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9 03:39:07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管理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圆满完成都是通过落实管理分工与责任达到的,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和权责安排,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就无法实现。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司其职、相互独立,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这套机制的有效运行能够降低财务制度风险,同时为负债风险、财务业绩风险和支付能力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

企业总经理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同时,企业应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具体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风险管理部作为专业的职能风险管理部门,是公司风险管理的常设机构和具体执行部门,在公司层级化、专业化、多维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下整体统筹公司的风险管理事务。风险管理部制定公司风险策略,进行风险信息收集、风险分析、风险定价,对各类风险实行组合性管理,培育良好的内控文化,促进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二、企业战略与财务风险管理

以分散财务业绩风险为目的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第一,收购或从事低相关业务以实现业绩互补。第二,收购或从事不同回报期的业务以稳定现金流。第三,收购或从事稳定回报的业务以平滑赢利。通过收购稳定回报业务能将赢利波动幅度降低,从而达到平滑赢利的效果。而且,稳定回报项目还能提供稳定现金流,能降低遇到困境时出现财务或资金困难的风险。

跨地域经营以分散支付能力风险。跨地域经营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为全球化经营,能够比较有效地降低支付能力风险。当然,跨地域经营还要考虑成本收益的平衡,逐步推进并实现。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投资战略。多元化经营代表了业务类型的多样化,跨地域经营则代表了经营场所的多样化。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实现了跨地域经营,但所经营业务均为一种,也无法避免该种业务受到冲击的风险。所以,企业应将跨地域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结合,平衡现金流动,保持稳定的现金创造能力和持有水平。

把握合理的市场进入时机降低财务风险。最先进入市场虽然可以抢占一定市场份额,但新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投资损失。与之对应,进入市场太晚则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可能耗费大量的竞争成本。此时,等待一段时间后,新市场发展前景较为明朗时迅速进入。一方面,通过对前人的观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决策的结果;另一方面,等待一段时间后,市场气候往往更为明朗化。而且如果想推出一个新产品,等待一段时间后,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虽然这样做放弃了最先抢占市场的机会,但是因为能降低许多风险,有时是很值得的。“不为最先”也可以通过收购已从事某项业务的公司来达到,这样还可以避免早期的巨大投资。

三、企业全面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

1.董事会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最高决策层是风险管理的主角。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董事会,董事会需要慎重决策公司应有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公司所属的每一个业务单元、分部、子公司的管理者都需要在风险识别、风险控制上良好表现各自的目标,并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联系。

2.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并且将其目标概括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四类。所以,这种风险是一种从战略着眼、以目标主导的风险观。这是现行财务学对风险分析的最大的“短板”,单纯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极大地限制了财务分析的战略成分。

3.由于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实现了增长、风险与回报的协同关联。

四、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

但是立体化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只是框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离可操作的企业风险控制制度还有相当的距离。为此,必须实现财务理念、战略管理、风险控制的有序对接,具体要求:

1.构建企业适宜的风控制度体系。风险控制制度先行,制度的建设除了要依循风险框架结构外,还要符合原则的要求,即风险控制规则必须是明确可行的、可以计量的、可以达成的、与责任相关的以及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以确保内控制度条款上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公司全方位、立体的目标体系。既然风险的要义就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有赖于财务上通过计划规划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授权制度等明确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否则风险管理就没有导向,缺少标杆。

3.构造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在目标确立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配备完善、灵敏的反映战略目标实现程度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时反映风险状况的预警系统。

4.固化风险处理流程、预案。风险的种类、性质各有不同,公司应根据风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流程、预案,如风险的全部承担策略、部分和全部转移策略、退出消除策略。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现代企业;探析

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励,更多的企业对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了认识。和其他风险管理有所不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阔,更加具有综合性,前期理念观念、管理手段和方式都在持续更新,会对风险财务预测、决策、预防、控制、处理等工序加以应用,让风险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在企业管理中不仅仅是财务管理会存在风险,其他环节也同样存在,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不断更新风险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从全过程出发进行系统管理,面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更需要企业加强风险财务管理。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分析

就其内涵而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积极反应客观存在或者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的系统过程。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它主要是在企业对客观存在风险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它需要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有效应对和管控,保证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损失程度。风险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它主要是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丰富完善,非常具有必要性。就其特点而言,和其他财务管理比较下,风险财务管理有明显的两个特征。首先,它面临的风险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因为财务工作的本身特殊性,风险财务管理蕴藏在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处在关键位置,如果风险财务管理出现纰漏,整个企业运行效率将会受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将会面临打击。因此做好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很有必要。其次,它和其他财务管理比较起来,其理财观念有所不同,其他财务管理不会面临风险问题,工作人员不会去对客观存在的风险加以意识和规避。和过去保守理财观念相比,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更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形成风险观念,这样才能避免风险对企业的威胁。就其具体内容而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主要包括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个方面,自然风险虽然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又难以掌控。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市场风险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客观分析市场环境,从财务管理角度降低企业损失。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要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对风险有效识别并加强管理。在企业的持续发展中,要想实现长远效益做好风险财务管理很有必要。它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经济性和全面性的风险管理,并保证企业财务资金能够安全周转,不受到风险影响而失去稳定性,让企业资金能够更加安全。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决策意义重大,能够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保证决策能够科学合理。然而因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有复杂的特点,在具体管理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这就必须要保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权责对等原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对所有环节的责任和权利充分落实,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保证每件事都有人做,每个人都有事做。另外要保证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充分完善,按照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实施奖惩。第二,全面系统原则。企业在风险财务管理过程中要对所谓问题和因素充分考虑,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对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意识并进行管理,落实好思想动员工作。第三,适应性原则,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必须要充分符合企业是发展程度以及市场需求情况,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第四,充分沟通原则,要对企业内外部充分连接,让沟通能够及时有效,从而降低因为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损失。

