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十篇

时间:2023-11-14 17:36:22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要求、问题、对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乡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乡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一、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的要求

世贸组织规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乡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的协调。

根据我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乡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乡发展方针必须具备资源与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乡发展的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包括交通资源与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

2. 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乡特别是沿海城乡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是以小城镇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特征呈现的。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镇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为15.9%,而到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38%,上升了22.1%,城镇数量达到700个。所以,需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乡的发展,对中心城乡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是城乡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乡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局限

2.城乡规划工作滞后于城乡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3.城乡规划的难度增大

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对策

1. 做好保障措施,构建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城乡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乡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乡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乡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乡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2. 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的重要作用,健全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为切实发挥城乡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乡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乡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乡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乡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乡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乡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乡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乡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乡、城乡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乡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乡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改进;常路镇

1.1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在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将城乡统筹理念运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其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2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

1、重规模,轻成效

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前,我国一直以《城市规划法》为标准,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一些基层官员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及大型工业园区,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重镇区,轻镇域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忽略了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以及与周边城镇的关系的分析。在发展中,对广大农村腹地关注较少,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镇区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对乡镇发展存在制约。

1.3城乡统筹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新思路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目的在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有两方面的思路转变。

1、城镇化思路

不赞成为刻意追求城镇化指标而忽视农村发展,改变传统城市化中只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线性产业布局。而是侧重于改善城乡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不断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使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为不同规模层次的城镇居民和不同聚落类型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保障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2、城乡网络化思路

在承认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乡之间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

在规划中,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1.4城乡统筹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改进:临沂市常路镇总体规划分析

1、常路镇上版规划编制特点

常路镇是山东临沂市和蒙阴县的西大门,咽喉重镇。地处临沂、泰安两地交界处。镇内交通便捷,由镇区至泰安新泰市、临沂蒙阴县约14km,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7km,距泰安、临沂约98km,距莱芜约60km。全镇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共计2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1个自然村。2010年常住人口33841人。全镇经济基础在蒙阴县处于中上水平,是蒙阴县的第二大镇,也是全省237个中心镇之一。

上一轮总体规划是2002年编制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逐步建设等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目的规划。在编制成果上,镇区内容充实,镇域部分分析不够透彻,图纸主要有村镇体系等级和历史文化景点区位图,对广大农村地域发展问题关注较少。

随着新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常路镇在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的影响下,各村庄抓住发展机遇,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总体规划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制约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成为规划修编的重要缘由。

2、常路镇总体规划改进

(1)理念转变

转变仅仅关注 “空间集聚过程”的旧理念,以“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为新理念,将常路镇区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指导常路镇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2)内容完善

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对于常路镇而言,要在对村镇的现状分析和综合发展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其与周边城镇关系、产业空间、地域空间、交通、特色资源等多个方面,充实镇域规划内容。具体如下:

①与周边城镇统筹发展

区域层面,村镇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通过对省域层面、临沂市域层面、蒙阴县域层面的分析,明确常路镇在鲁南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实现镇域与周边新泰市对接,加强它们的产业等方面的联系,使村镇接受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的辐射。(图1、图2)

图1 常路镇在省域层面区位 图2 常路在临沂市域层面的区位

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对常路镇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深入可行的研究。

首先,根据镇区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对常路镇三大产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产业优化的具体措施,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按照二、三产业向镇区集中,第一产业向村庄集中的原则,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图3、图4)

最终,规划形成了 “两轴两园三片”的产业发展主格局。两个发展轴:依靠主要公路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经济产业发展轴。两个工业园:在镇区结合当地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三个发展片:在全镇范围内,依据不同区域的村镇产业特征,形成三个特色经济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重点村作为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图3 常路镇产业分布现状 图4 常路镇产业布局规划图

③地域空间统筹发展

地域空间统筹发展,旨在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要统筹的是居民点布局,这是城乡统筹的先行手段。与上版总体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在进行合村并点时,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村庄迁并、村庄整治、农房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同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宜居的环境。

此外,规划还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各居民点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定位及空间发展模式(图5)。规划中,划定了三个发展片区,每个发展片区都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作为发展片区的核心。这些核心作为每个发展片区的经济增长极核,由公路干线相连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增强区域竞争力。具体如下:

旅游生态区:依据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的特征,定位为生态涵养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村庄布局充分考虑山地自然特征,采用有机疏散的布局模式。重点发展围子村和石峰峪。

核心发展区:镇驻地所在区域,205国道贯穿其中,定位为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布局以镇驻地为核心,沿国道形成带状村镇空间结构。重点发展镇驻地和新兴居委。

集聚发展区:村庄各具特色,定位为新农村重点建设区域,采用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重点发展西北楼村和台庄。

图5 常路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图6 常路镇资源分布与整合规划图

④特色资源挖掘与统筹发展

常路镇内水库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并且有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规划分别从镇域、镇区和村庄三个层面入手,注重提炼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将生态景观空间功能化、人文资源价值化,并将其反映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面貌(图6)。

