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14 17:54:08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1

古村落保护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所谓的古村落是指那些上朔源头至明清之前,至今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这些村寨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说[1]。笔者理解,古村落一般指的是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征,至今已有五六百年悠久的历史的村寨。古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包括村落的规划,村落内的各类桥梁、庙宇、建筑、名木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历史文化名村与古村落密切相关,但不是所有的古村落能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它是古村落的延伸与深化,是古村落的精华与代表,是特定区域古村落的典型,相比于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更应该是一种荣誉。

古村落在当代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正如有学者概括地说:“它们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教育等价值,成为人类“传统文化的明珠”和“民间收藏的国宝”。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从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古村落及其古村落文化的研究,从这些几百年来幸存的文化遗产中总结或者探寻出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古村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金华古村落保护的基础优势

金华古村落是指金华市地域范围内,具有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金华古称婺州,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金华就开始有了人类生活的印迹,已在浦江白马镇、兰溪新周乡等地发现古人留下的众多遗址遗物。

金华古村落保护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金华现存元明清古建筑2600余座,2007年金华市被评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东阳、兰溪),部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佛堂),部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俞源、郭洞、后吴、寺平、山头下),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个。东阳卢宅明代建筑群、浦江郑氏义门祠堂清代建筑群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处,县级文物保护点881处。金华古村落呈分布广泛、年代悠久、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研究价值高等特点。

历史悠久。大多建于宋元明清时期,如武义俞源村现存宋、元、明、清建筑多达395幢;武义郭洞村建村已有近千年历史;兰溪诸葛八卦村是神奇的八卦建筑群和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历经800多年的磐安榉溪孔氏家庙是全国三座孔庙之一。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壁画等艺术品最多的太平天国遗址。

建筑精美。以形制规正,中轴对称,空间恢弘,功能齐全,木雕装饰精美为特征,形成了“婺派建筑”的文化艺术流派。永康市后吴村有明清精舍20多幢,梁上人物、走兽飞禽、花卉、鱼虫皆栩栩如生,柱头、檀坊,玲珑剔透,牌坊、桁条都金珠彩绘;浦江郑宅镇郑义门古建筑群,九座牌坊连在一起,元顺帝亲赐“江南第一家”牌匾;磐安县管头村古建筑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有乌石建筑460多间房屋,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乌石古村。

规划巧妙。村落选址大多按八卦、五行、风水布局,依山傍水,体现“天人合一”意境,村内各分区功能严谨明确。如兰溪诸葛八卦村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系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在村口有占地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

文化深厚。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包括建筑文化、宗族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等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独特的婺文化。

金华古村落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近年来,金华创新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古建筑保护开发的方法模式,一大批古民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挖掘传承。

政策推动。把古村落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做出部署。市政府出台了《金华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办法》、《金华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全市文物、历史街区保护和民间力量认养历史建筑。市财政将每年城市维护费的2%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磐安尖山镇政府每年拨出财政总收入的0.5%作为古建筑保护的奖励基金。

规划先行。金华市区完成了《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编,很多古村落先后编制了科学合理的古村落保护开发规划。如兰溪芝堰村《芝堰村建筑群保护规划》已经省文物局转报至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永康后吴村,先后请清华大学与浙江大学做过两次保护保全与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制定了详尽的保护开发规划。

市场带动。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如兰溪诸葛八卦村开发集体经济组织持股份51%,村民持股份49%,取得较好效果。金华寺平村保护通过政府补助、集体投资和村民自筹等投资1000多万元,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

民间参与。首创古建筑私人认养模式,充分借助了民间力量,激发了民间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兰溪诸葛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对古民居的保护和维修提出了具体要求,村委会与所有古民居住户签订了古民居保护合同,使古民居保护深入人心。

整治美化。2003年启动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建设以来,共有80%的行政村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在整治中充分体现文化特色、生态特色,创建了生态绿化、古建筑名人故居、书画等一批特色示范整治村,并积极引导这些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了特色文化村的保护开发和经济发展。

带动发展。以保护谋开发,以开发促保护。以古村落为依托,通过旅游开发,形成景区,吸收外来人员前来观光。1994年兰溪诸葛八卦村这一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推出获得巨大成功后,紧随而至的是武义俞源太极村的推出,俞源村与兰溪诸葛八卦村形成“太极一八卦、天人合一”系列,取得成功。磐安管头村从2005年开始经营额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这些成功的做法带动了金华其他古村落的旅游开发。

金华古村落保护的思路对策

金华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着没有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关系、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管理不够到位等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与旧”不协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些干部和群众对新农村概念认识不足,一味追求拆旧建新,破坏性建设时有发生,一些古建筑周围的历史空间环境已被“现代建筑”空间所取代,古老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遭到破坏,与古村落整体景观不协调;“商与文”不协调。原生态古村落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生态和乡风民俗;“物与非物”不协调。在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也仅仅停留在古村落建筑、乡村自然风光开发上,而对于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的开发较少,很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和展示。

古村落保护思路。古村落保护状况是新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必须抓住机遇,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深入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在保护和开发的理念上,应坚持“四个立足、四个注重”。

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注重探索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以发展求保护,以保护促发展。要针对古村落不同于一般历史街区的特点,更好地处理保护与发展两者关系,使之紧密结合,有机统一。重视古村落的生态建设,坚持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旅游开发的紧密结合。

要立足于良性发展,注重探索保护机制。政府管理应重在政策、规划指导,而发展模式则应由企业去操作。政府应从构建地域性的有特色旅游网络角度来考虑开发古村落旅游,组成一个完整的、丰富多彩的旅游套餐或网络,再由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把全过程地域性的旅游汇集起来,形成综合文化旅游企业。

要立足于高标准保护,注重吸纳专家学者的意见。专家和学者是建筑遗产或者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的守望者。如果没有专家学者参与保护,很可能出现随意性盲目性片面性,把握不准古村落文化内涵、历史内涵的精华所在。

要立足于开发乡土文化,注重挖掘特色品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挖掘有特色的重点古村落,如郭洞的自然环境、建筑艺术相当高,郭洞的家训很有意义,有文化底蕴。要在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乡土民俗民风上下功夫,努力形成各有特色的品牌形象。

古村落保护对策。在开发和保护的对策、措施上,应重点落实以下方面:

加强统筹,形成保护合力。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联保的管理网络,不断充实保护管理力量。党委、政府要把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文化行政部门要承担特色文化村保护开发建设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宣传、指导、服务,形成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合力。

强化规划,促进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规划是先导,规划要做到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惠及百姓的原则。将古村落保护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案。要组织社会力量,特别是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调查,摸清古村落真实遗存,为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提供依据。按照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规划,分期分批实施。

多方筹措,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鼓励个人投资结合起来的修缮资金保障体系,地方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安排古村落保护经费预算,保障区域内重点古村落古民居得到及时修缮和管理。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探索推行“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民自筹、社会参与”的社会化保护运作方式,运用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吸收民间资金,形成古村落保护资金筹措良性机制。