三、影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每一个元件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因素而给整体带来风向,所以风险财务管理所受的影响不仅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还具有多元性。按照是否属于经济方面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就经济因素来说,它主要表现整个行业行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收益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就企业经济效益来看,目前很多企业对待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都是应用冒险态度,并没有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法,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逐渐升高。就非经济因素来说,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定,这是企业风险的重要因素。现如今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密保,从而导致企业风险不断升华加剧。除此之外,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满足风险财务管理机制的企业文化,决策层人员存在素质差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影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因素可谓是非常复杂。

四、如何解决影响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因素

第一,要应用基本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首先是风险财务管理预测,就风险财务管理识别方法而言,有专家预测法、幕景分析法、资金分析法。就风险财务管理方法而言,有概率估量法、灰色系统预测法、费希尔线性判定法。其次是风险财务决策,就统计型评价决策法来看有最大期望收益值法、决策树法;就风险后果影响下评价决策而言,有等概论准则法、极大极大准则法、极大极小准则法、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法;除此之外,还有贝叶斯风险决策法和边际分析决策法等。最后是风险财务预防和控制,它主要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和自担风险三种。第二,对风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必须要将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形成一种制度,方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进行完善。首先,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资金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要符合现代化市场需求,要更具有时代性和合理性。其次,在健全资金安全管理制度的条件下对该制度有效落实,将具体责任落实在人头上,形成权责机制。再次,就是持续推进资金风险管理控制中的管理责任制,要加强员工责任意识,让安全制度能够充分落实。第三,加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要想让财务风险能够有效防范,财务监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就必须要保证财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提高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对他们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提高责任意识,能够将企业的兴亡当成自己的事,能够拒绝不良诱惑,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受到不道德诱惑而给财务监管带来影响。企业要提高他们的业务操作能力,给财务监督人员提供锻炼的机会,让财务人员加强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次是提高财务监管人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企业要对他们加强资金风险管理教育,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并发挥奖惩激励机制的有效价值,提高他们的风险管控意识,优化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体系。第四,做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风险风险财务管理的关键,特别是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必须要加强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程序、会计分析制度、财管人员岗位权责等规定,做好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能够防止财务风险发生,并保证财管人员能够参与企业决策,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五、总结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存在极大风险。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人员要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程度,要完善管理方法、健全风险财务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如此方可让企业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卢明,姚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时代金融,2006,10:135-136.

[2]杨逸明.关于企业风险财务的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90-91.

[3]冯金红.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4:164-165.

[4]王元生.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55-56.

财务风险管理篇3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33-02

在个人财务活动中,对收益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财务环境和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滞后性等原因,个人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收益很难平衡,这就需要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

一、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定义。个人财务风险是指个人在整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个人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需要指出的是,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同,个人财务风险不仅仅指的是个人财务损失,也可能会带来个人财务收益。个人财务风险包括个人投资风险、个人筹资风险和个人信用风险。另外,个人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个人财务损益的双面性和个人财务风险的动态可变性。

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个人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和防范,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实现风险收益,减少风险损失,保持财务状况稳定,甚至改善财务状况的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

(1)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分析是指通过发现和判断个人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从而得出相应的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防范风险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可能。

个人财务风险分析包括个人财务风险识别、个人财务风险推断、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三个部分。

(2)个人财务风险处理。个人财务风险处理是指在进行个人财务分析的前提下,确定了个人财务风险决策以后,对于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以尽量控制风险发生对个人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尤其是在减轻对个人的财务损失的方面。

(3)个人财务风险防范。个人财务风险防范是指在个人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根据个人财务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前采取财务风险预防、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等方法分散或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措施。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

(1)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优化个人资源配置。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努力追求资源、拥有资源、享受和使用资源,同时个人也是风险的承担者,个人财务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资源配置,良好的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对提高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个人无视风险的存在,盲目投资,在风险发生时便有可能溃不成军,从而造成资产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如果对风险采取过度消极的回避态度,则可能会错失很多投资甚至盈利的机会,从而使个人的投资回报降低,也不利于个人资源配置。

(2)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利用保险或非保险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采用风险较小的投资或筹资方案将部分风险回避掉、通过调整财务结构增强个人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等等办法。在财务风险来临时,个人财务风险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个人的财务危机成本。

(3)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加个人财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有效的个人财务风险分析、个人财务风险处理和个人财务风险防范,可以帮助个人做出正确合理的的财务决策,降低投资和筹资风险,减少风险损失,降低个人财务危机成本,提高个人财富管理的信心,增加个人财富。

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1.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风险意识不足,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就更少。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更多依靠的是以往经验和个人判断,对决策对象缺乏细致的认知、分析和推断,更不用提风险防范与控制了。在风险发生时,其危害往往是连锁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活品质,还会影响个人的财务决策自信,严重的会对个人心理造成阴影,危害家庭,极端的例子是会危害到个人的生命。

据《新安晚报》报道,2015年1月4日晚9点30分,节俭一生的周承英奶奶,在将自己和老伴的毕生积蓄70万元投给安徽鑫圣德投资管理公司被卷走之后,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过程中,倒地去世,永远地离开了。在投资之初,为了降低风险,老两口还特意选择了3个月期限的最短期限,然而,钱还是被投资管理公司卷走了,从发现被骗到去世仅仅22天,结局令人唏嘘。

2.财务经营目标设定过高,决策缺乏科学性。有些人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在对财务收益的追求上急功近利,在进行投资活动的时候,将投资回报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把投资回报率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这里的相对较高,是相对于同类项目而言),而且喜欢短期内获利较大的投资,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而且,在进行投资时,不进行相应的项目考察分析,往往脑门一热按照以往的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就匆忙进行投资了,甚至于卖房投资、借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非常缺乏。