⑤交通、市政设施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强化常路镇对外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常路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立足城镇建设综合交通平台,设立联系农村中心村与城镇就业点的公共交通体系,构筑高效畅达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成为“居住在乡村,工作消费在城镇”的新型空间组织模式的有力支撑(图7)。

此外,规划将城镇市政设施布局区域化与乡村公用设施建设实用化相结合,建立高效节约的城乡公用设施体系。市政设施建设区域化融入蒙阴县市政设施系统,乡村公共设施引用节水灌溉、废弃物收集等实用技术;沼气、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等新型技术。

图7交通统筹发展示意图

1.5 结语

本文讨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改进思路,用实例阐述了总体规划中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发挥村镇规划尤其是镇域规划的功能,使其真正起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的作用,还需要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比如研究制定出贴近地方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宅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吸引大量的资金,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从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仇保兴.当前村镇工作的若干问题[J] .小城镇建设,2005(11).

[3] 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 .规划师,2006 (2).

[4] 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参考研究,2007 (1).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规划 滨城区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4)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4

【关键词】 城镇化;产业化;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1、主体功能区建设不断推进,“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铜仁地区初步形成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省级重点开发区域,集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进重点城镇、工业园区和重要矿产资源的集聚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需要保护的部级和省级禁止开发区域,严格加以保护。近年来加快形成铜仁城市经济圈,构建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推进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培育发展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两带两圈”区域经济增长极初现雏形。

2、城乡统筹,“城镇经济”促进“六个新跨越”

铜仁地区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经济,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城镇人口120.5万人,较2005年增加20.5万人;全区城镇建成区面积86.91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3.7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29%,比2005年提高4.4%。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数量发展到74座(含5个办事处),城镇密度为0.41座/百平方公里,以县城为重点的34个中心镇发展速度加快,城镇职能不断丰富,形成了一批特色城镇和专业化城镇[1],城镇体系框架初具雏形。

3、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2009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51.74亿元,是2005年的1.91倍。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43.7∶22.7∶33.6变为2010年的32.28∶23.3∶41.42,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4亿元,比2005年净增153.86亿元。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5亿元,比2005年净增22.4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1000元和3222元[2]。经济的发展,使政府拥有了更大能量,促进了农民工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居民收入增加。

4、龙头企业带动经济较快发展,居民分享产业化成果

目前,铜仁地区有省级龙头企业23家,地级龙头企业51家,实现利润8879万元,上缴税金3538万元,为35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3]。部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年可产3000吨茶籽油和1万吨珠茶,其承包收购的茶场可吸纳1800余人就业[4]。全区已建成各类种植基地98万亩,各类畜禽水产养殖基地规模661万(尾、羽)只,区内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2个,入组织农户数量达32082户。

5、面临区域发展的诸多机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贵州省内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都有利于铜仁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构建发展新格局。铜仁地区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不断改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得到提升,周边交通线的建设缓解了铜仁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和谐稳定,各族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二、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面临制度

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一是户籍制度附加的福利差距较大,制约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改变。二是土地制度不健全。建立在土地资源分散的基础上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从长远看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社会保障在全区城乡覆盖不广。四是教育、就业制度不协调。农村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障碍较多,城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五是是农村金融制度发展滞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农业保险发展迟缓。

2、城市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辐射带动力较弱

至2009年底止,铜仁地区城镇化率为29%,比全省低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7.6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心城市规模小,经济辐射能力弱。铜仁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目前城市人口约23万,仅占全区总人口的5.7%,中心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对全区经济要素的聚集力、带动力、辐射力不强。各县城规模也不大,一般在2~8.5万人[1],城镇规模偏小、辐射带动力较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不足。

3、产业结构趋同,产业支撑不强,经济发展缓慢

在各地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类型重复、职能雷同的现象,集中在茶叶、果蔬、中药材、畜牧业、煤炭、旅游等行业。这种产业类型、重点和发展趋势的趋同,缺乏整合调控,可能会造成恶性竞争与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基础低、规模小,整体产业发展较滞后,现代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发展较慢,支撑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发展较缓慢。

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整合度不高,功能不完善

近年来,铜仁地区对城乡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因地方财力有限,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城市的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休闲等功能不足,城区的绿地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新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城市(镇)的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未形成一个整体,各种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缺乏有效衔接,整合度不高。工程性缺水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农田水利设施滞后。

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扩大。一是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城市投入的总量高于农村。2009年,全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73亿元,其中城市(镇)基础设施建设达7.8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3.3亿元[1]。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广大农村不能分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医疗卫生水平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四是科技文化不平衡,科技文化的投入、应用推广等,城市大大超过农村。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要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变动不稳定,不利于差距的缩小。

6、区域性经济组织需要完善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整体化发展的关键。不存在协调行政区域的组织机构和利益共同体,就无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区域整体化的发展停留在由市场调节的企业层面上,一些公共领域协调较困难,利益协调的渠道并不畅通。

三、铜仁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铜仁地区社会经济的现实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加快户籍、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改革

从某种程度上讲,城乡经济的分离和对立是由一系列制度安排造成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建立有利于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消除由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城乡待遇差异,使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平等的权利。