善用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古村落文化越来越彰显其历史人文价值,所以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古村落品牌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真正达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恩泽今人,惠及后人。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2

古村落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花都区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价值。花都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关注与解决。应从提高人民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等方面加强和促进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花都新农村建设;古村落;文化遗产

古村落作为农耕生活的基础要素,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一直以来被人们称赞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然而,学术界对古村落的界定却众说纷纭。有学者指出,能够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村落,方能称为古村落:一是村落历史悠久,且历史仍在村庄中呈现,村落记忆历史;二是村落文化丰富,文化遗存形式多样;三是村落文化生活体系完整,传承发扬较好;四是村落地域特点鲜明[1]。在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被关注与解决。

一、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花都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地理位置优越。东部与从化交界,西部与三水相连,西南部和南海接壤,南部紧靠广州市区,北部与清远市毗连,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历来是中原通向南粤的必经之处和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会点。花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区共有文物点550多处,其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洪秀全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冯云山故居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个(2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入选部级名录,“广州珐琅”入选省级名录,“王诞”“花都元宵灯会”和“瑞岭盆景”入选市级名录,尤以现存量大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最具特色。据统计,花都现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有20多处,其中炭步镇被授予“广东古村落文化保护基地(广府村落)”,头村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最美古村落30强、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等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3A”级景区,头村和高溪村分别在2000年和2012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广州市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省住建厅文化厅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炭步镇头村、茶塘村、藏书院、新华街三华村、花东镇高溪村田心庄和港头村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

2.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古村落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托,从一定程度上讲对古村落的保护即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保持古村落的文化传承,是连接村民情感沟通强有力的纽带,维护了中国村落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创造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1.保护意识缺乏,破坏严重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内迎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方针,一味追求城市整齐划一的面貌,出现城市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导致大量古城面临改造的风险,致使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面积消失。近20年的大拆大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被破坏消失,一大批古建筑被强势的房地产所吞噬,近千个大中城市丧失文化个性,被改造成“千城一面”,连外国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可思议[3]。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对我国一些传统村落进行调研考察,区域中对于传统村落数量的变化令人吃惊,记录显示,2004年古村落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花都区新农村建设中,老城区、古村落等珍贵的历史文化建筑也正遭受着大改造的危险,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随着以发展旅游为中心的意识不断加强,古村落里的古民居已经不多,随处可见的是两三层乃至五六层小洋房,瓷砖也逐渐“蚕食”了本来的青砖外墙。“一些村民会把年久失修的古民居拆了,建洋房来住。”[4]

2.政府及社会的支持力度不足花都区政府虽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有关“文化遗产”的描述,也适时提出一些保护性措施,但却并没有采取更多的“线下”宣传方式,并未使民众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意识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层面,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钻法律空子”的现象严重。在一些地方上未制定地方性法律制度以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国家颁布的保护历史文物的法律,如《文物法》《文物法实施条例》《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规范》也没有严格履行,没有带动群众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更令人气愤的是某些地方政府对“政绩”的片面追求,与开发商对利益的疯狂贪图不谋而合。由于许多古村落文化遗产经历历史的沧桑,又暴露在室外接受风吹雨淋,如花都头村的灰塑建筑等,大都受到环境的侵蚀不再风韵如初,必须对它们进行适当的重塑,使其寿命更加久远。然而这项工程却是十分艰巨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和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缺乏关注支持,财政也极少惠及,经费短缺,难以承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繁重任务。花都头村涉及380多座古建筑的维修,资金短缺是保护头村首当其冲且最为现实的难题[4]。

3.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当代经济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是更加注重精神享受,旅游业便由此繁盛起来。但是,在旅游业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以及给予社会极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的严重生态问题。目前,由于旅游业的设施、机制尚不完善,加之由于企业的加入使旅游业资源的社会所有权性质受到严重削弱,也使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更趋复杂,眼下愈演愈烈的景区经营权转让中企业的权、责、利极不对称,易使旅游业走上一条对资源漠视的道路[5]。近年历史文化古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风韵,社会在此看到的往往是古村落带给旅游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古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过度开发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导致古村落原始风貌的消失,破坏古村周边生态环境。花都区头村近年利用旅游来增加村民的收入,经过整治,头村的名气渐渐响了,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古典的乡村遇到资金涌入后,古村落的淳朴机理慢慢有了裂纹,出现修葺时的改造、村落污染等问题[4]。

三、花都古村落文化遗产和谐发展的建议

1.提高人民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意识人们对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缺乏,不仅是个体因素,更是社会整体工作的纰漏。要将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载入课本教育,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采用“从娃娃抓起”的方法,提高人们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古村落文化遗产法律的制定落实,给予破坏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处罚,提高民众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地方政府、村委要对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进行“线上”“线下”大力宣传,让保护意识落入民众的生活。多渠道宣传是提高宣传效率的好方法,可以采用宣传单、海报等较为普遍的方式,亦可利用知识讲座、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多渠道宣传的方法不易使民众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使宣传的效果更加显著。

2.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高政府及社会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是保护古村落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要严格执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政府应时刻关注市场对古村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一旦出现过度开发现象,应立刻阻止并给予适当处罚。对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应通力合作,适时沟通,为古村落历史文明做出贡献。某些政府和官员自身缺乏保护古村落的意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经建议道,国家应尽快将保护文化遗产的课程列入各级行政学院干部的培训当中,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唯有政府官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更深地教育民众,达到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切关注。企业在开发古村落的过程中,不可仅看到古村落带来的丰厚利润,更要看到其长远的历史价值,积极教育企业职工,适当开发,明晰自身的社会职责,提高对古村落文化遗产历史地位的关注。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文化遗产并非不能开发,开发得好,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好处”。对古村落进行文化性旅游开发,保持古村落原有的历史特色,建立生态旅游的村落场所,切忌肆意改造历史古村,实现保护与开发一体化发展。加强古村落旅游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人口、设施、环境等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古村落,可参考一些地区成功的旅游开发案例,如丽江束河古镇保持原有村落不变,特色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晋中王家大院的居民博物馆形式;安徽婺源的景观形式等。通过借鉴吸收,更合理地发展本地古村落旅游业。改善古村落的生态环境,提高古村落的可利用价值。对于一些古村落出现的污水等环境问题,当地村委和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带动村民共同治理村落环境,改善古村落居住条件,保护古村落生态环境,实现古村落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怀堂.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的思考[J].徽州社会科学,2007(6).

[2]花都区门户网站[EB/OL](.2012-04-05)[2015-07-09]

[3]尹卫国.古村落不能再毁了乃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9-16.