几个月前,上海的周先生将自己226平方米的自有房产以1000多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了。卖房之后,因为股市大好,周先生集中精力炒股,希望炒股受益能够让他换套豪宅,或者一套变两套。然而在6月底7月初,一周的时间,他的购房款被套进去了,损失超过300万。300万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周先生可称得上是光荣的“接盘侠”了。

3.盲目投资,个人投资管理带有短视性和被动性。个人投资风险是指个人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个人资产盈利水平和个人偿债能力的风险。有的人在投资前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投资时重视短期利益,而选择何种投资、投资多少很大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较为迷信机构推荐和所谓的投资高手。由于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变幻莫测,以及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同,大部分人往往事后才会有对风险所带来结果有所认知,这个时候,风险已经来临,损失不可避免,从而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和个人偿债能力,财务状况变得不理想。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投资增长时,心里很开心,认为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分红以外,投资本身的增长只有在变现之后,才是真正赚到的钱,那些起伏的数字的变化,可以带来收益,同时也能变成损失。这就使很多人在炒股的时候,大盘好的时候,收益上涨,大盘下跌的时候,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股民被套牢,有些股民甚至不得不“割肉”。

4.风险加大,个人负债经营的比例在逐步增大。个人债务筹资风险是指个人的债务筹资行为给个人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举债经营导致流动性不足而丧失偿债能力、或者由于个人举债后资金使用不当而导致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有调查显示,在国内贷款买房的人群中,有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由于一段时期内,个人收入相对固定,而家庭分裂速度的增快,使得个人对于住房的需求的刚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按揭购房的日益普遍,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5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一般来说,个人负债率最好低于50%,低于30%是安全的;高于30%低于50%,个人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高于50%则可能使个人陷入财务危机;若是高于1,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人已经破产了。

三、产生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的原因

1.缺乏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风起云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财务活动,都不是稳赚不赔的,个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一定要有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比如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投资的原因多半是最近股市行情好,大家都看好后续的股市发展,一股脑地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股市当中,觉得自己一定不是在最高峰买入的,一定有钱赚,完全不考虑股市震荡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更不用说进行个人财务风险管理了。

2.财务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当今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人在不具备相应的财务能力时,将财务经营目标定得很高,把自己的血汗钱放到了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品上,认为这些理财产品是有保障的,比炒股收益稳定又保险。但是,在理财的选择上,选择的是非保本型的产品,结果赔得一塌糊涂。

3.逐利心理、侥幸心理严重。在个人财务活动中,逐利心理和侥幸心理普遍存在。今天的投资收益在账面上翻了一番,明天会再翻一番吧,后天会继续上涨吧,行情这么好,倒霉的一定不是我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结果遇到风险,投资收益大幅缩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华丽的“接盘侠”的人大有人在。

4.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在个人的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夸大收益的可能,忽视风险的可能,盲目进行决策,缺乏对风险和收益的适度权衡,往往输在一个“贪”字上。

四、加强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1.多多学习,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在对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舆论宣传方面,政府和媒体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警示,也都知道传销的危害,也了解不少理财陷阱,对一般的电信网络诈骗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随着股市震荡向好、传销组织不断地改头换面、理财陷阱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人们的风险识别能力没有相应跟上,不少人还是栽了跟头。因此,增强对个人财务风险管理迫在眉睫。通过学习个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的分析、识别、推断,可以显著降低个人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个人财务风险损失。

2.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在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案例中,人们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上,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侥幸心理加上急于求成冒进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追求,便会很容易采取投机性强的风险管理策略,这样财务管理风险自然加大;而回避心理加上消极的财务管理观念,再加上个人本身对风险刺激的厌恶,一般会选择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会错失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也不明显,个人财务状况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调整心态,转变观念,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心态上一定要平和,财务风险管理的观念上一定要稳,采取稳妥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有助于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在降低个人财务风险损失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务风险收益。

3.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合理进行资本配置。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而不同的投资策略,决定了不同的资本配置组合:风险追求者往往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喜好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比重较小;风险回避者则喜欢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在资本配置上偏好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比重较小;而风险中立者则介于两者之间。

财务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地强调了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以上定义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房地产业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但是,深万科、金融街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它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它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于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企业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企业本部、下属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管理篇5

一、财务管理中“风险”内涵

风险是现代财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财务管理要求企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认识和把握风险。风险是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现象。最早将风险范畴引入科学领域考察的是经济学家。19世纪末,在研究企业利润形成的原因时,经济学家就认为风险是利润的由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能否在市场出售,曾形象地说:“从商品到货币,这是一个惊险的跳跃”。1895年美国学者hayes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它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但对风险定义较普遍被学术界所接受的是美国学者a·威廉斯的“结果变动说”,即“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变动”。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只要某项活动有2种或2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就是风险。即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果结果只有一种就不存在风险。将风险与财务问题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财务风险,它构成经济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财务风险是贯穿现代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表现在:

(-)财务风险是一种可度量的可能性。即它以认知风险为前提,如果对风险无法加以度量,就不能真正认识、驾驭并转移和分散风险,从而也就不能降低和减少风险的损失。换言之,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能预先知道的所有可能的后果及各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也就能认知并测度风险。若用概率来描述,则体现为结果的概率分布特征。

