正服务于病人,使医院对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科学。尤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可以追溯源头,为确凿的举证提供相关材料,使患者、供货商、医院三方利益都得到有力保障。

采用条形码管理手段,使高值耗材使用管理更加公开、规范、有序和透明,实现了高值耗材与病人的一一对应关系,满足医院医疗、财务、病人和物资管理的需要.有效地实现了高值耗材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耗材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公立医院 医用耗材管理 新医改政策 适应策略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增加了医院对医用耗材的需求,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在增加。因此,加强对医用耗材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利益的大小,更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医用耗材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手术室高值耗材、放射耗材、普通卫生材料、介入耗材、口腔耗材、试剂及试剂类耗材、骨科耗材、眼科耗材等,另外,还包括用于临床与护理的其他各种相关耗材。可见,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

一、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一)对适应新医改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于2012年正式下发并实施。青岛市率先在2015年4月和2016年7月分两批出台了《青岛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下简称《新版项目规范》)。新版项目规范与旧版规范相比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打包原则,这一原则实现了对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更遏制了单独收费医用耗材的品种与数量。例如:一次性医用耗材属于原来允许单独收费的项目,在改革后这部分收费将全部列入到定价成本中,不能向患者重复收费。随着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取消了传统的“以药补医”的方式,减轻了广大患者的医用负担。在新版项目规范实施后,大部分医用耗材不能进行单独收费,而是应该将其作为医院的固定成本对待。另外,由于加强了对费用的控制,再加之公立医院医改方案政策的出台,如:《青岛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2017年,青岛市的所有公立医院中,每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应控制在20%即20元以下,可见,收费耗材的使用控制也更加规范化,广大患者的医用负担也得以减轻。但是,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出台为医院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已经成为决定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在增强医院竞争力、规范医院管理的同时提高了广大患者的满意度

新版项目规范中对医疗服务项目中的编码、名称等实行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规定,同时还详细、清晰地描述了临床操作的过程、路径、方法、步骤等内容,完全实现了临床操作的分类而统一的管理,患者的病历与医嘱记录同收费清单之间的融合性、统一性更加完善,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医疗机构的收费正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新医改形势下,医疗服务价格更加明确,很多临床常用的医用耗材均已打包收费,各公立医院必须将医用耗材的管理与控制作为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型的医用耗材层出不穷,从而也提高了对医用耗材管理水平的要求。再加之医用耗材直接关系着对患者的服务质量、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医用耗材管理模式进行思考与改进。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不仅能有效提升管理的内容,更能够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责任化、实现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促进从粗放向精细型转型,使制度落实到位,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有效提升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实现临床路径管理

在公立医院中普遍、合理使用临床路径这一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实现疾病诊疗的规范化管理,更能实现病种质量的优化管理,医生在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医疗技术的同时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成本,有效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根据临床路径中医疗行为,科学制定出每步涉及到的耗材目录,对此进行分析汇总,对常用耗材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控制患者的就医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二)提升理念,实现对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医用耗材涉及手术种类多、科室多、覆盖面广,针对目前新标中规定的只有除外内容中提到的耗材才能单独收费的情况,建议借鉴青医的管理方法,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各相关科室、各专业临床专家为组员的医用耗材管理专业委员会,对新版医疗收费项目进行充分解读、讨论,对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降低耗材成本,同时将新旧版本手术名称及收费项目进行对照,分析每个手术步骤,手术医生与护士共同明确当台手术可使用耗材范围,相关科室人员共同参与,将每一手术项目的耗材使用情况进行明确的规范,将可收费材料部分按照手术项目的除外内容进行设置,手术室及临床科室须按照“可收费材料”部分列出的耗材计费,物资供应管理部负责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实施医用耗材引进前期审核,包括产品证件、供应商相关资质的审核,物价信息的核准等;组织协调专家逐步实施医用耗材的循证医学评估,规范医用耗材目录与分类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部同时负责全院医用耗材的入库验收、保管、发放等工作,负责查验和保存耗材供应商的各种资质和产品质量,严格执行产品入库的现场验收规定。医用耗材管理专业委员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审批科室提出的医用耗材引进申请,申请科室专家可参会进行陈述或提供专家意见。对医用耗材管理专业委员会审批通过的医用耗材,方可进入招标采购程序。医用耗材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有效控制可单独收费耗材的品种和数量,杜绝滥用、过多使用医用耗材的情况,在降低医用耗材使用的同时加大医疗收费的管理力度,尽量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适应形势变化,实现对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应该更好地渗透到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医用耗材的安全使用为基本前提,在医用耗材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对耗材的管理流程加以优化,并以此来控制采购成本、维护成本,这对于提高医用耗材使用的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利用计算机程序可将目前收费系统中的耗材信息与物资库中的耗材信息进行同步对接,避免耗材的溢亏库问题,实时了解掌握耗材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加准确精确地管理医用耗材。同时可根据耗材的使用情况,每月填写医用耗材报表,对医用耗材的引进、领用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不允许收费的消耗性材料的控制管理,则要根据业务量及消耗量,进行科学分析,制定消耗定额。对于与控制定额差距太大的情况要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耗性定额,挖掘出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减少多领、少领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各使用科室医用耗材的用量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控,尽量减少不收费项目的耗材支出和办公消耗品的支出。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用耗材管理流程