[4]谢苗枫.探寻古村修葺保护与发展之路[N].南方日报,2014-07-24.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3

科学规划,重点保护。政府要把胜西古村落的保护列入地方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古村落进行考察,评估其文化传承情况、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合理制定保护的级别与标准。政府出资负责修缮建筑,制止一切破坏现象,重点放在重要古建筑物的修缮,保护胜西古村落原生态文化。

(二)保护内容

1.自然风貌胜西古村落的自然风貌,尤其是其风水景观,是古村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胜西村的自然风貌与众不同,整个胜西村看上去像古代的官帽,被称为“官帽地”,街道的形状建成船形,朝向西南,村的西北方堆一座山,周围开河,椭圆形,形如笆斗状。这种依山形就水势形成的村落,是其区别于其他古村落的特征之一,所以自然风貌是胜西村保护的重要内容。2.古建筑胜西古街现存的古民居多是清代建成,民国时修缮,胜西的古建筑基本结构与江南建筑有相同的地基、墙体、木架、屋顶、院子、院门,以及独特的祠堂建筑,花园建筑。胜西村最为著名的建筑是“九堂十三井”,胜西街自东至西有“礼耕堂、五经堂、敦义堂、礼仪堂、荫厚堂、敦厚堂、牌楼下、宝书堂、五凤堂、万木堂、东大分宗祠”等古建筑。对于这些古建筑的保护,是胜西古村落的重要内容。3.历史文脉胜西古村落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历史沿革、名人轶事、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都是胜西村的历史文脉,历史文脉是古村落的价值体现,也是古村落的魅力所在,因此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也是其保护的重要内容。

(三)保护原则

1.原真性原则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其原真性,自然风貌、古建筑的原真性是胜西古村落的特色所在,在保护中应重点防止对其造成的原真性损坏,采用先进的技术极力恢复和保持其原真性。2.整体性原则胜西古村落是一个由自然风貌、建筑物、环境空间、人类活动等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完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保护过程中不能将它们分裂开来,应从整体去实施保护,力求保护其完整性。3.协调性原则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重视自然风貌、历史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要重视保护悠久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精髓。古村落保护与改善现代生活质量协调统一,古村落保护对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实现人居环境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的保护胜西村的自然环境保护包括:山林保护,对山林实行责任管理制,禁止乱砍滥伐,加强村民的保护意识;河流保护,要保持河流干净,严禁在河流周围修建化工厂等污染企业,禁止村民向河流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等。2.建筑物的保护历史街巷物质化内容是指历史街巷的街道空间、建筑形式与建筑材质、色彩、建筑群体的关系等[1]。可以将胜西村建筑按照价值分为四级来实施保护:一、保护建筑: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已列入或应列入各级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胜西古墓、荫厚堂、三元坊等建筑物,文保部门要对其加以修缮保护,力求恢复原貌;二、历史建筑:有一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能反映古村落的历史风貌的建筑,如九弄十三井、白云寺、土地堂遗址、五经堂、礼义堂、听泉亭等,在保持原貌基础上,适当对其进行修葺改造,可将其改造成民间博物馆、文物陈列室等;三、与历史风貌协调的民居:建筑形式与古村落历史风貌协调的建筑可以安排村民回迁居住,将其改造成为文化娱乐中心;四、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民居:现代建筑形式与风格的建筑物,对其改善后开发成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设施等。3.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巷是古村落必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生活居住环境的一部分,应予以充分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巷的保护范围应包括街巷的整体布局及街巷的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如街巷名字来源、历史典故等,根据历史街巷建筑年代及保护情况实施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措施,禁止在历史文化街巷翻建房屋,对需要改造的房屋,须由文保专家统一实施修缮和改造,恢复原有的船型状胜西古街。利用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院落,利用传统商业、传统工艺、传统民俗的博展场馆,形成具有特色的传统商业风貌区。同时禁止机动车在历史文化街巷中穿行,对历史文化街巷的道路进行恢复性修复。4.古桥、古井的保护胜西村有东、西富春桥两座,东富春桥形似弯月,是明清建筑,民国时期重建,位于龙临路以北,新阳路以西,凤栖路以东,龙资路以南,跨顺龙河支流。因其雅致,在胜西八景中,留下了“富春步月”的美名。古桥之美是和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而生的,在保护古桥实体的同时,要重视古桥周围环境的保护,保护与古桥组合的优美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在加强古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要加强古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对古桥建筑实体实施保护,还要加强古桥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水质治理、景观修复等内容。胜西村现有古井3口,为明代时期水井,现在井里还有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对古井的保护应遵循保护优先、优水优用、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原则,改善古井水质,以提升古井设施功能、激活古井生命力和恢复古井灵气。对古井的井台周围进行维修和修缮,提升古井的功能。对古井水质进行全面改善,定期清理井内垃圾、淤泥,定期抽检井水,更新井水,禁止向井内丢弃杂物。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很广,包括民间歌谣、传说故事、舞蹈戏剧、生活礼仪、节日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内容。胜西村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如龙恩庙、白云庵、道士馆、土地堂、大宗祠、小宗祠、分祠堂等,胜西糯米酒,六月廿三斋水龙,春节调龙灯等在地方文化中是独树一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形态,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2]。因此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用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对传承人掌握的民间技艺、技能知识进行全面记录,征集并保管传承人的代表作品,给他们的代表作品建档。同时还要建立古村落生态博物馆保护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胜西村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活动等历史文化遗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宣传民俗文化、庆祝传统节日、举办庙会等活动来提高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结语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迫切性

Abstrac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on Protecting Historical Famous Towns and Villages, great process has been made in protecting China’s historical famous towns and villages. Based on the present facing situation of protecting historical famous towns and villages, working ideas and measures of next step will be introduced.

Key words:Historical famous towns and villages;Protection;Urgency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2-4(4)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至今分五批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公布了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使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也使我国不同地域历史村镇传统风貌和建筑艺术的展示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保护好这些名镇名村对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1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1.2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建设部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待修改完善后。

1.3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1.4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建设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5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主要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和迫切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

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在工作中重建设,轻保护,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随意修改保护要求,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

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

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年久失修,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存在着“开发性破坏”。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5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龙门县古村落的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古建筑类37处,符合古村落特点的有12处。现共有5个古村落已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分别是鹤湖村、官田村、功武村、合口村和马图岗村。 其中鹤湖村、功武村的古建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官田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口村和马图岗村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从分布上看,永汉镇有4个古村落,分别为鹤湖村、官田村、合口村和马图岗村;龙华镇有1个古村落为功武村。