改革土地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土地制度的枷锁,用足用活土地资源,推进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同等国民待遇。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标准、新政策,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教育公平。适当集中农村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职业教育;切实解决农村师资问题。健全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就业平等。努力形成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就业制度,消除有关城乡的限制性因素。

完善金融制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农业保险等。

2、加快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

可针对铜仁地区区位优势,发挥多方力量,形成由地方政府、外资、国有企业与城乡民营经济共同构成的多元动力机制格局,共同加速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服务功能。

培育壮大区域增长极。积极争取租、出让的特殊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城镇合并,矿(伐)点调整,淘汰资源枯竭的小城镇。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弥补资金不足。

促进乡村城镇化。加强城郊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强调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乡村与城市大工业配套、协作、合作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产业发展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对于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相对独立的小城镇,可考虑通过采取“撤并乡镇”的方式,发展成为重点的中心城镇。以这些中心城镇为增长极辐射与带动农村区域发展,将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及乡村工业化的增长极。

3、优化区域基础设施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生活发展功能完善。加强交通系统的改造与建设,提升交通网的综合运输能力,利用多种平台实现交通方式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构建城乡园林绿化体系,加强农村农田水利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排水系统,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完善。促进城乡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休闲等功能提升。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信息化整体水平。建设电子政务及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等网络设施。实施“数字铜仁”战略,实现区域开发与管理的数字化,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新型城市与区域管理模式。

4、建立有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由政府出面,签订一定的经济一体化协议;建立机构,或由各成员领导人定期举行会议,形成制度;组织成员要把自己的部分,首先是某些经济决策权,让渡给这个一体化组织,由组织去执行,把停留在企业合作层面的经济合作组织上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组织。

5、建立强大的人力资本和科技的支持

健全城乡人才选拔、培养、激励、流动机制,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针对本地区特殊情况,重点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实现人才的柔性流动。

6、构建资源与环境支持体系

推进铜仁地区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促进铜仁地区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利用的生态工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发展生态旅游业,宣传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机制,确保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注 释】

[1] 铜仁地区住建局.

[2] 铜仁地区统计局.

[3] 铜仁地区农委.

[4] 铜仁区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N],.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铜仁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1.

[2] 铜仁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铜仁地区“十二五”城镇化规划[R].2011.

[3]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机制;空间规划;淮北市相山区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科学发展观的城乡一体化规划解析

1.1城乡一体化的认识

一般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城市和乡村作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了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状态。也有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1.2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阶段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相山区、淮北市乃至中部地区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地区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城乡二元体制下日益尖锐的各种矛盾和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弊端的主要手段。结合地区实际,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发挥城乡互补优势、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1.3推进城乡规划由点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广域向纵深的延伸

传统的城市规划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以城市(城镇)为对象,以指导城市建设为导向,以城区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主要手段,对于区域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考虑不足。城乡一体化规划则以区域为对象,以指导城、镇、村建设为导向,以协调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力求实现规划空间由点向面、由体系向网络、由广域向纵深的延伸。

2.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

2.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实现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具备如下几个较为成熟的条件: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城镇分布相当密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沿海地区对淮北市的经济辐射很大,可知淮北市具备城乡一体化的初步条件,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2“从城市组团到核心区”的发展定位

规划淮北市为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各城市组团围绕城市绿心发展,组团之间通过多条城市主干道相互连接。规划在相山组团内形成一个功能强大、完善的城市核心,同时积极促进周边各组团中心的形成。城市总体规划对相山区的发展是要求相山城区成为淮北市主城区的核心区,相山区的发展对全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3“增长、加快与优化”的发展策略

相山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增长发展的同时,强调内涵的提高和优化,增强实力,加快发展。

淮北市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处于极化阶段,极化阶段的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吸引着周边的人财物向城市集中,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和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带动和组织区域的发展。相山区作为城市的有机部分应顺应城市的极化发展,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4“工业立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相山区城乡一体化中的经济战略是“工业立区、多元发展”。在相山区“工业立区”的基础上,要实施“多点突破”战略,突出休闲农业、郊野娱乐项目开发,规划相关发展空间,保证建设用地供应。同时要防止对单一化产业的依赖,在完善与淮北主城的直接联系通道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建立多通道、多方向的交通联系。

3.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配置

3.1 城乡社会一体化战略

根据相山区目前的城乡社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步发展,良性循环。

3.2 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

城乡一体化规划要重点统筹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其一,要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好城镇建设和耕地保护关系。其二,是要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奠定城镇体系结构化基础。

3.3 公共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公共与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应大力完善和优化城乡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化内涵质量。要统筹交通、能源、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效、低水平利用和重复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3.4 产业一体化布局

城乡产业发展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所在。首先,要加快产业集聚。要按城市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相山区实现集中发展带动战略,继续推进工业区结构调整,并依据乡镇比较优势,整合城乡产业资源,确定主导产业体系,建立以主导产业体系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其次,在发展导向上,注重相邻城乡地区的产业一体化和不同地区的错位竞争,统筹发展寻求共赢。其三,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产业支撑,以吸纳富余农村劳动力,达到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

4. 城乡一体化空间利用规划

4.1 空间利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1.1 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