(二)财务风险是与风险报酬(收益)直接相通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此即风险报酬(收益)交换律,或称风险收益权衡理论(risk and return trade off theory)。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成本),风险同收益有替代效应。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变异程度及其概率。这是科学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财务风险还是贯穿于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始终的核心问题。它在企业财务的4大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资产重组决策等领域居中心地位。企业财务的上述各项决策,离开或偏离了财务风险的方向,就会使各项财务决策失去依据。例如企业的筹资决策,包括筹资的内外渠道,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租赁等筹资方式的选择,筹资的费用成本以及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安排,都要运用财务风险理论作出比较与权衡。又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即企业资产最优配置决策,它决定一家公司的资产如何利用才最有利的问题,包括企业的资本预算管理,长期资产即固定资产的投资应达到怎样的规模水平,投资方案或项目评估以及流动资产应保持在何种水平等等,都必须借助于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再如公司的胜利决策和资产重组决策,包括股利的发放,股利发放形式的选择,股利额的大小,采取何种股利政策(稳定或不规则政策),以及资产重组决策中兼并、收购以至破产等方式的选择,资产重组动因的分析,资产的正确评估等,都要围绕收益与风险交换律的要求进行权衡而选择。

二、“风险观”的转换:财务环境变迁的内在要求

财务是环境的产物。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需要适应企业制造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不断调整与优化自己的行为与策略。

首先,通过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正确权衡作出科学的企业风险决策。以企业资本经营为例,企业资本经营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探求一种风险尽可能小而收益尽可能大的方案”。然而,企业资本经营,寻求资本价值的不断增值,必然会涉及许多新的经营领域,如房地产交易、股票交易、期货交易、产权交易等等。这些对象的收益性和风险性的差异很大,要求经营者具备的条件也不一样。例如,房地产交易投资规模大,投资的财务杠杆率高,资金周转期长,资产的流动性差,估计的技术难度大,因而要求经营者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较好的商业信誉和较深的专业知识储备。又如期货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获取风险利润两种基本功能。它的特点是选择余地大、风险报酬高、获利机会多、市场透明度高。但期货市场上投机因素多,转眼之间便可能大盈大亏,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敏捷果断的判断力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就不能从事期货交易。

由此可见,通过资本经营不断开拓新的投资与经营领域,既给企业带来了可能的高收益,同时也引发了企业经营的高风险。因此,企业资本经营必须适应竞争性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通过资本经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用风险价值理论规范各种经营与财务风险,正确区分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通过有效管理减少可分散的风险;同时,加强风险权衡理论的研究,广泛应用净现值法、当量调整法、风险调整贴现率法以及期权法和博弈法等风险分析方法,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使企业资本经营真正达到风险小、成本少、收益好的目标。

其次,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企业风险决策。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通常遇到的风险有4种:经营风险、金融风险、灾害风险、环境和法律风险。而随着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各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开始发生。对内,作为数据管理的计算机往往被作为逃避内部控制的工具,同时,经济资源中智能因素的认定将比无形资产更加困难,其随着技术环境和信息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价值波动,也容易产生各种客观上的失控现象;对外,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大,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网上银行”、“电子货币”、交易无地域化和无纸化,这使得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稍有不慎可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总之,由于网络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等特点。企业需要加强对诸如资讯保护风险、内部矛盾和外部侵入风险、破坏与舞弊风险、交易完整风险、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知识积累更新加快、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等风险的研究。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在以网络、信息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就势在必行了。这种新的风险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的情况,详见表1:

表1 新旧风险管理模式对比

旧模式

新模式

风险评估是特指的

寻找机会是冲动的

绝大部分由财务部门负责

每个部门独立运行

重点控制财务风险和财务结果

应取消错误或改正错误

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人

风险评估是持续的

按风险和回报来评估机会

以财务部门负责为主

重视风险评估和各部门间的合作

重点控制各种非财务风险

应避免错误

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业务流程

美国伊利洛斯大学e·贝尔考依教授所著的《会计未来趋势》一书,对网络经济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风险管理的极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会计发展的6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财务风险预测及其模型的建立。建立财务风险预测模型,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是以网络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时代风险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由监测范围与定性分析、预警指标选择、相应阀值和发生概率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组成。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风险管理往往局限在某几个高层管理人员之间,而且多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并有很大的随意性,即所谓的“救火队操作”。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风险管理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它要求突出预见性,有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网络经济的新时代,要求企业以战略的眼光从事企业的综合协调管理。它强调企业计划、采购、控制等职能的一体化,使所有子公司、职能部门的子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趋同,这种基于多层次委托关系下的累加成本才会最小。这就需要财务管理有一条“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主线,各个部门应当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而事前分析、计划预算管理将成为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开发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工具,预测和防范风险。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不断创新风险预测与防范手段是企业在对世纪中获取竞争优势,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当前,适应企业跨国经营,以及应对加入wto之后可能对企业产生的风险影响,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界应当加快财务风险工具的开发。其中财务电子预警是现代财务管理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财务电子预警是借助于网络技术开展的财务预警,其目的是为了发现重大问题。企业财务的预警系统是指企业财务管理机构通过专门的方法监测、分析企业财务经济活动和理财环境,预先警示企业现在及将来可能存在的重大财务问题,它是整个企业经济预警系统的核心。财务预警不同于财务诊断,它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财务风险预测和监控体系,而财务诊断往往是针对财务事项展开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是短期的、应急性的财务管理手段或方法。在集团企业中,财务预警活动由母公司财务管理部门组织,视其必要可在子公司及其成员单位(包括海外公司或单位)设置“监测站”,具体承担实地观察和收集信息的任务。财务电子预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财务失败电子预测模型、风险预测模式等。

财务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管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广泛,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因而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财务活动表现出风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全面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财务风险的有关内容、成因及其如何防范是企业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内容、成因的基础上,寻求化解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风险就是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趋势,一种是未来实际结果比人们事先预期结果要好,即风险收益;另一种结果是比人们预期结果要差,即为风险损失。事实上,在未来的结果实际出现之前,两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风险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客观性、不确定性、损益性。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项理财活动。

财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是巨大的。它为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管理风险提供了可能;为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提供了可能;增加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企业经营决策中的数据库和信息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实现或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及成因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表现,包括了企业财务活动本身各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按照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