二、龙门县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存在问题

龙门县拥有的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村落的共性,如中轴、宗法、礼教、风水等元素,也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这些基本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成为传统古围屋建筑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也日益表现出来。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不够重视,人们希望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享受现代化的文明,但却忽略了对古村落历史文脉的科学保护。规划编制不到位,使得古村落的保护无法可依,有的一味采取拆旧建新、营造仿古建筑的做法,有的则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居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古村落的传统风貌造成破坏,将很多遗产变成了“遗憾”。古代村落所具有的传统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正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不少村落已经和正在面临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挖掘、保护和宣传古村落,是当前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三、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古村落的历史人物故事及传说,通过加大古村落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古村落知名度,吸引人们追寻着这些传说探访古村落,促进旅游发展。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做好重点保护古村落的规划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调今后凡村民新建、翻建的房屋必须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其体量、高度、色彩必须与古村落历史风貌相协调,禁止建设影响古村落环境风貌的建筑。同时加强监管,形成合力,严厉查处任意拆除、改建、新建等违法行为,对现有损害古村落风貌的障碍性建筑,逐步予以拆除或改建。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要安排古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的专项经费,除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外,可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增加相应的项目经费,用于特色文化村的培育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宽保护资金渠道。在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员、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如可建立“古村落保护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特色文化村保护;也可试点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通过村民将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赁或入股,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共同参与特色文化村的保护、经营和收益。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古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级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对古民居和其他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业余研究的乡土人才。

(四)积极鼓励对古村落进行有效的保护性开发。保护性开发是指在不破坏原有古迹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方向应该以旅游观光为主,既起到了发挥古村落文物古迹的社会效益的作用,也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经济保障。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价值的利用上。保护和开发是辨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利用能更好的促进保护,也是保护的目的与归属。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1.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6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山西是传统村落大省,目前列入部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有一百二十九个,位于全国第四位,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广、分布集中,形态美、特色鲜明,价值高、文化深厚,是北方历史文化的浓缩和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分布呈现“三河一关” 区域格局。文化、环境和时代背景的融合,造就了三晋大地璀璨多姿而又沧桑落寂的古村古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历史财富。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二一四年,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悦娥、张友君率领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情况调研活动, 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为了使广大读者感受山西历史村落之韵味,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高度重视,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山西省住建厅和我刊联合开办“乡愁记忆”栏目,逐一介绍山西省部级传统村落。抢救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宝贵财富,给后人留住中华民族的文化情缘和乡愁记忆,是我们当代人的一份历史责任。

店头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口,距晋阳古城5公里,太山龙泉寺1公里,背依蒙山山麓,南邻龙山、天龙山景区,风峪河从古堡中流过,依山傍水,历史文化底蕴厚重,集晋阳历史、军事、宗教、建筑、祭祀、农耕、民俗等文化的载体,是晋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千多年前,建古晋阳城时,店头古堡作为古晋阳城的西大门、军事咽喉要地而建;隋唐时,曾作为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屯兵之地。到宋朝979年,随着古晋阳城的毁灭,这里的军事意义失去作用,随之演变成村落。2001年店头村整体搬迁,至旧晋祠路乱石滩处建立风峪新村。2010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确定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店头古堡里的老房子都是用石头垒起的窑洞,依山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史料上记载的“龙尾道”、“却敌楼”、“塞向瑾户”在堡内都可看到。窑洞建筑的石料均为当地不规则的河h石,被外界称为“石头城堡”。古堡内窑洞串窑洞、大洞套小洞,上下层窑洞、主院与别院,村里寺庙、村口戏台都有暗道迂回贯通的精巧布局,这与店头村当年地处交通咽喉要道,古人考虑战备和生意安全有关。当年独具匠心的暗道设计,除了可用于躲避战乱,还有密藏财产和互通信息等作用。在古村中心位置,有一处700余平方米、小巧玲珑、结构紧凑的底层为石碹窑洞,上层为殿堂的坐东向西的紫竹林寺。寺的山门对面70米处,有一处农村少有的灯山和古戏台、看台遗存。这些建筑承载了晋阳农耕文化、生活文化以及历史文化、军事文化的信息。

(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供稿)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古村落;保护开发;i头村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43-02

安徽省西递村是徽州传统村落中具有很高综合价值的古村落。旅游正式发展始于1986年,1993年9月成立村办西递旅游服务公司,自主经营并延续至今。199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游客接待量64.55万人次。因根据户籍和房屋面积进行旅游分红的模式提高了村民收入,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西递村成为国内知名的古村落景区[1]。

西递村作为古村落保护的典例,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由此可见古村落作为历史遗留古迹,其遗留下来的特色习俗、特色建筑、特色美食等深受当代人的喜爱,所以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在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i头村为研究对象,对i头村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出粗浅见解。

一、i头古村落的特色及其保护与开发的价值

(一)i头古村落的特色

1.i头村有优越的自然环境

i头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就立于湖边的小岗上,故名i头。分i东、i中和i西三社,其中i东社和i中社相连,与i西社以一条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i东、i中社左右阔210米,i西社左右阔170米。村前地坪宽阔,地坪上有3口古井及3口半月形水塘,面积3.5万平方米。塘基种满荔枝树、龙眼树和榕树,与村头、村尾、村后数棵参天古榕和木棉树环抱村子。其中村东的一棵木棉树与村后的一棵榕树均为该村十一世祖乐轩公手植,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村前农田广袤,鲤鱼涌西通“深潭”,东接巴江河,形成清幽、自然、和谐的环境。

i头村的村东头还有两件宝贝,那就是青云桥和红棉树,青云桥建于1507年,桥洞宽4米,深11米,以前这里水清如许,村里人经常在桥下划船、游泳,至今还有老人记得小时候红线女也在i头村唱过粤剧。以前花都有首民谣,提到“i头桥”,指的就是i头村的青云桥。离青云桥不远,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距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是广州最古老的木棉树,某种意义上,这棵木棉树已经成了i头村的象征。

i头村是一个名人辈出村落,历史上的典范,若能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开发,促进古村落的良性发展,这不仅能够激励后人奋发图强,还能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

2.i头村有极富负名的特色美食

i头村的特色美食有:南乳焖猪肉、飘香鱼酱、芋头焖扣肉、豉汁焖牛仔菜等。其中炭步镇的芋头具有“香、粉、浮”的特点,芋头的奇特之处在于十来斤重的芋头放在水面都不会下沉,广受附近村民及外来游客的喜爱。

3.i头村有丰富的建筑群体和历史文化

古村落建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i头村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现保存了很多明清时代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屋,尤以镬耳屋为代表,雅致且大方。古树环村,塘水相拥,环境优美,古屋保存完整,气势宏伟。i头古村立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距今已有642年的历史。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i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二百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三十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二十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历史上,i头村有云南左参政黄i等12人考取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取庠生、15人考取秀才。i头村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之故事,还有谷诒公两发横财依然俭约而济村民之说。

(二)i头古村的保护开发价值

1.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在湖北考察时强调“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保护古村落与建设美丽乡村丝毫不矛盾。美丽乡村要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的经济的前提是要能够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协调,暴力强拆古村落,伤害了人们对古村落文明的深厚情感,这是任何经济效益都弥补不来的悲剧[2]。