从淮北市发展来看,随着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规模也将快速壮大。而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不大,城市需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从现状条件来看,城市空间的拓展将会在各个方向上进行选择。

4.1.2相山区现状分析

(1)现有相山城区建设用地存量不多,土地资源紧张;

(2)总体规划确定的凤凰山工业园区规模较小,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空间;

(3)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居民点进行重新整理,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基于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在确定相山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利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空间利用方案,统筹城乡发展。

4.2 城乡空间规划结构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山区将逐步形成“东城西乡”的城乡空间结构,城市建设用地将沿凤凰山工业园向西北方向拓展。从空间发展的限制条件来看,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有限,乡村农用地应重在优化。从产业空间布局来分析,逐步形成“农-工-商-居-游”五大板块。

4.3 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规划战略

4.3.1 空间利用分类

区域竞争格局中,利用优势空间抢占先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根据相山区自身特点和淮北市发展的要求,对相山区总体空间进行划分,规划形成四类空间。即城镇建设空间、农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储备建设发展空间。

4.3.2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发展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主要的功能区。相山区集中了淮北市主要的商贸资源,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改善环境,调整生态,完善功能,促进发展,使中央商务的职能和地位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围绕现有居住用地,加大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大型居住综合社区。

5.城乡一体化调整机制

5.1 储备建设用地发展空间规划

从城市长远发展考虑,在西部预留城市发展用地;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来看,集中发展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有利于公共与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部分村庄应加大拆并力度,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在新城的西部和北部储备用地规划重点发展工业,适当配建居住和商贸。

5.2 农业与生态保护发展空间规划

生态网络规划围绕“生态立区”的思路,对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快都市型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传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以满足城市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综合产出效益。

5.3设施交通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共享机制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交通的融合是城乡空间融合的主要因素,无论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还是人们观念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无可质疑地受到交通现代化程度的影响。根据“中心集镇――一般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体系,规划对相山区现有路网进行整理,向西拓展的道路依然沿用方格网式路网结构,优化乡村路网。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构建快捷畅通、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

结语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必然选择,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则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区域整体发展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山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通过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城乡空间结构重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调整、城乡功能重新定位和合理分工,力图使城市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体,实现多种要素相互交流,区域内城乡统筹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6

理顺城乡治理关系,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迫切需要改变目前城乡合治和整体设市的体制模式为城乡分治和划块设市体制模式,以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必要的制度基础。

整体设市模式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设计的区域性行政管理模式,如韩国等一些国家也采取这样的模式。但是,在我国多年的实践中,这种设市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与其初衷相差甚远。首先,是城区的盲目扩张,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如大城市摊大饼式地空间扩张,中小城市的盲目扩容,以及小城镇的遍地开花等,使得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直接威胁到了粮食安全。事实上,城镇化一方面必然要占用一定的耕地,而且有时还是质量比较好的耕地(因为适宜做耕地的地块也一定比较适宜人类居住),这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城镇化导致人口聚集也会有利于耕地的增加。但由于这一进一退在速度上不一致,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短期内还是会影响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当然,这里有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是城镇化重要些。还是粮食安全重要些,在两者都重要的基础上,就需要把握一个度了。其次,是城乡关系紧张,与城乡一体化目标相背。在城乡建设关系的处理中,由于整体设市,乡村建设受到明显的影响,城乡建设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城镇外延扩张中经常发生的征地拆迁纠纷更是普遍存在,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因素。第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改进,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城镇发展绝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和空间的扩张,更重要的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美国纽约市100多年来,面积始终是那么大的面积(约80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也始终是那5个行政区划,城市建设不走外延的向四周扩张的模式,而是走内涵质量提高之路,最终成为人口不是世界最多,但质量最优的世界大都市。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城区面积大小并不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城镇建设的钱应该怎样花,存在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

为避免以上问题,建议变整体设市模式为划块设市模式,这里的基本思路是继续放权,增加市场主体数量,进一步搞活地方经济和城乡建设。划块设市模式有利于城镇集约发展和耕地的保护,形成必要的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博弈平台;有利于城乡各自独立平等地位的确定,促进城乡一体化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有利于城市在更大的范围扩大其辐射能力(解决县域合作太密切的问题);有利于城镇现代化建设;还有利于新城镇利用非耕地,如坡地等。相应地,对城镇的管理可采取中央、省级和县级三级直辖模式,将目前的郊区划归周边县乡(所谓县级市)管理。

建立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长效途径和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必要的动力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之一是建立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机制。这就需要在工业扩散过程中(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现象、一些文献又称之为产业转移),建立一种确保城市工业以规范的产业园区形式向周边乡镇地区合理扩散机制。为此,特建议规范产业园区设置行为,改设综合开发区设置模式为专业或专门的产业(或工业)园区设置模式,以便简化产业园区设置程序,并鼓励城市工业在“退二进三”过程中有序地向周边乡镇扩散和转移(同时也要让产业园区起到聚集乡镇企业的作用)。