1.筹资风险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市场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筹资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而无法按要求履约,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的方式较多,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等,但从这些资金的产权来看,可分为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两类。在企业筹资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结构比例不同,也会影响到借入资金的偿还,再由于负责费用不随经营成果的变化而变化,且在税前列支,具有所得税抵减效应,从而加剧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化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是与筹资结构有关的风险,故称为筹资结构风险。因此我们认为,筹资风险具体包括借入资金风险、自有资金风险和筹资结构风险。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二是投资项目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无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就是指企业产品售出后,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由于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律进入市场,公平竞争,为了搞活经济、矿大销售、企业广泛采用了各种赊销方式。这种情况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回收风险,大大加强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对于这种信用风险,最好的防范措施是,在事前充分了解融资对方的资信状况,不可轻易拖欠。对已发生的“三角债”,尽管清偿债务困难重重,仍应借助于法律程序,以积极的态度寻求适当的拖欠办法。

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指企业的财务成果即利润对投资者的分配。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企业效益有保证、资金运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商誉,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收益分配也有风险,因此企业无论是否进行收益分配,也无论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进行,都具有一定的风险。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是企业为避免或减少风险,在财务风险预测、决策、防范和处理这一整个连续管理的过程中,用来完成财务风险管理任务的手段和基本工具。

1.财务风险预测方法

财务风险预测方法是指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估量,找出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这些风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所运用的方法。它包括风险识别法和风险估量法。

2.财务风险决策方法

有人曾指出:最大的收益是决策的效益,最大的浪费是决策的失误。决策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同样至关重要。财务风险决策就是在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风险的综合评价,为完成决策者所期望的目标而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进行财务风险决策,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是决策者拥有的信息量,二是决策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风险预测是风险决策的基础工作,而风险的防范和处理是风险决策的保证和善后环节,因此财务风险决策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

3.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预防与控制就是企业在识别风险、估量风险和分析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防御,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就是使财务风险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影响企业的效益。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分为分散风险法、回避风险法、转移风险法和自留风险法四大类。

4.财务风险处理方法

财务风险处理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预防和控制风险而发生的一切支出以及由于风险结果的出现而引起的损益进行核算和分配,借以考核企业风险管理绩效。它包括风险会计核算和风险损益处理两个方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门,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运用,对企业均有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必将得到极大的关注,并用之于实践,形成财务与管理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程德兴.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8

财务风险管理篇7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

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

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财务风险管理篇8

【关键词】 高校财务; 风险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高校因各种原因产生严重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高校如果爆发严重的财务风险,势必对高等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保持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本文经过分析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模式是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财务风险含义

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界定,有利于确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边界,并为其提供理论支撑。目前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定义主要从负债和不确定性两个视角展开。

(一)负债风险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

从高校财务风险问题受到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研究者都将高校财务风险等同于负债风险。将高校财务风险单纯界定为负债风险,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能切实地反映国内许多高校的风险来源,但是该类定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负债风险是目前我国高校扩招和建立大学城情况下首当其冲的,也是最显著的风险,但并不代表高校全部的风险,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的其他不确定因素同样会导致财务风险。如果仅仅将高校财务风险定义为负债风险,那么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忽略必然不利于对高校财务风险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二)不确定性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

这种观点借助风险的概念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了界定。由于风险是未来结果的变化性,或者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因此龚建英(2006)等人将高校财务风险定义为高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作用所形成的财务状况不确定性,从而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的可能性。认同该定义的学者进一步认为高校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人们对高校财务状况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变动程度,可以用客观尺度来衡量。

通过对以上各种高校财务风险定义的梳理和评析,本文认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理解,必须从风险的本质及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特性和影响出发,提出一个更广义、全面、科学的概念。本文界定的高校财务风险即:高校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委托关系、财务治理、非营利性等因素内外部作用所形成的财务状况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可能使高校蒙受损失,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社会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乃至危及其生存;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

与企业财务风险相比,高校财务风险有其不同的特点。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高校财务风险既不同于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也不同于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但从概念的性质和风险成因上看,更接近于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概念,但高校的财务风险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由高校与企业的财务活动的不同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隐蔽性。我国高等教育现在虽然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转入到大众化教育,然而高等教育市场还是相对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高校身处卖方市场,其教学质量、科研投入、设施改善等暂时还无法接受市场的评价,诸如运营质量下降带来的财务风险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另外,高校财务风险的隐蔽性还体现在许多或有负债,如高校已经完工或尚未完工的各类工程的应付款等无法准确进行监控。

2.难评价。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高校不以盈利为目标,所以高校的偿债能力,均不能用盈利能力评价,只能用支付能力来进行评价。对长期偿债能力只能进行近似评价。

3.潜伏性。目前高校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高校所形成的事实负债不能完全在报表中反映,这种没有进入账簿体系的隐性负债容易掩盖财务支付危机,使得高校的财务风险普遍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4.可控制性。高校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虽然由于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因,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的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财务风险的监管,高校自身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并严格遵守财务规章制度,完全可以预防或减小风险的发生及其危害。

5.客观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及高校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高校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只能举债办学。对于举债办学,部分学者和高校领导认为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不会存在财务风险。但是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它贯穿于资金运作的全过程,高校只要举债筹资,就会面临财务风险。

三、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地位难以保障

《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具有法人资格,并列举了若干办学自,近些年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也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调整教育结构和改革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使高等学校的办学自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是,目前的改革与真正实现高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的要求相差还很远,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政府部门对高校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以宏观管理为主的方式上来;另一方面,虽然法人制度要求法人能够独立拥有出资人提供的财产,并对这些财产进行自主支配,但目前高校财产只能依法使用,不能凭法人意志进行自主支配。