我国的古村落数量繁多,色彩独特,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也是可利用开发的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因此,古村落的存在与发展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需要我们去继承它所存在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2.i头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对广东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旅游业是不断发展的,现代的旅游业不同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游山玩水,作词吟诗。现代化的旅游,因为人们的见识不断地增加,它逐渐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希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来之不易的假期中能够吸收更多的知识的同时能够享受假期的悠闲时光,因此,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业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要将古今结合,创造新的消费热点。

i头村作为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其发展关系到广东省内其他现存的古村落的发展。2008年i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广州特色古村落”“花都乡村旅游点”;2012年被评为“中国楹联文化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国家AAA旅游景区”。

若i头村能够借助国家的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以国内知名的皖南古村落为典范不断地改造自身,那么i头村所在的花都区也会随着古村落的闻名而增加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村民收入不高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传承古村文化。这对于广东乃至全国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i头村保护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落管理缺失

虽然i头村作为部级3A旅游景区,但是在被授予多项荣誉称号后,景区并不收费。受到人力物力限制未能得到持续保护,看管人员少且服务质量较差。

村内制度并不完善,很多居民从古屋搬出去后就将古屋弃置一边,并无规范管理,因而大多数古屋现在处于弃置荒废的状态。

(二)村民的保护意识薄弱

i头村现存的古村落民居大都被破坏,名贵古饰、桌椅等被盗贼偷走时有发生,而有些墙体也因为常年得不到维修而开始出现裂缝。村民们对古村落本身的维护意识不够强,大部分村民将自己的古屋以低价出租或出售,或者毁坏原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屋而另起新居,这些新的变化与古村落的深厚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给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旅游规划的不完善

i头村虽然是部级3A部级旅游景区并且为部级历史文化名村,在黄金周,游客人数最多为几千人,而最少的时候只有几百甚至是几十个人,这与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极其不符合。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因为旅游规划的不完善,配套措施不足,缺乏系统的管理等。

(四)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i头村因为村落里面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没有相应的游乐场所,仅仅是一些古建筑,所以古村落是没有收取门票,同时也没有其他设施供应而收取相关的费用,因而该村落依靠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村落中缺乏中高级住宿场所,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无专门的商业街,无进驻的购物龙头企业开展土特产的经营销售。村落中的餐馆都是村民自办的、家庭小作坊式的,卫生安全让人担忧,而且摊贩随地摆摊,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形象。

三、i头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措施

(一)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制定确实可行的保护条约

国家需要提供古村落保护的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对古村落进行维护与复原,尽力保持古村落原貌,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防止故意损坏古建筑人群。

政府要对核心建筑要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护,整治古村落周边环境,严格控制企业准入规则,提高古村落保护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如果i头村需要将历史文化名村这一个头衔发扬光大,必须采取旅游与保护相结合的办法,以促使其发展。城镇化得发展必然导致古村落的变化,若一味地强调保护古村落,而不与旅游相结合,势必没有足够的经费促使其发展,况且申请国家拨款保护古村落的时间较为长久,期间,古村落的生存不仅需要村民自发地将古村落出售给相关企业让他们进行对增加开发古村落的旅游项目,为古村落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还要防止贱租滥租,以免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村民作为古村落房屋的持有者,拥有对古村落的支配权,所以在古村落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实施村落旅游业收益分红到户的策略,积极鼓励村民在本村就业,增加村民对本村落的旅游业参与度。

(三)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保安数量,完善治安秩序。增加村落内游乐设施,丰富旅游环境,提高吸引力。改善餐饮条件,保证村落中的餐厅具有合法的经营执照。

(四)加强宣传,打造特色文化与美食

i头古村落的历史悠久,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旅游开发要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结合,以i头村内的陈列馆为基开展一系列的文化宣讲活动,聘请有较高讲解能力、沟通能力的讲解员,提高游客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认识,丰富其对古村落文化知识的了解。设置较为巧妙的文化活动,利用较为新颖的讲解模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鼓励村民利用本地地理资源优势,种植香芋,制作鱼酱,利用特色美食开特色农家饭店、土特产品专卖店,促进村内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寿兵,刘云霞,赵鹏.景区内旅游小企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西递村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13,32(2).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8

国际、国内古村落分别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冯骥才:我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区进行考察,那里每一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向人们展示以前村落生活的原貌,而且及时进行更新。比如说,一家祖传的药店不打算经营了,他们会打电话给博物馆,工作人员来了完整的记录药店的状况,用技术手段将它平移到博物馆内,连墙上的钉子都要量好位置,拆下来搬过去之后再钉到以前的地方。

而在中国,由于很难划分学科归属,古村落一直没有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对它们的研究调查,是古建学家在做。可以说对它的文化价值的研究,在学科上一直是个盲区。现在大家意识到了这点,都在抓紧时间开展工作。

由于民间文化是一种自发的文化创造,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面临商业化、全球化的冲击时,它们显得异常脆弱。可以说,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每一天都有一个古村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我曾到江西的流坑村,发现它周围有很多村子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但是都像垃圾一样放在那里,被人遗弃,没有人保护,如果我们再不进行保护,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消亡,所以我们正在紧急抢救。

申维辰:山西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制定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但我们对古代文化遗存的保护还是远远不够,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常常感觉许多作为文化载体的群众是一种混沌的状态,许多主管文化的领导对自己管辖区的文化资源也没有准确的认知,需要我们去唤醒他们,我把这称为“文化自醒”,只有完成第一步,才谈得上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工作。

尹虎彬: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了对民间文学系统的保护工程,这之前它们有十年的酝酿过程,而我国的民俗、民间技艺现在多处于濒危状态,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整整晚了半个世纪。

我们为什么要抢救、保护古村落?

冯骥才:首先,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与辽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气质的古村落,它们是历史创造的不可重复的东西。我常常感慨中国古村落的美丽与神奇,像江南古村的画意,像北方黄土褶子里那些清秀玲珑的古村。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三部分构成的,菁英文化、典籍文化及民间文化。如果说菁英文化是父亲的文化,给予我们力量与精神,那么民俗文化是母亲的文化,给予我们血肉与情感。而古村落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除了有视觉、物质化的意义之外,还承载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折射出诸多信息,对它的抢救与保护,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豪感。

其次,古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一般都远离政治变迁,因而保存比较完好,是很好的研究对象。我在长期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老百姓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朴实的敬畏感,比如流坑村,上面写着四个字“长存敬畏”,敬畏什么呢?我想是自然,是文化。

申维辰:山西是对华夏文明有着重大贡献的区域,有着最为完整的五千年文明史,这决定了我们要维护好、守护好、展示好我们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山西是全国国宝级文物单位最多的省份,有纯正的中国文化的味道,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缩影,无论现代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人都不能没有根,因此,古代文化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古代民间文化保护非常重要。古村落保护不仅是造福当代的好事,更是造福后代的大事。

林秋朔: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文化产业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展示,有利于我们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建立文化兴国的概念,我们常说要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又如何去热爱它?而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是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国际竞争的胜利之本;再次,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里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我们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尹虎彬:古村落承载了众多历史信息,一个不珍视自己传统文化,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是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的。对古村落的保护与抢救,除了有文化上的意义之外,最主要的是,它让我们摆脱固有的偏见,不论这种偏见是来自于地域、民族、语言、信仰,还是意识形态的。我们很多人都有文化上的优越感,“阳春白雪”看不起“下里巴人”,生活在城市的人看不起农村文化,但事实上,当我们深入了解民间文化时,就会感到一种深切的自卑。对古村落的研究会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文化优越感,接受文化的多样性。

樊宇:我们对古村落的开发和抢救是一种责任,我想每一代人都有同样的责任,就是把先辈交到我们手里的文化交给下一代人,我们如果没有做到,就是有负历史,仅此一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开始重视对古村落的抢救。

古村落的开发工作该如何展开?