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类开发区,事实上是新城区扩张的一个重要形式,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功能太多,既是工业区,又是商贸区、物流区、金融区,还有休闲娱乐区等,定位不清,与原有城市功能联系弱,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各类开发区独立的运行模式,造成机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往往造成城市原有功能衰退,原有产业消亡。其次,开发区数量多,范围过大,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合理布局。各类开发区往往成为“区中区”,干扰了城市整体布局,造成区划上的混乱。如果开发区规模足够设置一个新城区,则应该走正常的设置程序。第三,开发区是城区盲目扩张的直接承担者,是城市建设诸多问题的焦点地区。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思路是回归到经典区域经济中关于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和工业带,也就是所谓工业生产综合体的理论和实践上来(事实上就是相当于目前比较热门的作为产业集群的理论,在英国则是所谓只能在某些区域里发展工业的区域许可证制度)。具体建议就是,改设综合性的开发区模式为功能单一的产业(或工业)园区模式。产业(或工业)园区是功能十分明确的城市分工区域,具有功能明确、面积有限,节约土地,不干扰现有城镇系统,便于管理,是工业空间扩张的正确形态。产业(或工业)园区的设立还有利于对我国同样比较混乱的工业化进程给予必要的合理化调整和控制,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整合以前工业不合理布局的目的。一般而言,产业园区可分为综合性产业园区和专业性产业园区两种,它们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功能单一,不会与居民区、商贸区和文化娱乐区混在一起。

就发达国家避免工业化遍地开花的一般经验而言,大城市可设一个综合产业(或工业)园区,3-4个专业性产业园区,中小城市可设2-3个专业性产业园区,小城镇可设1-2个专业性产业园区,乡及乡以下则禁止设立产业园区。任何产业园区的面积都应该控制在1-2平方公里之内。这个方案加上综合经济区的划分可以替代主体功能区的作用。

在此,还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开发区、新城区和新城市应当严格加以区别,这些类型区的发展都有自身不同的规律,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当然,也不是说这些类型区就不能综合考虑,共同规划和建设,而是要遵循各自发展的要求,搞好合理的必要的区域分工,以实现区域合理的组合,避免不必要的混乱现象的出现。

重新启动正常的设市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群,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必要的空间框架

目前,我国城镇体系的空间框架基本拉开,初步形成了“663+20__0(城市与建制镇)”的布局框架,大体上是符合“大分散、小集中”的城镇布局原则。但完善的城镇体系尚未形成,也就是说,城镇以及整体城镇的集合还没有完全成为区域经 济的中心(城市数量太少,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低,农业的比重还不低,城市功能尚没有覆盖全国国土)。影响我国城镇体系建设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五”以来在实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情况下,我国正常的设市程序却中断了长达10多年之久(只允许设置建制镇,即发展小城镇),直到现在仍然处于冻结状态(中间市只允许松动改县级市为区)。因此,尽快重新开启和加速建制镇向城市转变步伐,就成为推动城镇体系和越来越热的城市群建设的关键管理政策和措施。

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未来我国城镇体系将形成如下总体格局:即城镇化率达70%以上,城镇人口达10.5亿人(按最新的中国人口高峰15亿人计算)。具体的城镇布局和城镇人口分布为,以现有31个省会城市和沿海大型港口城市(也就是统计年鉴中所列的35个城市)为基础,将这些城市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500万人左右的大城市,可容纳1.7亿城市人口;以现有300个地级市和地区行署镇为基础,将这些城市和建制镇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100万人左右的城市,可容纳3.0亿城市人口;以现有的20__多个县级市和县城为基础,将这些城市和建制镇都建设成城市人口达20万人左右的城市,可容纳4.0亿城市人口,剩下的建制镇城市人口要达到1万人左右,可以容纳1.8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形成一个“20__+18000(城市与建制镇)”的城镇体系,这样就能基本满足我国高度城镇化、集约城镇化的要求。

在这个完整的城镇体系中,城市群将起到核心作用。事实上,城市群是城镇体系的核心,是城镇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这样一定阶段就是工业化中后阶段,工业化中期讲规模经济,需要大量的空间合作和市场;工业化后期大众生活和工作交往的空间范围扩大且联系频繁)。“十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大中小和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已显示了城市群发展思想的雏形;“十一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了,在坚持大中小和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的基础上,将城市群的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分散,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空间格局,缓解大城市病的影响,同时又能够提高克服中小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城市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城乡一体化关系。城市群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功能的空间覆盖范围,扩大城区与周边腹地的接触面,扩展城市辐射渠道,促进城乡交流和一体化。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 区域经济;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体结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和乡村以各自发展为主、互向割裂的局面。目前的城乡管理与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不够科学,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要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城乡一体化主要实现行政区域内部之间城乡的协调与发展,但是行政区域化则更多的是侧向于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础。另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与空间的一体化等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但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任务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城乡一体化从规划指出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彻底消除规划只为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的规划中既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还要重视兼顾公平与平等的原则。对于城乡规划中各组成部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平等的对待,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以前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难以顺利的走进市场,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各自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组织对行政机构的严重依赖,其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经济一体化更是