这就要求各公立医院必须对医用耗材实行目录管理的模式,由本医院的招标采购办公室按照目录的要求进行集中、统一的采购。严禁各科室擅自购进、使用或试用任何厂家提供的医用耗材,不得私自对外签订耗材购买合同或向厂家承诺购买意向。例如:对于尚未经过正规审批程序采购的医用耗材,不仅不能付款,还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再例如:如果是申请现行医用耗材目录外的耗材一定要先对产品的可行性、效益性、使用后的潜在风险等进行评估,并及时填写“医用耗材正式引进申请表”,交物资供应管理部审核资质,并组织开展循证医学与卫生经济学评估,收费管理科审核收费信息,最后由物资供应管理部汇总,提报医用耗材管理专业委员会审批。科室确需使用目录外的医用耗材,必须填写“医用耗材临时使用申请表”,提出临时使用原因,经院区医务科、物资供应管理部、收费管理科审核,审批后由招标采购办公室进行采购。夜间、节假日等特殊情况下,按照集团《耗材、试剂等有关医用物资管理规定》的程序,先经过物资供应管理部主任电话同意,后补办书面手续。物资供应管理部组织每季度或半年对临时使用医用耗材进行评估,作出是否正式引进的意见;未通过的不再接受科室临时使用申请。同时,在医院管理中,改变科室收入及成本的核算口径,把医用耗材收入与医生绩效工资脱钩。

(五)以人为本,加强对医护人员学习和培训

这就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并掌握医用耗材管理的先进经验,做好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从而使医院的医用耗材的管理更合理更完善。

总之,无论是站在什么角度,各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切实做到降低成本、提高医用耗材的使用效率,为促进公立医院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舒慧宇.浅谈医用耗材名称标准化[J].医疗装备,2013

耗材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 政策体系 长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16-03

一、引言

建筑领域的能耗巨大。我国每年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能耗达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城乡建筑中仅有3.2亿m2是节能建筑,还不到全国建筑总量的1%。建筑能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点,推广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建筑规模增幅也位于全国前列。近几年每年新增建筑面积总量都在4000万m2以上(见图1)。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用电器和其他动力能耗。其中,以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建筑总能耗的50%至70%。据统计,长三角地区建筑能耗已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以上。为有效控制建筑能耗,三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政策来控制建筑能耗。

二、上海市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进

上海市的建筑节能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各城市前列。上海市常驻人口超过1700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竣工面积年均超过3000万m2,控制建筑能耗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从1999年开始,上海市各级政府共出台节能规章与规范性文件53项,其中节能地方政府规章1项,节能地方性规范性文件52项,覆盖发展规划、节能管理办法、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评估与检查等相关方面,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上海市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初步建立。2005年7月15日上海市出台了政府规章《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该办法对建筑节能的管理、标准制定、竣工验收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鼓励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节能建筑,为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

根据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政策法规,2002年出台的《上海市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新建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认证管理。2003年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等四个部门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要求和相关管理措施。2005年4月,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强上海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管理若干意见》,结合建筑建材业管理流程的改革,从招标投标、扩初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现场动态监管、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了对建筑节能的监管。2008年出台的《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加强了对节能评估咨询中介机构的管理。

上海市建筑节能技术法规体系也逐步形成。先后编制并实施了《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节能检测评估标准》、《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一批地方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为建筑节能工作推进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以市政府出台的节能规章为核心,节能的监督管理、节能的技术标准、节能财政激励政策等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已在上海市初步建立起来(见图2)。

上海市建筑节能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先后建立起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等有效的组织保障体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负责对节能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专门对建筑节能实施监督管理,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在横向上,基本形成了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协调房地等相关委办局和市建筑建材业各职能部门共同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在纵向,基本建立了市区两级属地化推进建筑节能的工作机制,为加快推进本市建筑节能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

三、江苏、浙江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进

江苏、浙江两省是经济强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建立关系节能全局。江苏、浙江两省“十五”期末基本完成在新建建筑中全面推进50%节能标准,“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推广节能建筑2000万m2左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律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随着近两年新增建筑快速增长,江浙两省都加快了建筑节能的法规出台。目前两省都形成了以节能地方政府规章为核心,节能地方性规范文件为辅助的节能政策体系。

江苏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等政府法规,《江苏省建筑节能条例(征求意见稿)》也于2008年4月出台,在政府行政领域强化对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苏州、南京等建筑节能先进地区也较早地出台了各自的《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江苏省建设厅还制定了《关于推进建设系统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编制了《江苏省“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确立了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设计50%、2010年住宅建筑全面实施节能设计65%、2010年政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10%的目标,并在《江苏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1000万吨标煤的具体目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部门及各实施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江苏省建设厅积极推进新型墙材革新工作,联合经贸委等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实施建筑节能意见》、《江苏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强了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间的相互配合、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工作。此外,江苏省政府法制办组织有关部门对原《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强化了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