冯骥才:在国际上,古村落的保护有三种模式,一是像乌镇那样,不进行变动,老百姓照样在里面生活,游客买门票进去;二是民居博物馆形式,如山西的大院,把相关的摆设平移、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三是新区与老区分开,居民可以搬到新区去住,也可以留在古村区。

开发的时候,一定要请专家论证,一个古村落原本的文化内涵是哪些内容,应该如何进行展示,都要有科学的论证。要把开发的过程,视为整理、保护古村落的过程,可以进行修缮,但不能破坏或粉饰,改变它旧有的形制和体量。

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如果没有好的卫生设施,既使游客感觉不舒服,又会破坏古村落的生态。应该有一种模式来保障它的卫生,比如游客进村时发个垃圾袋,随时有环卫工人提醒等。

申维辰:对民间文化的开发,要以抢救与保护为核心,大力抢救,严格保护,科学开发。

樊宇:对民间文化的开发,首先要看它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能生硬地去建、去作假。如果有这样的条件,在不伤害民间文化、不伤害老百姓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开发。这个过程中,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在有专家论证、政府规划的前提下,与开发商签约,允许他对古村落进行修复。

很多人认为若古村落成为景点,会伤害其文化精神,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骥才:农耕社会的迅速瓦解,必然带动整个文明的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农耕文明构架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变化,原有的文化就会消失。这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是进步的。但人类要表现这种进步性,就要完整地保留前人创造的文明和文化财富,因为文明是不断积累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种方式来保护、传承已有的文明,那就要靠商业的介入,对古村落来说就是发展旅游。古村落有旅游价值,但是也有历史见证价值、文化价值、审美欣赏价值,而且正是它们才使其具有了旅游价值,如果伤害了其他价值,旅游价值也就不复存在,它们本质上没有冲突。

申维辰:我们要找到民间文化保护开发和经济互动的关系。我们展示民间文化的亮点,让更多的人喜欢看,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形成地方文化、经济、社会的有机互动。文化不能光靠国家养活,那样的文化没有活力。比如榆次老城的保护,文化修复和旅游开发结合的很好,所以很多企业家都看到抓文化、抓文化保护有效益,并且有知名度,他今天拿出钱,明天就可能有更多的效益,实际上有很多企业愿意做这件事,文化和经济的结合点找到了,对整个国家文化保护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林秋朔:我们要把古村落的开发过程,视为对古代人类智慧整理的过程,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目的伤害文化内容。从而让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樊宇:旅游与古村落的文化本质上并不互相排斥,开发商进行投资,以获利为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为一定会破坏古村落固有的东西。很多人认为开发旅游,为了满足旅游者猎奇心态,必然会导致古村落朝粗鄙化的方向发展,其实旅游者是需要引导的,你可以向他展示原汁原味的文化,一样可以满足他的旅游愿望。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什么?

冯骥才:首先欧洲有很多古村落做的很好,国内山西榆次后沟村也不错,它把整体环境整理得不错,但并没有改变古村落旧有的体量。比如说他们那里的古戏台,进行了修复,但是并没有把它粉刷一番,那上面每个年代人的随手涂鸦,戏班演出剧目等都很清楚,完全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当然接下来他们就需要注意控制游客数量,后沟村只有72户人家二百多口人,他们所创造的生态系统不能承受太多人一下涌入,如果为了多收门票不加控制,必然会毁掉这个古村。

樊宇:我在一点上提出建议,就是环境保护方面。黄山的环保工作做得很好,游客在登山时会发现每隔几步台阶,都有专门的环卫工人负责清洁工作。有时候一阵风把一个塑料袋刮到山谷里,环卫工人系着很长的绳子降到谷底,就为了拣一个塑料袋,所以它整体环境非常不错。

尹虎彬:贵州黎平县肇兴乡的侗族生态博物馆,由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它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点之上的:即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展示的社区和环境中。文化的拥有者是社区的居民,社区的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当公众有文化意识与能力管理博物馆时,博物馆就采取公众参与的方式,把文化还给自己的拥有者。同时,当旅游产业与文化保护产生冲突时,后者拥有优先权。我认为他们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模式。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9

关键词:规划设计;保护发展;古村落

我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比如传统村落。我国的大江南北都遍布了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形成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形成地方独具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地域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建筑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差异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保护好古村落,对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本文分析了古村落的保护内容和保护原则,并对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和规划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1古村落的保护内容

1.1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的年代久远,其建筑的历史较为悠久,大多是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具有极强的研究性,对于地方性的历史文化研究有很大的作用。除去建筑技术之外,地区性的民风、民俗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村落的灵魂。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文化保护时,必须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神。1.2村落格局。传统村落的格局主要由村落的水系流向、街巷方向、村落的框架以及布局形式组成。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民俗文化、村落居民和周边环境融合沉淀的结果,因此,必须保护好古村落的骨架,保护古村落的根本,保住了古村落的格局,就是保住了古村落中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根本。1.3传统民居和宗祠建筑。传统村落的主体主要是民居建筑和宗祠建筑。这些宗祠建筑和民居建筑丰富了传统村落的文化,反映了传统村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是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极具特色,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大多数传统村落的建筑的历史都比较悠久,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邻里之间距离较近;其次,传统的建筑都比较优美和细腻,灰瓦黄墙,隔扇花板,其工艺精细,独具特点。所有的特征和价值都集中在建筑的结构、形体、材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1.4自然环境。大多数的传统村落都是天人合一、山清水秀的景象,质朴而典雅,似是人间仙境,如世外桃源一般超脱质朴。古村落的命脉成于山水,因此在对古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必须对古村落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保护[1]。1.5民俗风情。传统村落多数历史比较悠久,期间流传这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故事、名人事迹、神话传说等代表村落特征的事迹。规划应该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觉出村落的历史事迹、民俗风情,在保护与发展一体的前提下,通过规划的手段给予推广,将村落的文化发扬光大,通过新老故事的打造,吸引游客的到来。1.6环境要素。传统村落有很多的历史环境要素、包括街巷、古树、古桥、溪流、古道等等。这些要素承载着了村落的起源,对村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设计的时候需要适当的保护梳理,进行传承延续。