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循序渐进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间性的行政管理转变,把有“户”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变,注重实现上岗就业的平等,注重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而言,就是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城乡一体化就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协调发展经济模式,达到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乡体经济,利用乡体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的目的,形成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融合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对立的形态,实现和谐与共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生态和谐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它要具备的条件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迈向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向郊区开始扩散;具有都市型风格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基本成型;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把多个行政体经济进行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经济共同体。它能起到把区域作为基础来提高资源配置率的作用。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把涉及整体影响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消除掉;彻底消除掉以区域界线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和行政行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区域之间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要实现在市场、交通、制度、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践任务,其关系非常的密切。

三、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对城乡经济进行科学的统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把城乡的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乡之间的今后发展和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协调。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打破以城乡为界限的经济运作模式,把依靠城市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团体和附近的乡村乡镇的据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编制在人口发展、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以达到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不断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规划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对城乡产业进行统筹必须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作为主导,必须调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不断地推进比较优秀的工业结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点转移,由此来推动产品的竞争实力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改变旧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地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健全的发展,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使农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措施逐渐向农村倾斜,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建立起城乡产业分工相对合理的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格局,实现配置的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体。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必须合理对待、认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县城与乡村之间的绿化、重点道路、排水、供气、供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导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向农村地带,建设成综合性比较高的交通网络,切实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带动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通盘规划农村的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以城市为主要中心和城市带乡镇的经济体,做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把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保证农村的服务体系和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加快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并轨。农民、市民必须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达到城市享有的就业、文

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过程。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经济纽带作用,切实缩短城乡之间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学,2007,1.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管理;体制

1 城乡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 城乡规划法 》规定,要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明确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提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所以城乡体系规划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一是完善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客观要求;二是完善市带县、镇管村行政体制的要求;三是切实保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使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从管辖的小片区域人手,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带县的规划模式。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乡规划体系,对区域内城乡的交通运输及其他设施建设和基础规划建设综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2 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几十年上百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异太大 ,所以他们的居住环境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有,还有其他的个别原因,人口流动等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很难自主整体规划,政府统一规划就把规划推向政策化。城乡规划推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3 城乡规划体系的几个方面

3.1 根据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推进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城乡水费的收费标准已加收污水费。提高科技人员的创造价值,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

3.2 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根据当地规划设计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居住在城镇的农民也要要求他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想办法引导社会资金多用于城市绿化建设,政府要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3 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经济上采暖能源的浪费。城镇规划的供热系统已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收费,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收费准则。

3.4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拆迁政策,加快旧城更新,重点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全社会每个家庭成员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全方面的形象改观,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环境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有了净化美好的环境使居民的人心得到修养,生活更加愉悦,也是政府关心居民生活的完美体现。

4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4.1 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强化规划管理职能集中、统一规划管理权。在片区规划工作中针对一些地方随意下放规划审批权、“肢解”城乡规划的问题,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要求“城市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设区城市的市辖区原则上不设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如确有必要,可由设区的市规划部门在市辖区设置派出机构。"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监管人员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由公务员组成。行使政府下达的指令,执行上有政府的支持,便于工作的开展。

4.2 建立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层级监督,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在事中事后监督的力度都不到位。内部监督更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的职权包括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所以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实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这是在新形势下的监督形式基础上尝试建立的一项新的监督制度,是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和经批准的规划对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既强化了层级监督,又建立快速反馈和处理机制,防止和减少了由于违反规划带来的损失,增进了规划的进度和执行力度。

4.3 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要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乡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规划执行和规划实施的监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责任和权力相符。城乡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领导、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领导和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由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对于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违法建设不依法查处的,要追究城乡规划部门的责任。城市规划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市民、开发商的权益,制约和预防决策违法行为,推进城市规划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5 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也是复杂而长期的工作,我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的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新的历史形势下一切城乡规划的编制,符合国情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国经济现在仍然处于发展发展中国家水平,区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城乡规划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必须针对市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9

Abstract: Now city planners are paying a good deal of attention to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concepts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nd its planning, the goal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are approached. Then, the framework of town-country integration planning, such as planning range, level,deadline, goals, principles, tasks and contents is emphatically discussed.

1 我国城乡一体化及其规划的提出

与城市相区别,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地说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地域系统[1].城乡两个地域的人口分布、职能、景观、土地利用特征及相对隔离程度等背景差异,引起了城乡之间的差异性发展.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城乡关系必然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2].第一阶段,乡村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这是乡村支援城市,城市的扩大再生产有赖于乡村生产剩余的阶段;第二阶段,城市与乡村各自独立发展,这是城乡矛盾已现端倪且日趋扩大的阶段;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开始超越城乡两个相对隔离的单元而相互渗透,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城乡界限模糊,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时代[3],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乡一体化”.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已进入第三阶段.而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目前多数地区已进入第二阶段(少数地区正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城乡矛盾日益成为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一,城乡三大差别有重新扩大的趋势;其二,城乡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化;其三,城乡建设无序,生态环境恶化;其四,城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其五,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其六,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借鉴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我国城乡的不同优势与作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通过城带乡、乡促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持续、稳定且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融合、共同繁荣的目的.在我国,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从提出到现在已持续了10多年(发达国家关于城乡一体化研究则持续了50年),正值城乡一体化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城乡一体化规划”又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是结合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调控城乡土地的使用,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或通过把农田、水体和森林作为绿地景观引入城市,并建立区域基础设施,使城乡融为一体.有学者认为,诸如此类的规划,“事实上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而编制的一种区域发展和建设规划,将其直接称为‘城乡一体化规划’似乎不甚妥当”[4].的确,这两种规划均有其必要,亦均有其局限.城乡一体化本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城乡社会、经济及自然等大系统,涉及城乡社会制度、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物质环境建设及城镇体系等20多个子系统.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规划起码应该从城乡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生态、环境、技术、信息、住房和土地空间等角度出发,进行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且开放的规划.但鉴于城市规划人员的精力和知识面之局限性及其专业特长,目前只能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迫切需要,希望通过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规划对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作用与调配能力,来引导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达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目前一些地方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其内容过于简略,除简单地描述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之外,仅从地域空间形态上分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或分为城镇建设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业风景区及山林保护区,达不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2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