(二)财务治理结构不合理

财务治理结构是实施财务治理的组织基础,是确保正确处理高校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组织结构安排。目前,在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下,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是由分管副校长或总会计师负责,重大财务事项由学校党委常委会或校务委员会或财经领导小组等研究确定。这些机构的人员任命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政府意志,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银行机构、捐款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则难以参与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但是这一制度近年来也呈现出一定的“泛行政化”状况,即从人员安排到工作开展都受行政力量的渗透和支配,这就影响了教师利益的表达和传输,使得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也逐渐沦为促进决策合法化的工具。另外,在这一治理结构下,学生及家长等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则基本未考虑,基本处于边缘化的弱势状态。

针对此问题,不少高校建立了董事会,希望能通过各利益相关者代表参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建立起大学自治体制从而摆脱行政权力的干涉。可是,董事会并没有成为高校财务治理体系的核心,即便能够在高校筹资上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能带来财务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如今的财务治理结构由于受到最高决策者的利益出发点、管理水平、道德修养等因素的限制,决策往往不会很好地顾及和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可能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伤害。

(三)普遍缺乏战略性财务运作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校之间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获得广泛的重视。一个关系到高校整体发展方向、能够整体协调高校全局发展的战略规划必然需要一个以长期发展愿景为指导的战略性财务运作规划作支撑。由于战略性财务规划具有全局性、连续性作用,因而对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在长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虽然较为重视一年一度的财务预决算管理,但忽视了对高校发展战略的研究,从而造成了战略性财务运作规划的缺失。这就制约了财政和资源因素与战略规划的结合,从而造成了一些高校重大财务决策的盲目性、资金使用的低效率性和学校资源的浪费,特别是目前部分高校面临的同期建设集中、规模大,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这些与战略性财务运作规划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四)风险管理责任人缺失

与企业的性质不同,高校具有财务主体和财政主体的双重属性:一方面高校在法律上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法人主体,有了自主投资、办学、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高校依然是一个财政主体,是国家预算的一个基层单位,国家财政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针对贷款偿还责任,教育部已提出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但从产权角度来说,高校的最大投资主体是政府,所有权归属国家,高校并没有独立财产,在事实上也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国家经过一系列委托过程,将高校的运营和管理权交给最终人――高校领导。由于高校领导既不是所有者,也不是代表出资人,办学过程中即使欠下巨额债务,作为人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并没有办法约束高校领导者的行为,这又导致了高校领导自我约束的缺乏,容易出现“任际”(前后任负责人之间)债务转移,导致权责不清,形成盲目负债发展的恶性循环。

(五)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控制范围不全面、控制执行不严等,使高校资产安全保障存在较大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约束软化。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推进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高校经费的收支规模逐渐增大,收支结构更为复杂,预算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有: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重预算收入轻预算支出、重审批式的控制轻反馈激励式控制、基建项目投资约束不够等。

第二,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不高。内审的独立性不强主要反映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直接受控于单位领导和内审机构缺乏必要的处理、处罚权两方面。

第三,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不高。高校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信息披露滞后、透明度不高现象,表现在:财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存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现象;公开程序不规范;公开方式单一,没有将财务公开工作作为财务部门的正常工作来抓等。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导致广大教职工知情、监督的权利尚未得到充分行使,一些关系到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和事务很大程度上体现主要领导的意志,而不是征询教职工意见,集思广益的结果。

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晰高校产权是优化财务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校面临的诸多财务风险都与高校产权不明晰直接相关。一个科学合理、能适应时代变迁的大学制度,不仅能够明确大学的投资者、管理者、办学者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能够借鉴更具效率、实事求是的企业经营作风,缓解高校财务压力,改善高校运营环境。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晰高校产权不单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是优化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构建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明晰高校的产权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构建起了现代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就是要明晰高校的产权。在宏观治理结构方面,引入了董事会制度。在董事会的人员组成方面,不仅考虑到了政府,还包含校党委书记、教授代表以及工商界代表等,政府不再是高校唯一的投资者;在办学权方面,政府更多地体现在提供服务和法律等制度的创新与保障上;在管理权方面,政府依靠行政合同而使高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使学校获得更大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力。在新模式下,政府作为高校的出资者之一,拥有高校的所有权和部分收益权,可以以董事会的形式对高校行为进行约束,而不再通过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来直接管理学校;而高校法人拥有对学校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处分权、交易权与部分收益权。

在微观治理结构方面,由财经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等构成的组织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各机构之间既能各司其职、各自负责,又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此同时,建立起工会和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和监督机构,形成完善的高校内部产权治理结构。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总长,认真落实校内各层级领导的经济责任制,以实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促进科学合理的领导决策体制的形成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提高高校财务决策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董事会的引入可以明确国家、政府、高校三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使高校在获取更多办学自的同时,有效避免领导者的短期行为,从而使高校的财务决策工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次,财经管理委员会的设置使得高校重大财务问题决策机构委员会化,避免以往重大决策仅由单个管理人员拍板的局限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后,通过设立学术委员会,可以建立起行政事务制衡机制,规范财经管理委员会的行政权力,有利于高校财务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耦合,建立起有效的二元财务决策模式。

(三)完善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要求包括“校长―财经管理委员会―计划财务处―二级财务管理部门”等各个层级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大学校长的选择上改变以往由政府统一任命的传统,形成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新模式;其次,由既精通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又擅长理财的总会计师专职主管学校的经济工作,直接对校长负责,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宏观调控,统一运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最后,将“组织实施全校财会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正式提到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日程上来,强化全校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建设,完善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建设,真正实现专业性问题由专业人员来负责的管理理念。