2古村落的规划保护原则

(1)延续与原真性保护原则。由《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相关原则可知,古村落的保护必须遵循其延续和原真性的原则。原真性是指传统村落的文物古迹本身的设计、工艺、材料及其所处环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信息的真实性。古村落的保护价值在于它是历史艺术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其街巷空间是重要的历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对古村落进行规划保护时,应注意保护古村落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另外,对于和古村落文物古迹相关的一些文化传统的真实性也应予保护。首先是保护为主,其次才是规划,否则古村落就失去了它的保存价值。然而,大多数人对原真性的保护方法的认知非常浅显,表面的认为原真性保护就是“冷冻”保护,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使用价值。因此,应在原真性保护的基础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出古村落的使用价值,展现出古村落的延续性,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采用“保鲜”保护法保护好传统村落。(2)分层次原则。以2013年试行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为依据,对我国传统村落进行严格的分层次的保护。应根据古村落的艺术、科学以及历史价值等因素来综合评估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分清古村落保护的先后顺序和保护的力度大小。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古村落的保护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和文物古迹。其中文物古迹分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文物古迹[2]。

3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措施

3.1传统村落保护措施

现如今,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现代化的道路和建筑与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不相符,不利于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发展,这些行为正一步步的侵吞我国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文化。笔者到目前为止对很多个古村落进行了调研,例如我国广东省梅县的茶山村(见图1)、浙江乌镇、南浔、安徽西递宏村以及我国著名的“印刷术活化石”之村———东源村(见图2)以及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石门村等。从整体上来说,很少存在传统村落保护非常完整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从古村落的保护和控制层面来看,应尽量恢复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对和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比如一些平屋顶、瓷砖贴面、砖混结构和一些新建房,应控制在核心保护地带之外。这些建筑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降低了传统村落的欣赏性,改变了传统村落的文化韵味。因此,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第一步是要恢复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一般可采取屋顶改建或墙面粉刷等措施,对新建建筑的高度和美化形式进行调整。比如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的河西村,就是采用这种办法进行古村落建筑的保护。(2)对传统村落的民居古建筑进行整修。由于历史悠久的原因,我国传统村落的大多数古建筑已坍塌或是破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整修或重建。笔者在进行现场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明清时代的传统建筑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早已无人使用,少部分有人使用的也经常发生墙面渗水、屋顶漏雨等情况,满眼残垣断壁之景。必须注意的是,传统村落的居民建筑大多位于村落的核心区域内,对这些坍塌或破损的古民居进行整修,能改善古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恢复古村落的原有风貌,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3.2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

对于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笔者参考了河西村、茶山村、东源村、浙江石门村以及山西师家沟等十几个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情况,总结出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物规划设计。首先对古村落进行范围划定,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协调区。在核心保护区内只能进行修缮。我国现存的传统村落大约有5000个左右,村庄类的物品大多为明清、民国时期的物品,因此,可将传统村落的部分建筑改造成古博物馆。比如民国时期的一些学校可以改建为历史博物馆,村落中的一些宗祠建筑或是独具特色的民居也可改建为民俗博物馆等。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也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打好了基础。风貌协调区可结合乡村旅游增加旅游设施,根据村庄发展适当可以新增房屋,但是应制定协调区建筑设计导则,不能对核心区风貌产生影响。(2)自然绿化设计。针对古村落保护的原真和延续性,采用自然绿化的方法营造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①在一些特色景观旁边配置植物;②为求层次鲜明,应多种植一些灌木、花草、乔木等植物,对整个传统村落进行绿化设计;③在种植植物时,应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生态功能和种植条件,多种植本地植物。归纳总结主要有四点,分别是传统村落的滨水区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以及主要节点绿化。(3)主题式旅游发展设计。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出古村落的价值,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设计,对不同区域的村落设计不同的主题,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传统村落的吸引力,发展传统村落的旅游经济,实现保护和发展共同促进[3]。(4)古村落旅游业态的选择,古村落要发展,一味的进行保护并不能给村庄带来造血机制,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详细规划和论证,有重点的采取村落空间展示,文化建筑展示,民俗文化活动展示、耕地农业观光相结合的展示,向公众展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以达到村落文物宣传,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面,引入知名的品牌,对村落古民居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以文化度假为特色,同时增加乡村美食、购物休闲、特色居住等功能,构建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文化传统村落。

4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调研了十几个传统村落,并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和规划设计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措施,分别是建筑物规划设计、村落自然绿化设计以及主题式旅游发展设计和旅游业态的选择。

作者:肖丽萍 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参考文献

[1]赵鸿炜.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东源村为例[J].装饰,2014(02).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10

关键词:古城堡;新农村;长峪城;规划;保护

Abstrac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castles and villages at the Great Wall around Beijing. With the planning of Changyu City Village at Changping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s of the planning of new countryside and ancient castle protection are elaborat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ethods of new countrysid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Great Wall and ancient villages.

Key words: ancient castle;new countryside;Changyu City;planning;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04-36(4)

作者简介:陈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建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明初以来,长期而深刻的外患危机,对北京防务及明王朝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迫使明廷在长城沿线驻守重兵,并以“卫”、“所”、“寨”等不同规模的军事建制形成以军事为中心的人口聚居,进而演化出独特形态的聚落体系。清军入关后,长城及其周边的堡寨失去了军事价值,“民”的序幕也至此拉开,这种戍边军事聚落开始回归于普通聚落的自然发展演进历程中。由于有前朝的屯田历史,使得大多数堡寨在军事功能丧失后,没有沦为废墟,而演化为今天的村落。

北京地区的长城戍边聚落是整个长城聚落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临近京畿地区,具有典型意义。但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其传统特色正在快速消失,因此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对其进行有关保护规划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1北京地区戍边聚落的保护现状

自明亡以来,经历了三百年的风风雨雨,许多城堡处于濒危状态。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村庄的快速发展,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的村民,将城砖扒下建房,墙中夯土填沟,如延庆地区的夯土砖墙城堡,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消失。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个区县逐步将遗址保存较好的一些戍边城堡确立为保护单位,挂牌保护。但由于保护级别较低,保护资金、措施和力度不够,许多城堡与几百年前一样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京郊旅游的火热,许多堡寨村落为了尽快致富,对传统资源盲目开发,随意整治,以至不少古城堡被“善意”地破坏。

自2005年北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北京农村的整治与更新速度加快。2007年北京市投入7个亿用于新农村规划建设,已有小部分长城沿线的堡寨村落被划为规划整治范围。从规划建设的效果来看,由于专业人员的介入,村庄中的多数历史遗迹得到重视,为有效保护提供了条件。