建筑节能标准也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建设厅编制了《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相继颁布了《聚氨脂硬泡体屋面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民用建筑外保温RE复合保温材料技术规程》等一大批推荐性技术规程;并率先在国内颁布了《江苏省节能住宅小区评估方法》、《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与验收规程》、《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等应用技术标准和规程;这些标准和规程的颁布与实施,大大推进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上成立江苏省建设领域“四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领导和协调江苏省的建筑节能工作。2002年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2005年在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试用,又下发了《公共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修编了《居住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要点》,并组织编辑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技术文件及技术问答汇编》。其次加强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对下属省市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引发各地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此外,建筑节能政策中也出现经济激励政策。江苏省财政厅、地税局制定了新型墙材专项基金返还与建筑节能挂钩,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江苏省科技厅也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建筑节能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

在省政府、建设厅与相关节能部门的努力下,江苏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政策支撑体系:

浙江省的建筑节能政策也分为政府层面和行业层面。早在2007年浙江省政府便出台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统一对浙江省内的建筑节能工作进行管理。随后《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08年,新建的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推行实施节能65%的标准;到2010年,县级以上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65%的标准,基本完成高耗能的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任务。

浙江省特别重视新型墙材的综合利用,在国内最早推出了地方政府规章《浙江省新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从2000年开始在大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据统计,到2005年全省使用新型墙材的建筑比例达到70%。浙江省通过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了建筑节能的发展。同时为推进浙江省的建筑节能工作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从2006年开始浙江省每年举办一次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以展会的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绿色环保理念,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四、长三角地区建筑节能政策建设的效果与经验总结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快,新增建筑多,在建筑节能政策建设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实施,建筑节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据统计,2002年至2004年上海市共落实节能住宅1270万m2。从2005年起,上海市新建住宅项目已全部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到2010年新建公共建筑将完成从节能50%到节能65%的过渡。与此同时,公共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也开始起步。“十一五”期末将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m2,同时2010年将完成“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条件的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上海市还积极推进新技术和新能源的使用,预计到2010年建成太阳能光热系统示范建筑300万m2,建成可再生能源(重点是太阳能资源、地表水资源、地热资源)以及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利用等技术示范项目300万m2。

江苏省“十五”期间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8437万m2,“十五”期末全省建筑节能设计初步达到50%标准,已建成的节能建筑共累计节约能耗达到了67.48亿kWh,相当于节约26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5万吨。到2010年江苏省城市(含县城)新建住宅将全部达到节能50%的标准,部分先进乡镇实施节能设计65%的标准。同时实现城市新建建筑太阳能利用率10%以上。从2005年开始,江苏省开始进行政府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通过建筑节能政策的有效实施,上海、江苏、浙江这三个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果。总结这三个地区的建筑节能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建筑节能立法,如上海市政府颁布的节能规章《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都是在政府层面对建筑节能的管理法规。除了这些节能管理办法,还制定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等,多种节能法规体现了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重视。此外,政府部门还主动建立起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有效的组织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如上海市建立的覆盖纵横两个层面的建筑节能管理框架体系,这些部门的设立,保障了建筑节能法规的实施和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其次,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完善的建筑节能法规。从省政府颁布的专门建筑节能政府规章《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到建设厅出台的《建筑节能十一五发展规划》、《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等规范性文件,再到相关部门出台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文件,形成了一个以管理办法为核心,发展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相关财政扶持体系为辅翼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这个政策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

最后,一些建筑节能经济政策开始出现。如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上海市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专项扶持实施办法》,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这些政策的覆盖面还很窄,但作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充分表明这些地区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济政策的激励作用,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些经济政策将逐步完善起来。

五、结语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三个省市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建立方面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建筑节能推广和普及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首先,在建筑节能法律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层面缺少必要的支持。虽然相关法规对建筑节能进行了规范,但对违反节能标准的情况没有加以规定,加上目前建筑节能检查与监督体系的不完善,违反节能标准的成本太低,导致目前节能标准并不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其次,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开始出现,但还需在范围和广度上有所加强。目前国家对新型建筑材料与新能源都出台了经济扶持政策,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财政补贴政策,但经济政策的覆盖面太窄。借鉴国外经验,今后应该加大国家和地方专项节能基金、建筑节能补贴、建筑节能税收优惠、建筑节能贷款优惠等多项经济政策的力度。

最后,建筑节能标准与标识体系仍未完全建立起来。目前上海市已经开始实行建筑节能认证政策,但该政策尚为推荐性,并非强制性。国家层面上与其它大部分地区仍未出台建筑节能的相关认证法律与标准。相关能效标准与标识的缺乏不利于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广。

[建设部2009年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建筑业发展及推广节能科技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9-R1-5]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重点.新华网,www3.省略.2006-4-25

2.涂逢祥.建筑节能――节能的战略重点:中国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J].建筑,2005(10):10-15.

3.北大法律信息网[EB/OL].省略/index.asp.

4.上海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EB/OL].ciac.省略/news12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