无论是作为过程还是结果,城乡一体化都应建立其长远而明确的目标体系.

a.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Regional entity).

b.城乡功能结构的高度互补.“一体化并不等于中心———经济的消失,仅意味着二者高度相互依赖”[3].首先,在功能上,城市向乡村传输商品、资金、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则分担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以及风景旅游基地等部分职能;其二,在产业上,乡村围绕城市的主导产业而发展配套工业或直接为城市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修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其三,在市场上,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乡村是城市的生产资料、技术、资金、工业品市场,而城市则是乡村农副产品、郊野旅游、建筑材料与劳动力的广阔市场.这种互补性关系,既使乡村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直接参与城市的经济运转,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也使城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相互争夺资源.

c.城乡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通过建立前述的区域综合体,统筹安排有污染工业的布局,协调城乡环境保护与整治,并在各城镇之间以大片的农田保护区、观光农业和绿化带相间隔,既明晰城镇建设的用地范围,又为整个综合体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田园城市”.

d.城乡基础设施的高度共享.主要是建立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通过全天候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使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5];同时,也建立高度灵敏的网络信息服务,把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城乡空间以及人口、经济的融合.

e.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通畅.我国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模式作为一种封闭的、限制性的户口管理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它阻碍了城乡合理的、必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而人口流动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益;从长远来看,它还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社会交往、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要尽快进行全面的、实质性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农民向县城以上的城市转移,实现城乡人口流动的高度畅通.

f.城乡政治文化的平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都是社会大家庭的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文化权利.因此,要尽快消除我国工业化初期所形成的城乡社会分化及伴生的城乡对立状态,建立公平合理的城乡关系,通过各种社会扶助活动和义务教育渠道,培养乡村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素质与能力,尽快消除城乡居民在参与政府决策方面的差别.要使乡村居民从“乡下人”的阴影中走出来,真正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大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此外,还要大力保护和继承广大乡村地区的优良传统文化,以保持其发展的延续性.

g.城乡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促进乡村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的不断改善,使乡村基本达到城市生活状态且共同提高,也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之一.它主要表现为: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与就业机会方面达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程度;乡村居民接受与城市居民相等的教育;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健、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拥有同样的文化娱乐条件.

3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框架内容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范围、层次与期限

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规划观念,把城乡居民点、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区域整体来进行统一规划,从城乡全局来协调与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突破地域界限,覆盖城乡所有土地.具体而言,其规划范围应该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区、郊区以及市行政管辖的广大乡村地区与小城镇,使城乡人口、土地、空间、水源、能源、信息、景观与基础设施等城乡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控制保护.为此,其规划层次当属宏观或中观层次.

与此同时,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性工作,它可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或以单个或多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规划或城市郊区规划范畴(可以作为专项规划单列).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城乡一体化规划要求,城乡一体化规划也要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以便及时反馈彼此的要求.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期限上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它是对未来长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战略规划及原则性指导,因此,它有发展时序,但没有具体年限,既可以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修编,又可根据动态需要因时修编.

此外,它与城市经济区规划(一种按经济区域属性分类的区域规划)的区别,除了它的规划范围

通常小于城市经济区(可能等于以单个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以外,其目标追求也有所不同,城乡一体化规划还特别关注城乡政治文化的平等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它与郊区规划的区别也有一些类似,郊区规划所追求的是其与市区的双向互补和互为依存的关系,通常建立在农副产品、生态环境、土地空间等方面为市区所提供的支持,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把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标及相关内容纳入城市郊区规划,则可以大大弥补当前城市郊区规划之不足.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理应以前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体系为目标,尽管不一定能全面实现,但如下规划原则仍应注意.

a.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文明的新的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一体化规划应保持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城乡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节约,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延续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使城乡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持续、有序且协调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b.共同进步的原则.即充分重视乡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树立城乡共同进步的发展观,确立城乡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c.长期性、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原则.即立足于长期渐进的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注重各城乡地域的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

d.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即根据动态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同时采用系统方法区分轻重缓急,着重研究经过选择的关键问题,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鉴于当前城乡规划的重点仍在于物质环境建设规划以及规划人员的精力和知识面的局限,作者拟从城乡物质环境建设角度选取下述可操作的主要规划内容.

a.城乡规划结构.积极调整城乡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各城镇可作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轴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作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地区则为“面”.

b.城乡用地布局.在明确城乡功能结构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把县、市域所有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进行统一的区分和原则性的布局,使城乡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最大的节约,真正体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建设用地中,着重进行各级城镇及开发区的用地布局,应将所有的用地规划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确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用地强度.要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通过用地布局积极引导与宏观调控城乡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行业选择和拓展方向,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和区域内耗,同时也防止城市的无限蔓延.