北京地区长城戍边城堡村落多位于深山区,近几年,这些村落的人口增长趋势正逐渐放缓,同时许多村民为脱贫致富纷纷赴北京城区及周边城市务工,不少人在城中生活,村中常住人口下降,农事及建设规模也趋于平缓。从客观上对城堡村落中历史遗迹破坏有减缓的趋势。而一些城堡保存完好的地方,均已开展起不同内容的民俗旅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密云的遥桥峪是一座保存相当完好的堡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有许多人来此度假。城堡中民居全部用于接待旅游者,村民对为其带来财富的城堡建筑倍加爱护。同时这些堡寨村落的成功,对周边堡寨的村民也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如距遥桥峪仅一公里的吉家营,历史上是一座比遥桥峪大许多的堡寨,但由于破坏较严重,所以在发展旅游上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当地村民对遥桥峪羡慕不已,同时也自发地对现有城堡遗址进行保护。

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旅游开发均为长城城堡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是未来这些城堡保护的主要工作。

2昌平长峪城村庄规划实践

2.1村庄概况

长峪城建于1520年,1537年扩建,为明代长城戍边城堡中的“营城”,其位置十分险要,是从延庆盆地进京的一个要道。城池在两山夹持的山谷之中,城墙与山上长城相接。清军入关后,演变为村落,是长城戍边聚落演化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目前长峪城城堡墙保存相对较好,还存留着南门、北门和一小段城墙,而且均有不完整的瓮城。城内还保持着与当年戍边文化密切相关的三座寺庙――永兴寺、药王庙和关帝庙。 村外存有长城敌楼等遗迹。2003年长峪城及其村内寺庙被确立为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

长峪城隶属于北京昌平县流村镇,属深山区型村庄(图1、图2)。到2007年底,村庄现状人口总数为400人,共165户。2007年村庄年人均纯收入为4338元,村庄北临白洋沟自然风景区,东临北京西峰山和西北风情园,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地域。

2.2以遗址保护为前提的村庄发展分析

2.2.1村庄发展优势与机遇

2.2.1.1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

长峪城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据北京市区3小时车程,远离城市喧嚣,自然景色优美。村域内山峦迭起,植被丰富,环境优美,乡风纯朴。非常适宜发展果树种植采摘,春季满山的杏花,可以赏花;秋季遍野的海棠树、枣树,可以采摘。夏季山中凉爽宜人,可避暑,可垂钓。古堡长峪城依山而建,山村特点鲜明,山景秀丽,村庄宁静优美,生态环境较好。村中古树参天,原生态的乡土风貌保存良好(图3)。

2.2.1.2战略性的公共政策优势

长峪城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遗迹决定了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这就为村庄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条件。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山水地理优势,创出品牌,打出特色,将对村庄经济起到主要的带动作用。村庄拥有相当数量的各种果树,可为来此旅游的游客提供当地的采摘果品,一产和三产相结合,增加一产的收入,有利于村庄的发展。

2.2.1.3民俗接待具有一定基础

村庄接待民俗旅游的基础正在完善,5户市级民俗户已审批挂牌,自然资源为旅游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图4)。

2.2.1.4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村内有3座古庙,而且有残留的古城墙,是长峪城的特色之一,充分利用这些既有资源可以充分发展旅游业,并可以此带动本地商业、餐饮业的发展。

2.2.1.5传统民俗活动

长峪城梆子,在永乐年间之前就已形成,远近闻名。每年春节是当地百姓重要文化娱乐活动的时间。长峪城元宵灯会是北京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逛长峪城元宵灯会历来都是昌平西北部人们春节期间参加的一大盛事,是昌平、门头沟、怀来两区一县交界处的重要活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本地旅游业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

2.2.1.6有相当数量的闲置房屋、设施资源

闲置的小学和中学校舍、废弃的猪场目前都还没有利用,村庄有许多空置的房屋和潜在的建设用地资源。

2.2.2村庄发展劣势与挑战

2.2.2.1古城堡及其相关历史遗址保护工作艰巨

古城堡及其相关历史遗址自然损毁比较严重,具有代表性的老民宅年久失修,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村庄发展及村民生活存在着一定矛盾,在村庄建设上缺少专业参与指导。

2.2.2.2产业结构不合理,村内民俗旅游业发展滞后

历史文化等独特资源利用开发方法不得当,缺乏知名度和特色项目,且缺乏与旅游及第三产业相配套的娱乐设施和服务设施,民俗接待户数量较少。以果树种植为主的产业不具规模,有产量无销量,产业链不完善。

2.2.2.3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公共厕所还未进行改造,地下排水管道目前仍然是雨污合流,除了主要道路之外,其他大部分道路还未硬化。

2.2.2.4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

缺乏基本的配套公共设施,如医疗站、文化站等。

2.2.2.5发展经济的动力机制不足

村庄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以及旅游业所需的技术人才,缺乏发展经济的动力。

2.3村庄定位与规划

2.3.1产业发展目标

以长峪城村原生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发展古堡戍边文化体验旅游、山地休闲、民俗接待以及休闲观光农业,把长峪城建设成为北京远郊区知名的民俗旅游村。实现历史村落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同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3.2古城堡、古村落及周边长城遗址保护

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以古村落为核心的保护和建控区域,依法保护。提升长峪城遗址文保单位的级别,积极推动纳入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工作,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社会、经济支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濒危遗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相关保护规划和措施尽可能从经济上、生态上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上综合考虑,为长城戍边堡寨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2.3.3产业发展策略

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在保持现有的农业发展水平上,根据村庄自身条件,优化产品种类,挖掘产品特色,辅助村中三产的发展。发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大力发展科技型农业,通过嫁接等手段提高现有果品的质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以古堡及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这一巨大品牌效应,大力开展旅游业,并努力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从而带动商业、餐饮、客运交通等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村庄的支柱产业。通过规划方案的逐步实施,增加长峪城在旅游业内的知名度,来达到增加吸引游客的目的。从而解决村内部分人口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2.3.4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构筑“一点――一带――三大片区”的布局结构。

2.3.4.1一点:水库钓鱼区

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及休闲垂钓,使其成为来此游览的游客登山之余的重要休闲场所,可以在水库周边设置垂钓休闲中心,促进餐饮业和娱乐业的发展。结合不污染水源的甲鱼,鲢鱼,中华鲟等进行有特色的放养。

2.3.4.2一带:休闲观光农业带

重点打造沿村庄主要道路周边的休闲农业种植、娱乐餐饮、民俗接待。主要建设位于观光农业带中部的旅游接待中心,规划打造为长峪城的旅游接待核心区。

2.3.4.3三大片区:古堡村落戍边聚落生活体验区、杏和海棠种植观赏区、山地休闲区。

3结论

古城堡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完全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达到双赢,特别是在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相近的地区,文物古迹往往会成为村庄特色的主要特色标志,而这又恰恰会成为旅游业竞争的获胜法宝。

当古迹成为村民致富的资源时,文物保护意识自然会很快提升,只要有合理的规划、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村落中的古迹保护就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周边这种环境敏感地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方法对农村更新效果与周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所以新农村规划的方式方法对长城及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