(四)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中一项具有统合作用的制度安排,它以市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科学预测为前提,以学校的长远战略目标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保障,以货币形式总括地反映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所应完成的各项事业发展计划,然后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学院和各责任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在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中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包括预算管理组织和预算执行组织,前者主要负责高校预算的编制、审定、协调、调整、监督和奖惩,后者则是预算执行中的具体责任单位;最后,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量大,需要依靠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保证预算编制、控制、分析、调整、考核、评价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五)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

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而且是超脱于会计监督的较高层次的监督。高校办学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就越需要监督。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设立了校长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内审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大大加强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克服了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由于涉及学校管理当局的直接、间接利益而不受重视,内部审计的重大工作成果无法送达主管部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大打折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遭到打击报复的情况;第二,审计委员会由于教育部和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介入,加强了对学校管理者(人)的监督,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学校出资人对经费的使用监督缺位问题,在机制上硬化了出资人对人的约束;第三,使得出资人能够直接、快捷、全面地获取高校管理部门的信息,了解人是否贯彻主管部门的决策,减少人利用所有者缺乏信息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强学校管理当局工作的主动性;第四,有力促进了高校的廉政建设,从源头防止腐败,有利于保护干部。

(六)明确财务管理机构与会计核算中心各自的职权

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综合性的管理,它与高校内部各种管理工作都有联系,并支持或制约着它们的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高校要达到的目标,而会计核算的目标是真实记录和反应资金运作的过程及结果,并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必要和有效信息。然而,传统高校财务机构设置中却采用以会计为核心,根据会计的核算功能来划分财务管理岗位及职能,“重核算而轻管理”现象十分明显。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分别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与会计核算中心,二者各司其职,能够促使财务功能重心由原来会计核算的单一职能转移到校内外资金运作,财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及为各级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等复合职能上来。

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是财务活动的主体,机构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财务机制运行的效率。本文提出的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不仅有利于明晰高校的产权,形成科学合理的领导决策体制,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完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化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实现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了财务管理机构与会计核算中心各自的职权,有效提高了高校财务机制的运行效率。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本文构建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定将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管理科学”的要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龚建英.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S].1998.

[3] 赵建军.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4] 沈有禄.明晰公办高校产权,建立现代高校法人治理结构[J].复旦教育论坛,2004(6):70-73.

财务风险管理篇9

[关键词]风险投资 财务管理 措施

风险投资是指风险投资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机构或个人筹集风险资本,然后将其投入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项目中,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管理,最终通过增值退出收回投资的投资体系。可以说,风险投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务管理活动,是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活动,而财务管理活动就贯穿于风险投资过程的始终。

一、风险资本的财务管理特征

1. 风险资本筹集特征。从筹资渠道来说,风险资本的来源不同于传统投资。风险投资不要抵押和担保,其对象是新兴的、有巨大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从理论上讲风险投资家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期待一种新的金融支持方式筹集风险投资资金。

2. 风险资本投放特征。风险投资需要资金与管理相结合。与传统信贷只提供资金,而不介入企业或项目管理的方式不同,风险投资家将风险投资投入某个企业后,自始至终都参与公司的管理,从产品的开发到商业生产,从产品的上市到市场的开拓.企业形象的策划等,都离不开风险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3. 风险投资重“项目”,但更看重“人”。传统的投资家在审查投资项目时,重点放在财务分析和物质保证方面,投资收益或净现值是项目取舍的关键因素而风险投资家在选择项目时财务分析屈居次要地位,因为大多数中小科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未知的,经济分析的基础―预测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受资企业家的素质就成为项目选择的首要条件。

二、风险投资的财务风险问题

1. 筹资过程的财务风险。风险投资对象多为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企业规模小、资信差、风险高,难以从银行、企业及证券市场等传统渠道获得必要的创业资金。因此在风险投资初期,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以及私人资本。资金量较小,基本上用作研发费用,风险较大。

2. 投资过程的财务风险。对于风险投资,投资风险涉及项目的评估与选择、投资决策和财务监控三方面。项目选定后,由于企业刚设立,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因而管理风险开始显现,投资损失风险较高,约为50%。产品技术已成熟时,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然而由于竞争者的仿效,会使市场竞争加剧,因而市场风险开始突显。

3. 运营过程的财务风险。在风险投资前期,即种子期和导入期,资本复原风险最大。在风险投资后期,资本复原风险则会降低,这是由于企业的市场前景开始明朗,出现盈利,投资潜力增加,股权出售较易。

三、加强风险投资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制度设计。设计财务管理制度,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系统、一定的规章制度保证对投资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对于投资项目来说,它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资本变现退出以后,贯穿于风险投资公司从资金―资本化―资金的循环之中。

2. 投资前期财务评价。项目投资前的财务评价很重要,它关系到投资项目的价值认定问题,没有较大价值的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但投资的价值点在何处,它是否真实可靠,这不能仅仅根据项目的技术是否先进、有没有市场来定性判断,还要做细致的经济可行性及投资价值的评价,财务评价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前调查与了解是否充分,对其价值的判断是否准确、定价是否合理、谈判条件是否有利直接决定了投资后管理的难度,也决定了将来退出时获利空间的大小,因此,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和各种评审就显褥非常重要。

3. 投资中对受资企业进行动态财务管理。对已投资项目的管理是风险投资实现增值的必然阶段。一般在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签订合同文本时,从财务审核与监督的角度出发,专门设计了财务管理方面的约定,其中包括由风险投资公司委派财务经理的约定、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约定、对股东定期公布财务信息的约定等等。

4. 管理手段人员管理是根本。风险投资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事物,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管理。风险投资不仅需要风险资本和高新技术,而且需要具有综合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善于抓住并利用机会、敢于贸险和创新的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协同配合、共同组织投资、运作资金并获取收益。为此,应对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的培养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建立风险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资、权、利统一协调的机制,建立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考核制度,加快建立企业家市场,为企业家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创造一个宽松的、公平的市场环境。