此外,还要相应确定电厂、变电站、高压走廊、大型水厂、污水厂、煤气厂、垃圾填埋场及墓地等区域性市政设施的位置.在不可建设用地中,又可分出永久不可建设用地(包括所有的一级保护高产农田、生态绿地、水源地、隔离绿带、防护林地、风景林地、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农田水利建设用地等)和规划期内的不可建设用地(一般农业区,含二级保护农田、菜地、副食品基地、林地、园地、水产基地等),在重点保护前者的同时作好后者的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c.城乡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及防灾抗灾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强化了城乡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了城乡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结构形态得以完善.城乡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公路、水运及铁路,其中与城乡一体化关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网络,它可分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各城镇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有机高效的公路路网,可大大便利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它包括城乡联网供水(建立村级管网,将自来水分送到各村),污水相对集中、分片处理(每镇或几个镇建一个污水处理厂,经兼村并点后的乡村居民点可建立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镇一变,一村一线”的供电网路,杆线电缆到村的电讯网络,水利工程以及学校、公园、运动场等设施建设[6].这样,按城乡一体化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联网,既能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又可避免设施不配套或分布不均匀的状况.深入研究城乡各种致灾因素,合理规划城乡生活空间,建立城乡防灾体系,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提高城乡抗御灾害的能力,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d.城乡环境保护与景观生态规划.环境污染是影响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当前,第一,要根据城乡环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指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二,要优化城乡工业用地布局,把同类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业发展,使城乡企业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方向发展;第三,为防止各级城镇出现失去控制的、摊大饼式的用地蔓延现象,要制定合理的绿色空间指标,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城区周围的环状或楔形生态绿地,并使其与城区内的绿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乡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第四,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在保护山林水体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网水系进行普遍的大地绿化和林网化,使多样化的农业景观既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成为重要的城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资源.

e.兼村并点规划.村庄兼并是我国农业集约化、乡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因此,要按照既有超前意识,又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选择一批交通方便,靠近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且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中心村,兼并其周围零散的自然村落,以彻底扭转目前我国乡村居民点密度大而规模小、土地浪费严重、服务对象分散、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局面,为乡村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等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4):52-55.

[2]陆学艺等.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杨荣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7,(5):41-43.

[4]薛德升等.有关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概念的辨析[J].城市问题,1998,(1):2-4.

建设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篇10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举措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社会矛盾突出,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矛盾,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将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一圈两翼”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基本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还没有质的突破,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两翼”地区发展短板的现实需要。占全市人口绝大多数的“两翼”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到重庆的整体发展水平。“两翼”地区是发展的“短板”,但换个角度看,也正是重庆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来缩短二元社会差距,把“两翼”地区培育好、发展好、建设好,才能真正实现全市共同富裕。

准确把握“六个统筹”深刻内涵,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十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新的精神和要求的指导下,要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一圈两翼”发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六个统筹”的重点任务——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统筹“一圈两翼”发展,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活力;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增强城市辐射带动的张力;统筹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以增强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合力。“六个统筹”相辅相成,既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又凸显了功能定位;既着眼于结构优化,又注重了能力提升;既着眼于城市,又倾斜于农村;既从重庆的市情特点出发,又凸显了国家战略;既坚持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只有深刻把握“六个统筹”的内涵,弄清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工作实践中深入推进“六个统筹”,才能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全市上下都应遵循党的十精神,对照“六个统筹”,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认真履责,以形成强大合力和巨大声势,为破解城乡二元社会难题作出贡献。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为缩小二元社会差距发挥保障作用

要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适应并落实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打破城乡党建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桎梏,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促进要素融合、实现城乡交流,构建起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以统筹组织建设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结合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打破城乡界限和隶属关系,改进组织设置,建立村企、村与社区联合党组织,构建起以城带乡的组织形式和党员管理模式,探索区域大党建机制创新。要创设“城乡支部结对共建”等多种载体和平台,让城市党员感知市情、区情、县情,感受城乡区域差距,聚焦农村发展,加深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的感情,激发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让农村党员走出山区进城“见世面”,充电洗脑、开阔视野、激活自信。要发挥城市党组织信息灵通、交通便利、资源富集等优势,实现城乡党组织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经济共建,互促互学、党建共进,为农村送信息、引项目、注资金,实现二元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以统筹干部资源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统筹配置城乡干部资源,因地制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圈翼”干部交流,在“一圈”与“两翼”之间互派干部任职、挂职,把城乡干部优势转化为指导推动“三农”和“两翼”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一圈”与“两翼”区县也应选派干部直接到村挂职,既历练干部作风,又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带来新理念,带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效果。