5. 注重风险管理。对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规避,力争在同样的风险下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或在同样的回报率下尽量压低风险。规避风险包括对受资企业的风险控制和风险投资公司本身的内部风险控制。对受资企业的风险控制,一方面可通过前期调查、财务报告分析、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以及其他交流方式来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状况,从而预先感知企业会出现问题的征兆适时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应通过密切关注企业生产所需技术的变化,企业所在行业和产品的变化,政府政策变动等外部预警信号,帮助企业预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对风险投资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主要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同时还可采取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联合投资的方法分散风险。

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不断地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投资实践,对具体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立佳.风投如何做好财务管理[J].科教文汇.2008(12)

财务风险管理篇10

1.1资金回流的风险

我国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或者是提供经济活动的相关服务之后获得的报酬,就是企业资金的回流过程,资金的回流是企业资金进行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进行相关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然而,在企业资金进行回流的时候,往往也会因为市场的变化使得资金未能及时回收,也会因为公司的账目出现坏账、死账的问题而造成资金不能收回,这些都会造成企业面临经济财务的风险,造成企业偿债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的支付压力上升,陷入财务困境当中,并且影响到相关建设企业的形象以及信誉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1.2分配资金的风险

资金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润的分配,其中可以分为股东的利润分配、职工的福利分配、企业公积金的积累以及企业资金的再投入等;不过,国内企业的组织规模不同,甚至是领导阶级的管理模式也是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相关企业在成本资金的投入使用上,对于工作时间的分配上,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上都会存在不同的地方,因此,企业所产生利润的多少与资金亏损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也就会包含一定的风险在里面,最终造成企业在分配资金方面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2经济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

2.1风险的识别

进行经济财务风险管理最基本的就是财务的风险识别,这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通常是在财务发生风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因此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能够在人事、财务、经营、生产技术和市场等风险当中,通过对其进行感知、分析,了解各种引起风险的因素,正确的制定好处理风险的方案;同时,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还要遵循相关的风险识别的原则,如科学计算、系统化和制度化等,正确的认识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只有充分地掌握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才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对策来进行风险的处理。

2.2风险的度量

经济财务风险的度量是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对经济财务的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够更好地对经济财务的风险进行度量的工作,这是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的度量工作时,通常都会采用定价模型法、数据统计法、杠杆分析法以及价值度量法等操作方法进行度量的工作。而通过这些系统的度量方法,能够对企业经济财务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更加有效的计量工作;不仅如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度量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财务风险上的态度和结果。

2.3风险的控制

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的方法主要为风险的保留、转移、回避以及对损失的控制,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处于管理者的控制当中,能够将经济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转移,将风险转移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签订保险和合同等,降低企业承担风险的概率。同时还要能够在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中期与后期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严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如何有效的进行经济财务风险的管理

3.1建立宏观的经济预警机制

由于国家的政策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就是建立宏观的经济预警机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预算进行使用编制,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预警信号,并且还能够将未来收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的投资进行具体的规划,这样就能够使企业及时的对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并且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同时还能够降低已经产生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2将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由于企业原先的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容易使得财务发生风险,因此,企业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变成了必然。企业要能够将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其的发展规模进行适应,在融资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最好的资本结构,使公司的现金能够自由的流动;不仅如此,对于企业使用资金的审批也需要设定相应的权限,要定期的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检查,全面了解公司的情况,将坏账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企业没有平衡的资本结构的话,就会使得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变大。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队伍

企业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只有高水平的工作人员才能准确的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的进行问题的处理。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能够准确的辨认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与风险;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要能够通过专业的分析来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科学的看待企业所面临的危险;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得要有丰富的金融知识,能够将企业的各个生产和经营的环节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联系,能够将资金进行最有效的分配,将公司内部的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只有这样,相关的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生产活动的管理,也才能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如何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

4.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相关的企业要能够对市场经济的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好市场的变化规律,制定多项的应对措施,提高企业对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化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要能够根据市场的相关变化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措施,减少公司的商品进行直销的可能性;不仅如此,还要对企业的采取管理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企业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同时,企业还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将企业进行发展的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提前制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避免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并且促进该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4.2健全公司财务的预警系统

不仅国家政府要建立相关的宏观财务预警系统,各个公司也要有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我国的相关企业要能够将公司的现金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编制,同时还要能够将汇总之后的资金进行再次核查,按照公司的习惯以月度、季度又或者是年度进行报表的编排,形成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相关的建筑企业要能够根据现金流量的数据分析,将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全面的反映,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要不断地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掌握,同时还能够及时的发现财务中所隐藏的各种危险因素,真正地解决好企业的经济财务风险问题,提高企业防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4.3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

企业要能够完善公司内部的控制制度,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来进行公司相关财务项目的管理工作,分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日常资金运用进行监督,保证每一项资金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只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的约束并且规范企业的相关工作,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进行最有效率的工作,提高企业抵御资金使用风险的能力,才能有效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管理、决策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低效率现象,也才能够对相关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才能有效的避免经济财务风险的出现。

4.4建立相关的风险预测与监督机构

企业要能够建立起相关的风险预测机构,要对公司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要能够发现公司发生风险的潜在规律,并且还要能够对这些潜在的规律进行更深层次上的理解与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提高相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相关的企业还要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构,要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且及时的对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风险警告,使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解决相关的风险问题,使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4.5提高公司的多元经营模式

企业进行多元化的经营能够有效的降低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这是因为相关的企业能够同时参加到多个没有关联的部门当中,这样进行工作时就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产生,而且还能够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都是没有联系的;同时企业进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还能够扩大自身的市场竞争性,由于企业在多个方向进行发展,因此所在的竞争市场也是没有关联的,这样企业就可以使不同的产品利益进行相互之间的抵消,又能对彼此进行补充,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